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味道作文经典

水的味道作文经典。

推荐一篇与“水的味道作文”有关的文章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与朋友分享现实中的乐趣比如品尝美食。作文伴随我们快乐因为它带给我们无限的创造空间和想象力,写作是探索想象空间内涵的有效方式。将作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就会有素材可写。

水的味道作文 篇1

爱的味道如何?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爱的长河边驻足守望。风拂水面,波光粼粼,在跳动着的粼粼波光中,我凝视着,不久我听到了一个声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妥中去。而后,一个略带轻松,挂满笑容的脸浮在水面。他―雷锋。我赶紧掬一捧水张开嘴巴,一饮而尽。啊!原来爱之味是甜的。我不禁欣喜若狂。

略微休憩,已近正午。湖面死一般平静。我环顾四周,灸热的阳光催促着万物睡去,我也有点昏昏欲睡了。当我靠近湖一看:一位一身白衣,沾满血迹的双手,舞动着手中的器械。严峻的面容,豆大的汗珠,专注的眼神占领了他脸上的高地。而当他脱下白衣,摘掉口罩后,那面容,那汗珠,那眼神却仍盘踞着。他―华益慰。我的手不由自主地碰了一下水面,那面容便消逝了。待手伸到嘴边,我的舌头本能的添了一下。随后,我就愁眉不展。因为我知道爱之味是又苦双涩的。

夜幕降临,月上柳梢头。冥冥之中,湖面映出一个发胖的身影。细细一看:那脸鼓鼓的,非常可爱。可他又好像似曾相识?哦!他―小胖。一个为了娱乐大家而牺牲自己的光辉形象的青年。忽然,大风掀起浪花,我的脸满是水滴。不一会儿,水流到嘴角,继而流进口腔,我味蕾似乎失去它的灵敏度了:或甜或酸,甜酸交织,最后还是酸压倒了甜。我陷于迷惑之中,待一切归于平静,我才知道不是味蕾的错,而是爱之味果真是酸的。

星辰布天,爱的长河仍涓涓细流。我却还在苦苦寻觅爱之味还有什么?而不只是简单的甜、苦、涩、酸。

也许爱之味是什么是没有答案的。

水的味道作文 篇2

星期天的早上,外甥女早早的起床,她要赶第一班车去往县城的高中。一切收拾妥当后,奶奶又再次从枕边哆哆嗦嗦的掏出一把零钱,说这些零钱让孙女当路费。外甥女还是拒绝,她让奶奶留着买点好吃的补补自己的身体。奶奶坚持,孙女也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我在一旁轻轻的说:“菁菁,收下吧,这里是奶奶对你满满的爱与牵挂。”

我想起了我的求学之路,那时我在别的县城读师范。由于从家到校要转三次车,为节省开支,中途很少回家。故每次开学前,我都会给姥娘告个别,从姥娘家返回的时候,姥娘会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然后一层一层的打开,里面是一摞整整齐齐花花绿绿的钞票。

姥娘小心的把它们卷在一起,然后不由分说的塞到我手中,叮嘱我出门在外渴了买口水喝。如果我一再推辞,姥娘眼角就会溢满泪水。那一叠钱里,有5角的,一元的,贰元的,甚至还有几张一角的,而触动我年少心灵让我刻骨铭心的正是那一角一角的钞票,这是姥娘从牙缝里抠出的油盐钱啊!这十几元钱中包含着姥娘多么深沉的爱啊!

奶奶亦是如此,一生节俭朴素,一件外套破了又补,补了又破,依然舍不得添件新衣。姑姑们送给她的点心舍不得尝上半口,奶奶会把它们平均分给孙子孙女,我的那一份偷偷的藏到柜子里,每次星期或者放假回家,奶奶会神秘的从身后变出好吃的,然后笑着看着我狼呑虎咽,有时我会捏出一块准备塞到奶奶的口里,可奶奶慌忙躲避,连声说:“这些我都吃腻了不想吃了……”重男轻女的爷爷有时会嘲讽的说我是个“好吃的口丫头。”可是奶奶会怜爱的说:“好吃才能长得高飞得远,不好吃怎能长的大呢!”

每逢离家求学的那天早上,天还没亮,奶奶就起床生火做饭,煮上一兜平时只有客人来了才舍得吃的鸡蛋让我带着路上吃,然后是一碗香喷喷的饺子,她会不停的说:“赶快趁热吃,上车饺子下车面,保你一路畅通处处安!”

上车前,奶奶拉起我的手,把一叠零钱塞到我的手里,告诉我到学校后先吃碗面,穷家富路,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汽车启动后,奶奶会恋恋不舍的跟着车子向我挥手,可是她那裹着脚布的三寸金莲怎能跑过汽车的速度,很快,我们就消失在彼此的视线里。手心触及之处,是那叠潮潮的钱币,它们温暖着我整个的求学之路。

奶奶和姥娘的爱就像涓涓细流,一直滋润着我的心灵,让我在爱的路上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富有。让我懂得了快乐幸福与金钱并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懂爱有爱,一年四季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现在的我很穷很穷,穷的只剩爱,现在的我很幸福很幸福,幸福的就像那朵开的最美最美的花朵。现在我想把这朵最美最美的花朵送给所有渴望爱的你,爱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快点抓住它吧!

水的味道作文 篇3

出发南方多日,和同事们醉于山水,醉于美酒,醉于神秘的湘西文化,更醉于抛却了世俗的狂放不羁……神侃海喝,海阔天空。

忽的想起已离家三日,三岁女儿在电话里哽咽的声音:“爸爸,你在哪里?我想你了!我在幼儿园不哭……”“爸爸在外地学习呢,回去爸爸给你带好吃的!”说着些唯心搪塞的话……“我不要好吃的,我只要爸爸!爸爸你快回来!”娇怜的声音如一把小手挠我的心窝,想起走时女儿感冒未好,说话声音还嘶哑,想起晚上睡觉女儿抱着我的胳膊睡梦甜甜的样子……我那份疯耍的心骤然间缩成了一棉团,被女儿那朱红的可爱浸的一塌糊涂……

大包小包的给女儿带了整整一箱子,也想挽回对女儿的过失,车停在家门口,父亲早陪女儿在家门口等候,女儿如只小鸡仔,乖巧的向我飞跑,那笑咪咪的小脸蛋,张开的小手,嘴里不停的喊着“爸爸,爸爸,是爸爸……”那份幸福还能怎么说呢?

回到家,女儿一直让我抱着,母亲可能觉得我很累,把我带着的好东东拿给女儿,女儿一件一件的分,“这是给我的,这是给妈妈的,这是给奶奶的……”

南方的辣和水土不服,几日来一直拉肚子,女儿见状,赶紧跑来,“我给爸爸揉揉!”用她那粉呼呼的小手不停的在我胸口摸捏着,嘴里还振振有词,“好点了吗,巧虎的妈妈也是这样给巧虎揉肚子”,母亲笑着端来一杯糖水,我一口一口喝着……女儿问:“爸爸,是爱的味道吗?”我惊愕问母亲谁教的,“前天,她在电视广告上学的,还问我们什么是爱的味道。”

“呵,我的女儿长大了。”摸摸她的头,她又来了,“爸爸,我长大了,也给你买好吃的!”呵呵……

女儿的可爱懂事,让我欣喜不已,早让我忘了肚子疼为何物了,晚上和父亲又喝多了……躺在沙发上迷糊,母亲又给端来一杯水,嘴里叨叨着“肚子不好还喝那么多酒……”

朦胧中,我又尝到了爱的味道……

水的味道作文 篇4

今年暑假我在家看电视,我发现电视里有老师推荐过的纪录片——南京大屠杀-记叙文作文450字,我怀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点了进去,但我不知道这个片子会让我第一次感到心酸。

1931年至1945年间,首都南京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展开“大屠杀”。只见电视里的日本鬼子举着一把刺枪,刺枪上挑着一个年仅三岁的婴儿,我十分愤怒,但又带了点说不出来的酸味,为那个孩子感到心疼,又为身边大人的无力反抗而心酸。

片子继续播放,那时的人们还得为鬼子干活、煮饭,可鬼子却只给他们吃猪料,不顺从鬼子的人还会被丢进井里。我们的中国人在鬼子眼里就好像玩偶,他们拿着我们做游戏。我对那些反抗鬼子的英雄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心更酸了,像是一连吃了十个柠檬似的,我希望他们可以更强一点,更勇敢一点。

然而鬼子们的屠杀并未停止,他们把上万个无辜的人民聚在一起,用机枪扫死比赛枪法,不管人们怎么逃窜,无情的子弹还是穿透了他们的身体。鬼子们又挖了一个“万人坑”。把每个人都活埋了下去,大街小巷都是死尸。

看到这些鬼子的屠杀,人民的哀嚎、满街的死尸!我心中的酸味忍不住了,泪水湿润了我的眼角,这种酸味,包含着愤怒、心疼与惋惜。我暗下决心: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也应该为国争光。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但我们更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国家的顶梁之才,为国效力,让他国敬而远之!

水的味道作文 篇5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余光中老先生笔下的乡愁,我自自认为我没有那么大的胸襟与情怀,谨以此篇文章献给记忆中的那条街、那扇门及门里的那个人.

小时候生病总是喜欢吵着吃母亲做的手擀面,劲道的面条,香浓的卤酱搭配青绿的小菜,开胃发汗,每每吃了母亲的手擀面病总是能好一大半,每到这个时候姐姐总是戏称我这病是馋出来的。长大后,离家再外,吃了一家又一家的面条,面条在心里似乎只剩下了充饥这一项作用,再也没有记忆里的'味道,或许只是煮面的人不对吧。

最近电视上再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人的口味随着旅途的迁徙而不断变化,可是那藏在内心深处的味道却总是挥之不去,也许那就是母亲的味道。每到春节小长假回家的时候,家里的饭桌上总是少不了那些大鱼大肉,母亲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我,一次我向母亲提起想吃手擀面,结果因为各种原因还是不了了之了。到了临行的那天母亲还记挂着这件事,之后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母亲总是提起这件事,父亲告诉我这似乎成了母亲的一大心病,因为她心爱的女儿没有吃上她亲手做的手擀面,后来我和母亲说我在外面吃到了,味道和家里的特别的像,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怀念的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那段时光和那味道背后的感情,世界上恐怕除了我的母亲再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会关心我是否吃到了一碗手擀面,也再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会在乎我吃到的面是不是拥有记忆里的味道。

写到这里似乎有些乱,我想我需要一个时间重新整理一下我的思绪,也想给远在家乡的母亲打一个电话,不为别的,只是想说一句,我下个月会回去吃她亲手做的手擀面,那种味道,也许只有在外漂泊的人才能了解那份不同的意义。

水的味道作文 篇6

咣当门被我重重地关上,我抹着眼泪气呼呼的朝学校跑去,当然也不理睬我那饿得咕咕叫一直在抗议的肚子。

不知从何时起,我和妈妈的战争就不断的爆发。妈妈越来越不理解我,越来越爱唠叨,还总是强迫我按她的意愿做事。拜托,我是个人,我有思想,我能为我的行为负责!这是我一直重复的话。

李孟熙,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啊?刚刚我一直没有听课呀,我唰地站起来,一动不动,低着头。注意听讲!老师发火了。我坐下,周围一片议论声,我可从来没在课堂上出过这种丑。都怪妈妈,早晨的事又跌入我脑海中。

早上,我刚一睁眼,哇,七点了,我迅速起来收拾书包准备上学,谁知来到厨房才发现妈妈正在做饭。|不好意思,妈妈起来晚了,一会儿饭就熟。一会儿哪来得及,昨晚我一遍一遍的嘱咐妈妈,明天自习课要讲课,得早点去,可妈妈我不高兴的在一旁唠叨,结果不小心打翻了牛奶,这下,战争爆发了,妈妈怒气冲天,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我哭着跑出屋门来上课。

铃悠长刺耳的铃声响了,放学啦?这么快,我根本不愿意回家,谁知回家后等待我的是什么?哎,我拖着步子,慢慢的往家走。

啊,没错吧?这里好像没有战火硝烟,妈妈看上去很开心,桌子上还有一碗我最爱吃的鸡肉面。回来了!妈妈笑着说。嗯!那碗面早已勾起了我的食欲,我迫不及待的吃起来。妈妈早上不舒服,所以起来晚了,你早上没吃饭,要多吃点。妈妈病了,我怎么不知道,我停住吃面的动作,抬起头来。果然,妈妈的脸色不太好,我的心颤了一下,我早晨也太过分了吧?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孟熙,我知道我们最近总是合不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合对方的心意我顿时不知说什么好,其实、其实原来妈妈是了解我的,然而我不会表达,对不起我说不出口,因为我一直是那种心服口不服的人。

我也不知道你不管做什么我都依然关心你,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我想哭,我后悔死了,我想说妈妈我爱你,可我依然说不出口。以前我为什么那么不听话,而妈妈却还如此对我,我明白,这不是因为我出色,因为我是妈妈的女儿!

如果你最近不开心,你可以随时来跟我说。当然,不说也没关系!妈妈补充。我哭了,我彻彻底底的哭了,我大口大口的吃着面,泪水模糊了眼睛,泪水掉进碗里和面混在一起,面依然很好吃,咸咸的、香香的。将来我一定好好学习写作来描写这碗面的味道。

水的味道作文 篇7

童年事,俱往矣,身不在,忆长存。谨以此文纪念我那懵懂无知的童年。

——题记

小时候,爸爸妈妈把我送到爷爷、奶奶那里带,那是一个偏僻的山沟沟。记得那时,我经常穿着个小短裤,小黑手抓着个粑粑,在乡间的每一个地方都印下我的脚印,脱谷机旁、鸡屋里、小溪边、独木桥上……每一处地方都留下我的阳光笑声。脏了就到小溪里滚几下,饿了就把抓在手里的粑粑咬几口,无聊了就找几个玩伴打水仗、捉迷藏……

老家的小溪是比地面低的,要下几个石阶才能到小溪旁,我活动的地方就在山脚下,水很浅,也就没过我的脚脖子,按爷爷的话来说就是“浅得狠”,洗衣服的大人们都在下游,所以这一片就是我们几个小伙伴最喜欢的小天地,我们每天都要给小溪建堤,把一块块石头码起来,缝隙处找块湿泥巴糊上,兴奋的看着水位抬高,然后被冲垮,然后继续建堤,乐此不疲。

一场雨后,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小青蛙们开始出来了,一个个指甲盖大小的青蛙从田垄里跳出来,我和小伙伴们都非常开心,个个拿着罐头瓶、塑料瓶来抓,女生们不敢抓,但她们也跟着,不时发出或惊或喜的尖叫。抓到太阳西沉,每个小伙伴瓶子里都装满了小青蛙,余晖给瓶子都染上红光,晶莹剔透。晚上睡觉前,我担心小青蛙晚上跳走,找了一个石头盖在瓶口,第二天,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的掀开石头,却惊恐的发现小青蛙们都死了,我慢慢地走到小溪边,挖了一个洞,把瓶子放进去,盖上土,接着就泣不成声。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抓过小青蛙,他们应该像我一样,能自由的享受阳光和轻风。

在老家,我最怕的其实是猪,最喜欢欺负鸡、鸭。屋子后面的棚子里,白天只有棚顶缝隙透进来的丝丝光线,住着一些鸡、鸭,还有一头猪,鸡鸭都是好欺负的,经常被我追得到处逃,但猪就不同了,它强壮得不像话,爷爷说这头猪性子猛,只要有人经过,它都会把前脚搭在栏杆上。果然,有一次我经过时,它把前蹄搭上栏杆发出嚣张的叫声,栏杆发出不堪负重的呻吟,它甩动粗壮的脑袋时,感觉恶心的污水都溅到了我的身上、脸上,吓得我落荒而逃。听爷爷说,它真的冲出来过,三四个大汉都拦不住,所以,在儿时的记忆中,对这头猪我是又怕又敬的。

昔日的小伙伴如今都各奔东西,脑海里昔日老家的样子也逐渐模糊,但是。在我心里,永远都有一个地方,清晰的承载着这些记忆,它代表了我的童年,记录着我儿时的欢声笑语。那个美丽的山沟沟,才是我心里真正认可的老家。如今,我离它千里,虽身不在,但忆长存。

水的味道作文 篇8

我一直觉得生活是苦的,觉得幸福,是因为人们懂得苦中作乐。

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一点,但是其中的孤单,我也不能尽然体会。但是,对于孩子多的家庭的困窘,我却深有感悟。

我一直未隐瞒,我家是国家计划的反面教材,严重超生。我排行老三,上有两位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二十几年前,我降生了,那时还没有弟弟妹妹。

农村家庭,父母没有勇气和能力在上世纪80年代下海或者出门打拼,而且在小山村里守着那几亩黄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当时的家庭是那么庞大,有爷爷奶奶,有大伯和大伯娘,还有堂哥堂姐。还有爸爸妈妈姐姐们,以及即将到来的妹妹和弟弟们。

我们住在由一个门进去的瓦房村落小寨里,有两层楼的祠堂,有长长的巷子,两边是规整的单房间。巷子的末角,就是我家的厨房,静静地蹲坐在院子的一角。

爸妈管理家里的农田,农田种着稻谷,玉米,花生,甘蔗,还有各类蔬菜瓜果。奶奶会尽力帮忙,还负责早餐烹煮,家里猪圈里的猪,也是依仗奶奶。爷爷,嗯,负责放牛,还有晚饭。

小时候,我特别爱吃番薯。那时没有紫薯、红心番薯等那么多种类,就是一种紫红色外衣,蒸熟后里面是淡青色又像淡黄色的番薯。番薯秋收后,屯在家里床底下(没有地方放),等里面的淀粉酝酿成糖分,挑出来洗干净,锅里一蒸,香甜可口。这是我每天醒来必做的事情,必吃的食物。后来,姐姐说从我会吃东西起,到六七岁,早上都要拿个筛子装着番薯坐在门槛上吃,还跟姑姑的女儿——比我小几个月的表妹抢着吃。

那时候,二姐还在外公家,小姨子们也还没出嫁,舅舅也还没结婚,二姐在那里跟同年龄的堂舅舅们玩。

我觉得,小时候的我才是一个吃货,长大了,却挑食了。

小时候的家,没有辣条,没有娃哈哈,也没有优乐美和奥利奥,只有各种农产品和野生水果。地里的青瓜清脆香甜,树上的果子红硕飘香,还有爷爷放牛时从山里摘回来的金娘子。清澈见底的溪流里,我们会拿简陋的破渔网捞灵巧的小鱼小虾。奶奶腌制的酸菜和豆角、竹笋,可以喝好几碗白米粥。把捞回来的小鱼虾洗干净,然后从梁底藏的菜坛子挖半碟子的豆角和芋杆干,放锅里拿猪油爆炒,放些小辣椒,又是家里堂兄弟姐妹的美味佳肴。自家养的鸡和鸭,逢年过节宰杀一两只,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着吃饭,总是执行“光盘”行动。

我小时候特别爱吃鸭肉,对带着血红色的鸡肉避而远之。但是,对鸡鸭的钟爱,仅限脖子部分,情有独钟。童年记忆里有鸡腿鸭腿吃的经历,屈指可数。现在可以自己买想吃的鸡腿,却没有了小时候几个兄弟姐妹们抢的乐趣。

我一直不怕吃肥肉,觉得一块肉类的菜。可以够我送一大碗饭。

小时候,爸爸会一个星期买半斤左右的猪肉,但是不多,还是肥肉的偏多。刚开始有记忆里,是爷爷负责做晚饭。我觉得爷爷是美食家,做的饭饱满有嚼劲,蒸的水蛋总是香嫩可口,还有辣辣的调酱。最爱的,就是他做的蒸辣椒,伴着嫩嫩的、切成均匀小段的姜茎叶,配上豆豉,简直是大爱的美食。

老屋前面有个三亩大的池塘,活水,有源源不断冒水的泉眼无数。池塘边有青翠的竹林,还有冬瓜棚,还有高大的石榴树,高大的甘蔗林。池塘中央有芦苇,茂盛得可爱。

清晨,放开笼子,鸭子左右摇摆地穿过巷子,出了门口看到池塘,就展翅扑棱飞向池塘。傍晚,他们会成群结队回家。

池塘边和芦苇丛,就是我们这些小孩觅食的好去处。甘蔗林里,竹子根部,还有池塘芦苇丛,就是鸭子或者野鸭和一些鸟类下蛋的好去处。在池塘边的还好,直接去捡,也不分彼此,捡回去分。在芦苇丛的,我们就把芭蕉树干绑一起,扔水中,拿根竹竿撑着去丛中捡蛋。一不小心,还会落水。

池塘边的石榴树很高,不知道长了多少年,树根已经蔓延半个池塘。石榴成熟。我们小孩就爬上去摘,下面的人就把衣角张开,接上面扔下的果子。有时候树上的人站不稳,直接从高高的树上摔下来,半个身子扎进池塘的淤泥里。哈哈,脏兮兮地挣扎起来,等着被大人责骂。

池塘边长着茂盛的水草,一路向水塘中央扩展,草根在水下蔓延。大伯会把枯萎的竹竿带着枝丫扔进水里,水中的青螺顺着枝条网上爬。那时,最美的美食就是嘬青螺。顺着枝干,拿个水桶,挑大个的青螺捡,顺着水草根摸,一抓一把。

每年中秋节前夕,大伯会把鱼塘的水放掉三分之二,然后吆喝上强壮青年,撒开渔网,把池塘的鱼捞到旁边的小溪,留着中秋早晨卖。鱼不用拿去哪里的市场,在池塘放水打捞的时候,岸边已经聚集了十里乡亲等待买鱼。一般,大伯会把一部分卖出去,留一部分在中秋节当日才卖出去。

把鱼捞完后,就会把池塘的水放干,彼时已是月出东山之上。月光映着淤泥,泛着清幽的光。照着月色,淤泥上突出一个个蠕动的东西,背后留下长长的尾巴。那,就是青螺。这时候,我们几个姐妹就拿出桶,挽起裤脚和衣袖,迎着月光把青螺一个一个装进桶里,甚至是直接捧进去。拿回去的`螺子,清洗了表层的泥土,放上清水,加把盐巴,让它吐出新泥,把螺尾巴一夹,放上酒和紫须丝、酱油爆炒,然后在庭院摆上桌凳,一家子看月亮,嘬螺子,吃月饼,聊着天,其乐融融。

水的味道作文 篇9

自文字里走出来后,关掉电脑的音乐和所有页面,竭力的想拽回思绪。欲把网络中的自己,拽回到现实中。

现实生活记录,最近很少提及了,非我所愿。因随笔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已经很多年,不想为了网文,而搁浅了现实。

冬日天寒,小小的家里,暖气供应的温度很高,燥热得让人总想推窗,让冷风袭面而来。

上周,刚刚返乡看望过爸妈的,可这周,胖子又开始怂恿我回家。从市区到老家,路程近百余里,他那股邪风犯起来,一踩油门就走人,为的啥,说是就为了回老家吃顿晚饭。

上周返乡,胖子是高歌一曲“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这周回家,他说:天冷了,不能让咱妈出去买菜了,咱这次去,把家里冰箱的食物全部填满了。

就这样,昨天裳小主儿又架不住胖子的软磨,如土匪下山般的抢了一车食物,直奔老家。

老屋,炊烟,透过窗明几净,是爸妈慈祥的笑容。这就是无论身居何处,都让我们牵念的家。

老妈说:娘家是闺女的懒窝儿。每每回家,妈第一句话就说:脱鞋上炕,土炕上暖和着呢,什么也不用你做。

家中土炕的温度,适中,远比城市中暖气的温度舒服很多。老公坐在炕沿儿,我伏在他的后背上,背背驼驼,来回晃悠着。

老妈嗔怪道:你都那么大年纪了,孩子也不小了,一点儿正经样儿都没有。

是呵,只要回到家里,我不仅喜欢腻着胖子,更喜欢和爸妈撒娇,仿佛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一般。

赖于温暖的土炕上,我开始戏腻老爸。一遍一遍,拉长音的喊:爸……

老爸相当溺爱,我每喊一声,他都会应声一次。喊了十多声后,把胖子喊急了,朝老爸说:爸,您别理她,她又抽风了,走,咱爷俩去下棋。

黄昏时,屋顶上炊烟袅动,大锅特有的饭菜香,飘满了老屋,这就是家的味道,久久,长长。爸妈给我的是大家,老公给我的是小家,我在家的味道中,幸福着,享有着,知足着。

水的味道作文 篇10

我悠然地坐在咖啡厅的角落,品味着那苦涩的味道。芬芳四处弥漫,又向四肢袭去,生起一种无力的感觉。我端起咖啡,呷了一口,抬头望着沉重的天幕,依稀觉得在熙攘的人群中,自己是多么的格格不入。这世间有太多的无能为力,身不由己。如此美妙的大千世界,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处。不禁有点杞人忧天。身陷世俗的我们,总有点看破红尘那般,像一个文绉绉的老者,孤独而落寞。在青春的年华里,似水的流年总是在摒弃的红尘中凋零。忍下太多的烦恼,太多的无奈,在苦涩的人生之路上踽踽独行。就这样,苦涩终究在心中开了花!

破碎的旋律,是在坎坷的梦里碰碎的。在那个聒噪烦闷的夏日,坐在考场上的我有着难以言说的心情。我奋笔疾书,时起时落,像是在等待被判刑一般。我不敢忽视每个字,下笔也是如千金般沉重。一分的差距都是我命运的一个契机,一个转折。时间老人就这样一分一秒地离我而去。“叮铃……”一声响,可怕的又一次人生旅途结束。那一刻,有轻松,但更有恐惧。现实的残酷竞争让我的世界变得黯然无光。后来的事实也已证明,努力不一定能换来成功,辛勤地的也不一定有好的收获。那一次,我失望极了,再次尝到了苦涩的味道!那种感觉是那般地刻骨铭心!

这种感觉像是无根的浮萍,满心凄凉,惆怅。在我的认知里,十六岁的花季,本是美好缤纷的。可学业的压力,生活的\'无奈已使幼稚的心灵苦涩不堪。那种所谓的丛林法则像是教条一般不断地吞噬着我们弱小的灵魂。年少轻狂的激情,也顿时荡然无存!不!我在心中呐喊,痛苦不是苦涩的开端。活在过去的人是永远看不见光亮的,只有微风吹走忧伤,余晖洗刷残阳,生活温暖人心时,走在苦涩边缘的离人,才能品尝到醉人的芳甜。

苦涩是人生的经历,也是成长的阶梯。走在孤旅之中的人们,唯有品尝到苦涩的芬香,才能在岁月的骓逝剪影里,谱写出跌荡人心的华丽乐曲!

水的味道作文 篇11

今天是xx年的第一天,新年。农历腊月初一,二九的第一天,天一点也不冷,没有往年“一九二九不出手”的感觉。真不知道这老天爷是怎么的了。这些天真的是节节相连,刚过完圣诞过元旦,再有一个月就是春节!春节,生活中人们称为年,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最隆重的节日,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年的味道已经在空气中弥漫开了。

早晨推开门,就听到了猪的叫声,人们已经开始杀年猪了。散步回来,远远地闻到了一股爆米花香,从不远的平房那儿扑鼻而来,这种童年过年时特有的香味,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过年美好的回忆。

在童年的故乡,每当将近过年的时候,乡亲们就开始忙年了,杀猪、宰羊、杀公鸡、淘米蒸豆包、撒粘糕、碾荞麦面、做豆腐……还要赶几次年集,置办年货,鞭炮是不可少的;同时还要着手准备烹制各种可口的美食,以便招待过年前来拜年、访友的客人。

爆米花是童年过年时不能少的零食。每到年关时,有专门从事蹦爆米花的外地人挑着一台简易的机器,在村口老榆树下吆喝起来,在背风的一侧支起蹦爆米花的机器。这种器物呈深黑色葫芦形,还有一个简单的风箱和火灶作为配件。外地人边吆喝边自顾自地架着机器,顺手拉起风箱,红红的煤炭火就旺旺地燃起来了。

不一会儿,就有邻家大嫂从家里端出玉米或者黄豆,走到外地人面前,价格几乎是俗定约成,外地人也不问其它,立马开始装米、摇炉、拉风箱,大约5分钟后,外地人习惯性的高声警告:“放炮咯”!于是“轰”地一声,白花花的爆米花就从葫芦口喷出来,粒粒色彩鲜艳且脆嫩可口,并散发出一种浓浓的香味。

村里的小伙伴们一听到这种声音和闻到这种香味,就从各自的家中跳跃着围拢过来,流着口水望着外地人那魔术般的表演,等待自家大人前来蹦爆米花,以解那撩人口腹般的馋相。叽叽喳喳的好奇声伴着不时的“轰”声,宁静的小山村喧嚣起来了。这种蹦爆米花的场景,在我们那原本就缺少娱乐的小山村,也算得上是新年来临时心情愉悦的一个前奏曲。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有着美好的印象。

母亲一般都是在别人家蹦得的差不多了才去,端半小簸箕玉米,每次都能让我们吃个够。她老人家从来不去与乡亲们争抢时间,在她眼里,诸事都想着他人,让着他人。当我家第一炉爆米花出炉后,母亲会分给周围小朋友吃,我自然也不例外地装满了衣服所有口袋。那新鲜出炉的爆玉米花的`美味,至今依然让我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蹦完玉米花后,母亲会将玉米花装帽盒里,帽盒的底部还要放一个用旧布缝的小口袋,口袋里边装灶坑里的灰,以防爆米花存放一段时间后回潮,吃着不清脆。我常常耐不住爆米花美味的诱惑,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大把地将玉米花放在口袋里,然后跑去与要好的小伙伴们分享美味。其实每次我往口袋里装,妈妈看见了也只是说:这个馋猫,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要过年了,妈妈还会给爆米花沾糖衣。制麻糖玉米花。其实就是现在人们常见到的冰糖葫芦,只是原料不是山楂,是玉米花而已。感觉工艺很复杂,要先将白砂糖放到锅中,加水熬糖浆,那是一个细心的活,不能大火。熬好了,将穿好的玉米花串放糖锅中,滚一圈粘满糖液,拿出放在抹过油的木板上,用力摔一下,这样玉米花串就会有一个明显的大糖片,很美观。同时再沾一下早就炒好的芝麻,冷却几分钟后就可以食用。这样的玉米花串吃着清脆香甜,是我们童年时难得的美食。

在我的在老家这种麻糖玉米花一般家庭都做,是自己吃或者招待客人的新年物品。外出拜年时还可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家的小朋友。这种麻糖能保存很久,也许这是母亲善于勤俭持家和节约的缘故,五月节的时候我还吃过。

故乡的年关在我远行的记忆里,有着许多的欣喜和期盼,同时也记载着家乡人那特有的生活习惯和对生活的向往。身处异地的我在这个爆米花飘香的日子里,一种浓浓的乡情承载着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