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回想起来,在一段时间中,我们会有一些深刻经历了很多 ,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就是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简单阐述,大家晓得总结范文怎么写好吗?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会考的试题一般不是很难,通过率当然也很高,那么化学会考知识点又有什么呢?下面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1. 常见的有机物有: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等。

2.常见的混合物有煤,石油,漂白粉,硬铝、黄铜、钢等合金,氯水,氨水等溶液,胶体。

3.液氯、液氨、冰醋酸属于纯净物。

4. 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等,其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5. 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效应

6.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时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而言,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单质的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7. 升失氧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

8.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9. 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或g.mol-1

10.22.4mol/L的使用条件:①标准状况下(0℃ 101Kpa);②气体。注: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

11.n=m/M;n=V/22.4;n=cmol/L.V(aq)L

12.c(浓溶液)V(浓溶液) = c(稀溶液)V(稀溶液)

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XX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14.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主要仪器:漏斗。

15.蒸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如:乙醇和水的混合物。冷凝管中冷凝水下进上出,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16.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常用四氯化碳,不可使用酒精。

17.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植物油和水。主要仪器:分液漏斗。使用时注意上倒下放。

18.蒸发的主要仪器:蒸发皿。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19.氢氟酸应存放在塑料瓶中,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

20.氢氧化钠溶液在存放时不能使用玻璃塞。

21.金属钠、钾存放在煤油中

22.氯水存放在棕色瓶中

23.托盘天平精确到0.1g,量筒精确到0.1mL。

24.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

25.点燃可燃气体前要验纯。

26.酒精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着火用细沙盖灭

27.离子检验

Cl-:

稀HNO3和Ag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和BaCl2;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Fe3+:

KS溶液,溶液呈红色

Fe2+:

先加KS溶液,再加氯水,先无明显变化,后溶液呈红色,2Fe2++Cl2=2Fe3++2Cl-

NH4+:

NaOH溶液,加热,湿润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 NH4++OH-=NH3+H2O

Na+:

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K+:

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

Al3+:

NaOH溶液至过量,先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

Al3++3OH-=Al(OH)3,Al(OH)3+OH= AlO2+2H2O

28.钠是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9.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供氧剂。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 、ca2 、mg2 、ag 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 、fe2 、ag 、al3 、zn2 、cu2 、fe3 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 与cl-,fe2 与s2-、ca2 与po43-、ag 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 等与h 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 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 、al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 3al3 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 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 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 so32- 6h =3s↓ 3h2o反应不能共在。h 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 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 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 、fe3 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 与 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 )、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 或oh-=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 ,fe2 ,cu2 ,fe(scn)2 。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 2h =s↓ so2↑ 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 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 、no3-、h 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 )共存。

如hco3- oh-=co32- 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 h =co2↑ h2o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 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

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

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

(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

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

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

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N2+2CO2

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

混凝 沉降过滤 活性碳吸附池除味 杀菌消毒

明矾---目的:净水 原理: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 沉降

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

原理:吸附性

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强氧化性)

二、 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 化学方法 中和法 氧化还原 法沉淀法

(1)中和法 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 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 (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

(3)沉淀法 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 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 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 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一、人体必须元素

常见微量元素

Ca :乳制品 Mg:蔬菜和动物内脏 p:鱼类 F:茶叶 Fe:紫菜 Cu:葡萄干 硒:肉类

1. 加碘盐与补碘

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 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

2、 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症状:贫血,儿童缺铁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补治措施:

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

②口服补铁剂

③铁强化酱油

3、龋齿与含氟牙膏

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

机理:

Ca5(pO4)3OH(s) ==5Ca2+(aq)+3pO43-(aq)+OH-(aq)

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 、pO43-更稳定的Ca5(pO4)3F。

4、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

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等,黄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含锌也较多。

(1) 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

第二单元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一、 糖类

(1)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二糖以及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 葡萄糖

二、油脂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三、蛋白质

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a氨基酸 通式

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 +水溶解

(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不可逆

4、8种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在食物中补给

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

缺少 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等眼疾。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

3、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

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

化学性质小结:

(1)还原性(将I2、Fe3+还原)

(2)加成反应 (3)酯化反应

(4)遇热易分解

第三单元 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 发色剂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不能过量食用)

(2)调味剂

(3)疏松剂 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揉制面团时放入小苏打)

(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

第四单元 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1、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

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

2、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主要成份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3、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灭某些微生物。常用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

二、安全用药

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 非处方药(0TC) 拒绝毒品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1、Al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 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 2Al+ 3CuSO4==Al2 (SO4)3+ 3Cu

(3)与碱反应 2Al+2NaOH+2H2O==NaAlO2+3H2

(4)常温下与浓硫酸 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 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

2、 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 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 Fe2+Fe(OH)2Fe(OH)3Fe2O3X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

② 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 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

1、 陶瓷:原料黏土(主要成分硅酸盐)

2、 玻璃:原料石英砂、纯碱(碳酸钠)、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

设备熔炉

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化学仪器、有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

3、 水泥:原料黏土、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

设备回转窑

可用石膏(二水合硫酸钙)调解水硬性

钢筋混凝土成分:水泥、沙、碎石、水按比例混合

二、 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

1、 光导纤维的好处:容量大、传速快、省金属

2、 新型陶瓷: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

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

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一、 塑料

1、 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如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缩聚反应(如制酚醛树脂)

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该用聚乙烯

不粘锅内壁涂敷的是聚四氟乙烯

2、 单体:用来制备聚合物的物质,两种以上单体间的加聚反应就是共聚反应。

二、 纤维

1、 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

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

2、 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的加工,如粘胶纤维)

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

三、 橡胶

1、 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

硫化橡胶,当中含有二硫键,使线形分子转变为体型网状分子,有弹性且不易变形。

2、 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四、 功能高分子材料

种类很多,如高吸水性材料,可用于制作纸尿布、农林业保水剂、石油化工脱水剂

五、 复合材料

1、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原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玻璃钢

2、 组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材料

第四单元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O MgO Fe2O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aO K2O CaO 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

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三、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

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四、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其中:氧化铁Fe2O3中铁为正三价,氧化亚铁FeO中铁为正二价,而四氧化三铁Fe3O4是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Fe2O3FeO)

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第五单元

一、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

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

重要知识点有: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

2.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共存问题。

四、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

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特别注意的是高考关注的日常生活、新技术内容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还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与化学实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知识伴随在一起。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理综命题的热点之一。

电解原理包括判断电解池、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两极区溶液的pH变化;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的有关计算。命题特点与化学其它内容综合,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学科间综合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化学必会知识点总结:酸、碱、盐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 脱水性强氧化性 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

(4)碱 + 酸 盐 + 水

(5)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Cl-AgNO3 及HNO3SO42-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CO32-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CaO +H2O== Ca(OH)2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

(3)酸+碱 盐+水

(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CuO +H2O

2Fe(OH)3 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

pH5.6的雨水为酸雨

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7

(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 金属==盐 + 氢气

例:2HCl+Fe=FeCl2+H2

(4) 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 +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

(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例:H2SO4+BaCl2=2HCl+BaSO4

(6)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例:2HCl+Cu(OH)2=CuCl2+2H2O

初中化学酸碱盐的复习及重点题型解析

在各省市中卷的命题中,无不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考察作为重中之重。其题型之多变化之大,对于同学们来讲确有千头万绪、力不从心之感。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有关酸碱盐的复习,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助益。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定义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CO2+H2O== H2CO3SO2+H2O== H2SO3SO3+H2O== H2SO4(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Na2O +H2O== 2NaOHK2O +H2O== 2KOHBaO +H2O== Ba(OH)2CaO +H2O== Ca(OH)2(2) 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CO2 +Ca(OH)2== CaCO3+H2O(不是复分解反应)(2) 碱性氧化物+酸 盐+水Fe2O3+6HCl== 2FeCl3+3H2O

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

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

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

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如:

(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

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

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现以上规律中有很多是有 规矩 有条件的。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归纳如下:

例如:写出下列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