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推荐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推荐。

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的辛勤付出制作出了这份令人满意的“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你是不是也不知道如何撰写范文?文档撰写看起来有些困难,借鉴范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范文是教学中作为模范的优秀文章或者资料,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1

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本期的复习,有相当的份量。但内容较多,任务也相对繁重。本期的复习先拟定了复习计划,掌握了目的要求,明确了重难点及关键,拟定好了课时分配情况。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复习,同时又灵活运用,对复习了的知识,又编了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力争人人掌握,做到了一课一得,个个过关。

本学期,期末考试在教育局组织的联考中名列前茅。存在的不足是,高分生不多,优秀生源少。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与家长的联系不够,缺乏沟通。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2

4月9日-4月10日,巧逢南京市秦淮区小学语文教师赛课活动 。我和同事有幸亲临现场,共聆听了14节30分钟的小课。

此次比赛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14位参赛教师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共执教了苏教版二---五年级的5篇课文:《“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剪枝的学问》《我和祖父的园子》《灰椋鸟》。

这么多年以来,南京市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致力于同课异构的研究,我想他们的坚持有他们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众所周知,“同课异构”就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的课堂。

两天的观课也证明了:对教材不同的建构和处理,所蕴含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同,最终衍生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的设计。而合理优化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对教材的精准把握、对教学学法的巧妙选择、对学情熟知了解等一系列蕴含着教学理念的综合产物及智慧结晶。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种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那么异构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有效课堂。两天的听课,使我对有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如果说“做人之美,在于简约。”我想“课堂之美,在于简约”也同样有道理。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其运行的轨迹应是-始于目标而又归于目标,综合推进,整体滚动,将学科素养培育串联融合成整体,这个整体滚动的轨迹就是教学主线。课堂主线是课的灵魂,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抓手。教学主线它忠实地指向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纲”,统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一条鲜明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堂没有主线的课势必散乱零碎,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也飘忽不定。在一堂课中,教学主线确定后,其他的教学环节:如三维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时间的把握都围绕主线来进行。

在《黑板“跑了”》一课的教学中,执教者紧紧围绕“安培是一个( )的人。”这一主线展开教学,继而让学生自主感悟安培的专心体现在哪儿?抓住关键词句,品词析句,朗读体悟,感受主人公的品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在《灰椋鸟》一课的教学中,四位执教者都紧紧抓住“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这一主线问题展开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1:自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

师2: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默读课文做批注,用着重号标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师3: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学生板书:壮观、密密麻麻、浩浩荡荡、成群结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描写鸟的句子,边读边思,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是什么?

师4: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思考:灰椋鸟归林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用“-”画出。(选择印象深的语句做批注)

可见,四位执教者都以同一条主线统领教学,并以主线辐射整课教学内容,达到了“提纲而顿,百毛皆顺”的良好效果。可以说一条鲜明的教学主线不仅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而且使课堂去除了繁枝乱叶,显得简洁明快。

奥苏泊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对于三十分钟的小课,亦或是四十分钟的课,我们语文要训练的东西很多,听、说、读、写。我们往往想面面俱到。这样做的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甚其累不说,反而最终面面不到。既然有限的时间我们做不到很多,那么我想能做到一课一得也很了不起。

且看一位教师对预习环节的检测,就很讲究策略。(《晚上的“太阳”》教学片段)

师:课文回家读了几遍?一遍的请举手?两遍?三遍?……六遍?(生举手)

师:老师发现第二自然段是最长、最难读的?你们有信心读好吗?(指名学生读,师评价)

师:(出示两组一字变调的词语)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你有没有什么发现?(生答)

谁来当小老师领读?

很明显,这个教学片段不论是对课文朗读的检测还是难读准字音的检测,都摈弃了一把抓的通病,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这个环节的设计也不正是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高效性的典范吗?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取舍重构教材,突出主干知识,做到“三不讲”: 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说起教学方法,我们如数家珍:小组活动、情境对话、角色扮演、课堂访谈等等。但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忽略了实效性和合理性,就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作秀感,使语文课堂表面热闹非凡,而实际游离于语文本身的内涵之外。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习方法不在于多,而在于用得恰到好处。

请看一位教师执教《晚上的“太阳”》一课中的一个片段:

在理解了第一自然段: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不能送医院,需要马上做手术后,进入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1、默读第2自然段,标出一共有几句话。

2、妈妈不能做手术,你是从第几句话发现的?指名读。

3、全家人心情很焦急,师板书“焦急”,“焦”为什么是四点底?

4、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表现大家心里焦急的句子,小组讨论交流。

5、师出示第2自然段,并用红色标出动词,问:“发现了什么?”

指名读句子;你现在是爸爸,你搓着手想什么?(理解“无可奈何”);指名读(边搓手边朗读,师评价)

指名读句子;那你看着妈妈的时候在想什么?齐读。

9、师:出示三个有关动作描写的句子,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10、动作表达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11、师小结:只要我们关注动作,就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变化。

12、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你的内心?做游戏,师做动作学生说。(挠头、转圈等)

14、指名读、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感情。

在这个案例中,执教者紧扣动作描写,结合想象、做动作、朗读、做游戏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良好的情境创设、巧妙地扣住动作,使这一个自然段的教学扎实有效。

因此,在教学中面对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学会取舍,该着墨时须泼墨挥毫,该简洁处须惜墨如金,淡妆浓抹总相宜。

俄罗斯大文豪高尔基指出“任何一朵花都不会因为多了一瓣显得更美丽。”简洁之美的穿透力同样表现于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精心安排、调控每一个课堂环节,做到轻车简从,简便易行。使课堂从稠密走向疏朗,从繁琐走向凝练,从浮华走向恬淡,从臃肿走向简约。学生因简约而获得了回味、想象、思考的广阔空间,课堂因此而富有张力,从实质上走向实效。

师:(出示句子)这个句子啊六个生字都在它里面呢,谁能把它读准?(指名生读,齐读)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3

人教版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识字量从原来的170个增加到400个,并且采用认写分开的形式编排,目的是让学生提早阅读。识字要求的这一变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提早阅读无论是对学好语文还是其他各门课程,无论是对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还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学完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小学生基本上可以自己读书看报了,这无异于给儿童插上了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翅膀。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呢?我做了如下尝试和思考。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每一课的`识字量都较少,只要一课时就能学会,任何一个字我们都可以在课内进行强化教学。然而在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课文数量多了,篇幅也长了,生字量也随之加大,如果勉强用这种方法教学,就会出现不断地“顾此失彼”的情况: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多了,其他语文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少了,又怕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应该树立“细水长流”的识字教学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要创设多种途径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

1.用好教材。

人教版教材本身就安排了丰富的“功能齐全”的识字内容,教材在编排设计上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识字:(1)大部分汉字在教材中都反复呈现,学生在“一回生,二回熟”的学习过程中巩固生字;(2)即使个别生字学生暂时遗忘,由于课文的绝大多数汉字都注音,他也可以借助拼音进行回忆;(3)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识字单元训练,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寻找规律识字。像《语文园地二》中“我会找”一题,要求把带“氵、扌”的字分别找出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找“果子”过程中掌握了规律,巩固了汉字。用好教材识字,应该是识字教学的主渠道。

2.走出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复现频率,从而巩固生字。如找找广告牌、包装纸上有哪些刚学会的字?动画片中经常出现人物对话与歌词,哪些字是认识的?我还鼓励学生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去上网……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虽然学生可能没有完全读懂,但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会为自己找到一个自己认识的汉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在字与字的关联之中朦胧地感受到“字”的丰富内涵。

通过实践发现,原先比较生疏的汉字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反而又能比较熟练地认出来了。

[1] [2]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4

摘 要:小学语文朗读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创设情境、特色范读和反复练习来指导学生感悟。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可在读中感知、读中领悟。

“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也指出:朗读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文学素养、培养语感,有助于语言积累,要加强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要在语文学习中“入门”,乃至“登堂入室”,必须在“读”上下功夫。那么怎样加强课文朗读训练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浅见:

1.音乐伴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在朗读教学中,配上合适的音乐,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我指导学生抓住“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三幅场景的描写,扣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描写,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配上悲壮的音乐,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把学生带到了庄严、肃穆的送别场面,激发了学生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哀思,将当时那种巨星殒落天地恸的悲壮情境再现出来,学生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读中巧设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受情感的制约,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情感的冲动而萌生的。老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设置背景,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形象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担任角色。

在朗读中,让学生担任角色,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乐于朗读、勤于朗读、善于朗读。有的课文内容十分抽象,或者学生对文中描述的内容比较生疏,教师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文章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在他们眼前,从而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备课时,要特别注重备“范读”。因为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它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水平。因此,范读中教师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特色范读能披文入境、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以其声、其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 范读时机的选择要恰当,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前的范读既可以引导学生读准课文,也重在激情,以老师的声音和感情来感染学生,引声动情,使学生进入角色;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好全文作好铺垫。课中范读,教师应选择重点的段落或特殊的句子加以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词语,从而帮助理解全文。

每一次朗读有不同的要求,阶段的朗读也应该有重点要求。一开始,我们的朗读重点要求是要做到字正腔圆、口齿清晰,主要是为了读准字音。接着,重点在消除不正确的拖音,要读得轻盈。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读的文章多数是语调轻盈的`,适合训练消除拖音现象。消除拖音往往与学习停顿一起进行,但也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班级学生读书一字一顿的,很生硬,很不自然。这样读书,拖腔拖调的现象是消除了,但是如果为了不拖腔就杜绝拖音,那就是倒洗澡水的时候一同倒掉了盆里的小孩了。朗读中肯定有拖音,句中肯定有拖音,句中的停顿有时是音断意不断,有时就是以拖音来处理的,朗读中的重音也往往需要拖长音调。

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评价、点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发学生信心的手段。在课堂中,我经常这样鼓励学生:“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啊!”“你读得真好听,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在教学《葡萄沟》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我问:“你喜欢葡萄沟的什么?美美地读一读这一部分。”一名学生读了这一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学生读得很流利,但没有感情。我说:“你读得真流利,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而且没有读错一个字,如果你能读得让大家觉得葡萄沟的葡萄真美啊,就更好了。”我又请了一名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到“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时,我咂咂嘴巴,学生都笑了。我说:“葡萄沟的葡萄真美啊!真想摘一串尝尝。”

我想,这样的评价,这样的表扬,让读书的学生如沐春风,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人意识,更使他们掌握了学习课文的方法。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激情之语喷涌而出,整个课堂也活力四射。

1.《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小学语文教学论》。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5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湖州电大2012年秋季小学教育本科晏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为什么本应该是一门最有情趣最生动的学科,却弄得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乏味?在老师的感叹和学生的呵欠中,课堂的收效之低就可想而知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是人所共识的,如此,学好语文就是每个学生应该做到的,提高课堂效率应是我们做教师的应积极探讨的。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兴趣丧失的原因,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应让语文课堂充满着吸引力,让学生来不及走神。但课堂时间毕竟很有限,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包罗万象涵盖万象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从而让学生在诗意的语文学习中生活,在轻松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这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的艺术。

本课题试图在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方面做积极的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把语文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让语文的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而把语文作为自己心灵休憩的园地,在心灵的快乐旅游中得到语文最大的收益,达到高效的语文学习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孔子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

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有收获。孔子曾对他的学生夏说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种学习过程体现了“学、思、行”的辩证统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始终应该注意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尤其是思路,并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门道”,变为自己的“本领”(能力),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用这些本领去发现解决新的问题,做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而实现课堂的最终高效。

2、美国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借鉴意义。

这是一种自然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一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由他们自己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分析、讨论得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教学中教师把以教材为范例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去支配,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内容;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表达交流、补充各自的看法,使得个别的认识向一般意义的认识升华。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主要是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并激励、引导儿童独立思考,自行探索,发表创见,培养创新能力。

3、当代教学论的一般原理

当代教学论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强调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自主探究”吸取了“问题法”、“发

现法”等优点,基本上应用科学研究的步骤,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它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一堂课、一段时间,而是利用课文,活化知识,举一反三,着眼长远。它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甚而要学生知其必然,从而给学生指出探究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

4、教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

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促使小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去自主探究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是自主探究高效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学习心理过程有“学—思—疑—问”四个必要的环节,其实就是逐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的过程中,才能既获得新知,又提高能力。同时,从自主探究所追求的目标看,它所要培养的创造力,正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只有通过教师引导探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三、研究的目标

1、确立小学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自主探究高效教学模式在指导思想上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模式,要针对这些不同点描述自主探究高效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进行实验验证。

2、构建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探讨具体的教学操作技法,探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规律。

3、在广泛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编制相应的操作程式及其变式,具体说明教学的逻辑步骤,各步骤完成的任务等。同时归纳各步骤的“导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创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理性层面的研究,探讨构建自主探究高效模式的逻辑起点,分为从体现自主探究的精神实质出发、从自学能力的培养上出发、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等方面。

2、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主体性”为核心,因此,研究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个性鲜明、积极活跃的认识与发展的主体。因此要对教学过程、方法等都要进行重新的审视,比如如何看待学生的差异?如何有效地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等。

3、从自主探究高效教学之于一般教学的继承和超越的角度,探讨自主探究高效教学的一般要求。讨论的要点有教学目标、教学思想、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教学气氛、教学手段、练习与习题、教学评价、教学成果、教学范围、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

4、采用典型引路,逐步推开的方法,先集中力量拿出一些典型的课例。主要讨论该课例体现了怎样的自主探究高效教学的原则,与以往的课例比作了哪些改进。总结一些简单地、操作性比较强的自主探究高效教学策略。

5、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自主探究高效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帮助解决教学难点、提高知识传递质量、增

强课堂练习密度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教师应广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要将网络引入教学、引入课堂,用网络的理念更新教学理念,增加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密度和质量,提高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研究对象

良友小学四年级二班33人为主,其他班级为辅。

六、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多次反复,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向着自主探究高效教学的理想境界发展。

2、本课题研究的其它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心理测量法,教育统计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与思辩的方法。

运用上述方法需要进行必要的测试,并重视资料的积累。

七、课题探究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04月――2013年06月):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

第二阶段(2013年07月――2013年09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课堂实践,产生初步研究成果,形成语文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第三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总结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形成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书面成果,课题结题。

八、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例说)。

3、小学自主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方案。

九、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晏娇: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校语文组全体教师:负责上具体的研究课、资料收集工作等。

十、研究总结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立足教材,以教学理论作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6

GZ85.com

小学语文的施教对象是儿童,施教内容是儿童的语文,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儿童的情怀,清楚儿童语文学习的真正需求,能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凭借儿童热爱的语言文字,帮助儿童获得自身成长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看到儿童眼中的世界,才能走进儿童心中的世界。

教科学的语文,就是秉着对儿童负责的态度,挖掘教材中真的知识、思想与情感,引领儿童逐步认识教材本真的面目,在与教材的对话中,汲取语文的营养,形成鉴赏的能力。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都被编者作了删改,这就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了难度,甚至会引起误读。新教育研究中心干国祥在反复研读老舍的《草原》时发现,《草原》第一段描述的草原景色,初读之下,就觉得写得美,语言美,语言传达的风景也美,但“并不茫茫”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查了老舍先生的.原文,发现原文开头是这样的:“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干老师蓦然醒悟,原文中老舍先生写景,围绕“天不苍苍,野不茫茫”展开,没有了原文中第一句话,对第一段的解读就少了贯穿全段的线索,课堂上就会对草原美泛泛而谈,对“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到底说什么要么忽略,要么误读。教科学的语文,不仅是引领儿童品味文本“真”的语言,也是帮助儿童获得“真”的思想与情感。一位教师教学《匆匆》,抓住文中问句多的特点,引导学生聚焦到问句这一语言训练点:由文中的12个问句感受到作者的困惑、彷徨,再聚焦到第四段的6个问句,播放音乐,6次引读,巧妙地将学生带入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带入朱自清复杂而微妙的情绪情感中,促使学生深刻领悟问句的含义,真切体会问句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的下课铃敲响时,许多教师总爱这样问自己:我的这节语文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上得成功吗?有哪些环节处理得很好,还有哪些环节没有把握好?却鲜有教师这样自省:这节语文课上,我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快乐吗?他们在我的课上享受到了什么?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儿童不喜欢程式化的学习方式,儿童的语文学习需要在儿童感到自由的情境中进行,在游戏中儿童享受着自由、积极的精神体验。游戏是儿童融入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游戏就是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杭州蒋军晶执教《麋鹿》,学习课文后出示一张麋鹿图,让学生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有效”输出。这时他采取了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争当导游进行介绍,从“一级导游”到“高级导游”再到“特级导游”,层层推进,吊足胃口,其中还穿插导游与游客的对话。在这堂课上,游戏与学习无缝对接,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使教学过程趣味盎然,达到了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说明事物特征的训练目的,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活泼。

自由的语文教学,指的是教师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与课堂时空,使儿童的身体与心理都处于自主、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状态。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给儿童自由阅读、思维和创造以充足的时间。只有自由的学习,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发展学生的心智。

一位教师教学《詹天佑》时问学生:“如果我们现在要给詹天佑塑铜像,你觉得在詹天佑周围应该布置哪些有意义、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者物品?请你为詹天佑塑一铜像。”学生可以选择的角度没有受到限制,因此他们思维空前活跃。有学生觉得在詹天佑周围画“人”字形线路,因为这是他最伟大的设计;有学生说画一把水壶,以说明他与工人一样艰辛;也有学生说应该根据他爱国的特点来设计,等等。这堂课迸发出学生自由创造的活力。

有些语文课堂将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大量充斥;有时则把问题进行切割,拖着学生在“碎石”组成的问题“跑道”上行走,肢解文本;有的教师经常会在学生回答后附带“是这样吗”“对吗”等暗示性话语,如此弦外之音导致后面发表意见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迎合、应和。学生的自由思想与自由精神被剥夺,也就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因此,自由的语文拒绝满堂灌,也拒绝满堂问。

当下的语文教学,实用主义仍然大行其道,教师在应试的藩篱中无法突围,甚至不愿突围,因而大量围绕陈述性知识的训练(生字词语的固化讲解、课文读背的反复操作、练习试题的铺天盖地)强占了儿童的时间与空间,使儿童思维僵化,能力停滞,不能感受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并不是说生字词语和课文读背不再重要,而是这些内容的教学一定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合宜的情境,使儿童主动建构和悦纳。

我们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要由分析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简言之,语文教学要由“教课文”转向“教阅读”“教语文”。

一位教师教学《恐龙》,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最喜欢什么恐龙,然后介绍。一学生说:“我喜欢雷龙,它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而且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教师:“读得真动听,你把雷龙的特点都读出来了。请大家比较这两个句子:A.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很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B.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你们觉得哪个句子好?”学生:“我觉得B句好,因为B句把雷龙和大象作比较,在我们看来,大象已经很重了,雷龙竟然胜过六头大象,难怪说它是庞然大物,果真名不虚传。”教师:“对,刚刚你提到了作比较,这是一种说明方法。”《恐龙》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这位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介绍,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课文中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上,而不是详细地向学生介绍关于恐龙的知识,这充分体现了“教阅读”的理念。教有用的语文,就是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7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生为本,指的就是以生本理念为基础,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以生为本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出发,探讨提出若干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助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以生为本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教学效率低下,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就应坚持以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1以生为本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1.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生本教育理论,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拥有探索性,能让小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学习伙伴、学习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下自我学习、整合新知识,而非在教师的设计中亦步亦趋地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1.2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对身心发展极快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无法以一时的成败来论英雄,需要教师做到以生为本,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坚持关心每一名学生,使课堂面向每一个个体,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小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基本保障。

1.3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生为本,强调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所以教师往往不会轻易给出任务,而要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实践等方式自主学习、推理、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该过程得到正确的结论,使学生的新旧知识混为一体,巩固知识,学生不仅锻炼和提升了语文学习能力,还发展了语文素养,课堂也因此变得高效。

2坚持以生为本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1)灵活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应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保持灵活多样,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致力于通过书刊、网络、影视、展览会、参观活动等多种渠道组织一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将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学习语文知识的自觉性唤醒,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落花生》时,就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做一个像花生那样的人;反方:做一个像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在这灵活的课堂教学和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之下,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各自的观点,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他们在问中答、在答中反问,不仅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大胆联想,想到小石?^、火柴、煤,进而想到社会中的边疆守卫战士、人造卫星研制专家、陪练员等,让学生明白做人应像花生那样,对自己的功劳绝不大肆炫耀,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如此一来,不仅课堂气氛越来越愉悦,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烈,自觉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知识,在拓展思维与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帮助教师成功打造高效课堂。

(2)巧用教材,课堂教学凸显以生为本。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务必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做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者、高效利用者。具体而言,教师要巧用教材,挖掘其中的亮点,为学生合理设置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凸显课堂教学的以生为本,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乐于关注学习,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善于跟学生一起学习语文知识,收获丰硕的教学成果,形成高效课堂。

(3)联系生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大纲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实践教学,且新课改也提出语文教学要体现综合性,所以教师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应坚持以生为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有机联系语文课堂与实际生活,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亲切感,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语文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将现实生活变成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参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学生并非带着空空的大脑到学校学习,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阅历,而这些则是小学生有效、高效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是异常宝贵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以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生活事物作为参照,激励小学生自主学习,化解课堂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猫》时,由于猫是学生生活中很常见的动物,所以教师没有选择直接为学生分析文本,而是引导他们回忆一下自己头脑里的猫的形象。该话题成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踊跃发言,从各个角度阐述猫在自己大脑里留下的印象,从各方面描述猫的秉性、特征等。在发言的同时学生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较全面地了解、把握猫的特点,教师再以此为基础讲解课文,学生则带着自己的描述学习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猫。有了现实生活的良好参照,学生在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时变得更加容易,学习效果良好。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回归生活,把学生变成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实践能力。如此,学生深刻体会学习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学会通过生活更轻松、更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学以致用,对教师高效课堂的打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

3结语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要坚持以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站在新课改的前沿,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思考,将每一堂语文课都变成师生的互动学习,从而打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8

学期工作已经结束,我的培智五班的二年级生活语文教学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

在本学期中,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所收获,我不得不承认教学工作得到家长的认可,与我是一名班主任也有很大的原因。

当然对于培智五班的语文教学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现在将这一学期的生活语文教学作出如下总结:

一、加强教研,创新有为,提高业务素质。

教育实践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

每一环节我都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

课下争取家长们的积极配合,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本学期孩子在学习上有很大的进步,家长反响很好。

二、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本学期的努力方向是学生的认识词语和理解课文。

在教学中,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的认读积极性,课堂上使用各种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主动认识生词和理解词语的氛围中来。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性,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让培智学生的课堂多姿多彩。

课堂教学效果再好,对于培智学生也是没有多大用途,我们必须做好课下辅导工作,在课下我回利用一切时间强化学生对于生字的认识和对课文的理解。

我每周都认真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家长在家辅导孩子。

周一的时候我会认真的讲评学生的家庭作业。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想得到老师的奖励,想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在家就会认真配合家长完成作业。

此外我还在教室布置上下功夫,把每月学生需要认识的生字贴在班级布置栏里,让学生可以时时看到生字。

三、抓科学研究,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的研究有一定的认识。

本学期,我的科研目标是对培智学生课堂积极性的研究。

我认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应该设计好课堂的各个基本环节,环环相扣,课堂流畅。

在讲授的时候使用游戏或者让学生主动探索的方式,在练习时候适时的增加一些竞争性的小游戏,壤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抓好探究性的研究,让探究性真正为教师们所掌握并灵活运用。

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

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

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迸发学生好学的火花。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一定提高,课堂教学方面也有一定进步。

但也不不足,如本班学生不遵守纪律,成绩一直不够理想。

对于学生的评价我认为并不应该以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学生的课堂表现、自身相对于之前的进步等也很重要。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立足实际,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9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针对上学期本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本人在本学期对语文教学工作做了些调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作出总结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显示出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如对课文的生字新词和要求背诵的资料,必须要全班同学都过关。对于学习的重点,如“句子的变换形式”和“修改病句”以及“多音字的明白”等容易失分的知识,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课余让他们练写字帖。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潜质。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此,我在教学不一样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状况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意思是“读课文、画词句、思资料、写批注、问不解”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个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的自学潜质和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明白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明白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资料、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关心时事,对于热点的奥运取得圆满成功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事件,让学生时时追踪事态的发展,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潜质亦然不断提高。

在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潜质,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确定研究主题,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会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资料欠具体,结论欠精准,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工作也是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的资料。

本班极需帮忙的差生大约有五名,提高他们的成绩,对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以多优带一差”的方法,帮忙差生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资料,每一天让优生抽出半小时帮忙他们掌握,正因是多名优生来帮忙,因此他们都不会有增大负担的感觉。另外我还设了奖励的制度,构成了竞争的机制。透过单元和知识点的小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给差生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语文教学务必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必须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段朗读。透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潜质。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明白、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资料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用心性。

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用心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发奋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群众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职责感。

4、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5、在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1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设计 10.大作家的小老师(第二课时)

执教:肖林香

一. 质疑导入。

1.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目。

2. 大家先不要忙着看课文内容,就这个题目看看能提哪些问题。

3. 过渡:想不到看了题目同学们会提这么多问题,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给这些问题找答案。

二. 学文。

1. 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2. 出示图,小姑娘长得漂亮吗?从哪儿看出来?你们喜欢她吗?箫伯纳喜欢她吗?从哪儿看出来?身为世界大文豪,在莫斯科访问的偶遇中,能和一个小女孩玩了很久,他们可能会玩什么?从中看出什么?

3. 刚才问题一读课文就知道了,师擦去问号。那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是小姑娘学问特别高吗?是小姑娘的写创水平高吗?都不是,那是为什么呢? 4. 生回答。

5. 师提出:是临别时他们之间的对话让箫伯纳意识自己太夸张了。现在老师请你们每个人有感情地朗读箫伯纳与小姑娘对话的两段内容,注意他们的语气和对话中的一些用词。请谁愿意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请两组同学比赛读,老师来读旁白。6. 一男生扮演箫伯纳,一女生扮演小姑娘。看看哪组读的好,为什么?

7. 通过刚才的分角色读,你们觉得哪组同学读得好?他在读得时候,哪些词特别强调?带有什么样的语气?(世界有名,大作家)8. 老师请你们也来读一读当时箫伯纳的这句话,那箫伯纳真的在炫耀自己?自夸的人吗?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画,再联系上文,“箫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很久”这句话。

9. 箫伯纳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许是试探一下,当小姑娘知道他的身份以后会是怎样一种反应? 10. 是呀,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如果知道跟自己玩的人是一位名人时,一般都会惊喜万分的,假如,今天老师请来了小燕子赵微或黄奕和在座的同学们玩,你们会有什么反应?意料之中,箫伯纳认为小姑娘的反应是什么? 11. 可是出乎箫伯纳预料之外的是什么?谁来说说,谁比他读得更好?谁知道语气应该是怎样? 12. 大家来看看小姑娘的话与箫伯纳说的话有什么不同? 13. 生回答“请”“苏联小姑娘”。14. 师提问小姑娘用“请”说明她有礼貌。15. 师又问:一个自称世界有名大作家,一个自称是“苏联小姑娘”,又是学着箫伯纳的口气,这些表明小姑娘她当时怎么想?(当时只是自己的玩伴,玩的时候谁还在乎你是什么大作家呢?)16. 师小结:我们无论在什么人面前,比自己地位高的也好,比自己地位低的也好,既不能奉承别人,也不能歧视别人,而应该像小姑娘一样,用一种平和态度对别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诚,正直的人,能做到这样真不容易呀!而小小年纪的娜塔莎却做到了。17. 因此,箫伯纳听了为之一震。箫伯纳为什么而震惊?(箫伯纳为小姑娘意想不到的回答而大吃一惊,他以为小姑娘知道他是大作家时一定会表示高兴,崇拜的,谁知恰恰相反,18. 小姑娘的话让箫伯纳震惊之后,箫伯纳自己感觉到什么了?(自夸)从“马上意识”你看出箫伯纳是个怎样的人? 19. 刚才认识了这么聪明,可爱的苏联小姑娘,又这么一位平易近人,谦虚自律的英国大作家,大家把二,三,四段来朗读一下。20. 课文到这里是不是结束了?为什么?(生答:不可以)后面是讲小姑娘给的教育,小姑娘给了我什么教育?师板书:她是我的老师 为什么称小姑娘是我的老师?(小姑娘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知道怎样对待别人,从小姑娘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所以称小姑娘为小老师。大作家拜小姑娘为老师。因此题目叫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后随感:

课后我在想:如果当初设计教案时,过多的担心时间够不够,哪些知识一定要掌握,哪些内容不必讲,我一定不会跳出那些旧有的束缚,把自己杂收旁学的知识引入课内,让“猜”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也一定不会有一节成功的课。我为孩子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热情所感动,也为自己放弃原有的教学计划而感到庆幸。

上完这节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展青老师的评课让我知道:回答问题有个别学生对别人不服气的时候,不要简单地批评他不虚心和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和自己:在孩子会滔滔不绝地提出一些课外的知识时,不要太低如今的孩子。我深切地体会到,孩子们的学习真的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训练的过程,它是孩子们创造性的劳动。孩子们的想法和体验,虽然显得天真幼稚,但是他们真的是非常新颖和独特。我们教师,只有真正作到了了解孩子们,理解孩子们,才会真正地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 篇11

2016-2017年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孙红霞

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和家长朋友们的配合下,我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更好地展开下一步的工作,我做如下总结:

本学期工作中自以为比较胜利的几点:

(一)在培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气上下了功夫。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天真好动,自在散漫。我在开学初就留意严厉要求学生,使得他们逐步懂得规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气。比如按时上学,及时上交作业,做好课前准备,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发言要举手,等等。这些每天都要讲,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气基本养成,下学期学生们会表现更好。

(二)课文教学扎实有效。课文教学正是孩子们刚刚接触的内容,小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情,为避免学生厌倦,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制造卡片、做游戏、讲故事等有趣的方式,将课文内容与多样的活动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发起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在游戏中温习稳固,并且留意引导孩子学习的适用性,有不少家长做得很不错。

(三)识字教学灵敏多样。一年级小学生识字程度不一,有很多孩子识字很多,能独立阅读。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识字量很少,而如今的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又很多,所以不少孩子对每课的大量生字有些目不暇接,显得很是“消化不良”,这是典型的识字艰难。鉴于此,我便想了很多识字方法,还通知了家长请求家长帮助,及时地唤起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慢慢地,大多数孩子都赶上来了,很多学生还对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有了兴趣。每学习一个新字,我都会问学生这个字是什么偏旁,还有哪个字和它很相像等等,这样,学生们都会竞相回答,无论答案对与错,我都耐心地倾听、耐心地指导,效果还真是不错。

当然,开学初的方案远远不如学期中的变化快,有很多理想的东西都还没有来得及施行或是施行得还很不到位,总是希冀还会有些时间容我作进一步的调整,可是适得其反,时间到了,学期末了,只好下学期抓紧时间来补偿这些所谓的“差错”了。本学期工作的缺乏之处:(一)课堂发问较少,学生的表达才能受限。一年级的语文课堂较难调控,学生们不会倾听,课上他们能听教师说话就不错了。下学期一定多给学生表达的时机,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

(二)课堂练习较少。一年级特别是写字教学,一定要在课堂上留出充足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这样,孩子们的写字习惯才好。可是,本学期,我们在课堂上写的时间很不够,课下又做练习册,这样,学生练字的时间少,所以写字草率。下学期一定留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扎扎实实地写好字。

(三)阅读了解与自在表达指导不到位。下学期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了解课文,较全面地说出本人的观念。口语交际锻炼融于阅读教学当中,增强书面表达练习。每日一句或每周一记要标准起来,以免学生们看图都无话可说。

语文学科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富有感情的学科。学语文应该是快乐的,教语文也应该是轻松的,这是我所追求的。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在下学年能“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