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计划1500字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1500字。

工作总结之家专题“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推荐内容。

根据工作的内容需求,我们应该着手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工作计划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1

近几年“幼小衔接”越来越受到教师乃至家长的重视。我们在孩子上学前组织专门的“幼小衔接”主题,让孩子了解小学;带领孩子参观小学,让孩子亲身感受小学的氛围。但是我认为仅仅通过几个活动就送孩子上小学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生活中对“幼小衔接”内容一点一滴的渗透,细水长流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这种教育理念,结合我日常生活中带班的经验,我尝试将“幼小衔接”内容渗透在大班生活环节中。

一、晨间活动

户外晨间活动的原目标是:

1、乐于参加户外活动,在活动中心情愉快。

2、在与活动器械的互动中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体育项目主要有:持轻物掷远或投准;各种姿势的走、跑、跳等;结合这些内容,我在原定的晨间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跑、投、跳等技能,并适当延长了晨间活动的时间。

调整后晨间活动的目标是:

1、结合小学低年级体育运动的项目,培养幼儿跑、投、跳等技能。

2、培养幼儿竞赛的意识。

3、体验各种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晨间谈话

原来晨间谈话的内容包括晨间活动的小结、班级新闻的讨论、点名。调整后我将晨间活动小结提到了晨间活动的最后,将原来的这段时间换成了“谈谈小学生活”,这一版块主要是让幼儿每天了解一个有关小学生活的内容,如“小学有没有值日生?他们当值日生的时候要做哪些事情?”“什么是少先队员?”等,每天一个类似小知识,让幼儿能逐渐对小学生活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点名的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原来由教师点名换成了值日生点名,这是为了增强值日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三、豆浆时间

为了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在阿姨为幼儿倒豆浆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带领幼儿复习儿歌或者歌曲,但是每天固定念儿歌和唱歌让幼儿有些乏味。如何利用这一时间,更好地为幼小衔接服务呢?我尝试渗透了新的内容,如“说相反”教师:我说高(远)……幼儿:我说低(近)……类似一问一答的形式,不但可以用动作表现,而且念起来琅琅上口,容易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活动中幼儿边听边思考边表达,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实现了知识的共享。这一活动需要教师前期收集大量的反义词,在这些反义词中有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我尝试在每天复习巩固简单反义词(单个相反的字)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新反义词(以两个字为主),如简单——复杂,清楚——模糊,光滑——粗糙等。除了“说相反”,我还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巩固单双数的特征,如两个幼儿面对面,教师在其后背分别贴上一个数字,(10以内单双数),游戏开始后幼儿必须想办法去看对方背上的数字,与此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背上的数字不让对方看到,首先看到对方数字的幼儿算赢,并大声说“*是单(双)数”。当幼儿掌握单双数的规律以后教师可以提供20以内、50以内、100以内,甚至更大的数字。越是大数字,幼儿在回答对的情况下越感到满足和自豪。

四、盥洗时间

一个活动以后我们经常会提醒幼儿去喝水、小便。在片刻的休息以后教师为了开展第二个活动而草草地将幼儿召集起来,这也预示着盥洗时间到此结束。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段时间仅仅满足幼儿的身体需要是不够的,大班幼儿需要与人交往,需要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如课后与同伴走走棋子,看看自己带来的植物等。为此我尝试适当延长盥洗时间,让幼儿在课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满足幼儿生理需要,这也刚好与小学课间10分钟休息的理念相吻合——彻底放松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五、餐后活动

原来餐后活动我们往往会让幼儿玩建筑角或者看书;调整后我将午餐到午睡这段时间分成两块来利用,前段时间因为幼儿就餐有快有慢我们让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安静游戏,后段时间我将幼儿召集起来,请准备故事的幼儿轮流为大家讲故事,讲完以后可以向听众提问,这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提高了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以后幼儿小学写作活动打下基础。

六、午睡时间

考虑到小学没有午睡的作息,我尝试缩短大班午睡的时间,原来12点入睡时间延迟到12点半,将前半个小时纳入前一个“讲故事”的环节中。

七、离园活动

离园时间虽然是一日活动中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一时间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宝贵资源。我尝试在这段时间让幼儿学习走棋子,如暗棋,象棋,五子棋,动物棋等,通过这一活动不但让幼儿了解了各种棋子的玩法,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认识了相关的汉字,如象、兵、马、炮等;对于那些对棋子不感兴趣的幼儿我会鼓励其认识并书写自己的名字,幼儿在书写的过程中了解了什么是笔顺,知道了横、竖、撇、捺是怎么回事;与此同时我鼓励值日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活动了一天的活动室这时总有一些灰尘或纸屑,让人感觉有一些凌乱,这时我会组织值日生开展适当的劳动,如将桌椅摆摆整齐,擦擦桌子,扫扫地,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不但可以形成幼儿为人服务的态度,而且更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要顺利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始终坚持一项原则:功在平时,贵在坚持。只要我们班级的两位老师和阿姨朝同一个方向努力,坚持把生活中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实处,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必将顺利地过度到小学。

一艘艘小船扬起了风帆即将出发,这是漫漫学习航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让我们携起手来,使这一艘艘小船能顺利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2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幼儿升入了大班变成了哥哥姐姐,幼小衔接工作便成了工作重点,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发展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学期,我园高度重视衔接工作,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计划,促进每—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密切联系家长,做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培养幼儿对小学的向往之情,提高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帮助孩子完成人生中的关键过程。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多样活动,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2、通过观摩小学活动,增加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3、通过家园活动,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生理与心理准备。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培养良好习惯,增加学习技能

1、在班级环创中增设幼小衔接板块,提前熟悉小学的相关事项。

2、通过2小时户外活动,提高幼儿体质,使得幼儿身心健康地升入小学。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纠正幼儿的坐姿,培养幼儿读书、握笔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通过语言领域,结合一日活动中的谈话、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交流意识,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5、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注重幼儿独立完成穿脱衣服、鞋袜、进餐等生活习惯,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二)加强双向衔接,确保科学过渡

1、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

2、邀请毕业生谈话,讲述小学生活的美好,激发幼儿想要上小学的愿望。

3、与小学沟通共同组织观摩活动,熟悉小学的生活环境,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4、通过科学领域与区角活动,培养幼儿分类、统计、简单运算的能力,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注重家园共育,做好家园衔接

1、开展幼小衔接讲座,在召开家长会时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与幼小衔接培养目标,做到家园教育一致性。

2、运用多种网络平台宣传幼儿衔接的具体内容,使得家长明确衔接方向,配合幼儿园相关工作。

3、利用电访、入园离园家长接送孩子时间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清楚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共同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衔接阶段。

4、加强家长之间的联系,借鉴有效的育儿经验,增加幼儿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总之,本学期,我园将尽其所能组织多样的活动,严格执行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顺利地进行幼儿衔接,开开心心地升入小学。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3

很高兴因为孩子这一共同的话题我们坐到了一起。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下面我就从一个家长的角度,与大家交流一下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愉快地完成幼小衔接与过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在这个过渡期,应着重培养四种能力:

1、培养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家长应该在入学前几个月,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关系等。使他们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自己做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这样,从思想、时间、学习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有学习负担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都能轻、愉快地完成。也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了。

2、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学后,在全新的环境里,需要认识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争抢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听读写能力。

为让幼儿适应小学的教学活动,应逐渐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读物,每天坚持指导孩子阅读,并进行耐心指导,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兴趣。再就是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看连环画、下跳棋、折纸、画画、捏泥等。特别是画画,既可以培养孩子“坐得住”,又为今后写字打下基础。通过绘画,使孩子能熟练用笔,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后,再增加一些学习内容,适当减少游戏时间。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4、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作为家长,则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拖地、擦桌子等。锻炼孩子的细心和动手能力。这样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强,进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此外,要使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当小学生的积极准备。

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以为上学"很好玩",背上书包"很神奇",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作为家长应帮助幼儿调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小结:

总之,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要和老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4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环境体量,这不仅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又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衔接实验班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在美劳区,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增强了当一名合格新生的自信心和紧迫感。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二、幼儿入学准备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2、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3、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4、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使孩子能顺利地进入小学。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5

“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研究”这一课题所获得的成果对当前有重大现实意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因素就能解决的,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准备。

一、幼儿本身应做好以下准备: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 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我们将安排各种以探索为主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将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假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猜测或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所以我们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更应该加强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想要、希望、认为、觉得、记得、忘记等。

二、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

第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要努力地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三、老师怎么做?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6

一、任务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上学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认识、任务认识。

4.下学期重点进行规则认识、任务认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任务重点与措施

1.退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游览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提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大班后期我们将得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真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加强安全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执行培养幼儿的独立认识,增强独立处理题目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寄托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题目和困穷自己要想办法处理。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要药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幼儿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哪些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盒。敬重并监视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橡皮等其它学习用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题目、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精确的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得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认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认识的培养。

(3)常识经验的积累:首先是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经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的资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域游戏,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便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字经验处理题目,提高幼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5.做好家长任务,形成教育合力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布幼小衔接任务的重要性。

(2)利用班级网站开设《幼小衔接论坛》,加强与家长的信息相易,家长们传布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任务,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和责任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有头无尾。

(3)利用家园反馈表、电话交谈、约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相易,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题目,准确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体会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家庭中做好幼儿退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便实用,小巧安全。

(5)向家长发放有关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鼓励幼儿的发展。

(6)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按时来园的良好习惯,在家里得当增加一些简便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

6.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相处,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7

“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研究”这一课题所获得的成果对当前有重大现实意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因素就能解决的,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准备。

◆一、幼儿本身应做好以下准备: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我们将安排各种以探索为主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将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假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猜测或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所以我们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更应该加强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想要、希望、认为、觉得、记得、忘记等。

◆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

第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要努力地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老师怎么做?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应做好以下准备:

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们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笔者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冷淡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学。这就是我们小学教育中常见的“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可以带他去幼儿园看看,请教过他的幼儿园老师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帮他解决困难;还可以讲讲身边同龄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话故事,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信心。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告诉孩子,上课之前要打两次铃,第一次是预备铃,听到预备铃,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的坐着等老师来上课。第二次是上课铃,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防止三种读书现象。一是“念经书”,就是眼睛看着别处,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二是“看时书”,就是读书时老是看时间,你让我读半小时,我就读半小时,看看时间到了没有;三是“数量书”,就是读书的遍数为标准,你让我读三遍,我就读三遍,读一遍数一遍。这三种读书都是没有质量的读书。教育孩子读书时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低年级课文大多图文并茂,读读课文,看看图,图文对照想一想,读书就有效率,有质量。一二年级读书要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长期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4、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而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

◆课程设置特点:1、尽可能严格按照小学模式,上课时间,课间10分钟等。2、劳逸结合,每天提醒幼儿看课程表,做好预习复习工作。3、开设图书馆和阅览室。

一、培养正确的坐写姿势。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二、复习拼音,学习横竖撇捺简单的笔画笔顺。

三、正确的书写笔画笔顺。从基本的横撇点捺开始学。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8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

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关系人的断层;

2、学习方式的断层;

3、行为规范的断层;

4、社会结构的断层。

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实施“模拟小学状态”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

1.早晨入园要求在8:3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至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环境接轨,将幼儿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

5.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须安静倾听。

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7.要求幼儿自背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8.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大小便自理(自备手纸),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9.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邀请小学教师,举办“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的专题家长讲座。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三、我们将从幼儿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四个方面开展。具体内容:

生活能力:

(1)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摆放整齐,并会自己背好书包。

(2)认识书本、文具并能说出名称,学会整理书包,做到快速、整齐。

(3)知道上学不能迟到,不早退,有事要提前请假。

(4)爱护学习用具和公物。

(5)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比如扫地、擦桌子、自己端饭、打水等。

学习能力:

(1)加强幼儿阅读、认字,书写汉字。学习拼音书写拼音和简单的运算能力。

(2)培养幼儿能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3)学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懂就问。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手距笔一寸,眼距书一尺,胸距桌子一拳)。

(5)在活动中适当地延长活动时间。

(6)做到上课指示后立即回座位。

交往能力:

(1)做游戏时能遵守游戏规则,与伙伴有合作意识,有不同意见可以正面提出,不打架,不自私。

(2)学会礼貌待人,要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与老师或家长说话要声音响亮,目光正视对方。

(3)学会站队和排队行走,知道在队列中不乱走,放学后等待家长接再离开队伍。

安全能力:有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基本的安全常识,知道不听信陌生人的话,了解一些应急电话号吗,能正确记忆自已家的地址和父母的联系方式。

四、帮助幼儿做好进入小学的心理准备和情感的准备。

(1)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分清好坏事,培养正义感。

(2)做到心中有他人,懂得尊重、谦让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做个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4)有自信心,遇到困难不低头,做个坚强的孩子。

(5)同伴间会合作完成一件事。

(6)生活态度乐观、不哭闹。

(7)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争取在半年的时间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我们的孩子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小学的教育模式。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 大二班

三、活动目标

㈠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㈡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㈢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习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保证措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㈡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10

一、工作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为上小学做好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具体措施

1、家长工作: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要求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让孩子无论是在幼儿园或是在家里都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3)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家教园地”,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4)为家长推荐相关文章如:《大班幼儿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孩子要当小学生,准备充分跃龙门》、《正确指导孩子阅读》。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6)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2、教育教学:

身体方面: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5)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常规、规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有责任感,能够承受小挫折,有集体荣誉感,愿意为集体做事,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和困难等。

独立生活能力: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学习方面: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老师,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4)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gZ85.cOm编辑推荐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25篇


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工作计划?为了确保工作计划的持续性,下一阶段的计划需要开始准备。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写作,没有规划,那么我们的目标很难实现。工作总结之家编辑在阅读中找到了一篇非常实用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文章,建议您将此页面收藏以备参考!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

1、重点工作:

(1)、继续进行“将英语活动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幼小衔接”为主线,进行工作。

(2)、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前期准备。幼儿从大班进入学前班,经历角色过度、心理过度、行为过度的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转折期。如何使幼儿逐渐适应和调整呢?应该让孩子建立幼儿有序的学习、有序的生活。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将“读、写、算、音乐、美术、语言”作为幼儿的学习工具,有计划、有层次的进行引导与培养,提高幼儿的学习敏感度,增强任务意识、责任意识。从心理、知识技能、社会等方面充分准备,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3)本学期我们主要采用了蒙氏数学和幼儿拼音与识字的特色教学,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自己操作探索,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催进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除了特色教学以外,我们还安排了“康轩学前教学”它从培养幼儿的五大领域和八大智能入手,将活动细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性强的小活动。有配套的幼儿用书,学前拼音等。

2、基本工作:

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促进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发展。重视体育活动,防治疾病,注意安全,使幼儿身心健康,并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2)、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和愉快,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幼儿看图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文具,能运用材料制作一些有创意的纸工等。

(5)、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有始有终;能与人商量来解决纠纷,在活动中乐意合作、轮流、分享;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评价同伴行为的能力。

(6)为了让幼儿顺利的渡过,请家长转换角色和孩子一起过度,尽量不要让孩子晚上睡得太晚,要有一定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让孩子早上迟到,从现在就给他树立一个时间观念,懂得我每天每个点都要干什么。让孩子充分的利用好这一年去衔接一年级的各种习惯。(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2】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学习阶段的教育重点。

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质所在。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园合作是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补充,以确保教育措施、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桌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在园创设小学一日流程表提示幼儿生活意识。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班级加强了值日生的责任意识。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班内每周评选优秀小榜样。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每天学习的拼音进行组词游戏,拼拼读读锻炼幼儿的发音。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认真对待完成。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3】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我们将安排各种以探索为主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将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假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猜测或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所以我们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更应该加强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想要、希望、认为、觉得、记得、忘记等。

◆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

第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要努力地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老师怎么做?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应做好以下准备:

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4】

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质所在。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园合作是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补充,以确保教育措施、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桌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在园创设小学一日流程表提示幼儿生活意识。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班级加强了值日生的责任意识。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班内每周评选优秀小榜样。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每天学习的拼音进行组词游戏,拼拼读读锻炼幼儿的发音。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认真对待完成。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3月底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家访、QQ留言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4月份带幼儿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2、通过创设班级主题环境用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

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3、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4、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整理幼儿档案,收集幼儿在园资料,做好离园毕业的资料。

五、毕业活动

大班组根据集团及园所要求提前准备毕业班汇报演出,努力做到完美创新。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使孩子能顺利地进入小学。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5】

活动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3月——9月,为期7个月。

活动班级:幼儿园大班全体幼儿。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6】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3.上学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认识、任务认识。

4.下学期重点进行规则认识、任务认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游览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提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大班后期我们将得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真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幼儿智力游戏。

(4)加强和平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穷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其实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执行培养幼儿的独立认识,增强独立处理题目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寄托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遇到题目和困穷自己要想办法处理。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药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幼儿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哪些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盒。敬重并监视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橡皮等其它学惯用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题目、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精确的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得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认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认识的培养。

(3)常识经验的积累:首先是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你知道计划。以语言区为重点,经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的资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便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字经验处理题目,提高幼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布幼小衔接任务的重要性。

(2)利用班级网站开设《幼小衔接论坛》,加强与家长的信息相易,家长们传布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任务,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和责任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有头无尾。

(3)利用家园反馈表、电话交谈、约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相易,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题目,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准确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体会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家庭中做好幼儿退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惯用品力求简便实用,小巧和平。

(5)向家长发放有关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鼓励幼儿的发展。大班科学教案。

(6)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按时来园的良好习惯,在家里得当增加一些简便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

4.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相易,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7】

一、心理准备方面

1、学校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例如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新生感受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环境中生活,这对新生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儿童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

3、进入小学后,加强纪律教育。教师在开学前的培训中要强调纪律,让新生有遵守纪律的心理准备,要求孩子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举措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校园网,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新生做事的效率性,二可以培养新生责任性,使新生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 头蛇尾。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新生、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与生活。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新生去二年级观摩,从单一的观摩教学活动,到可观摩各种活动进行情况,从而激发新生的模仿欲 望。

2、注意对新生书写、阅读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新生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3、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新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新生的身心发展,使孩子能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

为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教育,减缓幼儿园与小学两学段的坡度,促进新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本学期制定幼小衔接计划如下:

工作重点:

1、建立机制: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机制,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平稳过渡:通过活动,使一年级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了解幼儿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阶段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从幼儿园特点的教育向学校教育平稳过渡。

3、递进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具体工作:

1、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班级博客,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同时,展示孩子在过渡过程中的表现,与家长携手,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3、加强教师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的、还要加强本级部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关注新生的习惯养成的培养。班主任将情况汇总后,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教育方式。

4、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

5、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一年级学生参观二、三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教室布置、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6、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7、精心布置教室氛围。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教室的装饰,有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童趣部分,营造一种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环境。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8】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男生xx人,女生xx人,共计xx人。其中有xx名住校生,xx名跳级生,xx名转校生。一少部分是本县的。是一个从学前班即将过度到小学的班级。本班主要以英语、数学、语言为主,科学,社会。健康,美术,音乐为辅。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幼儿的责任意识、任务意识较弱。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发现幼儿对幼小衔接的需求增大,因此,本班的工作重点将围绕“让孩子快乐、幸福、发展”,严格按《学前教育课程》进行教学,发挥我班的优势,着重“读、写、算、音乐、美术、语言”能力的引导与培养。

二、教育教学工作:

1、重点工作:

(1)、继续进行“将英语活动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幼小衔接”为主线,进行工作。

(2)、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前期准备。幼儿从大班进入学前班,经历角色过度、心理过度、行为过度的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转折期。如何使幼儿逐渐适应和调整呢?应该让孩子建立幼儿有序的学习、有序的生活。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将“读、写、算、音乐、美术、语言”作为幼儿的学习工具,有计划、有层次的进行引导与培养,提高幼儿的学习敏感度,增强任务意识、责任意识。从心理、知识技能、社会等方面充分准备,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3)本学期我们主要采用了蒙氏数学和幼儿拼音与识字的特色教学,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自己操作探索,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催进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除了特色教学以外,我们还安排了“康轩学前教学”它从培养幼儿的五大领域和八大智能入手,将活动细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性强的小活动。有配套的幼儿用书,学前拼音等。

2、基本工作:

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促进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发展。重视体育活动,防治疾病,注意安全,使幼儿身心健康,并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2)、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和愉快,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幼儿看图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文具,能运用材料制作一些有创意的纸工等。

(5)、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有始有终;能与人商量来解决纠纷,在活动中乐意合作、轮流、分享;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评价同伴行为的能力。

(6)为了让幼儿顺利的渡过,请家长转换角色和孩子一起过度,尽量不要让孩子晚上睡得太晚,要有一定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让孩子早上迟到,从现在就给他树立一个时间观念,懂得我每天每个点都要干什么。让孩子充分的利用好这一年去衔接一年级的各种习惯。(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三、卫生保健工作:

1、秋季是一个多发病的季节,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认真观察,大力宣传,尽力避免各种疾病的隐患。若是孩子生病不能按时入园,请向班里的老师请假说明。

2、注重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确保幼儿的安全。

3、针对幼小衔接,加强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学习自己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仪表、整理被褥等。并加强幼儿为群体服务的意识,做好值日生工作,建立相关的观察记录、检核表,对比幼儿的发展、变化。

4、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阅读姿势、保护视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成长。

5、定期进行睡具的暴晒、清洗、消毒等各项常规卫生工作。

四、家长工作:

本学期,老师采取约访、电话访问等方式尽快和家长沟通,通报现状,使本班的决策顺利实施,得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和配合。

五、社会文化活动:

本学期的社会活动包括:散步参观周围的社区,国庆节,冬季运动会,圣诞节、元旦联欢会等等活动。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9】

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适应社会,减缓幼儿园与小学两学段的坡度,促进新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本学期制定幼小衔接计划如下:

1、建立机制: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机制,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

2、平稳过渡:通过活动,使一年级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了解幼儿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阶段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从幼儿园特点的教育向学校教育平稳过渡。

3、递进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1、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班级群,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同时,展示孩子在过渡过程中的表现,与家长携手,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3、加强教师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的、还要加强本级部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关注新生的习惯养成的培养。班主任将情况汇总后,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教育方式。

4、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

5、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大班幼儿参观低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教室布置、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6、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7、精心布置教室氛围。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教室的装饰,有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童趣部分,营造一种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环境。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正则实小,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启发幼儿以__身份采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并请一位老师拍一些课间十分钟的录像,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录像里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不对?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5)观看录像《小学生守则》了解小学生活的一些常规,为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1、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

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有利契机,邀请正则实小一年级的老师们来园观摩研讨。尝试让大班家长在幼儿园里率先体验到小学老师的一些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小学与幼儿园在教学上的异同点,感受小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使自己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更加心中有数。

发放《进入小学,你们准备好了吗?》家教小手册,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0】

1、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

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不要自己教,到外面正规的机构学习)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5.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开展好班级特色活动,分享阅读及葫芦丝。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三.八妇女节”最美妈妈评选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与“小博士知识竞赛”;积极准备“庆五.一”诗歌、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庆祝活动;大班毕业典礼。

一、满足幼儿个体需要,增强学做小学生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请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并举行了“整理书包大赛”,幼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满足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同时,在平时活动中,我们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的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峤煌?芰Φ玫搅撕芎玫奶岣摺?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儿歌、看图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不放弃任何可以帮助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起阅读,增加阅读兴趣;提供可写本子,让孩子学着书写,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平时,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起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一定量的计算内容,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电话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孩子根据能力需要逐渐的对计算感兴趣,使孩子为学所用。

3、学期初,我园引入“清华少儿英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英语兴趣,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如“祖国在我心中”大合唱比赛,小主持人大赛,整理书包大赛等,孩子们积极参与并取得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书写家教论文,评选优秀家长进行经验介绍。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本学期,组织教师开展一系列活动,与小学教师交流活动及每人一节课活动,课后进行了教法交流及优质课评课活动。教师通过实践、反思,研讨,反思最后再实践,教师间通过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

总之,通过一学期来对幼儿幼小衔接的培养,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工作指南,发挥小学在小幼衔接工作中的自觉性、能动性,充分认识做好小幼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心组织部署推动小幼衔接工作科学顺利实施,加快构建小学和幼儿园双向衔接机制,积极推动小幼衔接试点实验工作,有效落实《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适度调整一年级第一学期课程安排,合理安排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促进一年级学生的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

二、结对学校

新港小学——新港幼儿园

三、工作目标

1、让幼儿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握笔姿势、坐姿、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

4、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四、前期准备

1、心理准备

(1)克服焦虑家长不要过度担心,不要给孩子太多“学习辛苦”的负面强化。

(2)懂得欣赏从细微处观察、欣赏和赞扬孩子的进步,给他支持和鼓励。

(3)耐心等待因遗传、年龄、性别、家庭教育等等因素造成的客观差异是真实存在,但每个孩子都有长处,我们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去寻找,并要直率地告诉孩子“你也很棒”。

2、生活习惯

(1)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学习用具等,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2)学会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保持课本、课桌、作业本的清洁等。

(3)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该做什么时就做什么,做事不拖拉。

(4)保持端正的坐姿孩子坐有坐样,站有站相,这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以及将来的视力保护很重要。

(5)学会交往鼓励孩子与同龄孩子交往,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3、学习习惯

(1)倾听和提问的习惯倾听时眼睛注视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听完后,请孩子简单复述听到的主要内容,或者简单提问,以检测孩子是否听清听懂了。

(2)表达和发言的习惯经常与孩子交流,家长对孩子的表达要持包容理解的态度。同时让孩子学习在大家面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营造适宜学习的家庭氛围。陪同孩子阅读,指导认真、规范书写。大量的、有效的阅读和一手好字能影响孩子一生。

(4)遵纪和守时的习惯遵守纪律、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遵守作息时间等习惯的养成会使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好好休息,按时完成作业,劳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体验学习的快乐。

(5)合作和分享的习惯合作和分享会教会孩子如何在集体中与他人快乐共处,融洽和老师、同学的感情,学习也会更加主动、活泼。

五、课程规划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2】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60年代在他的《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中,就谈到了有关幼稚园与小学一年级之联络问题。建议小学一年级与幼稚园联络起来,成为一个系统、一年级应当与幼稚园有密切的衔接,以免双方受损失。他还提倡道尔制的教法,认为一个活泼的幼稚生在幼稚园里活泼惯了、自由惯了,一旦进了形式很重的小学,当然要发生种种困难。几十年来,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几年随着新大纲和教育指南的出台,学前教育改革掀起了新的浪潮。如何处理好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的阶段性及过渡时期的连续性,成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幼儿园与家长的看法不一样,幼儿园更注重的是对孩子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准备。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幼儿,能帮助他们减小在幼小衔接上的阻碍,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幼儿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能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适当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

组织大班小朋友参观怀德苑小学,让孩子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初步的感知,让孩子知道到了学校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认识新朋友,使其产生自豪感,渴望成为小学生。

二、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可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行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训练,帮助孩子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学会与同伴的相处技能,克服冲动与攻击性,培养文明行为。

2、入学前,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适当减少游戏时间和延长学习时间,多安排棋类、拼图、听故事等安静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同时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如穿衣、洗脸、刷牙等。

3、安全意识的培养。可有意识引导孩子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玩、这样玩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

三、独立、认真、细致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不懂的地方,得出结论。

四、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培养。

在活动室中设置56个不同的活动区域,如:美工区、益智区、语言区、建构区等,通过与幼儿的集体讨论设立各区域的进区规则,幼儿可采取自选的方式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做活动的主人,了解活动与规则的关系,从而为顺利活动而自发的遵守规则。

五、独立的生活处理能力。

结合幼小衔接的实际情况,我们应重点的给予帮助、指导,通过开展背上小书包活动,让幼儿学会保管和整理学习用品。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参观及观摩活动。

如:参观小学、看小学生上课、参见队日活动、参加升旗仪式、请小学生来园交谈、看小学生作业等等。邀请小学老师来园给孩子们上课,使幼儿知道小学生摆放书本、文具盒有一定的规则。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3】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关系人的断层;

2、学习方式的断层;

3、行为规范的断层;

4、社会结构的断层。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在大班末期实施 “模拟小学状态”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

1.早晨入园要求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早晨取消区域活动,改为较为统一的建构、阅读活动,并要求幼儿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晨间活动,不随便走动,以形成良好常规。

3.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至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将幼儿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

5.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须安静倾听。

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7.要求幼儿自背小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8.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大小便自理(自备手纸),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9.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1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邀请小学教师,举办“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的专题家长讲座。

3.各班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家教园地”,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4.具体内容包括:《大班幼儿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孩子要当小学生,准备充分跃龙门》、《正确指导孩子阅读》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6.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要求参观前有谈话,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参观,如小学生是几点钟到校的?小学生怎么样上课?一天上几节课?上课时怎么样坐?午饭在哪儿吃?等问题,参观时可与小学生交谈,了解小学情况;参观回来后再组织谈话,解决疑惑,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生活,为入小学作好准备。)

2.我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活动。

3.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上课的交替开课观摩活动。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我园在今年的幼小衔接工作上具体做了以下的计划。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通过活动,使大班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互相探讨适合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的有效途径。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拼音等)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2、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学校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

3、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等生活习惯。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3)、注重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幼儿课堂环境接轨,在本学期桌椅的摆放上要进行改变。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4】

一、目的

为了使幼儿更早的感受小学学习的气氛,更充分的了解小学生活,我班从本学期开学初开始进行小幼衔接的内容,准备在一年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二、活动安排

1、参观小学

1)开学初在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期间,带幼儿参观小学,使幼儿感受小学学习生活的氛围,了解一年级学生开学初的表现。

2)下半学期再次参观小学,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小学生的学习常规,感受到一年级小学生的变化,培养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

1)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幼儿能够正确看书、写字、掌握握笔姿势,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专心听讲,专心做事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简单的营养知识,知道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自觉喝水,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常规、规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有责任感,能够承受小挫折,有集体荣誉感,愿意为集体做事,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和困难等。

3、为上小学打基础,学习简单的知识

1)学习数数:双数及单数数、倒数。

2)书写20以内数字,进行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3)认识钟表(正点、半点)知道一天的作息时间。

4)认识简单的汉字,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学习汉语拼音。

4、学前准备认识文具,学习整理书包。

5、咨询活动下学期末,请小学老师向家长介绍小学的情况,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建议家长做好哪方面的配合,帮助幼儿和家长平稳渡过过渡期。

6、小学生与幼儿座谈下学期末,请去年的毕业生来园与幼儿座谈,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己的进步,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

7、制作毕业纪念册收集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和家长的祝贺信,园内统一制作。

8、召开毕业典礼下学期末召开毕业典礼,发毕业纪念册,为幼儿在园的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留下美好的回忆。

大班幼儿于今年九月份将升入小学,将成为光荣、自豪的小学生。幼小衔接工作已到最后阶段,在这最后一个学期里,我们将更有计划、有步骤更大力度地开展一系列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做好顺利进入小学的一切准备。

具体计划如下:

1、适当调整课程时间和种类,增加语言、数学、英语的课程和学科技能,上课时间逐渐延长到35-40分钟,多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培养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多进行动口和动手的技能练习。

2、开展识字、拼音教学,并进行书写练习,加强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

3、调整户外活动时间,逐渐接近小学的上课时间和休息时间,课间休息时间让孩子尽量自由活动,10分钟后听音乐进教室上课。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通过开展值日生工作、自己收拾书包、衣服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5、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6、继续开展古诗阅读活动,进行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7、介绍小学的有关情况,要求孩子们在园活动时有规律、守纪律、有礼貌;

8、增加精细操作、手工编织等活动,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

9、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操作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10、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1、适当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12、五月份开始,调整课室布置,模仿小学的上课模式,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5】

一、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

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专题研究。我们将从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运用“生态式教学”,做到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专题研讨的观摩及评比;组织班级幼儿参与春季远足活动;积极准备“庆五.一”故事大王评选活动筹备,“五一节”故事大王选手评选及参赛活动;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做好庆“六一”文艺汇演工作;大班毕业典礼。

三、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四、家长工作: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坚持每月及时更换“贝贝心语”内容,更新网上资料,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教学,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3)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情况和在园学习情况,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三、八节”爱妈妈活动;与主题相关的亲子活动等。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先进班级而努力!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6】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7】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眼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任务,是大班阶段的任务重点。我们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认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认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幼小。为幼儿顺利过渡做好全面准备(这个准备不单有常识、身手,还有情感、态度、能力方面;不单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认识、任务认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

一、任务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上学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认识、任务认识。

4.下学期重点进行规则认识、任务认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任务重点与措施

1.退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游览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提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大班后期我们将得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真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幼儿智力游戏。

(4)加强和平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穷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其实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执行培养幼儿的独立认识,增强独立处理题目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寄托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遇到题目和困穷自己要想办法处理。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药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幼儿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哪些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盒。敬重并监视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橡皮等其它学惯用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题目、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精确的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得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认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认识的培养。

(3)常识经验的积累:首先是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你知道计划。以语言区为重点,经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的资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便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字经验处理题目,提高幼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5.做好家长任务,形成教育合力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布幼小衔接任务的重要性。

(2)利用班级网站开设《幼小衔接论坛》,加强与家长的信息相易,家长们传布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任务,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和责任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有头无尾。

(3)利用家园反馈表、电话交谈、约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相易,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题目,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准确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体会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家庭中做好幼儿退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惯用品力求简便实用,小巧和平。

(5)向家长发放有关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鼓励幼儿的发展。大班科学教案。

(6)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按时来园的良好习惯,在家里得当增加一些简便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

6.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相易,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三、上学期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班级网站建立“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按时来园不迟到(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各班老师)

3.执行活动:美丽家乡——秋游采摘亲子活动(各班老师及家委会)

十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我不知道大班科学教案。“在家里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认识?”(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我讲成语故事(提高幼儿阅读、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强胡普通话应用)(陈晓丽)

3.执行活动:走进小学看升旗(成彩霞)

十一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主要是能力衔接,您是如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我行我塑”折纸大比拼(训练幼儿的视觉、触觉、疏通觉之间的配合.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活跃性)(吴燕)

3.执行活动:请小学生来做客。(了解小学生的作息,看小学生整理书包,我不知道衔接。观看小学生作业,与小学生进行相易。)(吴琼)

十二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意思?”(各班月论坛负责人)(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一分钟大作用(在一分钟内进行跳绳、折纸、拍球、整理用具比赛,知道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懂得珍惜时间)(王璐)

3.执行活动:自己购物过“新年”(有计划、有条理地做事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所必需的)(魏灵)

元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大班。“寒假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到小学生家里去做客(了解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每位家长)

四、下学期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幼儿入园教育:最后一学期

2.主题活动《我有一个小闹钟》

三月份

1.家庭教育讲座: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

2.主题活动:我的小书包

(1)自理能力大比拼

(2)童心画语——幼儿电脑绘画展(各班班长负责)

四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在家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阅读

2.主题活动:了解小学

(1)游览小学

(2)活动规则我知道

(3)制定双休日活动计划

五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孩子要如小学了,您准备好了吗?

2.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你做好准备了吗(小学教师走入幼儿园)

3.主题活动:小课堂

(1)小课堂(下课十分钟、班级公约、我的课间活动设计、一分钟可能干什么)

(2)袖珍画展示

(3)商议会:上课常规我知道

六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幼儿园小班英语儿歌。孩子良好的情感培养

2.主题活动:小学在等我

(1)“我心目中的小学”演讲比赛

(2)我喜爱的数学活动展示

七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孩子的养成教育

2.主题活动:我们毕业了

(1)排练毕业排练毕业典礼节目(全体教师)

(2)设计制作毕业证

(3)毕业典礼——梦想从这里起飞(全体大班成员)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8】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告诉孩子,上课之前要打两次铃,第一次是预备铃,听到预备铃,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的坐着等老师来上课。第二次是上课铃,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防止三种读书现象。一是“念经书”,就是眼睛看着别处,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二是“看时书”,就是读书时老是看时间,你让我读半小时,我就读半小时,看看时间到了没有;三是“数量书”,就是读书的遍数为标准,你让我读三遍,我就读三遍,读一遍数一遍。这三种读书都是没有质量的读书。教育孩子读书时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低年级课文大多图文并茂,读读课文,看看图,图文对照想一想,读书就有效率,有质量。一二年级读书要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长期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4、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而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

◆课程设置特点:1、尽可能严格按照小学模式,上课时间,课间10分钟等。2、劳逸结合,每天提醒幼儿看课程表,做好预习复习工作。3、开设图书馆和阅览室。

一、培养正确的坐写姿势。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二、复习拼音,学习横竖撇捺简单的笔画笔顺。

三、正确的书写笔画笔顺。从基本的横撇点捺开始学。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9】

一、任务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上学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认识、任务认识。

4.下学期重点进行规则认识、任务认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任务重点与措施

1.退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游览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提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大班后期我们将得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真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幼儿智力游戏。

(4)加强和平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穷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执行培养幼儿的独立认识,增强独立处理题目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寄托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遇到题目和困穷自己要想办法处理。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药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幼儿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哪些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盒。敬重并监视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橡皮等其它学惯用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题目、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精确的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得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认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认识的培养。

(3)常识经验的积累:首先是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你知道计划。以语言区为重点,经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的资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便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字经验处理题目,提高幼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20】

幼小衔接,幼儿园怎么衔?小学怎么接?

车站小学武晓燕家庭教育工作室

升入小学一年级对于孩子而言,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大跨越。有些专家把孩子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称为孩子的“第二断奶期”。因为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的学习生活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定义,可以发现幼小衔接最主要的不同,就是从游戏为主,转为学习为主。

那么幼儿园和小学还存在着哪些存在的不同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第一、教育性质不同。幼儿园是“教养并重”,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同时,还要给幼儿生活上的照料和养育。小学教育是“以教为主”。语文、数学、英语等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第二、教学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是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形式,同时还有小组讨论、自己观察探索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第三、家长心态的不同。幼儿园家长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开心不开心,有没有什么收获。进入一年级家长们关心什么呢?有没有作业?作业写完了吗?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家长心态的变化就会带来孩子的很多不适应。

而这种心态往往会演变成焦虑。那么今天呢我重点讲一下大家反映比较多的焦虑问题。随着进入六月份,家中有即将上一年级的孩子的家长也开始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当然首要的焦虑是择校问题。今天这个问题抛开不谈。那么除了择校以外,无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家长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地帮助到孩子。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是否能较好的适应学校的这种学习和生活,因为学校的生活学习节奏明显加快。有的家长还担心孩子和同学之间的这种相处是否会融洽,也担心这个课时和作业量能不能够接受得了。还有就是可能比较担心孩子的学习能不能跟得上。担心孩子的作业在辅导的时候,自己在时间和精力上,能不能给到孩子支持和保证。当然,我这儿只是列举了一部分家长的困惑与焦虑,可以看得出,在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家长是没有任何经验,而孩子也将面临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验,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考验。

那么家长对于幼小衔接之所以焦虑,它的根在哪里?找到了源头,才可以有效解决家长问题。

其实这种焦虑的源头在于不清楚,不明白,不了解。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缺乏正确的这个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不了解一定的教育规律,所以在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缺少一种指导能力,或者说不能给到正确的引导,第二个呢就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的不够,比较依赖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第三个方面呢,是过度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习惯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的吃和穿,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然后第四个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正确的这个教育观念,就容易受到身边“贩卖”焦虑的这种不良的影响,将自己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比如说孩子在班上的排名情况,考试的分数怎么样?然后盲目地,不切实际的有这样一种攀比,给孩子报了多少个培训班啊等等类似这样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

那么对于家有即将升入一年级的准爸准妈和幼儿园来讲,我们要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学校生活需要孩子们提前完成的几个规定“动作”,也可以称之为三个注重。

第一个注重,就是注重对孩子们即将升入小学的心理贮备。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就让学校的老师管你”,让孩子产生对学校老师的恐惧感。

大部分孩子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是充满了兴奋与期待的,此时家长可以刻意的向孩子渗透一些学校的有趣的生活,比如给孩子们讲自己上小学的有趣的事情,讲一讲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让孩子对于学校有一个初步的快乐的概念,当然这个时候不要总是围绕学习啊、成绩啊这类的话题,孩子们对此还没有一个概念,要从内心深处激发孩子对校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可以领着孩子刻意经过学校门口,让孩子们感受“学校”。其实在孩子眼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校是他们寻找玩伴的另一个场所,这儿若是有良好的同伴关系,继而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融洽的校生关系就很容易建立,所以如果孩子的好朋友也将进入同一个校园,可以提前让她们共同熟悉新校园,这对于孩子迅速接纳学校有很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第二个注重,就是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至关重要。有教育专家说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智力最好的,而是习惯最好的”。孩子在入学前少三分习惯养成,入学后多七分教育烦恼。

我们经常听到“21天养成习惯”。事实上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21天并不是一个绝对值。有的习惯形成较难,21天未必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有些习惯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或自身存在着浓厚的兴趣,也未必需要21天。但从整体上来看,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要付出时间去培养。

我们要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

1.时间观念

在幼儿园,孩子们年龄小,普遍存在磨蹭的现象:慢腾腾地吃饭,慢腾腾地穿衣。我们的评价标准是:孩子们会不会做这件事。只要孩子自己能吃饭,吃的稍微慢一点也是不要紧的。只要孩子自己能穿上衣服鞋子,稍微慢一点,也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们的重点放在孩子有没有掌握这项技能,而没有加上时间观念。

到了小学,很多时候需要时间的限制。比如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一个小时内做完,超出时间不允许答题,做不完也要收走。上课时间到了,就算没玩够,还想继续在操场上玩,也是不允许的。

因此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有计划地安排看电视、看书和玩儿。感受5分钟、10分钟内做一些小任务。做不完有惩罚。

比如,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小闹钟,让孩子自己定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着时间表做自己的事情。 

2.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重视规则,小事上叫调皮,大事上出现触犯法律法规行为。

小学一年级是规则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园已经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有了一些要求,但是进入小学后,孩子正式开始学龄生活。

家长们要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能想到的,可以提前告知;能提前练习的,可以提前强化。

目前,大多数小学一节课的课时有40分钟左右,孩子再也不能像在幼儿园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老老实实地坐着。这对孩子可是一个挑战哦!您可以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一段时间,时间的长度可以从20分钟慢慢过渡到4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您可以让他看看书,也可以给他讲故事、做做手工画画等等。

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树立规则意识。

3.学习习惯

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准备就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1)专注力培养

在小学低年级有一种现象很普遍,即学生写作业的速度相差惊人。课堂作业,有的孩子十几分钟可以完成,而有的孩子几十分钟都完不成。做得慢的孩子也许并非不会,而是边做边玩,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实际上,家长们可以想一想,家里的孩子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

看喜欢的动画片,玩电脑玩手机玩平板等一切电子产品时,还有孩子喜欢的游戏时。

所以说,孩子是有他们喜欢的专注的时间的。如何培养他们的专注力,让他们在学习上的专注力再持久一些呢?

A.专注做事时不要打断

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家长们不要干扰或粗暴打断他,而是应该耐心等他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当他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的同时,就是在朋友自己的注意力。

B.减少分心

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当孩子玩玩具的时候,要关掉电视机;当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也不要放音乐。

刚才提到的选择简单的学习用品,就是为了防止分心。

保持一切有利于孩子专心致志的环境。

C.培养专注力的一些练习:

采取盯点法随时训练。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着某个点和物体看上几分钟就可以。还可以采用舒尔特训练法,这个方法是世界上最专业、最普及、最简单的训练法。

(2)认真对待家庭作业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要习惯回家有功课的生活。每天晚上都必须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在这里也可以跟家长们介绍一下。经常开家长会时,有的家长会说到,老师,你们布置的作业太少了!孩子一会就做完了!有的家长就会说,老师,怎么才一年级作业就这么多啊!孩子趴着写半天。

事实上,老师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大多是巩固当日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且依据中等学生水平而布置的。比如中等生需要15分钟。那今天课堂上听讲认真的孩子,对这个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孩子,就不需要15分钟了,可能10分钟就能完成。而今天上课走神了,或者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的孩子,15分钟显然就完不成了,甚至要半个多小时。所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是家长们把握孩子学习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家长们要给孩子灌输一个思想:回家一定要先做家庭作业!这是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到家先做家庭作业,做完检查完之后,再去干别的。并且坚持住这个思想,毫不动摇!逐步养成孩子每天回家学习的习惯。

灌输思想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坚定不移的去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仅要接送,回家还要辅导、陪读,吃不消。其实,孩子完全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

家长们肯定也不愿意因为孩子没做好家庭作业,而被老师三番五次请到学校里来吧。所以我们要一开始就帮助孩子养成这种及时完成作业、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3)坚持广泛阅读

孩子现在认识的汉字还比较少,自己独立阅读还存在困难。所以这个时期的阅读仍然是需要家长们帮助的,以亲子阅读的形式为主。

亲子阅读不仅能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而且我们都知道,书中的世界无限广阔,充满想象,能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创意。

孩子们广泛阅读,不但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能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并且专注阅读的过程也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孩子做题读题的能力。如果孩子阅读水平高,他读题、理解题目的能力就强,做题的速度就会快一些。如果孩子理解力相对较弱,题目反复读好几遍,甚至读好几遍之后也不解其意,那做题速度就慢了下来,做题时间也延长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认识到阅读对孩子的众多好处。  

平时,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书、神话故事书来阅读,并且可以借由这些书中的故事来适时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同时,如果您觉得您的孩子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比如相对内向啊,比如胆小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去选择一些书来阅读,让孩子去领悟去思考。

同时,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可以收听的节目,家长们不必局限于纸面上阅读,还可以听书,可以给孩子多听童话故事,

同时,鼓励孩子勇敢读故事。每天可以在家里让孩子读10分钟他喜欢的小故事小文章,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第三个要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能力。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都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在家里呢,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整理学习用品、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包括以后的戴红领巾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而且还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到了一年级,我们老师就慢慢地要求孩子学会打扫卫生,学会保持教室的卫生。有句俗话说的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没错!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孩子们大多变得懒惰了,连扫把都不会拿,更别说把垃圾扫进簸箕了。

所以家长朋友们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参加适量的劳动,鼓励他们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在班上经常会有:“老师,我铅笔没了。”“老师,我橡皮擦没有了。”有的直接开学没几天,就说“老师,我的书找不到了”。上课过程中,老师让找出哪份作业来,孩子们书包翻了好几遍,也找不出来。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因为动作慢,能力差,学习也会受影响。

从收拾自己的玩具开始做起,这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大大小小这么多的书怎样放比较好呢”,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家长除了做到这三个注重以外呢,还要做好三点。一是做好孩子心理方面的这样一种疏导,因为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身为家长呢,要积极的并且要保持一种快乐的向上的一种情绪,引导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第二点呢,要教孩子如何与同伴交往。当孩子升入小学后,就会面临一个新的集体。他会结交新的朋友,一起玩耍、学习。家长首先需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孩子能体验到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在家里应该怎么接待朋友,怎样去朋友家赴约,帮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的常见方式,怎样和同伴分享。

第三点,就是要做好孩子的陪伴并成为孩子的伙伴。一定为孩子树立榜样,身为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怎样,孩子便怎样!我们家长的行为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教孩子做个有教养的人。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家总会提到一个词“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小了说,孩子见人会不会问声好,在学校是否会对老师出言不逊,撞到了别人会不会说对不起……都能看出一个孩子是不是有教养。其实,当我们成年后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每个人的身上都带有家庭的烙印。要教育好孩子,必须认识到树立良好家风、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总之,幼小衔接阶段不能忽视,需要家长、幼儿园、学校和孩子共同努力,孩子才能平稳过渡。

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健康茁壮的成长!

(文字:李业艳 武晓燕)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21】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幼小衔接工作计划。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幼小衔接的焦点。

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增强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

2。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培养。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4)早晨取消区域活动,改为较为统一的建构、阅读活动,并要求幼儿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晨间活动,不随便走动,以形成良好常规。

|(5)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须安静倾听。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工作计划《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接触应成为主体。(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

(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当性。

(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长"。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

(5)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

(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各班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6、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

2、邀请小学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

3、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或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他们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22】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学习阶段的教育重点。

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缓两个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质所在。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家园合作是我们做好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新教材为主要教育内容并适当搞好教学补充,以确保教育措施、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23】

很高兴因为孩子这一共同的话题我们坐到了一起。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下面我就从一个家长的角度,与大家交流一下怎样帮助孩子顺利、愉快地完成幼小衔接与过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在这个过渡期,应着重培养四种能力:

1、培养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家长应该在入学前几个月,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关系等。使他们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自己做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这样,从思想、时间、学习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有学习负担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都能轻、愉快地完成。也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了。

2、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学后,在全新的环境里,需要认识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争抢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听读写能力。

为让幼儿适应小学的教学活动,应逐渐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读物,每天坚持指导孩子阅读,并进行耐心指导,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兴趣。再就是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看连环画、下跳棋、折纸、画画、捏泥等。特别是画画,既可以培养孩子“坐得住”,又为今后写字打下基础。通过绘画,使孩子能熟练用笔,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后,再增加一些学习内容,适当减少游戏时间。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4、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作为家长,则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拖地、擦桌子等。锻炼孩子的细心和动手能力。这样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强,进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此外,要使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当小学生的积极准备。

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以为上学"很好玩",背上书包"很神奇",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作为家长应帮助幼儿调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小结:

总之,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要和老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24】

一、增强家长的衔接意识

1、召开年级组家长会议,请xxx小学部老师针对家长感兴趣的“衔接点”进行讲座,让家长明白如何具体配合的方法,如每周有计划地进行体能训练,注重实效性;书写姿势方面要从硬件和软件上下工夫,买科学合适的书桌、文具盒、笔和台灯;孩子刚开始书写时要多关注,不可放任;将一切有可能让孩子分心的物品清理干净等等(根据以往家长的反馈都很满意)。

2、引导家长重视教育和配合,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帮助幼儿从身心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二、各班有计划开展衔接工作

1、思维培养:每天一次集体思维游戏,重点发展推理能力、空间知觉、想象力、创造性。

2、语言培养:每天一次集体语言游戏,重点培养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丰富词汇的运用、看图讲述的能力;每天家长记“宝宝日记”(幼儿复述),并给予评价、范读及在班级微信群里交流。

3、阅读习惯培养:营造读书氛围(创设书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等)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4、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幼儿创造动手做事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废旧材料做手工等。

5、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创设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鼓励幼儿自己解决生活中的矛盾,组织讨论并分享。

6、保证区域活动:为了适应小学生活,课室的布局根据需要有较大调整,进一步丰富内在环境;重视孩子间的合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户外活动后进行,体现自主性、学会选择、落实计划)。

7、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孩子每天晚上自己整理书包,提前把第二天需要的物品整齐地放进书包里。在园里培养幼儿自己擦汗、主动喝水,把脏衣服取出来晾晒,把干净衣服和有关书写本装入书包里,做好离园准备。当身体感到不适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寻求帮助。当天有硬笔书法课时,老师要求幼儿早上来园自己交相关物品放在指定地方。

8、书写习惯的培养:在大班第二学期,请硬笔书法课专家每周上一节硬笔书法课,幼儿每天在家有适当的任务,如:描红数字、书写汉字笔划练习等,家长关注和帮助幼儿(全体家长都同意才开展硬笔书法课)。

9、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上课前小便,喝水、当天有硬笔书法课时把文具放在桌上指定位置。

10、创设课间交往机会:自由结伴友好合作,一起玩翻绳等简单游戏。不奔跑、注意安全!遇到矛盾想办法解决,可以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

11、时间观念的培养:一日活动中,老师多了解动作磨蹭的孩子,通过体验“一分钟能做什么?”,让幼儿明白有计划地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主动改变不良习惯,抓紧时间做事。

12、坚持开展体能锻炼,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25】

一、在大班末期实施“模拟小学状态”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

1.早晨入园要求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早晨取消区域活动,改为较为统一的建构、阅读活动,并要求幼儿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晨间活动,不随便走动,以形成良好常规。

3.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至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将幼儿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

5.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须安静倾听。

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7.要求幼儿自背小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8.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大小便自理(自备手纸),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9.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1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邀请小学教师,举办“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的专题家长讲座。

3.各班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家教园地”,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4.具体内容包括:《大班幼儿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孩子要当小学生,准备充分跃龙门》、《正确指导孩子阅读》。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6.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要求参观前有谈话,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参观,如小学生是几点钟到校的?小学生怎么样上课?一天上几节课?上课时怎么样坐?午饭在哪儿吃?等问题,参观时可与小学生交谈,了解小学情况;参观回来后再组织谈话,解决疑惑,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生活,为入小学作好准备。)

2.我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活动。

3.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上课的交替开课观摩活动。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十一篇


遵循工作计划可以使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未完成的任务来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规划具体的工作事项,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在阅读中发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文章,题为“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特此将其标记为重要收藏!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


2021年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1年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21年3月—7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 大二班

三、活动目标

㈠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㈡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㈢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21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⑴认真学习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⑵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⑶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⑴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⑵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21年3月—7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⑴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⑵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⑶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⑷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保证措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㈡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2021年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二)

“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并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与小学的研究”这一课题所获得的成果对当前有重大现实意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因素就能解决的,需要调动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准备。

◆一、幼儿本身应做好以下准备: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我们将安排各种以探索为主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将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假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猜测或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所以我们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更应该加强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想要、希望、认为、觉得、记得、忘记等。

◆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

第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要努力地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老师怎么做?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应做好以下准备:

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 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们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笔者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冷淡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学。这就是我们小学教育中常见的 “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可以带他去幼儿园看看,请教过他的幼儿园老师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帮他解决困难;还可以讲讲身边同龄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话故事,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信心。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告诉孩子,上课之前要打两次铃,第一次是预备铃,听到预备铃,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的坐着等老师来上课。

第二次是上课铃,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防止三种读书现象。一是“念经书”,就是眼睛看着别处,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二是“看时书”,就是读书时老是看时间,你让我读半小时,我就读半小时,看看时间到了没有;三是“数量书”,就是读书的遍数为标准,你让我读三遍,我就读三遍,读一遍数一遍。这三种读书都是没有质量的读书。教育孩子读书时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低年级课文大多图文并茂,读读课文,看看图,图文对照想一想,读书就有效率,有质量。一二年级读书要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长期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4、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而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

◆课程设置特点:1、尽可能严格按照小学模式,上课时间,课间10分钟等。2、劳逸结合,每天提醒幼儿看课程表,做好预习复习工作。3、开设图书馆和阅览室。

一、培养正确的坐写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二、复习拼音,学习横竖撇捺简单的笔画笔顺。

三、正确的书写笔画笔顺。从基本的横撇点捺开始学。

2021年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三)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眼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任务,是大班阶段的任务重点。我们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认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认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幼小。为幼儿顺利过渡做好全面准备(这个准备不单有常识、身手,还有情感、态度、能力方面;不单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认识、任务认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

一、任务目标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上学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认识、任务认识。

4.下学期重点进行规则认识、任务认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任务重点与措施

1.退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游览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提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大班后期我们将得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真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幼儿智力游戏。

(4)加强和平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穷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其实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执行培养幼儿的独立认识,增强独立处理题目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寄托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遇到题目和困穷自己要想办法处理。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药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幼儿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哪些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盒。敬重并监视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橡皮等其它学惯用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题目、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精确的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得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认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认识的培养。

(3)常识经验的积累:首先是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你知道计划。以语言区为重点,经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的资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便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字经验处理题目,提高幼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3.做好家长任务,形成教育合力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布幼小衔接任务的重要性。

(2)利用班级网站开设《幼小衔接论坛》,加强与家长的信息相易,家长们传布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任务,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和责任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有头无尾。

(3)利用家园反馈表、电话交谈、约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相易,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题目,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准确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体会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家庭中做好幼儿退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惯用品力求简便实用,小巧和平。

(5)向家长发放有关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鼓励幼儿的发展。大班科学教案。

(6)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按时来园的良好习惯,在家里得当增加一些简便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

4.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相易,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三、上学期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班级网站建立“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按时来园不迟到(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各班老师)

3.执行活动:美丽家乡——秋游采摘亲子活动(各班老师及家委会)

十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我不知道大班科学教案。

“在家里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认识?”(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我讲成语故事(提高幼儿阅读、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强胡普通话应用)(陈晓丽)

3.执行活动:走进小学看升旗(成彩霞)

十一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主要是能力衔接,您是如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我行我塑”折纸大比拼(训练幼儿的视觉、触觉、疏通觉之间的配合.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活跃性)(吴燕)

3.执行活动:请小学生来做客。

(了解小学生的作息,看小学生整理书包,我不知道衔接。观看小学生作业,与小学生进行相易。)(吴琼)

十二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意思?”(各班月论坛负责人)(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一分钟大作用(在一分钟内进行跳绳、折纸、拍球、整理用具比赛,知道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懂得珍惜时间)(王璐)

3.执行活动:自己购物过“新年”(有计划、有条理地做事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所必需的)(魏灵)

元月份

1.幼小衔接论坛:大班。

“寒假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到小学生家里去做客(了解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每位家长)

四、下学期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幼儿入园教育:最后一学期

2.主题活动《我有一个小闹钟》

三月份

1.家庭教育讲座: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

2.主题活动:我的小书包

(1)自理能力大比拼

(2)童心画语——幼儿电脑绘画展(各班班长负责)

四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在家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阅读

2.主题活动:了解小学

(1)游览小学

(2)活动规则我知道

(3)制定双休日活动计划

五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孩子要如小学了,您准备好了吗?

2.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你做好准备了吗(小学教师走入幼儿园)

3.主题活动:小课堂

(1)小课堂(下课十分钟、班级公约、我的课间活动设计、一分钟可能干什么)

(2)袖珍画展示

(3)商议会:上课常规我知道

六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幼儿园小班英语儿歌。

孩子良好的情感培养

2.主题活动:小学在等我

(1)“我心目中的小学”演讲比赛

(2)我喜爱的数学活动展示

七月份

1.班级网络论坛:孩子的养成教育

2.主题活动:我们毕业了

(1)排练毕业排练毕业典礼节目(全体教师)

(2)设计制作毕业证

(3)毕业典礼——梦想从这里起飞(全体大班成员)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 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3)

1、重点工作:

(1)、继续进行“将英语活动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幼小衔接”为主线,进行工作。

(2)、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前期准备。幼儿从大班进入学前班,经历角色过度、心理过度、行为过度的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转折期。如何使幼儿逐渐适应和调整呢?应该让孩子建立幼儿有序的学习、有序的生活。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将“读、写、算、音乐、美术、语言”作为幼儿的学习工具,有计划、有层次的进行引导与培养,提高幼儿的学习敏感度,增强任务意识、责任意识。从心理、知识技能、社会等方面充分准备,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3)本学期我们主要采用了蒙氏数学和幼儿拼音与识字的特色教学,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自己操作探索,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催进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除了特色教学以外,我们还安排了“康轩学前教学”它从培养幼儿的五大领域和八大智能入手,将活动细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性强的小活动。有配套的幼儿用书,学前拼音等。

2、基本工作:

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促进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发展。重视体育活动,防治疾病,注意安全,使幼儿身心健康,并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2)、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和愉快,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幼儿看图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文具,能运用材料制作一些有创意的纸工等。

(5)、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有始有终;能与人商量来解决纠纷,在活动中乐意合作、轮流、分享;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评价同伴行为的能力。

(6)为了让幼儿顺利的渡过,请家长转换角色和孩子一起过度,尽量不要让孩子晚上睡得太晚,要有一定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让孩子早上迟到,从现在就给他树立一个时间观念,懂得我每天每个点都要干什么。让孩子充分的利用好这一年去衔接一年级的各种习惯。(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4)

1、学前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

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A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不要自己教,到外面正规的机构学习)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B数学方面的渗透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5.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开展好班级特色活动,分享阅读及葫芦丝。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三.八妇女节”最美妈妈评选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与“小博士知识竞赛”;积极准备“庆五.一”诗歌、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庆祝活动;大班毕业典礼。

幼小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满足幼儿个体需要,增强学做小学生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请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并举行了"整理书包大赛",幼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满足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同时,在平时活动中,我们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的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峤煌?芰Φ玫搅撕芎玫奶岣摺?

二、加强学习兴趣,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儿歌、看图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不放弃任何可以帮助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起阅读,增加阅读兴趣;提供可写本子,让孩子学着书写,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2.关于计算兴趣的培养

平时,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起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一定量的计算内容,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电话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孩子根据能力需要逐渐的对计算感兴趣,使孩子为学所用。

3、学期初,我园引入"清华少儿英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英语兴趣,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三、竞赛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能力

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如"祖国在我心中"大合唱比赛,小主持人大赛,整理书包大赛等,孩子们积极参与并取得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四、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书写家教论文,评选优秀家长进行经验介绍。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五、课题组成员配合默契,实现教育教学工作新突破

本学期,组织教师开展一系列活动,与小学教师交流活动及每人一节课活动,课后进行了教法交流及优质课评课活动。教师通过实践、反思,研讨,反思最后再实践,教师间通过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

总之,通过一学期来对幼儿幼小衔接的培养,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幼小衔接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幼小衔接的焦点。

二、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当性。

(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长”。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

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

(5)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

(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各班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6、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

2、邀请小学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请小学教师介绍小学生活。

3、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或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他们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5)

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适应社会,减缓幼儿园与小学两学段的坡度,促进新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本学期制定幼小衔接计划如下:

1、建立机制: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机制,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

2、平稳过渡:通过活动,使一年级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了解幼儿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阶段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从幼儿园特点的教育向学校教育平稳过渡。

3、递进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1、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班级群,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同时,展示孩子在过渡过程中的表现,与家长携手,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3、加强教师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的、还要加强本级部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关注新生的习惯养成的培养。班主任将情况汇总后,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教育方式。

4、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

5、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大班幼儿参观低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教室布置、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6、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7、精心布置教室氛围。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教室的装饰,有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童趣部分,营造一种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环境。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正则实小,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启发幼儿以__身份采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并请一位老师拍一些课间十分钟的录像,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录像里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不对?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5)观看录像《小学生守则》了解小学生活的一些常规,为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1、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

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有利契机,邀请正则实小一年级的老师们来园观摩研讨。尝试让大班家长在幼儿园里率先体验到小学老师的一些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小学与幼儿园在教学上的异同点,感受小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使自己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更加心中有数。

发放《进入小学,你们准备好了吗?》家教小手册,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6)

1、生理准备: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排泄、盥洗等卫生习惯。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

3)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

4)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心理准备:

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幼儿园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我们将安排各种以探索为主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大胆操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我们将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3)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假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猜测或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所以我们应着重引导幼儿去猜测,去假设以及引导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4)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更应该加强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如:想要、希望、认为、觉得、记得、忘记等。

◆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

第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就要努力地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老师怎么做?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应做好以下准备:

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7)

一、工作目标

1、从幼儿人格教育入手,一个健全的人格胜过千百种智慧,幼以养性,蒙以养正。

2、从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行为习惯养成及动作协调能力入手,家园紧密联系,让孩子有规律的生活,是保证为孩子进入小学后全面发展的基础。

3、继续做好幼儿心灵成长(如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力、责任感、自信心等)。

4、我园会继续优化后勤服务,健康饮食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育及成长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会努力把各项工作做的更细心。

5、加强幼儿园内部管理,通过培训、观摩、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工作能力、服务水平。

6、下学期适当的时候我园会组织在园幼儿及家长一起参观小学,为幼儿步入小学做好心理铺垫。

7、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心理、思想辅导。

8、让幼儿在步入小学后能在经典诵读、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方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时间和班级:

学习时间:20xx年2月15日—8月31日,学习时间为一学期。20xx年9月尚未达到入小学年龄的幼儿,我园继续接受孩子来园学习,课程设置另行通知。

学习班级:大一班(子夏班)、大二班(子游班)

三、学习内容和要求

(一)、学习内容,下期课程安排。

(二)、学习要求

1、请家长多多关注宝贝在园的学习情况,多与老师交流沟通,及时配合完成孩子的家庭作业;

2、请家长积极参与园所的活动,多多沟通,做好家园共育;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用知行合一做好孩子的榜样。

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的结束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开展好幼小衔接工作,让您的孩子,我们的宝贝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开启他人生智慧的行程。感恩所有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8)

本着孩子近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的水平,两个老师会认真、合理的制度这个学期的班务计划,切实以孩子的发展为出发点,为了孩子的一切,也一切为了孩子。

一、指导思想

继续依据《纲要》、《指南》精神,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要求,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结合园本特色和计划,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满足孩子的需求,同时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合理有效地安排好一日活动,努力把本班幼儿培养成健康乐群,勇敢自信、热爱科学、活泼好学的孩子,使幼儿的各方面有较明显提升。

二、本学期目标

(一)重点目标:

1、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开始学习自我评价。

2、增强有意性。

3、尝试与组里的成员,多个伙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4、能简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所发现的.事物与过程。

5、能对周围的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体验得到科学答案的快感。

6、乐意并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简单概括和分类。

7、能根据图片的内容或生活中发生的事进行合理描述,提升一定的语言概括能力。

8、尝试较长时间专心的看图书,开始对图书中的文字产生兴趣。

9、发展小肌肉运动技能,乐意探索物体操作的多种可能。

10、在角色游戏中,开始有主要角色与其几个社会角色的关系的意识。

11、尝试用几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12、有初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目标与措施

三、生活活动目标:

1、学习用筷子进餐,掌握正确的用餐姿势,并保持桌面的整洁。

2、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基本功能,初步积累爱护身体的基本常识,感受爱护身体的重要,体验健康的生活方式。

3、认识有关安全的标志,学习交通规则和用水、用电、用火的安全知识。

4、乐意参加集体劳动,体验为同伴服务的乐趣。

5、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掌握一些处理情绪的方法。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9)

一、在大班末期实施“模拟小学状态”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

1.早晨入园要求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早晨取消区域活动,改为较为统一的建构、阅读活动,并要求幼儿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晨间活动,不随便走动,以形成良好常规。

3.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至35分钟左右,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将幼儿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学的较规范的上课座位形式。

5.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要求幼儿做到举手发言,当他人发言时须安静倾听。

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

7.要求幼儿自背小书包入园,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8.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大小便自理(自备手纸),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9.学会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1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邀请小学教师,举办“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的专题家长讲座。

3.各班开辟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家教园地”,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4.具体内容包括:《大班幼儿园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准备教育》、《“幼小衔接”的问答》、《孩子要当小学生,准备充分跃龙门》、《正确指导孩子阅读》。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6.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三、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要求参观前有谈话,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参观,如小学生是几点钟到校的?小学生怎么样上课?一天上几节课?上课时怎么样坐?午饭在哪儿吃?等问题,参观时可与小学生交谈,了解小学情况;参观回来后再组织谈话,解决疑惑,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生活,为入小学作好准备。)

2.我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活动。

3.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上课的交替开课观摩活动。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0)

工作重点

1、建立机制: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机制,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平稳过渡:通过活动,使一年级教师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了解幼儿园与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阶段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从幼儿园特点的教育向学校教育平稳过渡。

3、递进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具体工作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班级博客,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同时,展示孩子在过渡过程中的表现,与家长携手,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三、加强教师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的、还要加强本级部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从而关注新生的习惯养成的培养。班主任将情况汇总后,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教育方式。

四、利用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校能更进一步的配合。

五、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一年级学生参观二、三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教室布置、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六、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七、精心布置教室氛围。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教室的装饰,有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童趣部分,营造一种于幼儿园氛围相似的环境。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1)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应做好以下准备:

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家长应积极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协助教师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回家后应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天能将作业及时的交给老师。家长应为幼儿设置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幼儿房间的玩具慢慢收起来,置办写字台、书架、台灯等,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的环境。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 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们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笔者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冷淡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学。这就是我们小学教育中常见的 “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可以带他去幼儿园看看,请教过他的幼儿园老师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帮他解决困难;还可以讲讲身边同龄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话故事,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信心。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告诉孩子,上课之前要打两次铃,第一次是预备铃,听到预备铃,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的坐着等老师来上课。第二次是上课铃,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防止三种读书现象。一是“念经书”,就是眼睛看着别处,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二是“看时书”,就是读书时老是看时间,你让我读半小时,我就读半小时,看看时间到了没有;三是“数量书”,就是读书的遍数为标准,你让我读三遍,我就读三遍,读一遍数一遍。这三种读书都是没有质量的读书。教育孩子读书时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低年级课文大多图文并茂,读读课文,看看图,图文对照想一想,读书就有效率,有质量。一二年级读书要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长期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4、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而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

◆课程设置特点:1、尽可能严格按照小学模式,上课时间,课间10分钟等。2、劳逸结合,每天提醒幼儿看课程表,做好预习复习工作。3、开设图书馆和阅览室。

一、 培养正确的坐写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二、 复习拼音,学习横竖撇捺简单的笔画笔顺。

三、 正确的书写笔画笔顺。从基本的横撇点捺开始学。

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眼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任务,是大班阶段的任务重点。我们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认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认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幼小。为幼儿顺利过渡做好全面准备(这个准备不单有常识、身手,还有情感、态度、能力方面;不单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认识、任务认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

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

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上学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提高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认识、任务认识。

4.下学期重点进行规则认识、任务认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游览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提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大班后期我们将得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真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幼儿智力游戏。

(4)加强和平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穷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不玩火、不玩电。其实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大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1)通过谈话、故事、社会执行培养幼儿的独立认识,增强独立处理题目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寄托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遇到题目和困穷自己要想办法处理。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药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幼儿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哪些事情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盒。敬重并监视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橡皮等其它学惯用具。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题目、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精确的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得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认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认识的培养。

(3)常识经验的积累:首先是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你知道计划。以语言区为重点,经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的资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便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字经验处理题目,提高幼独立思考题目的能力。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布幼小衔接任务的重要性。

(2)利用班级网站开设《幼小衔接论坛》,加强与家长的信息相易,家长们传布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任务,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和责任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以及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有头无尾。

(3)利用家园反馈表、电话交谈、约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相易,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题目,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准确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体会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家庭中做好幼儿退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惯用品力求简便实用,小巧和平。

(5)向家长发放有关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鼓励幼儿的发展。大班科学教案。

(6)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按时来园的良好习惯,在家里得当增加一些简便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

4.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相易,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1.班级网站建立“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按时来园不迟到(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各班老师)

1.幼小衔接论坛:我不知道大班科学教案。“在家里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认识?”(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我讲成语故事(提高幼儿阅读、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强胡普通话应用)(陈晓丽)

1.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主要是能力衔接,您是如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我行我塑”折纸大比拼(训练幼儿的视觉、触觉、疏通觉之间的配合.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活跃性)(吴燕)

3.执行活动:请小学生来做客。(了解小学生的作息,看小学生整理书包,我不知道衔接。观看小学生作业,与小学生进行相易。)(吴琼)

1.幼小衔接论坛“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意思?”(各班月论坛负责人)(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评比活动:一分钟大作用(在一分钟内进行跳绳、折纸、拍球、整理用具比赛,知道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懂得珍惜时间)(王璐)

3.执行活动:自己购物过“新年”(有计划、有条理地做事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所必需的)(魏灵)

1.幼小衔接论坛:大班。“寒假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家长一位、老师一位)

2.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你做好准备了吗(小学教师走入幼儿园)

(1)小课堂(下课十分钟、班级公约、我的课间活动设计、一分钟可能干什么)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2000字通用


那么写好工作计划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工作计划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按照教育局的工作精神,团结与带领全园教职员工,立足幼儿园可持续发展,聚焦幼儿园特色发展,致力追求内涵发展。围绕区规范管理,突出特色,促进均衡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狠抓规范、推动发展、力求创新,以保教结合为原则,以贯彻安全工作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与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有效开展幼儿园工作,倾力打造幼儿园特色发展,真正使每一位幼儿健康、欢乐地成长。

二、工作思路

20xx年幼儿园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发展孩子、服务家长,成就教师为教育理念,围绕安全工作一条主线,突出金蒙早教及英语特色教育,抓好园所文化、教师队伍、家长、社区工作三项建设,规范管理,突出特色,促进均衡,优质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家的氛围,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欢乐地成长。

三、主要工作目标

(一)规范管理。,增强教职员工对幼儿园发展前景的信心。创新幼儿园管理机制,继续进行人性化管理。

(二)强化队伍。完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加强骨干教师队伍与新教师的管理与培养,全体教师参与评价课程实践,加强教研。加强保育员业务培训。并进行年度考核

(三)突出特色。以保教并重为前提,在丰富幼儿一日活动资料,强化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上下功夫,在珠心算教学、德育教育及美术教育等特色教学上有所突破。

(四)优质服务。进一步树立服务思想,落实安全职责与措施。

(五)家园共育。召开期初和期末家长会,继续家访和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开展。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1、规范管理,重视有效的过程管理。制定谁分管谁负责的职责考评制度,重申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效实施。

2、以爱岗敬业、创造奉献的园风精神为核心,宣传和提倡园内要有互相帮忙的人气、默默奉献的风气、艰苦奋斗的勇气和不拘小节的大气,精心打造学校生活中的每一处环境、每一个细节,进取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以人为本的育人氛围,健康和谐的人际氛围,使全体教职员工构成一个共同的理念:工作着是幸福与欢乐的,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幼儿园成为教职员工欢乐的精神家园。

3、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强化队伍。加强骨干教师队伍与新教师、的管理与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本事、科研本事、基本功的培训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本事。

(2)园本培训计划,进行每月一次的教师教学本事的培训。

(3)加强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4)加强师资队伍基本功的培训,

(5)加强教师对教育案例、教育教学的反思本事,提高她们的业务素养。多开展相互观摩活动。

(6)教师一周一例会制度。

4、组织各类人员外出参加业务培训

突出特色,配合幼儿园的特色课程珠心算,本学期各个班级重点抓常规管理。强化教师的管理意识,以良好的团队形象、优质的服务态度、全新的工作理念,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五、明确幼儿园办园理念,突出幼儿园办园特色。

1、加强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

2、加强珠心算课程的推广,发展幼儿的各项本事。

3、加强园本教研,进行半月一次公开课,教师进行说课,评课和反思。半月写一次教学笔记。

六、保教工作

1、加强园内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培养幼儿生活、学习、户外活动好常规。根据常规目标研讨常规训练的措施与方法。班级开展常规竞赛评比,进行每周一次的流动红旗的评比。

2、打造珠心算和德育教学特色。立足幼儿园实际开展园本教研,不断摸索与研发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探索珠心算教学、德育如何融合课改背景下教育课程的新模式;针对教师在特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邀请专家来园进行指导、引领,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水平。

3、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认真研讨新教材,解读分析教材,根据幼儿实际,合理运用新教材,设计贴合幼儿发展的活动方案,使每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随时有教育。4、在教师中开展以下活动: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后反思;整理一个教育故事,写出案例评析;经过评价,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5、努力做好教学业务档案资料的管理,注意各种教学资料的积累。

七、后勤工作

1、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调动全体后勤人员的进取性,牢固树立师生利益、家长利益的朋友关系,以满足师生、家长的合理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师生和家长服务。

2、抓好幼儿保健管理。

(1)保证幼儿膳食质量,经过召开膳委会会议等途径了解听取家长、教师的意见,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膳食。

(2)加强生活护理和消毒制度的执行,加强检查、督促。

(3)继续加强对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认真落实《幼儿园食品一日流程管理及考核办法》,加强食品从采购、入库、制作、入口等环节的管理,杜绝食品浪费。严格把好食品的卫生关和流失关。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将继续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以科教局提出的具体要求为切入点,规范与细化管理过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寻求科学高效的人性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转观念、强内涵、促发展,以创健“平安校园”为根本,不断开创我园发展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合理规划,统筹资源,为下学期幼儿园的异地新建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努力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发展合格园,真正实现我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在严格执行县物价部门的领导,力争巩固三年入园率,为我园的异地新建准备资金。

4、 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在教育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方式与策略,引领不同层次的教师跨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境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多渠道、多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练习的平台,确保每一位教师能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发展和提高。

5、 加强课程审议,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完善课程园本化建设,着实推进有效教学,努力构建园本特色。

三、具体措施:

(一)、调整布局,整合幼教资源

针对幼儿园生源的不断充足,而现有园舍无法拓展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将积极争取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及时递交申请报告,异地新建中心幼儿园一所,集聚幼教资源,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敞舒适、安全温馨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构建家庭、幼儿园互动的早期教育体系

在横向上,依托家长学校,定期研讨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形成家庭、幼儿园、相结合的幼儿教育网络。定期组织3—6岁的幼儿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活动,面向3—6岁儿童家长开放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指导等服务工作,传输亲子教育理念,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质队伍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五爱”教育,即:爱国、爱岗、爱园、爱生、爱已。特别关注新上岗教师的教育与引领,激发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教职工努力自觉做好本职工作,树立高度的事业性和责任心。我们继续发扬优良的团队作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本学期继续实行家长问卷,不断规范师德行为。

2、强化反思与研究,倡导教师要以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教育研究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积极开展“1、3、5”行动研究,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认真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撰写教育笔记与教育论文,期末以评比的形式挖掘优质价值。

3、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发挥好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抓好对骨干教师的过程管理,通过上课、讲座、沙龙、竞赛等形式,给骨干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给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研讨的机会,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能力。本学期将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市级a级优质课评比,不但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四)开展园本教科研,努力构建园本特色

本学期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立足本园特点,以园本教科研为平台,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教师素质,完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努力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园本课程。

1、教研的工作重点是围绕教师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教研,组长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研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及教学基本功比赛,使教研工作能够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多种教研模式创新教研活动,准确把握各年龄段的目标,杜绝一切“作秀”的课堂教学,逐步形成自己个性的教学,结合评比,把“备课—听课—说课—议课—”一体化,把活生生的教学现场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诊断、评价与质疑,找出开展活动中的长处与不足,并且共同探讨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用理论来诠释我们的教育行为,使评优的过程成为培训教师的过程。

2、继续开展自制玩教具活动——基于自制玩具对幼儿多元智能化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加强该活动的管理,以自制玩具的环保教育途径为切入点,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重视幼儿的实践操作活动,从而促进幼儿多元素质的发展。做好经验的总结,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提高该活动的实效性,张扬科研兴园的理念。本学期我们将充分作好这项活动的结题工作,以丰硕的成果开启本园特色亮丽的风景线。

(五)落实班级精致化管理,优化幼儿一日活动

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纲要》精神,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坚持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加强对贯彻落实制度的检查和督促,平时考核与期末评比进行挂钩。经常深入第一线,观摩活动,对一日活动各个环节进行探讨,注重互帮互学与引导。本学期重点加强幼儿一日活动的优化,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班级管理的意识和管理班级的能力。

(六)密切家园联系,形成幼儿教育合力

我园将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发挥好家委会作用。通过各班家长园地、幼儿园网页、幼儿园家教宣传橱窗、半日活动开放、家教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了解,优化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效果。不断丰富幼儿园网页内容,及时报道幼儿园动态。班级网页要及时反馈本班动态、重大活动、幼儿发展等情况。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

(七)后勤保障,促进幼儿健康协调发展

1、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我们将严格执行江苏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细则,制定合理的幼儿生活制度,认真做好各类台帐,切实做好晨检工作。

2、做好各项安全工作。落实精致化安全管理,健全机制,强化防范,把安全工作做到位。门卫人员严格把好园门关,做好来园登记工作,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保育员严格把好饮水卫生关,按照卫生要求规范操作,严防食物中毒。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期将继续贯彻我园“尽职尽责为幼儿发展,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构筑优质教育为主旨,进一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坚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为指导,进一步学《纲要》,用《纲要》,认真学习区教师进修校和镇教管中心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结合本园实际,尽力让《纲要》的理念与精神落实我园的保教管理和保教第一线中,使幼儿在园能得到快乐的玩耍与学习,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继续呈良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情况分析

经过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在园幼儿人数已达200多名,园所发展事态良好,保持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保教质量。本期又与以往有所不同:

一是幼儿园保教队伍人员有所调整,新进的三名教师,教育经验不够丰富,年纪均偏小,教师既要从事教师工作,又要从事保育工作,教师的培训成为本期的重点和难点。

二是幼儿园外部环境的变化,东城幼儿园升级为一级幼儿园,提高级别,增加园所收入,提高教师保教要求;龙岗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均以控制生员增加收入,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保教质量,从而达到提高园所知名度,稳定生源的目的。这给幼儿园带来了机遇与困惑。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解决困惑,让全园保教质量越来越高,才能稳定生源。

三、本期幼儿园工作目标

师资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础,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将教师培训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从教育科研工作入手,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工作。优化一日保教活动;制定符合本园实际的保教常规制度与检查制度,落实保教常规管理;拓展教研工作思路,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培养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幼儿园教育融入社会,同时继续进行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完善幼儿园的装饰和设备的添置。

四、具体措施

(一)强化教师培训

1、加强师德教育。

(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各类法规文件。加强教研组建设,配合学校学习《重庆市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工作规程》细化教研组考核、评价办法,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继续抓好教育故事、教育反思、教学随笔的评讲活动,期中开展教育故事演讲比赛,提高教师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奉献,合作进取的精神。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水平。

2、抓好园本培训工作,加强专业培训。

园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之一,本学年,园本培训将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学习:

(1)对《纲要》及《规程》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题讲座。在专题讲座的同时,教研组长深入班级指导各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并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2)对教师的基本功学习与指导。利用周五业务学习的时间,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值周教师组织学习游戏、美工、儿歌、律动等并推荐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籍与文章、活动方案等,其余教师做好学习笔记。继续实行每周一节听课并检查制度。

在听其他教师的上课后也应该把它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思考怎样来更好的组织活动。教师在听课与上课过程中,要学会对自己工作负责,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决策,思考“我要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保教人员的保教行为,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优化一日保教活动。

(3)教育教学技巧方面的培训。每周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教研活动内容分为理论学习、优质课探讨;园外参观学习、教学反思评比、教育故事演讲等。采用摄像让实践者参与评比过程,实践活动的教师通过录像观察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清晰地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通过这样的“实践反思”让教师对已有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修正、替换、增减,提高研究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法让新老教师通过教研活动都要有所成长。期望通过教研活动既能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培养新的骨干教师,又能探索出一些教研的方法,提高教研的质量,并能通过研究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使大家接触的幼教信息,有机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成长。

3、开展好帮带工作。

帮带活动也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块阵地,幼儿园要利用已有条件开展好帮带指导活动,老教师每人帮带两名以上的教师,特长教师每人找一人为互助对象,利用业余时间帮带,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加快进步的步伐。帮带教师对帮带过程及效果要写好记录,为今后的帮带提供参考。

(二)优化一日保教常规。

本学期的教学常规制度和常规检查制度。

教育质量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要抓好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端正教风,将教学常规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幼儿园保教常规制度与检查制度随着新的岗位调整发生了新的变化,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实际完善保教常规检查制度,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将《规程》中的一日保教常规体现在我们的保教每一线和保教管理中,怎样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评价,既能对保教工作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督,又能通过制度的落实和调动教师积极性。这学期将结合实际,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