2020年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岁月横流,过去的工作即将划上句号。是时候开始准备上个阶段的总结了。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你怎么写工作总结?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2020年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zz镇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实施工作总结

我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移民项目工程于20xx年10月启动实施,在县局和镇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镇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移民扶贫这个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工程实施的各项要求,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确保了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现将三年来实施该项目做如下总结。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
共建成老安坪和新街移民安置点2个,完成移民搬迁51户191人,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户62人,新街安置点35户129人,2个安置点都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房屋建设情况。搬迁和新修房屋51幢,其中老安坪安置点16幢,新街安置点35幢,老安坪点房屋为木结构,新街点房屋为砖混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6472 m 2,其中住宅5992 m 2,生产用房及附属建筑480 m 2,移民人均占有住宅31.37 m 2,搬迁后新修房屋估算价值达210万元。
2、道路建设情况。建成主要道路2条,总长580米,其中新街公路为水泥路面,长420米,宽7.5米,建筑方量为2360 m3;老安坪通寨公路长160米,宽6米,为砂石路面。
3、输电线路建设情况。架设10kv输电线路560米,低压线路800米,改造低压线路200米,实现移民户家家通电。
4、新铺设老安坪自流引水管道1.8千米,日可供清洁饮用水达30吨;改造自来水工程一座,包括改造输水主管路300米和新建提水站1座。 5、建成沼气池17口,均能顺利产气。老安坪点移民户家家用上了沼气灶和沼气灯。
6、参资建成新街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解决了新街移民集会、议事和学习场所。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国债资金使用包括四大块。一、移民建房50万元;二、水、电、路393090.65元;三、沼气工程16480元和精神文明中心建设工程15万元;四、管理费用857元。项目工程共投入资金2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国债资金96万元,移民自筹资金109万元,镇人民政府匹配资金10万元。
三、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以来,我们经常到移民户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认为,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善了项目区迁出地的生态环境。51户移民户来自10个村生态条件恶劣的16个村寨,人地少,坡耕地比例高。迁出部分人口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特别是大溪沟16户整体搬迁后,生态得以恢复。借退耕还林东风,16个移民村寨因迁出人口而增加退耕还林面积170亩,荒山造林200亩。
2、因为项目的实施,迁入地实现水、电、路三通,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为稳步增收奔小康提供了基础。
3、拓宽了移民就业领域。两个安置点处在或靠近工矿区,70%以上移民劳动力由原来单纯从事农业转向从事二、三产业,没有出现因耕地减少而返贫的现象,相反因劳动时间增加了,收入提高了。
4、移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稳步提高。搬迁前,移民户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搬迁后,由于劳动力转向报酬高的工矿业和服务业,人均收入大幅增加,20xx年前10个月,51户移民户人均收入达1000元,最高达2500元,最低达900元。总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例由搬迁前的10%提高到70%以上。
5、移民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由过去的得过且过的懒散习气变为现在勤俭节约,努力创收奔小康的好风尚,人人都在找致富路子,家家在寻生财之道,移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团结、竞争、奋发向上新气象。
实施项目的经验教训移民搬迁工作在我镇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我镇移民搬迁51户,只有大溪沟村民组实现整体搬迁,其余35户移民来自9个村15个自然寨,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移民对象起码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如当初确定移民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协调,就业安置,水源分配等等问题,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关系到移民工作成效。做好宣传发动,为移民工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非常重要,可以事半而功倍。
3、必须解决“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问题。要使移民“住得下”,就业问题是核心,能否就业实际上就是能否解决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只有住的而没有吃的、穿的,或者吃穿来源不能长期稳定,就不可能实现“住得下”,更谈不上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下步打算:虽然项目工程已竣工,移民已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继续关注移民的生产生活,跟踪服务仍然很重要,一些基础设施尚有完善的必要,仍然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对移民进行定期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以增加他们生产致富的能力,这是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我们的主要工作。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工程”之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现将全区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省下达我区搬迁安置任务340人,根据各乡镇实际搬迁需求和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340人具体落实在9个乡镇,分别是椿树镇7户24人,马头镇24户66人,东桥镇24户69人,三十铺镇10户29人,横塘岗乡25户63人,张店镇9户20人,东河口镇14户45人,翁墩乡6户20人,木厂镇2户4人,合计121户340人。

二、主要做法

1、立足于早抓好对象确定 2016年底,区易扶办下文,对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部署安排。2018年2月中下旬,区发改委组织人员,深入到各个乡镇,进一步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发动乡村对辖区内需要进行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摸排,及时上报搬迁对象名单,同时印发了《**区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3月2日,区政府召开各乡镇、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就2018年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推动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经过区、乡镇、村共同努力,2018年省下达我区的搬迁安置计划全部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搬迁规模和投资计划分解到乡镇和安置点,其中集中安置点10个安置44户134人,分散安置77个安置77户206人。计划建设集中安置点6个,安置点的选择从方便贫困群众搬迁后实际生产生活,有利于后续脱贫发展角度出发,多选择在中心村或交通便利之处建设。

2、立足于快推动项目建设 任务明确后,为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搬迁各项具体工作,区委区政府要求乡镇尽快开展安置房建设工作,并通过加强督查、责任包保等措施抓好落实。3月21日—23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士银、副区长黄媛媛分别带队,对有搬迁任务的9个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时特别强调红线、底线等原则问题的把握,要求乡镇要充分认识到位,严格执行政策,在此基础上切实尽快建设安置房。4月中下旬,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开工建设情况进行了督查。5月下旬,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区5月份脱贫攻坚工作专项督查内容,从区效能办、区住建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督查组,采用全覆盖方式,即搬迁对象户户户到,搬迁安置点点点到,逐点逐户实地查看了安置房开工建设和面积控制情况。同时根据省政府“倒排工期、节点管控、责任到人、严明纪律”要求,制定了各个安置点工程进度分月安排计划进度表,每个安置点都落实了包保责任人,全面负责工程建设各项事宜,直至搬迁户搬迁入住。

3、立足于严控制房屋面积 根据群众意愿,今年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多是分散安置,共分散自建安置房72套,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户191人(分散购买5户,安置15人)。为确保面积不超,工程质量有保障,由乡镇统一设计户型供搬迁户选择,开工时由乡镇安排人员现场进行放线,并定期督促检查直至安置房建成。新建的6个集中安置点,安置搬迁户8—3户不等,由于户少人少规模小,建设方式以统规自建为主,由建房理事会负责安置房建设和工程质量监督,乡镇负责配套设施建设,并定期对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加强对建设过程的监管,预防实际建设中变相增加面积。购房安置的,要求必须根据搬迁户家庭人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房型,否则不予认可。5月份进行的区级专项督查,通过户户到方式,对所有新建或购买的安置房房屋面积都进行了实际丈量,面积基本都符合要求。

4、立足于全进行户户验收 经过区、乡镇、村三级共同努力,截止到8月底,全区121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都已建成。在乡镇初验的基础上,由区发改委、区扶贫办、区住建局、区国土局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验收监督组,于9月4日至11日,集中1周时间统一进行了区级验收。区扶贫办人员负责核实对象是否精准,区发改委人员负责核准面积是否超标、入住条件是否具备,区国土局人员负责查看选址是否合理,区住建局人员负责查看房屋建设质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多方面确保搬迁群众住上达标的安置房。

验收监督采用全覆盖方式,即121套安置房每套房屋所有验收人员都到现场实地查看,填写统一印制的验收监督表,并现场询问搬迁户的意见建议,由搬迁户签字确认。为统一验收标准,所有安置房验收工作由1个小组负责完成。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涉及到水电入户、门前道路、房屋功能划分等),验收督查小组现场反馈给乡镇党委、政府并要求立即整改到位。截止到11月底,121户搬迁户都已搬迁入住。

5、立足于稳落实脱贫措施 结合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整体部署,2018年的121户搬迁对象户,每户都安排了不少于5项的脱贫帮扶措施,今年拟脱贫的117户搬迁户中,有发展能力的户子每户至少有1项产业发展帮扶项目,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三、取得成效

1、使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 我区今年搬迁的340人主要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度较大的地方。例如横塘岗乡黄墩村的4户贫困户,原住房状况较差,原居住地交通不便,生产发展受限,脱贫难度较大。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迁入黄墩中心村集中安置点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的安置房,住房安全得到保障。东河口镇长岭村郑怀圣户,是分散安置对象户,家庭4口人,蜗居在半山腰的旧房里,母亲和妻子长年有病,儿子在校读书,靠他1人打零工维持全家生计,通过实施易地搬迁,迁入位于村级主干道旁的新居里,实现了住房安全保障目标。

2、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一定的公共服务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部分原来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度大的地方的贫困群众搬迁到集中安置点居住,安置点配套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道路、给排水、电力等设施,多数安置点还实施了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创造了较为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改变了农村村庄过去常见的脏、乱、差状况,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3、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或选择在产业园区附近、或集镇周边、或交通要道旁,为群众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如东河口镇雪峰岭村的搬迁户高灿军户,搬迁到村道旁后,流转了路边的山场从事畜禽养殖,人均年收入超过了3300元,已被评议为今年预脱贫户。

四、存在主要问题

长期贷款使用问题 省下达投资计划时,都是按照人均近5.7万元下的,对于集中安置的,明确了长期贷款3.7万元的用途,但对于分散安置的,没有明确用途,目前这笔资金仍然存放在银行账户上。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尽快完成后续工作 加快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进度,实现应拆尽拆,具备复垦条件的全部复垦。

2、早日开展明年工作 积极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早日实施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搬迁安置任务。

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等地方贫困户生存发展问题,我区经过精准识别、评议、审核等程序,最后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现将我区落实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全区锁定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涉及大幕乡、汀泗桥镇、官埠桥镇、马桥镇、**奶牛场等5个乡镇(场)。集中安置点6个,分别是大幕乡广东畈集中安置点、大幕乡西山下集中安置点、汀泗桥镇大坪村西关集中安置点、八角邱集中安置点、官埠桥镇窑咀村集中安置点、**奶牛场杨排洲集中安置点。

一、基本情况

全区易地扶贫搬迁户153户、512人。截止目前,全区6个安置点均已开工建设,5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各乡镇(场)具体情况如下:

**奶牛场17户54人,其中集中安置16户50人,分散安置1户4人。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工程基本完工。

汀泗桥镇22户66人,集中安置20户61人,分两处安置;分散安置2户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

大幕乡72户273人。集中安置点49户198人,广东畈安置点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西山下安置点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分散安置23户75人。分散安置23户主体工程已完工。

官埠桥镇安置19户45人,集中安置11户20人,分散安置8户25人,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

马桥镇安置23户74人,集中安置点已取消,分散安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进一步加快西山下安置点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其他安置点的附属工程建设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和负责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各乡、镇、场要将工程监理贯穿整个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要实施监管,严防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三、要充分考虑易迁户帮扶措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安居与乐业。各乡、镇、场要在易迁户精准帮扶和配套产业上下功夫,要根据易迁户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叠加、树立发展信心,解决搬迁的后顾之忧。

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展业、富民、兴村、强乡”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以精准扶贫驻村帮扶为抓手,小编给大家提供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欢迎参考!

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一)

20XX年1月以来,我局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攻坚年的决策部署,主动联合市产业开发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积极配合县市区党委、政府,推动扶贫攻坚战役。

1.检查指导县市区确定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载体。从20XX年1月中旬开始,我局牵头组织农业、水产畜牧兽医、林业等部门根据精准扶贫要求,确定特色果蔬、中药材、富硒稻、茶叶、桑蚕、生猪、肉鸡、肉鸭、油茶等为主导产业,并组织召开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对接会,23家企业积极响应,计划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参与政府主导的扶贫攻坚大行动,确保种养得出、销售得了、加工得好、产品有市场、农民有收益、企业能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针对20XX年全市计划脱贫摘帽115个贫困村1062个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4349户58072人、水田16.30万亩、旱坡地8.07万亩、山林地47.49万亩的特点,组织产业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反复调查研究和召开联席会议,拟定了《贵港市20XX年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讨论稿)》,并转发县市区征求意见。3月2日,我局印发实施《贵港市农业产业脱贫20XX春季大行动工作方案》(贵农业通〔20XX〕13号),派出组织5个工作组分赴县市区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和产业技术指导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攻坚年”活动取得实效。

3.组织种苗繁育和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准备工作。从2月初开始,我局组织市蚕种场、桂平市汇鑫百香果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围绕百香果产业扶贫进行繁育种苗达120万株以上。同时,1月31日、3月4日先后两次到挂点联系乡镇平南县大坡镇召开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座谈会,指导帮助贫困村落实主导产业和增收产业,已落实种植水果1200多亩、富硒优质稻1500多亩。3月9日,组织大坡镇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或村委主任到桂平市安担村、百香果加工企业和港南区高庆村参观学习,明晰产业发展思路和坚定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4.指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扶贫+”、“产业订单扶贫”模式。组织金沙果蔬专业合作社、深禾丰公司利用自己的产业基地,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认管和入股等,多形式增加贫困户入收。3月8日,我局在港北区庆丰镇深禾丰公司蔬菜基地召开全市蔬菜产业扶贫暨春季大行动推进会,推广种植高产高效蔬菜,着力解决20XX年计划脱困群众收入问题。

5.指导贫困村建立覆盖面广的专业合作社。为指导后盾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我局组织人员编写《产业扶贫手册》,重点介绍我市扶贫主导产业、增收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实体注册登记和产业扶贫政策等。推介一批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的典型范例,如港南区八塘镇高庆屯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和流转无劳动力(或外出务工)家庭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发展蔬菜生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二)

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培训会召开后,我办组织专人到精准扶贫工作点贺家乡花石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了解,现将了解的情况和打算采取的帮扶措施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贺家乡花石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50人,扶贫人口36户、146人,全村共有水田553亩,山地3300亩,水塘30口,水利浇灌渠道4000米,连村水泥公路4000米。村里主要产业是水稻、西瓜、香瓜种植,其他没有什么资源优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全村共有两台变压器,20XX年实行电改后,实现了户户通电。水塘30口,已水泥硬化8口。电视信号均到户,但未通广播,没有村卫生室。全村适龄儿童均已入学。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发展不优,严重制约着村民脱贫致富。村里种植水稻基本上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品种不优,产量不高,效益不佳,靠种植水稻脱不了贫,而且村民种植积极性也不高。在种水稻之余,村民种了10多年的西瓜、香瓜效益也每况愈下。

2、基础设施不完善,所需资金缺口较大。还有5个村民小组没有通水泥路,除了“一事一议”解决几万元外,其余下差70多万元。有800米水渠年久失修,需资金20万元。在未硬化的十多口山塘之中,有三口山塘急需进行防渗防漏维修,需资金12万元。

3、劳动力素质不高,需下大气力对村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无论是发展农业产业,还是进行劳务输出,都需进行系统的劳动技能培训,而这一工程却是十分浩繁复杂的,真正要脱贫致富这一举措是必不可少的。

三、扶贫打算

精准扶贫工作队进村进行深入的了解后,正在采取有力的措施,对该村进行系统的帮扶,我办作为后盾单位之一,决心顷心尽力,服从工作队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切实发挥我办应有的作用,并打算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根据工作队的统一安排,我办将按结对帮扶的办法,帮助3-5户贫困户摆脱贫困。

2、千方百计为改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献计出力,每年为该村筹措部分建设资金,争取三年内使该村道路和水利设施状况有根本的改观。

3、引进产业新技术、新品种,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每年在该村扶持10户以上农户作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引进美国黑提种植和中药材种植,实行优良品种提供、技术指导和包产品销售三结合的模式,为当地通过产业致富提供可靠的保证。

镇通水灌村年度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县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支点,扎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明显加强,统筹发展的氛围明显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xx年度,我镇通水灌村共实施三通路的维护和卡巴岭水泥路两个项目,现总结如下。

一、任务落实。

镇党委、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为全镇各项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对驻村班子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落实了责任。并从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制定了详细考评方案。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形成了各级领导率先垂范、挂点单位全力帮扶、村组不甘落后、干部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二、建设概况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于20xx修通卡巴岭组水泥路,是当地村民自发筹资新建,人均筹资500元,此路有七个村民组受益,受益户数223户,受益人口1400余人,路长1.5公里,路面宽5米,水泥路面4米,石方86方,桥涵3道,新农村项目资金支持6万元,已验收通车;;通水灌村三通路防护工程,该工程位于省级示范村通水灌村马家岩组,是20xx年修建的三星至通水灌村的村村通水泥路段,压滤机滤布路基被山洪冲垮成空心达20米长,如不及时维修,水泥路面将被冲毁,影响24个村民组的村民出行。工程已建成混凝土浇灌,长20米,高16米,底层宽1.5米,上面收口是85厘米,填方130方,总投资需15万元,获得新农村项目资金支持4万元,该路是全村的交通要道,如不及时防护,将影响全村人民的生产生活。修通后,24个村民组均受益。

三、实施效果:

卡巴岭路修通后,七个村民组年销售毛竹3万根,每根节省运费1.5元,增加收入4.5万元;滤布茶叶每亩增收100元,年增12万元;板栗蚕桑的销售收入增8万元。这样,每年增加收入24.5万元。三通路维护工程实施后,年销售毛竹15万根,每根节省运费0.5元,增加收入7.5万元;茶叶每亩增收20元,年增30万元;板栗蚕桑的销售收入增15万元。这样,每年增加收入52.5万元,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农户出行更方便,也给附近村民修通组级公路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此两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会越来越显著。

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