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二)。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来不及停留,我们也成为了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在经历过这段时间的磨砺后就可以总结一下。通过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可以避免失误,工作更加顺利。好的工作总结应该怎么写吗?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2020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二),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州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抢抓机遇谋发展,用好政策保民生,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20xx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情况
(一)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1、就业与再就业。今年,我县新增城镇就业4081人,完成州定任务的132%,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059人,完成任务的121%,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78人,完成任务的128%;扶持创业237人完成任务的148%;对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动态就业援助;职业培训7707人,完成任务的104%,其中:企业职工培训2815人,完成任务的100.5%,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161人,完成任务的101%;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643户,完成任务的103%。职业技能鉴定1926人,完成107%,取证人数1568,完成104%。
2、社会保障。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700人,完成100%,征缴基金5025万元,完成任务的337 %;失业保险新增参保856人,完成任务的122%,征缴基金168.3万元,完成任务的168.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821人,完成任务的 101 %,征缴基金2225万元,完成任务的247%;工伤保险新增参保3745人,完成任务的101 %,征缴基金108万元,完成任务的143 %;生育保险新增参保509人,完成任务的102 %,征缴基金130万元,完成任务的21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累计登记参保64000人,完成任务的100 %,累积征缴基金711万元(其中包含**年度累积数577万元,合计累积1288万元),完成任务的134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年末参保12366人,完成任务的105%,征缴基金5619万元,完成任务的192%。
3、劳动维权。今年来,共处理各种劳动纠纷140余起,涉及劳动者3729人,金额1000余万元,其中为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216.8万元。为10余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养老、医疗、工伤等劳动保障服务,实行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企业联系制度,确保了劳动关系的总体和谐。
4、争资上项。20xx年,我局共上争资金达6070.71万元。今年,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劳动保障部门多次跑州赴省,费尽心力,终获成功,龙山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
(二)工作亮点及做法。
1、突出政策落实,促进就业稳定增长 。一是落实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我县全面落实省州关于就业工作的六大新政,结合县里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等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今年以来,共帮助1074名农民工实现了转移就业,50名高校毕业生走上了特岗教师岗位。对接纳返乡农民工就业较多的土家巧手公司、升发服装公司兑现了近20万元企业用工补贴资金。组织实施了重点工程就业服务计划,对吸纳返乡农民工较多的龙山远大路桥公司、龙山龙元水利水电公司兑现了工伤保险补贴资金4.4万元。正在积极组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0万元。新开发了城区治安巡逻员、交通劝导员、城市小广告清洗员等公益性工作岗位共418个。二是大力开展有特色的职业培训。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结合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开展了焊工、计算机、机绣、服装缝纫、酒店服务、驾驶、烹饪等多个专业培训。把培训延伸到乡镇,对洗车河镇96名农民工进行了腐乳制作技能培训,有效加快了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同时,多方筹资300多万元建设了技能培训大楼,建成了多媒体教学室、电工操作实验室等,为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积极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开展了 “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会”等活动,提供岗位信息3000余个。在稳固现有的转移就业基地的同时,加强与xx、xx、xx、上海等地用工企业的劳务协作关系,先后与xx、深圳等多个用工企业达成了就业安置协议。先后向县外就业安置基地输送劳务人员1891人。四是切实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为了夯实社会就业保障基础,把社会就业保障服务延伸到基层,我县逐步建立健全了县-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社会保障服务管理体系。
2、突出城乡统筹,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争取成功。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艰苦的争取工作,我县终获试点,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开展使得我县农民的养老问题实现了“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根本性转变。试点启动后,我县每年可获得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000余万元。全面推行新农保,我县比州内其它县市已先行一步,这将为我县经济加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目前我县为实现“12月底前实现参保缴费、补贴到账、养老金到折、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领钱的目标任务,并要将全县16-59周岁间的参保对象的50%纳入保障范围”的近期工作目标开展扎实的工作。
二是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xx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为社会养老保障实现全覆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xx年已有123人参保,其中82人人办理了退休手续,享受了养老待遇现,已征缴养老基金444万元。
三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不断规范。建立健全了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督为主,财政监督、审计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确保了基金不被挤占挪用。
四是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认真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工作,20xx年全县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突破 900元;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医药费报销比例,降低了缴费费率。
3、突出劳动维权,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用政策宣传来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通过《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就业促进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群众依法合理维权意识与日俱增。二是用执法开展来保障劳动者权益。对有问题的用人单位实行重点监督,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对投诉来的劳动者实行案件有登记,件件有结案。三是用强化服务来化解劳资纠纷。今年以来,推行了现场工作法,改被动执法为主动提供劳动法律法规服务,实行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企业联系制度,既服务了企业和群众,又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
4、突出争资工作,确保我县社会保障能力逐步提高。为了促进我县就业再就业形势的稳定和社保养老金的按时发放,逐步提高我县的社会保障水平,今年来,我们高度重视争资工作,加强了对该工作的领导,一把手负总责,亲自赴州跑省,争资实现了新突破,达6070.71万元。
转贴于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202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县社会保障工作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局上下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社会保险扩面完成情况。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文 秘 家 园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本着“低门槛,广覆盖,以工伤促养老“的原则,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扩面工作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了市达目标,全年完成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扩面人数1858人,养老保险完成市达目标任务1613人的115.19%;完成失业保险市达任务355人的523.38%。工伤保险完成了市目标23779人,其中高风险行业8700人。
2、各项基金征缴情况。全年征收养老保险费6502.95万元,其中清欠2467.92万元;征收失业保险费544.2万元;工伤保险费58万元。全年为4437名离退休人员支付离退休金3303.8万元,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436.7万元;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22.7万元,基金结余35.3万元。
3、“金保工程”。今年我们对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项目、建帐、对帐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在个人帐户和管理工作中,我们以“三险合一”业务管理软件为基础,结合“金保工程”数据整合工作,夯实了社会保险各项基础业务管理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县共有参保职工25276人,建立个人帐户25276人,建帐率达100%,记录正确率100%,项目内容完整率90%,“金保工程”数所做到了按时上传,上传率100%。
4、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首先,对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工作,我们严格要求,认真审核,每月10日及时准确地向税务部门提供各单位各项保险费应征数额。对于企业登记、申报及变更登记全部建立了文字档案,达到了规范化管理。另外,制定了各项保险工作流程,统一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5、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推动我县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本养“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不断研究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投资40多万元建设了平米的社会保障业务大厅,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实现了面对面的办公,提高了各项工作的透明度;第二,为方便个人缴费,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推行了“银行代征”缴费办法。参保者只需到我局签订缴费协议,凭我局开据的开户通知,到指定的银行开户存款缴费即可。每月由很行直接向我局帐户划拨,避免了个人缴费来回奔波,为职工个人缴费提供了方便;第三,我们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开发了工伤职工医疗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审核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防止了基金的流失。
6、积极参与企业改制。本着“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原则,按政策及时核定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并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列入第一偿还顺序,保证了各项保险费的征缴,维护了职工利益,推动了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缺乏有力的具体政策,约束机制不健全。
2、社会保险宣传的氛围不够浓厚,缺乏深度和广度。
3、各项业务软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由于企业改制,参保人员流失严重。
5、部分打工人员维权意识淡薄。
6、各乡镇、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有待于加强。
2020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劳动保障厅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落实执政为民为核心,以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想大局谋全局,围绕发展促就业,围绕稳定抓确保,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拓宽新思路,研究新举措,真心为民办实事,多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劳动保障事业呈现创新发展的局面。全市新增就业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人,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分别完成省目标的%%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低于省控制目标近个百分点;新增劳务输出.万人,完成省目标的%,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亿元;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为重点的各类培训总计.万人,职业技能鉴定人,完成省目标%。全市各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职工.万人,提前两个月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确保了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名失业人员救济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保障了.万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并为.万名特困职工提供了生活救助。主动监察用人单位户,涉及职工万人,受理群众举报案件起,劳动争议案件起,结案率分别为.%和. %,依法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全市劳动保障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首次被省劳动保障厅评为全省先进集体,市委以《万事民为先》为题印发了劳动保障工作成效,各项工作受到市级以上表彰次,一些企业和群众送来表扬信和镜匾多个。
一突出民生之本,体现*特色,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了再就业责任制。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民生之本富民之举党委政府之责来抓,摆上了更加突出位置,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将新增就业岗位等五项再就业工作目标作为对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签订了责任书,年终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先后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次召开了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建立了再就业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目标考核督导检查宣传咨询等五项制度,召开再就业联席会议次,开展了次全市性的再就业政策和工作落实情况大检查,并把再就业工作列入了年终行风评比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强势推进。
结合*实际,在全省率先出台和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政策。为使再就业政策体现民意符合市情突出特色,先后次对下岗失业人员及其技能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央和省的政策,突出第一要务,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愿意和需求,深思细谋,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数易其稿,以市委市政府承发[]号文件形式出台了促进再就业的实施意见,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出台相应文件件,确立了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并举的战略和绿色就业工作思路,开通了八条具有*特色的就业渠道,实施了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就业服务等项扶持政策,既全面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的政策,又突出了*实际富有创新,形成了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做到就业增长点在哪里,政策就支持到哪里,就业服务就跟到哪里,工作网络就延伸到哪里。同时出台了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用于再就业的政策,加大了再就业资金投入,今年全市列入财政预算的再就业资金.万元,达到了递增%的要求。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个,办证率.%。有名下岗失业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办理了个体营业执照,免收行政性收费.万元,为人减免税收.万元,有人享受小额贷款万元;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服务型商贸型企业有人享受税收减免.万元人享受社保补贴.万元;全市共有人享受社保补贴.万元,有人享受岗位补贴.万元,有人享受免费培训.万元,有人享受免费职业介绍.万元,还有人享受其他免费.万元。各项再就业政策得到积极认真的贯彻落实。
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突出抓好绿色就业和岗位援助。为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我市以开发就业岗位为核心,以帮助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开展再就业帮扶和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于今年月份在全市启动了再就业援助工程,先后制定下发了《*市再就业援助工程实施方案》《开展对口帮扶和党员帮扶活动的意见》《开展企业家手拉手岗位援助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共制定了项援助措施,把真心为民服务体现在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和成效上。一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实施岗位援助。开辟绿色就业渠道,安置了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中在市区组建两支下岗职工造林绿化队,安置人,已植树.万棵;动员下岗失业人员承包荒山从事食用菌栽培奶牛饲养蔬菜大棚等安置了多人,成为我市扩大就业的一大特色,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中央电视台某省电视台某省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开发后勤保障城市环卫社区服务治安巡逻社会公德监督员社区劳动保障协助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个,主要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人,其中""人员人;依靠执法监察手段清理非法用工腾空就业岗位个,开展企业手拉手岗位援助活动提供就业岗位个;依托民营经济发展新增就业岗位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人;鼓励灵活就业新增就业岗位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人。同时,结合*实际,在项目建设上,做到与扩大就业"三同时",把冶金食品轻纺建材医药机电能源等七大产业作为主攻领域,创造了一批就业岗位; 在发展旅游服务业上,通过加强基础建设改善旅游环境等,使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广泛开展了再就业帮扶活动。市直确定了个党政机关经济部门对口帮扶个下岗职工较多的市属企业,动员多名党员开展了"一帮一"帮扶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和就业援助。共帮助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人;使名合同制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进入失业保险;为特困职工捐款捐物价值万多元,助学人;市劳动保障局帮助麻纺厂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市国税局开展了"六个一"活动,介绍就业人,提供就业信息条,帮扶特困职工人,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起;地税局为帮扶单位减免税款万元,与名特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盘活资金余万元,为人减免营业税.万元,为人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万元;市建行为帮扶单位拨离所欠贷款万元。平泉县把家文明单位与名下岗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宽城县着力帮扶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各县区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均已取得明显的帮扶成效,形成了全社会抓帮扶促就业的新局面。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市本级新购置了平米的劳动力市场营业大厅,建立了信息网络发布系统,实行开放式办公;各级公共职介机构普遍实行了"一站式"服务或"一条龙"办公,定期举办下岗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我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达到了新水平,今年通过劳动力市场安置下岗失业人,完成目标%;新发展社区就业实体个,新增劳服企业服务型企业及生产自救基地个,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人,完成目标的%。再就业援助工程已成为我市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载体。
统筹城乡就业,大力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化。把劳务输出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确定了"扩大京津等周边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西部开发地区的输出渠道和规模,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和境外就业领域,着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工作思路,非典疫情前,我市累计输出万人次,其中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达到万人,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针对"非典"疫情的影响,积极应对,早做准备超前谋划,确立了劳务输出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作出了"抓市场抓培训抓有序输出"的安排部署,发出了致各县区长的一封信,并通过调研,提出了《关于推进对京劳务输出工作的调查报告》,市委市政府予以印发。某省解除非典疫情后,抢抓商机,抢占市场,立即开展了京承劳务合作洽谈月活动,取得了新建个劳务协作单位签订.万协议用工的好成绩,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头条予以报道。今年通过抓储备培训抓有序输出抓劳务协作抓就地转移抓返乡创业等措施,加快了劳务输出产业化步伐,起草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草案,将以市委市政府文件下发。我市劳务输出工作实现了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在受非典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取得了新成绩,全市新增劳务输出.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次,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和%,通过劳务输出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亿元,有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再就业。
大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突出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把职业培训提高到加快新型工业发展的高度,纳入促进就业的大局中,在全市启动了技能振兴行动和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三项制度,职业培训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今年共培训企业在职职工人,完成全年目标.%,比上年增长%;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人,完成全年目标.%;考核高级工人,考评技师人占鉴定人数的.%,其中高级技师人,壮大了我市技能人才队伍;举办了次职业技能大赛,其中汽车修理大赛获全省团体二等奖技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全省团体第三名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全省团体第一名,形成了重视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技校招生走出"低谷",共招生人,完成全年任务的%,*技工学校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填补了我市的空白。特别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和技能状况,分期分批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免费培训,新开辟了保健按摩美容美发烹饪面点等十几个专业,共培训下岗职工人,培训失业人员 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和%;制定下发了《*市创业培训实施方案》,启动了创业培训,成立了专家咨询机构,举办了首期培训班,培训人,已有人办理了营业执照,受到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积极探索培训与就业一体化的路子,成立了创业社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绿色保健按摩中心已安置人。同时培训农民工人次,职业学校就业前训练人,非国有企业劳动就业培训人,分别完成省目标.%%和%;对个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年检,完成了个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二狠抓保险扩面,巩固"两个确保",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采取综合措施,社会保险扩面势头强劲,成效显著。始终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作为一项为广大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依靠法制监督行政制约制度规范宣传引导等综合措施,强力推进扩面。今年全市各项保险新增参保职工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新增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新增人,医疗保险新增人,失业保险新增人,工伤保险新增人,都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在国有集体企业职工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参保人数保持上升势头,增收各项保险费万元。一是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在对各项社会保险扩面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以市政府承市政[]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 覆盖面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扩面重点,制定了保险扩面一系列政策措施。月份在全市组织开展社会保险扩面专项活动,月份召开全市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工作会议,集中力量攻关。二是强化法制监督依法扩面。紧紧抓住社会保险登记缴费申报和执法监督三个环节,对已纳入参保范围但拒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申报缴费的单位,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和个体私营企业,依法进行整改和处罚,强制参保,今年通过监察手段使家单位的人参加了养老失业保险。三是继续实行各类评优评先社会保险"一票否决制"。对不依法参保和不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不能评优评先,单位法人代表不能评为各先进和劳动模范,不得兑现目标奖和年新奖。仅此一项措施,新增参保职工人(医保人失业人),增收保险费.万元(养老万医保.万失业.万)。四是把扩面与防止参保人员流失和中断缴费结合起来,做好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对全市"断保"情况进行了调研,查出断保人,并实施了恢复中断缴费工程。对出中心的下岗职工,实行养老保险"告知"制度,提醒他们及时接续保.险关系;对实现再就业或继续缴费的,落实保险补贴政策。保险经办机构及时为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的职工接续保险关系,对无力缴费的,妥善保存其保险关系。同时建立企业缴费公示制度,提高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今年共为人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职工的参保意识。月份开展了社会保险扩面宣传月活动,重点宣传《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某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和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政策规定,印制了《劳动保障政策知识问答》《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提纲》《城镇个体劳动者养老保险知识问答》《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提纲》《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提纲》《失业保险政策问答》等宣传材料,向社会广泛发放。月日,全市统一行动,集中开展了宣传日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万多份,接受咨询余人。六是市政府建立了社会保险扩面激励机制。对没有完成扩面目标任务而出现基金缺口的县区,市里不予基金调剂,由此而影响社会稳定的,追究有关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设立奖励资金,对劳动保障部门通过稽核审查和实行"一票否决"取得明显成效的,予以奖励。政府每季度对扩面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年终对扩面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多方筹集资金,两个确保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得到全面落实,维护了社会稳定。始终把巩固两个确保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措施,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扩面征资金保发放上。全市筹集征缴各项社保资金.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亿元(再就业资金万元,养老保险金万元),确保了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按时足额发放和社会保险费的足额代缴,为名失业人员发放救济金万元,为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万元,发放率均达%,两个确保没有发生新的拖欠。特别是在"两节""两会"以及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顺延执行原来的过渡性保障办法,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全省率先出台困难群体生活救助政策,并扩大保障范围,今年共救助了.万人。征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万元,为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万元;征收基本医疗保险费.万元,支出.万元,确保了.万名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征收工伤保险金万元,支出万元,为人落实了工伤待遇。
适应经济形势,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成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柱。养老保险方面,全市已有个企业的人和个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参保。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越来越多的实际,借鉴成都的经验,制定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从事个体经营及自谋职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草案)》,待进一步论证后提交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建筑行业社会保险基金征集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市政府予以印发,共征收建筑业养老保险费.万元;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的原则,大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以市委办市政府办承办字[]号文件出台了《*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有名退休人员实行了社会化管理,其中进社区人,比率分别达到%和%;从*实际出发,研究政策,用足用好,破解企业改革难题,先后解决了丝绸厂等家国有企业和电子三厂等家集体企业名职工的提前退休和养老问题,减轻了政府压力,促进了企业改制破产顺利进行;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个人帐户建帐率达到%;认真查处冒领养老金现象,建立了离退休人员指纹身份鉴定系统,采集指纹人(其中企业人机关事业单位人),并出台了《清查冒领养老金奖励办法》,全年共查处冒领事件起人,减少基金损失万元;为名离休人员和名建国前老工人调整了基本养老金待遇;全年共审批退休人,接续工龄人。医疗保险方面,全市已有名职工参保。 根据运行情况,对医保政策进行了两次调整,降低了统筹金起付标准,提高了最高支付限额,建立了连续参保激励机制,规范了门诊特殊病种门诊慢性病种的管理,出台了过渡性的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学习考察外地经验,研究制定了《*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关于在企业改革破产改制中做好医疗保险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原则通过,实施后可以使灵活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险这个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加强定点单位监管,强化"三率"控制,细化协议内容,建立了准入控制平等竞争和末位淘汰制度,并对全市家定点医疗机构和家定点零售药店进行了年审,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服务。失业保险 方面,全市已有个单位的人参保。重新修定了接收失业人员的程序和办法,确保了名失业人员"无障碍"进入失业保险,享受保险待遇;积极帮助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解决了原第一糖酒公司寿王坟铜矿和丝绸厂等企业名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未进失业保险的遗留问题,并落实了待遇;参与了家改制破产企业的方案审定职工安置和接收失业人员等工作,使解除关系人员及时得到失业保障;为万人录入个人缴费记录,录入比率达到%,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工伤保险方面,全市已有家企业的名职工参保,覆盖面达到%;从今年开始调整了工伤保险费率,已有个单位实行浮动费率,增收基金.万元;加强定点医院管理,与定点单位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并进行了考核;建立了严格的工伤费用支付审批制度,防止工伤保险基金的流失;《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后,集中开展了专项宣传活动,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全年认定工伤人,审批旧伤复发人,审批报销工伤医疗费人;召开次鉴定会,评定伤残等级人申请病退人员人。农村养老保险方面,全市新增参保人,参保总数达到.万人,征收保费.万元,为人支付保费.万元;清收违规基金万元,市级管理的上划基金万元;制定农保工作七项制度,全市农保工作实现了规章制度缴费标准宣传口径操作规程"四统一",并全面开展了整顿规范验收,开始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积极开展新业务试点,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把村干部乡村企业从业人员劳务输出人员纳入了试点范围,已有名村干部参保。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工作,以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为重点,采取重点稽核和日常稽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市家参保单位进行了检查,涉及在职职工.万人离退休职工.万人,共查处少报漏报各项社会保险费万元。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对社会保障资金年决算和年预算进行了审核,研究制定了《清收变现企业资产抵补社会保险资金的实施办法》,定期对社会保障资金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预警机制,并公布了社会保险基金举报监督电话。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研究制定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项制度,规范了财务管理,月份和月份两次对社保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年度基金的收支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往来帐目等情况进行了审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确保各项保障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三强化执法监察,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收到显著成效
多种形式开展监察执法活动,各种侵权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纠正。全年共检查用人单位户,涉及职工.万人,为人追发工资.万元,督促参加社会保险个单位共人,督促个单位为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万元,为人补签了劳动合同,为人清退风险抵押金万元。一是全面开展了劳动保障年度审查工作。采取用人单位自查与劳动保障部门审查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招收使用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女职工未成年工劳动保护劳动者工作和休息休假时间劳动者工资报酬支付参加社会保险和缴费情况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对全市所有用人单位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共审查用人单位户,覆盖率达到%。二是开展专项执法活动。重点围绕欠缴社会保险费无故拖欠工资不遵守劳动合同非法职介等侵权行为,加大监察力度,并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筑业用工社会保险稽核执行情况等五个专项执法检查。特别是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于年初和年末两次开展专项检查,加大了对建筑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力度,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责令限期补发,不能立即补发的责令制定清欠计划分期补发,对逾期拒不支付的和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按规定进行用工备案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共为名农民工追回工资.万元。三是加大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规范了举报立案整改处罚等工作程序,共受理群众举报件,立案处理件,结案件,结案率.%。
加大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工作,劳动保障领域矛盾纠纷和争议得到及时化解。在全市开展了仲裁办案质量年活动,制定了办案质量文书规范制度建设硬件设施案卷文档五项考核标准,建立了例会疑难案件会审监督回避回访考核公开错案追究八项制度,对重大争议案件发挥三方协调机制共同审理,保证了劳动争议处理的快捷公正公开。全年受理劳动争议起,立案处理件,结案件,结案率.%。鉴证劳动合同余份,指导个企业完善了厂规厂纪。将劳动争议纠纷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介入,围绕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群体事件的处理,妥善处理了寿王坟涝洼滩挂车厂织染厂等余起集体*和群体事件。完善*接待制度,规定了接待程序接待责任处理期限和责任追究等事项,建立了局长接待*制度,全年接待处理来信来访多件,涉及职工.万人次,其中集体访起,涉及职工人次,都得到妥善处理。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次,及时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稳定。同时在企业破产改制中,严把政策关,审核企业破产改革职工安置方案个,提出修改意见多家,维护了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
认真落实企业工资政策,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按时发布了年*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信息,与工资指导线一并成为企业确定职工工资的重要依据。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运作,提高质量,完善审查程序,搞好政策咨询和督导服务,积极构建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全市实行工资集体协商试点企业达到户,涉及职工人。积极推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审批兑现了户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工资 收入,审批率达到%。完善《工资总额使用手册》管理,健全了企业工资帐户和台帐,将《手册》使用范围扩大到民营企业,并与社会保险缴费挂钩,有户企业使用《手册》,使用率达到%。在户企业实行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其中有户企业进行了岗位工资制试点。严格执行工资支付规定,督促企业为人补发拖欠工资.亿元。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户,检查面.%,达到目标要求。实行工效挂钩和工资总额包干的企业户,调控面达到%。
依法规范劳动关系,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率明显提高。全市普遍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度,已覆盖人,覆盖率达到.%,其中非公有制单位覆盖人,覆盖率达到.%,同比增长%。积极推进集体合同签订工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的实施意见》,全市实行集体合同的单位户,涉及职工人,同比增长%。完善了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今年由市总工会主持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同时适应灵活就业发展的需要,出台了我市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规范了非全日制劳动用工行为。
加大劳动保障宣传力度,形成了浓厚的氛围。开展了再就业政策社会保险扩面劳动保障法制工伤保险条例等大规模专项宣传活动次。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在电台开办了"劳动保障专栏",已发稿条;中央电视台播发条《劳动保障报》登稿篇,《某省日报》登稿篇,某省电视台播发条,*日报登稿篇,*晚报登稿篇,电视台播发条。加大政务信息工作力度,共上报政务信息期共条,省委采用条,省政府采用条,市委采用条,市政府采用条,省劳动保障厅采用条。
大力推进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新提高。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共培训人,并对全市劳动保障执法人员进行了换证年检考试。建立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规范了种执法文书,在全市开展了文明执法规范服务活动。从政府有关部门工青妇组织新闻单位和企业聘请了名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全年受理行政复议件行政诉讼件;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件,满意率%。
四构建社区平台,推进金保工程,劳动保障管理服务迈上新台阶
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全部建立。按照省厅要求,于今年上半采取调度通报督查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推进工作。市和个县区已全部将过去分散设置的就业服务机构整合为就业服务局,全市已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个,配备工作人员人,聘用社区协助员人,劳动保障机构平台从无到有,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工作"六到位"。依托这个平台,进一步转变职能,确定了"行政职能强化服务职能下划精减上层充实基层宣传进社区培训进社区服务到社区"的思路,并对各项服务职能进行了清理,下放到各级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事务站,使劳动保障工作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搞好服务。
金保工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按照国家和省"金保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市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信息中心,配备名工作人员。制定了《年度信息化工作总体安排》和《*市金保工程实施规划》,月份向市计委报送了《*市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月份向省厅报送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建成市局内部局域网,开通了*劳动保障网站,设有专门机房,年底实现了与省联网,并制定了《局域网管理办法》,规范了信息资源的管理。同时比照《某省省养老保险交换数据库基本项目指标规范》,对养老保险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排查。
劳动保障统计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为重点,着力提高统计工作的效能。及时发布了《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快报》,按时完成了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撰写统计分析两篇。扩大统计软件的使用范围,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和统计资料的使用效果。出台了我市劳动保障统计管理办法和统计基础数据会审办法,统一了统计口径,并将统计调查范围扩大到民营企业,统计工作进入社区。
五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干部队伍和机关建设得到大力加强
坚持换位思考,想民爱民为民的正气正在形成。在"树讲求"活动中,组织干部职工根据各自的服务对象进行换位思考,感受服务对象的心态想法和要求,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尽可能让群众满意;同时引导干部职工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协调关系上换位思考,加深理解增进友谊爱护团结,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了协商共事的良好局面。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学习教育,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履行职责能力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一是抓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重点,兴起新的学习高潮,月份召开了"三个代表"学习体会交流会。着力抓好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集中开展了民主集中制学习教育活动;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以后,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劳动保障部门怎么办党员干部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市委赵文鹤书记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二是深入开展了服务群众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办事公道诚实守信等八个专题教育,-月开展了以学习"两个务必"和郑培民先进事迹为重点的"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月份开展了以李真案件为鉴的警示教育活动月,在干部职工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三是抓好劳动保障理论和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教育,重点学习《领导干部 社会保障知识读本》《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以及新出台的再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政策新颁布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与某省大学联合举办了劳动保障专业专本科学历教育,全系统有人参加,部分职工还参加了其他形式的学历教育。全局学习氛围浓厚。
规范从政行为,机关作风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春节过后,集中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职工中存在的协商共事差全局观念差以及不够团结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为做好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做到职工有行为规范工作有制度规范运转有程序规范。实现了机关管理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的转变。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年初与各科室各单位各县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了严格考核,并按政绩兑现奖惩,激发了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的干劲和积极性。二是坚持对科级干部实行轮岗交流对副科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的管理办法,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奖勤罚懒的机制。今年对个副科级职位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理论业务考试竞职演讲群众测评和党组考察研究等程序,充分体现了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干部职工服气,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强化督查工作,实行季度分析工作通报督促检查周一局长碰头会等项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四是实行了首问接待制,在局办公楼设置了首问接待席,每天安排一名干部轮流值班,为办事人员提供全程服务,对涉及企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坚持马上办热心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减化程序,改进服务。五是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向社会作出了六项承诺,公开了项具体事项,并将办事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纪律等统一公开上墙,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征求意见卡和举办信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六是推行规范化办公。在各窗口单位设立了监督台,规范了文明用语和忌语;在劳动力市场营业大厅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发布系统,实行一条龙办公,特别是办公楼局域网的开通,实现了政策信息网上发布,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化程度。七是完善监督机制。在局内设置了个投诉举报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在社会上聘请了名监督员,不定期组织暗访和座谈;在办公楼一楼设置了"征求意见卡",由办事人员添写,对机关工作人员做出评价。对举报情况随时进行通报,对群众意见较多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直至纪律处分。八是强化调研工作,做到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年初抽调名干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市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全面调研,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再就业政策和措施。建立了干部下访制度,全局职工深入多家企业下访余人次,解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再就业等方面问题余条。组织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社区乡村调研,共走访了特困户重点户家,召开座谈会余个,使领导干部真正了解下情,体恤民意,增强了为民办事的意识和领导才能。
坚持标本兼治,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齐抓共管保证成效的新局面。制定下发了《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廉政准则》《劳动保障系统创建"三优"文明窗口标准》和《行风建设工作标准》,开展了"七项基本规范"教育,规范了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行为。加大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力度,重点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杜绝了权力腐败现象;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按要求进入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没有乱收费现象;强化事前监督,成立了采购监督管理小组,实施统一采购和监管制度,对支出较大的装修工程网络建设等项目都是通过市政府采购中心实行公开招标确定的。一年来没有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同心协力战"非典",干部职工表现出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强大的凝聚力。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切实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安排部署,精心安排,缜密部署,强化责任,严肃纪律,先后下发了多个文件,制定了十个方面的防控措施,建立了强有力的防控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和领导干部,把防治非典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与党组保持一致,服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加强局机关和职工自身防护的同时,坚守岗位,不忘工作,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巡视和报告制度,对技工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将农民工和劳务输出人员作为重点纳入统一的防治范围进行管理,做好"非典"病人和疑似患者的工资支付工作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防非斗争的重大胜利。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单一年龄偏大的特点,再就业工作的难度明显增大,各项再就业政策的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确保发放的形势严峻,医疗保险上遇到了优势企业不愿参保困难企业无力参保的问题,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险范围,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任务繁重。三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短缺,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维权任务日益繁重,不签订劳动合同和拖欠工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劳动争议案件群体性事件和*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细致的原因。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研究和探索,坚持用改革和发 展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主要经验和体会。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遇到了没有预料的困难,取得了超出预料的成绩。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落实"三个代表",我们责任重大,不能懈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的压力很大,要把压力变动力,创新思路求突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意义重大,利于发展稳定,要保障生活维好权。我们的经验和体会主要是:第一,必须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全社会协调联动,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三,必须始终坚持第一要务,在全市经济大局中谋划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保障工作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第四,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争先创优的业绩不断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实现新跨越。第五,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全局的团结,自觉同不团结的行为作斗争,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维护全局的团结。第六,始终坚持换位思考,转变作风,靠良好的作风树立形象让过硬的作风树立品牌。这六条基本经验,是我们今后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务必要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只要我们坚持好这六条基本经验,我们今后的劳动保障事业会无往而不胜。
202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工作总结
市失业人员和就业难群体主要集中在*市区,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据统计,1998下半内以来,市区共产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693人,这些人员绝大多数是年龄偏大的就业难人员;20xx年,市区共产生城镇失业人员25168人,占全市当年失业人员总数的60%,其中结转20xx年7652人,当年新产生17516人。在当年新产生的失业人员中,由就业转失业的14137人,占当年新产生失业人员总数的82%,这些人员绝大多数是就业难人员。为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近年来,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市区下岗失业就业难人员办实事,采取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将下岗失业人员的管理融于日常的就业服务工作之中,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促进就业难人员再就业。到20xx年底,*市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1693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全部分流出中心得到安置。20xx年全年,我们通过促进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方式,使市区17932名失业人员成功实现就业,当年就业率达71.2%,其中就业难人员再就业达10759人,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将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管理与职业介绍再就业援助有机结合,搞活劳动力市场,促使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针对相当部分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求职就业欲望不强、影响实现再就业的情况,我们在1998年就作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规定失业职工失业后,在申领失业保险金前,必须到劳动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将求职资料录入劳动力市场信息网资料库,并在《失业证》上记录求职登记情况作为申领失业保险金依据。同时,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每月必须持《失业证》和《失业职工救济证》到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求职两次,求职情况记录在《失业职工救济证》求职登记栏内,以备每月领取失业保险金时检查。为使这项管理制度易为失业人员所接受,变被动求职行为为主动求职行为,近年来,我们将这项管理制度与再就业援助免费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规定失业人员凭《失业证》到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求职,不管次数多少、时间多长,所有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现场招聘集市择业、职业指导服务全免费。实施这项管理与免费服务措施以来,到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失业人员逐年增多,每年接受免费委托职业介绍服务的下岗失业人员过万人,接受现场招聘集市择业服务的失业人员超10万人次。市职介中心每天接待失业登记和委托求职服务的失业人员过百人,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举办的现场招聘集市失业人员现场求职近千人,劳动力市场供求活跃,人气较旺,真正有市有场。据统计,近两年来,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援助服务23652人,提供免费现场招聘集市择业援助服务23万人次,援助免费金额达290万元。
二、将失业人员管理与再就业免费培训援助项目结合起来,鼓励和吸引就业难人员参加转业训练,提高其再就业竞争能力
为使失业人员提高素质,尽快实现再就业,我们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除应到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外,还应到就业训练机构参加转业训练,以培训记录作为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依据。为配合这项管理制度的实施,我们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筹集市级再就业基金和再就业培训资金,设立了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再就业免费培训援助项目,规定失业职工凭《失业职工救济证》,就业难人员凭《失业证》可到就业训练中心报名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每一个失业期可享受一次免费培训援助优惠。目前,我们开设再就业免费培训援助专业有20多个,失业职工和就业难人员按照市场就业的需求自愿选择培训项目和专业,学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发给就业训练合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并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就业。近两年来,我们共投入转业训练培训经费150万元,免费培训失业职工和就业难人员3600人,其中培训后实现再就业的有1440人,就业率达40%。
三、将失业人员学习教育管理与群体职业指导服务有机结合,促进其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就业形势的要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再就业
为帮助失业人员了解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前几年,我们每月定期举办一期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学习班,每期学习班人员为200-300人,时间3天,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都要参加学习。学习班主要传授国家、省、市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和失业保险有关规定,运用劳动保障有关政策教育失业人员,使其遵守国家失业保险管理规定,为使这项管理与失业人员再就业结合起来,从20xx年开始,我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和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紧密配合,将每月一次的失业保险学习教育班与群体职业指导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班上增加职业指导服务内容,由职业指导人员对失业职工进行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情况、求职技巧、创业等方面知识的指导,现场解答失业职工在再就业方面的有关问题。通过这种管理服务方式,使大多数失业职工尤其是年龄偏大、就业观念较陈旧的就业难人员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再就业。针对部分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职工隐性就业难于管理的问题,我们根据再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将原来每月一次的失业保险学习教育班改为失业职工职业指导服务教育班,时间从原来的3天增加到10天,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必须参加学习,接受职业指导服务。这种形式的职业指导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讲解,又有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既有本市就业形势、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指导,又有全国再就业形势、再就业典型影视资料宣传;既有求职技巧指导,又有开业、创业知识讲授;既请劳动保障系统专业人员讲课,又请工商、税务等部门专家对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开业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知识进行指导;这种班自开办以来,既收到群体再就业指导效应,又促使200多名领取失业保险金隐性就业人员浮出水面,主动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全市实现再就业并主动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有2800人,大大减少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和降低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
四、将失业人员群体职业指导与一对一职业指导跟踪服务相结合,兼顾群体普遍情况和个体特殊情况,促进就业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我市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失业人员的群体职业指导服务。针对近年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群体逐年增多的情况,从2000年开始,就业服务部门重点对市区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开展“一对一”个别职业指导,实行失业人员群体职业指导与就业难人员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相结合。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在日常就业服务工作量大、工作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抽出部分骨干,采取一个职业指导人员与一个下岗职工面对面交谈指导的方法,每天利用下午时间,逐个约见下岗职工,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联系再就业等服务,接受这种服务的下岗职工有600多人,占仍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人数的90%以上。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又将“一对一”职业指导的重点转移到就业难人员身上,定期逐个约见就业难人员,将就业难人员的详细资料记录在案,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和再就业跟踪服务。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对部分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的就业难人员专门为他们收集和推荐要求较低的工作岗位。如一位姓霍的失业职工,因年龄较大,身体不大好,加上不注意个人形象,多次求职见工均未被用人单位录用。职业指导人员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指导其注意求职面试态度和方法,搞好个人形象,并根据他曾在陶瓷制造行业工作过的经历,推荐他到市东鹏陶瓷集团应聘,成功实现再就业。又如市丝绸印染公司有3名年龄超过45岁,只有初中文化且无专长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较大,而且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属双职工下岗失业。职业指导人员了解他们的情况后,专门为他们收集合适的空岗信息,当得知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值班人员时,及时推荐他们去应聘,并说服用人单位优先录用他们,解决了他们再就业和生活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以来,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通过一对一职业指导跟踪服务的方式,推荐和帮助市区800多名就业难人员从事值班、卫生清洁和家政服务工作,成功实现再就业。
五、将市一级就业管理服务与街道社区服务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工作,促进就业难人员在社区实现再就业
长期以来,*市区主要由市一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失业人员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发挥街道社区基层开展社区服务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就业难人员在社区实现再就业,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将市一级就业管理服务与街道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在*市区开展社区就业服务试点工作,两年内先后拨出再就业资金20多万元,支持城区各街道成立了4个再就业服务站和1个家政服务中心,及时为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就业难人员提供社区就业服务。据统计,近两年来,市区各街道社区服务机构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办社区服务经济实体188家,从业人数达1100人,其中安置就业难人员661人;帮助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推荐介绍年龄较大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家政服务实现再就业880人。最近,为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发挥街道就业服务机构在管理下岗失业人员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准备在市区各街道成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各机构暂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人,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并由市财政拨出专项费用给予补贴,真正建立起市、区、街道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就业难人员在社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年的努力,我们在抓好就业管理和服务、促进就业难人员再就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与先进的兄弟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与上级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今后,我们决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一是利用国家、省、市再就业扶持政策,制定我市有关《再就业优惠证》发放管理、服务型企业认定、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岗位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公益性岗位援助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配套实施细则并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扩大再就业扶持政策对象范围,争取政府财政再就业资金更大的投入,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二是重点做好“4050”就业难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落实15个工作日解决就业难人员再就业的岗位援助承诺制度;三是抓好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工作,加大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的投入和下岗失业人员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专门服务场所的投入,为失业人员尤其是就业难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择业环境,利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更加有效地促进就业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半年工作总结
强化责任 奋力开拓
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工作上台阶
——XXX局二00五年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以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扎实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奋力开拓,全局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综合治理、业务工作等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就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一)就业培训工作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登记失业人员1599人,其中1875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开发公益性岗位300个,安置下岗失业职工296人。全县共有1575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11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400人,就业前培训816人,培训合格新技师11人,培训合格率为100%。组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102人,成功地推荐了大批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
(二)社会保险工作
截至6月底,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506家,参保职工15850人,企业养老保险扩面884人;基金征缴46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7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征缴407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征缴60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450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金发放418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发放32万元。
工伤保险参保单位32家,参保职工2909人,新增扩面727人,基金征缴额为7万元,支付工伤保险基金1万元,按时准确完成了工伤保险待遇的落实。
生育保险参保单位20家,参保职工1784人,新增扩面25人;基金征缴额为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万元,支付生育保险金0.5万元。
医疗保险参保单位135家,参保职工9999人,新增扩面430人;基金征缴额为2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万元,支付医疗费160万元,报销住院费用117人次,报销门诊费用18000人次。
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43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家,参保职工10738人,新增扩面1235人;基金征缴额为45万元,支付失业保险基金2.25万元。为1236人办理了自谋职业社会保险费补助。
五项社会保险截至6月底征缴额总计73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81万元;累计新增扩面3301人。
(三)劳动关系工作
上半年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186人次,其中来访121人次,来电65人次,劳动仲裁共受理案件4件,已调解2件。
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管理不断加强。按照“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的总体思路,努力做好企业工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工资收入的宏观调控。加强劳动合同管理,鉴证劳动合同 份进一步规范企业退休行为,严格审批程序,并认真做好了职工工伤调查认定工作,并按规定落实了待遇。
劳动保障监察共受理群众举报案件10件,涉及职工103人,通过监察人员的努力,责令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23.5万元,补发职工工资4.6万元,补签劳动合同书516份,年检用人单位275家。为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7.6万元,其中为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5.2万元。
二、工作举措
1、加强领导。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大事来抓,摆上了更加突出位置,3月份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县就业再就业暨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先后召开了社会暴行扩面征缴、教师医疗保险工作协调会。为了推进“五险一单”制度,县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社会保险“五险一单”申报核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检查的通知》,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县政府督办室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每季度进行了督办检查,定期通报情况,加大了与工商、地税、财政等部门配合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核定扩面征缴工作正常开展。
2、强化责任。为了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巩固“两个确保”成果,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工作。今年3月份,县政府根据全市劳动保障目标责任状,实行量化分解,分别与县直部门、各乡镇签订责任状,并将责任书与全年综合目标考核挂钩,落实奖惩兑现,一票否决。劳动保障局就市局目标任务分别与各科室、二级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通过一月一次的工作例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
3、突出特色。一是在落实好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同时,根据省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县政府把再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列入今年全县“六大实事工程”,统筹规划,精心部署,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二是深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基础工作扎实,参保职工的帐户查询及时,服务周到便捷,加大资金投入为定点药店、医院安装电脑,为参保对象发放医疗保险IC卡,医疗费用结算兑付及时。经过努力,全县教师基本医疗保险已得到了解决。三是加大企业离退休人员协会服务管理工作,研究政策,破解企业改革难题,先后解决了相关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问题,减轻了企业压力,积极开展离退休人员文体娱乐活动进社区,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健全了体魄,陶冶了情操。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扎实富有成效。针对乡镇机构改革,积极参与,研究政策,制订措施,保证了改革顺利进行。五是社会保险基金结算中心运作规范。做好了五项险种的核定、登记、申报基础工作,工作得到省基金结算中心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4、整体推进。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三项基本工资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试点企业。完善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调查全县企事业单位近万名职工,初步完成了120个职业(工种)的工资指导价位工作。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国有集体企业、三资及其他企业新签订的劳动合同签订率都在90%以上;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力度加大。全面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初级、中级、高级工经培训后,均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技术工种持证上岗率达80%;积极做好退休人员审批工作,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标准。认真受理工伤事故,扎实搞好工伤评残鉴定工作。此外,还对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进行检查考核;劳动关系协调处理工作得到巩固。积极开展了劳动保障年度检查工作,年检用人单位275家,“两节”期间,开展了工资支付、欠缴社会保险费等重点专项监察,查处技术工种无证上岗、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不遵守劳动合同等侵权行为。同时加大群众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各项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
5、思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一是抓理论武装。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着力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二是抓业务学习。认真抓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社会保障概论》和政策法规学习,干部职工业务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三是抓协调联动。广泛发动系统党内外同志,调动工、青、妇各方面力量,搞好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使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拓展、延伸、提高。
我们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扎实抓好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压力加大。截至6月底,
全县登记失业人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尚未实现就业;大量外来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也在不断涌入劳动力市场;在结构性矛盾上,表现为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技能人才短缺,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部分由于职业技能素质低难以就业,市场对高技术工人需求旺盛,但高技能人才相对匮乏,目前全县职工中持有高级技术等级证书者不足10%。因此,技能培训工作急需加强,培养高技能工人工作迫在眉睫。
二是社会保险改革进程中矛盾渐现,改革亟需深化。第一、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矛盾突出,基金支撑能力弱。企业退休人数增长;离退休待遇调整,养老金支出逐年上升;基金征缴率不高,收支矛盾突出。 第二、城镇失地农民和灵活人员参保政策正在修改完善中,一时难以较好落实。各项保险扩面收效不大,实际缴费人数净增长进度不快。
三是医疗保险在运行中出现一些问题。因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三项改革”未能同步推进,导致医疗保险改革出现一些问题,医疗机构违规问题突出。挂床住院、分解住院、降低入院标准、小病大治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遍推行科室承包制,导致医疗机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违规套取医保基金;重病患者较多,医疗费用支出大。
四是劳动关系日渐复杂,劳资双方矛盾突出。企业改制过程中各项保险待遇的落实、保险关系的接续、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拖欠克扣职工工资以及在劳动工作中,超时加班加点、随意处理职工的问题在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年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将加力度、添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各项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大再就业培训基地建设步伐,努力实现一期工程年底竣工。同时针对“两个确保”资金收支矛盾突出问题,进一步争取县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2、建立扩面长效机制。把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作为今年的核心工作来抓。要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集中开展扩面核定征缴工作,全面扎实完成各项扩面任务。按照全县安排,逐步把乡镇干部和教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
3、全面实行“五险一单”申报核定。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结算中心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健全社会保险大厅功能,加强申报核定管理,落实职工申报签字制度,建立核定责任制,确保核定准确率达到98%以上。强化对社517878.com会保险参保人数、缴费人数、缴费工资基数、待遇发放的集中稽核,堵塞少缴、漏缴、人情核定和冒领漏洞。
4、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年金制度,努力扩大实施范围;同时,稳妥推进并轨工作,将“三条保障线”并为“两条保障线”。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做好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准备、实施工作。
5、加强规范管理。规范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缴费政策,大力推进制度的实施;继续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6、全面推行医疗保险IC卡费用结算办法,加快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纳入医疗保险力度,全面推进工伤保险,以全县所有矿山、建筑、化工等风险较大的行业、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7、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强化劳动保障维权执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重点抓好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处理。
8、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继续抓好劳动保障系统“三大建设”、创“四型机关”活动。改进学风,建设学习型机关;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机关;便捷高效,建设勤政机关;严格自律,建设廉洁型机关。同时加大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让政策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劳动保障部门新形象。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00五年六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