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05

文化局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05。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在某一段时间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事,自律的人一般会在事情过后,为自己做一份总结,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大家晓得总结范文怎么写好吗?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文化局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05,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一、2005年工作总结
1、做好文化课题调研,编制文化发展规划。做好我市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召集对我市历史文化有一定研究的有关人员召开我市历史文化研讨会,畅谈我市历史文化主题。拟定了10个与古道文化相关的调研课题,由有关人员担任课题调研,并制订相应的奖励措施。做好申遗相关工作,积极向省文物局争取将仙霞古道申遗项目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做好仙霞古道历史遗迹的普查和保护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邀请清华大学教授来江指导申遗工作,与福建浦城交流申遗工作经验和相关资料整合,做好申遗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为申遗工作营造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做好《文化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挖掘、梳理、整合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塑造我市文化特色,打造我市文化品牌。积极探索文化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融入我市城市建设,文化融入我市旅游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和发展我市文化。做好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组织专业干部和全市乡镇文化站干部深入到农村家家户户普查、登记和整理民间艺术资源。
2、抓好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大剧院建设,完成大剧院的景观设计,并着手扩初设计。完成市博物馆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和安装并试运行。启动市图书馆业务自动化建设,完成设备、软件采购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启动坛石、风林、须江等乡镇的省东海明珠工程、XX金走廊工程和特色文化村建设。
3、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我市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卿口碗厂、峡口大公殿、茅坂兰坞祠堂、大陈汪氏祠堂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完善省保单位三卿口碗厂的“四有”工作,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对清湖镇古街区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制订保护方案,向省文物局申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完成黄衢南高速公路我市段沿线的文保点调查和勘察工作。对廿八都文昌宫维修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指导督促上余大夫第、礼贤城隍庙等文物维修工程。制订凤林塔、王氏宗祠等文保点的维修方案。
4、举办和承办下列重大文化活动。与市委宣传部成功承办了五彩我市?2005元宵大型巡游活动。本次活动由大型巡游、焰火晚会、灯展三部分组成。其中,“万众一心、兴工强市”、深入实施“六六”产业工程为主题的大型巡游活动,共制作了9辆彩车,组织了17支民间传统艺术和现代文体表演队伍。有1500名演职人员参加巡游,观众达10万余人。巡游结束后,彩车在鹿溪广场展览了一个星期,共有1万多人观看了展出;与市纪委监察局组织婺剧高腔新编廉政教育历史剧《我市本色》公演活动,在市电影院公演了14场,观众1万多人;组织市婺剧团外出演出了33场,演出收入达18万元;引进了海陆野生动物、恐龙科普知识展览,共接待观众1.2万人次;创作、排练音乐、舞蹈、小品等五个节目参加XX市“钱江源之春”群众文艺会演,并获金奖4个、银奖4个;参加XX建市2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配合全市*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主旋律影片《郑培民》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影片的放映工作。抓好中国(我市)蜜蜂文化节暨“兴工强市”广场文化活动周、第20届三山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的筹备工作。
5、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继续实施24小时受理举报电话,面向社会推行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网吧监控平台和网吧义务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成立文化经营行业协会印刷行业、音像制品、歌舞娱乐分会。制订并实施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同时加大节日期间文化市场稽查力度,共查处了8家网吧的违规行为。
6、完成下列几项重点工作:按照市委要求,完成*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00多万元;制订了局机关工作人员及下属单位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办法;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制订了2005年公益性文化活动、文物维修项目推介方案;做好第四届政府文艺奖评选的准备工作。
二、2006年工作思路
根据《*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以及《*我市委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建议》精神,我市文化工作以争创“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市(县)”,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全面对接全省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加快文化阵地、文化产业、文化精品、文化研究、文化保护和文化人才建设,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逐步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建设主要指标居XX市各县(市、区)前列。
1、以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加强城市与农村文化基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我市大剧院、文化广场两大文化设施工程建设的同时,将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以整体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场馆的品位和档次。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基层文化网络建设,争取每年建成2个省“东海明珠”工程,2个XX“金走廊”工程和4个特色文化村(社区)。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子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
2、以仙霞古道申遗为契机,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全力抓好海上丝绸之路我市段——仙霞古道的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争取出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意见》,为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争取尽早启动双塔主题文化公园和其它城市历史文化景观规划和建设,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做好古瓷村、杨氏宗祠、汪氏宗祠、大公殿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大夫第”、双塔、“凤林塔”、王氏宗祠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积极做好三卿口古瓷村全国第六批文保单位、廿八都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清湖古码头古街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申报工作。有效地 利用好博物馆的阵地和设施,组织好经常性的文物展览展示,发挥馆藏文物应有的作用。继续做好以我市传统制瓷工艺、民歌、剪纸、壁画、手狮、古乐等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保护工作,建立廿八都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打造2-3个我市民间艺术品牌。
3、以挖掘古道文化积淀为重点,广泛开展我市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全面梳理我市和历史文化资源,以仙霞古道为主线,深入开展古代军事、古代工商业、古道诗文、古县城和古村落、我市方言、我市民俗、我市民间艺术、我市民风和我市人精神、我市历史名人、姓氏及族谱、我市船帮等课题研究,明确我市历史文化定位,探索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建立我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争取出版我市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开展我市历史文化名人和当代文化名人评选活动。
4、以打造我市特色文化为目标,加强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打造我市特色品牌。继续挖掘整理诸如我市手狮、舞龙、迎抬阁、跑旱船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样式,推进富有我市地方特色的创作。恢复中断多年的政府文艺奖的评选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争取推出一批体现我市创作水准和具有全省影响的文艺作品,一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并深受群众欢迎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一批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传承和创新意义的文艺成果,一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潜质的文化项目。以元宵节和中国蜜蜂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等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做好配合中心的文化宣传活动和服务经济主体文化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继续做好送文化下乡、送文化进企和边界文化交流活动。
5、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怅力度,使主体活力迸发,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充分繁荣,文化产业充分发展。一是全面完成局机关机构改革,完善其管理和服务职能,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格局。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行文化市场管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新体制。完成电影公司、影剧院体制改革任务,启动婺剧团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降低门槛,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投资文化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完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项目,参与公益文化管理,支持捐助公益文化活动。三是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产业主体,加大对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影视传媒及信息业、印刷包装业、体育健身业、艺术培训业、文化用品制造业、艺术品经营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各文化产业门类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完善文化产业经营协会功能,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6、以实施文化人才工程为抓手,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机制。进一步确立“以人兴文”观念,大胆探索文化工作“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的途径和办法,切实加强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和分配激励制度。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根据文化发展需要,重新核定“三馆一站”人员编制,所缺人员根据专业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试行文化单位“雇员制”,加强民间艺术人才队伍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文化局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工作总结


一、2005年工作总结
1、做好文化课题调研,编制文化发展规划。做好我市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召集对我市历史文化有一定研究的有关人员召开我市历史文化研讨会,畅谈我市历史文化主题。拟定了10个与古道文化相关的调研课题,由有关人员担任课题调研,并制订相应的奖励措施。做好申遗相关工作,积极向省文物局争取将仙霞古道申遗项目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做好仙霞古道历史遗迹的普查和保护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邀请清华大学教授来江指导申遗工作,与福建浦城交流申遗工作经验和相关资料整合,做好申遗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为申遗工作营造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做好《文化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挖掘、梳理、整合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塑造我市文化特色,打造我市文化品牌。积极探索文化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融入我市城市建设,文化融入我市旅游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和发展我市文化。做好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组织专业干部和全市乡镇文化站干部深入到农村家家户户普查、登记和整理民间艺术资源。
2、抓好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大剧院建设,完成大剧院的景观设计,并着手扩初设计。完成市博物馆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和安装并试运行。启动市图书馆业务自动化建设,完成设备、软件采购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启动坛石、风林、须江等乡镇的省东海明珠工程、XX金走廊工程和特色文化村建设。
3、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我市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卿口碗厂、峡口大公殿、茅坂兰坞祠堂、大陈汪氏祠堂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完善省保单位三卿口碗厂的“四有”工作,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清湖镇古街区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制订保护方案,向省文物局申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完成黄衢南高速公路我市段沿线的文保点调查和勘察工作。对廿八都文昌宫维修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指导督促上余大夫第、礼贤城隍庙等文物维修工程。制订凤林塔、王氏宗祠等文保点的维修方案。
4、举办和承办下列重大文化活动。与市委宣传部成功承办了五彩我市?2005元宵大型巡游活动。本次活动由大型巡游、焰火晚会、灯展三部分组成。其中,“万众一心、兴工强市”、深入实施“六六”产业工程为主题的大型巡游活动,共制作了9辆彩车,组织了17支民间传统艺术和现代文体表演队伍。有1500名演职人员参加巡游,观众达10万余人。巡游结束后,彩车在鹿溪广场展览了一个星期,共有1万多人观看了展出;与市纪委监察局组织婺剧高腔新编廉政教育历史剧《我市本色》公演活动,在市电影院公演了14场,观众1万多人;组织市婺剧团外出演出了33场,演出收入达18万元;引进了海陆野生动物、恐龙科普知识展览,共接待观众1.2万人次;创作、排练音乐、舞蹈、小品等五个节目参加XX市“钱江源之春”群众文艺会演,并获金奖4个、银奖4个;参加XX建市2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配合全市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主旋律影片《郑培民》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影片的放映工作。抓好中国(我市)蜜蜂文化节暨“兴工强市”广场文化活动周、第20届三山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的筹备工作。
5、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继续实施24小时受理举报电话,面向社会推行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网吧监控平台和网吧义务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成立文化经营行业协会印刷行业、音像制品、歌舞娱乐分会。制订并实施文化市场星级管理制度。同时加大节日期间文化市场稽查力度,共查处了8家网吧的违规行为。
6、完成下列几项重点工作:按照市委要求,完成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00多万元;制订了局机关工作人员及下属单位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办法;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制订了2005年公益性文化活动、文物维修项目推介方案;做好第四届政府文艺奖评选的准备工作。
二、2006年工作思路
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以及《中共我市委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建议》精神,我市文化工作以争创“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市(县)”,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全面对接全省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加快文化阵地、文化产业、文化精品、文化研究、文化保护和文化人才建设,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逐步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建设主要指标居XX市各县(市、区)前列。
1、以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加强城市与农村文化基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我市大剧院、文化广场两大文化设施工程建设的同时,将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以整体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场馆的品位和档次。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基层文化网络建设,争取每年建成2个省“东海明珠”工程,2个XX“金走廊”工程和4个特色文化村(社区)。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子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
2、以仙霞古道申遗为契机,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全力抓好海上丝绸之路我市段——仙霞古道的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争取出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意见》,为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争取尽早启动双塔主题文化公园和其它城市历史文化景观规划和建设,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做好古瓷村、杨氏宗祠、汪氏宗祠、大公殿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大夫第”、双塔、“凤林塔”、王氏宗祠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积极做好三卿口古瓷村全国第六批文保单位、廿八都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清湖古码头古街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申报工作。有效地

“文化局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利用好博物馆的阵地和设施,组织好经常性的文物展览展示,发挥馆藏文物应有的作用。继续做好以我市传统制瓷工艺、民歌、剪纸、壁画、手狮、古乐等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保护工作,建立廿八都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打造2-3个我市民间艺术品牌。
3、以挖掘古道文化积淀为重点,广泛开展我市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全面梳理我市和历史文化资源,以仙霞古道为主线,深入开展古代军事、古代工商业、古道诗文、古县城和古村落、我市方言、我市民俗、我市民间艺术、我市民风和我市人精神、我市历史名人、姓氏及族谱、我市船帮等课题研究,明确我市历史文化定位,探索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建立我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争取出版我市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开展我市历史文化名人和当代文化名人评选活动。
4、以打造我市特色文化为目标,加强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打造我市特色品牌。继续挖掘整理诸如我市手狮、舞龙、迎抬阁、跑旱船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样式,推进富有我市地方特色的创作。恢复中断多年的政府文艺奖的评选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争取推出一批体现我市创作水准和具有全省影响的文艺作品,一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并深受群众欢迎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一批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传承和创新意义的文艺成果,一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潜质的文化项目。以元宵节和中国蜜蜂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等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做好配合中心的文化宣传活动和服务经济主体文化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继续做好送文化下乡、送文化进企和边界文化交流活动。
5、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怅力度,使主体活力迸发,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充分繁荣,文化产业充分发展。一是全面完成局机关机构改革,完善其管理和服务职能,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格局。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行文化市场星级管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新体制。完成电影公司、影剧院体制改革任务,启动婺剧团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降低门槛,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投资文化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

文化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一、2005年 1、做好文化课题调研,编制文化发展规划。做好我市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召集对我市历史文化有一定研究的有关人员召开我市历史文 化研讨会,畅谈我市历史文化主题。拟定了10个与古道文化相关的调研课题,由有关人员担任课题调研,并制订相应的奖励措施。做好申遗相 关工作,积极向省文物局争取将仙霞古道申遗项目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做好仙霞古道历史遗迹的普查和保护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 作,邀请清华大学教授来江指导申遗工作,与福建浦城交流申遗工作经验和相关资料整合,做好申遗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为申遗工作营造成 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做好《文化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挖掘、梳理、整合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塑造我市文化特色,打造 我市文化品牌。积极探索文化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融入我市城市建设,文化融入我市旅游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和发展我市文化。做好 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组织专业干部和全市乡镇文化站干部深入到农村家家户户普查、登记和整理民间艺术资源。 2、抓好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大剧院建设,完成大剧院的景观设计,并着手扩初设计。完成市博物馆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和安装并试运 行。启动市图书馆业务建设,完成设备、软件采购和人员等工作。启动坛石、风林、须江等乡镇的省东海明珠工程、XX金走廊工程 和特色文化村建设。 3、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我市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卿口碗厂、峡口大公殿、茅坂兰坞祠堂、大陈汪氏祠堂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 完善省保单位三卿口碗厂的“四有”工作,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清湖镇古街区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制订保护方案,向 省文物局申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完成黄衢南高速公路我市段沿线的文保点调查和勘察工作。对廿八都文昌宫维修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指导 督促上余大夫第、礼贤城隍庙等文物维修工程。制订凤林塔、王氏宗祠等文保点的维修方案。 4、举办和承办下列重大文化活动。与市委宣传部成功承办了五彩我市·2005元宵大型巡游活动。本次活动由大型巡游、焰火晚会、灯展三部分 组成。其中,“万众一心、兴工强市”、深入实施“六六”产业工程为主题的大型巡游活动,共制作了9辆彩车,组织了17支民间传统艺术和现 代文体表演队伍。有1500名演职人员参加巡游,观众达10万余人。巡游结束后,彩车在鹿溪广场展览了一个星期,共有1万多人观看了展出;与 市纪委监察局组织婺剧高腔新编廉政教育历史剧《我市本色》公演活动,在市电影院公演了14场,观众1万多人;组织市婺剧团外出演出了33场 ,演出收入达18万元;引进了海陆野生动物、恐龙科普知识展览,共接待观众1.2万人次;创作、排练音乐、舞蹈、小品等五个节目参加XX市“ 钱江源之春”群众文艺会演,并获金奖4个、银奖4个;参加XX建市2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配合全市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主旋律影片 《郑培民》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影片的放映工作。抓好中国(我市)蜜蜂文化节暨“兴工强市”广场文化活动周、第20届三山艺术节等文化 活动的筹备工作。 5、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继续实施24小时受理举报电话,面向社会推行举报奖励制度,发挥网吧监控平台和网吧义务监督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 文化市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成立文化经营行业协会印刷行业、音像制品、歌舞娱乐分会。制订并实施文化市场星级管理制度。同时加大节 日期间文化市场稽查力度,共查处了8家网吧的违规行为。 6、完成下列几项重点工作:按照市委要求,完成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00多万元;制订了局机关工作人员及 下属单位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办法;完善有关制度;制订了2005年公益性文化活动、文物维修项目推介方案;做好第四届政府 文艺奖评选的准备工作。 二、2006年工作思路 根据《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以及《中国共产党我市委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建议》 精神,我市文化工作以争创“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市(县)”,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全面对接全省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加快文化阵地 、文化产业、文化精品、文化研究、文化保护和文化人才建设,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逐步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 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建设主要指标居XX市各县(市、区) 前列。 1、以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加强城市与农村文化基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我市大剧院、文化广 场两大文化设施工程建设的同时,将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以整体提升城市公 共文化场馆的品位和档次。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基层文化网络建设,争取每年建成2个省“东海明珠”工程,2个XX“金走廊”工程和4个特色 文化村(社区)。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子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 2、以仙霞古道申遗为契机,加强对历史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全力抓好海上丝绸之路我市段——仙霞古道的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工 作。争取出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意见》,为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争取尽早启动双塔主题文化公园 和其它城市历史文化景观规划和建设,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做好古瓷村、杨氏宗祠、汪氏宗祠、大公殿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大夫 第”、双塔、“凤林塔”、王氏宗祠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积极做好三卿口古瓷村全国第六批文保单位、廿八都国家级 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清湖古码头古街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申报工作。有效地利用好博物馆的阵地和设施,组织好经常性的文物展览展示,发 挥馆藏文物应有的作用。继续做好以我市传统制瓷工艺、民歌、剪纸、壁画、手狮、古乐等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保护工作,建立 廿八都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打造2-3个我市民间艺术品牌。 3、以挖掘古道文化积淀为重点,广泛开展我市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全面梳理我市和历史文化资源,以仙霞古道为主线,深入开展古代军 事、古代工商业、古道诗文、古县城和古村落、我市方言、我市民俗、我市民间艺术、我市民风和我市人精神、我市历史名人、姓氏及族谱、 我市船帮等课题研究,明确我市历史文化定位,探索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建立我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争取出 版我市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开展我市历史文化名人和当代文化名人评选活动。 4、以打造我市特色文化为目标,加强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打造我市特色品牌。继续挖掘整理诸如我 市手狮、舞龙、迎抬阁、跑旱船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样式,推进富有我市地方特色的创作。恢复中断多年的政府文艺奖的评选活动。通过几年 的努力,争取推出一批体现我市创作水准和具有全省影响的文艺作品,一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并深受群众欢迎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一批弘 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传承和创新意义的文艺成果,一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潜质的文化项目。以元宵节和中国蜜蜂文化节、旅游文 化节等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做好配合中心的文化宣传活动和服务经济主体文化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 农村文化和建设,继续做好送文化下乡、送文化进企和边界文化交流活动。 5、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怅力度,使主体活力迸发,文 化资源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充分繁荣,文化产业充分发展。一是全面完成局机关机构改革,完善其管理和服务职能,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 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格局。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行 文化市场星级管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新体 制。完成电影公司、影剧院体制改革任务,启动婺剧团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降低门槛,完善扶持政 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文化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完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项目 ,参与公益文化管理,支持捐助公益文化活动。三是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产业主体, 加大对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影视传媒及信息业、印刷包装业、体育健身业、艺术培训业、文化用品制造业、艺术品经营业的扶持力 度,引导各文化产业门类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完善文化产业经营协会功能,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6、以实施文化人才工程为抓手,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机制。进一步确立“以人兴文”观念,大胆探索文化工作“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的 途径和办法,切实加强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 使用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和分配激励制度。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根据文化发展需要,重新核定“三馆一站”人员 编制,所缺人员根据专业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试行文化单位“雇员制”,加强民间艺术人才队伍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局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思路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煤矿05年工作总结和06年工作思路-年终



今年以来,中心在党委、行政和战线领导下,紧紧围绕“三百万、管理年、增效益、促发展”主题,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加大考核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节支降耗,确保了安全生产供应。现在对今年工作做以总结,并汇报明年的工作打算:
一、05年所做的工作:
(一)、围绕降低吨煤成本做工作,严格控制材料消耗
(1):出台了材料费管理与考核办法。文件对公司下达的60种定额物资指标进行了明文规定。即:实行定量与定额双向控制:wmxz.cn有定量没有材料费指标不能领,有材料费指标超定额不能领。
(2):加大考核力度,把定额指标分解到各战线乃至区队,并与战线材料费指标挂勾,节奖超罚。
(3):对部分定额物资中的小型设备及工具,实行租赁,按使用时间,使用周期和易损程度,折算收取材料费。避免了重复投入,提高了使用率。
(4):严格执行交旧领新,避免材料流失,并对部分物资,制定使用周期,不到期领用,按比例进行罚款。
(二)、计划工作先行,促进材料消耗规范合理。 1、对各用料单位报来的下月度材料消耗计划进行认真汇总、审核、对库,避免重报、漏报、错报。使物资计划的准确率、涵盖率、兑现率达9xxxx以上,计划的领用率达到10xxxx,临时计划控制在xxxx以下。及时上报临时计划,合理安排到货时间,并根据安全生产缓急,催促驻矿及时进货,掌握进货渠道。
2、强化服务理念,密切配合驻矿站和相关业务科室,及时掌握各单位领料情况,以生产一线满意为准绳,及时解决材料供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了服务质量。
3、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会同各战线、各部门,根据明年预计原煤产量、开拓进尺、材料消耗、安全生产等需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认真编制出2006年度物资需求和材料消耗计划,并及时上报了驻矿供应站。
(三)、把好批料关,加强材料使用的跟踪管理,杜绝材料消耗漏洞。
1、严格、认真地审核物资的使用范围,控制非生产用料。对各单位领用物资从计划、审批、发放、使用、库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管理;现场落实使用去向,建立健全各类物资管理台帐;每旬对各战线、各队材料消耗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一次,找出材料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反馈给各级领导,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2、严格对各单位小仓库和留矿物资进行逐项盘点。坚持有旧品不批新品,控制新品投入。
3、对各单位领用材料实行配送管理,实现批料、发料、用料三方协同作业,互相监督,杜绝跑、冒、滴、漏。
(四)、加强监督管理,做好物资质检验收工作。
1、质检人员明确责任,强化市场意识,深入市场,走访厂家、用户,全面调查了解相关物资的价格、规格、质量等相关信息,对发现问题的物资,无论牵涉到哪个部门,哪个人,采取坚定的措施,该换的换,该退的退。一切为保障的安全生产服务,一切以维护我矿的整体利益为标准。
2、搞好市场调查,从十一月份起,建立了信息反馈单制度,对物资价格、质量、数量及时反馈公司有关专业科室、矿领导和有关部门,有效控制物资采购价格和质量,从源头上控制材料成本。
(五)、加强现场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人员深入各施工现场,对物资的使用和去向进行监督检查核实,杜绝发生物资积压、流失和浪费现象;特别对单项工程用料管理实行专人负责,跟踪管理,加强现场落实,合理使用,避免物资流失和挪用。
加强了对大型材料的管理,主要是核实使用数量和使用周期,同时搞好现场合理调剂使用,避免积压,增加周转。
(六)、想尽一切办法,加强了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的管理。
1、出台了物资修旧利废和复用办法从制度上规范和加强了旧品的回收,修旧和复用工作。对井上、下回收的各种废旧物资和小型设备,配件分品种、类别,进行加工,修理,改制,达到旧品复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2、抓好支护材料的修理,特别是锚杆、锚杆梁的修理和十三小件、小型电器的修理,如煤电钻、潜水泵、红灯、电铃等。
3、抓好坑木厂加工改锯工作,合理套材,利用边角废料改制柱鞋、契子、小板、长短大板。
4、加大对大型材料的回收力度,对各施工现场物资实行编号、建档管理,监督并考核相关单位按期回收入库,修理复用。充分利用四厂(机修厂、更生厂、机械化工厂、开拓工厂)的修理能力,减少新品投入,降低材料成本。
通过以上措施,2006年努力实现回收价值90xxxx,复用价值86xxxx,实现修旧利废80xxxx元。
二、06年物资管理总体安排和工作思路:
06年我们将以完善机制为主题,降低成本为重点,以“务实、创新、高效”为宗旨,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强化执行力;在完成矿和战线下达任务的同时,自我加压,完善机制,力争实现计划管理、材料消耗、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我们的基本工作思路是:深化企业改革、提高员工素质、转换经营机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以矿下达的材料费指标为导向,为全面提升物资管理水平、满足矿生产发展的需要。
(一)、结合2005年具体情况制定以下工作目标。
1、加强物资采购、催交、催领的计划管理,根据各单位现场生产生产、用料进度,超前规划,与驻矿站、使用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我矿物资管理的优势,加大用料催交力度,确保安全生产重要物资、设备供应。
2、以满足生产一线需要为中心,全面加强服务意识。06年度我们将继续推行“优质服务承诺制”,为生产一线着想,尽力降低各类管理供应环节的漏洞,完善物资供应体系。
3、加强指标考核与监督检查,切实落实兑现材料费奖罚,努力降低材料费消耗。
4、加强员工教育,建立学习团队,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的物资供应队伍。
(二)、06年工作重点及具体举措
1、加强计划采购,提高管理水平。
针对现在项目多、各单位上报计划不够及时、以至材料需求临时计划偏高的状况,为了确保各单位物资供应,06年我们将重点把计划管理放在首位,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用料计划基础上,编制月度的物资需求计划,并依据各单位的月度用料计划编制当月的物资计划,特殊材料、加工周期较长的材料要提前以书面形式提给驻矿站督促其提前备料,确保特殊材料不影响矿生产进度。
完善物资供应流程,灵活运用市场信息,库存信息,合理利用仓库,降低物资价格成本,控制库存储备,降低储备奖金占用;减少现场的物资管理环节,根据仓储时间、存货数量,提高供应效率,加快租赁物资周转率,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对各单位用料过程实行动态管理,降低临时计划,提高准确率及供货及时性。
2、加大管理力度,提供物资信息服务。
由于近来我矿材料消耗上升幅度较大,我们除按照计划及时供应外,还选派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一线单位计划编制、材料消耗等全过程的第一手资料,超前制定材料供应方案;根据留矿物资和各单位库存情况,每月编制物质信息,并及时反馈至各单位,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提高材料信息的准确性,为各单位提供可靠的物资信息服务。
成立信息反馈单制度,建立中心每月物资管理例会制,为相关部门和领导提供有效的第一手资料和参考信息。
3、以生产一线满意为准绳,全面提升服务意识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继续完善各项服务承诺,注重物资管理人员的意识培养,树立用户为主的服务意识。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产,我中心今年将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实施配送制,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效率,减少各用料单位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更重要的通过多跑勤送减少各单位的库存和材料浪费流失。
4、以人本管理为主,加强员工素质培育。
物资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是最关键的因素。下一年度,我们将大力完善绩效考核,加大经济杠杆作用,激励员工,调动工作积极性。由于我中心人员基数较大,再加上近期新调入人员的增加,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提高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于新来员工我们按计划分步骤实施培训;在管理上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岗位培训与实际业务相结合进行培训与指导,督促培训、集中考核,使员工适应岗位需要,适应我矿、战线形势发展的要求。
开展评选优秀员工活动,试行末位淘汰制。在物管中心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优秀员工评选。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实行任务、绩效考核和工资奖金挂钩;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准备试行末位淘汰制,以调动全员的工作热忱。
5、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中心将逐步提高物资管理的手段,使用电脑、网络等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物资管理供应水平。
6、设立主任信箱、民主监督信箱,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收集员工对管理人员的违章违纪举报材料,随时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加强了与员工的沟通渠道。
7、做好与供应站、公司计划科、供应处等外部单位的协调工作,以保证物资供应的正常运行,并做好职工的福利和后勤保障工作,创造宽松、紧张、快乐的工作生活环境。
8、完成矿和战线交给的其它任务。
三、问题及建议:
1、为加强物资管理,减少提升和运输环节,从长远考虑,应在-320大巷建一个断面16m,长150m的支架库,对回收物资进行修理,调剂和周转。
2、-320火药库严重失修,极为影响我矿的安全生产,上级部门多次检查督促,要求停用,并重新建一个火药库。
3、为加强地面废旧物资管理,应对现有的旧品库进行改造,扩大规模,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4、对坑木厂、电锯房、木工房等厂房和设备进行重建和更新,使之成为我矿物资管理的一个亮点。
5、因井下条件千差万别,特别是十矿为高突矿井,随着开采深度地增加,地质条件越来越差,安全投入随之加大,加上以前安全生产投入欠帐较多,所以,建议在制定我矿定额物资指标时,应充分考虑我矿生产的具体情况,适当放宽部分物资的定额指标,
结束语:
建章立制是物资管理与供应的关键所在。2005年是中心的改革年、流程再造年,我中心完成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各部门既有相互分工,又有协调配合、监督制约。岗位职责明确了,制度严明了,执行力、监督力加强了,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
05年也是我们物管中心经过改革调整后的第一年,是成功地完成由旧的物资供应体系过渡到新的供应体系第一年,同时也是我们中心物资供应管理的关键一年。在这有挑战而又充满希望的一年里,我们物管中心决心在集团公司的指导和和矿、战线的领导下,围绕我矿、战线总体战略布署,围绕物资管理经营方针,围绕我中心被赋予的岗位职责,本着精简、高效、创新、进取的原则,开创物管中心物资管理供应的新局面。
回顾将近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欣慰,但是我们更多的是恐慌。工作成绩是有的,但我们看到的只是不足。我们没有懈怠,我们在努力,我们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明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