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社会教学计划

八下社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对于提升学生新学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当时间一晃已过,新学期即将开始,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开始制定新的学科教学计划。那么如何编写学科教学计划呢?“八下社会教学计划”这里的工作总结之家已经准备好了,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大家详细阅读!

八下社会教学计划【篇1】

我是一名初中社会老师,通过对八年级社会教学计划的研究,我发现其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下面是我为八下社会教学计划所写的相关主题范文。

主题一:国际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国间的共同利益和互相支持的情况。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可以谈论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各国在环境保护、人权、反恐等方面的合作。

主题二:全球化

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信息、贸易等各方面的交流和互通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可以探讨全球化的特点、成果和问题,以及全球化对各个国家产生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国内外政经、文化等角度分析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主题三:社会不公

在当代社会中,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地区不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多国家都具有普遍性。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表现,以及社会各界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办法。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如何为消除社会不公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题四:环保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保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和社会组织倡导的重要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可以探究环境问题的原因、程度及影响,以及各国政府和民间机构为环保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主题五:文明交流

文明交流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之一,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文明历史的发展变迁,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以及促进文明的和谐共融。同时,我们也应该告诉学生文明交流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积极推进自己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进步的主力军。

综上所述,这些主题是八下社会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对这些主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多方面问题,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推动自己社区及国家的进步而努力。

八下社会教学计划【篇2】

八下社会教学计划:社区服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社区服务的概念,探究社区服务的相关原则和方法;

2. 掌握社区服务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情感和价值观;

3. 发扬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第一课:社区服务的意义和重要性(讲授)

1. 了解社区服务的概念和内容;

2. 探究社区服务对个人、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3. 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社区服务的重要性。

第二课:社区服务的原则和方法(讲授)

1. 了解社区服务的原则和方法;

2. 学习如何进行社区服务;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培养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第三课:社区服务实践(实践+反思)

1. 安排学生小组进行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2. 学生组织并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植树造林、义卖等活动;

3. 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服务经验和成果。

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对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学生对社区服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对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成果和反思报告的评估,评估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情况;

3. 通过小组展示、互动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对社区服务的个人见解和思考能力。

五、实施计划

本教学计划计划在春季学期实施,具体时间和任务如下:

时间 任务

第1周 课前预习和了解社区服务的概念和内容;

第2周 讲授社区服务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的意义;

第3周 讲授社区服务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服务方法;

第4-5周 学生小组选择和组织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第6-8周 学生小组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并及时记录反思;

第9-10周 小组评估和总结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成果和反思经验;

第11周 小组展示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成果和反思总结,进行互动讨论并汇报。

六、教学资源

1.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所需工具、材料和器具等;

3. 社会资源和媒体平台。

七、教学反思

本教学计划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反思总结,既丰富了学生的经验,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全面展现了现代教育最重要的趋势和特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社会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八下社会教学计划【篇3】

【主题一】消费者权益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但是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却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很多消费者不仅无法得到有力的保护,更会遭受商家的欺诈、钓鱼、诱导等不良行为。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维权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法律法规、针对性的案例分析等手段,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并教育其在消费过程中注意自身保护。其次,我们应该多方面的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对于商家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严肃的惩罚,更要在责任方面坚持要商家一份责任、消费者一份权利。最后,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的提高也非常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推进维权服务的建设,为消费者提供基层的维权服务平台和法律援助,让消费者在遭受不可损害的损失之前,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帮助。

【主题二】环境保护·植树造林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维护也成为了关乎全人类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植树造林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教学主题。而要让这个主题得到更好的展开,关键在于不断的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和做法的宣传。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让大众了解到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唤醒大众对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其次,在积极推进行动过程中,也要注意注重科技创新,探索更加高效、便利的植树造林技术方法,为社会普及和实践奠定基础。再次,在推动行动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公益演出、庆典活动等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行动之中,从而进一步唤醒社会的环保意识,营造大众参与的氛围。

【主题三】青少年教育·文化素养培养

对于现代青少年来说,文化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素质,更是能够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做好基础工作。而要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关键在于我们要不断地宣传相关的文化知识和精神成果,让他们在接受新知识和新文化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解、展览、互动等多种手段,把文化知识呈现给青少年,更可以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多端思考,丰富理解层次,需要在实践中发挥自身思维能力。其次,在推进教育过程中,也可以组织周末公益服务、社团活动等形式,让青少年接触更加广阔的文化示范,进一步的发挥思维能力和对文化世界地理解深度。

总之,在社会教学计划中,我们应该重视三个方面的重点,分别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和文化素养提 high 分别进行宣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组织,以不同的方式提高大众、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素养,营造更加公平、公正、优美的社会秩序。

八下社会教学计划【篇4】

我是一名社会教育老师,为了更好地让我的八年级学生了解社会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我制定了以下"八下社会教学计划"。

第一节课:了解社会组织和社会问题

我们首先要了解社会组织,了解它是如何运作、如何服务社会、如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我们也要了解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少年犯罪、网络安全等等。

主题范文:社会组织服务社会

社会组织是一个服务社会的机构,它能够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例如,红十字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组织,它能够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紧急救助和关注,减轻一些痛苦。我们也可以成为这个社会组织的志愿者,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服务和帮助,体现我们的优秀品德。

第二节课:了解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

国家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我们要了解国家如何运营,如何推动发展。同时,我们也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如何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

主题范文:行使公民权利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有权利行使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我们的权利包括参与选举、发表言论、组织自己的生活、获得良好教育和公平待遇等等。作为公民,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成为一个有为的人,为国家、社会和家庭作出贡献。

第三节课:如何处理社交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处理的社交关系很复杂,涉及到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等等。我们要了解如何处理好这些社交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主题范文:处理好社交关系

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种关系。在与人相处时,我们需要遵守基本的社交规则,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同时,我们也要减少产生矛盾和纷争的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为社交关系创造积极和谐的氛围。

第四节课:了解社会价值观

人的行为和观念都是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的。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价值观,了解不同社会价值观念的特点和联系,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社会。

主题范文: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的一个共同认知和价值标准,是指人们共同认可、接受、遵循的文化、思想、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价值体系。社会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决定。在现代社会中,一个社会所主张的价值观念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第五节课:了解职场文化

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了解职场文化和职业素质是太为重要的。我们要了解企业文化、组织文化、职业礼仪和沟通技巧等等,全面了解职场文化,以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好的适应和发展。

主题范文:职场文化

职场文化是指企业、组织和部门在组织内部创造的一种文化氛围,包括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在职场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职业礼仪和沟通技巧,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融入职场,同时还能提升我们的职业素质。我们需要掌握主要的技能,了解职场的规则和标准,不断提升自我,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六节课:了解法律法规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法规非常重要。了解法律法规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际交往、社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规则,避免因不了解规则而违法或出现纠纷。

主题范文: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由国家、地方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旨在维护正义、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个人的权利。法律法规是严格的,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和各种制度,增加自我认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做一个遵守法律法规、公正、有担当的公民。

第七节课:了解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培养人类文化素养的过程,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教育和训练。我们要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各种方面的知识来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主题范文: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指培养、加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的教育。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各种方面的知识来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并取得成就。文化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深入的教育和训练,是一个人能力、修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培养人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并助推与社会并行发展。

第八节课:了解社会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很多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少年犯罪、网络安全等等。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收获来面对这些问题,并尝试为解决这些问题出一份力。

主题范文:反对少年犯罪

随着社会发展,犯罪也增多了。少年犯罪的根源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和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为解决少年犯罪问题出一份力。例如保障少年人身安全、间接形成良好行为方式、对可 疑行为进行开展社会性等。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做为一个去赛的公民,来为缓解和改善社会状况出一份力。

这些主题范文是"八下社会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它们教会了学生许多社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做好自己的职责。

八下社会教学计划【篇5】

主题:社会生活中的消费与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上升。然而,消费带来的环保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改变消费习惯。许多人的消费是为了追求虚荣心,购买大牌名品、豪华车等,这些高消费的习惯不仅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无法满足实际的生活需求。相反,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消费,选择环保、温馨和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消费,从而保护环境。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更多人投入到环保事业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还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共同努力保护环境。

最后,政府也应该加强环保监测和管理,规定相关环保法律法规,遏制不良的环保行为。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环保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广环保技术,提高环保的效率和质量。

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GZ85.Com扩展阅读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究竟怎么写出一份优质的学科教学计划呢?时光飞逝,新学期就要来临,一份精良的教学计划能让我们在新的学期中更顺利地执行教学工作,如果您想要"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相关的推荐,请参阅以下的建议,本篇仅供您参考!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篇1)

1、通过经历运用图形变换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对平行四边形的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探索并掌握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各自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4、掌握梯形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并会运用将梯形分解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5、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相互之间的一些关系。

6、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并要求学生能熟练书写规范的推理格式。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落实课标理念。将“合作分组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于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挂图,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2、培养学生兴趣和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补充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扩充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关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习兴趣与良好习惯培养。

3、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目标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做好课题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师生共同提高。

6、实行分层教学。关注各类学生,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类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待转化三类学生。发挥优生的帮扶作用,打牢基础知识,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7、抓落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治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自己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厉、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爱好,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

初一下学期,期末成绩不是很理想,主要是高分层次的人不多(我班才7个),及格的人数还不错,题目难度接近中考,平时我们只注重基础训练,忽视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动手操作时失误很大,最后一题由前三问总结第四问的规律几乎没有同学动笔,这说明学生们的操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一题多变的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今年一定要保证时间让学生熟记几何概念,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学习上有困难,我打算分层教学,不让他们学的太吃力,从而丧失学习信心;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好,学习氛围表面看很不错但学生都是偷着玩,甚至你不检查他就蒙混过关,认为老师好蒙,这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我们打算用学练案来督促和纠正。

二、教材分析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学数学的初衷。

本学期内容包括第一章《全等三角形》、第二章《轴对称》,第三章《实数》,第四章《一次函数》,第五章《正是乘除与因式分解》,每一章内容都很重要,都不能简略。因此都要认真对待。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本学期会继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多举行一些数学活动,如数学手抄报,数学名人阅读等。

2、进行个别辅导,注重优生能力提升,尽量让优生人数得以巩固,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要求不能过高务求掌握基础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3,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好两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尤其90分至80分的学生尽量使他们靠近优生。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统一知识章节,把握整体结构,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一个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 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理解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并会应用 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实际例子归纳出平方根、立方根概念的过程,理解概念的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数学的作用与价值,使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教学重点: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立方根的意义。

教学难点: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概念的理解,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知识点一: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建议:

1、设疑:设计两种题目:一种是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求面积;还有一种是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对于第一种题目,学生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很快就可以解决,,对于第二种题目,面积为9、16、49的,学生也可以很快利用平方的知识进行解答,但是当面积=7时的,学生就被难住了,到底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2、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本P2~ P3,学习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3、释疑答惑: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特别强调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联系、区别。 4 、做一做

(1)如果x的平方等于169,那么x叫做169的________;

如果x的平方等于5,那么x叫做5的________;

如果x的平方等于a,那么x叫做a的________。

(2)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4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

2525的平方根是________;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144144

0的平方根是_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1.5是______的平方根;- 4的平方根是______。

设计意图:

1、通过回忆已知运算及平方数,为学习新的运算做好准备,使学生认识到平方根同样产生于实际需要。

2、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加深学生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

3、练习(1)题巩固平方根的定义;(2)题在于让学生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为后面学习平方根的性质做好准备,有利于突破难点。

知识点二: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教学建议:

1、通过一组练习,让学生讨论:

一个正数有______个平方根,它们互为_______;0的平方根是____;负数有平方根吗?

2、师生共同总结平方根的性质

3、、自行阅读课文P2~ P3,学习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并完成下列问题:

(1)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用符号( )表示.

(2)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用符号( )表示.

(3)x2= a 中,x 叫___,2 叫______;中,2叫______,a 叫_____

(4)读作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

(5)中的a 应是_________数,能是负数吗?

4、 (a≥0),并讲清它与绝对值、偶次方性质一样,常综合应用。如: m?1+(n-3)2=0,则 n

5、跟踪练习:

(1)=_______(表示144的________);

-=_______(-表示144的_______);

±=________(±表示144的_______)。

(2)5的平方根记作______ ,5的算术平方根记作______。

(3)=_______; -400=_______;0=_______;

±=________;-11=________;0.16=________。 25

设计意图:

1、通过练习,总结平方根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对平方根性质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2、因为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用符号表示时常漏掉“-”号,但算术平方根的值唯一确定,

而由于正数a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其负平方根可以表示为这样就可以用算术平方根来表示和研究平方根,通过这种对其间联系与区别的提示,有助于加深对它们的了解

3、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此性质经常与绝对值、偶次方综合应用,故需要补充说明。

4、进一步熟悉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注意各式表达的意义,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知识点三:开平方运算

教学建议:

1、 4的平方根,记作。其中4称为数,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 .

2、例题分析:将下列各数开平方

(1)49 (2)1、69 (3)0

3、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数平方根

4、练一练(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64:_______; 49:_______; 0.36:_______;324:_______。 81

(2).225=________;±72=_______;2)=_______; 9

2 =________;0.9)1?________;a2(a

(3)求下列各式中的x:(设计说明:为以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做准备)

①x2=196; ②(x+1)2=9; ③ x2-169=0; ④(4x)2=16。

5、引导学生总结怎样检验开平方的正确与否

设计意图:

1、将一个正数开平方的过程,就是先求出这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由此写出它的两个平方根,从而进一步认识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与它的算术数平方根的关系,加深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

2、重视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使学生真正把计算器作为一个学习工具加以使用。

知识点四、立方根

教学建议:

1、问 题

现有一只体积为216 cm3的正方体纸盒,它的每一条棱长x是多少?

(类比平方根的引入,通过此问题,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立方根的定义。)

2.概 括(让生自己归纳)

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要找一个数x,使得x 3=216。

这个数的立方等于216.

容易验证,63=216,所以正方体的棱长应为6 cm.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 。

3.提问:一个正数如果有立方根,有几个?是正是负?负数呢?0呢?

试一试:

(1)x3=1, 则x = , 即1的立方根是 ;

(2)x 3=-1, 则x = , 即-1的立方根是 ;

(3)x 3=8, 则x = ,即8的立方根是 ;

x 3=-8, 则x = ,即-8的立方根是 ;

(4)x 3=27, 则x = ; 即27的立方根是 ;那么-27的立方根是 ;

(5)x 3=-27, 则x。 64

引导总结:(立方根的性质)

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有 个,它是 数

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有 个,它是 数

0的立方根是

4.自学阅读:

9的立方根,记作 ,读作“三次根号 ”。其中9称为 数,3称为 数.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 .

5.例题学习: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83; (2)-125; (3)-0.008; (4) 3; (5)0; 278

(6)64; (7)-64; (8)1.25; (9)0.001。

6、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7、课堂练习:

[A组]:[B组]

设计意图:

1、采用一个求立方根的实际应用问题,已知体积,求正方体的棱长。由实际应用问题是学生易于接受。再对已学过的相似运算---平方根进行复习,为接下来与立方根进行比较打下基础。

2、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布置了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看书。自己找出立方根的基本概念。

3、关于立方根的个数的讨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考虑到这个结论与平方根的相应结论不同,采用了先启发学生思考的办法,用“想一想”提出有关正数、0、负数立方根个数的思考题,接着安排一个练习题,求一些具体数的立方根,在学生经过思考并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出结论。

4、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强调:用根号式子表示立方根时,根指数不能省略;以及立方根的唯一性。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篇4)

1、探索并了解正整数幂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并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3、会由整式的乘法推导出乘法公式,了解两个乘法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通过从幂的运算到整式的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学习,了解乘法公式来源于整式乘法,又运用于整式乘法的辩证过程,并初步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特殊——一般——特殊”的一般规律。

5、探索并了解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能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6、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乘法之间的关系,从中体会事物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的辩证思想。

7、会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

8、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一些探索实践过程中去,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严密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能力。

9、通过本章一些生活实例的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篇5)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特征,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以及“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等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特征,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等基本性质。

4、认识旋转对称图形,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旋转后的图形。

5、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理解“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被对称中心平分”这一性质,并理解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角度为180°的旋转对称图形。

6、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能识别全等多边形(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和对应边,知道全等多边形(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分别相等。能体会图形的三种变换与图形全等的关系。

7、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和欣赏这些图形的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8、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七(3)班61.06分、七(4)班58.69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分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篇7)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1.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片,知道轴对称现象的基本特征;

2.会推导乘法公式,在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感受乘法公式的作用和价值。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3.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化简分式。会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分式、分式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

4.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5.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等。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

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使学生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医院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问题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理论来自于实践、对立统一及事物之间既联系又制约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教材分析:本单元初步教学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能以新的视角去观察物体,研究图形,体验它们的对称美。

难点:认识对称现象是单元的一个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的特征,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主要将采用“观察发现——实践验证——操作应用”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整式的乘法”是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从幂的运算到各种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依据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运用乘法的各种运算规律,或借助直观而又形象的图形面积,得到各种运算的基本法则、两个主要的乘法公式及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认识与体验,完全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时,注意把握多项式的特点,对比乘法公式乘积结果的形式,选择正确的分解方法。

因式分解是一种常用的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公式的逆向变形,它是将一个多项式变形为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积。

重点:乘法公式的意义、分式的由来和正确运用;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乘法、除法,分式的通分与加法、减法,比和比例,分式方程。

(3)会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

本章的内容包括普查与抽样调查、样本与样本的选取、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本章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走进概率”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数据描述、数据处理与数据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是前面所学内容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八年级(下)与九年级进一步学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频率与概率”的重要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后继学习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章在有理数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平方、和立方运算的逆运算以及由勾股定理已知一边的平方求这边边长的需要,引入了新的运算-----开平方运算和开立方运算,以及开方运算产生的新数----无理数,将数的范围括充到实数。

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难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本章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等式这一章的教学,是初中代数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而不等式组一节又是这一章的难点,是这一章画龙点睛的一堂课。

本章的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难点是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基本性质3的应用。

关键在于正确运用基本性质3,使学生正确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以弄清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集锦


时间弹指一挥间,马上新的教学工作就要到来了,下面就到了教师们书写一份教学计划的时候。写好教学计划,才能使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下的内容“八下实验教学计划”是编辑特意为您准备的,我们建议您多留意我们网站的最新资讯以便随时做出调整!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篇1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实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实际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教学方式创新的体现。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

实验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突出实践和实用。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

2. 强调观察和分析。实验教学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 注重探究和创新。实验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实验问题,自主思考,从中发现规律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4. 重视安全和实效。实验教学要注意安全、环保和实效性,保证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并注重诊断和改进实验教学过程。

三、实验教学的具体实践

具体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实验,以引导学生进行认知、探究、推理和创新。实验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实验目的和意义。从实验的角度论述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为学生进入实验做准备。

2. 实验步骤和要点。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和要点,让学生成为具体的操作者。

3. 实验状态和记录。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过程、现象记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帮助学生从实验中进一步理解知识点。

4. 实验评价与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广实验结果,以探究问题,促进自主学习。

四、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和内容,保证实验安全、实效、环保。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老师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并对实验材料进行仔细检查,确认可用,并规划好的实验安排。

2. 实验前,老师应该仔细检查实验设备和场地,确保符合实验要求,实验场地要保持整洁、干净且安全。

3. 实验过程中,老师要严格遵守实验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实验过程安全,不能让学生瞎操作。

4. 实验后,应当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并给学生反馈,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实验内容。

五、实验教学的内涵拓展

实验教学不仅包括基础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感知,还涉及到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实验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積極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实验过程、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教师还应该熟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有序、科学的实验思维。

总之,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究者。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篇2

八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是八年级科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的能力。以下是本人对八年级实验教学计划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实验目的

1. 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实验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实验项目的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室基本技巧和安全知识。

3.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科学领域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实验内容

1. 摩擦力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摩擦力的作用和分类,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溶液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溶液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学会制备溶液和测定浓度。

3. 光的反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光的反射规律和影响,掌握折射率、全反射等概念。

4. 全息图实验。学生通过制作全息图,感受光的干涉现象,加深对光波本质的理解。

5. 电路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电路基本元件,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6. 化学反应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和实验方法,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三、实验设计

1. 设计合理的实验流程,将实验分解成多个小环节和步骤,摆脱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

2. 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实验的视频或动画,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3.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验问题。

4. 强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将实验安全纳入实验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

五、实验评价

1.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中,鼓励学生记下实验流程、数据和结论。

2. 在实验过程中逐项评分,将实验分为预习、操作、数据处理和结论四个环节进行打分。

3. 对于实验中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应及时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弄清楚实验的意义。

4. 对于操作失误多次的学生,老师应当进行指导和纠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技能。

综上所述,八年级实验教学计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具有很多深刻的意义。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实验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探究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篇3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在八年级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机会和丰富多彩的实验任务,让他们在不断探索中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下面是我的八下实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对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主题一:化学基础实验

化学基础实验是八年级化学的基础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化学实践技能和实验习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主题下的实验计划如下:

1. 实验一:硫酸铜和金属反应

实验步骤:

(1)取适量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

(2)将金属薄片(选铝、镁、锌、铁均可)插入试管中,在试管口处燃烧一小块木棒,不能太靠近试管,以免氧气将木棒上的火点熄灭;

(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目的: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硫酸铜和金属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并掌握金属活泼性的概念和序列。

2. 实验二:制备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1)将小颗粒大理石或小苏打放入烧杯中;

(2)倒入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3)用实验管套住气泵和烧杯口,通过气泵将二氧化碳抽出。

实验目的: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了解酸碱反应和气体制备的原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二、主题二: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对于八年级生物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的微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该主题下的实验计划如下:

1. 实验一: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实验步骤:

(1)取适量新鲜洋葱叶片,将其剪成大小适中的薄片;

(2)将薄片放入草皮液中,静置10分钟;

(3)用草皮液注入显微镜载玻片,加上一滴甘油溶液;

(4)将载玻片放到显微镜下查看。

实验目的: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分布等特征,加深对细胞的了解和理解。

2. 实验二:糖类分子的检测

实验步骤:

(1)取一小撮面粉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碘液;

(2)观察试管内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3)再取一小撮白砂糖,用同样的方法检测。

实验目的: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碘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进而了解糖分子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和含量。

以上是我设计的八下实验教学计划,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和知识收获。当然,我们还应注意安全问题,保证实验过程的稳定和可控性,让学生在安全和有序的条件下探索科学的奥秘。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篇4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课作为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就以八年级的物理实验教学为例,给出一个相应的实验教学计划,并分析实验课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

一、实验课的作用和意义

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实验课能够直观地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和观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光学原理时,可以通过激光装置进行光的单色性、直线传播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光的特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课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还需要学生具备科学思维能力,即实验前的预备知识、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的结果分析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能够逐渐提升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实验课的开展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这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实验教学计划

本次实验教学将以光学原理为例,设立激光实验、单色仪实验和狭缝衍射实验三个节点。

1.激光实验

激光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的单色性和方向传播的特性。具体实验步骤为:

(1)将激光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开启电源。

(2)在纸张上用铅笔画上十字线,将纸张放在激光束前方,观察所得光斑特点。

(3)将几个平面镜固定在凸透镜附近,使激光束经过透镜后,经由三个平面镜反射到同一点上,观察所得光斑特点。

2.单色仪实验

单色仪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的波长和颜色的关系。具体实验步骤为:

(1)将单色仪接上电源,调整出光,通过三棱镜将光分成七种颜色,将得到的七种颜色的光依次照射在白色试纸上。

(2)将得到的七段颜色的试纸进行比较和分析。

3.狭缝衍射实验

狭缝衍射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具体实验步骤为:

(1)将狭缝衍射装置放在光源前方,将小光源放在最远端,打开光源电源。

(2)通过试纸观察狭缝衍射特性,比较不同衍射屏幕的光斑变化。

以上为光学原理的实验课程安排,当然在实验课程中,还可以加强实验前的预备知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实验后的结果分析和总结,从而达到更优秀的实验效果。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

1.实验前的准备和预习

实验教师应在实验之前认真准备,包括预习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检查实验设备和材料等。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应在实验课前提供相关材料和指导手册,让学生提前阅读并提出问题,为实验课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2.实验课的组织和规范

实验教师应在实验课中制定科学的组织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教育,让他们正确掌握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技巧,从而为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验后的总结和归纳

实验教师应在实验后开展总结和归纳工作,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讨论。同时,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未来的实验教学工作。

总之,实验教学是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今天的分析和探讨,相信各位读者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方式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得以更好的实施和运用。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篇5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实验教学的背景与意义

实验教学是中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具有直观、感性、亲身体验等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实验教学则更具有重要性,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更要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计划的架构

我将根据八年级的课程安排,设计以下几个实验主题:

1.声音的传播和反射实验;

2.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实验;

3.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实验;

4.酸碱溶液的性质实验;

5.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组成实验。

三、实验主题的课堂实施

1.声音的传播和反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台示波器、一个电磁铁和一个嗓子,让学生们感受声音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开始时,先让学生们通过发出不同的音调,感受声音的传播。然后,在示波器的协助下观察声波的传播过程,实验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声波的特性和真正的传播方式;最后,应该让学生们模拟垂直和平面反射的实验现象,增加对声波反射的理解,再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各种应用。

2.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实验

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需要准备一支小激光笔、一面镜子、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在课堂上,老师要详细解释光线分裂、反射和折射的原理,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光线传播的基本概念。然后,学生们可以通过调整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位置,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如空气、水、透明媒质等)传播时的变化。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模拟其他光线反射和折射实验现象,如平面镜反射、球面镜反射等。

3.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实验

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一些玻璃管、水、洗涤液和小草叶子等。在实验前,老师要向学生解释表面张力的概念和表现方式,然后给他们介绍一些显著的表面张力现象。在实验中,学生们将需要用到小草叶子和玻璃管来模拟毛细现象,并且要调整玻璃管的口径,观察水线的高度。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加入洗涤液的方式来改变水的表面张力,进一步理解这一现象。

4.酸碱溶液的性质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需要一些酸碱试剂,同时还需要一些测试管、试管架和指示纸。在实验前,老师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酸碱性质的概念和知识,并让学生们通过实际使用酸碱试剂,了解酸性和碱性溶液的不同操作方式。在实验中,学生们将需要加入不同的试剂并观察其反应情况,并通过指示纸检测其酸碱性质。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酸碱溶液的实际应用。

5.电路的基本元件和组成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需要一些电线、电池、灯泡、开关和面包板等组件。在实验前,老师要向学生详细介绍电路元件和组成的概念和原理,并让学生们通过手动调整灯泡和开关的位置,来了解不同电路元件之间的作用关系。在实验中,学生们将需要连通不同的电路组件,并通过观察其亮度和电流变化,来理解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电路模型和技巧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实验教学的展望和提示

通过上述五个实验主题的设计,可以让八年级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思维方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根据个体情况来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课堂氛围的互动和创新。此外,在实验前,老师还需要提前做好各种安全措施,确保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最后,希望八年级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魅力,为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篇6

八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是物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八年级实验教学计划:

一、力学实验

1. 定义实验:用弹簧测量物体的质量。

材料:弹簧、量程500克的天平、各种物品。

实验方法:把几种物品放在天平上测量它们的质量。然后通过伸长一定长度弹簧的宽度,达到在天平上测量这些物品的质量的目的。也可以反向测量天平的敏感度。

实验结果:学生会了如何用弹簧测量物体的质量。

2. 摩擦力实验:用空心球和水滑梯研究滑动摩擦力。

材料:空心球、水滑梯、手电筒。

实验方法:将空心球放在水滑梯上,从开始的位置下滑后到达地面时,用手电筒观察球在滑动过程中,水滑梯与球之间的摩擦力。然后改变球的尺寸和重量,观察摩擦力发生了变化。

实验结果:学生可以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验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二、热学实验

1. 传热实验:用吸热棒分析传热现象。

材料:吸热棒、灯泡、发热线、塑料和金属的实验模型、温度计。

实验方法:将吸热棒插入被测物体内,通上电流,再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在容器外部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在此基础上,改变被测物体的形状和材料等因素,探究它们对传热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理解传热现象,掌握传热速率的影响因素。

2. 热膨胀实验:用轮胎和烤箱研究热膨胀。

材料:轮胎、烤箱、温度计。

实验方法:在烤箱中加热轮胎,用温度计测量轮胎的温度变化。通过测量杆的长度来比较轮胎的长度变化。

实验结果:学生能够理解热膨胀现象,掌握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并能够通过实验改变热膨胀的影响因素。

三、电学实验

1. 电磁感应实验:用磁铁和线圈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材料:线圈、磁铁、电流表。

实验方法:用磁铁靠近线圈,并给线圈通上电流。观察线圈中是否产生电流,并测量电流的大小。也可以改变线圈的参数,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变化。

实验结果:学生能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能通过实验改变电磁感应的影响因素。

2. 电路实验:用串连电路和并连电路探究电路规律。

材料:电源、电线、电阻器。

实验方法:将不同数量的电阻器接成串联和并联电路,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通过实验比较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变化,并理解电路规律。

实验结果:学生能够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能够比较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变化,并理解电路规律。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篇7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主题:化学实验

实验名称:制备氢气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到如何制取氢气,以及观察氢气的性质。

实验过程:

1. 取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烧杯中;

2. 加入稀盐酸(约10毫升),并且用玻璃棒稍微搅拌一下,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3. 在烧杯上方套上玻璃试管,并短时间内放在底部加了稀酸的玻璃热板上;

4. 稍微倾斜药品瓶,放置在试管口上,收集氢气。

实验结果:观察到生成了氢气,且氢气能使装满氢气的试管“呼吸”,并产生明亮的氢气火花。

实验探究:学生可以通过本实验认识氢气的制备和性质,探究氢气与空气、火、火柴的反应。

二、主题: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目的:了解光的传播方式,认识光在直线传播时的特点。

实验过程:

1. 在墙上采用标尺垂直于地面划定一条直线SA;

2. 在直线上细心地采用黑夹子固定红色激光笔,并将激光笔射线对准直线SA;

3. 将激光笔沿自己制定的不同直线方向移动,观察激光笔的射线与SA的位置关系。

实验结果:激光笔呈现出直线传播的形状,且在探索过程中显示为光所在的这条红线都是直的。

实验探究:学生在实验中可以探究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直线传播时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和反射的规律。

三、主题:生物实验

实验名称:果蝇的突变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育种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基因交叉等遗传规律。

实验过程:

1. 选用黑色的大果蝇作为实验对象,同时培育一组黑色果蝇,备用;

2. 培育一组突变型的果蝇,观察其表型是否已经改变;

3. 将每组培育的果蝇进行交配,分别从中挑选出两只纯合子进行交配,注意记录下每只果蝇的颜色和性别;

4. 观察子代果蝇表现出的整体外貌特征。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子代果蝇表现出新的体色、体形等特征,从而了解到遗传变异的规律,以及从中获得有关突变体的其他信息。

实验探究:通过本实验了解对基因的突变如何传递,并探究其在获得新特征方面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将本实验与果蝇基因解析相关的探究联系起来,以期能够更好地学习遗传学的基础知识。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篇8

本文将针对“八下实验教学计划”主题进行阐述,围绕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目的,八下实验教学计划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验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科学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能力。下面具体展开说明。

一、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

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需要考虑教学目标,要明确希望学生通过实验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和效果,这有助于确定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其次需要考虑课程安排,要确保实验计划与课程内容相适应,使得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并且保证实验时间的充足。还需要考虑教学条件和实验设备,实验教学需要有足够的教学设备和场地,做好安全保障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实验教学计划的实施

实验教学计划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实验之前,需要先向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巧和方法,并加强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在实验完成后,老师还需要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和结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实验教学计划的效果评估

实验教学计划的效果评估是实验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效果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验学习情况,并在下一步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评估的具体方法可以有多种,如实验报告、实际操作能力测试、问卷调查等。在评估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八下实验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教学工作。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探究科学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老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计划和评估方法,让实验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篇9

八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实验主题:声的传播

实验目标:

1. 了解声音的概念及声音产生的原因;

2. 了解声的传播的基本特点;

3. 学习使用声音传导装置,观测听音距离

实验仪器及材料:

1. 小型扬声器、发声装置、测距器、水和沙

2. 计时器、墨水笔等

实验内容:

1. 人声和音乐声的传播:在不同距离、不同情况下观察人声和音乐声的传播情况;

2. 声音传播实验:使用小型扬声器、发声装置和测距器等仪器,观测听音距离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使用发声装置发出声音,截取声音传播过程中两个测距器之间的时间,计算声音传播速度;

4. 声吸收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密闭空间中加入水和沙子,然后在两个空间中发出相同的声音,比较两个空间的吸音情况;

5. 用墨水笔给声波做标记,通过标记找出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

1. 人声和音乐声的传播:在校园内不同的位置和环境下,分别播放人声和音乐声,在不同距离下,同学记录下声音的传播情况,填写实验记录表;

2. 声音传播实验:使用小型扬声器发出声音,在不同距离下,用测距器测量声音传播距离,并记录下观测结果;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使用发声装置发出声音,在两个相同距离的测距器之间记录两点时间,计算声音传播速度;

4. 声吸收实验:在两个密闭空间中放置不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发声,比较声音在两个空间中的吸收情况;

5. 标记声波:用墨水笔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纸上做标记,通过标记找出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选择不同环境,在不同距离下播放人声和音乐声,记录传播情况;

2. 使用小型扬声器发出声音,在不同距离下用测距器测量声音传播距离,并记录下观测结果;

3. 使用发声装置发出声音,在两个测距器之间记录两点时间,计算声音传播速度;

4. 在两个密闭空间中放置不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发声,比较声音在两个空间中的吸收情况;

5. 用墨水笔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纸上做标记,通过标记找出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

1. 了解声音的概念及声音产生的原因;

2. 了解声的传播的基本特点;

3. 学习使用声音传导装置,观测听音距离。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声音传播这一物理现象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实验方法和测量技巧,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声音及其应用,同时也对科学实验和物理学科的学习有进一步的推动和提升。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学科教学计划呢?时光荏苒,新学期即将到来,撰写完善的教学计划将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贯通。希望这篇关于“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的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请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让社交媒体上充满美好的互动!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努力做好教学八认真工作。把教学八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新教材,并根据新课程标准,认真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探究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9、 培养学生学习。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2】

第十一章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轴对称

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本章重点内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与因式分解。教学难点是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及其思路。

第十五章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五个单元内容,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共10课时;第八章 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共11课时,第九章 概率初步 ,共8课时;第十章 三角形的有关证明,共15课时;第十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共12课时,综合与实践,哪一款套餐更合适,生活中的一次模型各1课时,全册共58课时。

教材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教科书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线索,成为供所有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情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发展,以实现课程目标。

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的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突出数学化的过程。 教科书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课本中的试一试、做一做、 想一想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同时,每章最后的回顾与思考以及总复习也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教科书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也为有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教科书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内容,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面向有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即试一试中的题目,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去尝试完成

二、学情分析

本级学生学生共241人,大部分学生水平偏低,基础较差,特别是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更是非常的不理想,特别是上学期的期末检测,与外校相比,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合格率,都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付出很大的艰辛与努力,耐心去辅导、帮助学生把学习成绩提上一个新台阶。另外,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抓好基础知识,拓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

3、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4、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设置基本事实的必要性,体会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初步树立步步有据的推理意识,发展推理的能力。

5、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6、初步体会公理化思想,了解本套教科书所采用的基本事实。

经历对顶角定理、两直线平行的有关判定定理、两直线平行的有关性质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等定理的证明过程,初步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能利用这些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7、经历猜测、试验、收集实验数据,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发展数据的分析观念。

8、理解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能区分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并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9、通过试验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了解事件的概率,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10、结合具体例子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11、一直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能利用尺规做出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能用尺规做出直角三角形;能用尺规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2、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建立符号意识。

13、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14、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5、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其解集。

16、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发展应用意识

17、初步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情感目标: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知道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猜想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第八章平行线的有关证明中定义与命题、基本事实与定理,第十章三角形的有关证明中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证明,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2、难点:本学期的难点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三角形的有关证明,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难点。

五、教学措施: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大量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思维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的多媒体,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多的成功。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4】

本章是学习了三角形、几何证明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四边形,四边形的学习与三角形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四边形的问题都通过连线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且研究的方法有许多类同的地方,所以说四边形是三角形的应用和深化;另外在学了几何证明后,平行四边形内容为证明实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学生有机会实践、巩固前面的知识。

本章一开始从多边形引入,在知识体系上看也是顺理成章,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办法并不深奥,所隐含化归为三角形的思想却是数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利用中心对称变换使平行四边形的许多性质得到合理的解释,用轴对称变换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用中心对称变换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用变换的观点来阐述图形的几何性质也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

如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用中心对称的观点来证明显得合理且简单明了。本章还穿插了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前一章是“命题与证明”,为了避免在一章中集中过多的抽象概念,给学生带来困难,所以把逆命题与逆定理放在本章,既分散了难点,又因为已有一定量知识积累,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本章是上一章《平行四边形》的深化且延续,从知识体系上看从旋转变换定义了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以后,从角的特殊性(直角)、从边的特殊性(等边)得到矩形和菱形;从对图形研究的角度看,推理论证在这一章中得到加强与深化,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清晰、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这些基本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本章的主要内容有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及等腰梯形的条件。有些内容在前两个学段学生已有接触,但还十分肤浅。本章不是对以前知识的简单复习,而是同类知识的螺旋上升。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概念与性质是学好本章的关键,也是为学好整个平面几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与基本图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性质及其相互关系随之而来的是几何证明,学生要正确理解证明的本身,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是本章主要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六认真”,、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

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4、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5班、6班比较,6班优生稍多一些,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5班学生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6】

方程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一元二次方程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看成是前面所学过的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有理数、实数的概念和整式、分式、开平方等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等知识,在本章都有应用。从数学角度看,这一章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如果前面某个环节薄弱或知识点有问题,就会给本章的学习带来困难,因此,这一章的教学是对以前所学的有关知识的检验,又是一次复习与巩固。当然,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也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和发展,尤其是方程方面知识的深入和发展。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课本首先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从实数的性质,将分解成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积为零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入手,介绍了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接着课本首先从数的开平方的知识出发,直接讲开平方法,然后依次介绍了配方法和公式法。在讲述公式法的同时,课本特别给出了利用计算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示例,以揭示技术发展给数学学习带来的影响,这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以建立数学模型为主要着力点介绍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并在例题的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图表、立体图形、物体运动和经济活动中的问题背景,力图使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学习数学。这一章是全书乃至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重点内容。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总结、巩固和提高,又是以后学习的知识基础。因此这一章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中阶段的指数方程、对数方程及三角方程,无非就是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而已。初中代数中的不少主要技能、解题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本章都有所体现。例如,换元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等。另外,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在本章也有体现。可以说,无论从基础知识还是基本技能看,这一章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本章的内容中,应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公式法作为重点。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5、数据描述

三、教学措施:

1、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课后辅导实行流动分层。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8】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了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全面复习和巩固数学知识,包括有理数、代数式、等式和不等式、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有理数:复习整数、有理数的概念,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和解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2.代数式:复习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学习如何展开和因式分解代数式,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

3.方程与不等式: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决实际问题。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4.平面图形:复习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学习解决与平面图形有关的问题,如面积、周长和角度等。

5.立体图形:学习常见的立体图形的性质,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解决与立体图形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采用系统、全面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逐步讲解各个知识点的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

2.示范演示: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协作,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培养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反馈。

2.总结性评价: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个性化评价: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作业、小组活动、项目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并提供个别辅导和支持。

总之,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学生们在这个学期里能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思考,不断进步,取得优异成绩。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9】

为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任务,拟订本学期的授课计划如下:

一、目的要求

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握“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题策略,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5 人,女生23人。来自本镇十多个村、居,多数是独生子女,经济状况不平衡,数学基础亦不平衡。部分同学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对这部分同学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他们,力争全班同学共同提高。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教材在我校首次采用,是与新的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教材。它遵循《课程标准》的理念,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力求实现课程总体目标。它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通过设置数学实验室、课题学习、数学活动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做”数学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知识和结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第七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具体要求: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八章 分式

具体要求:知道分式并会利用它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数

具体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关系式y﹦k/x(k为常数,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第十章 图形的相似

具体要求: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方;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的原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通过典型实例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了解视点、视角及盲区的涵义,并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

第十一章 图形的证明(一)

具体要求: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能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能利用知道的基本事实证明一些命题;能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第十二章 认识概率

具体要求: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注意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随机观念,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四、具体奋斗目标

认知目标:全面完成认知任务,熟悉了解各主要知识点并能应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主要检测认知点合格率95﹪以上,优秀率50﹪以上。

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范文5篇


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

全册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意在使儿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知道一些国家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第二单元《珍爱和平生活》,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 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求知欲较强,对世界充满好奇,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但也有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不良习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体验合作的快乐。

2、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知道一些国家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3、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培养孩子们的和平意识,号召他们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4、了解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5、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6、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纲要”的精神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追求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将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判断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社会知识的掌握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新课程标准为精神,以现有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儿童的经验、体验、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二.基本情况概述

我校一至五年级学生约300人,大部分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少部分为本地段生,家庭条件也较差,属于低保收入家庭,因此学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均较差,许多孩子的身上有不讲卫生、说粗话脏话甚至打架的陋习。家长的文明习惯和文明程度也较低。

三.任务及目标

1、端正学生思想,提高认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完成《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教材中的事例及道理来教育学生。

5、注意联系周围的环境、人和事,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6、每月定期召开教研组活动,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

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标签: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初一政治教学计划,

四.方法和措施

1.教师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对课程标准进行“温故知新”,及时将教改精神与教学

实践相结合,并做好摘抄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网上学习,及时了解最新教学动态和信息。

2、能按计划备课,按时完成授课任务。认真学习教材,分析各班学生的情况,根据各课教材的教育要点,结合教学建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好教学目标要点、教学重点、难点,备好课,授好课。

3.重视课堂教学,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能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课堂中新生成

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课堂练习的指导,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益。

4.善于走进学生当中,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相统一。

5.定期对学生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整改。同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进行及时的督促教育。

6.结合教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中、生活中体验,引导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培养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创意生活的乐趣,勇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使他们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具体安排:

二、三月:

1.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温故知新

2.各年级分析第一、二单元教材

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标签: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初一政治教学计划,

四月:

1. 网上学习《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2.《品社》学科的专题探讨,避免课堂模式单一的教学思路。

五月:

1.各年级分析第三、四单元教材

2.拟定三年级品社课校内展示课,课后集体评课,并写好反思。

六月:

1.网上学习《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的比较研究》、《黄浦德育研究》

2.结合新综合素质评价表,以激励的评价机制为主,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41人,智力水平一般,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相信经过努力,一定会取得进步。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使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热爱祖国,热爱世界,关隘自然。

2能力方面: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控能力;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社会信息能力。

3知识方面:了解家庭的经济来源和必要的生活开支,学会合理消费,了解购买商品过程中的基本常识。知道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学会使用基本的通信方式,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是世界和主题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了解家庭的经济来源和必要的生活开支,学会合理消费,了解购买商品过程中的基本常识。知道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学会使用基本的通信方式,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个性品质的人。

四、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的主要措施

1、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认真备课、上课,做到“堂堂清”,倡导“310”课。

3、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4、做好低等生辅导赶队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时间、有人员的重点辅导。

5、发扬顽强拼搏精神,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努力争取使自己所任的学科取得优异成绩。

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经过了上个学期的施教,学生基本适应了我的教学风格,能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几个学生,上课时喜欢开小差,随意发言,作业也不能主动积极地完成,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基本特点如下

1、综合性

(1)生活本身是综合的,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因此,本册教材的内容为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历史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多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学习也是整体的。本册教材仍然重视各知识层面的互相联系和支持,更能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2、开放性

教材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强调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体现学习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开放性。

3、情感性

教材力图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的社会,了解社会,研究社会。单元主题的设计上都采用的“你”、“我”两种人称的叙述方式。

教材努力创设一种能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形式,与学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教材注重丰富学生的内容体验,帮助他们深入的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提高其对生活中的道德敏感性。

4、形式活泼

本册教材版式新颖,富于流动感;图文并茂,轻松有趣;采用对话式语言,富有亲切感。

三、教学要求

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

引导学生增强时间观念,学习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初步做到生活有规律,学习和做事讲究效率。引导他们注意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二单元《家庭因我而美丽》

鼓励孩子们主动和家人沟通,难处自己的创意,开展有意义的家庭活动,参与制定美好的家庭计划。重视将教育延伸到生活中,帮助孩子们体会家庭的快乐,主动创造家庭之乐。促进学生家庭责任感的形成。初步培养学生的家庭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

三单元《共享友爱阳光》

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的平常而真实的友情,学会在人与人之间相处中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学生获得友谊,在集体中积极愉快的生活和成长;引导学生完善自己,在矛盾和摩擦中互相宽容,勇于认错和改正错误。同时积极参与有意义的轰动。共享友爱阳光。

四单元《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乡或社区的劳动者带给自己的方便,了解劳动者的艰辛,初步学会尊重劳动者和他人的劳动,尝试在利索能力及的前提下为他人提供方便;知道生活离不开人们的劳动,任何物品来之不易,从而珍惜劳动成果。

五单元《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习惯于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引导孩子了解民族交流的一般常识,懂得和各民族的同胞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深远意义。引导学生对祖国各民族的饮食、服饰手工艺、节日文化进行主动探索,发现中华民资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学生在感性的认识上,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转化为增进民族团结的动力和行为。

四、详细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

1-4《我学习,我快乐》8

5-8《家庭因我而美丽》8

9-11《共享友爱阳光》6

12-14《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6

15-1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8

20复习,检测2

品德与社会下教学计划 篇5

一、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长疏于管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效率低。本人决定以课本为导向,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教法,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向社会、学校、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本册书共由三个单元组成——“灿烂辉煌的东西方文明”、“面向世界”、“我们热爱和平”。主要是引导学生接触有关世界古代的历史与文化方面的内容,体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继而热爱我们生活的地球。

(二)教材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既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欣赏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2、了解古丝绸之路的开通、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通过具体事例,体会随着时代进步,东西方文化互相渗透交融,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培养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从历史事件中借鉴经验,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中国的发展服务。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充实教学内容,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4、拓展教学空间,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意接受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五、教学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