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联考GCT数学考查知识点总结

十月联考GCT数学考查知识点总结。

岁月流转,我们要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了,最后需要写好工作总结,对过去的一段工作体验做总结,能让我们学到很多,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工作总结?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十月联考GCT数学考查知识点总结》,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算数

数的概念和性质,四则运算与运用。

代数

代数等式和不等式的变换和计算。

包括:实数和复数;乘方和开方;代数表达式和因式分解;方程的解法;不等式;数学归纳法,数列;二项式定理,排列,组合和概率等。

几何

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以及多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角度、周长、面积等计算和运用;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体等各种规范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和运用;三角学;以及解析几何方面的知识。

一元微积分

函数及其图形:集合,映射,函数,函数的应用。

极限与连续: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极限的运算法则,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与两个重要极限,连续函数,无穷小和无穷大。

导数与微分:导数的概念,求导法则及基本求导公式,高阶导数,微分。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中值定理,导数的应用。

积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几何应用。

线性代数

行列式:行列式的概念和性质,行列式按行展开定理,行列式的计算。

矩阵:矩阵的概念,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

向量:n维向量,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向量组的秩和矩阵的秩。

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别法则,齐次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特征值问题: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相似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n阶矩阵可化为对角矩阵的条件和方法。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

2.sin260+ cos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3.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4.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5.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6.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8.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初三新开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中考重要考试科目之一。初三同学们要重视中考化学的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以供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高考常考知识点总结: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活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其难度并不大,主要考查的是大家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知识的积累和总结。今天就给大家来总结一下常考的一些知识点。

1、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糖类物质并非都能水解,如单糖。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具有酸性。加碘盐中所加的是kio3,不是ki,也不是i2。可以使淀粉溶液变蓝的是i2,不是ki,也不是kio3。蛋白质为酸性食物,蔬菜水果等为碱性食物。常用的防腐剂有食言、糖、醋,他们也是食品添加剂,防腐剂除了苯甲酸钠、硝酸盐、亚硝酸盐,还有so2也是。

2、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作用,化学名乙酰水杨酸,长期使用出现水杨酸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nahco3溶液。青霉素是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为防止过敏,用药前必须进行皮肤敏感试验。麻黄碱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但易导致神经中枢兴奋,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用的兴奋剂。

3、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2,不是高分子,更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si做光电池。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普通玻璃是na2sio3、casio3和sio2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质,主要成分是sio2。agcl、agbr、agi是光敏性物质,见光易分解,含有agcl、agbr和微量的cuo的玻璃是变色玻璃。制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高温结构陶瓷有氮化硅(si3n4)、氧化铝、碳化硅(sic)和二氧化锆(zro2)。

4、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有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制造室内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家庭烹调和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和尼古丁,装修产生的甲醛、苯及建材中放射性元素氡(rn)等。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等。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化学法又分为混凝法,中和法和沉淀法。海水淡化的方法包括: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2.水的密度:水=1.0103kg/m3=1g/cm3

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

1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

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2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2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7.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2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29.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0.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1.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32.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3.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34.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5.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36.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37.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38.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39.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0.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41.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42.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43.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4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45.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46.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

47.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48.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9.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0.滑轮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越费距离

51.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52.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53.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54.使用机械能省力或省距离(不能同时省),但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机械效率小于1)

55.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错),额外功少,机械效率高(错)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对)

56.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重物不变,减轻动滑轮的重也能提高机械效率)

57.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58.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59.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60.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61.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62.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63.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64.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65.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66.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

67.1m3水的质量是1t,25px3水的质量是1g

68.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69.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70.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71.用电流流向法来判断电路的状态是非常有效的

72.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73.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74.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75.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76.安全电压应低于36v

77.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78.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79.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