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建设局2005年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思路

县建设局2005年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思路。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那么,总结的相关范文要怎么去写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县建设局2005年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思路,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县建设局2005年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思路

**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全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和谐**”的工作目标,全力打造生态园林城,使我县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换然一新。

一、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我县城建工作继续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实力进一步增强,城镇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根本好转。目前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达7.6平方米,全县城市水平达到33%,同比增1个百分点,具体来讲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效:

(一)突出详规设计,城镇规划进一步完善。县城行政区划调整后,根据总体规划要求,今年我们重点加强了县城重要区域和单体建筑的详规编制工作,先后完成了安福东路、文化街、南阳路等50多个建设项目的详规设计,以及完成了安福镇九姊村和寒溪村两个安置区的详细规划。结合县城近期建设目标,我们对滨河路、一中校前广场、裕民路、酒厂开发等12个项目进行了策划包装,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此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力量,完成了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地形图成果校测工作

(二)突出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今年县委、县政府把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改善人居环境上,积极招展城建发展思路,大胆引进资金,重点加强了县城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工程、环境绿化三大工程建设。全年建设投资规模达4.58亿元,目前实际 来自完成建设投资1.04亿元。

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我们着重组织实施了小街小巷整治、文化街升级改造和城区慢车道改造工程建设。小街小巷整治工程在去年完成13条巷道整治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继续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克服资金困难,采取政府投资50%和居民集资的办法,狠抓小街小巷改造建设。全年计划投资127.6万,完成16条街巷的道路、排水、路灯、绿化改造建设任务517878秘书网.,目前实际完成小街小巷改造项目18个,完成总投资172.6万元。文化街改造工程是今年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之一,也是今年要办理的政协主席建议案。县政府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共投入350万元,对文化街路面、下水道和人行道进行了升级改造,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好评。慢车道改造工程,是体现县委、县政府人性化关怀的又一举措,为切实解决市民行路难一问题,今年县委、政府投资150万对迎宾路和安福路慢车道进行全面改造,全年共硬化道路9600多米,改造下水道6000多米,新装路灯103盏。

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县委、县政府巧借外力,通过对有形无形资产的市场化运作,吸纳了大量外资,在政府没有出一分钱的情况下,打造了一批精品、亮点和特色建筑。全年有12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4.51亿元,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建设投资9600万元。其中续建工程6个:①滨河路二期房产开发工程(3000万元);②商业花园(400万);③城区管道燃气(300万);④检察院搬迁工程(1000万);⑤西排沟北端封闭工程(300万);⑥和平公园(1000万)。已经动工和正在启动的工程5个:①汽配城一期工程(600万);②金帝大厦(1000万);③汽车东站(500万);④滨河路上游开发(500万);⑤安福东路(300万);⑥商住楼工程有怡安居、金牛花园、富鑫花园、兴隆花园、东馨花园,共完成1000万元投资。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对我县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推动作用。一是激活了房地产的发展。今年共新增商品住房800多套,县城人均住房面积达37m2。二是拉动了建材产业发展。共完成建材销售1.5亿元,可增加营业税700多万元。三是拉动了建筑业发展。带来建安量1亿多元,可增加建安税近700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安置建安工人就业近5000人。四是拉动了二、三产业发展。随着滨河路、商业花园等项目的建成,新增加临街门面300多家,可安置就业人员1000多名,同时也带来了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在绿化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以“创省级园林城市”和“创省级园林式单位”为契机

,加大了对城区的绿化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了对全城苗木的补栽补植,以及对朝阳街、火车站等地段的绿化建设,今年在城区移植成活大树22株,补栽补植和新栽植各种苗木1万多株,新植草坪600平方米,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指导各园林达标创建单位搞好绿化创建活动,目前电力局、国税局、财政局、一中等32家单位正申报省、市园林式单位。全年县城共新增绿地面积达15000平方米,完成绿化建设投资达120万元。

(三)突出招商引资,城市经营进一步见效。今年我们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招商任务,我们及时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工作班子,由“一把手”负总责,制订和完善了招本稿版权是517878秘书网商激励机制,为局属各单位下达了招商任务,并将招商引资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的重要内容,促使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今年,我局成功引进招商项目6个,引进资金1.84亿元,年内到位资金2350万元,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任务。其中①滨河路二期房产开发和上游开发项目到位800万元;②科技局房产开发项到位180万元;③天然气开发到位570万元。④金牛花园到位350万元;⑤怡安居商住楼工程到位150万;⑥兴隆花园工程到位300万元。

(四)突出规范运作,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今年,我们规范了各项管理机制,并加大了集中整治力度,使城市管理工作步入正规、有序的轨道。

1、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得到加强。今年,我们以市政处、绿化处为中心,重点加强了城区水、电、路及绿化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制订和完善了《**县市政基础设施管理规定》、《两个广场管理办法》和《**县园林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职责,加强了对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和两个广场维护与管理,使城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今年,共维修道路1500米,下水道清淤3000米,维修路灯1200盏(次),同时,还聘请35名义务监督员,对损坏基础设施、花草树木的人和物实行全天候监管,城区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2、建设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我们注重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大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专栏、宣传车和设置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城市规划法》、《建筑法》等建设法律法规,使大家遵守建设法律法规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二是加强了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组织全局执法人员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理论培训,同时加强了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整顿了执法队伍,做到了在执法过程坚持亮证517878秘书网.执法,文明执法,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三是加大了规划监察力度。采取全日制巡查和聘请义务监督员巡查相结合的方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章建设上升势头,规划的龙头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全年共查处违法违章建设案件100起,强制拆除违规建筑20处。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2005年度旅游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思路


2005年度旅游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思路

2005年,旅游局党政班子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勇于奉献,团结和带领全体旅游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和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宏伟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突破景区市场运作模式,全面提升旅游形象。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2005年工作回顾

(一)旅游经济全面振兴

2005年,全市旅游业在确保旅游经济各项主要指标都全面提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预计全市今年接待游客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截止10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04.8万人次,完成年度计划的96.3%,同比增长13.02%;旅游综合收入1981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5.8%,同比增长11.59%。其中:四面山共接待游客20.24万人次,完成年度计划的94.6%,同比增长13.33%,旅游综合收入849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2.4%,同比增长15.2%。无一例有效投诉,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

(二)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今年8月,成立江津市四面山管理委员会,是主管四面山景区的市政府正局级特设机构(挂江津市四面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江津市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牌子),其中党委书记由市领导兼任,进一步理顺了景区管理体制,形成一个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匹配,规划、建设、管理相衔接的新模式。

(三)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九易其稿艰苦细致谈判,3月5日,与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成功联姻,实现了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三权”分离。同时与重庆德鸿实业有限公司的解约工作,经过7次谈判,最后以268万元的补偿金额解除了重庆德鸿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四面山协议,为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合作开发四面山创造了发展环境。截止10月底,新华集团共投入资金5700万元。

(四)科学编制旅游规划

一是配合重庆市旅游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做好《“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旅游规划》,已通过评审。二是编制完善《江津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三是邀请了新加坡规划大师刘太格博士专程赴江津进行旅游规划指导;投入160万元邀请深圳锦绣时代旅游投资顾问公司对四面山进行整体策划。

(五)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加快旅游交通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一是四面山客运车站、游客接待中心已投入使用,为游客提供咨询、休闲一站式服务。二是对龙潭路进行了硬化改造。三是新修四面山了停车场,整治洪海码头,规范旅游景区(点)的商品摊区管理。四是望海公路5.6公里完成硬化工作并投入使用,对付家至四面山公路加装生命工程。五是硬化中山古镇入口公路520米、修建停车场1个、公厕2个。六是双福至四面山旅游观光线的综合整治成效显著。七是完成中山至水口寺公路的可研,协助完成部分相关手续,重庆高投司已介入我市旅游公路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

(六)红色旅游纳入立项开发

以聂帅陈列馆和聂帅故居为核心的“红色旅游”项目。已纳入国家红色旅游100条旅游线路,同时完成了“红色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并通过重庆市评审上报国家审批。

(七)挖掘文化旅游内涵

我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局与中山镇人民政府于七月中旬开展了中山古镇主题形象和楹联征集活动。这项活动圆满共收到海内外30多个地区以不同形式寄来的作品2750件。开展挖掘中山古镇文化内涵课题工作,组成调研组对中山古镇深入调研,引起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媒体广泛关注。

(八)强化宣传促销力度

一是编制了江津旅游宣传促销规划,科学地制定出迅速提升江津旅游整体形象的最佳实现方式和行动方案,切实提高宣传促销的总体效果。二是制作了《江津是个好地方》、《千年古镇—中山》、《千瀑之乡—四面山》风光

片。三是增强主流媒体、主要客源地和黄金栏目的重点宣传,组织旅游景区、镇街、旅游企业到成都等主要客源地宣传促销。四是加强行业内外的整合营销。出台了江津市民游四面山优惠办法,旅游企业招徕优惠政策。五是加强与渝川黔等周边省市跨区域联合营销,《川黔渝区域旅游联合宣传促销方案》、《川黔渝金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实施方案》已组织编制完毕,并通过评审和审议,已上报三省(市)人民政府审批。六是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参加了香港重庆周宣传促销,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等,不断开拓市场。七是江津电视台设立了“旅游兴市”栏目。

(九)依法强化旅游监管强化依法治旅,规范旅游市场

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健康、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对旅游市场进行了综合整治。一是成立了重庆区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旅游监察执法大队,加强旅游执法力度。二是联合交通、卫生、安监、公安等部门对以四面山为重点的景区(点)进行集中整顿,旅游市场进一步规范。三是加强对旅行社(门市部)的监管,切实规范旅行社(门市部)经营等行为。四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举办了2005年三峡库区景区导游员培训班,出租车司机、公共汽车驾乘人员培训班,对各部门分管领导和办公室主任进行旅游知识培训。五是加强对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和旅游定点单位的评定和监管,制定出台了《江津市一星级至五星级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评分标准》和《江津市一星级至五星级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细则》。

2、强化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

把旅游健康安全工作与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结合起来,纳入本职工作之中,做到计划有安排,工作有部署,考核有目标,结果有奖惩。在主要景区(点)增设旅游区公共信息标识牌、景区介绍牌、安全警示牌。要求各旅游经营承包单位建立健全旅游机构和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全年没有一例安全事故。

(十)认真履行好旅委会办公室工作职责,确保政令畅通

按照旅委会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抓好旅委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一是组织召开旅委会会议,制定和完善对旅委会成员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二是认真贯彻好旅委会精神,做到上传下达。三是组织成员单位对旅游景区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四是协调好旅委会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

(十一)先进性教育成为满意工程,效果明显

街道办事处2005年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思路


***街道办事处2005年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思路
2005年以来,我处在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牢固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全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年实现企业总产值148918万元,企业收入113308万元,利税7008万元,企业增加值33665万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1.3%、103%、100.3%和102%,同比分别增长31.4%、39%、40%和32%;农村经济总收入42314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13081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428万元,集体净资产34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9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5.1%、106%、112.3%、106.4%和110.6%,同比分别增长20.8%、18.8%、21.2%、12.7%和18%;完成入库税金4790万元,财政收入2653万元(老口径),同比分别增长38%和55%。
一、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对外经贸再创佳绩
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引贸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不断加大外引内联力度,开放型经济呈现出新局面。一是招商引资指标大幅增长。在利用内外资金的基数已相对较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全年共引进外资项目9个、内资项目93个,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133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64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5.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40.1%、37.1%和28.6%。二是项目质量持续提升。共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和注册资本过千万元的内外资项目10个,其中戴维森催化剂、骏腾电子、高杰纺织等外资项目5个,海拓金属表面、港湾物流等内资项目5个,是引进大项目数量最多的一年。三是项目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克服土地瓶颈制约,广泛搜集闲置厂房资源信息,千方百计抓开工、促投产,切实加大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鑫方圆包装材料、隆腾钢板、华电能源等11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或投产,澳通化工、澳东化工、中楷和晟等外资企业先后扩建或增资,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新突破。四是外贸出口稳步增长。新增泰和信家居、沃土贸易等外贸出口企业6家,完成出口交货值14700万元,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超额完成企业出口创汇任务。
二、企业活力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显着提升
坚持把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作为壮大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措施,按照“突出支柱财源、巩固现有财源、培植后续财源、发展新兴财源”的总体要求,积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收到了较好成效。一是新增企业成效凸现。国兴物流、金宁模具等重点工业项目先后开工或投产,天龙建筑公司、南通建筑公司等一批施工企业也先后落户,新投产企业形成新增产值1.7亿元,利税850万元。二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龙达公司、鸿润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实现了规模扩张,瑞合金属、金泰表面等企业通过技改转型促进了效益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全年民营企业共完成企业总产值132606万元,销售收入90781万元,利税6513万元,企业增加值2943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4.3%、32.7%、30%和33.4%。三是闲置资产有效盘活。深入开展了关停企业资产资源的调查摸底和对外招商工作,通过场地租赁等方式,先后引进鑫德成模具和科瑞特机械等加工生产项目,增加了企业租金收入,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四是税源结构不断优化。建筑类企业单一支撑税收的局面有所改观,工业在税收增长的支柱地位逐步形成,工业企业完成税收1397万元,占税收总额的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02万元,为培育办事处长远财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城建城管扎实推进,农村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围绕“优化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建城管工作目标,顺利推进住宅开发、道路建设、清理违法建筑等各项工作,农村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一是农民安置房开发稳妥推进。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投资3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东山小区、绿苑小区及农民安置房一期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二是道路建设及相关工程进展顺利。总投资600多万元,实施村村通公路计划,完成杨青路、杨南山路、刘西路、北庄路四条村级公路的硬化工作任务,新增公路里程9.5公里,5个偏远社区的道路交通条件有效改善;完成***路北段硬化工程,硬化道路1.4公里,使辖区内 “两横两纵”道路交通主框架实现了衔接贯通;总投资600余万元,完成黄河西路、珠宋路及***路亮化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5万余平方米,铺装人行道板10520平方米,安装路灯345盏,城区形象进一步提升。三是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卓有成效。着眼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制订完善了办事处《环境建设考核办法》,促进了环境建设工作的规范管理。按照市区清

理违章建筑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实际,共计拆除违章建筑78处,合计建筑面积14500平方米。对办事处驻地等重点区域进行了集中整治,在各社区分别建设了一条美化绿化亮化示范街,并实现了***路市场的退路搬迁和出租车的规范停放,街居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四、抓好旅游基础工作,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重点加大了规划编制、景区管理、生态建设、宣传推介等工作力度,为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在聘请文丰工作室继续修订完善秀山开发战略性规划的基础上,协助有关单位完成了秀山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景区生态环境建设跃上新的水平。完成景区绿化面积700亩,补植黑松、香槐等苗木2万多株,并对景区内林区树木、观赏性苗圃进行了全面的修剪造型。三是促进旅游企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重点扶持景区内企业健康发展,先后协助动物园实施了园区绿化工程,完成一切智园广场道路铺砌和景区内部护栏建设,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四是对外宣传推介迈出新的步伐。完成秀山旅游宣传手册初稿编撰修订工作,并先后以“旅游大蓬车”的形式,在省内周边城市进行了巡回推介,与大自然、新中、世元等13家旅行社达成了团队旅游协议,旅游市场开拓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年共接待游客近二十万人次,秀山的对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五、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社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围绕城郊服务型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积极强化农业发展措施,促进了高效、生态、园区型农业的发展。一是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投资312万元,重点完成了东花兰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水电配套工程建设,全面通过项目整体验收。二是农业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果。总投资296万元,全面完成大南庄土地复垦、杨东山建筑租赁等十个扶贫项目的开发建设任务,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培育起新的增长点;对30户贫困户实施重点帮扶,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三是林业生产再上新台阶。配合全区完成了同三线两侧1800亩绿化带的清理整平工作,完成山地造林1000亩,退耕还林500亩,林相改造700亩,种苗繁育500亩,新增绿化面积4000亩,绿化率提高达3个百分点。四是农业发展保障措施得到加强。投资146万元,新建水利设施13座,完成东阿陀、独垛子等四个社区自来水改造工程,实施了秀山景区河道治理工程,被评为**市水利建设先进单位;新修防火路4公里,森林防火路总里程达到27公里,林地火灾火险防控能力明显提高;扎实落实对森林病虫害、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的防控措施,全年无重大疫病疫情发生。
六、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党建、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
围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举措,扎实工作,促进了三个文明的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党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查民情、办实事、树形象”等活动,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断强化;顺利实施村改居工作,在全区率先圆满完成社区两委的换届选举任务;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活动效果显着,经验做法在全区推广。二是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有效。重点开展了“新区发展我受益,我为新区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集中宣讲,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认识;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管理相结合的新思路,开展了“整治环境、美化家园”活动,在每个社区建设了一条示范街,促进了环境面貌的改善;重视抓好基层文化建设,三个社区被评为市级文化先进社区,其中,杨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代表**区迎接了省市基层文化建设观摩会。办事处晋级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三是社会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信访工作保持“三无”;强化安全生产措施,有效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入推进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重点加强了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基础性工作,从源头上有效预防了各类不安定因素的产生。四是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深入落实计划生育工作措施,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多项业务指标进入全区先进前列;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开工建设了独垛子希望小学,新建了八中师生餐厅及供暖设施,进一步改善了教育教学条件;全面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投保人数6627人,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88%以上;重视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基本构筑起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此外,民政、老龄、残疾人和群团等工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培育上成效不够明显,企业竞争力、经济外向度和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高,缺乏支撑全处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经济总量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招商引资中破除区域定位和土地政策等制约因素的措施、办法不够

有效,项目落实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培育社区和居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成效不够突出,集体经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致富渠道不宽;四是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农业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不够深入,培育农业新亮点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到位。五是旅游业在三产发展中的地位不够突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对不强,整体开发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六是民营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偏小,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商贸、服务业整体水平也有待提高。七是非经济领域创新性开展工作的力度不够,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亮点不多。
2006年工作思路
2006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工委(区委)的统一部署,围绕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求真务实、奋发进取,统筹全处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
基本工作思路为:把握一条主线,突出二个重点,培育三大亮点,落实三项保障,实现三个明显提升。
“把握一条主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条主线,突出三级增收这一主题,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迅速膨胀发展规模和经济总量,壮大经济综合实力。
“突出两个重点”,即突出招商引资工作重点,狠抓外引内联上项目不放松,促进项目的引进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突出农村城市化工作重点,狠抓城建城管不动摇,努力改善城区形象,优化经济发展硬环境。
“培育三大亮点”,即把民营经济作为繁荣区域经济的亮点,加大对个体业户和民营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把旅游业作借助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的亮点,加快旅游开发整体进程,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居民收入渠道。
“落实三项保障”,即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业务能力,落实加快发展的干部队伍保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社区“两委”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实际本领,落实加快发展的组织保障;加强“平安旅游居住区”建设,落实治安措施,巩固信访局面,弘扬文明新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落实加快发展的稳定保障。
“实现三个明显提升”,即统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实现综合经济实力、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主要奋斗目标::计划实现企业总产值178792万元,企业收入 133694万元,企业增加值39718万元,企业利税8415万元,企业利润407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18%、18%、20%和20%。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1.5亿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600万元,集体净资产3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同比分别增长18%、15%、12%、9%和9%。确保完成合同利用外资确保6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5.5亿元,外贸进出口2200万美元。完成入库税金6228万元,辖区内地方财政收入4590万元,办事处级财政收入1730万元,同口径比较,均同比增长30%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加强招商引资,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按照“扩大地域、拓宽领域、壮大总量”的工作要求,努力开创外向型经济新局面。一是要突出专项招商。实行全方位招商和定向招商相结合,依托全区六大产业集团和港口优势,瞄准日韩、欧美、港台等重点地域,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争取实现汽车、石化、信息、高新技术产业招商新突破。二是要挖掘招商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闲置厂房、资产等招商载体,建立合作项目库,促进项目嫁接引进;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托秀山旅游开发项目和特色农业园区,大力开展主题招商活动,积极推进公用事业领域的对外合作,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三是拓宽招商渠道。大力推行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和中介招商等有效方式方法,建立与上级有关部门和专业经济公司的合作关系,扩大项目信息来源;加强招商信息化建设,提高招商网站建设水平,增设日韩专业招商网页,及时对外发布招商信息,打造网上招商平台。四是完善招商机制。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招商理念,完善专业化招商工作机制,规范招商接待、谈判、服务行为,强化诚信招商,提高项目引进的成功率;建立项目服务联动工作机制,落实项目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提高项目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严格落实招商激励约束机制,增强街居招商工作合力。五是提高项目质量。立足全区产业招商政策,增强对项目的判断力,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拉动作用强、土地利用集约率高、税收贡献大的龙

头项目,重点促成统一车业、永泰纺织机械等项目签约落户,确保年内引进总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3个,投资过亿元的内资项目1个,投资过3000万元的内资项目3个。六是狠抓项目建设。落实重点项目分工责任制,加大新引进项目的后续服务力度,着力提高项目的开工率和投产率,年内确保孚邦塑胶、科利达印染、隆腾金属等项目建成投产,骏腾电子、宇翔精工、精上精密模具、展鹏工业等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项目支撑。
二、增强企业活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突出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按照“加强服务促发展,调优结构壮财源”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定期抓好运行形势分析,把握企业发展脉搏,及时调整思路,落实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不断壮大办事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认真落实我区《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根据民营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有针对性的制订扶持政策措施,重点扶持伟业集团、山海天置业、瑞合公司、金宇公司等骨干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二是抓好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大对石大卓越、益群美亚、光华绝热等高新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钠米生态涂料、催化裂化剂等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三是促进外贸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实施出口企业多元化战略,努力培育以耀杰纺织、澳通化工为代表的出口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泰和信家居等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鼓励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入出口队伍行列,壮大出口企业队伍;引导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扩大出口规模,推进出口产品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转变。四是抓好闲置企业资产的盘活利用。坚持“先易后难、分类处置、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探讨关停企业的处置办法,通过产权置换、资产重组等有效方式,逐步化解企业债务,盘活存量资产。五是加强财源经济建设。按照“广开税源,深入挖潜,抓大扩小,多元发展”的财源建设思路,积极培植涵养税源,加强税收征管服务,重点扶持电镀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吸引中小企业落户发展,扩大中小企业纳税群体,拓宽财税征收渠道;处理好开源与节流的关系,增强节支观念,加强预算管理,保证经费支出和各项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做活社区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和居民增收
坚持以农业增效促进居民增收,努力拓宽农业发展新路子,加快培育社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化农业。坚持“市场引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资源资源优势,以东花兰高效农业园区和中小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区农业重点项目和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建设花卉、茶叶、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引进甜玉米等农业新品种,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二是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以企业带产业的思路,加大对齐辰园艺、缔业农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探讨实施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联合机制,促进农副产品流通销售;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引导社区居民以产业为纽带,自发成立合作组织,促进科技、市场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组织程度。三是深入实施生态林业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疏林补植等林业生产工程,全面完成实现退耕还林850亩,荒山造林100亩的植树造林任务,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四是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发挥街居组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信息网和资源库,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五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抗旱防洪、人畜吃水、农林灌溉等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实施花林河河道治理等项目,提高流域的防汛抗洪能力,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振兴旅游经济,培育三产发展龙头
突出旅游资源优势,按照“突出主题,丰富内涵,打造精品”的基本思路,以秀山旅游总体规划为指导,加快旅游开发进程,构筑“生态为主,文化为魂”的秀山旅游核心区,增强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三产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深度挖掘齐长城、白云寺等历史景观开发潜力,重点促成白云寺等人文建筑恢复重建,建设周边地区知名佛教文化胜地,形成“东崂西珠、东道西佛”旅游文化特色;整合森林野生动物园等现有景观景点,打造以休闲观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二是增强景区生态特色。突出植被的造景功能,在保护原生植被的基础上,分步实施秀山景区道路两侧及可视山体绿化美化工程,营造特色林木景观,打造秀山旅游“绿色名片”。三是加快旅游项目招商步伐。依据规划,对森林公园的重点旅游项目进行包装招商,进一步拓宽利用资金的来源渠道,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四是提高旅游配套服务水平。突出抓好黄河西路、***路两侧

商业设施的开发利用,启动购物中心及宾馆建设,发展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服务,满足旅游需求多元化要求。五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编写秀山旅游宣传手册和印刷秀山风光照片集等推介材料,精心策划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借助多种传媒渠道,开拓周边旅游市场,扩大秀山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强城建城管,建设特色文明城区
突出城区建管工作在优化发展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工作思路,加快现代化特色文明城镇建设步伐。一是加快推进旧村改造进程。积极实施条件成熟社区的旧村改造,开工建设农民安置房二期工程,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和驻地面貌。二是逐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配套。争取工委管委的支持,实施办事处驻地污水配套工程,形成以黄河路和***路为主干管网的污水系统;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南济青高速公路疏港线”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框架,提高道路建设水平;实施杨苑小区配套工程,完善小区内道路和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改善小区居民生活居住条件,优化驻地城区形象。三是切实加强城管制度化建设。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道路养护管理等各项制度,落实清理整治违法建筑等长效机制,积极探讨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办法,并加大环境建设工作考核力度,扩大考核范围,严格考核标准,不断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四是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继续推进社区“示范街”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创建效果;实施便民市场和出租车市场专项治理,维护驻地城区形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社区改水改厕进程,全面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营造良好的城区环境。
六、强化基础工作,统筹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加快发展、繁荣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进步。一是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抓好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守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社区工作制度体系,健全社区党员远程教育网络,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增强执政能力;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在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中集中开展作风整顿活动,有效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精干高效、求真务实、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 “新区发展我受益,我为新区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群众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合理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自觉维护改革稳定发展大局;加强对各级文明单位的创建指导,提高文明单位覆盖率;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投入激励保障机制,重点建设三个“一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实现文化设施“居居有”的目标,提高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培育特色文化队伍,组织开展“秀山之夏”等系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畅通信息渠道,提高排查隐患、化解矛盾工作能力,依法有序治信治访,确保信访问题“三个不出”;建立平安创建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四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强化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管理,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举措,着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教育事业,重点完成独垛子希望小学建设工程,促进中小学的布局调整,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管理工作,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改善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积极帮助特困家庭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继续抓好民政、老年人等其他工作,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统筹发展。

2005年度旅游工作总结暨2006年工作计划思路



一、2005年工作回顾
(一)旅游经济全面振兴 2005年,全市旅游业在确保旅游经济各项主要指标都全面提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预计全市今年接待游客10xxxx人次,比上年增长12.xxxx;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11.xxxx。截止10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04.xxxx人次,完成年度计划的96.xxxx,同比增长13.0xxxx;旅游综合收入1981xxxx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5.xxxx,同比增长11.5xxxx。其中:四面山共接待游客20.2xxxx人次,完成年度计划的94.xxxx,同比增长13.3xxxx,旅游综合收入849xxxx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2.xxxx,同比增长15.xxxx。无一例有效投诉,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
(二)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今年8月,成立江津市四面山管理委员会,是主管四面山景区的市政府正局级特设机构(挂江津市四面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江津市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牌子),其中党委书记由市领导兼任,进一步理顺了景区管理体制,形成一个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匹配,规划、建设、管理相衔接的新模式。 (三)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九易其稿艰苦细致谈判,3月5日,与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成功联姻,实现了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三权”分离。同时与重庆德鸿实业有限公司的解约工作,经过xxxx谈判,最后以26xxxx元的补偿金额解除了重庆德鸿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四面山协议,为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合作开发四面山创造了发展环境。截止10月底,新华集团共投入资金570xxxx元。
(四)科学编制旅游规划 一是配合重庆市旅游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做好《“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旅游规划》,已通过评审。二是编制完善《江津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三是邀请了新加坡规划大师刘太格博士专程赴江津进行旅游规划指导;投入16xxxx元邀请深圳锦绣时代旅游投资顾问公司对四面山进行整体策划。
(五)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加快旅游交通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
一是四面山客运车站、游客接待中心已投入使用,为游客提供咨询、休闲一站式服务。
二是对龙潭路进行了硬化改造。
三是新修四面山了停车场,整治洪海码头,规范旅游景区(点)的商品摊区管理。
四是望海公路5.6公里完成硬化工作并投入使用,对付家至四面山公路加装生命工程。
五是硬化中山古镇入口公路52xxxx、修建停车场xxxx、公厕xxxx。
六是双福至四面山旅游观光线的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七是完成中山至水口寺公路的可研,协助完成部分相关手续,重庆高投司已介入我市旅游公路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
(六)红色旅游纳入立项开发 以聂帅陈列馆和聂帅故居为核心的“红色旅游”项目。已纳入国家红色旅游100条旅游线路,同时完成了“红色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并通过重庆市评审上报国家审批。
(七)挖掘文化旅游内涵 我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局与中山镇人民政府于七月中旬开展了中山古镇主题形象和楹联征集活动。这项活动圆满共收到海内外3xxxx个地区以不同形式寄来的作品275xxxx。开展挖掘中山古镇文化内涵课题工作,组成调研组对中山古镇深入调研,引起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媒体广泛关注。
(八)强化宣传促销力度
一是编制了江津旅游宣传促销规划,科学地制定出迅速提升江津旅游整体形象的最佳实现方式和行动方案,切实提高宣传促销的总体效果。
二是制作了《江津是个好地方》、《千年古镇—中山》、《千瀑之乡—四面山》风光片。
三是增强主流媒体、主要客源地和黄金栏目的重点宣传,组织旅游景区、镇街、旅游企业到成都等主要客源地宣传促销。
四是加强行业内外的整合营销。出台了江津市民游四面山优惠办法,旅游企业招徕优惠政策。
五是加强与渝川黔等周边省市跨区域联合营销,《川黔渝区域旅游联合宣传促销方案》、《川黔渝金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实施方案》已组织编制完毕,并通过评审和审议,已上报三省(市)人民政府审批。
六是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参加了香港重庆周宣传促销,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等,不断开拓市场。
七是江津电视台设立了“旅游兴市”栏目。
(九)依法强化旅游监管
1、强化依法治旅,规范旅游市场 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健康、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对旅游市场进行了综合整治。
一是成立了重庆区县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旅游监察执法大队,加强旅游执法力度。
二是联合交通、卫生、安监、公安等部门对以四面山为重点的景区(点)进行集中整顿,旅游市场进一步规范。
三是加强对旅行社(门市部)的监管,切实规范旅行社(门市部)经营等行为。
四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举办了2005年三峡库区景区导游员培训班,出租车司机、公共汽车驾乘人员培训班,对各部门分管领导和办公室主任进行旅游知识培训。
五是加强对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和旅游定点单位的评定和监管,制定出台了《江津市一星级至五星级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评分标准》和《江津市一星级至五星级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细则》。
2、强化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 把旅游健康安全工作与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结合起来,纳入本职工作之中,做到计划有安排,工作有部署,考核有目标,结果有奖惩。在主要景区(点)增设旅游区公共信息标识牌、景区介绍牌、安全警示牌。要求各旅游经营承包单位建立健全旅游机构和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全年没有一例安全事故。
(十)认真履行好旅委会办公室工作职责,确保政令畅通 按照旅委会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抓好旅委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一是组织召开旅委会会议,制定和完善对旅委会成员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二是认真贯彻好旅委会精神,做到上传下达。三是组织成员单位对旅游景区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四是协调好旅委会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
(十一)先进性教育成为满意工程,效果明显 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有了新提高;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政治上有了新进步;强化自觉性和责任感,纪律上有了新加强;确立了为人民服务和廉洁自律意识,作风上有了新转变;激发开拓进取精神,工作上有了新举措;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旅游事业的改革发展。
(十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2005年我局纪检监察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以反腐败“三项工作”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信初访工作责任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我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存在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整合不够。 旅游产品缺乏策划,旅游产品整体形象不够鲜明,资源垄断性与特色性尚未发挥。缺乏上档次、上规模的旅游商品,没有集中的旅游商品市场,旅游综合效益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景区道路、住宿、电力、通讯也亟待完善;旺季出现宾馆、停车场等接待能力不够,景区车辆运力不足,道路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旅游市场有待拓展,目前仍是周边市场,由于投入不足,宣传的形式不多,规格不高,重点目标市场拓展不够,没有形成大投入、大宣传、大市场的营销机制和体系。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整顿。
三、2006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两地一中心”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举全市之力,加快大开放、拓展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效益优势转化,全面提升江津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接待游客12xxxx人次,比上年增长1xxxx;旅游综合收入2378xxxx元,比上年增长1xxxx。其中:四面山接待游客共24.xxxx人次,比上年增长15.xxxx;旅游综合收入1066xxxx元,比上年增长1xxxx。
(三)工作重点
1、实施规划、打造品牌,增强旅游吸引力
(1)加快以四面山为主的景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科学实施规划,全面启动四面山“红石寨”接待设施和中山至水口寺公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突出特色,延长旅游旺季,扩大旅游产业,开发人文景观,将观光旅游向度假、生态旅游发展。将四面山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精品景区,真正成为江津旅游业的龙头。
(2)加快培育“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世界名品。一是加大“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发展协作会的联系沟通力度,集中两省一市、四县市的各种优势,做好“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的广泛宣传和项目启动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利用“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推出建设项目,广泛招商引资。
(3)发展一批旅游名品和旅游新品。完成黑石山——滚子坪景区的总体规划。着力培育“古色文化旅游”、加大对中山古镇的开发力度。积极开发和改造旅游商品,重点包装金银花、花椒、四面山腊肉等旅游产品。
2、更新观念,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1)积极推进《中共江津市委、江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出台,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发展定位、政策支撑。召开全市旅游工作大会,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制定完善《江津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全力做好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做好四面山、中山古镇、红色旅游建设项目的包装、立项,争取专项政策扶持,推出一批招商项目,重点是中山古镇,实现民间资本对旅游资源的整合。
(3)创建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对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合作开发四面山的指导和管理,对其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合作开发达到预期目的。 3、强化宣传促销,拓展旅游市场 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加快旅游市场的拓展;邀请中省(市)电视台拍专题片,成渝等地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到成渝及沿海地区召开旅游推介会;组织参加旅游交易会;与成渝及周边城市旅行社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江津旅游报刊和网站的质量,加强信息交流,增强服务功能。
4、积极做好四面山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工作 借助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契机,在继续巩固其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积极做好四面山创国家AAAA级景区工作,争取一次性申报成功。
5、加强行业管理,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加强对江津市旅游协会的业务指导,以行业自律来规范旅游市场。强化旅游执法管理,加大旅游执法培训力度,以整顿景区客运市场为突破口,打击非法营运、拉客现象;围绕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彻底解决脏、乱、差现象。以游客满意为关注焦点,创新服务观念,塑造最佳的旅游服务形象。
6、建立旅游人才管理培训制度,提高旅游管理者和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旅游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把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旅游业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不懈地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岗位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培养实用人员,以一流的旅游服务、一流的旅游环境提升我市旅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