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局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劳动保障局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说快也快,恍惚间就过去了半年。为了反馈工作绩效,我们需要对自己半年来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善于工作总结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半年度工作总结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劳动保障局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一)全力扩大就业再就业。
今年以来,全局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统筹抓好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1- 6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xxxx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xxxx(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xxxx人,占全年目标的71.xxxx);城镇登记失业率3.5xxxx,控制在xxxx的目标以内;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782xxxx,完成全年目标的79.xxxx(其中劳务输出1087xxxx,占全年目标的108.xxxx);培训农村劳动力1.9xxxx人,占全年目标的65.xxxx。
1、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1-6月市劳动力市场共举办就业招聘会4xxxx,其中专项招聘会1xxxx,进场单位193xxxx,提供就业岗位3151xxxx(次)。配合市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举办了“党员进万家”大型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50xxxx个,当场达成就业意向38xxxx人。今年以来,市劳动力市场还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如报名登记表从xxxx下调至xxxx;对下岗失业职工、转业军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等来市场求职实行免费服务。 2、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稳步推进。今年以来,社区就业工作依托劳动保障平台,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活动,并对“双失业双下岗家庭”和“405xxxx员”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目前市区双失业双下岗家庭有167xxxx330xxxx,“4050”人员367xxxx。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通过走访辖区单位找岗位、举办就业招聘引岗位、发展服务实体创岗位和上门服务送岗位等举措,使90xxxx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占129xxxx迫切需要就业人员总数的7xxxx。
3、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效果明显。今年继续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先后为XX船厂、诚信空调、“天润发”超市、上海华联超市等单位定向开办钳工、空调安装维修工、理货员等多个专业培训班,培训学员20xxxx名,培训后就业率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创业培训,今年以来,共有119xxxx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有三分之一的学员实现自主创业。
4、解困企业和人数下降幅度明显。1-6月,市直共发放解困金234xxxx元,同比减少31xxxx元。现有解困企业3xxxx,同比减少了1xxxx。现有保障人数374xxxx(其中定补人员251xxxx,协保人员123xxxx),同比减少了176xxxx。与此同时,1-6月解困资金调剂用于促进再就业补贴达69xxxx元,同比增加4xxxx元。
5、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取得新突破。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1-6月,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522份,为符合条件的7xxxx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贷款9xxxx元。在全省率先出台了《XX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XX市创建担保贷款信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扩大贷款规模的同时(全市设立了200xxxx元的担保贷款基金),进一步降低了贷款门槛。目前正通过开展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声势和影响,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能借助担保贷款实现自主创业。
(二)力推社会保险全覆盖。
为实现社保基金持续收支平衡目标,全局自加压力,勇挑重担,主动向政府献计献策,高标准完成扩面和稽查任务。截至6月末,市直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6270xxxx,比上年末净增201xxxx,核定缴费基数10.2亿元,完成期成指标的45.xxxx,基金总收入2844xxxx元,支出2948xxxx元,收支缺口104xxxx元;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1.xxxx人,城镇职工参保率达97.xxxx。市区共征缴各类医保基金2.199亿元,完成序时进度的10xxxx;全市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39.xxxx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537xxxx元,完成全年目标的61.xxxx,清欠失业保险基金49xxxx元,完成全年目标的8xxxx。
1、社会保险出台新政策。为保障大龄断保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我局和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对部分企业中断养老保险缴费的大龄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费实行一次性补贴的办法》,对符合补缴条件的对象,按四个档次分别给予补缴总额1xxxx—3xxxx的社会保险费补贴,仅此一项,预计全年市财政将补贴资金100xxxx万元。为切实维护外来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我局首次以政策形式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使用民工都必须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近期,又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对未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征收社会保险统筹费的试行办法》, 从7月1日起,对市区未参保的各类用人单位,按未参保职工工资总额的1xxxx征收社会保险统筹费。医保政策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调整了市区合作医疗保险医疗费用补偿支付标准,对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费在30xxxx以上的部分,每段报销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高1xxxx;调整抗排斥药品费自付规定,取消对肾透析病人使用抗排异药品需先自费2xxxx的规定,改为全部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报销;在部分定点医院开设慢性病方便门诊,实行专病特约定点医疗制度,逐步缓解参保群众反映较多的医保“小处方”问题。
2、扩面督查效果明显。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社保基金持续收支平衡目标,今年以来,我局把扩大参保覆盖面、做大社保缴费基数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了劳动监察、社保、就业、医保等部门的力量,大力开展社会保险扩面督查。特别是借助全市社保扩面征缴大会之势,抽调3xxxx骨干力量,组成1xxxx扩面督查小组,对市区xxxx街道、xxxx开发区进行“地毯式”检查。仅开展督查的三周内,就新扩面173xxxx。加强缴费基数审核,严格基数申报程序,对按最低缴费下限申报的企业实行核准制度。继续开展专项稽查。从5月10日起,由市劳动保障牵头,财政、地税、审计、监察等部门联手,组成1xxxx稽查工作组,对市直45xxxx结算正常的参保企业和两区重点企业抽查的办法,开展“拉网式”、“重点式”稽查。截止6月末,共稽查企业33xxxx,发现少报、瞒报缴费工资基数146xxxx元,应补缴50xxxx元,已追缴到帐8xxxx元。
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得到加强。上半年,养老金继续实现10xxxx社会化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档案数据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认真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年检工作,从4月份起,在市商业银行各网点发布《通告》,把年检的内容和要求公示,杜绝冒领养老金现象发生。工伤保险实施顺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做好参保单位行业划分工作和工伤保险基准费率测算工作。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通过与代发银行合作,按时足额发放伤残抚恤金,方便参保职工。按照省厅有关文件要求,对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费用进行调整,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持续加大监察维权力度。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全局继续深入开展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定活动,并会同市总工会全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1-6月市直劳动监察机构共受理投诉举报74xxxx111xxxx次,监察检查用人单位39xxxx,立案11xxxx,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2903份,补发拖欠克扣工资115.xxxx元。上半年共查处了六起非法使用童工案件,涉及童工2xxxx,尤其是顶住压力,严肃查处了丁卯开发区某公司使用1xxxx童工的特大案件,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劳动仲裁以制度规范促效率提高。先后推出了困难群众维权“绿色通道”、休息日仲裁庭等措施,并对加强立案和案件管辖分别发文进行规范。1-6月,市直正式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xxxx,同比增长2xxxx,已结案14xxxx,涉及经济标的27xxxx元。注重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创新调解方法,上半年案外调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0xxxx,已结案16xxxx,结案数同比增长3xxxx。加强争议预防,严把合同鉴证关,1-6月市直鉴证劳动合同5.xxxx份,同比增长xxxx,纠正无效合同(条款)1008份,消除了大量争议隐患,维护了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3、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服务国企改制。目前,市直已改制的15xxxx企业中,有14xxxx完成了补偿金测算、公示和审核工作。从已检查验收的11xxxx企业情况看,应进行经济补偿金量化的职工有2562xxxx,已签订量化协议的职工2511xxxx,占应量化职工总数的9xxxx以上。近期,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焦山片区xxxx企业社保费用挂帐处理”决定,及时制定完善了挂帐处理的操作程序,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推动了我市企业改制破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多措并举加快技能人才培养。
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龙头,我局进一步落实了《XX市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提请政府召开了“XX市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对2xxxx省、市级有突出贡献技师和2xxxx技术能手发放了xxxx元的政府津贴和奖励。在省劳动保障厅批设的2xxxx“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中,我市索普集团、江苏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榜上有名,为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上半年新培养技师30xxxx,同比增长27.xxxx,共完成各类培训2.1xxxx人,在岗技术职工培训面达4xxxx。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7750份人次,核发职业资格证书7049份,完成全年目标的58.xxxx。积极争取经费,加快技工学校的发展。一是争取到了20xxxx元重点项目资金,专项用于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二是正在积极争取200xxxx元的“青年农民就业培训”专项世行贷款,帮助技工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层次。
(五)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围绕提高企业职工收入,新近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和69xxxx工种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了依据。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五《条例》一办法”得到有效宣传贯彻,“四五”普法工作得到市检查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劳动保障宣传开辟了新阵地,与市广播电台联合开办了“劳动保障之声”,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劳动保障政策的了解。信访处理实现了专人值班,人员力量得到补充,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多起老大难、重复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文明创建工作紧抓不放,局机关、就业中心、市高级技校均顺利通过市级文明机关、文明单位验收,今天上午顺利通过了创建省级文明行业检查验收组的初查。市高级技校招生工作有序进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2006届毕业生介绍就业率达9xxxx。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发展,“12333”咨询服务系统已完成方案制定,机房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九月份有望正式开通。劳动保障网站运行近一年来,收到群众咨询投诉意见15xxxx条,均按时限要求进行了答复,得到群众的好评。劳动保障信息宣传渠道拓宽,政务信息、新闻媒体、互联网、局内部杂志和简报等均成为扩大宣传的有效载体。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依然不少,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虽然有所缓解,但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困难群体的就业难度仍然很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难度增大,

GZ85.cOm延伸阅读

劳动保障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克服了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压力大”等诸多困难,紧紧围绕和服务全市大局,坚持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昂扬斗志、负重奋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目标。
(一)全力扩大就业再就业。
今年以来,全局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统筹抓好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1- 6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0%(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占全年目标的71.8%);城镇登记失业率3.55%,控制在4%的目标以内;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7822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9.7%(其中劳务输出10876人,占全年目标的108.7%);农村劳动力1.96万人,占全年目标的65.2%。
1、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1-6月市劳动力市场共举办就业招聘会48次,其中专项招聘会13次,进场单位1930家,提供就业岗位31510个(次)。配合市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举办了“党员进万家”大型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500多个,当场达成就业意向380多人。今年以来,市劳动力市场还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如报名登记表从5元下调至2元;对下岗失业职工、转业军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等来市场求职实行免费服务。
2、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稳步推进。今年以来,社区就业工作依托劳动保障平台,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活动,并对“双失业双下岗家庭”和“4050人员”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目前市区双失业双下岗家庭有1675户3301人,“4050”人员3677人。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通过走访辖区单位找岗位、举办就业招聘引岗位、发展服务实体创岗位和上门服务送岗位等举措,使90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占1296名迫切需要就业人员总数的70%。
3、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效果明显。今年继续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先后为XX船厂、诚信空调、“天润发”超市、上海华联超市等单位定向开办钳工、空调安装维修工、理货员等多个专业培训班,培训学员200余名,培训后就业率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创业培训,今年以来,共有1190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有三分之一的学员实现自主创业。
4、解困企业和人数下降幅度明显。1-6月,市直共发放解困金2342万元,同比减少319万元。现有解困企业34户,同比减少了10户。现有保障人数3748人(其中定补人员2518名,协保人员1230名),同比减少了1768人。与此同时,1-6月解困资金调剂用于促进再就业补贴达693万元,同比增加41万元。
5、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取得新突破。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1-6月,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522份,为符合条件的7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贷款96万元。在全省率先出台了《XX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XX市创建担保贷款信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扩大贷款规模的同时(全市设立了2000万元的担保贷款基金),进一步降低了贷款门槛。目前正通过开展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声势和影响,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能借助担保贷款实现自主创业。
(二)力推社会全覆盖。
为实现社保基金持续收支平衡目标,全局自加压力,勇挑重担,主动向政府献计献策,高标准完成扩面和稽查任务。截至6月末,市直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62701人,比上年末净增2019人,核定缴费基数10.2亿元,完成期成指标的45.4%,基金总收入28447万元,支出29488万元,收支缺口1041万元;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1.6万人,城镇职工参保率达97.1%。市区共征缴各类医保基金2.199亿元,完成序时进度的105%;全市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39.4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537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61.8%,清欠失业保险基金49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82%。
1、社会保险出台新政策。为保障大龄断保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我局和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对部分企业中断养老保险缴费的大龄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费实行一次性补贴的办法》,对符合补缴条件的对象,按四个档次分别给予补缴总额10%—30%的社会保险费补贴,仅此一项,预计全年市财政将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为切实维护外来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我局首次以政策形式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使用民工都必须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近期,又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对未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征收社会保险统筹费的试行办法》, 从7月1日起,对市区未参保的各类用人单位,按未参保职工工资总额的10%

征收社会保险统筹费。医保政策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调整了市区合作医疗保险医疗费用补偿支付标准,对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费在300元以上的部分,每段报销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高10%;调整抗排斥药品费自付规定,取消对肾透析病人使用抗排异药品需先自费20%的规定,改为全部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报销;在部分定点医院开设慢性病方便门诊,实行专病特约定点医疗制度,逐步缓解参保群众反映较多的医保“小处方”问题。
2、扩面督查效果明显。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社保基金持续收支平衡目标,今年以来,我局把扩大参保覆盖面、做大社保缴费基数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了劳动监察、社保、就业、医保等部门的力量,大力开展社会保险扩面督查。特别是借助全市社保扩面征缴大会之势,抽调30名骨干力量,组成12个扩面督查小组,对市区8个街道、4个开发区进行“地毯式”检查。仅开展督查的三周内,就新扩面1739人。加强缴费基数审核,严格基数申报程序,对按最低缴费下限申报的企业实行核准制度。继续开展专项稽查。从5月10日起,由市劳动保障牵头,财政、地税、审计、监察等部门联手,组成10个稽查工作组,对市直450家结算正常的参保企业和两区重点企业抽查的办法,开展“拉网式”、“重点式”稽查。截止6月末,共稽查企业337户,发现少报、瞒报缴费工资基数1467万元,应补缴508万元,已追缴到帐88万元。
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得到加强。上半年,养老金继续实现100%社会化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档案数据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认真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年检工作,从4月份起,在市商业银行各网点发布《通告》,把年检的内容和要求公示,杜绝冒领养老金现象发生。工伤保险实施顺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做好参保单位行业划分工作和工伤保险基准费率测算工作。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通过与代发银行合作,按时足额发放伤残抚恤金,方便参保职工。按照省厅有关文件要求,对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费用进行调整,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持续加大监察维权力度。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全局继续深入开展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定活动,并会同市总工会全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1-6月市直劳动监察机构共受理投诉举报746起1113人次,监察检查用人单位390户,立案113起,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2903份,补发拖欠克扣工资115.6万元。上半年共查处了六起非法使用童工案件,涉及童工25人,尤其是顶住压力,严肃查处了丁卯开发区某公司使用14名童工的特大案件,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劳动仲裁以制度规范促效率提高。先后推出了困难群众维权“绿色通道”、休息日仲裁庭等措施,并对加强立案和案件管辖分别发文进行规范。1-6月,市直正式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2起,同比增长28%,已结案143起,涉及经济标的273万元。注重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创新调解方法,上半年案外调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05起,已结案165起,结案数同比增长35%。加强争议预防,严把合同鉴证关,1-6月市直鉴证劳动合同5.5万份,同比增长8%,纠正无效合同(条款)1008份,消除了大量争议隐患,维护了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3、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服务国企改制。目前,市直已改制的152家企业中,有146家完成了补偿金测算、公示和审核工作。从已检查验收的113家企业情况看,应进行经济补偿金量化的职工有25621人,已签订量化协议的职工25112名,占应量化职工总数的98%以上。近期,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焦山片区6户企业社保费用挂帐处理”决定,及时制定完善了挂帐处理的操作程序,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推动了我市企业改制破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多措并举加快技能人才培养。
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龙头,我局进一步落实了《XX市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提请政府召开了“XX市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对22名省、市级有突出贡献技师和29名技术能手发放了9万元的政府津贴和奖励。在省劳动保障厅批设的20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中,我市索普集团、江苏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榜上有名,为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上半年新培养技师302名,同比增长27.8%,共完成各类培训2.14万人,在岗技术职工培训面达45%。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7750份人次,核发职业资格证书7049份,完成全年目标的58.8%。积极争取经费,加快技工学校的发展。一是争取到了200万元重点项目资金,专项用于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二是正在积极争取2000万元的“青年农民就业培训”专项世行贷款,帮助技工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层次。
(五)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围绕提高企业职工收入,新近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和696个工种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了依据。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五《条例》一办法”得到有效宣传贯彻,“四五”普法工作得到市检查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劳动保障宣传开辟了新阵地,与市广播电台联合开办了“劳动保障之声”,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劳动保障政策的了解。信访处理实现了专人值班,人员力量得到补充,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多起老大难、重复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文明创建工作紧抓不放,局机关、就业中心、市高级技校均顺利通过市级文明机关、文明单位验收,今天上午顺利通过了创建省级文明行业检查验收组的初查。市高级技校招

生工作有序进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2006届毕业生介绍就业率达96%。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发展,“12333”咨询服务系统已完成方案制定,机房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九月份有望正式开通。劳动保障网站运行近一年来,收到群众咨询投诉意见150余条,均按时限要求进行了答复,得到群众的好评。劳动保障信息宣传渠道拓宽,政务信息、新闻媒体、互联网、局内部杂志和简报等均成为扩大宣传的有效载体。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依然不少,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虽然有所缓解,但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困难群体的就业难度仍然很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难度增大,

劳动保障局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扩大就业再就业。
今年以来,全局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统筹抓好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1- 6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0%(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占全年目标的71。8%);城镇登记失业率3。55%,控制在4%的目标以内;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7822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9。7%(其中劳务输出10876人,占全年目标的108。7%);培训农村劳动力1。96万人,占全年目标的65。2%。
1、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1-6月市劳动力市场共举办就业招聘会48次,其中专项招聘会13次,进场单位1930家,提供就业岗位31510个(次)。配合市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举办了“党员进万家”大型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500多个,当场达成就业意向380多人。今年以来,市劳动力市场还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如报名登记表从5元下调至2元;对下岗失业职工、转业军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等来市场求职实行免费服务。
2、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稳步推进。今年以来,社区就业工作依托劳动保障平台,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活动,并对“双失业双下岗家庭”和“4050人员”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目前市区双失业双下岗家庭有1675户3301人,“4050”人员3677人。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通过走访辖区单位找岗位、举办就业招聘引岗位、发展服务实体创岗位和上门服务送岗位等举措,使90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占1296名迫切需要就业人员总数的70%。
3、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效果明显。今年继续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先后为XX船厂、诚信空调、“天润发”超市、上海华联超市等单位定向开办钳工、空调安装维修工、理货员等多个专业培训班,培训学员200余名,培训后就业率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创业培训,今年以来,共有1190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有三分之一的学员实现自主创业。
4、解困企业和人数下降幅度明显。1-6月,市直共发放解困金2342万元,同比减少319万元。现有解困企业34户,同比减少了10户。现有保障人数3748人(其中定补人员2518名,协保人员1230名),同比减少了1768人。与此同时,1-6月解困资金调剂用于促进再就业补贴达693万元,同比增加41万元。
5、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取得新突破。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1-6月,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522份,为符合条件的7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贷款96万元。在全省率先出台了《XX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XX市创建担保贷款信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扩大贷款规模的同时(全市设立了XX万元的担保贷款基金),进一步降低了贷款门槛。目前正通过开展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声势和影响,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能借助担保贷款实现自主创业。
(二)力推社会保险全覆盖。
为实现社保基金持续收支平衡目标,全局自加压力,勇挑重担,主动向政府献计献策,高标准完成扩面和稽查任务。截至6月末,市直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62701人,比上年末净增2019人,核定缴费基数10。2亿元,完成期成指标的45。4%,基金总收入28447万元,支出29488万元,收支缺口1041万元;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1。6万人,城镇职工参保率达97。1%。市区共征缴各类医保基金2。199亿元,完成序时进度的105%;全市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39。4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537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61。8%,清欠失业保险基金49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82%。
1、社会保险出台新政策。为保障大龄断保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我局和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对部分企业中断养老保险缴费的大龄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费实行一次性补贴的办法》,对符合补缴条件的对象,按四个档次分别给予补缴总额10%—30%的社会保险费补贴,仅此一项,预计全年市财政将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为切实维护外来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我局首次以政策形式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使用民工都必须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近期,又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对未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征收社会保险统筹费的试行办法》, 从7月1日起,对市区未参保的各类用人单位,按未参保职工工资总额的10%征收社会保险统筹费。医保政策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调整了市区合作医疗保险医疗费用补偿支付标准,对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费在300元以上的部分,每段报销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高10%;调整抗排斥药品费自付规定,取消对肾透析病人使用抗排异药品需先自费20%的规定,改为全部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报销;在部分定点医院开设慢性病方便门诊,实行专病特约定点医疗制度,逐步缓解参保群众反映较多的医保“小处方”问题。

劳动保障局上半年工作述职


劳动保障局上半年工作述职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劳动保障局上半年工作述职供大家参阅!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扣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主线,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保持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强化民生改善,提升服务质量

1、千方百计促就业。全县共完成各类职业培训6758人,其中对1947名农村适龄劳动力和特困家庭子女实施免费培训,对871名返乡农民工实行订单培训,定向转移;为3165名返乡农民、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职业介绍,举办专场招聘会,帮助783名返乡、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找到了就业岗位;落实“六补两贷一扶持”优惠政策,共发放补贴资金752万元;妥善解决37户“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保持了全县就业局势稳定。

2、多措并举促保障。五大保险扩面征缴形势良好,省市县目标任务均突破75%,居全市首位。截止7月底,全县新增参保14589人,征缴基金1.29亿元,支付待遇1.34亿元,争取上级社会保险补贴资金4072万元,并通过多方协调,将行政25年退休人员转至企业养老保险统筹,一次性为我县争取养老保险基金592万元,今后每年可为县财政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00万元以上。同时,顺利开展“老工伤”摸底调查、实现医保全市“一卡通”,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所助、工伤有所补”的目标。

3、精心调控促和谐。认真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完善调处机制,加强执法监察,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7月,共检查用人单位142家,强制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90多万元;处理举报投诉案98起,依法追讨工资79.6万元;接待来访386人(次),回复来信26件,各类劳动合同100%签订,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二、强化作风建设,提升部门形象

1、抓作风整训。开办“干部作风建设整训班”,全局干部职工每周六集中整训,强化了纪律和责任意识。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通过狠抓整训和学习,干部作风纪律、服务意识、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县作风办2次突击督查中,我局均被全县通报表扬。

2、抓制度建设。今年,新出台《干部职工管理规则》等六项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基金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挂牌上岗、统一着装、去向告知、文明用语、指纹签到制,促进各项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

3、抓窗口形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竭力满足群众需求。实行局党委成员轮流值班制,重点督查县委“六条禁令”执行情况。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帮助监督,并通过设立举报箱、问卷调查等方式,有效促进了服务窗口的标准化建设。

三、强化规范运行,提升监管效能

1、加强政务公开。全面公开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业务流程等,杜绝暗箱操作,充分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及时维护和更新公开信息,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2、加强基金监管。一是强化行政监督,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实现了社保基金专款专用。二是全面加强经办机构内部控制,防止了基金流失。三是严格执行月情报告制度,实现社保基金征缴、管理、运营、支付使用动态监督,确保了基金安全。

3、加强考核监督。今年来,加大了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管理,强化权力监督制约,规范廉洁从政行为,严格监督管理,全局干部廉政勤政意识增强,部门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

后段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全会为契机,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为建设和谐华容再作新贡献。

工作总结之家的半年工作总结频道希望在写作方面解决您的问题,也希望我们的创作和收集整理《劳动保障局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内容给您带来帮助。同时,如您需更多总结范文可以访问“劳动保障工作上半年个人总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