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有过不同的经历,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感谢您的参阅。

《乡2017年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乡2017年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总结

2017年来,我乡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大众、履行职责”为质量方针,根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度任务及考核办法》(宝人社〔2017〕56号)要求,并结合我乡2017年工作任务及工作重点,圆满了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17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由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整个“民生工程”中涉及的内容多,任务重,工作对象数量多,工作难度大。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协理人员、包村干部为成员的民生工程领导小组。针对本乡实际情况制定了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切实做到工作早谋划、早部署,计划合理,措施有效。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精心安排,严密组织,狠抓落实。要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使群众满意,确保民生工程目标顺利实施。

(三)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专题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实效。广泛宣传民生工程政策措施,做到进村入户、家喻户晓,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民生工程的实施,提高民生工程知晓度。

(四)加强督促检查,务求工作实效

一是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让此平台充分发挥作用;二是领导小组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定期组织综合督查,注重提高督查效果。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确保工作按要求如期完成。

二、民生工程目标完成情况

1、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帮助1名高校毕业生创业,完成全年目标100%。

2、技能培训:我乡2017年组织辖区内人员参加家政服务培训55人,合格发证人员55人,完成目标任务110%。

3、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入库:对全乡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并录入系统的2398人进行跟踪调查,劳动力转移输出1361人,完成劳务收入20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00%。

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情况:2017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2053人,完成全年目标122.6%,参保缴费人数1088人,完成全年目标103.32%。

5、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验证:对全乡365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进行了验证。

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情况:截至12月18日,全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正在办理中,目前共计参保人员3966人。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就业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由于人口因素,我乡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非常有限。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大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就业再就业难,农村大龄劳动力转移难。

二是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问题。**乡共计8个村,有8名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但协理员普遍文化程度低,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

三是档案规范问题。档案管理不够统一规范:档案门类不充足;归档不及时,“平时码堆堆,年底才归档”,严重制约了档案的有效利用;日常管理不到位,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没有同步进行。

四、2018年工作思路

我乡将继续加强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和规范操作的培训。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核实基础数据,并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引导农民参保登记缴费。2018年要特别着重于就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劳动监察等工作的开展。稳重推进我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涉及到民生、工作、工程、目标、完成、宣传、社会保障、人员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09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创新中寻求发展,不仅经受住了自然灾害和经济下滑对就业社保的严峻考验,而且始终牢牢抓住城乡统筹这个关键,创新探索,破解难题,推动了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部市《备忘录》为标志,推进全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事业纵深发展。去年6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市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改革备忘录》,对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市劳动保障局相继与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签定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创新实践研究基地框架协议》和《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服务体系研究课题合作协议书》。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市及时编制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五年改革发展纲要》,并按照《发展纲要》的内容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同时,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与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以国际接轨,国内先进;最大程度便民,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为目标的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服务体系课题研究。

(二)以城乡比较充分就业为目标,继续保持全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积极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工作体系,全力推进创业促就业,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年内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城市的总目标。200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7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54%;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5%;4050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就业2.6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0.53%,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再就业培训7.7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9.04%;农村劳动力培训27.9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5.2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稳定就业的实施办法》、《关于健全完善城乡劳动者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就业政策体系。二是启动了南充、眉山远程见工系统,并与广州市劳动保障局签订了劳动保障合作协议,广州远程见工系统也于今年1月启动。三是开展了惠民行动、中国创业与就业促进会、关注民生、探讨就业内涵、统筹城乡就业的就业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为广大城乡劳动者搭建了更加方便的自主择业、创业就业平台。四是通过自主创业培训、发放小额贷款及项目支持、创业实训、创业咨询、跟踪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充分发挥了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五是始终把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工作作为推进三个集中的关键环节,从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政策宣传、基础台账、实名制动态管理等方面强化就业督查,切实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就业问题。去年11月,市就业督察专员办对全市3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行暗访抽查,总体就业率达93.09%。六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投入10亿余元、招生总规模达2万余人的9+1技师学院基本建成,技师学院总院的机构已获批准,9个分院全部于去年9月如期开学,已招新生8635人。七是强化就业督查,通过采取查找问题的差距式管理、交叉检查、循环抽查等方式,全面促进了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的落实,全市一、二圈层保持比较充分就业,三圈层除都江堰因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外,其他均达到比较充分就业目标。

(三)以完善政策为抓手,推动统筹城乡社保扩面对接。全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为人人享有社保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2.68万人,新增参保人数31.7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44%;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96.08万人,新增34.8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35.6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40.35万人,新增23.1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8.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6.06万人,新增20.8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0.75%;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16.02万人,新增23.7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75%;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保31.23万人,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保24.04万人,做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达到24.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2%;农民工综合保险达到84.66万人,其中建筑行业农民工新增参保10.6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9%,全市非建筑行业农民工新增参保13.3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1.14%。

一是出台了《关于妥善解决我市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市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补充规定》(市政府143号令)、《市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市政府152号令),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二是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耕地保护基金注入农民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广大农民的持续参保缴费,有效破解了农民持续缴费能力弱、农民养老保险扩面难的难题。三是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成府发[2009]22号),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被列入中组部2010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选题计划,将制作专题教材面向全国农村48万个终端基层站点播放。四是积极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转移对接办法,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五是调整完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政策,在不增加缴费的基础上,新增失业补贴待遇项目,实现了一项缴费,六项待遇。同时,调整了综合保险住院医疗报销政策,实现了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接轨。协助市建委发放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及农民工权益工资卡20.62万张,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六是加强社保稽核、基金巡查和社保基金反欺诈工作,确保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工作总结之家 http://)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一、将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管理与职业介绍再就业援助有机结合,搞活劳动力市场,促使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将失业人员管理与再就业免费培训援助项目结合起来,鼓励和吸引就业难人员参加转业训练,提高其再就业竞争能力
为使失业人员提高素质,尽快实现再就业,我们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除应到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外,还应到就业训练机构参加转业训练,以培训记录作为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依据。为配合这项管理制度的实施,我们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筹集市级再就业基金和再就业培训资金,设立了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再就业免费培训援助项目,规定失业职工凭《失业职工救济证》,就业难人员凭《失业证》可到就业训练中心报名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每一个失业期可享受一次免费培训援助优惠。目前,我们开设再就业免费培训援助专业有20多个,失业职工和就业难人员按照市场就业的需求自愿选择培训项目和专业,学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发给就业训练合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并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就业。近两年来,我们共投入转业训练培训经费150万元,免费培训失业职工和就业难人员3600人,其中培训后实现再就业的有1440人,就业率达40%。
三、将失业人员学习教育管理与群体职业指导服务有机结合,促进其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就业形势的要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再就业 <1><2>


四、将失业人员群体职业指导与一对一职业指导跟踪服务相结合,兼顾群体普遍情况和个体特殊情况,促进就业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我市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失业人员的群体职业指导服务。针对近年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群体逐年增多的情况,从年开始,就业服务部门重点对市区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开展一对一个别职业指导,实行失业人员群体职业指导与就业难人员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相结合。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在日常就业服务工作量大、工作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抽出部分骨干,采取一个职业指导人员与一个下岗职工面对面交谈指导的方法,每天利用下午时间,逐个约见下岗职工,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联系再就业等服务,接受这种服务的下岗职工有600多人,占仍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人数的90%以上。从年下半年开始,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又将一对一职业指导的重点转移到就业难人员身上,定期逐个约见就业难人员,将就业难人员的详细资料记录在案,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和再就业跟踪服务。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对部分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的就业难人员专门为他们收集和推荐要求较低的工作岗位。如一位姓霍的失业职工,因年龄较大,身体不大好,加上不注意个人形象,多次求职见工均未被用人单位录用。职业指导人员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指导其注意求职面试态度和方法,搞好个人形象,并根据他曾在陶瓷制造行业工作过的经历,推荐他到市东鹏陶瓷集团应聘,成功实现再就业。又如市丝绸印染公司有3名年龄超过45岁,只有初中文化且无专长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较大,而且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属双职工下岗失业。职业指导人员了解他们的情况后,专门为他们收集合适的空岗信息,当得知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值班人员时,及时推荐他们去应聘,并说服用人单位优先录用他们,解决了他们再就业和生活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年以来,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通过一对一职业指导跟踪服务的方式,推荐和帮助市区800多名就业难人员从事值班、卫生清洁和家政服务工作,成功实现再就业。
五、将市一级就业管理服务与街道社区服务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就业难人员在社区实现再就业 经过近年的努力,我们在抓好就业管理和服务、促进就业难人员再就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与先进的兄弟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与上级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今后,我们决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一是利用国家、省、市再就业扶持政策,制定我市有关《再就业优惠证》发放管理、服务型企业认定、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岗位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公益性岗位援助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配套实施细则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扩大再就业扶持政策对象范围,争取政府财政再就业资金更大的投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二是重点做好4050就业难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落实15个工作日解决就业难人员再就业的岗位援助承诺制度;三是抓好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工作,加大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的投入和下岗失业人员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专门服务场所的投入,为失业人员尤其是就业难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择业环境,利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更加有效地促进就业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工作总结


石台煤矿xxxx社区工作站专管员在xxxx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政策文件,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创造和谐社区,全方位,多层次满足社区群众的不同要求,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xxxx社区工作站取得了稳定成绩。
一、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和政策,努力配合落实
社区专管员是政策的宣传员,因此准确把握好政策和文件精神,是每个专管员的必修课,专管员经常向社区群众宣传政策,让他们都能了解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关心和爱护,组织大家参与,把上级的文件精神传达下去,把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反馈到上级,上传下达,确实让社区工作站充当好了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作用。
二、将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首位,认真细致落实。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团结,也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关心的事情,社区专管员积极配合上级有关政策,努力开拓就业渠道,积极搜集各方用工信息,xxxx社区专管员不论节假日,只要在哪看到合适的信息,立即抄下,并且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会,上网查询招聘信息,并张贴到宣传栏内,对于工种比较对口的,我们逐个打电话通知,同时对有一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人,专管员们鼓励他们进行创业,并且帮助他们选项目,找门面,办理免税手续,经过我们的努力,社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已基本上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重新找回了自信。
三、社区每月对流入、流出的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婚育证明》检查,并作了细致的台账,通过检查,做到了每一位人员证件齐全,没有发现违反计划生育的情况。
四、对社区内的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为了按时按质完成《退休人员问卷调查》xxxx社区专管员冒着酷暑,登门入户,逐一对退休人员进行调查,耐心的指导退休人员填写问卷,对于地址变迁的退休人员,我们就像左邻右舍打听,直到弄到新地址为止,在专管员的汗水和努力下,把xxxx社区的问卷调查率高达85%以上,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退休人员的情况和想法。
同时我们专管员对退休人员的材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并输入了微机。
xxxx年的工作即将结束,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不足,例如,就业介绍成功率低,一方面失业人员对就业岗位比较挑剔而又没有相应的技能和学历,造成了经常到用工单位面试却常常不能上岗,怎样平衡这种关系,找出最佳的结合点,这也是我们明年工作的重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希望在明年的工作上有质的突破,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