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粮食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我们或多或少会在某些时候有些深刻的故事,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大家晓得总结范文怎么写好吗?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粮食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粮食局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财政、发行等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改革总揽全局,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各项粮食事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全系统工商两业实现销售收入3.05亿元,完成粮油经营量12万吨,创利税278万元。粮办工业企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商业企业在市场全面放开,每年减少1000余万元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一举扭亏为盈,实现了粮改以来的历史性突破。为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一、去年的主要工作

(一)解决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体制和政策原因,加上我们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前几年,我们的政策性粮食库存和老百姓代存粮缺库流失比较严重,经市里五部门联合检查,认定当时粮食缺库8700余万斤。为了解决这一巨大的经济包袱,我们发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努力,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有关兄弟部门的高度理解与配合下,积极争取政府承诺挂帐4182万元,顺利解决了政策性缺库问题,全部兑付了22000多户老百姓的3500多万斤代存粮。在此基础上适时处理了全部高价位粮食,同发行实现了清零。同时,紧紧把握政府审计挂帐的历史机遇,共清理确认挂帐7335万元,其中政策性挂帐5026万元,使制约企业发展的“三老”问题即“老粮、老帐”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为企业的发展甩掉了沉重的包袱,保护了粮农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消除了后顾之忧。

(二)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改革

一是打破了按行政区划进行企业布局的旧框子,按照放开后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原有的26处粮所进行了撤并重组,共撤并粮所8个,减少了机构、整合了资源,节约了系统内的运营成本。二是对商业企业的28部小轿车全部进行了处理拍卖,对企业负责人实行交通补贴,据测算,全年可节约费用开支上百万元。三是加强了财务管理,强化了会计监督,对各粮所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下放,对企业的所有费用开支实行先审计后入帐,一年来共节省商品流通费1113万元。四是对局机关有关科室和人员进行了合并调整,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实行政务公开、民主管理,达到决策公开透明,处理所有问题公开公正。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压缩各方面的费用开支,精减车辆3部,电话费实行包干,超额自负,办公用品统一管理定额使用,接待费用严格控制,改原来的“一枝笔”签字报销制度为“五人联签”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全年共节约各类开支近百万元。五是对机关卫生室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机关的富余人员积极参与经营创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系统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机关职能迅速转变,效率明显提高,作风有了较大改观。

(三)争取了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一是在国家粮库闲置三分之一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上济南、跑北京,争取国家代储粮7000万斤,限于我们的仓储条件,最后落实了2000万斤;二是为了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加快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步伐,我们争取了5000万斤的地方储备粮规模,现已入库1600万斤;三是在压缩和控制事业编制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主动的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成立了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地方储备粮管理中心,新增编制5人,解决了局机关几名业务骨干的编制问题,同时又为局机关节约了大量的经费;四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财政拨款16.5万元,解决了离休干部xx年的住院费;五是争取提前病退名额20名,解决了部分老弱病残职工的老有所养问题,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六是积极争取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全年共争取仓库建设资金及其它财政补贴200多万元,有利的支持了我们粮食事业的发展。

(四)加快了粮办工业发展的步伐

粮办工业在改革中持续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比上年有较大提高。特别是永泰植物油有限公司狠抓企业管理,突出节支增效,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税300万元。另外,我们结合两个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两个企业的搬迁建设工作进展十分顺利,预计两个企业搬迁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将会出现巨大的经济效益。

(五)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

我们通过广开渠道,多方联系,引进资金1605万元,300%超额完成了市里下达给我们的招商引资任务,有力的促进了全市经济工作的发展。
(六)加强了清欠工作的力度

为切实加强对清欠工作的领导,确保清欠工作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局里专门成立了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和清欠办公室,抽调了精干力量,以排山倒海之势掀起了清欠高潮,并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依法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欠工作。一年来共清理各类欠款330余万元,有效地遏制了前清后欠、前清后乱的现象,限度的挽回了企业损失,堵塞了管理漏洞,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七)狠抓了党风政风、行业作风建设

出台了有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及依法清欠等一系列的文件和规定,突出抓了行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和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组织纪律、政治与业务学习等方面的整顿,使系统内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变化,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有力的促进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老人问题非常突出。全系统现有干部职工1596人,其中:在职人员工1070人。购销企业现有干部职工956人。其中:在职人员608人,离休55人,退休158人,退职40人,遗属95人。目前,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面临巨大困难,经营举步维艰,多数企业效益较差,职工投保和收入都难以保障,更无力负担离退休及退职、遗属人员的相关费用;

(二)企业规模较小,且比较分散,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和集团优势,缺乏骨干龙头企业;

(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企业只停留在粮油购销上,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方式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四)经营资金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单一,严重制约企业经营发展。

三、二OO五年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按照上级的精神,根据我市粮食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今年全市粮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改革和发展主题,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团结拼搏,深化改革,自我加压,负重奋起,努力开创粮食工作的新局面。主要奋斗目标是:通过积极稳妥的改革,搞好企业产权制度和职工身份置换工作,实现政府调控有力、市场放开搞活、企业轻装上阵,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新体制;通过加快发展,确保每个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保证职工有活干、有饭吃;通过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依法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工作方针是:稳定、发展、巩固、提高。工作原则是:少说多做,务实真干,勇于改革,敢于奉献。基本工作思路是:紧紧依靠市委、市府的领导、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广大干部职工的改革实践;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主题”,抓好“三个关键”,做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个中心”就是:以效益为中心,大力扭亏增盈,全面提高粮食经济运行质量。没有效益的企业就是没有生命的企业,亏损的企业必然是走向破产的企业。所以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必须立足于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大主题”就是:突出改革和发展这二大主题。二00六年是改革与发展之年,在改革与发展之年要想解决粮食行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粮食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改革的措施,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加快改革,促进发展的大局上来,统一到求真务实,干事创业上来,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要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很强的创业心和奉献精神,在这一方面,我们系统内的绝大多数干部职工做得是不错的,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在今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希望全体干部职工继续发挥这种勇于改革,促进发展,敢于奉献的精神,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个关键”:关键之一是: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哪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团结有战斗力,有凝聚力,哪个企业的工作进展就顺利,经济效益就好,职工收入就高,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反之,哪个企业的领导班子不团结,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哪个企业的工作进展就不顺利,经济效益就差,职工收入就低,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所以,2007年,我们决心把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作为三大关键措施之一来抓。首先是按照“四化”标准,选好配强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使其成为团结战斗的堡垒,干事创业的火车头,这是推进粮食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次,对干部的使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成坏事。要引入竞争机制,做到能上能下,要加强领导班子定期考核制度,企业法人联评制度,坚决实行末位淘汰。
同时,要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其主人翁地位和创造性劳动,让其当家作主的权利名至实归,实践证明:一支懂经营、会管理、能征善战的职工队伍是保证粮食事业改革与发展顺利推进的前提和关键。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首先要从关心爱护职工的生活入手。要让职工心里有企业,企业就必须时刻惦记着职工;要让职工爱企业,企业首先爱职工。所以,我们今后一定要从职工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诚心诚意为职工办实事,尽心竭力为职工解难事,坚持不懈为职工做好事,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维护好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注意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搞好形势教育和业务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职工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才能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创大业。

关键之二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敢想敢干,咬定改革与发展不放松。改革与发展是2007年工作的两大主题。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思路清楚,重点突出,敢想敢干,我们的改革才有希望,事业才能发展。要敢想前人所未想,敢干前人所未干。要坚持高点起步,大处着眼,大思路干大事业,大手笔做大文章。要搞好今年的改革与发展,还必须搞好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江泽民同志说,创造思维是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可以说创新是当今世界最鲜明的时代精神,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根本途径。通过体制创新,变革企业组织机构、经营机制、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尽快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彻底打破“大锅饭”,搬掉“铁椅子”,限度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挖潜堵漏,提高效益。通过制度创新,构筑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推动流通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有所突破。通过管理创新,构造崭新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保证企业高效运作,创造大效益,奠定企业坚实的发展基矗

关键之三是:确保为改革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要下大力气进一步理顺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个方面的职能作用,坚持数个轮子一齐转,三个文明一齐抓,做到各司其职,恪尽职守,该实的实起来,该虚的虚起来,协调发展,平衡推进,不可偏废。要做到上下一心,左右联动,形成合力,真正形成创业至上、事争一流、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新局面。

“六个方面的重点”:一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要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国有控股的形式组建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骨干粮食收储企业,继续发挥好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山东省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第三条:“建立盛市、县三级骨干粮食收储、加工和供应体系,结合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以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形式,由盛市、县三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掌握一批粮食收储企业。”之规定,将我市现有收储企业(主要是粮管所)打破行政区域设置模式,采取控股、兼并、联合、捆绑等多种形式,组建骨干收储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粮食市场流通。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对部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营特别困难的企业可考虑国有资本全部退出,通过改制、租赁、承包、参股经营等形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

二是以身份置换为重点,转换企业机制,减员增效,焕发企业生机与活力。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全面完成职工身份置换,对企业的富余人员,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制分流、带资安置、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减员分流,为企业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各种非主业和闲置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妥善安置企业富余人员。积极扶持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扩大就业渠道,促进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力争通过实行职工身份置换实现减员增效,真正实现政府调控有力,市场放开搞活,企业轻装上阵,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新体制。

三是以规模化、集团化经营为目标,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即以收储公司为依托,以面粉加工企业为骨干,联合调整合并后的粮管所组建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公司,发展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要借鉴莱州、广饶等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四是以服务为先导,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主渠道作用,提高企业生存能力。要进一步树立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思想,广泛建立农村服务社,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渠道,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在搞好“两代一换”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讲求效益的原则,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向结构优化和规模经济要效益。
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外力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培植新的增长点。要彻底打破固步自封、闭门经营的落后状态,跳出粮食看粮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为我所用,以开放促发展。要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只要有利于盘活资产,有利于安置职工,有利于粮食事业的发展,不管是什么经济成份的投入,都要牢牢抓住不放,力争短期内建成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实业项目,使其成为粮食经济新的增长点,每个企业至少要建成一个骨干项目,以保证职工有活干、有饭吃。

六是以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为契机,构筑执法平台,依法维护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食市场稳定。要以行政执法为契机,努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企分开。要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切实担负起《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大力加强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我市粮食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好地发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我们的新的行政职能,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理清明年的工作思路,使全系统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工作质量有一个明显提高,工作成效有一个明显进步,为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xx年元月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


县粮食局成立于1953年2月,是主管全县粮食工作的专门机构。其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粮食的方针政策,制定和颁布县内有关粮食工作的决定、计划,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和管理方案,负责全县粮食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加工工作。自成立以来,粮食工作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全过程,在全县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严格执行政策,搞好粮食购销工作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予以抓好。在粮食供给较紧张的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生产发展水平不高,粮食增长速度缓慢,求大于供的矛盾突出。为了确保城镇居民的基本口粮供应,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库存的“四统一”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总产量供求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长期短缺变为丰年有余,总量供求基本平衡。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从1985年起,国务院开始取消粮食统购,公粮、余粮改为“合同定购粮”,执行一年后又改为“国家定购粮”。统销未取消,仍然维持平价供应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政策。粮食流通实行国家定购和统销的“死一块”和议价经营的“活一块”的“双轨制”。1985~1992年合同定购期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1299万千克,销售粮食3008万千克。购销缺口由县外调入弥补。1993年,云南正式取消了购粮本和粮票、面票、油票,粮食流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放开经营,放开市场。实行“三放开”后的1993~1994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200万千克,销售327万千克,销大于购127万千克,购销缺口都是通过企业到省内外组织议价购入解决。1995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线运行的通知》,将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为了确保供给,严肃政策,在1996年的粮食收购中,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支持下,在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粮食部门加大收购工作力度,组织人力物力直接进村到户收购,全县共收购原粮139.86万千克,占全县任务126万千克的111%,超额完成任务13.86万千克,比1995年同期多入库50.69万千克,改写了我县自1985年统购改合同定购以来11年未完成国家定购任务的历史。1995~1997年,全县共收购粮食407万千克,销售粮食281万千克。1998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11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1998~2001年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共收购贸易粮305万千克,销售贸易粮395万千克。2002年4月1日起,全省取消粮食合同定购,实行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确保云南省粮食安全的“一取消、三放开、一确保”政策。为加强粮食收购工作的监督管理,粮食部门搞好服务,做到不拒收、不限收、不短斤少两、不压级压价、不打白条。此后,为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和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县粮食局在立足本地收购的同时,采取委托代购、约时定点收购、增设临时收购点收购等不同形式积极组织收购,还到昆明本资料权属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保山、下关等地购进。为确保退耕还林粮食按时按质按量兑现给退耕户,采取就近就便的供应办法,在上街、平坡、脉地、太平原粮站的基础上,增设了顺濞、富恒临时销售点,确保了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县顺利实施。2002~2005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684万千克,销售粮食698万千克,其中,兑现退耕还林粮食原粮465万千克,涉及8个乡镇38个村4767户退耕户。二、加强经营管理,抓实扭亏增盈工作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业务部门,从建国以来的统购统销,到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卖粮难现象,以及现在的粮食购销市场化,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经营却一路亏损,靠国家补贴,企业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多年来,粮食企业一直是负债经营,没有一点发展后劲。通过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收缩网点,减员增效,加强,搞好经营,企业亏损逐步减少。我县粮食系统1985年盈利6.99万元,1986年盈利1.73万元;1987~1992年3月31日政策性亏损挂账已消化;1992年4月1日至1998年累计亏损381.5万元,1999年通过第一轮改革后,全县只保留一个国有粮油购销企业,“三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职工减员分流43人,年内减亏43.7万元,2000年减亏52.8万元,2001年因解决1998年改革遗留问题,增亏95.6万元。2002年4月取消粮食合同定购,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的“一取消、三放开、一确保”政策,同时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减亏

102.3万元。通过2002年第二轮改革,加强了企业管理,进一步扩大购销业务,2003年实现利润30万元,2005年由于退耕还林粮食供应改为直接兑付现金,销售量减少,盈利1.4万元。三、顺应市场经济潮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1998年10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及意见,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调整充实企业改革领导组,成立了由有关部门参加的粮改领导组及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6个工作组,分别到上街、平坡、龙潭、太平、脉地、县粮油加工厂参加粮改指导工作。根据“四分开,一完善”的原则和粮改总体方案的要求,撤销了5个粮管所,在上街粮管所的基础上组建国有粮油收储公司,下设脉地、平坡、龙潭、太平4个收储站,撤销了粮油经营部,对粮油加工厂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合理确定收储公司人员岗位,采取6种形式分流安置人员,收储公司竞争上岗28人,内部退养3人,参加股份合作制14人,自动离职1人,一次性辞职43人,下岗1人,共分流62人,分流率65.2%,企业离休人员5人由财政负担,退休人员43人按每人2万元一次性移交社保包养。为解决粮改资金的不足,经有关部门批准,对企业10宗资产进行处置,共收回资金59.32万元(含税费);争取到省州资金75万元,全部用于安置一次性辞职人员和离退休干部。经过四个阶段的工作,改革达到预期目的,通过了州粮改办的验收。1999年3月5日,国有粮油收储公司、粮油工业公司成立。2002年,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漾濞彝族自治县深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县企业改革指导组的指导下,抽调局机关有关人员组成两个企业改革工作组,进驻粮油工业公司和粮油收储公司,帮助指导。对国有粮油收储公司主要从完善经营机制,逐步建立激励机制,打破平均分配格局入手,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完善企业内部各项,加强内部管理。对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管理不善、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生存无望的粮油工业公司资产整体出售,一次性分流人员。2003年,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县粮油工业公司列入全县重点改革的10户企业之一。抽调局机关有关人员和县指导组成员组成领导组及办公室。在2002年改革的基础上,召开股东大会,确定改革方案,形成整体出售资产决议,采取公开、公证、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出售整体资产,出售资产所得38万元全部用于安置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从5月28日开始到8月20日全面结束,率先在全县第一家完成改革任务,整个改革过程立足自我,一企一策,没有向上级要过一分钱。在改革工业公司的同时,对国有粮油购销公司(原收储公司改为购销公司)在1998年改革中遗留问题进行了解决,为粮食系统第一、二轮改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2005年,根据上级有关“每个县只保留一户国有粮食企业,企业职工全员置换身份”的精神,转换企业职工身份,给予一次性安置补偿。企业职工身份转换后,企业根据经营规模,合理定岗定员,推行新的用工制度,实行层层聘用制。在分配上,坚持把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个人贡献挂钩。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承担起对全社会粮食流通和粮食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责,确保我县粮食安全,为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



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
县粮食局成立于1953年2月,是主管全县粮食工作的专门机构。其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粮食的方针政策,制定和颁布县内有关粮食工作的决定、计划,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和管理方案,负责全县粮食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加工工作。自成立以来,粮食工作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全过程,在全县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严格执行政策,搞好粮食购销工作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予以抓好。在粮食供给较紧张的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生产发展水平不高,粮食增长速度缓慢,求大于供的矛盾突出。为了确保城镇居民的基本口粮供应,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库存的“四统一”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总产量供求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长期短缺变为丰年有余,总量供求基本平衡。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从1985年起,国务院开始取消粮食统购,公粮、余粮改为“合同定购粮”,执行一年后又改为“国家定购粮”。统销未取消,仍然维持平价供应政策。粮食流通实行国家定购和统销的“死一块”和议价经营的“活一块”的“双轨制”。1985~1992年合同定购期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1299万千克,销售粮食3008万千克。购销缺口由县外调入弥补。1993年,云南正式取消了购粮本和粮票、面票、油票,粮食流通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放开经营,放开市场。实行“三放开”后的1993~1994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200万千克,销售327万千克,销大于购127万千克,购销缺口都是通过企业到省内外组织议价购入解决。1995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粮食部门深化改革实行两线运行的通知》,将粮食部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为了确保供给,严肃政策,在1996年的粮食收购中,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支持下,在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粮食部门加大收购工作力度,组织人力物力直接进村到户收购,全县共收购原粮139.86万千克,占全县任务126万千克的111%,超额完成任务13.86万千克,比1995年同期多入库50.69万千克,改写了我县自1985年统购改合同定购以来11年未完成国家定购任务的历史。1995~1997年,全县共收购粮食407万千克,销售粮食281万千克。1998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11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1998~2001年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共收购贸易粮305万千克,销售贸易粮395万千克。2002年4月1日起,全省取消粮食合同定购,实行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确保云南省粮食安全的“一取消、三放开、一确保”政策。为加强粮食收购工作的监督管理,粮食部门搞好服务,做到不拒收、不限收、不短斤少两、不压级压价、不打白条。此后,为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和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县粮食局在立足本地收购的同时,采取委托代购、约时定点收购、增设临时收购点收购等不同形式积极组织收购,还到昆明、保山、下关等地购进。为确保退耕还林粮食按时按质按量兑现给退耕户,采取就近就便的供应办法,在上街、平坡、脉地、太平原粮站的基础上,增设了顺濞、富恒临时销售点,确保了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县顺利实施。2002~2004年全县共收购贸易粮684万千克,销售粮食698万千克,其中,兑现退耕还林粮食原粮465万千克,涉及8个乡镇38个村4767户退耕户。二、加强经营管理,抓实扭亏增盈工作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业务部门,从建国以来的统购统销,到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卖粮难现象,以及现在的粮食购销市场化,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经营却一路亏损,靠国家补贴,企业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多年来,粮食企业一直是负债经营,没有一点发展后劲。通过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收缩网点,减员增效,加强企业管理,搞好经营,企业亏损逐步减少。我县粮食系统1985年盈利6.99万元,1986年盈利1.73万元;1987~1992年3月31日政策性亏损挂账已消化;1992年4月1日至1998年累计亏损381.5万元,1999年通过第一轮改革后,全县只保留一个国有粮油购销企业,“三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职工减员分流43人,年内减亏43.7万元,2000年减亏52.8万元,2001年因解决1998年改革遗留问题,增亏95.6万元。2002年4月取消粮食合同定购,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的“一取消、三放开、一确保”政策,同时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减亏102.3万元。通过2002年第二轮改革,加强了企业管理,进一步扩大购销业务,2003年实现利润30万元,2004年由于退耕还林粮食供应改为直接兑付现金,销售量减少,盈利1.4万元。三、顺应市场经济潮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1998年10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及意见,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调整充实企业改革领导组,成立了由有关部门参加的粮改领导组及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6个工作组,分别到上街、平坡、龙潭、太平、脉地、县粮油加工厂参加粮改指导工作。根据“四分开,一完善”的原则和粮改总体方案的要求,撤销了5个粮管所,在上街粮管所的基础上组建国有粮油收储公司,下设脉地、平坡、龙潭、太平4个收储站,撤销了粮油经营部,对粮油加工厂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合理确定收储公司人员岗位,采取6种形式分流安置人员,收储公司竞争上岗28人,内部退养3人,参加股份合作制14人,自动离职1人,一次性辞职43人,下岗1人,共分流62人,分流率65.2%,企业离休人员5人由财政负担,退休人员43人按每人2万元一次性移交社保包养。为解决粮改资金的不足,经有关部门批准,对企业10宗资产进行处置,共收回资金59.32万元(含税费);争取到省州资金75万元,全部用于安置一次性辞职人员和离退休干部。经过四个阶段的工作,改革达到预期目的,通过了州粮改办的验收。1999年3月5日,国有粮油收储公司、粮油工业公司成立。2002年,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漾濞彝族自治县深化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县企业改革指导组的指导下,抽调局机关有关人员组成两个企业改革工作组,进驻粮油工业公司和粮油收储公司,帮助指导。对国有粮油收储公司主要从完善经营机制,逐步建立激励机制,打破平均分配格局入手,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完善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对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管理不善、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生存无望的粮油工业公司资产整体出售,一次性分流人员。2003年,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县粮油工业公司列入全县重点改革的10户企业之一。抽调局机关有关人员和县指导组成员组成领导组及办公室。在2002年改革的基础上,召开股东大会,确定改革方案,形成整体出售资产决议,采取公开、公证、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出售整体资产,出售资产所得38万元全部用于安置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从5月28日开始到8月20日全面结束,率先在全县第一家完成改革任务,整个改革过程立足自我,一企一策,没有向上级要过一分钱。在改革工业公司的同时,对国有粮油购销公司(原收储公司改为购销公司)在1998年改革中遗留问题进行了解决,为粮食系统第一、二轮改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2004年,根据上级有关“每个县只保留一户国有粮食企业,企业职工全员置换身份”的精神,转换企业职工身份,给予一次性安置补偿。企业职工身份转换后,企业根据经营规模,合理定岗定员,推行新的用工制度,实行层层聘用制。在分配上,坚持把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个人贡献挂钩。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承担起对全社会粮食流通和粮食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职责,确保我县粮食安全,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粮食局—粮食工作总结

粮食局年度工作总结


第一篇:粮食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县安监局的业务指导下,通过全体粮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为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为来年安全生产工作打下较好基础,现将201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县粮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狠抓落实。在年初制定落实工作的同时,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主要工作之一来抓,并与所属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不安全,不生产”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从而为杜绝事故的发生打下良好基础。

二、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加大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日益浓厚的“安全发展,国泰民安”的良好氛围。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宣传,主要是一是采取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二是积极参加县安全局和川安电组织的“安全生产杯”歌咏比赛,并获得三等奖;三是对所属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所储粮食的监督检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监督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边检查,边整改,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三、加强车辆管理,杜绝事故的发生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规则,为了提高驾驶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教育,不准无照驾车,不准疲劳驾车,更不准酒后驾车,严格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从而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四、认真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节日值班制度,做到边检查,边整改,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坚持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加强落实熏蒸化学药剂的管理

严格按照“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坚持储粮安全检查制度,防止粮食霉烂变质的现象发生,确保粮食安全。在化学熏蒸药剂管理方面,严格按照《省粮食部门化学药剂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严格统一管理和审批制度,实行专仓存放,专人管理,专人施药,对库房重地,做出明显标志,同时加固防盗设施,由于措施得当,制度健全,从而杜绝了一切事故的发生。

六、认真开展贯彻落实“百日安全生产活动”行动

按照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安排和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切实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认真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行动,确保安全无事故。

七、加强检查、节日和汛期值班制度

为了确保安全,特别是粮食储存的安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查出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并进行会查制度,从而消除隐患。搞好节假节日和汛期安全安全值班工作,粮食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州粮食局的安排和部署,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坚持节假日领导代班和汛期值班制度,不断增强值班人员的责任心,明确责任,同时认真报送各种资料,保证政令畅通,由于工作认真扎实,确保了全年安全无事故。

第二篇:粮食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1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政法委的指导下,通过全体粮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以及创建“平安单位”创造良好条件,为总结经验,为来年打下良好基础,现将201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确保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切实加强对综治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列入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县粮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狠抓落实。在年初制定粮食工作的同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来抓,并与各企业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确保一方平安。层层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把各项综治落到实处,从而为社会稳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狠抓落实,确保稳定

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政法委的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各项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在召开各种会议的同时,进行综治、安全、禁毒等工作的安排和强调,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和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行政执法水平;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确保一方平安”。从而杜绝了各种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粮食部门自身实际,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宣传月活动,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导向,努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整体防范工作,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秩序。认真组织,积极参加县安监局和电组织的安全生产月歌咏比赛,获得三等奖。加强有关粮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提高全体粮食职工业务技能;为了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征订了《法制报》,供职工学习。

四、加强车辆管理,杜绝事故的发生

根据道路交通管理规则,为了提高驾驶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教育,不准无照驾车,不准疲劳驾车,更不准酒后驾车,严格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从而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五、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节日值班制度,做到边检查,边整改,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持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加强熏蒸化学药剂的管理

严格按照“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坚持储粮安全检查制度,确保粮食安全储存。在化学熏蒸药剂管理方面,严格按照《省粮食部门化学药剂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严格统一管理和审批制度,实行专仓存放,专人管理,在施药过程中严格审批制度,组织专人施药,对施药库房,摆放明显标志,避免药物中毒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固防盗设施,由于措施得当,制度健全,从而杜绝了一切事故的发生。

七、加强节日和汛期值班制度

为了保证节日和汛期安全,县粮食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坚持领导代班和汛期值班制度,在元旦、春节、“5·1”、火把节、国庆国庆和彝族年等各个节假日期间,加强值班,特别是在防洪抗汛期间,要求领导带班,保证通信畅通,从而不断增强值班人员的责任心,明确责任,保证了节日安全和汛期安全,同时,按要求及时报送各种材料,积极完成县上交办的各项工作,全年的工作中没有不稳定和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了社会稳定。

第三篇:粮食局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2014年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县委法建办、食品安全委员会和政府法制科的要求,结合本局2014年粮食行政执法和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认真积极开展了粮食行政执法,把重点放在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相关粮食政策的宣传及整顿规范粮食市场秩序上,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宣传和不定期的市场执法监督检查,为总结经验,克服不足,现将2014年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体系和完善粮食行政执法制度

(一)按照“主体合法、机构健全、人员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专门的行政执法机构,落实了专人分管,建立了专业的行政执法队伍。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行政执法领导小组,确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即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了具体行政执法机构,调整和充实了行政机构人员。

(二)确立了行政执法的目标、任务、行为准则和具体措施;建立了行政执法统计报告分析制度、办案协作制度、办案交流制度、联络员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监督制度及重案备案制度,做到了规范性文件及时上报上级粮食行政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及时报送各种数据。

(三)规范了县粮食局行政权力事项目录共29项,其中行政审批1项,行政处罚27项,其他行政权力1项。行政审批(粮食收购许可证)类1项,规范了粮食收购许可的变更、延续、注销和撤销。同时还规范了粮食《收购许可证》审批流程图,要求法定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为10个工作日。

二、加强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相关粮食政策的宣传力度

让各种不同经济成分的粮食市场主体,从不同渠道,不同的角度,全面了解和认识现行粮食政策,为今后更好加强粮食市场的监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宣传月活动中,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方式的宣传,让广大的粮油消费者和经营者明白了粮油安全的重要性,使消费者了解了什么是新粮、陈粮和陈化粮?怎样购买大米?如何感官鉴别粮油及其制品的质量(主要是色泽、外观、气味、滋味等方面都是观察重点),陈粮并非陈化粮、黄粒米不是“毒大米”等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了对粮油品质的鉴别能力,也对规范粮油经营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对县境内所有粮食市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规范了粮食市场

认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主要对和城关等地的粮油经营者、超市和学校学生食堂进行逐一检查。共检查粮食经营者40余户,学校学生食堂10个,超市3家,经过检查所经营的粮食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四、采取各种形式对粮食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粮食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粮食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

(一)积极参加州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法制部门举行的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二)采取定期组织学习和各执法人员自学的形式进行现行粮食政策、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程序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现行粮食政策等相关知识和内容,特别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五、加强对收购季节的行政执法检查

由于今年粮食价格涨幅较大,为了全面掌握我县粮食价格情况,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到全县粮食经营地进行检查,对囤积居奇的经营者进行严厉打击,较好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六、积极完成县上交办的各项工作

为了规范政务工作,按照政务中心安排,我局派驻有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到政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工作,派往人员工作认真负责,热情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让群众满意,圆满完成了政务中心所要求的工作。

总之,2014年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主要是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市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执法培训和粮食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切实做到依法管粮,为广大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为广大经营者服好务,确保粮食经营流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