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作文教案五篇

四年级作文教案五篇。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无论您是谁请务必一读这篇关于“四年级作文教案”的文章,请您仔细阅读本页内容!

四年级作文教案 篇1

有一个人叫张光头,他的家一如贫洗,可是他确实一个老财迷。这不,张光头和往常一样扛着斧子准备上山砍柴,这时,一个衣冠楚楚的年轻人拦住张光头问道:“兄弟,你想挣钱吗?”张光头点点头。年轻人说:“你到森林里去,看一棵树我给你出100元钞票”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踏子钞票在张光头面前摇了摇,张光头一看到钱就像见到神仙一样,他爽快地答应了,又急忙跑到森林里去。

他找到一棵“参天大树”拿出一根烟点然后,便用锋利无比的斧子砍了起来。这时,啄木鸟跟平常一样,正在给有害虫的大树“看病。”这时只听“轰隆”一声响。啄木鸟飞高了些发现一棵树倒下去!他赶紧飞过去一看,只见一位不速之客——伐木工人。他正熟练地挥舞着斧子砍伐树木,眼睛正直直地盯着一棵粗壮的树。啄木鸟伐木人的肩上,气愤地啄着伐木工人那木头似的脑袋,边啄边喃喃自语道:“这段木头里一定有‘金钱’的虫子……”

看完这篇漫画,我不觉心领神会。在如今的社会上,人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惜破坏地球生态环境。人们在破坏环境的同时,根本没有考虑过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赚取金钱的欲望占据了人们的心灵,利益的诱惑迷惑了人们的心智。这些诱惑像一只只大青虫,正一点一点“啃噬”着人们的良心。人们现在就像一棵生了害虫的病树。

所以我们不能在破坏环境了,应该保护环境,我呼吁人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 第四单元作文六年级上册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四单元作文

★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 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建议书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环保建议书

★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第四单元综合练习

★ 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课件

文档为doc格式

四年级作文教案 篇2

老师谢谢您,在我们一年级的时候,您就像一位园丁一样,我们就像一棵幼苗一样。是您用那丰富的知识灌溉这我们,让我们快高长大。如今我已经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了,那都是老师您的功劳啊!这短短的五年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动了。在这里我下定决心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我会用我的学习成绩来报答你的。

我心中的好老师是一位我的作文老师,她有一张慈祥的脸,一对又细又弯的眉毛,像燕子的两个尖尖的翅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红润的嘴巴和洁白的牙齿。

回顾自己大学四年的工作学习生活,感触很深,但觉的收获还是颇丰的。掌握了专业知识,培养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今后的工作都将产生重要的帮助。除此之外,也应该看到我的一些缺点,如有时候做事情比较急于求成,在工作中实际经验不足等等。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他的缺点,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的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缺点,只有正视它的存在,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今后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

四年级作文教案 篇3

《人类的“老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类的“老师”》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收获。文章结构完整:开篇引路-举例说明-点题作结,中心明确,层次井然。注意运用典型的事例增强说服力,而且详略得当。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能够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体会各种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2、教学重点: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

3、教学难点:能够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文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提问法,讨论法,引导点拔法、演示法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自然学习的例子,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程序

我打算安排两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课文脉络、讲解课文第一部分的任务,下面我重点说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能够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体会各种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以两个上节课已学过的问题导入今天的新课:1、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老师板书。2、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上课伊始,我先提问一些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

(二)自读自悟,对话文本

1、向学生抛出问题: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给予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自读自悟。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讲读结合。随文理解“教训”、“轻而易举”等词语。多媒体课件适时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例如“流线体”。在学生汇报到鸡蛋的“薄壳结构”带给人类的启示时,我出示一个生鸡蛋,请有自信能捏碎它的学生上来实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现场验证了课文中的论断是正确的,相信学生一定会留下深刻印象。

3、教师引导,出示表格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内容。先指名回答“老师”一栏,教师板书。随后同桌讨论剩余空格该如何填写最为恰当。

“老师”特点启发

4、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为清晰的思路,我先通过抓关键词语、出示相关图片、进行小试验等形式陪学生“走”了一遍课文,后又以表格这种更加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提纲契领的认识,领着他们站在文本外再“看”一遍课文。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探索者,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与文本,与教师进行了真切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也训练了学生分析与探究的能力。】

5、回归课本,练习概括课文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个任务就靠每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来实现。“能够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又是教学的难点,所以在这节课中我着重训练学生的是总结概括的能力。我认为想要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这节课中我打算教给学生通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除了第三自然段需要抓全两部分内容外,其他两个自然段都可以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出主要内容。】

6、学生完成《评价手册》上的填空题。

【设计意图:我觉得这道题是对本篇课文一个很好的总结,学生在做的同时相当于站在一定高度上又“望”了一遍课文。另外,将《补充习题》、《评价手册》与课堂有机融合也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有益尝试。】

(三)拓展延伸,回归课题

1、补充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其他例子。

【设计意图:引入课外资料的目的在于:第一,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更加高效;第二,激发学生课后主动求知的欲望。】

2、深化对课题中“老师”的认识,体会人类并不是坐享其成,而是不断主动探索。

3、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学会怀抱感恩之心热爱万物。

五、说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

(一)作业设计

查找并阅读介绍仿生学的资料,并以“人类的‘老师’”为主题,四人小组合作出一份小报。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形式更具弹性,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语文能力方面的发展。】

(二)板书设计

本着突出重点难点,理清文章条理的宗旨,我将这一课板书设计如下:

“老师”特点启发

鱼儿自由升降潜水艇

鸟儿飞行飞机

蜻蜓等昆虫飞行特点新式飞机

鲸“流线体”轮船

鸡蛋“薄壳结构”建筑物

袋鼠跳跃越野汽车

贝壳坚固坦克

……

以上就是我对《人类的“老师”》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四年级作文教案 篇4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旅程(教师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空中作文课堂

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

武老师:四年级的青年教师朋友们,欢迎继续参加空中作文课堂的教学旅程。

教学旅程第一站──题目探究与备课思考

习作内容解读

武老师:老师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

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活动经过或心得。“习作”既可写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又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武老师:老师们,看完习作内容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本次习作内容透露了哪些信息?

ü 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

ü 也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武老师:老师们,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

1.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课前准备:

习作备课准备

青年教师朋友: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呢?

武老师: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

1. 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

ü 了解过渡和照应的方法

ü 了解叙述的顺序

ü 理解如何由物及人的感悟

2.关于口语交际课:

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是指导学生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老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前,教师可简单地创设情境,如,请擅长书画的同学在黑板上题写活动主题:“‘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配上简单的背景图画;自荐或推荐学生主持人,准备开场白与串联词等。

“口语交际”交流时,先分小组人人发言,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不善于说的同学,并请能说会道的同学当好“小老师”,作好示范。在汇报中,听的人可以向台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还可以请台下的老师、同学解答,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

①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②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备课策略思考

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教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

武老师:策略预设如下:

ü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ü 开始上课时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直观图片资料的导入新课,创设了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了课程中间,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指导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猜一猜”、“看一看”、采访等环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写作的热情。

ü 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是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是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并把这次活动进行了习作指导。

教学旅程第二站──指导预设兼方法点拨

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指导,我们应该安排哪些教学环节呢?

武老师:本次习作指导,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思路

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我国古代的鲁班,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带有边齿的叶片划伤了手,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大自然有着无穷的奥秘,投向大自然的怀抱,拥抱大自然,同学们一定都有收获吧。

2.展示图片资料,了解美丽的大自然。(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媒体课件。)

3.下面,老师给大家我讲述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停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同学们议论纷)

师:(简单小结)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直观图片资料的导入新课,创设了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了课程中间,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大自然风、云、雷、电、雨虹,读一读下面的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子喜欢哪一个。

风流云散 风起云涌 风调雨顺 风雨飘摇 风云变幻

乱云飞渡 黑云压城 乌云翻滚 天高云淡 浮云

飘悠云海茫茫

云浪滚滚 乌云密布 阴云密布 彤云密布 密云不雨 千姿万态

雷声隆隆 电闪雷鸣 晴天霹雳 闷雷低沉 一声春雷 春雷滚滚

金蛇狂舞 电似金箭 电如火龙 雷霆万钧 平地惊雷 迅雷不及掩耳

淅淅沥沥 雨声沙沙 大雨淋漓 大雨倾泻 骤雨大作

雨帘悬挂 雨过天晴 雨声滴答 雨声哗啦 哗啦哗啦

倾盆大雨 飘泼大雨 雨丝风面 雨花纷扬 大雨倾泻

半圆彩弧 长虹贯空 七色彩带 彩虹飞架 空中仙桥

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体验一下诗中的山水,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一句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敖》

设计意图:引导了学生了解大自然风、云、雷、电、雨虹的成语,可以使学生丰富自己的词汇;引导学生诵读描述山水的古诗,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思。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游戏:猜一猜、连一连。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考考大家,看这些设计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请连线。

日光灯 蝴蝶

雷达 苍耳籽

迷彩服 萤火虫

衣服上拉链 蝙蝠

锯子 有齿的叶子

设计意图:小游戏以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启迪学生热爱科学,积累写作素材。

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

(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师:大自然魅力无穷,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乐于观察,善于发现,就一定能得到很多启示。现在,“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正式开始。

1.同学们在头脑中“放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2.“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惊喜吗?说说你的发现、发现的过程或者你的感受,来和大家共享。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进行介绍。比一比,谁的发现最有吸引力,谁的资料最全面,谁的点子最新奇。

△我国上海一家医院里的一个大夫,偶然发现一个病人在小便之后,很多蚂蚁都来吃,深受启发,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他的尿是甜的,后来发明了今天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我觉得拱形桥梁特点很奇怪。上网查找资料,才知道这是一种力学原理。

△我觉得大自然太神奇了。当我们满世界去寻找,原来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受大自然的启发。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的体会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去寻找答案,一定会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

3.你有什么不明白吗?可以向台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还可以请台下的老师、同学解答。

4.怎样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汇报得更精彩呢?

根据学生回答,启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教师小结。

(1)说我最感兴趣的,(2)说我观察实验的,(3)说出我的真实体验,(4)说我的思考分析,(5)说我的收获和启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说后写,通过回报交流来打开行文的思路,引导学生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篇小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佳作,较好地写出了大自然的启发。请大家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1)展佳作一:

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

我和汪强、汪诚都喜欢玩小动物,也喜欢解剖动物。有一次,一位农民老伯伯把几只蚌用砖头戳碎后吃,我看见从敲碎的蚌壳里流出一种淡蓝色液体,就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伯伯说:“是蚌的血。”我听了感到,心想,血都是红的呀,蚌的血怎么会是淡蓝的呢?”

这天下午,我们到河里去摸蚌,不一会儿,就摸到了许多。我们选了一只最大的,决定做一次实验。我们把蚌养在脸盆里,等它张开了蚌壳,就把一根木棍插进去,使两片蚌壳之间留有一条缝隙;然后我看到一颗轻轻跳动的浅蓝色的心脏。我们就用锋利的刀,小心地把它剖开,看到从里面流出一种淡蓝色的液体。

这时,我们相信了那们农民伯伯的话、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这说明,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

(2)师生共评析,找出有点供学习:

△这篇作文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很真实。

△先写一次偶然的事件引起“我”对蚌的血液颜色的兴趣;接着写实验的经过和观察到的结果;最后,找出规律性,得出结论:“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作者把这个过程写清楚了,写得很生动。别人看了一目了然。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很认真做实验,细心观察,值得我们学习。结论来自对事实的分析,科学可靠。

△作者把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引人入胜。读这样的文章,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能体会到作者在活动中的快乐呢。

(3)展佳作二:

蝉发音的秘密

蝉为么会发音,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常常躲在树下悄悄地观察。我发现蝉鸣时,总是“挺胸”、“翘尾”。

这是为什么呢?一天,我捉到了一只蝉,进行了观察研究。我摘掉

了蝉的翅膀,把它放在地上,它在地上扑打着小翅膀,叫着;我又折断了它针状式的嘴,可它仍然叫着。蝉究竟靠什么发音呢?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这声音好像是从胸部发出来的。于是,我把它捉起来看,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像钳甲一样,里面有一对透明薄膜。蝉呜时,簿膜地回动,我用手轻轻地一捍这个地方,蝉就叫了。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我想:这对簿膜就是它发音器吧!我把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发音膜的肌肉收缩振动,蝉就会发出声音。雌蝉没有“响板”,所以是哑巴。

这时,我才明白,蝉叫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挺胸”和“翘尾”了。揭开了蝉发音的秘密,我又一次尝到了动脑筋、学科学的甜头。

(4)师生共同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两方面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佳作,拓扩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读中学写,帮助学生快速打开习作的思路。

2.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①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

②老师提示: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

㈢ 、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1.多么有意思的经历啊!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拟定一个题目,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感受。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

2.学生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后作文:快乐体验更新颖

(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

1.朗读自己的习作。自己先阅读自己的文章,把文章中认为精彩的字词、句段展示给组内同学。

2.自查自改。文章写完后,朗读自己的作文,看看写通顺了吗?写清楚了吗?对不满意之处进行修改。把自己的习作初稿写得更完美。

3.邻座交流。同桌或邻座之间交流作文,提出看法、建议。教师巡视,就学生“能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作指导。

4.小组评议。大家把作文交流一下,先看作文题目,把精彩的题目告诉老师。作文题目就反映了你们各自独特的发现。根据小组评议,看看谁的习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谁的作文知识性强,推荐优秀的作文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与展示,增强习作的成功感;通过小组评议,互相批改,找出自己的不足,引导学生精益求精 ,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

1、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二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2.个性展示台。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读,自己谈谈向大家宣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

3.教师做小结:老师根据全班本次作文情况,进行评说,展示好的,师生共同分析好的地方。提出共性存在的不足问题。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4.个人再修改,二次创新行文。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明显错误或有毛病的地方,根据自己作文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在作文中进行修改。

5.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设计意图:把“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凸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改中实现了优势互补,竞争激励,共同提高。

(三)佳作展览,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

1.小组评选最佳。最佳项目越多越好。

2.班级评选最佳,获奖人数越多越好。

3.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巩固学生习作的兴趣,身体学生体验习作的成功和快乐。

(四)变格创新,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外重新观察一个大自然的秘密,用学会的方法,再写一篇日记,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启发。

特别建议:

· 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广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 在学生动笔前,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放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再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确定表达的顺序,重点写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学生习作时,教师可巡回指导。

· 学生习作完成后,采用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修改,修改时注意用上一些学过的修改符号。

· 课堂上师生可当场点评并口头修改几篇习作。

· 学生在参与综合性学习时的态度、团体合作的精神、勇于探究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也要给予积极评价与鼓励,给学生留下“我能行”的自信,虽然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重点是要求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但学生在参与综合性学习时的态度、团体合作的精神、勇于探究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也要给予积极评价与鼓励,给学生留下“我能行”的自信,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四年级作文教案 篇5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要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心血来潮,起身去拜访远方的亲朋好友。我一边赶路,一边沿途观赏那美丽的景色。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河边,只看见一个头发散乱的小孩手里拿着一根制作简便的鱼竿,坐在草丛边正专心致志地钓鱼。他一动也不动,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等待鱼儿上钩。这时,一个路人走过来,看见了正在钓鱼的小孩,赶忙走过去,客气地问到:小娃娃,请问一下,杏花村怎么走啊?我有要事要去那里。那孩子听到了他的话,转过头来瞧了瞧他,指了指那鱼竿,在指了指嘴巴,摇摇手示意道:我现在正在钓鱼,不能说话,不然的话鱼会被我给吓走的。随后他又指了指东北方,意思是:杏花村在东北方。路人见了,便向东北方走去。这时,小孩的鱼竿晃动了起来,小孩猛地一提,一条硕大的鱼儿被钓了起来,我见了不禁为他高兴!

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阳光和煦地照着,风儿轻轻地吹着,小鱼们在河里欢快地游着。河的那头,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孩子正专心致志地学钓鱼,他紧紧地盯着河面,一有风吹草动,就抡起鱼竿,但是过了许久,他始终没有钓到鱼,可是他不放弃,依然坐在河边,一副鱼不上钩誓不休的架势,孩子耐心地坐在河边,对着河里游来游去,却始终不肯上钩的鱼儿发呆心想:为什么自己钓不上鱼,怎么样才能使鱼成囊中之物呢?正在此时,一个风尘仆的过路人因找不到路而着急着,他匆忙地向钓鱼的孩子询问。孩子听而不闻,只轻轻摆摆手示意路人小声一点,他害怕鱼儿在自己和别人的谈话受到惊吓、逃走。路人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继续赶路。而孩子也依然呆呆地望着河面,期待着

河水微微荡漾,孩子一阵欣喜,抡起鱼竿,一条肥硕的大鱼出现在他的面前,孩子终于没有枉费自己努力,迎着夕阳,高兴地回家去了。

在一片幽密的丛林后面,有一条小河,这条河并不长,走几分钟就能走完整条河。看,在河的源头,有一个小男孩坐在河岸专心地拿着一根自制的鱼竿,这个小男孩还真是心灵手巧啊!可是小男孩却衣冠不整,头发乱糟糟的。

这个小男孩也许是个新手,钓了半天也没有钓上一条鱼,小男孩似乎有些不耐烦了,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抓抓耳,屁股下的青苔也被他蹭掉一大块,他有些心不在焉。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过路人路过这里,迷了路,找不到出口,忽然看见河边有一个小男孩在钓鱼,便想找他问路,小男孩似乎发现了路人,怕惊动了鱼儿,于是向他摇摇手,示意他不要过来,多么专注的小男孩啊!

有一天,一个头发很乱的小孩正在学钓鱼,他斜坐在青苔旁边,清清的河水在他面前流动,那青青的草衬托着小孩那幼小的身躯。他坐在河边,手中提着鱼竿,静静的坐在那里,可鱼儿像是在与他玩游戏,就是不上钩,但男孩还是坐在那里,不出一点声音,他静静地等待着。突然,河对面走过来一个人,他正想问那个男孩路怎么走,但那个男孩对他招招手,示意他不要大声说话,又指了指河里,那个人明白了,会意地对那个男孩笑了笑,他悄悄地离开了,去向别人问路了。小男孩为了不惊动鱼儿,不与那人说话。正在此时,他的鱼竿动了动,鱼儿上钩了,他想着,毫不犹豫地提起鱼竿,可惜鱼儿已经把鱼饵吃掉了。失望之余,他只能重新把鱼食挂在鱼钩上,放下鱼杆,又静静地等待着

四年级作文教案 篇6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先进行积累、感受,再尽情表达,最后尝试写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教学重点:

在写作过程中,内容要具体,要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手段:

课件展示本单元中关于战争的语句,课件照片配乐,日本轰炸上海视频片段。教材分析:

经过了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战争与和平”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编排了一次看图作文,这是一幅真实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景。再展开想象图中孩子的未来命运会怎样,最后引导情感的表达。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诱发情感。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课件展示本单元中关于战争的语句)

二、细心观察,大胆想象

(一)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师: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我们中国也曾饱受外敌的侵略,也曾饱受战争的蹂躏。请看大屏幕的这张照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围绕主体,有序观察照片,描述图片。观看这张战争照片,应抓住照片的主体──照片中哭泣的小孩,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全面、仔细观察。怎么观察呢?

首先,抓住照片的主体部分,关注照片传递的主要信息。这张照片映入眼帘的是照片中央坐地而哭的男孩:他悲伤的啼哭,他的孤立无助让人揪心。

然后,围绕这一中心人物,采用由主体到环境、由近及远的顺序,一一观看照片的各部分内容,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

例: 瞧,男孩蜷曲双腿坐于被炸坏的铁轨中间,四周是被炸成废墟的火车站,铁路扭曲,地上满是碎砖碎瓦,天桥断裂,钢架摇摇欲坠,远处破壁残墙,一片悲凉„„

(设计意图:由近及远,由人及物,让我们对这张照片,有了清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而深刻的认识:这幅拍摄战争创伤的照片,沉痛而有力地揭示了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血腥罪行!教师激情的讲述,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为下一环节学生的想象做好铺垫。

2、老师介绍照片背景:1937年8月28日下午2时,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上海原有南北两个车站,“八•一三”以后,北站处于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当时上海及其附近的难民蜂拥而至,争相出逃、南站拥挤不堪。第一批4架日机首先向南站投弹炸死难民500多人。不一会,又有8架日机飞抵南站上空投弹,炸死200多人。车站天桥、铁轨、房屋被炸得稀烂,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尸体上面还压着铅皮和木板。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一时间烟雾弥蔓,哭声四起,惨不忍睹。

(设计意图:学生都是出生于21世纪的孩子,对这场战争是缺乏了解认识的。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张图的背景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当时情况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战争的痛恨和平生活的关注、向往。)

(师相机板书: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二)突出重点,展开想象。

1、师:根据老师介绍的照片背景,试试想象一下: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放大课件中“痛哭的孩子”,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想象。)

生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例:当时,上海火车站和往常一样,涌动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嗡嗡”的敌机声,还没等人们醒悟之即,“轰轰”几声巨响,顿时,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坍塌了半边。“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了一片,人们慌做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天桥倒塌了,此时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停止了涌动,一个个尸体倒在血泊中,刚才还在喧哗的火车站现已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的呻吟。就在这寂静的片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妈妈,你在哪里。”“爸爸,我害怕„„”他坐在铁轨中间满身是血,正张着大嘴呼喊着。他看着眼前满身是血迹的父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父母为何一动不动,他也不知道从此以后即将成为孤儿,他更不知道今后怎么生存„„

(设计意图:这张照片只是历史瞬间的一个具体场景,但它不是这段历史的全部,不能看出侵略者如何狂轰滥炸,屠杀无辜的全貌。因此,同学们必须根据照片所拍摄的人和景,敞开心扉编故事。)

2、那个记者拍完照片后会怎么做?想到这些,你想对日本侵略者说什么?

和战争中的孩子对比,你有何感受?你的愿望是什么? 生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例:我想,那个记者一定会在拍完照片后帮助他的。他一定会在好心人的怜爱中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长大后的他也一定会对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

可是,我又想到,在那个年代,日本侵略者对我们中国的践踏远远不止一个火车站。一定还有很多可怜的孩子,他们在日本鬼子无情的炮火中失去了亲人,又得不到帮助。那些孩子很可能还没长大就死了,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为没人给他饭吃。还有的孩子也许能活下来,但是如果没人管他,他们很可能会变成小偷。因为没人给他钱,让他生存,更没人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设计意图:由照片中孩子命运联想到当时战争中别处孩子的命运,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提升。)(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三、明确要求,掌握写作方法

(一)审题意,明要求

师: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了照片所讲述的故事。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请打开课本第78页,自学习作要求。

生汇报: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

1、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后来的命运如何?

2、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拟题目,理思路,学写法

1、师:根据习作要求,可拟什么习作题目?

生交流后汇报。老师课件呈现:可选择题目战争中的孤儿 一张旧照片、沉痛的教训、废墟中的孩子、哭泣„„.2、本次的作文思路应该怎样写呢?

生交流后汇报:有两种形式:

1、根据画面创编一个故事,然后按事情发展的书序描述画面的内容,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2、以介绍照片为切入点,直接描述画面的内容,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老师提示拓展:

1、亲眼目睹法(假设你就是那个孩子)习作倒叙开头,写“我”现在的生活情况;其次,回忆“我”悲惨的童年生活;然后,叙述一个人收留了“我”;最后,描述 “我”对和平的呼唤。

2、写信形式(参考第15课)

师:明白了写作的要求和思路,怎样才能把画面写“活”呢?我们所看到的照片只是瞬间的情景,看图作文就是要展开想象,从静态引出动态,从“瞬间”写出过程,让画面活动起来,让画中的人物活动起来。

(播放日本轰炸上海的轰炸场面,结合影片动的画面,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照片写活。)

(三)积累词句,准备写作

教师展示课件:与本次习作有关的好词、好句、好段。让学生朗读、感受、积累,写作时运用上来。

好词:面无血色 魂飞魄散 魂不附体 慑人心魂 张惶失措 神不守舍 目瞪口呆 魄散魂飞 谈虎色变,闻风丧胆 不寒而栗 怵目惊心 触目惊心呆若木鸡 胆战心惊 骇人听闻 魂不附体 魂飞魄散 惊恐万状 五色无主 心胆俱裂 悲痛欲绝 悲天悯人 心痛欲裂 痛彻肺腑 心如刀割 嚎啕大哭 忍气吞声 泪如泉涌肝胆俱裂 俯地悲泣 悲喜交集 泣不成声 哭哭啼啼 慷慨悲歌 忧愁悲伤 伤心落泪 嚎啕大哭 哇哇大哭 心胆俱裂 五脏俱焚 声泪俱下 低声哭诉 泪水纵横 黯然泪下泪不滚滚 泪流满面 悲哀哽咽 悲伤叹息 痛哭流涕 抱头痛哭 放声大哭 悲痛欲绝 痛心疾首 哭声震天 哭声动地 怒气冲天 怒火万丈 恼羞成怒 勃然大怒 忿忿不平愤世嫉俗 义愤填膺 深恶痛绝 气恨难消 情无恨海 刻骨仇恨 千古之恨 盛怒之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怒不可遏 深恶痛绝 怀恨在心 满腔怒火 气恨难平刻骨之恨 火冒三丈 大发雷霆暴跳如雷 怒气冲天 怒气冲冲 怒发冲窥 怒容满面 怒不可遏 怒目圆睁 怒目而视 怒火中烧 恼羞成怒 勃然大怒 拍案而起 愤然而去 忍无可忍 肺都气炸 按捺不住脸红脖子粗 两眼冒金星

好句:面对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幸福儿童,他们能从这一张黑白照片想到当时那战争的可怕场面吗?能感觉得到那孩子的惊慌、孤独、可怜吗?

当入侵的铁骑踏上这片原本圣洁的土地,苦难也随之降临。远处枪声依稀,夹杂着伤痛的呻吟,婴儿的啼哭。

他们在腥风血雨下活着,孩子降生那一刻第一次传入他耳内的是那沉闷的枪声,烙下记印:我在战争中成长!

一位供职于美国赫斯特报系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下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

当四周稍微平静了一些和,突然,传来一阵号啕大哭声,啊!是一个4岁的孩子在哭!

只见周围血肉模糊、尸横遍野,而且满是血迹,列车都被炸毁、脱节了,铁轨也断裂了,许许多多的房屋都倒塌了,地上还有许多碎片。

“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车站里那成千上万的人们惊惶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乱成一片。顿然间,硝烟滚滚,血肉横飞。

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了气。

好段:这时,从被炸的候车室的废墟和碎片中传来一个幼儿的哭声,闻声过去,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正坐在废墟里,他的周围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他身上也都溅满了血。那男孩显然已被周围发生的一切吓怕了,他一脸惊慌,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灰尘,还张着大嘴拼命地哇哇啼哭着,连脖子、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是在用他那拼命的哭声找寻自己的爸爸妈妈,找寻自己熟识的亲人。然而,这凄惨的哭声没有惊动他的爸爸妈妈,没有惊动他的亲人。唯一的答案,就是这些亲人已被日本侵略者的炸弹夺去了生命。

头顶上敌人的轰炸机还在盘旋着,一枚枚炸弹继续攻击着,地上的人们死的死,伤的伤,小河里血流成河悲惨得难以想像。就在这时,他听到他旁边的废墟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他知道,这是他妈妈的声音。于是,他拼命爬过去,手上、脚上都被碎片划破了一道道口子,鲜血在流,可他全然不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下子仿佛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大人,因为他有一个希望,一定要看看妈妈,一定要把妈妈救活。终于,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了气。就这样,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这个孩子成了孤儿。

四:质疑解惑,延续激情

师:本节课还有什么不懂得吗?请保持你心中的激情,下节课把这篇习作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习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一、作文开头:照片的背景

二、描述画面:照片上是怎样的景象?

三、编写故事:孩子为什么哭?其父母在?当时发生?

四、展开联想:那个记者拍完照片后会怎么做?孩子以后的命运?

五、表达情感:想到这些,你想对日本侵略者说?有何感受?愿望是? 一张旧照片、沉痛的教训、废墟中的孩子、哭泣„„.5

四年级作文教案 篇7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25课《玲玲的画》、26课《蜜蜂引路》、27课《寓言两则》和28课《丑小鸭》组成。 这几篇课文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美丽动人的童话,有流传千古的寓言,有常见的生活小事,有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读完整组课文,掩卷细思,丰富的内容告诉我们,“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单元教学目标: 1.  会认4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和好词佳句。 3.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单元训练重点: 1.  会认4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或文章说明的道理。 单元教学预备: 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等。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会认、会写的生字较多,但是,仔细读读本组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每篇课文都是那么的生动有趣。可以把生字的学习融入理解课文之中,我们自己也融入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识字、写字、朗读、感悟,使学生懂得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单元阅读扩展: 1.  课外阅读列宁的故事; 2.  课外阅读中、外寓言故事; 3.  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  

四年级作文教案 篇8

四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一、教学目标通过指导、练写与评讲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及以事表人的方法,激发习作的成功感。通过回忆、描述、赞美爸爸的优秀品质,懂得欣赏爸爸、感受亲情

二、教学准备 x 作文纸、彩笔、课件

三、教学过程

1)高声赞美: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心里话?在家里,你最爱的是谁?

母亲是生我养我的最亲切最温柔的亲人,她对我们无私的爱也许还能摸得着、看得见。但是,据科学研究的报道说,在一个家庭里,父亲的形象与品格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我想,今天我们就以“爸爸真——”为题,走进爸爸的世界,为即将到来的父亲节送上一份心灵的礼物。

老师先作一项心理调查:认为爸爸是一位好父亲的举手;爸爸让你自豪的举手;老师带个头,赞一赞自己的爸爸;(幻灯)谁敢响亮地赞美爸爸。(用爸爸真——说题)

2)范文引路:赞美爸爸不能空喊口号,要把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地方——也就是人物的特点抓住,(板书)才会赞得理有据,有事有实。究竟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呢?——先看这篇作文(教师朗诵,学生思考:爸爸是怎样一个人?哪些地方写出爸爸的特点?(点出特点)(表扬老师)

学会欣赏:由此可见,一个人物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必须抓住人物在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①你爸形象如何?谁来说一说。②你爸是怎样一个人,你能用以下的句式说说爸爸吗?——句型练习(任选一种)

深情回忆:

过渡:刚才,我们抓住人物的特点来说爸爸,你这篇作文已经成功了一半。但人物性格特点的表现并不是像外貌那样作几句精要的描写,必须通过真实具体的事才能表现一个人,这叫着——以事表人。(板书)特别是这件事关键时候爸爸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尤其重要。让我们深情回忆自己的爸爸,值得自豪的爸爸。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边画边在脑海中说爸爸。麦老师教作文说得好可以加分。真情表述:学生说事,教师评。(投影展示成果)

情系笔尖:学生练写,教师评奖。

总结语: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母亲以温柔女性的形象给我们以无微不至的爱,这份无私的爱像涓涓细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田,烙在我们的心坎上;但父亲,在社会家庭的角色负担心理压力尤重的父亲,一个有苦自己尝,有泪不轻弹的父亲往往对家庭的对子女的爱表现得更为严肃与深沉,让我们在生活中更注意观察和研读自己的父亲,从父亲和其他亲人的身上汲取更多的人生营养,这是老师在这两节课后交给大家一辈子的功课。

范文:

我爸爸真棒 四(4)班 林姿彤

同学们,如果平时让你们夸夸自己的亲人,你们一定会选择你们的妈妈来夸奖吧?可是我今天却要当着你们的面来夸我的老爸!首先,我要描述一下我的爸爸。我的爸爸他个子不算很高,见到人总是总是一副很和善的样子,可是一当审讯其烦人的时候就是凶巴巴的。

我的爸爸是一名优秀的警察,也是一个双面人,在家里,爸爸会不停的逗我玩,像一个十足的孩子王,可他在警局里很严肃,有时我去他的办公室,看到爸爸的样子总是害怕的冒冷汗。

爸爸也很绅士,每次出去玩时爸爸都把车门打开说声“请!”,等我和妈妈坐好时猜到前面去开车。

有时,妈妈有好朋友出去玩,我一个人在家。爸爸知道后总是会急急忙忙地去请假然后赶回来陪我,帮我检查作业,把一切搞好之后又匆匆忙忙地跑到单位上班去。临走之前还不忘叮咛几句。

我的爸爸他也不抽烟,不沾酒。所以,每次在应酬上都会有人说他不够意思,而爸爸通常都是笑一笑,然后拿起一杯果汁与别人干杯。每次妈妈出去逛街买完衣服,打一通电话给爸爸叫他来接我们,爸爸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接我和妈妈。我问过爸爸为什么这么忙还来,爸爸总是会笑而不答或是说:“你不乖,爸爸才不告诉你!”像是有什么天大的秘密似的。

爸爸的厨艺也十分好!会做很多道菜,可他还是经常去请教妈妈一些做菜的方法。妈妈的很多朋友都羡慕妈妈找了一个这么棒的爸爸给我。

怎么样,我的爸爸是不是很棒?

四年级作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7+38=64-38=250+70=530-300=250+400=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加、减法.(板书课题:口算加、减法)今天学习的口算加、减法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把最后一道口算题250+400改为250+470(即例1)

1.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请大家试一试.

2.学生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演示课件“口算加、减法”)

板书汇报结果.(设想三种方法)

A.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B.250+400=650,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第三种方法是把250看作25个十,470看作47个十,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所以250+470=720)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应给予鼓励.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口算:540-370

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

3.汇报结果,说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师肯定这四种方法正确,同时说明第四种方法:把540看作54个十,370看作37个十,54个十减37个十得17个十,所以540-370=170

4.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方法自选)

360+180410-240520-150370+58

(2)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口算:

(1)17万+8万=_________万

由学生自己说思路

(2)27万+19万=_________万

因为27+19=46,所以27万+19万=46万

(3)27万-4万=_________万

因为27-4=23,所以27万-4万=23万

(4)35万-28万=_________万

因为35-28=7,所以35万-28万=7万

2.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

34万+18万=23万-18万=

250万+750万=50万-27万=

(2)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1.口算,并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5020042037025

430

580

一6020031045025

480

630

2.口算

24万+6万76万+19万65万-47万

15万+35万29万-13万40万-18万

69万+26万82万-54万230万-70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么口算的?(让学生各抒己见,讲出自己采用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320+60=350+460=330-80=

250+490=270+28=760-450=

520+480=670-500=400-260=

2.口算下面各题.

170+320=100-51=630+27=

850-40=650+180=860-47=

240+56=520-360=91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