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财政报告(汇集9篇)

2024财政报告(汇集9篇)。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们马上将迎接新的任务,是时候准备总结了,工作总结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那么,值得拿出手的个人工作总结模板有哪些?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24财政报告(汇集9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财政报告 篇1

、中共隆回县委隆回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隆回县xx年绩效考核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隆发﹝xx﹞文件要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绩效考核中的各项指标。对照考核标准,自查评分为满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xx年xx市人防绩效评估实施方案>方案>

一、健全绩效考核机构

成立以李红星主任任组长,刘喜军、蒋德富两位副主任为副组长,廖旭民、周泉、丁凯、周湘峰、杜建田为成员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廖旭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绩效考核的日常工作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二、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一)强化人防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人防宣传教育“五进四化”工作,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媒体,社会化、基地化、规范化、常态化。以上新闻宣传报道上稿数73篇,预计年底可完成85篇,远超市办指标25篇,可获加分极限3分,走在全市人防系统的前列,实现新闻报道工作全市“五连冠”。

(二)加强人防指挥通xx作

指定专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架设天线,实现通信对接并开展训练。8月20日,组织花瑶印象概念山庄进行了一次防空防灾疏散演练,市人防办指通科科长麻吉春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xx日报新闻摄影班20余名摄影爱好者进行了现场拍摄。11月1日,成功组织了县城防空警报试鸣和九龙学校近7000名师生的防空防灾疏散演练。11月25日,由刘喜军副主任带队参加了全市人防机动指挥通信系统训练,得到了组训领导和参训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全年严格落实省人防办《关于进一步规范人防机动通信系统管理的通知》要求,强化机动通信车辆使用管理,无违规事故发生。

(三)推进人防工程建设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连片成网的目标,科学规划人防工程建设。年初以来,转呈市办审批的项目用地蓝线图、平面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财评、招投标及办理了规划工程、建设施工、消防等许可手续,预计年底前完成“三通一平”,并力争开工建设。所有工程报批资料、图纸、合同等档案齐全,实行规范化管理,并按市办要求及时准确报送人防统计报表。

(四)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坚持依法办事,全力推进人防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人防网上政务审批流程。变相执法和拒不执法等不良现象。

(五)严格财经管理制度

一是做好财务基础工作。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及时准确地完成日常报帐、记帐及各项结算和数据统计工作,严格执行财务预算,遵循专款专用原则,注意财务计划的平衡。对照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除日常财务报帐、核算等基础工作外,还完成了条线及领导布置的重点工作。完成了财政决算的上报、人防国有资产清查统计表、人防综合统计表、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及xx年度财务预算的编制上报工作。二是严格人防财务管理。做好经费调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意识,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及责任人。在15054工程款的支付上,保证每一笔支出都按程序按合同在财政监督下执行。在物资采购方面也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按照年初预算计划,做到既节约资金又保证采购项目的质量,如有特殊要求做到及时追加指标,完备手续。三是人防易地建设费征收。严格执行收费许可证规定的项目要求,做好收费数据核对工作。及时与财政相关股室进行对帐,做好数据统计工作。截止11月底,共收缴人防易地建设费289万元,预计全年可完成400万元。对于征缴的人防易地费严格按非税管理要求,使用非税票据,全额缴入非税账户。

(六)提升机关建设水平

一是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办主要负责人与各股室负责人,支部与各党员之间都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二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坚持做到了学用结合、问题导向、领导带头。三是按照“基层党建建设年”要求抓好党建工作,改选了机关党支部,并提请县委批准设置了人防办党组。四是出台了最新“三定方案”。6月20日出台隆政办发〔xx〕14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与机构编制。五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在办公室内张贴摆放文明创建标语,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实行签到记录定时入柜和定期统计管理制度,为干部作风建设新设了一道“紧箍咒”,进一步促进了机关“准军事化”建设。

(七)夯实精准扶贫工作

山界回族乡金鸡坪村为我办驻村扶贫村,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将每一项工作做实做好。一是强化组织建设。百合生姜尾参发展党员无常态化、支部战斗堡垒无意识化、硬件设施荒废化等“四化问题”,找准突破口,制定整改方案,计划筹措帮扶资金3万元,力促该村支部早日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财政报告 篇2

据新华社信息南昌6月30日电(记者林艳兴)近年来,江西邮政充分发挥邮政行业优势和特点,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农资分销收入年均增长180%,已成为江西邮政新业务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业务,成为许多农村支局所仅次于邮储的第二支柱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邮政农资分销缩短了流通环节,使全省种子、农药等价格平均降幅在40%左右。按全省每年用种量1亿斤计算,每年为全省农民减负近3亿元。有关领导多次肯定,江西邮政系统“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自2001年开办种子邮购业务以来,江西邮政累计邮购种子1400多万斤,配送农药、液肥等农资产品近5亿元,农资分销收入年均增长180%,已成为江西邮政新业务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业务,成为许多农村支局所仅次于邮储的第二支柱业务。去年,全省共邮购种子520万斤,农资产品和日用品销售额达1.7亿元,实现收入4306万元(其中农资收入3850),占物流收入的62.8%。

(二)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在做好农资产品分销的同时,江西邮政以日用快速消费品为切入点,把农资分销发展成农村商品分销,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分销的品种已从单一的种子延伸到液肥、农药、饲料、食品、日用百货等多个领域,形成6大类、19个系列、173个品种,初步走上规模运作和良性发展的轨道。今年,还开办了火车票订送业务,仅春运期间就为外出务工人员订送火车票43.3万张,占全国邮政订送量的40%,实现收入866万元。

(三)分销渠道初具规模到2004年底,江西邮政已在全省建立农村代办点1.77万个,其中精品网点5000多个,村级网点覆盖率达到87.6%,初步建立了一个配送灵活、销售顺畅、反应快速、自成体系的.邮政农资分销渠道,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

(四)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江西邮政农资分销配送业务的发展,不仅拓展了邮政服务的内涵,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邮政农资分销缩短了流通环节,使全省种子、农药等价格平均降幅在40%左右。如种子已从2001年的平均每斤9元,降至目前不足6元,按全省每年用种量1亿斤计算,仅此每年就为全省农民减负近3亿元;而邮政从包装、运输到投送农民家中,每斤种子只收1元投递费。一亩水稻田按传统耕种方法一年需支出约280元,而使用邮政套餐只需180元,减少投入近100元。因而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中央和江西省的有关领导也多次肯定指出:“江西邮政系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坚持三个到位,以有力的措施落实农资分销的部署江西邮政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邮政服务“三农”的重要意义,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资分销对邮政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吸取分营前邮储发展缓慢的教训,力争在短时期内把农资分销市场做活、规模做大、品牌做响。

1.组织领导到位。成立省、市、县三级邮政服务“三农”领导小组,将农资分销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之中,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的良好局面。市局领导分片挂县,县局领导包片挂所,支局所负责人和乡邮员按片挂点。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华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逢会必讲,每到一处都要亲自向基层员工进行宣传动员,到支局所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到田间地头掌握产品使用情况,到代办网点了解市场情况。

2.组织策划到位。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制订不同的运营方案,环环相扣、节节推进、步步深入。在2002年启动初期,确立了“3+X”的发展模式(“3”为农药、液肥和种子,“X”为饲料添加剂、快速消费品等),指导各局尽快进入市场、熟悉业务、积累经验。2003年重点开展渠道建设,迅速扩大了邮政的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2004年打响了“四大战役”,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时节划分为四个阶段,将全省分成4个片、9个组,组与组对抗赛、单位与单位结对赛、网点与网点对手赛,促进了分销业务的规模发展。今年,又正在开展“分组晋级联赛”,全省呈现出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发展势头。

财政报告 篇3

“皇粮国税”不收了,从事税收工作的乡镇财税干部现在干什么?今后怎么干?思想动态如何?带着这一串问题,我们与乡镇党政领导、财政所长、财税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调研。

一、基本情况

*县25个乡镇财税所现共有在编人员179人。其中:男,150人,女,29人;在岗160人,离岗6人,借调13人(县财政局9人、农税局4人);35岁以下18人,36—45岁115人,46—54岁46人;55岁以上6人;研究生1人,大学7人,大专32人,中专95人,高中26人,初中5人;正式干部11人,合同制干部139人,工人身份29人;每个乡镇平均6.3人,最多的15人,最少的3人。

二、工作现状

调查显示,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干部并没有完全沉湎于自身何去何从的困惑之中,而是按照县财政会议精神,服从大局,顺应变革,不等不靠,开拓创新,在职能转变上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移重心,抓好乡镇财政管理和村级财务代理服务。如勉阳镇针对辖区各单位经济活动频繁、资金流转量较大且管理不够规范的实际,把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为村级组织搞好财务代理服务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一是在认真审计的基础上,采取一个单位一本帐、帐户建立到组的办法、共设立116个帐户,将镇机关8个行政事业单位、15个村、93个组全部纳入乡镇会计核算中心。二是对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特别是出租类资产进行核对登记,在“三不变”的原则下,收支两条线,规范运作。三是在镇核算中心分设机关单位核算组和村级财务代理服务组,2人负责机关单位核算,4人专职为村组服务。同时严格考勤,全天候工作,窗口式服务,保证随到随办事。

2、转换角色,从向农民“收钱”转向给农民“发钱”。

据统计,今年以来,25个乡镇财税所共向全县100576户农民发放政府性补贴资金2569.5万元。其中农业税灾歉减免款110万元,退耕还林管护费、粮食折抵现金2290.2万元,粮食直补资金156.3万元,地膜玉米等其他补助资金13万元。为了把增加农民收入的政府性补贴资金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各财税所在逐户落实、逐项核对的基础上,改过去多头发放、村、组发放为财税所统一发放,同时采用一户一折、资金封闭运行的“直通车”办法,将资金直接打入农户存折。增加了工作量,却防止了资金的“跑、冒、滴、漏”,深受农民欢迎。

3、创新思路,全力清收陈年老帐。

“收帐也是创收”。座谈中,定军山镇财税所长这样认为。他们将所里的10名财政干部分成5个组,责任到人,任务到组,闻风追击,蹲点守候,共清收回财政扶持资金16笔,58.46万元,合作基金会再贷款65万元,农业税尾欠9000多元。苦了自己,却有效化解了乡村债务,缓解了镇上的财政压力。

4、发挥财政监管职能,管好用好专项资金。

随着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加大,财政扶持“三农”的项目和资金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这些为农民造福的项目和资金能更好地发挥效益,是乡镇财税干部在职能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新课题。工作中,他们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不辞劳苦,边学边干,对扶贫移民、天然林保护、重点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社会保障、专项转移支付等各项涉农资金,从立项、申请、拨付、使用到结算都直接参与、全程服务,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5、主动配合、积极培植新财源。

如武候镇财税所针对辖区内地广林稀山地多的实际,与林业部门配合,以退耕还林、发展林、果和山地养殖为财源建设重点。老道寺财税所利用地域优势,主动配合党委政府跑项目、跑资金,确立了专业养殖、优质粮种植、新农村建设等六个重点项目。小河庙乡以茶叶、烟叶为主攻方向,张家河乡则把天麻、香菇、木耳的再发展确立为财源增长点。为加强这方面工作,同沟寺镇还大胆探索,在双方自愿、工作不减、待遇不变、身份保留的前提下,安排两名财税干部分别到官沟村和柳坝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6、立足长远,做好农业税免征的善后工作。一是在清理登记农业税尾欠的同时,理清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农户之间的经济手续,消除隐患;二是对清理登记的212.72万农业税尾欠税改前挂帐处理、税改后进入司法程序依法清收;三是从长远着眼、小处着手,整理归档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收的有关资料,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税收体制典定基础。

调查显示,乡镇财税干部除干好以上工作,还要负责包村,配合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等中心工作。座谈中,大部分乡镇领导认为,与其他部门不同,财税干部必须在完成包村等其他任务后加班处理本职业务,即使农业税不收了,他们仍是乡镇机关最忙的人。财税干部的普遍感受是:有税收时,我们上半年“双过半”,下半年抓清欠,一年工作两月干,只要任务完成,其他就“一俊遮百丑”。农业税不收了,事情反而更多,过去可干可不干的弹性工作现在都成了钢性任务,而且考核更细、要求更严、压力更大,我们也由过去全年集中忙两月变成现在的天天忙。

三、问题与建议

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1、人员思想波动大。自身何去何从的后顾之忧是当前乡镇农税干部心中的最大困惑。面对变革,虽然大部分人能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等待观望,消极应付,甚至担心把他们象清退临时工那样处理掉。

2、工作职能不统一。转变职能,服务“三农”,是乡镇农税干部面临的新课题。实践中,各个乡镇都结合自身实际自找事做,自定职责,各自为战,自成一体,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职能定位。

3、村级财务代理服务不规范。工作主体上,有的以财税所为主开展代理服务,如勉阳镇;有的以农经站为主,财税所抽人参与,如武候等乡镇;有的则直接由农经站负责,其他站、办抽人协助,财税所概不过问。如老道寺、定军山等乡镇。服务范围上,目前开展代理服务的村仅有一半,而且是有经济收入的纳入服务对象,没有经济收入的排除在外,即使纳入也是管村不管组,有的甚至两本帐运行。如老道寺镇的17个村只纳入了10个村,其中老道寺村只移交了37万资金,157万资金没有移交。工作管理上,一是缺乏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二是没有规范统一的工作要求;三是岗位不固定,职责不明确,责任落的不实。这种说管不管的现状,让财税所处于两难,管吧,与上级要求不符,不管吧,又担心村上出事。

针对乡镇财税干部在职能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们谈一些粗浅的建议。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结合乡镇财税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广泛深入的政治学习和形势讨论,进一步加深对中央一号文件等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方针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确立服务意识;二是结合工作实际,集思广益,大胆探索,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让乡镇财税干部感到农业税不收了不是没事干,反而比以前更忙;三是结合业务实际加强农村财务、公共财政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努力造就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农村财税队伍。

2、定位工作职责,促进平衡发展。

对乡镇财税所的职能转变既要有创新,还要有引导,既要百花齐放,还应规范定位。因此,尽快解决由于认识不同、经济条件差异、地域差别导致的工作内容上的互不相同。

3、未雨缪谋、探索人员分流途径。

按目前现状,各乡镇财税人员并不显多,有的还不够用。但下一步乡镇合并,人员集中后,势必面临富余人员分流问题。对此,一是对现有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清理登记,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研究制订优惠政策,划定年龄界限,让年龄偏大,身体状况较差的人员提前离岗。三是借鉴同沟寺镇财税所的做法,安排人员到村上任职。

4、改革现行村级财务代理服务主体。

座谈中,各方面人士都觉得乡镇财税干部对村上情况比较了解,跟村干部关系融洽,业务熟练,目前又具备人力,应结合实际,借鉴勉阳镇的做法,改现行以农经站为主、其他部门配合为以财税所为主、农经站配合的管理模式,同时出台实施细则,制定操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切实加强村级财务代理服务工作。

财政报告 篇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整体安排部署,逐步扎实推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中,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切实查找可能存在的“中层梗阻、‘三公’经费超标、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去年,我县根据人员调整和政务服务工作的需要,调整充实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全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开发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并坚持将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对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检查指导工作,研究解决全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县委、县政府拔专款100万元用于装饰改造办事大厅,改善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环境,配套办公设施,新增办事窗口坐席50多个,可满足117名窗口人员工作需要,增强了窗口接待能力,较好地满足了中心政务服务工作办公需求,全面提高了人性化服务水平。各部门、各乡镇、村(社区)也采取多种措施,筹措资金,加强便民服务大厅(室)建设。石花、盛康等乡镇分别投入10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镇便民服务大厅,城关、紫金、五山等乡镇分别投入数百万元用于镇便民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促进政务服务工作和服务环境提档升级。

一是积极总结提炼“四办工作法”。 “四办”工作法即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受理群众及企业、投资主体申报事项工作中做到“马上办、集中办、上门办、我来办”。该办法已经县委办正式发文(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行“四办”工作法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谷办发〔〕7号),中心在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承诺办结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的同时,结合“四办工作法”,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优质、贴心的服务。

二是修订制发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服务流程优化方案。去年由中心牵头,并经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县工业项目审批流程优化方案(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谷城县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服务流程优化方案》的通知(谷政办发〔2013〕42号),整体缩短审批时限近50%,精简资料30余份,极大地方便了企业投资。该方案自去年6月份实施后,工商、质监、城建等涉企收费单位严格执行了收费标准,全年共为全县上百家工业企业减免收费500余万元,县财政去年全年给予工商、住房、质监、文体等4个单位经费补贴170万元。优化方案的落实,一方面减轻了企业负担,支持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财政适当补贴,保障了部门正常运转。

三是积极参与完善招商引资办法,经与政府办相关科室共同研究起草,全县印发的“谷城县政府关于印发《谷城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的通知(谷政发〔〕22号)”中,在第五章分三条阐述了“设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成立投资代办窗口,实行统一受理,一次性告知;实行投资项目领导包保制;实行“双隔离”制度”,明确了政务服务中心提供投资服务环境的定位和服务要点。

三、督促窗口强素质树形象,打造特色服务

一是精简项目。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近年来,中心分三批对入驻中心事项进行了调整精减,由最初的389项,调整精减到目前的130项。二是提高效率。通过开展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部门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行政审批网上集中;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驻中心到位,行政审批职能授权到位,对窗口监管到位)工作,加大各有关部门及其事项入驻中心力度,充分授权窗口力度以及行政审批专用章的启用,目前在入驻中心的窗口办事,一般项目只要资料齐全即可在中心实现现场受理、现场办结,现场办结率达100%。承诺件按法定时间提前办结。208月底县房产局业务科室整体入驻,委派1名副局长全权负责窗口人员管理、业务审批等工作。目前房产证办理由原来11个审批要件,现在压缩到4个审批要件,审批环节由原来三审定案变为一审发证,办理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最快3个小时办结。三是方便群众。通过实行并联审批、无偿代办、开通重大建设项目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方便了群众。住房局为百盟、君临城北、中华城等项目上千家业主提供了房产证办理上门服务。工商局、质监局、城建局通过改善网络办公环境、优化办事流程、拓展服务方式等多种措施,实行企业 “一条龙” 服务,实现了纳税人到中心“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

我县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严格按照《全省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考核评估细则》要求,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依托已建成的行政服务审批网络,以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各部门行政审批业务系统为基础,通过系统升级和添置部分软硬件设备,建成全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先后投入了30多万元,购置了2台服务器、升级中心机房、增加网络带宽和添置部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同时对行政审批系统进行扩容,新增部分网点,并按市统一要求,购买了电子监察系统软件,形成了管理有序、运行规范的服务网络,主动将监察关口前移,变事后监察为全程实时监察,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察体系。事前监察主要体现为政务公开监察,督促各窗口严守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准确、全面上网发布各类应公开的政务信息;事中监察主要体现为过程监察,即对网上审批的过程,包括时限、收费、程序、现场和异常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事后监察主要体现为效果监察,重点对行政投诉进行监督。同时,设置同步预警纠错功能,对即将到期的审批事项,系统自动发出时限预警提醒信息,提示承办人加快办理,对超时审批事项,发出“黄牌”或“红牌”警告,使整个审批过程看得见、管得住。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有关规定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心认真开展了自查整改活动,据自查情况了解:中心建立和完善了《县政务服务中心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公务接待制度》《车辆使用管理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机制,从源泉头上预防和治理贪腐。在财务、物品采购管理上,管理所对日常操作程序进行细化,明确职责,统一计划,统一安排,重大项目须经党支部讨论决定,实行公开监督,防止了违纪事件的发生。一贯厉行节约,严格财务管理,按照年初综合预算的要求,将各项收入和支出纳入部门预算,强调开支的协调性、规范性,公务接待公开透明,按规定使用公务用车,外出培训学习人员统一按相关标准食宿,合理安排大型会务等,未出现“三公”经费超标等违规违纪现象,今年一季度公务接待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70%。

财政报告 篇5

财政局会计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


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得到了参与财政局会计实习的机会。这次实习对我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实习期为期两个月,期间我将与财政局的财务团队一起工作,学习并应用会计知识,以提升实践能力。


二、实习任务


1.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审核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财政局的财务报表编制与审核工作。我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审查了财产与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准确性与完整性。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不断学习如何正确填写会计凭证,并将其反映在报表中。这项工作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财政局的财务状况以及会计报表的重要性。


2. 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


在财政局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工作。通过对财政局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我帮助团队成员了解了财务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我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团队成员做出更好的决策。这项工作不仅提高了我的分析能力,还让我意识到会计知识在决策制定中的重要性。


三、实习成果


1. 提高了会计技能


通过与财政局的财务团队密切合作,我在实习期间提高了自己的会计技能。我学习了如何正确记录会计凭证,如何编制财务报表以及如何分析财务数据。这些知识的掌握使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2. 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财政局的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分享和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和看法。我们通过互相学习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成果。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加深了对财务管理的理解


在财政局的实习中,我深入理解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我了解到,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填写报表和进行分析,还包括对财政局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决策制定等一系列工作。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四、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财政局会计实习,我了解了财务管理的实际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会计技能,并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实习期间取得的成果让我对将来的职业规划更加有信心。我深刻体会到实习的重要性,通过实践中的学习和思考,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的结合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次实习将成为我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对我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五、感谢与总结


在财政局实习期间,我要感谢财务团队的成员们对我的教导和指导。他们不仅在工作中给予了我充分的支持,也在学术上给予了我许多珍贵的建议。感谢他们的悉心培养,我在这次实习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为将来为国家的财务管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财政报告 篇6

ww财政所辖区位于城乡结合部,辖区范围广,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是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树立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始终将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重点。一要严格收费制度,做到没有依据的坚决不收、有依据的决不超收、不搭车收费、不强制收费。二是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强化每个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贯彻落实首办责任制、服务回访制等各项制度,努力为行政相对人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

财政所是财政管理工作的最基层,财政所长是一个重要枢纽,因为他对上要对分局领导负责,对下要带领干部职工做好本所的工作。如果我当选,我一定要认真履行我的职责,想领导所想,急群众所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让领导和同志们放心。

总之,如果领导和同志们信任我,我会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以“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的原则来要求自己,矢志不移,永不停步,为财政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发挥应有的力量!

***

****年**月**日

财政报告 篇7

据快报统计,3月份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30.1%。一季度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2.3亿元,完成预算24.6%,增长30.1%。

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39.5亿元,增收6.3亿元,增长18.8%。其中中石化、丰田汽车、绫致时装等企业增收3.6亿元,占增值税增加额的57%。营业税101.9亿元,增收10.4亿元,增长11.4%。

在金融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强力拉动下,金融业营业税增长65.6%,增加8亿元,占营业税增收额的76.9%。

1至2月份我市计税房屋交易面积和交易金额均同比下降62%,相应地房地产业上缴营业税同比减少,降幅达26%。企业所得税48.4亿元,增收1.6亿元,增长3.4%。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部分产成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企业获利空间收窄,1至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仅增长1.8%,对企业所得税增收产生较大影响。个人所得税16.5亿元,下降7%,主要是落实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政策,工资薪金所得税减收较多。

自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95.4亿元,累计增幅连续3个月保持在30%以上。

税收收入平稳增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

一季度地方税收收入282.3亿元,增长10.4%,同比回落29.3个百分点,对财政增收的贡献率明显下降。

非税收入规模迅速扩大,对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一季度全市非税收入130亿元,同比增加68.9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加额的72.2%。其中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2.1亿元,行政性收费40.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4.9亿元。

区县收入增长较快,占全市收入的比重继续提高。一季度区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1亿元,增长38.4%,占全市收入比重达到70.6%,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滨海新区增长41%,中心城区增长22.2%,环城四区增长40.8%,老五县收入增长49.5%。市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1.3亿元,增长13.7%。

一季度,我市辖区总收入1537亿元,增长16.7%。其中:上交中央的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收入369.1亿元,增长17.1%;海关代征收入和关税收入512.2亿元,增长9.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2.3亿元,增长30.1%;政府性基金收入243.4亿元,增长12.8%。

针对天津市税收的情况,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完善税源监控体系。重点加强税基管理、户籍管理和源头管理。

加强国地税之间以及与工商、房管、银行、海关等部门协调配合,完善信息联网和数据交换制度,不断提高税收控管水平。

以“12366”纳税服务平台为基础,加快推进以税务网站、服务热线和短信服务为主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便全市人民更好的进行纳税。

.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人员等补助标准,健全工资机制。

教育优先。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启动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工程,支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

加快高等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新建改造50所公办幼儿园,推进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和农村乡镇幼儿园建设。

大力推进区县、乡镇和社区文化设施网络标准化工程,做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

加快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做好承办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医疗卫生资源调整,支持中医一附院、海河医院、第二儿童医院等建设工程,加快区县中医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大力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进金融服务区建设,完善交通,实施港口、机场扩建工程。

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津湾广场、泰安道等现代都市商业集聚区,提升改造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大力发展信息咨询、研发设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兴服务业。

加快地铁2、3、9号线和一批重点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津秦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延长线等铁路铺轨工作,开工建设地铁5、6号线。

加快子牙河、张贵庄等污水处理厂建设。高标准实施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积极支持设施农业和31个示范工业园区建设,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建成150个养殖示范园区和16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大力支持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

财政报告 篇8

推进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阳光财政,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基层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区现有30个街道镇乡,均设置了财政所(3个街道财政所、12个镇财政所、15个乡财政所)。

财权与事权的统一。从有利于乡镇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发,乡镇与其承担事权相一致的财政,按照责权明晰、科学合理、综合配套、保障到位的要求,对乡镇人员经费(行政人员生活补贴)、运转经费(含事业人员)全额纳入支出基数,切实做到责权结合。

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对乡镇保障力度,调动乡镇积极性,突出区级与乡镇财力分配,确保全区总收入保持增长,确保集中财力办大事。

科学合理确定基数。针对上一轮体制调整时部分乡镇收入基数不合理的问题,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重新合理确定乡镇收入基数,把乡镇财政收入基数做实。

规范税收程序。为了减少税收成本,从源头上杜绝乡镇之间、乡镇与街道之间、乡镇与区级之间挖税买税的现象,净化税收征收环境。

注重调动乡镇一心一意抓发展的工作积极性。坚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与支持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相结合,实行以奖代补,乡镇的工作性津贴等支出必须通过发展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才能兑现,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形势、新时期赋予财政管理机制新的要求。一是编制年度财政预决算方案并组织执行;二是制定财政收入计划,依法组织各项财政收入,协助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委托代征工作,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保障乡镇人员工资支出,政府机构正常运转支出和社会公共需求支出的资金需要;四是加强本级财政事业单位及村级财务、帐户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办理预算内外资金和各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五是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六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七是监督和检查所属会计单位执行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案件,提出加强规范和管理的政策建议;八是兑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强化涉农直补资金的发放与管理工作。

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区乡镇机构改革意见》(委办发14号)规定乡镇财政所为乡镇公益性事业单位。区人事局明确乡镇财政所人员身份为参照公务员执行(待市上审批之中)。全区30个街道镇乡财政所编制人数120人,在岗在编人员103人(实际在职人数122人,有19人属其他站所行政编制但在财政所上班),平均每个街道镇乡4人,最多的6人,最少的仅2人。

收支平衡缺口大。全区30个街道乡镇,财政总支出8889.8万元,总收入5678.9万元,靠区级财力补助街道镇乡3210.9万元,不吃财政补贴饭的只有两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城东街道办事处、城西街道办事处、邻鄂镇),其他27个街道乡镇平均补贴达118.9万元,基本上是一个靠区级财政补贴过日子的基层财政格局。

自立自强精神不足。以乡镇为基础的'财政、经济发展计划,没有突出逐步缩小财政补贴标准,摘掉靠财政补贴帽子的奋斗目标。靠财政补贴运转的乡、镇、街道税基培养乏力,支柱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不突出。

适应不同经济财政模式的基层财政所运作模式不明晰。全区30个街道镇乡以社会、经济、财政应为三大模式,一是城市财政经济模式;二是城郊工业财政经济模式;三是农村产业财政经济模式,应尽快完善。

对大件和不易损耗的采购缺乏专家参与招标,鉴定质量环节。采购商品达不到理想使用年限较为突出,如电脑物件。

乡镇实行传票、报销运作方式,无疑增加了基层运作成本。

(三)基层镇乡公共服务型阳光财政程序化体现较差,目前在基层政府财政所还未见到比较成熟的完整方案

街道镇乡对享受中央、市、区的阳光财政 惠民补贴,项目、标准、兑现程序、结算终止日期在村、社区、居民小组,未见到公示榜。

街道镇乡对所在地区的公共事业建设、村民法律法规、科普教育投入预安排没有措施体现。

基层财政队伍流失严重。区成立时,全区基层财政所编制人数158人,平均每个乡镇达5人,在我区财政所机构人员确定为事业编制后两年多时间,队伍建设出现了如下问题:一是编制、人数大幅度减少。现在基层财政所编制人员只有120人,在岗人员122人,属财政所编制在岗人员只有103人,与建区时比较,编制人员减少38人,在编在职人员减少36人。二是工作变动频繁,两年多时间,30个街道镇乡中有17个财政所所长发生工作变动,有4个属于提拔,一个属正常调动,2个外出打工,10个由事业转为行政。三是财政所人员身份复杂。如黄溪、白石、五里3个镇乡财政所,人员按在编在岗统计为零,因在财政所上班人员的身份全部挂靠在其他站所。又如财政所长身份,现在就有四种:一是事业编制;二是工人编制;三是行政编制(转为行政编制挂靠在其它站所的主任科员);四是副处级助理调研员兼任。

基层财政所人员切身利益受到影响,等待观望思想严重。以来,由于基层财政所人员原来享受的“参公”身份、事业性质。没有及时纳入参公人员登记和调资工作暂缓等因素的影响,思想上想不通,颇有尴尬和失落感,心态不平衡,主观能动性差,情绪较为波动。

财政报告 篇9

凡是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大多数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政治思想课程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第一节认认门,最后一节来划重点。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一门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及对其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塑造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许多学生反应冷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政治课程内容所决定的。其实,就学术的本质而言,任何问题都是重要的,任何内容的研究和教学都可能受到尊重。更何况是由宏大的思想哲学和现实政治命题所构成的思想政治课程。造成它尴尬现状在于其非学术性的教学。所以我们本次调查主要对象就是“学”的主体——在校大学生。以期可以拨开笼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身上的迷雾。

对现在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现在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通过对个别问题的分析得出学生们所希望的课程教学形式。将这些结果报告给老师,依据这些结果并结合本课程、本校的条件、规定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期摆脱近来尴尬地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座率。

通过调查了学生上课情况,发现“每节课都去”的只有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总结“从没去过”的选择,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必然有人从来没有去上过课。调查了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现象的认识,其中就有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很正常”。通过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是不正常的。而且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去上课的学生都会听课的。

通过调查了了解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性的认识,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必须有”思想政治课,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可有可无”的。同学们认同思想政治课存在性的必然性。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同学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学认为学习思想

政治课对于理解、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超过半数的同学认同它在大学生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大部分同学也认为它对一些现实问题有帮助。

那么我们就要弄清楚,既然有这么多的人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它在大学里却是一门地位尴尬的课程?

同学们普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浪费时间,虽然同学们都认为思想政治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因为本课程由宏达的思想哲学和现实政治命题所构成,内容繁琐、理解较为困难,而且虽然有现实意义但是实用功能不是太大。在讲求实用与经济效益的今天,确实很难以吸引学生。

学生厌学。主要原因有:(1)实用主义影响(2)抵触情绪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不少学生上思想政治课就是“为考试过关”,还有的认为“思想政治课只是党用来思想教育的工具罢了”。总之,种种理由不一而足,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教学方法单调。许多教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色彩缤纷,声、光、电交相辉映,影视动画交替出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未能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本身的重复以及枯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重复性的表现为与中学教学内容重复,思想政治课程之间内容重复。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是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方向的思想保障,也是确保其蓬勃发展的人才要求。 解决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课现状不理想的策略:(1)思想政治教师要提高威信力。思想政治教师要努力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其在大学生心

目中的威信力。(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本教师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很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职责和任务不同, 但地位是平等的;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虽然学生在学习成绩、个性特点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教师眼里每个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3)教学方式多样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在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在教学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趣味性,在对专业知识学习进行加强的前提和基础上,教师必须注意提高教学技巧。(4)改革考核方法。思想政治课考试可采取演讲、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演讲或者小论文以及调查报告等形式,则可以鞭笞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在完成论文以及调查报告的时候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只是巩固和复习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当代大学生一个提升自身素质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应该共同努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佳显著。以往的政治课,通常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和教材内容限制,导致有些问题无法具体和深化。要发展个性,培养兴趣,落实素质教育,使教师轻松,学生愉快,很有必要将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教师考核学生也可采用实践报告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让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有用之学;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深入地认识社会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当代大学生也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充分调动自身上课的积极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容能够真正的成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向导。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最新财政调研报告(汇编9篇)


这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财政调研报告”类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到来愿这篇文章能够满足你的好奇心并请与你的网友分享。一般而言,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去写一份报告,报告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

财政调研报告 篇1

一、我县财政概况

(一)财政收支情况

我县财政现状是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入规模小、可用财力有限、总体上处于保工资保运转的“吃饭财政”状态,且可用财力的大部分为上级补助收入。

1、近年财政收支情况

(1)收支情况。20xx年我县完成财政总收入79428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39629万元。具体到征管部门,国税完成41562万元,地税完成27619万元,财政完成10247万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5.45%(详见附表一《**县近十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表》)。20xx年用于平衡的总收入178950万元,主要构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629万元,上年结余43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5990万元,财政部转贷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900万元。财政总支出178453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6888万元,上解支出72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40万元。净结余497万元。

(2)可用财力情况。20xx年用于平衡的总收入为178950万元,其中完成财政总收入实现的地方财政收入396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5990万元,我县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存度达到76%。主要是:专项转移支付60305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13784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6791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3441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6086万元、调资转移支付4460万元。剔除专项转移支付60305万元,一般转移支付中有专门用途的49593万元,实际形成财力的上级补助收入26092万元。

(3)土地出让收入情况。自20xx年开始,我县土地出让收入与以前年度相比有较大的增长,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分别实现土地出让收入20304万元、5432万元、9310万元、42490万元,剔除空转及政府性奖励支出,近四年实际构成财力的土地出让收入分别为13555万元、5432万元、2114万元、20439万元。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多、投入大,土地出让收入如同杯水车薪,远远难以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2、**年财政收支预算情况

(1)公共财政收支预算:预算安排财政总收入91368万元,增长1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798万元,同口径增长15%;上级补助收入54544万元(包含构成财力的转移支付资金、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上年结余497万元;调入资金23992万元,县级预计可用财力122831万元。财政总支出安排122831万元(不含年中上级追加的专项指标),其中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199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33万元。

(2)基金收支预算: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41777万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39961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3827万元,上年结余56万元,当年基金预算财力4566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45652万元(其中调出资金23992万元),预计当年结余8万元。**年公共财政预算留有缺口23992万元,为确保收支平衡,从基金预算土地出让收入调出资金弥补。由于我县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征地拆迁及还本付息都有较大缺口,实际上无法调出资金用于弥补一般预算收支缺口。

(二)财源情况

我县财源结构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低,受市场影响大。支柱财源主要是三大块。一是有色金属矿产行业,大多属外购外销“两头在外”企业(本地资源仅占20%左右),主要靠税收优惠政策搞活(原是福利企业政策,后是废旧政策,再后是再生资源利用政策),20xx年再生资源利用政策取消,为完成财税目标任务,20xx年我县按缴纳增值税额的23%予以贴息,20xx年按缴纳增值税额的33%予以贴息。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该行业分别缴纳税收14801万元、21346万元、28131万元、27805万元、34924万元,分别占税收总额的51%、52%、50%、44%、50%。二是铁矿行业,主要分布在大坪,共有18家企业,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分别缴纳税收1714万元、3122万元、3859万元、2926万元、2144万元,分别占税收总额的6%、8%、7%、5%、3%。三是水电行业,先后投资新建了股份制的宝沙电站、万年桥电站、两江口电站、扶竹洲电站、渔仔口电站、老坡口电站,全县已建电站149处297台,装机24.2万千瓦,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分别实现税收5185万元、5772万元、5629万元、8613万元、7812万元,分别占税收总额的18%、14%、10%、14%、11%。近年随着我县城市建设项目的拉动,房地产税收及重点项目税收逐年增加,形成我县比较稳定的税源,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分别实现税收2189万元、6619万元、8219万元、11793万元、15724万元,分别占税收总额的7%、16%、15%、19%、23%。(具体详见附表四《20xx-2012年大户分行业税收入库比较表》)

20xx年我县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6家,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46家。20xx年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14家,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60家。20xx年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17家(其中纳税上20xx万元的企业5家,**县鸿发矿业有限公司纳税达到4200万元),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66家。20xx年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18家(其中纳税上20xx万元的企业5家,**县丛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纳税达到3280万元),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69家。20xx年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18家(其中纳税20xx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县鸿发矿业有限公司纳税达到4480万元,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55家)。

(三)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20xx年决算报表上报财政供养人口16228人。20xx年我县实际11767人,其中在职人员8327人,离退休人员3440人,全县月工资支出3327万元。20xx年财政供养人员平均人员经费为4.7万元(含工资及社保缴费)。

(四)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止**年2月底,我县累计负债总额40.34亿元(不含**年拟建设项目7.16亿元及**年热水温泉旅游节项目约6亿元)。其中BT项目(融资代建)债务18.45亿元,分别是:城建开发公司为业主的道路建设、道路绿化、办公楼、公园建设等未付工程款14.03亿元;经济开发区为业主的标准厂房、公租房、开发区路网建设等1.41亿元;公路局为业主的汝永公路3.01亿元,非BT项目债务4.02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及公路、办公楼及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镇小城镇建设等;银行贷款及债券合计17.87亿元(具体详见政府性债务情况汇总表及相关附表)。我县20xx年6月经审计的政府性债务为17.6亿元;20xx年12月上报省厅的政府性债务为18.5亿元。

(五)财政资金外借情况

我县为保证县重点项目支出,除大力筹资融资外,县财政采取了二项措施保证临时性借款:一是县直单位资金及财政局各股室专项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管理局管理;二是成立融资专户负责筹融资。截止**年2月底,县财政资金累计借出17亿元,剔除融资专户筹融资到位款7亿元及总预算会计暂存款调账弥补2亿元,财政实际借出资金超过8亿元,大大超过财政资金安全警戒线。若城建开发公司、经济开发区等借款大户不大力筹融资及时归还借款,将影响财政资金的正常支付。(具体详见附表五《财政性资金借出情况表》)。

三、财税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一)税源结构单一,完成任务压力大。我县的主体税源是矿产贸易税,矿产企业中除了采掘类企业就是粗加工企业,极少产品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企业,20xx年有色金属税源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50%,占国税收入的比重75%,税源受政策及行情的影响大,极不稳定。财税任务的完成主要靠财政高额贴息引导矿产企业引入外地资源通过贸易创税。20xx年通过财政贴息完成的增值税3.57亿元,其中20xx年入库3.21亿元,**年元月份入库3600万元,为此我县支付了11940万元的财政贴息。第二大税源是电力行业,20xx年电力行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11%,是我县相对较稳定的税源,但是增长潜力不大。第三大税源是房地产行业,近几年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自20xx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税收比重逐步增大,20xx年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23%,占地税收入的比重为57%,成为地税的主要税源;传统商业、金融机构及其他行业等税源,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2%,税源总量不大。**年,我县财政收入的目标任务为91350万元。除去有色金属税收,实际稳定的税源不足任务数的一半,房产税收受政府投资及政策调控的影响大。预计**年实际税源3亿元左右,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压力非常大。

(二)支出日益膨胀,收支平衡压力大。我县财政保障能力极低,总体上还处于“吃饭财政”,面临的新增支出压力非常大。一是尽管我县20xx年干部职工津补贴已达21000元,排全市前列,但由于上级规范津补贴奖金发放,干部职工要求津补贴增加的呼声仍然较大。二是落实“民生100工程”县级配套的压力大。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三年城乡绿化攻坚等生态建设、旅游节开幕式项目建设、扶持企业发展,县级投入的压力非常大。四是对“两头在外”矿产企业给予财政贴息,去年贴息支出达11490万元。收入增长但是可用财力并没有增长,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支出需要。**年预算留有2.4亿元的缺口,预算执行难以平衡。

(三)政府债务沉重,财政资金风险大。我县的政府债务实际已达到40亿元,还不包含**年拟建的基础设施项目、旅游节项目投资将产生的新债及财政资金实际借出的8亿元。这些债务投入的大多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项目少,短期内难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还债没有资金来源,最终需要县本级财力来归还本息,给财政增加了压力和风险,按20xx年我县12亿元左右实际财力来计算,仅能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还本付息的'压力非常大。

(四)项目建设增多,筹资融资难度大。近两年我县项目建设项目多,战线长,资金需求大,今年,我县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征地拆迁需保障的资金至少在20亿元以上,计划通过各融资平台融资10亿元,通过出让储备土地筹资4.5亿元,通过以水电公司为主体发行中期票据5亿。20xx年我县融资工作突破历史,融资到位资金10.02亿元。今年融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县是国扶县,财政总收入规模仅9亿元,银信部门等借贷方怕我们偿债有风险,对我们普遍惜贷、吝借,因此要完成筹融资20亿元,难度非常大。

四、财政工作对策及建议

(一)挤水份,据实反映收入现状。

20xx年我县财政总收入为24316万元,20xx财政总收入达到79428万元,是20xx年的3.27倍。近年的高增长形成了税收的高基数,实际税源与税收任务矛盾日益突出,税收目标任务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预期。靠高额贴息来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即没有增加可用财力,又由于地方财政收入虚增影响上级转移支付的分配。上级分配构成财力的转移支付资金主要是根据各县市的可用财力缺口,依据一定的公式计算,基本是按客观因素分配。一个县的地方财政收入数据越大,上级分配的转移支付越少。20xx年至20xx年我县地方财政收入水平较低,我县这几年构成财力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及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较快,六年来每年平均净增1840万元。近几年由于收入增长过快,我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及基本财力保障机会奖补资金增长大幅下降,20xx年我县均衡性转移支付仅增加395万元,20xx年增加20xx万元,是由于20xx年我县财政收入没有完成目标任务。同样也影响我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增量。杜家毫省长在全省加强收支预算管理与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改革收入考核机制,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可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也提到了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罗霄山片区扶贫县的考核,财政收入考核不是重点。我们要控制总量,把握增幅,逐步把财政收入的水份挤出来,把我县虚增的地方财政收入降下来,这样更有利于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用财力的有效增长。

(二)强征管,确保收入颗粒归仓。认真总结收入征管经验,深入挖掘增收潜力。首先抓重点税源,当前的重点税源仍然是矿产企业,各乡镇及征管部门要针对当前政策做好企业工作,无论是铁矿企业还是有色矿产企业都要争取扩大购销规模,加大税收贡献;其次是抓重点行业,地税部门要切实抓好建筑安装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加强房产租赁税收的征管,加快税收结算,实现应收尽收;第三是抓重点税种,在重点抓好增值税、营业税的基础上,国税和地税部门当前要重点抓好所得税的征管,做好上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加大查补清欠税款力度,加强税源监控,严防税收跑、冒、滴、漏。

(三)重绩效,切实规范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压缩行政支出,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勤俭办一切事情,各单位公用经费在预算数的基础上按经费档次压缩8-12%(20万以下的压缩8%,20-50万元的压缩10%,50万元以上的压缩12%),“三公”只减不增,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规范干部职工津补贴,保证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优先保障改善民生投入,统筹城乡发展,保证民生100项目工作,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出台新的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财政资金的审批程序,继续实行财政资金集中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专项追加。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核查力度,监督和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强化预算绩效评价。年初预算切块的项目支出必须提供资金使用计划或方案,同时报送支出绩效目标,加强项目支出的监管和跟踪问效,年终对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逐步加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财政支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四)抓重点,量力而行搞好建设。我县建设规模大,根据发改局**年重点项目安排征求意见稿的数据,**年续建和拟新建的重点项目85个,其中城建项目40个,交通项目7个,生态旅游项目13个,这些项目大多是政府投资项目,需要我们筹资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投入资金远远超过我县实际财力的承受能力。要根据我县经济发展需求,突出重点定项目,因地制宜上项目,立足特色抓项目,坚持既全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五)拓渠道,全力以赴筹资融资。按照“预算资金保运转,筹资融资搞建设”的支出安排原则,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拓宽渠道做好筹资融资工作,保证了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是要做好向上争资工作。积极向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抓住我县属国扶县、老区县、限制开发地区、罗霄山连片扶贫开发县等有利条件,积极向上争资金、争项目,确保可用财力增长。二是要做好筹资工作。加大土地收储及出让力度,加强对土地出让的管理,做好做活土地文章,确保土地出让收入有效增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5亿元。三是要做好融资工作。整合县内资源,做大做强水电公司,确保中票如期发行。围绕全年融资目标和已在抓的融资项目,抓好相关抵押物的落实,加强与银信部门的沟通,确保各融资主体按目标完成任务。做好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县政府整体打包收购县信用联社不良贷款债权后,清收工作与县乡财政更直接、更紧密,抓清收就是抓财力,要切实做好清收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任务。今年融资筹资15亿元,必须不打折扣,不讲价钱,不讲情面,严格落实,努力完成。

(六)优配置,强化财政队伍建设。县委一直以来对财政工作非常重视,对财政干部更是厚爱有加。但因近年来财政系统考录人员少,年龄结构老化,改非离退人员不断增多,局机关存在大量编制空缺,有编无员现象严重。我局现有科级领导干部37人,班子成员16人,有2个副局长、1个总会计师职数空缺。很多分管领导都是身兼数职,分管业务繁多,工作压力非常大。要进一步加强财政队伍建设,配齐配优领导班子,并在干部调录,安排上重点倾斜考虑。加强我县基层财政队伍建设,改革原来以乡镇为主管理现状,实现财政垂直管理,切实解决乡镇财政所所长高配副科政治待遇。

财政调研报告 篇2

我市自2015年被确定为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以来,在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原则,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始终控制在社会各方的承受范围内,全市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患者就医感受逐步改善。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高位统筹谋划,分批推动改革

2017年,推进以健康为中心的综合医改被市深改领导小组列为争当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重点项目和市政府年度绩效目标。今年以来,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市医改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改革举措。万勇市长在3月底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专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强调医改必须落实“强医惠民”。李忠副市长先后8次分赴汉阳、黄陂区和市一医院、中心医院等开展调研,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研究改革举措。

鉴于武汉地区公立医院隶属关系复杂、体量庞大,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我市用近2年时间、分4批启动了武汉地区139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后出台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文件,完善顶层设计,确保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促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落地,实现全面、平稳和有序推开。

具体推开路线图为:从2016年2月1日起,率先取消18家市、区属二级以上医院药品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启动综合改革试点;同年12月31日,针对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在再次调整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充至36家市、区属二级以上医院;2017年3月31日,在武汉地区“一盘棋”统筹改革的总体格局下,11家省属二级以上医院启动综合改革;同年5月31日,包括部属医院、军队医院在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面实施综合改革。

(二)取消药品加成,控制医药费用

一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破除以药补医的两个关键环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均实行药品零加成(中药饮片除外),药品销售价格平均下降了15%,斩断了医院的逐利机制;先后3次实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共调整4大类4197项价格中的2623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收费,并全部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促进医院主动提升技术服务的同时,力求不增加患者负担;启动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价格调整对取消药品加成造成政策性亏损的平均补偿比达到85%。

二是改革药品耗材招采机制。遴选6个品种18个品规开展药品带量采购试点,严格执行“两票制”(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和“30天回款”机制。推行药品购销票据管理规范化、电子化。55家市、区管公立医院“两票制”执行率100%,带量采购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8.94%。推进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分3批完成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中标价格较既往采购价格平均下降29.4%,最高降幅达73.76%,同步推进低值医用耗材挂网限价采购,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更大空间。

三是精准治理过度医疗。出台《规范诊疗30条》,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开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专项质控和违规收费精准整治。清理问题872条,典型案例148个,查出违规收费项目1147项。查处挂牌督办案件17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0人次,问责560人共964人次。对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倒逼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联合市人社部门,初步完成100个单病种付费数据测算和21个日间手术病种筛选,拟通过精细化约束和引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三)构建医疗联合体,推进分级诊疗

一是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医联体是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主要载体。中心城区组建了28个紧密型医联体,涵盖28家大医院和7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医联体内“人通、医通、财通”,明确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40种小手术目录,制定了双向转诊的标准和流程,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建立金字塔型的报销机制,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2016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2832.2万人次,占比达35.8%;医联体内上转病人4万余人、下转9000余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正在逐步形成。

二是构建大型医疗集团。在汉部省属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在新城区通过新建、托管等形式构建医疗集团,优化新城区医疗资源,打造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同济医院新建光谷院区、中法生态新城院区;协和医院在经开区组建协和医院西区,托管蔡甸区、江夏区和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托管汉南区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托管新洲区人民医院等。

三是打造跨区域专科联盟。根据不同医疗机构优质专科资源,以若干所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武汉儿童医院牵头成立“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凝聚了157家医疗成员单位,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及河南、陕西等周边省市;市第一医院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牵头组建了首个跨区域专科医疗联盟——“长江中游皮肤科联盟”;市结防所、市金银潭医院等医院牵头的专科联盟正在积极筹建中。

(四)加强医疗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严格术前核查制等10多项规范化制度,医院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推行“一站式就诊服务”、免费邮寄中药饮片等30多项惠民便民举措,患者就医流程进一步优化。开展三级医院“分时段精准预约”和实名制预约诊疗服务,预约挂号数量同比增长15%。每两年面向社会开展一次“好医院、好医生、好护士”评选,定期开展第三方医疗服务满意度测评,满意度均在90%以上。

二是持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成立21个市级专科质量控制中心。遴选109名医疗专家,组成全市医疗质量管理专家库。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专项督导,2016年以来,抽查病历2.5万份、处方2.8万张,考核医护人员4080人,清理典型问题297个。开展大型公立医院综合巡查,对发现的医疗质量管理问题限期整改、认真复查、全市通报。全市医疗质量持续提升,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发生率下降趋势明显。

三是着力构建智慧医疗体系。制定“互联网+健康”行动计划,以市一医院、中心医院、儿童医院为试点,开展智慧医院示范建设,通过支付宝、微信、手机APP,为市民提供挂号缴费、信息查询和健康咨询服务。市中心医院获省卫生计生委准许挂牌“湖北省互联网医院”,推行移动语音病历系统、在国内率先开展健康商保在线直赔系统、人脸识别医保在线支付等应用,开展远程联合门诊和远程医疗,打造个人-家庭-社区-医院四级协同健康分级管理服务体系,居民足不出户就可完成“问诊-开药-购药”的服务流程,极大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五)落实政府责任,筑牢改革基础

一是落实政府投入责任。2016-2017年,市财政对公立医院改革专项投入分别为3.97亿、5.19亿元,年增幅30.8%,对市、区36家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政策性亏损及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给予补助;对国家医疗中心建设投入资金1.3亿元,支持名医、名科、名院、名中心发展。对市中医医院、肺科医院、精卫中心、武东医院等倾斜性投入2980万元,支持专科医院做大做强。市财政局单独安排化债资金6亿元,分3年化解2015年前符合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债务,为公立医院“轻装上阵”创造了条件。

二是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政府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目前已成立市医管中心筹备专班,积极推进管办分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市属公立医院进行分类指导,推动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医院章程,健全医院决策机制、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总会计师委派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等。

三是建立与综合医改相配套的人事薪酬制度。健全高级人才引进制度,对紧缺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采取考察考核、专家推荐、专业测评等灵活方式引进,近两年共引进31人。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起草了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试点实施方案,先后4次收集分析市属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数据。

(六)改革医保制度,完善保障体系

一是提高参保率和保障水平。全市城镇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614.64万,参保率超过95%;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259.8万,参合率达到99.7%。2016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分别达到420元和460元,2017年补助标准将再次提高30元。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24万元和13万元,在全国同类城市居于中上游,门诊治疗重症疾病的病种数增加到26种,各病种年度最高报销限额增加40%,老百姓医疗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

二是推进医保制度整合与衔接。按照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的要求,推动建立管理体制、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七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为2018年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着力推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等有效衔接,使制度的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今年9月1日起,全市26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跨省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三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强化基金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开发运用医保费用智能审核系统和医保审计系统,开展医保实时监控。完成100个单病种付费数据测算,确定21个日间手术病种。通过精细化约束和引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了医药费用降低,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

(七)提高医院效率,分享改革成果

通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初步实现了“两控、两降、两升”(控制门诊及住院患者人均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药占比、耗材占比,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目标。市、区属36家公立医院2017年上半年的运营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2017年上半年武汉市36家公立医院运营指标监测表见附表):

一是患者负担有所减轻。门急诊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从240.2元下降到238.5元,同比下降0.7%,首次出现负增长。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从9328.6元增长到9665.9元,同比增长3.6%,低于近3年6.8%的平均增幅,且增长部分主要来自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并已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二是医院业务收入结构渐趋合理。业务总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8.2%,低于近3年10.6%的平均增幅。其中,药品收入(不含中药饮片收入)同比下降8.0%,药占比从37.1%下降到30.4%;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7.9 %;检查和化验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3%下降至22.8%;医务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5.7%上升至30.6%。药品耗材、检查化验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医务人员劳务性收入得到明显提升。

三是患者对改革较为满意。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于今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独立组织专家及调研组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满意度调查,采用偶遇法随机抽取医院门诊(主要为慢性病门诊)50名和住院患者各150人各家医院均调查200名患者,共计调查13家医院的2600名患者,患者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满意度为84.4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打算

尽管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和初步成效,但离国家和省市要求、离广大群众的期待还有明显差距,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破解。

一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相对缓慢。“总额预算、过程管理、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基金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按病种付费和日间手术试点工作已完成标准统一、数据测算和病种筛选,但尚未开始执行,DRGs付费试点工作仍在筹划中。

二是编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缺乏实质性突破。现行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与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直接挂钩,且编制数量普遍达不到在岗人数的50%,不能满足公立医院建设发展需求,用人自主权没有落实。目前实行的医务人员工资总额控制不利于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薪酬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和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收入分配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是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收减支的考核方式仍未完全废除,科学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突出医院的公益性和老百姓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机制,尚需逐步建立和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按病种医保支付改革要求,落实“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机制,于9月底之前开展100个病种的按病种付费和21个病种的日间手术付费工作,逐步过渡到总额预付下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方式。

二是加快编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进院长年薪制,在市武昌医院、市普爱医院开展先行试点,10月份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在委属12家医院推行院长年薪制。完善绩效薪酬总额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额核定工作。督促市人社局出台特殊人才引进目录制度,拟成立卫生人才招才处,指导医院自主开展紧缺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调动、招聘工作。

三是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年内制订出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和《市属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对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修订, 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控制、运行绩效等指标,树立公益性办院方向。

四是加快推进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9月底前完成第二批直接挂网药品的带量采购,扩大采购范围,增加16个采购品种,确保药品价格有较大降幅,促进采购模式常态化。10月份启动部分价高量大的低值耗材带量采购工作,采取量价结合的方式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

五是不断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力争至2017年底,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和80%的二级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三级医院50%的出院患者和二级医院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按期完成2017年绩效管理目标。督促各医疗机构加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工作,及时登录临床路径网上传数据,全面掌握各单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情况,加强对各单位开展考核、评估。

六是加快推进“互联网+健康”工作。市、区属公立医院就诊“一卡通”、病历“一本通”、同级医院检查化验结果“一单通”正在加快推进,国家虚拟健康卡、健康武汉APP、数字化家庭医生、远程医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五大系统,正在43家公立医院和2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统筹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健康信息惠民新模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提炼和推广。我们将在市人大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和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既不冒进、也不迟滞,稳扎稳打,攻坚克难,全力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向纵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提供健康保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财政调研报告 篇3

一、乡镇财政监督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现行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就xx县目前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主要依赖于县级财政监督部门,乡镇财政所主要是配合上级财政监督部门工作,没有或者很少主动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由于体制或者其他方面原因,乡镇财政部门自主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主动监督意识不强,存在等靠望思想。

大部分乡镇财政所认为财政监督是县监督局的事情,主观认识不足。

2、管理体制不顺,开展监督检查阻力大。

由于xx县财政所“人、才、物”归地方政府政府管理,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主要是遵从地方政府的旨意,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不同程度上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不能展开手脚开展监督检查。

3、执法主体不明,处理落实力度薄弱。

由于财政所是乡镇的一家事业单位,不属于一级执法主体,没有执法权力,往往查出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和落实,大多数只能是不了了之。

4、检查程序不规范,监督检查缺乏有序性和科学性。

由于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乡镇财政监督操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再加上乡镇财政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在执行财政监督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缺乏有力的执法依据,实行财政监督工作往往也只能了于形式,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

1、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乡镇财政体制已由原来的一级财政改为“乡财县管乡用”模式,每年的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不再核算税收收入,除镇政府和财政所,其他部门全部垂直上划。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而乡镇政府及财政部门都没有收费及罚没等政府非税收入科目所赋予的职能,大部分是地方企业上交及上级专项补助等自筹收入,从严格上讲,只能属于自筹收入,而且收入来源复杂,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给监督检查也增加了难度。

2、乡镇财政收入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

主要是部分收入具有不合理性或不合法性:如部分乡镇政府和村组织存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少数部门存在乱收费现象等。

3、乡镇财政收入财政监督检查的重点是:

如何规范乡镇收入形式,严禁乱收费行为,如何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的监督,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益。难点是:村级收入管理不规范,没有真正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存在坐收坐支现象;对乡镇政府和村组织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督促整改及处理处罚力度不够。

(三)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1、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

就xx县而言,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实行“乡财县管”和“国库授权支付”模式。对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编制部门预算,对村级转移支付支出编制公共支出预算。

2、乡镇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由于乡镇项目资金存在不确定性,一般很难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畴。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缺乏严肃性,部门预算也仅仅是规范了财政预算内支出,而预算外支出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上都不严格,部门预算改革普遍是了于形式,缺乏严密性。

(四)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与类别,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

1、xx县乡镇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部门预算支出:是指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的部门预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村级补助支出:是指村级转移支付和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税附加。

(3)专项资金支出:包括各类惠农补贴资金、民政优抚资金及项目资金等。

(4)“以钱养事”支出:指对以钱养事单位的补助支出。

2、违纪违规的主要形式是:串用资金科目,不严格按照科目支出类型使用财政资金,存在挤占、挪用部分项目资金现象,有的地方还存在用下年度资金弥补上年度资金缺口现象,形成寅吃卯粮状况。

(五)乡镇财政如何开展财务、会计、资产和绩效监督,重点是什么。

1、转变观念,强化监管意识。

乡镇财政部门要增强大财政监督意识,要把加强财政监督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范畴,要争取财政监督的主动性、经常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重点检查工作。

2、发挥优势,探索监管思路。

一是要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二是要完善乡镇财政监督队伍建设;

三是要明确乡镇财政监督职能和完善监督机构设置;

四是要增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权力;四是要理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五是要保障乡镇财政财政监督工作经费。

3、上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上级财政监督部门要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建立日常监督检查的考核检查和绩效评价及激励机制,要建立财政监督情况上报和重点违纪违规情况预警防空防控机制,要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管合力。

4、齐抓共管,开创监管局面。

财政监督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各级政府部门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要积极营造大财政监督氛围,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六)实行“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新情况、新问题,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是什么。

1、“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乡财县管”主要是管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管理难到位,对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缺乏力度;“村财乡管”主要是管帐,对资金和资产管理难到位,综合预算编制和执行力度不够。

(2)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缺乏力度,白纸条入帐、现金余额过大现象普遍。

(3)会计执法环境不优,农村的公共支出往往都无法提供规范的原始发票,支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

2、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主要有:

(1)编制和申报虚假或重复申报项目套取项目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2)挤占、截留或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公用经费支出;

(3)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两委”存在人人手里有钱、人人用钱现象;

(4)以钱养事项目不清,明是养事,实是养人。

二、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制度:

由县财政监督机构派出财政监督专员驻乡镇或区域负责辖区财政监督日常工作,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执行上级重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任务。

(二)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

规范和完善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和执法程序。

(三)明确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和内容。

(四)建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效能考核和评价机制,注重绩效评价。

(五)强化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力度,赋予必要的执法权力。

(六)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队伍自身建设,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考核考评和异地交流机制,实行再监督。

(七)理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统一的乡镇财政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的管理和工作指导,便于乡镇财政干部的异地交流,有利于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财政调研报告 篇4

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3.4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排名第14位。全省平均增幅9.3%,增幅排名前三位的市分别为:铜陵市,增幅15.2%;池州市,增幅13.2%;宿州市,增幅13.1%。排名后三位的市分别为:xx市,增幅7.9%;淮南市,增幅6.2%;合肥市,增幅5.6%。

一季度,全市财政支出49.3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40.2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全市财政支出总量的'81.5%。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卫生健康、城乡社区、节能环保八项支出38.3亿元,同比增长10.6%。

(一)财政收入实现量质双提升。从收入总量来看,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3.4亿元,同比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9亿元,同比增长12.1%。从收入质量来看,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3.7%,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90.5%;一般公共预算中税收收入完成19.3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4.2%。从收入进度来看,一季度财政总收入完成预算139.2亿元的31.2%,超序时进度6.2个百分点。

(二)主体税种两升两降。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主要是20xx年一季度税收收入增长37.2%,抬高了基数,加之今年减税降费力度加大,造成税收增长乏力,四大主体税种合计入库31.4亿元,仅增长4.3%,占财政总收入比重72.4%。其中:增值税入库22.5亿元,同比增收1.7亿元,增长8.4%;消费税入库3.7亿元,同比减收0.6亿元,下降14.7%;企业所得税入库4.4亿元,同比增收0.5亿元,增长13.0%;个人所得税入库0.8亿元,同比减收0.3亿元,下降27.3%,主要是受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的影响。

(三)支出进度较快,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一季度,市财政统筹调度资金,保证县区必要的重点支出,全市财政支出49.3亿元,完成预算的34.5%,超序时进度9.5个百分点,一举扭转过去一季度支出过慢的状况,增幅全省排名第1位。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40.2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总量的81.5%。其中:教育支出7.4亿元,增长15.2%;社会保障就业支出7.8亿元,增长33.1%;卫生健康支出9.2亿元,增长8.6%;农林水事务5.5亿元,增长61.1%;交通运输支出0.9亿元,增长19.8%。

(一)建材和房地产业增收显著。1-2月份,全市水泥产量为62万吨,同比增长25.7%,同时受水泥价格上涨及环保政策影响,周边地区水泥厂关停较多,建材行业一季度入库税收2.1亿元,同比增收1.7亿元,增长472%。房地产业入库税收4亿元,同比增收1.2亿元,增长42%。其他增收较多的行业有:建筑业入库2.5亿元,同比增收0.7亿元,增长37%;焦炭业入库1.4亿元,同比增收0.7亿元,增长78.9%;金融业入库2.0亿元,同比增收0.4亿元,增长23.9%。

(二)煤炭和酒行业减收较大。一季度,煤炭行业入库10亿元,同比减收2亿元,下降16.5%,主要是原煤产量和洗精煤产量持续下降,1-2月份原煤产量为588.1万吨,同比下降9.2%,洗精煤产量为158.3万吨,同比下降12.5%。口子集团一季度入库税收7.2亿元,同比减收2.1亿元,下降22.7%。

财政调研报告 篇5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级财政体制调研的通知》(府办[2005]号)的文件精神,连续多天来,我们组织镇经济办以及镇财政部门的部分同志,深入到各部门单位,对镇级财政体制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范文先生网文章-]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市西南部,总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人,X年国民生产总值达X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X万元。今年上半年,我镇国民生产总值X万元,同比增长X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万元,同比增长X%。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我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证了我镇农村教育运行及镇、村两级政权运作基本正常。    1、现行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市各镇财政收入的增长,但无法真正调动各级的积极性,应对现行体制不合时宜的进行改善,如取消统发工资制度等,以真正调各级的积极性。    2、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人、物、财分离现象严重,致使镇级财政负担过重,无所适从,建议由市政府统一集中财力解决教师的工资补助等问题,在减轻镇级财政负担的同时更好地对教育资源进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镇级机关机构设置与镇级财政不相配套,人、财、物有严重的分离现象。目前我镇可分为四类党政机关及办事机构:第一类是党政群机关及办事机构,即通常所讲的“镇机关”,设有党政办、经济办、社会事务办、规划建设办、农业办、计生办等六个办公室,主要职责是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经费由镇财政负担。第二类是社会服务和执法机构,有兽医防疫检疫站、林业站、水利会、广播站、地税所、派出所、司法所等,其服务和管理范围均在我镇,但其人、财、物全部或主要由市主管部门管理支配。第三类是经营性或专业性机构,有供销社、电信支局、邮政支局、食品公司、供电所、房管所、粮所、卫生院等。上述机构及其人员的党组织关系基本上由镇政府管理,但有相当部分机构在X年镇级机构改革后,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加紧收人、收权、收钱,造成了事权、财权严重脱钩,有些机构本可推向社会的,但由于改革不到位,仍由镇财政负担,如兽医防疫检疫站、广播站,其人员编制均为X人,共X人,按每人月平均工资X元计,仅此一项,镇财政就额外多负担X万多元,而这些部门所收取的有关有偿服务费,又被上级主管部门抽掉,这无形中加重了镇级财政的负担,客观上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4、农村税费改革后,镇级财政受到严重影响,村、组干部工资得不到保障。目前,我镇有X个村委会,现职村干部X人,退休及落选共X人,加上X个村民小组长和X个育龄妇女小组长,这类村、组干部的工资支出达X多万元,农村税费改革前,是由村提留费中支出的,不足部分由镇财政补贴,但农村税费改革后,村提留被取消,今年实行免征农业税改革后,我镇只收经营性农田灌溉用水水费仅X万元(实际仅能收得X万元左右),比农村税费改革前减少X万元,而今年到目前为止我镇仅得转移支付补助资金X万元,远远弥补不了财政收入的缺口。建议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使镇、村两级能正常开门。    5、对新一轮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收支基数,由于近几年各镇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差异,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也有很大的差距,建议应按当前的实际情况,把原来基数较低的镇应适当提高基数,基数较高的镇保持不变。

财政调研报告 篇6

为了解乡镇财政管理现状,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我们采取书面调查、典型分析、分片座谈的方式,对我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行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

我县乡镇财政改革按区域设置一乡一所,人员每所1-3人,实行当地政府与县级财政部门双重管理,每乡镇都有办公住房。实施“划分税种,核定基数,全额解缴,超收分成,自求平衡”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乡镇财政运行管理总体上是好的。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划分了乡镇财政收入范围。烟叶特产税按政府文件实行超任务奖,农村税费改革缺口由县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二)界定了乡镇财政支出范围。支出范围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公费医疗支出、民政优抚支出、抢险救灾支出、支农支出及生产经济建设等支出。

(三)保证了乡镇机构正常运转。我县财政供给人员达18000多人,属全省最多的县,近几年实行省直管以来,人员工资已经能保证按时发放。

(四)消化了部分乡镇赤字。我县是一个以烤烟产业为主的税种单一县,近几年,煤碳产业发展迅速,有矿乡镇收入增长快,超收奖励政策提高了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赤字得到很大的消化。

(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乡镇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自身结余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招商引资,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所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双重管理的机制使得有的财政所人员上推下滑、长期不干实事,有的则以乡镇的中心工作为主,缺少业务能力,形成两个极端。当然,管理制度也需完善。

(二)现行管理体制致使乡镇财力悬殊。由于交通、乡镇区位环境及经济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造成乡镇之间财力悬殊较大。

(三)现行管理体制造成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结余差距过大。

(四)现行管理体制不利有效化解乡镇债务。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不够规范,财政支出随意性较大,有的乡镇未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正常运转、消赤减债,甚至不顾财力状况大兴土木、购买小汽车等。

(五)财政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够到位。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权限主要在乡镇,财政所只能作为乡镇政府的会计出纳,监管上缺乏激励机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经常性财政、财务大检查,财经纪律执行力度弱。

三、强化乡镇财政管理的建议

(一)合理界定乡镇事权范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政府的支出范围。乡镇事权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含离退休人员)工资(含津补贴)、公用经费、场镇管理运行经费、医疗经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村(居委)干部补贴、村(居委)办公经费、乡村道路维修费、低保配套费、优抚经费、五保户供养费等。

(二)合理划分县乡财政收入。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增值税、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分成比例,并把能征收的税种尽量留给乡镇。二是根据乡镇事权范围每年确定乡镇支出基数。按当年预算超收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县乡分成,乡镇留足刚性支出基数和超收分成的部分后,余下的上缴县财政;属收不抵支的乡镇,由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定额补助。三是烤烟税、社会抚养费分成比例按现行规定执行。四是工业园区企业实现的税收收入列入县级财政收入,乡镇招商引资进入园区企业税收按一定比例分成。园区坐落地乡镇,可适当给予工作经费补助。

(三)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健全乡镇财政职能,完善机构人员管理,选择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加强乡镇财政人员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分级培训机制。保障乡镇财政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经费,改善工作条件。

(四)坚决控制乡镇新增债务。在对乡镇进行考核时要牢固树立“增收是政绩,偿债也是政绩”的新观念,把促进发展、消化债务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乡镇新增债务。乡镇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不得以任何名义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凡违反规定担保形成的新债,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要逐步偿清历史债务。对已形成的债务,进一步明晰债务构成,明确债务主体,分年度逐步消化历史欠账。

(五)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一是严格票据管理。乡镇财政收入票据实行“存量控制、缴旧领新、规范填开、及时入库、对号核销、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各乡镇财政所应建立专用票据台账,县财政局实行专人管理、分乡设簿、收发登记,并采取双月结算检查制度。二是严格财经纪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严格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收坐支;财政部门要及时划拨权属乡镇的资金,必须当年划拨兑现。三是严格财务监管。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严禁转引税收;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大财政、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力度。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凡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规定,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目标

(一)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管范围。乡镇财政要将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

(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促进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提高资金项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推进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三)明确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的重点。财政补助性资金,是指以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只)数、购买行为等为分配依据,直接或间接补助到农民的财政资金。包括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运转方面的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乡镇财政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及时公开各种补助政策,要把有关《公开信》和“一折通”(或一卡通)等及时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将村委会上报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村务公开栏”或“财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认真核实补助信息。乡镇财政对公示中有举报、有反映的案例,要派人及时到当地核实真伪。对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在校学生人数、寄宿生生活补助人数、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补助人数、五保户供养人数、优抚对象人数、低保救助人数、农业保险补贴面积等,在向县级财政或主管部门汇总上报补贴名册前,乡镇财政要有重点地派人到现场进行清点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报告。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要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国库集中支付与“一折通”(或“一卡通”)相结合等有效的资金发放制度,保证补助资金及时、安全、便捷地落实到户,避免多卡发放,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农民补贴资金。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与有关站所一起,认真做好本乡镇范围内补助资金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建档等台账工作,适时对有关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四)协调做好上级安排补助性资金的监管。对于由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发放的补助性资金,上级财政部门应协调同级主管部门,及时向乡镇财政提供相关补助政策文件,并提出监管要求。乡镇财政根据上级财政的委托,做好监管工作。

(五)抽查审核单位经费预算。对于教育、卫生等按照生均、人均标准安排公用经费等支出的单位,乡镇财政要积极配合县级财政落实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补助对象实有人数等情况的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报告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

(六)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项目资金是指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医疗、文化条件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财政补助资金。严把项目申报关。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察看,并向县级财政提出意见建议。做好项目公示。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的实施范围、责任人和受益人等情况进行公示,鼓励农民参与,加强群众监督。跟踪项目实施。实地检查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县级财政报告,按照县级财政委托,做好项目支出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及时评估验收。做好项目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项目运转和维护管理建议等。

(七)细化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细化预算编制。乡镇财政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报,严格审核有关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年度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并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完成后要组织评审验收和绩效考核。完善“乡财县管”制度。县级财政部门要负责对乡镇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组织好资金拨付和跟踪监控工作。

(八)协作监管项目建设资金。对于上级财政与主管部门共同支持或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下达到本乡镇的资金,乡镇财政要建立与各专业站所、村委会的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掌握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到各站所、村、组、农场、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的项目资金信息,建立项目档案,及时纳入监管范围。要主动收集县级财政各业务股室下发的项目资金文件,了解下达到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及时实施监管。要实地察看或抽查项目开工建设情况,检查资金使用情况,评估项目运行效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九)夯实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按照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本乡镇范围内的农林水利、乡村道路、学校医院、集镇村庄、环境保护等项目库建设。对项目申报和项目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随意申报和重复申报项目。对建设项目要进行公示,避免虚假立项、套取项目资金现象。对已完工项目要进行档案管理,跟踪项目效益。

(十)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要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年结余资金等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要积极清理预算外收入,严格基金收入管理。要加强收入征管工作,对乡镇负责征收的财政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不得截留、坐支、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要逐步完善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要及时报送预算,按规定程序报送人大批复,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完善有关制度措施,严格乡镇财政支出和会计核算管理,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的监督检查。

(十一)健全乡村财务管理。要逐步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地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债工作规章制度。乡镇财政既要尊重村级组织资金安排使用的自主权,也要加强对村级组织财务的管理,积极探索村账乡代管等管理方式。要对上级部门补助村级组织的专项工作经费进行专账核算。要加强对乡村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乡村资产购建、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做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统一。

财政调研报告 篇7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依据一定的原则,按照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对财政支出运行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并通过绩效评价找出财政支出决策和执行中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的方向,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随着以编制部门预算为龙头的预算编制体系、国库集中支付为龙头的预算执行体系、绩效评价为龙头的预算监督体系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财政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重视。由于目前徽县县级财政管理基础还不够坚实,实施绩效监督将会面临观念制约、制度制约、技术制约,所以推进徽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明确绩效监督管理的层次、主客体,初步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及选择适合徽县县情的改革路径。

一、开展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完善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财政支出管理的深化与延伸,是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支出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政府性负债比重正在逐步加大,给政府及财政部门带来新的压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改革与财政管理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对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绩效监督评价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财政资金是政府性资金,实际上是老百姓的钱,财政资金的安排必须符合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今后财政支出重点要放在公共事业领域,如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的本意是以财政支出效果为最终目标,考核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核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是体现公共财政投向结果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目的在于提高政府支出的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因此,通过绩效监督评价,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用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管理需要,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在客观上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二)绩效监督评价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徽县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在确保解决“吃饭”问题的前提下,可以有一定的资金用于“建设”。“建设”与“吃饭”不同,必须更讲求效益。花钱要搞清楚资金的投向及效益,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财政部门将大量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这在客观上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来衡量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即绩效监督评价。特别是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可以促进部门和单位树立使用财政资金的绩效理念,从而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绩效监督评价是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杠杆。财政资金特别是财政专项资金,不仅体现政府投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而且是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杠杆。因此,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直接关系到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投入方向。通过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财政专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不仅可以提高财政支出项目本身绩效和配置效率,而且可以使财政资金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四)绩效监督评价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实际需要。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三分离是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体系,通过“跟踪问效”的方式,对财政资金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判。目前以绩效监督评价为重要手段的预算监督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它将成为公共财政管理的“三驾马车”之一,共同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绩效。

(五)绩效监督评价是强化财政监督的历史性要求。财政分配活动既然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就必然会形成以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控制和制约关系,这就是财政监督。广大纳税人作为委托人,出于对公共产品数量及质量的需求,对于公共支出会有强烈的绩效关注,这是加强财政绩效监督之原动力所在,也是一个政府维护其拥护程度、合法性的基础。长期以来,财政监督侧重财务合规性检查,忽视对绩效的监督,对资金的分配效果、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产出结果缺乏监督和考核,普遍存在预算约束软化、项目投资失控、资金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大量低效和无效投资。一些盲目投资,低绩效投资所带来的损失,一定程度上比财务违规造成的损失大的多。所有这些急需我们引入绩效监督思想,更加敏锐而不是机械地去监督财政支出。另外,近几年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取得丰硕成果,预算资金更加综合,预算细化程度明显提高;连续多年的会计信息质量大检查,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得到改进;这两方面都给财政绩效监督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

二、徽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和难点分析

徽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工作从XX年年开始起步,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徽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工作,有必要对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工作实践进行再思考。

(一)徽县绩效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徽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工作起步于XX年年。根据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和陇南市财政支出跟踪问效暂行办法,结合徽县财政工作实际,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徽县财政支出跟踪问效实施办法的通知》(徽政发[XX年]37号),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绩效评价的组织方式与实施范围、绩效评价程序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作出了规定,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外部环境。财政局制定下发《徽县财政支出跟踪问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来2个一级指标,分设12个二级指标,具体细化为26个共性指标和4各个性指标,并制作了《徽县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和《徽县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范本,明确了财政局内部绩效评价工作的职责,建立起了内部协调机制,以利于绩效评价工作上的配合。

根据《徽县财政支出跟踪问效实施办法》的精神,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原则,XX年年和xx年选择了财政专项支出在五十万元以上的5个项目布置开展绩效监督检查,涉及的项目包括整存推进扶贫项目、城区三期拆迁改造、东西河道治理、工业集中区建设、金徽大道建设等项目。对项目涉及单位县建设局、拆迁办、经委、国土局、水电局、城关镇、水阳乡、银杏乡等部门XX年年度和xx年1月至6月份期间,有关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财政绩效进行了延伸检查。在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中,发现项目会计给检查组送审的会计资料,仅仅反映项目财务机构直接经办的资金收支状况,而涉及同一项目的资金却分散到相关部门和乡镇办理收支事项,与项目专门会计没有充分衔接,项目会计核算反映不出本项目投资运作的全貌,会计部门很难发挥参与项目资金全程管理和财务计划控制建议职能。项目建设资金财务进度考评和财政绩效评价基础资料不全面。检查组未查阅到项目工程投资概预算等财务基础资料,无法考评财政投资到位进度,也无法全面评价完成项目投资部分的财政绩效,更无法准确估算项目投资的资金缺口,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切合实际的筹资建议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检查组建议项目实施单位,在编制和修订项目建设规划时,编制和及时修订详细的投资预算和筹资方案,便于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监管和考评,也便于财政部门及时筹集建设资金,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产生的绩效评价报告反映问题的层次和深度还不够深入,绩效监督评价的结果还没有与预算安排挂钩,难以为政府监督和考核公共管理部门绩效提供依据。

(二)开展绩效监督评价的难点分析

早在XX年4月财政部就下发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此后又下发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开始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的绩效考评制度。从这几年实践情况看,绩效监督工作的效果还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当前绩效监督环境基础还很不完善,存在现代财政观念、绩效监督法规制度和财政绩效监督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实施绩效监督评价还存在较多的难点。

1、绩效监督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财政监督活动的法律法规,相关的一些规定散见于《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之中,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法律规范更是明显空白。有关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主体、组织实施、工作程序、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效果的责任追究、跟踪问效等方面均没有相应法律规定,没有形成制度化和系统化的监督工作机制,使整个绩效监督工作缺乏法律约束与制度保障。当前一些关于绩效监督工作的思考,在各地财政监督机构中进行,也出台了部分框架性、原则性的规范文件,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将绩效监督列入当前实质性的工作部署中。

2、绩效监督评价的氛围还未形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资金的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在财政资金的监督审计和考核方面,有关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基本理论认识不清晰并缺少基本共识,一些官员和民众仍缺乏一种公共性、效率化的现代财政观念。部分部门和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形成绩效评价的理念。长期以来,在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

财政调研报告 篇8

根据市局要求,我局立即组织财政局相关业务股室并取得国地税部门配合,对今年一季度财政经济运行基本情况、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财政增减收及增支因素等进行了分析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今年一季度财政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经济增长较为平稳,财政收入增幅不大。今年我县经济增长继续延续上年平稳态势,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1亿元,占年初预算的32.3%,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国税完成4.2亿元,地税完成1.9亿元,财政完成40万元。受重点企业集团清欠和企业所得税结算因素影响,实际财政收入呈负增长。

2、重点企业贡献显著,建安房企增长较快。一季度十强十佳企业预计实现税收5.2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5.2%,增收0.6亿元,其中集团入库4.5亿元,增收2800万元。五大集团入库税收4.8亿元,占财政收入的78.7%,十佳民营企业入库2830万元,增收2100万元,对财政收入贡献极大。由于新年度建设工程的开工与结算以及建筑及房地产企业税收清理,使房地产与建筑业税收大幅增长。

3、主体税种增幅较大,工商各税增长明显。主体税种

保持了较高增幅且增收明显,增、消、营、所得税预计完成

5.5亿元,占总收入的90%左右,同比增收1.1亿元,增长25%。其他工商各税增长明显,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增幅较大。

二、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今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7家,总数达104家,前2个月,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0.2亿元,增长56.3%,13家企业产值超5千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04亿元,增长23.9%,在全市县区中,总量第1位,增速第2位。预计一季度规模工业产值达到70亿元,增长40%以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23%以上。

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3亿元,增长46.2%;实现利润2.1亿元,增长25.9%;实现利税3.8亿元,增长20.7%;亏损企业数11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家,亏损额1258万元,增长151.6%。

三、财政增减收及增支因素分析

(一)财政增减收因素分析

1、减收因素影响:

一是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由于集团进入上市辅导期,去年同期一次缴纳存量税收,使去年一季度我县税收收入增幅高达1.03倍,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此高基数下拉低了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增幅。剔除清欠和企业所得税结算2.2

亿元的因素,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只有3.9亿元,比上年下降25.7%。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增幅总体小于上年,增收压力较大。

二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主要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继续影响个人所得税收入;提高营业税起征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扩大等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政策,也相应影响相关税种收入增长水平。

三是经济增速和政策影响。收入增长是建立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由于受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部分与地方税密切相关的经济指标,如房地产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等增幅出现环比回落,从而影响税收的增长。

四是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当前,国际经济走向波动起伏,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我县作为工业大县,外贸进出口、内销均受到较大影响,工业产销率连续出现负增长。我县光伏产业是加工组件出口,处于销售下游,在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优势,再加上欧美市场保护的影响,这两年大部分企业停产或减产,没有什么产值和税收,短期内也难以恢复。近年来,我县除少数大型重点企业外,多数中小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滑。一方面是企业贷款难,融资成本大,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是企业用工紧缺,技术工人缺口大,企业开工严重不足,不能

满负荷生产;加上节能减排、拉闸限电影响,企业难以正常生产。

2、增收因素影响分析。主要是重点企业新建、扩建项目,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增收较大。加上今年以来,我县财税部门积极开展税源调查,认真做好税收预测分析,科学安排组织收入工作。强化征管,细化措施,严格规范执法,积极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加大欠缴税收征收力度,组织收入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今年财政收入增减因素从分税种情况看,今年税收增收主要来自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城建税、教育费附加预计比去年有所下降,其他税种收入预测比去年实绩有所增长。从分行业看,重点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仍占大多数,除来自工业企业税收外,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收是地方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今年继续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县房地产行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县是山区县,人口少,房产销售已近饱和,加上我县近期没有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预计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收比去年有所减少。

(二)财政增支因素分析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根本目的.,也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保障性安居

工程建设,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等,国家政策性、强制性的民生投入较往年大幅度增长,这些都需要地方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预计今年我县财政增支达1.1亿元以上,给财政收支平衡带来很大压力。

四、促进我市财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建议

1、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引导拉动民间和社会投资,增强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

2、发挥金融和担保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职能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重点扶持实体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3、加大民生工程和重点支出的投入,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4、继续扩大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财政调研报告 篇9

凡是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大多数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政治思想课程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第一节认认门,最后一节来划重点。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一门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及对其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塑造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许多学生反应冷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政治课程内容所决定的。其实,就学术的本质而言,任何问题都是重要的,任何内容的研究和教学都可能受到尊重。更何况是由宏大的思想哲学和现实政治命题所构成的思想政治课程。造成它尴尬现状在于其非学术性的教学。所以我们本次调查主要对象就是“学”的主体——在校大学生。以期可以拨开笼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身上的迷雾。

对现在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现在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通过对个别问题的分析得出学生们所希望的课程教学形式。将这些结果报告给老师,依据这些结果并结合本课程、本校的条件、规定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期摆脱近来尴尬地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座率。

通过调查了学生上课情况,发现“每节课都去”的只有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总结“从没去过”的选择,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必然有人从来没有去上过课。调查了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现象的认识,其中就有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很正常”。通过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态度是不正常的。而且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去上课的学生都会听课的。

通过调查了了解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性的认识,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必须有”思想政治课,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可有可无”的。同学们认同思想政治课存在性的必然性。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同学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学认为学习思想

政治课对于理解、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超过半数的同学认同它在大学生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大部分同学也认为它对一些现实问题有帮助。

那么我们就要弄清楚,既然有这么多的人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它在大学里却是一门地位尴尬的课程?

同学们普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浪费时间,虽然同学们都认为思想政治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因为本课程由宏达的思想哲学和现实政治命题所构成,内容繁琐、理解较为困难,而且虽然有现实意义但是实用功能不是太大。在讲求实用与经济效益的今天,确实很难以吸引学生。

学生厌学。主要原因有:(1)实用主义影响(2)抵触情绪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不少学生上思想政治课就是“为考试过关”,还有的认为“思想政治课只是党用来思想教育的工具罢了”。总之,种种理由不一而足,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教学方法单调。许多教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色彩缤纷,声、光、电交相辉映,影视动画交替出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未能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本身的重复以及枯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重复性的表现为与中学教学内容重复,思想政治课程之间内容重复。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是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方向的思想保障,也是确保其蓬勃发展的人才要求。 解决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课现状不理想的策略:(1)思想政治教师要提高威信力。思想政治教师要努力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其在大学生心

目中的威信力。(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本教师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很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职责和任务不同, 但地位是平等的;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虽然学生在学习成绩、个性特点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教师眼里每个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3)教学方式多样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在教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在教学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趣味性,在对专业知识学习进行加强的前提和基础上,教师必须注意提高教学技巧。(4)改革考核方法。思想政治课考试可采取演讲、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演讲或者小论文以及调查报告等形式,则可以鞭笞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在完成论文以及调查报告的时候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只是巩固和复习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当代大学生一个提升自身素质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应该共同努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佳显著。以往的政治课,通常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和教材内容限制,导致有些问题无法具体和深化。要发展个性,培养兴趣,落实素质教育,使教师轻松,学生愉快,很有必要将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教师考核学生也可采用实践报告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让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有用之学;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深入地认识社会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当代大学生也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充分调动自身上课的积极性,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容能够真正的成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向导。

2024财政局自查报告


岁月如梭!忙碌的时间过去了,岁月匆驶。这一阶段的工作即将结束。是时候该考虑撰写工作总结这件事了。工作总结是审视自身的必要因素,在这里准备写好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2024财政局自查报告,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财政局自查报告(篇1)

按照“梅监综[20**]2号”文件通知要求,我局就20xx年和20xx年在实施行政管理中,依法履行财政职能工作情况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XX县纪检监察部门的纪律监督下,20xx年和20xx年我局进一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有效发挥财政政策制定执行和财政资金统筹、分配、监管职能,保障了财政资金效益和安全,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依法加强收支管理,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征收和支出管理,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行政职能。20xx~20xx年,我县实现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20xx年我县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xx年以来,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减速下行风险逐步显现,同时,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财政征收难度加大,但是我们认真执行财政收入征收有关规定,落实收入责任制,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20xx年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919万元,比增7.7%;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820万元,比增30.1%。20xx年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732万元,比增22.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698 万元,比降29.7%(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收)。

2、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支出规模也相应扩大。我们按照“有保有压”和“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勤俭节约”的思想,坚持节支就是增收,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确保人员工资、机关正常运转和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文化、农林水等重点支出需要,在确保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加强项目支出管理,保证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xx年全县财政总支出136670万元,比增 38.7%;20xx年全县财政总支出153482万元,比增12.3%。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

3、预算编制科学合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结合闽清实际,科学合理地编制收支预算,细化了预算项目,规范了收支行为,强化了预算约束力。经县人大会依法审议通过预算编制安排。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在20xx年部门决算工作中荣获全市第二名;经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依法审议通过的 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是:全县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含水口)51800万元,比增1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399万元,比增14.8%;政府性基金收入37000万元,比增17%。

(二)认真执行财政政策,资金效益成果丰硕。20xx、20xx年国家的财政政策改革进一步深化,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规范性文件、制度规定相继出台,各项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依法认真地执行好各项财政政策制度,依法加强专项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监管,是各级财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务。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好用好政策,依法加强财政监督,努力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在“三农”、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财政资金效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xx年共下达财政支农资金16477万元,与20xx年8988万元相比,增长54.5%。其中:水利资金6855万元,比上年1845万元增长271.55%。林业资金4010万元,比上年3182万元增长26.03%;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1629万元,比上年584万元增长 178.94%;农业项目资金1231万元,比上年691万元增长78.21%;财政支农专户等2612万元,比上年2552万元增长2.36%。 20xx年县级以上财政下达水利建设项目资金6855万元,比上年1845万元增长271.5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针对性强,20xx年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1017万元,省级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油茶基地示范项、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建设项目等累计投资384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效益显著,两年来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287个,项目总投资6707.95万元,兑现财政奖补资金1792.19万元。惠农直补资金及时到位,两年省下达我县种粮农民综合直补资金2022.78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970.89万元;油价补贴957.46万元,库区移民后扶资金1303.08万元,都按时全额兑付。

2、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xx年全县共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2477万元,受助居民6591户,11328人;拨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2073万元,受助居民35784人;安排新农合补助资金5941万元,将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20元提高到260元,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安排资金2597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安排财政资金125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配套设施建设及县级医院等项目建设,不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社会事业发展支撑有力。20xx年和20xx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33099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财政资金3729万元用于文化、体育、计生发展,落实了相关政策;20xx年安排交通项目建设资金9969万元,梅溪新城开发建设资金11000万元,旧城改造资金5575万元,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依法加强财政监督,资金运行有效安全。严格依法、规范程序是财政资金有效安全的根本保证。在依法履行财政职能过程中,我局做到每笔资金的使用拨付都有依有据,20xx、20xx年度共办XX县长签批办件1270件,每笔资金运行程序正当、规范、公平,从未发生不公平、不正当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

1、财政管理格局更加完善。20xx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出台了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对乡镇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扣支”的管理体制,调动了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xx年乡镇地方财政收入18300万元,比增18.5%。按照全省统一部署,20xx年我县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于20xx年11月全面完成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和国库集中支付平台建设,我县136家改革预算单位全部上线运作。建立起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20xx年通过非税收缴系统缴入财政资金3727万元。

2、财政资金运行更加规范。20xx年11月县纪委监察局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XX县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的工作方案〉》(梅纪综[20xx]28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预算指标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业务科室间指标管理、资金缴拨和资金对帐等制度,使财政管理、监督和运行更加规范高效。加强财政票据监管和稽查,加强票据源头监控,实现“以票管费”、“以票促收”。同时以票据电子化改革为切点,有效地监督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建立财政专户清理整顿与归口管理工作制度,有效防范收费单位及人员开具虚假票据、私设“小金库”、贪污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乱收滥支等腐败现象。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规范和整顿会计秩序,对单位会计核算是否合法、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完整、是否存在会计造假行为等问题依法实施检查,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等财政监督检查以及“小金库”治理的常态化紧密结合起来,对被查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使财政管理、监督和运行更加规范、高效。

3、财政监督效益更加突出。按照《XX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公务用车控办手续,进一步规范了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节约了财政资金。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福建省招标投标条例》以及相关政策,有效实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20xx至20xx年共组织政府采购102 批次,采购预算金额6464万元,实际采购金额5971万元,节约资金493万元,有效的提高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财政投融资项目评审暂行办法,20xx年审结建设工程预、结算评审项目85个,送审金额29133万元,审定资金26799万元,核减金额2334万元;20xx年共审结建设工程预、结算评审项目76个,送审金额31789万元,审定金额28622万元,核减金额3167万元,两年共节约财政资金5501万元。

两年来,我局为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理财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条工作措施:

1、抓组织,明确依法行政责任。局党组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协调和指导,形成了局党组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依法行政工作格局。建立局领导、科室负责人和一般岗位自我防控机制,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责任分解到每个科室,每个工作岗位,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形成“科室都有责任制,人人都有责任心”的良好局面。

2、抓教育,增强依法行政意识。针对财政执法特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精心安排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行政执法讲座、财政监督检查、执法工作经验、分析典型执法案例等专题培训,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依法行政工作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财政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创新财政廉政文化建设,把依法行政有效履行财政职能教育与党风廉政反腐倡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思想意识。

3、抓制度,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不断建立健全财政工作内控制度,以财政预算管理、资金拨付、资金监管等财政主要业务为内容,制定财政内控制度,通过优化流程、责任分解、要素控制、内部制授权等措施,将工作责任合理分解。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等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限额标准和有关规定,规范公车使用、公务接待、公务考察等行为。坚持内部稽查制度,加强内部考核,将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纳入财政日常工作中,局长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和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状,并按照目标责任状细化考核。通过制订《XX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暂行办法》、《XX县财政国库直接支付和授支付范围暂行规定》等制度,全面推行国库支付制度改革;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保证了我县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现代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将依法行政行为纳入信息化管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营造了依法理财工作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

20xx 年和20xx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随着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进和财政事业改革与发展,公共财政涉及面越来越广,社会各界对财政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这些都对加快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这次自查,我们发现,在新形势要求面前,我局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观念不强,水平不高;各科室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进展不平衡;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财政监督和制约机制还不健全等。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开创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财政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财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保障财政职能更好地发挥。一是要进一步提升财政法律制度建设质量,强化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二是要多措并举规范财政执法行为,加强财政行政执法程序建设,深入推进财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是要积极稳定地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加大财政预算公开力度;四是要切实增强财政行政监督效能,严格财政行政问责,加大财政执法监督力度;五是要大力营造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良好氛围,做好财政“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健全财政干部学法制度,探索法制宣传教育新模式,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不断提高财政工作水平。

财政局自查报告(篇2)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经信局党委把着力解决重业务、轻党建、机关党建主体责任不清、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就党建抓党建“两张皮”等“灯下黑”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领导重视

党组书记、局长唐清平就认真贯彻落实县委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把全体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上来,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工作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要认真学、反复学,充分领会精神实质,并运用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二、制定方案狠抓落实

采取“四抓四强”措施,解难题、补短板、促规范,有效夯实机关党建工作基础,彻底改变重经济、轻党建的“灯下黑”工作模式。要通过严肃机关党内政治生活,点亮支部、唤醒党员,使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党组织和党员成为聚拢在党中央灯塔周围的灿烂群灯,把党的理论政策之光放大传递到全党全社会。

一是抓学习强信念。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把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两学一做”融入到“三会一课”之中,作为基本内容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健全支部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建立学习型机关党组织,与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旁听活动,并对学习记录、学习笔记等台帐资料进行核查,以此作为学习情况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二是抓责任强担当。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立了县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机关工委负责、部门党组指导、基层党组织落实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完善了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机关党组织协调推进、基层党支部具体落实、内设部门负责人“一岗双责”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按照标准化建设,机关党委书记和党总支(支部)书记由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负责人兼任。

三是强化“一把手”抓机关党建的主责主业意识,切实解决主体责任不清问题。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管理,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

四是全面开展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并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对评出后进的党支部。严重格按照“三分类三升级”的标准进行整改、完善落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迈向新高度。

财政局自查报告(篇3)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西泉分校关于申报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申请报告

大泉乡民模创建办:

我校于2011年顺利通过地区文明单位复验。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开展学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树新风等活动。近年来我校荣获“乡先进基层党组织”、“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乡教书育人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未发生一通过全校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各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方针,加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落实文明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增强职工的团结意识。经过努力,近年来我单位未发生任何有关民族不团结的事情。积极开展教育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真正创建了一个和谐、团结的单位。

一、加强教育,广泛宣传,增强全体职工“讲团结、创文明”的意识。近年来,我们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作为常年讲、常年抓的一件大事。为了树立教育单位的良好形象,我校内抓素质,外树形象,要求全体教职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态度和蔼,严防生硬,做到文明教书,使全体职工树立“团结是和谐的基石”的思想。另外,我们积极组织职工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到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二、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民族团结创建的浓厚氛围。构建和谐家园,我们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学校党支部书记亲自抓,负全责。由副校长具体负责民族团结争创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责任连带。我们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创建、文明保持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真正做到民族团结活动深入每位师生内心。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到每个人,严格执行文明建设指导规则,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经自查,我单位符合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条件,现申请予以检查!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西泉分校

2013年1月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西泉分校关于申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单位的报告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西泉分校

2013年1月

财政局自查报告(篇4)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老干部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天,各位领导来到我行进行检查,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鼓励,恳请各位多指导,多批评、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努力工作。今后我们会继续把老干部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行大局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不断在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进一步把中央和总省行关于老干部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落实到为老干部服务的具体行动上去,切实解决老干部在生活、就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

1、我局党委非常重视老干部工作,将老干部工作列入了党委工作议程,纳入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内容。每年的老干部工作做到有研究、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

2、局党政主要领导经常过问老干部工作,分管领导能够尽职尽责为老干部服务,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办理老干部的日常具体工作。

3、按照上级要求,我局及时成立了卫生局机关老干部党支部,选配了一名支部书记和二名支部委员。建立健全了符合老干部特点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党费的收缴和管理。上级返还的党费全部拨给老干部使用老干部自查报告范文老干部自查报告范文。

4、不断推进老干部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引导他们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局机关老干部党支部于年达到老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年被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评为全县老干部先进党组织。

5、尽力完善老干部工作条件,在局机关用房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为老干部提供了近4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所,并配备了足以满足老干部活动所需的器材设施。

1、精心组织老干部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教育活动。分期分批安排老干部到局机关业余党校和县老年大学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和有关知识的学习培训。

2、上级印发的有关文件能及时送老干部传阅,县里举办的重要报告会能按规定通知老干部参加。卫生局每年元旦或春节前都要召开一次老干部座谈会,向他们通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3、每年都要提供一定经费,组织老干部进行就近调研考察或外出参观旅游。xx年中,老干部到全县乡镇卫生院调研考察四次,赴井冈山、庐山、韶山观光旅游各一次,使用金额近5万元。

4、指导和帮助老干部成立了老年体协、老年科协等组织。通过这些组织,不但丰富了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他们发挥余热作用搭建了有利平台。近xx年,老干部共开展医疗卫生下乡四次,撰写了科学发展和科学养生方面的论文8篇。其中一篇被市委老干部局授予一等奖,5篇被县老年科协授予优秀论文奖。

5、积极组织老干部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关心下一代、扶贫济困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为老干部订阅了《老友》、《康乐寿》等老年杂志。每月组织老干部进行二次政治理论学习,使老干部做到了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1、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建设,建立健全了老干部的“三个机制”,及时落实了老干部的生活费和医药费,并优先保证了老干部的“阳光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对生活困难的老干部,能给予一定的资金帮助,对年高体弱或生病住院的老干部,都会及时前往走访慰问。

财政局自查报告(篇5)

财政局自查报告文章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标题:财政局自查报告

概述:本次自查报告旨在真实反映我局在执行财政政策过程中的表现和经验,对自身行为和决策进行深入反思,即使是失败或错误也要面对并从中学习。通过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正文: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财政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我局开展了自查工作。

二、自查内容及结果

1. 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严格按照预算批复开展各项支出。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实际执行中存在困难;还有一些单位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整改。

2. 财务管理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了财务管理流程。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单位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账目混乱、票据管理不严格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还可能导致财务风险。

3. 资产管理情况

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和维护。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单位存在资产管理不善的问题,如资产流失、损坏等。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资产的使用效益。

三、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三是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实现高效监管。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自查工作,我局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体系,提高人员素质,推动财政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手段,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努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财政局自查报告(篇6)

县政务督查和目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xx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财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倾心打造‘四个强县’”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全年财政工作目标,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理财思路,扎实推进各项财政工作有序开展,确保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保障了基本和重点支出需要,为促进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按照霍政〔20xx〕80号及霍政办〔20xx〕107号、108号文件规定,经逐条对照,现将我局20xx年目标管理任务完成情况自查如下。

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对“财政收入增长25%以上”、和“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坚持依法理财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力争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加强公共财政建设,不断提高财政对公共需求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两条的落实情况。

1、20xx年初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我县8.81亿元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增长25%。一年来,我们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切实加强对财政收入工作的组织领导;印发《关于做好20xx年财政收入工作的意见》,分月下达量化指标,加强调度考核;强化监管,坚决制止随意减免税,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全县财税部门加大征管力度,加强了对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税收征管,确保主体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坚持“抓大不放小”,认真摸排税源,强化零散活税征收,确保收入应收尽收,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9亿元,占年度预算102%,同比增长27.6%,超年初预算1868万元。收入总量位居全市县(区)第一位。总量在61个省直管县中名列第14位,较上年前移3位。其中国税完成38225万元,占年度预算70.8%,同比下降14.1%;地税完成27720万元,占年度预算108.7%,同比增长45.3%;财政部门完成24055万元,占年度预算278.7%,同比增长246.6%。财政部门自征耕地占用税、契税合计2888万元,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打下基础。

2、严格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科学安排支出,突出重点,保压并举,优化结构,保证了法定支出、社会保障、民生工程、抗灾救灾等支出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全年完成财政支出235016万元,占年初预算167.8%,增长33.8%,在上年17.7亿的基础上,连跨6个亿元台阶,支出总量位居全省61个直管县第一位。其中专项支出完成13693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9.3%。全县工资性支出58500万元,较上年增加7919万元,有效保证了县乡工资发放。

在各大类支出中,教育支出(含工资性支出)56826万元,占年度预算120.5%,增长12%,占财政支出总量的24.2%。医疗卫生支出29371万元,占年度预算306.1%,增长92%。农林水事务支出33062万元,占年度预算172%,增长29.1%。其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整治经费7630.2万元,用于村级补助支出2447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060万元,占年度预算156.8%,增长25.9%;其中计生事业费支出5796万元,增长35.6%。科技支出1205万元,增长48.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93万元,增长6.6%。公共安全支出10678万元,增长8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555万元,占年度预算168.8%,增长54%。

在切实保障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保改革。全面兑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5921万元,惠及教师12455人,确保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推进。财政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争取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办案经费)1634万元、业务装备经费指标1464万元;燃油税改革争取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215万元,两项改革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各项工作进展平稳。

3、完成国库集中支付转轨。高度重视,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组建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制定《XX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9个配套改革文件,构建安全、高效的结算网络信息系统,加强业务培训,保障改革有序进行。7月份起首批在县直14个单位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12月份对所有98个纳入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管的县直部门和单位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完成由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出的顺利转轨,在进一步简化会计核算、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的同时,有力地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对“积极推进县域金融体系和平台建设,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担保公司,促进庆发集团小额贷款公司尽快投入运营;引进徽商银行入驻我县。”、“发挥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资金作用,完善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制度,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信贷环境”两条的落实情况。

1、按照打造“财政强县”的目标要求,通过争取项目、多元融资等方式,加大投入,倾力促进投融资经济发展,推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城镇经济、财政金融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不断推进财政职能转变,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保障财政经济可持续增长。向市融资城投债1亿元、向省财政争取地方债6500万元,用于土地收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投公司积极搭建与省建行合作平台,完成总额4亿元的城建贷款授信评估。注资3000万元,组建兴业担保公司,已担保贷款3743万元,完成财政贴息14.5万元,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融资难题。

2、大力扶持,促进投资1亿元的安徽海发贷款担保公司投入运营,20xx年在我县开展担保2亿元以上,为缓解我县企业贷款难做出了显著的成效。

3、积极争取,徽商银行入驻我县的前期选址、筹备等基础工作正稳步推进。

(三)对“抢抓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及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和沿淮三市六县发展等机遇,把握上级资金投向,加大“以奖代补”力度,促进多编快报项目,确保争得应有份额”的落实情况。

20xx年,一年来,紧紧抓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机遇,通过预算安排、争取项目、多元融资等方式,加大投入,推动 “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城镇经济、财政金融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保障财政经济可持续增长。

积极支持工业经济。全年县本级财政列支7387万元,用于税收返还、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纳税大户奖励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同比增长111%。利用上级扶持专项、土地出让金、探矿权价款等,投入近2亿元,支持“三区两园”建设,同比增长4.2倍。倾力扶持农业经济。全年共列支7856万元,用于粮食加工、畜禽养殖、新农村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当年投入796.8万元的孟集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投入935.4万元的花园镇1.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在稳步实施;投入资金9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40万元),完成庆发集团和华安达集团两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取得了预期效益。激活城镇经济。县本级预算内列支4000万元、土地出让金列支557万元、向市融资城投债1亿元、向省财政争取地方债6500万元、向省开行贷款1800万元,用于土地收储、安置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财政金融经济。注资3000万元,组建兴业担保公司,全年累计担保贷款3743万元。财政列支各项贴息513万元,撬动金融部门新增投贷11.5亿元以上,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融资难题。搞好项目经济。抓住国家大力拉动内需契机,我局与有关单位配合,共申报项目336个,到位资金11.5亿元,增长72.5%,促进了农业、水利、交通、教育、环保等事业发展。争取中央老区项目资金971万元,用于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对“全面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的落实情况。

20xx年,我局牵头实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圆满完成,当年夏季农作物投保166万亩,能繁母猪投保 7.2万头,奶牛投保422头,收取农户自缴保费474万元,保险金额达62400万元。同时,强化履约理赔,共打卡发放理赔金额1894.7万元,其中理赔水稻1269.8万元、小麦152万元、油菜241.2万元、能繁母猪损失231.7 万元。20xx年午季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工作顺利开展,全县共完成小麦、油菜投保124万亩,能繁母猪投保7.25万头,奶牛投保317头,收取农民自缴保费351.3万元,农作物投保率达86%。

(五)对“确保各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及时安全发放”的落实情况。

20xx年,我县继续深化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补贴惠民资金“一卡通”发放长效机制,大力开展“惠民直达工程”试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配合,强化资金管理和制度建设,规范发放程序,提高发放效率;开拓创新,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统一跨机构批量打卡发放到户;在两年一度的综合考核中,第三次荣获全省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一卡通”打卡发放工作一等奖,工作经验在全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大会上交流。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财政补贴惠民资金4大类35项,较上年增加10项;发放补贴资金总额4.3亿元,净增7449万元,增长21%,资金发放总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农民人均受益307元,人均增收50.3元。各项补贴资金的及时足额打卡到位,在落实补贴政策,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拉动了内需,刺激了农村消费。

(六)对“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落实情况。

我局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会同有关单位,已完成对16家国企改制企业的验接收,保护了改制企业的相关资料、剩余资产及资金安全,巩固了国企改制成果。积极参与4家企业“退二进三” 工作,及时拨付迁建资金2114万元,推动了“退二进三”工作顺利进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XX县财政运行总体情况良好,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总量仍然不大,在全省位次仍然不高,且人均指标在全省位居中下游。二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财源建设成果尚未完全显现,20xx年的财政持续高位增长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三是经济社会事业建设任务繁重,资金需求不断增大,法定支出、社保支出等呈刚性增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四县本级财力少,财力对上依存度高,县级调控性差,财政保障能力脆弱。五是新时期改革发展对财政干部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财政干部知识老化、人才缺乏日益显现,财政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乡镇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财政投入亟待加强等等。

三、20xx年财政工作计划

新一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的重要原则,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明确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建设 “农业强县、工业强县、财政强县、民生强县”总体要求,坚持财政增收节支,锐意改革创新,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工作思路是: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做大财政蛋糕,增强财政实力;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保工资增长,保法定支出,保民生工程实施,保社会事业发展;加大财政管理力度,细化监管措施,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做好八项工作:一是加大投融资力度,促进“三区两园”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二是强化协调机制,做好依法征管,努力做大财政蛋糕;三是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科学编制财政预算;四是细化工作措施,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五是科学制定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六是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七是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八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财政局自查报告(篇7)

xx市卫生局

按照国家和我省医改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医改工作继续统筹推进医疗保障、项目建设、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大病保险、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持续深入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情况。

(一)增加合理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力度

20xx年到20xx年,xx市有6家卫生院建设项目,总投资113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00万元、省级配套58.5万元。除常平卫生院外,其它卫生院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就诊环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正在建设的人民医院病房楼建设项目,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建筑面积53700平方米,设计床位800张。20xx年7月23日完成招标工作,中标价2.37亿元,工期二年,已于10月16日开工建设。目前,基础工程,挖基坑已经结束,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xx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xx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地方财政配套、贷款、融资等渠道,投资3000万元对原xx市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改造后,于20xx年3月份进行了整体搬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挪作它用。我们将资金采取封闭运行的模式,工程款根据工程进度按程序进行拨付,由施工单位和项目单位提出申请,经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三家按工程投资额度确认后批准拨付资金。项目建设资金直接到达施工单位账户,杜绝了截留、挪用资金等现象。经国家、省、市多次对我市卫生项目的检查、指导,都对我市的卫生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二)深入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

一是巩固完善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巩固扩大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个人缴费标准达到120元。调整完善20xx年度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的统筹补偿政策,适当提高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严格控制目录外和自付费用占比,进一步缩小政策报销比和实际报销比之间的差距。二是健全大病保障制度。继续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着力解决好参合农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自20xx年5月20日起,大病保险起付线、封顶线、保障范围不变,适当提高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1.5万元—5万元(含5万元)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按60%的比例给予补偿, 10万元以上部分按70%的比例给予补偿。三是深入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在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展按新农合病种付费、单病种分组付费、按床日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其中,单病种分组付方式改革,原则上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病种数不少于20种,县级综合医院不少于60种,县、乡级专科医院原则上不低于50%的住院病种。

认真落实35种重大疾病保障政策和25种常见病定额补偿政策。四是推动建立新农合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新农合报销政策调节作用,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差距,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结合实际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病种范围,积极建立以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

(三)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重大疾病参合患者受益水平,更好地保证我市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运行,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在前期全市筹资期间,大力宣传大病保险工作,全市参合群众都参加了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补偿工作开始后,新农合一方面积极为平安公司协调办公场所,一方面做大病保险好筛选和补偿人员通知工作。适当提高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1.5万元—5万元(含5万元)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按60%的比例给予补偿, 10万元以上部分按70%的比例给予补偿,20xx年10月1日起实施大病保险,20xx年5月20日起适当提高标准,5月20日前已享受大病保险补偿的参合患者,按上述规定重新核算补偿金额,截止目前以补偿400余人,补偿金额达300万元。

(四)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药价虚高问题,我们采取四项措施保障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一是保障常用低价基本药物供应。取消对列入国家和省低价药品清单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允许生产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增强配送积极性。对原来在集中采购目录内采购不到的药品,可以通过替换厂家、替换规格等方式进行网上采购,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二是落实常用低价非基本药物配备。根据国家、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20xx年12月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药学相关专家从国家和省低价药品清单中遴选50种常用的、可纳入新农合医疗报销范围内的非基本药物,逐级上报省、市卫生计生部门备案。待审核通过后,基层医疗机构将增加80种非基本药物供临床使用。三是加强基层药品采购配送监管。督促配送企业按照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数量及时配送,尤其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服务,对于配送到位率低的,通过约谈、通报批评等形式限期纠正。对需求量小的药物及急救药品,提前与配送企业沟通,以确保临床需求。四是推进合理用药宣传培训。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优先使用低价药品的意识;加强对群众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不良用药习惯,营造良好的合理用药社会氛围。

(五)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继续开展16个一体化村卫生室标准化项目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二是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工程。组织乡镇卫生院30名技术骨干参加省专业技术培训。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专业技术培训,举办两期共669名乡村医生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等业务培训。三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时顺利完成市二院整体搬入人民医院老院工作。市二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从20xx年2月25日起至3月9日,用13天的时间,提前完成医院搬迁工作,方便了群众就诊。搬迁之后的3—4月份,门诊、住院人次分别达24561人次和1592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2.7%和28.7%。搬迁后的医院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环境更为改善,服务大为提升,就诊更为便捷。

(六)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动市医院、中医院、市二院、妇幼保健院等四家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完善药品及高值耗材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院管理、提升保障水平、建立有序就医格局、强化服务监管等方面的重点改革。二是继续推进建立医疗联合体,积极与焦作二院联系,加快推进二院与xx中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行探索。继续开展市直医疗单位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市级四家公立院医院与六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派驻医师10名,举办业务培训讲座5场,开展义诊11次,城乡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次。

(七)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一是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继续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施每人300元的补助。累计补助农村孕产妇20xx名,补助资金63万元。继续开展农村孕产妇增补叶酸项目。为农村孕产妇免费发放叶酸,补服叶酸415人,发放叶酸1123瓶,叶酸服用随访率达到100%,新生儿缺陷率继续呈下降趋势。二是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今年4月份起,继续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慢性病人免费体检活动。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常规体检、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十余项,体检结果将作为对此类人群正规用药、饮食方面、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指导依据,对有效降低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预计,我市今年共有62000余名65岁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人受益。三是持续推行“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服务。20xx年4月份以来在全部公立医疗机构推行先住院后结算的新的诊疗服务模式,共有7万余人次享受,占入院人次的70%以上,回访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9%。

财政局自查报告(篇8)

2015年,地区财政局党组在地委组织部和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访惠聚”活动,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地委、行署中心工作大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促进财政工作全面发展。根据要求,地区财政局党组组织专门力量,对党建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上半年情况报告如下。

我局把党建工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找准党建工作与财政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党建创先水平,推进财政各项工作的落实。始终把党建工作列入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召开专题会议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落实“一岗双责”,制定了2015年局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调动和发挥局党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期讨论、研究、指导机关党建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形成领导班子带头,全体党员人人参与党建工作的格局。明确提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中全会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理论武装工作;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明党的纪律,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党组书记带头抓,党组成员分工抓、党支部具体抓、党政干部共同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1.推动“访惠聚”活动落地生根。为扎实开展好“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地区财政局选派29人入住大营门村、建设路社区和融合社区,通过深入群众、经常联系、征求意见等方式,亲身感受群众冷暖,了解群众所想所盼,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切实使“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取得成效。深入群众掌握民情。统一制定活动计划,围绕群众所忧所盼、所思所想,每天做好入户计划,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做到困难户必访,必问衣食冷暖;返乡大学生必访,必问就业现状;老党员老干部必访,必问发展良策;上访户必访,必问事情原委,掌握每个农户的基本情况,确保走访活动做到不漏一户一人。经常联系了解民需。与农户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掌握他们详细情况,把贫困户、返乡大学生、上访户、老党员老干部等作为重点联系户,每到一户,详细记录他们反映的问题,认真填写民情日记,整理和掌握每个农户或社区居民所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建立问题台账,限时整理,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真情服务为民解忧。围绕走访农户所需问题,从掌握群众最心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着眼于从小事做起,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做起,真正为农户(社区居民)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努力解决好广大农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访惠聚”走访活动,认真总结活动经验,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建议,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坚持边学边改、边干边改,不断坚定住村(社区)工作组的工作信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认真落实各项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以重点工作的新突破,推动全局工作上水平,以服务工作的大改进,带动全局机关形象的整体提升。一是抓好日常管理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制”、AB角制、一次性办结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机制,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的发生。二是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推动各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信息向社会逐步公开,进一步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提升了预算管理水平。三是坚持依法理财。严格遵守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财税法律法规,减少政府自由裁量权,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四是规范理财行为。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编报预决算,按规定的用途拨付和使用财政资金,预决算编报都要做到程序合法、数据准确、情况真实、内容完整。五是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加大规范性文件管理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方位规范了财政政策法规、会计、财政票据等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和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监督的业务操作程序。

1.严格党内生活。领导班子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并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会,同普通党员一起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局党组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要求全体党员正确行使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纪律监督,严格个人纪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内组织制度。对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财政局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局党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党总支和各支部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党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并经常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

2.认真做好党组织的管理工作。目前财政局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71人,其中在职党员55人,离退休党员16人。切实加强对各支部的日常管理,定期对组织生活会的召开、“三党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党员登记册的健全、党费的收缴和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开具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今年重新核算党费,由专人负责按时、按标准收缴;按不低于局干部职工工资总额2%的比例,将机关党组织活动经费列入行政经费预算。今年,用于列入局基层党建活动、教育培训等的'经费预算超过10万元。

3.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发展党员过程中,认真落实民主公开集中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和“两推一公示”等各项制度,会议记录、档案材料等规范、齐全。对提交入党申请的同志,根据其政治思想、日常工作表现和考核结果,定期进行考察,并挑选表现优异的同志参加培训班,将考试成绩合格并符合入党条件的同志及时吸收为预备党员。今年预备党员如期转正2名,新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全部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进行。

4.扎实推进党务公开。严格落实《地区财政局2015年党务公开目录》,坚持把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特别是确定对上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党组织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政策措施、重要人事变动、大额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等为及时公开内容,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增强了党务公开的实效性,扩大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1.贯彻党内民主监督。财政局党组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从严治党方针,重视搞好党内民主监督,思想认识逐步深化,民主气息更加浓厚,制度落实不断加强,党组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为坚强党组领导提供了有力保证。牢固树立依靠制度抓监督的思想,结合实际对监督制度规定进行细化、完善和配套。局党组制定出台了《地区财政局“五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等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决策票决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通过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有力维护了党的政治纪律,机关各支部和党员干部高举旗帜、听党领导、履行财政使命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定;有力保证了政令畅通,执行上级指示坚决认真,在推进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有力促进了班子自身建设,班子的团结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作风形象进一步端正。

2.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财政局坚持把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作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书记讲党课制度,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计划全年不少于24次,时间不少于12天,每次集中学习研究1-2个专题。各党支部(党总支)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开展好学习讨论。二是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安排党员干部的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理论培训等,以组织党员学习,提升党员素质,加强责任管理,以增强服务本领为目标,以争创先进、服务群众为落脚点,积极开展党员轮训,组织党员带头学知识、树新风,通过干部在线学习、党校培训等经常性教育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了党员轮训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健全考学评学制度。把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制订和完善相应考核标准,年底根据干部在线学习情况和各类集体学习的考勤情况,计入年度考核总成绩。五是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制度。通过集体交流、媒体宣传、内参反映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运用于地委、行署决策和实践中。

3.严格党员发展。把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结合局机关党支部党员发展实际,切实在申请入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考察对象等各环节把好关,严格执行预备党员预审、有关工作向上级党组织备案等新规定。

4.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一是认真做好2015年局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局领导干部准确把握填报要求,增强主动接受监督意识,全面、准确、及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没有隐瞒、虚构个人事项。二是严格落实地区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局主要领导外出一律按程序请示地区分管领导,及时将假条报组织部干部监督科备案,领导干部报备表报地办备案。三是加强出国证件的管理,对持有因私出国证件的干部进行审核,做好登记工作,对违规办理的干部如实上报予以取消。四是我单位现有领导干部四人,不存在领导干部超职数配备情况。五是我单位高度重视吃空饷情况,坚决遏制造成财政资金浪费的情况,不存在吃空饷问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地区财政局将局党总支办公室与组织人事科合署办公,并根据工作需要,对领导工作进行了重新分配,做到交叉任职。根据局基层党组织工作和组织人事工作分属不同领导分管的情况需要,建立了局机关党建工作和干部人事工作的协调议事机制,落实局党建工作与干部人事工作的相互协调、促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切实抓好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中心组和每周五政治学习制度,狠抓学习制度的落实,把十八大精神的精髓落实到具体的各项财政业务工作中去。坚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推动财政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注重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本领、改进工作的措施,提高执政能力的有效手段。

坚持“三党会一课”制度,认真执行党组决策、机关党委贯彻落实、党支部组织实施、党员干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完善基层组织设置,不断促进机关党建规划化,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严格发展程序和条件,提高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大力推进机关党务公开,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民主评议党员等情况在单位进行公开,结合局创先争优活动,对党员干部承诺内容建立公示栏,将党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以做到党内互相监督。

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扎实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教育,增强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把服务群众作为党组织和党员的根本价值导向,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机关服务基层活动。

推进惩防并举体系建设。切实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朽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党员干部增强淳朴的党性党风党纪意识。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结合相关财政业务切实做到工作作风的进一步改进。抓好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完善落实廉政教育、联系群众、党内监督等系列制度,开展党员评议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增强全体党员干部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紧贴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服务中心、联系群众、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的财政文化。建立和完善各类群众性业余文体队伍,丰富活动内容,强化群众参与,把财政文化建设融入财政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文化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以文化建设树立财政品牌,不断提升财政“软实力”。

财政局自查报告(篇9)

根据《州20xx年度粮食安全州长责任制考核评分表》具体项目内容,严格按照省委、州委、县委下达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今年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财农114号文件精神,县财政按照州上规定及时、足额安排发放粮食相关补贴。坚决杜绝出现挤占、截留、挪用和套取补贴等违规行为。

(二)落实管好地方粮食储备,制定县储备粮油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三)按照上级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我县财政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的管理,积极支持保障粮食安全各项工作,及时足额保障粮食安全相关支出,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符合国家规定。

二、存在的问题情况

(一)在落实粮食补贴政策方面,除中央、省级、州级财政支持外,未有相关文件要求县财政足额安排粮补配套资金。

(二)关于落实粮食储备费用、利息补贴和轮换补贴费用方面,由于县粮油购销储备总公司在20xx年12月份正忙于年度审计工作,在已通知其前来划拨粮食费用补贴资金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前来划拨,导致在该项考核任务中未能体现出按规定及时落实储备粮相关费用补贴,但此项粮补费用后续可以补拨。

三、积极总结和整改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地及时、足额安排粮食补贴配套资金。

(二)和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加强部门配合,提高工作效率,齐心协力把各项政策有力贯彻到位。

自查报告汇集9篇


在年终或者年底时,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写报告可以避免工作中的遗漏。我们撰写报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您的需求是什么编辑可以帮您整理“自查报告”的资料,以下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进一步考虑!

自查报告(篇1)

会议自查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我公司于近日举办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为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我们从前期规划、会议组织、会议内容安排等多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认真对会议进行了自查,以下是我们的自查报告。

一、前期准备方面

1.方案制定不够周详:在制定会议方案时,我们未考虑到更多的细节,导致会议当天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座位排布不清等。

2.会议人员的确认不够及时:在会议的人员确认方面,由于时间安排有限,我们未能及时将人员名单确认,并在会议前通知相关人员。

3.会议场地的安排未充分考虑到人数需求。导致会议场地过于拥挤,影响了参会人员的舒适度。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将在以后的会议组织工作中加强前期准备方案的制定,加强人员确认的工作,并提前对场地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安排,为参会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二、会议组织方面

1.会议安排不够合理:在参会人员的座位、饮食、物资等方面的安排不够周全,导致在会议中出现了短缺等问题。

2.会议管理不够严格:启动会议时,我们对参会人员的安全管理没有做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以上问题我们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将在以后的会议组织方面加强对座位、饮食、物资等方面的周全安排,并加强对参会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三、会议内容方面

1.会议主题不够鲜明:我们认为在以后的会议主题定位时,需更加明确和鲜明的表达,确保会议的打响效果。

2.会议内容安排不够丰富:会议的安排过于单一,没有为参会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们将在以后的会议中更加注重会议主题的鲜明表达,加强会议内容的安排,为参会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四、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自查中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既是我们工作的体现,也是我们需要改进的问题。我们将从中吸取教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不断的完善我们会议组织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的质量。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推进公司更好的发展。

自查报告(篇2)

作为一名柜员,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银行柜员,我们每天都面对大量的现金流动和客户服务。为了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优质的客户体验,每个柜员都应该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估。本文将详细介绍柜员自查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自我评估内容。

一、自查报告的重要性

柜员自查报告是每个柜员评估自己工作表现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检查,柜员能够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自查报告还可以帮助柜员理解自己在何种方面比较擅长,并加强个人的专长。

自查报告也是对整个柜员工作的责任心和承诺的体现。银行柜员作为金融机构的代表,需要对每一笔交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负责。通过自查报告,柜员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日常工作,减少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

自查报告还可以提高柜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自我评估过程有助于柜员认识到自己在不同方面需要提升的能力,并帮助柜员在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二、具体的自我评估内容

1. 业务准确性

作为一名柜员,准确性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自查报告中,柜员需要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完成了每笔交易的准确性。柜员应该仔细检查自己的录入和计算,确保金额和账户信息无误。柜员还应该对不同的银行业务有充分的了解,确保在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交易时能够准确无误。

2. 客户服务

优质的客户服务是银行柜员的核心工作之一。在自查报告中,柜员需要反思自己在与客户交流时的表现是否友好、专业和耐心。柜员还应该检查自己的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倾听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评估,柜员可以找出自己在客户服务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计划,以便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3. 现金管理

作为柜员,管理现金是一项必备的能力。在自查报告中,柜员应该评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处理现金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柜员应该查看自己是否正确计算和清点现金,确保每笔交易的金额和现金数量正确无误。柜员还应该检查自己是否遵守银行的相关规定,确保现金管理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4. 团队合作

在银行工作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自查报告中,柜员需要评估自己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表现。柜员应该反思自己是否能够与其他柜员和不同部门的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柜员还应该评估自己是否能够及时共享信息、提供帮助,并在需要时接受他人的帮助。

柜员自查报告是每个柜员评估自己工作表现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自我评估,柜员能够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计划。自查报告不仅有助于提高柜员的工作准确性和专业水平,还能增强柜员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作为银行柜员,我们应该经常进行自查报告,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现,以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自查报告(篇3)

一、隐患排查资料清单

1. 对校园中涉及消防安全设施的场所,如教室、食堂、小卖部、宿舍、办公用房、建修工地等进行主要检查。

2. 全面检查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或自行乱拉电源线等隐患,并及时处理。

3. 做好对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正常使用、日常保养和维护。

4. 管理用气和用火,加强巡查制度(有问题及时呼叫),对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消除。

二、检查结果

1. 消防栓供水不畅。

2. 食堂厨房的天然气报警探头被遮挡。

3. 电工房的灭火器未加以更换。

4. 重点场所的灭火器材不足。

三、隐患整治举措

1. 校园将此次检查结果通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2. 举办教师和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大会,并发送消防安全相关资料,要求班级开展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便于学生全方位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加强消防方面的资金投入,提升实验室、档案室、财会室等重点部位的防火能力。

4. 加强消防安全职责人制度,要求各级安全职责人高度重视并持之以恒,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5. 完善《消防安全工作预案》,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构建长期、有效的校园消防安全“防火、灭火”工作机制。

“隐患胜于明火,职责重于泰山”。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校园将一如既往地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宗旨,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教育,不断完善消防安全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自查报告(篇4)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一贯重视安全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管理中,一直把学生的安全教育、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对安全工作常抓不解。新学期伊始,为了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师生提供安全、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创建和谐平安校园,我校立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部署,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等成员组成的安全自查小组,对照《通知》要求,逐条逐项进行落实,并以此为契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查隐患、堵漏洞”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大检查,推动了我校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检查我们认为学校安全工作开展得细致扎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的工作方法及措施: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性、责任制。

我校十分重视和谐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这是从领导到老师的一条信念,我们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到目前我校已逐步形成了党支部、校长室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部门参与、密切配合,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新学期伊始,学校进一步完善优化了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由一把手校长同志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同志任副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政教主任、安全管理员等同志任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按职分责、各司其职、责无旁贷。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明确职责和任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直接责任人,按照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在现场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具体责任人。实行了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形成了校园安全人人有责,时时想安全,处处抓安全的良好的安全工作局面。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力争学校安全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

制度是落实的保证,为进一步落实、规范安全工作,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新学期,学校又修改、完善、落实了一系列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使师生们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有制可守,常抓不懈,力争使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本学期,学校继续实行中层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值周评比制度,加强了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与督导;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工作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落实应急反应机制;严格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制定了学生请假、班主任签字、门卫登记并验证制度、规范日常进出校园的管理;制定各部门、各科室、各类教职工管理制度,特别是涉及安全的微机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值班室、体育组等内部管理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节假日值班、值日、值宿制度,做好翔实记录,并采取责任追究赔偿机制。制定出台完善了《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班级安全制度》、《学生校内安全行为准则》、《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学校安全隐患及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大型集体活动学生安全预案制度》、《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教师家访登记制度》和《家长通知书》制度等规章。

(三)结合实际,宣传教育,做到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系列化。

学校安全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我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针对中学生年龄、生理、心理以及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把安全教育活动同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有机的结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除了利用升旗仪式、班团会、讲座、广播、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和形式外,还将根据不同的季节、学期、节假日、特殊教育日等,设计不同的安全教育活动内容、不同的活动形式。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进行防火、防水、防溺、防雷、防电、禁毒等专题教育,开展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团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校内仍存在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1、部分教室的电扇、电灯开关、门窗没有得到及时修理。该问题已经告知总务处,将在近期内对失修的电扇、电灯开关和损坏门窗进行修理。

2、教学楼的部分灭火器已经无法使用。该问题已经告知总务处,将对无法使用的灭火器进行更换。

3、学生之间的打架暴力事件较多,虽然未造成比较恶劣的结果,但需要对参与打架事件的学生进行长期的思想教育,并对打架事件进行严肃处理,防止学生矛盾升级,发生伤害、斗殴等暴力犯罪。

4、学生的自我保护及法制意识较弱。部分害学生家庭经济较好,随身携带较为贵重的财物,遇事胆小怕事、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弱,在遭遇其他学生敲诈勒索后往往不敢声张,忍气吞声。学校将对这一类敲诈行为进行严查,并加强学生的法制及安全教育,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5、部分校外人员未经登记就进入校园,这是由于学校保安安全意识不够、安全防范不到位,有时候疏于检查所导致的。将对保安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保安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严把校园大门。

(二)校园周边交通和卫生秩序还需要进一步综合治理。

1、校门交通安全,刻不容缓。学校紧邻104国道,该国道车流量大、车速快,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每学期组织多次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以预防和避免校园周边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交通安全。

2、校外食杂摊点,亟待整顿。学校存在几家流动摊贩,他们基本属无证经营,均不符合基本卫生安全要求,既影响校园周边卫生和校容,又拥堵校门交通,还使师生饮食卫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一方面还要继续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力争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挖掘内部潜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管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真抓实干,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我校安全工作新局面。

自查报告(篇5)

走读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它采用的是学生离家独自生活在学校,每天参加课程学习、参加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走读教育在很多国家被广泛应用,而中国则在近几年逐渐引入。本文将对走读教育的利与弊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广走读教育。

第一部分:走读教育的好处

1.锻炼独立性

走读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理,他们需要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在学校里,学生需要自觉遵守学校规定,并按时完成各项学习和生活任务,这对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2.增强社交能力

在走读教育中,学生需要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相处,增强互相之间的交流。学生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领略不同文化的影响。同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与同学一起协商解决,增强合作能力。

3.促进全面发展

在走读教育中,学生除了学习一般的学科知识之外,还可以尝试各种特长项目,如体育、艺术、音乐等。这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爱好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更好地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走读教育的弊端

1.对学习成绩的负面影响

走读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在外面的环境中,学生可能会分散精力,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也不会如那些留宿学校的学生那么多,这给学生的未来带去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2.影响身心健康

中小学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期,走读教育会让他们的身体疲惫不堪。走读教育学生在校复习时间短,睡眠和饮食也难以充分保证,长期下去容易产生身心问题。

3.与家庭分离

不少学生离开了温暖的家,这样的分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极为痛苦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情感问题以及对家庭的依赖情况,这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部分:尝试推广走读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广走读教育,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优良的校园环境

建设理想的校园环境,构建让人愉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可以赢得学生喜爱,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逐步习惯走读生活。

2.强化学生与家长的互动

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渠道,加强家长与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学习与生活情况。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观学校、了解学校教育情况。

3.鼓励特长培养

通过增加特长培养课程,比如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可以对走读生活进行适应和享受,增强学生对走读教育的好感,提高学习兴致。

结论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走读教育的利与弊,并找到有效的方式来改善走读生活,更好地推广这种教育方式,发扬学习和生活的优秀传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激励学生勇敢探索,全面发展。

自查报告(篇6)

插图自查报告

插图自查报告是指在制作出版物时,尤其是在出版市场逐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版单位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加强出版物的品质管控,在制作过程中对插图进行全面的审核,以避免著作权纠纷和不良影响。

在插图自查报告的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出版物涉及的所有插图及其作者,进行版权登记和审核。其次,对于所有涉及到的插图,必须全面核实其版权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犯,是否有不正当竞争的嫌疑等。

在审核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插图的质量问题。插图需要符合印刷质量要求,确保插图的清晰度、色彩和印刷效果等。

二、插图的版权问题。在制作插图时,需要确认所使用的插图版权来源是否合法。如果出现版权问题,会给出版物的生产和宣传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插图的规范问题。在出版物中使用的所有插图均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违反社会道德和文化价值观。

四、插图的创意问题。插图的类别、风格、构图、色彩等都需要符合出版信息主题和读者阅读体验。

五、插图的安全问题。插图中不得存在聚众违法、暴力、色情、恐怖和有害内容,必须保证出版物的健康性和安全性。

除了对插图进行审核和检查之外,在出版物正式发行之前,还需要对图书装帧的设计、纸张选择、品质配合等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最终的出版物更具可读性和口碑效应。

总而言之,插图自查报告对于保障出版物版权、品质和社会声誉有着重要作用。出版商需要对所有插图进行严格审核和检查,确保所有插图都合法、规范、创意、安全和高质量。同时,出版商还需要加强对出版物的全面监管,促进出版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自查报告(篇7)

范文一:

我镇严格按照《关于开展全县信息安全保密检查的通知》有关精神,对开展政府信息安全保密审查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我镇成立了镇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以及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保密审查的日常工作,对拟公开的公文、信息是否涉密进行严格把关。

及时、认真地组织涉密人员学习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保密观念和政治责任感,尤其加强对重点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抓好新形势下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能认真按照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信息公开申请、发布、保密和审核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公室坚持做到严格把好审查关,防止涉密信息和内部信息公开,保证镇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1、做好电子政务内网交换工作,一是安排了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对党政网上的'文件进行签收、办理,确保文件安全签收;二是配备了专供上党政网的计算机,该机不做任何涉密文件的处理,确保了“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

2、办公网络使用管理情况。办公网络属非涉密网,不存在混用现象。没有通过涉密人员的电子邮箱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或曾经存储、处理、传输过密信息。

对连接互联网的内部重要计算机,均配备专(兼)职安全员,严格信息发布及其他上机人员的安全责任,所有涉密文件资料(内部重要资料)没有使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进行处理,需要在网上公开(布)的信息经保密审查通过后才进行公开。

在计算机的使用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的漏洞进行检测并升级,重点检测“木马”等网络病毒,同时定期给系统及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3、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情况。经检查,党政办用于存储重要内部文件资料的计算机没有连接互连网,配备专用移动储存介质(U盘),并有登记,编号明确为内部使用,未出现使用移动存储介质或非涉密计算机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其余部门的计算机和移动储存介质(U盘)的使用程序并不严格,有时还在公私混用的现象。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方向。

1、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及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计算机使用及网络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对系统漏洞缺乏有效防范措施,今后将逐步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计算机的使用程序。

2、由于保密员(信息员)为兼职人员,受水平能力限制,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处理不够专业,从而加大计算机的安全隐患。今后将加强保密员(信息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保密员(信息员)的操作水平。

3、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导致工作较为被动。今后将加大工作和宣传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遵守各项安全保密制度的自觉性,坚持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不松懈。

为贯彻落实办发[20**]32文件,关于转发《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网络保密管理的规定》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对照《规定》进行自查,建立了保密工作和信息发布审查工作台帐,明确了保密工作责任人,现自查报告如下:

一、对涉密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主要有党政网计算机、金财网计算机、党政网外网计算机各一台,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无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的现象;没有感染“木马”病毒;没有使用过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没有安装无线网卡等无线设备。

二、非涉密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的清查,没有存储、处理涉密信息或曾经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没有感染“木马”病毒;没有使用过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三、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的清查: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了登记、编号、密级标识;没有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携带现象;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没有交*使用移动存储介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没有存储、处理涉密信息或曾经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

四、办公网络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的清查:办公网络涉密网和非涉密网定位准确:涉密网对行政并联审批网(即政务外网)实现物理隔离、履行审批手续;非涉密网没有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五、涉密载体清理情况:个人手中未履行登记手续的涉密纸质文件资料得到清理;非工作需要的涉密电子文档得到清理;未登记编号的移动存储介质有得到清理。

六、相关制度建设情况进行的清查:建立了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建立了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建立了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完善建立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完善在公共信息网络上发布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自查报告(篇8)

暴雨自查报告

引言:

2021年7月20日至22日,我国华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暴雨天气,给当地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天气,我们首先要予以关注的是如何应对及预防自然灾害。

自查情况:

我所在的单位,针对暴雨天气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自查,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漏雨: 暴雨天气出现之前,我们对单位内的建筑物进行了检修保养,修补了可能出现的漏水和漏雨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密闭性以及安全性。

2. 后勤保障: 我们对办公楼进行了分区管理,将重要资料、设备等随时备齐备用并妥善保存。同时,我们对应急设备进行了点检,确保其功能完好。

3. 安全防范: 我们严格按照管理程序进行了排洪涝,清理了雨水沟及其它积水处,避免了积水所带来的隐患。我们还储备了适量的防水布等,以便在需求时可随时使用。

4.员工健康与安全保障:在暴雨天气,我们安排实行弹性工作制度,让员工能够远程办公以及确保工作进度,同时把员工的安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确保他们可以安全顺利地到达,离开公司。

5. 应急预案:我们建立了应急预案,包括如何应对突发灾害天,明确各职能工作职责,及时吸收群众对应急预案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工作。

自查结果:

在暴雨的考验下,我们单位的自查措施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我们的单位经历此次暴雨,没有任何损失、没有任何损害,针对暴雨做好的安全措施确保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还可以减少暴雨天气对我们单位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该单位德育教育的影响力。

结论: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去预防,合理地措施与规划,减少灾害的损失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的安全措施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但是尽可能地采取预防措施可以为我们的自我保护和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好处。我们应当总结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更好的抵制风险,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自查报告(篇9)

巡视自查报告:揭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进展

近日,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件——巡视自查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份报告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进展,为我们了解党内建设的状况提供了有力的线索和证据。

报告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问题线索和落实整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报告的标题“巡视自查报告”,无疑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的决心,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性。

报告首先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巡视自查报告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坚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底线,取得了显著成效。党内形成了拒腐防变、固本强基的强大震慑,形成了清风正气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了党的形象和信誉。鲜明的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报告也勇于直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线索。报告明确指出,少数党员和干部在权力面前失去理想信念,滥用职权、敛财私利。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腐败现象呈现多样化、隐蔽化的趋势,对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这些问题,巡视自查报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报告强调,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加强自我约束,严防腐败的滋生。同时,报告还呼吁加强党内监督,以巡视自查为抓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报告建议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和加强监督检查,为党内斗争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的事业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巡视自查报告的发布,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为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进展揭示了重要的路径和方向。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全党的监督意识和能力。

作为普通党员,我们要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自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决落实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建议和要求。只有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建设出风清气正的党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巡视自查报告的发布,再次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绩和新进展。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党内监督和加大反腐力度,才能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从报告中汲取丰富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矢志不渝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财政调研报告(汇编12篇)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会有很多的报告需要写。而在提交报告时,重要的一步是要在落款处签署发文机关名称,并写上发文日期,最后盖上公章。如果你正在寻找相关的报告文案范本,不妨来看看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精心编辑的“财政调研报告”。我们非常关注您的需求,也希望您可以把这个页面收藏好,以免遗忘。

财政调研报告 篇1

一、及时召开局务会,传达落实视频会议精神

全省收支形势分析视频会议结束后,我局立即召开了局务会传达会议精神。会议强调指出,今年1—9月,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成绩值得肯定,但第四季度的征收及支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业务科室务必进一步加强领导、超前思考、提早谋划,客观分析形势,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务必向各镇乡、市级各部门传达抓收入、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把好2013年预算编制关。

二、进一步增添措施,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支任务

今年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7651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77102万元的'73.33%,比去年同期276032万元增长0.1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94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92686万元的72.36%,比去年同期175667万元下降20.6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399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21763万元的68.98%,比去年同期89162万元下降5.8%,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543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0923的78.16%,比去年同期86505万元下降35.92%。总体来看,1-9月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为此,局党组、行政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结合全省财政收支形势分析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增添举措,全力完成全年财政收支任务。

一是加强与国地税的协调,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剑南春稳定工作,便于加强当期税收征缴,请缴往期欠税。

二是狠抓非税收入管理,大力组织政府非税收入。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行非税收入信息化征管系统,由财政全面监督。同时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税(费)征收平台,严格做到应收尽收,切实挖掘非税收入新亮点。

三是协助国资局做好全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对处于闲置状态的国有资产处置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实现利益最大化,确保全年国资收益顺利完成。

四是动员全市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分析会议精神,努力增收节支。

三、切实做好财政教育投入工作,力争达到中央和省定标准

按国发〔〕22号文件精神,我市年财政性教育支出需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8%。但事实上,震后我市绝大多数教育基础设施已由江苏或中央资金投入修建,全市各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也远远高于其他县市区水平,教育硬件投入需求较小,加之今年收入形势欠佳,地方财力仍然薄弱,要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难度巨大。尽管如此,我市仍全力抓好相关工作,力争达到中央和省定标准。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法定增长要求,继续加大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支出。继续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教育经费来源,按照调整后的政策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并按规定全额用于教育。

二是加大对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执行情况分析力度。建立市财政教育支出占比目标任务监督机制,定期督查占比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科学统计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教育事业的各类支出,努力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

三是继续完善本市各类学校经费保障机制。在及时落实各项上级资金的同时本级仍投入其他落实教育的项目。

四是严格控制一般预算支出,认真清理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应返还额度,对于当年无法实现的支出一律收回,根据实际支出需要在下年度预算中安排,再将一部分非教育支出结转到年支出。

五是加大教育项目储备。教育部门要加快已安排项目的预算执行进度,同时也要加大教育项目储备,确保行政教育支出能尽快落实到项目上。

财政调研报告 篇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部门,要充分发挥经济调控、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职能作用,为实现__经济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支持构建和谐__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一、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发展取得了快速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经济增长的方式总体上仍是粗放式的,资源、环境问题仍很突出。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就是要通过财政资金和政策手段引导市场经济主体走低消耗、高效益、重环境集约型经济增长。一是落实好建设新型能源和“一带园”、推进行业结构调整的财政促进政策,大力支持我县骨干企业和基地、园区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提高生产效益;二是统筹预算内外资金,建立财政扶持资金投入、退出机制,以经济的方式,努力推动我县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三是发挥导向作用,通过财力转移和政策倾斜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四是要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保障环保执法经费,加大治理污染力度,支持改善生态环境。总之,要充分利用财政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财政贴息、担保等手段支持我县企业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和精神文化的`全面需求。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近年来,伴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增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学、体育等社会事业有了相应的发展,但是,依然相对滞后,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需求。

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就是要通过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薄弱”环节和“短腿”行业的投入力度,实现财政资源的优化。从我县情况看,就是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大力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三农”、教育、卫生、科学、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县人民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一是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进一步改变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以工养农、以城促乡。要通过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支持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进一步落实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继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等途径切实促进我县城乡的协调发展。二是要加大财政对科学、教育事业的投入,切实保证科学事业费和教育事业费的增长比例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大力支持推进科教兴县战略;三是要研究制定相关财税政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四是要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全县人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医疗设施。

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占有资源和本身能力的不同,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收入差距也快速拉大。此外,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国际发展经验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呈“金字塔”型的社会是不稳定的社会,不稳定的社会不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必须通过财政手段加以调节,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使社会变为“橄榄球”型。一是要通过提高资源税额、个人所得税征税起征点、加强税收征管等手段调节过高收入;二是要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通过确保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时发放,并建立随着经济发展适度增加工资收入的增资机制。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推行政府不同部门人员之间工资收入、津贴透明公开的“阳光”收入改革。要加大对困难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帮助困难乡镇落实兑现地方出台的补贴政策,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的收入水平,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农村“五保户”、受灾群众、优抚对象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及时调度资金,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并根据经济增长情况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总之,要通过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人群之间收入的相对均衡,缩小收入差距,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供坚实基础。

财政调研报告 篇3

摘要:我县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现状 、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有关问题、对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内部监督现状;内部监督问题;内部监督思考

一、 我县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现状

内部监督是完善财政管理、保障财政资金、财政干部双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县的具体做法:一是由监督检查科牵头每年按不低于30%的比例对局机关科室和财政所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内控制度执行等进行综合检查。资金流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是检查的重点,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漏洞和风险点,提出整改建议,促进本系统人员和资金的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开展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为加强对财政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中层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促进财政干部勤政廉政,我县出台了《**县财政局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制度》,规定中层干部离任必审,审计内容主要对离任所长任期内特别是近三年财政收支、审批事项、制度建设和日常人、财、物管理工作中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

通过近年来我们对局机关部分科室以及乡(镇)财政所的财务收支、内部管理情况的检查情况来看,虽然没有发现较大的违规违纪问题,但在有些方面仍需引起足够重视,例如: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得还不够严格、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支出审核要进一步完善、部分开支手续不完备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显示了内部管理的松懈,另一方面也提示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的必要性。

二、 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有关问题

(一)对内部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尚未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财政部门自我预防和自我纠正的机制,其存在目的是堵塞日常管理漏洞,保障财政资金运行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对其重要性并未得到财政部门的一致认可。不少人认为财政内部监督可有可无,或者认为多此一举,属于没事找事,或者认为财政部门一家亲,财政部门内的监督检查就是一种不信任,是找茬、挑毛病、故意整人等,从而对内部监督检查不以为然、不积极配合、甚至不屑一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开展有效的内部监督时,必须了解被查方的情况,需要相关科室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料,否则内部监督很难得到有效落实,无法实现真正的的事前、事中监督。另外,监督部门与各业务科室的同级关系,也使得监督工作开展得很被动,往往需要一把手重视、各分管领导的协调,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至今,尚未形成一种严格的、能够自觉执行的内部监督机制。

(二)内部监督的有效性未能充分显现

当前,财政内部监督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如何提升监督层次,即由纠错型向控制型、由检查型向复核型、由静态向动态、由感性向理性转变。二是如何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紧扣财政内部监督工作的主旨与核心,删繁就简、突出主攻方向,配置优质检查资源,聚焦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在关注风险、舞弊的控制方面,内部监督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内部监督手段落后于现代财政管理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传统财政监督方式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如“金财工程”的逐步实施,财政管理的网络化,为资金的快速交易提供了便利。适应现代财政管理技术发展,加强对资金跟踪、管理、监督,成就了以“过程”为核心的现代监督理念。但是,当前的内部监督手段还比较落后,没有充分利用内部网络技术及时获取有效的监督信息。监督检查工作仍然是以事后为主,依赖“等、靠、要”,很少做到事前、事中监督检查。主要是通过对业务科室的会计核算资料、预算执行结果等情况进行内部监督,获取内部相关管理信息,这种事后监督、查错防弊做法,无法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应有的作用,难以适应现代财政管理的发展需要。

三、对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对内部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财政部门是政府的理财单位,掌握着大量的财政资金,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内部监督可有可无的话,容易出现灯下黑。内部监督一旦失控,不仅会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损失,还会严重影响财政部门的工作形象,损害财政改革事业。因为财政部门作为维护财经法纪的单位,自身守法不严,执法不正,不自觉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又如何监督和管理其他单位。

认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后,在实施内部监督时,还需要把握“三性”原则。即,财政部门的内部监督应符合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首先,强化关键岗位制衡的重要性,内部监督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其次,在合理分权和适当授权的基础上,对分权和授权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以防止分权、授权执行的偏离,导致风险、舞弊发生的几率增加。再次,建立及时、客观、准确的风险、舞弊评估报告制度,为领导正确决策,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服务。20xx年我局根据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科室职能作了调整,目前急待调整并出台与科室职能相适应的财政部门内控制度是做好内部监督的关键及依据,监督检查部门也应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内部监督工作机制,把业务科室制定政策的科学性、执行政策的规范性、内部管理的完善性作为内部监督的重点,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财政运行机制。

(二)健全财政监督机构,提高监督队伍素质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以保障财政改革稳步推进,已经成为财政内部监督的一个重要任务。健全财政监督机构,加强对财政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财政监督队伍,是有效开展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保证。财政监督人员在负责外部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应切实履行内部监督的重要职能。一是充分发挥科、所负责人对本科所内部监督检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建立内部监督检查负责人专题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内部监督检查情况,研究内部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二是财政部门内部各业务科室和财政所设立内部监督检查联络员,协助配合财政监督机构开展内部检查工作。三是监督检查人员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改进工作方式,正确处理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应注意将发现、查找问题与善于总结肯定成绩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内部监督绝不是一味挑毛病、找问题,在客观、准确查找问题、漏洞、薄弱环节的同时,不要忽略发现和总结那些认真履责、爱岗敬业、坚持原则、严格把关、热情服务、严谨高效的人和事。注意总结推广财政内部管理中的好做法,彰显和发挥内部监督的正面示范和引导作用。

(三)创新检查手段,重视成果利用,提高内部监督效率

1、重视信息技术运用,提高检查效率

有效的内部监督必须是实时监督,是对财政业务运行过程的动态监督。因此,需要着力调整内部监督的布局,创新监督手段,重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增强财政内部监督的即时性。当前在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中仍主要使用传统的查账方法,对问题的揭示、纠正、预警等难以体现内部监督的及时原则。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财政信息平台,与相关业务管理系统对接共享,实现监管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汇总查询、比对分析、报表管理和风险预警自动化,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为日常监督提供技术支撑,真正做到由事后检查向事前、事中转变,关口前移。

2、重视检查成果利用,提升检查权威

一是财政监督机构应定期回访被检查单位整改落实内部监督检查处理意见和管理建议的情况,定期检查审计机关和上级财政部门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建立内部监督检查专题报告制度,定期对内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二是建议将内部检查结果就作为科所加强预算管理、评选先进和干部考核、奖惩的参考依据,切实提高内部监督检查的权威,充分发挥检查实效。)

财政调研报告 篇4

1、区级收入:耕地占用税、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政府收入划分现状调研报告(5)。

2、镇级收入:增值税17%,企业所得税25%,个人所得税25%,一般营业税70%,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教育费附加、契税等8项收入的100%及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其他收入等非税收入。

3、收入基数确定:按上述税种和比例将XX—XX年实际完成数进行加权平均作为收入基数。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后,省以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有所变化。我省现行省对市(县)转移支付,按转移支付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性转移支付两类。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无条件的',或者叫均等化转移支付,根据均等化目标设计,专项转移支付也叫专项拨款,是有附加条件的转移支付,主要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

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均衡性转移支付、激励性转移支付和政策性转移支付构成。均衡性转移支付额主要参照各地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差额以及均衡性转移支付系数计算确定。用公式表示为:某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额=(该地区标准财政支出-该地区标准财政收入)×均衡性转移支付系数。标准财政收入和标准财政支出,采用XX年统计资料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乡镇数量等数据分别建立线形回归模型计算确定。激励性转移支付由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激励性转移支付、工商四税激励性转移支付、市州本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性转移支付、财政改革与管理量化考核激励性转移支付和烟草销售激励性转移支付、发挥财政职能支持新型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试点激励性转移支付组成具体支付数额分别设立公式计算确定。政策性转移支付包括:省集中税收增量返还政策性转移支付、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性转移支付、公检法司政策性转移支付等。分别按公式计算确定支付数额。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从1995年的1.75亿元,经过十年的发展,到XX年已达到23.5亿元,增长12倍,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9.20亿元,占39%;激励性转移支付3亿元,占13%政策性转移支付11.3亿元,占48%。

除一般性转移支付外,针对特定的政策目标,省还设计了一些补助下级财政专门的转移支付,称为专项转移支付。目前省对下的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有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粮食直补转移支付等。专项性转移支付数额根据各种款项的性质考虑相关因素综合确定。

财政调研报告 篇5

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建设的发展方向、构建乡镇财政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呼和浩特市积极开展全市乡镇财政建设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各级财政的支持和指导下,呼市乡镇财政的基础建设和软件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依法理财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但同时也存在着乡镇财政建设发展不平衡、工作机制不完善、队伍建设不稳定、职能发挥受制约等问题。

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工作部署,制定调研提纲,主要内容包括乡镇财政建设情况、乡镇财政工作开展情况、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乡镇财政建设发展方向的思考等;深入到各旗县区,组织开展了由旗县区财政局领导、乡镇财政管理科室人员、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以及乡镇财政所所长等人员参加的调研会,就调研提纲有关内容以及乡镇财政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和交流;同时实地调研了乡财所的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开展等情况,与乡镇财政第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掌握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乡财所建设调研情况。

二、基本情况

(一)乡镇财政机构组织情况

机构和编制情况: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全部建立了乡镇(街道)财政机构,呼和浩特市共辖9个旗县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设立52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其中45各乡镇财政所,7个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其中,新城区2个,回民区1个,玉泉区3个,赛罕区6个,土左旗9个,托县6个,和林县8个,清水河县8个,武川县9个。乡镇财政所原有编制数277个,20xx年自治区增批68个,共计345个 。

机构组织管理模式:乡镇财政所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乡财所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完全隶属于乡镇政府,即人员工资经费、所长任命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全部归乡镇政府,只有财政业务的监督和指导隶属于旗县区财政局。第二种是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完全隶属于旗县区财政局,乡镇财政所是旗县区财政局派出机构,人员工资及经费来源、所长任命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全部归旗县区财政局。

除去土左旗以外,其他8个旗县区的43个乡镇财所均属于第一种模式。大开发区的沙尔沁镇财政所行政区划在20xx年新划归大开发区,但是财政所的机构编制未办理划转手续,人员编制、工资经费仍然隶属土左旗,因此大开发区和土左旗目前共计有9个乡镇财政所属于第二种模式。

(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情况

目前全市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均比照预算单位管理模式实行,即乡镇政府不设金库,不承担收入任务,乡镇属地的收入直接缴入旗县区国库,旗县区按照一定的标准比照旗县级预算单位的管理模式核定乡镇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经费;有的旗县考虑到乡镇政府的工作性质和职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除了人员工资及公务费以外,另外核定一定的乡镇工作经费,用于乡镇履行地方事权的职能,核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项目核定补助,一种是定额补助。例如清水河县,实行按项目对乡镇进行补助,除了人员工资、人员经费等一般预算单位的公用经费以外,还安排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农业人口管辖公务费(按照20xx年底管辖农业人口数2元/人,每个乡镇根据人数能核定2万到5万)、自然村管辖公务费(200元/村,每个乡镇根据村庄数能核定1万到3万)、乡财政工作经费(1。5万元/乡镇)、乡镇文化事业(2万/乡镇)及合作医疗费(2万/乡镇)、维修费(1。5万元/乡镇)等内容;按照定额补助的比如玉泉区,在比照部门预算编制年度预算经费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及涉农街道办事处定额核定经费50万元。

(三)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办公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市乡镇财政所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除玉泉区小黑河镇、昭君路办事处,土左旗所辖9个乡镇,清水河县北堡乡、五良太乡、单台子乡之外,其他乡镇(街道)财政所办公条件较好。各乡镇(街道 )财政所均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卷柜等办公设施,新城区保和少镇、武川县可镇和哈乐镇还配备了LED电子显示屏、触摸式查询机、监控装置、公示栏、便民休息座椅等设施。办公设施齐备,有26个乡镇财政设置了服务大厅。

2、信息化建设情况

网络连通方面,各旗县区财政局依托金财工程建设,建立了四级财政网络,实现了自治区、市、县及乡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除个别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之外,财政纵向网络贯通基本完成,并有专人负责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

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方面,截至目前为止,全市财政平台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全部在各旗县区财政综合信息平台上运行,旗县运行的软件主要包括: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指标管理系统、会计总账、工资统发、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部门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监控系统(市级已经运用,旗县区尚未完全运用)、公务卡系统、地方金融债务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和“一事一议”等,乡镇运行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财政指标管理系统、集中支付系统、工资统发、账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一卡通”和“一事一议”软件系统等。

3、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资金监管、财务核算、服务基层等职能,各乡镇(街道)财政所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财政在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职责,制定了涉及财政资金审批拨付、“一卡通”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方面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制匾上墙,汇编成册,基本达到了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的目的。

三、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情况

1、县乡财政体制方面

全市各乡镇财政均取消了金库,乡镇各项税收及非税收入等直接缴入旗县区金库,乡镇不承担组织财政收入的任务,全市所有乡镇经费的来源,均由旗县区按照一定的预算标准,比照旗县区预算单位管理模式,予以核定和拨付。

2、预算资金管理和核算

旗县级对乡镇资金的管理是由各乡镇财政按本旗县区预算编制标准、办法和程序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由旗县区财政局批复下达后执行。预算执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除土左旗之外的其他旗县区财政局,对乡镇预算资金的管理方式等同于当地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即乡镇年度预算资金统一由旗县级财政支付中心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后执行。另外一种是只有土左旗,单独设有乡财旗管收付中心,专门核算和管理各乡镇中心的工资、收支及各类专项支出,以报账方式管理乡镇资金支出业务。

拨付到乡镇的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所有财政资金的账户管理、资金拨付和财务核算,例如托县、清水河等。一种是乡镇政府另外设立专门的乡镇政府财务核算账户,由乡财所将预算资金由乡财所账户拨付到乡镇政府外专设的账户上,由乡镇政府专职的、不隶属于乡财所的财务人员进行核算。

3、国有资产管理

各乡镇财政对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不完全一致。有的旗县区乡财所开展了本乡镇政府的资产登记、购置、处置等管理工作,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有的旗县区乡财所,资产管理职能发挥较弱,没有有效的利用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也没有有效地管理本地区的国有资产,最多停留在上报资产年度统计报表的工作状态。

4、政府采购

各旗县区均设立了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新城区、土左旗还设立了政府采购中心,实现管采分离,但乡镇政府采购工作总体薄弱,财政所均未设置政府采购岗位和人员,由于乡镇级政府采购预算业务相对量少,一般为临时性采购事项,大多未执行规范的采购程序,大额政府采购由旗县区财政统一办理。

5、项目专项资金监督

上级部门确定的项目专项资金大多由旗县区财政局直接拨付业务主管部门执行,乡镇财政不知晓项目资金的安排和拨付情况,也不参与项目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因此对项目专项资金基本无法进行监管。

6、民生资金兑现

拨付到乡镇的民生资金的发放,是在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政策确定了执行标准、执行范围等内容之后,由乡镇财政所依据职能部门的审核结果和报告,由乡镇财政所“一卡通”专职工作人员,通过“一卡通”软件系统,拨付和发放各类民生资金,目前,大部分民生资金(部门有专门规定的除外)已经基本基纳入 “一卡通”发放范围,为各项落实惠民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

一是乡镇财政所基层工作的特点和环境相对落后,不易留住人才。二是乡财所人员的编制包含在乡镇政府总体编制范围内,编制既有公务员编制,也有事业编制,人员使用和调配权也在乡镇政府,因此当其他工作岗位为公务员编制时,具备条件的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会优先选择公务员编制的其他岗位,而放弃乡财所事业编的工作岗位。三是随着预算法的有效落实,对于乡财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从业资格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一些在乡财所工作多年但是从未取得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老财政所工作人员,放弃了乡财所的工作而选择了乡镇政府其他工作。四是由于乡镇政府人员编制不足及高素质人员缺乏等原因,许多乡镇财政所人员兼职镇政府其他工作,当镇政府有专门的工作需求时,极易调整乡财所工作人员。以上几个因素导致乡镇财政队伍无法实现稳定的定编、定岗、定员的用人机制,使得乡财政建设缺乏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二)乡镇财政职能弱化

1、培植财源、协税护税职能弱化

由于乡镇财政体制等同于预算单位管理的模式,乡镇的支出均由旗县区财政予以保障,不再与乡镇收入挂钩。客观上乡镇没有了组织收入的压力,虽然乡镇政府具有协税护税的职能,但是经济形势下滑、乡镇经济基础弱,加之乡镇税务所按片设置,税收实行垂直管理,乡镇协调税源难度大,使得各乡镇培植财源、协税护税的积极性较低,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职能趋于弱化。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能力弱化

乡镇财政的资金监管能力普遍偏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生资金监管缺乏合理分工合作机制。20xx年自治区统一要求通过“一卡通”发放涉农财政补贴资金,根据规定,乡镇财政部门是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 发放通道的建立和维护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是给谁发、怎么发、发多少的政策执行者和监管者。随着近年来惠民财政补贴资金量的增加,工作量越来越大,有些乡镇由于人员少、部门间的分工合作机制不明确等原因,导致乡镇对资金监管职能的弱化,出现了部门推诿、监管缺位、资金发放效率受影响、个别补贴资金游离于“一卡通”之外进行发放、虚报冒领等问题。二是项目资金监管存在盲区。目前乡镇财政监管的资金基本上除去乡镇级预算资金外,只有极少的财政项目资金(例如一事一议资金)经过乡镇进行支出,其余项目资金均在旗县级通过业务部门执行,乡镇财政“不知道”、“摸不着”、“看不见”,更是无从监管,使得基层财政监管职能与有效促进基层经济建设不能够很好地相结合。”取三是对村级财务监管与农业、审计等部门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和工作机制,不能够很好地体现财政监督职能。四是乡镇财政对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普遍较弱。有的乡镇没有进行过资产清理登记工作,即使登记了,有帐无物的资产也没有及时进行资产处置和账务处理。乡镇政府及各部门的资产购置、处置和处理业务,除了部分大宗政府采购业务经过乡镇财政上报县级财政进行采购之外,其余基本不通过乡镇财政进行。乡镇财政资产监管职能的弱化,导致乡镇资产不明晰、资产虚帐、资产闲置、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三)依法理财有待加强

目前乡镇财政在开展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执行工作时,主要以服从乡镇政府领导和乡镇工作需求为主,当工作需求与财政政策规定以及业务规范发生冲突时,容易出现轻规范重需求的现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另外乡镇人大监督力度也相对较弱,比如有些乡镇出现需要经过乡镇人大批准的预算变更事项时,往往是先执行变更,然后再补办预算变更手续,有的甚至不不办预算变更手续。

(四)工作经费不足

基层财政的工作性质是面对广大农民,有相当大的工作量是要求深入到农村第一线的,加之信息化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网络运行费用和计算机所需耗材等开支都比较大,办公经费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目前各旗县区乡镇财政所工作经费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有的除了人员工资外基本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预算,经费不足问题逐步显现。

五、乡镇财政下一步改善的方向建议

一是明确乡镇机构编制隶属关系,建立乡财政职能发挥的机构保障机制。在新常态下,应明确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的的乡镇财政的职能定位,确定乡镇财政作为乡镇级的财政管家角色,并根据职能定位要求,明确批复乡镇财政机构编制和职能范围,确定乡镇财政所在新形势下的位置和角色,同时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发挥职能的保障制度和体系,为乡镇财政发挥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是要明确乡镇财政的职能定位。要结合乡镇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根据新《预算法》的发布,调整充实乡镇财政职能,确保基层财政发挥效用。根据目前财政工作的新要求,要重点加强乡镇财政八项职能,即:协调组织收入职能、预决算编制和执行职能、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财经和惠民政策执行职能、农村综合改革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乡村财政财务监管职能、资产与债权债务管理职能等。

三是通过试点的方法,探索恢复乡镇财政金库。预算法规定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之前之所以撤销乡镇金库,是考虑到在以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乡镇收入任务与当地支出完全挂钩,同时将收入任务作为考核指标下达,与乡镇领导的考核和任用挂钩,容易造成不正当渠道组织收入、非法组织税源等问题的产生。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理念,乡镇财政收入将不再成为压力指标,可以以试点的方式,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恢复乡镇金库,探索建立与收入相关联的激励机制,提升乡镇培植财源、组织财政收入、促进乡镇经济法发展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乡镇财政所队伍建设。建设乡镇财政所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财政业务、发挥财政职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重视乡镇财政所人员队伍的建设,从理顺机构编制的隶属关系、提高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地位、加强乡镇财政人员的培养和任用等方面来促进乡镇财政队伍的稳定和加强,从而保障乡镇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五是要构建法制乡镇财政。在全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下,建立法制财政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各级党委、政府及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乡镇财政法制化、制度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乡镇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建立完善乡镇财政的法制体系,形成乡镇财政依法理财的工作机制,在法治的轨道上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应有的职能。

六是要构建乡镇财政资金监督工作机制。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工作的要求,要求乡镇财政充分发挥就地、就近监管优势,对财政性资金实施全面监管。对于乡镇属地项目,首先应该在项目的申报、建设以及项目资产的形成等方面,予以乡镇财政发挥资金监管职能的位置,其次在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方面,要以金财工程为支撑,全面建立财政信息联通和监管模式,下达资金的信息实现县乡共享,或者建立部门管理项目、资金由乡镇财政支付的模式,以便于乡镇财政能够及时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管。

七是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各乡镇财政所要积极整合办公资源,建立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级次式审核,柜组式作业,一条龙服务,规范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对惠民政策咨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等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管理、一站式办结”,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财政调研报告 篇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财政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使得建设一支高素质、守纪律、会理财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作为新时期推进财政事业发展的必然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现状

(一)改革创新观念不强。少数干部思想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循规蹈矩,习惯于依照旧体制和老模式、老办法办事,对新的财税征管模式、征管手段缺乏相应的认识,致使思想上缺乏新观念,工作上没有新思路,改革难有新突破。

(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一是在业务培训上,往往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提升形象和注重业务尖子的专项培训,忽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综合培训,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人为地形成了干部业务两极分化的局面。二是随着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龄干部陆续退出业务岗位,在岗的年轻干部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正规的财务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培训,一定程度出现了业务断层的现象。三是干部队伍的锐气不足。由于职业上的“保险箱”,工作上的“大锅饭”,分配上的“平均餐”,职位上的“太平官”,使工作存在“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干部的拼搏精神和斗志。

(三)管理服务水平不优。有些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自我要求不严,敬业精神不强,主动服务的理念没有树牢,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按原则办事,而是凭意气办事,凭感情用事的现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陈旧,科学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同志思想凝固,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头脑里“官本位”思想严重,唯我是大,固步自封,自欺欺人。一些干部进取心不强,创新力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严重。在管理上围绕老套套,循规蹈矩,缺乏创新。

(二)教育机制不完善,素能培训手段落后。干部培训教育内容多以业务知识为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往往是学历与能力很难划上等号,教育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干部综合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符合新形势要求的讲政治、懂经济、会查账、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三)财税管理刚性不强,依法理财矛盾突出。一是乡镇财务管理风险大。乡镇机关和直属站所对依法理财的认识不足,在

收入和支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相当突出。二是部门财务管理不完善。一方面乡镇直属部门会计、主管领导理财水平不高,重创收、轻管理,重借贷、轻还债。另一方面,受部门利益的驱动,部分专项资金的划拔和使用游离于乡镇财政之外,资金没有归口管理,乡镇财政无法把关。三是村级财务监管不到位。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做到以票管收。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只注重事后管理,对村集体资金支出的事前、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三、加强和改进队伍建设的途径

1、建立科学严密的教育机制。一要因人而宜,制定多层次的培训规划。针对干部素质“两极分化”的现状,按照“豆腐要慢炖、铁锤要重敲”的方式,区分对象、划分层次,建立不同类别的培训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渠道,抓好素质低的基础培训和素质强的能手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业务参差不齐的问题。二要因地制宜,加大教育的投入。投入一定资金添置教育设施,聘请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强的退养干部作为师资力量,从事年轻干部的财务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逐步改变业务断层问题。三要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业务精通、知识全面的干部,报考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职称,并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高校进修深造,努力培养一支复合型的乡镇财税人才。

2、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创新能力。一是转变思想作风,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因循守旧、等待观望的保守思想,牢固树立全新的财税观、人本观、效率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打造和谐财政。二是不断改进学风,在创新学习方法和内容的同时,注重将学习与财税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乡镇财政干部应用科学理论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行工作项目落实责任制,创新举措,狠抓落实,通过创精品来抓落实、谋发展、增亮点、求突破。四是转变领导作风。一方面以身示范,在创新上做表率,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实干精神,鼓励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大力提倡“一线工作法”,深入到基层和一线调查研究,力争在一线中创造经验和成果,在一线中解决问题和困难。

3、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一是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管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二

是加强补助性资金的监管力度。明确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重点,对各项惠农资金要做到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同时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并协调做好上级安排补助性资金的监管。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公示,对工程项目做到及时验收决算。加大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了解下达到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及时监管,并就项目运行效果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做好夯实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四是加强乡村财务管理。要逐步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地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债工作规章制度。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坚决禁止将利息转入本金,并做好降息挂账工作。

4、不断提高财政干部待遇。为调动基层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切实提高财政干部待遇。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让扎根基层的财政干部吃亏,让乡镇财政干部感到在经济上有想头,政治上有前途。

财政调研报告 篇7

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基础,在巩固基层政权,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乡镇财政作为连接国家与农民、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桥梁,在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逐渐淡出农业税收征管的同时,落实民生政策、发放涉农补贴、服务“三农”发展的职责逐步增强,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乡镇财政是我国整个财政体系的最基础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基层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在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岗子乡不断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大力开辟乡级财源,加强收支管理,使乡镇财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1、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推进乡镇财政工作,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向乡直部门和村级组织延伸牢固树立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是财政管理基石的观念,充分认识加强“双基”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调查研究,梳理相关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财政工作的指导考核,培训提高基层人员业务能力,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有力地推动了乡镇财政各项工作的开展。

乡镇财政所充分发挥政策熟、业务精、力量强等优势,将乡所有乡直部门的财务纳入财政统管,取消乡直部门的会计和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变过去各自为政、多途管理为财政所统一管理。成立了“村账乡(镇)代管”办公室,安排1至2财政干部专门负责村账乡(镇)代管工作,帮助村级组织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制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审核村级财务收支的执行情况,做好村账务、财务“双代管”和村级债权债务的.化解工作,促进了村级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强化对涉农专项资金监管,乡镇财政由资金管理向资产、债务管理延伸,乡镇财政监督向用款单位、具体项目等全程监督延伸

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主动参与土地出让金、改田造地资金等专项资金检查,以查促管,规范管理。建立完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做到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积极推行“村账乡管”试点,强化村级财务监督,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乡镇财政不仅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而且建章立制,对乡直部门的大额固定资产进行了登记和监管,防止资产流失。乡镇财政会同有关部门对乡村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审核,建立了乡村债权债务档案或台账,及时制止新债,定期盘活资产,清收债权,对化解的乡村债务逐笔登记,定期上报,实现了乡村债权债务实时信息化监控。

针对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向农村、监督难以到位的情况,通过改革,乡镇财政实行了全方位监督。一是乡镇财政从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再到工程的验收、资金的拨付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效益。二是对各类涉农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及其他项目资金,设立专账和专户,实行专人管理和负责,保障专款专用。

3、规范预算管理

进一步完善乡镇预决算制度,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增强预算约束力,解决预算编制随意、执行不严肃问题。加强乡镇非税收入监管,实施以预算内外资金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管好用好乡镇政府性资金。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强化税源管理,定期协调部门收入征管工作,搞好协税护税,努力做大蛋糕。建立了协护税办公室,承担起全乡的协护税工作,在收入应收尽收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

4、做好民生服务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向保运转、保民生、保农业农村发展延伸

根据服务三农、改善民生对财政工作的新要求,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利用乡镇财政贴近农村、直接服务农村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基层财政的公共服务水平,实行“一折通”、 “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将各项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把国家的涉农补贴、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指标的控制和财务核算的监管,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优化乡镇支出结构,保证民生等重点支出。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土地流转等问题,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加强涉农资金监管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乡财政所严把涉农资金监督管理“五个关口”,确保涉农专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严把涉农专项资金“公开关”

在涉农专项资金安排后15日内,将涉农项目的名称、资金来源、资金数量、项目安排等情况,采取会议宣传、政务公开栏、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让人民群众知晓,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涉农资金项目实施后15日内,向群众公布涉农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时间超过一年的,在项目实施中期,择时向群众公布项目资金拨付情况。

2、严把涉农专项资金“备案关”

涉及涉农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及时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特别是将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包括本级匹配)、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项目安排后的15日内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让纪检监察部门了解财政部门涉农专项资金落实情况。

3、严把涉农专项资金“拨付关”

严格按照不同涉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严格把好涉农资金的拨付工作,按时、足额拨付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切实杜绝因财政部门原因导致涉农项目工作不到位的情形发生。

4、严把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关”

加强对资金的跟踪管理,做到财政“支农”资金支付到哪个环节,财政监督就跟踪到哪个环节;财政“支农”资金支付到哪里,财政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促进涉农项目的实施。

5、严把涉农专项资金“检查关”

除支持和配合纪检机关、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做好涉农专项资金检查外,每年财政所都自行组织对涉农专项资金落实情况的自查和检查工作,严格查处和纠正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贪污和私分涉农专项资金的行为,保障农村群众的利益。

三、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工作量加大,人员不足,工作难度增加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一般要得到多项补贴,这些最终都要靠财政所来落实,加上“村财乡代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十几倍地增加。由于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比税改前增加两倍,乡镇财政人员不堪重负。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发钱比收钱还难。同时,会计核算业务也大量增加,一名财政干部甚至要管理几十个账户,加之会计核算行政干预仍然较多,也人为地造成工作难度的增大。

2、经费短缺,办公条件差

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工具开支,需要印刷大量的分户补贴清册,需要大量增加计算机的纸张、墨粉消耗等,而这些都是乡财政正常经费预算难以保证的。乡镇财政所自身没有经费预算,支出靠上级补助,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同时,乡镇财政所办公、住宅条件较差,现在是租用乡政府的办公楼来办公,长期无人关注乡镇财政自身建设,经费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财政干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对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和资金监管工作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结合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1、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要充分认识乡镇财政的重要性,将县乡财政建设纳入国家财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区乡财政体制。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各地乡镇发展水平的不同,分类指导和改革区乡财政体制,满足不同类型乡镇发展的需要。在合理划分区乡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实行不同的财政体制。

2、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要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大力实施支农资金整合。对涉农补贴项目资金统一在乡镇设立专户,在乡镇报账。涉农资金发放上,区级财政要对乡镇给予一定的预拨资金,以解决兑付时间紧、任务重而带来的困难。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按大类项目分配资金,形成支农的合力,降低管理成本。逐步清理并减少配套资金要求,控制乡村债务增长。各类建设要求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的项目多、配套比例大,建议上级减少对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减轻乡村支出压力,给乡镇财政控制债务留出空间。

3、加大公示力度,健全公开机制

公开是保证一切工作“阳光操作”的必要前提。创新乡镇涉农财政资金公开方式,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乡、到村的自上而下的全节点公开,把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资金流程,分配过程和发放过程全面公开,把资金的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乡镇涉农财政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建议减少资金下拨的环节、程序,缩短资金到位的时间,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资金的下拨与资金信息公开结合起来,减少政策落实到位的时间差,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对党对政府的误解。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决策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有效打压基层找关系、跑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乡镇在项目资金上的自主权。对于涉农财政项目资金的投放,建议减少和取消区乡政府的项目匹配资金,从而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项目,建议通过统一部门审批,避免多部门、多渠道审批和管理,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安全。

财政调研报告 篇8

xx县位于xx省西北部,湘西自治州中部,武陵山脉中段,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又是集“老、少、边、穷、山、库”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XX年底,有常耕地11.3万亩(其中稻田面积8.4万亩),财政收入33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2元,辖4个镇、8个乡,140个行政村,总人口13.8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85.3%,农业人口11-3万人,占81.9%;国土面积1297.5平方公里,有“茶叶之乡”、“林业之乡”、“歌舞之乡”、“举重之乡”的美誉。

一、xx县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xx县认真实施“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的发展战略,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立足地理资源优势,狠抓茶业、以椪柑为主的林果业、草食畜牧业、无公害蔬菜等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财政先后投入5330多万元,修建小水电19处、集雨节水池(窖)1500口、沼气池5128口,除险加固1座中型、4座小i型、17座小ii型病险水库,修复各类水毁水利设施7000多处;投放各类蔬菜大棚220个,高标准钢架网箱150口。XX年,在继XX年遭遇春夏连旱的情况下,全县仍然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4万亩,总产2.84万吨,较常年3.5万吨减少0.66万吨,减幅18.9%,同比增产0.60万吨,增幅26.9%;完成国民生产总值(gdp)5.51亿元,同比增长10.4%;农业增加值1.25亿元,占gdp的22.7%,同比增长5.5%;财税收入3339万元,同比增长19.25%;农民人均纯收入1’742元,同比增加150元,增长9.4%。

(二)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支柱产业建设。

以专业村、户带动形式建设支柱产业,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到XX年,全县茶叶、以桠柑为主的林果业、草食畜牧业、无公害蔬菜等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建设已初具规模,发展各类专业村40个,各类专业大户3000户。一是茶叶种植面积5.6万亩,可采茶园面积2.5万亩,良种化率25%,年产茶叶1300余吨,年产值4500余万元;二是柑桔种植面积5-3万亩,年产柑桔2.4万吨;三是草山草坡160万亩,居全省之首,全县山羊饲养量16万余只,牛6万余头,畜牧水产产值突破’7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4%;四是蔬菜种植面积5.1万亩,年产蔬菜8万吨,总产值5000万元。

(三)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多年来,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一是茶多酚厂、雅洁公司、泰森木材加工厂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得到发展和壮大,有效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神宝牧业、中顺牧业、群博公司、绿园茶场、小背篓茶苑等一批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大户联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方式进行规范运作,辐射带动各类专业户80c10多户。

二、20xx年以来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及利弊分析

20xx年来,中央连续6年出台了1号文件,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制定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实施,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财政支农政策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财政扶贫成果显著。六年来各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共计10806万元,帮助全县1170名绝对贫困者和7632名低收入者脱贫,组织培训并安排外出务工就业贫困劳动力4000余人;新增和改造农田240公顷;新建和改建公路1213公里;解决了农村4.2万人、16.78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2、农民减负增收效果明显。通过减免农业税、减免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发放粮食直补、良种、农机和农资综合补贴(简称“两减免、三补贴”),每年全县减少农民负担117.1万元,新增收入432万元。

3、特色产业建设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各级财政投入项目扶持专项资金3000万元,改良茶园1.5万亩,新增茶叶开发面积1万亩、桠柑为主的林果业面积2.1万亩、牛羊为主的节粮型草食牧畜1 6.78万头、大棚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1200亩,全县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并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4、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财政安排农村生态建设资金270万元,推广农村沼气能源建设,项目区农民以沼气代柴火,既减少空气污染,又保护植被林木,目前已建设沼气池6’735口。据统计,节省柴草18万吨,相当于封山育林6万余亩。实施生态公益林等项目建设,新增造林18.5万亩,恢复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促进了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支农政策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因素分析

XX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现代农业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部门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促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一定加强,农户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农村支柱产业得到一定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一定壮大,但是,目前财政支农政策措施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财政支农投入仍然相对偏低,基础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往年财政等先后投入大量资金,xx县的四大支柱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地处山区,各方面因素制约,发展生产的前期投入成本相对其它经济发达的县市高。一方面xx县农业产业规模小、效益低,产业没有规模和效益优势,另一方面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强调规模,扶优扶强,致使xx县同其它发达县市相比,很难争取各级财政大力支持,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县市的发展差距,如xx县的茶叶产业,有品牌优势,但无规模,只有5.6万亩,难以达到财政支持10万亩以上的规模要求,财政支持力度小,难以扭转xx县茶叶有品牌无产业优势的.局面。

2、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偏重农田水利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其它软件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虽然各级财政先后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支持只局限在加强农田水利、农村清洁能等方面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市场体系、服务体系、执法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方面建设支持不够,甚至没有。由于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没有建立,服务水平低,标准化生产难以推广,品牌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难以加强,致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如我县茶叶产业,尽管茶叶加工实现了由手工制作向机械化制作转变,茶叶生产逐渐向高、精、深产品转型。但是由于联合协作生产经营机制、市场监控机制及网络营销机制仍停留在较低效的状况,仍然改变不了“毛尖”家庭式作坊加工“有品牌、礼品茶,无市场”的局面,难以发挥联动效益。

3、财政支农资金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发挥资金统筹效益。多年来,财政支农资金分别掌握在发改委、扶贫办、农办、财政、农业、畜牧、水务等多个部门,在缺少切实可行的系统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导致财政支持政策紊乱,资金统筹使用困难,项目实施范围和建设内容有相当程度的交叉重复,难以发挥资金统筹效益。

4、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脱节。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需要有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支持,将现代农业科技项目转化为成果,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而xx县在这些方面因财政困难等原因几乎没有投入,依靠的是单位自筹资金引进数量有限的设备,从业人员在推广过程中去逐步摸索,难以达到用现代物质技术条件装备农业、发展农业的要求。

5、财政支持农民教育培训形式落后,难以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农民。近几年,我县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等培训。几年来,共投入财政资金67.5万元,累计培训农民4000余人次。由于培训形式单一落后,且大多数技术人员专业知识老化、知识更新速度慢,培训效果不太乐观。

6、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地方配套“一刀切”,严重制约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xx县是一个财政穷县,XX年财税收入仅3339万元,每年需向上争取转移支付维持运转。相关部门下达xx县的项目任务都要求县财政配套资金,但是象这样的穷县、小县根本无力配套,形同虚设。由于实施项目单位没有工作经费来源,迫使部门冒险违规挪用项目专项资金作为工作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既影响了项目设计效益,又加重了部门压力和负担,也严重挫伤了部门争取财政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三、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作为承担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财政部门,在财政支农政策的设计和安排上,应按照现代农业的内涵要求,把思路统一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高度上来,突破固有体制的束缚,加大投入力度,及时进行财政支农政策调整创新。

(一)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农业是第一产业,也是基础性产业。但就产业而言,它与其它非农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弱势,不但点多、线长,而且短期效益不明显,任何时候都需要政府强大支持力度和保护力度。就区域来讲,xx县与其它发达县市相比,财力更弱,发展更困难,更需要中央、省财政的优先支持,确保财政支农投入优先增长、稳定增长的政策充分落实到位,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围绕现代农业特性,结合县域农业的实际,突出财政支农重点。

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支农投入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一是突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抓好水、电、路的建设及改造和耕地质量的提升,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三是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提升农口部门社会化服务能力,以适应农业产业对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需要;四是突出优势农产品良种栽培、精深加工、贮运技术研究推广投人,重点抓好茶叶、柑桔、草食牧业的发展,推进xx县的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五是突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基地建设投入,充分发挥我县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切实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实行项目申报公开透明管理,成立以各级政府为主的资金整合协调领导小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针对发展现代农业不同对象和环节,优化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项目资金作为政府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手段,要根据不同的支持对象和环节,采用不同的支持方式,才能达到政策效果:一是加大财政无偿投入,在产业化经营中的纯公益部分,属于公共财政履行职能的范围,财政应无偿地投人。如农产品基地的基础设施包括水利工程、机耕道路等;二是创立财政有偿投入,对于产业化经营中属于市场筹资部分,财政可采取有偿投入,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三是继续加大财政贴息,鼓励企业使用银行贷款,进行深加工技改、优良品种繁育、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市场改建扩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财政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全额或部分贴息;四是创立以奖代补制度,对于龙头企业开发引进推广良种和新技术,培训和指导农民,开展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引进推广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藏、保鲜等技术,申报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培育产品品牌、提供食品安全服务,开展市场信息服务、建立营销网络、举办产品宣传推广活动等,财政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支持。

(四)落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优惠政策,取消贫困县地方项目配套资金政策。

多年来,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政策”,脱离了贫困地区财力十分薄弱的实际,也与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相悖(《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配套资金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的照顾”)。象xx县这样特殊贫困地区,财政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实在无力配套资金搞建设,国家应该对贫困县市和发达县市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取消这样民族自治地区项目建设要求地方配套资金的政策,并给予资金倾斜照顾,切实把中央有关民族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财政调研报告 篇9

我县财源结构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低,受市场影响大。支柱财源主要是三大块。一是有色金属矿产行业,大多属外购外销“两头在外”企业(本地资源仅占20%左右),主要靠税收优惠政策搞活(原是福利企业政策,后是废旧政策,再后是再生资源利用政策),xx年再生资源利用政策取消,为完成财税目标任务,xx年我县按缴纳增值税额的23%予以贴息,xx年按缴纳增值税额的33%予以贴息。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该行业分别缴纳税收14801万元、21346万元、28131万元、27805万元、34924万元,分别占税收总额的51%、52%、50%、44%、50%。二是铁矿行业,主要分布在大坪,共有18家企业,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分别缴纳税收1714万元、3122万元、3859万元、2926万元、2144万元,分别占税收总额的6%、8%、7%、5%、3%。三是水电行业,先后投资新建了股份制的宝沙电站、万年桥电站、两江口电站、扶竹洲电站、渔仔口电站、老坡口电站,全县已建电站149处297台,装机24.2万千瓦,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分别实现税收5185万元、5772万元、5629万元、8613万元、7812万元,分别占税收总额的18%、14%、10%、14%、11%。近年随着我县城市建设项目的拉动,房地产税收及重点项目税收逐年增加,形成我县比较稳定的税源,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分别实现税收2189万元、6619万元、8219万元、11793万元、15724万元,分别占税收总额的7%、16%、15%、19%、23%。(具体详见附表四《xx-xx年大户分行业税收入库比较表》)

xx年我县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6家,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46家。xx年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14家,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60家。xx年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17家(其中纳税上2000万元的企业5家,**县鸿发矿业有限公司纳税达到4200万元),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66家。xx年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18家(其中纳税上2000万元的企业5家,**县丛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纳税达到3280万元),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69家。xx年纳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18家(其中纳税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县鸿发矿业有限公司纳税达到4480万元,纳税上100万元的企业55家)。

财政调研报告 篇10

一、乡镇财政监督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现行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就xx县目前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主要依赖于县级财政监督部门,乡镇财政所主要是配合上级财政监督部门工作,没有或者很少主动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由于体制或者其他方面原因,乡镇财政部门自主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主动监督意识不强,存在等靠望思想。

大部分乡镇财政所认为财政监督是县监督局的事情,主观认识不足。

2、管理体制不顺,开展监督检查阻力大。

由于xx县财政所“人、才、物”归地方政府政府管理,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主要是遵从地方政府的旨意,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不同程度上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不能展开手脚开展监督检查。

3、执法主体不明,处理落实力度薄弱。

由于财政所是乡镇的一家事业单位,不属于一级执法主体,没有执法权力,往往查出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和落实,大多数只能是不了了之。

4、检查程序不规范,监督检查缺乏有序性和科学性。

由于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乡镇财政监督操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再加上乡镇财政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在执行财政监督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缺乏有力的执法依据,实行财政监督工作往往也只能了于形式,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

1、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乡镇财政体制已由原来的一级财政改为“乡财县管乡用”模式,每年的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不再核算税收收入,除镇政府和财政所,其他部门全部垂直上划。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而乡镇政府及财政部门都没有收费及罚没等政府非税收入科目所赋予的职能,大部分是地方企业上交及上级专项补助等自筹收入,从严格上讲,只能属于自筹收入,而且收入来源复杂,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给监督检查也增加了难度。

2、乡镇财政收入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

主要是部分收入具有不合理性或不合法性:如部分乡镇政府和村组织存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少数部门存在乱收费现象等。

3、乡镇财政收入财政监督检查的重点是:

如何规范乡镇收入形式,严禁乱收费行为,如何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的监督,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益。难点是:村级收入管理不规范,没有真正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存在坐收坐支现象;对乡镇政府和村组织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督促整改及处理处罚力度不够。

(三)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1、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

就xx县而言,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实行“乡财县管”和“国库授权支付”模式。对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编制部门预算,对村级转移支付支出编制公共支出预算。

2、乡镇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由于乡镇项目资金存在不确定性,一般很难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畴。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缺乏严肃性,部门预算也仅仅是规范了财政预算内支出,而预算外支出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上都不严格,部门预算改革普遍是了于形式,缺乏严密性。

(四)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与类别,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

1、xx县乡镇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部门预算支出:是指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的部门预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村级补助支出:是指村级转移支付和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税附加。

(3)专项资金支出:包括各类惠农补贴资金、民政优抚资金及项目资金等。

(4)“以钱养事”支出:指对以钱养事单位的补助支出。

2、违纪违规的主要形式是:串用资金科目,不严格按照科目支出类型使用财政资金,存在挤占、挪用部分项目资金现象,有的地方还存在用下年度资金弥补上年度资金缺口现象,形成寅吃卯粮状况。

(五)乡镇财政如何开展财务、会计、资产和绩效监督,重点是什么。

1、转变观念,强化监管意识。

乡镇财政部门要增强大财政监督意识,要把加强财政监督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范畴,要争取财政监督的主动性、经常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重点检查工作。

2、发挥优势,探索监管思路。

一是要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二是要完善乡镇财政监督队伍建设;

三是要明确乡镇财政监督职能和完善监督机构设置;

四是要增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权力;四是要理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五是要保障乡镇财政财政监督工作经费。

3、上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上级财政监督部门要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建立日常监督检查的考核检查和绩效评价及激励机制,要建立财政监督情况上报和重点违纪违规情况预警防空防控机制,要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管合力。

4、齐抓共管,开创监管局面。

财政监督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各级政府部门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要积极营造大财政监督氛围,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六)实行“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新情况、新问题,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是什么。

1、“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乡财县管”主要是管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管理难到位,对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缺乏力度;“村财乡管”主要是管帐,对资金和资产管理难到位,综合预算编制和执行力度不够。

(2)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缺乏力度,白纸条入帐、现金余额过大现象普遍。

(3)会计执法环境不优,农村的公共支出往往都无法提供规范的原始发票,支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

2、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主要有:

(1)编制和申报虚假或重复申报项目套取项目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2)挤占、截留或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公用经费支出;

(3)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两委”存在人人手里有钱、人人用钱现象;

(4)以钱养事项目不清,明是养事,实是养人。

二、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制度:

由县财政监督机构派出财政监督专员驻乡镇或区域负责辖区财政监督日常工作,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执行上级重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任务。

(二)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

规范和完善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和执法程序。

(三)明确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和内容。

(四)建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效能考核和评价机制,注重绩效评价。

(五)强化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力度,赋予必要的执法权力。

(六)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队伍自身建设,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考核考评和异地交流机制,实行再监督。

(七)理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统一的乡镇财政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的管理和工作指导,便于乡镇财政干部的异地交流,有利于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财政调研报告 篇11

随着国家“三农”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科技和农业生产风险补贴机制也日益完善,自__年起,我县陆续出台了高效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国家补贴保险”成了新农村建设中颇具经济魅力的字眼,农业保险补贴为农民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保护伞,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补贴及高效农业种养殖业保险补贴成为各级政府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种激励手段。高效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运行近7年了,究竟给广大农民带去了多少实惠,农民如何看待“高效农业保险补贴”,“ 高效农业保险补贴”还存在哪些需要完善的方面,就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研。

一、财政补贴实施基本情况

据笔者调查,__镇是全县经济作物重镇之一,从__年起实施高效农业保险制度。保险品种从当时的能繁母猪增加到育肥猪,__年参保品种呈多样化,有油桃、梨、钢架大棚、河蟹养殖等品种。参保率和保险品种逐年提高,财政对参保农户的保费补贴标准在逐年提高,其中肉用仔鹅、育肥猪、肉鸡、荷藕、内塘河蟹等品种高效农业保险的保费,各级财政补贴达70%;能繁母猪、奶牛品种高效保险各级政府补贴高达80%。到目前为止,全镇参加高效农业保险的`品种已有七种,广大农户受益匪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效农业保险补贴工作在宣传动员、承保核实、防灾减损、查勘理赔、资金配套、财务运作等环节存在一定问题,值得关注。

1、宣传动员待加强,参保意识待提高。由于农民受传统小农意识影响,理解和接受保险的观念较弱,对补贴政策缺乏了解,往往要等到“殃及池鱼”,才会“怦然心动”。加之现有经营规模较小,预期收益较低,不愿再付出保险成本,如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由于赔付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受当年度的台风、暴雨、持续高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农户自愿投保积极性有待提高。

2、服务机构不健全,行政推动难维持。从目前情况看,县镇村高效农业保险工作几乎全部依靠基层组织行政来推动,类似于农业保险公司机构还未将保险产品的经营服务延伸到乡镇村组户,还没有真正建立让农民更积极、更踊跃、更放心的基层保险机构与队伍,农业保险机构应有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根本没有发挥。

3、保险成本费用高,理赔定损难公正。高效农业保险费率偏高。一方面是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品种,农民是急于投保,其出险率和赔付率就高,保险公司就有亏损,如能繁母猪保险业务。另一种是旱涝保收的品种,农民则不愿参加保险,造成保险公司无利可获,经营成本上升,因此费率也高,如旱生蔬菜保险业务。理赔定损难公正。一方面是农业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是镇村干部兼职,未经专门的培训,机械性多、灵活性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按照理赔条款的条条框框,许多损失不在范围内,但因其考虑化解农村基层干群矛盾实际,特殊原因的,也适当赔偿。另一方面是承保标的是动植物,流动性大,基本信息难把握,要制定出一个公平合理的、让农户满意的理赔标准就较困难。

4、资金配套难保障,财务核算待加强。作为惠民之举,国家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由各级财政和农户共同负担保费。但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农业保险的组织发动工作主要依靠县镇两级政府,而农业大县与重镇,往往都是财力弱县镇,配套补贴资金负担相对较重。

5、保费指标下达不合理,有虚增保费、虚支赔额的违纪现象。据调查,有些地方主管农业保险部门为片面追求保费指标,不顾当地实情,以粮食种植面积的40%下达高效农业保险面积和保费,造成基层虚增保源和保费,出现集体垫付保费、虚报定损理赔、骗取上级财政补贴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出现个别参保户多次报灾,以轻报重,以少报多等虚报现象。同时,镇村两级对农业保险代事代办财务核算制度不统一。

三、几点建议

高效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的实行在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引导农民积极参保投保等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1、应当建立差别化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更多的补贴资金,加大对农业大县重镇或者欠发达县镇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当地开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对相关重点保险品种进行适当补贴,提高财政对保费的补贴额度,以减轻农民个人保费负担压力。建议将是否参加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作为高效农业发展扶持奖励的前置条件。

2、强化宣传动员,增强保险意识。将高效农业保险精神宣讲到户,讲清政策,讲透条款,使得种养大户能充分认识到高效设施农业保险是为了降低他们农业经营风险,增强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参保。

3、完善考核机制,力求务实为民。高效农业保险补贴工作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完善基层考核机制。高效农业保险补贴的推广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基层干部。摒弃部分干部对高效农业保险工作视为“多此一举、忙中添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认识。二是纠正以粮食种植面积一定比例下达保费指标做法,切实为基层办实事,为农户办好事。

4、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核算行为。应加强部门协调,明确各职能部门管理责任。财政、人保、农经、气象、农技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强化部门协调,形成合力,各守其职。建立农业核灾定损工作组织和三农保险专兼职队伍,定期对核保和定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加强对基层财政、农经部门、行政村有关保险代理代办业务培训。

财政调研报告 篇12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依据一定的原则,按照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对财政支出运行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并通过绩效评价找出财政支出决策和执行中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的方向,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随着以编制部门预算为龙头的预算编制体系、国库集中支付为龙头的预算执行体系、绩效评价为龙头的预算监督体系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财政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重视。由于目前XX县县级财政管理基础还不够坚实,实施绩效监督将会面临观念制约、制度制约、技术制约,所以推进XX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明确绩效监督管理的层次、主客体,初步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及选择适合XX县县情的改革路径。

一、开展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完善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财政支出管理的深化与延伸,是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支出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政府性负债比重正在逐步加大,给政府及财政部门带来新的压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改革与财政管理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对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绩效监督评价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财政资金是政府性资金,实际上是老百姓的钱,财政资金的安排必须符合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今后财政支出重点要放在公共事业领域,如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的.本意是以财政支出效果为最终目标,考核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核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是体现公共财政投向结果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目的在于提高政府支出的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因此,通过绩效监督评价,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用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管理需要,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在客观上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二)绩效监督评价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XX县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在确保解决“吃饭”问题的前提下,可以有一定的资金用于“建设”。“建设”与“吃饭”不同,必须更讲求效益。花钱要搞清楚资金的投向及效益,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财政部门将大量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这在客观上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来衡量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即绩效监督评价。特别是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可以促进部门和单位树立使用财政资金的绩效理念,从而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绩效监督评价是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杠杆。财政资金特别是财政专项资金,不仅体现政府投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而且是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杠杆。因此,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直接关系到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投入方向。通过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财政专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不仅可以提高财政支出项目本身绩效和配置效率,而且可以使财政资金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而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四)绩效监督评价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实际需要。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三分离是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体系,通过“跟踪问效”的方式,对财政资金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判。目前以绩效监督评价为重要手段的预算监督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它将成为公共财政管理的“三驾马车”之一,共同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绩效。

(五)绩效监督评价是强化财政监督的历史性要求。财政分配活动既然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就必然会形成以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控制和制约关系,这就是财政监督。广大纳税人作为委托人,出于对公共产品数量及质量的需求,对于公共支出会有强烈的绩效关注,这是加强财政绩效监督之原动力所在,也是一个政府维护其拥护程度、合法性的基础。长期以来,财政监督侧重财务合规性检查,忽视

对绩效的监督,对资金的分配效果、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产出结果缺乏监督和考核,普遍存在预算约束软化、项目投资失控、资金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大量低效和无效投资。一些盲目投资,低绩效投资所带来的损失,一定程度上比财务违规造成的损失大的多。所有这些急需我们引入绩效监督思想,更加敏锐而不是机械地去监督财政支出。另外,近几年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取得丰硕成果,预算资金更加综合,预算细化程度明显提高;连续多年的会计信息质量大检查,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得到改进;这两方面都给财政绩效监督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

二、XX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和难点分析

XX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工作从xx年年开始起步,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XX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工作,有必要对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工作实践进行再思考。

(一)XX县绩效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XX县财政支出绩效监督评价工作起步于xx年年。根据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和XX市财政支出跟踪问效暂行办法,结合XX县财政工作实际,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XX县财政支出跟踪问效实施办法的通知》(徽政发[xx年]37号),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绩效评价的组织方式与实施范围、绩效评价程序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作出了规定,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外部环境。财政局制定下发《XX县财政支出跟踪问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来2个一级指标,分设12个二级指标,具体细化为26个共性指标和4各个性指标,并制作了《XX县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和《XX县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范本,明确了财政局内部绩效评价工作的职责,建立起了内部协调机制,以利于绩效评价工作上的配合。

根据《XX县财政支出跟踪问效实施办法》的精神,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的原则,xx年年和20xx年选择了财政专项支出在五十万元以上的5个项目布置开展绩效监督检查,涉及的项目包括整存推进扶贫项目、城区三期拆迁改造、东西河道治理、工业集中区建设、金徽大道建设等项目。对项目涉及单位县建设局、拆迁办、经委、国土局、水电局、城关镇、水阳乡、银杏乡等部门xx年年度和20xx年1月至6月份期间,有关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财政绩效进行了延伸检查。在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中,发现项目会计给检查组送审的会计资料,仅仅反映项目财务机构直接经办的资金收支状况,而涉及同一项目的资金却分散到相关部门和乡镇办理收支事项,与项目专门会计没有充分衔接,项目会计核算反映不出本项目投资运作的全貌,会计部门很难发挥参与项目资金全程管理和财务计划控制建议职能。项目建设资金财务进度考评和财政绩效评价基础资料不全面。检查组未查阅到项目工程投资概预算等财务基础资料,无法考评财政投资到位进度,也无法全面评价完成项目投资部分的财政绩效,更无法准确估算项目投资的资金缺口,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切合实际的筹资建议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检查组建议项目实施单位,在编制和修订项目建设规划时,编制和及时修订详细的投资预算和筹资方案,便于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监管和考评,也便于财政部门及时筹集建设资金,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产生的绩效评价报告反映问题的层次和深度还不够深入,绩效监督评价的结果还没有与预算安排挂钩,难以为政府监督和考核公共管理部门绩效提供依据。

(二)开展绩效监督评价的难点分析

早在xx 年4月财政部就下发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此后又下发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开始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的绩效考评制度。从这几年实践情况看,绩效监督工作的效果还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当前绩效监督环境基础还很不完善,存在现代财政观念、绩效监督法规制度和财政绩效监督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实施绩效监督评价还存在较多的难点。

1、绩效监督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财政监督活动的法律法规,相关的一些规定散见于《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之中,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法律规范更是明显空白。有关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主体、组织实施、工作程序、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效果的责任追究、跟踪问效等方面均没有相应法律规定,没有形成制度化和系统化的监督工作机制,使整个绩效监督工作缺乏法律约束与制度保障。当前一些关于绩效监督工作的思考,在各地财政监督机构中进行,也出台了部分框架性、原则性的规范文件,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将绩效监督列入当前实质性的工作部署中。

2、绩效监督评价的氛围还未形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资金的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在财政资金的监督审计和考核方面,有关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基本理论认识不清晰

并缺少基本共识,一些官员和民众仍缺乏一种公共性、效率化的现代财政观念。部分部门和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形成绩效评价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