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市司法局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自律的人一般会在事情过后,为自己做一份总结,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市司法局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2012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市委、市政府“市直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早计划、早安排,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下功夫,在村民法制宣传上做文章,驻点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彭家岭村位于石花镇西部,紧邻石花镇,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372户,1280人。现有土地8534亩,其中旱地面积1071亩,水田面积506亩,山地面积5434亩,水面面积40亩,其它土地面积229亩(菜园、宅基地等)。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劳务输出,2011年度村民人均收入4100余元,比上年度增加300元。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仅有一个砖窑厂和一个养殖场,每年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砖窑厂和养殖场承包款,约2.5万余元。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状况,副局长周杰同志带领工作队人员坚持每月到驻点村住一周进行调研,书写调研报告2篇,与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新农村建设规划,具体参与项目建设,一年来走访农户372户,为群众排忧解难26件,培养发展新党员1人,提供有效工作信息7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17人次,办高效农业示范园面积200亩,帮助改善基础设施2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3处,修建石子路面3公里,建文化活动场所1个,修水井20口,建沼气池4个,解决饮水困难179户,筹集资金8万余元,对村委会办公楼进行了改造。促进了驻点村新农村建设上新台阶。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发挥工作队主导作用。年初,市司法局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局长黄秀强同志担任组长,明确副局长周杰同志担任工作队队长主抓该项工作,在局里挑选了两名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工作队成员,为我局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工作队和村里4名村干部分包到村民小组,对主要工作明确到人。黄秀强局长先后6次深入彭家岭村进行调研和指导,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召开新农村建设专题会议,现场办公。并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局、村共同出谋划策,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帮村干部解除后顾之忧,树立信心。同时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外墙粉刷、地面硬化、环境整治、村办公楼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使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迅速扎实推进。

二是加大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举全体村民的力量,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要号召村民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如果没有村民的积极性,那么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因此,我们坚持把宣传发动、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组织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深入各村民小组,利用村民大会、村干部会议等有利时机,灵活采取召开动员会议,发放宣传单,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不断营造人人动手,户户整治,组组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而统一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典型引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农民群众的思想通了,但在“怎样建”的问题上,其态度往往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村民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照着学的榜样,我局工作队考虑到户与户之间的情况不同,指导村两委先发展一批示范户,通过示范引路顺利推进整个工作,以筛选出来的农户为突破点,进行了重点建设,比如我们协调市水利局、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对村里的水产、畜牧、苗圃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组织他们观看外地的成功经验录像片,发展成示范户,以此来带动全村农户参与学习乃至主动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农民代表、村干部到镇内和县内的示范村参观学习,一方面让其切身感受示范村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把示范户建设的经验做法一五一十地教给农民。
四是加大帮扶,推动新农村建设早出成效。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市司法局党组主动念好“服务经”。一方面,结合我们工作的职能,积极开展了 “送法进村”及走进农家、走下田坝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展出宣传图片20幅,张贴宣传标语25条,悬挂宣传横幅3条,向村文化活动中心赠送法律书籍100余册,为村农民上法制课1次,全村受教育人数达1200余人次。另一方面从资金上予以支持,我们在局金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2万元对村办公楼进行了改造,拿出1.5万元为村委会购置了办公桌椅。此外,还积极与市有关部门协调,争取资金1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了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三、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

经过一年的努力,彭家岭村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们感到,该村目前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突出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建设新农村,村集体经济是基础。彭家岭村基本上属于农业村,由于受土地资源(山多耕地少)、土质结构(严重碱性土壤)的制约,村集体经济较薄弱。据调查,该村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仅为2.5万余元。除一个砖窑厂和一个养殖场承包给个人外,几乎谈不上有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村级经济,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撑。

(二)基础设施落后。由于集体经济差、底子薄,村内公益事业几乎没有,尽管这几年时有一些投入,但村内主干道至今仍有5公里没有硬化,村委会办公楼改造后,上级要求的党员、治安、计划生育、民兵等阵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泵站维修经费得不到落实。村提水泵站始建于80年代末期,承担村500余亩水田的浇灌任务。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管道和提水泵机已老化,每年水稻播种季节,都要进行检修,方能提水,据统计,近几年的检修费用,每年均需2万余元。为了解决这笔经费,村委会也进行过多次研究,曾希望通过个人承包经营来转移该项负担,但由于管道、泵机老化严重,至今无人问津,只能靠村委会借贷维持。

(四)村民法律法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彭家岭村青壮人员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的村民年龄普遍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即使外出务工的青状年,对法律法规知识也了解甚少,遇到涉法问题不知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对2011年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2011年我们将继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运用去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将把村干部和村民思想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让全体村干部和村民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具体体现;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们将采取各种形式、方法,切实引导村干部和村民立足本村实际创业发展,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外出的家人不一定都能赚到钱,在家只要依托石花镇,经营得好照样能够赚大钱的道理。而且工作队计划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与村委会干部一道动员外出务工的能人回家创业,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共建美好家园。
(二)因地制宜,促进村民种植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为此,我们将结合彭家岭村的现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引导村民增强种田种地就是种钱的效益意识,改变以往“种田糊口”的传统思想。引导村民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效益低的粮食作物调整为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大力开发具有潜力的荒山,动员本村一些有经济基础的能人承包荒山,发展山地经济。同时,与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协调,邀请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地为村民传授种植、养殖知识和技能,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村经济健康发展。

(三)用足政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彭家岭村的5公里道路硬化和村提水泵站维修经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两件事。我们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积极主动地与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协调,以国家扶持政策为主、村民自愿捐款为辅、村委会筹措资金补缺的工作思路,争取在2011年为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办1-2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依法办事意识。我们计划今年在彭家岭村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司法局的自身优势,结合我们的本职工作,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结合村民委员会选举、征兵工作、婚姻家庭等,广泛进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兵役法》、《婚姻法》、《妇女儿童保护法》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村民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推动和促进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民的矛盾化解和社会稳定。依法为村外出务工人员、特困户、残疾人、现役军人家属等困难村民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援助,促使村民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

一年来,我局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市直机关相比,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必须把我局新农村建设在2011年度推向新的高潮,全面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开创我局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

附:1、2011年市直工作队驻点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2、2011年市直工作队情况统计表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市新农村建设年终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市新农村建设年终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xx年,###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遵循《xx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强市富民、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农牧富市、商贸活市、生态立市、人才兴市”五大战略,围绕“项目建设”这一重点,巩固“稳定和农业”两个基础,全力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建设,以生产发展为核心、农民增收为目的、培育主导产业为主要措施,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集中涉农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有;挖掘发展潜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集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加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新农村办公室按照年初制定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引导相关部门将重点项目集中投向各试点村,通过项目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今年市政府确定的185个重点项目中,涉及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共分九类,即:农牧业生产、涉农龙头企业扩能改造、旅游产业带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通村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项目总数达54个,占全市重点项目的29%,是近几年来项目建设最集中、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致使各试点村既有高起点、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又有适合当地发展实际、前景广阔的产业支撑,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上新水平。
二、突出重点村建设,发挥试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市在全面推进30个试点村建设的同时,集中精力重点推进哈拉苏大兴村、雅尔根楚五道沟村等试点村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一是争取项目资金,培育主导产业。达斡尔乡满都村计划投资5200万元启动建设生态酱菜、脱水蔬菜系列产品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期申请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政策性补助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XX万元,引资1900万元,自筹投入资金800万元。现规划、选址等工作已完成。哈拉苏办事处大兴村计划投资45万元新建标准化挤奶大厅300平方米,立体式20头挤奶器一套,3吨制冷罐一个,以托牛所的形式提高奶牛业的规模化养殖水平。奶站建成后,农民售奶价格相对稳定提高,可以吸纳周边奶牛户370个,年增加纯收入340万元,户均增加纯收入9000元;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设豆制品加工厂,带动本村农民就业140余人。中和办事处福泉村手拍粉合作社股份制企业厂房扩建项目到位资金60万元,包装车间已经落成,2600平方米的晾晒场基础已完工,各种设备都购置到位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雅尔根楚五道沟村投资120万元建设冬暖式生猪养殖场,建设完工4栋生猪养殖场猪舍,让剩余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就业。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争取民政、扶贫危房改造、整村移民扩镇项目,投资150万元建设通村道路、自来水供应、无线通信等设施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预计9月末前有60户能够入住。关门山—浩饶山公路续建工程现已完成单幅15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通向西平台村的浩饶山大桥预计投资700余万元,将于10月份建成通车,结束夏季摆渡、冬季跑冰过河的历史。中和—碾子山公路已完成路基8公里,路面基层3公里,圆管涵3道,完成投资434.9万元,计划9月15日前建成通车。省际通道-扎博公路连接线已完成路基工程12公里,路面水稳层6公里,6道圆管涵,2处过水路面,完成投资600万元,计划10月1日前建成通车。推行村民“一事一议”建设通村公路的模式,达斡尔乡满都村5.1公里整村道路硬化工程已完成建设。中和办事处福泉村2.5公里整村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建设。雅尔根楚—新建—四道沟—五道沟—集体四级砂石路,路基完成34.1公里,年末建成通车。大河湾镇区1.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现已完成。成吉思汗—红光村公路现已完成。省际通道—蘑菇气三合村公路计划9月中旬完工通车。关门山—苇莲河7公里村道,已完成路基工程。鄂伦春民族乡建设1横3纵全长2公里道路现已完成。卧牛河大坝—靠山—一心公路,已经开工建设。目前###市已经提前两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
三、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创建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
为了创建承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为了实现工业农业的互补对接,为了寻求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我们坚持“政府扶持、农民自主、社会参与”的方针,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增强自我发展、逐步壮大的能力,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实体”、农村经济的“服务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和统筹城乡的“联结体”。截至2009年5月末,全市共成立并注册了各类专业合作社199个,占呼伦贝尔市同期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42%。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达1.3亿元,入社成员60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3万余户。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315户农户中268户加入凤鸣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全村总户数的86.5%;现有耕地8048亩,其中7010亩土地入社,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7.1%。2009年,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前期考察调研,充分估计和准确应对市场行情,合理调整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种植高油大豆2500亩,单产220斤/亩;良饲兼用型玉米2800亩,单产800斤/亩;高淀粉马铃薯500亩,单产1.5吨/亩;桔杆单产数额大幅增加。经初步测算,每亩地获利300元,较XX年年亩产增收130元。合作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与分散经营相比增收近37%。合作社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浩饶山镇陇海农民种植合作社由21户农民中三分之一的农民集中经营8000余亩耕地,另外三分之一农民从事旅游、餐饮服务业,其他三分之一的农民轮班休息,2009年合作社纯收入近300万元。今年春耕前又投入150余万元购买大中型农机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极强。洼堤镇育林葵花种植合作社,以种植订单的形式将农户分散的土地相对集中起来,创造出了“五统一分”的生产经营模式,即:“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回收、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生产”,创建了一种经营内容方向固定、合作社的成员固定、基地的面积固定而生产基地的地块不固定的相对灵活而又能保证收益的合作社。分别在种养业、购销流通业、信息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显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为发展“新型合作农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资源要素”进行“规模组合”,以“联合舰队”的形式“下海”,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凸显了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合作社的发展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行使与其他主体的平等协商与谈判,改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合作社通过“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措施,收到了“规模效应”。这样,既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增强了农业产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二是开拓了产业化新途径。合作社发展壮大后便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开始自办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等垂直一体化经营,延长了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战略性结构调整得到大力推进。在合作社把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整合起来后,实现了农村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产品的销售网络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经济呈现出“块状”发展的鲜明特色。三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解决了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销售难的问题;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统一采购生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了农业生产及增长方式转变,避免了农民间的无序恶性竞争;在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各入社成员通过盈利分配、股金分红、二次返利等形式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四是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合作社发展促进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带动了农民生产生活观念转变,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集中,推动着传统农业的深刻变革。这样就解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可以彻底摆脱土地的束缚,转向城镇、市区从事二、三产业。合作社中提倡成员平等议事,推动了农村民主进程,促进了农村文化变革,提高了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形成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发展环境。
四、建设绿色农业基地,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
###市紧紧抓住国家现代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有利机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努力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产品基地。重点选择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大米和葵花等产品,集中连片建基地。全市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66万亩,创建了大豆、马铃薯、葵花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31.5万亩,基地规模位居全区第一,并在苇莲河建立全区首家“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在建好基地的同时,###市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拉动效应,全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及基地的认证工作,做到认证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开发和认证。并通过开发和认证工作,解决千家万户的生产质量管理、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5个。绿色产品带动全市实现产值13.5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6%;带动9个乡镇4万农户,实现农民人均纯增收1320元。增强品牌意识,依托龙头企业,走特色产品产业化经营之路,将分散生产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变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目前已有“###大米”、“###葵花”、“###沙果”、“###黑木耳”四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全市拥有国家知名商标17个、驰名商标1个;“淳江牌”大豆色拉油等一批产品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成功承办了2009·内蒙古(###)第二届绿色食品交易会暨首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会展期间有俄罗斯、蒙古、日本3个国家,北京、广东、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12个盟市及68个旗县的500多家企业参展。###市的16个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展出农畜产品山野产品7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与俄罗斯后贝加尔、蒙古国东方省及北京等地企业签约项目127个,签约额达35亿元。这一会展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绿色、特色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特色经济优势,实现规模效益。
五、今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确立巩固主导产业地位。指导各地瞄准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入以及产业扶持政策导向,指导各试点村立足经济发展基础优势,深入挖掘发展潜力,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力争使每个试点村都有一至三条带领农民持续、大幅增收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最终实现试点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5个百分点的工作目标。
(二)培养培育新型农民。突出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实施好国家农村培训补贴和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培育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继续深入挖掘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总结培育致富典型,为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聚集人才基础。同时充分发挥XX年公推公选的40名大学生和刚刚由自治区选派的60名大学生村官的聪明才智,通过他们把新的发展理念、创新的思维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带到农村去,进一步优化村级“两委”班子的结构,使人才兴市战略得到深入的实施。
(三)建立服务土地流转的平台。鼓励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规范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流出土地,加快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经营的过程。积极有效地拓展农业“产业功能”,优化农业“发展形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为我市走出一条“设施完备、规模适度、特色鲜明、高产高效、生态良好、循环持续”的城乡统筹、协调一致、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前提条件。
(四)扶持加快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扶持、农民自主、社会参与”的方针,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增强自我发展、逐步壮大的能力,让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承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成为实现工业农业的互补对接、寻求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实体”、农村经济的“服务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和统筹城乡的“联结体

市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市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总结
2009年###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洁、管民主”的总体要求遵循《2009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强市富民、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农牧富市、商贸活市、生态立市、人才兴市”五大战略围绕“项目建设”一重点巩固“稳定和农业”两个基础全力推进“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建设以生产发展为核心、农民增为目的、培育主导产业为主要措施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中涉农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有;挖掘发展潜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农民专业合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加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新农村办公室按照年初制定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引导相关部门将重点项目中投向各试点村通过项目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今年市政府确定的185个重点项目中涉及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共分九类即:农牧业生产、涉农龙头企业扩能改造、旅游产业带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通村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项目总数达54个占全市重点项目的29%是近几年来项目建设最中、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致使各试点村既有高起点、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又有适合当地发展实际、前景广阔的产业支撑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上新水平。
二、突出重点村建设发挥试点村的示范带动用
今年###市在全面推进30个试点村建设的同时中精力重点推进哈拉苏大兴村、雅尔根楚五道沟村等试点村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引领用。一是争取项目资金培育主导产业。达斡尔乡满都村计划投资5200万元启动建设生态酱菜、脱水蔬菜系列产品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期申请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政策性补助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引资1900万元自筹投入资金800万元。现规划、选址等工已完成。哈拉苏办事处大兴村计划投资45万元新建标准化挤奶大厅300平方米立体式20头挤奶器一套3吨制冷罐一个以托牛所的形式提高奶牛业的规模化养殖水平。奶站建成后农民售奶价格相对稳定提高可以吸纳周边奶牛户370个年增加纯入340万元户均增加纯入9000元;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设豆制品加工厂带动本村农民就业140余人。中和办事处福泉村手拍粉合社股份制企业厂房扩建项目到位资金60万元包装车间已经落成2600平方米的晾晒场基础已完工各种设备都购置到位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雅尔根楚五道沟村投资120万元建设冬暖式生猪养殖场建设完工4栋生猪养殖场猪舍让剩余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就业。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争取民政、扶贫危房改造、村移民扩镇项目投资150万元建设通村道路、自来水供应、无线通信等设施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预计9月末前有60户能够入住。关门山—浩饶山公路续建工程现已完成单幅15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通向西平台村的浩饶山大桥预计投资700余万元将于10月份建成通车结束夏季摆渡、冬季跑冰过河的历史。中和—碾子山公路已完成路基8公里路面基层3公里圆管涵3道完成投资434.9万元计划9月15日前建成通车。省际通道-扎博公路连接线已完成路基工程12公里路面水稳层6公里6道圆管涵2处过水路面完成投资600万元计划10月1日前建成通车。推行村民“一事一议”建设通村公路的模式达斡尔乡满都村5.1公里村道路硬化工程已完成建设。中和办事处福泉村2.5公里村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建设。雅尔根楚—新建—四道沟—五道沟—体四级砂石路路基完成34.1公里年末建成通车。大河湾镇区1.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现已完成。成吉思汗—红光村公路现已完成。省际通道—蘑菇气三合村公路计划9月中旬完工通车。关门山—苇莲河7公里村道已完成路基工程。鄂伦春民族乡建设1横3纵全长2公里道路现已完成。卧牛河大坝—靠山—一心公路已经开工建设。目前###市已经提前两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
三、发展农民合组织创建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
为了创建承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为了实现工业农业的互补对接为了寻求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我们坚持“政府扶持、农民自主、社会参”的方针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社快速发展增强自我发展、逐步壮大的能力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实体”、农村经济的“服务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和统筹城乡的“联结体”。截至2009年5月末全市共成立并注册了各类专业合社199个占呼伦贝尔市同期农民专业合社总数的42%。专业合社注册资金达1.3亿元入社成员60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3万余户。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315户农户中268户加入凤鸣农民种植专业合社占全村总户数的86.5%;现有耕地8048亩其中7010亩土地入社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7.1%。2008年合社组织农民进行前期考察调研充分估计和准确应对市场行情合调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种植高油大豆2500亩单产220斤/亩;良饲兼用型玉米2800亩单产800斤/亩;高淀粉马铃薯500亩单产1.5吨/亩;桔杆单产数额大幅增加。经初步测算每亩地获利300元较2007年亩产增130元。合社农民人均纯入达到5500元分散经营相比增近37%。合社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浩饶山镇陇海农民种植合社由21户农民中三分之一的农民中经营8000余亩耕地另外三分之一农民从事旅游、餐饮服务业其他三分之一的农民轮班休息2008年合社纯入近300万元。今年春耕前又投入150余万元购买大中型农机具自我管、自我发展的能力极强。洼堤镇育林葵花种植合社以种植订单的形式将农户分散的土地相对中起来创造出了“五统一分”的生产经营模式即:“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回、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生产”创建了一种经营内容方向固定、合社的成员固定、基地的面积固定而生产基地的地块不固定的相对灵活而又能保证益的合社。分别在种养业、购销流通业、信息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辐射带动用也显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为发展“新型合农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农民专业合社把“分散的资源要素”进行“规模组合”以“联合舰队”的形式“下海”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农民专业合社的发展凸显了四个方面的用。一是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合社的发展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行使其他主体的平等协商谈判改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合社通过“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措施到了“规模效应”。样既提高了农民参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增强了农业产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小生产”“大市场”的顺利对接。二是开拓了产业化新途径。合社发展壮大后便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开始自办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等垂直一体化经营延长了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战略性结构调得到大力推进。在合社把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起来后实现了农村各生产要素的合配置产品的销售网络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经济呈现出“块状”发展的鲜明特色。三是拓宽了农民增渠道。农民专业合社的发展解决了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销售难的问题;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统一采购生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了农业生产及增长方式转变避免了农民间的无序恶性竞争;在合社经营过程中各入社成员通过盈利分配、股金分红、二次返利等形式直接增加了农民入拓宽了农民增渠道。四是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合社发展促进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带动了农民生产生活观念转变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中推动着传统农业的深刻变革。样就解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可以彻底摆脱土地的束缚转向城镇、市区从事二、三产业。合社中提倡成员平等议事推动了农村民主进程促进了农村化变革提高了农村社会的明程度有利于形成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发展环境。
四、建设绿色农业基地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市紧紧抓住国家现代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有利机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努力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产品基地。重点选择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大米和葵花等产品中连片建基地。全市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66万亩创建了大豆、马铃薯、葵花等全国绿色食品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31.5万亩基地规模位居全区第一并在苇莲河建立全区首家“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在建好基地的同时###市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用和市场拉动效应全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及基地的认证工做到认证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开发和认证。并通过开发和认证工解决千家万户的生产质量管、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5个。绿色产品带动全市实现产值13.5亿元占农业总入的36%;带动9个乡镇4万农户实现农民人均纯增1320元。增强品牌意识依托龙头企业走特色产品产业化经营之路将分散生产的农产品地标志产品变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目前已有“###大米”、“###葵花”、“###沙果”、“###黑木耳”四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标志认定。全市拥有国家知名商标17个、驰名商标1个;“淳江牌”大豆色拉油等一批产品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成功承办了2009·内蒙古(###)第二届绿色食品交易会暨首届农产品地标志品牌区域经济发展会展期间有俄罗斯、蒙古、日本3个国家北京、广东、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12个盟市及68个旗县的500多家企业参展。###市的16个专业合社和协会展出农畜产品山野产品7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俄罗斯后贝加尔、蒙古国东方省及北京等地企业签约项目127个签约额达35亿元。一会展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绿色、特色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特色经济优势实现规模效益。
五、今后新农村建设的工重点
(一)确立巩固主导产业地位。指导各地瞄准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入以及产业扶持政策导向指导各试点村立足经济发展基础优势深入挖掘发展潜力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力争使每个试点村都有一至三条带领农民持续、大幅增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最终实现试点村的人均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5个百分点的工目标。
(二)培养培育新型农民。突出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实施好国家农村培训补贴和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培育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继续深入挖掘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总结培育致富典型为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聚人才基础。同时充分发挥2006年公推公选的40名大学生和刚刚由自治区选派的60名大学生村官的聪明才智通过他们把新的发展念、创新的思维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带到农村去进一步优化村级“两委”班子的结构使人才兴市战略得到深入的实施。
(三)建立服务土地流转的平台。鼓励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规范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则有序流出土地加快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中经营的过程。积极有效地拓展农业“产业功能”优化农业“发展形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为我市走出一条“设施完备、规模适度、特色鲜明、高产高效、生态良好、循环持续”的城乡统筹、协调一致、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前提条件。
(四)扶持加快农民合组织发展。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扶持、农民自主、社会参”的方针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社快速发展增强自我发展、逐步壮大的能力让各类农民专业合社成为承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成为实现工业农业的互补对接、寻求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实体”、农村经济的“服务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和统筹城乡的“联结体

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xxxx村地处五蚌和浍临两路交汇处,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村两委一班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以费府寺自然村为中心,先中心村,后周边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发展,增强辐射能力,不断推进xxxx村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对生态村创建工作,地方政府予以高度关注,委派一名政府班子成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村两委成员高度重视,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持不懈。党员群众也积极支持和参与此项工作,为了较好地抓好创建工作,村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刘萍书记为组长,费长荣书记为副组长,成员有费雪、徐国生、郭术连、费清站等四人参加,同时成立了监督小组:组长费长荣,副组长徐国生、费雪两同志,成员有费振红、郭威、王发桥、费长永等四人参加。
二、创建工作主要活动
1、逐步完善规划建设:xxxx年初对原村庄规划进行调整,xxxx年7月份对原规划再次进行修改完善,特别针对后府空心庄的土地置换,本次村庄发展建设规划符合xxxx村发展建设实际,深得群众拥护。
2、强力推进三清、三改、一化工作。三清,一清垃圾;二清草垛;三清厕所、猪圈和下水道污泥。三改,一是改厕;二是改水;三是改圈,农户家禽家畜统一在院内圈养和栏养,做到人畜分离。一化即绿化,全村特别是中心村费府寺绿化一新,xxxx年以来投入绿化资金2万多元。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xxxx村部中心,美化环境以及修补垂钓中心护坡。
4、促进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的提高:宣传推动农户使用液化气、太阳能热水器和沼气。
5、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发展主导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们创建生态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做法:首先抓基础产业,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二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三是组建劳务输出协会,四是成立粮食贩运协会,促进产、销一体化。其次是发展新产业。利用xxxx村新农村建设初具雏型,交通便利,距蚌埠市区近优势,建立农家乐垂钓中心,成立了垂钓协会。
三、创建活动所取得的成效
1、建设发展规划日臻合理完善:郭台三个自然村逐步向浍临路边搬迁;费府寺实行填空补齐;五蚌路北浍临路两边规划xxxx亩工业园区,并在xxxx年底进行了动工。斜大沟开发治理,发展集旅游、垂钓、种植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
2、三清、三改、一化取得成效:清理草垛xxx个,清理厕所和猪圈1100个,下水道xxxx米;改造和新建卫生厕所xxx户,改圈xxx户,改水xxxx户,其中费府中心村xxx户已使用自来水,其余使用压井水,饮水安全问题已基本解决;费府中心村村庄道路、村部内外、假山等地已绿化一新。
3、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修水泥路7.1公里、砂石路2.5公里,通户路35处;垂钓大沟建护栏xxx米,护坡xxxx平方米,建凉亭一座,我村对垂钓护坡进行全面修补,使护坡更加牢固,同时,也在周边进行了植树,美化环境,使我村面貌焕然一新。
4、清洁能源普及率逐步提高:截止到xxxx年11月,全村使用清洁能源884户,普及率达88%以上。
5、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扩大水稻种植3500亩;养殖业发展较快,养殖大户不断涌现,如周国胜养鸡、费长友养鱼、郭泽银养猪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广大群众农闲外出务工收入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步提高,全年人均收入达到了5154元。垂钓活动的实施,虽然目前尚无多大效益,但发展前景看好。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这些成绩已经不错,但要完成总体规划还有一定距离,也需要时间和大量资金,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建设成为先进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