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精选5篇)

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精选5篇)。

光阴如梭,我们的工作也要完成了,那么我们可以开始写工作总结了,工作总结要就事论理,辩证分析,力求得出科学结论,这样才能促进工作的转化。怎么才能将工作总结写得全面呢?你也许需要"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篇1】

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儿童帮扶活动”。现将今年的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学校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二、健全工作机制,打造帮扶阵地

帮扶留守儿童,学校是中心环节。我校把留守儿童的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学校在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的主阵地作用。

(一)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我校成立以金延春校长为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和实施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情况,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和联系卡,登记家庭、家长联系电话号码和地址,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形成帮扶网络。学校定期让留守儿童给家长打电话,让学校办公电话成为学生与家长沟通的“绿色通道”,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零距离,远隔千里同样享受父母之爱。

(三)定期开展“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组织全校教职工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缓解留守儿童的求学压力。

(四)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我校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让帮扶教师成为“代理家长”,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五)建立健全座谈会制度。

我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切实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倾听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对学校的意见,帮助教师做好帮扶工作。

(六)建立帮扶留守儿童应急机制。

我校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学校与帮扶教师、班主任、家长(监护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七)注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我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活动,让留守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总之,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只有建立以学校为主阵地,教职工为主力军,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各村组广泛参与的帮扶留守儿童的工作网络,把每一名留守儿童都纳入帮扶范围,动员各方面积极参与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才能真正让每个留守儿童享受到童年的快乐,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篇2】

为加强学生管理,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引导他们健康、全面成长,结合实际,联校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留守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切实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现将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学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形成以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主的帮扶网络体系,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各校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学校积极打造爱心家园,教师力争当好留守儿童行为的“监护员”、感情的“交流员”、生活的“管理员”、思想的“辅导员”和健康成长的“指导员”。各校师生关系融洽,形成了浓郁的育人环境。

二、建立爱心档案

各校对本校留守儿童做了详细的统计,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档案,主要内容有: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统计表,含留守儿童的姓名、班级、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

(2)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统计表,含留守儿童姓名、监护人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为重点内容)等;

(3)留守儿童的父母基本情况统计表,含留守儿童姓名、父母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三、开展爱心帮扶活动

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和帮扶活动,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篇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小学生就有100多名,“留守儿童”就有27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在家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三年规划和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制定实施办法和管理、考核办法。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

我校的27名“留守儿童”与我校的班主任教师结对,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聘请校内女教师为代理妈妈,关心留守儿童生活、指导留守儿童学习。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建立了村联席会议制度,发动村委会成员以及村医疗室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学校聘请了村卫生室医生为“留守儿童之家”心理辅导医生,为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障碍。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代理妈妈、心理辅导医生、留守儿童管理员等轮流值日在“留守儿童之家”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文体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生活指导、心理辅导等

6、建立健全督促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7、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打算和面临的'困难

我们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我们有决心在三年时间内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校将按照三年规划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六项活动”。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之,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留守儿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城北乡孙城寺小学20xx年11月18日

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篇4】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打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如今在广东、浙江一带甚至全国各地的大小工厂、公私营企业均有方召人在务工生活,现在无论中小学生,男女老少,就是年逾花甲的老头老奶出去都能有人介绍找到工作,且收入较为理想。村村寨寨留守儿童比比皆是,方召正处在打工热潮的关键时期。目前,方召外出打工农民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子女也日益增多,已形成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前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已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本乡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方召乡有4000余户,总人口18000余人,现有1600多户举家外出,8000余人在外务工生活。根据摸底调查,核实统计,方召乡小学留守子女全部入学,共585人,其中中心小学留守学生106人。

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

1、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学生管理档案。开学初各班教师进村入户调查了解留守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调查家庭地址、电话,家庭人口、家长姓名、性别,人均收入、生活情况、家庭教育状况,父母在何地打工、手机号码和家长对学校的建议、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建档;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各存一份,每位老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学生。同时把学校的基本要求,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送一份给家长,以便加强督促管理。

2、从捐资助学来关爱留守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大程度地感受到学校给其的温暖,我们积极向上级和外界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申请和呼吁。近三年来,学生获得资助共1601人次,共获资助资金达32.96万元,其中发展金会资助31.14万元,外界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资助1.82万元。除些之外,我小学支部还于4月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到四灯小学捐款资助学生。方召中心小学的单亲学生徐小芳,经过老师的大力协助,上学年获得县组织部、县妇联、县人事局资助1500元,本学期获得了其原来所学校资助4600元,同时还联系到了英国的一位华侨陈先生和苏州的一位罗先生,他们每人每月资助该生200元生活费,让该留守学生在失去父母后再一次体验到了人间的温暖。

3、加强学生德育管理。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春季开学初,我校从紧张的公用经费中拿出6000多元资金为住校学生购置了新的被套、垫单、枕头枕巾,每个寝室增添一张桌布、一簇鲜花。5月底取得县民政局、乡民政办帮扶价值一万元的物资,给每个学生添置一只新水桶和一个新脸盆。本学期起,学校对住校生实行免交生活费,且每周杀一头猪给学生吃,提高学生的生活营养质量。今年5月,学校又为每个学生宿舍购买了一台饮水机。经过上级的关心和学校的努力,彻底改变学生原来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更加安心地学习。

(2)分工负责,加强管理。我校的宿舍管理实行由总务处主抓,其他老师共抓的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我校安排每一个老师(包括校领导)负责对一个学生寝室进行管理,当好他们的德育老师,对他们的日常行为,学习生活进行教育管理。同时,从周一到周四的晚上都要求值周领导和值周老师进行查夜,清点人数,对不到校住宿者,向班主任或家长查明原因后进行登记,于次日对其进行核实并教育。

(3)开展文化评比,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我校每学期都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学生宿舍、教室文化评比,评比结果与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考核挂钩。为能做好宿舍和教室的文化建设,许多老师、许多学生都自己出钱购买新的文化用品。通过美化和评比,现在我校的学生宿舍和教室比以前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发展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我校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我校举办了《祖国,您好》、“祖国好,家乡美”、“感恩”教育、英语等演讲活动、师生乒乓球联赛、师生羽毛球联赛、体操、绘画、书法、作文、田径运动会等比赛;召开了防火安全专题教育、防震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禁毒知识讲座等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爱国、爱校、爱集体、爱自己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用大家庭的爱和温暖来感化留守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欢快和睦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学习生活,增强留守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决心。在20xx年全县“健康-快乐”运动会中,我校学生奋力拼搏夺得二金二银七铜等十七个奖项并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后,使我校学生重新认识了自己,消除了曾经的“方召人落后”世俗观念,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5、架设爱心桥梁,设置心连心电话。学校建立沟通心灵通道,加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创造平等和谐的合作交流学习环境,班主任老师经常与留守学生交心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困难、问题及时通过心连心电话加强学生、家长、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及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我校老师每天晚上都住校看守学生,学生生病,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老师都亲自带去医院掏钱为学生治疗;学生无米无钱时,老师都给予帮助。

6、要求教师当“五好”。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档升位,流动家长不断增多,在校留守学生比例越来越高,为能把这一特殊群体教好、管好;要求教师必须当好留守学生的“五好”,即:当好教师、好家长、好医生、好保姆、好保安,这样留守学生才能健康快活地发展。

三、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上,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的效果,但仍存在许多让人头痛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管理存在的问题

受打工潮的影响,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生活,价值观发生改变;学生厌学、逃学现象尤为突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学问题淡薄、漠视,有的家长认为,考大学成本高、工作难找,只要识文断字就可以了,打工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二)留守学生自身心理、行为存在的问题

1、自卑孤僻,不爱说话、沉默寡语,缺乏爱心、热情,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不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不敢当众发言、回答问题,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在学习上、交往上的挫折影响较大。比如现方召中学的留守学生万花同学(方召小寨人),在我校时,经过老师的多方教育和说服,曾代表本校在20xx年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夺得一金一银一铜,引起县体育教练组的重视,计划让其代表县队参加全州运动会,学校老师带糖带肉去她家动员,监护人同意,但万花却死活不肯,最终只能放弃。据了解,该生现在方召中学性格仍孤僻,但跑步成绩却还不错。

2、妒忌心强,处事多疑。留守学生渴求父母的爱,却无法得到满足,心里失衡感到痛苦;那些由亲戚带养的留守学生总觉得寄人篱下,总认为亲戚另眼相看,心情不好,时常感到他人对自己的淡薄;只有亲生父母才处处事事原谅自己,而亲戚却处处为难自己,最后什么人的话也不听。

3、性格内向,自控能力差,认识能力有限,精神空虚。

4、无感恩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留守学生从小就缺少父母的爱和教育;自我封闭,对别人的关心和照顾认为是应该的,不必感恩。

(三)学校对留守学生管理重视程度还不到位

现在学校虽然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存活较大空间,家长对应试教育的期望居高临下。教师忙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疏于管理,在我乡学校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学,繁重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已使教师筋疲力尽。平时还应付各种检查,教师力不从心,疲于应付,一旦学生出问题,又长时间找不到学生的监管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信心、耐心。

四、建议和打算

1、加大开办寄宿制学校的力度,减少走读学生数,让更多的留守子女能集中到学校里来住校生活,便于学校管理和教育,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安心地学习。

2、学校教师要经常和留守学生交心谈心,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和照顾。

3、尽可能地和留守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和他们思想达成一致,共同教育留守学生,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一线牵。

4、上级出台政策,指导各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力度。

总之,关心留守儿童,既是家长、老师、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各级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会再接再厉,时时刻刻为留守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而继续努力!

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篇5】

小学校地处泸县县城西郊,属农村小学校,现有学生1423人,其中留守儿童883人,占学生总数的61.9%。有调查,孩子的坏习惯80%都是在家庭里养成的,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就存在很多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介于“留守儿童”的现实问题,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引起了高度重视,市团委、县团委、镇政府、镇团委等领导多次来我们学校指导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这项工作也特别受到了泸县老科协文教专委会的老领导们的关注和重视,自09春泸县老科协文教专委会与我校共建“留守儿童之家”以来,老领导们赠送了几千册图书,每期都要亲自来学校看望师生们并指导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在儿童节给孩子们送来礼品,在教师节给代理家长们(班主任)送来慰问品。老领导们对我校的“留守儿童”的关爱以及代理家长们的亲切慰问,使全体师生深受感动和鼓舞,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家长安心在外打工挣钱,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校以“关爱留守,情系校园,以德育人,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德育工作,为“留守儿童”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小组。

二、学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各班有专门的留守学生名册,摸清留守学生的人数、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有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等,同时要求班主任把自己和学校的电话告诉监护人和家长,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制度,加强与留守学生的联系,学校德育处每期召开一至二次留守学生(或部分留守学生)座谈会,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解决“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四、代理家长不定期地走访或电话访问“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召开家长会、培训活动,同他们商议“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每期印发告学生家长书,把学校的作息时间及相关要求告知家长或监护人,使其与学校通力协作。

五、开展人文关爱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地班队活动,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让“留守儿童”融入学校大家庭之中。

六、为全体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优美、健康的学习环境。建立了“青龙中心小学校一日常规”;分年级建立了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进行班级布置评比(包括每个班班名、班主任名字、班主任寄语、班训、班歌);教学楼进行美化、绿化、净化。

七、以留守儿童教育作为代理家长(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各种会议或开展讨论活动,并以此为课题,鼓励代理家长深入研究。张乃谦老师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为学校树立了典型,先后以《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工作》、《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之我见》、《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学生,针对留守现状,确定工作目标》、《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撰写了多篇论文获各级奖励,而且由张乃谦、屈祖芳、鲁霞为主研人的校级课题《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正努力推荐申报为县级课题。

八、为“留守儿童”开展以下具体活动:

1、每单周二中午1:00-1:50,为“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中午开放图书阅览室,分高、中、低三段轮流阅读图书,每双周中午1:00-1:50,开放影像放映室和参加体育活动,同样又分高、中、低三段轮流观看录象和参加体育活动。

2、每周五中午1:00-1:50开放亲情电话(0830-8199859),利用中午50分钟父母没上班,学生也没上课,双方都有空沟通交流,学生能得到远在他乡的父母的教诲和关心,能感受到父母就象在身边一样,父母随时都在关爱着自己,给予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和勇气,学生也可向父母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3、开放心理咨询室。当学生有心理问题了,有心理话想悄悄告诉老师时,心理咨询室总是为他们打开着,让学生有话讲时可讲,有讲的对象,有讲的地方,内心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正确的诱导。

4、留守儿童帮扶活动。班主任老师对该班个别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帮扶活动,消除不良问题,使其身心能健康成长。

5、学校德育处组建了五个社团(妙笔书法、七彩绘画、阳光篮球、巧手十字绣、宝贝英语),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虽然我校为“留守儿童”做出了一些实际工作,但与时代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我相信在上级党政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老科协领导们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落实“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并且不断的深化和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失助、学习失教、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困难和问题就一定会得到解决,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衷心祝愿全体代理家长幸福工作!衷心祝愿全体留守儿童的明天更加美好!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供您借鉴。


五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开展“校园歌手赛”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于12月22日在阶梯教室举行了第三届校园歌手大赛。经过各班的选拔推荐,最后全校区共有12名同学进入了今天的比赛。比赛分2个组展开角逐,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童年》、《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少儿歌曲被歌手们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嘹亮的歌声响彻赛场,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参加校园歌手赛,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刚刚一周,学校邀请太和三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4篇


学习和工作除了处理文件,还有其他许多任务需要完成。在撰写文件时,我们可以将范文作为模板。通过查看范文,我们可以发现文体风格的多样化和独特之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低级错误。或许下面的"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正是你一直在寻找的内容,请收藏这篇文章!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小学生就有100多名,“留守儿童”就有27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在家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三年规划和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制定实施办法和管理、考核办法。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

我校的27名“留守儿童”与我校的班主任教师结对,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聘请校内女教师为代理妈妈,关心留守儿童生活、指导留守儿童学习。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建立了村联席会议制度,发动村委会成员以及村医疗室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学校聘请了村卫生室医生为“留守儿童之家”心理辅导医生,为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障碍。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代理妈妈、心理辅导医生、留守儿童管理员等轮流值日在“留守儿童之家”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文体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生活指导、心理辅导等

6、建立健全督促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7、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打算和面临的'困难

我们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我们有决心在三年时间内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校将按照三年规划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六项活动”。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之,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留守儿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城北乡孙城寺小学20xx年11月18日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2)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班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活动方案,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

二、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我们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教师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3)

为加强学生管理,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引导他们健康、全面成长,结合实际,联校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留守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切实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现将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学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形成以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主的帮扶网络体系,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各校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学校积极打造爱心家园,教师力争当好留守儿童行为的“监护员”、感情的“交流员”、生活的“管理员”、思想的“辅导员”和健康成长的“指导员”。各校师生关系融洽,形成了浓郁的育人环境。

二、建立爱心档案

各校对本校留守儿童做了详细的统计,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档案,主要内容有: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统计表,含留守儿童的姓名、班级、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

(2)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统计表,含留守儿童姓名、监护人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为重点内容)等;

(3)留守儿童的父母基本情况统计表,含留守儿童姓名、父母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三、开展爱心帮扶活动

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和帮扶活动,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4)

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儿童帮扶活动”。现将今年的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学校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二、健全工作机制,打造帮扶阵地

帮扶留守儿童,学校是中心环节。我校把留守儿童的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学校在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的主阵地作用。

(一)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我校成立以金延春校长为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和实施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情况,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和联系卡,登记家庭、家长联系电话号码和地址,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形成帮扶网络。学校定期让留守儿童给家长打电话,让学校办公电话成为学生与家长沟通的“绿色通道”,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零距离,远隔千里同样享受父母之爱。

(三)定期开展“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组织全校教职工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缓解留守儿童的求学压力。

(四)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我校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让帮扶教师成为“代理家长”,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五)建立健全座谈会制度。

我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切实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倾听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对学校的意见,帮助教师做好帮扶工作。

(六)建立帮扶留守儿童应急机制。

我校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学校与帮扶教师、班主任、家长(监护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七)注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我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活动,让留守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2.加强了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教育。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总之,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只有建立以学校为主阵地,教职工为主力军,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各村组广泛参与的帮扶留守儿童的工作网络,把每一名留守儿童都纳入帮扶范围,动员各方面积极参与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才能真正让每个留守儿童享受到童年的快乐,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家访报告


留守儿童家访报告(一)

1.家访对象:谢少源

2.年龄:8岁

3.性别:男

4.家长姓名:陈莲英

5.与家访对象的关系:祖孙

6.是否留守:留守(爸妈都外出打工)

7.联系电话:000000000

8.家访内容:

我们是中午的时候到学生家的,当然他的奶奶正在门口坐着,我们向她表明了我们的来意后,她很高兴的接待了我们。

少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在教室里不爱说话,但是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考了3次第一名)。 听他奶奶说,他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家后从来不说,只是自己一个人憋着哭,这也许与他是留守儿童有关吧。

少源的奶奶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老人,她对她的孙子孙女期望都非常高,而且很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她一直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后有出息,别在在家种地了。

我们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2、家长对学习的要求;3、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4、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导;5、家长希望通过哪种方式和老师交流(家长会或家访等);6、如果学生犯错误了,家长会以什么方式处理;7、家长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外,还比较关心学生的哪方面等。

10.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发现老人家对孙子的期望真的很高。()她非常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如性格、交友等关注的很少。

少源的内向、不爱说话、受委屈不说,我觉得与他的家教有很大的关系。也许是家人只关注他学习的原因,也许是爸妈不在身边的原因 …… 但听他奶奶说,少源不是很听他妈妈的话,但很听她的话,原因也许就是和妈妈接触太少吧。

我觉得家长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他们应该多了解一下学生的交友、性格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让学生能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家访报告(二)

1.家访对象:谢航、谢雅晴(兄妹关系)

2.年龄:7岁、6岁

3.性别:男、女

4.家长姓名:某某

5.与家访对象的关系:祖孙

6.是否留守:留守(爸妈都外出打工)

7.联系电话:

8.家访内容:

我们是12点左右到达学生家的,当时他们的奶奶正在做饭。他们的奶奶是一个听力有点困难的老人家,在和她交流时有点吃力,一方面是语言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她不能听的很清楚,所以我们只是简单的了解到了一点情况。

航航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在班里很活跃,总是玩,跑来跑去的,上课也不是很老实,是一个让老师不能省心的孩子。但是他也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属于那种一学就会的,并且他也很听老师的话。我相信如果有人能好好引导他的话,他一定会有出息的。

雅晴是一个比较乖的孩子,在班里很安静,不怎么爱说话,很老实,是一个让老师很省心的孩子。但我希望她能够变的活泼一点。

我们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学习的要求;2、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3、如果学生犯错误了,家长会以什么方式处理;4、家长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等。

9.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发现老人家对航航和雅晴的学习不是很关注,她不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只是在生活方面给他们照顾。

并且我还注意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虽然航航和雅晴是兄妹,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他们都很少交流,可以说是基本上不说话,个玩个的。还有航航对奶奶的态度是那种爱理不理的。我想这与他们是留守儿童有很大的关系。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奶奶听力又不好,基本上没有人能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没有人关注他们的性格、心情变化等。

留守儿童家访报告(三)

1、姓名:曹冲

2、联系方式:000000

3、性别:男

4、年龄:10 (3年级)

5、是否留守:否(父亲偶尔出车,父母平时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打工)

6、家访对象:妈妈 赵瑞

7、关系:母子

8、家访内容: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他就在希望小学上学,曹冲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是一个独生子,曹冲非常得父母宠爱,家里有很多价值不菲的玩具,曹冲的妈妈对曹冲在学校的表现了解不多,她认为曹冲在家非常得孝顺听话,并且对曹冲的学业没有过多的要求,家教不错,曹冲本人对长辈大人非常有礼貌,由于他身体比较棒经常欺负同龄人并且他脾气比较暴躁,曹冲妈妈对曹冲经常惹事比较了解。

9、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们认识到,由于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冲突,使曹冲在学校和家里表现出了明显的两面性。在学校方面,由于希望小学的硬件条件不够,老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他与同龄人相比身体比较壮实,导致他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困难,虽然其性格开朗,但是不太擅长向同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龄朋友并不多,几乎没有,进而使其经常通过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表现自己。而在家庭方面,曹冲完全表现出了不同的一面,他与父母相处地十分和谐,不存在家庭暴力的现象,他偶尔会在家里做一些家务。他非常依赖与他关系好的长辈,表现的非常孝顺,有时候为了讨母亲欢心,他会刻意地做许多事情,与父亲的交流不多。

留守儿童家访报告(四)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为了解和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与生活情况,我们义教志愿者开展了有关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

陈颖文和陈慕芬是姐妹,两人相差一岁,一齐就读于红卫小学四年级(六)班。她们的爸爸外出工作,她们与妈妈和一个读幼儿园大班的弟弟同住。她们虽与爸爸每月见一次面,但每天都有通电话。颖文是姐姐,比较活泼开朗,与她交谈总能看到她眉飞眼笑;慕芬是妹妹,她比较文静,交谈时,她总是笑而不答。为更了解和关心这俩姐妹,我们对其进行了家访。

2014年6月5日傍晚,我与晓芬来到俩姐妹家中,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姐妹俩向我们问候,小儿子也很懂事,他有礼貌地向我们打招呼。天气虽热,但陈太太心思细腻,她为我们倒上茶水并将仅有的两把风扇往我们这边吹,我们也让陈太太与我们一齐同坐。通过与陈太太的交谈,发觉她是一位知情达理、关心孩子成长的好妈妈。陈叔叔长时间不在家,她一人肩负着妈妈与爸爸的角色。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她每天骑着小摩托车载着三个孩子上学放学,她不让孩子单独出去玩耍与买东西,她会带着孩子一起出去。姐妹俩很乖,会帮忙洗菜,做家务,但有作业的话,陈太太不用她们帮忙。她们的成绩一般是七、八十分那样子,陈太太不给孩子太大压力。陈太太让她们按时完成作业,晚上一般九点钟就睡觉,七点起床。虽然颖文不会跳舞,不怎么会唱歌,但她有这爱好,她经常在家哼哼小曲。陈太太很支持颖文有这爱好。

通过这次的家访,让我明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重要,虽然陈叔叔不在家,但有陈太太细心照顾孩子,孩子们都很乖巧。假如双亲都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的关注和呵护。显而易见,这样的留守儿童我们不能保证他们身心健康。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愉快,健康的童年,我倡导父母应多待在孩子的身边,陪伴他们成长,不再有留守儿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