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传染疾病

夏季传染疾病 共49份

夏季传染疾病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夏季传染疾病、夏季传染疾病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夏季传染疾病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立夏后,这几类传染病要注意防范!

立夏已过,夏天已经悄悄来临。立夏之后气温上升,各种病原体和蚊虫滋生,人群户外活动增加,立夏后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种传染病。下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带来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夏秋季节最多。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粘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

预防措施:

尽早接种ev71疫苗。ev71为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常见病原体,接种疫苗能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风险。满6月龄的儿童,建议尽早接种,最好在1岁前完成接种。

做好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要彻底洗手。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特别提醒,成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因抵抗力强而较少发病,但会通过接触传染给孩子。因此家长也要养成先勤洗手的好习惯。

2、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目前登革热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亦无针对性疫苗。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但部分病例可发展为重症,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预防登革热,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是关键。

清除或倒置室内外各种可积水的容器,如不用的花盆、瓶罐、轮胎、废弃容器(如饮料瓶、一次性饭盒)等;

种养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室外尽量不使用托盘;

对不能丢弃或需蓄水的容器,应加盖密闭或投放杀灭蚊虫的药剂。

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物理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灭蚊灯等装备,或使用杀虫喷雾进行化学灭蚊。

市民到公园等户外场所应尽量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部位涂蚊虫驱避药物;

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为多

查看更多>>
夏季传染病种类 夏季传染病传播途径 夏季传染疾病
学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xx小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结

xx小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在xx镇卫生院和东坡区疾控中心大力支持下加强对预防工作力度,充分履行慢性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学校教师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慢性病防制指导思想。

我校慢性病工作在xx镇卫生院和区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深入校园,大力慢性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我校教师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强化慢性病防制知识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形象,推进慢性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性病防控工作小组。从分管领导到各个处室,宣传教育深入教师学生之中。积极落实慢性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性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全员参与的网络,通过健康课和专题讲座,对各种慢性疾病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

三、定期开展师生体检,及时发现慢性病隐患。

我校在东坡区政府的关怀下,近年均对在岗在编教师和离退休教师进行体检,先后发现高血压,癌症病人共4人次,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对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近视、龋齿、沙眼等。对先天性心脏病学生患者,告之家长,已在华西医院手术治疗,康复后回校上课。

四、求真务实,科学防治,全面落实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1、开展学校主要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举办讲座、咨询等活动,发放教育宣传资料,制作慢性病防制健康教育黑板报和专栏。

2、进一步加大慢性病健康教育力度。以二病防治知识为重点,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6全国疟疾日”、“10.8全国高血压日”、“11.4世界糖尿病日”、“12.1艾滋病日”等宣传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讲座活动,普及防病知识。

3、加大校园内控烟力度。

五、工作体会。

我校慢性病防制工作的进行,每位参与人员共同努力协调。不仅是我校组织形式的完善,更需要学生家长和镇卫生院的配合。在改善学校教师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教学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全校。影响教育学生、家长等。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缺少专业校医,工作力不从心,教职工中少数人吸烟已上瘾,在专门时空听抽未养成习惯。在今后的工

查看更多>>
学校传染病工作总结报告 非食工作总结 传染科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应急办传染病监测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应急办传染病监测 按照绩效考核工作要求,根据2009年工作安排和总结,应急办2009年应进行疾病监测的传染病有:霍乱、o157、伤寒与副伤寒、乙脑、流脑、狂犬病、出血热、afp、麻疹、破伤风、布病、隐形梅毒、艾滋病。目的是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及早发现某些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和苗头,以便为及时制定防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截止2009年底,我区已圆满完成霍乱、o157、伤寒与副伤寒、乙脑、流脑、狂犬病、出血热、afp、麻疹、破伤风、布病、隐形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完成率100%。 (一)、霍乱、o157监测: 1、腹泻病人监测 2009年5-10月全区共监测疑似霍乱腹泻病人655例,检索396例,检索率为60.46%。所有样本经检验均为阴性。 (二)、伤寒与副伤寒监测: 我区疾控机构严格执行了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加强了监测点的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有效遏制了伤寒副伤寒的扩散和蔓延。 (三)、乙脑监测: 根据《**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要求加强乙脑监测,掌握疫情动态:在乙脑流行季节,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按监测方案要求,加强对监测点医院医生业务知识的与指导,帮助掌握监测要求与方法,加强对监测数据、结果、复核检查,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四)、流脑监测: 由于我去的组织措施与疾病监测工作的得力,截至到2009年12月30日,我区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发生。 (五)、狂犬病监测: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报告等常规监测工作。 认真落实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卫生行政部门明确了狂犬病疫苗接种门诊,并在媒体进行了公示。组织承担狂犬病疫苗接种任务的门诊、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相关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了狂犬病的防治知识,增强了其对狂犬病防治技术水平,能严格按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要求,使用统一的"狂犬病门诊登记表",对每一例狂犬病门诊就诊者进行登记,及时、规范地进行动物咬伤后的处置工作。 (六)、出血热监测:通过疾病监测,2009年我区全年无出血热病例发生。 (七)、afp监测:为有效控制脊灰疫情, 查看更多>>
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传染病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监测科半年工作总结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教案
传染病科各类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传染病培训总结
传染病半年总结
幼儿园“预防春季传染病”活动总结
传染病科工作计划
传染病科工作计划
春季传染病防控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2021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2020年春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学校春季传染病预防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
传染病培训工作总结
上半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和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传染病应急演练总结
传染病医院工作总结
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
预防传染病教案11篇
预防传染病教案11篇
半年传染病工作总结
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
预防艾滋病传染病宣传标语口号集合
幼儿园2020年春季传染病预防活动总结
2020传染病半年工作总结
卫生局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7传染病工作总结3篇
感染科疾病管控医生年终小结800i字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市传染病医院工作总结
幼儿园春季大行动远离传染病活动总结
传染病防治半年工作总结
传染病管理分析工作总结
2016年传染病年终工作总结
防治传染病知识培训小结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精选
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精选
医院院感、传染病工作计划
传染病工作计划范文6篇
传染病工作计划范文6篇
传染病防治自查小结[总结]
学校传染病防控方案15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方案15篇
传染病工作计划范文1500字
传染病工作计划范文1500字
传染病管理半年工作总结
12月医院传染病自查总结
传染病工作总结精选4篇
传染病工作总结精选4篇
2021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市传染病医院2020年工作总结
春季食品安全及传染病预防演讲稿 (推荐4篇)
春季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工作总结
传染病医院的年底工作总结
传染病管理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