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精选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精选。

阅读作品后,我们的思想被作者带领着遨游。 好的读后感应该能够准确地传达文章的深层意义,为了方便大家的使用和理解编辑整理了“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1)

由人民的名义结识这本书,但这种偏学术的历史类作品对我这个历史渣渣很不友善,所以就搁置了。最近因为热播综艺节目一本好书,王劲松老师实力演绎万历一生,重又读起这本书。是为缘由。

毫无疑问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作者客观公正的用大历史观的陈述方式叙述了明朝中这一段由细节入大局的历史。

全书以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讲政治,以海瑞讲经济,以戚继光讲军事,以李贽讲思想,以无关紧要的1587年为时间线,客观公正的陈述了本朝的历史及文官们的官僚政治,和对本朝后期发展的潜在影响,把当朝的全局状况以一种新的视角清晰的展现出来,读者可以清楚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并且通过读者晦涩的暗示理解后朝的发展及影响。

全书在每一段陈述中,以人和人心为主,用事和细节说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普通而又具备历史必然性的存在。例如在写戚继光的时候,先是描写他武治一等,文学造诣也极高,接着又描述他三个老婆可以被戚相瞒而彼此不相知,作者不表达观点,但一个真实立体多重角度观察的人物就出现在读者面前了。

全书读起来的感觉很爽,因为历史点非常多,感觉作者参照了很多很多历史文献,敬佩崇拜的同时又深刻的觉得自己了解的太少。可以感觉到作者涉猎之广,表达之深,值得反复阅读。

不过明朝的皇帝很多都很任性很奇怪啊,哈哈。

另外,综艺节目一本好书真心推荐。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2)

《万历十五年》英文直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本书是黄仁宇透过不一样的人物从不一样的侧面来看当时的社会。其中各个阶级、各种性格,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成为当时制度的牺牲品。作者以1587为基点,从小事着眼,辅以当时人物,描述了藏在表面和平下的制度危机。

首先提到的是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时,皇帝已心灰意懒,多年没有上朝了。万历以前也是一个野心勃勃,期望透过励精图治到达万历中兴的有为的皇帝。而文官集团只期望皇帝做一个象征,一个毫无主见的傀儡,在各种繁琐的近宗教式的仪式中扮演一种道德上的楷模,以之教化百姓、团结官僚集团。我过去以为皇帝无所不能,什么事都能够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但历史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万历是一只囚禁笼内的鸟,而这只笼子是成熟的文官集团。万历在笼中失去有天性之爱的正常人的生活,母亲的感激不能慈爱地表达,妻子妃嫔对万历仅是畏惧,儿子在争储中疏远,连唯一有心灵交流的郑妃也无法使她的儿子立储,来讨心爱的人的欢心和保证她的未来。他应对的是讪君卖直的口是心非的官员,这些人只是把正直当商品。用诽谤和所谓敢谏来获取名声,他们所的也不只是名节,还有伴随道德楷模所带来的还乡后的权威。万历的不作为是对官僚集团的反抗,高级官员不增补,以致六部部长都有多位空缺。

首辅张居正是向现实妥协的人,但是他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个认清潜规则、利用潜规则的现实主义者,如果说当时的文官大多是阴阳的两面派、阴谋家,那么张居正毫无疑问是其中玩弄阴阳的佼佼者。张居正当上首辅也是一次次玩弄阴谋权术的结果。就方法上看张居正的手法肮脏,但是张居正做的事又是为了百姓和国家,一条鞭法的大胆改革旨在将繁琐的税赋简化,以减少其中猫腻,对官员的考察法提高了行政效率,尽管这提高效率的方法仍是上级向下级施压而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张居正的改革充实了国库为万历三大征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我看来张居正要获得成就,在朝中扶植亲信,是无法避免的,没有那些亲信的支持,没有把握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权力,没有下级办事官员的执行,张居正位置再高,帽子再大,也只能是万历第二。张居正是个改革家,但他应对的社会积重难返,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张居正苦心十年后操劳而死,其改革方案也被一一废除。

申时行是个与张居正不一样的首辅。他是深谙文官心里者,懂得在皇帝与文官间调和。申时行是文官制度下楷模,看似没有什么功绩却办成了很多大事,只是他能够为治黄河选取正确人选却无法保证正确的人选一向被选取。最后他也无法逃脱个人的杯具命运,被百官弹劾驱逐。他期望透过当时的官僚政治推动仁政建立和谐社会,也是失败告终。

海瑞是个杯具。文官集团认为海瑞和万历一样用来作为官僚集团的装饰就能够了,这样的顽固人用不得。海瑞的杯具不止于被官僚集团抛弃而无法实现人生理想。同样在于海瑞即使处要职也无法实现理想。从海瑞经理的案件来看,海瑞正因技术手段的不足无法凭证据等决定,海瑞做不到公正,他能做的只是偏袒穷人,而百姓也绝不都是善类,海瑞也曾抱怨刁民假称富人强占田,导致案件变复杂。海瑞以儒家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但这已经不是那个遥远的时代了。官员的贪污腐化也不能以现今标准来看,那些常例是朝廷默许的,也能够说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需求一种妥协和放权,比如支付吏的工资。甚至能够说海瑞是在向当时的经济制度发起挑战。比如不少小说和笔记都写到,一个人得中进士,立即有人前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影响诉讼,如何利用权势做额外收入的资本。可见土地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甚至不只是王公大臣,还有平民百姓。官职不止是一个行政上的职位同时还是获得财富身份地位的工具,而这利益收益的不是官员一人,还有官员背后的整个家族。一个家族中的贫民常常是靠官老爷接济,获得教育机会的。另一方面看海瑞看似为民做了公道,但那些地主难道就不是民吗,他们取得的财产就能够任意处置吗,

制度上的杯具也就在此,正规经营得利者因其潜质积累财富成为地主往往代表先进生产力,而这部分人一向是被历史舆论打压丑化的。兼并为何不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英国工业化前也有圈地户外,可能是当时没有没有解决失业农民生计的方法,比如工场或工业化的工厂,因此失业农民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然后发起席卷帝国的风暴,最后简单打败复杂,一切又回复单元的均匀的状态,开始新一轮的帝国兴衰。总的来看,海瑞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以上三人或是要改革,或是要持续现状,或是要回到洪武年代的吏治,但都失败了。包括万历皇帝在内他们应对的是深刻的制度问题。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张居正、戚继光、海瑞都不是单纯能用善恶评价的。其行为的复杂是正因其背后历史环境的复杂,要妥当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除了善恶之外,还有很多事不是想当然的,例如万历皇帝的权力范围不大,不能随心所欲,没有金融机构做中间调节造成的社会经济畸形(如全民高利贷),此刻不合理的东西在当时可能就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出现或者必需的。

读完这本书仍稍感不足,虽然《万历十五年》从小事着眼,其中有部分民间经济的叙述,但对明白作者的大历史观仍感不足,当然也可能是我本人读书不足。我感觉中国历史对于上流人士给予了过多关心,而忽略了下层百姓如何求生存求发展,对农民常常一个小农经济的印象贯穿始终,但各时各地的小农经济定有不一样,富裕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山地和平原水乡,北方还要应对游牧民族的抢掠,南方要和少数民族融合,各地状况不一样,经济发展形式也应当不一样,数字管理是否有其需要,又是发展到何时需要,为何不能自行产生,都是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了解农村就是不了解这个国家。但从《万历十五年》中窥见的民间经济无正规银行而不得不借高利贷,甚至稍富裕者都可能是高利贷者;无法宏观调节的货币流通及后果;通货紧缩;科举制与平民获得财富地位的紧密结合等等经济状况仍是我不菲的收获。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3)

作者提出的“阴阳”二字贯穿全文,(其中阳为堂皇的伦理道德, 阴为切实的利益索求),以1587年(万历十五年)为时间轴,上下延展,采用类似纪传体的形式,对万历年间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们作了深刻剖析,其用意在于通过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年中的人事变迁来透视整个明王朝的运行状况,即采用作者所提出的“大历史观”来推导出历史沿袭的前因后果,对史学研究和现今发展提出可供采纳的意见。

人物档案:

姓名:朱翊钧

职业:皇帝(万历皇帝 明神宗)

特点:活着的祖宗

评价:有个性追求但是懦弱保守,受制于文官集团的道德压制,在立嗣一事上产生巨大矛盾,选择消极避事。

姓名:张居正

职业:内阁首辅

特点:干练通达 治世能臣 改革家政治家 自身不检

评价: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营造万历中兴的气象,丈量全国土地,提出“一条鞭法”等。但是由于行事激进,雷厉风行,加之自身不检点,得罪了文官集团,死后身败名裂。

姓名:申时行

职业:内阁首辅

特点:和事佬 圆滑世故

评价:看透明朝政治弊端,以张居正为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喜好息事宁人,使得明朝重归衰退旧轨。

姓名:海瑞

职业: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模范官僚)

特点:两袖清风 刻板固执

评价:理想崇高而不切实际,就个人品格而言可谓完人,但是宏观而论,则显得泥古不化。在触动地权这一敏感问题后被革职查办。

姓名:戚继光

职业:总兵

特点:抗倭名将 军纪严明

评价:与俞大猷相比,戚继光更“识时务”,认识到敏感高压区,只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发挥到极致,练戚家军,摆鸳鸯阵,写《练兵纪实》《纪效新书》,一代名将,东抗倭北镇蒙,受张居正牵连,贪污等事发,身败名裂。

姓名:李贽

职业:哲学家

特点:痛苦矛盾,发扬个性而未冲破儒学樊笼

评价:看似逍遥 实则焦灼。

Gz85.coM编辑推荐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模板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模板”,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1】

对于明朝,特别是万历年间的历史,是极其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王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黑暗时期,而至于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数。

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可以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但聪明的历史学家就能发现其中奥妙,其实在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大事都与这一年有很大机缘。

黄仁宇老先生,主张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的大历史观。关于这个,确实让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因为这个对我来说实在是有些深奥,令我费解。而从书中内容来看,也是比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这样的一类书,并不是说一昧地去看故事情节,这不是小说,也不是故事书,而是纯粹的历史书籍,也有着教科书的意思。既然这样,那就应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来挖掘它的精华,品味其意思所在。

此书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绍一个人物,以每个人物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从这些朝廷中各种人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阳早已成夕阳,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而从统治阶级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风邪气盛行,一些忠义之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而万历十五年,恰恰为此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这本书阅毕,到有一种愤慨之情,热血喷张的感受,与对世道苍凉的哀叹!即使是那么平凡、枯燥的文字,却使我情不自禁,历史的确有它的魅力啊!对此我也嗟叹不已!我还得到了题外的启示:黄仁宇善于着手于小事当中,而发现大症结;那我在生活当中不也应处处留心,从小事做起,善于发现问题与观察思考。而我自己也正是缺乏这一点啊!

《万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浅啊!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2】

《万历十五年》是对明代衰亡原因的概括,选取的人物分别反映了不同方面衰亡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又可以归结到社会制度的某个问题上去,让人明白明代衰亡的表面与内在之间的必然性。

从“表”上看,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皇帝制度本身是君主专制,而皇帝决策常常有误。并且在与群臣的较量中,群臣占优,皇帝便报复性地消极怠政。一方面皇帝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皇权正在被变相地攻击而受限。前朝的集权化导致了万历年的皇帝即便不谋其政也不让大臣出头,结果拖累了社会发展。

第二,官僚政治严重。书中有一句话说“官只担心民众吃不饱,不担心民众吃不好。”官们更关心的是“合法与非法的收入”,地位,名利。私心人皆有之,但放到国家层面,缺乏法律规定,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这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张居正。《明朝那些事儿》这样评价他:“最奸的奸臣都被他赶跑了,你说谁最奸。”他对皇帝来说是父亲一样的存在,而张居正本身是官僚阶层的顶点,是剥削阶层的主力。尽管他本人渴望更好地治理国家,重视民生,但他所在的阵营却因他的力量壮大甚至与他本人、与皇帝对抗。

第三,是岗位待遇问题严重。明代官俸之低众所周知,而正是这一问题导致监察部门对腐败视而不见,从而使人民生活水平与生产力长期低下,转而又威胁到岗位待遇与税收的规范性。

第四是部门管理上的不科学。其严重后果从倭寇攻入内地环南京城抢掠后全身而退可见一斑。曾经发展水平世界第一的明朝被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来的流寇恶民如此狂虐,其部门管理确实存在极其严重的漏洞。说到底,还是中央机构、文官集团没有一种有效的制度来管理军事机构,使其能高效运作又不至威胁中央集权。而文官集团在日本人的长刀架到脖子上之前并不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些人更在意的是压制武官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主导社会风气,攫取更多物质利益。因此,若无张居正这样的人力挽狂澜,事情还不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然而这四个方面,以及其他未提到的方面,在书中被归结到一点上:道德统治社会。以四书五经作为不成文的治国方针,让人的利益、欲望缺乏可见的管制,而使行为与准则渐相背驰,而形成的了“阴”与“阳”。明代是一个充斥着“伪物”的朝代。哲学家李贽也因研究这种现象而名声鹊起,最后却触犯了士绅阶级利益而在当时身败名裂;张居正生前励精图治,死后也被大清算;二辅门生参奏大辅,三辅门人参奏二辅;戚继光因自己用士兵武器战斗而得以留职,他的同僚却因支持技术创新发配边疆,只因技术发展要重新洗牌各个衙门和官职。文官集团曾为这个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却成为了社会毒瘤。这不是什么人性的悲哀,人为利益来去本无可厚非,说到底还是治国之本出了差错。

由此观之,要整顿的是执法制度和力度、社会生产制度、军队编制,而最重要的还是限制这些“伪物”,着眼人的生活水平,尽可能利用当时的剥削关系促进技术发展,再促进社会革新,这样以来就可能为我们的明朝续上个几十上百年的寿命了,直到工农社会真正的主人再次为自己代言。

可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万历十五年一去不复返。我们只有在它的教训之上尽全力把未来的事情做到最好了。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3】

黄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喜欢他细致冷静的笔触,喜欢他显微镜下的大历史观,喜欢他对历史技术性的剖析,喜欢他描述时理性、同时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万千读者中普通的一员。王朔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中开篇就提到“说来惭愧,《万历十五年》这本写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陆发行并引起强烈反响的书,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观。”而我是20xx年时得闻其名,真正与其结缘已是六年之后的事,届时《万历十五年》已经再版21次。三年之后,提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是好评如潮。应对如此多名家的书评,我真正感觉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了,好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万历黄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里,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20岁亲政以后,万历皇帝也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以往组织三次大征。但后期他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万历皇帝对朝野上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黄仁宇先生说:“他(即万历皇帝)身上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能够做出确切的答复。可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现,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能够作为一条界线。这一年表面上并无重大的动荡,可是对本朝的历史却有它异常重要之处。”

《万历十五年》分七个章节,叙及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这种情形实不是某个人性情本事导致的成败得失,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为了其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提高或者绝对保守,最终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故事只好在那里作杯具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采取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以人物为中心,选取不一样的主角来代表当时社会的不一样阶级,浓缩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也浓缩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种描述方式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变得大众化,让原本枯燥、单一、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成为每一个人都能读懂的文章,每一个人都为之吸引的故事。六个主要人物,七个章节,看似个各各独立却有一条主线一脉相承。而作者对明代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在每个章节中缓缓展开、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打动着读者。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4】

“以铜为镜可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这个寒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完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明朝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让我对于当今社会得出了些许感悟。

这本书用传记的手法叙述了当年张居正生前得志,死后却遭掘官之耻;申时行调和皇上与文官之间的关系,处处当起了和事佬;大英雄戚继光在张居正生前位至“总理蓟州军务”,张居正死后却被罢官家居;饱受褒扬的“青天”海瑞,最后却被迫开始长达十五年的赋闲生涯,直至死去;名仕李贽失势后,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一开始试图冲击礼教束缚的万历皇帝,最后却不得不开始长达十七年的“无为而治”。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以德替法制度的牺牲品。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朝为极限,这就是一定问题的症结。

纵观全书,明朝庞大的文官集团是导致这些的根源。以万历皇帝为例,为了防止再出现类似于正德皇帝任意妄为的事情,在万历皇帝登极之际,他们决心不再让朝廷的大权放在一个年轻人手里,听凭他任意使用,而是设法把皇帝引进他们崇奉的规范里。文官们让他从小接受翰林的教育,注意他的家庭生活和私人活动,尤其防止他接受武官和宦官的不良影响。于是他从小就没有体会到自由的意义,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而获得臣下的尊敬,以至于在后来闹得满城风雨的立储问题,这个孤立无援的皇帝因为缺乏坚强的毅力,一再向强大的文官集团屈服,最后干脆以消极怠工来抵抗,即老子所谓“无为”。

这样一来,皇帝找不到更合适的事情可以消磨时光,只好看宦官掷银为戏。他的消极怠工使帝国陷入深渊。设想,假如文官集团不以“德治”思想处处限制万历的行为,使他保持早期的雄姿英发,励精图治,明朝会不会再出现一次盛世局面?明朝时文官们奉承道德和礼教,他们经常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一己私欲,口中振振有词,背地却瞒天过海,海瑞作为一代清官的模范,却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愿意做海瑞,以至于万历十五年丁亥的岁暮,海瑞的死讯传出,使北京的朝廷大大松了口气,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有着尴尬和不安,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一个个充当纸笔上的巨人,高谈阔论的演说家,行动上的矮子。正是由于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革新才能引领潮流,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政治改革,医疗教育,廉政建设等,仍出现“踢皮球”的情况,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如今国家提倡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实干兴邦,励志创新,走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历史是一条时间的长河,读史以使人明志,从史料当中,可以读出如何建设我们的祖国,如何做到“实干兴邦”,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决胜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应读史,善读史,力争从史中汲取经验以兴国。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题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己亥年腊月,读得《万历十五年》间春花秋月,今之视昔,悲夫!斟酌许久,思春秋何以变,量文明何兴衰?感慨系之矣,故列作此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看秋月春风,知仓廪实而知礼节,明历古之变。忆往昔品唐诗之高雅,览盛唐之风采。前有“车如流水马如龙”之盛景,后有“八荒来拜,万国来朝”之繁华,礼仪之邦威名远扬,泱泱华夏震慑八方。何以得?秦王玄武变,中原尚贫瘠,贞观数十年,旧貌换新颜。“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黎民百姓知礼仪、识礼节、心胸阔、大体成。是因李世民深知“船能载舟,亦能覆舟,”勤俭节约,发展民生,兢兢业业,轻徭役少赋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乐得其所。据悉贞观年间,路无冻死鬼,九州无豺狼。以史为鉴,仓廪实而知礼节,历古文明方能一日千里。

看秋月春风,知衣食足而知荣辱,明历古之变。纵横明朝百余年,第一才子杨慎连中三元,成为大明王朝绝无仅有之奇才。叹世宗,流连风月辱忠贞,惜杨慎,流放云南苦难言。毕生蒙辱意难平,一叶扁舟,一顶草帽,墨笔落下,一生再未归朝廷。在锦绣河山间放浪形骸,于前朝书海间苦心孤诣。多年以后,白发老人安然入土,著作等身,名满天下,为文明画上瑰丽一笔。柴米油盐的衣食饱暖成为生活基本后,人方能思荣辱。因为知耻而后勇,所以文明得以在秋月春风中变迁不止。卧薪尝胆十余年,不忘一介忠臣夏言惨遭奸人陷害致死之耻,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徐阶,风风雨雨忍耐严蒿的折辱,最终斗垮严党,惩恶扬善,清平天下。虽说“江东才子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然而江东霸王不堪汉高祖四面楚歌之入辱,乌江自刎,留下千古绝唱。屈原发配吟泽畔时低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愤恨“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半生忠君恋阙,心系国家,不甘亡国之耻,于是纵身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凡此种种,皆言荣辱,而后荡气回肠,雕镂下千年长河涤荡亦挥之不去的中华品质!以史为鉴,衣食足而知荣辱,历古文明方能生生不息。

看秋月春风,知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阅百年满清,基业显赫,却闭关锁国,孤陋寡闻。慈溪专政,宦官外戚,遍布朝野。上不服度,六亲不固,民不聊生,豺狼当道。江山笑,烟雨遥。于是满清摇摇欲坠。亲王腐败,污吏横行,压榨民脂,尸位素食。纲纪松弛,政令不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于是大清王朝匍匐于列强铁蹄之下,覆灭在历史长河中。以史为鉴,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历古文明在刻古与雕今中选择了焕然新生。

看秋月春风,明历古之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在互联网翻天覆地,科技日新月异之年代,可览古今史册,亲鉴万事得失。更当图学治国,舞慧笔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情万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读十五载万历,看尽纵横八万里,上下五千年。呜呼!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古千年,是非荣辱,文明兴衰,不过如此!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6】

《万历十五年》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著作,他的作品不但通俗易懂还带有哲学和社会见解。用形象的文字和意味深长的伏笔让这本书的内容升华,成了一本受众人喜爱的好书。

张居正的名字想必学过历史的应该无人不晓吧。这位身居首辅之位,当太子老师的人一生以节俭朴实,安定国家为初心的忠臣自始至终受人尊敬,但他的改革新政却引起了以先贤之训为守则的文官的不满,像文官这样保守且饱读天下书籍的人怎会对这种改变古人做法,树立新风气,标新立异的人置之不理呢?很快他就受到俗称“反张派”的人各种人身攻击和谣言,果不其然在他死后,他的名声一落千丈,就连皇帝都对他老师死后败露的“丑事”与一生所希望的背道相驰而失望。所以如果想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家,就要搞好内部关系,因为你身居高位,你的一举一动都惹人眼目,如果你无法服众的话,你的单位组织就会受到民意降低,至而导致连索反应,每个朝代大都是栽于“朝庭”这个组织的失败领导,让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秩序的平衡破碎。

海瑞是我国的著名清官,以刚正不阿,和机智守法出名,关于他的佳话并不罕见,但官场风浪大,这样一根“眼中钉”怎能不除掉呢?于是海瑞多次被罢免官职,被人遗弃,他为国家甚至连皇帝都骂了一次,这样不惧威的爱国忠臣终究受到赏识,此外他还是个有骨气的人,对普通的职位提出抗议,可国家领导人却不敢惹他,因为他的重要性和他的品质已让全国人民敬仰。

这真是一本好看的书。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7】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愿你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8】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一样体验的。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看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看到的,吴晓波说,仅有经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美丽,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可是对于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源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认识历史,怎样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此刻也还不明白,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能够啊。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趣味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之后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读历史的确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能够一句话总结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适宜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他们最大的差别不在本事上,在为人之道上。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比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比较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能够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进取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肤浅之言,可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机会还要重读。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9】

《万历十五年》经过记录在16世纪中国的历史背景下,万历年间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乱,反映了当时社会,高级官员的悲惨人生。

本书用作者自我的话来说,能够算是“大失败的总记录”,万历皇帝、元辅张居正、首辅申时行、清官海瑞、名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这六个人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书中侧面提及的人物,也通通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并非个人原因能够解释,而是“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种以传统道德治理国家的制度已经山穷水尽,导致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而黄仁宇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明朝采取极其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并不着眼于提倡辅助先进的经济以增加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历史就是这样的神奇,透过历史能读懂未来。历史总是在创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历史,由不一样的人去描述,就会有不一样的历史观。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不一样的人发现的细节不一样,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一样。《万历十五年》所表达的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绝对大多数的人都穿了件绚丽的外衣,那就是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来满足自我的私欲。

还有两个人的比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比较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能够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进取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书中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从没有说道德能够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扯上一个道德的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协。所以,在现代应加强法制建设,同时重视道德作用。只可是不要把道德技术化,要优先研究法律的作用,这样便不会重走以前的老路。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能够用于治国,孝能够上升为忠。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能够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们去品读。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10】

如果说张居正是万历一朝开始几年的CEO,那么申时行则是被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CMO(首席运营官),只是,在张居正去世之后他没能顺理成章的成为CEO的继任者,而是更多的扮演起了大权独揽的皇帝背后的男人。这时,他的角色,比起他的前任张居正来说,其重要性已经低了很多,相应的权力也削弱了不少,这时候的万历已经把帝国最后的决策权拿在自己的手中,以防止再出现一位张居正式的人物。

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从其清算运动中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而这些,与张居正活着时候皇帝所掌握的事实,是那么的不同,因而也使万历对其彻底的失望,而之前,他几乎是被这位自己的老师一手教导起来。继而,随着文官集团的不断揭发,万历也一步步的由失望而转为了愤怒。同时,随着皇帝年龄的增加,他也已经不是当年的九岁小儿,对于一些事情,他已经可以有了自己的想法,因而,他渐渐的把帝国一些事物的决策权收回到自己的手中。此时的首辅大学士,与张居正在世之时相比,已经变了味道,他已经由帝国的决策者而变成了皇帝命令的传达人。而由于是被张居正一手提拔,在其被清算之后,就使申时行的处境变得更加尴尬,也使他注定只能活在其阴影之下。

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中,CMO正是那个CEO背后的人,他们也大多难逃被CEO的光环所笼罩的命运而鲜有库克那种走上台前的机会,不过,这同样也是一个考验个人能力并且不可或缺的职位。因为,他们的工作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流畅度,从这个方面来讲,申时行显然并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或许,明帝国发展到现在,其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努力就能改变的。

总的来讲,申时行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首辅,除此之外,似乎很难再对他做出任何有益的评价。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精华


这份“万历十五年观后感”是我不懈努力的成果,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写一篇观后感,有哪些要求呢?对于一部优秀的电影而言,它能够引导我们对人生进行深思。不同的时间段和心境下观看同一部影片,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将自己震撼的心理变化记录下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请认真阅读本文中的应用场景!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1)

不同于断代史或大事记的传统历史写作手法,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选取了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普通的年份进行了社会和人文层面的分析,诚如开篇所言:“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万历十五年……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然而隐藏在平静的社会生活后面,潜伏着明朝由盛转衰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唐朝藩镇制造成的动乱和宋朝管理的松懈,明朝实行严格的**集权,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甚至取消了丞相设置转而依靠原来仅为文学侍从的“大学士”作为统治中枢,组织机构的失衡日渐形成。文官的地位在明朝达到了历史的顶点,武将们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但其社会影响,却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文章。明朝任用文官作为总督巡抚来指挥各级武官,在总督巡抚之下还有“兵备使”或“海防道”,名为监察,实际拥有调度攻防的权力,在军政方面,人事的任免以及补给、交通各项也统统由文官主持。

这种军事组织,一方面打击了军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造成决策和军事行动迟缓。在经济上明朝的财政、税收政策打击新兴的工商业,维持单一的农业经济;在文化上僵化科举制度,采用“八股取士”;而对外**上实行“海禁”,重回闭国锁关的政策。明朝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200万的军队,却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军事供给和作战能力,“土木之役”中一国之君竟被瓦刺俘虏,而后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景山,然后是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努尔哈赤率领清兵入关取而代之,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中国封建社会在唐宋达到顶峰,明朝的皇帝从太祖朱元璋起未尝不是雄心壮志,延续一个强盛的帝国梦想。从家教和制度约束的角度来讲,明朝的皇帝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如万历皇帝年青时一次与后宫歌女把酒言欢,慈圣太后得知后竟在宗庙祖先牌前痛哭流涕,自责未尽教导之职,并罚皇帝长跪,与朝臣商议差一点废了万历皇帝,虽贵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但小日子也不好过。与其政治抱负不相称的是明朝单

一、低效的国家管理机制。明朝加强了封建伦理和政治思想,在万历年间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封建社会的模范官僚:海瑞,他的治国方论很有代表性:

“两汉力田孝弟并科之意,隆礼相爱,惟上意向,唯民趋之,一归本业,力返真纯”,希望领导社会回复到历史上和理想中的单纯。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滚滚向前,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在明朝快速发展,复杂的社会发展挑战着政治管理层的智慧,然而明朝的统治者未与时俱进,死守着封建传统的治国理念,单

1、 低效的官僚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明朝虽然经济发达,但在敌人目前的情况下,不可能组织有效的军事**体系和作战战略。明朝的政治家们也未尝不在反思“土木之役”、正规军打不过倭寇此类现象的制度根源,张居正、戚继光等有识之士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终因触动既得利益者而遇到强大阻力而无力回天。传统史学家将明朝的灭亡与宋朝一样归于外族入侵这样的外部因素,然而《万历十五年》揭示的制度性缺陷说明明朝的衰败已是历史的必然,而这种衰败,也代表着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中国大历史的转折点,而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深远。

最后,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一书所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一个朝代的兴衰,在一个“四海升平”的年份里找到了体制根源,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事物发展的机理,从风平浪静中洞察涌动的暗流,这不是一种睿智吗?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2)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

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读到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李贽、海瑞的生平事迹,对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张居正和申时行,两人都曾官居内阁首辅,但两人无论在性格还是做事方法上均大相径庭。张居正高调豪放;申时行低调内敛,谦虚谦恭节俭。

这两种不同的风格,似乎也造就了行政时期的成就和后世的评论力量。张居正可谓乱世之师。正德、嘉靖之后,明代开始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隆庆皇帝任命张居正为万历初年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到了万历皇帝登极,张居正又借助皇帝的年幼以及自己是皇帝老师的职位,开始大力推行自己的改革,并取得一定效果,同时证据整夜知人善任,调用戚继光镇守蓟州,保卫京师,解除了北方俺答对明朝的威胁。

但由于这些新政策触及公务员群体的利益,张死后被残忍地清算。我们可以说,张居正在性格上有一些缺陷,比如过于苛刻,言行不一,对别人更加自私和严格。但推动张居正悲剧命运的仍然是利益冲突。

人有双重性格,阴阳兼备。表面上的支持并不意味着心脏的排斥。张居正在他面前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但他无法忍受死后的毁灭。

与张居正不同的是,申时行绝对低调,这也是张居正悲剧命运中的人性哲学。他的一生,都强调“折中平衡”,力求维持各个团体间的利益平衡关系,借此达到社会的稳定,因为他并不追求改革,而是以一位守成者的姿态现世,但是我们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可以看出,万历皇帝的中期开始,由于皇臣之间开始出现了嫌隙,万历开始消极怠政,社会再次出现了危机,而申时行只是采用“保守**”根本无益于从内部从基础解决王朝的衰败现象,申时行的作为只能使王朝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一种延续的时间惯性,无法使王朝再次回到洪武之治时的盛世。但也许,最重要的事,申时行的为人处世虽然对国家的贡献远不及张居正(张居正政策被废另议),但是申时行却能够明哲保身,颐养天年。

在申时行因为立储之争辞职后,万历皇帝还会在他生日时献上寿礼就是最好的例证。

两种人,两种风格,同样都能位居人臣,但至于如何看待,也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戚继光,一代名将,我不禁感叹英雄之路的尽头:人,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都必须留下一条退路!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3)

《万历十五年》是以铺叙方式为主的纪传体,书中记载了发生在这一年的许多看似无关的事情,这看起来是个偶然,但是通过这些事和人,又表明明朝的衰亡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无法避免。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明朝是以道德来代替法律制度,不只是明朝,历朝各代皆是如此,只是统治思想有所差异。在这样的制度条件和统治模式下,文武**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皇帝愚昧、腐败、无能。用这样的统治集团治理一个国家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是败。但明朝有很好的机会改革和发展其经济,但他们都错过了。

其根本原因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国之精神已经耗尽体力”。因此,一个国家的衰落与其政治制度有很大关系。一个完全基于社会伦理的国家,只有强调规则,才会倒退。

在这样的制度里,不管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是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亦或是都御使海瑞,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一些侧面提到,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人物,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是制度造成的悲哀,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一不成为其牺牲品。

学习历史和阅读历史不仅需要了解知识,关键是看原始历史对现在有什么好处,坏的方面可以借鉴,好的方面可以借鉴。我们从万历皇帝的统治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是用技术经济力量和法律来支持人民,而是依靠政治压力和道的宣传,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万历皇帝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时代,不仅有象沈士兴这样能干的**,还有象严嵩这样狡猾的恶棍。有人说:万历一朝是明朝盛与衰的转折点。

而我读了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后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感悟

万历是个聪明人,网,他明白,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碌碌无为的昏君,明朝的衰败已经无可挽回,而且,在封建官僚制度中,他的想法根本无法实施,于是,他彻底绝望了。他把一切国事都托付给了沈士珩。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郑公主能理解他。但他掌权40年。在这40年里,中国经历了一个非常黑暗的时期,这也预示着明朝的灭亡。

事实上,我认为即使万历皇帝知道这一点,他也不应该放弃**。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一个好皇帝,这样即使命朝后来灭亡了,后人也不会怪他,因为封建官僚主义必然灭亡。其实,万历皇帝本来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只不过没了张居正,有了郑贵妃,万历皇帝就整天与郑贵妃享乐,几十年都不上朝,万历皇帝就完全堕落了。

《万历十五年》一书使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读了本书后,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必须以大历史观分析中国传统社会之症结,才能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合理融合,为我所用。

万历十五年,国泰民安。然而,在黄仁宇先生的分析下,整个明朝帝国危在旦夕,各种矛盾激烈碰撞。即使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腐朽的政治制度也远远落后于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崩溃在所难免。从不理朝政的皇帝,到有心无力的首辅;从维持传统的阁僚,到受人尊敬却无人效仿的清官;从天生统帅却被打压的将领到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各类思想家。

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不再是教科书中的英雄,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物形象。在万历皇帝眼中,也许他只是一个傀儡。即使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不能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也不能打破传统的公务员制度。这意味着,即使是一个睿智、有改革意识、极富权力的皇帝,也没有能力阻碍历史进程中的伦理制度。此外,这些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是皇帝。他怎么会有勇气?

这也造就了作为明朝的某些皇帝,还经常以赌气的方式跟大臣玩捉迷藏,去换取所谓的自由,所谓的非紫禁城的气息。在这种伦理制度的压迫下,反而要求人们去追寻创新,去强调发展,而创新的成果一旦触犯到该制度又将会无情被压制甚至为之牺牲,这自相矛盾的去维系旧制度的做法实在需引起人们反思。

1949年中华人民公和国成立后,反右派、人民公社、中国共产党等各种主客观做法都不符合客观,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这正确的决定迅速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依法治国也正式纳入宪法,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一个进步。但同时,国家当今依旧面临的不少问题仍需我们从这本书中去学***鉴。

面对当今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它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我们不仅要借鉴外国优秀成果,更要深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下,产生一个既不同于传统文化,又区别于西方文化,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之中,产生于对自身矛盾的不断解决之中,产生于对自我的不断完善之中。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继续发展,人民才能永远健康。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就不仅仅是超出我自身能力的30%了,在此之前除了唐太宗本纪宋美龄全纪录之外我就基本没有读过任何与历史相关的书籍,中国的没有,外国的就更没有了。我是个外文盲,外文音译过来的名词记起来特别困难,所以看得很少很少。

神奇的是这本《万历十五年》虽然阅读周期间隔较长,但真正集中看下来的时间加起来应该还算比较短的。当然,这个“快速阅读”的感觉让我在翻完最后一章看到其他学者所写的评论后有些许不安——我是不是看漏了什么?有哪些信息是我在阅读当下没有提炼到的?

可一时半会儿我还不太想看第二遍。于是读后感的梳理工作就从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写起。

这本书选取了公元1587年中国明朝的七个人物——皇帝、首辅、官僚、将领以及一个思想家?并以这七个人物为引子从上至下的描述了明代社会各个领域所存在的各种现象,并于其中阐述了作者自己对于政治、经济及军事等等领域的思考。

史学家,见微知著。人物相,众生相。

——百足之虫,未死先僵。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关于海瑞的描写。需要说明的是我虽明白历史绝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调,但仍多年深受“赢家抒写历史”版本的荼毒。比如像海瑞这样一个以清廉严政著称的正面**形象,作者给予了“传统”教材中鲜有的评价——“古怪”。

这令在我初次看到时感到十分的讶异。

“古怪”在放在这里主要意味着——“不合时宜”。也就是书中所写——“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是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为什么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

——海瑞之所以能够做到“严格”,根本原因是在他心目中所秉承的“律例准则“极为清晰,但这个”履历准则“基本皆是出自于”四书“的训示,及其所延伸的个人对于善、恶的”直觉“。而他“这种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实际作用至为微薄”也正是因其”个人道德职场,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所以,这种几乎全权依靠个人自觉修养的做法,没有一个标准统一且更为强大的约束力加持他人谁能习得?

而又如何习得?

回过头来说,何谓“时宜”?拆解一下即为个人所处的时代,当前时代的社会制度,当前制度下的组织技术乃至物质文化需要。海瑞“将洪武皇帝提倡的原则奉为金科玉律”,为官期间又惯以纲常善恶代替“成约”行事——“**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有种熟悉的感觉?号召女性回归家庭,鼓励生育二胎,以及前不久央视那个“彩衣娱亲”的公益广告......历史往往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而这样看来以史为鉴真心不是凭空说说而已。

说到家庭,海瑞曾结过三次婚,前两位夫人皆因与“婆婆不和”被休身出户,第三位夫人早逝。根据心理学中的原始家庭理论,挖掘悲剧的根源应该是很有意思的。结合其官场上“胶柱鼓瑟”般的履行职责甚至犯言直谏的表现,你能肯定说这不是另一只中国古代版俄狄浦斯的化身?

想起某次课堂上的争辩,导师引出世人皆凡人,都拥有善恶两面。台下立刻有人不服举出孔子海瑞甘地等等古今中外的先贤做例子,导师耐心解释道,这些“圣人”把“善”留给了大多数人,而把“恶”留给了身边最亲近的人。于是众人低头默默思忖间四座哑然无声......

事后再想想,我们胶着于人性深处一定拥有“恶”的一面与执着于寻找的“圣人”时的那种心态其实并无二致,但凡陷入“绝对”圈圈中的同时,我们也就等于框死了自己。执恶如何?执善又如何?

一个人活在世,终究摆脱不了他所诞生的社会,所成长的环境,所“被传承“的思想和意识,正所谓”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人性的复杂程度又岂可是为善与作恶这么简单的标签可以概括的。而在现实中与人交往,彼此合力构筑默契与信任,那又需要经年累月花费多少抽丝剥茧般的细腻、耐性与热忱。

也不知是否正因如此才有佛家出来将世人于这繁杂缭绕的虚妄表象中度化,将世间的众生百态剥离的只留下一个个单纯的内核以及无数的”善行“与”恶行“......

海瑞一生清贫无子,牢牢守住了“忠孝廉俭”的声名。——古人对于“声名”的追求,却又是令我感到惊诧的另一处。书中描写过当朝**会因力谏天子被批判为“哗众取宠”。

即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竟然甘愿冒着失去性命的风险去挣得一个在历史上的声名。这点的确令我有些难以想象。但若换个角度想想,千年大国,假借儒术的维稳,这些忠臣飞蛾扑火般的做法,也很难说是不是对一个泯灭掉个性的民族一种极致的反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更加丰富的还原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海瑞的诚实、节俭和自制力在当今社会仍被用来宣传和赞扬,但他回归了现实生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性格缺陷和思维局限。当然,这几乎是每个活着的个体也需要面对的现状。

我们在为其所处时代的没落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应冷静反观自己所处的社会当下走到了**?而未来又将要走向**?

写到这里想起前几期《奇葩说》,黄执中带有人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辩词引得观众垂青却令高晓松在内一部分参演者感到恐慌。但即使我们放弃了辩论者的立场,我们也不必如此敏感。借用心理学反向成型的观点——“过度的禁止等于提倡。

”对于某一件事情感到恐慌,其实往往是因为在内心里已经将这件事情进行过逼真的预演,同时对于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也给予过相当分量的肯定。那么既然都是真实的可能,为什么我们不能摊开了说明白,思考过后再来做选择呢?比如超级英雄那一期,“伟大”这件事本身也可以被“讨论”,这本身就是一个时代成熟的标志。

现场的高票并非简单蒙昧或是跟风,是对过度宣扬的一方观念***常的麻木,也是对压抑过久的另一种真实观点新鲜出炉的欲渴。但我们要相信,在这种种植之后,一定会有投机和选择。所以,没有必要在现实还没迈开脚步的之前就担忧前路二次元的陷阱。

我们说进步,正是源于对于自身局限的时时觉察,以及对于现有的和未来的可能性永不休止问诘。

而在这一切之后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全然明了的一种释然。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人物,我们不会因其情怀与修养被时代辜负而陷入长久扼腕,也不会再讥诮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愚勇。

宽容和宽恕的基础是理解,但当理解时,就不是所谓的宽容和宽恕。这些历史上的人和事,终究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曾经激起的情感,犹如窗棂上的一粒微尘。你知道它来自空气,不管它是否被卷走,都没有区别。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5)

寒假的闲暇之时,看完了这本书,而后有些思索,写下来以成此文。

明帝国自他的第五任皇帝朱瞻基之后,就再没出现一个能担当、肯用事的领导者,皇室的权威在皇帝好玩与怠政的流氓习性中耗尽,高级官僚掌握了国家的实权。这也是晚明陷入“停滞时代”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欢乐都可能成为求救的任务,所有的良知和道德都可能被视为不了解现实的风情。于是——出现了他们:

海瑞只能在不断的斗争中履行帝国的职责。其一生的起起伏伏,很容易看出,在帝国的官场他是一个异类。“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

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这大概就是他的悲剧所在。在一个肮脏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想拥有一盏灯,但他们不想成为这盏灯。因此,海瑞不仅是一个外星人,也是一个孤独的老人。

他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既定的秩序。他又大又小。

戚继光即使在国内成为名将,也不能得到皇帝的喜爱和信任。其在北方进行的事业和南方平寇上的顺利使他可以安心于军事建设,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居正——这位首辅无疑成了他事业的支持者和赞助人,然而,正是这样的关系在张居正死后却成了戚继光的致命黑洞,之前战绩的辉煌与其最后命运的“寂寞与凄凉”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黄先生指出“他在贫困交迫中死去。在少数几个不抛弃他的朋友中,有遗个是汪道昆,他写了他的墓志铭。

当他写到‘口鸡三号,将星陨矣’,显然有无限凄怆的感触”。

虽说人生有拘束 ,事事有妨碍。然而,李贽对生活的僵化和自由的无从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要跳出这样一个圈套,就必须与这个世界做一个彻底的了断,寻找自己的终极快乐。

无需言说,李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性格巨星”,他如同鱼游浅底,滋味惬意,冷暖自明,在不成体系却一语道破世间本相的文章里肆意展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他交到了许多真心的朋友,能和与自己趣味、性情、观念颇为不同的人彼此相投,真实而不迁就,继而生猛的活,极致的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然而,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李贽,嬉笑怒骂间,也只能成全一个人的逍遥旷达罢了。

当然,不可忽略,这中间也有张居正的改革——整顿驿站,清丈土地、整顿赋役、实施“一条鞭法”,在其十年首辅生涯之中,他以一人之力带领整个国家进行财政上的突围,改革成功固然令人振奋,然而这仅仅是是刚刚把帝国的问题看清楚,况且强权人物总是人们乐于攻击的对象,观其死后的遭遇,已将帝国所有的弱点暴露无遗。

的确,如黄仁宇先生所说,1619年战败后,明朝的命运已被注定,此后四分之一世纪只有令人感到颓丧。至此,晚明的不振作“成为一段十足道地的悲剧”。

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四海成平,如黄先生所述“纵使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水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难免。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际上是平淡的一年。”这一年,帝国的万历皇帝踏入了二十四岁的门槛,这一年,是这个年轻的皇帝御宇的第十五个年头。

在他继任之初,这个庞大的帝国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玩物。帝国的实际权力中心是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皇帝本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全方面的信任他的这位“张先生”。然而,在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夏天,文雅的皇帝向死者发起了十字军东征,他终于洗去了当皇帝的耻辱。

万历十五年,朝廷没有人能真正威胁他的权威。他成了整个帝国惟一的音箱。

崎岖山路父辈走,康庄大道后人来,万历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北方的“虏患”已不再发生,东南的倭患也已绝迹。帝国的皇帝享用着最美好的时光。而后的“万历三大征”,三战皆捷的战绩似乎也预示着帝国在这位年轻皇帝的手上将创造更多的辉煌。

然而,冷眼人已经看出,此时,实为“温水”中的万历十五年,大明帝国和他的领导人,如同游弋在温水中的青蛙,那滋味肯定不错,但底下的火正在慢慢加热,如果谁再在上面加把火,青蛙的小命就将结束,但因为水温是逐渐加高,故而水中的青蛙并不认为危机就在眼前,加这把火的这是后来清朝的建立者“努尔哈赤”。

正如万历祖父和父亲承受风雨,而让他独享太平一样,万历的逍遥自在给他子孙留下了无底的痛苦深渊。

黄先生的话实已道破日后的真相:“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故事必须在这里以悲剧结尾。万历丁亥年是历史上失败的总记录。”

以上的种种无疑是在黄先生“大历史观”指引下的个人思索,“大历史”的本质是以小见大,“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上不能看清,需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的出来”。以《万历十五年》为基,考察16世纪的中国传统社会,以此延伸,洞观历史的本末兴衰,这无疑是一个好的起始。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汇总10篇


本文是工作总结之家推荐专题“《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相关内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

1、所谓大历史观,是将历史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内观察,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对比

2、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传统、广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在当时交通信息极不发达的小农社会背景下,自然而然就发展出了以道德为准绳,以士大夫阶层为统治阶级的形式,这是历史的必然。

3、中国是一个道德观念极其盛行的国家。常言道,道德是要求自己的,如果用在了要求别人身上,那多半要出问题。但这种观点,一是很难落实,二是这本身也是一道道德标准本身。其实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分受众的,有些只适合士大夫为代表的的所谓精英阶层;而有些则是针对底层民众的。

4、越是深入历史,越是发现历史的现实性。以前读书时候时候,教科书上赋予的历史观,在万历十五年这类书籍面前,已然全部面目全非。先不说教科书上那些倾向性的表达,即使是客观表达,在你深入了解那些结论背后的事件人物以后,也可能会有全然不同的观感。这就好像一条你认为很有道理的道理,但当你运用到具体事务中的时候,又会碰到诸多问题。当你终于在不断摸索中明白了其真谛以后,虽然你仍然认可这条道理,但那种感悟是截然不同的。

5、最后,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去阅读、思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2

与人们的一贯认知相去甚远的是,皇帝不是一个朝代的主人,而在政治上是政府中的各级官员,在经济上是中等以上地主的知识分子才是。因之,如果知识分子放弃了正统的儒家观念,王朝的安全性就会立即受到质疑。同时,明帝国实际上可以说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的社会,而本朝治理农民的根本方针是保持他们的淳朴无知,数不清的农民目不识丁,只能依赖通“四书”的乡绅引导,才会按照规定纳税服役。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政府的施政方针和个人的行动完全凭借道德的指导,开国二百余年,却始终以“四书”确立的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裁判的依据,并没有在伦理道德与日常生活中建立合法的缓冲地带,而伦理道德僵化的标准并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只会使社会趋于凝固。

在儒家的道德准则实则无法固定,而法律的创造性又缺位时,两万余人的文官社会哪有那么容易趋同?只能以种种效率极其低下的奏章、语焉不详的文字来达到一个诸人看似能勉强点头的结果。两千年前孔孟之道曾经是领导和改造社会的力量,但现在仅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牢笼。“在道德的旌旗下,拘谨和雷同被视为高尚的教养,虚伪和欺诈成为官僚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1587年看似无事可记,实则是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常以昏庸无能被指摘,但少有人知道他本可以成就一代明君,他也曾用心研学,自幼写的一手好字;也曾亲自涉及祈雨仪式以示关心民瘼。但文官集团只希望他行礼如仪,一切超出皇帝应有礼仪的行为都被不假思索的认定为逾矩。张居正不让他习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文官们不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意设立太子,以致他最疼爱的女人郑贵妃终日以泪洗面。以礼治而非法治的王朝下,无人把皇帝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成为傀儡一般的礼治象征物。曾经励精图治,企图打开“万历之治”的朱翊钧,因为他过于聪明的天赋,早就参透了文官集团背后究极无趣的权力纷争,但他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反抗偌大的王朝,最后竟然欣然接受了精神上的被活埋。文官可以被罢免,但皇帝不可轻易让位,他折中选择了无为而治,文官们不让他做的,他就不做,但他也不去积极做些什么。曾经两年半四次谒陵的他却因之造到文官集团不受礼数的抨击,那他就做一个三十年不出宫门的皇帝吧。

本朝重文轻武,始终以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因而,军官的选任皆以武力为选官标准,却并不在意将领运筹帷幄的能力。作文一直到倭寇大举入侵如入无人之境,才使得中枢的文官惊醒。穷则思变,戚继光即在此时走上了历史舞台。戚继光并不像明朝另一名将俞大猷一样提出不破不立的看似有益的建议,却并没有看到其背后可能会导致整个松散的官僚政治重组崩溃的风险。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可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他清楚在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之内,企图强调军事效率与军事技术而提高军人的地位,是绝对做不到的。戚继光并非海瑞式的人物,他认为事实上的合法与否无关宏旨。他给提拔他的谭纶与张居正送礼,在官场上也并不落得粗俗而得到文官的赏识。但他并没有把这些人事上的才能当作投机取巧与升官发财的本钱,而是作为建立新军与保卫国家的手段,并使自己得到适当的享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3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描写的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段历史,但它没有像传统的正史书籍一样按时间顺序写一个王朝的由盛到衰,也没有像名人传记一样单独介绍每个人物的一生,而是截取万历年间的一个时间段,通过一个皇帝和当时著名的五位大臣(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的群像描写,折射出万历年间中国社会的完整面貌,也让我们以小见大,在细节中去思考当时的大明朝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要数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查阅了对于明神宗的相关介绍: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从其生平简介来看,这个皇帝前后判若两人。前期的皇帝少存壮志,并且是真的身体力行想要有一番大作为。而后期,却数十年不问政事,任由这个他当初想要有所作为的王朝自生自灭。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我们的想象中,这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角色。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皇帝,也有许多的束缚,许多的无奈,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皇帝,一个明君,所受的束缚会更多。明神宗亲政后,他以为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治理国家,结果却发现,他勤勉于朝政,时刻关心国家和子民,却依旧受到文官集团的干预。他最初不满,反抗,可这种束缚一直都在,他的对抗似乎无休无止,而且自己似乎没有办法胜利,立储之事无法按自己心意而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以一种近乎赌气的方式不问朝政,做出了他最后的抵抗。万历皇帝想要随心运用自己的权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却没能意识到,权力,是需要束缚的,从而,也就没能用正确的态度去应对这种束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相应的对于权力使用的束缚就应该更强。拥有权力,就会有更多的资源分配自主权,如果没有一个牢固的、可以困住权力的笼子,仅仅依靠一个人的自觉,生活中的诱惑很多,我们就很有可能成为那个出现在群体内部,剥夺其他成员资源的坏家伙。我们可以将束缚当做是划在身边的一道道警戒线,它虽然限制了我们的一些行动,但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我们,提醒我们慎重地对待每一次权力的使用。明神宗的最后的对抗不问政事,他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这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做法,无疑给了整个国家深重的打击,直接导致了王朝的由盛转衰。由此可以看出,不作为、不担当的渎职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而且所处的职位越高、越重要,不作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就越大。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尽职尽责,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才不会给单位的发展拖后腿,才能在工作技能上不断进步!

书中所描写的一位皇帝、五位著名大臣,他们或是身败,或是名裂,没有一个能够功德圆满。书的作者黄仁宇先生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乃至天子,都无不成为牺牲品。我赞同这种观点,忽视制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是不行的,但仅仅重视制度问题也是不够的。当今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愿我们铭记历史的教训,以正确的态度在正确的道路上平稳前进!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张田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一部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时值明朝晚期,分别从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首辅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个人的人生起伏,结合大历史观,从较长时段对历史因果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读,从而揭示了两千年封建官僚体制失败的原因。想要更加深入了解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快来加入我们,一起品读、深思其中的故事。知之深,方能爱之切,赶紧行动起来吧。

卢小娇:“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万历十五年,越是看起来不重要的年份,越是容易忽略,却越不可或缺而承前启后。

毕玖琚: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人翻不起滔天巨浪,滔天巨浪的后面可能站着一个时代的巨人,巨人之所以站在那,是因为他看清楚了河的流向,算准了此刻即将起浪。

臧金鑫: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听上去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有点像,但是看起来有种十分不同的感觉,不过是同样的妙趣横生。强烈推荐。

张尚义:这本书作者引用了很多古今文献,写作时间也很长。从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序中,我了解到作者读过许多书,如作者提到的《神宗实录》。佩服作者心无旁骛的知识沉淀的过程以及那种不急躁不急功近利的品性,仅此一点就值得今天很多人学习。书中涉及到大明许多问题,如财政、金融、税收、礼仪、军制、俸禄、官吏品级、行政制度,思想等。对于这些问题尽管书中只是简单提到却都命中要害,主线紧紧围绕“道德”二字,引发我思考的是“治国理念”,其核心也是“道德”,很多问题亦由此而来。无论是大明的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政策,都紧紧地和“道德”捆绑在一起。

虞冬蕾:记得《人民的民义》热播的时候,反派高育良对一本书爱不释手,后来大家反复提及的这本书就叫《万历十五年》。当时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大贪官会这样喜欢一本历史书。这次有机会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它是高育良成功的开始也是他堕落的引子。他钻研透了中国古代官僚系统里很大的一个弊病:文官抱团腐败,多重领导导致系统纠错能力低下,即便万历皇帝也对此一筹莫展。作者是用一种近乎平淡的语气来叙述这个漫长的故事,感觉像是慢慢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画卷,画卷上是一个王朝从兴盛到衰颓,没有晦涩难懂的语句,但平淡自透着千钧之力。书中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话是“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一个王朝如此,一个社会一个个人更是如此,正因为我们有缺点不能改,更需要完善制度去制约它。大明王朝的灭亡,万历皇帝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规则的缺失。

谢林晴:流逝的时光能够抹去一切痕迹,包括生命,就算贵为万民之主,苍天之子的他,也不能幸免。曾经的他胸怀壮志,意图力挽狂澜,打造无边盛世,然而岁月世事磨平了他的棱角,无奈的他只能屈服,心底的声音依旧叫嚣着反抗,于是他怠政,不抵抗不配合,去向官僚挑战,向这个体制挑战。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之可恨之人亦有可怜之处。一个人的恶总是源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而“人之初,性本善”,往往大环境才是那罪魁祸首。腐朽体制不改,黑暗势力不除,恶人必将反复。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5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畅销二十余年的经典之作。

黄仁宇的叙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读这本书,就会陷进去,因而产生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

在看这本书的同时,其实可以先看黄的另外一本书:《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这本书出版于1974年,研究明代的政府的财政问题,通过细致梳理,指出明代财政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齐,政策的实施全赖当局自上而下施压,官僚体制和一般民众之间缺乏法律和经济的联系,无法确保实施一套有效的税收体制,从而揭示帝制中国的某些鲜明特点。

这本书是《万历十五年》的奠基石。明了这本书的主题,当有助于《万》的理解。当然,这是一部财政专书,看起来有一定难度。

那么,还可以通过另一本书来体会《万》书的精髓所在,这就是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在回忆录里,黄仁宇结合自己的奇特经历,详细叙述了大历史观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和观点。了解这些,读起《万历十五年》来当有更深切的体会。

由于讲的是万历年间的史事,很多人都把《万历十五年》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其实,这本书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读法。

黄仁宇本人曾这样解释他的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因此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

实际上,也有不少人从独特的角度来读这本书。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普尼克曾指出:“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关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问题,你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黄仁宇在书中一以贯之的观点是,帝制中国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们往往凭借私人关系来弥补制度之不足。这其实就是中国人讲究人情的背景所在,从这里面就可以反映出很多心理学上的探究。这也就是普尼克所指的意义。

该书中文初版的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也许其意义会更大。

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曾文祺撰文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这是从组织学上来看待这本书。根据组织学原理,一个组织成立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气氛。成长性氛围强,这个组织将蒸蒸日上,不断强大;非成长性氛围强,成员的成长愿望受挫,这个组织将日渐衰弱,直至解体。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组织越是庞大,将不可避免遭遇“组织绝症”,表现之一就是对环境的过度适应,而导致无法应变。

很明显,如果把明王朝当作一个组织的话,在它开国时期,是蒸蒸日上的,文臣武将云集,个个能发挥才干,成长性极强,应变能力也强。而到了明后期,越来越压抑个人欲望,文官政治越来越烂熟,最终导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读这本书,也能对企业领导人有很大的启示。

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6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风波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却越成为众矢之的。他当然可以凭借其一时的权势和万历的信任而暂时安稳,但是当其一旦失去这种权势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摔的越重。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他所不能够左右的,即使是生为人君的万历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这种抗争也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悲号!悲号过后,他也就随着黄土一同走进了历史,留与后人或是或非的评说!

1587,此时正是首辅申时行当权的时代,他已在这个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时行和张居正一样,也是万历的老师,深受万历的信任。他早年受张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学士。但是他这个人极会为人,虽得张居正提拔,却能够在清算张居正的运动中免受牵连,最后还能身居首辅。由于亲眼目睹了前几任的种种结局,他深知当时文官集团的势力之大。即使是人君万历尚且拿他们毫无办法,更何况与他呢。于是,他就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设,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种隐伏的危机,他要调停皇帝与文臣的矛盾,他要调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调解各文臣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和事佬,以至后人在归结其功绩的时候尽无事可记。要知道尽管是被人唾骂的其前任张居正都有不少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功绩啊!然而正是这种无功绩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绩,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会条件下一个首辅所能够做的事情--调和矛盾!然而,生于那个时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丢官归家的命运!

1587,还有传奇人物海瑞的辞世,孤独将领戚继光的离开,思想家哲学家李贽的剃度为僧。他们都免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的一样: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到此,我们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扬的大历史观了。正是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看待历史的眼光。他着眼事情虽小,但反映的时代和历史却很大。见微知着,处处体现着认识的智慧。

大历史观,需要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初读下来,已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7

海瑞是为人民传颂清官,但在黄仁宇眼中,他似乎给人一种极度偏执的印象,其实这也更显得其人格真实而丰满。在明朝,绝大多数官员的正常俸禄都难以维系其生活及交际开销的,所以衍生了不少为整个官僚体系默认的灰色收入项目。但海瑞作为正统的儒家卫道士眼里容易不得一粒沙子,他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虽祖上留有不少田地却也过得十分艰难。他的“偏执”似乎也带来了家人生活的艰苦、夫妻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同僚的排挤。在那个年代,海瑞是最高的道德标杆,但在一些人眼里他不同于张居正的才能卓越,而是“志大于能”的典型,很难说他的职业生涯给百姓带来了多大的福祉。

李贽是明王朝著名的哲学家,心学的重要代表,属于自由主义的典型。他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崇尚自由。书籍关于他的描述给我一种古希腊哲学家的散漫形象。书籍认为李贽名声大,有不少关于心学的论断说法,但缺少像王阳明那样系统的思想体系,缺少像“知行合一”这样的经典理论成果。

黄仁宇通过一个个人物、历史故事编织其那个年代的历史画卷,政治上,腐朽的官僚体系正在蚕食着这个国家的生命,皇帝在利益群体面前也失去了话语权;经济上,商品经济的抬头始终受限于这个国家落后的法律体系,仍试图以道德伦理来维持国家秩序;军事上,西班牙的无敌战队与英国开战的同时,被文官集团长年打压的武官队伍正上演了一个又一个以多败少的耻辱案例;文化上,高度禁锢的传统儒家文化体系限制了思想的自由,也全方面的压抑着这个社会的活力……

万历十五年,这个节点,不仅仅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也是近代华夏文明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社会的起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8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就不仅仅是超出我自身能力的30%了,在此之前除了唐太宗本纪宋美龄全纪录之外我就基本没有读过任何与历史相关的书籍,中国的没有,外国的就更没有了。我是个外文盲,外文音译过来的名词记起来特别困难,所以看得很少很少。

神奇的是这本《万历十五年》虽然阅读周期间隔较长,但真正集中看下来的时间加起来应该还算比较短的。当然,这个“快速阅读”的感觉让我在翻完最后一章看到其他学者所写的评论后有些许不安——我是不是看漏了什么?有哪些信息是我在阅读当下没有提炼到的?

可一时半会儿我还不太想看第二遍。于是读后感的梳理工作就从我印象最深的部分写起。

这本书选取了公元1587年中国明朝的七个人物——皇帝、首辅、官僚、将领以及一个思想家?并以这七个人物为引子从上至下的描述了明代社会各个领域所存在的各种现象,并于其中阐述了作者自己对于政治、经济及军事等等领域的思考。

史学家,见微知著。人物相,众生相。

作者仿佛先知般的展现了我们这个年代从未见过却又似曾相识的一个处在某种社会制度尽头的国家究竟是何种模样——百足之虫,未死先僵。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关于海瑞的描写。需要说明的是我虽明白历史绝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调,但仍多年深受“赢家抒写历史”版本的荼毒。比如像海瑞这样一个以清廉严政著称的正面官员形象,作者给予了“传统”教材中鲜有的评价——“古怪”。这令在我初次看到时感到十分的讶异。

“古怪”在放在这里主要意味着——“不合时宜”。也就是书中所写——“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是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为什么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海瑞之所以能够做到“严格”,根本原因是在他心目中所秉承的“律例准则“极为清晰,但这个”履历准则“基本皆是出自于”四书“的训示,及其所延伸的个人对于善、恶的”直觉“。而他“这种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实际作用至为微薄”也正是因其”个人道德职场,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所以,这种几乎全权依靠个人自觉修养的做法,没有一个标准统一且更为强大的约束力加持他人谁能习得?而又如何习得?

回过头来说,何谓“时宜”?拆解一下即为个人所处的时代,当前时代的社会制度,当前制度下的组织技术乃至物质文化需要。海瑞“将洪武皇帝提倡的原则奉为金科玉律”,为官期间又惯以纲常善恶代替“成约”行事——“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有种熟悉的感觉?号召女性回归家庭,鼓励生育二胎,以及前不久央视那个“彩衣娱亲”的公益广告......历史往往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而这样看来以史为鉴真心不是凭空说说而已。

说到家庭,海瑞曾结过三次婚,前两位夫人皆因与“婆婆不和”被休身出户,第三位夫人早逝。按照心理学中原生家庭的理论挖掘挖掘这其中的悲剧根源应该很有意思。结合其官场上“胶柱鼓瑟”般的履行职责甚至犯言直谏的表现,你能肯定说这不是另一只中国古代版俄狄浦斯的化身?

想起某次课堂上的争辩,导师引出世人皆凡人,都拥有善恶两面。台下立刻有人不服举出孔子海瑞甘地等等古今中外的先贤做例子,导师耐心解释道,这些“圣人”把“善”留给了大多数人,而把“恶”留给了身边最亲近的人。于是众人低头默默思忖间四座哑然无声......

事后再想想,我们胶着于人性深处一定拥有“恶”的一面与执着于寻找的“圣人”时的那种心态其实并无二致,但凡陷入“绝对”圈圈中的同时,我们也就等于框死了自己。执恶如何?执善又如何?一个人活在世,终究摆脱不了他所诞生的社会,所成长的环境,所“被传承“的思想和意识,正所谓”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人性的复杂程度又岂可是为善与作恶这么简单的标签可以概括的。而在现实中与人交往,彼此合力构筑默契与信任,那又需要经年累月花费多少抽丝剥茧般的细腻、耐性与热忱。也不知是否正因如此才有佛家出来将世人于这繁杂缭绕的虚妄表象中度化,将世间的众生百态剥离的只留下一个个单纯的内核以及无数的”善行“与”恶行“......

海瑞一生清贫无子,牢牢守住了“忠孝廉俭”的声名。——古人对于“声名”的追求,却又是令我感到惊诧的另一处。书中描写过当朝官员会因力谏天子被批判为“哗众取宠”。即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竟然甘愿冒着失去性命的风险去挣得一个在历史上的声名。这点的确令我有些难以想象。但若换个角度想想,千年大国,假借儒术的维稳,这些忠臣飞蛾扑火般的做法,也很难说是不是对一个泯灭掉个性的民族一种极致的反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更加丰富的还原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海瑞的廉俭和自制在当今社会仍然是被用于宣传和歌颂的品质,但回归现实生活,作为一个拥有着血肉之躯的个体,他有着自己的性格缺陷和思维局限。当然,这也几乎是每一个存活在世的个体所同样需要面对的现状。我们在为其所处时代的没落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应冷静反观自己所处的社会当下走到了哪里?而未来又将要走向哪里?

写到这里想起前几期《奇葩说》,黄执中带有人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辩词引得观众垂青却令高晓松在内一部分参演者感到恐慌。但即使抛却辩论者被赋予的立场,其实也真的大可不必如此敏感。借用心理学反向成型的观点——“过度的禁止等于提倡。”对于某一件事情感到恐慌,其实往往是因为在内心里已经将这件事情进行过逼真的预演,同时对于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也给予过相当分量的肯定。那么既然都是真实的可能,为什么我们不能摊开了说明白,思考过后再来做选择呢?比如超级英雄那一期,“伟大”这件事本身也可以被“讨论”,这本身就是一个时代成熟的标志。现场的高票并非简单蒙昧或是跟风,是对过度宣扬的一方观念习以为常的麻木,也是对压抑过久的另一种真实观点新鲜出炉的欲渴。但需要相信的是,在这种种之后,一定会有思辨,一定会有选择。所以,没有必要在现实还没迈开脚步的之前就担忧前路二次元的陷阱。

我们说进步,正是源于对于自身局限的时时觉察,以及对于现有的和未来的可能性永不休止问诘。

而在这一切之后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全然明了的一种释然。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人物,我们不会因其情怀与修养被时代辜负而陷入长久扼腕,也不会再讥诮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愚勇。宽容和原谅的基础是理解,但其实理解到了,也就不所谓宽容和原谅了。这些历史上的人和事,终究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一种存在,而曾经因其所起的种种情绪就如同窗棂间的一抹薄尘,你知它来自于空气,拂去与否,已然无差。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9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讲述了一段明朝的历史,全书以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物作为串联,以人物的生活百态来反映一个时代的故事,也是万历十五年的一个缩影。时代背景可以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生活轨迹,也无声无息的孕育了百家的思想,同时,一个人亦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甚至是千百万年后的人们。读历史更是要我们以史为鉴,知事理,常自省。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作者介绍的最后一位人物:李贽。李贽被作者描述为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他被后人评为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批判社会腐败、虚假道义、贪官污吏,反对男尊女卑、重农抑商等思想,不拘泥于封建传统,但最后却被诬陷入狱,在狱中自刎。不少人感叹李贽的不幸,感叹一个时代的悲哀,李贽在去世前一句“七十老翁何所求?”也表明了自己的心境,做自己喜欢却不被认可的事情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这个问题发生在了一位思想家身上,发生在了万历十五年间的一位思想家的身上,和现在生活在一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我们相比,他确实是不幸的。他的部分思想被后人所接受,所理解,也算是有所慰藉。

书中有提到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让每个人公开承认自己的私心,也就是自己的个人打算,以免口是心非而阴阳淆混?”,李贽坦诚的承认做官的目的是为了名利,而不打出去绝私欲、为国为民等等高尚的幌子,不论这句话是对是错,李贽的特点在于敢于坦诚。做官前必然人人都要宣称自己为国为民,你才能获得做官的机会,当然,我们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同志确实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做好官,行好事,但是也不乏在名利前失去自身信仰的同志,当正义来临时而懊悔不已。作为学生党员,也应正视自身,不被外界的一些色彩所迷惑,坚定自己的信仰,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对于身边违背道德、法律的种种行为予以规劝、引导。这也不仅仅在做官时,生活中处处可体现坦诚,反思现在的我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许我们变得没有那么坦诚了,无论是面对同学、朋友甚至父母,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不坦诚的地方,我们有着不同的顾虑,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思想造成的,与人交往,却需要这份珍贵的坦诚。

读历史,往往能引发人的思考,或许在书中产生共鸣,或许在书中能发现生活的影子,明白一些不用亲身经历也可体会的道理,使人茅塞顿开,也可体验自省的魅力,每个时代的故事都有共通的地方,而我们幸运的是,生活在当下,我们的时代可以容纳“理解”、“认可”和“接受”,“我理解你,但并不能接受”也融入了更多人的思想里。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0

“以铜为镜可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这个寒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完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明朝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让我对于当今社会得出了些许感悟。

这本书用传记的手法叙述了当年张居正生前得志,死后却遭掘官之耻;申时行调和皇上与文官之间的关系,处处当起了和事佬;大英雄戚继光在张居正生前位至“总理蓟州军务”,张居正死后却被罢官家居;饱受褒扬的“青天”海瑞,最后却被迫开始长达十五年的赋闲生涯,直至死去;名仕李贽失势后,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一开始试图冲击礼教束缚的万历皇帝,最后却不得不开始长达十七年的“无为而治”。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以德替法制度的牺牲品。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朝为极限,这就是一定问题的症结。

纵观全书,明朝庞大的`文官集团是导致这些的根源。以万历皇帝为例,为了防止再出现类似于正德皇帝任意妄为的事情,在万历皇帝登极之际,他们决心不再让朝廷的大权放在一个年轻人手里,听凭他任意使用,而是设法把皇帝引进他们崇奉的规范里。文官们让他从小接受翰林的教育,注意他的家庭生活和私人活动,尤其防止他接受武官和宦官的不良影响。于是他从小就没有体会到自由的意义,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而获得臣下的尊敬,以至于在后来闹得满城风雨的立储问题,这个孤立无援的皇帝因为缺乏坚强的毅力,一再向强大的文官集团屈服,最后干脆以消极怠工来抵抗,即老子所谓“无为”。

这样一来,皇帝找不到更合适的事情可以消磨时光,只好看宦官掷银为戏。他的消极怠工使帝国陷入深渊。设想,假如文官集团不以“德治”思想处处限制万历的行为,使他保持早期的雄姿英发,励精图治,明朝会不会再出现一次盛世局面?明朝时文官们奉承道德和礼教,他们经常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一己私欲,口中振振有词,背地却瞒天过海,海瑞作为一代清官的模范,却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愿意做海瑞,以至于万历十五年丁亥的岁暮,海瑞的死讯传出,使北京的朝廷大大松了口气,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有着尴尬和不安,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一个个充当纸笔上的巨人,高谈阔论的演说家,行动上的矮子。正是由于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革新才能引领潮流,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政治改革,医疗教育,廉政建设等,仍出现“踢皮球”的情况,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如今国家提倡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习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实干兴邦,励志创新,走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

历史是一条时间的长河,读史以使人明志,从史料当中,可以读出如何建设我们的祖国,如何做到“实干兴邦”,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决胜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应读史,善读史,力争从史中汲取经验以兴国。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后感通用


本文的主题是探究与“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相关的话题。“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读书对于提升自我的重要,当我们从作者写的作品中得到了很深的体会时。这个时候就要为自己的所学所得去撰写一篇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

读完《万历十五年》花了我近两个月时间,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烧脑,一大堆的经济学推理,繁琐又绕弯,加上黄仁宇先生的语言很西方,着实有点难读。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慢慢被吸引了,读到最后就不舍搁下。此书主要以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的言行为基点,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大明帝国这个封建王朝气数将绝的必然性。全书分七章,每一章介绍一个人物,加上“神宗实录”、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附录,书的篇幅应该不算长,但其中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所触及的历史问题如冰山一角般开始引发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通篇读完,感觉此书的特点有三。第一个特点,显微镜式的铺陈,望远镜式的立意。黄先生以六个人物为切入点,用极其细腻的笔调叙述他们的故事,其中有制度规定的情况、社会环境的情况、个人内心活动的情况,透过一点点历史痕迹,庖丁解牛般的深入进去,我们顺着他的笔尖分明洞察到400多年前那个王朝的真实生活。万历皇帝本是一个励志、勤勉且自律的青年,但在他登基十五年后却完全颓废成另一个人,这种转变是什么原因呢?书中给出了完全令人信服的答案。从早朝、午朝仪式到奏章的批阅,从张居正之死前后朝廷官员的反应,从万历成人前后心态的变化,从张居正改革对社会神经触动的情形,从万历宫廷生活的.改变……每一个细节都有深层的分析,有斗争,有机变,有威严,有道统,也有人性,正如书中结尾处所写:“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枕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wu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徜徉在黄先生的语境中,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必然,同时激发了我们的惋惜和同情。

第二个特点,经济学角度分析历史。中国的历史书要么按时间顺序、要么按人物及家族、要么按政治事件来构架,对经济的历史也多就现象说现象,方法老一套,跳不出固有的框框。而黄仁宇先生则用经济学(主要是现代经济学)观点去叙述历史,解析政治。书中有多处用大量的语言分析了明朝的财政制度、税收制度、分配制度以及劳役制度,指出这些制度的缺陷和局限性,通过技术层面层层剥茧式的分析,将每一个历史事件解剖开来,让我们看到历史必然的蛛丝马迹,可谓透彻!比如在叙述海瑞任南直隶巡抚时所干的与他的罢官有直接关系的一件事时,就运用了经济学的解析。基于明朝的财政制度,因为缺乏有效的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造成高*贷横行,农民田产越来越集中到富户和权贵手中。而海瑞基于自己的政治理想——“限制富户过多地占有土地、缩小贫富差别的愿望”,想“干预辖区内的农田所有权”,以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地主阶层,甚至义无反顾的直接拿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前朝廷首辅徐阶开刀,最终遭到大量的官员集体弹劾。恰恰是因为海瑞的政治理想与当时经济制度的冲突,使海瑞在执政时期的具体操作上走向了仕途的终点。再比如,在讲述述戚继光的故事时,作者是怀着深深的惋惜情绪的,而这种惋惜正是在经济学角度的分析中透露的。戚家军在抗击倭寇中无疑是成功的,但他的成功完全依赖于他个人超凡的军事天赋和高超的社会活动能力。明朝的兵役制度和军队补给制度是一元化的,即士兵的来源由固定的军户提供,每户出丁男一人,代代相传,武器和粮饷亦由固定的地方政府提供并负责运输,也就是说兵员质量、武器质量和粮饷供应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保障,其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不行。在当时时局的特定情况下,戚继光才横空出世,凭着与张居正、谭伦等高级官员的私人关系,打破当时的制度自招士兵、自制武器、单独供应粮饷和官兵的工资,建成“戚家军”,在抗击倭寇中名扬天下。平息倭寇后的戚家军则每况愈下,最终因为与当朝的经济制度严重冲突而黯然解散,而戚继光也遭罢官,于万历十六年初在寂寞和凄凉中去世。

第三个特点,语言西化。初读此书,甚感吃力,主要原因就是黄先生的语言很西化。“中枢的大厦坐落在无数含糊暧昧所叠砌的基础之上…”“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家人父子具有感情,那么他也不得不尽力使其他人能获得他们的需要和发挥他们的情感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即政府对民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往往感到隔膜,因之税收和预算不能随之而增加或减缩。”“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说得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好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时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书中这样的话语很多,语言结构、词语的顺序、语句的长短都是西方的味道,其思辨方式也更抽象化,在汉语言的环境下读之当然会感吃力。但也因为此,让我们不得不佩服黄仁宇先生,他生于大陆,曾在国*党军队中当过上尉参谋,退伍后移民美国,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而为世人所知。1976年,58岁的黄仁宇用英文写成了《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后经他自己翻译而成《万历十五年》,于1982年在大陆出版。一个旅美华人,用英文写作如此深奥的历史书籍,不得不佩服他超凡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万历十五年》读后的感想很多,启发点很多,多到不知从何处捋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书中的不少观点确实有耳目一新之感,其中最主要的观点有大历史观、官员的阴阳人格、道德治国等。大历史观是黄先生宣示的主要观点,在书的附录里他专门附上了一篇《和我的大历史观》,大概意思是,我们研究历史要跳开一百年、几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立足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后身临其境般进入历史时点,再来审示其中的是非得失,以达到审古鉴今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话概述就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黄先生阐述的明朝官员的阴阳人格观点很有开创性,他主要从万历年间的张居正、申时行、李贽等人身上去研发,指出了阴、阳的表现,也分析了原因,耐人寻味,由此我们纵览明朝中后期直到全清一朝的官员,阴阳人格更是盛行,对这种现象和根源分析很有现实价值。黄先生对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以道德代替法律的问题是持批判态度的,他的立足点是西方文明的先进性,主张应充分利用西方的经验,当然他一再强调不是要否认全部的中国文化,他的态度是恳切的,但我想黄先生应该用他的大历史观再去考证一下中国几千年盛行道德代替法律的存在性以及孔孟“仁”学的时代性。

无论如何,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为我们研究历史开辟了新视角,探索了新方法,同时又极具时代借鉴价值。如果有人想读历史,这本书是我第一个要推荐的。下面引用两个老外的话来结束我的读后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卡林顿·富路特:“这本书资料丰富,论证详实,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论述,绝对属于上乘之作。我不知道还有哪本书比得上它。”

美国著名作家欧蒲台:“这是一本奇特的书,它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却也带有一点神秘的温和气息,恰如本书的主角——明朝的官僚们。”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2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3

因为一节课的机遇深入了解了海瑞这个人

看完各种资料之后顿觉痛心

不得不说一方面海瑞是社会的产物

另一方面海瑞又是社会的牺牲品

他正直清廉,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就连海瑞住处都是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甚至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

但他也死板吹毛求疵,在百官中备受排挤,他举发百官的戏乐行为有些人甚至不惜污蔑海瑞来保全自身。

他是成功的,忠孝二字是海瑞毕生的信仰,他穷其一生地上下求索那符合道德标准的政治框架,试图恢复洪武皇帝拟定的制度。虽为人所不容,却终究恪守了自己的原则和信条。

但却又是失败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败在他不能洞明世事。他像是开国皇帝制度下的遗民,从琼州岛上、带着刚毅、抱负和满腔的热情来到帝都,不知人心不古,制度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着一切,却不知道这标准早已失效。

他在其他人眼里古怪,刻板,不近人情

但又有谁能在别人的蔑视中坚守自己,谁又能知道他在坚持心中的信仰与理想时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