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课教学总结

乐理课教学总结。

光阴似箭催人老,光阴如骏赶少年。我们在某些事情中会有很多的收获,一般来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总结,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乐理课教学总结”,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乐理课教学总结》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浅谈课的教学艺术

浅谈乐理课的教学艺术

作者:长沙市十一中 李 政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学院附中、音乐学校和音乐培训班中的乐理教学问题,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乐理、乐理、运用乐理三个方面来探讨乐理课的教学艺术。阐述了乐理教学要围绕音乐来进行,让通过欣赏音乐获得感性认识;分析体验音乐得到理性认识;创作音乐达成对乐理的运用和更深刻理解。

关键词:乐理 感性 理性 欣赏 创作

乐理是打开音乐殿堂大门,走进音乐世界的第一把钥匙;是音乐爱好者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课程;更是音乐专业生报考音乐院校的必考科目。每年数以万计的音乐考生以各种方式在学习乐理,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针对某些“乐理培训班”发出了感叹:“现在,有些乐理课脱离音乐讲理论,教法呆板,课堂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天赋!”的确,乐理教学的现状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乐理课是音乐课,“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标准的综合。”乐理课也应以音乐为载体,充分运用音乐的要素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一、欣赏音乐,导入乐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不容忽视。乐理课中利用音乐欣赏来导入,既符合教学直观性原则,也符合音乐课的审美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降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

1、欣赏音乐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对乐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优美、动听的音乐导入,能够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音乐导入要做到导得“巧”、导得“活”、导得“实”。精美的导入,可以在旧课与新课,老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播放音乐导入,也可以展示教师的自身特长,通过自己演唱、演奏来导入,这样既可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导入“民族五声调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先唱(奏)几段优美的民歌,学生就很来劲,能把学生迅速带进课堂中。又例如在学习“调式变音”理论时,通过欣赏《野蜂飞舞》来导入,快速活泼的音乐能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探究心理。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欣赏音乐导入可以增强对乐理的感性认识。

“一切音乐技能、音乐理论,都只能建立在音乐听觉的基础上”。乐理课上如果没有听觉上的感性认识,而直接讲授的理论将是空中楼阁。选择适当的音乐导入相关的乐理,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比如,在学习“音程”理论之前,选用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的独唱与合唱片段,进行对比欣赏就很好。从内容来讲,适合理解“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理论;从难易程度来说,学生耳熟能详,开口就能唱;从听觉效果而言,旋律优美,和声丰富,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这样欣赏导入的乐理知识,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不觉得有多神秘,对后面的理论学习能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联系音乐,学习乐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乐理教学中,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注意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分析音乐、感受音乐中学习乐理知识。

1、学习乐理以分析音乐为前提。

乐理知识源自于音乐作品,任何离开音乐的理论都是令人费解的,要善于通过音乐作品来总结归纳乐理知识。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最后得出结论。

例如学习“民族五声调式”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民族五声调式的音阶特点及旋律特征,判断出民歌的调式类别。可以要先找出一些经典民歌,如《杨柳青》、《太阳出来喜洋洋》、《一根竹竿》、《龙船调》、《小河淌水》等。让学生反复演唱,感受调式色彩。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歌曲结尾音有什么不同?旋律中出现的音有哪些?启发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综合得出结论,总结出分析的方法。

有些乐理课不通过分析音乐来讲理论,而以教师为中心直接灌输理论知识,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输知识。课堂上,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几乎是一言堂,这样的乐理课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对这样的乐理课,学生哪来的情感?哪来的兴趣?

2、学习乐理以感受音乐为基础。

乐理课是音乐课,要体现出音乐性,教师要让学生多感受音乐,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将复杂的乐理知识轻松化解。不要把乐理课变成纯粹的“理论课”或“练习课”。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理课上要想让学生“乐知”,必须在课堂中营造音乐氛围,采用“以玩促学”的方式,通过演奏、演唱或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充满动感的课堂学生最喜欢,据调查有81.3%的学生最喜欢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只有12%的学生还能接受讲授式的

教学。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体验参与的快乐,合作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音程”时,可通过演奏演唱,加深对“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理论的认知和感受,增强对音程度数的判断能力。课堂中可进行游戏演唱活动,模仿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的情节,让7名同学分别代表“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教师代表高音“do”。先让学生分别唱出每个音,构成“旋律音程”,再指定两人同时唱出,构成“和声音程”,其他同学说出音程度数和协和性。这样学生在演唱体验活动中增强了对音程的理解。这样在游戏、演唱活动中就轻松掌握了乐理知识,做到了寓教于乐。

三、创作音乐,运用乐理

乐理课中适当的创作运用,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忽视创作音乐这样的实践运用,那么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将成为空谈。

1、创作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讲到,创作是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园地,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音乐理论基础的模块,目标是发掘创造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乐理课中的创作实践要把握分寸。在形式上,可以即兴演唱,即兴演奏,即兴伴奏,即兴配乐等,也可以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创作;在时间上,要适当;在评价上,注意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些学生对自己创作的作品信心不足,教师应找出亮点,给予鼓励。还要让学生弹奏、演唱自己的作品,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例如在有关“音程”理论知识的创作运用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欣赏“侗族大歌”体验到二声部的配置特点,然后鼓励学生模仿创作。要求运用“音程的协和性”理论,为歌曲配置二声部,并即兴演唱。学生的即兴创作、演唱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创作、演唱活动中他们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参与的快乐。这种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2、创作音乐,可以巩固所学的乐理知识。

创作音乐建立在理解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是乐理知识的运用,适当的创作实践活动对巩固乐理知识很有好处。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及当堂所学乐理知识,提出创作的具体要求。目标不能太大,太空。比如有关“民族五声调式”的理论运用,可以提出这样的创作要求:“借鉴五声调式的创作歌曲,运用民族五声调式理论,创作一首8小节五声宫调式的旋律”。这样就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先找出一些民族调式歌曲,如《大中国》、《北京欢迎您》、北京奥运会会歌《我和你》等,这些优美的歌曲可以激发学生较强的创作欲望,学生会很快投入到创

作中去。这样通过创作,演奏、演唱作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乐理知识。

结语

乐理课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应该与音乐体验紧密结合;乐理课不是单纯书本的学习,应该与音乐实践紧密结合。乐理课堂中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音乐,欣赏音乐导入乐理,体现乐理课的审美价值,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联系音乐学习乐理,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创作音乐运用理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乐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和创作音乐。孤立地去教理论,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音乐”的乐理课,丢失了快乐之源、音乐之本。

参考文献:

1、《中学教育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

2、《中学教育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

3、《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4、《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乐理新思路》舒泽池 谢秀珍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6、《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湖南文艺出版社

7、《柯达伊教学法》洛伊斯·乔克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世界大学城

篇二:乐理知识听课感想

Hey,you kno to be.But you knop mf f ff 等 力度符号的区分

2、Grave largo lento 等符号的识记

3、后倚音、波音 滑音等装饰音的区分和表达

模拟实践: 用唱或乐器表达的形式尝试每一种音乐表达的方式

第5章 音程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音程的概念,理解音程的构成,并能够进行音程的变化和转位。对音乐更加深刻的了解。把握整体中的部分,从而更加深入的学习乐理知识。学会对音乐的表达。

教学内容:

5.1音程

1、音程的读法、写法

2、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3、基本音级构成的音程

5.2音程的分类

1、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2、各种音程间的相互关系 等音程

3、单音程与复音程

4、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

5.3音程的转位

5.4构成和识别音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音程的构成

2、音程的变化方式。

3、音程的转位

第6章 和弦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三和弦、七和弦的概念的在音乐中的作用,以机构成。能够熟练的进行和弦的识别以及和弦的转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乐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勤于思考能够独立构成和弦。

教学内容:

6.1三和弦 七和弦

6.2 和弦转位

6.3 等和弦 识别和构成和弦

教学重点:

1、和弦构成。

2、和弦的转位

第7章调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什么叫调。调与音乐表达关系,在音乐中的作用,并学会乐曲的变调和移调。使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教学内容:

7.2 调号的产生

7.2升号调 降号调

7.3调的五度循环 等音调

教学重点:

1、调的概念

2、调的转换和循环

实训项目: 以音节为主进行变调和升调

第8章 大小调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洋大小调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音乐创作的作用和意义。理解什么叫调式,调式音阶、调式音级、大调式、小调式、关系大小调式等等。掌握调式间的区别,并且能够正确的识别大小调式。。教学内容:

8.1 调式

8.2 西洋大小调

8.3关系大小调 同主音大小调

8.4判断识别大小调式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 :

1.理解什么叫西洋大小调

2.准确判断大小调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涉及到音乐、学生、乐理、学习、知识、教学、创作、理论等方面,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乐理教学总结


《乐理教学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教学总结

2012—2013学年下学期音乐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万兴乡中心学校

教 师:赵月敏

2013年7月8日

2012—2013学年下学期音乐教育教学

工 作 总 结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由我来担任五、六年级的音乐课,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1、培养了参与音乐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2、培养了学生初步分辨节拍、听辨不同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的能力,并运用体态、线条能够做出反应。

3、培养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能够在自己的的表情动作的配合下演唱歌曲,并了解中国及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风格。

4、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陶冶了学生情操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培养了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6、在教学中,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了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了成思想教育。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五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

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介绍乐理小常识。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我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学起来就不会索然无味。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生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

三、存在问题

大多数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音乐基础,是一个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时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大部分学生表现欲强烈,集体合作意识增强,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是个别学生还存在胆小不敢“出头”的现象,特别是在变声期,很多学生不敢唱歌。

四、采取措施

在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好过渡时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

5、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7、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考试方法灵活

为了是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任意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自我表达、自我展示个性的空间。

一学期已接近尾声,回忆一学期来的点点滴滴,虽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我将在今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争取在下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二:浅谈乐理课的教学艺术

浅谈乐理课的教学艺术

作者:长沙市十一中 李 政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学校和音乐培训班中的乐理教学问题,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乐理、学习乐理、运用乐理三个方面来探讨乐理课的教学艺术。阐述了乐理教学要围绕音乐来进行,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获得感性认识;分析体验音乐得到理性认识;创作音乐达成对乐理的运用和更深刻理解。

关键词:乐理 感性 理性 欣赏 创作

乐理是打开音乐殿堂大门,走进音乐世界的第一把钥匙;是音乐爱好者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课程;更是音乐专业生报考音乐院校的必考科目。每年数以万计的音乐考生以各种方式在学习乐理,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针对某些“乐理培训班”发出了感叹:“现在,有些乐理课脱离音乐讲理论,教法呆板,课堂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天赋!”的确,乐理教学的现状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乐理课是音乐课,“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标准的综合。”乐理课也应以音乐为载体,充分运用音乐的要素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一、欣赏音乐,导入乐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不容忽视。乐理课中利用音乐欣赏来导入,既符合教学直观性原则,也符合音乐课的审美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降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

1、欣赏音乐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对乐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优美、动听的音乐导入,能够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音乐导入要做到导得“巧”、导得“活”、导得“实”。精美的导入,可以在旧课与新课,老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播放音乐导入,也可以展示教师的自身特长,通过自己演唱、演奏来导入,这样既可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又能提升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导入“民族五声调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先唱(奏)几段优美的民歌,学生就很来劲,能把学生迅速带进课堂中。又例如在学习“调式变音”理论时,通过欣赏《野蜂飞舞》来导入,快速活泼的音乐能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探究心理。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欣赏音乐导入可以增强对乐理的感性认识。

“一切音乐技能、音乐理论,都只能建立在音乐听觉的基础上”。乐理课上如果没有听觉上的感性认识,而直接讲授的理论将是空中楼阁。选择适当的音乐导入相关的乐理知识,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比如,在学习“音程”理论之前,选用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的独唱与合唱片段,进行对比欣赏就很好。从内容来讲,适合理解“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理论;从难易程度来说,学生耳熟能详,开口就能唱;从听觉效果而言,旋律优美,和声丰富,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这样欣赏导入的乐理知识,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不觉得有多神秘,对后面的理论学习能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联系音乐,学习乐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乐理教学中,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注意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分析音乐、感受音乐中学习乐理知识。

1、学习乐理以分析音乐为前提。

乐理知识源自于音乐作品,任何离开音乐的理论都是令人费解的,要善于通过音乐作品来总结归纳乐理知识。课(来自:i、fa、sol、la、si”七个音符,教师代表高音“do”。先让学生分别唱出每个音,构成“旋律音程”,再指定两人同时唱出,构成“和声音程”,其他同学说出音程度数和协和性。这样学生在演唱体验活动中增强了对音程的理解。这样在游戏、演唱活动中就轻松掌握了乐理知识,做到了寓教于乐。

三、创作音乐,运用乐理

乐理课中适当的创作运用,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忽视创作音乐这样的实践运用,那么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将成为空谈。

1、创作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讲到,创作是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园地,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音乐理论基础的模块,目标是发掘创造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乐理课中的创作实践要把握分寸。在形式上,可以即兴演唱,即兴演奏,即兴伴奏,即兴配乐等,也可以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创作;在时间上,要适当;在评价上,注意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些学生对自己创作的作品信心不足,教师应找出亮点,给予鼓励。还要让学生弹奏、演唱自己的作品,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例如在有关“音程”理论知识的创作运用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欣赏“侗族大歌”体验到二声部的配置特点,然后鼓励学生模仿创作。要求运用“音程的协和性”理论,为歌曲配置二声部,并即兴演唱。学生的即兴创作、演唱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创作、演唱活动中他们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参与的快乐。这种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2、创作音乐,可以巩固所学的乐理知识。

创作音乐建立在理解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是乐理知识的运用,适当的创作实践活动对巩固乐理知识很有好处。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及当堂所学乐理知识,提出创作的具体要求。目标不能太大,太空。比如有关“民族五声调式”的理论运用,可以提出这样的创作要求:“借鉴五声调式的创作歌曲,运用民族五声调式理论,创作一首8小节五声宫调式的旋律”。这样就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先找出一些民族调式歌曲,如《大中国》、《北京欢迎您》、北京奥运会会歌《我和你》等,这些优美的歌曲可以激发学生较强的创作欲望,学生会很快投入到创

作中去。这样通过创作,演奏、演唱作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乐理知识。

结语

乐理课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应该与音乐体验紧密结合;乐理课不是单纯书本的学习,应该与音乐实践紧密结合。乐理课堂中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音乐,欣赏音乐导入乐理,体现乐理课的审美价值,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联系音乐学习乐理,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创作音乐运用理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乐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和创作音乐。孤立地去教理论,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音乐”的乐理课,丢失了快乐之源、音乐之本。

参考文献:

1、《中学教育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

2、《中学教育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

3、《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4、《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乐理新思路》舒泽池 谢秀珍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6、《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湖南文艺出版社

7、《柯达伊教学法》洛伊斯·乔克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世界大学城

篇三:乐理知识听课感想

Hey,you kno to be.But you know what truth is?It's that little baby you're holding,and It's that man you fought with this morning,the same one you're going to make love with tonight.That's truth,that's love.

乐理知识听课感想

很庆幸这学期能选上乐理知识的课,曾彤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是我在这16堂课中受益匪浅。对于一些乐理知识如这门课 虽然学习了那么久 可总是发现进步不大。因为时间的关系,等我感觉到乐理知识的重要性的时候,已经到了课的尾期。

其实大学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大学应该做到的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不懂得的,学习一些你不知道的,不管对你的以后有没有用,正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么说的,对于乐理知识我我曾经逃过课的行为,现在感觉很后悔,因为我现在隐隐约约感觉到乐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它是一种提高自己的素养,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的一门有用的选修课。

众所周知,乐理知识就是对各种音乐的初步的、简单的认识。乐理知识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试问“不认识字怎能强迫着写作

文”?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本要求,比如说拉二胡你连识谱都不会,勾弦、拉弓、推弓、跳弓等符号都不认识,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就等于乱弹琴。同理可证,乐理对于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不喜欢音乐。就象燃情需要释放,中毒需要解药,受伤需要安抚,快乐需要分享一样,人们或激情或淡泊的心迹是需要随之音乐的的流逸而舒展开来的。音乐能平息战争的斗气,也能把和平引向战争。不同的民族虽有不同的语言,音乐能发出他们共同的心声;不同的政客虽有不同的主张,音乐能沟通他们共同的心曲。音乐能升华人生境界,音乐能提高人的思想品格,音乐能把人的情怀梦想由狭隘困惑放飞到宽广无垠的宇宙空间。所以,向善的音乐使人与人的关系趋向融合、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懂得高品位的音乐语言,就不会理解什么是高品位生活。

“各艺术门类中,最神秘的莫过于音乐,它由无形、无影、无可触摸的声音编织成变化无常、情趣万端的曲调,时而轻柔、时而雄伟、时而欢愉、时而哀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当代还是古代,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而陶醉,而悲伤,而振奋??。在中国,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激动得三月尝不出肉的美味,于是发出感叹:‘想不到动人的音乐,竟能使人达到如此陶醉的境界!’所以中外历史上无数先哲前贤,对美好的音乐艺术都推崇备至。音乐特殊的

艺术品格,使其自身当之无愧地成为全人类沟通心灵、相互理解的‘共同语言’。我认为,如果说自然美是最纯真的美,那么最纯真的心灵美传递方式当属最美好的音乐语言。不管是唯物的、唯美的、唯心的各种思想家,他们都会在音乐家那里找到慰藉心灵的归宿。比如佛教音乐,靡靡之音使人的思想灵魂感受,有了归属感;欧仁·鲍迪艾创作的《国际歌》,唤醒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反抗精神。所以。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各种政客,要想到达传承他们思想诱人的目标,除了信仰之外,都不如用音乐教育人的手段最高明。

而我对乐理知识课的选择,则源于我对音乐的执着与音乐对我的感动。我喜欢古筝山涧流水般剔透的声音,那种优美可以洗干净很多东西,令人的心情轻松愉快;我喜欢笛子悠悠环绕、虚无飘渺的声音,那种神秘足以带我走进远古的森林,体验荡然回旋的自由;我喜欢钢琴上弹跳的手指、舞动的音乐,起伏跌荡的乐章里你可以尽情体味人生的味道;我喜欢酒吧里完全嚣张狂放的摇滚,燃烧的生命、奔腾的热血、飞扬的青春在这里无穷无尽地奔泻;我喜欢在寂静的深夜放一首舒缓慵懒地几乎令人颓废的歌,在私人的世界里让情绪乖张地流泻?

可以这样说 一个人如果他不懂乐理知识,他歌唱的再好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而懂了乐理知识,哪怕不开口唱歌。他也是个专业人员。乐理知识不仅仅是对音乐语言的缩华和学习音乐的基本要求。可以说,乐理知识是音乐的理论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

础,学习并熟练掌握乐理知识对学有关的音乐是非常必要的,就像我们学习数学要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同样的重要。因为它是我们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

《乐理教学总结》是篇好范文参考,涉及到学生、音乐、乐理、知识、创作、学习、教学、理论等范文相关内容,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小学音乐教学课改总结



田心小学自音乐教学新课标实施以来,在音乐艺术教育方面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在区教研室和学校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区和学校的总体思路,以教学大纲为核心认真作好工作计划,根据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在教学方面我校开展了分科教学的艺术教育模式,认真的合理的开展了钢琴、舞蹈、声乐等特色课程。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校的艺术教育形成了风格多样的艺术教育特点。
小学音乐中的器乐演奏教学可以在增强学生的美感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多年来,我校努力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将器乐引进音乐课堂,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普及到提高”的认识规律,我的器乐演奏教学实验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第二阶段:下大力气普及乐器,使每个学生至少能学会一种乐器的演奏。第三阶段:以演奏器乐为主要手段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
由于器乐教学的不断深化,不仅使学生大大提高了审美情操、审美意识,而且潜在的智力因素也不断得到新的开掘。一批又一批特长生的涌现,又使我们的器乐教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同。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在盐田区器乐的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实践证明,融乐理知识、演奏技能、音乐欣赏为一体的小学器乐教学,是从小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这种寓乐于教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因而将在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中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校分科教学舞蹈方面,低年级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和创编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至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和肢体语言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联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在音乐分科教学声乐合唱教学中展开了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合作是一种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合作精神的缺乏成为许多独生子女存在的一种素质缺陷。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精神是音乐教育的强音。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反应迅速,思维敏捷;通过音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合作中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同时在合作中体验着同一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和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可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通过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学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声乐合唱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首先,合作学习的内容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有活动的意义。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的形式要合理化,全班教学,小组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根据音乐学科的具体特点,使成员间相互激励与促进,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
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样化。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应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即合作学习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如游戏竞赛法、分析讨论法、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等等。
综上而述,学校音乐新课标实施教学过程当中,各个专业教师注重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转换新课改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也可以说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时刻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
在新课标实施过程当中,田心小学音乐教学逐渐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的“共性”,在区教研室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课组教师努力创造合作环境。学校具备了和谐的室内环境。音乐教室注意美化与布置,强调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如四周墙壁可挂些音乐家画像、名言,音乐挂图等,还可开辟音乐专栏,介绍音乐小知识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合作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气氛,用各种形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把学生当作朋友,多一些理解、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更加生机勃勃。学校营造了充裕的时空环境。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合理的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即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辩论与表现的时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地发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最终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小学音乐课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一、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三、对于五、六年级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识谱能力,自制力也相对提高,我采用“视唱教学法”,让他们在范唱的过程中体验歌曲的旋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识谱训练,让其在自学的形式下来完成教学,此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