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活动总结

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活动总结。

日子过得太快,我们即将开始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好好总结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了,工作总结能提升我们的书面撰写能力,让以后的工作更细节化。优秀的工作总结需要什么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活动总结》,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奴隶制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恶化,穷人可能在贫困的窘境中越陷越深,更易遭受类似奴隶制做法的伤害。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参考。

第一篇: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活动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8月23日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到来之际发表致词指出,尽管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其影响持续至今,人们必须警惕新形式的奴隶制。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松浦晃一郎表示,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Remembrance of the Slave Trade and its Abolition)是向所有为推动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而做出不懈努力的人们致敬的时刻,他们的决心和策略对人权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松浦晃一郎指出,这一天也是对奴隶贸易这样的野蛮行径进行反思的时刻。当今世界还有许多男性、女性和儿童遭受剥削和非人待遇,对于过去的反思能够引起我们对于这些新形式的奴隶制的关注。

松浦晃一郎表示,今年纪念废除奴隶贸易国际纪念日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因为今年是英国废除奴隶贸易200周年,世界各地在这一年中举办了多种活动进行纪念,其中包括联大今年3月25日举行的纪念仪式、英国伦敦政府设立奴隶制纪念日、英国利物浦国际奴隶制博物馆将于8月23日落成等。

松浦晃一郎还对世界各国对于教科文组织奴隶之路项目(Slave Route project)的支持表示欣慰。1994年发起的奴隶之路项目旨在推动人们对于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认识和反思,促进不同文化和种族之间的交流与宽容。

松浦晃一郎强调,人们还需加倍努力,促使奴隶贸易和奴隶制这一段历史能够在公民教育项目、教科书以及音响制品中得到应有的体现。

第二篇: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活动总结

在奴隶制被废除两百年后,全世界仍有超过1800万人沦为现代奴隶。在12月2日废除奴隶制国际日当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呼吁全世界联合起来消除各种形式的现代奴隶制。

哈迪亚在12岁的时候被以250美元的价格卖为奴隶,除了承担全部家务、伺候农场主的妻子外,她还多次被强暴并生了两个孩子联合国方面称,这并不是历史,也不是小说,这件事就发生在当今的尼日尔。

19世纪跨大西洋贩奴行为被废止后,这一做法并未在全球消失,而是变换各种形式出现。联合国估计,全球有超过1800万人被当作奴隶劳工,每6名儿童中就有1名在工作。

每天都有妇女被贩卖、锁在妓院。每天都有年轻女孩被强迫嫁人、遭受性虐或被当作家政工人被剥削。《儿童权利公约》通过25年后,仍有大量儿童在可怕的环境中劳作。被迫离家的男性被锁在秘密工厂做抵押劳工,工资微薄,偿还债务机会渺茫。潘基文呼吁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联合起来,消除各种形式的现代奴隶,包括强迫性的劳工。

当天,国际劳工组织也发表声明呼吁尽早消除21世纪的现代奴隶制。该组织预计,奴役劳动所产生的非法利润高达每年150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于性和娱乐产业的剥削,且大多数情况下来自于对妇女儿童的盘剥。

国际劳工组织称,奴役劳动并无地理国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有,并给农业、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家政等行业内的无良雇主带来高额利润。

联合国于1949年12月2日通过《禁止贩卖人口及取缔意图营利使人卖淫的公约》,并将这一天定为废除奴隶制国际日。

第三篇: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活动总结

12月2日是废除奴隶制国际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国际劳工组织为此分别发表致辞,呼吁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共同携起手来,消除各种当代形式的奴隶制,包括强迫劳动。

潘基文在纪念废除奴隶制国际日的致辞中表示,统计显示,有1800多万人被用作奴隶劳工。每天都有妇女遭到贩运、贩卖和被锁在妓院。每天都有年轻女孩被迫结婚、遭受性虐待或作为家政工人受到剥削。

通过《儿童权利公约》25年之后,仍有男孩和女孩在骇人的条件下工作。也仍有与家人别离的男子,被锁在地下工厂做抵押劳工,其微不足道的工资使偿清债务的机会永远渺茫。

潘基文指出,在十九世纪,国际社会共同宣布奴隶制是对我们人类的一种侮辱。今天,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必须团结起来,为世界各地被当作奴隶和剥夺了人权与尊严的数百万计受害者尽最大努力。

国际劳工组织在所发表的声明中指出,强迫劳动所产生非法利润每年高达150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于性和娱乐产业的剥削,大多数情况下是对妇女和儿童的盘剥。除此之外,奴役劳动给农业、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家政行业和其它部门的不择手段的雇主带来了丰厚利润。

国际劳工组织表示,强迫劳动没有地理概念,既发生在发达国家也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劳工组织呼吁政府、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共同团结起来,结束这种21世纪的奴役劳动。

据了解,联大1949年12月2日通过《禁止贩卖人口及取缔意图营利使人卖淫的公约》,并将这一天定为废除奴隶制国际日。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20xx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2.20xx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活动总结

3.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4.废除奴隶制国际日主题活动总结

5.废除奴隶制国际日活动总结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


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语言的多元化,减少传统语言文化的灭亡。国际母语日主题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1】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

内蒙古举行活动纪念第xx个国际母语日。今年内蒙古纪念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母语,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讲话,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杨成旺出席纪念活动。

本次活动由内蒙古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中国蒙古学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国蒙古语文学会、民族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纪念国际母语日的意义,母语的使用、保护、传承取得的成效、经验作了演讲和交流。活动中,对内蒙古在保护传承母语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2个先进集体,乌审旗文联作家莫哈斯苏都、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离休干部图木热、鄂温克族自治旗离休干部杜道尔吉3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还举办了蒙古语、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母语诗歌朗诵、歌曲演唱和蒙古文精品图书展览等活动。

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为了把母语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丰富9月6日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从今年起,内蒙古开始在9月6日这一天举办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2】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由内蒙古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中国蒙古学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国蒙古语文学会、民族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纪念国际母语日的意义,母语的使用、保护、传承取得的成效、经验作了演讲和交流。同时,还对我区在保护传承母语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两个先进集体,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文联作家莫哈斯苏都、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离休干部图木热、鄂温克旗自治旗离休干部杜道尔吉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此外,还举办了用蒙古语、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母语诗歌朗诵、歌曲演唱、蒙古文精品图书展览等活动。

为了把母语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从今年起,我区开始在9月6日这一天举办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3】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

内蒙古自治区在通辽市举行了活动纪念第xx个国际母语日。本次活动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承办。今年我区纪念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母语:我们的态度与行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博彦、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王顶柱、内蒙古民族大学书记刘志彧 、校长陈永生、 副校长巴根那、通辽市人大副主任希日巴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金海出席纪念活动,我委派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了活动。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及热爱母语的人群200余参加了本次活动。

专家学者及各语种代表围绕纪念国际母语日的意义,母语的使用、保护、传承取得的成效、经验作了演讲和交流。活动中,对我区在保护传承母语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内蒙古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课题组、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宗教局、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尼尔基第二小学3个先进集体,通辽市少数民族农牧业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塔木扎布,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博物馆创始人格日勒图、鄂温克自治旗民族少年馆副主任其木格3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内蒙古民族大学师生演出了精彩的节目。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为了把母语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我区各地每年举办各种纪念活动,20xx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吴团英担任,副组长由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担任,成员有自治区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厅、社科联、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大、广播电视台、出版集团、中国蒙古学学会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担任,并制定每年9月6日开展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专题活动总结


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专题活动的进行是为了消除种族歧视的观念深入民心,竭力抵制种族歧视。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专题,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篇一: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专题活动总结

在许多国家都有几百名示威者走出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庆祝世界反种族歧视日。他们呼吁要尊重他人的文化,支持世界各地为打击种族歧视所做的努力。

几百名英国人在伦敦市中心举行示威游行,他们举着横幅,呼吁反对种族歧视,停止针对外国移民的右翼运动。

许多工人表示,英国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其许多重要部门如卫生部门等都依赖外来移民劳动力,他们强调必须接受文化多样性,与惧怕外来移民的想法作斗争。

与英国同时进行游行示威的还有美国的各州、法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他们借此来庆祝世界反法西斯主义和消除种族歧视纪念日。

在希腊,大约2500名儿童组成人链,环绕在雅典卫城周围。在那里,拥有各种国籍的孩子手持彩色气球,高喊口号,我们拥抱民主,拥抱人性。

全世界在每年3月21日庆祝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0年3月21日,警方在南非沙佩维尔,杀害了大约69名示威游行者,当时他们正参加一场反对种族隔离政权施行的通行证法的和平示威。

联合国大会呼吁国际社会要加倍努力,消除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

值此之际,联合国在其官网上确认,种族歧视和民族歧视每天都在发生,这阻碍着惠及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的事业取得任何进展,并强调指出,种族歧视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一开始是通过最简单的平等原则剥削个人,最终变成煽动民族仇恨,甚至可能导致种族灭绝。

篇二: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专题活动总结

加拿大一年一度的Many Faces of Markham颁奖音乐会27日在万锦剧院举行,获奖者和表演者中有多位华人。绘画赛表现突出的三名华裔学生获奖。

此项活动是由万锦市政府与族群关系委员会共同策划,主要是为彰显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的人道精神,及宣扬万锦市每年为建立丰富而和谐的多元族裔社会所做的努力。音乐会在透过艺术与表演呈现主题的同时,也表扬相关主题的绘画与写作比赛前三名的中、小学生。

获奖的绘画作品布置于剧院的大堂中供与会者欣赏,而一些的孩子看到作品获奖显得十分兴奋,家长则兴奋地按快门,拍下孩子与作品的合照。

获得四年级组第一名的王书薇 (Sophia Wang),今年是第二次获这项奖。她的妈妈谢佳容表示,就读于Coledale public School四年级的书薇,自小对绘画就表现出兴趣。两年多前开始正式学画,之后在多项绘画比赛获奖,其中包括在加拿大国庆节海报设计比赛中,获安省8岁以下组第一名等。

王书薇出生在加拿大,父母来自中国台湾。谢佳容说,由于生长在万锦市的关系,女儿有很多华人等少数族裔朋友,所以对消除种族歧视主题绘画比较有感觉,这也许是她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获得三年级组第一名的夏馨怡今年才8岁,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画画。小馨怡对这次比赛很认真,获得同年级组第一后非常高兴。

三年级组亚军邢立玉与夏馨怡同在一所小学,两人也是朋友,分别随父母从自北京和南京移民来加。他们的家人说,两个女孩都是成绩全A的学生,而且非常懂事;家长也能从孩子身上,更加感受到加拿大的种族平等、多元文化氛围。上面这三名华裔获奖学生,都是当地知名绘画老师王牮的学生。

篇三: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专题活动总结

要求消除种族歧视的日本市民团体,于3月18日在东京永田町的参院议员会馆前举行集会。参加者讲述了针对在日朝鲜人的仇恨言论等种族歧视现状,呼吁通过完善法制加以遏制。

据日本共同社3月19日报道,在21日的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前举办的此次集会,由消除种族歧视NGO网络主办,共有约130人参加,其中包括美国、南非等13个国家的驻日大使馆馆员。

一名居住在东京的在日朝鲜女性在集会上发言称,就读朝鲜学校的孩子们经常遭到诸如去死,滚回朝鲜等言语攻击,父母看到他们恐惧的样子感到万分心痛。

针对日本社会的仇恨言论,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20xx年8月发表最终见解,呼吁日本政府采取适当措施。但据致力于消除种族歧视问题的律师师冈康子称,日本政府并未按委员会的要求开展现状调查,也没有推进立法加以遏制。

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


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的目的在于保护母语和抢救濒危的民族语言。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内蒙古举行活动纪念第xx个国际母语日。今年内蒙古纪念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母语,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讲话,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杨成旺出席纪念活动。

本次活动由内蒙古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中国蒙古学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国蒙古语文学会、民族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纪念国际母语日的意义,母语的使用、保护、传承取得的成效、经验作了演讲和交流。活动中,对内蒙古在保护传承母语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2个先进集体,乌审旗文联作家莫哈斯苏都、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离休干部图木热、鄂温克族自治旗离休干部杜道尔吉3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还举办了蒙古语、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母语诗歌朗诵、歌曲演唱和蒙古文精品图书展览等活动。

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为了把母语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丰富9月6日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从今年起,内蒙古开始在9月6日这一天举办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篇二: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2月20日下午,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出席。

本次活动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以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为主题。活动邀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贵荣、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文字研究所所长巴特尔;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包斯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MIT中心主任苏雅拉图,分别做了题为《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繁荣》《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对于开展三少民族语言教学的思考》《出版对于保护母语的作用》《关于蒙古语大词典编篡工作》《坚守母语,让世界更精彩》《关于蒙古语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

活动还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交流发言等多种形式纪念第十五届国际母语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字工作条例,展示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母语方面的成就,促进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篇三: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内蒙古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厅、社科院、文联、出版集团、广播电视台、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干部、学者、教师、文艺工作者共80多人参加纪念活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在《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的发言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范围呈日趋缩小之势,必须加快完善立法制度,推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保护、传承工作。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在《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的发言中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教育条例》,以及即将出台的《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实施细则》、《鄂伦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研究员作了题为《三少民族母语教学状况及思考》的发言。他说,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个自治旗在民族中小学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母语教学课,编印了教材,安排专职教师,在三少民族母语教学中取得了成绩。他提出对于实施母语教学要有高层设计,增强政策法规支持,将母语教学纳入必修课程。还应当加强对于母语教学的研究,提高人们学习、使用母语的文化自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巴特尔研究员在《关于蒙古语大辞典编篡工作》发言中,认为《蒙古语大辞典》的编撰一定要扎实、严谨,要立足于活的语言,力求做忠实的记录者;要基于文献资料,保障编纂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时俱进,借鉴国内外编纂学科的经典,遵循辞典编纂规律。提出辞典等工具书,是保护和传承有文字语言、没有文字语言的重要载体,是记录民族文化的独特方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包斯钦研究员以《坚守母语,让生活更多彩,让世界更精彩》为题作了发言,他说,语言是文化的主要部分,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人们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把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所有的智慧结晶代代相传的。即使在今天这样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发达的背景下,民族语言仍然是民族文化最具个性和感召力的表达。就文学界而言,作家们的少数民族母语写作和汉语写作共同创造了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意义和中国形象,然而,我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公共话语空间中,有些少数民族作家放弃了母语写作。不要忘了,我们的语言,是人民的语言,是有生命的语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苏雅拉图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蒙古语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发言,他认为,保护语言,首先要保护语言的生存环境,包括使用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其次是语言的传承问题,应该从幼儿抓起,建设好民族幼儿园;再有就是在创新上章。尤其是蒙古语,这是有文字语言,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化、网络化方面,加大投入。另外,内蒙古政府应尽快建立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奖励制度和特殊人才培养制度。青年学者包立志发言说,母语是存在一定的人类生物学基础上的传承,语言和文字是在一个民族共同体当中不断传承的,人的思维、意识形态建构在民族共同的语音表象上。

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举行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向社会提倡使用母语。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第一篇: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日前,世界母语日活动在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底层大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主办,得到驻毛里求斯外国文化、教育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毛里求斯国家图书馆、印度文化中心、法语联盟协会以及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等12家单位现场摆设展台,展示本国的文化产品。中午12时,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常秘主持开幕式。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长丘尼,教育、文化与人力资源部长班瓦里,路易市长豪斯纳里,毛里求斯自然历史博物馆主席皮皮琼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丘尼部长致辞称,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2月21日定为世界母语日至今,毛里求斯政府始终积极提倡使用母语,以保存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同时,毛里求斯也积极倡导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宗旨。他希望通过世界母语日活动,使毛里求斯这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能够学习、吸纳和发扬更多的世界语言文化精髓。

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利用毛方提供的平台,精选了10多种有代表性的图书参展。由文化中心提供的春节里的中国图片展也在现场摆放,同时展示的还有代表春节特征的挂物摆件,受到欢迎。

第二篇: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机构在此间举办国际母语日活动,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接受多语种教育议题受到各方关注。中国目前已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文字、面向600万学生进行双语教学。

当天开展的国际母语日活动源于50多年前孟加拉民众捍卫语言权利的一场运动,199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每年举办活动、促进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

5年前,中国首次举办这一活动,与世界同步推广母语保护的知识和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阿比曼纽辛格17日在此间指出,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保持、传承人类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最有力手段。但根据该组织世界濒危语言图集统计,世界6000余种现存语言中,超过200种已在过去百年间消失,只有10%的语言属于安全级别。

辛格说,该组织鼓励人们掌握母语、国家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这3个层次的语言,而目前少数民族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会面临巨大阻碍。中国为母语教育做出的贡献值得称赞,同时也有144种语言被列为濒危语言;该组织期待与中国合作,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实现多语种化发展,为儿童提供以其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为基础的课程,使得他们能够了解、欣赏、传承本民族文化。

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约有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以上,约有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

中国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官员沙玛加甲坦陈,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处于急速变化中,有些甚至处于萎缩和衰亡过程中。

沙玛加甲表示,中国正加强扶持民族语言教育及教师培训,建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以整理、保存少数民族语言。面向少数民族幼儿、青少年学生,中国持续倡导、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学,目前已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文字、面向600万学生进行教学。

内蒙古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达斡尔族学者毅松说,在经济社会环境巨变和外来文化深刻影响下,达斡尔语保护、发展面临的一个新困难,即青少年掌握这种单纯口语的程度有所下降。

语言需要相应环境才能得到使用和保留。毅松指出,保护人口较少民族使用的语言,应通过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教育,传承民族语言、文化。

来自孟加拉、蒙古、尼泊尔、也门等国多位使馆官员与数十位中国语言学者参与了此间多项国际母语日学术活动,并将在呼伦贝尔就语言、民俗保存进行实地调研。

第三篇: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二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这也是云南首次举办该项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多元文化和谐中华,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2月21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国际母语日,从2000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围绕语言多样性和多语教育等主题举办过多次庆祝活动。

13、14日,来自全国各地院校、高等科研机构的数名中方代表及孟加拉、尼泊尔、巴林、马耳他、老挝、俄罗斯、越南、柬埔寨等国家驻华使馆的中外专家、学者将在两天内对发展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构建多语和谐的社会生活等专题进行交流研讨。

省政府副省长顾朝曦、省政协副主席曾华出席开幕式。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6个民族,其中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所独有。目前,云南省已对世居云南的26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先后帮助哈尼(2种)、傈僳、纳西、景颇(载瓦)、苗(2种)、壮、白、瑶、独龙等10个民族新创12种民族文字或拼音方案;帮助彝、傣、拉祜、苗、景颇等5个民族改进、规范了7种民族文字。现在德宏傣文、景颇文、载瓦文、哈尼文、拉祜文、川黔滇苗文、佤文7种民族文字方案,已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审批成为正式文字。出版了傣文、景颇文、载瓦文、傈僳文、彝文、佤文、哈尼文、苗文等词典。

值得一提的是,20xx年以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伍雄武为首席专家,集合全国近40个民族70位学者申报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获得的第一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它的立项和研究对增进我国各民族的对话和理解,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和团结有着积极作用。

曾华表示,云南省将以实施国家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充分利用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深入探索少数民族母语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利用的新途径,以本次研讨会为舞台,把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给世界。

语言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语言多样化是文化多样化的基础,要保持语言多样化,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教育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说到。

另悉,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正积极筹划,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云南开展。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2.20xx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3.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4.国际母语日主题宣传活动总结

5.学校国际母语日活动总结

6.国际母语日系列活动总结

7.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范文

8.国际母语日宣传活动总结

9.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

10.国际母语日主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