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十一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十一篇。

期待这份"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一些指导。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需要事先准备好本学期的教学教案课件,现在开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晚。教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希望您能够收藏这篇文章,以备不时之需!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8,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7,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课标内容:比较物体多少与大小

这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比较的第一课时内容,本单元共有多少、大小、长短、高矮等内容,这些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主要是一种让学生进行体验性的活动,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向学生提供具体、有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并获得相对活动的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动物头饰、三角形、圆、正方形等学具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不信,你们看:(出示动物乐园图)

二、建构知识:

1.数一数:

(1)、师:(出示动物乐园图)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会儿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用了什么好方法?

学生同桌交流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摆一摆:

(1)师:谁愿意动物头饰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吗?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展示学生摆的作品:这些图美吗?

3、比一比: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4、说一说:

师:刚才小朋友把这些动物作了比较,你能说说谁与谁比的结果吗?(引导学生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或谁与谁同样多的句式来说一说)

学生说比的结果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吗?

5、认一认: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A.师问: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

B.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E、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板书:4=4

读作:4等于4

谁会写=?(等号)

③指导书写=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①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怎么比?

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比()多(少)}

(3)认识、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谁会写?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出示,它的名字叫什么?(大于号)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出示<,它的名字又叫什么呢?(小于号)

这个式子怎么读?35(3小于5)。

C、帮助记忆:

这两个符号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吗?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有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大于号,小于号,朝着大数哈哈笑)

D、指导书写:、

6、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

(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三、知识运用:

1、、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3○4小鹿比小兔--4○5

小熊比小猴多,4○3小兔比小鹿--5○4

()最多,()最少

2、填一填:

7○34○93○35○810○1

2口6口6=口口=8口9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各题。

4、实践活动:找一找

四、课堂总结:(略)

通过创设情景,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导人,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突出学习的过程性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而本堂课的内容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主要是一种让学生进行体验性的活动,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所以在这里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数一数的活动,这是让全体学生亲自体验的活动,后面的你是怎么数的,用了什么好方法,一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二是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倾听人家意见的好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摆的结果展示出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统计图,这是对统计知识的提前渗透,又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出各种动物的多与少,还能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怎么比?比的结果怎样?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现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写的让他们自己写,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和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而突破难点内容。

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人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一)谈话导入课题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节课。为了给大家上一节丰富有趣的课,我做了许多准备,同时也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我来看一看大家准备得怎么样,把你们准备好的图形和白纸放在桌子上。看来大家很认真的对待这节课。那,有信心把这节课的知识学好吗,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吗,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吗,能做到积极举手发言吗。好,那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a、师:大家看老师准备的这些图形(展示立体图形模型),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找什么?板书立体图形。

学生观察,发现、回答讲台上的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依次板书。

师:再来看看,这种陌生图形又叫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

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

来看老师变个魔术,师展示长方体拆开6个面。看清楚了吗,我现在变得是什么图形,(长方体)再看一遍。这个长方体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由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6个面组成。

师: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

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长方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找一找这6个面,

学生摸模型。

说一说,这个面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滑滑的平平的。

2、做一做

提问怎么将平面图形展示在纸上

师:你们都已经把长方体的面找出来了,现在有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不拆开这个长方体,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呢?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一说能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印、方法),对于印可以教师演示。

当学生提出描,让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示。接着提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说不出,则老师自行演示印的方法。

自主将平面图形画在纸上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生:想。

师:那好,动手之前有几个要求。

1、数一数你从一个立体图形上得到了几个面

2、想一想你画的面是通过哪些图形得到的。

能做到要求吗,现在,开始动手。有需要帮助可以让同桌帮忙。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3、汇报交流(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结一下从各个立体图形上得到的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将物体的一个面表示在了纸上。我知道聪明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了,谁能准确,大声的告诉我。

注:回答时注意纠正学生错误,例如圆形,在数学上,准确的它叫圆。

提问:各个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

师:是不是在长方体的身上只找得到一个面?

生:不是,有6个面

依次提问各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

师:我们一起来摸一摸平面图形,看看是什么感觉。

请生上台依次摸各平面图形。

4、小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几个新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它们都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板书面)而且都是平平的,板书平,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板书。

看仔细了,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啊?生:平平的。

谁能说说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吗?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老师有问题要让同学们帮忙解决。

如有学生连错,将正方形长方形混淆,师:有没有同学想对他说些什么。纠正错误。谁来帮她改改。

2、涂一涂

老师能用这些些简单的图形组成一些有趣的图案,信不信。

师在黑板上绘画,请学生上来涂色。

3、说一说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我们今天学的这几个平面图形。哪位细心的小朋友能在我们周围找到今天学的平面图形。

(四)课堂小结

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这些平面图形。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我们善于发现智慧的眼睛去寻找今天所学的几个平面图形。做到,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立体图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统计开始.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

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

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

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

6.寻求答案.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布置家庭作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一、课前谈话

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0—20),谁能从0数到20?(一生数,其他拍手),谁能接着往下数?(2—3名接着数,到70过后师示意全班齐数并齐拍手)

2、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数数,你能说一说吗?(略)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的数,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知识。〕

3、师:我们班共有多少位同学?(65位),自己亲自数一数。(学生站起来数班级人数。)

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学生汇报,肯定有不一样的)

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其他同学跟着一齐数,结果是65位同学。)

师:在刚才数人的时候,39的后面是多少?49的后面是多少?59的后面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师总结数的方法: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数班级人数,体现数数的方法: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同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能读写100以内的数,通过数数活动,会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

10个10是100。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做数数游戏,大家喜欢吗?每8个人一组,你们组合好吗?

二、探究新知

(一)数铅笔,小棒活动。

1、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8个人,两人合作,分清楚要数什么,然后用最快或最快或最喜欢的方法数清铅笔或小棒的数量。

(2)小棒和铅笔都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2、学生游戏。

教师参与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学生数数是否熟练,对不同的数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3、交流,汇报数数方法。

(1)请学生说说自已是怎么样数数的。

(2)集体数数。

(二)数手指游戏。

师:每个人有几根手指?数数看。

师:大家数了几个10?是多少?再添上一个十呢?

(三)数一数活动。

1、抢答数数。

随便出一个数,学生抢答出下一个数。一个一个地数或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

数。如:85、90、95。

2、数一数我们班的人数。

3、圈一圈,数一数。

师:总数是多少?你是怎样这么快数出来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4、小结:数数时不仅要注意不要多数,也不能少数,还要认真、细心观察,排列整齐的东西要先找规律,才能数得又快又对。

(四)布置作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导入新课

师:请你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

1.动画演示:颜色红青排列的苹果(8个)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个两个地排列的汉堡包(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杯三个地排列的可乐和冰激凌(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在出现每组物体后,请学生回答,教师用动画验证,最后全屏显示上述物体,最后一个物体闪动)

师:真厉害!全让你们给猜中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把下一个是什么给猜中的?

2.揭题:像苹果青红青红有顺序地重复出现,汉堡包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地重复出来,可乐、冰激凌一个三个、一个三个地重复出现的就是一种规律。我们今天就要来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以圣诞节为载体,深层次地感知规律,找规律

师:昨天晚上是圣诞节,张老师参加了一个圣诞晚会,那里的会场布置得可漂亮了。

1.多媒体出示图画:请你说说会场里有什么?这些东西摆放有什么规律?把你发现的秘密在四人小组里悄悄交流一下。

2.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3.深入地问,如灯笼有什么规律。在学生回答一红一紫排列后,电脑依次在每一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每两个为一组,并且电脑动画演示灯笼一红一紫逐个闪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课本P52-53。

教学目标

1、能提出简单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掌握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算法的多样化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微笑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吗?

2、边拿出新书边说:同学们,这里有40本新书,如果我们班每人发一本,够吗?有办法知道吗?请大家先估算一下,然后再想一想?看谁的方法好?

3、板书:发新书。

4、男生有18人;女生有19人。

5、可能出现的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数一数全班的人数,再比较;

②把各小组的人数加起来,再比较;

③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加起来,再比较;④估计一下,我们班男生18人,女生19人,都比20小,20+20=40,所以够分......

二、合作探究

1、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啊!如果我们选择求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的方法,该怎样列式呢?

(板书:18+19)

2、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算一算18+19的和,再比较一下,40本书够不够分,看谁的方法多?(巡视,帮助学生掌握竖式中满十进一的写法。)

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反馈交流:

①用计数器,算出18+19=37,因为37比40小,所以够分;

②10+10=20,8+9=17,20+17=37;因为37比40小,所以够分;

③19+10=29,29+8=37,因为37比40小,所以够分;

④把19先看成20,20+18=38,再减去多加的1等于37,因为37比40小,所以够分;

⑤用竖式计算(板演并说过程)19(个位算起,+18满十进一)37因为37比40小,所以够分......

三、应用实践

1、基本应用

请学生打开课本第52页试一试,列竖式计算。

独立练习,4人板演并说计算过程,4人当小老师评价,同桌互相评价。

2、综合应用

做第53页①算一算,想一想?

独立练习,表达方法,进行比较。

3、反思质疑

游戏我们去春游。课件演示春游的动画情景:

一⑴班27人;一⑵班30人;一⑶班25人;

二⑴班30人;二⑵班34人;二⑶班33人。

提出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自由发言。独立思考,个别发言,互相提问。

四、这节课你学会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或不明白的地方要请教大家吗?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和爸爸妈妈讲讲。

第四节练习五

教学内容

课本P54-57页。

教学目标

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进一步熟悉竖式计算。

学习重点

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

学习难点

满十进一。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学校要举办歌咏比赛,但遇到一个问题,不知道各年级参加比赛的总人数,舞台该设计多大呢?今天,老师要在咱们班选一名统计员他先向大家汇报一下各年级的男生、女生各多少,然后再计算出各年级总人数进行汇报。

被当选的条件是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赶快行动吧,看谁能被当选。

二、第二题。

同学们,今天是小熊上学的第一天,他特别的高兴,边走边唱往学校走,走到一个交叉路口,他看见了路标上写着离学校55米,他骄傲地说:我已经走了35米了。大家想一想小熊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三、第三题。

1、以找朋友歌开头,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今天,小动物们有一个聚会,他们要找各自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帮一帮他们,哪几个小动物旁边的算式结果相同,他们就是好朋友,就让他们拉起手。

四、第四题。

比赛。规定时间,独立完成,看谁写的又对又好。

五、第五题。

开展接力赛。第一名同学说28+9,第二名同学马上接着说:37-5......依次进行下去,看最后结果及时间。使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情境中巩固新知,培养合作意识。

六、第六题。

淘气星期天在公园玩套圈游戏,每套住一个动物,动物下的数字就是他的得分。他套中了两个,共得了42分。大家想一想他套中的可能是哪两个?(哪两个数加起来是42。)

七、第七题。

提出问题,把这些茶杯全部放进纸箱里,能装得下吗?

八、第八题。

鼓励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第一个正方形横行相邻两数之间相差1,竖列相邻两数之间相差10;第二个正方形横行相邻两数之间相差10,竖列相邻两数之间相差1。可以让学生在独立填写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九、第九题。

下午活动课时间,小明、小亮、小丽三人比赛投沙包,小丽第二名,小明投了10m,大家说一说她可能投多远?只要说出一个就要给予肯定,鼓励他再思考多种答案。小丽和小亮只差2米,那小丽投了多少米?最后自由发言提出数学问题。

十、第十题。

1、让学生看懂图意;

2、注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3、本题具有开放性,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学生只要说出一种就符合要求。

十一、数学游戏。

1、向学生说清楚游戏规则。

2、指导两个学生进行游戏,然后再组织全班进行。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P80-81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练习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比比谁学的好!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第1题,排个队伍来学习,报数,小红排在第几个?

2、看图写出算式:出示课本练习十三第2题的鸽子图。师:从这副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在草稿本上列式。

反馈: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3、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545?

?9

5+4=94+5=99-5=4

4、第3题,列式计算,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求的是...用算式...来计算。)

三、独立计算练习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练习第4、5两题。

2、挑战聪明题:P81思考题,独立做,小组交流想法,再汇报。你先填哪个数,为什么?你是怎么计算的?

四、综合活动:

1、先独立观察,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察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去参加。你如果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写在书上。

2、小火车计算比赛:选出3名裁判,其余的5人一组,由老师给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听老师发令+1或+2或-2,往下开,比比那组同学最团结,最能干。

五、练习小结:宣布获得优胜的小组,发给红苹果。小结这节课表现进步的同学,并结合9+2=?8+3=?等题,延伸到下节课的教学。

六、课后小记

第十六、十七、课时:生活中的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57、87页生活中的数

教学目标:1、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精密联系学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书就在我们身边。

2、让学生能用所学到的数序去表示生活中的实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数中,哪个最小?哪个最大?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在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数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到处的能见到他们,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生活中的数。

二、讨论交流:

1、说一说:板书:我会说。

教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数?学生尽情说。教师播放课间中的录像。(校内外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

看完录像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小结: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使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数来和杯人交流。

请学生把书翻到46页生活中的数,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正在向我们说什么?在小组中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教师:这四位小朋友说的每一句话中都有数,你能向这四位小朋友一样,说出一举带数的话吗?

3、摆一摆:

你会打电话吗?拨的数字就是什么?(电话号码)

你们知道家里的电话号码吗?请你们用学具盒里的数字,摆出家里的电话号码。教师巡视,摆好后学生汇报。

数一数,你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几个数组成的?我们杭州的电话号码是8位的,这8个数字一个也不能少,你想知道其他同学家的电话号码吗?自由去记,也可以把你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抄在纸上。(教师播放音乐。)

老师介绍自己的电话号码,学生记下,有什么困难可以打电话给老师。

课间休息:说数字儿歌。

4、猜一猜:

小动物去秋后,每个小动物坐在不同的车厢里。小白兔第一个上车,所以他坐在第一节车厢里。小路在第三届车厢里,其余的动物在哪节车厢里,你能猜出来吗?板书:我会猜。

小组先讨论,在进行汇报。

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放学回家,从他们的话中你能猜出他们他们住在哪层楼?

根据你的经验猜出今天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

5、算一算:

合作完成:教师出示一个数,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口算卡片,同桌同学相互检查,分组做游戏,组长举答案,其余同学找算式。

应用:妈妈上午买了4只鸡蛋,下午买了3只鸡蛋,一共买了几只鸡蛋?

妈妈买了6个苹果,小名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

渗透: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学好书学知识,在生活中牛能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三、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更加认识了生活中的数。这些书不仅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还能拼出很多美丽的图案。

展示数字拼图。

问:这些拼图是什么图案,你能看出是由哪些数字拼成的吗?

回去你也去拼一拼,看能摆出什么图案来?

四、教后小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0

《认识图形》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拼、摆、画,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教学思想,比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摸一摸”和“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1、学生对教学用具——积木的兴趣极大,在后续的教学时间中很多学生管不住自己,经常会去摆弄积木,因而导致后续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此,以后在教学中如果出现新鲜的教学工具,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事先进行摸索,避免在课堂中因为过于新奇而忽略了课堂教学。

2、在对知识点的教学中,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概括能力的估计不足。这直接导致在讲解平面图形的特点时,学生无法对,平面图形的特征从边、角等方面进行描述。对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3、课堂的表扬方面还有所欠缺。对于学生的回答能给予反映,但是表扬的语言过于匮乏,对学生的表扬没有真真让学生从心里深深的感觉欣喜。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表扬机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1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进一步体验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为今后建立较好的空间观念打基础。

3.让学生在多种活动的参与中体会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在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

师:教师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做游戏,那我们上课前也来做个“点指”的游戏。老师说哪,同学们就用手指哪?生随老师做游戏

师:从这个“点指”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实任何物体都有它们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位置。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经过一周的评选,我们的假期作业终于评出了两名优秀的作业,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师:这两名同学一个同学是第五组的,一个同学是第四个。根据老师的描述请同学们快找一找他们是谁?

生:因为第五组有4个同学,而且每一组都有第4个同学,所以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同学

师:是啊!第五组有四名同学,只说第五组很难一下子知道他是谁,而坐在第4个的每一组都有1个,所以也无法知道他是谁,那么怎样能让同学们一下子把位置确定下来?

生汇报后发给学生奖品,并及时鼓励。

师:按我们现在的座位,同学们看一看,班级一共有几组?

师:习惯上我们都是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组、这是第二组。

师:最近咱班的王爽学习上很有进步,你能说出他的位置吗?

师:请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把第5页的内容填上。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后两个同学的座位、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齐读板书内容。

1、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也想考考大家你们看,他们来了。从这幅图上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根据第一行第2个是猴子这个条件,谁知道狗在第几行第几个?

2、星期天小明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8排13号的电影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影院发现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应该进哪扇门呢?”哪位同学能帮助他?(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师:(学生汇报后,小结)我们的电影院都是这样的,如果拿的是单号票,就从单号门进,双号票就从双号门进,那么小明拿的是8排13号,这是一张单号票还是双号票呢?

小明由单号门进入,看到电影院里座位很多,他急了:这么多座位我应该坐在哪?如何帮助他找到座位?

师:小明和小丽是好朋友,一个是8排13号、一个是8排12号,他们会坐在一起吗?

生:不会(因为电影院的座位比较特殊,把的在的单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是2、4、6、8……中间号,向两边逐渐扩大,所以他们不会挨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