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总结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写总结。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为客观的发现自我。每次写下总结,我们就多了一份感知与思考:一个人的价值就是可以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写一篇总结需要考虑什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乡镇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按照国务院令第588号和德办函〔XX〕 66 号文件精神的要求,xx镇党委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坚持把党委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作为转变职能,统一政令,清除制度性障碍,保证法制统一,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对全镇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认真清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清理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全镇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镇政府法制办结合省市要求,以xx镇党政办公室起草印发了《xx镇清理规范性文件工作方案》,召开了镇直部门分管机关负责人会议,明确了清理职责,清理范围,细化了清理办法,提出清理目标要求。xx镇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全方位清理审核,做到了应清尽清。

二、清理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指示要认真按照上级指示要求,从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高度,全面抓好这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二)统筹安排,落实清理责任

我镇召开镇直主要部门分管机关负责人参加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会议,对清理工作进行了安排落实,明确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凡违反或有悖法律法规规定的,越权设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内容的文件,一律失效,逾期仍执行的,将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为保证清理工作任务落实,实行报告工作制度,逾期不报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三)加强指导,确保清理质量。

镇成立了规范性文件清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四)清理公开,确保清理社会效果

在清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对收到的各种建议和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形成书面材料,该进行清理的坚决清理,予以撤销或修改重新发布,对不属清理范围,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予以整改。其次,此次全镇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结束后,将以通告方式向社会公布清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对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律进行清理。

三、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第一,建立定期清理制度。及时解决规范性文件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坚决杜绝“依法打架”现象的发生。长期坚持开门清理,建立奖惩机制,鼓励人民群众通过提出合理建议,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第二,建立健全评估制度。对规范性文件情况及时进行评估。评估工作有利于分析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有利于规范性文件更好地指导工作,以便进一步规范文件,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

第三,进一步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定期进行备案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出不懈的更大努力。我镇在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面尽管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上级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政府做出应有贡献。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行署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总结


行署规范性文件备案

**地区行署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在***人民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指导意见》,严格按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和《***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的要求,2012年**地区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本着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逐步规范,备案审查程序基本理顺,保证了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实用性。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行署及县(市)政府备案人员基本到位,工作责任基本落实。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行政机关层级监督的重要方式,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既要具备应有的法律知识水平,又要懂得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对具体从事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同志提出了较高的业务素质要求。行署法制办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职责设在综合业务科,并有专人负责,对各县(市)政府及部门报备文件进行审查的工作职责也进行了明确,要求有专人负责。从各县(市)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的情况来看,**市、乌苏市、和丰县、沙湾县政府法制办有专职人员负责,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法制机构由于没有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暂时在政府办公室秘书科,基本保证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根据《**地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的要求,凡是以行署或行署办公室名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行署法制办向***人民政府报备。在此工作中,首先是做好文件的收集;其次是及时与文件原起草单位对接,认真做好备案前的准备工作;第三是在规定的时间及时向***人民政府法制办报备。2012年向***人民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2件,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了规范性文件总结和备案目录。同时,自觉接受地区人大工委的监督,对予以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地区人大备案。

三、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审查把关。

今年,行署为确保政府及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积极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层级监督,各负其责,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逐步完善“三级政府,两级备案”体制。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适当性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等事项进行了严格审查。今年通过对县(市)政府及地直部门报送备案文件的审查,确保了规范性文件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今年,县(市)向行署报备3件。

四、将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纳入到依法行政评议考核中,保障了此项制度的全面落实。

从2006年开始,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纳入地区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中,在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工作时,根据年初制定考核标准,每半年进行一次实地工作检查,年底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这一做法,大大促进了各单位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正规化、制度化的开展。与此同时,加强了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在法律业务、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认真履行好职责。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是目前法制机构人员少,与备案审查工作不相适应,存在力不从心现象。二是由于各县(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不健全,备案审查工作没有专人负责。县(市)人民政府每年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比较多,由于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使得一些文件中出现违法现象,同时也存在不能及时报备的情况。

六、今后的工作思路。

将按照国务院、***人民政府法制办的要求,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部署,围绕重点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人民政府《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第119号令),认真履行好职责,发挥好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

二是继续加强对各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作和备案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备案审查工作对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认识上保证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构建和完善“三级政府,两级备案”体制。

三是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健全备案审查工作责任制,健全备案登记、公布、通报、档案管理等制度,从制度建设上保证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是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抓好示范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并加强对示范单位的工作指导,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有序发展。

五是继续抓好备案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热门乡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总结


县编办:

根据*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的通知》(委办函【2011】87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县府会议精神,我镇
-


成立了事业单位清理规范领导小组。指定专人对我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负责,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完成了我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1.成立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有序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

10月28日,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会议结束以后,我镇成立了以镇长邓义军同志为组长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

2.我镇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情况

我镇现有事业单位2个,分别是XX县XX镇农业服务中心和XX县XX镇社会事务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中心。共有事业编制13名(XX县XX镇农业服务中心编制数6名,XX县XX镇社会事务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中心编制数7名),借调县残联1人,考取国土局1人(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拟调走其他乡镇1人(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实有10人。

3.存在的问题

部分事业干部担任行政工作,存在着行政事业混岗的现象。

4.意见和建议

(1)建议保留XX县XX镇农业服务中心、XX县XX镇社会事务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中心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2)建议事业单位从财产、人员管理、业务工作考核等方面与行政彻底分开。事业单位与行政的关系属地管理关系。

(3)对事业干部的岗位津贴实行科学的长效管理机制。

(4)XX离县城80余公里,全镇28000余人,系由两个乡镇合并而成,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留不住人,建议增加编制数,大力充实人员,

专项清理工作总结


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工作总结(一)

浅析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思路措施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放大财政杠杆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是各级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财政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源优势方面,正视存在问题,积极开拓创新,探索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先进地区做法,推进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在我县取得实效,通过学习和思考,本人提出自己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仅供领导参考。

一、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为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拨给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项用途,用于完成专项工作任务,为促进相关事业发展而设立的专门资金。在管理上要求专款专用,按项目单独核算。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这一特性和要求,却被片面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给财政专项资金科学使用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一是财政专项资金安排零星分散。各职能部门都有各自的工作目标,都强调自身工作重要,相互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资出多门,条条管理,造成了大量低水平建设,财政资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财力资源被支解,撒胡椒面现象较为严重。

二是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重形式、轻效益。由于片面强调专款专用,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上主动性不足,不越雷池一步,对专项资金的整合缺乏研究和实践,产生了许多规模小、效益低的黑胡子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多,统筹协调难。各部门几乎都有直接管理的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各自为政,管理方式方法多样,下达形式各异,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造成统筹协调难。

四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核难以实施。由于大多数专项资金被分散使用,有的只是短期行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因此考核目标难以确定,绩效考核工作难以开展。

二、充分认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专项资金项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迫切要求我们对之进行整合。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县专项资金数额5.59亿元。到2009年专项资金数额达到9.85亿元。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扩大内需、保障民生等重大决策的实施,专项资金增长势头更加明显,并已扩大到多个领域,迫切要求我们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对专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整合。

2、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昭示我们必须改革传统专项资金使用模式,推行整合捆绑使用,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对于专项资金整合使用来讲,其本质也是统筹使用。多年来,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各自为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在统筹上下功夫。对于我们财政人来说,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工作,就是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3、各地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近年来,各级越来越重视财政专项资金的整合工作,湖北、甘肃等地的一些做法受到了财政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我省西乡、石泉等地在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方面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县2007年以来逐步开展了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基层政权建设专项资金整合试点和教育专项资金板块整合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都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理论到实践反复证明,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无疑对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推广和实施。尤其对于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更应将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三、财政专项资金整合使用的思路措施

1、规划先行,增强资金整合的黏合力。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向,解决好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问题,这是专项资金整合工作的要义所在。从各地的成功实践来看,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首先要从规划抓起。规划是蓝图、是

操作指南,只有规划做好了,资金整合才有依据,具体工作才有方向,整合目标才能落实。如果没有科学、严谨、具有操作性、约束力的规划,专项资金整合捆绑使用只能是空谈。各地失败的教训也一再告诫我们,走好第一步――精心制订规划至关重要,第一步没有走好,下一步的工作就无法展开。对于专项资金整合来讲,当前,紧要的是围绕产业发展,以明确资金投向、扶持方向为重点,制订有利于资金整合的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规划要善于做大文章,打破行业界限、部门界限,统筹考虑各方面的资金资源,进一步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问题,为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发挥聚合效应奠定基础。规划一经确定,财政专项资金就必须严格按照发展规划来安排,决不允许各自为政。

2、创设平台,搭建有效载体。发展规划管方向,管大局,要真正把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落到实处,光有规划还不行。我们要进一步把规划细化,精心设计和搭建整合平台。结合各地的成功实践,我们要着重在四个平台上下功夫。要搭建以重点产业为载体的整合平台。根据全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整合措施,把各类专项资金捆绑使用,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特做精。要搭建以重点领域为载体的整合平台。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要力戒遍地开花、小打小闹。要本着一年一个区域,一年一个重点,各个项目一齐上,多项措施一齐用的思路,力争做到

扶一块,成一块,使群众真切体会到建设的成果,确保取得示范带动作用。要搭建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的整合平台。要对重点项目分类排队,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每年确定一批财政扶持的重点项目,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切实增强专项资金投入的针对性,做到目标同向,握指成拳。要搭建以解决重点问题为载体的整合平台。对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社会事业发展问题,要精心谋划,分类制定具体实施步骤,着力引导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投入,集中财力解决突出问题。

3、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改革投入使用的方式方法,调整资金投入的方向和重点,涉及部门利益时,势必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从我县及各地区的实践来看,要确保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尤为关键。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就很难做到步调统一,目标一致,就很难解决各自为战的问题;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就很难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强大的工作动力,整合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要加强政府的统一领导,重点解决好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协调问题。要建立日常议事决策机制,及时根据政府的产业规划、工作规划,精心设计整合平台;通过联席磋商,建立分头受理、共同研究、统一审批、重点使用的工作制度,避免出现项目单位多头申请、资金分散使用现象。要围绕所规划的项目,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形成在同一项目区资金的统一协调和各有关

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工作总结(二)

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坚持和完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罚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我乡从源头上防范腐败,彻底解决小金库问题。根据XXX号文件关于开展重点清查小金库和清理财政专项资金的通知要求和部署,我乡按照重点检查面不低于50%的要求,于2011年8月21日至26日开展重点清查小金库和财政专项资金具体工作,现将重点清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保证工作顺利完成。为有效组织好我乡的清查工作,乡政府、乡纪委领导高度重视小金库回头看工作,由乡纪委牵头,乡人大、财政、民政和农合行直属分理处等单位积极配合,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二、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我们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认真对待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清理检查小金库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和保护干部的需要。在开展重点检查中做到不走过场、不留

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开展重点检查中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重点清查小金库情况。按照重点检查面不低于50%的要求,对乡政府、财政所、乡经济中心、乡农科站、乡合管办、乡林业站、乡工会等XXX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在清查过程中,清查工作小组细致地观察、分析被检查单位的账户往来情况,并与单位提供的银行存款情况和银行进行核对,了解相关单位在提供的银行账户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账户,与此同时围绕其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进行追查,看其是否将资金隐秘转移,挪用或截留。通过对XXX个单位进行认真清查核实,未发现有私存私放资金和私设小金库的行为,未发现财政专项资金有违规违纪行为,各单位清查上报的XXX个银行账户均为财政同意开设的合法账户。清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各单位有账外设账、公款私存、违规违法开设银行账户等行为。

通过这次重点清查小金库和清理财政专项资金工作,各机关、事业单位进一步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深化财政管理等体制改革,建章立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逐步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以确保杜绝小金库现象发生。

XXX乡镇政府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工作总结(三)

2013年,全市财政部门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着力在进的工作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积极服务项目建设年的实施和三城同创、四大工程建设,推进福清海港新城开放开发。

一、着眼长远、以财生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着力稳定经济增长。一是出台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系列政策,采取新增用电量奖励、参展费补助、政府优先采购等措施,鼓励企业多生产。二是实施工业企业、外贸流通性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即征即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生产、技术改造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三是安排1000万元,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和金融机构共建风险资金池,分担贷款风险,帮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推动出口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实行出口增量贴息、外贸专项补助等政策,支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五是采取财政奖励办法,扶持企业做好用工服务,缓解企业用工短缺难题。

促进产业调整提升。一是实施扩大内需财税政策,市财政统筹预算内基建投资、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国投公司债券等各类资金,有效带动民间资本,支持综合交通体系、工业区、港口、保障性住房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条件,努力完善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及时拨付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3288万元。二是切实将促进三维对接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细化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财税措施,积极推动招商引资。三是继续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切实减轻企业税负,积极促进服务业发展。出台财税奖励政策,促进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提升发展。四是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统筹海域使用金,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五是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推动旅游业发展。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支持科技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将科技支出预算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从1.5%提高到2%,全面落实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支出434万元,支持企业实施专利战略、争创品牌。三是出台高层次人才、驻融央企人才奖励办法,实行优惠财税政策,支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从财政体制、收入返还、资金投入等方面,重点支持融侨、江阴、元洪、出口加工区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承载功能,促进园区经济稳步发展。筹集2.5亿元,推进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开发建设。出台优惠的财税政策,促进海峡商品交易中心发展。继续对小城镇试点镇新增地方级收入实行全留,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基础配套、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

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补助力度,保障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需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制度,提高政策性渔业保险财政补贴水平。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支持设施农业、现代渔业和水产业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百十一工程,推进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

二、依法依规、有效聚财,狠抓财政增收节支工作

对内挖掘增收潜力。一是强化征管保增收。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税种的发展变化,加强税源监控、税收征管工作,确保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平稳较快增长,全力稳固存量财源。二是协调运作保增收。落实优惠财税政策,及时兑现奖励资金,促进工业企业缴纳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以及外出经营和外地来融建筑企业在我市缴纳税收;协调解决福州下移企业税收归属,促进属地管征,确保我市既得财力。三是挖掘潜力保增收。

建立健全城区范围内私房租赁税收委托代征机制,加大小税源的征管力度,促进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同时,切实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推进镇街非税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充分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将厉行节约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推进厉行节约财政财务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公务接待费预警机制、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控制、加强公车控购管理等措施,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有限的财力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向上积极争取支持。实时关注上级政策走向,及时向上级反映我市财政困难、区域发展等工作情况,在市领导的亲力亲为带动下,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上级政策和资金的争取力度,收到了较好成效。尤其是上级对我市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新增长区域、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补助资金呈现较大增长。

三、改善民生、合理用财,民生事业得到有力保障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等政策,提高城市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并实现城乡统一;推进校安工程建设,支持教育薄弱校和中小学、幼儿园扩容改造,实施营养改善和校车安全工程;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实施范围,完善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提高公办学校缺编代课教师代课金补助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水平从年人均260元提高到3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补助标准从年人均25元提高到30元;继续落实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和三核一补政策;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等得到加强。

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困难群体扶持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全市。继续实施被征地用海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及时下达中央专项资金,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支持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基层政法部门业务办案和业务装备保障力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人口和计生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补助标准和独生子女父母、二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金标准。

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投入,完善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支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造林绿化,推进四绿工程。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建立城乡垃圾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整合饮用水源保护、家园清洁行动、矿山青山挂白治理、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等专项资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四、注重绩效、科学理财,财政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加强预算管理。继续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经费预算衔接机制,完善行政开支定员定额和实物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推行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对10家预算单位、35个项目实行绩效监控试点,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启动公务卡制度改革,将市本级10家预算单位纳入改革试点。

着力盘活存量资金。制定出台《福清市财政专项资金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意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逐步建立起立项科学、管理规范、注重绩效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制定部门预算支出指标调整标准,清理、压缩结余结转资金,加大结余资金统筹调剂使用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完善政府投融资机制。研究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逐步构建功能明确、职责落实、运作规范的投融资体系。公开发行国投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0亿元;采用ppp模式引入央企、民营企业投资城区开发建设,通过BT方式引入民资投向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将政府性债务纳入财政基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范畴,强化对政府性债务规模、结构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政府性债务偿债机制,将债务本息列入预算管理,维护我市良好债务信誉,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