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德总结 共50份
小学师德总结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小学师德总结、小学师德总结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小学师德总结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为落实好“师德师风建设周”制度,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根据安定区教体局《关于对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的通知》)精神和学校师德建设需要,学区决定,20__年2月20日24日,为期5天,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培训。
为了贯彻上级精神,我校组织了严格的培训。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因此,我国规范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有以下几方面: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但就我国教育界的现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育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来看,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经师”“人师”,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当代教师素质提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严师,而且是拓展心灵智慧的人师。”这就对现代教师的素质结构提出了要求。
教师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集中体现在教师职业责任心上,做为一个人民教师,在教学上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全体学生负责。
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我们教师有的并不如此,他们总是偏爱优生,而歧视后进生。公开让全班学生对之疏远,甚至进行人格侮辱。在批评学生不是耐心开导,而是威胁恐吓。使学生终日紧张,提心吊胆,其后果只能更加挫伤孩子的进取心,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古人云“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对后进生,做为教师要多加关爱,使他们能够在这温暖大家族里得到成长壮大。不能对儿童感情用事,厚此薄彼。
二、对学生未来负责。
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教育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包级制”,而对学生培养过程是“流水式”,倘若出现不合格的学生难分清楚是哪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这样就是处在“无责任”位置上。对于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
查看更多>>光阴似箭催人老,光阴如骏赶少年。在一段时间中,我们会有一些深刻经历了很多 ,可以说,写总结是不可避免的了,总结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提升自我。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师德建设总结系列8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小学师德建设总结 篇1按照上级安排,师德建设被列为各方面建设的重中之重,也被列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我校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 以及典型教师经验,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1、 健全领导组织,精心组织开展活动
我校把师德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抓好抓紧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师德建设小组,负责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并及时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精心开展师德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深入。
2、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的素质。
如果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种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不会有成果的。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因此一个没有理论武装的头脑是不可能有正确行为准则,所以要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就应该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 以及典型教师经验, 以此作为工作的向导及目的。制定学习的各种形式。
每个星期
二、周四是我校教师集中学习政治理论的时间,它要求每一位教师能够学有所感,学有所成,并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体现。在会上要求每位教师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差距,并提出来与各位教师共同**,在其它的时间也要求教师自己去学习并做好笔记。
3、 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宣传是师德建设的一个窗口。我校利用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艺术》等等以便教师能够耳闻目睹时时处处受到感染,使我校的师德活动建设有声有色,教师也能及时对照并改进。
4、 提高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师德建设是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使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应从教师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上述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教得好,师德的落实并不重要。这是个错误的想法。教育是永远具有教育性的的职业,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因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教育学生有怎样求知、做人,而且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所以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在思想上对师德的认识与理解的建设。
五、建立师德评价机制
查看更多>>在开展师德师风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1、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课程的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