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心得

弟子规心得。

生活中总会衍生出一些突如其来的心得,这时我们不妨将其写成一篇简单的心得体会。坚持写心得体会能帮助我们记住重要的事,您知道心得体会的正确撰写格式吗?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您准备了以下关于“弟子规心得”的内容,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弟子规心得(篇1)

说起《弟子规》,我首先得感谢我的母亲,在儿子三岁左右,母亲就开始叫他背诵《弟子规》,并让我一起学习,当时我根本不在乎,也没重视。儿子三年级暑假,他的班主任张艳茹老师,布置了一份额外作业,就是利用假期时间背诵《弟子规》,因为儿子当时背诵很困难,为了鼓励儿子,就和他共同背诵,一直到现在都不曾忘记,随时都能背出来。去年二月份,母亲又一次提出了让我和儿子共同学习《弟子规》,还让我看传统文化论坛光碟,当时我很不耐烦说:“我们早就会背了,有啥啊!”母亲语重心长的说:“你们只是会背,等于没学,弟子规不是拿来背的,是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最后我勉强接受了她的提议,谁知看过光碟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了,逐渐被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了!直到今天,我和儿子都没有放弃学习!《弟子规》是我们老祖宗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但是我们没能及时学习,已经错过了好几代,而现在我们的孩子能有机会接触到《弟子规》,是他们这一代人有福报,我们做家长的也有幸成为有福报的人!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再次真正接触到《弟子规》,我母亲的一位好朋友,她帮我报名参加开封市孔子学会--敦复书院举办的传统文化培训班,是以《弟子规》为主要教材,因为当时的报名条件很严,必须得具备教师资格证,还必须是在职教师,全开封市只有36个名额。当时我听了有些退缩,因为我不是教师,更别说教师资格证了,我那个阿姨说:“没关系,你和儿子共同学习弟子规好长时间了,并且做的很好,咱走个后门,应该可以的。”就这样我很幸运的被额外录取了!面试的时候,提了一个问题:“你为什参加这个传统文化培训班?”我的答案很简单:“虽然我不是教师,但是我很喜欢传统文化,并且又和儿子一直学习弟子规,从没放弃!”通过为期七天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了解认识《弟子规》的深刻内涵,我觉得活了三十年,就这七天没白活!它对我的感触极大,感动至深,让我明白做人首先得知道感恩,百善孝为先!一个人不知道饮水思源,不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就妄做一个人!而《弟子规》主要是从弘扬孝道着手,使孩子从小即明白事理,讲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则无异于从小就把握住了人生的根本,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所谓“人生最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而抉择当中,最根本是抉择自己的思想观念,因为思想观念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养成你的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你的命运。但是要能正确抉择,必须具备智慧,而《弟子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道德品行教育最好的教材。这个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它是以圣贤之道做为我们的指导方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人人通过学习圣贤的教诲,落实圣贤的教诲而能够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成圣成贤。《弟子规》也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最好教材。有些家长认为,现代社会是个自由的社会,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有些家长则认为,小孩天真无邪,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其实,这都是误解。一方面,孩子的文明礼仪需要从小培养,否则就会形成坏的习惯,一旦形成坏的习惯,再改就很困难;另一方面,越是懂礼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因为他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所以,从小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把德行的根基扎稳。当孩子从小就是学习这些圣贤人的智慧扎的根是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你已经让他在这一生中立于不败之地了,因为一个人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有礼貌才能成功!最初接触《弟子规》时,我以为是孩子学的,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规】是个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是遵循人生的真理,大自然的规律来做事,来处事待人!有些家长会认为学《弟子规》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这种疑虑实际是家长并没有深入学习领会《弟子规》的内涵而产生的。细读《弟子规》文中每一条,找不出与社会人心不符,其实我们细细思考,透过这句话是教孩子什么呢?这是在启发,长养他们恭敬长辈的内在存心。如果孩子在这句话的教诲下,见到您恭敬行礼问好,您定会喜上眉梢,认为他们是有礼,惹人疼爱的孩子,绝不会认为他们行为怪异。我们要善察《弟子规》每一句背后圣贤的存心,不能死在句子中。一个在生活、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踏踏实实落实《弟子规》教诲的孩子,定顺亲师之心,和民众之意,如此,我们家长是不是可以理得心安,消除疑惑了呢?《弟子规》全书1080个字,113件事句句都是围绕“孝”,“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个是孝心打开了,百善自然就开了。一个有孝心的人会不会自私?不会!一个有孝心的人会不会顶嘴?不会!我们今天要把孩子教好,一定要清楚,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俗话说“教儿教女先教己”,教孩子要长他什么善,然后要防止,导正那些过失,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很多的孩子有些不良的习惯,我们赶快把他挽救过来,什么时候挽救?当下,刻不容缓,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目前的小学生,特别是咱县城里的小学生,不像上辈子那样节俭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在部分学生当中,还存在以浪费为时尚的错误观念,这种趋势值得人们深思,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经历了物质匮乏时期的成年人,当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甚至孙子辈,再次体味上一代人所承受的生活艰辛,当自己经济条件稍好的时候,便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从而助长了一些孩子“大手大脚”的行为,虽然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如今的孩子像他们的长辈那样将已经短小的衣衫修整后再穿,但是有必要让他们学习父辈的节俭美德,如果将这种美德贯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必将终身受益。如果节俭的传统美德能够秉承,将会使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浪费念头进行必要的自我约束,崇尚节俭不是要把孩子训导成吝啬鬼,恰恰相反,是让孩子们从此走向人格的完善与独立!有一句受益匪浅的话分享给大家“惜衣惜食不为惜财,原为惜福,惜福在造福才能常有福。”我们除了教孩子“孝”,还要教育孩子有善心,仁爱之心,假如一个孩子从小就有仁爱之心,他已经在为自己积福,培福,所以从小要培福,积福。年轻,因为有德行,有智慧,所以要造福;老年,福在晚年享,那才是真正的福。那为什么,从小可以培福?你不要看他年纪小,哪会培什么福?俗话说“福田心耕”,当一个孩子从小他念念都会为别人设想,都会替人着想,他这样一颗心已经在为他这一生培育出非常多的福田,而他有这样的态度,学的东西他一定会奉献社会,造福社会,晚年铁定享福。古代大舜,他为人非常孝顺,他修养良好,父母虽然对他很凶,但是他依然尽他的孝道,因为他知道“亲憎我,孝方贤”,跟父母可不是交易,不能说今天父母对我凶,我就对他们不好,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去回报,而不是去渴望父母对我们好,因为孝顺是一个人的本分事!再一个不要用考试成绩好和家长做交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而我们却变成有条件的要了,孩子们的本分事就是学习,成绩好是尽责,成绩不好时失职!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把好这个舵!

在开封敦复书院学习期间,课堂上老师讲《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而是要力行!《弟子规》里有一句话“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学多少就做多少,我决定回到家就力行。其实早就知道得给老人鞠躬,磕头,洗脚,但是以前傲吗,放不下架子,回到家后就领儿子先去母亲家,见到母亲说明来意(当时父亲不在家),可是母亲怎么都不让,我说:“妈,让女儿尽点孝吧。”母亲最后成全了我的孝心,我把母亲让到沙发上,开始行礼,行三鞠躬礼,而后是磕头,一拜感恩母亲赐给女儿生命(当时我和母亲同时落泪)二拜感恩母亲为女儿付出的一切三拜感恩母亲包容女儿的一切,当时儿子也在场,他也给母亲行礼,磕头。拜过之后我和儿子一起给母亲洗脚,母亲满脸泪水,嘴里一直是谢谢不停。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啊!多知足啊,她们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从没感觉到什么,而我们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够让她们谢谢不停!我们有什么资格说我们做到孝敬了呢!之后,我和儿子回到家,正好公公婆婆都在,因为之前我说过要拜他们二老,婆婆说啥都不让,所以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我就咚的跪在地上,一拜感恩爸妈赐给刘兵(先生)生命,组成我们这个小家,二拜感恩爸妈为刘世豪(儿子)所做的一切,三拜感恩爸妈包容儿媳的一切,拜过之后行礼,接着儿子拜爷爷奶奶,洗脚说啥都不让洗(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和儿子共同做的)。拜过之后,儿子说:“妈,爷爷奶奶怎么没哭啊?”我说:“可能每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吧,你爷爷奶奶一直在笑啊!”在鞠下躬,磕下那个头的同时换来的是老人的感动,却长养了我恭敬心,抑制了我的傲慢心,真的不要小看这个动作,只有真正做到了,你才能体会到它的妙不可言!11月10日,今天给儿子分屋,儿子提了好多次,说老师让和家长分屋,在家人的反对下,我下了决心给儿子分屋,儿子也很乐意,并且说:“早就该分了,只有这样才能锻炼我的独立性,因为我已经成为一个小男子汉了。”儿子确实长大了,懂事了,是他自己提出的。之后,每天晚上,我都要去他那屋看几遍,防止掉床、蹬被子,儿子知道后,就说:“妈妈,你不用那么辛苦,晚上太冷,你一晚上起来好几遍,自己还没休息好,万一冻感冒了怎么办?”我听了很感动,儿子知道体贴人了,也知道感恩了。月14日,今晚洗过澡,儿子就去睡了,因为是刚分屋,每晚都要开小夜灯(每晚我去看他,方便一眼看到他,再者就是怕他嫌黑),他钻进被窝时,我去开小夜灯,他问我

弟子规心得(篇2)

这学期,我们学校掀起了读、背《弟子规》的热潮,我也不例外,也认真读起了《弟子规》。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它让我感受很深。

入则孝讲的是为人子女的本分就是一个孝字。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当一个人知道在家孝敬父母后,在外面才会尊敬老师、长辈及其他人。只有在家把孝道行好了,在社会上才会做好人做好事。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要用心去听,那都是为了我们好。有时父母说错了,也不要和他们去顶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出则弟是说我们队长辈要有恭顺的态度和行为,还要尊敬他人,在外面以礼待人。一个有礼貌的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众人的喜欢和称赞。

谨就是我们做人要谨慎小心,这样才不至于犯错误。我们还要养成忍让、克己、吃作文苦耐劳和善解人意的品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孔老夫子说:人无信不立。所以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答应。诚信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泛爱众教给我们用爱心对待大众和社会,要为中华的和平、人类的共处做出伟大的贡献,还要养成大公无私的品质。亲仁是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它告诫我们:人的内在一定要有道德作为基础,我们不可一日远离良师益友,不可一日不读圣贤书。余力学文让我知道了要努力学文化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在学校里我要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关心家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言行上小心谨慎,使自己成为一个言而有信、正直善良的人。

弟子规心得(篇3)

我最近参加了一场关于《弟子规》的讲座,深受启发和教益。从讲座中我得到了许多关于成长、礼仪和品德修养的宝贵经验,也从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下是我对讲座的感受总结。

首先,我对讲座的组织者和主讲人的精心策划和准备表示衷心敬意。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主讲人讲解了《弟子规》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其次,他根据《弟子规》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许多我们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道理;最后,他鼓励我们吸取讲座中的启发和思想,积极实践从而成为优秀的人。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了《弟子规》所强调的“礼”的重要性。在师长面前,要恭敬有礼,不可无礼失辞。这种礼仪观念不仅指的是我们在人前的仪态,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待人处世中,对他人应抱以敬意和礼貌。仅仅几句话就能体现里外合一的良好品质,而这种礼仪修养也是彰显我们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讲座为我开阔了眼界,使我领悟到了“志”、“恒”、“勤”等品质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不放弃的毅力和勤奋的工作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讲座中所提到的“不进则退”和“吾日三省吾身”更是闪耀在人类历史漫长历程中发出的光辉,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苦练自己的多姿多彩内面。

最后,讲座对我的帮助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对《弟子规》的理解不仅能指导我们的行为,更能启发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明确合适的生活目标。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不断修正自己,不断积累修养,持之以恒地追求我们的目标,我们就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并成为更好的人。

总之,在这场精彩的讲座中,我不仅学到了生活中许多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价值观。我曾否认《弟子规》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和价值,但通过这次讲座的了解,我认为这些经典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继续在现代社会中残留着,它对于教育和提高人们素质的作用不可小觑。我真心感谢主办方和主讲人为我提供这次宝贵的思想交流机会。

弟子规心得(篇4)

《弟子规》学习感悟 “孝悌”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多、善待许多人。而弟子规最初也叫《训蒙文》。它做为传统文化中儿童的启蒙读物的形式出现,虽然形式简单,内容也比较通俗易懂。但是它承载了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孩子教育的作用。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些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行为标准和道德理念。

在我个人初次接触弟子规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是蛮简单的一个东西。但是仔细品味读过之后才发现每一篇,每一段,甚至是每一句都包含了极为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我个人觉得他是一种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一个绝佳范本。对照弟子规的内容,我个人感觉是非常惭愧的。因为一共才七篇,而我个人人呢,几乎是没有一篇是可以完全做到的。所以,很是感叹着二十几年来茫然虚度而不知礼节,甚至连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行为规范都不懂。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也感到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就是在我大学刚毕业,涉世不深的基础上可以接触到弟子规。让我有一个接触弟子规,改善自己行为规范的机会。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缘分来接触到这个东西。甚至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回头看看,才觉得终生所悟也不过弟子规中之一两句话而已。所以来到孚嘉之后,我觉得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机缘。

说句实在的话,在接触弟子规之前,我对自己身上的毛病几乎可以说是熟视无睹、甚至可以说是在很多时候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可以称之为错误。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已经存在了,而你却没有意识到。就是诸如此类的一个意思吧,我个人也记不太清原话是怎么讲的。总体来说吧,学完弟子规之后我发现了很多自己身上的缺陷。还有很多之前做事做人的一些错误方法。更多我个人感触比较深刻的就是学完这个东西之后,让我自己变得更加宽容,比以前有一点点格局了。之前的话自己也是一个做事比较不考虑后果,比较叛逆做事情也比较急的那种性格。之前在上大学的时候也因为这个性格也伤害过别人。虽然那时候大家都是很好的哥们儿,朋友。他们也都不会和我计较,但是现在想想真的做的挺不对的。别人都宽容我,而我却肆意妄为,真的是太不应该了。弟子规不是有讲到同是人皆须爱吗。一般的人我们都要去爱她,保持一颗博爱的心,那更何况是对我们好,给我们帮助、爱我们的人呢?受人滴水之恩,甘当涌泉相报,在我们慢慢的人生道路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可以获得一个可以什么都不可以和你计较,愿意真心帮助你的人。特别是在这个人情淡漠的年代里。出了学校之后,我真正的理解到了:社会和学校的差距。

回想这半年上班的时光,感觉自己成长真的蛮大的。但同时也受了很多委屈。或许这就是成长所应该付出的代价吧。或许这些在别人眼中只不过是小儿科,但是对我,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曾经那么叛逆的人来说,或许这种改变真的是一种很痛的兑变。不过,后来还好,也是比较有缘认识了禹鸿飞老师。后来也正是因为他,我才有这个缘分加入孚嘉的大家庭。有机会接触弟子规,接触国学。所以我一直都很认为,他肯定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或许在别人的眼中,我身上的改变是没有人可以看出来的。只有真正了解我的家人,大学同学,他们现在要是见到我,肯定会感觉到我身上莫大的变化。特别我自己感触是最为深刻的。特别是每当我一个人静下心来独自思考,回想以前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我才真正的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变了。变的会容忍,变的会谅解别人,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和别人争执,变得不再觉得坚持自己的观念是多么的有价值,变得不再喜欢为了一件事情和别人喋喋不休。虽然我不知道这种变化对我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我只是单纯的感觉到至少这样我可以不再那么容易去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让我变成一个平和淡定的人。

在我小的时候,可以说是自己是一个比较犟的那种类型吧。在家里的话,家里人都比较容忍我。以前和老爸吵架什么的都太正常了。一般的话老爸都基本主动给我道歉的那种。虽然那时候心里也满难受的,但是却没有现在,特别是在学完弟子规之后感受来的强烈。有的时候真的很想给老爸他们打个电话道个歉,但是总是觉得那样好像很难为情的样子。所以现在的话呢,我只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给他们多一点关爱。不再像以前那样伤害他们。伤害我们身边爱我在乎我的人。因为也只有这些人才会被我们伤害。别的不在乎我们的人,他们才不在乎我们做错什么事呢。所以呢,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感恩,学会爱身边那些爱自己关系自己的人。特别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人,还有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或者伤害过我们的人。在很久以前一直有一件事情让我内心一直耿耿于怀,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是一个伤害我最深的人。一段时间我是直接把她列为我人生的黑名单。决定永远都不跟她来往了,但是后来吧接触弟子规之后再想想以前发生的那件事情,觉得自己其实也没那个必要了。过去了就过去了吧何必再斤斤计较。即使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恩怨再深又能怎么样?况且过多的在乎这些负面的东西,我们自己也不会过的快乐。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有是转念一想,其实也没什么,不久是一点事儿吗,也落不着怎样,只要有一个宽容仁慈的心,我相信应该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伤害到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内心已经比别人强大了很多。

还有就是弟子规中提到的一些日常生活行为中的一些规范。我觉得也挺重要的,虽然说我们现在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对基本的礼仪规范,道德操守等,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是一些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还是应该去注意的。特别是在我见到我的客户区总之后,更坚定了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一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比我们高多少,而是因为他们在某一方面拥有自己的特质。而区总本人呢就是一个对生活品质要求特别高的人。做事情也特别有条理特别严谨的人。在见到区总之后短短的几个小时的交谈,给我的感受实在是太深刻。我感觉这么多年上学的经历都没有他给我的一席谈话来的实在。

特别是他给我的两个忠告都是来自孔子的话。第一句是:友直 友谅 友多闻。第二句是关于养成好习惯的勉励。那就孔子的这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同时在此呢,我也想把这句话分享给别人。我们没有生而知之的天分,那么我们学而知之还不晚。所以在此,我希望所有有缘接受到弟子规的同仁们要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机缘。认真学习,相信它会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弟子规心得(篇5)

记得我第一次见《弟子规》的时候,就被它那古朴典雅而精致的表面而吸引。在上六年级时,我爸爸给我买了本《弟子规》是一本儿童读物。而且都加了解释和图画,非常漂亮亲切。

我记得看见《弟子规》上面的第一段话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句话使我感慨万千,像一个古圣贤师在教诲我一样;清澈的小溪湍湍流入我的心田。

一本《弟子规》能指导我们如何正确的做人、待人、处事、待物,是教导我们生活、学习应有的礼仪与道德的老师。如果我们能严格遵守《弟子规》的话,坚持一年;我相信我们身上的坏毛病,一定会改掉一些,甚至全部改掉;如果学会了《弟子规》我相信你一定成为一个文学雅士。

《弟子规》篇幅不长,总共1080个字,分五个部分。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做人要讲信用、讲仁义、讲道德,也就是做人要厚道,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必做的事,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不要浪费光阴,要抓紧时间精力去学习技艺等其他有益的知识学问。

读《弟子规》要用我们的心地去感悟,《弟子规》的每一句都是我们每个人心性的流露,"父母呼,应勿缓"虽然只是对父母一个恭敬的行为,但是心中要时时刻刻对父母保持孝敬!

我认为《弟子规》确实是指导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一本好书,时常能把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弟子规》进行观照,反省自己的过失并能改正,假以时日,相信自己会有很大的进步!

弟子规心得(篇6)

如果有人问我,《弟子规》是什么?我会告诉他《弟子规》正如这春天里的一条路,沿途都是沁人心脾随手可采撷的花朵,而每次读《弟子规》,都将是一次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生命之旅。

曾几何时,我们都伫立路口,遥望千年的岁月,而心灵仿佛无所适从。而今,踏上这条心灵的归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字——“首孝悌”。百善孝为先,我们中国人是最讲孝道的,所以古往今来我们对于“孝”的解读极为深入:我们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更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然而这与“孝”同为重要的“悌”,却如灰姑娘一般,被我们有意无意的遗忘在某个角落里,我们甚至不知道这“悌”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悌呢?就是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以及对长者的敬爱、对幼者的疼爱。所以悌是敬爱,是友爱,是疼爱,悌讲的是人性的博爱。

大家可知道,在中国古代,古人视“孝”与“悌”同等分量,“悌”的含义亦被古人用行动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中国古人眼中,为了“悌”为了兄弟姐妹,纵是放弃生命,放弃自己的幸福也在所不惜。于是悌,俨然成了那个时代一种翩翩君子的风度与品质。人们仰望她,追求她,尽一切可能得到她,她宛若一朵吸取了日月精华的仙苑琼花,经久不息的绽放。

而今天,我们遗憾的看到,这朵琼花败落了,在经历了物欲与贞洁的激烈斗争后黯然失色。它在人们心中的美,正在褪了她的颜色,消了她的芬芳。

对于父母,古人是“父母命,应勿缓”,今人更多是“子女命,应勿缓”;对于师长,古人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人更多是“三年为师,路遇侧目”;对于友人,古人是“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今人更多是“同窗整三载,口角时时在”……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是我们的本性不如古人了吗?其实,在我看来,这不是人性的变化,而是对于传统美德的漠视。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意,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悌”的种子就会在我们身边生根发芽,最终枝繁叶茂。见到师长,我们不妨深鞠一躬,道声亲切的“老师您好”;跟同学相处,我们不妨少一些自我为中心,多一些善解人意的体谅;与朋友发生矛盾,我们不妨少一些斤斤计较,多一点宽宏大量。再细致一点,当行色匆匆却看到别人手提重物上楼梯时,我们不妨自觉让开一条通道;当饥肠辘辘排队打饭时,我们不妨多一份耐心等待,止住蜂拥而上的念头;当熄灯休息后,住在楼上的同学不妨体谅下住楼下的同学,自觉放轻自己的脚步……

看,这些是不是其实很容易很容易?可是容易是否意味着平凡?非也!你可知道,这每一小步都是自己进步的一大步,而每个人的这一小步却能促成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悌不难,只要我们试着去改变自己一个小小的细节,去尝试一种新的举动!

当你这样做着的时候,你会发现天变蓝了,大地变宽广了,周围的人变得友善了,朋友越来越多了,烦恼越来越少了,身边的废墟上,已悄然生出了一片片生命的芬芳。

同学们,希望从今天起,我们的心里都埋好一颗“悌”的种子,让我们用心的温度来深深呵护,相信待到明年春天繁花似锦,小树发芽的时候,我们也就真的成长了!更希望我们能在《弟子规》这条遍地繁花的路上越走越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弟子规》漫长生命中行路的游览者,而不只是匆匆过客!

弟子规心得(篇7)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诵读、理解,真的是收获不小。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在《论语》中就读过,是这样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做。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见贤思齐,道德高尚的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告诉我们学习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运用。

《弟子规》教我们做一个有孝道、有道德、有诚信、善学习的人,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我记得曾在中央12套“第一线”栏目中看过这样一个节目《迟来的爱》,讲的是海南某监狱的事情,这个监狱在对犯人进行改造中,不仅仅限于政治学习和法制教育,而是从人的洗心动念处入手,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植入监狱的劳动改造中。他们选择的是《弟子规》,诵读经典与“亲情帮教会”的开展,触动了服刑人员内心的道德律,让服刑人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许就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触动了他们的内心吧。

不过,《弟子规》中也有我觉得不妥当的,比如说:“邪僻事,绝勿问”、“不关己,莫闲管”,我觉得就是现在说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人做事这样子总是不好的。妈妈说:国学经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的理论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都有所指导,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思考,批判性的学习接受,也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看来诵读《弟子规》,不能一味的死读死记,还要动脑思考,活学活用呀!

弟子规心得(篇8)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虽然很简单,但就是由于没有认真去学习《弟子规》真正去体会它里面其中的道理。所以我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明白和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得道理。《弟子规》更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进步,给操劳一生的父母稳定而幸福的生活;给自己的子女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做人的榜样。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

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由于工作性质和思路不同产生意见分歧时,总是抱怨别人而不好好检查自己,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同事和上下级的关系,更能明白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