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建设总结{经验材料}

韶光易逝,一阶段工作的结束表示下阶段工作的开始,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工作总结要反映全局工作,要顾及方方面面,但要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怎么才能写出漂亮精美的工作总结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医院文化建设总结{经验材料},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医院文化建设总结{经验材料}

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在无序竞争阶段,还是今后公平竞争阶段,作为医院,要求得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医院管理。然而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影响,在经济转轨时期,医院管理,尤其是县级医院存在普遍问题,一度出现医院重经济,轻质量建设。同时,医务工作者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偏差,一些人浮于事,思想不稳定及医德滑坡现象出现。由此使医院服务质量满足不了群众飞速增长的医疗需求,难免产生在管理中的指挥不灵,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局面,影响改革进程。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靠硬性强制措施,必然影响人力资源发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要素的问题。为此,自96年以来,我们借鉴运用国内医院文化建设理论,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从文化角度着手,驱动医院文化建设。通过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起到导向作用,能增加医院凝聚力,激励员工约束行为,提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认为它是市场经济下,医院管理永恒的课题。我院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树行业新风活动”为契机,以医院文化建设为驱动力建设和发展医院,达到预期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一、从氛围入手
氛围是个“空”概念,是有形和无形的有机融合,看似一个虚无的东西,但做起来要虚功实做,变无形为有形,我们营造氛围主要是指下面几个氛围。
1、环境氛围
构建目的力求达到怡人效果,所谓怡人就应当是让人看到了,置身其中有身心愉悦的感受,这样一种效果,谁都有这么一种体会,到一个山清水秀,风景秀美的地方,人的心情自然好起来,得到美的享受,感到生活阳光明媚。反之,一个脏乱差的环境,就会有让人呆不下去的感觉。我院构建环境氛围的具体做法很浅显,就是舍得花钱布置院内外环境.如此一个良好的环境既有利于病人康复,又有利于职工生活,更加有利于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是吗?病人到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康复疗养,有花草、亭台,自然身心俱喜,有利于尽快恢复健康,职工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也会有同情心、责任感,爱家=爱医院=爱病人=爱工作,此联系还可以多一些,深一些,好环境的的确确给我院带来了无尽的实惠。
2、有形文化氛围此方面做的力求达到浓郁效果,有形文化即包括文艺节目舞会、联欢会等,这方面我们的工作做得很多,几乎每月都有,借这些有利文化形式提高了人的思想品味,没事多想一些文雅的东西,少于牌场、酒场沾边。我们提供了一些场所,购置10万余元娱乐器材外,经常开展业余文化艺术团演出、周末舞会、节日联欢会,知识竞赛、球类棋类比赛、升国旗仪式、文化艺术节、灯会等文体活动,我们还在近两年的春节推出一个新形式,春节的时候医患共同过年活动,这方面安徽日报也曾做到报道,具体就是年节期间,医护在病房里,为不能返家,仍在住院的病人演些节目,送上点点小礼物,表达一种医患连心的心情,这样活动目的有三:其一,让病人感到过年了医护关心他们,医院没有因过年过节冷落他们;其二,特殊时节,医护行动增强医护的责任心、使命感,时时刻刻要以病人为中心;其三,尝试建立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开展温馨治疗、温馨护理,这也是当前运用“整体”的观念开展医疗工作的一种尝试。
3、学术氛围:立求形成积极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医院提高技术水平必备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就不可能有医院良好的发展。我院着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除各种形式宣传造势外,院内广播上辟有科技,院报《涡医风采》上开设科技园专栏,院药事委员会出刊了药事简报,医院学术委员会出刊了学术交流刊物《医苑》(年出一期,总数为100页左右的刊物,类似于我们安徽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如此这样,为院内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开辟了园地,医院学术委员会还定期、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利用专家督导活动,帮助中级以下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医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奖励科技创新的规定,科技上有成果的同志及时的给以表彰奖励。每年召开一次科技专题会议,兑现每年奖励、表彰先进,现医院已形成惯例。
4、向上的人文氛围。人文也是个很宽广的概念,我县是老子故里、道家文化在这里有很深的底蕴,人文在县城里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全县重要的有科技含量的县人民医院,重视这方面的要求,借医院文化工作也得到很好的体现。我院注重善、美、正气正义等方面的引导,传统的邻里团结、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等美德得到充分的弘扬和体现,这是医院文化的最根本方面,以此构成了我院领导职工相互支持、医患相互信任、职工间相互配合等人文现象,对工作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二、从核心问题起步
这是所说的核心问题,即是确立怎样的核心能解决医院管理运行,各种工作撞击中起最有决定作用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是思想问题,认识观问题,鉴于这种认识,我们即认为群众、职工包括住院病人有什么样的认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我们就按照医院文化建设的一般工作原理,参考了有关的医院文化建设书

医院文化建设总结{经验材料}第2页

籍并结合我院实际,确立了医院精神,院训、院歌,院徽等,借以实现我们的目的。
我们的医院精神是“敬业务实、求精争先、博爱至诚、团结奉献”。
我们的院训是“忠于职守、善待病人、珍惜今天、创造明
天”。
为使医院精神、院训进一步激励人、鼓舞人,我院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医院精神、院训的内涵。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假如我是院长”的大讨论。举行爱岗敬业演讲赛,制定医德誓词,开展征集职工铭言,向社会征集院徽、院旗、院歌活动,借以实现宣传医院、培养职工良好的情操,达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之目的。我院还多渠道把医院精神贯穿于医疗、教学、科研活动中,修订完善了多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向社会公开实行承诺服务,建立完善考评体系,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签订职业道德建设协议书,聘请社会监督员。推行首诊、首问负责制等,均不同程度地深化、细化了医院精神、院训的内涵。
为使员工能够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引导、感召、启迪,我院还开展了评优与评差活动,每年开展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服务标兵、十优医务工作者和评比最不满意的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活动。对评出的优秀党员、十佳服务标兵、十优医务工作者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事迹印发全院,对评出的不满意工作人员通过广播曝光,激发调动了全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从形象上着力
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受用不尽的无形财富。形象建设是我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医院形象标准:即医心慈、医表端、医风正、医纪严的内在形象;清洁、整齐、安全、舒适的外在形象;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形象,并组织实施可视性、可操作性强的实际工作,落实这些形象标准。医院自92年以来坚持在每年三月份组织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每年都确定活动主题,细化活动内容,开展向社会义诊、健康咨询、卫生宣教,为住院病人做好事办实事,强化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等,赢得了病员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开展福利解忧和向社会献爱心活动。解决职工住房、子女就业、慰问患病住院职工,为困难职工捐资献爱心。如96年为我院一名患脑瘤手术护士捐款5500余元;97年为我院一名患肾功能衰竭的职工家属捐款5000余元;98年为全县军烈属、贫困户发放医疗优惠卡5000份。98年在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我们发动全院职工为受灾群众、失学儿童捐款7.6万余元,捐衣被1300余件,捐学习用品价值4000余元。以此不断增强医院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我院提出“行政工勤围着临床转、临床医技围着病人转”的服务模式,全员使用文明用语,推行优质服务,还设立委屈奖,以奖励那些在服务过程中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心为服务对象、为医院大局着想的医务人员。
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树行业新风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为此医院又出台了一系列周详的工作制度和奖惩规定,严加约束医务人员行为。我们提出三句话,有情宣教,无情制度,绝情处理,对违规违纪者重罚,96年以来先后有20人次违规违纪责任者受到不同的处理。但我们对其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凡受到处理后,能够深刻认识不足,认真接受教训,加倍努力工作且表现突出者,我们对其不歧视、不冷漠,还要继续提拔使用。我院受到处理的5名中层负责人中,根据其表现,有3人得到重新提拔和使用,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医院还层层签订《职业道德建设协议书》,医务人员与病员
签定〈医患职业道德建设双向协议书〉,其中规定,医务人员做到自觉不收红包、不收礼,患者尊重医务人员,不送红包、不送礼,医患双方共同遵守。医院还建立了有关接受病员、社会监督投诉的建、管、教一体化管理制度,做到投诉能当天解决的当天解决,不能当天解决的,一周内给予答复。
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使我院的工作局面焕然一新,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空前发挥,形成了合力。医院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并荣获市级文明单位、职业道德建设窗口单位、省创优质服务示范医院、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两个效益明显,表现为资产总值由1997年的2400万元增长到20xx年的1.2亿元,医院内涵建设得以加强:发展了一批专业学科,巩固了原来的学科建设成果,稳定了人才队伍,吸引了其他单位高水平人才的入伍,培养了自己的研究生,一批技术骨干和跨世纪人才。每个荣誉和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医院文化建设。我们深信,随着此项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我们的收获将更多。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材料


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材料

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材料
全面实现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汇报
挖掘自身优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实现小康乡镇
我们界牌镇位于天长市东面高邮湖畔,与江苏省菱塘回族乡毗邻。距县城25公里。三面环水,水资源非常丰富。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其中南尖村是全市唯一的回民村,1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294人。辖区内总面积63.6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达3万亩,可水产养殖面积1.3万多亩。全乡境内有5个自然形成的小湖泊和2个人工小水库,总蓄水面积1800亩,容量500万立方米。
全镇水资源丰富,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土质肥沃,尤其是水资源在全市28个乡镇中条件得天独厚,适应鱼、虾、蟹、田螺等各类水产养殖以及粮食、制种、蔬菜、花卉等多种农作物生长。
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我们利用自身优势,水陆一起来,搞两栖作战,党委政府主要起到了引导、组织、协调、服务的作用,以专业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村级集体积累和乡级财政收入为目的,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了我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探索,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一级机关要继续按照依法行政、精简、效能的要求,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增强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做好政府该做的事。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区划调整工作,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乡镇区划,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乡镇行政管理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事业职能运作模式创新、所有制形式创新和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对于那些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必须由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要坚决稳住,政府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重点保障;对那些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社会力量承担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要坚决放开,促使其与财政脱钩,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决不能再走全部由政府包揽的老路。通过机构改革,我觉得我们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创新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理顺职责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机关、事业机构运行体系,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步伐,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一是机构交叉重叠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部门职能界定明晰、工作职责明确。二是实现了精兵简政,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了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竞争上岗磨练,乡镇机关干部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上下一致的服务意识、只争朝夕的效率意识明显增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蔚然成风。三是乡镇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改革后,乡镇行政机关和事业站所减人不减事,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一人身兼数职,每人每岗都有明确的职责、严格的考核,容不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从而加快了工作节奏,提高了工作效能。
2、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有调查材料显示,我国目前县乡两级财政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但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占了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1%,乡镇平均每68个农民就要供养一名机关干部或事业人员,农民负担由此可见一斑。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减少支出超过20万元。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调整优化了干部队伍,激发增强了乡镇发展活力
长期以来,乡镇机构设置过多过滥、领导职数设置过多过滥、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过滥,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镇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全市发展的快慢。本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队伍的基础上,建立充满活力的乡镇行政、事业管理运行体系,使得乡镇行政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使得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活力得到全面激发。乡镇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强了,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团结拼博的干劲更足了,乡镇统筹协调、快速发展的势头更猛了。
二、强化村民自治,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相继推出了诸如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推行村民自治、实行税费改革等重大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中,村民自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村级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而农村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以什么组织形式为基础,针对哪些事务,由谁来主导。但在国家《村委会组织法》修改之前,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领导与

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经验总结材料第2页

被领导的关系,村民自治组织没有摆脱政府附属的性质,国家仍可直接具体管理、控制自治组织的活动。在这种体制下搞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目的当然是保障和维护这种体制。1998年修订了《村委会组织法》,把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领导"关系改为"指导"关系,政府不再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彻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自治组织民主决定自治范围内的各项事务。这一修改肯定了广大农民的自治实践,为推动新型的村民自治提供了政治体制上的条件和法律上的保障。至此,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的切入点和基本途径就找到了,即建立于村民自治这一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建立自治性质的民主组织形式,主体是全体村民,重点是关于自治的制度建设,主要任务是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主要目标是扩大农民的直接民主权利,为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广大农民的自治实践,需要特别强调两个问题。第一,民主组织形式是个关键。虽然土地承包关系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及农民的承包化经营,为农民自我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制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特点,特别是乡镇一级习惯于任免村干部、下达各种指令干预农民承包关系和生产经营活动,农民以个人力量保障其经济利益是十分困难的。我国农村的生产力还处在不发达阶段,而农民的民主权利则更落后一些。他们不仅离参与国家管理尚有很大差距,甚至还没有真正达到管理自己事务的程度。之所以如此,关键就是没有建立起实现农民民主权利的组织形式,版权所有使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无法具体落实。因此,应当依照法律把村民自治组织建立起来,把素质高、能力强、有水平、有威信的人推选进村委会,这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提。第二,强化直接民主是个核心。虽然有自治组织形式,但不能实现村民的直接民主权利,也是徒有其名,没有民主的作用。例如有些村委会还是个别人说了算,甚至理解成村民自治就是村主任自治或村委会自治,这就偏离了自治的性质。必须把"四民主两公开"作为实现村民自治的基本标准,让农民通过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在自治的形式下统一起来,克服分散性,积聚群众的力量,切实管理自己的事务。有了村民自治这个基础,才能为农民进一步介入管理国家事务提供政治条件,发挥农民在国家政治和决策中的作用。这就是村民自治在国家整体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伟大意义。以上说明,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途径,而且搞好村民自治对于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村民自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这几年的村民自治实践证明它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农村经过20多年改革,确立了集体土地家庭承包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等伟大成果。为了保障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果,控制政府过度干预农民的权利,防止退回计划经济的老路,抵制少数农村干部违背党的政策的官僚主义和违法行为,必须强化农民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另外,因共同的土地和经济关系而联系起来的农民,受深厚的农村文化和社会传统的影响,比城市居民更容易接受社区自治所形成的权威,也更倾向于经济和社会关系的稳定。由于这两个因素,农民有自发组织起来的强烈愿望,共同保护其经济利益。这种背景使村民自治必须要把农村一些最重要的权利作为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资格和权利;自行决定其市场活动的权利;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民主管理的权利;作为农村社区成员有管理本社区事务的权利。显而易见,村民自治是农民要求在市场经济中身份独立的一个明显标志。村民自治保障了农民的这种独立,也就保障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民追求民主权利的活动,而且还是把民主权利作为保障其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一旦经济权利成为村民在自治组织中的基本权利,村民自治的框架就基本建立起来了,因为自治组织统一承担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有条件使农村实现协调发展。
根据这些情况,评价一个村的村民自治搞得是否成功,不是只看其制定了多少规章制度,关键要看它对农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这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否巩固了农村改革的成果、稳定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理顺了农村的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其次,是否巩固了农村家庭承包制度、保障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保证了农民的市场主体的权利、分散了农民的市场风险、深化了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第三,是否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环境、鼓励农民为发展农村生产力创造新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从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看,实行村民自治的最重要意义是为改变政府以各种形式直接管理农民的传统模式提供了新的经验。我国两千多年以来,这个传统模式基本上处于一个超稳定状态,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即使最近20年农村实行经济改革,人们已经发现这个传统模式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却仍在普遍沿用,这已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村民自治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树立了一个严格法律实施或把法律作为治理工具的典型,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在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应当指出,搞依法治村是把实行村民自治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和主要标准之一。在这个特定实践范围内,依法治村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手段,是通过依法建立村民自治为农民的直接民主创设一种组织形式。由这个视角观察,依法治村显然比依法治县或依法治省的口号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因为后两者没有为社会提供新的民主组织形式,也没有改变组织法所设定的国家管理体制,主要是强调国家行为以法律为依据,其重点对象是国家行为的规则和方式,如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等等。可见,它们与村民自治基础上的依法治村模式有明显区别。一种是国家行为方式及其观念的转变,一种是农民民主组织形式的转变。前者属于国家管理体制问题,后者是社会政治基础建设问题。总之,村民自治顺应了我国农村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代要求,农村基层由国家管理向社会自我管理转变已成必然趋势,村民自治将成为农村基层社会自我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这种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出现是农村社会形态已处在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农村家庭承包制在我国农村将作为基本经济关系长期存在,它为实行村民自治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而在农村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过程中,村民自治型社会管理模式都具有普遍适用性。村民自治的实践为正确处理农村中国家管理模式与自我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促进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非常成功的经验。
三、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引导农民入市场版权所有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这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运作,社会化服务,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最终使农产品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技术服务为合作基础的,要起好步,开好头,强筋壮骨,加快发展。一是要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长期以来,农产品卖难始终是农民群众头疼和担扰的一个问题,农民开发市场的能力低,农户分散经营,抵御商场风险的能力差,也始终是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可能形成强大的市场开发,产品推销,价格协调能力,让千家万户的农产品集合成大批量市场畅销货源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获取较高的利润。“农合会”要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农民利益保护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的浪潮中做好“舵手”和“航标”。强化销售手段,不断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培育起一支实力强大的农民经纪人队伍,担负起及时销售农产品的责任,切实解决好农产品卖难问题,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通过交易的联合形成“航母效应”,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提高农民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外开放的步伐。二是实现企业和农户的有效对接。发展行业经济和特色区域性产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在联合会与有实力龙头企业对接的同时,注重农民企业家的培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中,由于经营条件不同,经营内容不同,经营的方式也不同;至于什么样的经营规则能把双方的博弈关系处理好;全凭企业家,特别是农民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与农民在多次的市场交易中磨合确定的。在实践中,农业产业化出现的特点之一是,很多龙头企业由过去带动千家万户,逐渐变成带动大户、优势农户、企业与大户之间分工分业,许多大户在这种分工与协作中成长为企业家。在农业产业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有强大的优势力量,知道怎样和农民打交道。合作经济组织在培养农民企业家的过程中,便能逐步形成行业发展的壮大。使农民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中获得利润,促进农民增收。
建好一个“桥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合等的市场主体,成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的体制创新。造成新的市场主体,一靠市场,二靠政策。靠市场就是靠利益机制。只要有利可图,农民就会在技术,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自发地合作起来。而靠政策就是要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宽松的环境。进一步鼓励农民和企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正是有效地把这些组织融入到这个阵营里最好时机。也是政府和农民沟通、协商的“桥梁”性组织,它们都是代表农民的利益的,而在我国正是缺乏这样一个好的“桥梁”。为此,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心声与利益的代言人,与政府一道共同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业产业化的各个行业都融会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来,不断壮大行业发展的队伍,开创出一条形之效的,真正有内容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大市场的对接之路。
四、从当前乡镇角度看存在的几个问题
1、乡级财政基础薄弱,运行极度困难。
在财政运行方面,由于受地理区域限制,我镇乡镇企业发展还不十分令人满意,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历年陈欠债务给乡镇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乡镇机构改革后政府机构虽然得到了精简,但是文教口仍然存在人员过多、人头费用基数大,加之近年来逐步提高工资、补贴,乡镇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涉农收费,农业税逐步降低以致全面取消,对乡镇财力影响很大。乡镇财政赤字增多,有的乡镇负债重重,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县市补贴长期拖欠,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2、优化乡镇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与投入。
目前,我国乡镇初级卫生保健条件得到了基本的改善,乡镇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而计划生育服务设施的建设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浪费现象,96年我省开始建立乡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了迎接各级考核检查,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每年要花好几万的投入,有的几乎成了一所小医院,与现有的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人员不配套,每个乡镇只有两至三名计育员,又要人流、上环,还要承担大量的生殖健康检查及孕环检工作任务,试想,一所医院只有两名医生,工作又能如何循环?县级要求乡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乡镇计生服务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的要求,并纳入年终乡镇人口目标考核,致使乡镇每年在计生投入上达到了乡镇财政无法承担的程度。我们认为此类重复建设的现象完全可以避免,乡镇应利用现有的医疗条件,在医院开展生殖健康及育龄妇女的生殖技术服务,避免乡镇服务所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
强化功能,推动改革。本着“少花钱、多办事,重管理、求实效”的原则,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投入效益,克服过去项目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实现运行效益最大化。以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切实解决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积极探索提高体系运转效能和支撑能力的新方法、新途径,合理调整管理机构和职能,理顺相互关系,提高运行效率。
3、建立和完善与村民自治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为规范国家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应尽快通过立法建立并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例如,乡镇政府指导村民委员会的方式有哪些,"指导"的非强制性应如何规范,对超范围的指导行为如何确定,村委会对不属于其"协助"范围之内的事情可否拒绝,应当协助而未协助的是否导致强制性的法律后果,自治组织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完善和强化社会自我管理所形成的非国家强制性规范,让自治性规范成为调整村民行为的主要手段。考虑到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农村的许多纠纷没有必要动不动就打官司,多数纠纷都可在自治规则的范围内解决。自治规范应当重视并吸收本地优良的且被普遍遵守的风俗人情,以此教化民众,则事半功倍。因此,应当把依法治村同运用自治规范管理统一起来,不可偏废。依法治村能否在广大农村推行,关键就要看村民自我管理的规范能否形成符合本地实际且比较完整的体系。这应当是依法治村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各地各村风俗不同,其自治规范难免会有明显差别,对相互之间的冲突及不良风俗如何调整,需要引起注意。如何正确对待具有不良风俗的村规民约,不仅涉及到村民的权利义务,而且会影响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可是,目前调整自治规范的法律规定相当贫乏,尚无系统的完善的法律规定以应急需。为此,建议政府负责指导村规民约的制定,以示范和说服教育等方式引导村民自行修改不适当的自治规范,树立合法文明的新风尚。同时,应考虑及早制定处理上述问题的地方性法规。

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经验介绍材料


政治素质好,是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的首要

综合大队领导班子每月一次的党支部学习制度雷打不动:科学发展观专题学习;重读《党章》及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上半年共组织中心组学习5次,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严格落实联系点制度,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

扎实的理论学习使该大队领导班子认识统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服务保障作为运输生产的核心”,锻造了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具有大局意识,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的队伍。

求真务实,是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的基础。

为基层办实事,是综合大队党支部在创建“四好”班子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在大队领导带头落实联系点制度,及时和员工沟通有效解决了员工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班子建设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领导班子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真正将大队领导班子和基层联系在一起,将综合大队的发展与普通员工联系在一起,赢得了员工的好评。

科学决策、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是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的重点

面对企业整合的新形势,该公司领导班子紧紧围绕运输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引领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班子建设的重点,确定了“围绕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运输为核心业务,建设多元发展的、适应全天候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的综合性运输服务公司”的奋斗目标,进一步优化运输资源配置,推行扁平化管理,实施内部机构改革,成立了5个区域运输服务部、8个专业化基层单位,增强了运输总公司的服务保障能力。

20xx年,该公司以“年度完成货物周转量、吊车工作量创运输历史最好水平;完成钻井搬迁589队次,创周搬迁21队次、月搬迁74队次的最好成绩;物资拉运创日拉运3904吨、月拉运9.3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优秀成绩,全面完成了川庆公司下达的生产指标,充分展现了领导班子驾驭全局、引领企业发展的能力。

坚持制度规范,是提升领导班子执行力的重要保证

大队领导班子坚持领导班子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使民主决策制度化、科学化;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是重大问题均能严格遵守有关制度,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凡是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均坚持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

综合大队领导班子每月一次的党支部学习制度雷打不动:科学发展观专题学习;重读《党章》及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上半年共组织中心组学习5次,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严格落实联系点制度,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

扎实的理论学习使该大队领导班子认识统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服务保障作为运输生产的核心”,锻造了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具有大局意识,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的队伍。

求真务实,是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的基础。

为基层办实事,是综合大队党支部在创建“四好”班子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在大队领导带头落实联系点制度,及时和员工沟通有效解决了员工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班子建设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领导班子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真正将大队领导班子和基层联系在一起,将综合大队的发展与普通员工联系在一起,赢得了员工的好评。

科学决策、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是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的重点

面对企业整合的新形势,该公司领导班子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引领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班子建设的重点,确定了“围绕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运输为核心业务,建设多元发展的、适应全天生产的综合性服务公司”的奋斗目标,进一步优化运输资源配置,推行扁平化管理,实施内部机构改革,成立了运输服务部、增强了公司的服务保障能力。

坚持制度规范,是提升领导班子执行力的重要保证

大队领导班子坚持领导班子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使民主决策制度化、科学化;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是重大问题均能严格遵守有关制度,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凡是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均坚持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

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经验介绍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总结汇报材料


我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理化性的人文环境,让学校成为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下,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不仅具有美化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

1、导向作用。要积极营造“明德、乐学、善思、创新”的校风,在学生之间,建立互助、坦诚、友善的同学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人际关系,热爱校园生活。净化心灵,启迪睿智,引导全体师生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进。

2、规范作用。校园文化是很好的“德治”,“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悄然生成。

3、净化作用。一个学校文化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最终体现在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等。

4、激励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如同一个无形模型,塑造着人的心灵,其影响是深远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理念

1、环境建设与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协调一致,浑然一体。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的一部分,但不是孤立的,充分体现出和谐之美,符合建设和谐校园的理念。

2、文化建设中每一句话都要是一个很好的隐性教育材料。要经典、深刻、耐人寻味、超凡脱俗。

3、文化建设要大气,要有一定的主题,不是在校园打补丁,要达到整体建设与处处是文化的和谐统一。

4、要经常更新以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三、师生动手,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

这一向是我校做工作的一个原则,能节约的就要节约,能自己动手的就自己动手,通俗地说就是少花钱办大事。这不仅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这本身也是对师生一个再教育过程。做事的本身也是一个校园文化建设、育人的过程。

我们在建“省园”和“悟园”的时候,师生共同动手平地抬土,这本身就是创建和谐发展的过程;好事多磨难,在刻屏风和假山字的时候,怕水泥风干雕刻不了,前者正值大南风,从早上一直雕刻到晚上,汗水与风沙掺杂,都变成了泥人;后者是烈日当头,汗衫结盐,从校长到老师没有怨言。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作品,也加大了作品的分量,也增强一分育人的力量。我们省了不少钱,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个熏陶一个建设。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几处剪影。

1、文化长廊:这是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牺牲自己的几个休息日一起动手完成的,这里面有对“xxxx”宣传与学习,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军长征组图,有我们自己的各种活动的照片,有我们对XX奥运的企盼,有我们自己的书画作品,也有名人、科学家的图片……无疑这是对学生教育的最好阵地。

2、屏风:

正面――

“云卷云舒,矢志求学无杂念;浪急浪缓,克难奋进有大成”(校长语)

道出了薛中人的做事心态与干事业、求学业的决心。这就是我们对生活中得与失要有平常心,对事业与学业要有的执着心,尤其是后句阐述了“亮剑”精神。

反面――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激励着每位教师及学生,让教师与学生深刻体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深刻懂得“十年磨一剑”的要义与精髓。

3、“省园”与“悟园”:

“省园”与“悟园”体现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中的大气。在校园看不到七零八落的花池,而是让人领略出这种大气,似乎在领略一种博大宽广的胸襟。

这里除了各种树木,各种花在不同季节的次第开放的自然美之外,更让人“省目”“悟心”的则是这里面的校园文化。这些均出自校长的酝酿,更体现出校长办学的理念。

悟园:假山上书写――

“惠已恩情,心存感念;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这里渗透着中国最原始的最具底蕴的传统美德:投桃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助人才是快乐之本,助人不是双赢,而是快乐之源。

“花香时时修人性;绿篱道道筑爱心”

既道出环境育人之本质,又将教师的爱、学生的爱、对校园这一家园的爱升华融合到了极致。

省园:假山上书写――

“芳香拂面吹人省;繁花夺目陶心明”

这的确是人修身养性之场所,置身满园美景之中,让人三省吾身,辨是非,明事理。

“珍禽欲开群英会;唯恐惊扰读书人”

这是对学生无声的要求,学生创设维护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做好读书人。

4、垃圾箱也是校园文化

如果是大气,垃圾箱谈不到大气,但这却是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与校园文化建设浑然一体。自古以来,这个东西似乎上不了大雅之堂,与阳春白雪就是脱钩。但走向薛中的校园,这里也是一道风景线。

两排“绿色天使”整齐地站在甬路旁,在秋日里还是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不仅与本身的色彩相关,更是因为这里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

我们不妨看看“绿色天使”身上那些庄重的红色的字体,仅举两例:

“因为有了你,校园更美丽”

这不仅是对垃圾箱品质的赞叹,让人们多了一份胸怀,更是对学生的鞭策,校园是大家的,校园的美丽离不开每个同学的关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条每个学生都能深刻地理解其内涵,也是薛中人做事的一个理想准则。谈到做人每个老师学生都能够脱口而出这句话,这是老师自身建设、教育学生、学生自身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与行为准则。

五、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化管理

环境虽能育人,但不会一朝一夕就见成效的,这是一个长效功能。所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化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通过班会进行大讨论,通过校会的宣讲,通过日常的沟通交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大包干的管理,取得了显明的效果。

学校的领导老师都参与到建设中来,亲自动手除草、浇花、剪枝等。

给老师和学生就是家的感觉,家是大家的,大家共同来维护。

六、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1、环境美了:休息时间,老百姓光顾得多了,成了本乡的一处风景;休息日,新婚夫妇到这里散步照像的多了;往届学生回来摄影留念的多了,说学校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

2、学生懂事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一棵树枝被折断;没有一株花遭到破坏,园里没有一片废纸……我们体会到了环境育人这一真谛,更加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然这些都是显性的,更重要的是对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这句话所说:“花香时时修人性,绿篱道道筑爱心”,所以说校园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我们相信,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巩固群防群治网络成果
达村现有村民小组2个,总户数120户,总人口520人,村级干部6人,集体耕地面积2509亩,党员16人,团员32人,后备干部6人,入党积极分子13人,民兵12个人,十户长10人。以前村里大小事无人问,无人管,社会治安极度混乱。自开展“三支队伍”建设和群防群治网络建设,加强对“三支队伍”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深入发动群众参与“严打整治工作”,深化平安小区创建活动,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打、防、空”一体化治安防范体系,建立完善群防群治工作体系,把矛盾排查工作做到前面,把不稳定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一年来,该村无火灾事故,无群体性上访,无归正人员重新犯罪,无一起刑事案件,得到村民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原创:
一、加强对“三支队伍”的管理力度,增强对群防群治社会稳定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村党支部坚决推行“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及时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杜绝了个别党员、团员进清真寺做乃玛子的现象,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觉维护本村的社会稳定工作,自觉加入到村里的民兵组织中去。
二是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我村工作实际,在每个村设置了财务、计生、稳定、宗教、廉政、学习教育6个岗位,根据党员人数多少和党员自身长处进行岗位设置。根据能力强的无职党员人数和所设岗位数,灵活采取“一人多岗、多人一岗、一人一岗”三种方式,让那些已经享受了各种待遇的具有党员身份的退休干部和“三老”人员在党组织建设、维稳等村级事务中发挥余热。此举一方面使村里各项工作有人干,另一方面也减轻了镇村两级财力负担,同时也调动了村里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效果很好。三是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村党员干部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上,一是严把资格审查关。大力推行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后备干部公示制,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把保证党员质量放在第一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入党积极分子、村级后备干部、优秀青年中择优入党。后备干部培养上,我村在返村学生、复退军人、农村手艺人、致富能手中筛选确定了6名后备干部,13名入党积极分子。制定3—5年培养计划,指定培养帮带人进行培养,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组织他们系统地学习了稳定工作在我们新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们尽快投入到维护本村社会稳定的工作中来。平时给他们压担子、分任务,并加强了跟踪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汇报,建立健全干部成长档案,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工作,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断巩固群防群治网络成果。
一是抓宣传,强化安全工作意识。为了加强依法治村的进程,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村“两委”在每月15日定期召开由党员、团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三支队伍”平安工作会议,同时,还利用墙报、横幅、标语、宣传图片等方式进行“四五”、“五五”普法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对打击“三股势力”重要性的认识,继续重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全力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教育,团结广大群众与民族分裂主义作斗争。还在全村普及用电用火安全防范知识;加强对归正人员进行结对跟踪帮教,平时注意其动态,及时上门沟通,做好思想工作
二是抓落实,构筑要素整合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员不断涌入,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同时也给农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外来人员流动性大,治安形势严峻,村“两委”急群众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组建了一支由村班子带头,老党员协助,年轻党员、团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份子参与;投资3000多元,购买群防治安装备,配备了专用迷彩服、警棍、头盔、手电筒等;保证护村队员的工作经费,20xx年村里落实8000元专项经费,确保了民兵小分队的正常工作。
三是抓建制,完善平安建设措施。第一,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工作班子,定期召开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协调会,每月研究部署开展各项工作;第二,对治保、调解、帮教、普法、巡逻、消防等有关安全防范的重大事项,以村民代表会议形式加以规范和解决;第三,对治安、民事调解、巡逻、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等各项工作,有记录、有台帐;第四,在全村开展安全文明家庭评选活动。20xx年全村评出安全文明家庭105户,全年未出现“黄、赌、毒”和家庭暴力案件。
四是抓防范,增强群防联动效果。村白天有3名老党员负责全村的治安巡逻,夜间由民兵小分队不定期进行治安巡逻、设卡,去年,民兵队共出动夜间值班巡逻96次,总计出动

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材料第2页

人数1052人次。
五是抓管理,增强安全服务能力。村还积极配合镇派出所做好外来人口的登记、发证,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登记管理,注重内外兼顾,做到外来人口情况明,底子清,同时在民事纠纷上,在维护本村社会稳定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的职能作用,积极调处矛盾纠纷,确保了一方平安。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克西马达村目前稳定工作有了一个大的提高。建立了一个群防群治、上下联动的稳定工作网络新体系;形成了一个以“三支队伍”组成的民兵小分队、十户联防为基础,以情报信息收集为重点,以消除各种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为目标的稳定工作新局面。保证了社会面控的牢、宗教活动管的住、违法犯罪能预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