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实践论读后感

有关实践论读后感。

要想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关键点是什么呢?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我被感动了。写读后感切忌千篇一律,您可以在以下资源中找到涉及“实践论读后感”相关的知识资料,为便再次阅读请将本文加入收藏!

实践论读后感(篇1)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个一个课外作业——阅读一本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著作,写一篇以上的读后感。在老师列举的书目中,我一眼就看中了《实践论》,因为我们刚刚学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一节,对实践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于是,我在网上找到并**了《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写于1937年7月。这部著作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真相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两个特征。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根据《实践论》的论述,我们似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认识规律即“求是”的规律。

(1)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及其实现条件。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必须经历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本质区别。感性知识的形式是感觉、感知和表现,理性知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片面性和外部关系,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整体和内部关系。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是统一的。

理性知识依赖于感性知识,感性知识需要发展为理性知识。而且,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很难找到纯粹的感性认识,也很难找到纯粹的理性认识,它们总是相互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处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关系时,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是过分强调感性知识的可靠性,忽视理性知识的作用。《实践论》有这样一段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理智只解决现象的问题,理论解决本质的问题。”这对于长期搞实际工作而较少接触理论的同志来说,是值得注意的。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理性知识的可靠性,轻视感性知识。

事实上,感性认识贫乏的人,理解问题的深度要受限制。这对于长期从事理论工作,与现实联系不大的人来说,也是值得注意的。要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这包括:感性材料非常丰富和实用;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感性材料不完整或不实用,不能加工合格产品。

迎合某种需要或屈服于某种压力搞上来的材料,你信以为真了,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因此,获得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第一次飞跃的首要条件。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然而,无论手段多么现代化,都无法取代领导的深入实践和直接感知事物。我们需要用丰富实用的感性材料来加工制作。毛泽东讲了十六个字: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方法。加工制作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

恐怕主要是后者。人的大脑总是有限的。科学决策有赖于决策的民主化。

认知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理论是否正确,需要实践检验;即使正确的理论要回归实践,也能成为真正的理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毛泽东说:

“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是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物质力量。主观条件包括,制定同本国实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为实现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需的计划、方案、措施,即把理论理性变为可操作的实践理性,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等等。

(2) 对事物(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往往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只有经过反复才能完成。

《实践论》讲了两个飞跃之后,有这样一段话:“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

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为什么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这是由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情况决定的。从认知主体的角度看,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的人知能力总是有限的。

他们不但受到自身“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而且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从认识对象的角度看,客观事物的方面和本质是一个逐步显现和揭识的过程。由于客体表现程度的限制,即使主体十分努力,也常有始料不及的情形发生。

由于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常常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那么,在完成之前,部分错了,大部错了,甚至完全错了,都是可能的。正因为如此,人犯错误,党犯错误,难以完全避免,这是认识规律所使然。当然,我们希望少犯错误,少付出代价。

方法是尊重实践的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纠正和提高原来的认识。在认识见之行动之后,认真调查研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尊重实践检验,自觉修正错误,这是认识主体顺应认识规律所应当具备的品格和功力。聪明的人,高明的党,总是从自己的、别人的,本国的、他国的,正面的、特别是反面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增长才干。

(3) 主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是具体的、历史的。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两个飞跃,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如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这个认识是合乎客观规律的,那么,也就有了对此一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了。然而,物质世界是极其广阔的,它的发展是无限的。人们的理解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进行的。

即使这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取得的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也只是获得了关于物质世界一定过程、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客观真理。客观过程向前推移发展,人们的认识也要跟着推移发展;发展的客观过程还没有走到尽头,人们的认识还没有达到顶峰。这个层次的理解,还有更深层次的有待我们去探索。

主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真理(即客观真理)都有两个属性。它们是绝对的和相对的。真理只要正确地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就具有绝对性;就其所反映的只是物质世界一定的过程、范围和层次来说,真理又都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恩格斯在讲到辩证发展观的时候深刻地指出:“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列宁说:

“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毛泽东也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这段历史永远不会结束,人类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发明、创造和进步。停止论、悲观论、不作为论和自满论都是错误的。”解放思想无止境,探索规律无穷期。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一项永恒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把“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郑重地写进党的思想路线之中,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对认识规律的尊重,其意义是深远的。

《实践论》对认识的总规律作了这样的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认识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读完《实践论》,我感受颇多。最大的收获是对认知与实践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感性与理性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又不是分离的。它们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的。我们的实践证明,我们不能马上理解自己的感受,只有理解了才能更深刻地感受。

理智只解决现象的问题,理论解决本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根本离不开实践。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用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实践论读后感(篇2)

上世纪30年代初,正值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一种倾向是,持教条主义思想的一部分人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死板僵化地、“生吞活剥”地搬用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另一种倾向是,持经验主义思想的一部分人,不注重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只相信和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辨不清革命的正确方向,盲目地进行工作。

这两种倾向在一段时期内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这种形势下, 1937年7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我党理论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实践论》,文章深刻揭露和批驳了这两种严重的思想错误倾向,特别是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思想的危害,同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和鲜活的案例,系统地阐述了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分析、论证“知与行的关系”,即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当时的中国革命实践起到了巨大的、强有力的指引、导向和推动作用。即使在今天,重新品读这篇经典著作,仍然感受到它所阐述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实用性,是一把探知“求是”规律、学习探知事物本来面目和内在规律方法途径的“金钥匙”,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发展有着强烈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实践论》通篇在阐述的一个内在实质,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发现真理,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实践证明真理,发展真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也要随着客观世界和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循环前进。

阅读并理解《实践论》,感觉到作者采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方式描述认识发展的运动过程,在论证的架构上形成一个不断螺旋向上的陀螺型结构,进而阐述知与行的辩证关系,最终得出辩证唯物论知行统一观的结论。本文分析了三个层次(即陀螺上升结构的三个层次)的涵义

第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文章指出,认知过程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开始与外界接触,这属于感觉阶段;第二步是对综合感受的材料进行梳理和转化,属于概念、判断、推理阶段。第一步是所谓的感性认识,第二步是理性认识。

认识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获得理论认识,需要回归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是第一次飞跃,从理性的认识到实践中去即是第二次飞跃,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知识与实践相互转化的过程,也是提高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水平的过程。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政治品格,也是实践“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其次,对事物(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往往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而且只能完成多次。《实践论》指出,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学会从错误中学习,探索并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三,主客观、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是具体历史的统一。任何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对于一个具体过程的认识所产生的真理都是相对的,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才是绝对的真理。客观现实世界总是在变化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必然是无穷无尽的。

因此,人类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发明、创造和进步。“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阅读并理解《实践论》,它指导的是真理的认识这一特殊行动的历程,并要求我们辩证地、从实践的高度看待人类自身与自然和社会关系及其演变发展,其要点就是,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实践论》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某个时代,从抗日救亡到解放战争,从建国初期的经济国防建设到当前的改革开放政策,“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生命力经久不息,都无不体现着一句真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论读后感(篇3)

《实践论》虽然以“实践论”为题,但其论述主要以认识为主干线。通过对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系统阐述,同时对与实践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精辟独到的见解,以期更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哲学理论著作,是毛泽东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具有伟大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的理论突破,对于指导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历史重任,更应该不辱使命,潜心钻研理论,苦练实践本领,完善健全人格,在党的指引和带领下,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力量,实践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自己,而是实践和改造世界。因而认识**于实践,并最终要回归倒实践。

要正确认识,就必须充分认识现实,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方案,使之符合客观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又一个更为重要的过程,这是从理性认识到指导实践的又一次飞跃。后天认知引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知,是认识过程的延续。这里就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在从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中,理论是否符合客观真理是无法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毛泽东同志认为实践要注意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借鉴自己的实践经验,在重新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

无论是学习的总结,都要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就此可以用唯物辩证主义的理论解释,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依据。

《实践论》给我们另一个明显感受是,一些毛泽东同志谆谆告诫和严肃批评的现象正是多年来出现未能根本解决的,比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两面派行为等等;他大力提倡并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方式方法,比如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没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或流于形式。加强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理由在于他不仅仅发现发展了真理,给人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探索和总结了成功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其他方面的矛盾的具体办法。也就是说,加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不是某些人的主观情感需要,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一切其他活动。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真相的标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当人们在思想上达到预期的效果时,人们的理解才能得到证实。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人类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正确性,进而获的正确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更容易得到深刻的理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我们在实践中对许多事情都有深刻的认识。我们总是经历失败。失败之后,我们会反思失败的原因。

这样,我们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纠正自己的认识,在下一步的实践中取得成功。在这样的不断的认识实践失败成功中,我们经历失败之后,才能变失败为胜利。

我们不应该被经验和教条的不良倾向所束缚和迷惑,而应该被实践所证实。

读完《实践论》之后,我发现很多事情都要亲身经历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实践中认识和成长。

实践论读后感(篇4)

**《实践论》与“存在即合理”的关系

在今晚看完毛泽东的《实践论》之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是我对其唯一的却又好像把握其精髓的了解。在对《实践论》研读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当时的革命背景;明白了实践的种种特质;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同,“存在即合理”这五个字也是我常常挂在嘴边,记在心间的,所以我也想谈谈自己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

1937年,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经验主义者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的经验,不了解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因而轻视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到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只言片语,使中国革命力量遭受极为严重的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为了总结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和教训,从思想上全面清算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对全党造成的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必须做好思想理论准备;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和认识论;也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文化“围剿”,揭露张东荪等资产阶级哲学家和叶青等假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诋毁和篡改,毛泽东在当年的7月写下了《实践论》这篇伟大的哲学**。

实践实践验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过程。关于实践的特性,我归纳了四点。第一,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即实践的内容和结果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果不考虑到实践的这一性质,而对某一事物的内容和结果妄下推断则可能犯下“经验主义”的错误,“刻舟求剑”这个典故就正好完美地说明了实践的这一大性质。第二,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即在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所以就像我们所学的概率科学一样,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可能是绝对的,所以实践在这里尤为重要。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守株待兔”。第三,实践具有层次性,即这一层次的实践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所有层次。在实践和认识的无限循环过程中我们得到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同样,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在看似相同的条件下也是不可能绝对与上一轮是一模一样的。

第四,实践具有主体性,即人何人的实践都不能完全摆脱实践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制约;没有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主体积极发挥的程度不同,会影响实践的具体效果。所以对于一件事情的结果,一个人的实践是无法直接得到真理的,需要在一个相同的基准下在足够多人的实践中得到一个公认的结果,这才是实践所检验出来的真理。

我们其实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实践,不断对我们身边的事物加深着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上述特征的共同作用下,人类实践的局限性已经形成。

因此,仅仅依靠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个个人或一个部分的具体实践,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是不够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具体实践只能用来证明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来证明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可以用来证明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类的普遍实践,才能足够地证明客观事物的真理。因此,要注意总结实践成果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避免经验主义!同样,总结也是一个知识飞跃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借鉴自己的实践经验,在重新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

无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因此,有必要把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既要搞清楚情况,又要搞清楚原因;把经验和教训结合起来是很重要的,但失败的教训更有价值。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不仅需要丰富的资料,而且需要精髓;集中与坚持相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

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只要注意到总结的重要性,那么实践论的真知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为我们所用,就不会只是一个又大又空的理论体系!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看似很容易接受,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牵强。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黄赌毒”的确存在于世,那么它们真的就是合理的吗?当然不是!

共产主义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其合理性毋庸置疑,但它是否存在呢?或许还没有!那么有的同学就会弱弱的问一句:

“不是说好的‘存在即合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了解到黑格尔在提出“存在即合理”这个理论时真正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黑格尔所谓的“存在”不是指自然或事物,而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即事物的本质;所谓的“合理”则是指合乎理性,合乎绝对精神。

他书中的原话是“凡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即所谓的“存在即合理”,在黑格尔那里,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是符合自己的本质的,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而只有合乎理性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因而一切现实的东西就都是合理的。由于黑格尔认为历史的发展就是绝对精神的发展和自我实现,而最为本体的绝对精神是好的,所以对于黑格尔而言,他就过滤了“现实”,他说:“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尽管人们随便把它们叫做现实,但是,甚至在平常的感觉里,也会觉得一个偶然的存在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

因为所谓偶然的存在只是一种没有价值、可能存在的东西,即可有可无的东西。”也就是说,黑格尔所言的现实,是经他重新定义过的,并非口语中,平常意义的现实。这符合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本义。

对这句话的误解与滥用也是从古自今都有存在,而道理是越辩越明的,那么就在辩论这一实践中让真相广为人知吧!

《实践论》给予我们一个探求真理的方法,那就是“实践—认识—实践—认识……”的一个良性循环。而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则阐明了“对的事物,合乎本质的事物必将发生,已经发生的并且是合乎其本质的事物也是合理的”这一理论。在我看来,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实践论》中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去检验事物的“合理性”,一些被实践所遗弃的错误的事物是无法被“称”为“存在”的!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黑格尔理论体系的严谨性。而“存在即合理”与其逆命题则给了《实践论》提出的必要性和目的性一中肯的赞许!

它认为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所认为的“存在”的事物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它们会在不断的实践与认识中逐渐被否定或肯定,而最终实现的必然是在不断地发展中所留下的真正合乎其绝对本质的事物。那么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的政治信仰抑或社会状态,将会在《实践论》对人们的指导下,在社会物质基础发展成熟后,成为一种“合理的存在”!当然,这也给了很多共产主义战士很大的信心和肯定!

班级:2010级医学检验(1)班

姓名:吴磊

学号:20100401045

实践论读后感(篇5)

2。理论认识识是践活动的指导。在我看来,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在工作中,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实践。

有了良好的理论知识指导,才能使实践更有效,反之,则更有效。作为技术人员,首先要学习技术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高水平完成任务。例如从这次南钢事故中体现出的问题来看,我对设备本身的参数设置都没有完全掌握,那么怎么能够使用户更好的了解我们设备的性能,怎么能够使用户更好地使用设备呢?

也正是通过这次事故,我大大提高了对设备性能的认识。

3、实践需要时常总结。总结的过程是认识的飞跃。我们要善于借鉴自己的实践经验,在重新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

无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实践理论告诉我们,要经常在实践中升华知识,通过总结,使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知识。如果工作中有问题,如果不及时总结经验,同样的问题很难再避免。

总之,实践和认识是一个反复组合的过程。只有认识到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

实践论读后感(篇6)

在一次志愿者交流会上,一名中科院的老书记建议我们这些年轻的做灾后心理服务的志愿者们最好研究一些哲学最起码要把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详细读一下。回来后当天晚上就把实践论看了一遍,感觉写的太好了但是没有完全理解。第二天我又看了两遍,发现钻石理论和实践理论在动态交流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2012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文忠博士提出了动态交流,然后提出了钻石理论。实践论中的感性认识相当于金刚石理论中的感性(心灵),理性认识相当于理性(大脑),社会实践相当于行动(身体),辩证唯物论相当于反审认知(觉察),社会实践的结果相当于自我(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一切其他活动。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所有这些知识都离不开生产活动。

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

身体是一切活动的基础,社会实践是认知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实践,就好像人已经失去了身体,没有办法人失和了解世界,更谈不上所谓的真理标准。人们的认识要想被证实只有通过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结果直接反映了知识和理论是正确的还是可以称之为真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真理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另一个是实用性,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它转向为实践服务。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2]。

金刚石理论强调整体,用第三者的视角立体的观察事物的全局,有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层次上,而是以社会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为基础、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辩证唯物论的指导下得到社会实践的结果,这样结果才更可能是人们思想所预想的结果,得到的理论和认识才更可能是真理。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称为认知的感性阶段,是认知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无法创造深刻的概念和作出合理(即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遵循这一步骤,运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

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二阶段,这也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感性认识在先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而一切抽象的理论和认识都**于实践和自然。知识和经验离不开实践,个人实践经验是总结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任何虚伪和傲慢都不能解决。我们需要做的是相反的决定——诚实和谦虚。如果你想要知识,你必须参与改变现实的实践。

动力沟通中的金刚石理论虽说刚提出两个月时间,但它却是王博士从1997年开始的心理服务实践过程中,和他的同事们一起,经过对无数人际沟通过程的觉察和总结,逐渐积累而成。动力沟通流派最大特点是强调生活性和现场性,强调时时处处对自我、他人及背景共同构成的现场进行“即时觉察、系统觉察和动态觉察”以及“即时呈现、清晰呈现和系统呈现”。它**在社会实践中,是从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现在又反过来指导和服务于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8]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获得理论认识,必须回归实践。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

这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认识的全过程的延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实性是不完整的,它们的不完整性通过实践的检验得到了纠正。

许多理论是错误的,他们的错误已通过实践的到纠正。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9],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

“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通过实践发现真理,通过实践证明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认识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串死板的教条,需要在实践中增加新的内容。动力沟通的金刚石理论究竟怎么样?

王博士风趣的说:“不看广告,看疗效。”它是否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我们拭目以待。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实践论读后感(篇7)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了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二是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过程到实践过程。

三是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四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实践论》的语言不仅直白生动,还准确。毛泽东在整篇文章中使用了通俗的词语,但很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简洁精确的例子把要说的问题一语道破!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认识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认识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是正确的实践观。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如果你想知道原子的组成和性质,你必须进行物理和化学实验来改变原子的状况。如果你想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就必须参加革命。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

实践论读后感(篇8)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思政131

姓名:黄丽华**:135****/63726

品毛泽东《实践论》有感

摘要: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哲学理论著作,它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探索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论》有着丰富的理论观点和清晰的逻辑结构,直至今天,作品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于无声处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理论和创新,使我们在建设全面小康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受益匪浅。

关键词:实践理论、背景、基本观点、逻辑结构、当代价值、科学***

一、《实践论》的写作背景

《实践论》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7月在延安写的,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实践的观点是根据中国历史和革命的具体材料创造性地解决马列主义哲学问题的典范,是毛泽东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的结晶。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还处于幼年时期,既无充分的理论准备,又无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革命的许多基本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且对于革命斗争中敌我友诸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及扑朔迷离的变化势态也缺乏正确的策略和应变能力。

,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后来,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寻求救国救党的道路。在长征路上,毛泽东孜孜以求,读了大量的哲学方面的书籍,这为他写《实践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论》的基本观点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论述,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巧妙的和当时的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很好地处理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做到了“知与行”的统一。其中明确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源于实践”,认识即“知”,“知”源于“行”。离开人的社会性即实践,就无法理解对社会实践的依赖。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可以指导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历史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人类实践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应该不断地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变化的实践来检验知识,知识才能成为符合历史是实的真理。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即“行”,“行”可以检验“知”的正确性。我们最初从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只是事物的现象和表面,经过我们的总结归纳他们变成了理论、原理,但是不能称之为真理,这些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是不一定是正确的,错误的认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把理论上升为真理,但是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理论只有经历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理。

(二)认识是一个辨证的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

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肤浅的感性阶段,表现为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之间的排他性斗争。第二阶段是理性认识阶段,看到帝国主义内外的各种矛盾,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本质。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理是的具体实践不断调整的,没有永恒的真理。

三。认识论是主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真理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标志着主客观的统一,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类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属于认识论范畴。形式上主观,内容上客观。

三、《实践论》的逻辑结构分析

《实践论》在诸多理论观点上,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都有发展和创新,此外,《实践论》作为毛泽东认识论学说的代表性著作,其理论观点的发展和创新又构成了特定的逻辑结构,成为《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标志。对《实践论》的逻辑结构的分析和把握,是深入地理解《实践论》所发展和创新的理论观点的必要环节。

(一)《实践论》突出了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统一

《实践论》开宗明义,就直接地指出了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根本缺陷,实际上也是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统一。对于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统一,《实践论》作了以下几个层次的具体论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一切其他活动。这清楚地指出了认识论依赖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的根本原因。《实践论》指出:

“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所有这些知识都离不开生产活动。”同时,《实践论》也指出了人的社会实践的其它各种形式,对人的认识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其次,在指出人类认识识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了唯物史观对认识论的重要意义。最后,将认识真理的标准提高到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高度。

(二)基于社会实践的某一具体的认识运动表现为两个飞跃

《实践论》以大量生动的实例,科学地描述了一个具体认识的两个飞跃: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的飞跃。《实践论》阐发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实践论》认为,人们在基于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之后,必须使认识运动推移到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理性认识阶段,达到认识论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其次,《实践论》认为,理性的认识回到实践,是更为重要的飞跃。最后,《实践论》认为,认识运动中的两个飞跃,都是认识的能动的表现。

(三)揭示了真理发展道路和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论》在分析了认识运动的辩证途径之后,就科学地揭示了真理发展道路和认识运动的总规律。首先,《实践论》认为,人的认识经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后,若在实践中得到了预想的结果,那在客观上可以认为实践的过程的完成了。然而,就这一过程而言,人们的认知活动还没有完成。

其次,由于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是无限的,人类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也是无限的。第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务——改造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最后,总结了真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和两个转化的统一,提出了认识运动的一般规律。

四、《实践论》的当代价值

《实践论》中指导我们,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很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他们的不完全。每个人都不能仅仅依靠感性和理性,不能跟随他人,不能为了避免陷入错误而成为旁观者,不能失去宝贵的实践机会。身为当代青年,既要有明确目标,并勇敢地投身实践中去,亦要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目标,冷静避免认知的误区,加强自身素养与能力,逐步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与时俱进,使实践论真正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

五、个人学***

毛泽东的《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对现实的问题有清醒地认识,可以通过最切实际的方法检验我们的认识,那就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实践论不仅为建国初期广泛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特别是哲学理论学***提供学***、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对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的主观主义倾向,特别是教条主义倾向提供思想**,同时它也为新中国的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左”倾错误的哲学总结,又是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

这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哲学发展的一次大跃进,也是中国现代哲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实践论》的意义不仅在于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统一,而且在于它也是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告诉我们:唯有使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生活,大胆探索和解答时代所提出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始终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并且成为引领实践和时代发展的精神力量。

我们应该珍惜《实践论》这一科学理论成果,并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