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创建-2014年终文明村工作总结

2013年11月创建-2014年终文明村工作总结。

时间匆匆流逝了,走得那么无影无踪,在一段时间中,我们会有一些深刻经历了很多 ,自律的人一般会在事情过后,为自己做一份总结,总结的精髓在于客观的查错改错。怎么样去写好总结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2013年11月创建-2014年终文明村工作总结,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永和村在党的xx大会议精神鼓舞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总支部一班人,团结战斗,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文明一起抓,积极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艰苦创业,引导农民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家庭活动,加强科学知识,法规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综合配套,合理布局,遵循高标准,高效率的战略要求,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及生活环境品质,提出了各项创建计划,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和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二年来实现工、农、副三业总产值6800万元。
一、集体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引导群众共同富裕。
文明村的创建,首先取决于经济基础,永和村在党的xx大会议精神以来,依靠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结合全村干部的同心合力,积极带领广大群众艰苦创业,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大胆探索,“固本挖潜,开源节流”,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盘活存量空闲厂房和土地,对破旧老厂房,进行整合维修改造,盘活存量。对到期租赁企业的租赁合同按地段和厂房情况,调整租赁价,提高资产运作效率,以优惠的租赁房价,优质的配套服务,抓好辖区内小区建设,拉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发展村级经济和公共事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全年租房收入达200万元。从一个以农业为主向的农业村,建设成为农业机械化,副业基地化,工业园区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发展效益农业。抓好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扩大其他经济作物生产。进一步普及良种良法,走低投入、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路子,逐步提高农民增收中的份额和比重。改革耕作制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有特色的高效种植模式、高效养殖模式,挖掘农业资源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效益农业,使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兴办二、三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群众着想,为转移富余劳动力搭桥引线,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第三产业已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永和村邻近镇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了蔬菜,养殖家禽,使农副业生产实现农业规模化,农田沟子格子化,农业机械化,粮食,蔬菜,水产养殖基地化。使农副业经济有了较大的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由于集体经济的壮大,雄厚的经济已成为全村致富的主要依据,极大地推动了永和村三个文明建设,为创建文明村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办好各项公益事业,切实改善人们生活。
永和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坚持“和谐惠民”和“利为民所谋”的原则,把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充分结合起来,实行可持续、人性化的发展途径。本着积极,慎重,量力而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整个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致力于村级多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使全村农民看到清,摸得着,得到实惠,让群众对村级发展经济充满信心,并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积极为村民办实事。两年来投入各项基础设施费用达540万元,其中,修浇村组道路投入48万元,硬化面积7120平方;铺设下水道投入17万元,长度5600米;墙壁刷白投入8万元,2XX平方;河道双清和驳岸投入33万元,长度4500多米;种植各类树木1100株,投入3.85万元;自来水管网改造投入92万元;安置拆迁小区三通投入45万元;改造村级医疗服务中心投入3.5万元;新建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投入15万元;公厕、户厕改造投入270万元,新建和改建了三格式化粪池公厕24座、户厕三格式化粪池93座,配备垃圾箱260只。做到公厕、垃圾箱布局合理,方便村民和流动人员的垃圾投放,促使提高了村民讲卫生的意识,形成了互相督促的习惯,激发了广大村民讲卫生,讲礼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1)(2)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2013年11月创建文明社区总结


今年第一季度,社区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总要求,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成立了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以社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促进和谐的作用为中心,在社区文明创建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 抗冰救灾,服务民众

今年年初,潇湘大地遭遇了五十年难遇的冰冻灾害。社区在冰灾之后,每天安排工作人员进行铲冰、扫雪行动,为社区居民的正常出行提供了方便。在冰冻期间,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坚持给社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孤寡老人、残疾人,买米和菜亲自送上门,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春节期间,社区开展了“一帮一”活动,每个党员邀请社区一个五保户老人到家里过年,让社区的孤寡老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感受到党的温暖。

二、学雷锋精神,建文明社区

三月是全国学雷锋月,也是社区倡导雷锋精神,创建文明社区的好时候。根据区委、街道的文件精神,以“千名干部下基层,补损救难促发展”这个主题为中心,社区和联点单位区房产局,一起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活动:(1)3月5日,社区主任带领区房产局的干部、领导,深入社区,进行危房摸底工作。同时还走访了20户居民家庭,重点慰问了9户低保户家庭,并对这9户家庭的危房进行鉴定,现场办公,帮助他们申请廉租房和住房补贴;(2)3月8日,社区开展了“灾后重建,爱心延伸”的募捐活动,为浏阳市沙市镇中洲完小募捐到了10余万元,帮助灾区学子重建校园,让他们能顺利地重返校园学习;(3)3月12日下午,社区组织社区内的低保户,进行廉租房和住房补贴等政策文件的学习,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社区的服务;(4)社区和区房产局联合,向社区5名学生捐赠5000元现金以及上千的文具、书籍,解决了学生们难以交纳学费的燃眉之急;

三、建美好社区,迎文明创建

(1)为迎接长沙市文明创建年,社区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工作,对社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如“六室、三站、一校、一市、一场、一窗、一栏和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标准建设以及规章制度的上墙,挂牌等;(2)社区新的办公场所位于王府井小区,将在4月初动工,开始社区办公场地的装修工程,预计将在六月竣工,从而充分发挥社区服务民众的作用;(3)社区还以文明年、奥运年为中心,每月组织了一次“市民课堂”,进行政策文件、科普、法制等内容的学习。2月底,社区组织社区民众学习新的劳动法,让大家深入理解新劳动法的具体内容;在3月20日,社区组织辖区内低保户学习廉租房和住房补贴政策,切实为民办实事;在3月21日,坡子街派出所组织社区居民群众进行户籍制度的学习,加强对社区人口的管理。(4)社区宣传阵地每季度更换一次,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力度。

四、加强环境整治,创造优美环境

从解决脏、乱、差入手,加强日常保洁管理,加强对烟尘、噪音和水污染等防治,搞好社区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不断改善环境质量。(1) 加强清扫保洁队伍建设, 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标准化卫生保洁。(2)对社区内药王街流动摊贩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和区房产局一起,联合区城管局、街道城管办,制定具体、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划分摊贩的经营区域,统一管理药王街的环境卫生,保证街道的交通畅通; (3) 针对社区内三兴小区的房屋质量差、下水道水管多年来经常堵塞等问题,在“下基层,促发展”活动中,引起了区房产局的重视,而且也上报到了区里,危房的鉴定是工作的一部分,彻底解决还有待协商。 (4)年初的冰冻灾害对社区内的宣传橱窗、宣传栏由一定的损坏,区房产局帮助社区一起,修理被损坏了的宣传栏、宣传橱窗,确保社区文化宣传阵地充分发挥作用。

2013年11月创建文明镇经验总结


xx镇位于颍上县南部,距县城8公里,地处颍、淮两河交汇处,西迄阜阳60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公里。境内阜淮铁路西接京九,东联津浦,淮河、颍河四季通航,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连接s102省道与xx风景区的两条快速通道即将开通。
全镇面积8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人口5.4万人,耕地3200公顷。依托1500公顷天然无污染湖面,全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年产无公害优质鱼类4500吨,远销天津、上海、东北等地,是皖西北商品鱼生产基地。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使xx镇成为无公害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xx镇还是皖北旅游的龙头,1996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xx风景区位于省级自然保护区—xx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年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近亿元。先后被授予“国家4a级风景区”、 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首家“中华环保基金会青少年宣传教育基地”。xx镇于XX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获得“中华环境奖──绿色东方城镇奖”。XX年被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XX年又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单位。据历史文献记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来到xx后曾用生花妙笔歌咏这里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岸飞”。党和国家领导人xx、xx、李鹏、曾庆红、乔石、田纪云等先后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几年来,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扎实有效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近年来,全镇没有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现象,无集体上访案件,无非法聚集事件的发生,先后被阜阳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无毒社区”。
一、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创新领导机制。我们把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创建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每月一次的创建工作督查制度,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的创建活动包保体系,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创新制度机制。科学地制定了《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及《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工作上来,紧紧围绕“强镇富民”这个目标协调发展。镇直各单位和各村结合实际,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单位创建规划,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与三级干部的政绩、奖金、工资挂钩,为创建工作了提供制度保障。
3、创新投入机制。XX年以来,我们有计划地按照《xx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筹措资金1500万元用于创建基础工作,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合理。镇区硬化道路30多公里,绿化率达到28%。XX年,镇政府投资200万元,兴建了高标准的占地60亩的群众休闲文化广场,为人们休息娱乐提供了场所。投资2万元用于建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全镇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1%。投入50万元,用于健全全镇卫生保健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了群众身体健康素质。镇政府利用并村后闲置的旧村部建起了11所敬老院,已入住153名五保户。下一步将通过政府自筹、社会捐助、上级财政支持等方式,分批实施敬老院扩建工程,让五保户享受到集中供养的好处,力争用2年的时间,实现全镇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的工作目标。每年春节,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慰问活动,将百岁老人、1955年以前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老党员干部、困难退休干部职工、困难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敬老院作为重点慰问对象,送去党的温暖,拉近了与群众间的距离,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1〗〖2〗〖3〗

2016年12月创建-2017年终文明村工作总结


永和村在党的xx大会议精神鼓舞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总支部一班人,团结战斗,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文明一起抓,积极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艰苦创业,引导农民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家庭活动,加强科学知识,法规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综合配套,合理布局,遵循高标准,高效率的战略要求,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及生活环境品质,提出了各项创建计划,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和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二年来实现工、农、副三业总产值6800万元。
一、集体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引导群众共同富裕。
文明村的创建,首先取决于经济基础,永和村在党的xx大会议精神以来,依靠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结合全村干部的同心合力,积极带领广大群众艰苦创业,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大胆探索,“固本挖潜,开源节流”,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盘活存量空闲厂房和土地,对破旧老厂房,进行整合维修改造,盘活存量。对到期租赁企业的租赁合同按地段和厂房情况,调整租赁价,提高资产运作效率,以优惠的租赁房价,优质的配套服务,抓好辖区内小区建设,拉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发展村级经济和公共事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全年租房收入达200万元。从一个以农业为主向的农业村,建设成为农业机械化,副业基地化,工业园区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发展效益农业。抓好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扩大其他经济作物生产。进一步普及良种良法,走低投入、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路子,逐步提高农民增收中的份额和比重。改革耕作制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有特色的高效种植模式、高效养殖模式,挖掘农业资源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效益农业,使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兴办二、三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群众着想,为转移富余劳动力搭桥引线,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第三产业已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永和村邻近镇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了蔬菜,养殖家禽,使农副业生产实现农业规模化,农田沟子格子化,农业机械化,粮食,蔬菜,水产养殖基地化。使农副业经济有了较大的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由于集体经济的壮大,雄厚的经济已成为全村致富的主要依据,极大地推动了永和村三个文明建设,为创建文明村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办好各项公益事业,切实改善人们生活。
永和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坚持“和谐惠民”和“利为民所谋”的原则,把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充分结合起来,实行可持续、人性化的发展途径。本着积极,慎重,量力而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整个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致力于村级多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使全村农民看到清,摸得着,得到实惠,让群众对村级发展经济充满信心,并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积极为村民办实事。两年来投入各项基础设施费用达540万元,其中,修浇村组道路投入48万元,硬化面积7120平方;铺设下水道投入17万元,长度5600米;墙壁刷白投入8万元,2xx平方;河道双清和驳岸投入33万元,长度4500多米;种植各类树木1100株,投入3.85万元;自来水管网改造投入92万元;安置拆迁小区三通投入45万元;改造村级医疗服务中心投入3.5万元;新建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投入15万元;公厕、户厕改造投入270万元,新建和改建了三格式化粪池公厕24座、户厕三格式化粪池93座,配备垃圾箱260只。做到公厕、垃圾箱布局合理,方便村民和流动人员的垃圾投放,促使提高了村民讲卫生的意识,形成了互相督促的习惯,激发了广大村民讲卫生,讲礼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