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时间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落在茫茫大海之中,我们即将迎来新阶段的工作,一看又到了写工作总结的时候了,每一次总结都能让我们获益良多,所以这个总结的内容非常多。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旨在保护世界语言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开展国际母语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一

在刚刚于中国昆明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xx届国际母语日中国庆祝活动上,当云南师范大学校长杨林用纯正的昆明方言问候大家时,会场顿时安静,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昆明方言属于汉语,是杨林的母语。杨林解释说,之所以在如此重要的活动中使用方言开场,就是要提请大家关注母语问题,关注文化的多元问题,关注人类的教育与发展问题。

在全球化与工业化冲击下,母语消失的速度令人不安。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世界上有7000余种语言,其中超过一半的语言处于濒危状态;在教育领域和网络空间,人们使用的语言仅占全世界语言的1/4。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母语对于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确定,自2000年2月起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母语日庆祝活动。

今年是中国连续第六年举行国际母语日庆祝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共同主办, 主题为多元文化,和谐中华。近百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师生共同参加了庆祝活动。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认为,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强调多样化,人类语言多样化其实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这是人类创新的不尽源泉。他说,关注、热爱、保护母语需要世界各族人民的参与,让我们携手建设一个和谐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教育处主任毕斯塔说,历史表明,只有实现了语言多样化,我们才能确保地方语言、国家官方语言和国际通用语言的和谐共处,从而为相互尊重、跨文化对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强势语言的影响下,众多的语言面临着逐步衰亡甚至消亡的危险。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认为,如果我们片面地强调语言的工具属性,人们就会把多样化的语言看成是影响社会交流和沟通的障碍,人们便会单一地致力于语言的统一。如果我们转换观念,把语言看成是一种资源,看成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甚至是经济资源,人们便会积极地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

她说,目前亟需提高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母语保护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调动政府和民间多方面力量来保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二

为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展示内蒙古保护母语方面的成就,促进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2月20日,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办了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了保护和发展自治区内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自治区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在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教育条例》等的颁布,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

活动中,来自自治区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自治区民委、内蒙古社科院的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做好民族语文工作、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做了精彩发言。来自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的艺术家用各自母语演唱了《母语之歌》等民歌。

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三

今天是第xx个国际母语日,世界各地将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当地语言促进世界公民意识:聚焦科学。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第30届大会上提出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其目的在于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大部分市民没听说过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国际母语日,人们是很陌生的,大部分市民都没有听说过。不过,说起关于热爱母语的话题,很多人都表示支持和赞同,有人说,法国人认为法语最美,德国人认为德语最优秀,不过呢,作为中国人我觉得中文最美。看看唐诗宋词,看看名家散文,真的很美;有人说,这是个好,以后要多关注呢,我爱汉语,从小到大读过那么多的古代作品,诗词、四大名著,还有各个时期的历史著作,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其实在很早就很开通的;还有人说,虽然大连话不如普通话好听,但就是喜欢说大连话、喜欢听大连话,这也是爱母语的表现吧。

中文翻译大赛外国人夺冠让人深思

热爱母语,要从儿童教育入手。甘井子区春田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初延红这样认为。初延红说,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曾经联合举办过一次中文翻译大赛,600多人参赛,结果却出人意料,一位生在新加坡长在新加坡的华裔仰仗出色的中文表达,把众多中国参赛者抛在身后,拔得头筹。这一尴尬的现象引起了语文教学者的思考。

如果语文课只注重肢解语言的单项操练、忽视语篇情感的内涵,是难以让学生在母语表达上应付裕如的。儿童母语的学习应该重在唤醒儿童语言生命的灵性,让儿童内心情感自然流淌,个性率真流露,精神世界真诚敞开,在这种被活化的动态情境,被解放的精神世界,儿童语言才能得到好的发展。

让读书成为儿童第四餐

阅读不但能倾听大师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自我觉醒。在儿童母语发展的过程中,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初延红认为,要想让孩子学好汉语,父母应从孩子很小时就养成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她认为,孩子坚持听读可以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大词汇量,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情感。在每天20分钟的听读中,孩子会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诗词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能初步具备广泛阅读的基础。因为亲子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又是一种美丽的休闲,拉近孩子与父母的距离。

你还会汉字书写吗?

现代社会中,手机和电脑打字替代了汉字的书写,记者采访时随机调查发现,很多受访者表示或多或少存在提笔忘字的问题,可见汉字书写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

令人欣慰的是,书写退化的趋势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很多学校里,写字课一直在坚持。为了让学生在学写生字的同时练好书法,有的学校还专门开设了书法课。

热爱汉语的你,重新拿起纸笔吧,如果人们能够偶尔脱离开电子产品,回归纸笔时代的书写习惯,继续保持这种对文字细节的关注和坚持,也许就是对传统语言文字最好的热爱。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2.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3.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4.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5.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6.国际母语日系列活动总结

7.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范文

8.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9.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

10.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编辑推荐

国际母语日的活动总结


今年9月6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在通辽市举行了活动纪念第xx个“国际母语日”。本次活动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承办。今年我区纪念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母语:我们的态度与行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博彦、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王顶柱、内蒙古民族大学书记刘志彧 、校长陈永生、 副校长巴根那、通辽市人大副主任希日巴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金海出席纪念活动,我委派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了活动。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及热爱母语的人群200余参加了本次活动。

专家学者及各语种代表围绕纪念“国际母语日”的意义,母语的使用、保护、传承取得的成效、经验作了演讲和交流。活动中,对我区在保护传承母语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内蒙古“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课题组、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宗教局、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尼尔基第二小学3个先进集体,通辽市少数民族农牧业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塔木扎布,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博物馆创始人格日勒图、鄂温克自治旗民族少年馆副主任其木格3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内蒙古民族大学师生演出了精彩的节目。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为了把母语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我区各地每年举办各种纪念活动,20xx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吴团英担任,副组长由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担任,成员有自治区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厅、社科联、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大、广播电视台、出版集团、中国蒙古学学会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担任,并制定每年9月6日开展“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2021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国际母语日活动的开展能让人们认识到我们对母语的保护仍需加大力度。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20xx国际母语日,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1】

昨天是第17个国际母语日,记者调查发现,在岛城语言专家和文艺工作者对于青岛方言进行系统整理、收录、保护的同时,也有市民对是否教孩子说青岛方言而感到纠结。对此,语言专家建议,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方言,从中了解城市历史,传承青岛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

方言测试微信圈热传

他们两个人真是对撇子了,这是指哪两个人昨天是国际母语日,一则青岛方言8级测试的王贴也在微信朋友圈中热传,许多得分高的市民在公布成绩时,还配以自豪的表情。这个测试除了娱乐性外,还能勾起我很多美好的回忆!70后市民宋先生感慨地向记者介绍说。说起一些青岛话特有的词汇,他都能说出一段特殊的经历。宋先生告诉记者,三十多年以前上街里是件很时髦的事,吃一顿蒸饺、喝一碗啤酒都会和小伙伴们炫耀半天,所以他对于青岛话特别有感情。

记者随机采访了参与测试的100名市民发现,成绩测试出现了两级分化,35岁以上的中老年市民测试成绩普遍较高,许多人接近满分。而年龄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虽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成绩多在70分上下,对于一些老词很多人表示听都没听过。送汤米我妈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最后打电话问我姥姥才明白。别说这个词,这种习俗我都没听过。12岁的小尹介绍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年轻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在家中很少与孩子用青岛话交流。

青岛话带来自豪感

虽然平时生活中青岛话的使用频率减少,但是岛城人对于青岛话的文艺作品还是有很高的认可度,不少文艺工作者也开始专注于青岛话文艺作品的创作。《挖蛤蜊》《逛栈桥》《真惊了》等青岛话说唱歌曲火遍青岛的大街小巷后,音乐人沙洲创立了用青岛话嘻哈的音乐风格,拥有庞大的听众群。

青岛人敢于在其他地区人面前说青岛话,这也是自信的表现。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邢军说。邢军认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在外工作、学习的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青岛人让他们感到很自豪。所以在一些轻松环境中,许多青岛人会说两句经典方言、唱两句青岛方言的歌,正是这样的需求,相关文艺作品才会有市场。

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2】

20xx年2月20日,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内蒙古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厅、社科院、文联、出版集团、广播电视台、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干部、学者、教师、文艺工作者共80多人参加纪念活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在《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的发言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范围呈日趋缩小之势,必须加快完善立法制度,推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保护、传承工作。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在《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的发言中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教育条例》,以及即将出台的《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实施细则》、《鄂伦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研究员作了题为《三少民族母语教学状况及思考》的发言。他说,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个自治旗在民族中小学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母语教学课,编印了教材,安排专职教师,在三少民族母语教学中取得了成绩。他提出对于实施母语教学要有高层设计,增强政策法规支持,将母语教学纳入必修课程。还应当加强对于母语教学的研究,提高人们学习、使用母语的文化自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巴特尔研究员在《关于蒙古语大辞典编篡工作》发言中,认为《蒙古语大辞典》的编撰一定要扎实、严谨,要立足于活的语言,力求做忠实的记录者;要基于文献资料,保障编纂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时俱进,借鉴国内外编纂学科的经典,遵循辞典编纂规律。提出辞典等工具书,是保护和传承有文字语言、没有文字语言的重要载体,是记录民族文化的独特方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包斯钦研究员以《坚守母语,让生活更多彩,让世界更精彩》为题作了发言,他说,语言是文化的主要部分,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人们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把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所有的智慧结晶代代相传的。即使在今天这样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发达的背景下,民族语言仍然是民族文化最具个性和感召力的表达。就文学界而言,作家们的少数民族母语写作和汉语写作共同创造了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意义和中国形象,然而,我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公共话语空间中,有些少数民族作家放弃了母语写作。不要忘了,我们的语言,是人民的语言,是有生命的语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苏雅拉图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蒙古语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发言,他认为,保护语言,首先要保护语言的生存环境,包括使用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其次是语言的传承问题,应该从幼儿抓起,建设好民族幼儿园;再有就是在创新上章。尤其是蒙古语,这是有文字语言,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化、网络化方面,加大投入。另外,内蒙古政府应尽快建立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奖励制度和特殊人才培养制度。青年学者包立志发言说,母语是存在一定的人类生物学基础上的传承,语言和文字是在一个民族共同体当中不断传承的,人的思维、意识形态建构在民族共同的语音表象上。

吴团英在讲话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于20xx年开始举办纪念国际母语日活动,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举办这项活动的地方,经历了政府组织倡导,学界高校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发展历程。现在,纪念国际母语日活动正在走向制度化、规模化。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社会交往的工具,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语言是在使用中得到再生、丰富和发展的,使用是保护语言的根本途径。我们举办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就是要提高民众对母语重要性的认识,要拓展纪念活动的方式和范围,拓宽活动内容;协调政府、文艺界、出版界、企业界、旅游界等部门多方参与,把活动区域向盟市、旗县推广,把母语纪念活动融入到各民族的中。纪念活动要成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语言政策的平台,成为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平台,成为展示母语工作成就的平台,成为学术研究的平台。我们要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保护母语和抢救濒危的民族语言,这样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研究员主持了本次纪念活动。

交流发言结束后,举行了不同民族母语的文艺演出。内蒙古歌舞剧院的乌日希拉图、萨茹拉演唱的《母语之歌》拉开了母语纪念活动文艺表演的序幕,国家一级演员、安达组合的其其格玛用鄂温克语演唱了鄂温克族民歌《冬泉》,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的关颖用鄂伦春语演唱了鄂伦春族民歌《姐夫打渔》和《鄂伦春姑娘》,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师南玎用达斡尔语演唱了达斡尔族民歌《心上人》、《映山红花满山坡》,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领小、亮月、乌兰格日勒、乌日吉木斯用蒙古语演唱了蒙古族民歌联唱,包红梅用蒙古语朗诵了蒙古国诗人的诗歌《母语》。与会人员对饱含情感、用母语的演唱、朗诵给予了阵阵掌声。在本次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上,还成立了以吴团英为组长,自治区民委、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负责人为副组长,以各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内蒙古纪念国际母语日领导小组。决定20xx年由内蒙古出版集团承办第十六届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3】

刘女士前几天在自己的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最近有很多外地朋友问我biangbiang面的那个biang字怎么写,还问这个面到底有多好吃。刘女士说,自打习近平总书记用陕西菜宴请了连战,她周围的外地朋友都对陕西特别感兴趣,她自己也觉得颇为自豪。昨天,是第xx个国际母语日,记者走上街头,和许多市民聊起了作为本土文化之一的陕西方言。

陕西方言渐成时尚元素

昨天,记者在北院门找到了一家经营旅游纪念品的小店,店里销售的,是一些融合了陕西本土元素的明信片、徽章、冰箱贴等小物件,而本土方言成为了这些本土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类似额滴神呀、谝闲传、咥这样的特色方言被改成生动活泼的字体,印到了纪念品上,这样的特色元素,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游人。

从贵州来西安玩的小马就被这家小店吸引了,老板,这个疙瘩马西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麻迷儿又是什么意思?她不断地向经营小店的李老板询问。最后,小马买了两个写有陕西方言的冰箱贴带走了,觉得这种纪念品挺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不是千篇一律,而且特别能代表我来过陕西临走小马对记者说。

小店店主李老板说,虽然生意并不算是红火,但是开在这里还是挺吸引人的,我就是地道的陕西人,之前在广州打工,去年决定回来,当我回到家脚踩黄土地,耳边响起乡党的口音时,才一下子觉得是回到了家。他说,我觉得方言有一种亲切感,虽然我们应该推广普通话,但是该有的还是不能丢,你看广州,地铁报站的时候除了用普通话和英语各说一遍外,还会用粤语再播一遍。

方言和普通话都是母语

西安人小惠现在在山东大学读书,最近几天他就要结束寒假回学校上课去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寝室的同学来自山西、广西等很多地方,他已经教会了寝室的同学好多简单的西安方言,我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总用西安话说,同学听到了就缠着让我教他们说几句,他们觉得西安话特别大气,说起来很爽快。

在外面说话我一般都用普通话,但是和家里打电话或者回来和以前的同学吃饭,就都会谝方言了,觉得很亲切,是属于自己的语言。小惠说。

虽然同样是西安人,市民邹女士却不大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说方言,他在学校听别的孩子说方言,有时候回来给我学,我都会让他纠正过来。邹女士说,现在都推广普通话,你看电视上的汉字听写大会,也是让孩子说话写字更规范,而且以后孩子如果去外地发展,总不希望他只会讲一口方言的。

方言和普通话,都是属于咱们的母语,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应该热爱自己的母语,现在电脑手机这么普及,很多人都是提笔忘字,书写的能力都退化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善待自己的母语,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退休教师周老师说。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2.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3.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4.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5.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6.国际母语日系列活动总结

7.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范文

8.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9.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

10.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

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


每年的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

20xx年9月8日星期四,是第50个国际扫盲日。在我国,即便已经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依然还存在着不识字的人群。就此,永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永岗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一次轻松识字,社工与你同行国际扫盲日社区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社区人员,主要通过传单宣传、摊位讲解、现场协助居民运用字典识字、派发识字卡片等形式展开活动。

识字是认识文化的基础。今天,社区志愿者们经过社工的培训后,就深入到社区的大街小巷中派发我们这次活动的宣传单,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讲解及派发手工制作的识字小卡片,即场指引社区居民学习识字。本次活动共派发200余份宣传单,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活动过程中,定点摊位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前来,有的居民阅读我们的推荐书籍,有的居民与我们的工作人员交流关于识字的及以前读书的心得,活动场面十分热闹,营造了良好的读书识字(20xx年民警)的文化氛围。

每年的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为了纪念这个节日,让大家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9月6日,新城桥街道濠景园社区与辖区共建学校南通市易家桥中学联合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社区干部走进初二(5)班,开展汉字成语互动游戏。

首先,社区干部向同学们简要简绍了国际扫盲日由来,全球以及中国如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扫盲活动。接着,社区干部请四名同学展示了含有错别字的成语,同学们进行了纠正,将正确的成语写在黑板上,其中,墨守成规这一成语中的成字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为了确认是成还是陈,社区干部与老师现场查阅了字典,确定了成字,并解释了成语的意思。

第二个环节是四名学生代表到黑板前,进行汉字接力比赛,写出扌提手旁的字,选手们绞尽脑汁,共写出了60多个字。

第三个环节是大家一起写生僻字,纨绔、魍魉、猥亵等,同学们大多眉头紧锁,会写的同学将词写在黑板上后,大家一片感叹声。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濠景园社区与易家桥中学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国际扫盲日,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篇二: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

天水市以农业为主,338.49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294.54万人。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区域性文化也各不相同,文盲呈现三多三大的特点。三多:一是偏僻山区文盲多,占全市文盲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妇女文盲多,占全市文盲的一半以上;三是少数民族文盲多,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文盲在全市比率最高。三大:一是文盲数量大;二是文盲年龄偏大;三是分布面大。面对扫盲工作的严峻形势,天水市政府在充分摸底调查、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作用,统筹规划,逐层落实,责任到位,逐步形成独特有效的扫盲工作思路和方法,展开了一场全民扫盲活动。

天水市扫盲工作从两条线展开。政府系统包动员、包入学、包巩固、包筹措扫盲经费;教育系统包教、包学、包扫盲、包杜绝复盲。两线贯通,双管齐下,扫盲任务落实到村、户、人,工作扎扎实实,效果十分明显。

―― 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扫盲氛围。结合广大农民群众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对知识渴盼的,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使他们真正到 治穷先治愚的道理,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了要摘文盲帽,赶快上夜校、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浓厚扫盲氛围。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重点抓好妇女扫盲工作。天水市42万青壮年文盲中,妇女文盲有24.43万人,占文盲总数的58%,市政府把扫除妇女文盲作为全市扫盲工作的重点,针对妇女实际,开展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比自立活动,并筹措资金,创办春蕾女童班20个,成立妇女脱盲班25个。在教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通过学文化、学技术,改善经济状况,提高家庭、社会地位。文盲妇女杜秀珍曾交了一个月的学费学习服装裁剪,但只学了16天,就因不识字终止了学习。通过妇女脱盲班学习,她认识了字,一些实用技术书籍能读懂了,再去学裁剪,两期下来,就熟练掌握了服装裁剪和加工技术。她用学到的技术开了个服装加工部,使家庭步入了小康。

――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突破少数民族扫盲难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回族聚居区,开展扫盲时,动员文盲入学很难,动员妇女入学更难。当地教育部门与统战部门协作,请有名望的阿訇出面,先动员自己的亲属参加扫盲班,再召开大会,号召党员、干部家中凡是有文盲的,都要带头把文盲家属送入学习班。由于尊重民族感情,工作到位,扫盲班呼啦啦来了许多学员,少数民族聚居区扫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需施教,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近年来,天水市使用了适应新时期扫盲特点的教材《读、写、算》,北道区教育局印发了《劝世良言五字歌》一万余册。一些扫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不同扫盲对象的特点,编写了乡土教材。有的乡村还组织有技术特长的脱盲者,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脱盲经验贯穿于教学中,教者和学者相互沟通,大幅度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

篇三:开展国际扫盲日活动总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水市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15―40周岁青壮年人口,有文盲、半文盲42万人,占农村青壮年人口的40.5%,严重制约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5个县都是国家扶贫县,两个区是省扶贫区。

人们年年盼丰收,而干旱年连年绝收,外出打工成了许多农民无奈的选择。而外面的门是怎样向他们打开的呢?在天水采访时,记者听到了这样的几则故事:

几个农村青年妇女,迷迷糊糊跟着别人到新疆摘棉花,苦干了两个多月,在回家途中却被人骗得高价买了假车票,车上又让列车员罚了两倍票钱,回到家几乎是两手空空;几个不识字的农村青年到小煤窑去挖煤,在一次塌方事故中险些丢了命,但由于缺少相关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没有得到一分钱的伤残赔偿

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一系列活生生的事例让天水人深深感到:没有文化,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发展。

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使其所承载的文化得到尊重并得以流传。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学校国际母语日,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一

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机构在此间举办国际母语日活动,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接受多语种教育议题受到各方关注。中国目前已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文字、面向600万学生进行双语教学。

当天开展的国际母语日活动源于50多年前孟加拉民众捍卫语言权利的一场运动,199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每年举办活动、促进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

5年前,中国首次举办这一活动,与世界同步推广母语保护的知识和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阿比曼纽辛格17日在此间指出,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保持、传承人类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最有力手段。但根据该组织世界濒危语言图集统计,世界6000余种现存语言中,超过200种已在过去百年间消失,只有10%的语言属于安全级别。

辛格说,该组织鼓励人们掌握母语、国家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这3个层次的语言,而目前少数民族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会面临巨大阻碍。中国为母语教育做出的贡献值得称赞,同时也有144种语言被列为濒危语言;该组织期待与中国合作,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实现多语种化发展,为儿童提供以其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为基础的课程,使得他们能够了解、欣赏、传承本民族文化。

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约有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以上,约有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

中国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官员沙玛加甲坦陈,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处于急速变化中,有些甚至处于萎缩和衰亡过程中。

沙玛加甲表示,中国正加强扶持民族语言教育及教师培训,建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以整理、保存少数民族语言。面向少数民族幼儿、青少年学生,中国持续倡导、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学,目前已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文字、面向600万学生进行教学。

内蒙古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达斡尔族学者毅松说,在经济社会环境巨变和外来文化深刻影响下,达斡尔语保护、发展面临的一个新困难,即青少年掌握这种单纯口语的程度有所下降。

语言需要相应环境才能得到使用和保留。毅松指出,保护人口较少民族使用的语言,应通过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教育,传承民族语言、文化。

来自孟加拉、蒙古、尼泊尔、也门等国多位使馆官员与数十位中国语言学者参与了此间多项国际母语日学术活动,并将在呼伦贝尔就语言、民俗保存进行实地调研。

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二

2月22日,希腊雅典举行庆祝国际母语日活动,雅典中文学校代表中国团体,与来自泰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菲律宾等近十所当地国际学校学生一起参加了当晚的活动。

掌声响起,中国小演员们手拉手鱼贯而出,在他们稚气的脸上略带着紧张的笑容。接过指导老师递上的话筒,年纪最小的女生首先鼓起勇气向全场观众用中文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在当晚的演出中,雅典中文学校共派出9名学生,他们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服饰在舞台上合唱了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可爱又动听的歌声让众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孩子的现场观众赞口不绝,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雅典中文学校负责人李芳表示,这是在希腊的中文学校第一次与其他国际学校及团体进行联谊。她说,在希腊的国际学校之间交流活动非常多,但由于缺乏渠道和经验,中国学校一直鲜有参与。她希望通过本次母语节活动能开拓中国学生视野,开启希腊中文学校与国际同行间沟通和交流的大门。

成功完成演出的孩子们非常兴奋。11岁的依婷说,为了表演顺利,他们在此前已经排练多次,但第一次站在大舞台上唱歌,还是很紧张。学生们还纷纷向记者表示,能和其他国家的小朋友们同台表演,感觉十分新鲜有趣,希望明年能再度参加此项活动。

当晚,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装扮颇具心思,众多表演团队穿着狂欢节或者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载歌载舞,为现场观众带来具浓郁异国风情的精彩演出。

主办机构负责人苏菲亚女士在活动结束后表示,承传和保持自己的母语,跟融合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同等重要。能够让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们聚首一堂,用自己的母语诠释本国的独特文化,共同体验和感受希腊的风土人情,非常有意义。

国际母语日定为每年的2月2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提出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目标是向全球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避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语言消失。

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三

12月18日下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吴早凤一行在江西省教育厅负责人的陪同下在江西师大考察。据了解,20xx年第xx届国际母语日研讨会及庆祝活动即将在该校召开。

吴早凤一行考察江西师范大学的会务设施,并商讨有关会议方案。

江西师大副校长徐耀耀在会见来宾。吴早凤说,江西省文化底蕴深厚,师大办学历史悠久,会务接待环境良好。20xx年第xx届国际母语日研讨会是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相信江西省教育厅、江西师范大学能充分利用江西的语言文化特色以及学校的语言文化研究资源,举办一次成功的国际会议。

徐耀耀介绍了学校的会务设施以及举办大型学术会议的经验。学校高度重视20xx年第xx届国际母语日研讨会及庆祝活动的筹办工作,将会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及会务安排,为本次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认真组织好此次研讨会。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2.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3.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4.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5.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6.国际母语日系列活动总结

7.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范文

8.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9.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

10.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