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作文

习惯作文。

写作文是提高语文课堂效果和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感受力。这篇文章的主要议题是与“习惯作文”紧密相关的。建议你将这个网站添加到你的收藏夹中以备不时之需!

习惯作文 篇1

儿子从上个月的漫长的、也是幸福的、愉悦的。

重新翻看着儿子所写的30篇小日记,其中,有对周遭人和事的记叙,有灵感涌动时原创或仿写的小诗,也有阅读某本书后的诸多感想,还有信手涂鸦的小写绘,形式多样,风格不一。

儿子一年级时,就有引导孩子动手写日记的想法,但儿子只愿口述,不愿手写,我怕过于强迫会引发他对写作的恐惧。无奈之下,只好用心记录着儿子偶尔的口述小创作。虽然儿子口述的文章有模有样,但我清楚地知道,由口述过渡到手写,其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坚持陪孩子阅读,慢慢引导外,我没强迫他一定要写日记。直到上个月他和小城老师在QQ上约定,还有紧接着班主任雷老师与他的一次谈话,让他真切意识到写日记的重要性后,他才真正开始坚持写日记。

小城老师在点评小孟的日记时说:“写日记的方式很多,其实就是小小作文哦。可以放开心情写,放开胆量写;想写长些就写长些,想写短些就写短些;就像骑着心爱的马儿,信马由缰,或疾或缓,或驰或住,一切任你做主哦。”这段话让我和孩子受益匪浅。于是,我不再苛求儿子每篇日记的长短,也不再苛求每篇日记的品质,一切任由儿子自己做主,自由发挥,我只是做一名“顾问”,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励他前行,耐心地引导着,静静地等待着,默默地坚持着……

有时儿子写着写着会吵着手疼,那就暂且搁笔,在标题后面标上“(一)”,明天继续写“(二)”,其中“给博友‘四月妮妮’的一封信”,“不信守承诺的哥哥”都是分两次,分摊到四天的日记完成的。不是我在纵容孩子,增长他的惰性,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对于刚刚开始写日记的他,如果过于严格要求,会无形中扼杀他继续前行的积极性,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他对写日记的恐惧。在我看来,先培养他写日记的兴趣最为重要,欲速则不达,我愿给儿子足够的时间,让他渐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进而爱上写作。

至于所写日记的品质,我也不去苛求。只要语句通顺,能把一件事叙述完整,便给予儿子肯定和鼓励。反正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再回过头来进行修改,从修改的过程中孩子也深切地感知到了文章“三分写,七分改”的重要性,慢慢也会养成注重文章修改的好习惯。就这样慢慢地坚持着,努力着,后面十天儿子写的日记,显然就比前些日子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最近我出差这些天,进步更为明显,我也因此倍感欣慰。

引导儿子写日记的过程,让我感触很多。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写日记,便是培养孩子洞察力的一种极好方法,当他留意周遭的人和事时,到处都是可写的素材。把读、写有效结合起来,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写作方面自然会有飞跃性的进步,最重要的是我们以何种心态去引导他们。

就这样,儿子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在儿子坚持写日记一个月之际,坐下来梳理其间的些许过程,是一种总结,也是一种激励。我清楚地知道,接下来引导孩子的过程定然艰辛漫长,但我有足够的耐心和孩子一起,不断地摸索前行,把读与写有效结合起来,让孩子真正爱上日记。

习惯作文 篇2

每个人的身上都涌动着一种伟大的力量。这力量能使人感到温暖,能使人更高的要求自己,这就是习惯。

习惯人人都有好习惯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是这种习惯能使人温暖,哪怕是弯下腰来捡一片垃圾,哪怕是给一个甜蜜的微笑,哪怕对别人亲切的问候……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走在校园看见一位同学弯下腰捡了一片垃圾扔进了垃圾箱里,我突然感到有一股暖流涌入到了我的心中。之后,我认识了他。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是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力量和这种做法,不正是我要学习的吗?所以以后我要向他学习。

有一次,放学后天空下起了大雨,我打伞走在路上。正好碰见一位小同学在淋雨。这时我毫不犹豫地走过去让他和我一起回家。事后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从今天起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一个好的习惯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我努力,我加油。

习惯作文 篇3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习惯,而这种习惯有时候也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

观察身边的人,有的人爱看书,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因为读过许多书,他们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知识,学习也非常好。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智慧的力量。有一些同学有讲卫生的好习惯,每一天都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好,就不容易生病了。有一些同学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因为早睡可以保证每天睡够9小时,这样对身体好,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好习惯。我不仅习惯早睡早起,还习惯每天运动。我每天都跳绳,希望自己能长得高高的,这样就能实现我当演员的梦想啦。虽然我现在还是有点矮,但是我相信我一定可以长高的!

看,好习惯就是一种力量。每一种习惯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习惯作文 篇4

也许在我现在这个年龄,不适合写这篇文章,但是我还是写了。

我只想说,有时候,傻一点,没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计较那么多呢。

简单的快乐,也是快乐。计较多了,连最简单的快乐也没有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身上。

小时候,堂二哥,经常陪着我上山砍柴,陪着我放牛,陪着我捡磨茹,如果有人欺负我,他会替我出头,到了过年的时候,三个堂姐给他买的好吃的,他舍不得吃,留给了我。

有一段时间,他出门打工了,他不在家的那些日子,都是我一个人上管山的'另一边,马过厂摘茶叶,说实话,那时候我真的很怕,看到家里的情景,我对家人说,你们各自忙各自的吧,我不怕。还好,没过多久堂二哥就回来了。之后,他总是陪着去这个厂那个厂摘茶叶。虽然挣得不多,但是在那个年代,已经算不错的了。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就这样过了一年后,我去了市里亲戚家打工,在亲戚家的那些日子,我总是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工作着,不管面对什么。时间过得很快,两年过去了,在那里让我一生难忘,也让受尽苦头,但是正因为是亲戚,我还是忍了,不过现在想想,正因为有了那些经历,才让我觉得之后的路不算什么,一关一关的都通过了。

但是,我知道,这些还不够,我应该自己独立,自己想做些什么就做什么。

在2000年一个夏天,我一个人去了市里,找了一份工作,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和我堂二哥很像的人。

说也很奇怪,不知为什么,我总想和他靠近,看得出来,他好像总在躲我,有时,我也在想,我不会喜欢上他了吧。

事实证明,喜欢一个人,是痛苦的。那么,我还是不要喜欢他好了。

可是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而是心。

喜欢听他的声音,我总会想各种理由和他说起话来。

但是在那个环境里,我只是个小角色,和他说话,有时也会引来纷争。

大家排遣我,没有想到他也一样对我,我好伤心。

很想离开那里,可是,我还很小,找工作不好找。

就这样过了三年,最后我还是离开了那里,因为我被开除了。

可能是因为他和堂二哥,长得很像,我对他的喜欢就像哥哥一般。

每次遇到什么事,不管我身在何处,我都会打电话对他讲,喜欢打电话给他变成了我的习惯。

有时,我也会对他唠叨唠叨心事,不管他回与不回,对于我来说,有他的地方,就是光明的。

就算有时遇到困难,想到他,就能过去,就算做了一个恶梦,想到他,我就不怕了。

当然,我不是对所有人都这样,除了他之外。

有时,我也在想,现在的我,不是当年那个小姑娘了,为什么还那么幼稚呢,没有办法,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改不了,还不如,怎么样想就怎么做,怎么想,就怎么样去说。

人生很短的,有能影响你的人,证明这就是缘。

习惯作文 篇5

作为大班的幼儿来说,大多数幼儿都有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但是这些习惯并不是都是一些好的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引导他妈呢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树立榜样意识

对于个别幼儿而言,他们可能自己是下意识的动作,是自己已经养成的习惯,一下子很难改掉。而通过榜样学习的方式,引导他们注意这些幼儿的行为,让他们有一个正面的参照,与自己的行为进行对比,大班的幼儿已经形成的分辨能力,自己有能力发现这件事情的错对,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更加容易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没有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二、适当的进行表扬

表扬与批评相比有效,幼儿都喜欢别人用肯定的语言来激励他们,用表扬、鼓励的语言,让幼儿感到自己是受到肯定的,在表扬他的过程中,别的幼儿也看在心里,也会跟着一起做,那他的行为都被别的幼儿看在眼里,他更愿意自己做好,就不会出现不好的习惯,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督促。比如说我们班的罗志强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平时上课都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都会分心,与周围的幼儿说话或者做别的事情,但是今天他有段时间做的很好,我就表扬他,他马上做的更好了,这节课相对以前的课来说表现的不错。

三、确定规范,进行系统化教育

老师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不当的指导用语和不系统化的规范要求,可能也会导致幼儿不良习惯的发生。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统化。教育内容的系统化,体现在各个方面,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他们的引导也是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老师的要求也不能一直改变,让幼儿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要求不断改变的话,会让幼儿对规则产生不确定性,这样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困难的。

四、尊重幼儿,让幼儿自己亲身参与

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老师和家长强迫养成的情况,这是非常错误的事情,可能不良的习惯的养成就是不当的指导行为造成的。要尊重幼儿,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可以多交朋友。

习惯作文 篇6

所谓习惯就是一个人日常行为的反应,老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就是说三岁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大了什么样,七岁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老了什么样,尽管有些偏博,但是我还是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一个良好的习惯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尽管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很迅速,尽管现在的孩子似乎很成熟,尽管现在的孩子可塑性极强,但是从小养成的一种好的习惯会深入骨髓,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会流露出一种不一样的气质。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好的习惯养成需要的是一种毅力,最少要经过90天,只有从内心里重视了,才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把不好的习惯改正过来,有很多的坏习惯不但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将来工作了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试想哪个单位会用一个整天满不在乎,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人,可以原谅一次,原谅二次,但是不可能再原谅很多次,如果是商业机密,如果是国家机密,这样的人怎么能胜任呢。

一直和女儿都是这样说,可她却总是满不在乎,我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常看一个动画片,里面的马小虎就是个“小马虎”,很小的时候老师说父母说都不顶事,有一天自己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长大了,成了楼房设计专家,设计的楼房很漂亮,也很高,但是就是一马虎没有设计上电梯,同学们组织活动还要带上很多东西,极其的不方便,听着同学们的怨言,马小虎真的感觉到不好意思,自己的一个疏忽,给多少人带来了不便,由于他的处处失误,最后险些酿出大祸,他也被噩梦惊醒,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虽然是一个动画片,却反映出很深的道理,尽管一个好习惯养成的不易,但是为了有一个好的人生,还是和不好的习惯告别。

一直觉得,一个人可以没有很渊博的知识,但是却要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记得去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也在讲,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次于辅导孩子的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自然就会提高成绩,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再聪明的人时间久了也不会有所成就,而培养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即使很普通的一个人,也会在日积月累的经验上堆积出自己的成功,只可惜每次用心的去讲,孩子总是不以为然,也许有一天她会后悔自己的行为,但是那时候却为时已晚。

自己也曾经知道坚持的滋味,也知道需要多大的毅力,人都是有惰性的,都知道懒散些更随意,可是这个社会不需要懒散,历史的车轮每天都在前进,懒散些是自由了自己,可是离淘汰自己的'日子不远了,如今的社会做人都要与时俱进了,怎能不克制一下自己的行为,怎能不让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尽管很难,尽管不容易,但是当有一天受益的时候,才会真的体会到它给你的人生怎样的精彩,但凡成功的人士,或多或少的都得益于自己的好习惯,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成功,是一种厚积的勃发,一种潜质的积累。

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很长的持久力,当坚持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很轻松,继而就会觉得是一种享受,会在这种享受中度过自己的一生,慢慢的品味好习惯带给自己的一切一切,如鱼得水,在生活的海洋中畅游,尽管我发自内心的想法女儿不一定能明白,但是还是要把心中所想变成文字,对她对我或许都是一种鞭策。

习惯作文 篇7

“让道歉成为一种习惯,学会道歉和学会接受道歉”

对原谅,我们有着普遍的需求。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中,谁也避免不了在人际交往时伤害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害。尽管大多数伤害是无意的,但学会道歉和学会接受道歉,仍然是打开通向原谅和恢复关系大门的最有效的钥匙。

但是,“道歉”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倾向,往往是与“错”联系在一起的,好像道歉就意味着犯了错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做错事必须道歉!但他们多次用恶语伤害孩子却从来没说过什么,因为他们害怕失去作为家长的权威感。在学校,如果发生老师向学生道歉的事,很快传开的将是“某老师承认犯了错误”,而非“老师为学生做出道歉的榜样”。另外,在我们的习惯中,道歉也成为责任划分的依据,比如马路上两车相蹭,主动下车道歉的司机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事故的责任方,因为“如果没错为什么要道歉呢”。

更严重的是,道歉还常常被视作软弱和失败的表现,让道歉者感到失去自尊。一些夫妻在出现冲突后,双方首先想到的,都是通过指责对方来为自己辩护。哪怕有些心虚,嘴上也决不肯吃亏,而是千方百计地找借口:“要不是你先说……我也不会……”主动“示弱”的事谁都不愿去做。

可是,人与人的交往又怎能没有磕磕碰碰呢?

婚姻、家庭、同事、朋友间的矛盾和冲突都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如果谁都不愿道歉,后果将是关系冷漠、疏远,甚至破裂。特别是在家庭中,父母或配偶“偶然的无心的伤害全都为了爱”——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而是任由裂痕停留在关系中,当事人难免会感到愤怒。一旦愤怒积聚成怨恨,有些人就会选择极端的方式,让伤害自己的人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很多家庭破裂和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让我们想到:当初如果丈夫或妻子给对方一个原谅自己的机会,如果伤害孩子的父母能够真诚地表示歉意,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不愿意主动道歉,有可能是受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可能是对道歉的理解存在误区,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不少成年人从小就没有建立起向别人道歉的习惯。盖瑞·查普曼博士提醒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学会道歉的语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道歉的重要性会有更深的领悟和理解,为今后的道德和人际关系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父母和教师要大胆尝试以表达道歉来承担责任。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真诚地向别人道歉之后,我们经常会收获到同样来自对方的歉意。而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从成年人的道歉语言中学会该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学会表达歉意。

事实上,道歉不仅不会使人“丢面子”,而且还能帮助提升人的自尊。经常向孩子讲述自己道歉的经历,引导他们明白道歉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且帮助他们意识到道歉对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性,这些都是父母们应该且必须给予孩子的积极影响。

道歉的艺术虽然不那么简单,但是人们可以学会,而且值得去学。真诚道歉的人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原谅。当道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都会得到所需要的接纳、支持与鼓励,品尝到道歉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