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

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

时间不会说话,日历会告诉我们已过半年光阴。为了让下半年工作时有条不紊,为了巩固成果,接下来我们需要认真写半年度工作总结,我们进行工作总结可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关于工作中常用的半年度工作总结怎么写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
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要求,我就五原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固定资产投资、明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申请上级投资项目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整体经济运行良好
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225万元,同比增长23.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93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4006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287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6%、31.4%和17.4%。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909万元,同比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46元,同比增长10.1%,农民现金收入为1437元,同比增长11.1%。
(二)农业生产情况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196.53万亩。其中:小麦56.33万亩;葵花63.83万亩,比上年增加1.48万亩;番茄种植达13.59万亩,同比上年增加5.87万亩;甜菜5.14万亩,同比增加2.42万亩;西甜瓜6.5万亩;籽瓜、葫芦3.56万亩;玉米种植34.13万亩,同比增加7.53万亩,优质牧草10万亩。在市场引导下,蔬菜种植达15.23万亩,同比增加6.45万亩,瓜类7.25万亩,同比增加1.75万亩。种植结构呈现“四增五减”趋势,即:杂交花葵、番茄、甜菜、西甜瓜面积增加,小麦、玉米、油葵、籽瓜、葫芦面积减少。在番茄、小麦、葵花等主导产业的推动下,我县建基地、壮龙头、兴市场,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县有80%以上的农户融入到了产业化经营中。畜牧业的发展逐步走向高效型,加快了畜种改良步伐,引进新品种,上半年,全县牲畜存栏达127.8万(头)只,其中,羊111.8万只,猪13.4万口,奶牛2.6万头。出栏牲畜190.43万(头)只,其中羊出栏132.8万只。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上半年,受投资增长的惯性作用和新建投产的重点项目的有力地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426万元,增长49.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609万元,增长26.4。
(四)财政和金融运行良好。财政总收入完成10909万元,同比增长20.4%,完成全年预算的4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285万元,同比增长6.1%;上划中央税收完成2602万元,同比增长18.7%。财政总支出完成16177万元,同比增长13.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694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6649万元,增长11.4%,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10523万元,增长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53934万元,同比增长22.4%。
(五)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上半年全县的交通运输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货物运输周转量达到449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9.7%;旅客运输周转量达到4664万人/公里,增长20.2%。随着五洲商城、京原超市连锁店等企业的开业运营及全县40万平米商住房的开发,物流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1—6月份,全县开工项目59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740万元,同比增长53%,完成市确定目标25亿元的38%。其中:续建项目19项,完成投资26185万元;新开工项目40项,完成投资69555万元。按行业分:农牧林水完成投资4000万元;工业完成投资50983万元(其中电力完成投资10000万元);交通完成投资2002万元;城市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7395万元(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750万元;市政建设完成投资1645万元);行政及社会事业完成投资1330万元;市场建设完成投资30万元;其它完成投资10000万元。
今年全市确定专项推进重大项目53个,其中我县20个。1-
6月份开工4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773万元。其中:中基公司新建四座番茄厂项目完成投资29173万元,正在安装设备,八月中旬投产;五原热电联产项目完成投资10000万元,三大主机已招标,冷却塔基础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零米以上工程建设;五原县肉羊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500万元;五原县奶源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00万元。其它项目预计8月中旬陆续开工。
存在的问题
(一)农资价格偏高,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减缓了农民增收的步伐,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加工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够大(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经济实力比较弱,科技含量比较低,农产品深加工链条短。
(三)番茄加工企业收购资金紧张,贷款困难,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
(四)由于融资困难、资金紧缺,影响了一些技改、扩建、招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三、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一)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服务三农,加大对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信息服务力度,使农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价格趋势及销售渠道,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及时足价兑现,增加收入。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培养好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树立品牌意识,引导和帮助企业改扩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延长主导产业链条、抓大与扶小并举,提质与增量并重,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三)培植新财源,加大改革力度,实行赋税公平公开,加大税收监管,增加财政收入。
(四)加快发展三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强化政府搭台、市场推动、信息引导,提高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市场培训机制,为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构筑新平台。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逐步完善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增加农民收入。
五、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0xx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包括续建、新建、策划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重点支撑项目有:宏珠4×25mw热电联产、污水处理、旅游和养殖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隆兴昌镇集中供热项目计划投资1.4亿元;玉米淀粉项目计划投资1.7亿元;房地产开发和社会事业项目计划投资17亿元;城市建设计划投资6亿元。
六、申请20xx年国债、国家和自治区项目情况
我县新策划二○○七年申请预算和国债项目总计83项,总投资30亿元,其中:申请预算内投资48个项目9.9亿元,申请国债投资35个项目1.3亿元,自筹19亿元。分行业:农牧林水项目36项,投资额为20亿元;工业交通项目5项,投资额为4亿元;城市建设项目12项,投资额为3亿元;文卫科教社会事业项目21项,投资额为1.6亿元;服务业项目8项,投资额为1.4亿元。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二00六年八月四日



GZ85.Com扩展阅读

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材料


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要求,我就五原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固定资产投资、明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申请上级投资项目情况报告如下:
一、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整体经济运行良好
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225万元,同比增长23.1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93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4006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287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6%、31.4%和17.4%。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909万元,同比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46元,同比增长10.1%,农民现金收入为1437元,同比增长11.1%。
(二)农业生产情况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196.53万亩。其中:小麦56.33万亩;葵花63.83万亩,比上年增加1.48万亩;番茄种植达13.59万亩,同比上年增加5.87万亩;甜菜5.14万亩,同比增加2.42万亩;西甜瓜6.5万亩;籽瓜、葫芦3.56万亩;玉米种植34.13万亩,同比增加7.53万亩,优质牧草10万亩。在市场引导下,蔬菜种植达15.23万亩,同比增加6.45万亩,瓜类7.25万亩,同比增加1.75万亩。种植结构呈现“四增五减”趋势,即:杂交花葵、番茄、甜菜、西甜瓜面积增加,小麦、玉米、油葵、籽瓜、葫芦面积减少。在番茄、小麦、葵花等主导产业的推动下,我县建基地、壮龙头、兴市场,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县有80%以上的农户融入到了产业化经营中。畜牧业的发展逐步走向高效型,加快了畜种改良步伐,引进新品种,上半年,全县牲畜存栏达127.8万(头)只,其中,羊111.8万只,猪13.4万口,奶牛2.6万头。出栏牲畜190.43万(头)只,其中羊出栏132.8万只。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上半年,受投资增长的惯性作用和新建投产的重点项目的有力地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426万元,增长49.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609万元,增长26.4。
(四)财政和金融运行良好。财政总收入完成10909万元,同比增长20.4%,完成全年预算的4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285万元,同比增长6.1%;上划中央税收完成2602万元,同比增长18.7%。财政总支出完成16177万元,同比增长13.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694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6649万元,增长11.4%,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10523万元,增长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53934万元,同比增长22.4%。
(五)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上半年全县的交通运输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货物运输周转量达到449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9.7%;旅客运输周转量达到4664万人/公里,增长20.2%。随着五洲商城、京原超市连锁店等企业的开业运营及全县40万平米商住房的开发,物流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固定资产投资(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1—6月份,全县开工项目59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740万元,同比增长53%,完成市确定目标25亿元的38%。其中:续建项目19项,完成投资26185万元;新开工项目40项,完成投资69555万元。按行业分:农牧林水完成投资4000万元;工业完成投资50983万元(其中电力完成投资10000万元);交通完成投资2002万元;城市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7395万元(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750万元;市政建设完成投资1645万元);行政及社会事业完成投资1330万元;市场建设完成投资30万元;其它完成投资10000万元。
今年全市确定专项推进重大项目53个,其中我县20个。1-
6月份开工4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773万元。其中:中基公司新建四座番茄厂项目完成投资29173万元,正在安装设备,八月中旬投产;五原热电联产项目完成投资10000万元,三大主机已招标,冷却塔基础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零米以上工程建设;五原县肉羊基地项目, 完成投资1500万元;五原县奶源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00万元。其它项目预计8月中旬陆续开工。
存在的问题
(一)农资价格偏高,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减缓了农民增收的步伐,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加工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够大,经济实力比较弱,科技含量比较低,农产品深加工链条短。
(三)番茄加工企业收购资金紧张,贷款困难,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
(四) 由于融资困难、资金紧缺, 影响了一些技改、扩建、招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三、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一)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服务三农,加大对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信息服务力度,使农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价格趋势及销售渠道,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及时足价兑现,增加收入。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培养好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树立品牌意识,引导和帮助企业改扩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延长主导产业链条、抓大与扶小并举,提质与增量并重,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三)培植新财源,加大改革力度,实行赋税公平公开,加大税收监管,增加财政收入。
(四)加快发展三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强化政府搭台、市场推动、信息引导,提高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市场培训机制,为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构筑新平台。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逐步完善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增加农民收入。
五、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0xx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包括续建、新建、策划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重点支撑项目有:宏珠4×25mw热电联产、污水处理、旅游和养殖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隆兴昌镇集中供热项目计划投资1.4亿元;玉米淀粉项目计划投资1.7亿元;房地产开发和社会事业项目计划投资17亿元;城市建设计划投资6亿元。
六、申请20xx年国债、国家和自治区项目情况
我县新策划二○○七年申请预算和国债项目总计 83项,总投资30亿元,其中:申请预算内投资48个项目9.9亿元,申请国债投资35个项目1.3亿元,自筹19亿元。分行业:农牧林水项目36项,投资额为20亿元;工业交通项目5项,投资额为4亿元;城市建设项目12项,投资额为3亿元;文卫科教社会事业项目21项,投资额为1.6亿元;服务业项目8项,投资额为1.4亿元。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二00六年八月四日




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抓调整、促发展、保稳定,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1、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快速增长,三次产业呈现出“一稳、二快、三提高”的发展格局。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4%,创近年来同期增速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3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7亿元,增长8.6%。
2、夏粮获得较好收成,果、牧、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强劲,农村经济形势稳定。粮食生产在播种面积减少3.7万亩的情况下,依然获得较好收成,预计夏粮总产可达8.92万吨,较去年增产5.5%。“优果、兴牧、增药”步伐明显加快。全市新栽苹果2.78万亩,新增奶牛522头、肉牛8958头、肉羊1.5万只,新栽中药材2.3万亩。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今春造林18.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5平方公里。
3、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4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17.1%,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11.9个百分点。在工业生产中,轻工业总产值增长46.2%,而重工业仅增长14.1%;省属工业总产值增长27.4%,市县属工业仅增长8.4%;煤炭行业一枝独秀,全市原煤产量增长63.6%,总产值增长60.6%。企业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102.3%,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4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倍。
4、国债项目、“十五”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1282万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106万元,增长15.2%,成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更新改造投资4917万元,增长8.8%,扭转了今年以来持续下降的局面;房地产开发投资3912万元,增长0.9%;其他投资7406万元,增长87.9%。截止6月底,全市国债资金到位18855万元,国债项目完成投资7653万元。“十五”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165万元,占全年计划目标的25%。铝厂自备电厂1号机组已正式并网发电,2号机组安装进展顺利,预计8月底完工并具备发电条件。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丰禾制药gmp改造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继省道305线路基全线贯通后,我市西环线棗耀县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年底可望初步通车。天然气气化工程、新区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省果树苗木繁育中心、华圣气调果库、绿想苹果深加工、方舟制药150吨刺五加纯粉提取、玉华宫和药王山景区建设项目达到了计划要求。秦岭公司铜川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经具备开工条件,铝厂环保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龙潭水库等3个项目的前期工作都有了实质性进展。
5、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业蓬勃兴起。上半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18户,新增私营企业86户。个体私营企业新增注册资金4019万元,新增就业人员2148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产值35741万元,上缴税金1536万元。成功地举办了玉华宫冰雪艺术节、耀瓷文化节、药王医药保健节、宜君避暑消夏游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456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0%和24%。
6、市场物价趋于稳定,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出口贸易持续看好。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99.0,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411万元,同比增长7.5%,其中:城市零售额增长8%,县以下零售额增长5.1%。1?/font6月份全市实现出口创汇544.31万美元,同比增长29%,主要集中在金属管件、服装、纱锭三大类商品。
7、财政状况基本正常,金融形势较为稳定。上半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158万元,同比增长13.1%,剔除农业“四税”季节性收入和所得税上下划因素,完成年度预算的51.2%。市本级财政收入4056万元,同比增长19.2%。全市地方财政支出17309万元,同比增长32.6%。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6亿元,同比增长23.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1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增0.7%。
8、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6元,同比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元。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内部改革稳步推进,陕煤建司一中(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已改制为企有民营学校,首次实行了“三试合一”招生考试,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开工276所。创建百姓放心医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市中心血站已经开工建设。计划生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1.8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共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57.5万元,46893名低保对象6月底前已实现了应保尽保。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小。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实现大幅度增长,但这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0.2%的低基数之上,且仅完成了全年计划的18.8%,距离16.6亿元的预期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占到全市投资计划10.8%的铝厂环保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秦岭公司铜川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至今尚未开工,为顺利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加大了难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能够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技术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偏小,仅占到整个投资的33.9%,且增速较慢,分别仅增长8.8%和0.9%。国债项目建设相对于国债资金到位情况进度较慢,完成投资量仅占到位资金的40.6%。此外,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产业化项目投资渠道单一,仍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民间投资比重偏小,市场化运作进程缓慢也是投资规模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2、工业经济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上半年工业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特点:传统支柱行业中除煤炭行业保持高增长外,其余行业增速十分缓慢,水泥制造行业仅增长4.9%,而铝冶炼和变压器制造业则分别下降0.5%和33.2%;省属工业的高速增长掩盖了市县工业的低迷,市县属工业增长速度较省属工业低12.1个百分点,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任务仍很繁重。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仍占到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
3、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具体表现在内部结构调整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发展的重点亟需进一步突出,畜牧业整体规模较小,果业新技术推广速度还不够快,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不多,对农村的科技、信息服务还不到位。
4、有效需求的不足直接影响到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乏力,致使居民消费预期不高、消费需求不旺,全市物价总水平低位运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没有较大改善,直接影响到全市第三产业发展放缓,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仅增长8.6%。
5、贷款对经济建设支持力度减弱。上半年全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内贷款仅585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2%。贷款权限上收,信贷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以及社会信用环境较差,造成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增长0.7%,致使工业企业缺乏流动资金的问题更为严重。
三、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确保重点项目完成计划目标,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严格按照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抓住7-10月份的施工黄金季节,夯实每一个项目的建设任务,争取将全年投资的主要部分完成在前三季度,确保全市国债项目、“十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按时完成。加强项目储备,随时关注国家投资安排动向,争取今年再有一批项目列入国家计划。继续坚持经常性地组织一些短平快项目推介活动,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项目建设特别是产业化项目建设中。
2、加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协调力度,确保工业持续高速运行。劣实责任,确保铝厂环保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秦岭公司铜川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等技术改造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和达产达效,做大做强我市的支柱产业。营造宽松的环境,大力发展一批中小企业,搞活工业经济。同时,企业要增强诚信意识,不断扩大融资规模。切实加强行业管理,积极为企业搞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帮助企业以基础管理为突破口,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制,努力做好节能、降耗和增效工作。
3、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继续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继续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养殖规模,倡导设施养殖。加强苹果夏季管理,提高优果率,加强与国内外主要苹果销售市场的联系,及时向广大农民群众反馈市场供求信息。
4、加快发展服务业,带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紧紧抓住我市被纳入关中高新开发带和国家支持发展服务业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各县(区)特别是耀县、王益区和印台区,要把服务业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认真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引导各类资金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服务业领域。积极鼓励社区服务、餐饮、娱乐、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工作环境仍然趋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和年初工业工作会议部署,积极努力、适时调度,上半年一季度围绕开好局、起好步,首季实现提速增效,变“快走”为“快跑”。(白城日报4月21日头版头条以“大安工业实现了首季提速增效”为题进行了报导)。上半年全市上下“开拓创新、调整结构、谋划布局”进一步加大了组织经济运行的工作力度,调整工作方式,使工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了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超额完成白城市下达我市计划和我市年初制定计划任务,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持走“工业支撑、项目拉动、多元推进、协调发展”之路的正确决策,得益于全市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企业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民营工业、加快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培育新增产源发展思路。
一是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3826万元,同比增长14.2%,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504万元,同比增长28.3%。工业增势强劲,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总量占全区第2位,增速占第3位。镇赉、通榆、洮南、洮北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5102万元,同比增长56.6%;28013万元,同比增长25.5 %;54288万元,同比增长33.7 %;25201万元,同比增长17.6%。其中我市重点骨干企业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重点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3937万元,同比增长5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14个百分点。吉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公司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80万元,同比增长15%,上半年开发新产品8种,新增产值200万元,大安市汽车靠背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650万元。同比增长13%,这户企业在做好老产品的同时汽车靠背有限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市场。今年企业开发研制的141卡车靠背芯,通过了吉林省机械行业办公室新产品鉴定,今年计划供货20万件,可新增产值150万元。目前己供货2万件,新增产值15(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万元。明胶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4122万元,同比增长14%。制衣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406万元,同比增长81%。采油设备厂、稀土永磁电机、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恒泰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石油机械制造厂、石油钻采机械厂等企业速度和效益增幅都高于去年同期。
二是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好水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76万元,同比增盈321万元,增幅为90%。上缴税金924万元,(不含烟叶公司和白鹅公司)其中:上缴国税844万元,上缴地税80万元。效益增盈居前位的企业分别是吉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明胶股份有限公司、舍力镇亿龙葵花果仁有限责任公司、安广永兴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些企业平均增速30%以上。
三是销售收入增幅明显加快。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328万元,同比增长19.9%。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公司、大安市汽车靠背股份有限公司、吉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明胶股份有限公司、舍力镇亿龙葵花果仁有限责任公司、安广永兴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增幅都达到25%以上,拉动了全市工业当期的销售收入。轴承、靠背、米业加工、明胶等产品市场需求看好,将继续拉动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四是部分行业和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资源产品加工业上半年产值增幅成倍增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271万元,同比增长182.9%,其中大安市安大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94万元,同比增长54%,吉祥米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32万元,是上年产值的5倍。安广镇永兴米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18万元,舍力镇亿龙葵花果仁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7249万元。
总体上看,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保持了稳步的增长,但客观实事求是的分析,还存在许多影响工业经济运行和指标完成的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停产,影响整个工业发展速度至少约10个百分点。如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部门和企业也积极多方招商引资,但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历史欠帐太多,企业破产、国企"双退"没到位。
二是一些小企业生产资金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传统工业企业。如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恒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东亚橡胶厂、稀土永磁电机厂、吉祥米业、宏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例如安广镇新建的稻米加工厂,年生产能力可达到5000吨,产值可达1200万元,况且销售非常好,只是流动资金不足,发展不起来,经市经贸局联系,长春市食品协会何秘书长有意向扶持我市发展绿色米加工,引进真空包装,产值可十倍增长。资金不足主要是历史原因,企业自有资金和可活化资金几乎为零;企业厂房等不动资产大部分在银行抵押,甚至设备也抵押了,无法申请借款。
三是市场不利因素增多。汽车配套企业竞争激烈,我市的汽车靠背有限责任公司产品降价14%以上,全年预计影响利润50万元,省轴承集团大安分公司产品降价5%以上,全年预计影响利润100万元。
四是综合协调和调度工作难度加大。随着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业己私营化,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命令式的指挥调度己基本失去作用,有些民营企业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如经贸局、工业控股公司所属的企业,有些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这些企业报表非常困难,人难找、找了久托不办,加之综合部门人、财、物不足,同时现有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不露富思想,产值、效益低报、不报。
预计全年经济运行走势,从速度上看,虽然部分行和企业因受停产和资金短缺,汽车市场9月份之前仍然处于销售淡季,汽配行业普遍减产,减产势头仍难以遏制,但由于新建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在建项目的投产企业将陆续达产见效,全市工业发展速度仍可保持较快增长。从效益上看,由于产品降价对企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全市工业当期实现利润增幅将要有所回落,但有新建企业的拉动和重点企业实现利润不出现大的波动,工业经济效益仍可保持一定增长。我们经贸局安排全年计划力争完成102000万元,同比增长27.4%。突破历史记录,实现两位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可完成30600万元,同比增长 17.5%,利润总额可完成800万元,同比增长23%。




工作总结之家的半年工作总结频道希望在写作方面解决您的问题,也希望我们的创作和收集整理《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报告》内容给您带来帮助。同时,如您需更多总结范文可以访问“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工作总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