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上没有懒孩子》有感总结

读《世上没有懒孩子》有感总结。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我们一般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写一篇总结,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大家知道总结范文要怎样写吗?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读《世上没有懒孩子》有感总结”,感谢您的参阅。

读《世上没有懒孩子》有感总结

那天,带着女儿到新华书店各自去选自已需要的书,翻看了很多书,其中《世上没有懒孩子》一书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世上没有懒孩子》这本书中说: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表,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捷径,是帮助孩子主动学习的有力助手。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表,就等于为孩子找到学习进步的钥匙。我觉得不仅仅是孩子要制定一份计划表,我们成年人也应该制定自己的计划表。

常言道:充满信心的做事能事半功倍,可见信心的作用是多么大。要给孩子信心就必须不断给孩子以正确的评价、肯定以及鼓励,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多表扬、鼓励孩子,使他们有成功感、愉悦感,看到自己的发光点,这样,孩子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悟到了很多,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一、信任——让孩子更有信心

在教育学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学生的信心来自老师的信心。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是可塑性很高的,你所期望的那个方向的期望值越大,孩子越容易接近那个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育就是要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尤其是对待那些后进生,教师要更有耐心,只有相信他们,有了信心才能不怕学习的困难。

二、尊重孩子的兴趣

我想尤其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要设计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环节,并将知识技能渗透到游戏中,浑然天成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肯定要事半功倍。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也给老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习兴趣。

三、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老师进行赏识教育,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当然,赏识孩子我们也有一定的方法,不能一味地鼓励或赞扬。

“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要夸孩子聪明,而应当赞扬孩子勤奋,因为赞扬孩子勤奋,让孩子从小就能形成勤奋比聪明更重要的观念。我觉得这个论点非常适合用在像我们高源这样的懒孩子身上。自从看了这本书以后,我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找出他做事取得成功是因为他所付出了辛劳的结果。让他知道勤劳比聪明更重要。书中有一则特别有说服力:有一天一个读书人在家读书,他对一篇文章重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读书人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读书人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近代最有大本领的人曾国番。“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最后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只能碌碌无为。

各班都有懒孩子,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挖掘出懒孩子的才华,让懒孩子变成优秀的孩子。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没有经验很有热情中学实习总结


三月是适应环境的月份,四月是我们步入正轨的月份。用吴老师总结老曹的一句话:“没有经验,很有热情。”这也许就是我们的优势,很多在职老师对教学工作已经没有了当初入职时的激情,的确年复一年的重复的工作,如果找不到突破口,很难坚持,不厌倦。不过我们还没有职业倦怠感,希望从实习生活中收获工作经验,增加社会阅历,学会人际交往。我们有动力去干一些琐碎的事,不怕苦不怕累。因为我们坚信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虽然收获的形式不一样。

来××中学快两个月了,王××的特情生工作早已开展了,每天他都会对他的两个特情生进行辅导,监督他们学习,我们另外两个人也对班里的学生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担心太早的对特情生辅导会让其他学生觉得我们偏爱特情生,不利于我们实习工作的展开,所以还没有单独联系特情生,只是平时多关注了些。

对于学生,我们比其他老师更有时间和耐心,虽然我们没有多少经验,但是我们很有热情,希望我们的一视同仁会让那些特情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不抛弃不放弃。让他们不再孤单,不再故意做一些引起老师们的注意的事而影响老师们的正常教学。

经验时间久了一定会有的,但热情不一定会随着时间的长久而不变质,目前我们对工作还很有热情,每天都提前到办公室看书备课,去班里转,准时签到签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不完美是能接受的。暴露了问题,才能发现自己哪里不足,才能改正。这样的热情希望我们能一直保持,而不是三分钟热度。

上周师大巡回老师来××中学听了王××的课,他说听完后心情很沉重,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我们的顶岗实习工作已经进行到中期了,还两个多月我们就要返回师大了,我们会珍惜此次实习机会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增加我们的教学经验,为以后正式参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读《教师博览》有感


《读《教师博览》有感》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读《教师博览》有感

读《教师博览》心得体会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静下心来读一读《教师博览》,对于工作和身心健康,这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你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困惑之时,它是你最好的老师。当你在与相处感到难以沟通之时,它是你最好的引导者。

(来自: 工作总结之家)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经验有限,尤其在农村小学教育缺乏教育经验,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棘手的,因此,自我教育对于我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向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老教师请教,然而,给我更多帮助的是《教师博览》。从三年前第一次邂逅《教师博览》至今,《教师博览》已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它传递了很多新颖的教学理念,展示全省先进的教育工作成果,它还将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作为典型示范,传播优秀教育经验。

读了《教师博览》——陪着就是教育,更让我感觉到,教育无处不在,只要方法得当,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让我的心灵受到冲击的,不仅仅于此,更让觉得,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自己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常常在教学时,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帜,而忽略了学生内心的需求,不管学生愿意与否,高兴与否,总爱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他们头上,逼迫他们接受所谓的好。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方法根本没有起到相应的教育效果,甚至有相反的负作用了。尤其是对待“差生”的问题上,我们

的耐心显得很不够,总是拿自己的想法去比对孩子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会不断重复和出现。老师有老师的思维,家长有家长的思维,有时当我们以孩子们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时,好些事情就会引刃而解,换一种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会是更好。作为一名老师,只要耐心、冷静地面对,才能帮助学生进步和成长;要用百分之百的热心和信心去鼓励和引导他们一步步前进,让其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自然的发展,不急不躁,不拔苗助长,从容享受教育的过程,感受教育的快乐。

《教师博览》是教师自己的书刊,它可以理解、帮助、引领老师,每看一回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感谢《教师博览》为我们创建交流的平台,感谢《教师博览》对我个人成长的帮助。

以上就是《读《教师博览》有感》的范文全部内容,主要描述教师博览、学生、教育、自己、问题、我们、帮助、过程,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初为人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都经受了锻炼,感触颇深,现就班集管理工作谈一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常规纪律,即要求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的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规则、条文等。它是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人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一个人初入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为专心学习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学校通常在开学初期都要用大量时间狠抓学生常规,可见,只有有了"规矩",才有了"方圆",才可言其他,诸如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等;才能够保证孩子们会有所进步。抓好常规训练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首要前提。
初出茅庐的我,不知道"规矩"的重要性。在担任工作期间,针对该班孩子智力能力水平发展较均衡的特点,我大胆地制定了我的班级管理计划:尽量对他们的行为不约定俗成,充分自主,独立完成许多事情,更不会对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加以限制,相反还人为地为他们提供发展个性的条件。
几个月下来,孩子在能力、成绩等方面发展较好,很活跃,但不可避免地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却不尽人意,导致班级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后来,我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通过自己分析、总结,我意识到自己这种想法的错误和不切实际,尽管大胆,但缺乏科学性。它否定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违背了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势必会使孩子们自由散漫而导致无心学习。另一方面,组织纪律性不强也使班级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意识到问题后,我很快改变了管理方法,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孩子们及时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变得有纪有律,这样班级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抓了上去。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意识到常规训练对入学儿童的重要性,它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中心环节,切莫想当然地把"规矩"当作是阻碍个性发展的束缚而不予理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