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观后感(范文六篇)

朗读者观后感(范文六篇)。

动笔写作品名的观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观后感应该全面地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描述和赞美。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生动,用恰当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还要注重逻辑性,讲述的内容应有条理、思路清晰。最重要的是,观后感要真实而自信,不过分迎合他人的期待和评价,要保持独立思考和独特的观点。通过这些注意点,我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与他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观后感更好地体验和欣赏作品带给我们的喜悦和感动!

朗读者观后感(篇1)

关于朗读者这个节目啊,真的是有太多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话了。

很开心可以去到现场参与录制,听她聊着第二季选择嘉宾的用心,听她对着对讲说“面光要有‘倾泻’的感觉”,看她在对嘉宾朗读的场景镜头不满意时,告诉工作人员要降低背景图片对比度,听她在灯暗工作人员摔倒时“在楼梯上贴一个反光标志”的建议,看她拿出手机打开微信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刚刚录好的部分………听她对嘉宾娓娓道来的采访,看她对节目镜头,灯光的用心。看着她眼含热泪对观众说,“其实做这个节目就是想和大家分享,分享很多很多人的故事,分享很多很多人的感情,分享这些经典的文字里,用泪,用血,用命换来的思想,希望给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带来一些宽慰。”感受过她在现场给观众放宣片之后问大家,“好看嘛?”的骄傲。听她讲着做这个朗读者的初心,“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看,还有人在读,我们这个节目就一定要做好,献给大家。”也看过在观众表达对第一季节目的喜爱时,她眼中的小骄傲“第一季很棒是吧?第二季更棒!第三季更更棒!”看过她在多次录制不满意时生气的“最后一次啦!”也感受到过她对于录制出彩的嘉宾结束后说“完美。”小雀跃。还记得她在导演让嘉宾再录一遍的时候走上台说“不用啦,我都想好后期怎么做啦!”她也曾开玩笑般地对我们说过“真羡慕你们,只要鼓掌就好啦。”记得她说过的“唱歌比主持容易,主持一个字都不能错的,唱歌我只要哼哼就好啦。”记得差点又把她自己唱哭的当你老了,记得全场起立大合唱的'至少还有你,记得她无数次的哽咽……

能陪她录到凌晨,也是再幸福不过了。

虽然现在都还是未知数,但感觉一切又已经近在咫尺,于是忍不住脑补,那个需要她全身心投入的节目。即使看过所有的录制内容,我也仍愿意安静的坐在电视机前面认真的看完节目,只有看过了播出的版本,你才知道,她的努力,她的用心,远不止我们所能看到的。访谈内容的摘取,朗读镜头的剪切,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让我由衷感慨,董卿,真强大!

所以别回头了,亲爱的,骄傲地向前走吧。

朗读者观后感(篇2)

这些天应学校要求,上网看了几集《朗读者》这个节目。在许久以前我就听说过这个节目,原因呢?是应为一次偶来的机会看到《朗读者》是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制作的,并且用了接近1年时间的筹备。

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正如董卿的开场白所说,今天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词也特意选择了‘遇见’。优美动人的开场白,以及节目正式**前的场外观众在朗读者的录音亭下倾心的朗读,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拨动着我的心弦。

第一个出场的是爱心大使濮存昕,他朗读了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献给给治好了他的瘸腿病让他走上人生坦途的恩人荣国威大夫,来表达自己对荣大夫的感恩之情。

第二位是无国界医生蒋励,蒋励朗读了鲍勃迪伦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荡》,送给那些在战争中出生、备受炮火摧残的孩子们,表达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及对世界和平的希冀。

接着是联想集团的柳传志朗读了自己《写给儿子的信》,“我荣幸地有机会给柳林当爹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了”的开场白,表达了一位成功男人荣升为普通父亲的骄傲与自豪,想看到“创业帝国”那一天的到来的结尾,表达了企业大咖对自己儿子子承父业、创造辉煌的期盼。

最后上场的是一对普通夫妇周小林、殷洁,他们朗读了《朱生豪情书》(节选),那“你老了,一定很可爱”“我一天天发现你的平凡,同时一天天逾更深情爱你”的诗句,深切表达了这对浪漫伉俪鲜花山谷之爱恋的愈久愈香醇。

... 可贵的是,这里不仅有娱乐界、商界、艺术界的名人,还有普通人。我觉得《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再一次回“初心”。董卿的解释是。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朗读者观后感(篇3)

不喜欢看煽情的节目,不喜欢读煽情的书,“朗读者”的节目从一开始呼声就很高,然而我连简介都没有看过,也许是因为自己厌恶这种呼声高的东西。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拿到了《朗读者》这本书,当时被董卿漂亮的封面吸引了,我去看了,而且是带着很强的意愿去看的,已经不知道当初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开始读这本书的,这本书在众多书中也仅是普通的一本书,也许正是它的普通,让我读是很自然,也让我真正的了解了“朗读者”这一电视节目。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很好奇:书中的文章是谁写的?是原作者读的吗?gZ85.cOm

或者是什么人替作者读?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人来朗读?它又会给我们传递什么样的情感?

读了《朗读者》一段时间后,这些问题逐渐有了答案,也明白了节目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这些都**于董卿“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董卿擅于挑选文,更擅于挑选最适合传达文字情感的人物。

在《选择》这章里,董卿说:“有人说我们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力,还是选择持久平静的善良,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的问题。

”《选择》里的第一篇朗读的文章是《老人与海》,众所周知,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坚韧不拔,老当益壮,大海摇曳着老人的船,就犹如幼儿肆无忌惮的摆弄着自己新得的玩具。老人面对大马哈鱼,从未动摇过杀死它的信念,即使手掌被鱼线划的满是血迹,他也未曾松懈,老人与鱼的搏斗,似乎是老人在于年轻气盛的自己搏斗,面对困难,他选择勇往直前,奋勇拼搏,“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就是老人最好的座右铭!董卿选择让王千源朗读《老人与海》,王千源是位实力派演员,《钢的琴》、《解救吾先生》中精湛的演出,圈粉无数。

王千源在出演《钢的琴》时,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跟随着剧组过着栉风沐雨的日子,即使资金匮乏,他也咬着牙关坚持了下去,董卿询问他为何要接这部影片,他说他觉得自己活在了角色里面。王千源的付出得到了回报,《钢的琴》中出演的下岗的钢厂工人陈桂林为他赢得了第二十三届东京国际电影界最佳男演员。

王千源与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执拗,自己认准了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他们的这份执拗就犹如后羿手中的弓箭,即使前方是炙热的太阳,也要义无反顾的冲向前去。(文字:武晓露)

朗读者观后感(篇4)

朗读者观后感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似乎全世界的痴男怨女都在为着一个发生在泰坦尼克号上的悲情故事而以泪洗面,伴随着这样的哀怨气氛的是那首听到人们耳膜爆裂的《我心永恒》。有一段时间,人们似乎认识莱昂纳多和温丝莱特,但我对小白脸和胖女孩的结合并不感冒,所以我多年来都分不清温丝莱特和莱温斯基。直到xx年的《身为人母》我才重新认识到这个我始终记不住名字的女人,而最近看完斯蒂芬·戴德利的《朗读者》后,我已经清楚的记住了凯特·温丝莱特这个名字,和那张不再年轻的脸。

如果你发现你不可遏止地爱上了比你年长20岁的单身女邻居,与她的恋情即便在分手后还深深地影响了你,可是在8年后的某一天,你惊讶地发现这个令你魂牵梦萦的女人竟然是纳粹**犹太人的刽子手,而你有证据可以为她减轻罪名,你会怎么做?

这就是《朗读者》给我们呈现的道德困境。故事在中年人伯格的记忆中展开,他凝视着窗外缓缓移动的电车。1958年,二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百业待兴,15岁的少年伯格在电车上突发猩红热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瓢泼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阴暗狭小的过道里病倒了,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并把他送回了家。

三个月后,少年渐渐恢复过来,他来到那个阴暗狭小的过道,手里捧了一束花,他要去感谢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内心的情欲却使得两人很快卷入了一场激情而秘密的肉体关系之中。

读者的印象是,看完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读者》后,他深受感动,几乎从头哭到尾。但看完以后,有一种很大很大的力量从心灵喷涌而出,是生活的力量。当然不及《闻香识女人》,这是一种看完《辛德勒名单》后相似的感受。

之所以说相似,是因为还有很多的不同。

相同的是。同样是对人性善与恶非常艰难的界定。但《朗读者》中为它归结的原因是无知,是因为不识字。

这是悲剧的**,很深很深的悲剧。汉娜因为不识字,也羞于承认这一点,对自己的工作无知,在犯下罪行之后也甚至也不太明白。在法庭上,她只是用她所知道的说“是”,但她不知道“是”背后的真正含义。

听者都震惊,汉娜那样平淡地承认自己所作的事,我也是。它看起来可怜,可恨,无知和可悲,因为她无知,她不能阅读。也不知道自己曾经的工作意味着什么,电影中没有介绍她之所以挑一些少女为她朗读又送他们“出去”的原因,但我想,汉娜应该是不知道的,挑选出来的人意味着什么。

经过审判之后,她很长时间里是很坚强的。男主迈克给她送去录音带,听到了久违的朗读之音,汉娜如饥似渴地听着,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自然而然地开始学***,她开始从图书馆借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开始学习,由此寄信给迈克。这段感人至深……

从某种角度来说算是脱离文盲之后,汉娜真切地了解了自己所做的事。也许那并非出自她的恶意,但做过的事不可磨灭,死去的人也不会再复生。汉娜与迈克再见,似乎没有了她在狱中听磁带的感觉,她发觉自己面对迈克没有了原先那种感觉,因为她发现了自己灵魂上的罪恶,是她自己无法原谅自己,那是天性善良使然。

汉娜最终选择自杀。我并不震惊,但我仍然为她哭泣。她的悲剧难以形容。她的生活孤独而脆弱。即使她死了,也没人在乎,除了迈克。

汉娜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她的生活真是一片尘土,她一个人住在黑暗的地方,没有朋友来看她,和迈克的会面是因为她的善良。种下的善因终会结出善果,却无法磨灭她一生的悲凄。

她独自一人在一个小角落里,外面的世界变得很快,汉娜跟不上,但她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深深地卷入其中。人们无法了解她,也就像迈克的一个朋友所说,一个杀死了300多条无辜的生命的人,了解她干什么?!但是她也是一个人,她也有生命,有感情,我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无奈。

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可以考虑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所以汉娜并不怪任何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她也是幸运的,她所看不到的一切在外人眼里是无法容忍的,但在她大部分的生命中她由于自己的无知而被隔离在外,并没有意识到。

汉娜的不幸只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文盲带来的悲剧在她身上被放大,这就是一术的魅力所在。

再说精神和肉体的问题。在影片中,这一段的比例恰到好处。真正的爱包括精神和身体。一定比例的身体给影片一定的美感,也让影片中的人更加温暖和人性化。

迈克和汉娜在这两个方面意见一致,但也有矛盾。毕竟,他们不是同一时代的人。迈克是个知识分子,但汉娜不一样。但因为读书,他们真正的灵魂可以相遇,这是世俗之外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和生命,我们有追求未来的权利。但我从电影中更清楚地知道,我们必须为我们所得到的付出同样的代价。上帝是公平的。如果你不能忍受痛苦,你就不能享受同样的快乐。所以我可以接受周围的悲伤。这是选择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上帝是公平的……

望汉娜安息,迈克幸福。

朗读者观后感1、集体回忆的孤独感。回忆无可避免地带有孤独的印记。这包括个体的回忆和人类集体的回忆,电影本身通过回忆展开,而书籍或者朗读正是人类集体回忆的具体化,书籍就像一堆死去的回忆在一对男女口中,通过录音或者现场的方式一对一地传播,似乎把一种无法穿越墙壁、脱离此时此地的存在感传递给别人,可我们如何能够感知一种被感知?

“据说在堤岸上出现了一个新人:一个带小狗的女人......”《带小狗的女人》契诃夫。

这里有两点拨动着人的期盼,“岸”和“新人”。然而男女主角无论如何都没有了这一点,最后女主角在书籍的帮助上悬上了绳子……

2、爱的能力。似乎像先天缺乏一种爱的能力,米夏的母亲对儿子的评论,爱是艰难的,犹如晨草的露珠,菜肴的蒸汽,(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第一)。爱别人,这也许是神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任务,是最后的考验与测试,是最崇高的工作,“只有从死这一方面(如果不是把死看作绝灭,而是想象为一个彻底的无与伦比的强度),那么,我相信,只有从死这一方面,才有可能透彻地判断爱。

——里尔克《慕佐书简》”

3、精神母亲兼情人的角色。关于汉娜对他生活的影响,我不得不用这个词。他会一直带着这个痕迹生活,这是一种你无法摆脱的**。这个女人到底是你的什么?

你和她到底是什么关系?你如何能够公正地从法庭的廊檐下去看这个女人以及这种残暴或者愚蠢的承担?你恨的是这个女人还是法庭上其他人的明哲保身的推脱?

4、罪恶的平庸性。

它不再关注那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也没有惨烈的画面作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点放到了普通人身上,通过他们的转变来折射出那段罪恶的往事。“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 在集中营里,无论囚犯还是看守,他们要继续自己的生活,一天一天地活下去,就不得不把毒气室和焚尸炉——杀戮和死亡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得不把他们自己的作用看得很轻,不得不像被注*****或喝醉了酒一样让麻木状态占据自己。在这种共同的麻木之上,他们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每天制造**。

在这种环境下,对错、善恶、生死等基本伦理问题都消失了,只剩下日常的各种职责计算。正如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朗读者观后感(篇5)

他曾经为一千多部译制片配音,他被人们称为是电影译制的守望者。他用声音所塑造的形象,在几代人的记忆当中熠熠闪光。

乔榛的声音曾陪伴我们走进许多经典影视作品,《魂断蓝桥》、《廊桥遗梦》、《安娜·卡列尼娜》、《加里森敢死队》、《哈利波特》等影视剧中都有他出色的配音。但或许您不知道的是,从1985年开始十几年间,乔榛曾三次被确诊癌症。

“没有妻子,我根本活不到今天。”乔榛一直这样说。“我生病那时,她暗自神伤,在我面前却强颜欢笑。我看到她这样,也很心酸。”今晚,经历过“九死一生”的他将携妻子来到《朗读者》,讲述彼此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陪伴。乔榛说:“我的命,都是国妹给的....”接着,夫妻二人深情朗读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真情朗读、打动全场观众,掌声不时响起。而后已面对七次生死的乔榛,首次搭档董卿再现《叶塞尼亚》配音。

一篇好文,一个好故事,一次真诚的分享。朗读,也是一种享受。这个栏目最大的亮点就是、让人们从中发现文字的魅力,且又不枯燥无味,结合其背后的`故事,比起自己去读、去搜、会更有感染力。而且以董卿的文字功底与文学修养,确实把控得恰如其分,彰显此栏目与众不同的新意。

我觉得: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而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

朗读者观后感(篇6)

【陈志坚2013/4/6】

2011级行管2班陈志坚***

第一次看电影《朗读者》,是在2011年读高中的时候。还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分享电

影里的一句话:“你根本无法影响我的情绪,你还没重要到可以惹我生气。”以给我们警示。而我,则是冲着老师稍微提到的“色情”片段去看电影的,很是肤浅。

在大二上学期,偶然中我又遇见了《朗读者》这字眼,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再一次吸

引了我的眼球。在教研室的微博上,在法理学的课堂上……每一次不经意看见或听见《朗读者》,我都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欲望。出于人的本性,欲望首先产生于记忆中的“色情”片段;而我知道,在我的潜意识里,有更强烈的欲望源于我不由自主的思考。

这种思考,又是由

《社会学》、《法理学》、读书会,再到今天的《行政法》这样一直延续下来的,是由内心

产生的欲望而引发的疑问:我很想知道,《朗读者》究竟在表达什么?又喻示着什么?因为

它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子。

第一次完整地看完电影《朗读者》,是在2012年大一下学期,在上《法理学》课程期间。那时,我知道大二就要在课堂上讨论和分析这部电影和原著小说了,我渴望

参与其中寻求答案。完整地看完影片,说实话,“色情”片段仍旧最有吸引力,也最有影响力,它在动摇我观看影片的初衷,也扰乱了我的思绪。也许,这是青春期应有的躁动,我无

法逃避。而我从电影中得到的信息还是很少的,只是肤浅的理解,没什么好思考的。所以,我有放弃的念头,不想有这种欲望去问,也不想问为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朗读者》这本书,我意识到,它一直都在。在随便翻看的时候,里面的一句话让

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把它一夜读完”;《朗读者》属于“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生忏悔”。我索性借回了家,这是我从教研室带走的第一本,也是第一次真正想看的书。

和以前一样,看完电影,然后看书,我被电影屏幕严重干扰了。原本生动的文字,在我眼

里失去了它原有的生命力,因为它被我硬生生地套到了电影画面上,男女主角的面孔太熟悉,而非我自己的想象,我已经联想不到新的画面。阅读的兴趣也一天天消退,我把这本“一夜

读完”的书断断续续翻了三个月才翻完,并在课上听完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点评补充,把

我自己百度的垃圾都扔一边,用心体会,用笔记录。如今,我才真切意识到曾经那股强烈的

欲望所追寻的答案,不再那么的朦胧和困惑。只是,这些答案让我陷入了另一个困惑。

1 / 6

我不会在这里开始具体的情节描述,只是谈谈我的个人感受和经历。在课堂上,对于小说和电影,老师问了我们许多思考问题:

你觉得汉娜是值得同情多一点,还是值得谴责多一点?你同意汉娜被重判吗?开始汉娜

为了自卫,为什么汉娜最终放弃了她最强大的防御?这场审判的意义是什么?米夏该不该向法庭提供证据线索去帮助汉娜脱罪?米夏为什么只为她朗读,却不书信来往?

米夏的朗读,有没有使汉娜感化?最后汉娜为什么选择了自杀?如果你是幸存者,你是否会

宽恕汉娜?如果宽恕,条件又是什么?等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让我感到如此沉重。因为没有一个问题像我一样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色情”片段。

如果让我一个接一个地回答上面的问题,也许我也会敷衍同样肤浅。而如今却不然,

因为我有真切地体会和想法。课堂讨论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汉娜是值得被谴责多一点。她因为掩盖自己是文盲,因为保留着内心的一点虚荣和自卑而犯下了泯灭人性的罪恶,以至

于别人都痛恨她,都骂她“纳粹**”。我们不知道那个时候谴责她的人,甚至法官,都是经历过同样纳粹统治历史的人。他们过去是软弱的,不敢反抗纳粹,容忍罪犯,甚至接

受罪犯。而今天,他们却冠冕堂皇地来审判一个只是曾今把他们的想都不敢想的事做出来而

犯罪的人,这跟我们所说的“以五十步笑百步”有何区别吗?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汉娜是值得同情的,因为当时,德国非常文明(百度的),而且

在一个文明的国家里,文盲是一种极大的耻辱,即使是生命也可以用不受羞辱来交换。所以,汉娜只是在这

样一个大环境下塑造了独特的人格,再用这扭曲的人格犯下了这历史性的错误。与其说是犯罪,不如说是历史的错误,也是历史的代价,就像课堂上同学们讨论的“*****”。我

们通常只是用今天的法律和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过去,而汉娜只是像一个小孩子一样盲目固守,用当时可以被接受的道德标准做了我们今天认为是错误的事而已。所以,在审判中,她会不

停地反问法官:“要是你,你会怎么做?”从来没有人给她标准,告诉她该怎么做,她只能

按照自己形成的一套正义观念和一贯作风行事。没有对与错,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区分对与错。

然而,另一个问题使我与先前的同情自相矛盾:你同意汉娜的无期徒刑吗?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让我联想到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片里集中营里烧死犹太人的片段,汉娜说每天有新的人被送进集中营,她们必须为新来的人腾出地方。每天把人送进毒气炉,

甚至有必要研究如何提高燃烧人员的效率,以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是让我感到非常震撼的,即便

她是文盲,也不能得到我的原谅。所以,我陷入了两难的自我矛盾中。

到后来,为什么汉娜放弃了对自己最有力的辩驳呢?只要她承认自己是文盲,她就能够

减轻自己的罪行。可她最终没有,而且一直都没有承认过。也许就像前面说的一样,她已经

有一套自我的正义和真理的标准体系,心安理得的做自己觉得是对的事情,因为她觉得“没

有人能够理解自己”。而我觉得,真正不理解自己的是汉娜自己,她从来没有尝试过去反思,去理解他人,甚至连质疑他人的一丝想法都不曾出现,因为她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而影片里当米夏听到汉娜在集中营挑选少女为她朗读的那一刻,被“惊颤”得神不守舍,因为他是曾经也为心爱的汉娜朗读。而为什么米夏不想法院提供证据呢,只有他知道汉娜是

文盲,也只有他可以帮助汉娜,可他没有。讨论的时候同学说,是出于对汉娜的尊重,守住

她的秘密。而我知道,米夏的考虑不是那么简单。作为学法律的学生,法律本身给了米夏很

大的压力,他在违背法律的正义。同时,作为个人,米夏是自私的。

引用书里的一段话:“我很震惊。我意识到,我早已认为逮捕汉娜是天经地义的事。这

倒不是因为她的控告有分量,对她的怀疑很强烈,这些我一时都来不及详细了解。不是由于

这是因为一旦她跌进监狱,她就会从我的世界和生活中完全消失。我要她远远离开,要她遥不可及,要她成为纯粹回忆,像过去这些年来她已经转化的、沉淀着的那样。反

拜托,如果她的律师赢了,我会被迫再见到她。首先,我会尽力说服自己

意怎样同她重逢,又应该怎样跟她重逢。”

在当时人们极度痛恨罪恶的纳粹的大环境里,米夏选择了独善其身,不能给汉娜提供帮助,更不能把自己曾经深爱的女人跟纳粹相联系在一起,就像一个正人君子不敢承认自己嫖

妓一样,选择了逃避。在痛苦中,他放弃了提供证据的机会,放弃了曾经深爱的女人。然而,这种痛苦伴随着他的一生,给了他无尽的折磨和摧残。

“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米夏和汉娜在不同的世界相伴了一辈子,也守了一辈子,从挚爱到最熟悉的陌生人,只是因为当初的一个选择。

这场审判的意义是什么?在纳粹统治时期,他们的父母直接犯下纳粹罪行,或者

罪行袖手旁观、视而不见、容忍罪犯、接受罪犯;今天,他们无法或不愿意谴责自己的父辈,我们该如何对待纳粹历史不是代沟造成的,它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就像如今的我们,

天天在谴责**污吏,社会黑暗。但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积极地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责骂不仅因为他们拥有太多,还因为我们得不到一份。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米莎只在监狱里给汉娜读书和录音,却从不给她写信?米夏结过婚,也离婚了。因为她永远摆脱不了汉娜的阴影。汉娜控制着他的思想和生活。他一无所有

法挣脱,更无法用另外一个女人来替代汉娜。而我觉得,朗读与书信的抉择,与当初提供证

据与否的困境一样,他不知道如何面对汉娜。朗读为米夏营造了另一个精神家园,他把自己

对汉娜的爱和期待在于大声朗读,希望通过朗读使汉娜改变。如果他不写作,他就不想破坏这个美丽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里,米莎可以想象汉娜的转变,但他害怕现在

真正的汉娜没有变。他不想面对现实,所以他很期待。

在阔别许久的一次见面中,汉娜说:“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人家不了解我,没人有

晓得我本来是什么人,干过些什么事。你明白吗,如果没有人理解你,那么,也就没人能要

求你讲清楚,就是法庭也不可以要求我。不过,死掉的人却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显然,到最后米夏的朗读并没有使汉娜感化,朗读只是让汉娜学会了阅读。汉娜从来没有提到过自

己的过去,从来不懂得反思和剖析自己,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系统的“正义观念”来说服自己

并没有错,坚定地支撑自己。

然而,汉娜为什么在出狱前选择了自杀?一种解释是说,汉娜一直幻想这个世界只有米

夏理解他。最后,她觉得只有死人才能理解他,失去了她曾经支撑自己的唯一精神支柱。

我想在她生命的尽头,汉娜受到了影响,用她最后的良知唤醒了她的人性。她把

留给集中营幸存者的钱可能真正意识到了他们自己的错误,他们的司法系统突然崩溃。汉娜也崩溃了,选择离开。

如果我是一个幸存者,我想我会原谅汉娜,因为我们可以用今天的道德标准来否定过去德标准,所以我想我们也可以用今天的标准来解释和理解过去,这样过去就可以成为历史

为鉴。然而,我只是历史的旁观者,说得轻松。作为幸存者的人们,永远也无法抹去心中的

伤痕,更无法宽恕这些“纳粹**”。恨不得她们死也不得安宁,带着历史的罪名,止不住

历史的谴责,抹不去历史的印迹。那么,宽恕的条件是什么?我想,幸存者的眼泪已经告诉

了我们答案。汉娜留下的小储钱罐,让她感觉到了汉娜的最后一刻的忏悔,感觉到了汉娜的

转变,而绝非同情汉娜的死。

环境塑造生命。在汉娜,我看到了我周围许多人的影子。没有文化不是最可怕的。没有思想是可怕的。文盲不仅要请求宽恕,还要融入文明社会

受教育,感悟文字的力量,培养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

再联系到我们《行政法》的课堂内容:公务员“抗命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54条: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

决定、命令应当执行,其后果由上级机关承担,公务员不负责任;但是,公务员应当执行决定、命令

决定、命令明显违法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结合公务员的“抗命权”,在回顾当时作为党卫军看守的汉娜,纳粹的命令是处理掉集

中营里的犹太人,为新来的人腾出地方。我觉得,稍微有法律意识和有人性的人都会觉得,

这是与法律和人性相违背的。而汉娜只管执行命令,丝毫没有怀疑和异议,只有简单的辩护:“要为新来的人腾出空间来”。

《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这篇文章让我深受震撼,引用里面的一个故事:

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柏林墙守卫英格丽德亨里希(ingrid henrich)受审。在柏林墙倒塌前,27岁的他射杀了一位企图**而过的青年,克里斯格夫洛伊,20岁。几十年间,在这堵

“隔离人民的墙”下面,先后有300位东德逃亡者被射杀。

和上面这位可怜的女人(汉娜)一样,亨里奇的律师也辩称这些卫兵仅仅是为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然而法官西奥多赛德尔却不这么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

作为一个头脑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已经把枪口抬高了一厘米

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

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最终,卫兵亨里奇因蓄意射杀格夫洛伊被判处三年半徒刑,且不予假释。

就这样,这个“一厘米主权”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

打不准是无罪的”,“良知是我们最高好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你首先是人,然后

是卫兵”——多么经典的语录,深深**撼了我。

然而,这与我们成长环境里的“绝对服从”思潮是格格不入的。有时候,我会产生一种

感觉。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跟汉娜一样,无条件地服从于“命令”,无论

对与错;同时,我们又像米夏一样,连选择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在遗憾和痛苦中度过一生。

慢慢地,我不愿意再做一个漫无目的的人,而是选择做一只思辨但是痛苦的猪,学会做自己

人生的领导者。

【陈志坚2013/4/6】

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并不服从法律,而是操纵法律,蔑视法律。许多负面的新闻已

经慢慢在侵蚀这个社会,至少现在作为学生的我已经深切体会到了,甚至,在我们的身边就

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当然,我并不逃避这些问题,因为我生活在这个社会,我可以渺小得微

不足道,但是我想让自己更强大。

不得不承认,“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时刻在影响着我,并慢慢唤醒我追求自由的心。像《公正》那样:“唤醒我们永不停歇的理性思考,看看它将把我们的良知带向何方。

”这都是大学给我的思辨,也只有文字能给我这样的力量,数学公式跟英语字母都无法构建我

的世界,而文字却可以。我似乎在极力地反对服从而鼓吹自由,其实不然。我深知我的成长

环境塑造了如今的我,我不能选择我的出生,但我能选择人生的过程。

我总是犹豫不决的一个人,从来不敢轻易做出选择,没有主见,也没有完整地自我价值

体系。基本的价值判断,也只是停留在大众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动摇,被击垮。作为

学生干部,我总在服从和自由之间徘徊。老师总说,学生干部不需要问为什么,只管“干”,而我觉得,我们有必要保留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学生干部的“抗命权”。我当然知道,选择

学生干部就意味着责任。所以,我坚持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义不容辞地为集体服务。但

这并不意味着牺牲一切,奉献一切。因为我是一个个体,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我首先是

学生,然后才是学生干部。在服务集体的同时,我在探寻属于我的自由空间,并极力协调二

者间的关系,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服务与自由,也许存在着矛盾,而我同时面对着二者。

我知道我不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我也不快乐。被规定、被期望、被限制、被决定……但

我喜欢这样挑战我自己,在巨大压力下挖掘我的潜能。并且铭记着:“有能力,才有资格选

择自己想要的自由。”我不知道要怎样衡量怎样才算有能力,总之,随心所欲。我很庆幸,

我的专业是由我自己选择的,并且在这里慢慢地认识我自己,认识这个社会。就像选择我的

爱情那样坚定,爱智慧,追求智慧,坚贞不移。可如今,我迷茫了。跟米夏一样,不敢再相

信这个世界。但我不想跟米夏一样,在遗憾和痛苦的煎熬中度过一生。我珍藏着今天让我痛

哭的事情,等有一天,我想笑着把它说出来——捍卫陈志坚的“抗命权”。

我用一天来写下这些文字,可它并没有卸下我心头的伤……而是让痛更加地刻骨铭心。

我还没真正地“认识我自己”,无法告诉自己“我想要什么”,更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要我用一生去思考、探索、实现。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