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工作总结

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工作总结。

年轮流转,时光飞逝,回想起来,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那么,总结的相关范文要怎么去写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工作总结,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优质高产高淀粉工作总结

10万亩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

红薯栽培技术工作总结

红薯是我区主要的饲料作物和粉丝加工的重要原料作物。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我区红薯龙头加工企业得到发展壮大,加工原料需求不断增加,因而红薯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但是,由于种植农户在生产上仍沿袭旧有的种植习惯和模式,管理粗放,且红薯品种淀粉含量低、品质差,也导致了我区目前红薯产量不高、效益不佳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挥我区红薯生产的优势、挖掘红薯深加工产品市场潜力,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及有关部门和全区2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红薯新品种,推行无公害红薯规程,施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在全区推广高淀粉红薯新品种5个,推广种植面积10.21万亩,项目区所覆盖的2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农业标准化推广率达到100%;圆满地完成了10万亩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栽培技术推广任务,使我区红薯产业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现将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成立10万亩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栽培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和协调项目工作。确定渝苏303、豫薯868、梅营1号、豫薯7号、豫薯12号作为全区推广品种。

2、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的要求,制定统一的无公害高淀粉红薯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管理应做到“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生产记录格式”。

3、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

建立产地农业投入品明示制度和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查制度。区农技站定期明示产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

4、在水田乡建立500亩高产栽培示范片,经区科委组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3260公斤,很好的起到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同时也印证了我们制定的无公害高淀粉红薯生产技术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5、加强标准化和生产技术培训,确保制定的生产技术措施能够很好地落实到日常生产中。全年,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结合高淀粉红薯生产技术特点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共发放高淀粉红薯栽培技术资料2万份,培训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4次,培训村、组干部及种植农户32次,接受培训人员达5420人。同时利用现有信息平台和新闻媒体,开辟无公害高淀粉红薯生产技术专栏,加强宣传,扩大新品种成果推广效应。

(转 载于: 在 点 网)

二、推广主要成效

由黔江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承担的10万亩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现已覆盖我区除水市、邻鄂、城东街道办事处以外的其他2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完成推广面积10.2134万亩,项目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经农经、

农技等相关部门联合测产核实统计表明:全区红苕种植面积16.3万亩,平均亩产1095公斤(鲜重,下同),总产实现178467吨;按分品种及种植面积折算淀粉平均亩产量达到243公斤,总产实现39672吨。项目红苕总产实现128500吨,平均亩产量1285公斤,按分品种及种植面积折算淀粉平均亩产量达到306公斤,比当地老品种(南薯88对照)淀粉平均亩产144公斤增112.5%。企业按40%产量收购可生产淀粉15868吨,实现产值4443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新增淀粉总产量1620万公斤;主副产物新增总产值4989.6万元;新增总纯收益4329.6万元,按40%出售计算可新增总现金收入1731.8万元,项目区平均亩增现金收入173元;推广投资收益率129.89元;科技投资收益率7.56元;投入产出比为1:2.5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是一项为农民增收、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项目。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今年的高淀粉红苕生产项目,虽严格按照技术方案执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红苕单产仍然不高,增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新优良品种的认识运用还不到位,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一些高产技术措施的运用,导致单产和效益还比较低;二是在项目实施区,青壮劳力外出打工人数增加,生产劳动力严重缺乏,一些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到位较差,影响了高淀粉红苕的平衡增产;三是企业与高淀粉红苕生产少部分农户的配合不够默

契,对高淀粉红苕基地的稳定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高淀粉基地建设中,我们要大胆应用质量更优、淀粉含量更高新良种,同时配套相应先进的实用新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努力全面提高劳动者生产素质。从各个方面努力增加投入,加大高淀粉红苕生产的科技含量,加速我区高淀粉红苕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商品率,为富民强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工作上:一是要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的要求,制定统一的无公害高淀粉红薯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管理应做到“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生产记录格式”;二是要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建立产地农业投入品明示制度和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查制度,区农技站定期明示产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三是加强标准化和生产技术培训,确保制定的生产技术措施能够很好地落实到日常生产中,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结合高淀粉红薯生产技术特点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培训到人、措施到田;四是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和新闻媒体,开辟无公害高淀粉红薯生产技术专栏,加强宣传,扩大新品种成果推广效应。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主要描述淀粉、红薯、无公害、统一、生产技术、推广、项目、生产,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淀粉糖生产工艺讲座总结


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10月17日在我们学院举行的由双桥公司技术部周经理介绍的关于淀粉糖的讲座。本讲座主要内容是双桥公司的大致概况、淀粉糖概念、关键生产技术以及前景介绍、人才的定义等。令我们对淀粉糖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对我们食品专业前景的肯定。下面详细展开介绍。双桥公司相信大家并不会感到很陌生,双桥味精想毕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双桥公司以前是做味精为主的,现在的重点是做淀粉糖。在淀粉糖这一块,他们300多个人创造了6个多亿的产值。淀粉糖是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浆、果葡糖浆、低聚糖、糖醇等,统称为淀粉糖。淀粉糖是淀粉深加工产量最大的产品.它的消费领域广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等诸多行业,比如在奶粉和鸡精中都会加入葡萄糖浆,而在我们所吃的烧烤上都会涂有麦芽糖,我们所喝的酸奶中有添加低聚糖等,且淀粉糖的消费数量巨大,其中仅果脯糖浆一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公司一年的消耗量都在一百万吨左右。由此可见其为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促进以生物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蔗糖的价格不稳定且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淀粉糖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多糖源,这对于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农业和食品工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淀粉糖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工业中,并有逐步替代蔗糖的趋势,虽然其在某些方面无法完全代替蔗糖,甜度也只有蔗糖的70%,但其凭借这它价格稳定,原料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优势,实现大部分替代蔗糖的地位是很有肯定的。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淀粉糖产业也快速发展着,淀粉糖的产量从1999年的60万吨发展到XX年的500万吨,足足增长了8倍多,位居世界第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淀粉糖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国外市场占有率也逐步提高.XX年淀粉糖产值达110亿元,出口创汇3.14亿美元。虽然我国在淀粉糖生产上有这许多的成就,但在淀粉糖是生产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上面还是比不上国外,例如在酶的生产上面国产酶实在是无法与进口酶相比,难怪周经理不停的感慨着国产酶怎么不争气,这也提醒我们食品专业的同学要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的食品工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尽管淀粉糖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瓶颈,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问题,大家都应该知道,生产淀粉糖的原料如玉米,薯类等都主要产于东北一带,原料分布不均导致了交通运输成本的上涨。其次,每一个淀粉糖厂都有一个盈利半径,大概是三百公里,如果超出了这个半径就会出现亏损,这也无形中制约了淀粉糖工业的发展。最后,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由于淀粉糖工业的起步比较晚,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少,人才的缺少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淀粉糖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的效率。作为食品专业一员的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学好自己的专业只是,不仅对自己有好处,更是对我们国家的莫大贡献。

我们的收费系统基本上都完工了,前天大家互相“参观”了一下彼此的系统。大家做的都很不错。除了石小勇的是模仿网吧的之外其他的都是模仿争光或者胡杨的。

淀粉糖生产工艺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淀粉糖生产工艺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10月17日在我们学院举行的由双桥公司技术部周经理介绍的关于淀粉糖的讲座。本讲座主要内容是双桥公司的大致概况、淀粉糖概念、关键生产技术以及前景介绍、人才的定义等。令我们对淀粉糖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对我们食品专业前景的肯定。下面详细展开介绍。双桥公司相信大家并不会感到很陌生,双桥味精想毕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双桥公司以前是做味精为主的,现在的重点是做淀粉糖。在淀粉糖这一块,他们300多个人创造了6个多亿的产值。淀粉糖是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浆、果葡糖浆、低聚糖、糖醇等,统称为淀粉糖。淀粉糖是淀粉深加工产量的产品.它的消费领域广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等诸多行业,比如在奶粉和鸡精中都会加入葡萄糖浆,而在我们所吃的烧烤上都会涂有麦芽糖,我们所喝的酸奶中有添加低聚糖等,且淀粉糖的消费数量巨大,其中仅果脯糖浆一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公司一年的消耗量都在一百万吨左右。由此可见其为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促进以生物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蔗糖的价格不稳定且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淀粉糖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多糖源,这对于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农业和食品工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淀粉糖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工业中,并有逐步替代蔗糖的趋势,虽然其在某些方面无法完全代替蔗糖,甜度也只有蔗糖的70%,但其凭借这它价格稳定,原料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优势,实现大部分替代蔗糖的地位是很有肯定的。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淀粉糖产业也快速发展着,淀粉糖的产量从1999年的60万吨发展到XX年的500万吨,足足增长了8倍多,位居世界第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淀粉糖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国外市场占有率也逐步提高.XX年淀粉糖产值达110亿元,出口创汇3.14亿美元。虽然我国在淀粉糖生产上有这许多的成就,但在淀粉糖是生产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上面还是比不上国外,例如在酶的生产上面国产酶实在是无法与进口酶相比,难怪周经理不停的感慨着国产酶怎么不争气,这也提醒我们食品专业的同学要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我国的食品工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尽管淀粉糖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瓶颈,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问题,大家都应该知道,生产淀粉糖的原料如玉米,薯类等都主要产于东北一带,原料分布不均导致了交通运输成本的上涨。其次,每一个淀粉糖厂都有一个盈利半径,大概是三百公里,如果超出了这个半径就会出现亏损,这也无形中制约了淀粉糖工业的发展。最后,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由于淀粉糖工业的起步比较晚,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少,人才的缺少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淀粉糖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的效率。作为食品专业一员的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学好自己的专业只是,不仅对自己有好处,更是对我们国家的莫大贡献。

2005年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营养、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我国市场消费的主流和趋势。为此,从2002年以来,特别是去年农业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区从完善体系、夯实基地、强化管理三方面入手,以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为切入点,推进我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进展情况网-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全区新认定产地2xxxx亩,累计达到3xxxx亩,使我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食用农产品耕地面积的71.8;新认证番茄、黄瓜、西葫芦、茄子、辣椒、大葱、马铃薯、苹果、梨、葡萄、枣、大红枣、紫晶枣、富贵枣、空心脆枣、玉米、小麦、小米、葵花、绿豆、红小豆等产品2xxxx,累计达到3xxxx。
绿色食品认证。我区天利同翔农产品开发公司的梨枣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认证面积50xxxx,目前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区委、区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领导组,统一对无公害生产涉及的环境要素、生产要素及市场进行协调管理和监控,同时完善了乡镇、村分别成立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领导组,并且区、乡、村层层签定了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二)夯实基础。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中,我们坚持远离污染源,要求距公路10xxxx以上,并对基地菜农实行以村登记、以乡造册、以区建档的办法,稳定了基地面积,增强了农民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保证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我区已建立了xxxx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站,配备了1xxxx专职工作人员,建设化验室8xxxx米,购置设备2台,并建立了xxxx基地的蔬菜质量检测抽样小组,从而形成了抽样、检测、化验工作的网络体系,为榆次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牵动。我们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2005年我区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xxxx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通过项目实施,不仅认证面积和认证品种上实现了大的突破,而且配套推广了农业病虫害物理防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等,极大地规范了全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有力地提升了全区农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水果通过实施5万亩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005年实际指导操作面积已扩大到9万亩,无公害果品生产已初具规模。

(四)强化管理。从行政法规、农业执法、规范生产、安全监测、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六个方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1、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管理办法。区政府秘书处转发了×××省政府农业厅《关于禁止在蔬菜产区销售和使用部分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意见》、区农业局转发了×××省政府农业厅《关于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管理暨严禁在蔬菜果树上使用高剧毒农药的紧急通知》、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红枣无害标准化生产规程》、蔬菜中心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手册》、区农业局制定了《红枣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红枣农药使用准则》和《红枣肥料使用准则》三项标准等。除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标准化规程外,全区统一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已制定完成,标准化生产规程在全区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2、从农业执法的角度,组织农业、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深入农资市场,查处清理各类明令禁止的农药、化肥。尤其是无公害蔬菜基地范围内坚决杜绝违规农资露面,一经发现,按照×××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严肃处理。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已有xxxx获得×××省行政执法证,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初步组建。

3、从规范生产的角度,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培训活动。2005年举办了科学使用农药等内容的质量安全宣传活动4xxxx、600xxxx人次,发放了各种宣传资料600xxxx份,与此同时,我们利用广播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涉及农民2400xxxx人次,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

4、从质量安全监测角度,进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测。区蔬菜中心在四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设置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小组,在6、7、8、9月的10、20、30号定期从各个基地以及各大市场随机取样进行检测化验。并不定期从各基地、各大市场随机取样进行检测化验,特别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均采取大规模的抽样化验工作。蔬菜农药

残留检验工作,从基地和科学取样,到化验室的细致操作,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精确有效。2005年共跟踪检测280xxxx个基地和市场蔬菜样品,合格率达到99;为省药检所提供认证基地蔬菜样品4xxxx、xxxx品种,合格率达到98,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5、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示范推广无公害生产新技术。如北田镇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区,占地15xxxx,由于菜农在生产中注重新科技、新品种的应用,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温室西红柿效益位居全区首位,被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农大农科教示范基地。2005年该园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模式,引进高效抗老化eva新型塑料膜15xxxx、示范防虫网5xxxx、生物肥料、生物农药15xxxx,自动卷帘机30套,新品种对比试验2xxxx,营养模块育苗xxxx等。推广应用了二氧化碳发生器、臭氧杀菌器、高效育苗模块和防虫网技术等新技术,大幅度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园区典型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全区1xxxx、xxxx亩蔬菜基地建设。

6、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严格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使用和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价值的体现密切相关。只有从价值上的应有回报才能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我们在区社配蔬菜中心首先采用了无公害蔬菜使用标识,实行分级收购、统一包装,使用标识实行登记追溯制度。对不合格的蔬菜产品就地销毁,并通报批语,限期整改,既增强了菜农的责任感,又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全区无公害蔬菜配送量达到30xxxx公斤,未发生一例违规事例。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就全区来看,我区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只有蔬菜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红枣、水果产业的认证工作今年刚刚起步,面积所占比重也很小,畜牧产业尚无突破。

二是工作面临资金困难。我区办公经费紧张,无力建设综合性的无公害食品检测站,现有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也面临资金运转困难的情形。2005年我区投入蔬菜检测的经费只有500xxxx,远不能满足蔬菜检测工作需要。

四、下一步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1、加速发展农技协组织。积极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扶持农村技术能人、科技人员、专业户开展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以科技为纽带,以协会为载体,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使之真正成为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

2、坚持农业产业化道路。以我区农业重点工程为核心,加速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龙头企业拉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良性循环。

3、坚持无公害食品品牌战略。我区的蔬菜、红枣、畜产品等经过这几年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品牌一直打不响。如我区的蔬菜,2001年就注册并开始运作“魏榆”牌商标,3年过去了,“魏榆”的市场占有率、市场知名度仍很低。下一步要继续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版面等媒介大力宣传,扩大影响,提高我区无公害食品的知名度。

4、2005年我区的“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项目已经启动,要依托这一项目,把我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起来。今后要围绕3xxxx亩生产基地,努力健全相应规模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配置5台农业速测设备,继续推进无公害蔬菜基地的长期跟踪监控制度,全面掌握生产状况,并调控技术管理措施。

5、建立市场准入制度。2006年要探索建立起×××无公害蔬菜市场准入制度。蔬菜入市必须严格检测,杜绝违规产品上市。现时严禁没有无公害牌照的摊点经营蔬菜,逐步理顺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