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共50份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必备10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名词解释
(注:有小部分相同名词在不同章有不同解释,考试会避免,12章不考,所以
81到92可以不看)
1、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4、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
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
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
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
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0、产权
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
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
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4、生产率
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15、通货膨胀
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
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7、循环流量图
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8、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9、微观经济学 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学科。20、宏观经济学
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21、实证表述
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2、规范表述
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3、绝对优势
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4、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25、比较优势
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6、进口品
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7、
查看更多>>在我们从作者笔下的细微故事片段中获得了启示的时候,读后感就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度思考和评价。如果你希望更深入的了解"经济学原理读后感",那就赶紧阅读这篇文章吧。这篇报告只能供你参考,具体如何操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篇1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在考虑任何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它如何影响我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向工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生产商品和服务的工具以及获得最佳技术的机会。
为什么分散的市场经济运行得这么好?这是因为可以指望人们相互友爱而仁慈地相互对待吗?完全不是。在这本书中,亚当·斯密描述了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互动: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帮助。光靠别人的恩惠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人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其他人,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的多了。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典,而是来自他们自己的私利。
每个人都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利益。他计划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就像在许多其他情况下一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试图达到一个他不想达到的目标。也并不因为不是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
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往往使他能够比在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经济参与者受利己所驱动,而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去促进社会福利。当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更加突出时,政府应该在国民经济的有效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
政府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然而由政府来调节经济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回凑效的。当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会上涨并导致通货膨胀。那么是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呢?
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通胀的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一样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自己的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会下降。书中的那幅表现物价上涨的插图让我感触颇深。
尽管这幅图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它确实反映了通胀问题的严重性。
人们经常要求经济学家解释一些经济事件的原因。例如,为什么年轻人的失业率高于年龄大一些的人?有时也要求经济学家提出改善经济结果的政策建议。
例如,政府应该为改善年轻人的经济福利做些什么?当经济学家努力去解释世界时,他们是科学家。当经济学家试着帮助改善世界时,他们是政策顾问。
查看更多>>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锦集12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政治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篇1)2010200017保险班李清质
内容摘要与背景: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终结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亚当·西密经济理论的精髓,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顶峰。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李嘉图的经典代表作,曾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了《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李嘉图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交易所经纪人。12岁时,我去荷兰商学院学习,14岁时,我和父亲一起从事****。1793年,他独立发起了**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然后学习数学和物理。
在成为经济学家之前,里卡多首先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导致李嘉图从更为商业的角度,用更为商人的思想去研究经济学问题。李嘉图正处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到了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已经蔓延到各个领域。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实行自由**。在国内,要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租金,减少资产阶级的利润。
在国际上,商品成本不断上升,英国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在政治上,社会矛盾成为资产阶级和政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李嘉图的思想形成密切相关。
一、李嘉图理论大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所有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李嘉图在认识到亚当·斯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区别的前提下,对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是绝对必要的,但不能作为衡量交换价值的尺度。
如果一种商品是完全无用的,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无论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得它需要多少劳动,它永远不会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