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读后感

蔺相如读后感 共50份

蔺相如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蔺相如读后感、蔺相如读后感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蔺相如读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蔺相如读后感

关于“蔺相如读后感”我们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作者所写的作品让读者们感受颇深。读后感中的叙述应该要形象生活,要简洁明了,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动手把它收藏起来以备日后查看!

蔺相如读后感【篇1】

我有一本《三十六计故事》故事书,我看了二十一计“金蝉脱壳”里《完璧归赵》这篇文章。讲的是战国时,秦王为得到赵国的“和氏璧”,骗赵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赵国知道是阴谋,就派蔺相如出使秦国,最后,它既没让亲王夺走“和氏璧”,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表现了蔺相如的才智和勇敢。

我读了这篇文章,很是佩服蔺相如的勇敢和胆识。

赵王问:“谁去做使者呢?”蔺相如回答:“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去出使秦国,如果秦国不给城池,我保证完璧归赵。”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蔺相如的胆识,艰巨而又危险的任务他却能毛遂自荐,不逃脱,不推辞。而想想我,每次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去讲台上讲话,我都缩手缩脚,这比起蔺相如出使秦国是多么懦弱。

蔺相如怒发冲冠,声色俱厉地对秦王说:“大王说以城池换璧,赵王和文武大臣都说秦王贪婪而又自恃强大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这表现出了蔺相如的勇敢,不畏强者的品质。秦王是非常厉害的,秦国非常强大,可蔺相如却面对秦王声色俱厉,揭发他的恶行。

蔺相如暗想,秦王虽然答应了他斋戒,但还是违约不肯割城的。“这句话表现了蔺相如的谋略。而想想我,我有不会做的题就空下,抄别人的,管它对与不对,我也不想动脑筋,轻易就放弃了。而蔺相如听了秦王的话,怀疑秦王使诈。所以我很佩服蔺相如的谋略。最后,因为蔺相如有谋有勇,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保住了”和氏璧“,为国争了光。

我以后真的得多学习蔺相如这样有作为的人。

生活中遇事要机智应对,勇敢面对,这是我从蔺相如身上学到的。提到此人,想必一些人会知道,他就是《完璧归赵》中的人物。作为赵国的使者,他不负众望,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胜利的完成了任务。故事是这样的:在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王得知后,想方设法夺过来,便假意要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当时秦强赵弱,加之秦国是虎狼之国,赵王不得不从。只得硬着头皮,派使者去送,可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去,因为秦王太强大了,拥有重兵,对赵国那可是虎视眈眈,根本不把赵国放眼里,要想得到十五座城池更是天方夜谭,这次任务基本上就是去送死。这时,赵国有一位叫蔺相如的文臣,自愿去当使者,最后他在秦王的威逼下毫不惧怕,几经周折

查看更多>>
蔺相如读后感
蔺相如读后感精华七篇

阅读一篇简单实用的作品后,我们应该如何写读后感呢?我相信,在读完作者的作品之后,一定有许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和体会。读书过程中所思所想的宝贵思绪可以记录在读后感之中。为了满足您的实际需求,我们精心编辑了一篇名为“蔺相如读后感”的文章,建议您将此网页保存到收藏夹中,以便日常使用。

蔺相如读后感(篇1)

《将相和》选自我国古典名著《史记》,在第五遍读完这个故事时,我的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文中勇敢机智、顾全大局、不计前嫌的蔺相如和勇于认错的廉颇一次又一次深深的打动了我。这篇文章共分为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负荆请罪。它主要讲了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比廉颇的职位高,廉颇很不服气,因此经常与蔺相如作对。蔺相如不仅不计较这些,还谦虚的处处忍让廉颇,使廉颇觉得惭愧不已,便背上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俩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建设赵国。故事中,廉颇以小人之心对待蔺相如,蔺相如却以国家利益为重,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们俩闹不和,秦国必然会来攻打赵国。正因为蔺相如不计较廉颇对他的羞辱,甚至还把廉颇当成朋友,最后终于使廉颇认识到错误,并与蔺相如一起齐心协力保卫赵国。由此可见将相和睦相处对国家安危至关重要。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要齐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在平时生活中,对于团结,我可是有着深刻的体会。记得上个星期,张老师利用班队课的时间,让同学们把读书节排练好的节目都表演一遍,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我们临场发挥的能力,还能让大家给节目提提意见,争取在比赛时发挥的更好。我们小组表演的是小品桃园三结义,开始上场时我还十分担心,这个节目我们组员在一起排练的时间很少,只是让大家在家里自己背稿,不知效果如何,而且在商量写稿和动作时,组员们还为此闹不和。开始表演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组员们都在十分认真、卖力地表演,配合得十分默契,台下笑声一阵接着一阵,同学们都在赞扬这个节目最后,当演员们一起上台谢幕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含义。

蔺相如读后感(篇2)

同学们,你们读过《无敌中国娃》之《智慧勇敢篇》吗?下面,我就给你讲其中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贝——和氏壁。秦王听说后,就跟赵王说,他愿意拿

查看更多>>
蔺相如读后感
廉颇蔺相如教案12篇

作为工作负责的表现,老师上课前应该准备好教案课件。然而,我们不应该随便写教案课件,因为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课,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份详尽的“廉颇蔺相如教案”大全。提醒大家把本页收藏到浏览器中,及时查阅。

廉颇蔺相如教案 篇1

〖目 的1)学习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2)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协作精神。3)学习词类活用:使动、意动,掌握虚词用法。

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重点、难点1)写作技巧、波澜、刻画、悬念、虚实,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在古文中分析体会,为写人物小传铺垫。2)巩固已有的词类活用知识,在翻译文句中体会上下文意,准确辨识其语法特征,并翻译准确活用的词。3)结合课后练习的短文:王渔洋、李晚芳的文章,学习质疑的方法,找疑点,如何质。4)掌握虚词用法:耳、乃,者、所、而。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关于司马迁和《史记》(见课后韩兆琦文)

(二)关于本文背景的介绍。

一、合纵连横:

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又一说,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关中之秦为合纵;秦居关中,六国居山东,六国服秦曰合纵。本文是说合纵之势中的。

二、据课文内容,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距秦灭六国前220年差63年。此时,秦经百余年变法强国,已相当强大。于前312年败楚军百万之众于重丘。又于前299年拘囚楚怀王。于战国期间,秦已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战国期间有纵横家——士,进行“合纵连衡”,秦以“连衡”攻山东六国,六国以合纵对付西方的秦国。当时,“合纵”之策已破,秦方得势于“连衡”(合纵连横以公孙衍、张仪、苏秦、庞煖等纵横家始谋,成为两种敌对战略)。

战国时的士,是各种人材、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他们活动于各诸侯国,以游说,荐举的方式,得到各诸侯国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廉蔺,都是当时的士。

秦孝公于前356和前350年(迁都咸阳)两次任用商鞅变法“内修法度务耕织,外连衡而斗诸侯。”

秦国变法以后,使得国家制度改进,士、民都有了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又向外扩张领土,国力日益强大,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秦人怨赵

查看更多>>
廉颇蔺相如教案 廉颇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蔺相如人物话题作文通用
蔺相如人物话题作文通用
最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最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收藏
廉颇与蔺相如教案汇总九篇
最新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十篇
最新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十篇
最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收藏9篇)
相爱十年读后感
相爱十年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将相和》读后感精选
《将相和》读后感精选
将相和的读后感系列
将相和的读后感系列
最新相思读后感通用
最新相思读后感通用
红日读后感如何写
鹬蚌相争的读后感通用
鹬蚌相争的读后感通用
将相和读后感(集锦6篇)
将相和读后感(集锦6篇)
2024将相和读后感(模板五篇)
2024将相和读后感(模板五篇)
相信自己读后感汇总7篇
相信自己读后感汇总7篇
相爱十年读后感(系列七篇)
飞鸟集读后感如何写
2023将相和读后感(精选8篇)
相爱十年读后感(经典5篇)
相爱十年读后感(经典5篇)
2024长相思读后感(收藏九篇)
相关三国演义读后感8篇
田忌赛马读后感如何写
田忌赛马读后感如何写
拿来主义读后感如何写
拿来主义读后感如何写
大国崛起读后感如何写
有关爱国读后感如何写
[收藏]相信自己的读后感700字
[收藏]相信自己的读后感700字
[推荐]鹬蚌相争的读后感模板
[推荐]鹬蚌相争的读后感模板
四世同堂读后感如何写
贝多芬传读后感如何写
鹬蚌相争的读后感受600字通用
鹬蚌相争的读后感受600字通用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读后感
有关在人间读后感如何写
有关罗生门读后感如何写
有关罗生门读后感如何写
见字如面读后感(收藏十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集锦6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集锦6篇)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如何写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如何写
假如没有灰尘读后感15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父爱如山读后感(实用13篇)
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10篇
有关金色鱼钩读后感如何写
有关假如给我天光明读后感
有关假如给我天光明读后感
《相遇》观后感精选
《相遇》观后感精选
乡土中国读后感如何写汇总
乡土中国读后感如何写汇总
有关百年孤独读后感如何写
有关百年孤独读后感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