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教案实用

跳远教案实用。

今天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是一篇关于“跳远教案”的文章,建议您将此页面加入收藏夹以便复习。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教师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

跳远教案 篇1

一、严明关

1、制度关

集体备课既是教研活动,也是教学管理活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让教师有“规”可依。如四定”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人员);中心发言人制度;课任务分配管理制度;新老教师分层备课制度;教案、课件管理制度;教学录像制度;出勤管理制度;检查督导制度等,教研组应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检、考勤、统计等结果上报主管校长,校长将及时通报集体备课情况。对无故不组织、未参加者,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督促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集体备课,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2、领导关

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的策划者、组织者,备课组长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教研能力,要始终站在体育教、学、研、训的最前列,对相关的问题要有深入的研究,要统领全局,主动地、创造性地提前设计好每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和内容,组织大家全面、深入地进行学习、探讨;对问题的争议要有科学、艺术的裁决,使全体教师在交流甚至是争论的氛围中,对教材、教法、学法、练法有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实现双赢。组长要善于引导、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使集体备课更好地体现合作性、实效性、研究性、创新性 、统一性(辩证的统一)、超前性、完整性。

3、认识关

要搞好集体备课,必须从教师观念和认识抓起,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强化参与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与备课组休戚与共、荣辱相依;应树立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反思意识,促进教师备课行为的集体化、自觉化。集体备课中要处理好组长与组员的关系、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二、细节关

集体备课要遵循“备前研讨―主备人备课―个人初备―形成共案―个人二备―课后修改归档”的流程,从抓紧抓好每一个操作关联环节的细节入手,循序渐进地逐步落实,使集体备课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手段要都能集中群体智慧把课备深,备透,备活,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1、备前研讨关

集体备课前要组织大家共同分析本学年、学期、单元的教材体系、目标体系,让教师明确备课目标、任务、课题,编排出学期、单元备课计划。不管是谁来上这个课,都要围绕集体备课目标体系、计划体系来进行教学设计,你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手段,但是不能改变教学整体目标,以提高集体备课的针对性、指导性,减少盲目性。

2、个人初备关

在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反复钻研课程标准及有关资料,弄清所备课的内容在单元教学或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或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设计切合实际的、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点、教育点。设计合理的练习方法、手段、形式、量与强度、评价方法、标准、注意事项等。思考在哪些环节和思路上还存在疑惑和障碍等,带着问题参加集体备课。以便会诊,排除困难。同时要注意超前备课,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带好提前一周或一个单元的教案。

3、主备关

集体备课要确定一个主备人,以书面的形式形成简案;协备人具体负责组织、记录工作。主备与协备要尽量做到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老促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主备人向本组教师详细介绍本单元或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破考点,及时突出重点,教材的取舍整合,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集体备课关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应向本组教师详细介绍本单元或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教材的取舍整合,教学方法的设想等;协备人具体负责组织、记录工作。主备人应组织大家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教材的广度、难度、跨度、深度、进度;教法的完整性、系统性、针对性;练习的时间、距离、间歇、次数等进行优化。帮助共同理清教学思路,改进原有教案的一些不符合学情的教学手段。主备人应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改,如跳跃练习中,如果让学生长时间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跳远或三级跳远练习,会使学生体力下降,甚至出现疲劳积累而造成意外伤害事故。集体备课时应紧扣练习的量与强度,进行集体攻关,使量与强度得到最优化考量,使教学方案最佳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课堂有效性。

5、二次备课关

各教师针对集体备课时全体教师提出的教法、学法、练法、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议,结合本班与教师实际,对自己的初备教案,通过“标、增、改、删、调”方法等不断进行消化、补充、改进、完善自己的教案,获得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6、整理归档关

经过集体备课形成的二次教学设计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备课组要适时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主备人与协备人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收集、整理教师课后反思的教案,对集体备课的共案进行修改、完善集体备课的教案,把文本教案与电子教案一起交备课组长,备课组将一学期的集体备课教案、电子文稿收齐, 交教研组留存,并以校本资源上传学校网络系统供全体教师共享。

三、实效关

1、真实关

要提高集体备课的含金量,就应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进行集体备课及研讨。备课组应及时筛选出教师备课中反馈的典型性、突出性的重点、难点、疑点为切入点,从常态、多元的角度,进行全面、深入地剖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深化教材解读,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简化教学组织、量与强度等为突破口,以提高集体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指导性。如滚翻学练中学生滚翻时分腿、低头不充分、团身不紧等问题;如支撑跳跃中学生助跑、踏跳、第一腾空的协调配合;推手与第二腾空、落地后的保护问题等,通过集体备课,借鉴、汲取其他教师更好的方法、更有效的手段、更周全的教学组织,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合理、教学进程更科学、教学组织更严谨,提高教学有效性。

2、反思关

通过集体备课,促进专业成长,需要年轻教师以更细腻的心思、更敏锐的洞察力,回顾、审视,去梳理、剖析备课与上课各环节是否科学,如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教学进程设计恰当性、教学组织的严密性、教学方法的针对性、量与强度的科学性、教学难点的突破性、偶发事件处理的合理性、教学效果的最佳性等。通过整体反思、专题反思、细节反思相结合,不断改进与提高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耐久跑练习,一节课跑多远的距离?一次跑多少距离?跑多少次?用时多少?间歇多少时间等,既反思预设出时量与强度的适切性,也反思练习过程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设计与实践的相融性与适宜性。

3、合作关

“闭门造车”和 “孤军奋战”的备课形式,不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备课组长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互相、合作、共享的集体备课氛围,针对备课与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全面、多元、深入的品、评、析、辩来进行教学会诊,提出针对性、实效性的改进建议、优化策略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如中长跑练习的量与强度;体操教学的保护与帮助;武术、广播体操教学的讲解与示范的时机;教学节奏的把控;场地、器材的设计与运用等。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年教师更要勇于交流,善于交流,通过对比、吸收、改进、提炼、创新,形成教师个性特色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特色资源,把集体智慧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方案最佳化、教学过程不断最优化,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徐建平。课程领导力的着力点―加强备课组建设 [J]. 上海

教育,2007(10).

[2] 徐继锋。当前体育集体备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J]. 中

国学校体育, 2009(11).

[3] 刘苗。谈体育新课程的有效备课 [J]. 体育教学,2007(2).

[4] 李童。落实集体备课建立研究型体育教研组 [J].体育科技

文献报, 2006(8).

[5] 瞿梅福。集体备课从“减负”到“能力提升”。人民教

育,2007(10).

跳远教案 篇2

跳远教案

引言:

跳远是一项古老而又令人振奋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有限的空间内跳过尽可能长的距离。它不仅考验着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灵活性,同时也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跳跃技巧。本教案将详细介绍跳远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跳远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理论知识:

1. 跳远的基本技术

a. 踏板起跳:在起跳线上做蹬踏动作,将身体的重心向前移动,蓄力并迅速蹬踏脚背,发力起跳。

b. 悬停阶段:在空中保持平衡和姿势,利用惯性维持身体的飞行距离。

c. 着地动作:用脚尖着地,跨步站稳,保持身体平衡。

2. 跳远的基本要领

a. 足跟着地:尽量避免用足跟着地,而应该用脚尖着地,以减少制动时间,提高跳远距离。

b. 挥臂动作:可以利用挥臂的力量帮助身体迅速起跳,并维持平衡。

c. 跨步稳定:跳远后,用迅速的跨步稳定身体,保持身体的平衡。

二、训练方法:

1. 强化腿部力量

a. 原地蹲跳训练:站在原地,蹲下后迅速起跳,注意用脚尖着地,并保持稳定的动作。

b. 跳箱训练:从低高度的跳箱上做蹲跳,逐渐增加跳箱的高度,加强腿部肌肉力量。

2. 提高爆发力

a. 跳绳训练:通过跳绳可以锻炼腿部爆发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b. 蹦床训练:利用蹦床的弹力,训练爆发力和身体控制力,提高跳远的高度和距离。

3. 改善灵活性

a. 仰卧起坐:加强腹肌和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b. 踢腿训练:站立,一腿踢向前,然后向后摆动,交替练习两腿,以增加腿部关节的活动范围。

4. 实践技巧训练

a. 踏板起跳:在起跳线上站好姿势,迅速做蹬踏动作,利用腿部力量起跳。

b. 着地动作:跳远后用脚尖着地,迅速完成稳定的跨步动作。

三、注意事项:

1. 暖身准备:在进行跳远训练之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2. 保护关节:跳远是一项高强度运动,要特别注意保护膝盖和脚踝等关节,避免扭伤。

3. 注意技术练习:跳远要注重配合正确的动作和姿势,不断练习并纠正错误的动作。

4.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避免过度训练,每天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需要适当休息和恢复。

结语:

跳远是一项需要力量、速度和技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通过本教案的训练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们可以提高跳远的技术水平和成绩。同时,跳远训练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竞技能力。希望学生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够在跳远项目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跳远教案 篇3

关键词:主题教研;体育教学;蹲踞式跳远;教研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54-03

主题教研活动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关注的是教师自主教研意识的确立,个人能力诸如教与学问题的诊断、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完善,以及由此而来的理念更新等系统的超越,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主题教研活动打破了“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我的工作”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

日常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经验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自身运动技能示范的准确性等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引导教师关注高效教学,笔者多次策划、组织以教材研究、技能巩固、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策划、组织主题教研活动需做到的三步曲是:方案的制定;组织与实施;提升与迁移。

一、方案的制定是前提

俗话说“谋定而后动”。策划、组织一次活动必须先制定计划,计划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保证。主题教研活动的策划首先得确定教研目标、教研主题、教研主体;其次是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再次是确定教研形式、时间、地点等。制定了科学完整的计划好比有了高效能的引擎,使教研员能通过目标引领和任务驱动让骨干教师们发挥出自身的长处,从而推动区域学科教研工作的开展。本主题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结合,活动方案于开学前放在浙江省师训平台上,面向县初中段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自愿报名。蹲踞式跳远课例研修方案:

(1)主题教研活动目标:通过蹲踞式跳远的课例研修活动,“以点带面”使参与者能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规律、特点,运用科学理论思考、剖析解决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开发教具器材,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巩固参与者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能、增强参与者对动作技能是体育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使参与者的专业素质与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2)主题教研活动对象与时间:浙江省象山县初中段体育教师,共40人。两天时间。

(3)主题教研活动形式、内容及时数安排(表1)。

二、组织与实施是关键

完整的教研计划离不开教研员和区域骨干教师严密的组织与实施,如何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研室有想法但没人手,所以只能提供“葫芦”;学校教研组有人手但教师的工作精力与能力有限,怎样“依葫芦画瓢”有落差,现在我们通过严密的组织与实施方案凝聚起教研团队,增强了教研的实用性,提高了教研效率。

1.实践课的预先准备

由于活动是主题式单元教研活动,根据单元教学的特点,安排的课时计划应是呈相互递进关系的,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的策略是建立在前一次课的基础上。教研活动的授课对象是笔者的日常教学对象,学校初一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主题教研活动前笔者按照活动的要求给不同的班级提前完成部分教学内容,如承担第2次课的班级先完成第1次课的教学内容,承担第3次课的班级完成前2次课的内容,依此类推,为活动中实践课的顺利开展作好准备,呈现单元教学递进状态。

2.课例理论专题讲座

确定蹲踞式跳远主题后,先由笔者给参与者进行《初中体育“蹲踞式跳远”课例分析》的专题讲座,内容包括:①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原理分析;②跳远的场地规格及比赛规则;③跳远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④跳远技术中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讲座详细阐述了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原理、基本知识及基本动作结构,回顾跳远的场地规格与裁判法,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讲座使参与者在了解教材、熟悉教材后,能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在头脑中形成跳远最基本的结构形态。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总结,讲解教学的方法及一些出现的问题,使参与者明确基本的教学思路,在备课中能扬长避短,提高备课的质量。加深了对场地器材规格的要求及裁判知识,提高参与者的业务水平。

3.增加相关技能实训

以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为核心,延伸其他跳远姿势,辐射各项有关素质。经过练习,提高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准确性,也加强了速度、力量、协调等基本素质。技能训练时,先由指导教师统一讲解、指导,再分组练习,参与者相互观察,相互纠错,最后进行技能评定。参与者们在练习过程中兴致高涨,异常努力。练习后参与者感觉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后给学生做动作示范有了更足的底气。

4.完善各项教学实践

(1)小组集体备课

本次活动参与者40人共分四组,每组承担一课时教学内容,各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并推选一名教师上课。蹲踞式跳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根据其技术结构特点共分4次课。第一次课,学习助跑与起跳并在空中有明显的蹲踞姿势。第二次课,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作并腾空有高度。第三次课,学习腾空步。第四次课,练习完整动作,要求步点准确。

在小组集体备课过程中,参与者畅所欲言,共谋计策,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更新观念,拓宽思路。经过激烈的讨论,都觉得方法手段多了,课不是那么难上了。如蹲踞式跳远第一次课中教学目标“空中有蹲踞姿势”,需要有一定的腾空高度来完成动作。为此,组员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建议在踏跳板前设置橡皮筋;有些建议头上挂一球,让他用头顶球的方法来腾高;有些建议用过障碍物的方法使学生向上跳;有些建议站在高处向上跳等等,最终我们采用了助跑踏上障碍物的方法增加腾空的高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会空中的蹲踞姿势。

(2)观摩课堂教学

观摩课堂教学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活动,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直接检验。听课者一要关注上课教师怎样教;二要关注课堂上学生如何学,要做到听、看、想、记等工作。而年轻老师们往往由于经验限制,不能面面俱到,全方位地听、记。与其在表面看热闹,还不如抓住一点深入观察。在蹲踞式跳远观摩课中,我们根据听课的要求,把听课老师分为四组。第一组观察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效,思路是否清晰,组织调动是否合理;第二组监测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是否合理;第三组观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示范能力、讲解是否清楚;第四组则观察学生的学,学生有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是否出现错误动作,教师是如何纠错的。这样,听课者人人有任务,在听课过程中会更专心观察,仔细听讲,认真思考,听课的水平也逐渐得以提高。

5.评课交流研讨

评课是对体育教育目标、各项教学指标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各方面做出价值判断,是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通过评课可以使体育教师之间互相切磋教艺,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听完课后,我们要求人人议,人人评,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管对错,多少,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分享、讨论。例:在蹲踞式跳远评课中,就第一课时,教师示范完整动作时学生的站位、观察面怎样更清楚,更方便队伍调动展开了讨论。有些说队伍站在器材的中间学生会观察得仔细;有些则认为这样的组织不方便下一次队伍的调动,四路纵队站在器材前面学生同样能观察得到等等。经过评课,许多教师明显感觉思路宽阔了,教学手段方法多了,有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可以避免了。

6.撰写作业体会

(1)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反思这一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分析,诊断出自己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根据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活动中我们要求上课老师有两次反思,即时反思与写反思总结。上完课后,执教者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体会更深。在上课过程中哪方面需要调整改进,哪方面问题需注意,课堂中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进行即时反思。当观摩者评完课后,执教者再一次根据评课建议,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深刻的、全方位的反思,并形成反思稿。通过这两层的反思,执教者觉得反思有成效,而且深刻不会被遗忘,今后如出现同样的问题可以避免,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2)评课稿

评课结束后,观摩者要根据评课活动中其他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整理成评课稿。评课稿不仅蕴含着集体的智慧,更有自己点点滴滴深刻的体会。经常撰写,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更可以提高科研理论水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累积经验。

三、提升与迁移是目的

主题教研活动能激发教师追求理想课堂的愿景,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实现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参与者的专业素质与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是主题教研活动的目的,但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迁移,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以蹲踞式跳远教材为主题,以教材研究、技能巩固、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思路的教研活动,参与者普遍反映在以下诸多方面得到提升:夯实理论基础,比较透彻地理解动作技术原理,动作技能从只有一些肤浅的认识提升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利用身体练习的要素和特征去判断学生蹲踞式跳远动作的质量和效果;熟悉跳远的场地规格及比赛规则及如何在课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渗透。技能实训时,同行相互观察、相互指导,自身蹲踞式跳远动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得到同行的纠正。各小组集体备课时,大家相互探讨,打开大家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日常单兵作战的备课相比,考虑的问题更加周全:有关新课标理念贯彻、知识点的落实、兴趣点的设计、讲解语言的精炼、队伍调动的合理、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等等。执教过程中,不但关注教学环节与教学行为,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的组织更流畅,调控能力明显加强,讲解示范的准确性与时机的掌握也有了提高。听课时能根据观察视角认真地听、看、想、记;评课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知道如何撰写反思与评课稿。从本次主题教研作业情况反应来看,提高了参与者的教研意识,无论面对哪个教材,能把在本主题教研活动中学到的教学理念、方法、技巧等迁移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都能自主地去钻研教材、巩固技能;了解备课、上课要注意哪些事项;掌握听课、评课的要点与技巧,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四、建议

主题教研活动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主题教研最忌的是形式化,一旦作为形式来搞,主题教研的作用就会消失殆尽。主题教研到现在还是一个新面孔,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建议:

(1)在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中要发挥本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长的作用。

(2)要将主题教研同常规教学结合,避免加重教师负担。

(3)要注意引领。主题教研一开始,有些教师不理解,甚至会出现排斥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要注意加强思想工作,主题教研活动,并不是单纯的、孤立的教研行为,需要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统一思想,各方面的配合,特别是要有强有力的思想工作跟进,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导致主题教研草草收兵,无果而终。

参考文献:

[1]王丽红。在主题教研中与教师共同成长——吉林省大安市基地教研工作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6).

[2]李元昌。主题教研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探索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 (11).

跳远教案 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低年级;情境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情境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思想品德教师的关注和青睐。作为紧张学习的一种调节,情境教学将体育课打造成生动有趣的乐园。然而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领会情境教W的精神实质,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经验,致使情境教学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二年级《跳跃》教学一课,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开展过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供同行参考。

一、案例介绍――情境预设

1.学习内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水平一):《跳跃》。

2.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青蛙跳”的动作要领,收腹提膝伸小腿,一摆二蹲三起跳,双脚连续向前跳,平稳落地跳得远。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灵敏、速度和力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教学设计

以青蛙过河跳荷叶游戏带领学生练习“双脚跳”,掌握“跳跃”的动作要领,在合作、创新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在愉悦的情境氛围中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与弹跳能力。

二、片段呈现――活动情境

1.情境导入,愉悦热身

教师站在课前事先画好的2个同心圆的圆心位置,学生统一站在外,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青蛙”这一主角。并让学生想一想小青蛙是怎样叫的,是怎样跳的。同学们纷纷积极的模仿起来。这时,我追问道:“如果小青蛙遇到了危险,它会怎么样呢?”“它会跳着跳跑!”“对呀!小青蛙只有跳的又高又远才能及时躲避危险啊。小朋友们,带上你们的青蛙头饰,赶紧地跳到安全的圆内吧!”随着老师的一声口令,同学们纷纷从圆外向内圆跳,再从内圆跳到外圆。随着学生反复的练习,教师适时导入歌谣:青蛙青蛙跟我跳,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又轻巧。

2.掌握技能,育心强体

来到事先准备好的篮球场地,我以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拉开练习的帷幕: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调皮的小青蛙想去河对岸玩耍了。但是小河很宽,身材娇小的小青蛙该如何过河呢?这时,我指着绿色的体操垫,继续说道:原来河面上有很多绿色的荷叶,聪明的小青蛙只要借助一层又一层的荷叶,就能轻松跳到河对岸去。这时,由教师示范小青蛙过河,并提醒学生注意:跳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双脚同时起跳,和小青蛙一样轻轻落地,才是正确姿势。话音未落,就有几个调皮的男生迫不及待地抢着跳了起来,虽然跳的很好,但是因为跳的太急,还是不小心掉下“河”,教师为了不打乱正常的上课秩序而未加制止和指导。随后,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太快,不能掉到“河”里。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思考:如果不充分起跳会怎么样?引出双脚同时跳起,大脚拇指最后离地的动作要领。教师在课堂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对于技能掌握熟练的个别优秀学生,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示范,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领悟能力。集体练习。

三、案例分析――情境反思

1.案例的成功之处

其一,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运用游戏情景的形式,在创设好的场地情境中引导学生玩中学、学中玩,通过“个人练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自我表现,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其二,情境教学中,思路清晰,教学步骤明朗,通过“看、说、试、练”等方法,成功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思想,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其三,就地取材,利用场地创设适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主动练习并参与活动,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2.案例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在“青蛙过河”的游戏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过于胆小、害羞而没有放开来跳,这时,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我没能及时给予其鼓励和重点指导。而实际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如果能给这部分学生以信心和鼓励,相信他们能做在课堂做的更好。另一方面,有个别男生调皮捣蛋,平时就爱蹦爱跳,所以在课上特别兴奋,想要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节奏和一贯的偏见,忽略了这部分同学生的强项,对他们的表现既没有肯定也未表扬,反而致使他们热情下降,开始影响其它同学的正常练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其正面的评价,相信更能激发他们展示、创新的热情,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一名优秀的教师,贵在具有自己别具匠心的教学见地和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我多年来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而努力追求的目标。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应通过情境形式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使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在反思中不断前行,真正促进学生良好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参考文献】

跳远教案 篇5

在一堂高一体育生训练课上,我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三级跳。我先利用图片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并做模仿练习。在跨步跳练习时,他们都做得很好,但是一到三级跳场地就不行了,第二跳大部分是迈的,不会跨。只有少数的学生会跨,但都不理想。为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立定三级跳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案例分析

立定三级跳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良好的专项技术,而且要有弹跳力、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在整个立定三级跳远技术当中,第一跳与第二跳结合技术最为关键。通过多年来的教学训练和高考研究发现,在立定三级跳远技术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第二步技术,往往是被动地迈出第二步或是把第二步作为三跳中的过渡步,使第二步的距离没有达到应有的比例,致使成绩不够理想。那么,影响三级跳远第二步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呢?从立定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来看,有以下几个因素:

1.第一跳过高、过远。在完成整个立定三级跳过程中所需的水平速度是建立在第一跳的基础上。这就要求第一跳的高度要合理,向前性要好。如果第一跳过高势必造成落地时支撑腿负担过重;如果第一跳过远会造成落地时支撑腿前迈;这些都会增加水平速度的损失,影响第二跳的水平速度。破坏整个三级跳的节奏,从而影响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

2.上体姿势。起跳时上体保持直立或适度前倾,两腿做爆发式的蹬伸动作,其腾起角为50°―60°,这与立定跳远的起跳技术有所区别,主要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腾空后上体应保持直立,稍向摆动腿一侧转动,达到躯干与起跳腿、摆动腿的协调一致,切不可左右或前后倾倒。

3.上下肢配合。身体的平衡主要是通过两臂的动作来控制,同时起到帮助身体更好地向前跃起的作用。在摆臂时注意向前摆动要用力,摆到与肩平齐时要突然停止,不能无限制地摆动,然后,双臂应自然地放至体后做好后一跳的准备动作。摆动腿前摆要和起跳一致,摆动腿前摆与地面成平行并尽量停留一段时间,小腿则与地面成垂直角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起跳的效果,只有上下肢配合协调成为一体,才能使身体重心平稳,达到合理有效的起跳。

4.放脚动作不正确。立定三级跳远技术中的单足落地技术,一般讲求快速有力的积极扒地式落地动作,它的优点就在于:第一,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这样就加快了身体重心向支撑点前移的速度;第二,减少了起跳产生的制动和水平速度的损失;第三,有利于完成快速有力的起跳动作。在单足落地技术中常出现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前脚掌落地,主要是由于摆动腿没有充分前摆至水平位置和脚尖没有勾起,并且伴有上体前倾过大。这种错误在放脚时产生制动较大,对水平速度的损失有很大影响。另一种是脚后跟先落地,这种落地因为是滚动式放脚,所以加长了起跳腿落地时的缓冲阶段与蹬伸阶段的时间,同时起跳腿负担过重,出现第二次发力现象,对获得的水平速度破坏较大,影响了第二跳的效果。

三、常见错误动作的纠正

1.起跳时用前脚掌着地。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多做原地放脚的模仿练习,逐渐过渡到完整技术学习。

2.原地双脚起跳后,跨不出去。

原因:起跳时双脚没有同时发力,腾空后第一跳的起跳腿没有积极主动、有力地提拉;身体重心前移过慢或小腿前伸过大,引起制动。

纠正方法:(1)因为力量素质水平和身体协调能力达不到要求,造成动作技术表现不出来,故要加强针对性素质训练。(2)多做模仿练习,体会起跳腿提拉动作、扒地和蹬地感觉,注意观察放脚和重心移动(可在起跳线和第一跳落地点间放置一个实心球,迫使起跳后抬腿)。(3)起跳时要注意双脚同时发力,腾空后起跳腿要主动、有力地做提拉动作。(4)反复练习立定跳远,上体抬起,单脚落入沙坑,用此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动作概念。

3.三跳节奏不好:第一跳过大,第二跳太小,着地制动太大,没有积极的扒地动作。

纠正方法:(1)进一步明确动作技术概念,用力时机。(2)注意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反复做单脚跳、跨步跳和连续做“单足跳+跨步跳”(即交换跳)练习。要求在练习时注意跳跃时摆动配合动作,保持身体平衡,然后过渡到小幅度三级跳远,使三跳动作连贯起来一气呵成。为加强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练习,可进行弓箭步交换腿跳等练习。(3)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喊口令:“哒!哒―!哒――!”来帮助学生掌握跳跃节奏。(4)教师根据学生的跳跃能力在地上打点作标志,修正学生三跳的距离分配,使学生明确三跳过程中空中轨迹“步步高”、“一步更比一步远”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

1.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在学生时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力求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能增强体育活动参与意识,拥有很大的思考、练习、发挥的空间,充分体现出主体地位。整节课教学组织顺畅,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强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师生通过互相交流、帮助,融洽了关系,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提高了师生亲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环境。

跳远教案 篇6

关键词:三级跳远; 运动损伤 ;青少年

前言

在各种体育运动活动中,三级跳远运动是最为典型的能够展示出运动员体能和速度高低的项目。三级跳远运动不是一项有规律周期的运动项目,而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运动员在开展运动中必须拥有较强的爆发力和较高的速度素质的活动。三级跳远运动也拥有所有跳远活动必备的一些特点,譬如:要求的技术动作比较少,且动作一般都比较简单,但要求拥有较高速度爆发的特点。在运动活动中,运动员在踏上跳板起跳的瞬间,其腿部需要承受的最大冲击力量一般都是超过自己体重的十多倍以上。

在三级跳远的活动中,运动员自身要承受住地面很大的冲击力,如果在运动中稍微不注意,就会因此造成自身肌肉、韧带、关节等多处发生损伤。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仅能够在平时的训练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自己在运动中能够减少损伤。通过细致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长春市各个体育院校的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中,其在运动中造成的损伤人数、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原因以及损伤的处理等问题和处理措施尽兴整理汇总,以期更好的帮助更多的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活动中减少损伤,帮助他们提高预防损伤的意识,从而减少损伤事故的发生。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春市体校10名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年龄15-18岁,成绩13.60米-15米。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查阅有关三级跳训练和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约20余篇。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有关内容,请教相关的老师设置相关问题,然后制成问卷,本次共发放了10份问卷,回收10份,回收率达到100%。

(3) 统计法

对回收到的问卷的相关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总,整理,然后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答案,这些准备工作的开展都为写论文提供有效的材料支撑。

从上面的调查表可以看出损伤部位,主要是脚踝损伤、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其对应的人数是5人、4人、2人,所占人数是最多的(表2所示)。

从损伤数据的分析我们能看出,造成这样的一个现象主要是因为三级跳远活动的开展会对运动员下肢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造成的。另外一个方面,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目前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身的膝、踝、跟腱等部位相对比较薄弱,在训练过程中加上跳跃的强度过大,那就会导致局部负荷过大而造成膝、踝关节局部的损伤。因此,为了减少训练损伤,训练之前充足的热身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训练过程中强度的增加应当循序渐进。此外还需要注重对损伤的恢复训练,如果在日常的训练中,运动员发生损伤后而不减少运动强度,就会造成损伤来不及恢复而再次诱发旧的损伤发生。

(三) 运动损伤的原因

通过对通化市四所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发生损伤原因的调查表可以看出造成损伤主要是原因有技术原因、训练负荷及疲劳的原因、身体素质原因等。而损伤主要发生训练中,在训练中的专项技术训练损伤最多占74.4%(表2所示),训练的盲目、不科学、不循序渐进、一味的增加强度反而会适得其反,还会造成自身关节、部位的损伤,因此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是离不开合理科学的训练的。

(1)技术导致伤病的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看出来技术训练中的损伤占最多,主要原因是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训练年限短,技术动作不稳。三级跳远技术动作复杂,三级跳远的运动是在快速助跑的基础上进行跳跃,对运动员的下肢的负担很大,合理的技术能有效的减缓地面对肌体的冲击,降低关节、肌肉、韧带等负荷强度对减少损伤的发生。在训练时减少错误动作的出现,更大的预防错误动作造成的损伤。

(2) 训练负荷及疲劳导致伤病的原因

通过运动员的训练情况的调查我们能看出通化市四所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周训练次数集中在5-6次,每次训练时间为90-120分钟,由于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身体的运动器官以及内脏系统比较脆弱,大运动量训练很容易引起疲劳。训练完的放松对缓解训练疲劳,恢复体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大部分运动员基本不会再训练后进行放松,都明白放松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到完全训练完放松却很少,这一点应该引起教练员重视,认真的监督运动员的放松。

(3)专项素质导致伤病的原因

通过身体素质训练的调查我们能够看出运动员对超等长力量28.8%、爆发力23.1%、快速力量19.2%,这三项占据了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大部分。根据损伤部位的分析我们发现脚踝、膝盖损伤是最多的,这也和训练项目的特点是符合的。部分关节和部位的损伤其实也和一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密切关联的,如果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就很容易造成在运动开展中的损伤。

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大对小肌肉群的训练,譬如:踝关节结构复杂为了减少踝关节的损伤可以加强对踝关节处的小肌肉加强训练,这样可以提高跳跃过程中的地面支撑力,增强落地的平稳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离不开日常的训练,但是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注意减少损伤,注重科学合理的训练,如果发生损伤一定要注意休息,注意损伤部位的恢复,不然就很容易造成旧疾,落下病痛。

(四)运动损伤恢复

通过对损伤恢复的时间可以看出轻度损伤占40%,其次是中度损伤占30%(如表3示),运动损伤不仅给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带来影响,而且伤病更会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生长发育,健康成长。根据损伤的部位我们可以看出脚踝和膝关节是业余体校三级跳运动员主要的损伤部位,因此合理、科学的训练,能够最大程度的规避或者减少损伤,掌握适当的恢复性和预防性的练习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长春市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以踝、膝关节劳损为主。

(2)长春市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强调较大运动员承担的训练负荷较重及疲劳的恢复不充分,不重视主动放松。

(3)长春市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训练方法和训练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要更符合青少年发展特点并结合训练效果开展。

(二)建议

(1) 通化市四所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以关节劳损为主。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针对肌肉拉伤和关节劳损,要在准备热身活动中重视起来,多做韧带拉伸,脚踝和膝关节的专门性练习。

(2) 而在专项技术训练中,注意训练负荷,大强度完整的技术训练不易过多过频,要注重训练效果,还应该与完整技术密切相关的专门练习作为提高技术的主要手段。

(3) 在素质练习中多做脚踝、膝关节、大腿肌肉群的力量练习,增强易损伤部位的力量,减少在训练过程中的损伤。

(4) 根据损伤的情况多做恢复性练习,日常也应该注重预防性练习训练。

(5)场地的问题,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思想上要重视起来,训练前后对跑道、助跑道的整理、清洁、保养,对沙坑的整理、保持松软等,减少由于场地的问题而带来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的损伤。(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徐勇,周宁,钟家银,吴新强。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 运动。 2009(03)

[2]赵文凯,李庆华,巩磊。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及原因分析[J]. 贵州体育科技。 2008(01)

[3]宋惠娟。普通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 博击(武术科学). 2006(12)

[4]张进,季虎。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04)

跳远教案 篇7

【关键词】 三级跳远 体育教学 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0-0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70-01

在三级跳远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各技术环节间的衔接和整个技术的完整性,使分解技术服务于完整技术的需要,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要注意各技术环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技术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各衔接部分技术的教学。采用分解、完整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在分解教学时,要贯彻完整技术教学的因素;在进行完整技术教学时,要注意提高部分技术动作的质量。由此可见,三级跳远是一项技术复杂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要想在高中教学中取得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合理的技术,超强的专门能力作保证,同时还应最大限度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跳跃节奏的控制对三次跳跃衔接的重要作用

跳跃节奏的控制有利于减小三次跳跃的速度损失,合理的跳跃节奏能加快起跳速度,能减少起跳缓冲的时间,是保持助跑速度的重要技术。教学中采用非极限强度的跃,按总距离的35% ——30% ——35% 的比例进行练习,由于改进跳跃技术,减少身体的压力,更能保持助跑速度。在跳跃节奏练习中,应注重加快双臂和摆动腿的摆动度,能有效缩短起跳时间,提高起跳速度,并能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作用。当起跳脚着地后,随着身体重心的前移,双臂摆动腿的快速大幅度向前摆动,能有效缩短起跳时间,提高起速度,控制起跳方向,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起跳技术,并能很好起到防止身体前旋、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可采用设标志物或画灰线的方法来规定和限制各跳不同的远度。也可采用借助器材(如软式排球等)方法来进行练习。但是,对于这些标志物、灰线和器材的设置,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安排,在一个班级中,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可以有多种设置方案,以适应不同学生练习的要求。教学中,既要按照三级跳远技术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寻求确定个人三跳节奏的最佳比例结构,不可强求一致。

2 身体素质发展与技术教学的关系

身体素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障。三级跳远不仅技术复杂,而且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很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身体状况进行分组练习,比如: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做动作的频率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是影响速度素质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速度素质,对于提高大脑皮层的反应能力和对身体快速指挥和协调能力,使身体更加灵活,做动作更加迅速,具有重要的作用。

身体的各项身体素质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依赖的。由某一素质的发展而影响另一素质的发展称为身体素质的相互。比如,力量速度的提高可以使速度素质相应地提高;各项身体素质都依赖于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整体水平,并为素质发展提供条件,而素质的提高又可以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因此,提高在校生的身体素质是要遵守身体锻炼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

3 避免伤害事故

教师课前有很多需要认真检查的内容,比如要看场地是否凹凸不平或过滑过硬。如:跳远的助跑道应平坦结实,起跳板与地面齐平,起跳板是否牢牢的固定地上,沙坑应深翻平整;细沙要松净,不带碎石、玻璃等其他杂物;平沙耙用后应及时放到沙坑外。 教师上课时要仔细观察各种因素,做到胸中有数,防患于未然。一是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有的学生对自已身体的异常变化不放在心上,教师可凭借经验,通过观察学生面色、唇色、出汗程度等身体反应,及时调控运动负荷。观察教学活动中,学生有无出现不合乎要求的行为举止,练习中相互嬉戏追闹,不守纪律等。一旦发现要及时制止,使危险的苗头在萌芽状态下就能得到有效遏制或消除。

在体育锻炼中,不少运动损伤都是由于准备不足造成的,因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准备活动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运动项目的难易而定,准备活动既要做基本的,也要做与运动内容相关的专业动作活动,如果准备活动与运动项目不吻合,针对性不强,就容易造成损伤,如腰部突然用力过猛,就会发生腰部损伤。只有准备活动充分,才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敏反应,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整理活动是运动的自然延续,能有效消除运动后肌肉的紧张状态,改善血液的供应。放松活动也应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适宜的方式,如走步、小游戏等,这样可以加速恢复,尽快消除疲劳。当然,放松活动在具体实施时要灵活运用、合理组织,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场地设施作具体安排,另外在时间及顺序的安排上也可作出灵活调整。

跳远教案 篇8

一、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技能的能力”“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中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指学生。

二、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不但空洞而且无法评价。一位体育教师在教案中这样表述:“初步掌握本套舞蹈中的基本步伐”,什么是初步?教师怎么去定位初步这个标准?到底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才能达成目标也很不明确。

体育教学的目标按领域目标可以分成五个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其中,“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目标,在目标表述时可以明确指出结果,从结果中表现目标的达成与否。以“基本掌握排球正面扣球动作”为例,行为动词是学会,在前面加了“基本”来修饰“学会”表现为不可操作性。那么,是不是行为动词前就可以不加任何修饰词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如:“在低网的情况下”学会“正面上手发球技术”,明确提出动作的环境或者器材因素,而比“基本、初步”来修饰就更具体明确。

三、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完成前滚翻”“通过本节课的学练,知道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一分钟内,投进三个球”“以多种单双脚的跳跃动作为载体,发展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等。

四、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至少能运用三种投篮方法”“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完鱼跃前滚翻动作后,完成5次动作时,至少有3次以上能做出明显的腾空动作”“在急行跳远时,要求学生达到3米以上”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

五、体育教学目标表述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

1.知道“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最常用的跑动中的投篮技术,并能积极参与学习,知道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2.9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部分同学能高质量完成“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并有较高的投篮命中率;

3.能与同伴相互合作,积极讨论,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帮助同学进行学习。

案例二:

1.知道并能说出三级跳远动作结构名称,了解羽毛球正手发球的动作要点;

2.80%以上的学生能按正确的动作结构完成三级跳远;90%的学生能做出正手发球动作,并能完成对打练习;

3.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练习,同学间相互合作,努力达标;

4.单级动作跳:(8次×3组)×2;组合动作跳:3组;短程助跑三级跳4~6次。

以上两个案例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述上,就充分考虑了“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四个要素,目标的表述就比较清楚、准确、可测量。供广大体育教师借鉴。

总之,教学目标的表述是严谨的,需要规范,在运用时必须考虑以上四个要素,不可凭主观地、想当然地随意一写了之,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对象等因素相结合,才能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跳远教案 篇9

立定跳远教案


立定跳远是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基本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活性。本教案将详细介绍立定跳远项目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立定跳远的技术水平。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并了解技巧要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立定跳远的技术和表现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


2. 提高爆发力和协调性;


3. 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和表现要点。


三、教学方法:


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标准的立定跳远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


2. 分组练习: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练习,加强互助和竞争;


3. 学生自主训练: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训练,提高技术水平。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准备:


a.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操活动,拉伸身体,使肌肉准备好进行跳远训练;


b. 进行一些瞬间爆发力练习,如快速奔跑、跳跃等。


2. 技术讲解:


a.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详细介绍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包括起跳姿势、助跑姿势和跳远动作;


b. 强调技巧要点:起跳时膝盖弯曲、臀部后移,助跑时保持平衡,跳远时伸展身体并提起膝盖。


3. 分组练习:


a.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


b. 每组轮流进行练习,其他学生观摩和记录;


c. 教师通过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动作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技术对抗:


a. 将学生分为两个对抗团队,设立跳远目标线;


b. 每个团队轮流进行跳远,记录个人成绩;


c. 根据团队成绩进行评比,鼓励团队合作。


5. 总结反馈:


a. 学生观看和分析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表现,总结技术要点;


b.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c.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训练,巩固技术。


五、评价方式:


1. 教师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表现,评价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学习进度;


2.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评价和反思自己的表现;


3. 小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和改进。


通过上述的立定跳远教案,相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立定跳远的技术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活性,激发体育兴趣和运动热情。希望学生们在立定跳远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跳远教案 篇10

高中跳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跳远项目的基本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

2.掌握跳远的起跑、加速、起跳、飞跃等技术;

3.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毅力;

4.让学生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对运动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

1.跳远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

2.如何正确的起跑、加速、起跳、飞跃等技术;

3.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1.跳远项目的介绍

跳远是一项需要全面协调的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跑动能力、爆发力和弹跳力。跳远是一项以全力跳远为目的的运动项目,要在瞬间完成加速、助跑、起跳、飞跃和落地的过程。

2.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

(1)出发姿势:双脚举起,手膝托腰,两手平举,形成一个90度的直角。

(2)加速跑:检查自己的出发姿势后,要进行加速跑。要用脚掌着地,双臂摆动,身体保持前倾状态,发力往前跑。

(3)起跳:当接近到奔跑道尽头时,要做好跳远前的准备工作,即弯曲膝盖、压低身体、振臂协助等。

(4)飞跃阶段:腿部理应保持90度,但随着自身条件的不同,也可在60度至120度范围内。手臂要向上伸展,双眼注视着远方的目标。

(5)落地:将落地时的膝盖发力,将臀部向前面推,使身体的重心不要向后倾倒,然后稳定地落地。

3.实践操作

在掌握了上述基本技术要领之后,需要进行实践操作。首先要进行跳远前的热身活动,包括拉筋、俯卧撑、跳绳等项目。其次,要进行加速跑的练习,练习加速跑的同时要配合上出发姿势,确保起跑时的姿势正确。然后进行起跳和飞跃的练习,练习时重在突出肌肉爆发力和弹跳力的提高,提高飞跃的高度和长度。最后是落地的练习,练习中注意身体姿势的保持和平衡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

跳远是一项技术性比较高的项目,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先将跳远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示范,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跟随操作。

2.启发式教学法

跳远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姿势、动作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跳远技能。

3.练习式教学法

练习是跳远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该降低教学难度,从简单的动作练习开始进行,逐渐加强难度,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

学生的跳远成绩是判断教学效果的直接标准。在评价学生跳远成绩时,除了要注重学生的高度和长度外,还要注重技术要领、姿势等方面的评价。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跳远技术和成绩。

六、教学心得

跳远是一项全面协调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都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技术的教学和练习,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意识和品质,使学生在跳远过程中不断进步并享受运动的乐趣。

跳远教案 篇11

立定跳远教案


立定跳远是一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通过这项运动,学生能够锻炼爆发力、力量和协调性。本教案旨在通过详细、具体和生动的介绍、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技巧。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立定跳远规则,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3. 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堂、跳远场地、计时器、学生成绩记录表。


2. 学生准备:运动服装、运动鞋。


三、教学步骤: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操作方法


1 引入 教师介绍立定跳远,解释技术规则。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立定跳远比赛,向学生介绍规则。


2 讲解起跳姿势 教师详细讲解立定跳远的起跳姿势,包括脚部、身体和手臂的动作。 教师示范起跳姿势,强调正确的姿势关键点。


3 示范起跳姿势 教师示范起跳姿势,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注意动作要领。


4 练习起跳姿势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观察和纠正。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练习,注意互相帮助并纠正动作。


5 跳远训练 分组跳远训练,教师记录跳远成绩。 学生按照组织的顺序进行跳远训练,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


6 分析成绩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自己的跳远成绩,找出改进的方向。 教师根据学生的跳远成绩,帮助学生找到改进的地方,并提供指导。


7 练习改进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跳远技巧的改进训练。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改进练习,并纠正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8 完成反馈 学生进行最后一轮跳远竞赛,教师对比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进行最后一轮跳远竞赛,教师对比前后成绩,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9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总结要点。 教师通过提问或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扩展:


1. 引导学生参加学校或区级立定跳远比赛,提高竞争能力。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并制定个人训练计划,提高跳远成绩。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比较清晰,通过详细介绍、示范和练习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在教学准备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教学资源和示范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差异化指导和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跳远技能提高。

gz85.COM精选阅读

立定跳远教案通用


每位教师都需事先准备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在准备教案课件方面,相信教师们并不陌生。提前准备教案课件对于我们整理教学思路和理解难点非常有帮助。在本文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些与“立定跳远教案”相关的内容,如果您认真阅读本页,将会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立定跳远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透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发展学生跳跃潜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2、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体验总结并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构成正确的概念。

3、透过自我挑战游戏发展学生的弹跳力、下肢力量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教学重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学生活动:

1、围绕操场慢跑一圈学生活动: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青蛙跳吗?他们是怎样跳的呀?你们原地学学好吗?

3、师:那里有一群小青蛙肚子饿了要去找食物吃,青蛙妈妈决定带孩子们到池塘里去抓虫子吃。

4、教师把学生带到画满荷叶的操场,进行活动。

6、学生:兔子、袋鼠、麻雀等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仿这些动物动。

7、师:这天我们要学习的立定跳远跟我们刚才青蛙跳的姿势很相似,这时候我们就一齐来学习立定跳远好吗

1、师:刚才同学们学青蛙跳都学得不错,这时候我们就一齐来学习这节课要学习的资料立定跳远好吗?立定跳远和青蛙跳动作方法是差不多的,同学们先看看老师做一下示范,同学们再来学习好吗?

2、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各一次,两腿配合作自然弹性屈伸,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

1、教师讲解示范,提出重难点。

2、学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生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摆臂向前上方跳跃的练习。

5、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并进行纠正。

6、学生进行比较练习,分组练习。

7、教师根据学生练习状况及时进行提示纠正错误动作。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游戏方法。

3、游戏进行中要注意安全。

3、师生再见、下课。

立定跳远教案(篇2)

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依据。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根据水平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充分体会到体育课的快乐。

立定跳远教材是在跳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双腿跳的练习,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的主要教材,主要是发展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跳起、脚跟着地、缓冲落地的动作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跳跃。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已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爱表现自己,活泼好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身体各机能还未完全发育,体质稍差,运动能力一般。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学过程中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激情。

2,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的语言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用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更有利于学生模仿。

3,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加强易犯错动作的提示,预防学生形成错误动作,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评价法: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5,游戏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学法指导:本课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探究、观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运动参与:通过新颖有趣的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游戏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体育课堂。

运动技能:9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两臂摆动与膝关节屈伸协调用力的动作技术。

身体健康:通过学习立定跳远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的弹跳力、腿部力量及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灵敏素质。

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运动中快乐,快乐中运动,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

社会适应: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在玩游戏及学习武术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同学间的沟通,学习时的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技能目标:9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两臂摆动与膝关节屈伸协调用力的动作技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及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合作意识。

1、提高学生的纪律性。

2、检查学生人数。

3、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上课内容及流程。

4、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1、集合队伍,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5、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1、体育委员集合队伍。

2、学生报数,体委统计人数。

3、学生认真听本节课的上课内容及注意事项。

1、集合队伍,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1、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2、充分活动学生各关节及韧带。

3、改善学生的身体柔韧性。

4、通过游戏为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做铺垫。

2、单双圈接力游戏:①、小组单双跳跳单双圈接力比赛;②、小组单脚跳跳单双圈接力比赛。

3、按老师的游戏规则玩游戏。

4、学会团结合作学习。

1、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2、掌握立定跳远动作技术。

3、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

4、增强学生身体协调能力。

5、培养学生与友伴团结互助的学习能力。

1、形成动作概念:①教师讲解示范动作;②学生原地模仿立定跳远练习

2、向上跳练习:①动作分解向上跳练习;②完整动作向上跳练习。③集体跳“人浪”练习

3、立定跳远练习:①分组展示,②个人展示③集体跳“人浪”展示。

1、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

2、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2、讲解示范动作。

3、强调动作要领,及练习要求。

4、提示易受伤的练习及安全策施。

1、抖动各肌肉群,使绷紧的肌肉达到放松。

2、通过拉伸练习,使学生的各韧带得到拉伸,达到放松各肌肉群的效果。

1、抖动小腿及大腿的肌肉群。

2、身心放松。

3、心情愉悦的进入放松状态。

1、放松方法及要求。

2、组织练习队形。

3、示范放松动作。

4、引导学生身心放松。

3、小结本课。

3、增进师生感情。

1、讲解较难掌握的动作,并布置课后加强练习。

2、表扬鼓励学生。

3、师生道别。

1、安静的排队。

2、认真听老师讲解。

2、多元化的评价学生。

3、纠正错误动作,示范正确动作。

立定跳远教案(篇3)

1.认知目标:进一步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改进摆臂与蹬地协调配合的动作。

2.技能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快乐热身,激发兴趣)8’

2.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青蛙是怎么捕捉害虫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捕捉害虫的本领------立定跳远,通过这样的谈话导入课题,并口述本课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模仿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并顺势提出目标要求。设计与跳跃相关的《兔子舞》韵律操也是为接下来的跳跃教学做铺垫。

1.自主探究,尝试体验8’

(2)出示立定跳远的教学图片,六人一组模仿自学图片动作,进行分组尝试性练习。

【设计意图】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如果采用平铺直叙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积极性不高,通过模仿、合作增加趣味性。

2.技能巩固,发展能力10’

(1)首先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进行组内自由练习交流,3分钟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班内展示,教师总结易错点,并示范正确的动作要领。学生认真观看,对比自己的动作进行改正练习。

青蛙先长出后腿,双脚跳一跳;

青蛙又长出前腿,两臂摆一摆;

青蛙跳到荷叶上,落地要轻轻的,落地要屈膝。(利用呼啦圈模拟荷叶进行跳跃练习)

(3)利用体操小垫子,增加难度,跳过垫子,能力强的学生展开垫子进行跳跃。

【设计意图】本课的难点是摆臂与蹬地起跳的配合,这一环节我利用青蛙生长特点,进行上肢与下肢动作的分解教学,来突破难点。

8个小组根据测量尺数据,推选出一名学生在班内进行比赛,最后选出“跳远之星”“动作之星”男女各一个,发放奖励

【设计意图】本课是第一课时,因此在远度上没有拔高要求,以掌握动作要领为主。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课时打好基础。

(恢复身心,师生评价)4’

2.集体放松,坐在地上拍拍自己的腿进行放松,跟随音乐做放松操。

(收拾器材,课堂结束)2’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配以轻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最后教师发挥评价的作用,及时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表现进行点评。

立定跳远教案(篇4)

【活动设计】

近期观察中班幼儿在晨间操跳瓶子体能练习的环节中,有小部分幼儿动作不够规范,而立定跳远也是中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这节课上,我们先学立定跳远,再学双脚连续向前跳,这样孩子们在后续的体育锻炼中能很好地完成技术动作。

【活动目标】

1学习立定跳远技术,掌握同时起跳、轻着陆的跳跃方法。

2提高儿童的弹跳能力、灵敏能力和协调发展的身体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

难点:落地缓冲后的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

电脑多点数码控制****短片,塑胶游乐场,营养快线小瓶子,2只手**

【活动过程】

1、 准备:有趣的热身(预计时间5')

上课过程:课前**立定跳远技术要领**段→**,游戏:大小风吹;高人矮人。

“中一班的小朋友,今天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看一段**,但有个要求,认真看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

游戏“大风吹,小风吹”:幼儿想象大风、小风、龙卷风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变化口令,幼儿跟随练习。

当教师喊“风停了”学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反复几次)

游戏高人矮人:围大圆圈,教师于圆圈中,当教师是高人(站立)时,幼儿反之是下蹲。(反复几次)

2、 基本部分:自主练习(预计时间21')

课程流程:讲解演示→探险跳瓶→下跳:定点跳伞。

1、“谁告诉我刚才在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

儿童示范(绕一个大圈,孩子们站在圆圈里)→老师示范讲解:

步骤:①准备——腿微微弯曲,手臂向后摆动,上身稍前倾,可玩一次。

② 双脚蹬直,手臂向前摆动,伸展身体,使身体向前跳出。

③落地—屈腿全蹲。

图1-2-3,站立固定跳跃远距数和特征代表动作技术的分解步骤。

2、“今天黄老师和中一班的小朋友一起来玩你们平时做操的瓶子,大家尝试用刚才学过的本领去进行练习。”

巡回引导幼儿摆放不同位置的瓶子进行练习,重点引导由(近—远)调节摆放及幼儿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及动作连贯性。(鼓励胆小幼儿能跳出第一步)

3、巩固练习:定点跳伞

从30厘米高的台阶上跳到固定的圆圈里,跳到圆圈里的孩子会得到奖励,鼓励胆小的孩子。

重点引导儿童落地缓冲后充分蹲下。

3,结束时间:(预计时间4')

**放松游戏:木人(不动时,要求孩子做立定跳远准备和落地动作;)小结。

(延伸活动:****活动内容)

立定跳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跳跃活动,敢于尝试、有勇敢的精神。

2、跳跃、技能、协调能力得到提高。

3、学习立定跳和掌握立定跳的方法。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操场布置呼啦圈、平衡木、垫子、蘑菇片若干、音乐、热身操

天气变冷了,兔宝宝们,妈妈今天带你们到外面去玩玩,跟妈妈一起动起来吧。

看,这里有一条小沟怎么呢?

小结:刚刚我们小朋友运用了许多的方法来过小沟,真是非常的了不起,那兔妈妈现在也来教你们一种新的本领。

小兔子们,刚刚我们用很多的方法来过小沟,现在兔妈妈也来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

(1)教师示范动作:双脚并拢,双脚弯曲,双手握拳放在身后,然后双脚用力蹬地向前跳,同时双臂用力向前上下摆动,最后双脚轻轻落下,脚尖落地,膝盖稍稍弯曲。

(1)交代游戏的任务:你们看,这里有三条路可以通到采蘑菇的地方,你们就用刚刚学的新本领从这三条路过去。你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路

(2)集体、小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2)总结:今天小兔子们都表现的非常棒,学习了新的本领……(巩固立定跳远的正确方法),还帮妈妈到那么远的地方采了这么多蘑菇。孩子们,我们回去吃蘑菇吧!带领幼儿收拾场地,分享蘑菇,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在实际体育课中,学习积极性不够强烈,学习浓度不够,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强迫性去教学,这就给我们当老师的提醒:在教学中多给幼儿游戏之类的东西,提高幼儿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去教学

立定跳远教案(篇6)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从实际出发,通过多样化的教法来提高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苦和乐,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为今后更多更难的技能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体育与健康》水平二的教学内容中,立定跳远是在一至二年级跳跃基础上,安排了一些培养跳跃正确姿势,增强下肢力量,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性跳跃内容。将游戏寓于教学,增加学生兴趣。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技术。

2、在游戏中,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在课的准备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设计了反口令的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基本部分遵循循09立定跳远教案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分小组练习,和最后的优生展示和比赛的环节,是学生在换了轻松的齐粉中更好的掌握技能,同时也是本节课达到高潮。

立定跳远教案(篇7)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属于水平段四(初中阶段)的要求范围,它即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又是初升高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掌握立定跳远技术,不但能发展弹跳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同时它也是学习和掌握其它跳跃运动项目的基础。本次课的理论和技术动作,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我特地安排了模仿跳和游戏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在学练中提高技能,让情感得以升华。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每班40人左右。由于现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生理上看,身体骨骼、肌肉、韧带、关节都处在快速增长时期;从心理上看,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体能恢复快,有多半爱争强好胜,求知欲强,因此正是开展体育锻炼、争强体育意识的黄金阶段。虽然学生在小学的田径教学中已经学习了跳跃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跳跃能力,但学生的体能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从学生平时的课外锻炼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由于身体不协调,有劲却使不上;还有些学生由于采用不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导致下肢过早落地,或摔倒受伤。因此合理地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跳跃的学习中,领悟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增强学生的跳跃能力、灵敏、速度、协调性和力量等素质,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3、情感目标: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和有序性,积极和同伴相互探讨交流,表达成功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课堂常规:

3、宣布本课内容,提出本课要求。

5、 教法:讲解法 。明确本课任务,确立学习目标;认真听教师提问并积极思考。

课堂常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为建立良好的师生氛围奠定基础。

A、内容: 1、趣味跑600米、 蛇形和“8”字形跑。 2、模仿跳 。3、徒手操 8拍×4: ①压肩、 ②侧拉 、③跳跃 。④弓步压腿。 4、游戏: 《抱团》。

B、教师: 1、教师组织学生慢跑热身。 2、语言引导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跳跃的姿态。 3、带领学生做徒手操练习。 4、讲解游戏内容规则要求及奖惩。4.采用的教法: 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 。

C、要求: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慢跑。 2、学生自由模仿各种动物跳跃的动作。 3、听教师口令做操。 4、学生认真听游戏规则,积极做游戏。

1、慢跑及徒手操是为了增加肌肉的弹性。

2、集中注意力游戏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来。

3、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充分的热身。

1、欢呼雀跃做原地摆臂蹬地跳起动作,跳起后空中高举双手发出欢呼声.

2、两人一组,一人屈膝下蹲时另一人两手扶腰部向上用力托起。

2、小组讨论,结合亲身体验,得出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完整概念,建立正确本体感觉。

3、立定跳远完整练习: 要领:两臂用力摆,起跳用力蹬,大腿胸前收,小腿朝前伸,落地要缓冲,一摆二蹲三跳起。

4、素质练习30米蛙跳接力: 听到讯号后,学生迅速由起点开始蛙跳到达指定标志物后迅速跑回与下一位同学击掌,第二位同学继续,以此类推先到者为胜。

B、课堂要求: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要领(一摆、二蹲、三跳起欢呼)。

2、教师作辅助练习的示范动作。要求分组练习,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协助学生练习.

3、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安排各小组有序的到指定地点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教师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确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4、做立定跳远的完整示范。组织学生练习,要求各组推荐优秀学生进行示范。

5、组织学生进行素质练习,说明游戏规则,提出要求和奖惩方法,评价学生的优缺点。

C、 教法:提问法、讨论法、目标设置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法。

1、根据要求认真练习尽情欢呼。

2、学生倾听内容讲解, 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在各小组的带领下积极练习,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设目标,选择不同的练习伙伴和练习难度场地并进行自评。

3、学生结合讲解示范及自身的理解、分组交流探讨,模仿动作,得出结论,并积极阐述立定跳远的技术要点。

4、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并按要求,听信号集体练习,各小组推荐优生进行示范。

5、各小组组长积极组织本组队员按要求进行比赛。

1、通过各种的辅助练习,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及落地的稳定性,从而使学生学会锻炼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性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快速组织语言敢于大胆阐述的能力。

3、完整练习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立定跳远的完整技术及跳远的角度,同时通过优秀生示范使学生学会欣赏与评价。

4、在游戏环节,给学生空间,锻炼各组组长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边活动边思考。

1、双人放松练习三组,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拉伸练习。

2、小结。

3、师生问好、再见。

本课的教学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模仿小动物跳的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挑战中学习,在练习中提高,教学中采用多种激励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探讨,仔细观察,通过挑战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树立自信,在探讨和观察中逐渐获得真理,在挑战中逐步提高运动技能。

(一)、本课尚有不足之处,就是在做两人一组收腿屈膝跳的时候,一味的追求学生的高度,而忽视了学生所对应的队友是否能够支撑住同伴的体重及瞬间爆发的力量,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就发现,有的'小组的孩子不能相互配合,更谈不上高度啦,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快速的将各小组集起来,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并让各小组自己思考应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搭配,孩子们很棒,有的小组就很快的将学生按身高、体重、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划分,还有的小组改变了我固定的模式,将2人一组的练习变为3或4人,并且很有安全防范的意识,这大大地出乎了我的意料,我也因此在自己授课经验上又一次的得以充实,同时学生也逐渐地掌握了本课的技术动作,为后面内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本节课的历练,我感觉受益匪浅,明白了要善于运用多种富有情趣的手段和方法去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激起进取欲,逐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还应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同时设置一些探索性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帮助,主动学习;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去实践,使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敢问、敢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习惯。我想这才应该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达到终身教育、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目的。

总之,通过本次课的历练,我感觉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上有了很大的受益和提高,感觉现在急需充电、补充能量、摄取营养、相互交流,不断地完善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功到自然成!

跳远教案收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跳远教案”,以期为您提供宝贵的参考。为了教学更加顺畅,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只要在课前把教案和课件准备好就可以了。教案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和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

跳远教案 篇1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为本课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展开教学。

跳远是人在助跑状态下向前跳跃能力的典型表现,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它能发展学生的弹跳素质和爆发能力。

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好表现、自制能力较差,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学动作较快。因此我将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实现有效教学。

(1)认知目标:通过对助跑起跳的学习,明确动作要领,初步形成技术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8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起跳时起跳腿积极蹬地的技术;20%的学生能够做到上下肢协调配合,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素质练习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团结合作意识。

蹲踞式跳远中关键是要掌握起跳腿积极蹬地,因此将这作为本堂课的重点。起跳时上下肢协调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既要保持向前的冲力又要向上有一定高度的同时,做出起跳动作,素质要求较高,学习难度较大,所以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我将从三个部分展开教学。

首先执行课堂常规,学生成基本的四列横队在田径场中央的草地上进行。接下来,为了活动学生的内脏器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准备了一个热身活动叫做“慢跑弹跳”同学们成一路纵队,围绕方形草地进行慢跑,在这环节中我加入了对同学们本节课学习有所帮助弹跳歩练习穿插其中,老师发出口令后,同学们做出相应的动作,并保持步调一致,这样一来既达到热身效果,也培养了学生们团队精神,参透了本课的指导思想,还为本课教学内容做铺垫,然后为了活动学生的各个关节以免受伤,我安排了5分钟的徒手操活动各个关节,主要活动学生的髋、膝、踝等关节。

针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我采用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进行完整起跳动作示范,使学生对蹲踞式跳远起跳腾空技术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

第二个环节:我边讲解边示范,并提示学生动作要领,我将要领概括为三字口诀“蹬,摆,抬”,这时让学生大声说出技术要领。

首先为了起跳时保持上下肢的协调,我让学生进行第一个练习:起跳时的手臂动作,并且我把这技术形象的比喻成“一手拿梳子一手拿镜子并且是梳前刘海哦”,在练习时我将重点提示学生手臂要有制动,让学生多次练习,熟练手臂动作。

接着第二个练习让学生进行放脚练习,体会脚踝积极紧张快速下压的动作。学生根据我的口令做“1放脚 2还原”,在练习时我将重点提醒学生脚踝紧张快速放脚,并巡回指导,根据学生错误动作的出现,视情况采用集体或个别纠错,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

为了让学生体会起跳时完整的动作。我让学生手脚配合起跳,并且提醒学生在空中一定要有制动,就好像自己头顶被磁铁吸住一样,在空中尽量多保持一会儿。学生边练习,我也提醒学生起跳腿积极下压与摆动腿主动高抬的动作同时手臂要有制动动作,重点提醒学生手脚协调配合。这时我会让学生比一比看谁在空中制动的时间长并让同学一起给予表扬,称他为“空中小超人”。

这个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体会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并让学生们先集体练习后再分成男女两组练习。两人一组可以相互观看,相互纠错,共同进步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渗透了本课的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现象。又因为本节课的主教材主要是下肢练习,所以我选择了主要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素质的练习叫“风车转转转”,学生分别以所在小组为单位围成一个圈,以脚为圆心双手前撑形成俯撑姿势。我说“起东风啦”学生们顺时针转动,我说”西风来啦”学生们就逆时针转动;我说“风停啦”学生们则慢慢停下来休息,接着进行比赛男生转一圈,考虑到女生力量薄弱转半圈就行。以优先完成目标的小组为获胜小组并给予表扬。通过这游戏对上肢、腰腹的力量进行练习,同时培养学生之间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的结束部分我让学生们根据缓慢的音乐进行太极放松练习,完成后大家一起竖起大拇指并大声说出“我真棒”。这样既放松了身体,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感。最后进行本节课的小结,指出优缺点,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师生再见。

安全措施:在课前我做好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检查工作;在准备活动中,我提醒学生要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以免受伤;练习中我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以免发生碰撞。

跳远教案 篇2

本课构思: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思想。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对新的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的练习方法,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通过热身游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2)让75%学生基本掌握跳远动作,并有着参与讨论,寻求跳远动作,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跳越新的障碍。

三、说对象。

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四、说教法。

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障碍练习法运用助跑起跳的方法跳越一定的高度及头碰气球来完成跳远动作,让学生体会跳远的乐趣。

2、示范法学生自己讨论,进行展示,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

3、纠正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老师对起跳腾空的动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好规范的优美动作。

4、游戏参与法将教学寓于“跳绳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1、大胆尝试练习法学生自主大胆尝试做跳越障碍练习,并体会腾空姿势。

2、水平段练习法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在练习过程中,移动松紧带或球的高度,体会跳远的动作和空中姿势。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初中生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按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本节课为几个环节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教学常规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准备活动跟着音乐节奏参与活动做好准备,预防损伤。

1)、初步掌握跳远的空中姿势。

2)、让75%学生基本掌握跳远动作,并有着参与讨论,寻求跳远动作。

3)、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4)、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跳远教案 篇3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课标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应属于水平段四的要求范围(初中阶段),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初中体育会考的必考项目。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双脚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为初中体育会考打下基础,另外,学习立定跳远,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立定跳远,我准备配合辅助教材跳台阶共同完成,把二者安排在一起是因为:一是根据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腿部力量的下肢练习,二是根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适应性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身体机能科学合理的发展。另外,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把课的内容全部游戏化、比赛化,这样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学生分析:

由于当前独生子女数量大、吃苦精神、个性差异差等原因我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学习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所以在学习时教学内容一定要合理按排。想要整节

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立定跳远的单元教学中,每节课都需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玩中学,在情境中练,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过程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下肢力量和立定跳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终生体育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快速有力的起跳和腾空后的展髋,确定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快速有力的起跳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我将通过激烈游戏中快速重复的起跳练习来解决;二是由于学生体质较弱,做到空中展髋动作有些难度,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我将通过游戏中逐渐增加小垫子的高度和远度来解决。

教学策略:

将整个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差的特征,因此宜在教学中多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

教学用具: 跳远场地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青蛙跳吗?他们是怎样跳的呀?你们原地学学好吗?

2、学生:原地学习青蛙跳。

3、师:老师这里有一群小青蛙肚子饿了要去找食物吃,青蛙妈妈决定带孩子们到池塘里去抓虫子吃。

4、师把学生带到画满荷叶的操场。

5、师:在抓虫子时不能掉到水里,掉到水里的青蛙要回到岸边后才能继续跳到池塘去找食物,找到食物的同学要把虫子放到岸边的盒子里后再继续去找食物。等大家抓完了虫子后才能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6、学生:学生听着音乐学着青蛙的跳跃的样子在荷叶上去找食物。(在找食物时教师及时评价那些跳得好的。)

7、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立定跳远跟我们刚才青蛙跳的姿势很相似,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立定跳远好吗? 设计意图:一个生动学习情景的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活动还让学生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体育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设计意图:将学生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

1、师:刚才同学们学青蛙跳都学得不错,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立定跳远好吗?立定跳远和青蛙跳动作方法是差不多的,同学们先看看老师做一下示范,同学们再来学习好吗?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方法。(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平行分开,上体稍前倾,两脚屈膝,两臂后举。然后两臂向前上方用力摆起,同时两脚蹬地,迅速向前上跳起出,跳出后身体在空中保持展体动作尽量向前飘,落地时,小腿前伸,用两脚跟着地,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

3、师:刚才老师把立定跳远的动作完整的做了一遍,现在请你们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个动作做好,立定跳远和青蛙跳有什么区别?

4、学生边讨论边举手回答。

5、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一学,看谁学得快。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用手势评价奖励优、中、差生)

7、分组练习。(小组长评出动作做的最好的)

8、各组优秀者上前表演。(学生评价好与坏的地方)

9、分组跳过河看谁跳的最好,动作跳的最漂亮。(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奖励)

设计意图:教师进行完整示范后,使学生获得了完整的动作表象,然后分组学习、讨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

自愿的行动,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又使学生获得自学、自练、互学、互练的学习方法。整个课堂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间相互指导,讨论指正,真正发挥了“小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促进互助互学,在练习中突破难点,掌握动作。并且通过及时的评价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平,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整理放松

1、师:可爱的孩子们经过强烈的体育运动后一定很累吧,那就请你们听着音乐跟我一起做放松操吧!

2、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放松操。

3、整理器材

设计意图:在最后听着轻松的音乐,做着放松操让学生在经过较强度体育活动后身体各部分得到放松,消除疲劳以最佳的状态进入下堂课的学习。

(五)课堂总结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我们学习了“立定跳远”,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跳了吗?我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形式有很多种,只要你带着快乐的心去锻炼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设计意图:体育锻炼的形式有很多种,启发学生将课中所学延伸到课外,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的目的。

(六)课后作业 学习青蛙跳。

设计意图:改作业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后记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球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

通过课堂实践后,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时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时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跳远教案 篇4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立定跳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方面来进行解说。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跳跃这个单元。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之一,并且是一项具有实用意义的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也是小学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水平一” 的内容之一。它是低年级跳跃动作的主要教材,是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由于四年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在瞬间完成复杂的动作过程。因此,本节课主要是学习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为后面的进一步提高跳跃能力打下基础。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等心理特点,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同时个体间存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想要让学生整节课都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就必须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玩中学,情境中练”,以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比赛,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愉悦中初步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成功乐趣。

重 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我设计了:情境导入——愉悦热身——掌握技能——巩固提高——恢复身心四个环节。

学习过程:

课开始,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给你讲个谜语让你们来猜一下好吗?这个谜语是: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没有腿。儿子长大变了样,脱掉尾巴长出腿。”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后教师启发学生模仿各种动物跳跃动作。如:小兔跳、小青蛙跳……(教师鼓励学生尽情发挥大胆创造,以此突显个性)。最后要求学生在本次课中扮演小青蛙进行学习。

及其他动物的模仿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

活动内容:利用学生对扮演小青蛙角色的兴趣进行跳绳复习。

教学过程:

教师情景延伸:“同学们,本次课你们都是以小青蛙的角色进行学习,那么在这之前我们要做做热身活动,以保证不受伤,才能学习好本领。”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绳练习,看谁的跳法多样且连贯。

组织队形:两人面对面一组散开,自由练习,尝试多种跳绳的方法。

学习过程:

教师将情境延伸:“同学们,小青蛙出生以来学会的第一个本领是什么?那就是跳跃。那么今天你们这一群小青蛙学习的本领就是——立定跳远。有没有信心学好?”(对学生进行激励)

教师请出自愿出列的学生进行示范,给予评价。(同时给予学生掌声鼓励——积极学习和思考)

教师示范分解和完整立定跳远的动作,使学生初步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组织学生进行统一自我练习,体验两腿用力蹬地跳起,脚跟着地,落地平稳的方法。

两脚自然开立于起跳线后,经过两臂预摆(也有做好臂后下举的静止姿势),配合两脚屈膝蹬伸,向前上方跳出,收腿向前落地,屈膝缓冲。

练习之后会出现错误动作(助跑,落地不稳等情况),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并说明原因。此时,教师导入一首歌谣:“青蛙青蛙跟我跳,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又轻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动作方法。

背诵歌谣之后再进行练习,同时启发学生“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啊?跳绳时是怎么蹬地的啊?”

教学要求:依据歌谣进行练习,学生学习情绪要积极,精神饱满。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按正确的动作要领,跳过一定宽度的小河(用自己手中的跳绳做成小河,河的宽度按自己的能力去调整,体验立定跳远的动作)。看谁跳得又远又稳,随时表扬鼓励。

组织教法:

跳绳摆成小河,按一三五后转与二四六排相对而立进行练习,一个人跳一个人评价。

教学要求:

是否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是否跳过河。(注意:一定要强调用跳绳做河的时候,要求把手柄放旁边,避免危险事故发生。)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有些障碍难度过大,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的进行。)

教学意图:让学生强化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过程:

原地将小河变成两片相距适当距离的荷叶,进行练习,体会双脚落地动作。同时,引导提示:小青蛙为什么在荷叶上跳跃没有掉下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用跳绳做四组荷叶,每组四到五个,每个荷叶相聚1-1.5米。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按教师要求分别站在池塘指定的位置开始进行接力比赛。对输的队伍进行适当的惩罚,给予赢的队伍给予正面的奖励。同时注重进行环保教育(小青蛙捉害虫),让孩子们明白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教学要求:

每一跳都要跳到荷叶上,跳到池塘边捉回害虫与下一位学生击掌。

教学意图:

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与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将知识延伸,为后面学习助跑跳远奠定基础。

方法:所有人围成以个大圈,听教师的口令、节奏,同时开始跳,最后筑城堡。

2、课的结束:

方法:学生围绕着老师周围听讲评,再次集体读出总结立定跳远要领的那首歌谣。

跳远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1、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水平目标六实施课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2、此课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以合作性游戏为主线,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我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条件,并针对现在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的重要性,用现有手段把立定跳远起跳初期的空中动作分段教学,用以解决困扰学生的抓不着的立定跳远技术。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充分展现育人、育体、育心新课程理念,同时掌握立定跳远的重点难点。

3、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通过模仿、思考、观察、体验并掌握技能和练习方法。促使学生始终处于想学乐学的兴奋状态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

4、本课力图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同步达成,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学情分析

男生人数18人,本年龄学生特点是不好意思做大的动作、回答问题能力较强;高二学生有高中体育会考的压力和研究的能力,所以本次课采用分层教学,使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思维熟悉自己的身体状态;立定跳远空中动作是他们每个人都没有抓手的问题,所以本次课与同学们一起研究。

三、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1、使学生进步认识到立定跳远起跳、腾空、制动的重要性。

2、改进和提高立定跳远的初始阶段髋角打开的技术动作。

3、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交流中提高自己,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和成功感。

隐性目标:

4、教育目标:学习他人、提高自己,在互帮互助中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提高。

四、教学过程

1、示范、引导学生在肋木上体会身体的充分伸展。

2、在低单杠上的身体充分伸展,在上述基础条件下做身体远端标记再扩大10~20cm的抓杠伸展——跳跃抓杠。

3、在高单杠上体会起跳过程中的伸展。

4、练习后实践体会立定跳远的起跳腾空。

跳远教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课以游戏情景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在快乐的环境中初步学会立定跳远的动作。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题是立定跳远,该教材是小学二年级跳跃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立定跳远。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并且是具有实用意义的体育项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跳跃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富有童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下肢的力量,提高协调灵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于是我在课中安排了队列队形练习、喊口号慢跑、自编徒手操练习、游戏“火箭发射”、游戏“跳向未来”等教学内容。借助游戏的功能,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情感得以升华。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和约束能力较差,但只要是让他感兴趣的活动(游戏),他们就乐意去学,乐意去练。在玩中学,学中练,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

1、知道立定跳远双脚同时用力蹬地,同时轻巧落地的动作方法,以及明白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2、85%的学生能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正确动作,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3、初步形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

重点设计为双脚同时蹬地有力,双脚同时轻巧落地。难点则是上下肢配合协调,动作连贯。

1、教法:

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故事化的情景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另外,我还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1)讲解示范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优美的示范,有利于学生模仿正确的动作。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完成动作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教师的示范,提高学生的动作,提高学习的信心。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练习法。首先让学生通过小游戏“火箭发射”,产生尝试想象跳跃的动作,然后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最后通过“小组协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游戏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参与教学。

教师语言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常规练习以后,通过游戏“火箭发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跳跃的兴趣。

这个阶段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教师通过完整的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将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情景中,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动作的要领。运用节拍,集体进行练习:两脚分开一脚宽,弹性屈伸一二三,数到三时蹬起跳,落地轻巧稳稳站。

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分组练习,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组织集体进行立定跳远小竞赛,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同时使本课的重点得到解决,难点得以突破。

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四组,成纵队站立。教师发令后各组排头单脚起跳到第一条线后,然后立定跳远到第二条线,跳完后跑到起点,站在排尾,下一个同学才能开始跳。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把自己的动作展现给同学们看。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体现“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游戏:“巨人”、“高人”、“矮人”。学生成横队面向教师站立,教师说:学生按规定动作做该动作两个八拍。教师说的动作方法是指:

(1)“巨人”两臂放松上举,两脚原地踏步同时深呼吸。

(2)“高人”上体放松前弯,两臂体前交叉,两脚原地踏步,同时按节奏呼吸。

(3)“矮人”坐在地上两手抖动大、小腿肌肉。通过放松动作,充分消除激烈紧张的运动疲劳,调节心情,身心得以恢复,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乐趣。

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对优胜组进行表扬,对其他各小组进行指导鼓励。最后学生协助好教师收好器材,师生再见。

跳远教案 篇7

一、            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本课以“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主动参与,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为指导思想,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游戏情境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学会锻炼的方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二、            教材分析:

本课主题是立定跳远,该教材是小学三年级跳跃的内容,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之一,并且是有实用意义的体育项目,我想通过三个阶段学习立定跳远:①初步认知、分步学习②加强对完整性技术的学习③发展与提高练习;本次课是我教授立定跳远的第一课时,我把学习目标放在:起跳收腹高抬腿,落地缓冲双手置于前方。

三、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自控能力和约束能力较差,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对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与要领还未形成较为完整与正确的理解,但只要是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他们都乐意去学,乐意去练。在玩中学,学中练,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四、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我校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立定跳远,增强学生下肢力量,提高学生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情景下学习,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起跳收腹高抬腿,落地缓冲双手置于前方”技术动作,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跳远运动技能。

3、情感目标:学生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尊重和关心,培养不怕困难和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            重、难点:

1、重点:起跳收腹高抬腿,落地缓冲双手置于前方2、难点:动作连贯,蹬摆配合六、            教法与学法: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整个教学内容情景化、游戏化、比赛化;我首先采用了故事化的情景进行教学,并将教学内容全部融合于游戏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末将所学知识加以展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另外,我还采用了示范法、讲解法和练习法、纠正错误法、自编口诀法、评价法。

本课在学法指导中,我从“简明扼要的讲解”“标准的示范动作”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观察、分析、思考、自练、讨论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集体小游戏活动,对知识产生浓厚的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最终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学习本领、施展本领、放松身心)(一)准备部分: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3、准备运动。 包括:队列队形、排舞热身操4、模仿练习:小袋鼠游戏 (音乐:森林进行曲)要求:起跳收腹高抬腿,落地要缓冲(二)基本部份

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各一次,两腿配合作自然弹性屈伸,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

口诀:两脚分开对齐线,两臂上摆脚蹬地,落地缓冲要屈膝,两手前撑不往后。

1、教师讲解示范,提出重难点。

2、学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生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学生做起跳抱膝,缓冲落地练习。

5、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摆臂向前上方跳跃的练习。

6、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并进行纠正。

7、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分组练习。

游戏方法: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10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3米,圈内一个实心球。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个小皮球。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本队前面的小圆圈,将皮球放在圈内,拿起实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实心球换回小皮球。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跑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交换物必须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练习密度:35%――40%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九、            场地器材:

跳远教案 篇8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立定跳远》是水平二跳跃动作的重要内容,它是在跳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双脚跳的练习,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的重要方法,主要使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跳起,平稳落地的动作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跳跃。这部分教学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小兔子、大青蛙、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促使学生认识与能力的提高。

2、教学目标

我这一堂课所教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已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小兔子学本领的故事情景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了解立定跳远的健身价值,发展弹跳能力和有氧耐力;

(3)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体验群体学习的兴趣。培养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4)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部分的同学能积极主动投入本课时教学活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摆臂与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缓冲。

教学难点:抬腿收腹、屈膝缓冲的方法;

二、说教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讲解示范法、情境教学法、情境激励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享受,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健康成长本节课我设计为三个环节:

一、情境激趣。二、激励参与。三、发展提高,四、舒缓身心。

其目的是为了给体育课堂营造出一种平等互助,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说学生: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已经学习过兔跳,青蛙跳的动作,已经对双跳双落的动作有了初步的概念,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该年级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但他们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善,所以难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学生的健康和练习的积极性。

四、说学法

本节课采用的学法主要有观察法、尝试法、展示法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欢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准备分四个阶段去进行教学:

(一)、情境激趣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安排了慢跑和韵律操的活动。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从下课时的兴奋状态转化到上课时的注意力集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进入到上课状态,而且把这个部分放在开头,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创造情境,为后面的内容作准备。

(二)、激励参与阶段

在这个部分中,我安排了动物模仿秀项目。动物模仿秀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各种动物的形态到重点模仿小兔子的跳跃练习,激发了学生上课时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进一步设置情境:小兔子要参加第二届森林运动会,和小乌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激励学生认真练习,争取赢得比赛的胜利。

(三)发展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并编成口诀,便于学生学习。

练习时先集体练习,再分组练习,教师发现问题随机指导,给学生充分的自练时间,通过学生先尝试、讨论、然后小组展示,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体现“小群体合作学习”意识,来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同时使本课的重点得解决,难点得以突破。

(四)恢复休息阶段

在这个部分安排了《金孔雀轻轻跳》韵律活动,让学生在轻松优美的音乐中放松身体。再进行总结交流: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宣布下次课的内容是选择最优秀的小兔子代表兔子家族参加运动会,激励学生回家继续练习,实现课上和课后的延伸发展。

跳远教案 篇9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依据体育与健康标准中水平三的目标,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产生运动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坚持合理运动,快乐健康至上。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节选自水平三的内容,是一节双课题的课,大家都知道:腿部力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跳跃能力,而增强下肢力量,可以提高弹跳力,提高人体的灵巧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因此,加强学生腿部力量的练习,对于今后学习其他的运动项目有很大的帮助。而前滚翻是技巧中的基本动作,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前滚翻是其他滚翻的`基础,同时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

本班只有32人,年龄悬殊又太大(有16岁的,也有10岁的),思想成熟度、身体素质、遵守纪律等方面各有不同,而且,六年级处于升学阶段,学业压力比较重,但整个班级有教强的竞争性,和比较好的班风,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注重人文教学,注重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评价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轴。

四、教学目标:

1、小学六年级体育《立定跳远前滚翻》说课稿:运动参与: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2、运动技能: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能够基本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前滚翻的基本技术动作。锻炼学生的弹跳力、肢体协调性、灵敏性等。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合作,增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精神

六、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人文地通过语言描述、动作示范、实物演示,通过音乐的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会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差一点,让学生融入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亲身试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表现自己、认识自己,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法:通过讲解、示范,启发学生在练习中有技术突破。

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悟去亲身实践

流程2:热身活动:(1)小游戏‘贴膏药’(各组长组织在各自的场地上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适当点评)(2)‘蛇行跑’(教师引导后让领头学生带,教师适当指导)(3)徒手操(5个8拍,由体育委员领、带做操,教师可适当提示)

教学思路:多方创设情景,让全体学生喜欢体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早地动起来达到准备活动的效果。

动作说明: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蹬跳【起跳前,两前脚掌向后用力伸蹬,同时,两臂快速地由下向上摆到头上】、腾空【要求大

腿紧贴身体;起跳后,大腿上抬找身体,两臂由前向后摆,紧团身】、落地【脚跟先着地,之后迅速下蹲缓冲,两臂前摆,屈膝落地缓冲】

教学思路:(1)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分组练习,其余学生围在沙坑左右边观看其他同学的练习边听教师的讲评;(2)练习时,教师应适时给予每个学生讲解指导;(3)优生示范后学生再分组练习,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

教学思路:整队后,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及注意事项后开始游戏;教师应及时讲评及游戏后的评价。

教学思路:(1)用滚动篮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球体滚动的流畅性(2)利用儿歌:两手前撑垫前蹲,低头团身向前滚,像球滚过稳站起,动作要领牢记心。教师进行讲解、示范、优生示范。(3)学生练习,教师指定个别学生适时共同给同学予保护或帮助,教师还应及时给每位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评讲。(4)优生示范后学生再练习。(5)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反思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及注意事项后开始游戏;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奖励

流程7:放松活动(边听《幸福拍手歌》音乐,边唱,边想象并大胆夸张表演)(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教学思路:自由围成一个准圆圈,让学生尽量在自由活动中,既享受到活动的乐趣,又达到放松活动的目的。

教学思路: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与态度并行动,应侧重于鼓励性评价,注重以人为本进行对学生愉快式、快乐式、健康式的教学为突破口。

预计整堂课的练习密度约为55%,练习密度中等,平均心率120—135次/分。

总之,本节课,可侧重于第一小课题---立定跳远。通过学习,能为今后学习跳远、三级跳远以及跳高等运动技能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课中应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以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肢体协调性、灵敏性及提高柔韧性为主轴。多方创设情景,让全体学生喜欢‘体育’,通过结合游戏、比赛渗透于教学中,并在活动前,说明了规则及要求,让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教学中,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注重讲练结合,综合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并侧重于鼓励性评价,进行对学生了快乐式、健康式的教学,结合音乐、儿歌等综合学科知识,既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需要,同时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与体育渗透教育,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并作好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自由、安全、快乐、健康的课堂,让全体学生能积极、主动、快乐地动者、学习着。

跳远教案 篇10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立定跳远和游戏神枪手》。首先,我将对本内容进行分析。

跳跃不仅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丰富的内容、生动有趣的组织形式给学生带来欢乐,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它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小学四年纪的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兴趣广乏,并且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这对我们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他们的心理素质却很不稳定,有的学生在学习了一点基础动作后就会产生一种厌学的心理,对我们进一步的教学产生阻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根据本教材的分析和我对四年纪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的了解,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立定跳远产生兴趣,初步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弹跳、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立定跳远和游戏神枪手的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四 说重难点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的重难点重点:蹬、摆协调用力配合难点:动作的连贯性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解示范法、用规范,优美的示范动作,精简的`语言,让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分组练习法、通过分组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练习表扬、鼓励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满足其张扬、自我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这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等六 说教学过程为了让这节课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做到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本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

一 准备部分,总用时约5分钟。

1 按照课堂常规进行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服装检查、安排见习生,并宣布本课内容――立定跳远和游戏神枪手(2分钟)2 以模仿动物动作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的练习,模仿的动作有象行、蚂蚁爬、袋鼠跳、兔子跳和青蛙跳等。这样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3分钟)二 基本部分,总用时约30分钟第一个内容是:学习立定跳远,时间安排 22分钟。为了解决这一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要领,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1、向学生介绍这项运动对发展人体各项素质的作用,运动中所处地位和重要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完整示范,让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整体动作表象和了解各个技术环节过程。并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到复杂的方法来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安排如下练习:

练习1:原地预摆练习。我把学生分成4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指定的场地体会预摆动作。练习方法是: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练习用时约3分钟练习2:起跳腾空练习,组织方式同练习1,练习方法是:学生在预摆动作后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这个练习并不要求学生的落地姿势。练习用时约4分钟练习3:落地缓冲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技术。组织方式同上。练习方法是:在前2个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落地缓冲的练习我要求学生落地时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练习用时约4分钟在以上3个练习中我都进行巡视指导,全面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3、优生展示。练习完毕后我让几位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同学展示,而我则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和分析。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对比自己,引起注意,改正错误。这一环节用时约2分钟4、学生根据自己练习情况及结合教师评价,组内边练习边评价,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并采取针对性练习方法。这一环节用时约2分钟5、立定跳远比赛,方法:在场地上画出一条直线供学生们进行比赛,比赛采用的是挑战模式,最终选出跳得最远的男生和女生并给予班级跳远王或公主的称号。这部分用时约4分钟第二个内容是游戏我是神枪手:时间安排 8分钟。

1、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方法:学生用小沙包作为弹药去击中悬挂在墙上的靶子   规则:学生不能越过准备线进行攻击,不能影响其他队员,只有在老师的口令下才能射击和补充弹药2、组织游戏神枪手的练习。

方法:

1)在操场的墙壁上挂上4个半径为30CM的圆形靶子每个靶子间隔3M,并在每个靶子的正前方3M处各画出一条1M的白色准备线(这些是我在课前就准备好的)。

2)我要求已经分好4组的学生以纵队的形式站在各白线后。

3)我给每组站在第一位的同学分发3颗“弹药” 并告诉全体学生只有经过老师的允许后才能进行“射击”和“补充弹药”.所谓“补充弹药”也就是当前面的同学“射击”完毕后,接下来的同学去拣取小沙包。这样做是考虑到安全的因素。(3分钟)3、组织比赛。方法:在练习的基础上每组选出一名学生裁判进行小组间的交叉监督和分数的统计,比赛优胜的判定为弹药每击中靶子一次为一分,4小组中分数累计最高的一组为神射组,比赛为2次以第2次成绩为最终成绩。(4分钟)4、教师再根据游戏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同时寓思想教育于竞赛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1分钟)三 结束部分:

1 用配《幸福拍手歌》音乐进行放松,时间安排 2分钟'.组织:在场地上学生以我为中心手拉手站成1个圈之后在音乐声中,进行放松练习。

2 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

采用器材为白色粉笔2根,30M皮尺一卷,靶子4个,小沙包12个,录音机一台。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完成率在85%左右,8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 %左右,平均心率达到 110  --   120次/分。

跳远教案 篇11

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挺身式跳远(演示技能部分)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是学生喜乐见闻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

根据学校体育教学任务,中学高二学生年龄特点,为了让学生容易掌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速度和弹跳力,使学生既能掌握跳跃的基本技术,又能愉快地锻炼,增强体质,活跃身心,为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挺身式跳远是腾越远度越过水平障碍的一种技能。其动作结构是助跑—起跳—腾空(成挺身式)--落地。技术结构是通过快速的助跑和迅速有力的起跳,把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踏跳获得的垂直速度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人体腾越一定的远度。所以助跑和起跳是决定跳的远的主要因素,其技术重点是助跑和起跳相结合,难点是空中成挺身式。

从重点、难点及技术要领上分析:助跑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使身体姿势和跑的动作有利于进行强有力的起跳。起跳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助跑水平速度的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垂直速度,所以起跳是关键。挺身式是起跳腾空保持一定的"腾空步"后,摆动腿积极下放并向后摆与留在身体后面的起跳腿靠近,同时两臂积极向侧后方挥摆,并由后方向后上方振起,这时部前移、胸、腰也向前挺出,形成挺身式,所以说,挺身式跳远教学其技术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对教学组织工作要求也较高,从场地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学生生理负荷量,队伍的调动,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等都要考虑细致周到。

我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平时经验而设计本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难点:空中挺身动作。

学情分析:

根据我校艺术班学生,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有利因素

由于高二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普遍较高,好胜要强,又有初中时的蹲踞式跳远知识作基础,因此,对本课内容将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难调动的。

不利因素

由于高二年级学生的兴趣广泛、自制力差,其心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阶段,这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有兴趣性的组织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条件和要求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如下演示方法

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跳远是人体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即助跑和起跳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越过水平障碍的一项运动。整个动作由四个部分组成(助跑、踏跳、腾空、落地),(1、助跑:为获得水平加速度。2、踏跳:为创造最大的腾空速度,即垂直速度3、腾空:获得空中水平距离。4、 落地:保护身体。)着重讲解与重复示范本课的重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部分的特点:1、放脚 2、时间 3、蹬地 4、腾空角度。

1、教材特点:挺身式跳远经过初中的教学,学生对教材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感观认识占主导地位。

2、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已经进入成长稳定期,经过初中阶段的成长发育,锻炼的积极性又欠缺,从而造成身体的协调能力下降,其运动技术也容易变样。对于技术性和技巧性较高的挺身式跳远就会失去兴趣。

3、《课程标准》要求:标准给于学生学习挺身式跳远有一个比较宽松的要求,()旨在改进与提高跳跃能力,强身健体,提高兴趣,为从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4、演示方法与时机:

(1)助跑:采用示范法——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明确重点,学会练习方法,解决助跑的步点问题。

(2)起跳:采用图示法——使学生对正确动作概念的清楚认识,思维提高产生积极的模仿意念,提高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采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后三步的助跑方法、节奏和最后放脚的动作,从而解决起跳的完整动作。

(3)腾空挺身:采用示范法和图示法——使学生了解腾空时的空中动作,产生表象认识和模仿意念,提高学习兴趣,解决腾空后空中放腿挺身动作。

(4)落地缓冲:采用示范法——使学生理解落地缓冲动作方法和目的所在。

(5)完整动作:采用示范法——使学生直观的观察完整的动作示范,改进从助跑、踏跳、腾空挺身到落地缓冲的完整过程;同时采用图示法——使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挺身式跳远的完整动作过程。解决完整动作的连贯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6)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采用模仿示范法——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模仿老师的动作练习或随意自编动作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达到热身、准备进入课的基本部分和最后的放松,调理身心,通过音乐陶冶情操,达到娱乐与放松的目的。(结合民族特色和课的特点准备部分用秧歌舞进行;结束部分采用优美的音乐、轻柔的舞蹈进行。)

总之,这节课我通过以上的几种演示方法,解决全课的重点、突破课的难点,完成课的认知、能力、情感目标,有什么不足的方面,请多多指教。谢谢!

三级跳远教案


编辑为您推荐的“三级跳远教案”或许能够帮助您打开新的视野。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 新教学的老师们需要多花时间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品味这篇美妙的文字让您别具一格!

三级跳远教案(篇1)

一、严明关

1、制度关

集体备课既是教研活动,也是教学管理活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让教师有“规”可依。如四定”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人员);中心发言人制度;课任务分配管理制度;新老教师分层备课制度;教案、课件管理制度;教学录像制度;出勤管理制度;检查督导制度等,教研组应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检、考勤、统计等结果上报主管校长,校长将及时通报集体备课情况。对无故不组织、未参加者,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督促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集体备课,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2、领导关

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的策划者、组织者,备课组长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教研能力,要始终站在体育教、学、研、训的最前列,对相关的问题要有深入的研究,要统领全局,主动地、创造性地提前设计好每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和内容,组织大家全面、深入地进行学习、探讨;对问题的争议要有科学、艺术的裁决,使全体教师在交流甚至是争论的氛围中,对教材、教法、学法、练法有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实现双赢。组长要善于引导、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使集体备课更好地体现合作性、实效性、研究性、创新性 、统一性(辩证的统一)、超前性、完整性。

3、认识关

要搞好集体备课,必须从教师观念和认识抓起,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强化参与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与备课组休戚与共、荣辱相依;应树立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反思意识,促进教师备课行为的集体化、自觉化。集体备课中要处理好组长与组员的关系、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二、细节关

集体备课要遵循“备前研讨―主备人备课―个人初备―形成共案―个人二备―课后修改归档”的流程,从抓紧抓好每一个操作关联环节的细节入手,循序渐进地逐步落实,使集体备课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手段要都能集中群体智慧把课备深,备透,备活,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1、备前研讨关

集体备课前要组织大家共同分析本学年、学期、单元的教材体系、目标体系,让教师明确备课目标、任务、课题,编排出学期、单元备课计划。不管是谁来上这个课,都要围绕集体备课目标体系、计划体系来进行教学设计,你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手段,但是不能改变教学整体目标,以提高集体备课的针对性、指导性,减少盲目性。

2、个人初备关

在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反复钻研课程标准及有关资料,弄清所备课的内容在单元教学或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或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设计切合实际的、贴近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点、教育点。设计合理的练习方法、手段、形式、量与强度、评价方法、标准、注意事项等。思考在哪些环节和思路上还存在疑惑和障碍等,带着问题参加集体备课。以便会诊,排除困难。同时要注意超前备课,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带好提前一周或一个单元的教案。

3、主备关

集体备课要确定一个主备人,以书面的形式形成简案;协备人具体负责组织、记录工作。主备与协备要尽量做到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老促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主备人向本组教师详细介绍本单元或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破考点,及时突出重点,教材的取舍整合,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4、集体备课关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应向本组教师详细介绍本单元或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教材的取舍整合,教学方法的设想等;协备人具体负责组织、记录工作。主备人应组织大家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教材的广度、难度、跨度、深度、进度;教法的完整性、系统性、针对性;练习的时间、距离、间歇、次数等进行优化。帮助共同理清教学思路,改进原有教案的一些不符合学情的教学手段。主备人应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改,如跳跃练习中,如果让学生长时间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跳远或三级跳远练习,会使学生体力下降,甚至出现疲劳积累而造成意外伤害事故。集体备课时应紧扣练习的量与强度,进行集体攻关,使量与强度得到最优化考量,使教学方案最佳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课堂有效性。

5、二次备课关

各教师针对集体备课时全体教师提出的教法、学法、练法、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议,结合本班与教师实际,对自己的初备教案,通过“标、增、改、删、调”方法等不断进行消化、补充、改进、完善自己的教案,获得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6、整理归档关

经过集体备课形成的二次教学设计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备课组要适时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主备人与协备人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收集、整理教师课后反思的教案,对集体备课的共案进行修改、完善集体备课的教案,把文本教案与电子教案一起交备课组长,备课组将一学期的集体备课教案、电子文稿收齐, 交教研组留存,并以校本资源上传学校网络系统供全体教师共享。

三、实效关

1、真实关

要提高集体备课的含金量,就应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进行集体备课及研讨。备课组应及时筛选出教师备课中反馈的典型性、突出性的重点、难点、疑点为切入点,从常态、多元的角度,进行全面、深入地剖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深化教材解读,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简化教学组织、量与强度等为突破口,以提高集体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指导性。如滚翻学练中学生滚翻时分腿、低头不充分、团身不紧等问题;如支撑跳跃中学生助跑、踏跳、第一腾空的协调配合;推手与第二腾空、落地后的保护问题等,通过集体备课,借鉴、汲取其他教师更好的方法、更有效的手段、更周全的教学组织,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合理、教学进程更科学、教学组织更严谨,提高教学有效性。

2、反思关

通过集体备课,促进专业成长,需要年轻教师以更细腻的心思、更敏锐的洞察力,回顾、审视,去梳理、剖析备课与上课各环节是否科学,如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内容的适用性、教学进程设计恰当性、教学组织的严密性、教学方法的针对性、量与强度的科学性、教学难点的突破性、偶发事件处理的合理性、教学效果的最佳性等。通过整体反思、专题反思、细节反思相结合,不断改进与提高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耐久跑练习,一节课跑多远的距离?一次跑多少距离?跑多少次?用时多少?间歇多少时间等,既反思预设出时量与强度的适切性,也反思练习过程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设计与实践的相融性与适宜性。

3、合作关

“闭门造车”和 “孤军奋战”的备课形式,不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备课组长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互相、合作、共享的集体备课氛围,针对备课与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全面、多元、深入的品、评、析、辩来进行教学会诊,提出针对性、实效性的改进建议、优化策略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如中长跑练习的量与强度;体操教学的保护与帮助;武术、广播体操教学的讲解与示范的时机;教学节奏的把控;场地、器材的设计与运用等。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年教师更要勇于交流,善于交流,通过对比、吸收、改进、提炼、创新,形成教师个性特色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特色资源,把集体智慧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方案最佳化、教学过程不断最优化,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徐建平。课程领导力的着力点―加强备课组建设 [J]. 上海

教育,2007(10).

[2] 徐继锋。当前体育集体备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J]. 中

国学校体育, 2009(11).

[3] 刘苗。谈体育新课程的有效备课 [J]. 体育教学,2007(2).

[4] 李童。落实集体备课建立研究型体育教研组 [J].体育科技

文献报, 2006(8).

[5] 瞿梅福。集体备课从“减负”到“能力提升”。人民教

育,2007(10).

三级跳远教案(篇2)

一、教材搭配必须遵循实效性原则

1.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

由于各教师间的年龄差距、性别差异和特长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若不注意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教材,则其教学效果无疑是令人担忧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搭配教材时应尽量考虑到自身特点,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在年龄、性别、身体条件上的差异,从而在选配教材时有的放矢,具有实效。

3.符合体育实践课的授课形式

现有授课形式一般分为混合班和分班两种,我们在教材搭配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分班授课的搭配教材可充分发挥分班优势,根据男女生特点选择适宜项目作为搭配教材,但是混合班的搭配教材,则要根据男女的特点分别选择,例如:以球类作为搭配教材时,男生可选足球,女生则可选羽毛球等其它项目。

4.符合实际教学条件

一种好的教材搭配形式,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场地布局,就会给教师教学管理带来不便。例如:在选择双杠与短跑教材相搭配时,虽然其搭配形式比较合理,但如果双杠区离跑道较远,就不便于组织管理和队伍调动,从而直接影响课的练习密度。同样若运动器材较少,也会限制学生的正常活动,这时就需搭配相应教材来弥补运动器材的不足。例如:为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教师安排推哑铃练习,然而,若哑铃数量较少,则应选择同样能发展上肢力量的掷实心球、推杠铃、俯卧撑等教材与之搭配,以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来加大练习密度,使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能确保完成课的任务。

5.符合气候条件的实际

选择的搭配教材还应考虑到气候变化,从而通过搭配教材的调节,起到使人的生理规律与自然规律相吻合的目的。例如:在寒冷的天气上课,就需选择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在炎热的天气上课,就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小的项目。

二、教材搭配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1.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一节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应使学生的心率曲线呈现出上升――稳定――下降趋势,为了实现这一规律,我们在实践课的教材选择上应注意运动量的大小搭配合理,以及强弱出现的时机安排恰当。例如:以长跑为主教材的课上,在课开始阶段可以安排运动量较小的武术教材,作为搭配教材,而在课结束阶段则安排一些舞蹈性的放松练习内容,作为搭配教材,从而可以确保学生整堂课的生理负荷有一个正常曲线变化。

2.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注意力要比小学生更具有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他们能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他们要完成的动作和感兴趣的事物上,不过对那些过分抽象、枯燥无味,与他们的感知较远的教材,则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保持稳定的注意。鉴于上述心理特点,教师应注意选择生动活泼的内容作为搭配教材,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从而能自觉努力地去学习。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把跑与球类教材相搭配,利用学生对球类项目的喜爱心理,相互弥补、调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

中学生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合理搭配教材,能使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故在选择教材搭配时,应注意上、下肢搭配以及各项素质的搭配,如在上下肢搭配方面:跑、足球等项目下肢力量负担较大,则可以搭配一些以上肢负荷为主的双杠、单杠、实心球、铅球等项目;再如在素质项目搭配方面:举重、哑铃、引体向上等可以发展力量素质,但是由于其在灵敏、速度等方面发展比较欠缺,若以球类、短跑项目加以搭配,就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教材搭配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

1.教材搭配的引导性

合理的教材搭配,除了遵循以上的原则外,我们还可以从实用性角度考虑教材的搭配。例如:学习三级跳远主教材时,可预先练习与其相关的下肢力量素质内容,如单足跳、跨跳、双足跳等,从而为能学好三级跳远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教材搭配的辅助性

有时,一节课中,在教材搭配上还可以创编一些对主教材学习具有辅助较果的搭配教材,来有助于主教材的学习与巩固。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的运球竞赛以及运用各类篮球步伐组合的游戏与主教材进行搭配,从而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

3.教材搭配的灵活性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各年级均可安排一定时数的选用教材,这就为我们能根据各校特点灵活地选择搭配教材创造了条件。例如:一个排球传统项目学校,排球群众普及性好,学生参与这项活动的积极性也高,所以选择此运动项目作为那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主教材的搭配教材,必须能起到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并有助于主教材的学习。

四、改进体育方法遵循学校体育改革原则

(一)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摆正体育教育工作的位置。学校在教学安排方面要保证体育课课时,与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得从学生、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终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与技能。

(二)改进体育方法

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需求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体育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从而保证学生达到发挥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三)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与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首先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次在编写教案时要认真。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有没有一份好的教案是密切联系的,而教案的编写和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息息相关,教案质量的高低又和教师的认真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体育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班级或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运动技能等情况进行分析后再进行合理的教案编写。最后,体育教师要善于探讨、研究体育教学改革方法,不断将体育教育教学推向新的高潮。

三级跳远教案(篇3)

教案名称:三级跳远教案

一、教案背景和目标:

近年来,三级跳远作为一项酷爱的田径项目日益受到学生们的关注。三级跳远不仅能全面锻炼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爆发力,还能培养其勇气和毅力等品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级跳远技巧,本教案将从基本技巧训练、进阶技术应用和实践训练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三级跳远水平,并培养良好的比赛心态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案内容:

1. 基本技巧训练

(1)热身运动:通过拉伸、活动关节等热身动作,为身体做好准备,防止运动伤害。

(2)基本动作训练:练习起跑姿势、助跑冲刺、切换步频、起跳时机等基本动作,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

2. 进阶技术应用

(1)速度与力量训练:通过短跑、爆发力训练等,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力量水平,为后续的跳远动作奠定基础。

(2)起跳技巧训练:针对学生起跳时的问题进行纠正,加强蹬地、站稳、舞动手臂等动作的训练。

(3)空中姿势训练:通过模仿优秀选手的跳远动作以及视觉指导,培养学生在空中保持平衡、拉直身体、伸展肌肉等技能。

(4)着地技巧训练:学习正确的着地姿势,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摔跤。

3. 实践训练

(1)个别辅导:针对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问题和提高水平。

(2)小组训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实际比赛:组织实际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提高技巧和心理素质。

三、教学过程及步骤:

1. 第一阶段:基本技巧训练

(1)进行热身运动,包括跑步、拉伸、活动关节等。

(2)教授起跑姿势,带领学生进行起跑动作训练。

(3)引导学生进行助跑冲刺、切换步频等训练,提高速度和力量。

(4)重点教授起跳时机、蹬地力量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起跳技巧。

2. 第二阶段:进阶技术应用

(1)进行速度与力量训练,如短跑、爆发力训练等。

(2)针对学生的起跳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3)教授学生在空中保持平衡、拉直身体、伸展肌肉等空中姿势训练。

(4)练习正确的着地姿势,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摔跤。

3. 第三阶段:实践训练

(1)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个别辅导和训练。

(2)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组织实际比赛,让学生在真实比赛中提高技巧和心理素质。

四、教学评估: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个人观察、小组比赛成绩以及实际比赛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三级跳远水平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

(1)教学场所:具备跳远场地和设备的操场或田径场。

(2)教学工具:热身运动辅助器材、视频教学材料等。

教案名称:三级跳远教案

六、教学反思:

三级跳远教案通过系统训练学生的基本技巧和进阶技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三级跳远的技巧和策略。实践训练中的个别辅导和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教案也将学生的实际比赛作为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比赛中。小编认为,本教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三级跳远水平,培养他们的体魄和素质,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级跳远教案(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小学体育课怎样教正确、讲明白呢?就一节课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技术动作要正确、规范,讲解的内容既要简明扼要,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之听得懂、易理解。教育界有“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教正确、讲明白的教学目标,并非轻而易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技术素质。具体地说就是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技术动作的结构机理,能完成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

1.熟悉教材

教师不但要对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内容了如指掌,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相邻年级同类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个学段同类教材的演化和要求,也就是说要把握教材的纵横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教者安排教学进度,吃透教材的精神实质,准确地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实行宏观控制。在这个基础上安排一切课的教学内容,就容易做到重点突出难度度适当,讲授内容也容易贴切得体。例如,二年级一节跳远新授课的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①复习跳单、双圈练习;②教学跳远的落地方法;③教学全程技术(三至五步助跑);④在一区域内踏跳。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说明教师熟悉二年级跳远教材内容和要求,同时明确二年级的跳远教材是由一年级立定跳远(落地技术)和跳单、双圈(单跳双落技术)演而成的。教师的教学意图也很明确,通过二年级跳远教学,形成急行跳远技术的基本雏型,为顺利地过渡到七至九步助跑区内踏跳(三年级教学内容),铺平了道路,同时为小学阶段学习和提高跳远技术奠定了基础。

2.了解学生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素质不仅和运动能力有关,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变化,随着性别和发育水平的不同也各不相同,所以身体素质的发展也有早晚,快慢之分,有忆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下降阶段。而快速增长阶段又叫做敏感期,敏感期只说明在一定年龄或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增长较快或者成绩提高较快,上升幅度较大。通过调查,在13岁以前可以多做一些动作频率快和反应速度较快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技巧、游戏等等,以发展儿童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与其相关的运动能力。了解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共同的特征,还要掌握这班学生的某些特殊情况,这样才能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性和实际水平,采取最佳教学方案,有效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

3.灵活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说明动作名称、方法、过程、要领、要求,以及总结、评价等诸多内容,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确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钻研教材教法便是上好课的关键一环。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教材,课型、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科学地灵活安排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生理反应、情绪变化,及时捕捉反馈信息,采取措施随时调节课堂教学,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三级跳远教案(篇5)

三级跳远是田径项目中的一个技术性项目,也是体育课上常见的一项训练内容。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力量、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对于改善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将针对三级跳远这一体育课上常见的训练项目,详细介绍一份教案,以帮助教师有效指导学生的训练。

一、教学目标:

1.理论目标:

(1) 掌握三级跳远的基本规则、比赛方式和技术要求;

(2) 理解三级跳远对于全身各部位肌肉群的综合训练作用。

2.技能目标:

(1) 掌握起跳、滑行、落地等三级跳远的动作要领;

(2) 能够通过多次尝试以提高跳远的成绩;

(3) 具备一定的比赛意识和竞争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基本知识与技术

(1) 三级跳远的基本规则:起跳线、滑行区、落地区;

(2) 三级跳远的比赛方式:按跳远成绩进行排名;

(3) 三级跳远的技术要求:起跳时身体的姿势、起跳的力量控制、滑行中腿部的协调、落地时的稳定。

2.实战训练

(1) 热身准备:如短跑、拉伸等;

(2) 基本动作练习:例如弹跳训练、腿部力量练习等;

(3) 技术动作串联:起跳、滑行和落地的流畅组合。

三、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教师通过实际展示三级跳远的动作要领,示范正确的起跳、滑行和落地动作。

2.任务导向:学生根据示范,自行尝试起跳、滑行和落地动作,并通过多次练习逐渐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团体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三级跳远的练习,相互观摩、协作练习,促进技术的共同进步。

4.反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关键环节讲解:

1.起跳

(1) 确定起跳位置,提前做好蹬地准备;

(2) 全身放松,集中注意力,略微弯曲髋关节,保持重心稳定;

(3) 使用强劲的力量蹬地,上肢呈直线上举,同时用腿部力量推动身体向前上方腾空。

2.滑行

(1) 离地后身体前倾,上半身继续向前上方运动;

(2) 保持臂腿的协调,肩部和手臂放松;

(3) 下肢前进时,保持相对冷静,不过度迎接着地。

3.落地

(1) 落地前提前做好准备,保持身体的稳定;

(2) 在落地前做好身体的调整,保持弹性;

(3) 落地后立即用腿部力量推进,重心要稳定,保持往前推进。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起跳力量不足:加强腿部力量的训练,如腿部肌肉的拉伸、跳绳等;

2.姿势不正确: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起跳、滑行和落地的姿势;

3.心理压力过大:鼓励学生放松心态,相信自己,并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反馈,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

1.比赛串讲:将所学的三级跳远技术应用到比赛中,体验真实的竞技过程,并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指导。

2.室内训练:将三级跳远的滑行动作应用到室内场地的长滑伞或安全垫上,增加练习的安全性和趣味性。

三级跳远作为田径项目中的技术性项目,对学生的体能和技术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本篇教案的详细介绍和讲解,相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三级跳远的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同时,希望学生在三级跳远的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追求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领悟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与意义。

三级跳远教案(篇6)

一、动口读题

题不读三遍不动笔。读中悟,读中析,读中(思)想,读中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学生的学习,同样可以借鉴。教材在低年级呈现的实际问题是以图画、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说,说说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词汇量有限,也许表达是零乱的、啰嗦的、不全面的、不流畅的,但这是他们获取信息的初级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可先让学生说图、说对话、说表格、说文字,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随后再重新梳理所说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发现蕴藏在主题图中的知识:小兔和砖头比、小猪和木头比、苹果和萝卜比……认识数学符号“=”、“>”、“<”。

二、动耳听题

有时问题情境中呈现的信息并非都是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有些题目,大同小异,非常相似,有时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字母都能成为解题的关键,影响到对问题的理解。

如,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有一条船,船上载有25头牛和12只羊,请问船长的年龄是多少?”部分学生一看到25和12就脱口而出“船长37岁”。虽然船长的年龄可能正好37岁,但他的年龄与本题的条件风马牛不相及。又比如,“增长到”与“增长了”虽然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含义却大相径庭;又如4cm和4m,只有一个字母之差,却是相差百倍,……审题过程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引起的后果,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这也是对学生思维的慎密性、严谨性训练的好素材。

三、动眼观察

实验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大多以图画、对话、表格为主,伴以适量的文字,有时甚至还会“纷乱复杂”。因而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重视组织学生观察,充分发挥表象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乘除解决问题”时,教师用课件出示儿童商店场景图后,这样引导学生搜集数学信息。

师:从图中,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结合情境图解释)

生: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结合情境图解释)

师:还有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想买5辆小汽车。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图画、表格等,排除干扰信息,选择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四、动手操作

在审题过程中,动手操作亦是理解题意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在动手操作思考中逐步达到解题的思考策略。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时,师出示“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出什么样的图形?”要求学生直接回答,大部分学生得出“正方形”的答案,这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回答问题,通过动手,多数学生得出“可以摆成正方形,也可以摆成长方形”的正确答案。这种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得出答案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动手之后、学生会在头脑中有了事物的具体表象,从而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当学生举棋不定时,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量一量或观察教师演示、挂图等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动脑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通过求同和求异的判断,帮助学生辨析概念,分清方法的优劣,找出事物间区别与联系。让学生自主分析解题思路,发挥在分析问题时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如,练习课上,教师出示下面的练习题:(1)田径队员在操场上训练,站成4排,每排8人,一共有多少人?(2)田径队员在操场上训练,练跳高的4人,练跳远的8人,一共有多少人?结果:有的学生看到问题是求“一共有多少人?”,想当然用加法计算,两道题目的列式为4+8=12(人)。也有的学生都用乘法算,列式是4×8=32(人)。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7篇《三级跳远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三级跳远教案(篇7)

在一堂高一体育生训练课上,我组织学生进行第一次三级跳。我先利用图片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并做模仿练习。在跨步跳练习时,他们都做得很好,但是一到三级跳场地就不行了,第二跳大部分是迈的,不会跨。只有少数的学生会跨,但都不理想。为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立定三级跳动作,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案例分析

立定三级跳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良好的专项技术,而且要有弹跳力、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在整个立定三级跳远技术当中,第一跳与第二跳结合技术最为关键。通过多年来的教学训练和高考研究发现,在立定三级跳远技术中,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第二步技术,往往是被动地迈出第二步或是把第二步作为三跳中的过渡步,使第二步的距离没有达到应有的比例,致使成绩不够理想。那么,影响三级跳远第二步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呢?从立定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来看,有以下几个因素:

1.第一跳过高、过远。在完成整个立定三级跳过程中所需的水平速度是建立在第一跳的基础上。这就要求第一跳的高度要合理,向前性要好。如果第一跳过高势必造成落地时支撑腿负担过重;如果第一跳过远会造成落地时支撑腿前迈;这些都会增加水平速度的损失,影响第二跳的水平速度。破坏整个三级跳的节奏,从而影响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

2.上体姿势。起跳时上体保持直立或适度前倾,两腿做爆发式的蹬伸动作,其腾起角为50°―60°,这与立定跳远的起跳技术有所区别,主要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腾空后上体应保持直立,稍向摆动腿一侧转动,达到躯干与起跳腿、摆动腿的协调一致,切不可左右或前后倾倒。

3.上下肢配合。身体的平衡主要是通过两臂的动作来控制,同时起到帮助身体更好地向前跃起的作用。在摆臂时注意向前摆动要用力,摆到与肩平齐时要突然停止,不能无限制地摆动,然后,双臂应自然地放至体后做好后一跳的准备动作。摆动腿前摆要和起跳一致,摆动腿前摆与地面成平行并尽量停留一段时间,小腿则与地面成垂直角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起跳的效果,只有上下肢配合协调成为一体,才能使身体重心平稳,达到合理有效的起跳。

4.放脚动作不正确。立定三级跳远技术中的单足落地技术,一般讲求快速有力的积极扒地式落地动作,它的优点就在于:第一,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这样就加快了身体重心向支撑点前移的速度;第二,减少了起跳产生的制动和水平速度的损失;第三,有利于完成快速有力的起跳动作。在单足落地技术中常出现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前脚掌落地,主要是由于摆动腿没有充分前摆至水平位置和脚尖没有勾起,并且伴有上体前倾过大。这种错误在放脚时产生制动较大,对水平速度的损失有很大影响。另一种是脚后跟先落地,这种落地因为是滚动式放脚,所以加长了起跳腿落地时的缓冲阶段与蹬伸阶段的时间,同时起跳腿负担过重,出现第二次发力现象,对获得的水平速度破坏较大,影响了第二跳的效果。

三、常见错误动作的纠正

1.起跳时用前脚掌着地。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多做原地放脚的模仿练习,逐渐过渡到完整技术学习。

2.原地双脚起跳后,跨不出去。

原因:起跳时双脚没有同时发力,腾空后第一跳的起跳腿没有积极主动、有力地提拉;身体重心前移过慢或小腿前伸过大,引起制动。

纠正方法:(1)因为力量素质水平和身体协调能力达不到要求,造成动作技术表现不出来,故要加强针对性素质训练。(2)多做模仿练习,体会起跳腿提拉动作、扒地和蹬地感觉,注意观察放脚和重心移动(可在起跳线和第一跳落地点间放置一个实心球,迫使起跳后抬腿)。(3)起跳时要注意双脚同时发力,腾空后起跳腿要主动、有力地做提拉动作。(4)反复练习立定跳远,上体抬起,单脚落入沙坑,用此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动作概念。

3.三跳节奏不好:第一跳过大,第二跳太小,着地制动太大,没有积极的扒地动作。

纠正方法:(1)进一步明确动作技术概念,用力时机。(2)注意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反复做单脚跳、跨步跳和连续做“单足跳+跨步跳”(即交换跳)练习。要求在练习时注意跳跃时摆动配合动作,保持身体平衡,然后过渡到小幅度三级跳远,使三跳动作连贯起来一气呵成。为加强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练习,可进行弓箭步交换腿跳等练习。(3)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喊口令:“哒!哒―!哒――!”来帮助学生掌握跳跃节奏。(4)教师根据学生的跳跃能力在地上打点作标志,修正学生三跳的距离分配,使学生明确三跳过程中空中轨迹“步步高”、“一步更比一步远”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

1.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在学生时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力求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能增强体育活动参与意识,拥有很大的思考、练习、发挥的空间,充分体现出主体地位。整节课教学组织顺畅,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强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毅力增强了,勇气增强了,克服了恐惧心理,信心增强了。师生通过互相交流、帮助,融洽了关系,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提高了师生亲和力、信任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环境。

三级跳远教案(篇8)

关键词:三级跳远; 运动损伤 ;青少年

前言

在各种体育运动活动中,三级跳远运动是最为典型的能够展示出运动员体能和速度高低的项目。三级跳远运动不是一项有规律周期的运动项目,而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运动员在开展运动中必须拥有较强的爆发力和较高的速度素质的活动。三级跳远运动也拥有所有跳远活动必备的一些特点,譬如:要求的技术动作比较少,且动作一般都比较简单,但要求拥有较高速度爆发的特点。在运动活动中,运动员在踏上跳板起跳的瞬间,其腿部需要承受的最大冲击力量一般都是超过自己体重的十多倍以上。

在三级跳远的活动中,运动员自身要承受住地面很大的冲击力,如果在运动中稍微不注意,就会因此造成自身肌肉、韧带、关节等多处发生损伤。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仅能够在平时的训练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自己在运动中能够减少损伤。通过细致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长春市各个体育院校的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中,其在运动中造成的损伤人数、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原因以及损伤的处理等问题和处理措施尽兴整理汇总,以期更好的帮助更多的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活动中减少损伤,帮助他们提高预防损伤的意识,从而减少损伤事故的发生。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春市体校10名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年龄15-18岁,成绩13.60米-15米。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查阅有关三级跳训练和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约20余篇。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有关内容,请教相关的老师设置相关问题,然后制成问卷,本次共发放了10份问卷,回收10份,回收率达到100%。

(3) 统计法

对回收到的问卷的相关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总,整理,然后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答案,这些准备工作的开展都为写论文提供有效的材料支撑。

从上面的调查表可以看出损伤部位,主要是脚踝损伤、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其对应的人数是5人、4人、2人,所占人数是最多的(表2所示)。

从损伤数据的分析我们能看出,造成这样的一个现象主要是因为三级跳远活动的开展会对运动员下肢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造成的。另外一个方面,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目前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身的膝、踝、跟腱等部位相对比较薄弱,在训练过程中加上跳跃的强度过大,那就会导致局部负荷过大而造成膝、踝关节局部的损伤。因此,为了减少训练损伤,训练之前充足的热身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训练过程中强度的增加应当循序渐进。此外还需要注重对损伤的恢复训练,如果在日常的训练中,运动员发生损伤后而不减少运动强度,就会造成损伤来不及恢复而再次诱发旧的损伤发生。

(三) 运动损伤的原因

通过对通化市四所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发生损伤原因的调查表可以看出造成损伤主要是原因有技术原因、训练负荷及疲劳的原因、身体素质原因等。而损伤主要发生训练中,在训练中的专项技术训练损伤最多占74.4%(表2所示),训练的盲目、不科学、不循序渐进、一味的增加强度反而会适得其反,还会造成自身关节、部位的损伤,因此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是离不开合理科学的训练的。

(1)技术导致伤病的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看出来技术训练中的损伤占最多,主要原因是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训练年限短,技术动作不稳。三级跳远技术动作复杂,三级跳远的运动是在快速助跑的基础上进行跳跃,对运动员的下肢的负担很大,合理的技术能有效的减缓地面对肌体的冲击,降低关节、肌肉、韧带等负荷强度对减少损伤的发生。在训练时减少错误动作的出现,更大的预防错误动作造成的损伤。

(2) 训练负荷及疲劳导致伤病的原因

通过运动员的训练情况的调查我们能看出通化市四所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周训练次数集中在5-6次,每次训练时间为90-120分钟,由于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身体的运动器官以及内脏系统比较脆弱,大运动量训练很容易引起疲劳。训练完的放松对缓解训练疲劳,恢复体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大部分运动员基本不会再训练后进行放松,都明白放松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到完全训练完放松却很少,这一点应该引起教练员重视,认真的监督运动员的放松。

(3)专项素质导致伤病的原因

通过身体素质训练的调查我们能够看出运动员对超等长力量28.8%、爆发力23.1%、快速力量19.2%,这三项占据了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大部分。根据损伤部位的分析我们发现脚踝、膝盖损伤是最多的,这也和训练项目的特点是符合的。部分关节和部位的损伤其实也和一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密切关联的,如果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就很容易造成在运动开展中的损伤。

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大对小肌肉群的训练,譬如:踝关节结构复杂为了减少踝关节的损伤可以加强对踝关节处的小肌肉加强训练,这样可以提高跳跃过程中的地面支撑力,增强落地的平稳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离不开日常的训练,但是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注意减少损伤,注重科学合理的训练,如果发生损伤一定要注意休息,注意损伤部位的恢复,不然就很容易造成旧疾,落下病痛。

(四)运动损伤恢复

通过对损伤恢复的时间可以看出轻度损伤占40%,其次是中度损伤占30%(如表3示),运动损伤不仅给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带来影响,而且伤病更会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生长发育,健康成长。根据损伤的部位我们可以看出脚踝和膝关节是业余体校三级跳运动员主要的损伤部位,因此合理、科学的训练,能够最大程度的规避或者减少损伤,掌握适当的恢复性和预防性的练习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长春市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以踝、膝关节劳损为主。

(2)长春市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强调较大运动员承担的训练负荷较重及疲劳的恢复不充分,不重视主动放松。

(3)长春市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训练方法和训练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要更符合青少年发展特点并结合训练效果开展。

(二)建议

(1) 通化市四所业余体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以关节劳损为主。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针对肌肉拉伤和关节劳损,要在准备热身活动中重视起来,多做韧带拉伸,脚踝和膝关节的专门性练习。

(2) 而在专项技术训练中,注意训练负荷,大强度完整的技术训练不易过多过频,要注重训练效果,还应该与完整技术密切相关的专门练习作为提高技术的主要手段。

(3) 在素质练习中多做脚踝、膝关节、大腿肌肉群的力量练习,增强易损伤部位的力量,减少在训练过程中的损伤。

(4) 根据损伤的情况多做恢复性练习,日常也应该注重预防性练习训练。

(5)场地的问题,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思想上要重视起来,训练前后对跑道、助跑道的整理、清洁、保养,对沙坑的整理、保持松软等,减少由于场地的问题而带来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的损伤。(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徐勇,周宁,钟家银,吴新强。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 运动。 2009(03)

[2]赵文凯,李庆华,巩磊。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及原因分析[J]. 贵州体育科技。 2008(01)

[3]宋惠娟。普通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 博击(武术科学). 2006(12)

[4]张进,季虎。女子三级跳远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04)

三级跳远教案(篇9)

引言:

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一项技巧较高且富有观赏性的项目,需要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加速、起跳、飞行和落地等一系列连续动作。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三级跳远的技巧和技能,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份三级跳远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起跳时的速度控制技巧,准确控制起跳点。

2.了解如何正确进行跳远动作,包括起跳、飞行和落地。

3. 改善学生的爆发力和肌肉协调性,提高跳远的成绩。

二、教学准备:

1. 一块标准跳远场地和起跳线。

2. 跳远竞赛测距工具。

3. 学生和教师一起准备的相关运动装备,例如运动鞋。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同进行一系列热身动作,包括慢跑、伸展、踢腿等,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身体热量,准备他们的肌肉和关节,以减少运动伤害。

2. 理论知识介绍(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解释三级跳远的技巧和要求,包括速度控制、起跳时机和起跳姿势,以及飞行和落地时的动作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跳远项目的成功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实践演示(15分钟):

教师示范正确的跳远动作,让学生观看并理解每个动作部位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多次演示,然后逐步解释每个动作的细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学生练习(30分钟):

分组训练: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由一名学生起跳,其他同学观看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然后轮流进行,直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和观看。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起跳的速度和力量控制,以及飞行和落地时的技巧。

5. 跳远竞赛(15分钟):

安排一次小规模的跳远竞赛,让学生有机会将他们所学的技能应用到实际运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竞争,但强调比赛的重点是个人的进步和改善。

6. 总结和讲解(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当天的训练内容,并解释如何继续提高跳远技巧和成绩。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更多的跳远训练或比赛,以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跳远技巧和成绩,以及听取学生的反馈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评估活动,例如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训练计划或记录自己的跳远成绩,以进一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进步情况。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学习进度。同时,教师还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逐步掌握三级跳远的技巧和要领,提高自己的跳远成绩。同时,他们也将在锻炼中培养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加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兴趣。希望这份教案对于学生的跳远训练和发展有所帮助。

三级跳远教案(篇10)

关键词:主题教研;体育教学;蹲踞式跳远;教研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54-03

主题教研活动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关注的是教师自主教研意识的确立,个人能力诸如教与学问题的诊断、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完善,以及由此而来的理念更新等系统的超越,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主题教研活动打破了“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我的工作”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

日常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经验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自身运动技能示范的准确性等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引导教师关注高效教学,笔者多次策划、组织以教材研究、技能巩固、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认为,策划、组织主题教研活动需做到的三步曲是:方案的制定;组织与实施;提升与迁移。

一、方案的制定是前提

俗话说“谋定而后动”。策划、组织一次活动必须先制定计划,计划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保证。主题教研活动的策划首先得确定教研目标、教研主题、教研主体;其次是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再次是确定教研形式、时间、地点等。制定了科学完整的计划好比有了高效能的引擎,使教研员能通过目标引领和任务驱动让骨干教师们发挥出自身的长处,从而推动区域学科教研工作的开展。本主题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结合,活动方案于开学前放在浙江省师训平台上,面向县初中段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自愿报名。蹲踞式跳远课例研修方案:

(1)主题教研活动目标:通过蹲踞式跳远的课例研修活动,“以点带面”使参与者能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规律、特点,运用科学理论思考、剖析解决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开发教具器材,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巩固参与者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能、增强参与者对动作技能是体育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使参与者的专业素质与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2)主题教研活动对象与时间:浙江省象山县初中段体育教师,共40人。两天时间。

(3)主题教研活动形式、内容及时数安排(表1)。

二、组织与实施是关键

完整的教研计划离不开教研员和区域骨干教师严密的组织与实施,如何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研室有想法但没人手,所以只能提供“葫芦”;学校教研组有人手但教师的工作精力与能力有限,怎样“依葫芦画瓢”有落差,现在我们通过严密的组织与实施方案凝聚起教研团队,增强了教研的实用性,提高了教研效率。

1.实践课的预先准备

由于活动是主题式单元教研活动,根据单元教学的特点,安排的课时计划应是呈相互递进关系的,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的策略是建立在前一次课的基础上。教研活动的授课对象是笔者的日常教学对象,学校初一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主题教研活动前笔者按照活动的要求给不同的班级提前完成部分教学内容,如承担第2次课的班级先完成第1次课的教学内容,承担第3次课的班级完成前2次课的内容,依此类推,为活动中实践课的顺利开展作好准备,呈现单元教学递进状态。

2.课例理论专题讲座

确定蹲踞式跳远主题后,先由笔者给参与者进行《初中体育“蹲踞式跳远”课例分析》的专题讲座,内容包括:①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原理分析;②跳远的场地规格及比赛规则;③跳远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④跳远技术中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讲座详细阐述了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原理、基本知识及基本动作结构,回顾跳远的场地规格与裁判法,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讲座使参与者在了解教材、熟悉教材后,能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在头脑中形成跳远最基本的结构形态。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总结,讲解教学的方法及一些出现的问题,使参与者明确基本的教学思路,在备课中能扬长避短,提高备课的质量。加深了对场地器材规格的要求及裁判知识,提高参与者的业务水平。

3.增加相关技能实训

以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为核心,延伸其他跳远姿势,辐射各项有关素质。经过练习,提高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准确性,也加强了速度、力量、协调等基本素质。技能训练时,先由指导教师统一讲解、指导,再分组练习,参与者相互观察,相互纠错,最后进行技能评定。参与者们在练习过程中兴致高涨,异常努力。练习后参与者感觉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后给学生做动作示范有了更足的底气。

4.完善各项教学实践

(1)小组集体备课

本次活动参与者40人共分四组,每组承担一课时教学内容,各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并推选一名教师上课。蹲踞式跳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根据其技术结构特点共分4次课。第一次课,学习助跑与起跳并在空中有明显的蹲踞姿势。第二次课,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动作并腾空有高度。第三次课,学习腾空步。第四次课,练习完整动作,要求步点准确。

在小组集体备课过程中,参与者畅所欲言,共谋计策,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更新观念,拓宽思路。经过激烈的讨论,都觉得方法手段多了,课不是那么难上了。如蹲踞式跳远第一次课中教学目标“空中有蹲踞姿势”,需要有一定的腾空高度来完成动作。为此,组员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建议在踏跳板前设置橡皮筋;有些建议头上挂一球,让他用头顶球的方法来腾高;有些建议用过障碍物的方法使学生向上跳;有些建议站在高处向上跳等等,最终我们采用了助跑踏上障碍物的方法增加腾空的高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会空中的蹲踞姿势。

(2)观摩课堂教学

观摩课堂教学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活动,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直接检验。听课者一要关注上课教师怎样教;二要关注课堂上学生如何学,要做到听、看、想、记等工作。而年轻老师们往往由于经验限制,不能面面俱到,全方位地听、记。与其在表面看热闹,还不如抓住一点深入观察。在蹲踞式跳远观摩课中,我们根据听课的要求,把听课老师分为四组。第一组观察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效,思路是否清晰,组织调动是否合理;第二组监测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是否合理;第三组观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示范能力、讲解是否清楚;第四组则观察学生的学,学生有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是否出现错误动作,教师是如何纠错的。这样,听课者人人有任务,在听课过程中会更专心观察,仔细听讲,认真思考,听课的水平也逐渐得以提高。

5.评课交流研讨

评课是对体育教育目标、各项教学指标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各方面做出价值判断,是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通过评课可以使体育教师之间互相切磋教艺,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听完课后,我们要求人人议,人人评,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管对错,多少,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分享、讨论。例:在蹲踞式跳远评课中,就第一课时,教师示范完整动作时学生的站位、观察面怎样更清楚,更方便队伍调动展开了讨论。有些说队伍站在器材的中间学生会观察得仔细;有些则认为这样的组织不方便下一次队伍的调动,四路纵队站在器材前面学生同样能观察得到等等。经过评课,许多教师明显感觉思路宽阔了,教学手段方法多了,有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可以避免了。

6.撰写作业体会

(1)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反思这一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分析,诊断出自己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根据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活动中我们要求上课老师有两次反思,即时反思与写反思总结。上完课后,执教者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对自身的课堂教学体会更深。在上课过程中哪方面需要调整改进,哪方面问题需注意,课堂中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进行即时反思。当观摩者评完课后,执教者再一次根据评课建议,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深刻的、全方位的反思,并形成反思稿。通过这两层的反思,执教者觉得反思有成效,而且深刻不会被遗忘,今后如出现同样的问题可以避免,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2)评课稿

评课结束后,观摩者要根据评课活动中其他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整理成评课稿。评课稿不仅蕴含着集体的智慧,更有自己点点滴滴深刻的体会。经常撰写,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更可以提高科研理论水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累积经验。

三、提升与迁移是目的

主题教研活动能激发教师追求理想课堂的愿景,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实现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参与者的专业素质与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是主题教研活动的目的,但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迁移,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以蹲踞式跳远教材为主题,以教材研究、技能巩固、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思路的教研活动,参与者普遍反映在以下诸多方面得到提升:夯实理论基础,比较透彻地理解动作技术原理,动作技能从只有一些肤浅的认识提升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利用身体练习的要素和特征去判断学生蹲踞式跳远动作的质量和效果;熟悉跳远的场地规格及比赛规则及如何在课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渗透。技能实训时,同行相互观察、相互指导,自身蹲踞式跳远动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得到同行的纠正。各小组集体备课时,大家相互探讨,打开大家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日常单兵作战的备课相比,考虑的问题更加周全:有关新课标理念贯彻、知识点的落实、兴趣点的设计、讲解语言的精炼、队伍调动的合理、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等等。执教过程中,不但关注教学环节与教学行为,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的组织更流畅,调控能力明显加强,讲解示范的准确性与时机的掌握也有了提高。听课时能根据观察视角认真地听、看、想、记;评课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知道如何撰写反思与评课稿。从本次主题教研作业情况反应来看,提高了参与者的教研意识,无论面对哪个教材,能把在本主题教研活动中学到的教学理念、方法、技巧等迁移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都能自主地去钻研教材、巩固技能;了解备课、上课要注意哪些事项;掌握听课、评课的要点与技巧,反思的方法与途径。

四、建议

主题教研活动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主题教研最忌的是形式化,一旦作为形式来搞,主题教研的作用就会消失殆尽。主题教研到现在还是一个新面孔,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建议:

(1)在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中要发挥本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长的作用。

(2)要将主题教研同常规教学结合,避免加重教师负担。

(3)要注意引领。主题教研一开始,有些教师不理解,甚至会出现排斥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要注意加强思想工作,主题教研活动,并不是单纯的、孤立的教研行为,需要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统一思想,各方面的配合,特别是要有强有力的思想工作跟进,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将导致主题教研草草收兵,无果而终。

参考文献:

[1]王丽红。在主题教研中与教师共同成长——吉林省大安市基地教研工作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6).

[2]李元昌。主题教研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探索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 (11).

三级跳远教案(篇11)

跳远是田径运动项目中的一项重要竞赛项目,它不仅考验选手的爆发力和速度,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和协调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三级跳远的教案,旨在帮助教练和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级跳远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2.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和起跳动作;

3.学习完成中跳和着地动作;

4.提高爆发力和腿部肌肉力量;

5.培养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准备:

1.场地:平整的田径跑道和跳远起点、中线和着地区域;

2.器材:跳远撑杆、起跳线、带测距装置的跳远板;

3.教具:录像设备、示范图、计时器;

4.教材:相关的跳远技术书籍和视频。

三、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展示跳远比赛的视频和相关示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了解三级跳远的技术要求和竞赛规则。

2.讲解起跳姿势和动作:

a.教练示范正确的起跳姿势,如屈膝、膝盖前伸等,并讲解每个动作的重要性;

b.分别让学生逐个练习起跳姿势和起跳动作,并进行个别纠正;

c.通过录像回放和教练示范,鼓励学生观察和分析自己的起跳动作,找出不足之处。

3.练习中跳和着地动作:

a.教练示范正确的中跳姿势和动作,并讲解如何控制身体重心;

b.组织学生在起跳线前练习中跳和着地动作,并进行集体纠正;

c.增加练习的难度,让学生逐渐掌握中跳和着地的技巧。

4.提高爆发力和腿部肌肉力量:

a.安排学生进行跳远前的热身运动,包括慢跑、瑜伽动作等;

b.教学使用跳远撑杆的技巧,增加起跳力度;

c.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腿部肌肉力量训练,包括深蹲、弹跳等;

d.通过积极的训练和渐进的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力量。

5.培养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a.利用音乐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学会合理分配力量;

b.组织跳远练习,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节奏和节拍下完成动作;

c.通过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与队友的配合能力。

四、教学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教练要确保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教學知識,以确保学生进行跳远动作时的安全;

2.心理调整:教练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别指导:教练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水平,个别指导和纠正。

五、教学评估:

1.通过平时的训练表现和比赛成绩对学生的跳远水平进行评估;

2.及时与学生进行反馈和讨论,帮助他们总结和改进。

六、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参加跳远比赛,锻炼实践能力;

2.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其他跳远技术,拓宽视野。

通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科学的训练安排,学生们将能够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要点和竞赛技巧。教练的指导和培训将帮助学生提高爆发力、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为他们在跳远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这项教案也将帮助教练和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熟悉跳远项目,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级跳远教案(篇12)

一、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技能的能力”“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中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指学生。

二、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不但空洞而且无法评价。一位体育教师在教案中这样表述:“初步掌握本套舞蹈中的基本步伐”,什么是初步?教师怎么去定位初步这个标准?到底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才能达成目标也很不明确。

体育教学的目标按领域目标可以分成五个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其中,“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目标,在目标表述时可以明确指出结果,从结果中表现目标的达成与否。以“基本掌握排球正面扣球动作”为例,行为动词是学会,在前面加了“基本”来修饰“学会”表现为不可操作性。那么,是不是行为动词前就可以不加任何修饰词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如:“在低网的情况下”学会“正面上手发球技术”,明确提出动作的环境或者器材因素,而比“基本、初步”来修饰就更具体明确。

三、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完成前滚翻”“通过本节课的学练,知道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一分钟内,投进三个球”“以多种单双脚的跳跃动作为载体,发展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等。

四、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至少能运用三种投篮方法”“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完鱼跃前滚翻动作后,完成5次动作时,至少有3次以上能做出明显的腾空动作”“在急行跳远时,要求学生达到3米以上”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

五、体育教学目标表述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

1.知道“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最常用的跑动中的投篮技术,并能积极参与学习,知道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2.9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部分同学能高质量完成“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并有较高的投篮命中率;

3.能与同伴相互合作,积极讨论,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帮助同学进行学习。

案例二:

1.知道并能说出三级跳远动作结构名称,了解羽毛球正手发球的动作要点;

2.80%以上的学生能按正确的动作结构完成三级跳远;90%的学生能做出正手发球动作,并能完成对打练习;

3.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练习,同学间相互合作,努力达标;

4.单级动作跳:(8次×3组)×2;组合动作跳:3组;短程助跑三级跳4~6次。

以上两个案例在体育教学目标的表述上,就充分考虑了“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四个要素,目标的表述就比较清楚、准确、可测量。供广大体育教师借鉴。

总之,教学目标的表述是严谨的,需要规范,在运用时必须考虑以上四个要素,不可凭主观地、想当然地随意一写了之,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对象等因素相结合,才能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