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乡2020年度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弹指一挥间,在过去一阶段的工作里,工作虽然比较劳累,但也收获了很多,本阶段的工作总结也要准备起来了。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工作终的得与失,在写工作总结时,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0年乡2020年度扶贫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20xx年度的扶贫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职能部门的指导下,通过乡属有关部门及基层干部、群众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存在一定困难、问题。回顾一年来工作的得失,以便于来年把工作做好,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各方配合解决贫困问题。

我乡属于原省的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尽管通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工作,但我乡的贫困问题,仍然面大程度深,尚有一部分村民属于特困人口或处于温饱不稳定人口,通过年初排查、筛选,本年选择了困难程度较为突出的150户,通过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的办法,帮他们出谋献策,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一年来的工作,现也有306人温饱不稳定人口得到巩固。救济特困户155户,发放救济粮6000分斤,发放衣被1119件,实实在在为困难户解决了一些问题。

我乡三树底村村民何家亮户,受火灾违害后,乡党委、政府已及时组织干部、职工、村民献爱心捐款8500元,为受灾户解决一定困难,体现了党委、政府,亲民爱民的执行理念,扶贫帮困的具体行动。

〈二〉结合省级重点村,温饱村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规划,省级扶贫重点村小寨村委会的各个项目已于20xx年8月底基本完成,完成乡村公路15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85%以上。通村公路除了过大桥河,小河的桥梁外,已也贯通。

马家仆拉温饱村,完成规划项目工程一件,完成投资3万元,管线3000米,蓄水池50m3,“三配套”沼气池10口,新修通村公路7.5公里,完成总投资 18万元,其中群众自筹3万元,原则划异地搬迁15户,因新址尚末确定,暂末实施。

20xx年度大平地温饱村项目已启动,完成人畜饮水工程一件,管线3000米,前后蓄水池各一个50.15m3,完成投资9万元,修善村小学完成投资0.5万元,完成农业科技培训6次,820人次,投入经费0.4万元,种植经济作物亚麻200亩。后续项目将逐步实施。

上海奉贤援建的养鱼塘,黑尼山村程控电话安装项目,由于得不到石屏县电信局的大力支持,使该项目,拓展为4个自然村,受益人口数为800多人,工程总投资完成17万元。架设线路8.5公里,安装电话140部,其中奉贤方支援3万元,群众自筹15120元,其余为电信局支持。该项目的完成,加速了各自然村与外界的信息联系,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加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配合乡林业站,在全乡大力推广农村“三配套”沼气池建设,全年共投资32.2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5万元,群众自筹27万元,共新建沼气池215口。节能灶改造20口,通过两项目的开展,改善了人居环境,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村民素质,使农户增产增收。

结合乡党委、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稳粮、保烟、促蔗、扩大亚麻”生产的思路,全年共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75次,7600余人次,使农村80%的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使农户在具体生产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

〈五〉小额信贷扶贫方面。

我乡自启动信贷工作以来,使用指标数为120万元,包括97年至20xx年的各阶段使用指标数,已包括滚动使用的数字。截止20xx年底,回收资金43万余元,还有70万余元尚在使用之中。信贷资金的使用,确实增强了我乡发展经济的“造血功能”,解决了许多农户发展生产的燃眉之急。

二、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困难。

1、我乡广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差,应加大培训力度,着眼于培养他们驾驭于市场经济的能力。

2、我乡由于主、客观原因,历吏的现实的因素,部份村委,自然村的贫困现象,仍存在持续,还望上级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

3、信贷扶贫资金由于种种原因,回收较慢。

三、20xx年的工作计划

1、结合乡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有目的地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

2、做好项目储备,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

3、继续做好大桥村大平地温饱村有项目的收尾工作。

4、继续督促使用好信贷扶贫资金,使其良好运行。

5、寻找在大桥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项目,促进经济的发展。

6、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配合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总之,一年来,我乡的扶贫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我乡也把扶贫工作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也得到了乡属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困难,问题,今后我们将协作努力,把我乡的扶贫工作做好。

人民政府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编辑推荐

2020年乡扶贫工作总结


至20**年7月接手专职扶贫干部工作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对该项工作开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高了业务水平,取得了一些成绩。

工作开展情况

一、对全乡低收入户(年收入在 2500元以下)进行排摸,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下步实施低收入奔康工程打下基础。**年2月份,全乡20多名驻村干部深入各村,对低收入户进行排摸,数据显示全乡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共544户,1913人,其中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56户,20**年人均纯收入1769、94元,分析出自然条件差、社会保障薄弱、劳动力素质低等为其致贫原因;提出了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民更新观念等具体的脱贫措施和建议。

二、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从大方面来讲,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高度重视,2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人才智力支撑。我乡的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工作在县农办的指导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年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全年培训任务数266名,目前已培训297人次。其中:新型农村技能30名,目前完成 13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数27名,已完成27名;困难群体就业技能培训任务23名,已完成23名,其他培训任务186名,已完成208名。

三、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适度规模经营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是新时期农业发展方向,我乡的一些传统产业如山地西瓜、高山蔬菜等现已形成一定规模。**年全乡西瓜种植面积 4000亩,大棚西瓜20亩。**年由于油价上涨,交通成本上升及XX大地震,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我乡的西瓜销售经历寒冬,乡党委、政府通过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供、销服务及农技110发布供求信息等多种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保障了瓜农利益。**年培育蚕桑基地267亩,其中西坞村就达 208亩,高山蔬菜基地1200亩,宋村村高山蔬菜基地发展山地辣椒270亩,产值79、6万元,亩均2950元。还发展了75亩黄瓜,总收入20、5万元,亩均3273元。发展名茶150亩,全乡名茶面积达3493亩,户均1、9亩。

四、下山脱贫、异地搬迁取得实绩。近年来完成同丰、胡坑、宋村52户,191人的下山脱贫搬迁,安置点在城关、华埠、岙滩、外胡坑等,发放补助金297000元。**年完成胡坑村棚里自然村8户、30人的下山脱贫,安置点在胡坑口,总用地规模3亩,总投资50万元。

五、 结对帮扶工作取得一定成绩。XX市科技局多次深入我乡宋村村,了解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帮助理清发展思路,通过发展高山蔬菜,茶叶,蚕桑及养殖业等,在技术、信息、资金上给予支持,帮助尽快脱贫致富。

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一、理论和实践结合度不够。因为工作安排等各种原因,很少真正深入低收入户集中村进行实地勘察,对农村生产生活现状没有较为切深的体会,没有经过实践磨练便很难真正因地制宜的谋划总体发展规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有盲目性,现在的农业综合补助资金往往投入到开发性农业项目较大,规模化经营体制较完善的地方,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为争取资金补助,不注重因地制宜,盲目的进行规模化经营,在制定发展规划中注重“量”的增大,而忽略了“质”的提高,很少考虑到在“量”的增大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是否能够跟进,配套服务、销售渠道能否拓展等因素。

二、扶贫工作经验不足,工作积极性不大。形成工作积极性不够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上:因农村工作经验不足,专业不对口,难以运用知识储备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在实施农民素质工程中缚住手脚,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客观上:由于当前在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中,培训资源整合度不够,政府部门很少有专项资金投入,导致农民培训课程难以真正开展起来。现在看来单靠政府、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实施这项工程。仿效长三角地区企业为缓解民工荒实施的由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介入的新型培训机制,实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模式。

以上为个人粗见,回顾一年工作感触良多,下步将进一步调整心态,转变思路,全身心投入工作。转贴于

2020年乡2020年度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是发展烤烟生产的关键年,也是特殊的一年,期间历经干旱、洪涝和高温的考验,但我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县烟草部门和县烟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科技兴烟、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自我加压,乘势而上,实现了烤烟生产新突破。

——种植面积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653户种植烤烟,面积达5160亩,比去年增加810亩。

——总产量、总产值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收面积4338亩,烟叶收购量达11302.15担,比去年增加2628担,总产值606.58万元,比去年增262.2万元,创特产税108.11万元,比去年增40万元,平均价为10.7元/公斤,比去年增1.82元/公斤。亩均产量2.6担,比去年增0.4担,亩均产值1396.82元,比去年增448元。

——上等烟比例有新的突破。今年我乡中上等烟比例达 98%,其中,上等烟比例达47.1%,比去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有新的突破。在种烟户中,收入5000元至10000元的有291户,比去年增73户,10000元至15000元的有141户,比去年增78户,15000元至20000元的有47户,比去年增37户,20000元以上的有39户,比去年增30户,全乡种烟户均收入9274.5元,比去年增3446.8元,人均收入2141.12元,比去年增977元。

一、 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干部作风的转变是烤烟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烤烟生产作为一把手项目来抓,采取强有力措施,组建挂点联系单位工作队和返乡团深入村屯开展工作,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我乡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各挂点联系单位,尽管各自的业务工作很繁忙,但仍坚持和我们一道进驻村屯宣传发动,返乡团成员还从自己有限的工资里面拿出资金扶持困难烟农。同时,县主要领导和县挂点领导以及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地头田间指导工作,这些都给予了我们极大的精神鼓舞。乡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把烤烟生产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为群众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使今年的烤烟生产得以稳步发展。

(二)“早”字着手是我乡烤烟生产取得新突破的前提

今年我乡烤烟生产从“早”字着手。一是早计划。在20xx年烤烟收购一结束便做好20xx年计划,将任务目标分配到各村屯。二是早宣传。抓住20xx年烤烟生产取得良好效益的机会,在烤烟收购期间组织未种烟群众到收购站召开现场会进行宣传发动,让老烟农言传身教。利用各种宣传阵地,以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种烟积极性,掀起了一场“我要种烟”的高潮。三是早行动。在20xx年的10月份就组织群众做好烟区水利的维修。今年我乡共拨出两万元的物资作为烟区水利的投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与驻军一道,共出动3200人次对12.6公里的烟区水利各主干道进行了清淤和维修,进一步完善了烟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早落实。及早落实种烟农户和面积,在落实种烟户时,坚持做到“三不”,即思想不通不种烟,不参加培训不种烟,不建烤房不种烟。

(三)加强培训,强化科技意识是提高烤烟质量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烤烟生产是一项科技含量极高的项目,为此,我们抓住我县被列为全国烤烟生产标准管理示范县的机遇,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培训,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经济效益。一是把技术培训作为烤烟生产的重点工作来抓。针对不同时期的各个环节,均组织烟农进行培训,全乡年内先后举办各级培训122期次,受训人数达5600人次。二是做到“六化”即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管理规范化、土壤风化、肥料腐化、追肥液体化;三是把握“三个最佳”,即选择最佳播种日期,为烟株的正常生长选择最好的气候环境;掌握最佳移栽方法,缩短还苗期;把握最佳配方施肥,把好用肥关。四是严格实行“三先三后”。即先消毒后播种、先起畦后移栽、先喷药后盖膜。五是供足旺长水,重点抓好旺长期抗旱保苗促开片,在烟叶旺长期,指导和组织群众抽灌跑马水,并及时追肥,以防脱肥。六是合理留叶和打顶抹芽,做到顶无花、株无杈、叶无虫、地无草。七是科学使用叶面肥,保证上部烟叶开片降碱,提高烟叶质量。八是坚持成熟采收和严格把好烘烤关。为了确保烟叶采收的成熟采收,我们采用发放“准采证”的同时,乡干部和户籍管理员到田间地头指导把关,以保证烟叶的成熟度。九是切实做好烟叶的贮存保管和初分级的指导工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烟叶的质量,上等烟比例比上年翻了一番。

(四)烟农协会的成立是促进烤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年初,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烟农自发成立了烟农协会,是我区第一家烟农协会,该协会有65名会员。协会成立以后,会员们经常出面协调烤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在烤烟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将研究成果指导各农户。乡烟农协会的成立和参与,助了我乡烤烟生产一臂之力,有力地推动全乡烤烟生产的快速发展。

(五)制定激励政策是调动群众种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了激发全乡广大群众种烟的积极性,我乡出台了烤烟生产优惠政策。一是烟农每交售一担上等烟均奖30元;二是农户每交售干烟奖1元/担,比上年多交奖2元/担,三是提高烤房补助;四是到乡划片特区种植的农户每亩补助租金50元及提供生产启动资金等等。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种烟和创上等烟的积极性,种烟面积进一步扩大,烟叶质量明显提高。

二、存在问题

今年,我乡烤烟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培育壮苗方面,间苗、炼苗还没达到要求。

2、初分级不细致,混级现象时有发生,分级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提高。

3、旧式烤房比例相当大,需要加大队旧烤房改建的投入。

4、烟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三、20xx年的工作打算

今年是我乡种烟历史上效益最好的一年,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明年,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早计划、早布置、早安排,坚决完成县下达的烤烟生产任务。

1、及时进行宣传动员,注意抓好“新老结合”即新烟农与老烟农结合,以老带新;“大小结合”即大户与小户结合,以大户促小户。努力扩大种植规模,确保全乡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2、加强技术指导,继续主攻质量,进一步注重解决上部烟开片降碱,把好两次打顶,提高效益。

3、继续加强对烟农初分级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群众的分级技术水平。

4、进一步发挥烟农协会的作用,促进烤烟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5、不断挖掘潜力,扩大种植面积,加大新烟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全乡烤烟生产的全面发展。

xx乡人民政府

20xx年11月3日

2020年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总结


“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全面完成

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开始启动

一、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成效

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三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围绕特色做文章,迁移下山找出路,走出县域求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的要求,大胆探索,积极工作,贫困乡镇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民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效益农业发展迅猛,特色产业不断涌现。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挥山地资源多、生态环境好的比较优势,在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各方的扶持下,培育了一批名茶名果、高山蔬菜、竹材竹笋、食草畜禽等特色农业基地,发展了一批加工营销型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型的专业合作组织,使效益农业开始成为欠发达乡镇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三年来,贫困乡镇在省财政扶贫资金的扶持下,共发展高山蔬菜、竹材竹笋等效益农业项目535个,发展各类种植业面积34.34万亩、养殖鸡、鸭、兔、羊、猪等173万余只(头、羽),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279家,其中龙头企业60多家。在省里的带动下,各乡镇共发展效益农业面积87万亩,养殖1300多万只,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1344家。青田县仁庄乡的田鱼、永嘉县下寮乡的三黄鸡、西岙乡的菜牛、苍南县腾洋乡的笋竹两用林基地,磐安县贫困乡镇的中药材、食用菌的效益农业块状经济。都成了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脱贫致富支柱产业。许多乡镇还积极发挥人力资源富余、水力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秀丽的优势,大力发展山区小水电业和旅游观光业。景宁县英川镇、沙湾镇的小水电,文成县岭后乡的山水风光旅游,永嘉县溪口乡的古村落文化游,使许多农民走上发展第三产业致富的路子。

——下山脱贫步伐加快,转产转业走出新路。各地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大范围、多形式推进高山深山贫困农民下山脱贫,同时把下山移民与中心镇、中心村、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促进农民转变观念和转产转业,加快他们融入市场经济的进程。三年来,100个贫困乡镇共建设下山脱贫小区161个,下山迁移农户15118户,53800人。武义县运用农民自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采取县城安置、中心镇安置、中心村安置和另星安置等多种形式,累计已有3.3万人搬迁下山,其中近60%的农民转而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大幅增长。据统计,近年来,这个县下山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幅都在40%以上,去年达到2400元。

——劳务输出快速增长,产业转移取得突破。我省人多地少,贫困乡镇资源贫乏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拓宽增收渠道,各地因地制宜,掀起了“走出去”的热潮,积极引导欠发达乡镇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一批又一批贫困乡镇农民走上了外出打工脱贫之路。据统计,今年百乡农民外出经商、打工达28.3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0%,比1999年增长40.35%。仙居县溪港乡由近2000农民组成的油漆经销队伍遍布全国各省市,开设油漆经销店600多家,年创收2000多万元。同时,各地抓住发达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乡镇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苍南县五凤乡在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引进温州天马电子加工厂,生产打火机另配件,每年可解决本乡及周边地区3000多人就业,仅此一项可使本乡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今年人均可增收400元以上。

——科技扶贫力度加大,农民致富能力增强。各地在扶贫攻坚中越来越重视科技扶贫,把引进科技和技术培训作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农民就业和致富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武义县宣武乡在浙江大学的科技扶持下,去年该乡发展高山蔬菜3000余亩,平均亩产值1500-2000元,特别是该乡大莱村生产的四季豆,由于品种优良,早季价格在2.5—3.0元/斤,比一般四季豆价格每斤高出1元以上,仅高山蔬菜一项就使该村农民人均增收575元。各地还积极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活动,三年来,百乡和所在县共举办了4416期培训班,受训人数299400多人,发放各类教材900多种、44万份。青田县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培训中心的作用,举办培训班718期,培训3.4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县13个贫困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1.3%。

——挂钩扶贫成效显著,社会帮扶蓬勃开展。这几年,各级挂钩扶贫单位把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纷纷深入贫困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帮助理清思路,选好扶贫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共扶持项目935个,对当地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绝大多数承担挂钩扶贫任务的发达县(市)和省、市企业(公司)发挥各自的优势,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扶贫项目在资金上加以保证。三年间,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共向贫困乡镇提供帮扶资金2.42亿元,其中省里确定的145家挂钩扶贫单位提供帮扶资金1.56亿元,完成计划的104%。许多厅局(单位)和发达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赴贫困乡镇调研考察,落实项目。省纪委原副秘书长方芳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走遍了泰顺县万排乡的每一个村落,带领当地干部农民引科技、跑项目、促销路,被尊称为“扶贫外婆”。挂钩单位的行动极大力地激发和带动了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热情,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挂钩扶贫单位为挂钩乡镇捐赠旧家具4000多件,旧电脑396台,慰问金48.55万元,其它扶贫物资不计其数,为贫困地区人民献上了一份真诚的爱心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地把改善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结对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通电、通水、通路、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和相继竣工,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三年间,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山区机耕路和欠发达乡镇道路建设的就达1.12亿元,结对帮扶单位用于百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1亿多元,共修建乡村道路1638公里,新通公路村数292个,硬化道路63条;新建中小学校舍51幢。各地还十分重视对特困户的扶持,全面开展贫困户危房改造安置工作,改善贫困农户的生存条件,每年投入800万元,已使 4538户贫困户的危房得到了修缮和改造,16000多人得到安居。

据初步统计,今年100个贫困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将超过了1500元,预计平均达到1922元,比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前的1999年增长32.6%,年均递增9.87%,增幅高于近年来全省平均水平。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1999年的18万人下降到3万7千人,减少14万3千人,减幅79%。100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从3900万元增加到5900多万元,增长52.5%。至此,为期三年的全省“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已全面完成!

“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全面完成,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对于我们下一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基本经验

在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三年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并在今后扶贫开发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

(一)把加大扶持力度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之路。为了实施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筹集上亿元资金,加强对百乡发展效益农业、下山脱贫、兴办工商企业、科技培训、交通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持。有关市和欠发达县也都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贫困乡镇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各地在用好扶持政策的同时,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消极畏难的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把外部的支持帮助与自身的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的基础上,把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作为摆脱贫困的首要任务来抓,把智力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根据效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的需要,加强对贫困乡镇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信息扶贫,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之路。

(二)把加快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客观要求。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折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当地和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贫困乡镇无论在产业发展中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森林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把贫困乡镇建设成为生态屏障、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观光旅游胜地和当地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福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把下山移民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下山移民工作,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把下山移民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农民自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地引导更多的山区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在促进人口集聚的同时,都十分注重加快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依城建区、依镇设点,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推进人口内聚外迁,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

(四)把发挥政治优势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这几年,各级都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了扶贫工作,把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实施;同时,各地也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地区之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既有利于欠发达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商品优势,又有利于发达地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在全省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既增强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乡镇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提高了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力,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

三、明确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在完成百乡扶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这是省委、省政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性决策。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对象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于20xx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300多个乡镇,主要目标是: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xx年,80%以上的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低于1000元的人口发生率低于3%;下山移民取得重大进展,自愿要求下山的高山深山农民基本实现搬迁,半数以上的下山劳动力实现转产转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行政村通公路,通乡镇公路实现全面硬化,提高清洁饮用水比重,贫困家庭子女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入学,环境公害基本消除。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下一步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山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二是积极推进下山移民进程,促进欠发达乡镇农民易地致富。三是进一步调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两个积极性,大力开展区域协作、“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四是以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为指导,进一步改善欠发达乡镇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进一步加强欠发达乡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

2020年乡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柏林乡位于XX县西北,与XX县和XX区接壤,耕地总面积65833亩,4.7万人,是全县的农业大乡之一。20xx年底全乡在册贫困户741 户,1882人。20xx年度,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以扶贫整村推进重点村为主战场,全面实施了整村推进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精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整村推进成效显著。

今年,我乡实施整村推进的是跃进村,年初,我们即对该村开展了全面调研,编制了整村推进村扶贫开发方案,确定上报了本年度的财政扶贫项目。经县审批同意,今年我乡实施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共2个(全部在跃进村),项目总投资1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3万元。分别是投资10万元新建跃进村综合服务室4间,128平方米,该工程已于12月中旬全面竣工;投资7万元,建设了跃进村学校路1000米,工程已于11月底竣工。通过财政扶贫项目的实施,重点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达到了省“八加一”验收标准。

2、贯彻开发式扶贫方针,贫困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一是以柏政[20xx]127号文件将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下达到各村,由各村推荐,以乡组织了80多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参加了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了贫困人口就业。通过培训,90%学员都在本县及江浙等地找到了理想的职业。超额完成了年初县下达我乡的80名培训任务。大力宣传了碧桂园项目“雨露计划”培训,并推荐了5名退伍军人参加该项目培训。二是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我们对广大贫困户和科技示范户进行了优质稻轻型化栽培、通丰营养液施用技术、畜禽养殖及防疫等技术培训。全乡共培训50多场次,2000多人次。在水稻上,应用通丰营养液1000亩,增加了农业收益,提高了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

3、小额信贷和互助资金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是继续贯彻“直接扶持到户”的精神,广泛宣传发动,对全乡在册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资金扶持,全乡全年通过信用部门共发放小额信贷2万元,为1个在册贫困户提供扶持。二是继续开展了贫困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巩固和扩大袁塘、井岗两村互助资金试点成果,由村互助资金管委会或管理小组累计发放互助资金17万元,直接扶持两个试点村贫困农户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共扶持农户36户,其中贫困户10户。吸收村民入互47户,其中贫困户入互 18户,入互资金11800元。互助资金到期24户,11万元,归还率100%,全年共收取资金占用费4400元,运行良好,解决了贫困农户想发展、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增加了跃进村为20xx年互助资金试点村,确定该村早林、潘圩、桂花等村民组为试点单元,共投入财政资金6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目前已吸收入互农户24户,其中贫困户6户,入互资金7200元,互助资金第一批发放对象12户已经审核,打卡发放到了扶持对象户。

4、坚持干部结对帮扶,全面完成了年度脱贫目标

一方面,我们将全乡的年度脱贫任务以柏政[20xx]131号文件分解到各村,落实到对象户,建档立卡,跟踪帮扶,并与各村签订了扶贫目标责任状。另一方面,继续实行乡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以柏政[20xx]128号文件明确到人,严格责任和要求,帮扶对象确保年底脱贫,年底以乡统一组织对帮扶对象的帮扶效果进行监测。一年来,全乡共有70名乡干部参加了结对帮扶活动,共扶持贫困户82户。帮扶人年初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合同,帮他们订计划,发展生产,不定期上门服务,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全乡全年共解决贫困户温饱103户,255个贫困人口,其中70户,134人是被帮扶户。实施整村推进的跃进村共脱贫13户,32人。

5、扎实开展贫困监测工作。按照县监测办要求,于12月份组织各村认真开展了农村贫困人口监测工作,全面完成了全乡贫困监测任务。并对原在册贫困户完善了扶贫卡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贫困户缺乏理想的发展项目,劳动力素质不高,加之贫困户思想守旧,自我发展愿望不强烈,信用程度不高,还款能力得不到保证,信用部门放贷积极性不高,导致全乡小额信贷入户少,扶持规模小。贫困村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虽能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筹措问题,促进贫困户生产发展,但回收风险较大,且积极要求入互和使用互助资金的贫困户少,信用程度高、种养示范户使用多,贫困户借款比例不大,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和机制,并将互助资金使用与干部结对帮扶有机结合,促使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确保资金良性运转。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

1、抓好整村推进重点村的财政扶贫项目工程使用管护,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认真对照扶贫开发 “八加一”验收标准,逐条梳理,缺项补项,逐项落实,完善乡村两级扶贫档案,确保跃进村于20xx年上半年整体脱贫,顺利通过各级扶贫工作检查验收。

2、加大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贫困劳动力向其它产业转移,增加贫困户收入。实施好退伍军人碧桂园培训项目,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加强小额信贷管理,广泛宣传,扩大入户面,严格扶持对象审查,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过程中的作用。巩固和完善贫困村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扩大试点成果,鼓励贫困户积极入互,并利用互助资金发展养殖业和加工服务业,加快脱贫步伐。努力营造社会扶贫的良好环境,坚持干部结对帮扶,鼓励能人大户和创业有成人士参与社会帮扶事业,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扶贫事业,给贫困户资金、技术、信息扶持,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