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第一学期体育教研组总结

中学-第一学期体育教研组总结。

光阴似箭催人老,光阴如骏赶少年。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第一学期体育教研组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本学期我校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全面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努力提高学校体育课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体育教学

(一)高一年级:

给每个学生建立“健身”资料卡,先统一测试收集学生的原始数据(身高、体重和各项运动技能),通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和锻炼再进行收集,通过数据样本对照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体质健康情况。

(二)高二年级: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特点,运动技能项目我们以篮球和排球为重点,让学生不但要会“看”、会“玩”还要会“评”。

2、活动课采用“合班分课”教学模式,4位高二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所长和场地情况定好运动项目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即能发挥教师的专业性,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高三年级:

1、加强体育课管理,做好各项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和高三体育合格证的登记工作,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的锻炼和调节身心的功能,让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为学生学习的“最后冲刺”打下身体的基础。

(四)课堂教学

组织全体体育老师学习讨论新的课程标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设受学生欢迎的各类拓展课,让学生至少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把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渗透在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在有组织、有调控、又氛围的环境中学习活动,达到健身、健心和育人的目的,而且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做好数据上报工作,本学期我组有2位老师在校教学展示周中开设了公开课。

(五)教学研究

规范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进行主题式活动,让我校的体育工作在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中为学生发挥更大的作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和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活动,组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真领会课改精神,本学期我组有三位老师开设拓展课展示课,并且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学法和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体育课上充分体现学生为主,立足“动”字、重在“创”字,强调“乐学、会学”,使学生能喜欢体育课,并能养成自主锻炼、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刚刚结束的黄浦区体育教师论文评选和教案评选中,施峻峰、李文耀老师分获一等奖。

二、文体工程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群体活动是基础。我校积极响应“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每天清晨,中午,傍晚,全校师生总能在操场上见到篮球队员矫健的身影,他们良好的素质,精湛的球艺,顽强拚搏的精神,为全校性的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我校班班有篮球队,每周有篮球课,本学期举办了学生篮球赛,校园的体育活动氛围相当浓厚。系列的体育竞赛和活动,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参与,使光明校园朝气蓬勃,绚丽多彩。

三、安全保障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健康测试室和测试仪器有专职人员保管,负责安全检查与维修工作。体育老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不但要做到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和场地器材,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抓好课堂常规,做好每节课的安全教育工作,认真安排好见习生,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场地的安排布置工作,把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低。

总之,我组全体老师将一如既往的团结在学校党政领导周围,做好本职工作,再接再厉,为了学校的明天做出我们的努力。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第一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龙岗一小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领导总体布置和分管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行,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体育教学、训练工作来具体实施,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业余训练,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在全组人员齐心合力、团结协作下圆满地完成了学期初所定计划。回顾本学期体育组的工作,在平稳中发生着变化,在理性中绽放激情。具体如下:

一. 重视日常工作,回归理性教育。

本学期本组教师都按要求上了组内研究课,课后大家一起议课,评课,进行课后反思。教研氛围非常浓厚,达到了研究课的目的,大家都受益非浅。从常规检查中可以看出老师们的备课更认真,教学设计更合理,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教学效果也有一定提高。工作作风严谨,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课内、课外的各项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也学到了过硬的体育技能,培养了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目前体育课已成为我校学生最喜爱的学科之一。

二. 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

进一步深入贯彻新课程的新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根据学生的兴趣、个体差异、性格取向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学习中如果能力悬殊太大,会导致那些弱势群体兴趣更加淡化。新课程理念中指出“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组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考虑到这点。这样的教学安排极力地挖掘学生潜在的体育意识,达到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的目的。

2、注重师生感情的培养

体育组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合作,竞争,游戏。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是真正体现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依据,一则可以随时给他们学习模仿的机会;二则能够拉近学生与老师的感情距离,学生喜欢了你,也就等于喜欢上了体育课。

3、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使学生学会生存、获取健康知识,掌握健身方法,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培养协作和竞争意识,形成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等精神和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堂对学生进行友谊竞争、和谐合作、互助互勉等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4、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在学期末的评价上我们组不是按传统的评价方法而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能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宗旨:关注体育弱势的成长和体育特长生的德育良性化,做到评价灵活性、系统性、综合性。

通过本组全体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思考与总结,能真实地感受到大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 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绽放激情。

(一)抓好业余训练

注重学校基础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组织建立了男子篮球队,田径队,体育教师能坚持课余训练,有计划有目标,侧重于训练与教学矛盾的协调,如学生的文化成绩、上课时间、任课教师、家长之间的矛盾。我校学生男子篮球代表队在2011年12月20日——23日参加2011年“奥鑫管业杯”大足县中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中蝉联冠军。

(二)抓好群体工作

1、10年9月22—26日,体育组全体教师对学校体质监测得一千多名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查。

2、10年10月24,成功举办了全校学生参与的“龙岗一小冬季越野赛”暨全国亿万学生长跑启动仪式。

3、10年11月28日—12月3日,圆满承办县教职工篮球比赛第四场地的各场比赛工作。

4、10年12月20日—23日,圆满承办县中小学学生篮球比赛第四场地的各场比赛工作。

5、10年11月——12月,一至六年级成功开展了跳绳、踢毽、拔河、障碍赛、趣味篮球等年级比赛。

四、在成绩中反思

“踏实工作,诚实待人”是我们体育组全体成员的工作宗旨。回顾本学期,我们组在全面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如何激发所有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如何开展学科整合等都是我们还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不过随着学校软硬件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展望下一学期,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姿多彩的体育组一定能以更加优秀的表现,为龙岗一小这所百年老校争光添彩。

学校第一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小结


本学期体育教研组继续以学校工作总要求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管理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坚持选择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创新发展,提升教育内涵,构建和谐校园,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为指导,在全面推进落实二期课改的过程中,积极贯彻市教委、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体育组全体同仁的齐心努力之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安排。先总结如下:

1.在学校常规工作方面,积极配合德育处、年级组,很好的协助完成了学校的军训、学农工作,同时也做好了学生每周的升旗仪式和广播操评分工作。

2. 体育教学工作继续朝着既定方向良好发展,按教委文件精神,切实落实了、学生的三课、两操、两活动,并全部排进课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特色,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我们自编自创了男生武术操、女生健美操,在三个年级全面推广,使得人人至少掌握一套体操。并且与全国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晨跑交替进行操练,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早锻炼兴趣。在本学期学校的体育节开幕式暨校田径运动会上,我校的男生武术操、女生健美操成功的进行会操表演、展示,受到普陀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好评,为学校争得了良好的声誉。

3.圆满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采集上报工作以及学生体育成绩的统计计分工作,做到既激励大部分学生又能警示一小部分学生的目的,促使他们能够在寒假期间坚持锻炼,注意自身的健康问题。

4.经过三个月的指导、培训,很好的完成了xxxx大学体育系6位教育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受到xxxx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5.本学期全组老师严格按照《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自觉遵照执行,较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课堂常规规范大大得到提升。

6.积极完成学校网上学科教研平台资料的组织、上传工作,为学校的网上教研现场交流会的巨大成功作出应有的贡献。

7.出色的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多项体育赛事工作,比如区机关干部的游泳比赛、普陀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海市肯德基三人篮球挑战赛、普陀区中小学生迎新年、迎世博长跑比赛等。

8.教员组全体老师发扬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精神,放弃个人休息时间,轮流值班,充分利用晋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这个平台,深挖潜力,积极对社区居民和周边学校开放体育设施,组织比赛,为学校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

9.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训练,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市区体育传统项目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详见附表)。

成绩已属过去,面对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发奋图强,努力开拓,争取更多更好的成绩。

中学第一学期体育组工作总结


宁波市李关弟中学XX学年第一学期体育组工作总结

在教研室、学校领导重视下,全组7位专职体育教师共同努力下。坚持学校体育工作的办学特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扎实实地开展素质教育,充分发展学生个性,采取深化改革,积极探讨新课标,狠抓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逐渐形成自身特色,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教的体育工作之路。从以下五大方面(教学、科研、教研活动、竞赛训练、群体)加以总结汇报。



一.教学方面
1.全组老师上好每一堂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量。
2.11月,朱高老师在咸祥镇中学,上了一节新教师公开课《技巧-前滚翻》受到体育教研员肯定。
3.12月份在国家级课题成果鉴定会期间,我组体育老师上了三节公开课,授课老师分别为邱海龙《人人争做体育小老师》;朱高老师《技巧垫上运动》;邱云海老师说课《篮球行进间上篮》,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制作成dvd发布于鄞州区教科网。
4.周六假日活动,是我们体育组教师的强项,开辟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每次上课都有专业教师负责指导,一学期来,学生在兴趣方面提高很快,受到家长们的好评。


二.教科研方面
1.邱海龙老师的论文《初三体育中考的训练模式探讨》参加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国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评为二等奖。
1.12月份,我校成功举办了由教育领导、218专家、兄弟学校老师150多人参加的宁波市体育课题成果鉴定会。会上,我校课题《鄞州区初中学生体质调查研究及对策》通过教育部专家评估鉴定,荣获全国一等奖,同时我校被评为全国体育科研明星学校,三位老师被评为全国体育科研先进个人。相关报道刊登于东南商报、鄞州日报、鄞州区教科网络、鄞州区电视台。
2.我校体育特色有关资料发布于全国各类学校体育网,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内容包括体育课题研究、体育档案管理、木球队训练经验等。
3.邱海龙老师被评为XX年度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三.教研活动方面
1.邱海龙老师,12月份,在余姚市参加了宁波市体育保健新课程现场观摩会,带来了宁波课改信息。
2.周三体育组教研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组内关系融洽,特别是年轻教师,很有上进心。
3.11月份慈溪金山中学体育组来我校进行体育教研活动,听新教师朱高一节课、听取我校体育档案、体育器材管理、体育科研开展情况的介绍。
4.12月份全组外出,大榭中学进行教研活动。吸取区外学校的体育教育管理经验。
5.9月份同分管校长,参加了鄞州区体育教研组长会议,听取了本学期教研室关于我区体育教学工作的安排。


四.竞赛训练方面
1.我校木球队,11月份代表鄞州区参加在雅戈尔体育管举办的宁波市第二届木球锦标赛,取的了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
2.在鄞州区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我校荣获甲组第5名,团体第七名的好成绩。
3.八月份在天童足球学校参加鄞州区足球比赛,荣获团体第六名的好成绩。


五.群体方面
1.10月份,我校举行了第四届李关弟中学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运动会项目、运动会开幕式、运动员参加人数上进行改革,受到师生们的欢迎,经过本次运动会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锻炼,能力得到发展,也增加了班级集的凝聚力。
2.11月份成功举办了7年级段篮球比赛,元月举行了初二段足球比赛,不仅选拔了篮球、、足球人才,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1.学生的日常两课两操三活动也常抓不懈,给学生以活动的时间,锻炼的机会,与政教处学生会体育部辛苦工作是分不开的。
3.XX年元月,课间操改为课间跑。经过体育组多次商量、实地考察,克服班级人数多,场地少的矛盾。



总之,学校领导的支持、督促,一个关系融洽、气氛活跃的工作环境以及组内成员凝聚力的增强、积极性的调动,。是我们工作成绩取得的保证,在今后工作中,衷心希望学校领导一如既往地给我们支持、督促,让我们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开创学校体育组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