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牧那些千古流芳的古诗赏析汇集(5篇)

唐代诗人杜牧那些千古流芳的古诗赏析汇集(5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提高我们的审美意识,我们可以赏析解读杜牧的古诗词,它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您知道诗人杜牧都有哪些必读的古诗词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吐血整理的“唐代诗人杜牧那些千古流芳的古诗赏析”,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唐代诗人杜牧那些千古流芳的古诗赏析【篇一】

杜牧《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原文

历阳崔太守,何日不含情。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

光尘能混合,擘画最分明。台阁仁贤誉,闺门孝友声。

西方像教毁,南海绣衣行。金橐宁回顾,珠簟肯一枨。

只宜裁密诏,何自取专城。进退无非道,徊翔必有名。

好风初婉软,离思苦萦盈。金马旧游贵,桐庐春水生。

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共祝中兴主,高歌唱太平。

唐代诗人杜牧那些千古流芳的古诗赏析【篇二】

杜牧《山行》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文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飘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唐代诗人杜牧那些千古流芳的古诗赏析【篇三】

杜牧《代人作》原文

楼高春日早,屏束麝烟堆。盼眄凝魂别,依稀梦雨来。

绿鬟羞妥麽,红颊思天偎。斗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

戍辽虽咽切,游蜀亦迟回。锦字梭悬壁,琴心月满台。

笑筵凝贝启,眠箔晓珠开。腊破征车动,袍襟对泪裁。

唐代诗人杜牧那些千古流芳的古诗赏析【篇四】

杜牧《李甘诗》原文

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

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公私各闲暇,追游日相伍。

岂知祸乱根,枝叶潜滋莽。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

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

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操持北斗柄,开闭天门路。

森森明庭士,缩缩循墙鼠。平生负奇节,一旦如奴虏。

指名为锢党,状迹谁告诉。喜无李杜诛,敢惮髡钳苦。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喧喧皆传言,明晨相登注。

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和鼎顾予言,我死知处所。

当庭裂诏书,退立须鼎俎。君门晓日开,赭案横霞布。

俨雅千官容,勃郁吾累怒。适属命鄜将,昨之传者误。

明日诏书下,谪斥南荒去。夜登青泥坂,坠车伤左股。

病妻尚在床,稚子初离乳。幽兰思楚泽,恨水啼湘渚。

怳怳三闾魂,悠悠一千古。其冬二凶败,涣汗开汤罟。

贤者须丧亡,谗人尚堆堵。予于后四年,谏官事明主。

常欲雪幽冤,于时一裨补。拜章岂艰难,胆薄多忧惧。

如何干斗气,竟作炎荒土。题此涕滋笔,以代投湘赋。

唐代诗人杜牧那些千古流芳的古诗赏析【篇五】

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原文

岸藓生红药,岩泉涨碧塘。地分莲岳秀,草接鼎原芳。

雨派潈漴急,风畦芷若香。织蓬眠舴艋,惊梦起鸳鸯。

论吐开冰室,诗陈曝锦张。貂簪荆玉润,丹穴凤毛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且嫌游昼短,莫问积薪长。

无计披清裁,唯持祝寿觞。愿公如卫武,百岁尚康强。

GZ85.com延伸阅读

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有哪些汇集五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赏析解读杜牧的古诗词,它是中华文化的绮丽瑰宝,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那么您还记得诗人杜牧有哪些古诗词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有哪些【篇一】

杜牧《清明》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全文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写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有哪些【篇二】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原文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全文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很成功,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中写景的种种妙用。

此诗作于公元839年(开成四年)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诗一出手,就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一个初春的早晨,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待发的骏马兴奋地踢着蹄,打着响鼻,又不时仰头长嘶,似乎在催促主人上路。这两句诗不只是写景而已,它还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

三、四两句又展示了两幅美景:“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一幅是悬想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佛国仙城”之称。山在池州青阳(今属安徽)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九华山路”暗示裴坦的行程。一幅是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青弋江在宣城西,江水绀碧,景色优美。“清弋江村”,点明送别地点。“云遮寺”,“柳拂桥”,最能体现地方风物和季节特色,同时透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这里以形象化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两句一写山间,一写水边,一写远,一写近,静景中包含着动态,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上四句通过写景,不露痕迹地介绍了环境,交代了送行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了事件的进程,手法是十分高妙的。后面四句,借助景色的衬托,抒发惜别之情,更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叙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的的,是鲜明的样子。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所以,尽管在离别的时刻,也仍然乐观、开朗。而杜牧的心情是两样的。他宦海浮沉,不很得意。此刻要与好友离别,临歧执手,更觉“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史记·苏秦传》),一种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

最后两句把“送裴坦”和自己将要“赴官归京”两重意思一齐绾合,写道:“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两人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诗的前半部分环境描写与后半部分诗人惆怅心情构成强烈对比: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那样明亮,芳草是那样鲜美,人(裴坦)是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周围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希望;而自己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反而受到刺激,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这里是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花鸟画中有一种“背衬”的技法,就是在画绢的背面著上洁白的铅粉,使正面花卉的色彩越发娇艳动人。这首诗写景入妙,也正是用的这种“反衬”手法。

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有哪些【篇三】

杜牧《为人题赠二首》原文

我乏青云称,君无买笑金。虚传南国貌,争奈五陵心。

桂席尘瑶珮,琼炉烬水沉。凝魂空荐梦,低耳悔听琴。

月落珠帘卷,春寒锦幕深。谁家楼上笛,何处月明砧。

兰径飞蝴蝶,筠笼语翠襟。和簪抛凤髻,将泪入鸳衾。

的的新添恨,迢迢绝好音。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绿树莺莺语,平江燕燕飞。枕前闻雁去,楼上送春归。

半月縆双脸,凝腰素一围。西墙苔漠漠,南浦梦依依。

有恨簪花懒,无聊斗草稀。雕笼长惨淡,兰畹谩芳菲。

镜敛青蛾黛,灯挑皓腕肌。避人匀迸泪,拖袖倚残晖。

有貌虽桃李,单栖足是非。云輧载驭去,寒夜看裁衣。

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有哪些【篇四】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原文

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仰窥丹槛影,犹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强。一千年际会,三万里农桑。

几席延尧舜,轩墀接禹汤。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北扉闲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厌未央。钩陈裹岩谷,文陛压青苍。

歌吹千秋节,楼台八月凉。神仙高缥缈,环珮碎丁当。

泉暖涵窗镜,云娇惹粉囊。嫩岚滋翠葆,清渭照红妆。

帖泰生灵寿,欢娱岁序长。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玩兵师汉武,回手倒干将。

鲸鬣掀东海,胡牙揭上阳。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

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蜀峰横惨澹,秦树远微茫。

鼎重山难转,天扶业更昌。望贤馀故老,花萼旧池塘。

往事人谁问,幽襟泪独伤。碧檐斜送日,殷叶半凋霜。

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尘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

鸟啄摧寒木,蜗涎蠹画梁。孤烟知客恨,遥起泰陵傍。

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有哪些【篇五】

杜牧《除官归京睦州雨霁》原文

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

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

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

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

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的经典古诗词五篇


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中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我们可以赏析解读杜牧的古诗词,它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您有久久不能忘怀的诗人杜牧古诗词吗?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精心整理的“唐代杰出诗人杜牧的经典古诗词”,希望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的经典古诗词(篇一)

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原文

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

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晞。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

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的经典古诗词(篇二)

杜牧《鹭鸶》原文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全身羽毛雪白,又如穿着一个雪白的绒衣,衬托着青玉般的长嘴,漂亮极了。 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溪中捕食鱼虾,洁白的身影在清澈的水中荡漾。

一但惊动了它们就会远走高飞的离去,在青山映存下,姿态是那么的优美,正像那满树的梨花在晚风中飞荡!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分别从个体、群体、近景、远景等不同的角度来刻画鹭鸶的形象,描绘出鹭鸶的优美姿态。三、四两句,以远方碧山为衬,用梨花作喻,境界尤为开阔。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的经典古诗词(篇三)

杜牧《清明》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全文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写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的经典古诗词(篇四)

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原文

昔子来陵阳,时当苦炎热。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

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寺楼最鶱轩,坐送飞鸟没。

一樽中夜酒,半破前峰月。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

时步郭西南,缭径苔圆折。好鸟响丁丁,小溪光汃汃。

篱落见娉婷,机丝弄哑轧。烟湿树姿娇,雨馀山态活。

仲秋往历阳,同上牛矶歇。大江吞天去,一练横坤抹。

千帆美满风,晓日殷鲜血。历阳裴太守,襟韵苦超越。

鞔鼓画麒麟,看君击狂节。离袖飐应劳,恨粉啼还咽。

明年忝谏官,绿树秦川阔。子提健笔来,势若夸父渴。

九衢林马挝,千门织车辙。秦台破心胆,黥阵惊毛发。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慵忧长者来,病怯长街喝。

僧炉风雪夜,相对眠一褐。暖灰重拥瓶,晓粥还分钵。

青云马生角,黄州使持节。秦岭望樊川,只得回头别。

商山四皓祠,心与樗蒲说。大泽蒹葭风,孤城狐兔窟。

且复考诗书,无因见簪笏。古训屹如山,古风冷刮骨。

周鼎列瓶罂,荆璧横抛摋。力尽不可取,忽忽狂歌发。

三年未为苦,两郡非不达。秋浦倚吴江,去楫飞青鹘。

溪山好画图,洞壑深闺闼。竹冈森羽林,花坞团宫缬。

景物非不佳,独坐如鞲绁。丹鹊东飞来,喃喃送君札。

呼儿旋供衫,走门空踏袜。手把一枝物,桂花香带雪。

喜极至无言,笑馀翻不悦。人生直作百岁翁,

亦是万古一瞬中。我欲东召龙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

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到底看海空。月于何处去,

日于何处来?跳丸相趁走不住,

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皆为灰。酌此一杯酒,与君狂且歌。

离别岂足更关意,衰老相随可奈何。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的经典古诗词(篇五)

杜牧《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原文

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一夜风。 ——杜牧

古调诗吟山色里,无弦琴在月明中。 ——赵嘏

远檐高树宜幽鸟,出岫孤云逐晚虹。 ——杜牧

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 ——赵嘏

樊川居士杜牧的名著古诗赏析汇集(5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可以赏析解读杜牧的古诗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根,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让您无法忘怀的诗人杜牧古诗词有哪些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樊川居士杜牧的名著古诗赏析》,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樊川居士杜牧的名著古诗赏析(篇一)

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原文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奏章为得地,齰齿负明恩。

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掩头虽欲吐,到口却成吞。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周钟既窕槬,黥阵亦瘢痕。

凤阙觚棱影,仙盘晓日暾。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

每虑号无告,长忧骇不存。随行唯跼蹐,出语但寒暄。

宫省咽喉任,戈矛羽卫屯。光尘皆影附,车马定西奔。

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接棹隋河溢,连蹄蜀栈刓.漉空沧海水,搜尽卓王孙。

斗巧猴雕刺,夸趫索挂跟。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馥馥芝兰圃,森森枳棘藩。吠声嗾国猘,公议怯膺门。

窜逐诸丞相,苍茫远帝阍。一名为吉士,谁免吊湘魂。

间世英明主,中兴道德尊。昆冈怜积火,河汉注清源。

川口堤防决,阴车鬼怪掀。重云开朗照,九地雪幽冤。

我实刚肠者,形甘短褐髡。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

杜若芳洲翠,严光钓濑喧。溪山侵越角,封壤尽吴根。

客恨萦春细,乡愁压思繁。祝尧千万寿,再拜揖馀樽。

樊川居士杜牧的名著古诗赏析(篇二)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原文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全文赏析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说明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地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呈现孤单冷落之感。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反映了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静,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十分巧妙。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秋。杜牧时年三十五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杜牧的弟弟杜顗患眼疾,暗无所视,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杜枚告假,从洛阳带了眼医石公集前去探视。此诗便作于此时。唐制规定: “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这次即因告假逾百日而离职。

樊川居士杜牧的名著古诗赏析(篇三)

杜牧《早雁》原文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全文赏析

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旧历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此诗。

此诗通篇为咏物体,前四句写大雁惊飞,影过皇城,鸣声回荡在长安城上空。言外之意是:不知是否能引起皇宫中统治者的关注?后四句安慰大雁:胡骑尚在,你们到春天时也不要急于北飞,潇湘之地也可以觅食。此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明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这是非常含蓄的怨刺方法。

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这里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是双关挽弓射猎和发动军事骚扰活动。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诗人说: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明春气候转暖时节,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问题是: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像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它们的归宿是:“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菰米,是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嫩茎叫茭白)。莓苔,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子红色。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樊川居士杜牧的名著古诗赏析(篇四)

杜牧《江南春》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全文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赏析分歧

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写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讽刺了皇帝依赖佛教。其中应指现存于江阴青阳镇的悟空寺。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同时杜牧还留下了一首《芙蓉湖》),赞誉江阴美景:

丹树村边烟火微,碧波深处雁初飞。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樊川居士杜牧的名著古诗赏析(篇五)

杜牧《东兵长句十韵》原文

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坑。狂童何者欲专地,

圣主无私岂玩兵。玄象森罗摇北落,诗人章句咏东征。

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屈指庙堂无失策,

垂衣尧舜待升平。羽林东下雷霆怒,楚甲南来组练明。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落雕都尉万人敌,

黑槊将军一鸟轻。渐见长围云欲合,可怜穷垒带犹萦。

凯歌应是新年唱,便逐春风浩浩声。

2024大学校学生会招新策划方案步骤汇总
2022.06.11 学生会招新策划方案 大学学生会招新策划方案 学生会迎新策划方案
电力维修工人的工作总结范文集锦五篇
2022.06.11 电工个人工作总结 电工个人工作总结汇报 电工岗位工作总结
爱国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观后感分享五篇
2022.06.11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观我和我的祖国有感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受
暑假期间小学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个人感悟大全五篇
2022.06.11 辅导员岗前培训心得 大学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辅导员培训心得
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小学生作文大全四篇
2022.06.11 乡村田野小学作文 乡村田野小学话题作文 乡村田野小学同步作文
饮料销售业务员下半年工作计划安排汇集(4篇)
2022.06.11 业务员下半年工作计划 业务员半年工作计划 业务员的半年工作计划
职校新学期招生工作计划模板推荐(5篇)
2022.06.11 学校招生工作计划 民办学校招生工作计划 幼儿园招生工作计划
专科大一宣传委员服务班级的年度计划汇总五篇
2022.06.11 宣传委员年度工作计划 宣传委员年度工作规划 宣传委员个人年度工作计划
车辆驾驶员的一年工作回顾与总结范文推荐五篇
2022.06.11 驾驶员年终工作总结 驾驶员年度工作总结 驾驶员一年工作总结
艺术赏析心得感悟精选5篇
2024.01.26 艺术赏析心得感悟 赏析心得感悟 赏析感悟
流芳荫后人,莫做千古罪人
2020.08.24 情感的罪人说说 古文情感美文 恋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