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远去的作文十一篇

写远去的作文十一篇。

作文是展现内心世界的窗户,文章可以磨炼我们的思维和表达才能。如何写好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呢?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您提供了下面的“写远去的作文”,这将对您不断提高有所裨益!

写远去的作文【篇1】

说到声音,对我刺激最大的莫过于救护车那刺耳的笛声,一段时间它就像梦魇一样缠绕着我,我曾想努力摆脱,却始终挥之不去。

还是从我记事起,邻居张奶奶就是我身边一个很重要的人,她总是喜欢把我领到她家去,搬出一大包好吃的,把我抱在她的腿上,给我讲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这种幸福的时光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

直到有一天,楼下响起了一阵刺耳的鸣笛声,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停在楼下。几个身着白衣服的人,抬着一副担架艰难的从楼里下来。躺在担架里的正是张奶奶。她面色蜡黄,用手紧紧捂住胸口,脸上带着从来没见过的痛苦的表情。这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张奶奶塞进了那个白色的车子里。伴随着呜里哇啦的笛声,一阵风似的远去了。那一幕让我惊骇,因为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亲爱的张奶奶。

这种恐惧伴随着我的成长,行走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一看到拉着鸣笛的救护车,我的心就会猛的一紧,记忆中那骇人的一幕就会浮现在眼前。

深秋初冬的一天傍晚,妈妈开车载着我,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车窗外,凛冽的寒风将枯黄的树叶毫不留情地撕扯下来,我和母亲坐在温暖的车内,聊着一天中的趣事。

又行驶到那条不宽不窄的马路上,下班时间自然是车多人多,正当我们来到路口时,红灯不识时务地亮了起来。妈妈熟练地把车停在线后,忽然一阵急促的令我心悸的鸣笛声由远及近,不一会,一辆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我们车的身后。

听着身后那急促地笛声,望着前面迟迟不肯变脸的红灯和对面堵得死死的车流,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张奶奶那面色蜡黄,痛苦万分的面容。我坐不住了,我看了看母亲,低声说道:妈,闯红灯吧。妈妈怔了一下,但是短短的一两秒钟,她的眼神就坚定起来,她死死地盯着前方,一踩油门,车子便迎着红灯开了出去车子驶到前面一条较宽敞的路上,母亲便靠边停下,听着救护车的声音渐渐远去,我和母亲如释重负,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几天后,手机上的罚单如约而至,扣六分,罚200元。但一向斤斤计较的母亲却十分平静。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对我说:

儿子,你记住了,在生命面前,任何东西都要让路!

写远去的作文【篇2】

岁月的脚步匆匆,如轻风吹散梦境的记忆,唯留下些许零零碎碎的声音存留于脑海,索绕于耳畔,挥之不去。

那声音,是清晨叶片上饱满的露珠滚落花瓣的轻唱。

儿时住在奶奶家,我喜欢在清晨去采露,幽静的树林藏于屋后,在林中,从层层叠叠的叶缝中看太阳初升,柔和的光线被散成星星点点的光斑,落入矮树丛中,洒了一地。这时“吧嗒——一滴露水溅落到我的额间,一丝清凉直透心底,仿佛在倾诉这个清晨,那一声,如自然给予的温柔的吻。

那声音,是奶奶厨房中锅碗瓢盆的合奏。

在日落西山时,我喜欢坐在厨房,奶奶娴熟地摆弄着透着水汽的新鲜蔬菜,它们经过水的洗礼显得愈发光彩,似已准备充分,奶奶手握锅铲,表情庄重且严肃,将蔬菜巧妙地送入锅内,“哗——”油和菜发出激烈的交融合声,顿时,在奶奶的指挥下,厨房俨然成为音乐厅。演奏的是一支人与自然的交响乐。

那声音,是月下柔声吟唱的摇篮曲。

当夜幕降临时,我喜欢靠在门前的摇椅上,在宁静的夏夜,虫儿终于放开胆子放声高歌,高低起伏似位老练的歌唱家;蛙儿不甘沉寂,也得秀它那低沉的音色;奶奶坐在一旁,手扶摇椅,口中哼着不知名的调儿,没有固定的歌词,轻柔而缓和,在朦胧的月色中,绵延了许久……

如今的自己,身处高楼林立之中凿墙穿壁之声不绝于耳,自己也在两点一线式的生活中步履匆匆,似乎已与我的那些声音越来越远。惟有夜深人静之时,它们才会从心底响起,我仿佛又看到厨房中奶奶忙碌的身影,又听到那熟悉亲切的声音,久不散去……

写远去的作文【篇3】

我拾起一朵早晨落下的花,轻嗅着,那逝去的时光。

——题记

初读《朝花夕拾》就像在品味一杯淡雅的清茶,淡而无味,然细细咀嚼后就会享受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年少轻狂的童真和天真烂漫的感情,令我欣喜若狂。似乎也飘向了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清闲日子,眼前浮现一幅美丽的画卷。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了。”

读着这些,眼前仿佛看到了年幼的无忧无虑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时,偷偷溜进了百草园。在那里,他无拘无束地奔跑着,与昆虫为伴,与花草为友,采食野果,把玩昆虫,执着地拔着一根根何首乌……

我们已是十三四岁的少年,童年的脚印才刚刚被时间的长河洗去。

记忆里,儿时的我总是喜欢靠在草垛旁,嗅着泥土的气息,调戏着泥土里的精灵们,贪婪地做着各色的梦。

忽然,外婆一声清亮的声音传来:“走,去地里看看宝贝们!”我提着竹篮,趿着拖鞋,紧追其后。

乡间的空气真是清新,泥土松松软软,踩在脚下,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我蹲下来,只见披着绿蓑衣的蚂蚱精灵忽的一下蹦到我的身上,我倒吸了一口气,好调皮的家伙!

“快过来瞧瞧咱家的油菜!外婆向我招招手。呀!好一片金色的海洋!我轻轻抚摸着油菜籽,个个弯下头,晶莹剔透,结实饱满,准一个丰收年!

“这些油菜是我的孩子,得小心呵护着!”外婆边说边爱抚她的宝贝,眉眼绽开了花!我也沉醉其中。

如今,我在悄然长大,每天沉醉于“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如同鲁迅被送进三味书屋,“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重复着单调而乏味的日子,也许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酸酸甜甜吧!

阅读着鲁迅先生的童年,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儿时的天真浪漫,令人向往。当我们越长越大,回忆起自己童年的过往,回忆起当初的味道,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童年正一步步离我们而去,留下的是一串串酸甜苦辣的印迹。

但我只想在那片油菜花田里,找个结实的草垛,闻着四溢的花香,安静地躺着,一直到夕阳西下,去追忆那一片远去的记忆。

写远去的作文【篇4】

昨天是好友亲老公的生日,但是好友叶子不知情,他只是看到好友亲在群里发生日蛋糕的图片,就问我亲家小妞在什么时候生日?然后我翻了一下微信的收藏记录,里面记录着好友亲家孩子的生日和好友,叶子家孩子的生日!

好友说,他也应该收藏一下,免得到时候再忘记了!我说俩个人的记忆力总好过一个人的,因为好友亲家小妞的生日就在不久以后,到时候万一自己忘了的话,希望叶子能够提醒一下,叶子,说好的!

记得小的时候自己的脑子里就,不会去记过多的时间,一年中好像只要记住自己的生日就好了,可是长大以后却有了一些社交,也有了一些必须要基础的日期,自己的手机收藏路里记着好多人的生日,好朋友家孩子生日,老姐家俩个孩子的生日,小妹家两个孩子的生日,小弟家一个孩子的生日!

总之整个手机收藏路里好像就是记了一些零里琐碎的事情。好友叶子说这大概就是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吧,也是我们成年人的记忆!

好像需要记住太多的事情和太多的时间,多么幸运,有一些日期还是不用专门去记忆,因为他就会刻在自己的脑海中,比如结婚纪念日,伴侣的生日,自己孩子的生日,自己父母的生日,兄弟姐妹的生日,这些特别亲近的日子,好像不用提醒,就能够记清楚!

可是有一部分日期却需要我们拿备忘录来记,尽管如此,还是经常就忘了!

有的时候想一下,还是小时候比较好,只需要记住自己的生日就好了,然后一年总是盼着自己生日的时候可以吃到好吃的,虽然小时候的生日并没有蛋糕,但是小时候的日子也比较单纯!

不像现在的日子过的那么复杂,好像每一个生日都应该标配一个蛋糕,除了自己的生日!

不过这也没办法,这大概就是我们每个人长大之后需要担负的!和需要记忆的!虽然只是一些生活琐碎的记忆,但是我们却得时刻牢记,如果忘记了哪个孩子的生日?那将是很长时间的愧疚!

写远去的作文【篇5】

时光溜走,秋千远去。我们的记忆,像快乐的小小学童,记录着童年成长的足印,刻画秋千摇荡的快乐。

童年时代是最快乐的,无忧无虑。记得当时村里架设了一架秋千,我们这一群小伙伴可高兴啦,私下里给秋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快乐秋千。

于是,每天傍晚完成功课后,我都会和小伙伴邀约到村边荡秋千。秋千架设在村边的大榕树下,大家在树下有次序地等候着。我坐在秋千上,脚有规律地一伸一缩,身子有节奏地一前一后摆动,慢慢地,秋千就越荡越高,离地面也越来越远。从低处一下子升起,又从高处瞬间落下,时高时低,时远时近,那种感觉妙不可言,仿似在公园里坐过山车,刺激而又惬意。我们欢呼着,大笑着,如同一群快乐的小鸟在秋千上展翅飞翔,给乡村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直到夜灯怒放,小巷深处传来母亲的叫喊声,才恋恋不舍地与小伙伴们挥手告别,临走前还忘不了说:明天相约快乐秋千。

每当有空的时候,我们都相约赶到村边,去荡快乐秋千,尽情地摇呀摇。在摇来荡去的秋千周围,洒落我们的欢声笑语,无尽的遐想和憧憬。白天,我们摇荡在快乐秋千上,望着鸟儿自由地飞翔,掠过天际的山峰,憧憬着未来,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像鸟儿一样,拥有自由和欢畅;傍晚,我们就悠然地坐在快乐秋千上,望着天穹,看月儿披上云儿的轻纱,数着满天繁星,讲奶奶给我们讲过的神话故事;快乐时,任自己的歌声与秋千一起激荡飞扬;失意时,让秋千摇去我们心头的烦忧

快乐秋千伴我快乐成长,秋千永远在我的心底快乐地摇荡。

如今,我又坐在秋千上,轻轻地摇荡着,和白云比肩,与蓝天相拥。

时光不与秋千老。岁月啊,你这么快便带着快乐秋千无声无息的溜去了吗?

时光会走远,我们在成长,大家都会记得秋千的模样。

写远去的作文【篇6】

如今的一切都已如天气一样按变幻莫测,身旁的事物也都变得美好许多,当我们在那快节奏的都市里忙碌时,有收获就一定有失去你是否发觉身边失去了许多远去的声音。

母亲那甜美的呼唤声远去了……还记得小时候,那个对所见事物总抱有好奇心的我,一出门稍不留神就不见了,老是走丢,而母亲总是“宝宝,宝宝”的呼唤我,而我也对母亲的呼唤特别敏感,只要一感觉到就冲到母亲身边,那婉转动听的语调像魔一样勾住了我的心,让我难忘,但天长日久,这令我开心,有安全感的声音像离我越来越远了,因为我长大了,在成长的路上走久了毕竟会对儿时母亲特有的呼唤有了怀念,但只有在大脑里幻听着享受一下了。

摊贩那嘹亮的吆喝声远去了……在小学时期,感觉最幸福的不是有吃的有穿的,而是放学时,一听见皮肤黝黑的老夫大声的叫卖“冰糖葫芦呀!北京正宗冰糖葫芦!”我们几个同学就跳着去掏出几个小钱放到他手里,拿走那好吃的冰糖葫芦,时间久了,那老夫的吆喝声,早已清晰入耳,牢牢的藏入我的脑子,那冰糖葫芦的蜜从牙缝一直钻入我的牙根,让我留恋忘返,让我印象深刻更是那浑圆嘹亮的叫卖声,与高音歌唱家有几分神似,但小学毕业,就再也没有听见那老夫的声音了,小道上也少了一些热闹,那声音也离我愈远……

蝉那高转久绝的鸣叫远去了……生活在如今的大都市与过去是截然不同的,还记得原来,最悠闲暇意莫贵于在夕阳西下后拿个小板凳坐在大树下聆听蝉在那儿忘我的歌唱,它们像及了一个个大音乐家,时而高歌,时而低沉,它们像一个组合,有歌唱,有独秀,那种美妙的天国之音让我难以忘怀,伴着那悦耳动听的蝉鸣忘了烦恼,忘了心事,只留下了一个空荡而饱满的灵魂,只是静静的望着那无污染的暗蓝的天空……但时间如一个无情的陌生人把这一切按了静音键,那如此美妙的蝉音,如今也离我们愈远……

这些已经远去的声音让我们怀念,但最多的是惋惜,蝉鸣,吆喝声,呼唤声等等都让我怀念,愈是美妙,愈要珍惜,多多珍惜这些声音吧,不要让它远去后才后悔。

写远去的作文【篇7】

时近中午,我到了久别的老家。

在我的记忆里,这恰是村里家家烧火,户户冒烟,忙着做饭的时候。驻足村头,我向那一排排房顶上寻去,想看看那袅袅炊烟,然而却没有看到它的踪影。

生我养我的这个村子,几百年以来,炊烟或多或少,从没有间中断过。我记事起,家家用上了助燃的风箱,到了做饭的时辰,呱嗒、呱嗒的风箱声便从各祖传了出来,形成大合唱。随之,一股股炊烟浓淡不一,从各家屋顶的烟筒上滚滚而出,飘披发开来,然后形成一团,笼罩在村子的上空。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天天傍晚放学归来,先是站在村后的小山上,俯瞰那一片炊烟,指划着,寻找着,大声喊叫着,这是俺家的,那是俺家的,然后一齐欢叫着“吃饭了、吃饭了”向村里跑去。后来我外出求学后,在城里住了下来,但老家的炊烟却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如今回到老家,到了做饭的时候,却不见了那袅袅炊烟,让我感到诧异。我揣摸着,向村里走去,只见原先的泥泞巷道,变成了水泥路,路的两旁有序的栽植了花草和绿化树。六十岁的大哥,穿戴橘黄色的工作服,等着我的到来。大哥告诉我,这几年,村里搞了生态文明和环境卫生建设,还礼聘我当了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工资,村里变得和城里差不多了。

村里的变化之大,真是想也想不到。特别令我惊讶的是,记忆中房前屋后的柴禾园子,变成了一个个小花园。作为农家来说,柴草和粮食同样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没有柴草,做不成饭,也是不行的。因此,从祖辈开始,家家户户的房前或屋后都有一个用来贮备柴草的园子。糊口难题时期,不但粮食紧张,而且做饭用的柴草也很紧缺。秋后的礼拜天,我和小伙伴们扛起竹筢子,背上腊条篓子,转遍村子周围的沟壑田埂,把少得可怜的野草、树叶等一切能烧的东西捡回来,以增补家里柴草的不足。我的父亲外号大拖筢,他做了一个宽三米,长五米的大筢子,在冬闲时节,天天披星戴月,脚踏霜花,哈腰拱背,像老黄牛拉犁一样,拉着大筢子,往返梳理着光秃秃的原野,把几乎看不见的枯草、禾的根须拖回来,以保全家烧火做饭之需。可是这家传的柴禾园子和柴草不见了,烧火做饭怎么办?看到我惊讶的表情,大哥解释说,现在家家户户用上了自然气,烧柴草做饭已是老黄历了。不见炊烟升起的谜团一下解开了,我心里一阵激动。

“快回家吧,你嫂子已经做好饭了。”听了大哥的招呼,我加快了脚步,嫂子那认识的身影也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当年,嫂子和哥哥结婚后,除了上坡干活外,还替多病的母亲,分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天天的早晨、中午、晚上,嫂子换上一件破旧的灰色大褂子,蒙上头巾,点燃灶膛里的柴草,拉动风箱,为一家人做饭。饭做熟了,嫂子浑身落满了灰尘,成了大花脸。赶上阴雨天色,柴禾湿淋淋的,在灶膛里只冒烟不见火,滚滚浓烟排不出,刹时充盈了满屋,呛地一家人直咳嗽。好不收留易做熟了饭,嫂子脸上却挂满了呛出的泪花。

到了家门口,见到了大嫂,只见她穿戴时新的衣服,干净爽利,收留光焕发,已完全不是我脑海中的原来的样子容貌。大嫂解释说,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然气,她们这一群妇女从灶火中解放出来了。我进屋一看,乳白色的地面砖铺地,宽敞而明亮。在堂屋里蹲了多年的灶台不见了,代之的是用瓷瓦贴起来的专用厨房,用的是现代化的自然气炉具,清洁卫生,再也不烟熏火燎了。

傍晚,我登上了儿时与同学们指点炊烟的小山,放眼望去,村子的上空,没有了炊烟的笼罩,碧蓝如洗,干净而靓丽,故乡已经进入了文明糊口的新时代。炊烟,远去了,留下了一片蓝蓝的天。

写远去的作文【篇8】

著名作家史铁生如是说道: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地坛是史铁生家附近的一座遗迹公园,在他残疾后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星辰、霞光。如今,地坛已面目全非,只存在于史铁生的记忆中,带着他,史铁生一路向前。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个珍贵的地坛,纵然我们已经离开它,纵然它已不复存在,它仍是我们一段亲切的怀念。对我而言,家乡度过的童年时光将永远是我亲切的怀念。

四五月份的春季阳光已十分热情,大片大片地泼下来,四处都沾了金粉似的发着光,暖烘烘地蒸着爽气。奶奶戴上大草帽,我戴上小草帽;奶奶挎着竹篮,我拎着小板凳。一路上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草的清香气味凉凉地沁着全身。我哼着幼儿园里学到的儿歌,一路蹦蹦跳跳跟着奶奶健朗的步子。到了,到了,眼前是大片大片令人看着便觉舒服痛快的绿颜色,涂抹在连绵的小山坡上,远远地便涌来茶叶苦中含香的味道。

奶奶走到一株茶叶前,站稳脚,挎好篮子,便开始采茶,只见她捏住一枝嫩叶芽,手腕一转,咔嚓清脆一声,再利索一丢,淡黄的竹篮里便多了一抹喜人的绿。绿色越来越浓,阳光越来越热烈。我在一棵板栗树下找寻了阴凉来享受这惬意风日。从山坡上往下看,是一片延伸的绿意,此起彼伏。一直往前,是一条河流,我曾在那玩耍过无数个暑日,那儿的水总是清凉舒爽,多年后它仍流淌在我们的记忆里,哪怕它已不再清澈

和风吹过,板栗树的叶子飒飒作响,地上斑驳的光影晃了晃,抬头看到澄澈的阳光透过青葱的叶子泻下来,一束一束,好似多年后这光束,这青葱的光束也时不时从我的记忆里倾泻而出

傍晚,日色渐微,奶奶在灶房里打理家务,柴火噼噼啪啪的爆裂声,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声,随着烟囱里的青烟,越飘越远

小河流水已不再清澈,灶房厨具已蒙上灰尘,奶奶的步伐不再健朗,我也已经长大。只听《采茶纪》里唱道:风吹着,蝴蝶跑,谁家捉红苕。木犁松,土地龙惊兮采茶诗里一歌唱破春晓。

如今,我已远离家乡,童年时光已不复存在,它却永远是我亲切的怀念。我将带着我的家乡,我的童年,越走越远。

写远去的作文【篇9】

忆海茫茫,回忆起往事,唯一清晰的是母亲的背影。

那是20xx年的春节,我上一年级。过完春节,母亲又要外出打工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离去的背影,我满是伤心和不舍。母亲在外地工作,只有春节才能在家陪着我多呆几天。有母亲在家的日子特别开心,每天早上当我睁开惺松的睡眼,迷糊的总是能看到勤劳母亲的身影在打扫房间。当我起床时,母亲总是会说:还早,宝贝再睡一会儿。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大年初七母亲又要外出工作。

天刚刚亮母亲就要去村口赶车,母亲叫我接着睡觉,可我一看外面白茫茫一片,刚下过一场大雪,出于淘气也想着去外面看看。树上,房顶上,院子里全都是雪,我穿着棉袄在院子里玩雪。过了一会母亲从屋子里出来了,母亲本就瘦瘦小小的,那天她背着行李,头发有些凌乱,手被冻得通红,走出家门一步一回头,笑着对我说:快回去吧!天还早,再去睡一会!可我却看到了母亲眼中的泪花,刚刚还沉浸在下雪的愉悦中,好像才反应过来,母亲就要外出了,母亲,我不要你走,你在家陪着我好吗?我不想你走,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父母陪伴。一边说一边抽泣。妈,抱着他回去吧,外面冷,车马上要到了。母亲对奶奶说,就这样,母亲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雪地上,只留下一串脚印。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脸颊被风吹干了,只留下几道泪痕。

后来我升入了二年级,母亲也把我带在了身边,母亲当时的背影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我也明白了母亲的苦衷,现在想想每一个留守儿童是多么渴望能呆在父母身边。所以要珍惜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努力学习,不让母亲再为我和姐姐操心了。

写远去的作文【篇10】

小时候,我是在奶奶的怀里认识戏台的。

“叮咯咙咚呛,叮咯咙咚呛……”当听见锣鼓敲响时,戏就开始了。我总是缠着奶奶带我去硐桥的戏台看戏,有时是《穆桂英挂帅》,有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或唱家国情怀,或吟人生离合,戏台上的戏子咿咿呀呀,红红绿绿,戏台下的看客目不转睛,摇头晃脑。

硐桥的戏台不知是何时建造,全由木头构筑,早已褪去了鲜亮的光泽,暗红色的漆也因岁月吹拂而剥落下一大片。戏台上方是镂空式的仿古雕饰,曾经的繁华与辉煌游走在镂空的飞檐之上。背景即一个圆形木雕图案,但很多时候都被幕布尘封,只有开演时才得以展现。戏台两侧的扶梯别有韵味,与整个戏台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戏角儿便从这儿上台谢幕。我总喜欢呆在这儿,看着人来人往。戏台最前面的两根柱子上挂着一副对联,具体是什么我已记不清,但似乎所有的戏台上都有对联,我虽疑惑却从未一探究竟。

也许是从小在奶奶怀中听戏入睡的缘故吧,我对戏曲情有独钟。看着戏子唱着戏文,走着碎步,舞动着水袖轻衫,他们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我都觉得可亲,却又如同在烟雾云海里。戏曲唱腔绵软,音韵悠长。当看到窦娥被无赖诬陷时,我跟着心如刀绞;当看到窦父为女申冤时,我跟着大呼痛快,一切都真真切切地在锣鼓声中浮现,令我如醉如痴。然而,一台戏的时间总是很长,而我往往在戏剧的高潮段落眼皮发沉,在奶奶的怀里模糊地入睡,陶醉在自己的戏曲梦里,沉浸在戏曲的锣鼓声中。

不久前,路过戏台,它比以前更苍老,就像一座古老的城,静候在某个角落。我走到戏台的扶梯旁,呆了许久。扶手上的漆已全然掉落,我抬眼望向远处,阡陌小路上人来人往,来去匆匆,但这戏台却无人问津,我蓦地明白了戏台渐渐远去的原因。

传统戏曲走过了它的辉煌与鼎盛,戏台上轻歌曼舞所寄寓的优雅与从容,戏台下所展露的抒情与愉悦,生生不息了许多个朝代。但是,一台戏太慢,故事太长,所以戏台也变得遥远。如今,还有多少人知道戏曲可以舒缓山村古老而疲惫的身躯?又有多少躁动而怅惘的心灵被遥远的戏曲慰藉呢?

戏曲的远去定是因为它的娓娓道来,它的缓缓诉说。在这个凡事都追求快的时代,戏曲慢慢的形式,显然不被接受,人们更愿意去欣赏那些快镜头。戏台也就渐渐地老去,成为历史长河中一尊山岳。

然而,只要当你听见锣鼓敲响,“叮咯咙咚呛,叮咯咙咚呛……”戏就开始了。

写远去的作文【篇11】

悠悠清风,掠过远方的山峦,卷起层层绿浪,吹皱一池春水,携上淡淡的咸,他没有停下,挤进轻掩的窗扉,拂开我记忆深处的相册

上小学时,我住在一套离学校近的租来的房子,学校在一座小岛上,小岛是风景区,主街道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游客路过。当地的居民往往会绕开纷乱的街道,他们心中都有着自己熟悉的路线。琴声幽幽的小巷,中西合璧的洋楼,树荫斑驳的宁静小路上的这些才是真正的景色。放学回家时,累了的我就在树荫下坐一会儿,微风轻拂,使人身心舒爽,但也不能坐太久,不然会睡着的哟。

临海的街道曾一度是我的第一选择,这里能清楚地看到这南方小岛所独有的特色:一两只偶尔掠过水面的海鸥、悠悠地摇着桨慢慢地泊进港的捕鱼人,披着汗巾的人力车夫拉着板车匆匆忙忙的运送着最后几批货物,总有几只小麻雀跟在板车后仿佛在等着车上的海产掉下来然后一饱口福。还有许多悠闲自在的钓鱼人。

可惜我有一回在路上看别人钓鱼看得入了迷,边走边看,到了家才发现太迟了,免不掉妈妈的一顿说教。好几次我下定决心再也不走临海的那条路了,可是往往都食言。现在想想,如果还有机会再走那条路,可还有那番滋味吗?

小学的校区是我们学校的老校区,上学的九年里,五年是在老校区度过的。老校区红瓦白墙,那标志性的小红尖顶,它们作为我身为本校人的骄傲承载着我小学五年的记忆。门口长青的铁树不知何时才能开花,教学楼在我儿时的记忆力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怪物,里面的学生一代代进来,成长,离开,然后又来一批新的陌生而又相似的稚嫩的面孔。人一代又一代地换,教学楼却始终不变。

如今我已经搬回了原来的家,繁重的学业把时间的缝隙都塞得满满的,少有机会回到那个小岛,时常在一晃神之间,我仿佛看到了那遥远的,亲近的过去。

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与小岛有关的物件,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那是我远去的童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