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集合5篇

电影观后感集合5篇。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电影观后感集合5篇,带给大家。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电影观后感 篇1

两位主演用属于自己时代的社交媒体方式交流,向我们展示了当下一代最年轻的故事。将无所畏惧的力量持续上扬,放肆自己,同时放空未来。生动展现出新一代年轻人面对青春期迷茫,更加自由、勇敢、坚定的成长态势。

张子枫跟吴磊的搭档,仿佛是众望所归,真正实现了让“青少年演青少年”,二人正在青春的最好的年华里,这种本我的诠释,本身就洋溢着令人怀揣希望的青春气息。张子枫跟郝蕾之间的母女对戏,让影片摆脱了过往青春片的悬浮感,从真实的青春里做“切片”。

作为社交媒体衍生的一部电影,在某种层面上,《盛夏未来》成为了一种缩影。它以社交app为故事串联载体,反应真实生活状态,为后续其他电影走向多维潮流,以及增加年轻人的喜欢,助了一臂之力。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首五月天,电影主题曲的响起,让我们瞬间回到了五月天的时代,同时又为影片的青春感赋予了能量。

所谓的青春不单指年纪,青春远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漫长,真正的成长是成为理想中的自己。青春就该是这种色调,闪着光,明晃晃,最饱满,最勇敢,最妄想,最无畏。

电影观后感 篇2

2012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典型的美国大片,反映空前灾难的电影,让人们看过以后,有很多感触。这部电影我十分喜爱,不仅仅让我了解到海啸的疯狂,地震的危险,灾难的残酷,灾难的来临是人们无法抗拒的`,我知道了生命是自己争取的,走对一步就能够活下来,走错一步后悔一生。

海啸扑面而来,在睡梦中的人,在不知道的状况下已不在人世,失去生命。地震会让坚固的房子倒下,再好的车子一转眼已经没有,火山爆发有一个个小火球射打在大地上,在这时钱已无用,生命可贵。

在电影里男主人公是杰克逊,很勇敢,在大家准备关方舟的大门时,有一个东西被卡在了门边,如果门关不上,就无法开启防预措施,这样的话,人们就全部没有期望,但杰克逊为了大家能活下来,冒险去了方舟门边,查看出了问题,发现有一块黄色铁卡在门上,杰克逊使劲往外拨,在这时方舟已经靠近冰川,如果在这时再关不上方舟的门,大家都会没有活不来的期望,时刻紧迫,经过发奋,杰克逊最后拿掉了这个黄色的铁块,大家得救了!美国总统不上方舟,他愿意和人们一齐离去,等待着地震、海啸的来临!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有些灾难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有智慧,团结不懈地共同发奋,就会有奇迹发生!

电影观后感 篇3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一部好电影《生死牛玉儒》,它深刻地描写了一位思想崇高、勤政爱民的好干部。

牛玉儒身上展示着草原民族特有的豪情,为人做事大方豪爽,他拖着重病,振作精神,想方设法“包装”自己,以潇洒的气质和形象开会工作!同时,他爱家人,家人也爱他;他关心群众,群众也拥护他。

牛玉儒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民公仆,他的平易近人体现在他和下岗工人的促膝谈心中,体现在他和一位出租司机的友谊上。而正是通过这些零距离的接触,他得以了解呼市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将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牛玉儒是一个对人民忠诚的人,“一个市长如果不能把城市建好,那还要这个市长何用?”“如果一个市委书记做不好工作,那他当然也得下岗!”忠诚二字,是烙在他心里的一块印记,更是他为人处事的行为基准。对党的忠诚,是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奋斗的根本理念,对人民的忠诚,是一个为官者行使权力的原则基础。

他智慧勤政:他在担任市委书记短短的日子里,在坚持原则和方针的基础上,运用超人的智慧、灵活的、实事求是的处理政务。结果,呼和浩特日新月异,上上下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他清正廉洁: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对亲人“不近人情”、“六亲不认”。他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亲属办过一件私事。

今天,牛玉儒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他的品格和思想境界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历史将永远留住他的精神,人民也将永远记住他的事迹。牛玉儒同志以他博大的胸怀、执着的信念、非凡的能力、灼热的关爱、光照百姓他人,怎能不获得我们的爱戴!

这次观看有关牛玉儒感人事迹的电影,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人格和智慧,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决心要以他的精神为指导,奋发向上,拼搏进取,做一个对社会、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电影观后感 篇4

《天河》生动再现了南水北调工程中那些感人的情景,让我们对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巨大牺牲的施工人员,移民百姓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李幼斌和俞飞鸿饰演的夫妻,两人都是南水北调工程里的核心,李幼斌饰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副总指挥董望川,俞飞鸿饰演的周晓丹则是挂职负责移民搬迁工作,段奕宏饰演的江浩既是董望川的学生兼得力干将,但在工程最为关键的时候,江浩却近乎决裂般背弃了恩师,而后两人的再次相遇是在南水北调的一个招标会上,中标民营企业的代表江浩再一次站在了恩师和老上司的面前。江浩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师,在企事业单位上班,但他的女儿无法进京读书,他还有年迈多病的父亲需要照顾,他的妻子也几年前过世了。江浩的处境和很多的北漂相似,在父亲病重需要十万元手术费的时候,他不得不选择在民营企业谋取一份高薪的职位,这样才能挽救他颓败的家庭。江浩这样的人物角色以及他的处境,都说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即使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也很难避免有经济上的困难,换一个岗位,虽然是环境所迫,但同样也能做出应有的贡献。江浩虽然离开了董望川的指挥部,但仍然在水利工程中效力,一举两得。

搬迁的冲突也在持续发酵,周晓丹那一摊的工作也是焦头烂额,不但和自己的小叔子到翻脸之境地,更是一口堵住了前来说情的公公,家务事和工作似乎各自撇清而又剪不断,她的委屈和抱怨能向谁倾吐。牙齿碎了她也只能自己往下吞咽。 耗费巨资和十几年时间的南水北调工程,其中的故事又何止这些。将这样的题材搬上银幕,将主角设置为工程的一个高管和他的同事亲友之间纷纭复杂的关联为主要线索,在董望川这个角色身上,浓缩了千千万万为南水北调工程付出无数心血的水利人的身影。

大禹当年治水为了泄洪“改堵为疏”,使万千民众免于洪水灾害,而今的南水北调的“大禹”们同样为了万千民众饮水,既是惠民工程,也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超采地下水而做出适度补救。这项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宏大工程构想,到今天切合实际成为了现实,未来,当人们喝到南水之时,这部影片就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记忆。

电影观后感 篇5

大家见过机器人吧,也听说过小精灵吧,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名叫《英雄赛尔号》。

这本书的作者是有名的童话作家周艺文写的。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赛尔历36年,人类创造出了赛尔号机器人和赛尔号飞船,他们带着各自的小精灵朝着人类的梦想去其他星系,寻找更多更优的资源,向着宇宙深处出发抵抗企图独霸宇宙能源的邪恶的欧比组织。

这本书一共有五章,最精彩的是第五章《决战菲力比》,讲的是教官雷蒙决战菲力比的故事。雷蒙用了最先进的雷火枪、射速激光,但是菲力比对这些武器了如指掌,结果雷蒙被菲力比打得伤痕累累,但是雷蒙没有放弃,他用智慧和勇气对敌人一次又一次发动攻击,因为他知道,如果输了,欧比集团就会侵占整个宇宙。为了大家,雷蒙顽强应战,终于赢了。读了这章以后,我知道了: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运用智慧和勇气,最后你都会取得胜利。

这本《英雄赛尔号》的内容就那么多,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就请你快点来找我借吧!

GZ85.Com扩展阅读

电影郭明义观后感合集(5篇)


 我们可以通过写观后感来深入思考,观后感是每个人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的感受和评价,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要具备哪些要素呢?如果您想要更多地了解“电影郭明义观后感”请务必一读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郭明义观后感(篇1)

郭明义的女儿瑞雪临上大学问爸爸郭明义:“爸爸,你为什么总能找到比我们更困难的人?

多么朴实经典的语言!是,“只要心里有就能看到得到。”说得真好!

正是因为郭明义——这位普通的一名党员,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章,心里装着比他更困难的人,所以他极力挽救付大伟女儿苗苗的白血病,用他微薄的工资捐助这位患病的女孩,还帮她实现了当空姐的梦想。苗苗最后在飞机上说:“我曾经消极,曾经想放弃,后来通过郭明义叔叔帮助我,让我懂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斗争,是所有的人都在陪着我。郭叔叔曾对我说‘丫头,你要抓着我的手,我们谁也不要松手。’我是一个普通孩子,得到那么多人关爱,我知足了。郭叔叔,在这里,让我喊你一声爸爸,我的好爸爸!”听到这里,我掉泪了,为苗苗的感动而感动。

在爱心郭明义的帮助下,尽管无法挽回苗苗年轻的生命,但她是带着满足和微笑离开的人世。为了回报社会,她立遗嘱愿意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郭明义心系比他更苦难的人。为了更困难的人,他四次把自家电视送人;为了给另一个男孩找合适的干细胞配型,他用了三年时间找到了明星企业家李国华,挽救了一个男孩的生命。到过节,男孩去郭明义家给他拜年——表演武术,以展示他成功的干细胞配型。看到经自己努力挽救的小男孩的鲜活生命,郭明义满含热泪,和那个男孩紧紧相拥,令他得妻子动容,我也流下了眼泪。

这位伟大的妻子理解、包容、支持丈夫郭明义所为,两次让房迁就了他。在丈夫影响下,立下了遗体捐赠书。

郭明义是新时代大爱的化身,他捐款、捐物、捐干细胞(骨髓),即便死后也想把遗体捐出去。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感染着他?他的思想令人敬佩,行为令人震撼!但愿唤醒沉睡者和麻木者的心灵。

值得欣慰和庆幸的是,他的女儿瑞雪以592分得成绩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女孩。相信她在他爸爸影响感召下人生也会很饱满充实。

郭明义,是我们辽宁人的骄傲,他以爱呼唤爱,以爱唤醒爱。在他的影响下,卖包子的老大娘被影响,主动捐出自己的热包子;他的工友在他的影响下,也积极捐款……社会更多的人受他影响。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献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只要心里有就能看得到”说得真好,心里有父母,就会看到父母还缺少什么,是缺衣少穿还是孤独寂寞?心里有爱人,就会看到他需要哪些心理安慰;心中有学生,就会看到学生脸上的笑和腮边的泪痕,就会促使老师去反思,以更好的方式引领教育着孩子;领导心中有职工,管理就会更加体现人文,满足群众的心理需求,从而使所领导的职工更焕发出主人翁责任感……

“只要心里有,就能看得到。”这是一种正义和勇气,敢于正视、不回避的尽责任,是一种大爱的善良和无私,是来自心底光辉的人性的强大力量。

电影郭明义观后感(篇2)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让我顿悟到另外的一种人生境界,那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憾人心房,历久芳香弥留;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恒远亘古长存;有一种爱日积月累,无怨无悔代代传承。郭明义,不图索取,乐于奉献,坚持做好事一辈子。生活清贫,诱惑不断,却从来没有让他放下自己的精神追求。郭明义同志曾讲过“有人说,雷锋是傻子,我就要做雷锋这样的傻子,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取,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郭明义,这个时代的热血英雄、道德楷模,用大爱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雷锋精神的美丽旗帜,他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富有现实价值的启迪与思考。

成人者不因小而不为,成己者不因微而弃之。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虽没有惊天动地、灿耀星辰的撼人之举,但其点滴之处可谓熠熠生辉、光华炯炯,他照亮的是执爱前行的旅程。其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着人间真情,益人善举喷涌着滋人心田的甘泉。对照楷模,我们有理由重新洗刷自己的心灵;有理由携手并肩和声唱响新时期教书育人的主旋律。对照典范,我们职责在胸,潜心教书,精心育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我必须要向郭明义学习,关爱学生快乐自己,服务学生奉献自己,宽容学生提高自己,明白学生善待自己。一心一意全力付出,时刻把学生的学习、成长、进步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发奋为他们的承认、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影郭明义观后感(篇3)

影片《郭明义》的创作对当前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引领好处。我们透过流畅的情节、讲究的画面感受得到影片创作态度之异常严谨。剧组是一个工作作风十分扎实的创作团队,为生动证明郭明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富有是真富有,精神崇高是真崇高”的内涵,主创人员坚持深入生活、深入矿区,在鞍山广泛寻访英雄足迹、超多接触干部群众,不断走近郭明义、走进他的内心深处,不但积累了超多素材,受到深刻洗礼启迪,也极大地激发了出精品的使命感和职责感。剧组全体演职员精神饱满、齐心协力、不怕苦累,克服低温严寒、时刻紧迫等不利因素,以郭明义精神拍摄《郭明义》,拍摄期间涌现不少感人的佳话。影片的拍摄还实现了集中国内一流创作力量与调动当地杰出文艺人才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对全国各地编、导、演等多方面创作资源的有效整合,个性是汇聚了以陈国星、高满堂、侯勇、冯远征等为代表的优秀影视人才,为确保影片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拍摄取材于在世英模人物的影片,目前尚无多少可资借鉴的现成经验,《郭明义》剧组知难而上、迎接挑战,整个创作坚持从生活出发、从郭明义本色出发的理念,坚持再现生活、高于生活的现实主义原则,善于透过具体艺术细节强化和完成郭明义形象的塑造。影片没有为了突出郭明义的高尚故意设置过多的矛盾冲突,而是着力从一件件小事入手具体展示郭明义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追求。影片把追求细节的真实与人物性格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统一齐来,不人为拔高、不刻意虚构,在必须程度上克服了以往英模题材作品模式化、概念化弊端。影片节奏舒缓流畅,风格沉稳细腻,表演不温不火,堪称蕴涵丰富、感人至深,为引领现实题材尤其是英模题材文艺创作带给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电影郭明义观后感(篇4)

影片《郭明义》为我们无疑带给了形象的范本。

助人为乐、甘于清贫,是中华民族最为推崇的美德,能否安贫乐道、善于舍己为人,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标尺。影片《郭明义》以细腻的手法展示了一个工人以实际行动接力传承雷锋精神的崇高境界,热情弘扬了郭明义助人为乐、以苦为乐、“追求纯粹”的价值观。郭明义家徒四壁、两袖清风,将自己的物质生活享受降到了最低从影片我们能够看到,郭明义总是发自内心地做每一件好事,他把帮忙别人得到的快乐当成自己的最大快乐,最让人钦佩之处在于能够自觉地把道德完善与人生的充实、生活的快乐和家庭的幸福统一齐来。在他那里,助人为乐不是偶一为之的权宜善举,而是自己的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女儿郭瑞雪说他总能看到生活得不如自己的人,是的,他历来不以善小而不为,眼睛最见不得贫困的人、生病的人、不如意的人。他看到生活得不如自己的人就坐立不安,就要下决心想方设法去帮忙。郭明义把就应得到的住房让给比自己更困难的同事,他为社会上自己相识的、不相识的人无私地送去温暖,他助人为乐,以能够帮忙别人为最大幸福,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快乐,影片十分形象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去追求真正的幸

福。影片还具体展示了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恒心,这才是最可贵、最了不起的,比如,他每一天都提前两个小时上班,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1990年以来,他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累计捐款十几万元,花3年时刻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儿寻找适宜的配型,他在这些善举中获得巨大精神满足。影片《郭明义》是安贫乐道、助人为乐幸福观的一曲嘹亮颂歌,它能够形象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的含义、追求博大的幸福,也启迪我们以自己的爱心和善举,在帮忙他人、温暖他人中找到真正的快乐、获得人生的美满。

电影郭明义观后感(篇5)

郭明义从让大家熟识到现在已经很久了,他的标签很鲜明,“新时代的活雷锋”甚至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符号之一。郭明义的事迹在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塑社会道德理念的大背景下得到了极大的宣传,新闻、微博、电影和话剧等等一切可以全方位诠释的其精神世界的媒介都来展这样一个寻求内心满足的、一个简单的好人。

在关注了一些郭明义的报道之后,我曾经质疑过郭明义的行为,他是否有些造作,有些被“架上神坛”的意味,或者在各种报道蜂拥而至之时,是否被“绑架”了人生,从此或许他只能和妻儿挤在小屋里,过贫寒的日子,不能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以这样的方式来继续撑起自己的荣誉……

这样的想法似乎也应和了好些人,但我想是没有进一步接触郭明义事迹的人。

观看了电影《郭明义》,让我第一次较全面的看到郭明义,这样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一个舍己为人的好人,一个新时代的活雷锋。电影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泪中带笑、以点带面的展示了郭明义的生活和事迹。我被感染着,一个词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那就是“信念”,和平的年代没有了战争的硝烟,没有了五六十年代建设新中国的“干劲”,人们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郭明义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信仰,延续着雷锋的故事。

他的生活在助人中得到满足,在被助人的脸上得到欣慰,他是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我为曾经浅薄的质疑感到羞愧。人的追求不同,但相同的至少应该有一点,那就是做一个好人。佛家的“福报”,哲学的“因果”,我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一切善行都是做一个好人的途径,勿以善小而不为,郭明义就在点滴的小事中汇聚了大爱。亲其师信其道,郭明义因为自己的善行而感染了许多人。

观影之后我兴冲冲地将郭明义的事迹复述给了家人,我们更加确信人性之中的闪光是源于精神世界的丰满……

最新英语电影观后感(集合5篇)


写作品名观后感时如何做到不跑题呢?我们可以挖掘内心的真情实感,将其写成一篇观后感,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概括,经过搜索和整理,栏目小编为大家呈上“英语电影观后感”,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意义!

英语电影观后感 篇1

很多同学看了很多电影,可是大部分时间只是用于欣赏故事情节,结果影片结束后觉得没有收获,作文之观后感:英文观后感怎么写。很多同学问我如何利用电影学英文,我想除了模仿影片中的`台词外,写观后感也是加深记忆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This summer holiday, I watched an interesting American movie named KungFu PandaⅡ.

In the movie, there was a panda and his friends such as a tiger, a monkey and so on .The panda named Polo was so fat that he couldn’t see his own toes when he looked down .But he was very cute and full of fun, so many people like him .He was not an ordinary panda but an hero when appearing in KungFu PandaⅡ.Like many other movies in this kind, there was also a king who was very cruel. Of course, it was Polo and his friends’ mission to kill the bad guy. They made it.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of course, when they tried their best to kill the king. And they overcame them by their courageand,above all, their friendship.

As for myself, through the movie, I learned many important things-confidence, courage and friendship. I realize that no one can defeat us so long as we are equipped with these important things.

我盛大的希腊婚礼 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is a movie about the heroin , Toula , who is a Greek woman and failed to marry a Greek boy ,falls in love with a non-Greek men .Despite the fact that her family ,especially her father , disagrees, they make every effort and manage to fight for their love, which is what true love should be ----without boundaries , regardless of age ,nation ,race, or whatever…

In the movie ,Toula is expected to marry Greek boy ,make Greek babies , and feed everyone until the day she dies ,which makes me think about women’s status in our old China .Greek women have the role in common with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women in their family ---they do the cleaning ,cooking ,washing and so on.

Many people say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a big melting pot for the reason that after immigrants were there for some time, they may become Americanized, and differences gradually melt down .But in the movie 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the Greek family keep their own customs and identities. We can conclude that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culture.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cultures in the world, and they are different but equal .So it is wrong for the racists to think their culture is superior to other cultures, because all cultures have both strengths and weakness .And since the cross-cultural marriage between Toula and Ian Miller is reached, we ought to accept and respect foreign cultures withan open minds and develop our awareness of globalization when we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multicultural world.

英语电影观后感 篇2

《爱丽丝梦游仙境》背景华丽,情节乏味

最近超现实的影片非常流行,如《阿凡达》的外星探险故事,《暮光之城》的吸血鬼题材,《爱丽丝梦游仙境》则以续写童话的形式表达了主创人员非凡的想象力。地下王国是这部电影的主要背景,在这美妙的仙境里,无论是动植物的造型、风景还是建筑,一律色彩斑斓,华丽炫目,充满了奇思妙想,如巨大的蘑菇森林,长有笑脸的斑斓花朵,在空中飞舞的微型木马,雄奇壮观的巨型城堡。然而华丽的背景掩饰不了情节的乏味。

本片的故事情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19岁的爱丽丝阴错阳差回到童年的梦幻世界,帮助好人打败坏人。但这已经不是伴随我们儿时一起成长的爱丽丝了,本片在童话故事身上套一件成人的外衣,也让它不再局限于儿童片,而是稍微倾向于成人化,这也可以看出导演想尽力做到了全年龄通吃,但是就剧情而言也变得更加荒诞、不合乎情理。很多场景的切换和人物的动作显得很随意、没有铺垫,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从影片爱丽丝的台词和表情中也可以发现:有时候她也对这种逻辑迷惑不解。所以用我老婆的话来说超级英雄的故事已经泛滥,多一个童话版的女超人算不得推陈出新。

另外从影片拍摄的技术上说没有任何的新意,看完之后给我的感觉完全没有必要采用3D技术。不管情节、叙事手法还是拍摄技术,我没有感受到它比《阿凡达》更强,虽然他们并不属于同一类型的电影。

迪士尼的动画片《爱丽丝梦游仙境》给我们多少美好童年的回忆,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而“被3D”后的19岁爱丽丝却逐渐迷茫在了成人世界,童年过去了就不再回来。

英语电影观后感 篇3

Parents and children, inspirational, so the words used in qualitative, on the drama is on the excess; effort, struggle, happiness, and this proceis actually on the drama in excess. Art

comes from life than life; a successful television series might not require a highly anticipated new theme and return to life, perhaps the most real life is the highest art. Bottom line of this struggle in poverty in the inspirational family film more approachable, but also much more likely to live many of our emotional resonance.

亲子、励志,这样用于定性的字眼放在这部电影上其实是多余的;努力、奋斗、幸福,这样的过程放在这部电影里其实也是多余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一部成功的电影也许并不需要一个万众瞩目的新奇题材,回归于生活,最真实的`生活也许也是最高的艺术了。这部挣扎在贫困底线里的励志亲情电影来得平易近人,也更容易引发我们对生活诸多情绪的共鸣。

英语电影观后感 篇4

电影《卢旺达饭店》

Hotel Rwanda ---- a story of an African Schinderler

Hotel Rwanda is a film about a man。 It was based on a real story of a man who saved 1268 people’s lives in a madness genocidal, which happened in Rwanda, 1994。 The film was directed by Terry George, 2004。 The main actor Don Cheadle is not handsome but just an ordinary man。 You probably will even not recognize him when you happen to meet him on the street。 He acted a hero based on a true story, a man who was as simple as he is, Paul Rusesabagina。 Paul is a hero, a real man, while a hero and a real man doesn’t always need to be handsome or attractive in the appearance。 There are two nations in Rwanda, hutu and tutsi。 Paul is a hutu manager working for a 4 stars hotel on town。 The hutu army planed a genocidal to clear out all the tutsi people in ruwanda。 The tutsi people were suffering a madness blood bath。 Over 800,000 people had been killed within 100 days。 Paul has a tutsi wife, in order to protect his wife, children and other tutsis; he took them to hide in the hotel Rwanda。 There a

re many whit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lived in this hotel so the hotel is the safest place in Rwanda to hide。 There are 80 UN soldiers in Rwanda but only 4 guarded in the hotel and all of them are not allowed to shot。 If we say that Paul just wanted to save his wife at the beginning, after recognized that there is no one would e to help the tutsis, Paul throw himself into the breach。 He bribed the hutu general by wine and gold, used out every coin of his to purchase the refugees’ lives, ten, a hundred, 2 hundreds, 3 hundreds… more and more tutsi refugees flee to the hotel wishing to survive。 To them, Paul is an angel who keeps a hope for those hopeless people in the calamity。 His goodness his mercy is the key to be alive。

The hotel Rwanda is a dramatically and war film, ingeniously, there was almost no lens for slaughtering; however, the threatener of death was full filling with the whole movie。 One of the tutsi asked Paul,

“Why they are so truculence?”

“ Hatred? Insanity? … I don’t know。”

The event is a humanitarianism disaster and Paul needs no reason to save the lives。 When the world closed its eyes, he opened his arms。 Facing a madness calamity and crazy crowds, the individual’s power is far from enough。 However, Paul saved more than 1000 people’s lives。 Paul Rusesabagina is a hero, a real man, an African Schinderler。

英语电影观后感 篇5

Parents and children, inspirational, so the words used in qualitative, on the drama is on the excess; effort, struggle, happiness, and this proceis actually on the drama in excess. Art

comes from life than life; a successful television series might not require a highly anticipated new theme and return to life, perhaps the most real life is the highest art. Bottom line of this struggle in poverty in the inspirational family film more approachable, but also much more likely to live many of our emotional resonance.

亲子、励志,这样用于定性的字眼放在这部电影上其实是多余的;努力、奋斗、幸福,这样的过程放在这部电影里其实也是多余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一部成功的电影也许并不需要一个万众瞩目的新奇题材,回归于生活,最真实的生活也许也是最高的艺术了。这部挣扎在贫困底线里的励志亲情电影来得平易近人,也更容易引发我们对生活诸多情绪的共鸣。

1921电影观后感5篇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同样非常珍贵,观看正能量的作品,往往能激发我们的感悟,观后感注重的是真实的评价。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梳理作品脉络。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写好作品观后感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1921电影观后感,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1921电影观后感 篇1

《1921》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情。主要讲述了当时国内面临灭国、动荡不安、尝试变法维新后依旧不能改变国家命运的背景,中国迫切寻求新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国家,才能拯救人民;讲述了国际上共产主义取得成功并不断壮大的背景,确定共产主义是中国要追求的方向,并且有迹可循;讲述了中共成立的艰难险阻,国内多党派压迫,没有经费,严禁民主自由等新思想传播,国际上多个国家暗中阻止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讲述了中共成立时参会的主要代表人物事迹以及中共一大的曲折历程;讲述了中共成立后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主要的历史征程。

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情节是没能进入法国国庆的庄园,看着法国人在豪华的庄园内,衣着华丽,载歌载舞,把酒言欢,还有盛大又美丽的烟花。而中国人只能挤在铁栅栏外观望,愤怒的跑了好久,想起了很多回忆。这个情景,让我印象深刻,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外国人与国人完全处于两个世界,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任何时候都有类似的情景,这个时候,我们永远都不要羡慕别人,要暗下决心,拼尽全力,去改变自己。现在我们国家安定而昌盛,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幸福是千万人用生命换来的,每个时代,都有当代人的使命,我们为自己而活的同时,也要为国家贡献一份力,要有责任心,要有使命感。永远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要永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21电影观后感 篇2

5000多年文明历史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古代,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秦的统一全国,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开元盛世,元代的开疆拓土,清代的康乾盛世,也有过四大发明、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但总体来说,生产力还相当落后,人民很贫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五千年文明古国全面迈向了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熠熠生辉。

52021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成功走出一条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社会主义一词从神学家观点、传教士说的制度、欧文主义、圣西门主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已走过数百年,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也催生了欧洲、亚洲、美洲的十余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在上个世纪_十二年代,东欧剧变了、苏联解体了。只有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通了,而且越走越宽广,使科学社会主义更加科学。

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共产党从国_党手中接过的中国几乎没有工业,更谈不上现代工业。工业产品全冠以洋字,洋布、洋灰、洋铲,数不胜数,连火柴、铁钉都叫洋火、洋钉。短短的半个多世纪,我国的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全部冠以现代称谓。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从摸着石头过河,黄猫黑猫,设立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一带一路,从分三步走、打破西方政客共产党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的断言,先解决人民温饱、再建设小康社会,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彻底摆脱了贫困,彻底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彻底摆脱了被人遏制、被人欺负的境地,一步一步走得稳健,一步一步走得让世人称奇。

我国人口最多、底子薄、基础差,短短6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从未有过新的蓬勃生机,这都得力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坚强。

历史向世人开具并展示了一份无可辩驳、无可争议的清晰证明,上面工工整整地镌刻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繁荣富强的中国。

1921电影观后感 篇3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2021年7月1日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被大家永远铭记的日子,正如歌词中所写的一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带领着全国人民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领导中国走向了光明;是党,在内忧外患的年代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是党,在和平安乐的年代带领我们走向通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历史的接班人,在如此特殊的时刻,我们应该学会继续传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忠诚担当之势铸造新时代的“红色战士”。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延安精神。“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回想当年的峥嵘岁月,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凭借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理想信念,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伊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主动“挂牌”请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道道钢铁长城,为群众筑起了健康的“屏障”;面对疫情的需要,9000多万共产党人纷纷慷慨解囊,以小我之力汇聚成大我之爱,谱写了一曲曲感人之歌。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我们的身体里潜藏着红色的情怀,我们应该学会饮水思源,无论未来走得有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与发扬前辈们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不惧险的延安精神,以“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之态,继续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前行,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红色江山世代传承。

传承榜样力量,发扬为民情怀。榜样的力量承载着精神的食粮,传递着无限的希望。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向“榜样”看齐,对比榜样身上的精神品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不变的为民初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不懈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学会传承榜样的精神,汲取榜样的力量,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初心、锁定目标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我们应该学会传承守岛英雄王继才百折不挠、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发扬他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我们应该学会传承时代楷模张富清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无私精神,发扬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革命精神;我们应该学会传承扶贫干部黄文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斗争精神,发扬她迎难而上、主动而为的担当精神。

传承忠诚本色,发扬铸剑品质。忠诚是为人之本、为政之魂,是当年支撑红军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精神支柱,是如今支撑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来源。唯有传承忠诚之志,方能铸就钢铁之城,这就好比“铸剑”,唯有好钢才能铸好剑。我们应该树牢“四个意识”,以“千锤百炼”之志主动投身到基层这片“炼厂”里去冶炼,力求在“炼厂”的冶炼中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不变;我们应该坚定“四个自信”,以“百炼成钢”之态主动深入到基层这片“炼厂”里去历练,力求在“炼厂”的历练中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不偏;我们应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百折不挠”之势主动加入到基层这片“炼厂”里去磨练,力求在“炼厂”的磨练中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移。我们应该传承共产党人的忠诚本色,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坚决做到一心一意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我们应该发扬共产党人的铸剑品质,以“十年磨一剑”之志打造共产党人的铜皮铁骨之魂,以“铁杵磨成针”之态塑造共产党人的金钢不坏之身。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身处国泰民安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会铭记、学会感恩。

1921电影观后感 篇4

刚放暑假,爸爸神秘地告诉我,今天我们去看一部伟大的电影,我怀着好奇心走进了电影院,原来这部电影叫《1921》,讲的是首批中国共产党立志救国的故事!

开始,整个屏幕是黑白的,炮火连天、飞沙走石,外国人的飞机大炮对着中国人轰炸,不计其数的中国人倒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画面转到爱国人士陈独秀在监狱与李大钊的对话: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我感觉到他想救国的决心。他出狱那天,看见人山人海的爱国青年学生静静的在门口等他,应该是都在等他号召吧!还有李达,他翻译了《共产主义宣言》,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但我知道应该和救国的方法思想有关系吧还看见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作为湖南的代表,积极地在街头宣传救国。当一大批各地爱国人士代表准备在上海召开中共第一次会议时,被国外和国内的反动势力给发现了,到处抓捕及杀害,于是,他们转到了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13双手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它像一个红太阳,照亮了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鲜红的旗帜上,一把镰刀和铁锤似的图案便是党旗,他是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鲜血染成的。当开完会,李达、毛泽东等代表有力地搂在一起,动情地唱起了: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热血已经沸腾我看到这儿也感觉特别充满希望,感觉中国人马上就要站起来了。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在中国共产党员不畏艰辛和生死的带领下,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虽然失去了很多生命,但是,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看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电影结束回到家,有的地方看不懂,路上,爸爸重新给我讲解了一遍。看我对共产党的故事感兴趣,爸爸还给我讲了小萝卜头、王二小、刘胡兰、邱少云等等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

如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了,祖国大地处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们欢声笑语,安居乐业,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我为有这么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中国人再也不用受压迫和剥削了,我要牢记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我要努力学习,想做一个电影里李达口中的火种,希望以后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1电影观后感 篇5

忆往昔,持心如初;看今朝,使命在肩。悠悠近百载,弹指一挥间,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艰苦磨难中成长,在披荆斩棘中壮大,一代代共产党人以无畏的奋斗、无悔的青春、无私的奉献,将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铸成了承载着亿万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广大党员干部当继续发扬我们党讲信仰、强本领、抓落实的优良作风,以实干实效为党献上最好的“生日礼物”。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干事有方向。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信仰就如同空气一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必不可缺。留下不朽名篇《清贫》《可爱的中国》的____,为了革命信仰而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信仰二字的分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党员干部要想干成事不出事,关键就是要自觉筑牢信仰之基,永葆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信仰,以及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没有正确的方向不行,没有“金刚钻”也不行。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克服本领恐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提到干部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员干部要将锤炼过硬的能力本领作为当务之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一刻不停、一天不误地增强能力本领。要善于以学提能,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篇一篇地学,一遍一遍地读,一句一句地研,在真学真信真懂中找到推动工作的“金钥匙”。要肯于钻研工作,立足岗位职责,在专业训练上再聚力再用劲,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真正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

实干实效核心在一个“实”字,“实”体现的就是一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作风。实践反复证明,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千招万招,不落实就是虚招。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沉疴”,大力发扬抓具体抓深入的工作作风,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谋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着眼于制约发展的堵点,影响全局的痛点,奔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在解决复杂问题、化解突出矛盾中推动发展、打开局面。同时,要摒弃治标不治本的工作方式,否则一旦措施失去“药效”,短板弱项就会反弹回潮。要自觉树立制度思维,在抓常抓长上下功夫,对现有的工作制度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总结和完善。要一以贯之地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察民情、纾民困、解民忧,做出一番让群众真心点赞的实绩。一百载书写华章,勇担使命再出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9000多万党员的勠力同心下,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终将劈波斩浪,驶向美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