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支部“一团一品”建设总结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在过去一阶段的工作里,工作虽然比较劳累,但也收获了很多,此时就可以对这一阶段的工作做总结,总结自己的收获。做好工作总结可以帮助自己明白工作中的得与失。借鉴优秀的工作总结模板是一个简捷的办法,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社区团支部“一团一品”建设总结”,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概述

20xx年面临上海举办世博会和赵巷镇创建国家卫生镇的双重挑战和机遇,赵巷镇城市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伴随着绿色经济大潮在全球的涌动,如何使这些生活、工作在金葫芦社区的逾千名青少年在社区不断成长成才,主动融入社区环境保护建设,自觉践行节能减排生活方式,最终真正实现20xx年上海世博会主题——better city, better life,正是我们金葫芦社区团支部一直积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我们社区团支部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赵巷镇统战俱乐部的资源优势,以服务青年、培养青年为目标,开发社区青少年的拓展性需求,活跃社区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创建我们团支部的品牌项目——“我们与低碳同行”主题活动。

背景

由于社区基本情况较为特殊(绝大多数社区居民是从原赵巷13个自然村拆迁而来,处于人户分离状态,既居住于本社区但是户口都在原籍村),社区青年互不认识,在一起活动的情况较少。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们将协调各村团支部书记,共同组织、引导社区青年,在原社区青年活动中心的基础上,以新建成的统战俱乐部会所为活动载体,围绕上海世博会和赵巷镇创建国家卫生镇举办各类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活动,以此加强学习、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

在区统战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位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楼的统战俱乐部会所于20xx年2月如期落成。统战俱乐部建筑面积约250平米,内设会宾室、卡拉ok厅及舞池三大项目,配备技术先进的音控、灯光系统及餐饮操作间,并有专人负责维护管理。我们团支部在“一团一品”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将有效借助统战俱乐部会所的天然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协调社区内各类组织(如:工会),开展好“我们与低碳同行”社区青少年主题活动,激发社区广大青少年投身维护社区卫生、爱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从而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从自家门前做起,共筑绿色社区,最终真正实现20xx年上海世博会主题——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建设内容及举措

“我们与低碳同行”主题活动是今年社区团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团支部围绕“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的目标,采取多重举措,策划“践行低碳,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绿色的”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倡导社区青少年用青春和热情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1、20xx年8月6日,我们在镇统战俱乐部会所举办“践行低碳,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绿色的”主题团日活动,以ppt制作展的形式诠释青少年如何在自己及家人朋友的衣食住行方面进行碳减排,借此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绿色世博的理念和实践碳减排的实际行动;“今天你低碳了吗”宣传片、折叠环保购物袋的小游戏以及低碳小常识竞猜等一系列略带趣味性的互动环节,有效激发了社区广大青少年增强环保意识,投身维护社区卫生的行动;并且,在现场进行爱心捐助,青少年们将闲置的书籍、衣服等物品收集起来一起捐赠给赵巷镇红十字会,以此动员青少年回馈社会、奉献世博。

2、20xx年8月底,我们召开以“如何为上海世博会营造美好环境”为主题的座谈会,邀请社区居委会卫生干部、社区民警金培林警官、社区平安工作站先进工作者及社区低碳世博小宣传员参加,大家畅谈爱护社区环境的重要性、社区环境卫生工作的点点滴滴,进一步普及社区青少年的节能减排意识,树立低能耗、低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3、20xx年9月初,我们开展“有关低碳,你的想法是…”寄语活动,参加活动的社区青少年纷纷在心型纸片上留言,表达青少年对绿色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4、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契机,我们成立绿色世博、低碳世博小宣传员和小监督员队伍,参与到每月中旬的社区环境整治和每周义务劳动东活动,向居民发放低碳、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宣传资料,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及时劝导,使广大青少年团员对环保有更深的认识,对社区文明建设有更高的热情,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创建更美的城市和更好的生活。

建设成效与体会

(一)建设成效

1、丰富多彩、立意鲜明的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社区青少年争当“世博先锋”表率,纷纷参与到“建设青浦一城两翼,构建绿色水都”的阵营中,达到我们团支部用品牌项目凝聚团员青年,增强团的基层组织活力的目标。

2、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让社区青年更加清晰了解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带动周边的家人朋友乃至广大社区居民共同投身到自觉主动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营造整洁优美社区环境的行动中去。

3、社区青少年主题团日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使社区团支部成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深层次的锻炼,增强社区青少年的凝聚力和社区团支部的组织活力。

(二)建设体会

社区团支部根据自身实际,遵循基层团组织工作“贵精不贵多”的原则,精密围绕社区青少年群体特征,努力打造品牌特色。如“践行低碳,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绿色的“主题团日活动,充分发挥了团组织的平台作用,还展示了当前社区青少年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和环保节约的生活态度。通过此次主题团日活动的多个互动环节,也使广大社区青少年团员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社区文明建设也有了更高的热情,达到激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践行低碳排放、低能耗生活方式的预期成效。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镇发展“一乡一品”工作情况总结


镇是芷江县城所在地,全镇辖16个村7个社区居委会。有常住人口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万余人,耕地面积18299亩,菜园面积6000余亩,蔬菜种植人员4000余人。境内有湘黔铁路、320国道、怀新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来,芷江镇党委、政府依据本镇的交通地理优势,审时度势提出了“蔬菜兴农”和做大做强香料菜生产基地这一口号,努力把香料菜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菜,在国道沿线的三里坪、七里桥、下菜园、社塘坪、桃花溪等村积极引导菜农,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下菜园村、社塘坪村、桃花溪村为主的香料菜基地,以三里坪、七里桥为主的时令蔬菜基地,产品远销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近销吉首、怀化及本县城区市场,实现了“丰富市场,富裕群众”的目标。尤其是下菜园村的香料菜基地,是全市的样板基地,其远期种植规模是亩,今年已实现800亩的种植面积,全年总产值达500万元,纯利润达200—3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政府引导,大户先行,群众出力,科技致富。

镇党委、政府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引导群众广泛收集信息,坚持“品种调多,质量调优”的原则,积极发展产量高质量好的无公害蔬菜,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认真组织科技培训,及时上门服务,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发展蔬菜产业无后顾之忧。为扩大种植规模,形成品牌效应,积极鼓励一些头脑灵活的种植大户同时做“贩运大户”,广辟销售渠道,把本镇的蔬菜远销外地。一方面群众种菜不愁销路,另一方面,这些“大户”也获得了不菲的劳动回报,如下菜园村的李复桥同志,不仅自己种好责任田的蔬菜,还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把本村的大蒜销往四川、重庆等地。一年仅贩运大蒜的收入便达五万余元。

总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镇蔬菜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一是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种植面积有待推广,规模效应仍不够理想;三是建无公害蔬菜基地仍然任重道远,尚未形成真正的品牌。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把蔬菜产业做成我镇的“朝阳产业”、“龙头产业”。

油田公司一部一品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油田公司一部一品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一部一品的创建进度,本月将是一部一品活动的推广月。根据一部一品的创建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安全文化建设、基层创新管理、监督队伍建设以及勇于承担五种责任等四个方面进行现场推广。

为进一步提高工程监督的hse责任感,落实监督管理中心“健康至上、安全第一、保护环境、严格监督”的hse工作方针,持续在业务范围内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活动。现场监督根据油田公司有关hse管理规章制度、hse作业计划书,持续有效地对现场进行hse监督管理。

根据油田安全文化要求和井控管理条例,本井先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积极推进现场安全文化建设,努力提高现场安全文化管理水平。

一、积极落实现场持证上岗,杜绝无证操作

近年来,各个勘探公司队伍扩张迅速,人员素质急剧下降,关键岗位人员资历浅,工作年限短。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监督组严格执行塔里木井控细则和集团公司“六条禁令”,认真检查现场各位作业队伍的持证情况。监督组自二月份上井以来,采取“对证对人”的方式,共计查证三次,其中录井、泥浆持证齐全,查处井队证件过期两人次,从而避免了“人证不一”和证件过期的情况。

同时,针对作业期间关键岗位人员的更换,监督组通过预先设定并经批准的变更条件,合理控制工艺安全关键岗位人员的变动,以确保工艺安全运行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特定经验满足岗位的最低要求。监督组及时的进行持证检查,从而保证了岗位安全操作,进而避免人为操作事故。两个月以来,井队共计更换11人次,其中更换平台经历一人,工程师一人,hse监理三人,司钻、副司钻两人,泥浆工一人,架工三人;录井队共计更换两人次。至今,未发生任何一起人为操作事故。

二、加强现场行为安全管理和目视管理,积极推进工作安全分析

目前,油田公司在现场大力进行安全文化建设,努力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鉴次,监督组积极响应、大力推广。

针对现场部分人员劳保穿戴不齐,上下钻台不扶梯手,井场门岗形同虚设,警戒线设置不到位等情况。监督组组织现场人员,一同学习安全文化手册,真正了解和认识现场行为安全管理和目视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端正安全态度。从安全本身的角度出发,秉承“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源头遏制危险因素,杜绝不安全成分。现场管理人员不是不知道上述问题,而是采取了一种漠视的态度来对待上述问题。现场人员在没有充分认识到“态度决定安全”时,危险已经悄悄的靠近我们。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尤为显得重要。在每次的生产例会和每周hse例会上,参与人员畅所欲言,献言献策,用生动形象的例子教育现场员工,加深对行为安全的理解,深刻认识行为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从思想上统一认识,步调上协调一致。

其次,抓住行为安全和目视管理的精髓,积极有效沟通,畅通交流渠道。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沟通与理解,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得到双力解决,工作的开展将更加主动、顺畅。行为安全和目视管理就是承袭了沟通的精髓理念,提倡“通过有效的沟通,及时予以肯定或者纠正的一种有效的现场安全管理方式;沟通技巧不是问题,端正态度才是关键”,“通过对人员、工具等采取简单、明确、易于辨别的目视管理,方便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监督组更加注重与员工的沟通与观察,“和风细雨”式的交流、“敏锐的观察”将勇于胜过“粗鲁生硬”的教条主义。

此外,针对现场非常规工作、或导致严重伤害的工作,或由新人员执行的工作,监督组积极督促作业队伍在作业前开展工作安全分析。通过工作安全分析,识别工作内容,达到识别危害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保证作业安全。并在作业过程中,积极进行hse管理和监督,确保作业万无一失。并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安全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现场人员的安全理念更加深入。本井自三月份以来,共计进行安全审核5次,2次安全经验分享。整个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现场应急反应能力

**井是位于****凹陷构造上的一口预探井,目的层含有硫化氢。根据邻井钻探情况,该区块目的层硫化氢含量非常高,其中**井和**井硫化氢含量分别高达5.3×104ppm和4.5×104ppm。再加上本井井场2km范围内居民多达300户,1121人。井场50m范围内就有两户人家。因此,相比邻井,本井的井控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监督组根据现场实际,结合井控细则和预案,在现场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活动。

首先,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

油田公司一部一品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总结第2页

高防硫意识。现场作业人对硫化氢的认识比较肤浅,对该井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因此,强化安全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每日的班组生产例会上,督促安全监督、工程师组织全员进行硫化氢知识学习,并组织学习本井防硫预案,争取让每个员工明白在日常工作如何防范、辨别、处理等;现场除了井队,还包括录井、泥浆、定向、生活等服务队伍,监督责成各个服务队伍负责人全力协助井队安全监督,搞好硫化氢安全教育工作。每周一次的hse例会上,由安全监督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逃生、防硫等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安全教育工作,在思想上统一了现场步调,为实施有序的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现场反应能力。监督组严格按照井控管理办法,要求井队每个班组除了做好规定的防喷演习外,还必须进行防硫演习、逃生演练以及营房失火演练。在最初的防硫演练过程中,班组员工存在反应迟钝,手势混乱,关井时间延长、预案执行不完全以及其他作业单位配合不积极等问题。监督通过组织班组人员和现场其他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防喷演习办法和防硫预案,练习佩戴呼吸器,让每个员工熟记岗位职责,明确各自任务。通过一个星期的强化训练,全员演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演习人员佩戴呼吸器从最初的1min中缩短为20s;从最初的不熟悉防硫演习程序到完全熟知;现场其他队伍从开始不配合到最后的积极参与………,等等。与此同时,为了吸取**井营房失火教训,先后共组织三次应急逃生演练。通过实战演习,极大的改善了现场安全状况,提高了现场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四、加强现场管理,落实反恐、防恐预案,提高防恐意识

**井处于****地区民族村庄,该地区防恐形势紧张。针对最近发生的打砸抢烧等事件,本地区可能存在投毒、放火、炸弹袭击等风险。结合本经实际情况,现场提出“加强现场管理,制定防恐预案,定期或不定期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等工作方式,积极有效的开展防恐工作。

在实际过程中,加强现场的管理力度。首先,设置警戒线和门岗,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井场,严格实行入场实名登记制度;加强井场油罐区域安全管理,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做好防爆工作,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油罐区;其次,规范井队人员外出必须请假制度,外出人员不能穿工衣;与此同事,加强对营房区域的巡查和落实值班制度,防止投毒事件发生,防闲杂人员随意进入营房;另外,积极落实防恐、火灾应急预案。

与此同时,作业现场也积极与哈拉哈塘乡派出所、事业部生产办、监督管理中心积极沟通,相互通报安全工作形势。自本井开钻以来,现场与地方派出所互通有无,及时了解本地区的安全形势,为了解本地区安全动态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窗口。此外,现场也积极落实油田公司、事业部和监督管理中心的各项安全文件和会议精神,坚决贯彻上级各项安全指令,确保本井生产安全顺畅。

五、加强井控装备巡检查,开展每周一次的hse例会,推广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井为油田公司20xx年的重点勘探井,本井勘探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着哈拉哈塘以北地区的勘探部署工作。邻井在目的层试油时都出现了硫化氢,并且含量极高,严重威胁着现场安全。鉴于本井存在极大的勘探风险,因此,监督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严把井控安全关,认真执行“井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搞好现场生产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监督组提出井控装备“四级检查制度”,即是班组、大班干部、工程师、监督检查制度。通过成成把关,彻底消除井控装备隐患。班组在每日的交接班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必须向当班干部汇报井控装备的检查情况,如实填写井控装备运行记录表;大班干部协助工程师搞好井控装备的管理工作;工程师为井控装备的主管人,每日必须亲自到场检查,并将检查的情况及时汇总、反馈,全权负责井控装备的整改落实,做好每月井控报表;监督全权负责井控装备的检查工作,督促井控装备整改情况,填写相关的hse资料。本井三开以来,共计整改井控装备四次,其中整改点火装置一次,整改液动节流阀两次,整改远控房气动泵一次。行之有效的井控装备巡检制度,有力的保证了井控装备的正常运转。

此外,现场实行每周一次hse例会,积极推广安全隐患整改制度。每周一次的安全例会,成为了现场安全交流沟通的平台,也是现场安全工作的一个亮点。每周日,监督积极组织现场人员学习安全文件,落实油田公司安全文化精神,汇总现场安全隐患,部署安全整改方案。现场无法整改的安全隐患,督促井队及时上报勘探公司井控办、油田公司前线井控办和业主单位,并落实好上级有关整改指示。

六、配备足额硫化氢防护设备,定期检测,保证正常工作

根据井控规定:含硫化氢地区井,钻井队配备4台以上的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其中至少一台量程达到1000ppm),工作可靠,配备不少于12台的正压式呼吸器(其中一台配备给钻井监督),6台防爆轴流风机,另外配备一套声光报警装置;录井队配备一套声光报警装置;营房必须配备两台硫化氢监测仪。哈8井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共配备硫化氢监测仪9台(井队7台,录井、泥浆各1台),可燃性气体监测仪1台,正压式呼吸器15台(钻台6台,泥浆2台,机房2台,值班房2台,录井、钻井、营房各1台),均实现了超标准配备。

在日常工作,按规定每半个月对正压式呼吸器检查一次,每半年对硫化氢监测仪、可燃性气体监测仪检查一次。本井自开钻以来,先后对现场硫化氢监测仪进行了三次检查,均在有效期内,且工作正常,灵密度高。每做一次防硫演练后,必须对全场的呼吸器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确保呼吸器面罩、气瓶均正常工作。此外,根据要求录井队在钻台、原井、出口槽、循环罐上安装了硫化氢监测仪。每隔一个星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标定,且每次标定浓度不一样,以确保其正常工作,为及时发现硫化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现场各个作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井安全工作开展顺利,现场的三标管理工作业绩突出,在**事业部20xx年第一季度的安全大检查中,本井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严格管理,提高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为本井勘探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

2020年我县发展“一村一品”情况总结


发展“一村一品” 培植优势产业 打造特色品牌 促进农民增收

¥¥县位于赣江、抚河交汇处,东邻进贤,南接丰城,西望新建,北靠鄱阳湖,三面环抱南昌市,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富饶美丽,素有江南“渔米之乡”美称。全县国土面积1683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个省级工业园,255个村委会,2218个村小组,总人口91万,其中农业人口75万人;耕地面积90.23万亩,水面91.5万亩,农业资源非常丰富。

近年来,¥¥县把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突破口,立足传统农业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选定产业,调优结构,培育基地,突出龙头,发展能人,注重科技,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突出培植水禽、水产、蔬菜、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特色和品牌,77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50个)专而精、特而优的专业村脱颖而出,其中,蔬菜专业村31个,养鸭专业村14个,水产专业村9个,养猪专业村2个。以池塘养鸭为主的冈上镇东坛村,全村农户338户,其中蛋鸭养殖户达321户,占全村农户数的95%,年产鸭蛋9600吨,年产值5840万元,占全村总产值的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50元,其中从养鸭中获得收入达5189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5.7%,如果再加上因蛋鸭饲养而兴起的种鸭饲养、鸭苗孵化、鸭塘养鱼等利润,远高于种植水稻的利润。以规模化和组织化养殖为模式的莲塘镇墨山村,全村有66.5%的农户从事养鸭,拥有鸭棚400余个,养鸭28万羽,大型禽蛋加工厂4个,孵化场2个,全村从事禽蛋生产年收入达400万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3.6%,是远近闻名的蛋鸭养殖专业村。三江村传统产业是蔬菜种植,由农户靠着几分自留地开始种菜,到肩挑手提到南昌市走街串巷卖菜,再发展到专业蔬菜贩运,边种蔬菜贩运边种菜,全村97%的农户都从事蔬菜种植,蔬菜面积发展到932.8亩,年蔬菜上市量1865.6万斤,拥有常年从事蔬菜贩运团队5个、120余人,年外销蔬菜10余万吨,销售额8千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三江村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蔬菜专业村。向塘镇剑霞村,全村95%的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和营销,年种植蔬菜4110亩,蔬菜年产值2100万元,种植户人均收入达4600元。另外,塘南镇和丰村、南新乡东邺村的网箱养鳝,黄马乡徐家村的花卉苗木、冈上镇兴农村的板鸭加工,幽兰镇燕家自然村的的士营运,八一乡北罗自然村的民营建筑,塔城乡刘家自然村的食用菌,幽兰镇程万自然村的米粉加工、幽兰镇涂艾自然村的米糖加工、小蓝邓埠纺织加工、塘南镇梓溪村的虎纹蛙、蒋巷镇北旺村的美国白王鸽等特色专业村发展异彩纷呈,不但亮出了名片、创出了效益,而且已基本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

同时,以“一村一品”经济发展为龙头,全县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收入实现新高。20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8元,其中由于发展一村一品经济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432元,占总收入60.7%,同比提高了5.1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得到壮大。全县年产优质稻70多万吨,无公害蔬菜60万吨,禽蛋8.8万吨,家禽饲养量3000多万羽,水产品起水量9万多吨,生猪饲养量140多万头,粮食、蔬菜、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百强县之列,20xx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0.2%,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比重达41.1%,分别比20xx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20xx年至20xx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20xx年荣获“全市养殖业先进县”。种养基地发展迅速。形成了10万吨禽蛋、10万头生猪出口、万亩无公害蔬菜、3万亩特种水产、3千万羽家禽养殖等种养基地,有14个基地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由20xx年的28家发展到78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72个产品获得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比20xx年净增69个),列全省县区第一。流通体系日臻完善。拥有农产品批发市场32个,流通中介组织31个,行业协会6个,年运销经营10万元以上的农村商品经纪人1900多人。

在推进“一村一品”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成立机构,强化领导,提供“一村一品”发展保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县“一村一品”工程领导小组,由县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负责工程的建设、指导和协调。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一村一品”工程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二是制定了“一村一品”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一村一品”的政策、目标和措施;县直农口和涉农单位都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出台了扶持“一村一品”发展的具体措施,确保了“一村一品”工程顺利实施。三是强化考核。把“一村一品”工程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做到工作有布置、平时有检查、年终有奖惩。

2、调优结构,建设“两带”,夯实“一村一品”发展基础

农产品种养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更是一村一品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主导产业形成的基础。为充分南昌县河港湖汊众多、拥有水面90多万亩、水质优良、具有发展水禽水产的天然优势和区位优势,我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形成规模”的原则,依托昌东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昌万公路和乐温高速在此交汇的优势,规划建设“金十字”养殖产业带;依托昌南地区农户种植传统和105、316(320)国道交汇的优势,规划建设昌南“银三角”养殖产业带;全力促使全县种养业向两个产业带转移,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区域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并从资金、政策上予以倾斜。一是资金倾斜。从20xx年起,县财政投入资金200万元,20xx年投入400万元,20xx年投入600万元,20xx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同时将地方财政的扶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资金捆绑使用,用于扶助“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二是在政策上倾斜。对从事种养的专业户在税收、信贷、用电等政策上给予支持,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参与“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目前,“金十字”养殖产业带。通过狠抓示范,在20xx年塘南百棚养鸭、南新千箱网箱养鳝等4个规模养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20xx年又新建了15个养鸭示范区和5个网箱养鳝示范基地。在示范区和基地带动下,全县养鸭和网箱养鳝发展迅速,仅滨湖乡镇新增养鸭户1245户,养鸭218万羽,同比增长118%;新增养鳝户418户,发展网箱养鳝2.31万箱,同比增长178.2%,全县累计发展养鸭1900万羽,网箱养鳝4.67万箱;并圆满举办了以“振兴鸭产业、富民再创业”为主题的“煌上煌”中国·南昌第二届鸭文化食品节,有效推动了“一村一品”工程发展,全县养殖业专业村发展到25个。“银三角”种植产业带。已形成向塘中洲无公害蔬菜园、黄马金乔园林公司等3个千亩以上的较大规模种植示范基地和2个200亩以上基地,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50亩以上的花卉苗木基地发展到16个、5000多亩,成功举办了三江蔬菜节。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全县蔬菜专业村发展到31个,水产专业村发展到9个,养鸭专业村已发展到14个,养蛋鸭200羽以上的有8957户,养殖肉鸭500羽以上的专业户有763户,养种鸭200羽以上专业户234户,养鸭超百万羽养鸭大乡镇2个。

3、完善流通,调畅市场,拓宽“一村一品”发展空间

开拓市场、搞活流通是拓宽“一村一品” 的发展空间根本所在。我们始终把开拓市场搞活流通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大力发展禽蛋市场、蔬菜市场、水禽水产品市场和农贸大市场,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档次。一是按照“内建市场,外设窗口”的思路,加快县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县外农产品直销窗口建设,做到有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的地方就有专业市场配套,有我县农产品销售的地方就设立专门销售窗口。全县专业批发市场已发展到30多个,煌上煌集团、昌碧米业等龙头企业在武汉、广州、厦门、上海、福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形成了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良性互动。如小蓝禽蛋批发市场通过建立全国第一家禽蛋类专业性网站,形成了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吸引抚州、赣州、宜春等地区的禽蛋在此集散,日禽蛋吞吐量200多吨,年交易量近14万吨,年交易额达到8亿元,先后被授予“农业部定点市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小蓝禽蛋”名扬全国。二是通过政治上鼓励、政策上优惠、资金上扶持等各种措施,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延伸“一村一品”发展的空间。如三江蔬菜销售公司,依托三江蔬菜批发市场,由三江蔬菜行业协会副会长黄正华领头组建,年贩运蔬菜超万吨,促进了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4、壮大龙头,培育品牌,强化“一村一品”示范功能

近年来,我们按照“扶大龙、育新龙、兴小龙”的发展思路,围绕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别情况,分类指导,重点扶持一批,招商发展一批,改造壮大一批。运用工业理念和市场手段,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创建品牌,示范和带动农户。重点是突出“四抓”:抓培育。积极引导现有的一般性农业相关企业,打破小富即安的思想,突破家族式经营管理瓶颈,帮助他们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使其逐步成长为龙头企业。抓扶持。本着“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的原则,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税收、信贷、土地等各方面给予扶持帮助,促其做强做大。重点培育和扶持的昌碧米业、国鸿实业等2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43.3亿元,创利税2.5亿元,建立生产基地94个,带动农户14.3万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创建了一批如“汇仁”、“煌上煌”、“国鸿”、“昌碧”、“稻香园”、“天禾”“青岚”等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和品牌,“昌碧”牌大米、“利达”牌系列面食、“仙丹”牌皮蛋、“宝珠”牌冬瓜糖丁、“杜鹃”牌前岭银毫等21个品种更是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南新的“金鑫”牌草鱼、鳜鱼、黄鳝等72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定。抓新办。大力招商引资,以南昌现代农业科技为招商主平台,积极争取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县外资本来我县投资农业开发,兴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产业园已有2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签约进园,并有江西益康食品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开工建设,南昌杰夫食品等2家企业正式投产,全县共引进农业项目97个。抓带动。围绕重点产业—家禽养殖业,积极引导、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发展“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型,发展加工,建立基地,延长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示范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如江西公氏禽蛋有限公司,每天加工禽蛋20万枚,年禽蛋加工最高达到6000万枚,不但创立了“公氏”禽蛋品牌,而且带动发展了养殖专业户1100多户。还有江西仙丹健康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每天加工鲜蛋120多万枚,年加工4亿多枚,20xx年投资3000万元在冈上镇兴建禽蛋生产基地,直接带动了冈上镇养鸭业的发展,形成了东坛养鸭专业村。江西天禾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2100多万元,建立生产基地65000亩,带动农户600户,当地农民从中增收60多万元。同时,随着养殖业和加工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饲料生产、雏禽孵化、兽药销售、禽粪销售、运输装卸、包装和餐饮业等相关行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全县直接或间接参与禽蛋产业的人达到10余万人。已基本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的完整的禽蛋产业链,并拥有 “环珠”、“公氏”、“龙昌”、 “仙丹”、“明珠”等10多个禽蛋品牌,禽蛋业已成为南昌县一大品牌产业、特色支柱产业。

下一步,我们就是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65%”的发展目标,按照“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农业开发思路,紧扣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创业主题,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推进“两带、两园”建设,千方百计放大能人效应,进一步扩大“一村一品”的品牌效应,大力提高特色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对水禽、水产、蔬菜等专业村的开发深度,增加产业的聚集度和关联度,促进专业村不断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

农业委员会“一村一品进村入户大调研”工作总结


农业委员会“一村一品进村入户大调研”工作总结

本文作者:李伏红 原创投稿
武乡县农业委员会“一村一品进村入户大调研”工作总结
按照市农委分组安排,武乡县调研组经过近两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扎实开展驻村帮建“六个一”活动,掌握了示范村产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帮助示范村搞规划、引项目、提建议,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
一、工作概况
通过深入丰州镇下关村、监漳镇下北漳村、故城镇邵渠村、故县乡连元村、故城镇山交村、故城镇山交沟村、石北乡型庄村、大有乡江岭村、上司乡蒋家庄村、涌泉乡庄头村走访调研,召开解放思想、促进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座谈会计38次,举办技术培训班24期,共计培训人员达到1992人,走访农户374户,刷写“一村一品”宣传标语56条,平均每人驻村时间超过5天,共撰写民情日记48篇,组建或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帮建基层党组织完成率达到100%。调研组坚持做到廉洁自律,决不扰民,而是亲民、爱民、为民办事原则,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加大上下沟通协调配合,积极推进示范村各项工作,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
二、取得实效
一是指明了产业发展方向。帮助制定完善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7个,平均完成率达到72%。为各个示范村进一步指明了产业发展方向。
二是促进了村级事业发展。调研组共提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合理化建议32条,其中被采纳20条,采纳率62.5%,促进了村级事业的良性发展。
三是帮助解决了实际困难。解决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23个。适时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班24期,受训人员1992人。其中食用菌栽培、农药、化肥等农资合理使用、种子识假辨假、设施蔬菜管理、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防控要点等专题培训场场爆满,为农民解决了实际技术难题。
另外,帮助村民与金融部门对接,落实贷款,完善了示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班子队伍创新能力不足,活力不够、创新性、技术性管理人才缺乏、农产品营销网络不健全、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向明显,整体文化水平低,素质亟待提高、产业发展涉及土地流转等政策死结等问题。
四、意见及建议
一是定好盘子。产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调研中发现,部分村存在发展思路不清晰,主导产业不明显,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宣传发动不到位等问题,继续进一步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选好班子。规划制定好以后,必须有一套年富力强、敢干敢为、勇于创新的农村基层队伍来落实。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从邓小平同志1982年提出到现在将近30年。这一方针是党中央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党的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回来的,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我县10个示范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中,存在年轻干部配备少,整套班子老成有余而创新不足的问题,应该从年轻人中逐步培养后备力量。
三是划好圈子。制定好规划,选好执行的基层班子队伍,就需要给予政策优惠扶持,多予少取放活。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针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大发展,促进农业大跨越,实现农民收入翻番。让产业发展有利可图,逐步实现人才集聚、产业集聚。
四是抓好落实。规划有了,人有了,政策有了,就成了落实问题。相关部门要强化职能,提供便利,做好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管理指导、信息网络建设等工作,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依托龙头企业,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品牌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一村一品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