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八年级教案汇编11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我们需要静心去撰写教案课件。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准备好教案课件可以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快来阅读这篇名为“新目标八年级教案”的文章,与我们一同探索吧!记得收藏本文并与朋友分享哦!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l 教师设计 教学步骤 建议和说明 K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enjoy the movie (let’s travel) a. 教师播放录音,师生一起吟唱并观看。 b. 请学生watch the screen进行问答。如: what did I do yesterday? What did I do on vocation? What did Sam do three days ago? pairs work:“what did he/ she/ they do on last school trip?” K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教学句型“Did you go to the zoo?” a. guessing game:” What did Sam do on his last school trip? T: what did Sam do on his last school trip? Do you know? S: did he ……..? 教学地点名词aquarium, science center, gift shop, museum, 和动物名词dolphin, seal ,shark, octopus。实际情景中会运用询问和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 a Do you know the animals in the aquarium? (3 minutes) (Videotapes, flash) Get Ss to watch a short movie to teach the animals in the aquarium. ( The key words: aquarium, shark, seal, crab, octopus, shell, starfish, fish) b Task One--- Test your memory (3 minutes) (Pictures) i. Give Ss 30 seconds to remember the 9 pictures on the screen. ii.Test their memories by using “Were there …?”or “Did you see …?”to ask and answer. w pairs work (were there any books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1c .Listening (5 minutes) (Audio cassette, the recorder) Have 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do the listening exercises on Page 47 1b. Encourage Ss to give the answers by having a competition among them K拓展/巩固(Extension/Consolidation) . Interview (10 minutes) (Photos, the projector) i Have Ss bring their own photos. The photos should be about their last trips. Ask the students in Group 1 to exchange the photos with the students in Group 2. So does Group 3 & Group 4. ii Suppose the students in Group 2 and Group 4 are famous persons. Give the students in Group 1 and Group 3 three minutes to interview the famous persons according to the photos. iii Call out some to act it out. See who are the best actor and actress.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porters to interview the famous persons.) I am a reporter from CCTV-9. Now I am going to interview …, How was your last trip? Did you go …? /Where did you go? Were there …? What did you do there? Did you see … there? Did you buy a souvenir? Did people there ask for your autograph? v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练习。 wHomework a. 学生在家听录音跟读。 b. 抄写本课时出现的地点名词aquarium, science center, gift shop, museum, 和动物名词dolphin, seal ,shark, octopus。 c. 采访并做好记录,下节课要向学生做汇报。 在动画片中调动学生情感,营造氛围,导入主题。让学生通过watch and answer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听力能力并有意识地复习前面学过一般过去发生的事情。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有效地复习了前面学过的动词。 真实的情景使学生易学会aquarium, science center, gift hop, museum, 和动物名词dolphin, seal ,shark, octopus。 Students like new challenge, so testing their memory will arouse their interest. And this task provides speak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Were there …?” “Did you see …?” 此时知识的.适当拓展对学生来说容易接受有不觉得突然。 真实的环境,激起了孩子们说的欲望;难度适中的任务,使大部分孩子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因此也容易进入新课的教学。Students are curious to know the places their classmates traveled, so this task gives them the chances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Did you go …?” 视觉上的差异能突出重点,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该活动非常简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参加。 真实的环境有助于孩子们语言的输出。 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本课的教学,并达到巩固的目的。 II. Blackboard design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I. New words & phrases II. Sentence patterns aquarium What did you do …? shark Did you …? seal Yes, I did. / No, I didn’t octopus Were there …? souvenir Yes, there were. /No, there weren’t. autograph III. Competition Group 1 Group 2 Group3 Group 4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2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有关发出邀请和请求许可的的用语。学习委婉地有礼貌的拒绝邀请及合理的解释,谈论自己或别人必须做的事情;学会根据日程表中的计划安排自己的活动。并学会制作邀请及及训练对回复邀请函的书面表达。(2)能力目标:
学会礼貌的发出,接受,拒绝邀请;谈论自己和别人必须做的事情;学会根据日程表中的计划安排自己的活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本课的重点词汇短语:study for a test, go to the doctor, have a piano lesson, help my parents, visit my anut, thanks a lot for sth, have to culture club及时间短语;on Saturday afternoon,the day after tomorrow,the whole day等。
重点句型:can开头发出邀请的一般疑问句,和接受及拒绝的答句。Sure,I’d love to, sorry,I can’t, 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asking, sorry I have to… 及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计划或行动
难点:目标词汇和句型在实际情况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为主体,以小组活动,游戏,听力,动手练习和笔头练习为载体展开教学。
四,教学安排:4课时。
SectionA The 1st period 一,新课导入(cead-in)1,用unit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来提问,这样既可复习旧的句型,也可以图片呈现方式引处新的短语:study for a test, go to the doctor, have a piano lesson, help my parents, visit my aunt.2,下对全体同学:Halloween is coming ,I will have a part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启发学生基础。
Students: Sure ,I’d love to.和I’m sorry I have to go to the doctor 以及Sorry, I can’t, I am studying for a test.etc.3,小组操练,就上述导入的新句型反复操练,进行强调及反复练习。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立真实的情境练习发出邀请,及接受或拒绝邀请。4,听力练习,完成1B,再让学生复述听力原文。
5,Guess game
Can you guess why? 准备一些遮住一部分的图片,然后逐步露出图片,让学生猜:
T :I invited come of my friend to my birthday party, but they have some plans, so they can’t come to my party, Can you guess why? Keys:Can he come to my party?No,he can’t ,He has to go to the movies.Etc He is playing soccer on starday? 这一部分即使一个猜图片的游戏,也是对Can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和have to及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计划或行动的练习。6,导入听力,完成P26-2a,2b,Can jeff/many/may/claudia/poul come to the party? 7,pairwork(张靓颖本周来葫芦岛开演唱会,你有两张票,邀请你的同学和你一块去)
A:Can you go to the concert whit me?
操作建议:
1,学生两人一组结对活动,一个学生询问同伴是否愿意和自己一块去音乐会,另一学生接受或拒绝邀请,如拒绝给出理由。
2,学生与其他人在结对活动,直到找到同伴一块去为止。8,小结。
SactionB The 2nd period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份教室课前准备的未来一周的日程安排。
并向学生介绍一周安排(如P27 4表格)二,设计日程表
Task:学生独立设计假期某一周的日程安排,再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合理安排好学习,休息,娱乐等各项活动,并留有一些空闲时间。
注意事项:
1,学生独立设计的日程表活动要丰富,设计要合理,同时留有一些空间随时安排活动。
3,学生之间相互展示自己的日程安排表,选出最好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Go to the piano lesson at 9:00 am.Visit my grand ma at 3:00 pm.Go to the concert in the evening.Watch a football game in the afternoon.三,教师呈现课前准备的几分邀请卡并教会学生阅读邀请卡,并设计几个问题,提问学生完成。以此为契机,讲解应用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并选择一到两篇相应的应用文阅读理解,限时完成。为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奠定基础。并完成P27-3a。
四,写邀请卡,注意邀请信的写作格式。
1)每个学生设想一项自己打算举办的活动。
2)学生根据设计的活动,要说明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五,发出邀请卡。
此活动为全班活动,学生向其他同学发出邀请,收到邀请卡的其他同学对照自己的日程表安排,接受或拒绝邀请。
六,写作训练。
发出邀请卡的同学个写一份小结报告,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不能参加的同学理由是什么?
此项任务,是本课的一个拓展与延伸环节,也是本课知识的一个生成。
七,让学生宣读自己的小结报告,作为本课知识学习的成果展示。
Saction The 3rd period 一,导入新课。
P29 3a 听力形式呈现,听后回答问题。
What is Sonia’s doing on Monday—Friday?
二,3a语言点,及回复信的格式及书写要求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Thank you for doing sth.Have tennis training.On Friday evening etc.三,完成3b P29
四,书面表达训练。
操作建议:
1,上一节课学生制作的一周的日程安排表和接受到的邀请函为依据。
2,3a为范文,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3,并挑选2篇不同层次的书面表达进行全班评讲,并给出等级,以此达到训练的目的。
五,Homework(给一定信息写一篇回复信)你的好朋友Anna邀请你去看演唱会,你不能去,原因如下: 1,你将为周一的物理考试做准备。
2,如果上周去了大连旅游,你妈妈要安排你本周去她家浇花。3,周日全家去东湖野营。
4,下周有一部精彩电影上映邀请他一同去,并说出见面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The fourth period 一,导入新课(lead-in)(准备一份台历)
(完成Scation B 1a)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was the date yesterday? What day is it today?(tomorrow, the day after fromm并引出What’s today、It’s nonday the 14th
二,listening 完成P28 2a 2b 三,pairwork 引导学生根据2A录音内容,分小组展开课堂Pairwork对话及交流活动,培养口语能力,完成2C内容。
三,完成p30 slef cheak
并用Play soccer come to… have to 口头操练,以此夯实基础。
四,1,完成P30 2 当堂评讲,2,补充练习题《中学生英语》P30 1-10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3
培养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兴趣、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开发、提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观意识,并结合课外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优秀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并做到持之以恒,使本年段的英语教学能进一步发展、提高。
在这一学期中,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续培养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要很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学习任务,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把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放在学科教育的首位,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学科和学生本人再创佳绩。
八年级英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社出版的'新目标英语,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音教学 本册课本在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运用音标和单词的发音规则,着重抓好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
2、词汇教学 本册课本所要学习、掌握的单词约400个,另有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若干条,任务较重。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4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5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掌握以下单词:sitcom, news, soap, educational, plan, hope, find out, discussion, stand, happen, may, expect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 What do you want to watch? ② What do you think of talk shows? ③ I can’t stand them.④ I don’t mind them.⑤ I like/love them./ I don’t like them.2)能了解以下语法:
动词不定式结构做动词的宾语;后面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的动词。3)学会陈述自己的看法;学会谈论自己的喜好。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谈论流行文化,了解各类电视和电视节目的名称和自己的喜欢。注意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大力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义,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各类电视和电视节目的名称。
2)掌握动词不定式结构做动词的宾语;了解后面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的动词。
2.教学难点:
掌握动词不定式结构做动词的宾语;了解后面接动词不定式做宾语的动词。
三、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学生们根据图片提示学习各类电视节目并且练习运用What do you think of…? Step 2 New words Learn the names of the TV shows.Step 3 Game 1.引导学生们看1a中的图片,根据提示依次说出每一部TV Show的名称。2.让学生们看图片及1a中的词汇,将图片与正确的词汇相连。3.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s.Step 4 Listening 1.T: Tell Ss to read the shows in the box.Make sure they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shows.2.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number the shows1-4.3.Play the recording again.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Ss.Step 5 Pair work 1.Let Ss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the box.Then explain the meaning of each expression to the Ss.2.Let Ss read the conversation after the teacher.Then let Ss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 using the show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box.3.Let some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shows.Step 6 Listening Work on 2a: 1.Read the shows in the box of 2a.Tell Ss to remember the information.2.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number the TV shows [1-5].3.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to check the on 2b: 1.Let Ss read the sentences below.Explain some main sentences for the Ss.Make sure they know what to do.2.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write the correct words in the blanks.3.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to check the answers.Step 7 Pair work 1.Tell Ss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the TV shows in 2a.They can use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true for them.2.Let Ss read conversation after the teacher.3.Explain some main points for the Ss.4.Ss act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Ask some pairs to act out their conversations.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词汇:countryside, sky, clear, beauty, nature
翻译短语句型:
1、 思考 _____________ 2、 在乡下________________
3、空气更清新_______________ 4、天更蓝,树更绿___________
5、享受自然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 6、去那儿度假__________
1. 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你在想什么?
think about考虑,思考与think of 意思相近.如:我正在考虑买一本新词典。
I’m thinking about buying a new dictionary.
think of 作“想起,想到,认为”讲时,与think about 不同
1) Does Wang Wei like the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ow does he think about the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I’m thinking about li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乡村)
2.The air in the country i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新鲜)
3.I’m going to my grandma’s home for my ________________.(暑假)
4.That __________________(肯定是)fun.
5. Our country is_____ beautiful than before.
A. much many B. more much C .much more D. much
6.Birds are _______than insects.
A. big B. bigger C .biger D. more big
7.Hainan is a very large island. It’s the second _____ island in China.
A. larger B. largest C . large D. most large
8.The box is very______.
A. heavy B. heavier C .heaviest D. more heavy
9.Our garden isn’t so____ as theirs.
A. larger B. largest C .large D.more larger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6
1.视频导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课环节,我用自我介绍的方式:Could you please call me Miss Wang?自然地引出了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个话题。紧接着我请学生们欣赏了电影《白雪公主》里的一段白雪公主与一群动物打扫房间的视频,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营造出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2. 题型多样,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听力能力。
在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时,我除了使用教科书上给出的表格选择题,还设置了一个对话填空题,内容是写出听到的七个与清洁相关的动词短语,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又加强了本节课重点知识的练习。
1.教学内容增减取舍不当。
在听力环节,我增加了一个课本上没有的题型,加强了听力的训练。为了把握好时间,我不得不删掉一个训练口语和增强课堂气氛的好环节---Interview。这反映出我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强。今后应该在这边面好好下工夫。
2.学生表现机会较少。
在情景对话环节,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和一两个学生的展示对话的机会较多,给其他学生训练的机会较少。以后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3.课件制作不够美观,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较少。课件上出现的字多图少,看起来会让人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以后应该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使课件看起来生动形象一些。
4.平时组织课堂活动汉语使用较多,导致英语口语运用的准确性欠佳。今后就应该多用英语组织课堂活动,不要怕学生听不懂,挺多了就会了,就习惯了。(帮扶教师)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7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学习目标: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要学习如何谈论假期的计划(Vacation plans),对将来的安排(Future plans) 语言目标: 1. 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Present progressive as future) 2. 用where , when , what , how long 提问的句子。 主要句型: 1.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I’m spending time with my friends . 2. When are you going ? I’m going next week . 3.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 We’re staying for two weeks . Step 1. National Day is coming . We all have a long vacation about 7 days .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Now Let’s talk about future plans . 在这里,我们用到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同学们可能会奇怪,“be doing”结构不是现在进行时吗?在这一单元中,用现在进行时代表将要发生 的动作,表示对未来的计划和安排,译为“我将要…”,“我打算…”。 eg . What’s she doing for vacation ? 她假期要做什么? She’s babysitting her sister . 她要看她妹妹。 这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将来时。这种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动作的用法,实际上在英语中 是很常见的。 Now , answer my question .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 You may have lots of answers . Now ,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 and choose one as your answer . Of course , you can add more activities if you like . Exercise : 1. 我要去野营。 2. 我打算看望我的姨妈。 3. 我打算在家里看电视。 4. 她要照顾她的小妹妹。 5. 他打算玩篮球。 6. 他们要在家里休息。 7. 我要去山区徒步旅行。 8. Dave准备去骑单车。 9. Mary要去旅行观光。 10. Mike准备去钓鱼。 11. Isabella要去散散步并且租些录像来看。 Keys : 1. I’m going camping . 2. I’m visiting my aunt . 3. I’m watching TV at home . 4. She’s babysitting her sister . 5. 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for vacation). 6. They are relaxing at home . 7. I’m going hiking in the mountains . 8. Dave is going bike riding . 9. Mary is going sightseeing . 10. Mike is going fishing . 11. Isabella is taking walks and renting videos . Step 2 . We’re going to learn other questions to ask about one’s vacation plans . 除了用“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之外,我们还要学习其它几个问句,来帮助我们更好 地谈论假期的`计划。 1. When are you going ? 你什么时候去呀? when表示对具体的时刻来提问,所以可以用on Monday ,(在星期一),on the 12th (在12号那天) nextweek (下周)、等等。 eg. I’m going the first week in June . 我将在六月份的第一周去。 2.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 你要在那里呆多久? How long 是对表示持续的一段时间来提问。因此回答时,也要用表示一段时间的时间状语,而不是具 体时刻。 eg. How long is he staying ? He’s staying for a week . 他要呆一个礼拜。 或He’s staying until September . 他在那里一直到九月份。 3.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vacation ? 你要去哪里度假? I’m going to Italy (Greece or Spain ). 我要去意大利(希腊或西班牙)。 4. What’s it like there ? 那里怎么样? 这个句型是我们在第二册中学习过的,当时我们对人提问,“What’s she like ? ”她这人怎么样。 现在是对地点对问,请你介绍一下对某地的看法与印象。 你可以回答:It’s beautiful ! It’s wonderful ! 等等。 5. How’s the weather there ? 那里的天气怎么样? 这也是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句子。你可以用一系列表示天气的词来回答。 如It’s cool . (hot , humit , warm …) 6. Who are you going with ? 你准备和谁一块儿去? I’m going with my parents . 我和我父母一块儿去。 学会了上面这些句子,我们又增加了许多谈话的内容。同学们在课外,可以勤练习。 Step 3. Section B. 3a P17 1. Read the article . After reading , answer my questions . Pierre Lambert’s Vacation Plans ! Pierre Lambert , the famous French singer , is taking a long vacation this summer ! He thought about going to Greece or Spain , but finally decided on Canada . “I always take vacations in Europe , ”he said . “This time I want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 I heard that Canada is beautiful , and I know there are many people there who speak French . ” Pierre is going to Canada’s Great Lakes region . He is leaving the first week in June and staying until September . He plans to have a very relaxing vacation . “I’m taking walks , going fishing , and going bike riding . I’m hoping that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will help me forget all my problems . At night , I’m renting videos and sleeping a lot …a no-stress vacation ! I can’t wait . I’ll be a new man when I return to Paris ! Questions : (1)Where is Pierre going for vacation ? (2)When is he going ? (3)Why did he decide on Canada ? (4)What is he doing there ? (5)How long is he staying ? Keys : (1)Pierre is going to Canada’s Great Lakes region . (2)He is going the first week in June . (3)It is beautiful and there are many people there who speak French . (4)He’s taking walks 、 going fishing 、 going bike riding . At night , he’s renting videos and sleeping a lot . (5)He is staying until September . 二. 重点、难点: 1. Pierre Lambert , the famous French singer , is taking a long vacation this summer . 著名法国歌星皮埃尔,在这个夏季,准备度个长假。 take a (long) vacation . 去度(长)假。 2. He thought about going to Greece or Spain , but finally decided on Canada . 他考虑要去希腊或西班牙,但最终决定去加拿大。 △think about (doing)sth . 考虑(去做)某事。 eg. He often thinks about going camping . 他经常考虑去野营。 △decide on 决定(后面加名词) eg. decide on a blue coat 决定(要买)一件蓝色上衣 decide on Canada 决定(去)加拿大 3. I want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 我想做一些不寻常的事。 something 为不定代词,另外还有anything , nothing , somebody , anyone 等,都是不定代词。当 有形容词修饰这些不定代词时,切记放在这些不定代词的后面。 eg. something different 不寻常的事 somebody important 重要人物 Is there anything wrong ? 有什么不对的吗? 4. I know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speak French ) there . 我知道,那儿有许多人讲法语。 在本句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定语从句。“Who speak French ”做为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 词组many people . 许多人,什么样的人呢?说法语的人。这样,我们就很好理解了。从前,我们学过, the beautiful flower , 这里beautiful 做为定语,修饰flower , 花,什么样的花?美丽的花。当单个 的词做定语,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注:修饰不定代词时需放在后边),而当一个句子做定语时,一般要 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这个句子则被称为定语从句。 eg . I’m waiting for that man (who is in black . ) 我正在等那个穿黑衣服的人。 5. Canada’s Great Lakes region . 加拿大的五大湖地区。(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五个大湖, 景色怡人,风景秀丽。) 6. He plans to have a very relaxing vacation . △plan to do sth . 计划去做某事,to后面加动词原形。 eg. My classmates plan to go to a picnic . 我的同学们计划去野餐。 △have a very relaxing vacation . 过一个非常惬意的假期。 另外,have a good time 过得很愉快。 7. I’m hoping (that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will help me forget all my problems . ) 我希望美丽的风光能帮我忘记一切烦恼。 △在本句中,that引导的一整句话,都做为谓语hope的宾语,被称为宾语从句。这一整句都是“我所希 望的事”。that只是宾语从句的引导词,没有实际含义。 eg. The teacher said that some students left school at 5:30 yesterday . 老师说,昨天有些同学五点半才离校。 help sb do sth . 帮助某人做某事。 在Unit 1 中,我们学过“help me to study more”这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8
本课件是为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学期Unit 4 Topic 1 What can I do for you? Section A编写的教学课件。本单元内容主要围绕购物、打电话、表达时间以及谈论自己喜欢的事物和动物展开。本课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购物的基本用语,掌握1000以内数字的读写方法,并能正确回应别人的感谢。本课件紧扣教学目标,直观生动,易于操作。
导入----①课堂活动,齐唱3b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②听课文3a语音部分。
③复习数字1-20。
(幻灯片2-5。注:幻灯片2, 点击影片1播放3b歌曲;幻灯片3, 点击录音1播放3a语音部分。)
呈现----呈现人民币图片,学习数字21-999的读法和写法。
巩固----①听2a 录音,跟读,完成表格,并记忆。
②听2b录音,完成连线。
③导入How much,学习价格询问方式。
④导出1a中的重点句型进行训练讲解。
⑤观看1a的动画,回答:How much is the coat?
(幻灯片13-18。注:幻灯片13,点击录音2播放2a录音;幻灯片14,点击录音3播放2b录音;幻灯片18,点击影片2播放1a动画,在听力练习中可以点击动画中的title键消去字幕,增加难度。)
练习----①再听一遍1a,完成1b。
②模仿1a内容进行快乐购物,并完成对话。
小结----①总结数字1-999的读法和写法。
作业----①复习数字21-999的读法和写法。
②背诵1a。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9
《新目标英语》的语言教育理念是:知识用于行动,强调“语言应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习策略”。那么本节课作为unit4的section a,教材以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为中心话题,围绕“traffic way”展开,运用一般现在时。section a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交流,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活动,我将灵活运用这些活动,将其中的一些活动进行变化或整合。
通过对本课的仔细诊断,把教学策略重点地位在三个教学环节上,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上,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轻松导入,读后仿说,逐层训练,强化能力,创设情景,迁移知识,实现目标”作为本课的设计导向。
二、teaching aims:
1、技能目标:学生能听懂本课录音;能听懂师生之间就本课内容而展开的一切形式的问答;会和别人展开对话,了解和传递信息;能将本课重难点理解透彻,灵活恰当运用;无大的语言错误;就类似话题创造性地自编对话,掌握比较级的用法。
2、知识目标:take subway train forty ninety hundred minute kilometer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在现实生活进行交流,而不单纯是为了英语课和应付考试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和中心,以此来激励他们在英语课上积极参与,追求创新,使学生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口语。
4、学习策略目标: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言的实践中去,用英语去思考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的综合使用能力,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学会使用brains storing 。
三、difficult and important points: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take the …/ride …/ walk…
how long does it take?
1 交际法和情景法教学。
2 以学生为中心和任务型教学,并辅助于tpr全身反应教学法及猜谜活动,调动各层次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3 阅读文段的practice方法是:
?表层分析---复述应答:要求学生机械重复文段中的内容,使课文信息再现(是非题,课后问答题,图表填空题等)
?深层剖析---推断应答:要求学生利用信息凭借经验理解读物的“弦外之音”(指导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
整体评价---自由交际: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对新情景进行交际(教师选恰当的与课文相关和有关社会热点topics)
注:1、课前已分好组,已形成合作竞争探究的教学模式。
2、多媒体辅助:用flash软件将本课所要的动画、录音、图片、文字、图表和音乐制成cai软件,使抽象变得直观,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多向交流。
ss : good morning , teacher.
t: i usually get to school by bike ,but sometimes on foot .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t: very good . you’re clever. let’s learn unit 4 section a . 之后板书:“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1、通过师生合作,学会读P21的单词:far, how far, kilometer, shower, quick, bicycle, early, mile, stop。
2、通过小组合作,学会how far, how long, stop等词的用法。
1. 小组合作,找出下列单词的中文意思。
2. 小组合作, 阅读3a,并且找出下列短语。
Step1. Have a check. 小组内检查自学引导的答案。
Step2. 学生上台展示3a。教师进行辅导。
Step3.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
(1) how far 的意思是 ,对 进行提问。
(2) how long 的意思是 ,对 进行提问。
(3) stop (n) 意思是 。
(4) stop (v) 意思是 。
(5) stop doing sth 意思是 。
(6) stop to do sth 意思是 。 (7) What do you think of…? = ?
Step4. 学生疯狂背诵本课时的重点知识。
1. He had a breakfast and went to school .
2. It’s two from here to there. (kilometer)
3. I always take the to get to school. (早班车)
( ) 4. --- do you live from school?
--- 8 miles.
A. How long B. How far C. Where D. What
( ) 5. You look tired. You should stop .
( ) 6. The teacher is coming. Stop .
A. talk B. to talk C. talking D. talked
( ) 7. --- does it take her to get to school?
--- It takes 30 minutes.
( ) 8.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V show?
新目标八年级教案 篇11
课程名称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Unit 4 Section A(3a-4)教学设计
《新目标英语》的语言教育理念是:知识用于行动,强调“语言应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习策略”。那么本节课作为unit4的Section A,教材以How do you go to school?为中心话题,围绕“traffic way”展开,运用一般现在时。Section A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交流,完成说、读、写的任务活动,我将灵活运用这些活动,将其中的一些活动进行变化或整合。
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着较浓厚的兴趣,而且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并有浓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的记忆力,将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以便于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词汇:far, how far, shower, quick, bicycle, early, mile等
句型: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
2.语言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说、读、写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2)通过文化意识渗透来了解一些重要城市的交通规则和英美文化习俗。
5.学习策略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询问他人如何到达某地;准确表达自己如何到达某地;读懂简单的路线说明。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long does it take?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是本节课教学难点。
依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首先呈现的是教学流程图:
课前热身 教师播放歌曲《Over The Mountains 》 哼唱歌曲 为学生创造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学生是否以饱满的热情准备投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
温故知新 在大屏幕上直观地展示各种交通工具图片和HOW的大家庭。 由Head Student组织同学们问答How do you go to school? 既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意图,又可以进行新旧知识的链接。 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学习,对于上节课所学知识能否理解和运用。
探究新知 运用大屏幕明确学生要讨论的内容Activity 3b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与搭档进行对话练习设计意图在于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的氛围,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语法知识运用是否正确。
口语训练 组织协调 采取了小组探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设计此环节意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否顺畅,充满自信。
巩固训练 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几个城市,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谈论各地的交通情况。 学生通过表达、沟通、询问等语言活动来完成交际活动。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及合作意识,将语言结构应用于实践。 学生的语言输出环节。
任务扩展 监督,巡视 进入差距化比赛Activity 4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 学生能否全员参与。
教师利用大屏幕呈现几个预设的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环节。 1. 1.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3.仿写文章 设计合理的步骤及有效的活动,运用熟练的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教师预设的问题整理出文章的脉络。仿写文章环节进展如何。
小结作业 指引线索,提供选择。 学生如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自主选择作业。 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总结交流化,便于理解、记忆。 作业设计的层次化。
Unit 4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A 3a-4)
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take the subway.
2.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It`s 3 miles.
3.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from home to school?
It takes 25 minutes.
Gz85.Com小编推荐
八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案精品5篇
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当我们的学习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你知道优秀的资料是怎样的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八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案精品5篇,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八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案(篇1)
八年级英语第十八单元Come to the party-八年级英语教案-英语教案,试题,论文,听力
A.单词 birthday 生日,party聚会,tell告诉,feel感觉,laugh大笑doorbell门铃,sandwich三明治,plate盘子,candle蜡烛
B.词组have a party举行聚会,give…the message把这个信息给……
2.日常用语 1)It does’t matter.没关系。2) see you!=Good bye!再见!3) Thank you for asking me to …。谢谢你邀请我……。4) May I speak to …,please ?我找×××接电话。5)Here’s your present。这是给你的礼物。6)Happy birthday! 生日快乐。7)There is no time to …。没有时间做某事。
在本单元我们将学习如何“邀请”和“应答”;如何“请求许可”和“应答”。请看例句:
邀请:1) Would you like to …? 2) I hope you can…
应答:1) Thanks a lot for…? 2) I would love to … 3) I’m very sorry, I can’t …
请求许可:1) May/ Could I speak to …, Please ? 2) Can I …?
应答:1) Certainly. 2) I’m afraid not. 3) sure. 4) No, you can’t.
1) 单独使用,可作肯定回答,相当于Certainly或Yes。例如:
①-Would you like to come ??/FONT>Sure。你愿意来吗?当然愿意。
2)祈使句Be sure +动词不定式,可用于表示向对方提出强烈的要求,意为“务必”、“切望”。例如:
②Be sure to return it next week. 请务必下星期归还。
③Be sure to come again to Beijing.一定要再来北京。
3)be sure +动词不定式,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推测或判断,可译为“一定”、“肯定”。例如:
④It’s sure to snow this afternoon.今天下午一定会下雪。
⑤The old woman is sure to live to ninety.那个老人肯定能活到九十岁。
4)be sure +of /about.表示主语,即人“相信”或“对……有把握”。例如:
⑥Mr Green is sure of his business.格林先生对自己的工作很有把握。
⑦I am sure of getting to the top.我自信能达到顶峰。
5)be sure +从句,表示“肯定”、“有把握”。例如:
⑧I am sure that my sister can skate well.我肯定我妹妹滑冰特棒。
⑨Are you sure he is living in Xi’an ?你肯定他就住在西安吗?
注:如果说“她一定会留下来”,英语有以下几种表达法。例如:
⑩She’s sure to stay here./I’m sure of her staying here./I’m sure that she will stay here./Surely she will stay here.
1)That’s right.“对”,“很对”。例如:
①-Classes begin at 7:40, don’t they ? -Yes, that’s right.?-7:40开始上课,是吗?-对.
2)All right.“行”、“好(吧)”、“(病)好了”。例如:
②-Shall we go out for a walk ?-All right .我们散步去好吗?-行。好。
3)That’s all right.“没关系”、“不用谢”。是向对方致谢或道歉时的`礼貌用语。例如:
③-I’m sorry I have broken your pen.-That’s all right.
-对不起,我弄坏了你的钢笔.-没关系。
④-Thank you very much.-That’s all right.别客气。
1)be afraid +动词不定式,表示不敢做某事。 2)be afraid of +动词?-ing,表示害怕出现某种结果。例如:
①I am afraid to get up late because I’m afraid of getting there late.
我不敢晚起床,因为我怕迟到。
2)I’m afraid +从句,往往相当于I’m sorry, but …,表示带有歉意的回绝,表示带有一种担忧。例如:
②I’m afraid I can’t go with you.=I’m sorry, but I can’t go with you.
抱歉,我恐怕不能和你一起去。
3)I’m afraid so与I’m afraid not常用作答语,前者表示肯定,后者表示否定。so和not相当于that从句。例如:
③-It is going to rain.?-Yes, I’m afraid so./Yes. I’m afraid that it is going to rain.-是的,恐怕是要下雨了。
④-Shall we play foot ball here ?-I’m afraid not. /I’m afraid that you mustn’t play football here.我们在这儿踢球行吗?-恐怕不行。
注:I’m afraid与I hope互为反义。例如:
⑤I’m afraid she won’t go there tomorrow.我担心/怕她明天不去那儿。
⑥I hope she won’t go there. 我希望她明天不去那儿。
so是替代词,通常意义为“也如此”。
1)so +助动词/情态动词/连系运动+另一主语,表示另一主语与前面某人的动作或状态有着相同的肯定概念。例如:
①I am a student and so is she.我是个学生,她也是。
②They had a good time last night, so did I.昨晚他们玩得很愉快,我也是。
③He can swim and so can I.他会游泳,我也会。
2)so+人称代词(同一主语)+助动词/情态动词/连系动词,用以重述前文,以表示强调或赞同。例如:
④-This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So it is.-这个故事很普通.-的确如此。
⑤-They study very hard. ?-So they do .-他们学习十分努力.-的确如此。
5. It’s a pleasure. 与with pleasure的区别。
△It’s a Pleasure./ A pleasure与You are welcome.等习语意义相同,用于当别人对你说Thank you. 时,即“不用谢”。例如:
-Thank you for coming to see me . -It’s a pleasure.-谢谢你来看我.-不用谢。
△With pleasure与All right, No problem. I’d like to等习语意义相同。用于别人求你做某事,你很乐意去做的时候。例如:
-Could you post the letter for me ? -With pleasure.
-你能否替我把这封信寄走?-愿意效劳。
注:简而言之,It’s a pleasure用于事情发生之后,而with pleasure用于事情发生之前。
1)( )A. happy B. fly C. July D. dry
2)( )A. English B. shine C. thank D. thing
3)( )A. reach B. child C. teacher D. school
4)( )A. above B. love C. strong D. son
5)( )A. count B. country C. young D. enough
6)( )A. weather B. heavy C. great D. ready
7)( )A. tooth B. foot C. book D. good
8)( )A. similar B. south C. sure D. bus
9)( )A. birthday B. yesterday C. today D. says
10)( )A. park B. warm C. party D. part
1)-Your father isn’t a worker, is he ? - .
A. No, he is .
2)-Thank you for teaching us so well, Miss Gao. - .
D. That’s all right.
3)-Where are you, lucy ?-I’m in the bedroom, and .
4) a great party ! delicious the cake is !
5)I get up very late this morning. There no time have breakfast.
6)-May I use the bike, please ?- , it’s not mine.
7)-Lovely weather!- .
B. Yes, isn’t it ?
D. No, it is sunny.
8)-Hello, may I speak to Jim, please ?- .
B. I am here.
9)-I’m sorry I’ve broken your pen. - .
10)-Could you take a message for me, please ?- .
We drink tea every day. But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years ago, most people in Europe did not know anything about tea. Some people had heard about it, but very few of them knew what to do about it.
There’s a story about an English sailor(海员) who went do countries in the east, the west and the south. He had been to India and China. One day he came home and brought some tea as a present for his mother. She told her friends about the present and asked them to a “tea-party”. When her friends came to the “tea-party”, the old woman brought out some tea leaves and asked them to eat. Of course, nobody liked the tea-leaves. At that time, the sailor came in. he looked at the table and said, “Mother, what have you done with the tea ?” “I boiled(煮)it as you said.”. “and what did you do with the water ?”“I threw it away, of course.” answerd the old woman. Now ,“you may throw away the leaves, too. ”Said the sailor.
1.The sailor gave his mother some as a present.
2.The old woman asked her friends to a .
3.The guests ate at the tea-party.
4.Everyone the tea-leaves.
5.The old woman kept the leaves but threw the away.
Every week Peter and Linda 1 from their parents. This money is their weekly pocket money. 2 is not a gift(礼物), Peter and Linda must work 3 the family then they can get the money. Peter 4 out the garbage(车库) and cleans the places around 5 .He should do it every day, 6 sometimes he forgets. Linda helps her mother 7 the cooking. She also washes the dishes(盘子)after meals. Peter and Linda 8 use their money for food. They use it for something they 9 . Sometimes they get to a park. Sometimes they buy books. They keep their money to buy something 10 .
八年级英语第十八单元Come to the party_八年级英语教案-英语教案,试题,论文,听力
八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学会关于形容词、副词最高级的常用词汇与句型。
2.学生通过听含有最高级的对话,学会用最高级来谈论周围的事物,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学生通过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了解我们周围有哪些最出色的人或物,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人、周围环境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事物,形成学生热爱生活的意识。
【学习重点】
重点单词和短语:theater,comfortable,seat,screen,close,ticket,worst,cheaply,song,DJ,choose,carefully,reporter,sofar,fresh,comfortably,no problem
【学习难点】
通过交流表达和听力训练,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形式来描述人或事物
Learning action tips:Teacherpresents the map of this area by multimedia, students talk about their own city.Lead the topic:the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 and adverbs.
—What\'s the largestmall in our city?…
—What\'s the most popularplace in our city?…
(First think it over well and answer then communicate ingroups)
Task 1
Learning action tips: Preview the words on Page25-26 in the word list. Students read the words by phonetic symbols, thenunderline new words in the text and mark the Chinese meaning. At last finish thetask in 1a.
【知识链接】
▲辨析sound/voice
(1)sound指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2)voice指喉咙里发出来的声音。
▲choose的用法
【点拨】
choose的过去式为chose,过去分词为chosen。
【短语归纳】
choose to do 选择做某事
choose…as…选……作……
choose…for…为……选……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T:What\'sthe largest mall in our city?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What\'sthe most popular place in our city?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Task1Let\'sread new words and the phrases.
1.I can read.(我会读)
theater, comfortable, seat,screen, close, ticket, worst, cheaply, song, DJ,choose,carefully, reporter, so far, fresh, comfortably, no problem
2.I can write.(我会写)
翻译下列短语和句子:
(1)最大的屏幕the__biggest__screens(2)离家最近the__closest__to__home
(3)最短的等待时间the__shortest__waiting__time(4)最好的音质the__best__sound
(5)最舒适的座位the__most__comfortable__seats(6)电影世界movie__world
(7)大屏幕影视城screen__city(8)最好的无线电台the__best__radio__station
(9)最差的音乐the__worst__music
(10)最精心地挑选歌曲choose__songs__the__most__carefully
(11)播放最无聊的歌曲play__the__most__boring__songs
(12)你在那里可以买到最便宜的衣服。You__can__buy__clothes__the__most__cheaply__there.
(13)最好的服装店是哪家?梦幻服饰服装店。Which__is__the__best__clothes__store?__Dream__clothes.
(14)城镇电影院Town__cinema
3.I can summarize.(我会总结)
当对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事物进行比较,表示“最……”的含义时,需要用最高级。形容词最高级前面一般要加the。副词最高级前面可加也可不加the。
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Sun Cinema has the__most__comfortable(comfortable) seat.
(2)107.9FM is the__best (good) radio station ofall.
(3)You can buy clothesthe__most__cheaply (cheaply) in Miller\'s.
(4)Mike does his homeworkthe__most__carefully(carefully) of the three.
(5)Dream clothes is the__worst(bad) store.
Task2Let\'s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1b,2a,2b.
Task3Makeconversations and interview.
如:You can choose three from these books.你可以从这些书中选三本。
Task 2
Learning action tips:
1.Students turn to Page25 and listen to the tape, finish the listeningtasks in 1b.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repeat.
2.Students turn to Page26 and listen to the tape, finish the listeningtasks in 2a and 2b. Then students listen again and repeat.
【Method coach】
听力三要素:听前浏览;听时记录;听后检查
模仿纯正的语音语调,朗读听力材料,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Task 3
Learning action tips:
Students read aloud the dialogue in1c, 2c and 2d, make the dialogue andhave a conversation practice with“—What\'sthe best clothes store in town? —I think Blue Moon is the best.”
注意形容词最高级及其构成(规则和不规则:good, better, best;bad, worse, worst)
【知识链接】
最高级的常用结构:
(1)“the+最高级(+名词)+表示范围的短语或从句”意为“……中最……的”。如:
Jack is the__tallest__student__inhis class. 杰克是他班上最高的学生。
Of all the subjects, I like English best 在所有的科目中,我最喜欢英语。
(2)“one of+the/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形容词最高级+可数名词复数”意为“最……之一”。如:
Jim is one__of__Mike\'s__best__friends.吉姆是迈克最好的朋友之一。
(3)“the+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名词”意为“第几个最……的”。如:
The Yellow River is the__second__longest__riverin China.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1.I can practice.(我会练)
A:Which is (1) the__worst(最差的)radio station?
B:I think 970AM is the worst.
A:Why do you think so?
B:They play (2)the__most__boring__songs(最无聊的歌曲).
A:I think so, it also has (3)the__worst__music(最差的音乐).
2.I can make conversations.(我会编对话)
你能结合课文及2b的内容编写对话,来介绍自己并询问朋友周围最好的设施吗?运用句型: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I thinkSun Cinema is the best.
A:Hello!__I\'m__a__reporter.__Can__I__ask__you__some__questions?
B:Sure.
A:What\'s__the__best__radio__station__in__town?
B:I__think__107.9FM__is__the__best.
A:Why__do__you__think__so?
B:The__DJs__choose__songs__the__most__carefully.
A:Thanks__for__telling__me.
B:No__problem.
3.I can interview and report.(我会采访和汇报)
Oral report:In__our__group/class,__Wang__Lin__thinks__the__best__radio__station__is__97.9__FM.__It__is__the__most__popular.__Li__Lei__thinks__the__best__clothes__store__is__Blue__Moon.__It__has__the__best__clothes.__Han__Mei__thinks__the__best__restaurant__is__Italian__Restaurant.__It__has__the__most__favorite__food.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Preshow:Show in groups. (Time: six minutes)
Task1:First read the words andphrases in groups,then read together andsum up the usage of the words in groups,markthe difficult words in pronunciation and understanding(students can ask teacherfor help).At last,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Task3:First discuss and checkthe answers of Task 3 in groups, then discuss and set scenes to perform the dialogues,interview the best person around.At last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Promotionshow:Class show. (Time:sixteen minutes)
Task1:1.Ican read.(1)Readtogether,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comfortable”;(2)Consolidate the words by word games.
2.I can write.(1)Translate the phrasesand sentences into English or Chinese by answering quickly;(2)Read together;(3)Spot test:consolidate the usage of the phrasesby making sentences.
3.I can summarize.(1)Sum up the usage ofthe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 and adverbs with the phrases in “I canwrite”;(2)Spot test:consolidate the usage of the superlativedegrees of adjectives and adverbs with exercises, check the answers by answeringquickly and explain.
Task3:1.Ican practice.(1)Choosesome students to translate the key sentences in Task 3;(2)Read together.
2.I can makeconversations.(1)Makedialogues according to the task;(2)Set scenes to performthe dialogues;(3)Question students randomly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s.
3.I can interviewand report.(1)Interviewstudents with the sentences“What is the best movie theater?”and show them on the blackboard indiagrams;(2)Report the results inoral.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
1.They live close to the station.
2.There are many kinds of clothes. Whichone do you want to choose?
3.There are 50 students in my class,so there are 50 seats in our classroom.
4.The best movie theater has comfortableseats.
5.—What can I do for you?
—I want to buy a ticketto a ball game.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案(篇3)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教案6篇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教案篇1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九年级英语备课组教师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教导处的指导下,按照英语教研组的计划扎扎实实地进行工作,尽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下面从几个方面总结一下:
一、树立竟争意识,关爱每一位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我们英语组每位老师敬业奉献,树立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在以人为本,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关爱后进生。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实抓好教学。在教学中,我们把落实新课改,推进课程改革放在首位,因为新的课程标准颁布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对此,我组全体老师积极响应付诸实施。我们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制定出课改具体计划。我们通过相互观摩课、看录像等形式加强“课改”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规范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教学难度比较大的课,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每堂课,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究探讨,找出了重点,难点。
三、关爱每个学生,缩小两极分化
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四、按照教学常规五个环节开展教学工作
备课:课前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教案。既备教材,又备学生,针对学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差的特点,设计好教学方法。上课:每天都保持饱满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认真做好组织教学,尽可能保证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力图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作业和辅导:作业的布置适量,有针对性,重点放在遣词造句、阅读理解等;批改作业时多用赞美式、鼓励性的语言予以评价。对学生的辅导方面,做到有耐心,有方法,因材施教,个别无心思学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耐心教育,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成绩也有较大的进步。考试:本学期进行了多次阶段性的考试。每次的考试,都能做到考试前进行有系统的复习,考试后进行学科总结,及时查漏补缺,从中改正教学方法,也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争取更大的进步。
五、其他方面
1、把握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时间,统一教学进度,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2、认真辅导、组织学生参加了本学期举行的英语竞赛活动,并且取得了优异成绩。王梦涵同学和张宇熠同学在区英语口语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3、为了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对各种教育理论进行学习,给自己充电,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努力提高英语专业水平,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为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夯实基础,撰写出较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进行各种课题的研究。
六、今后采取的措施
从今年网上阅卷的情况来看,可以检测老师的水平,也能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们的书写,审题把握中心,并且在写作运用上加大力度。
#380450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教案篇2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1)班、(2)班的英语教学。由于教学经验颇浅,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一、备好课,备好学生,上好课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这是很容易碰钉子的。在上课前要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较难适应。另一方面,(1)班的同学比较沉静,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就照顾不到整体,而(2)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虽然优生比例大,但中等生也有一小部分,我备课时也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使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英语这门学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难的外语来说至关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英语,更喜欢学习英语。因为只有英语水平提高,他们才能达到交异国笔友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三、注重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英语是语言。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学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因此应该予以重视。考试前进行有系统的复习,考试后进行学科总结。在中段考后的时间里,我把力量主要集中在两班的差生辅导上,特别是(4)班,以缩短差距。另外,还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轻松学,容易掌握。而期考结果证明,适当辅导后进生对班的整体发展有很大帮助。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别人学习,争取进步。
#380976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教案篇3
今年我担任毕业班两个班的英语,感到压力沉重。因为这两个班的学生素质相对较低,而且英语底子参差不齐,而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最重要一年,为使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我校的学生来源全是农村的,学生家长以及周围的环境对学习英语都不是很关注,而且大多是留守学生,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把背的作业当回事。学过的单词,句型,短文,老师要求背出,学生总是借口其他作业太多,没时间背等,往后一拖再拖,即便能背出来,也是临时死记强记出来的。等过不了多久又忘了。
2、针对性习题跟不上上过的新课,相应的配套练习,不能自觉去独立完成,总需要老师再三强调,但仍有部分学生拖拖拉拉不做。死记硬背的东西多,联系的东西少,因此表面上看感觉还可以,但真正一考起来,问题出来很多,而且差距很大。经过几次考试下来,问题也出来了,我任教的两个班:尖子生只有几个,中等生断层,差生面特大。
针对以上情况,改变这种局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多预习,课堂45分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真正听懂。不能似懂非懂。课后认真完成配套的巩固练习,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师或成绩稍好的学生请教。
其次,学生学习要主次分明,主要学科课后时间分配相应的因当多一些,特别是对英语学科,因为他毕竟不是母语。基础不打好,以后想提高也难。
第三,灵活掌握学过的知识点,学习要讲究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不容易忘记。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要靠平时慢慢积累起来的。
三、建设高效的课堂,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上课一定要设法吸引学生,不让其分心,上课内容力求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另外,我每天都坚持保持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上进的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为了让学生真正参入到课堂中来,凡是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都让学生自己解决,老师决不越俎代庖,课堂上尽量精讲、少讲把时间都留给学生。
四、加强课外辅导
英语学习是语言的学习。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认真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制背诵等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有成绩也有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取得更好成绩.
#380975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教案篇4
时光飞逝,短暂而又愉快的假期生活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我所面临的是紧张而又愉快的新学期的教育教学生活。为把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特此作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减负”的内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扣大纲,把我教学层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基本情况。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1,2)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级,每班各有学生三十五人左右,但是,基础却不尽人意。初一.1班的学生基础还可以,但是2班的基础却相差很远,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工作开展的相当困难。
三.教材特点。
初中英语第一册(下)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教材通俗易懂,旨在使初一级学生基本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四.教学目标。
力争在期末考试中优秀率打到30%左右,及格率达到60%左右。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为下一学期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以良好的基础。
五.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总之,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我要以上一学期的基础为起点,树立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把教育教学工作推向一新的层次。
#277306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教案篇5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10)班、(13)班的英语教学。本学期以来,本人遵守学校各项制度,按时上课、组织学生早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从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听课,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及时反思教学,使教学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虚心学习。现对本学期以来的教学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希望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使教学有序地进行。在新课程改革精神和新的教学理念的灌溉下,我依照教学大纲、教材、学生实际和教育教学规律,制定了学期教学计划,规划好阶段计划,课时计划。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每一堂课。
二、认真备课。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的体会是,上好一堂课难,但备好一堂课更难。在备课之前,必须对所有内容进行熟悉,参考多方面的资料,认真深入钻研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同时,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因此,本人在自身努力钻研教材和教法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搞好同年级老师的小组集体备课。
三、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就是一个教师表演技能的阶段。上课时,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有条理、清晰、准确、生动。使每堂课学生有所获,努力使学生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慧,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虚心请教其他教师。教师的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一旦心中有疑,必会请教于同行。由于自己是一个教坛新手,缺乏经验,所以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都须向其他教师学习。认真做到每月听课两节,做好听课记录,取之所长,克服所短。并常常与其他教师交流,改进教学方法。
五、认真批改作业。坚持布置适量的作业,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布置作业时,坚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形式多样化。以此同时,提倡学生写英语周记,坚持每两周检查一次。每周布置听写任务,对所学新单词、新短语、好句子进行听写。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作文、周记及听写。并针对学生的作业作文情况,认真透彻地进行讲评,根据其情况不断改进教法。
六、认真反思教学。教学这一活动,没有反思的伴随就不会有进步。坚持每次授课后,认真回想,进行反思。记录其教法、做法及操作不大理想的地方,虚心请教前来听课的领导及教师,及时做改进。并根据班级情况,分组教学,使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学习。正所谓“有竞争才有动力”,坚持长期性评价原则,使学生在组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培养团结互助的学习精神。
七、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后,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从平时的课堂反应,课后交流,周记记录中掌握各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抓住他们的特点和个性,有的放矢地与其进行交流,做到按层次、按情况进行辅导。及时给予关怀和关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积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充分结合课本知识,给学生讲相关的英语故事,了解外国文化,扩大知识面。引导他们对学习萌发兴趣,从而自觉地把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地做好每项工作。其中学到的东西固然不少,但不足之处也很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让我这颗教坛上的新星更加耀眼!
#380977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教案篇6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如下: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全期教学总目标
学生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能读供七至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教材简要分析
《新课标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全书共有八个单元。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语、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反意疑问句等。同时每个单元后都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学情简要分析
初二年级
5、6班,共有学生人数 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通过初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五、提高教学质量可行措施及教改措施: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与参与。
(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具体来说:
1.认真专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 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课前五分钟活动等。
5.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6.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生具体要求:
1. 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 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 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 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 信,尽快成长起来。
6.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 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277307
八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案(篇4)
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复习”到达”的三种常用表达方式的三种常用句型.
2、通过小组合作,谈论学习有关询问交通方式的句型及其回答方式.
一. 自学引导:
1.小组内预习课本1a-1c后翻译下列短语。
(1). 到达:________ (2). 乘火车:_________ (3). 步行去:_________ (4). 骑自行车:________
2.讨论复习由how引导的句型.
(1) Ho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Ho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Ho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H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H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学习过程:
Step 1: Have a check. 检查自学引导. 错误的用红笔纠正.
Step 2: Lead in. 导入. 通过讨论 how引导的句型学习由how引导的表示询问“交通方式”的句型: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How 是一个_______ 副词,意为_______, ______.
翻译:他怎样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When do you get to school?
表示:
到家_____ 到这儿_____ 到那儿_____ 须省略to.
2.We reached Beijing yesterday afternoon?
句子中表示到达的词是:_______, 它是一个_____动词,后可直接跟一个表示地点的名词。
3. When did you arrive in Beijing?
句子中表示到达的短语是:_________, 其后跟一个表示_____地点的名词;另外arrive at, 其后跟一个表示_____地点的名词.
1. I go to school by bike.
从上面句子可以看出,对于交通方式的回答可以用:
2. I go home on my bike.
He went to Beijing in the train yesterday.
从上面句子可以看出,对于交通方式的回答可以用:
3. He takes the subway to go work.
从上面句子可以看出,对于交通方式的回答可以用:
4. 其他的动词:
Walk______ drive a car________ ride a bike_________
- By bus.
A. Why does he go to work? B. How does he go to work?
C. When does she go to work? D. Where does he work?
2.I like to __________ my bike __________ weekends.
A. take; in B. catch; at C. live; on D. ride; on
3.They ______ a village in the evening and lived there.
A. arrived in B. arrived at C. left for D. got
4.He goes to work on foot everyday.(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案(篇5)
第一课时 l 教师设计 教学步骤 建议和说明 K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enjoy the movie (let’s travel) a. 教师播放录音,师生一起吟唱并观看。 b. 请学生watch the screen进行问答。如: what did I do yesterday? What did I do on vocation? What did Sam do three days ago? pairs work:“what did he/ she/ they do on last school trip?” K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教学句型“Did you go to the zoo?” a. guessing game:” What did Sam do on his last school trip? T: what did Sam do on his last school trip? Do you know? S: did he ……..? 教学地点名词aquarium, science center, gift shop, museum, 和动物名词dolphin, seal ,shark, octopus。实际情景中会运用询问和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 a Do you know the animals in the aquarium? (3 minutes) (Videotapes, flash) Get Ss to watch a short movie to teach the animals in the aquarium. ( The key words: aquarium, shark, seal, crab, octopus, shell, starfish, fish) b Task One--- Test your memory (3 minutes) (Pictures) i. Give Ss 30 seconds to remember the 9 pictures on the screen. ii.Test their memories by using “Were there …?”or “Did you see …?”to ask and answer. w pairs work (were there any books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1c .Listening (5 minutes) (Audio cassette, the recorder) Have 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do the listening exercises on Page 47 1b. Encourage Ss to give the answers by having a competition among them K拓展/巩固(Extension/Consolidation) . Interview (10 minutes) (Photos, the projector) i Have Ss bring their own photos. The photos should be about their last trips. Ask the students in Group 1 to exchange the photos with the students in Group 2. So does Group 3 & Group 4. ii Suppose the students in Group 2 and Group 4 are famous persons. Give the students in Group 1 and Group 3 three minutes to interview the famous persons according to the photos. iii Call out some to act it out. See who are the best actor and actress.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porters to interview the famous persons.) I am a reporter from CCTV-9. Now I am going to interview …, How was your last trip? Did you go …? /Where did you go? Were there …? What did you do there? Did you see … there? Did you buy a souvenir? Did people there ask for your autograph? v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练习。 wHomework a. 学生在家听录音跟读。 b. 抄写本课时出现的地点名词aquarium, science center, gift shop, museum, 和动物名词dolphin, seal ,shark, octopus。 c. 采访并做好记录,下节课要向学生做汇报。 在动画片中调动学生情感,营造氛围,导入主题。让学生通过watch and answer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听力能力并有意识地复习前面学过一般过去发生的事情。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有效地复习了前面学过的动词。 真实的情景使学生易学会aquarium, science center, gift hop, museum, 和动物名词dolphin, seal ,shark, octopus。 Students like new challenge, so testing their memory will arouse their interest. And this task provides speak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Were there …?” “Did you see …?” 此时知识的.适当拓展对学生来说容易接受有不觉得突然。 真实的环境,激起了孩子们说的欲望;难度适中的任务,使大部分孩子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因此也容易进入新课的教学。Students are curious to know the places their classmates traveled, so this task gives them the chances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Did you go …?” 视觉上的差异能突出重点,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该活动非常简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参加。 真实的环境有助于孩子们语言的输出。 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本课的教学,并达到巩固的目的。 II. Blackboard design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I. New words & phrases II. Sentence patterns aquarium What did you do …? shark Did you …? seal Yes, I did. / No, I didn’t octopus Were there …? souvenir Yes, there were. /No, there weren’t. autograph III. Competition Group 1 Group 2 Group3 Group 4
四年级美术教案汇编11篇
教案课件是开始教学工作的重要一步,为此每位老师都应该亲自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的制定是推动现代教学方法和工具的必要途径。现在,我们带您了解“四年级美术教案”所带来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请您阅读此文并收藏,以便后续阅读。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1)
第一课
台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
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 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2.重点、难点。
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灯。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 失独特的创意。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教学过程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3)揭示课题: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
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
解决: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
住?
(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
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
(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
(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4.学生创作。
(1)要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出
细节的美。
(2)注意:制作中注意安全和教室的卫生。5.互动交流。
(1)交流各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2)说说制作中觉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6.拓展延伸。
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材料制作出更有创意的台灯。课后小结:
通过小组学生发挥了各自的特色,作品造型丰富,完成了预期目标。
第二课 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
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
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
祖国的情怀。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教材力图让学生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透过水资源现状——紧缺、污染严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对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以 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建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以下的课外拓展:通过对家乡水资源现状的调查,结合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3月28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使学生感受艺术魅力之所在,领会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验成功的快 乐,进而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水资源有关资料,小组一块海报板,彩色纸、绘画工具、剪刀、固体胶等。
(教师)水资源破坏相关资料,宣传板报范例,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各
种创作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入。(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2)引入新课。2.艺术作品的欣赏。
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图片、生活用品上的花纹等),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3.综合探索实践。
(1)出示图标:猜猜这是什么标志?(认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2)节水,有必要吗,教师叙述一组数据和出示一组图片:
全球用水短缺达12亿人。
每年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人数为300万——400万人。
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为水所困。全世界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没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节水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一起来策划一次宣传活动,学习制作板报:出示一板报范例,观察发现板报的内容是怎样安排的?怎样突出主题?用了哪些不同的形式?(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制订宣传方案,合理分工:有目的地筛选已有的资料,有主题的补充制作添加资料,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①选择哪些关于水资源的资料?②采用那些形式?③怎样使宣传板报更美观?④利用什么美术材料工具来制作?⑤制作时注意什么?(5)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各组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4.宣传与展示,评价总结。
(1)组织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间相互点评:
哪组设计最有新意,哪组内容更有自己的见解?(2)说说本课所得。
课后小结:
通过各种图片和事例,学生明白了水的重要性,在作业体现上也不错,就是很多学生还只体现在口头上,行动上还有很大的缺失。今后还应多加强这方教育。
第三课
漫画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 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 是非的能力。2.重点、难点。
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
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
家,绘画工具。
(教师)漫画资料、图片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漫画图片:试添题目。
(漫画《画画》,学生看看想想,加上题目并说原因?)(2)与我们平时的画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漫画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生活中的某些现状,用讽刺、幽默 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揭题。
2.欣赏,进一步理解漫画与生活的关系。
(1)出示《半分》,想一想,给它加个题目并说理。
(2)出示第三幅四格漫画《原来如此》,仔细观察,体会其意,试加标题。2.交流、分析。
(1)你喜爱的漫画形象是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夸张他这一点?(2)交流看法。(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造型简练,能表达一定的思想。)(3)大家熟悉的三毛形象,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张乐平爷爷创作的。大
师的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3.学习实践。
(1)出示儿童喜爱的“三毛”,观察并考虑: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样画的表
现目的?
(2)让学生也动笔试试,学画三毛,并且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来创作新时代 的三毛形象。
4.作业反馈,小结创作心得。(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刚才的创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小结:夸张与变形都是为自己的要表现的思想服务。5.寻找创作题材。
(1)漫画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有哪些情节或感受可以用漫画形式表现呢?(2)思考、交流,启发思维。6.学生创作。(分层教学)
为创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四格漫画的前
一、两幅,让他们用自己的想法来接着创作结果。7.作业展示。8.课外延伸。
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介绍其他漫画类型。
课后小结:
学生缺少对生活中事件的观察和思考,教师引导很吃力,但效果不够理想。
第四课 戏曲人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 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2.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
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材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知识抢答,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①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你知道有哪些剧种?②中国戏曲有哪四种基本的角色?③你知道哪些有名的戏曲作家和表演艺术家?④你喜欢哪些戏曲人物?(3)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欣赏戏曲表演片段《霸王别姬》、《三岔口》等,学生感受戏曲表演 的艺术特色;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戏曲人物相关图片资料,引导观察戏曲人物的眼
神、服饰和动作的表演特征;
(3)请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润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5)欣赏儿童水墨画作品与戏曲人物图片比较,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
(1)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小结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课后小结:完成了预期目标,效果也还不错。
第五课 喜气洋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 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
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激趣导入。(播放《喜洋洋》乐曲)(1)说说听到这个乐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红绸带,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谁能用它为音乐配上动作
(指名学生表演)
(3)请学生选择自带的喜庆物品,随音乐尽情地舞起来。(4)揭示课题《喜气洋洋》。3.欣赏感知。
(1)提问:在我们中国,哪些日子是喜气洋洋的?人们用什么表现节庆的
喜庆气氛呢?
(2)欣赏教科书第12、第13页图片。
(3)提问: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最喜欢用什么颜色?为什么?(高兴时
人心里都是暖洋洋的,所以宜用暖色)(4)重新回顾刚才的图片,了解用暖色表现喜庆气氛的特点。
(5)欣赏教科书第14页图片,说明在以暖色为主的作品中适当加点其他
颜色,会使色彩更丰富,喜庆的效果更强。4.创作表现。
(1)提出要求:用彩纸把教室布置成喜气洋洋的气氛。(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方法。
(3)播放《喜洋洋》乐曲,学生分组创作。5.交流评价。(1)小组互评。
(2)提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有什么样的感受? 6.课外作业。
(1)搜集带“喜”字的物品。(2)向大人学剪一个双喜字。
第六课
龙的传人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 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 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2.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
而荣。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二.教学过程
1.谈一谈,引出《龙的传人》。
(1)提问:你认识龙吗,能用你的语言给同学形容一下吗?
你知道有关龙的故事吗?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
(2)引出:龙的文化、历史,“龙生九子”的传说,我们是龙的传人。2.找一找,龙的形象特征。
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 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1)请学生找一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2)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3.议一议,富有个性的龙。
(1)“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 的一些特征吗?
(2)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4.画一画,寄托美好心愿。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有关龙的图片、能折成纸三角的适宜纸张。(教师)课本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1.展示交流、丰富感官。
(1)书本中的内容、学生收集的图片、教师收集的图片——展示了不同材质制成且不同造型的龙的形象。(2)小组内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全班展示。2.龙的活动、集体参与。(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2)端午节赛龙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现已发展成国际赛事。
提问: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3)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探究学习、纸接龙舟。
(1)分小组进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意识”。
①纸接龙舟的元件——纸三角,是怎样制作的?②龙头、龙脖子、龙身体、龙尾巴分别怎样插接?③纸龙个部分的颜色怎样搭配?(2)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龙最美、最长、最牢固。——“竞争意识”。4.展示评价、审美提高。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课后:布置学生画画龙舟赛。
课后小结:
完成情况良好,达到预期目标。
第七课
线条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
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
白灰层次的组织。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彩色笔。
(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 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
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
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有线条? 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4.欣赏艺术作品。
(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
(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 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 的秩序)。讨论:
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二)合作学习。
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
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1.欣赏学生作品。
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
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2.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三)布置作业。
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
2.拓展:
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
课后小结:
在讲解和引导上不够理想,学生的作品没什么特色,需思考。
第八课
风儿吹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2.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三、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
(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
(一)感知与体验:
拿起美术书,在脸颊边上扇动几下,你感觉到了什么?有风,你能看见风吗?扇子扇出的风太弱了,我们看不见它,但却能感觉到它,吹到脸上凉凉的,很舒服。你见过风吗?风是怎么样的?你能证明风被你看见吗?
讨论:风真的看不见吗? 谁见过风?你见过的风是什么样子的?同桌讨论从哪些自然现象能看到风的存在。学生描述起风时的自然现象:草、树、水面、烟……出示各种有风的图片,感受不同状态的风:微风、阵风、强风、龙卷风、台风等。风是没有形状的,我们抓不住它,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接触到它,听到它 的声音,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请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一下各种风的感觉。展示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画的风。
风是怎样形成的?你能说出带有“风”的成语吗?
(二)造型与表现。
1.欣赏课本中的范画和学生作品,使学生明确:风虽然无形,但我们可以借 助具体的物象被风吹而产生的形态变化来表现风。
2.出示一组物象,你觉得哪些物象比较适合表现风吹起的感觉? 3.进行联想,如将云、草、树、烟、浪、尘土、砂石以及人物等在风中的形态变化,有选择地把一些有关联的事物组成画面。
4.哪些物象在风吹时变化非常明显,可根据构想的情节,画出人的反应;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要素,把吹风时气氛、景象绘画出来。
5.学生作业:画一幅《风》的想象画。教师根据学生的各自的思路进行辅导,使学生能够根据各自不同的构思、运用不同的画法绘画出形态各异的画面。课后小结:
想象力缺失,平时积累的不多,有新意的太少。
第9课
虫虫大聚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 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2.重点、难点。
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昆虫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 水彩笔)。(教师)昆虫图片,示范纸张。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课前请把学生收集来的昆虫图片贴在教室墙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视觉感
受。
(2)上课请学生对图片上的小昆虫进行分类,要求学生说说昆虫的特点。(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昆虫的特点。2.实物展示,分析理解。以蝴蝶制作为例,分析外形。(1)出示蝴蝶标本。
①讲解外形。蝴蝶的外形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②讲解形的对称。蝴蝶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左右两边一模一样,引出对称形。列举一些对称的现象。③分析蝴蝶花纹与颜色。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3.制作方法,加强体验。(1)创设问题。
①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②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③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的制作方法。(2)教师示范制作蝴蝶。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纸,按教科书第25页上面的图解进行折叠。②参考教科书第24页下方蝴蝶图例,把折叠好的纸张用纸条中间扎紧作为翅膀。③把纸卷成筒状作为蝴蝶的身体,并和翅膀粘合。④用碎纸或水彩笔进行图案装饰。4.欣赏其它纸制昆虫,拓展思路。
欣赏教科书第24、第25页的作品,谈谈还有那些折叠及装饰方法。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
(1)程度一般学生:要求选择同一种昆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两件作品。(2)程度高的学生:要求选择同一两昆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四件作品。课后小结:
完成情况理想,选择合作效果更好。
第10课
生长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2.重点、难点。
重点:树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图片以及生长规律极其特点。(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1.导入课题。
教师:植物,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可以供大家欣赏,带来精神享受,生活
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 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等等。2.植物的文化。
(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在图中有哪些植物是你认识的?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从她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 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
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
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可用来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植物还可以长出果实,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荫凉,抗噪音等等
(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
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
看我们学校里的古树,见证着学校的变迁!村口的大榕树,1000多年的历史,几个人才能围抱,是生命树。银杏是活化石。
3.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教师提问:①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色彩、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旺盛的生命力,用这
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用画笔描述植物。
教师:我们通过观看图片,欣赏了大师的作品,接下去同学们可以根据图片
和实际经验来描画一幅植物作品。工具不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绘画工具,水笔,钢笔,记号笔等。(教师)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大师笔下的植物以及同学们近距离写生了植物局部,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到大自然当中去感受植物的存在!2.讨论树的结构。
看图片讨论树的大致结构,自然界中树有好多种类,但是他们的结构却是万 变不离其中,由树干,树枝,枝桠组成。3.欣赏图片,各种各样的树。
教师:看这些树的特征,可以用哪些手法去表现?
4.分层作业。(1)线描的方法。
教师特别强调线的穿插,疏密。(2)水粉的表现方法。
色彩的运用,注意用什么样的色彩来表现树木勃勃生机。(3)工艺树。
教师:用彩纸剪贴或彩泥的方法,用一些费旧材料来表现树。5.作业。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树”的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在进行“生长的树”的制作时,碰到了什么问题?同学之间合作愉快吗?
(2)你们制作的“生命树”,代表了你们的什么心愿?
(3)你觉得哪个小组设计制作的“树”最棒?为什么? 6.展示作业,进行互评和评选优秀作业。课后小结:
在绘画上,线条的表现还不够,在动手方面还可以。今后多加强造型表现的练习。
第11课
材料妙用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 装饰对材料的运用。
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
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2.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
(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
材料。
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收集材料。
教师根据各地的资源,请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如贝壳、石头、树叶、废旧 材料等)
2.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材料分类。
第一种分类:自然原始材料,如:石头、贝壳、树叶等。人工材料,如可乐
瓶、报纸、废旧零件等)
第二种分类:纸类材料、布绳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属
材料、废旧材料。
(2)出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收集来的材料创作一幅作品。
2.作品欣赏。大师作品:(1)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吉他与啤酒杯》。
分析:①作品用了什么材料?②吉他与啤酒杯分别用了什么材料?③作品表现了什么?(2)出示简·丁克利的作品《宇宙垃圾》。
分析:①作品用了什么材料?②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范作第28、第29页,看一看哪一个形状最好看的? 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3.材料想象。
分别出示麻袋、棕绳、树叶等材料,让学生来想象可以制作成什么物象? ——地面、头发、小树… 4.粘贴技法的指导
材料:①细小的:豆子、木屑、沙子…
②柔软的:布、纸、棕绳… ③块状的:铁钉、石头…
粘贴方法:细小的、柔软的可以直接铺撒,在涂上胶水的纸上。块状的可以直接沾着胶水或双面胶粘上去。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要求:(1)运用已有的材料创作一件工艺作品。
(2)把握材料的综合运用。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课后小结:
完成不错,效果理想。
第12课
塔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
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 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
表现塔。
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了解宝塔。1.出示各种塔的图片。2.老师小结。
(1)塔的历史及相关知识。(2)一些著名的塔。
(3)介绍家乡的塔,激发学生情感。
(二)教师示范,学习画塔。
1.仔细观察塔,它有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什么特点,可以画成什么形状?整座塔有什么特点?数数各类塔的层数,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2.教师小结:
塔顶:尖尖。塔身:上小下大、层数一般是奇数。塔基:宽大。3.怎样用铅笔、钢笔或圆珠笔画塔?老师示范:
(1)先画外形:可以用一层一层的叠加法画,也可以用分割法画。(2)再用不同的线画出塔檐、门窗等。(3)可以加上塔周围的景色。4.作业要求:
根据塔的特点,徒手画一座塔。
(三)学生动手,画画宝塔。
学生画塔,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表扬画得准确,画好的 同学把作业贴到黑板上。
(四)人人参与,评评宝塔。
从线条的肯定,造型的准确,让全体学生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
课后小结:
在线条的表现上有了提高,在造型上也还可以,只是有自己特色的太少。
第13课
瓶子新生代
一、教学目标
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
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2.重点、难点。
重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难点: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教师)课件、彩泥、图片等。1.观察与发现。
任务一:观察身边的自然物,发现自然物的独特形态和美感。(1)说说你感兴趣的自然物。(2)你认为它最有意思的特点是什么? 2.欣赏与比较。
(1)任务二:比较瓶子艺术作品和自然物。
(2)说说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处(艺术家的艺术处理)。
你最欣赏它的那一部分创意? 3.创意与设计。
任务三:以自己对某种自然物的兴趣和研究所得到的启发,来创意制作一只
独特的瓶子。教师巡回辅导。
4.思维的碰撞。(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作品。课后小结:
学生兴趣很浓,完成效果不错。
第14课
盘盘转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
曲线造型。
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螺旋线,寻找细长易弯折易粘贴的材料(如毛线、麻绳、铁丝等),白胶等。
(教师)课件、绳子、图片等。建议此课可以在室外进行。1.寻找与发现。
(1)寻找周边环境中的螺旋线。
(2)感受螺旋线的独特美感和节约空间的原理。2.创意和制作。
(1)关于螺旋线的联想。
(2)学生联想添画,师生共同修改。3.欣赏与评述。
(1)结合书本上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欣赏。
(2)分组讨论后,学生说说各幅作品中螺旋线所产生的不同感受。4.探索与制作。
(1)选择材料和表现形式。(注意题材的选择和材料的结合)(2)教师示范解决粘贴的难点。
(3)学生两人一组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展示与评述。
(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6.课外延伸。
螺旋线在服装上的精美装饰;螺旋线在饰品中的多彩造型…… 课后小结:
通过合理的男女搭配,学生合作的作品很丰富,效果不错。
第15课
秦陵兵马俑博物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 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重点、难点。
重点:介绍秦始皇兵马俑。
难点:在讨论、分析中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
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 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
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 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
(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 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
(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
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 印象。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 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
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
老师小结补充:课件。
跪射俑造型的特征:
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 的杰作。
神态威严的将军俑。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 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 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4)赏析铜车马。
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老师补充小结:
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 317 厘米,高106.2 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 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3.学生练习。
(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2)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4.课后拓展。
(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
(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课后小结:
通过欣赏图片和讲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兵马俑的价值和来历,及其中的艺术 魅力。学生的爱国情绪高涨。效果不错。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戏剧脸谱的特点、样式及有关知识,学习脸谱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创造性地画出一个脸谱样式,提高对中国戏剧脸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常见脸谱样式的绘制步骤及有关知识
2、脸谱纹样的流畅、和谐与色彩的恰当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或水粉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1、课件播放京剧节目,提问:这是什么音乐?(生答。引出戏剧)
除了京剧外,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戏曲剧种?
戏剧表演除了要唱、念、做、打的功夫处,表演前还需要
做什么准备?
戏剧的化妆与生活化妆有哪些不同?
教师小结:戏剧化妆色彩浓重,形式夸张,具有象征性和约定俗成的程式。
2、课件出示张飞和角图片并简析形式特点
二、欣赏分析
1、在戏曲表演中,脸谱的描绘往往根据戏剧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来分别对待,特别是净、丑角脸谱显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2、课件打出资料,并讲述不同样式特点
3、课件录像资料,让学生再次欣赏并分辨角色行当
4、教师小结:脸谱既是化妆手段,也是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较高审美欣赏价值,人物的忠*善恶,爱憎分明地跃然脸上,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三、步骤演示
1、课件打出步骤图,老师演示
(1)画出头形、定五官位置
(2)确定人物类型(红、黑、反派、正派.....)
(3)用线画纹样(流畅、和谐、美)
(4)涂画色彩(有主色、黑色和白色)
四、学生作业
1、大部份学生在作业纸上绘制
2、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别画出生、旦、净、丑脸谱。
3、放戏剧音乐,挂出“戏剧大舞台”作业展示板
五、展评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戏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脸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造型表现力及构图能力。
3、培养学生动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构思、创作
教学难点:
取材新颖、独特,构图完美,造型生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是否到游乐场玩过?你们都玩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导出课题:梦幻之国
2、激发想象:同学们你们大胆发挥想象自己设计出有趣、新颖的游乐设施,我们比一比谁相象出的设施最棒。
3、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
先让学生自己欣赏作品,再请个别学生说出对作品的理解,最后老师从作品的构思、构图、色彩、技法上进行补充和讲解。
4、归纳作画步骤:
A、思取材
B、构图
C、确定表现技法
D、完成作品
三、布置作业:用绘画等形式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
四、课堂辅导:巡回指导,协助创作上的困难。
五、作品赏析:展示作品,并点评。
六、课堂小结:师总结本堂课学生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难度: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 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 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 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 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 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 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 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二、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与思想。
三、培养乐于观察事物,形成对静物绘画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一、学生能运用所学对静物进行分类、组合并形成基本的构图意识。
二、让学生了解静物画家及线描静物画作品。教学难点:
一、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
二、初步运用构图语言来传递情感和思想。教具准备:各类静物、
学具准备:画纸、橡皮、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1、老师拿出一个苹果,询问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讨论苹果的用处(有营养、好看)图片展示各类物品(水果类、蔬菜类、学习类、家庭生活类等等)。蔬菜和水果非常有营养,对我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各类文具等生活用品因为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所以成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伙伴。(我们可以给这些物品使用一个统一的概念名称)
2、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这些物品,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这些物品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叫做静物。我们把它们摆放在一起的时候,就给它们组成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庭。 3、展示课题《静物一家》
二、探究学习:(13分钟)
1、同学们,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礼物,请你们将它们组合起来摆放在课桌上。(学生随意的.组合)
2、老师这里有几张静物的图片,想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张你觉得比较喜欢的好吗?请学生回答为什么这样选择?(老师总结,这也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的,一幅比例大小合理的构图,给我们的心里感觉是比较舒服的)
3、构图的第一步就是合理的摆放静物,这里面同学们可以考虑主题物体占据大面积位置,次要物体要起到衬托主体物的作用。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会比例合适、构图饱满。
4、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把课桌上的静物摆放做一个比较合理的调整。老师帮忙指导、及时评价并帮助学生摆放静物。(由学生尝试画一幅静物的构图练习。要求静物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和比例要适当,并及时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并示范线描写生:(老师在黑板上用线描的形式示范静物线描写生。边画边讲解要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穿插组合。)
5、静物画: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欣赏线描静物绘画作品。(在欣赏作品时提醒学生应该注重观察画面的构图。)
三、作业(18分钟)
1、在画纸上以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静物组合。
2、画面中物体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饱满,画面美观。
四、交流评价:(5分钟)
互相欣赏同组之间的作品,可以从构图和线条变现的角度进行评价。(构图是否饱满,画面中心有没有太偏)
五、课后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物可以成为我们的艺术作品?你是否愿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记录下来,留下我们对美好生活回忆呢?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6)
教室一角/队角布置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片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置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二、了解队角
1. 队角一般都是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
2. 为了实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
3. 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
4. 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三、探究设计方案
1. 我们教室由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
2. 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3. 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
4. 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
5. 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四、分工设计
1. 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1—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
2. 学生分工设计。
五、展示评述
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分工情况,将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其他同学说说,觉得最有特色、最好看实用的队角设计是哪个?对设计有特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任务导入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队角布置的设计,今天,我们就要大显身手,将队角制作和布置出来,大家有信心吗?
七、学习制作方法
1. 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
2. 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吹塑纸,皮纹纸等可用来给图片或文字衬底框边。提出:还可以怎样有效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材料?
3. 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4. 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八、分工制作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九、展示评价
花手帕
教材分析:
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绞夹、孔卷、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渍、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色彩鲜艳,纹
样千变万化,可以长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概要:
1、认识染纸的特点;
2、纸的折法;
3、染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 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
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单色和多色染制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
造力。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教学难点:多色染制与空白处理。
教学准备:扎染的连衣裙、围巾、生宣纸、彩色墨水、各种染纸作品、乐曲《春江花月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安排好学习用具
二、引题激情:(3分钟)(上课时教师身穿黄色扎染的衣服)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让学生观看裙子上的图案)这种图案是用扎染的方法做出来的,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图案的这一部分用绳子扎起来放在颜色里一染就形成了这样的图案。
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 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
(从身边生活用品入手,引出新课,既接近儿童生活,又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师: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三、讲授新知:(10分钟)板书:美丽的染纸
师:(打开范作品让大家看),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
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
染出来。
老师出示几十幅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
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1.观察认识: 教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师:为了染出的图形均匀,用一只大铁夹夹紧,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这叫浸染法。用毛笔点上去,叫做点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颜色,叫浓破淡法。每张纸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就更好看。
(在演示中,突出折叠方法和几种染制方法这一重点,在后面的练习中将突破“留白”这一难点)2.尝试理解:
师: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 生: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辐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及揉纸法、卷云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投影仪演示折纸的几种方法)(1)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
的主动性。
(2)在学习染纸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其过程和染法,同时板书:
折、夹、挤、染、展开。染法:冲染、浸染、浓破淡。
(3)在学生折纸时,提醒学生注意夹子的角度、位置、面积的大小、色调的深浅及留出空白的地方。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
此曲典雅大方,有一种古典美,听来给人一种协调和谐的感觉。3.自我评价:(2分钟)师:展示优秀作业12幅。刚才同学们染的第一张作业很不错,就像江
南一带的蓝印花布一样漂亮。我们应该在染的过程中胆大心细,总
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4.想象创造:(8分钟)我们还可以在同一张作品中染上几种颜色,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在染过单色之后,再学习多色染法,这样的过渡学生易于接受,难度也
降低了。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人人都全身贯注、十分认真和努力,作业打开之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一旦打开便非常兴奋和激动。5.深入研究:(5分钟)师: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它们还可以做
什么? 生:可以先剪纸再染。
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
更加独具特色的作品来。这些都是老师利用染纸作业加工的工艺品。
各种形式的时装14幅,风景画、蝴蝶画、花瓶等装饰画若干幅。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
丰富。
四、小结(2分钟)1.总结本课内容要点。
2.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奖品是用染纸作业制成的书签。
板书: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染 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纸品乐陶陶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纸绳、纸条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用不同的方法做纸绳、纸条图形
2、画面的构图设计,以及基本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师:范画
生:各色皱纹纸、卡纸 剪刀 胶水
活动一 纸绳、纸团贴画
一、欣赏导入:
CAI课件呈现纸团、纸绳的范品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的?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绳、纸团贴画
3、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4、师生交流解决制作问题:
(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5、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二、讨论方法:
1、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2、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3、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相互评价延伸拓展
四、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活动二 纸条工艺
一、体验感受
1、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教师小结:
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2.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3.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4.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二、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三、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出示草图及相关纸条工艺作品4幅
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
(4)粘贴组合成形。
7.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五、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拼泥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
师: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课件 生:橡胶泥、牙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欣赏泥板造型作品
出示课题)
2、师生讨论。
3、揭示课题: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学生体验感受(演示用泥料及制作物品)
三、了解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出现圆木棒、瓶子、布、牙签、小刀等,标出名称和作用。(出示课件)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 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出示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陶艺作 品及儿童优秀陶艺作品。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学生作 业
1、分组进行
2、教师巡视
3、作业评议
八、思维开拓
出示陶罐、浮雕、雕塑欣赏(各类作品若干件)
动物——蔬果雕刻
教材分析:
“动物”(蔬果雕刻),偶尔一看这个题目,好生奇怪;动物--蔬果两个毫不相关的概念,竟连在一起,但在形态上可能能存在某些的相似之处。认真观察、仔细构思、联想,再加以处理、组合,就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动物形象。一提到蔬菜、水果,在学生的心中便把它当成食物,而本课的目的则是将他们变成动物形象。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的观点改过来,从心理上转变他们的观察角度,主要是从造型上去观察、分析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圆、长短、粗细等等。并与常见的动物形象进行对照、比较,找出共同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加工处理,就可以得到一个形象--小动物。
可以采用多种的方法,如割、切、挖、刻、插接等等,对已准备的蔬菜、水果的原形进行处理,但必须作到:保持蔬菜、水果原有的大体形状,突出共同特点。通过对物象的概括、对比和主观的联系、联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本课材料普通、易选,城镇、乡村都非常适用,是一课较好的美术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小动物,让学生观察、分析,回答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同时教师板书课题(动物--蔬果雕刻)。
教师出示蔬果,与学生一起分析(根据蔬果的形象,联想出动物的形象)。教师快速地运用割、切、挖、刻、插接等方法,把联想的动物制作出来,让学生在观看中学会制作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按要求,根据自己所带的蔬果,进行联想创作,特别强调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赏评,体验创作的乐趣,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的目标:通过学习用蔬果雕刻小动物,引导学生善于动脑观察、联想、动手制作,使学生初步学习用蔬果造型的设计知识及制作的方法。
2、情感性目标:对学生进行美的情趣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感,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形象。
3、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观察、联想、动脑、动手创作的能力。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敢于发现、联想、创新的能力,及造型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动脑、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蔬果形象转变为动物形象的制作方法。
学生学习用具准备:蔬果、牙签、切刀和刻刀等。
教师教学用具准备:范样、有关示范、演示用具、用品。
教学流程:
1、出示蔬果制作的小动物,引出新题,板书课题。
2、观看书中的图片,观察欣赏、分析。
3、讲解、演示。
4、提出要求。
5、学生按要求作业。
6、展示作品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开阔视野,初步了解用蔬果雕刻小动物的方法。
3、教会学生雕刻方法,为独立创作作准备。
4、明确作业要求。
5、在创作中体会方法,学会雕刻小动物。
6、欣赏、评述、体会创作的乐趣。
教师活动:
1、出示范样。问:(1)是什么动物?(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是怎样作出来的?归纳小结,同时板书:动物--蔬果雕刻。
2、与学生一起欣赏分析。问:(1)各是什么动物?(2)是用什么材料雕刻的?(3)为什么?教师归纳小结。
3、边讲解边演示,同时简单书写步骤:(1)观察、分析、联想。
(2)雕刻:①割;②切;③挖;④刻。(3)组合。
4、口头提出要求:特别强调安全问题。
5、教师巡视辅导。
6、共同赏评,给予肯定的评价。
学生活动:
1、观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与教师一起观察欣赏,动脑回答教师的提问。
3、听、看、动脑分析、联想,适当回答教师问话,记清雕刻的步骤与方法。
4、认真听记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5、按要求按步骤独立创作,注意大胆联想。
6、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感受创作的喜悦。
玻璃水彩
教学设想:
《玻璃水彩》旨在让孩子们体验新材料作画的乐趣,根据玻璃不吸水的特性,在玻璃上作画能产生许多特殊效果,产生许多肌理,这会让孩子们感到特别新奇。因此,我采用开门见山的导入法,从孩子们看到的早已准备在桌子上的工具入手,从他们的好奇入手,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教师作画,进一步激发兴趣,也给学生的尝试作画做了铺垫。然后不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进行第一次尝试作画,接着采用向大师学习来解决技法问题。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进行第二次试画,体验不同材料产生的不同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充分体验作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玻璃水彩的方法,知道用水、洒盐、放小纸屑、吸附、加浆糊、刮刻等会产生不同效果。
2、技能目标:能运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意味的水彩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在玻璃上用水彩作画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玻璃、示范用具、盐、浆糊、线头、小纸片。学具:玻璃、水彩纸、水彩颜料、笔。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上课之前,先把玻璃、盐、浆糊、味精、小线头、小纸屑等工具摆在学生桌上。)从桌上工具入手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桌子上,有炒菜时用的盐和味精,还有玻璃、浆糊、小线条、小纸屑,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办过家家,或者来上一节自然课呢?不是,那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告诉你们吧,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东西来玩一个有趣而又好玩的游戏,就是用玻璃来作画。(板书课题:玻璃水彩)
〔教学设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工具材料用于课堂都是非常新奇的,根据学生心理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导入,在语言上注重风趣幽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尝试
师:听到这个名字老师也觉得很有趣,真是太有吸引力了,老师也忍不住想玩一玩,就让老师先来试一试吧!
(在教室中间准备好一张演示桌,教师在中间示范,学生围成两圈在周围看。)要求:教师的表演很神气,边讲解边表演,注意提示步骤,如:看一看,老师准备干什么?现在老师干什么呢?等等,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觉羡慕和好奇。〔教学设想:这一过程是让学生在教师的表演中学到玻璃水彩作画的基本步骤,在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眼到、心到,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不但初步了解基本步骤,而且明白水彩在玻璃上产生效果的随意性,蕴含丰富的想象空间,也给下一个环节
作了铺垫。〕
3、学生尝试
① 师:真好玩,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下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让你们也来试一试。(学生尝试作画)
② 观察自己的作品,看一看印出的作品与我们平时的画水彩画有什么不同? ③收集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颜料很干的作品。请学生分析原因,然后请作业效果好的同学表演,从而解决点水问题。
问题二:颜色渗透效果不佳的作品。
提问:如果要使颜色混合在一起该怎么办?(小组讨论)④小结:
每个步骤的要领,注意事项,通过比较以及CAI演示解决。(板书:画色、点水、转印、补色)压:要注意均匀;
揭纸:不同方向的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
(通过CAI演示,从审美效果来分析揭纸的方向。)补色:颜色不够时,需要补色。
〔教学设想:看完教师的表演以后,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时不给学生提出任何要求,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进行尝试练习,这也是一种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学生作画中的困惑,然后找问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与大师的画作比较 ① 欣赏画家作品:
师:不但你们喜欢在玻璃上作画,许多大画家同样也喜欢玻璃水彩画,不信,我们一起去瞧瞧。
(CAI展示画家作品)
教师稍作介绍一幅作品(取名,感受)提问:看了画家的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② 比较
刚才我们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画家的作品,下面呀,让我们走得更近些!细细地去体会一下大师们的画,并请你比较比较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如撒盐、刮刻等特殊效果)
教师引导: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也很爱动脑筋,那么你们想不想让你们的画达到画家画中的特殊效果呢,看一看我们桌上的东西,你知道怎么样利用它们来达到这些效果吗?(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稍作介绍)
〔教学设想:与大师的画作比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画家的作品在孩子们眼里看来是离自己非常远的,现在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比较,既新奇,又兴奋。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是非常有成效的。〕
5、小组探究
①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尽情地尝试探究,每个同学选用你们喜欢的材料来尝试画不同效果的玻璃水彩。
(播放音乐,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②交流经验
小组长介绍作画经验。展示有特色的作品。
〔教学设想:美术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是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积累经验。〕
6、作品展评
①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作品,注意语言的表述以及作品的命名。②其他画具、画家作品的拓展。
〔教学设想:美术课程标准提到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本课的评价就采用了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作品。通过CAI展示图片,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知识空间。〕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都玩得很高兴,不但玩了,而且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希望大家回家以后能再画一些玻璃水彩画,送给你的亲戚朋友!
窗口
教学目标
1、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2、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3、多方位、多角度的表现窗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作能力。
4、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课业类别
绘画创作课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教学难点:
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自制cAI教学软件,范画用纸。学生用具:
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教师带学生游览我市美丽的风光。(播放课件)我们就来学习《窗口》这一课。
教学设计:教师运用cAI课件,直接把生活中富有影响的景观转化为静态的画面欣赏,不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可以感知窗口的形状,色彩,线条等,引发审美的直接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申窗户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
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
教学设计:窗口是由窗户而提供的,和窗户密不可分。窗户的形状,结构具有一定的 特征,它影响窗口的形状变化,有的窗口还具有强烈个性、民族性、地域性。让学生感知窗户(口)的特征。
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教学设计:通过对课件对窗口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在自己日常生活记忆申所能感知的窗口,引导学生想象和形象思维,为学生有意识进行创造提供契机。
3,评窗
老师: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回答: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学设计:这些窗口或自由灵活,相互供资、推求得景;或造型独物,色彩斑谰、五彩缓纷;或表达人们追求生活,向往自由美好愿望。有目的进行欣赏、评论,是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进行联想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是老师的讲述、启发的重要补充,便于学生开拓思路,激发灵感、深化作品立意。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
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学生讨论回答: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
b.如有近、申、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教学设计:学生在忆窗、评窗过程中获取的对窗口的经验,学生再次的讨论,让教师进行归纳,是启发学生逐步确立自己构思或构图的过程。对近、申、远的探讨,教师的示范则是学生获取造型、构图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便学生的创作构想变成画面更容易。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作品。2·画面饱满,注意近、申、远景的表现。
教学设计:作业要求,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 ”学 的中介,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环节。
1·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 面的处理上。
2·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教学设计: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作业特点,提出好的建议,不仅使作业更加完善,而且有助于美术技能的提高。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7教学设计:教学的以8人小组为单位,创作时能促进学生交流和推选作业的方便。让学生一句话的点评,是学生再次接受欣赏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教学设计:欣赏教学不仅应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点还可以放人课后,使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得到延伸。
七、整理文具,下课。
雪花飘飘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课
教学目的:
学习雪花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工艺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制作雪花的过程
教学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用具:剪刀、纸、胶水、范作、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安定情绪
二、讲授新课:
1、展示教师的范作并欣赏课本范画
2、示范雪花的剪贴方法
三、领着学生按步骤做一个
四、放音乐,让学生体会在寒冷的冬天,雪花飘飘,寒风凛冽,带着这种感受去做作业
五、教师巡视指导
六、小结:
展示色彩搭配合理,制作精细的作品,并鼓励同学课下找张较厚的纸,做个有趣而漂亮的立体雪花贺卡,新年快到了,你想送给谁呢?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7)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应会: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像创新表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教学重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
构图方法、画面的整体感。
学习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堂创想课,看一看这张画的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幅带门的图画。我们的现在和将来就是我们今天创想的课题,这是一扇通向将来的门。板书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现在是20xx年,在你心目中,你的将来是多少年以后?生答,教师把学生说的日期写到门的图上。当打开这扇将来之门后,你最想看到什么?同学们丰富的想象正是说明你们是一群有创造力的孩子,因为想象我们的未来,本身就是一件有创造力的事,没有想象就没有思考。
二、讲授新课
1、师:其实,不管将来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就从现在开始,让改变陪伴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艺术家的作品。教师出示阿奇姆博多的《春》问:这幅作品艺术家怎么改变的,猜猜看,你认为艺术家想告诉我们什么?继续欣赏常振芳的《老牛和小牛》及有创意的作品。
2、师:改变现在才能创造将来。那好,就从我们自身开始改变,改变你的现在,梦想你的将来。教师让学生事先准备一张八开画好人形的作业纸,学生把将来的自己画出来,教师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说一说,其余的贴在黑板上。
3、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街道、建筑。师:看到这一组图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师:是呀,盲目地改变,未来堪忧。
教师出示红光山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图片。师: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师:这里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地交流聚集发展的地区,亚欧博览会、冬博会、文博会。珍惜现在,展望我们的将来。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8)
1、3.通过蜡笔的运用,大胆搭配颜色,激发小朋友的创造能力。
2、课题名称《水墨画--动物》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⑴、背景分析:在中国经济腾飞令世人瞩目的同时,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民族绘画形式,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去西方学习,同时也在传播中国文化。
3、教学重、难点:
4、小朋友看这是胡爷爷的西瓜是怎样的?(又大又圆)请个别幼儿说说。
5、(1)老师交代要求:小朋友在画以前想想西瓜是怎样的?还有西瓜的颜色。
6、谈话导入:
7、先在头顶上画一个三角,再画出一个像马的形状,脚上涂上七彩的颜色,再画出它的尾巴须,涂上白色就完成了。
8、每个儿童都有着纯真的内心世界,有着各不相同的美好梦想和对身边事物种种不同的感受。
9、学习用直线、短线表现柳树。活动准备:1、桔子整个。2、柠檬黄水粉颜料。
10、(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国水墨画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画种的热爱,陶冶艺术情操。
12、课前带领幼儿观察西瓜。
13、展示作品
14、教学难点动物的外形、姿态、结构。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教具: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动物水墨画作品,准备示范用的宣纸、墨汁、毛笔、调色盘、笔洗、毛毡,磁铁。
15、请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让胡爷爷看看满不满意。
16、记号笔每人一支,白纸和幼儿人数相等、蜡笔,范画等。
17、(2)师:西瓜上有什么呢?(有花纹,像泼浪线)是呀,是泼浪线,这些波浪线画的时候啊要分开一些,线和线不能碰在一起,再请幼儿回忆一下,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呢?(有黑、有深绿,浅绿)想想切开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呢?(有红瓤,有黄瓤,上面还有黑色的瓜子)(有三角形,半圆形等)
18、2.运用大量的线条绘制身上花纹,提高小朋友的造型能力,丰富孩子想象力。
19、教学目标:
20、4.最后运用色彩纸片制作独角兽的毛发,增加画面趣味性。
21、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重压下的年轻学子们能成为合格的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吗?我们的课堂培养了多少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的人呢?⑵、功能分析: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指用纯水墨所作之画。水墨画强调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22、点、线、图形装饰独角兽头部、颈部的鬃毛
23、对独角兽形态特征把握,运用点、线、面的方式对独角兽头部鬃毛进行装饰,彩墨渲染梦幻背景
24、教学重点用笔用墨的技法。
25、了解独角兽的外形特征,拥有一个独特的尖角造型。
26、三、活动过程:
27、活动目标:
28、幼儿作画
29、(1)胡爷爷的西瓜又大又圆,师边说边画。
3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笔墨技法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也不要把过多的笔墨技法传授给学生,以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感到约束而降低对水墨画的学习兴趣。
31、能力目标:巩固中国水墨画的用笔和用墨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兴趣,初步掌握用点厾法来画动物。
32、学具:大白云、小狼毫、墨汁、宣纸、笔洗、毛毡(可以用吸水的报纸代替)、调色盘,建议每人准备一小块湿抹布。补充材料:荣宝斋中国美术网、华夏书画网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导入阶段1.课件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中国画美术动画片,提出此动画片与平时所看到的动画片有何不同?以水墨画作为动画片有没有它的优点?2.请学生随意在宣纸上涂抹,看看笔墨有何特点?3.师示范墨分五色4.学生演示运笔的方法。(1).学生观看视频及欣赏图片。潜意识的感受到水墨画的轻柔、朦胧、透明的特性。(2).尝试笔墨产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3).加深学生印象。(4).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发展阶段1.课件展示;螃蟹(实物)与水墨画螃蟹有什么区别?2.请同学们用以前曾学过的方法来画一画螃蟹。3.展示学生画的螃蟹。4.欣赏水墨画作品,课件演示画螃蟹(视频),思考大师是如何运用笔墨来表现其外形特征的。、5.跟老师先学学画螃蟹,师动一笔生动一笔。6.欣赏部分动物图片,分析了解其外形特征。7.作业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动物用水墨形式进行表现。(1).学生小组讨论(2).学生第一次用水墨来表现动物。(3).学生自评。(4).欣赏大师作画过程,主动与大师的画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体会到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体会到中锋、侧锋、逆锋等用笔方法,以及一张完整的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的结合。(5).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画出螃蟹,让他们一边模仿一边初步尝试用点厾法来表现螃蟹特征。(6).学生观察动物特征,小组分析怎样用笔墨概括的画出其动态造型。(7).学生大胆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①.用实物与作品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水墨画的理解和认识。②.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③.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墨画的一些特点:墨韵。④.加深理解,从大师的画迁移回学生的绘画中,拉近创作距离。⑤.第二次完成螃蟹作品,使学生能更加了解用笔墨的技法,以及如何抓住动物的造型特征来进行水墨画的绘制。⑥.扩展学生的求知面,注重个体学习和群体交流,增强水墨画的情感理解。⑦.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教学理念。三.结束阶段1.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体会。(1).学生互相欣赏所创作的作品交流思想。(自评互评结合)①.通过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感受,使情感得到升华。四.拓展延伸1.中国画强调意境,强调诗情画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气韵生动,功夫在画外。课件展示不同内容的水墨画作品。(1).学生欣赏水墨画作品①.通过欣赏了解到水墨画的现代走向形式;一类走中西结合,一类走以西为主中为辅的道路。板书设计水墨画--动物学生第一次螃蟹作品师示范步骤:学生第二次螃蟹作品学生作品展示
33、⑶、结构分析:本课学习中,主要教学生用中国画中的点厾法来画动物,点厾法,即:不用勾边线,直接用有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来画物体的一种中国画技法。
34、②、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心理特点分析:传统的中国画教学历来以技法传授的方式为主,习惯用一种模式来要求学生如何表现,这容易对儿童的创造力产生抑制作用,不符合艺术教育特点。
35、油画棒(绿色)。
36、准备一张圆形白色卡纸,画独角兽头部的特写
37、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5-6年级学习领域:运用形、色、肌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8、绘画步骤:
39、其实儿童运用笔墨时的大胆想象及创造精神正与水墨画意象表现的本意相契合。
40、彩墨渲染梦幻背景
41、师出示范画
42、水墨画强调“墨即是色”,就是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以及强调“墨分五彩”,就是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来代替。
43、儿童对于水墨画表现有着自己的感受方式、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不一定非要合乎我们理论上的要求,这既是儿童的特点,也是儿童的魅力所在。
44、应让学生在尝试笔墨运用过程中,对所熟悉了解的动物进行点厾法的概括性的表现,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水墨画打下基础。
45、⑷、要素分析:中国画的特点;笔墨用水的控制;中锋和侧锋的用笔:墨分五色的练习:用水墨表现动物造型。2、学生情况分析:⑴、学习准备情况分析:①、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已经在有意或无意地看过某些中国画作品,这些视觉上的美好感受为学生学习水墨画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46、尝试用谲子拓印鸟。
47、完成装饰
48、⑵、学习风格分析:本课的教学策略是在教学中坚持从形象分析走向感情体验,拓展学生的感知力。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式、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式、学生自评互评式、尝试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努力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
49、“小朋友胡爷爷种的西瓜成熟了,他想请我们小朋友把胡爷爷种的西瓜给画下来,好留纪念,你们愿意帮忙吗?”今天,我们就要给水果宝宝穿上衣服。”
50、学习画西瓜
51、抹布。活动过程:1、拓印小鸟:教师示范,谲子蘸上颜料,拓印鸟。注意:两个圆连接在一起,可以不同方向连接。2、表现动态:用油画棒添画眼睛、嘴。眼睛:“正面的小鸟可以看见两只眼睛,侧面的小鸟看见是一只眼睛。”教师帮助添画单线的翅膀、尾巴,试着在不同的地方画,画出动态。翅膀、尾巴和身体相连。3、添画柳枝(可遮住小鸟,不必挠开):用直线画出柳树的枝条(绿色油画棒)。用短线画出柳树的树叶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9)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冷暖色彩的知识。学生在了解了冷暖色的基础上,体会冷暖色带来的感受。创作或临摹冷暖色的风景画,会加深对色彩的了解,也能加深对画面丰富色彩层次变化的感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复习冷暖色的知识,培养色彩美感意识。
(2)操作目标:正确运用冷暖色创作或临摹一幅风景画。
(3)情感目标:欣赏冷暖色的画,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冷暖色调的画面。
教学难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来表现不同色调的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复习上节课冷暖色的知识,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冷暖色块,学生抢答。
1.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收集一些冷色调的图片,了解冷色调的画的特点。
2.教师布置画室,主要以冷色调的画为主,学生参观画展,引导学生说说这些画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画的,色彩是如何处理的,画面的构图有何特色等等。
——新授
(1)引导学生欣赏冷色调为主的风景画。让学生说说冷色调画面的特点及自己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画和学生作品。让学生从画面表现内容、色彩、使用的绘画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
(3)提示学生用冷色画一课树。学生尝试用水粉、油画棒等工具来表现一棵树木。
——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临摹一幅冷色调的风景画,教师巡回辅导
展示讲评作业(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外出写生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第二课时:
——导入
教师播放节日录像,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样的色调来表现这些场面比较合适,导入新课。
——新授
展示上一节课冷色调的作业,从内容、色彩等方面描述;欣赏暖色调的风景画,说说表现方式以及带给人的感受;学生拿己准备的喜欢的暖色调的画;调出深浅不同的暖色;临摹一幅暖色调的画。
(1)欣赏暖色调为主的范作。
学生说说他们主要是用哪些颜色来表现热闹高兴的气氛的。
(2)启发学生联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暖色调表现。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表现的方法,使用的工具材料等。
——布置作业
学生用暖色调来表现画面。教师巡回辅导,引导学生用自己
喜欢的绘画工具临摹一幅以暖色调为主的画面。
——展示讲评作业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大胆同学的作品。
的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后记: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各种材料编织的动物成品、
学生准备:吸管、包装绳、废旧挂历纸(裁成条状)、塑料袋、棕叶等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生互动
1.利用CAI课件播放动物的视频(鱼、蝴蝶),师生互动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来自大自然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见见它们呢?
根据课件的播放的视频分别展示已经制作好的鱼和蝴蝶,与学生共舞互动模仿动作!
2.揭题
你们瞧鱼儿刚才和我们游玩、蝴蝶同我们一起飞舞,有趣吗?你们看的出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是用塑料袋、挂历纸……(略)
: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这是老师用一些废旧的材料,经过巧妙的编织而成的!(即课件揭题:巧编妙织)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教师分发编织成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学习。
你们今天是不是也想来学着编织一个呢?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小动物,你们瞧!(逐一展示)我要将这些编织好的小动物分发给每个小组,同学共同观察一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可以动手拆一拆看看是怎样编织的,最后向我汇报,看看哪个小组观察的最快、最仔细!
2.学生共同讨论,合作研究编织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相信应该有结果了,请每个小组汇报一下吧!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现在已经了解编织的方法,下面你们可以大展身手了:想想你们今天将用什么样的材料来编织呢?要编织一个什么呢?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教学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五、教学拓展
1.利用CAI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编织品,教师讲解。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编织品,例如毛衣装饰我们的生活;竹片编织的篮子可以为生活带来方便;节日里的气球编织带来了喜庆的气氛等等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编织物吗?
2.教学升华,学科整合
我想生活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大家有心,废旧的材料在我们手上也能变成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大家共同环保,变废为宝!
四年级美术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鱼的基本结构的表现方法,能灵活表现不同鱼类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画鱼的方法和步骤,能大胆地运用做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并有一定的组织画面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用中国画的画法画鱼,进一步认识写意画的形式美感,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认知鱼的结构特征和结构变化,教会学生用彩墨画鱼的方法,表现不同造型的鱼,从中体验彩墨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用彩墨表现出富于情趣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画具,课件,学生用纸、墨、色、碟、水桶、印泥。
2、学生准备:
画毡或旧报纸,毛笔、板刷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底世界水的声音)
生:好像是水的声音、泡泡的声音。
师:是的,现在我们听到这种声音,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里。那在海底世界里最多的是什么呢?鱼。那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鱼呢?
生:各种颜色的都有,红、橙、黄、绿、蓝、紫等。而且还有不同的花纹,横的、竖的、斜的等。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多。是的,鱼是水中的动物,它种类繁多,全世界大约有16000多种。它五颜六色,形态万千,是一种十分漂亮的动物。那现在我们就结伴一起去看一看美丽的鱼儿吧。(课件播放海底世界视频。)
看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鱼儿,同学们一定心痒痒的想动手试一试,今天我们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现,那就是用彩墨——画鱼。(板书课题—用彩墨画鱼))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鱼儿
师:通过刚才的海底畅游,你肯定又发现了好多奇形怪状的鱼儿,它们分别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师:哦,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可以归为它们的形状。除了形状不一样,还有不同吗?请大家观赏一些奇特、美丽的鱼。(出示课件,观赏鱼图)
生:颜色。
师:对,你们反应真快。这么多鱼儿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像我们同学们一样。每人都是不同的。那除了不同,这些鱼儿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的身体结构大体一致。你知道鱼儿一般分哪几个部分吗?不同的鱼各个部分的形状都一样吗?(学生分小组讨论,认识鱼的外形结构和鱼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予以总结:无论鱼的外形怎样变化,它的基本特征都是一致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鱼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鱼的结构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头上有嘴、眼睛、鳃;身上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身上布满鳞片。现在我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活在水里的鱼,那下面我们来看看游在纸上的鱼儿吧。
2欣赏作品,教师示范
师:自然界的鱼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用彩墨表现这样的鱼会是什么样的?彩墨画由于它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使画面产生一种很神气的艺术效果,我们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注意留心去体会一下。
(播放课件,展示作品)
教师边放边简单介绍
①欣赏韩美林彩墨画鱼的作品
这幅作品是奥运福娃的主要设计者韩美林先生的作品,是不是感觉这个鱼更加可爱啦!这幅画主要是用墨线勾勒鱼的外形,再用墨和颜色进行渲染,墨和色结合的恰到好处使画面生动简洁,而且整幅画一种鱼按不同的方向去排列,在形式上也感觉很新颖、很奇特。
②欣赏学生作品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特点:用笔用墨大胆,画面完整,充满童趣。
师提出问题:1作者是怎么表现鱼的?2怎样用毛笔蘸色才能表现出鱼的特点呢?
生仔细观察得出:有的`画用墨和色直接勾勒鱼的外形,有的外形很模糊。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到的两种画鱼的方法。勾染法和泼染法。下面老师来画一下这两种方法表现的鱼。勾染法,顾名思义就是先勾出鱼的形状再填色。而泼染法则直接用毛笔画鱼,没有明显的外轮廓。
(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两种方法如何的画出不同形态的鱼,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画完两条鱼后,让学生再观察海底世界的图片,还缺少什么?
生:水、水草、珊瑚……
师:对,我们要多加一些植物或鱼,让画面丰富多彩。好了,老师的这一小部分海底已经画好了,那你们都想好自己的那一份要画什么了吗?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画我们心中的海底世界吧。
(三)尝试创作
1、现在大家一定特别想画了,请大家先清楚今天的作业要求,然后再动手创作,课件出示要求:用彩墨的方法表现鱼,可以画真实的鱼也可画想象中的鱼,彩墨要富于变化,体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大幅的彩墨鱼,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笔墨的使用,画面的安排。在这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循环播放海洋鱼类的图片,让学生在这种愉快感中进行创作。同学们可以小幅度走动观察、动手,让学生学会合理分担各自的任务,共同合作完成作品。
(四)展示交流
教师将学生作品黏贴在海底世界的长卷上,请几位同学进行走动展示,播放背景水流的音乐,进行“游在纸上的鱼儿”海底世界的展示。并且请小组简单介绍自己的画,教师予以鼓励。请学生交流感受:看了这些图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观赏后的感受;美、漂亮、可爱)
(五)拓展提高
教师:鱼不仅漂亮、可爱,而且代表着吉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绘画、陶瓷等众多艺术作品中也都留下了鱼的身影。(出示艺术图片课件)
在这一课当中,我们不仅了解学习了鱼的基本特征,并学会了用彩墨表现鱼的方法,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用更多的方式来表现鱼,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
爱的艺术教案汇编八篇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师需要全面考虑教学内容来制定教案。这篇文章将从多个方面来透彻理解“爱的艺术教案”,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为您的决策提供支持和协助!
爱的艺术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倾听、欣赏音乐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是较少接触到的,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园的音乐欣赏应当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利用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帮助他们感知、体验。我选择了世界名曲《加速度圆舞曲》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设计了中班的本次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用图谱来记录动作
2、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互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学习看图谱做动作。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魔法棒,一张毛巾,音乐《加速度圆舞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在一个大森林里,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快乐的蓝精灵,蓝精灵住在自己村子里,可是,在森林深处的城堡里住着一个邪恶的巫师格格巫,他整天策划着怎样找到精灵村,活捉蓝精灵们。蓝精灵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蓝精灵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格格巫展开了斗争。这群蓝精灵可神气了,它们会变魔法许愿瓶,搅呀搅呀,再抓一点魔法在里面,然后一起许愿,用强大的魔法打倒格格巫。
――你们会变魔法吗?
2、情景贯穿,感受旋律。
――今天你们也化成一群斗智斗勇的蓝精灵们,一起来学一学新的魔法来把格格巫打倒,蓝精灵把这个魔法配方藏到了音乐中,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老师完整的跟音乐做一遍,幼儿观看欣赏)
――我在变魔法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动作呢?(与幼儿一起回忆)
点一点、搅一搅、抓一抓、摇一摇。
――今天蓝精灵把魔法瓶到了也这里,看,这是什么?(魔法瓶)里面有什么?(水)对,这就是蓝精灵的魔法瓶,悄悄告诉你们这个瓶子它才是打倒格格巫的厉害武器。你们想不想看到底是怎样变魔法的吗?
老师用有颜料的瓶子表演一遍,幼儿空手表演。
――魔法瓶怎样啦?变成了什么颜色?原来蓝精灵的魔法瓶要变出颜色才可以打倒格格巫。
3、图谱记录音乐。
――现在我和你们一起听音乐把这个魔法配方找出来记录下来。(边听音乐边写谱子)
――看一看哪个图谱代表哪个动作?
(点一点)
@(搅一搅)
3(左右轻抖)
?(看变颜色没有)
曲线(从上往下摇快一点)
――我们一起来完整跟着音乐看图谱变魔法吧!
(老师带领幼儿跟音乐完整做一遍)
4、魔法游戏,深入感知。
第一次,师幼共同听音乐变魔法,提供瓶子
――哦,蓝精灵们都学会了魔法配方,太棒了,你们想不想变魔法打倒格格巫?现在把魔法瓶交到你们的手中,开始变魔法吧……
――魔法变好了,蓝精灵们看一看魔法练好了吗?
――咦,为什么魔法没有变出来呢?(魔法不够),魔术师变魔术的时候为了神秘是不是用布挡住才变出来的?(是)蓝精灵变魔法时,也要用毛巾把瓶子盖住才可以变出来。
第二次,师幼共同听音乐变魔法
――现在我要把你们的瓶子收起来对它施魔法,这样魔法就更强大。
――蓝精灵们把眼睛闭上,我要开始施魔法啦!嘛米嘛米,轰……
(教师换有颜料的瓶子发给他们)
蓝精灵们大家一起许一个愿望吧:打倒格格巫吧。
――揭开毛巾看一看魔法变好没有?哇,都变好了
――经过蓝精灵们的魔法许愿瓶,我们一起把格格巫打倒了。耶!
――蓝精灵的魔法音乐叫《加速度圆舞曲》,有了这个魔法音乐和配方我们可以变出许许多多的魔法,格格巫再也不敢踏进我们的精灵村啦。
5、结束
播放《蓝精灵歌曲》和幼儿一起跳舞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环节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情境引入到学习秘方,到第一次变不出颜色,到再学秘方到变出颜色,最后到师生互动一起变魔法。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幼儿容易接受。在图谱的表达方面也跟音乐结合的很好,充分反映了音乐的表现,使原本抽象的音乐跃然纸上,更加吸引幼儿,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爱的艺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小猪盖房子的创编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2.探索搭建不同房子的肢体动作,并在音乐的伴随下生动地表现。
3.能大胆创编动作并在集体面前表现。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有搭房子的基本常识。
2.物质材料准备:图谱9张,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的图片,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进行曲片断,放松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只小猪图片,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分别盖了什么房子?
二、幼儿创编,并在音乐伴随下整理幼儿的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盖房子的动作。
师:你们最想盖什么房子?
师:盖砖房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样盖砖房子?你们做给大家看一看吧?
(1)幼儿创编盖砖房子的动作。
(2)教师出示图谱整理幼儿的动作。
师:我这还有一段音乐,听着音乐盖房子一定会很快乐吧!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引导幼儿发现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师:听完这段音乐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这有两张图片上的动作是一样的,和这段音乐有什么关系吗?
再次欣赏音乐并加上动作。
小结:原来音乐重复的地方,动作也就重复了一遍。
(3)分析音乐节奏
(4)请小朋友上来放图谱。
(5)再次听音乐做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盖木房子的动作。
师:接下来我们要帮谁盖房子了?那盖木房子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呢?怎么样盖呢?
师:有哪些动作可以来表现盖木房子?
幼儿创编,教师提炼三个动作,引导幼儿伴随音乐一起盖木房。
3.编盖草房子的动作。
师:猪老大是用什么盖房子?怎么盖草房子呢?有哪些动作可以来表现盖草房子?
幼儿创编,教师提炼三个动作来盖草房子。
三、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完成
1.幼儿按意愿分组。
2.幼儿对照图谱分组表演。
师:我们看看草房子在哪里?木头房子在哪里?砖头房子在哪里?
3.分组表演,幼儿评价。
小结:原来表演得好的小秘密是,动作整齐、优美、表情生动。
4.幼儿再次表演,请不表演得小朋友做评委。
四、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帮小猪们盖了三间房子,辛苦了,快回去休息吧!
教师带幼儿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放松离场。
爱的艺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圆形,引导幼儿学习画圆的技能。
2.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1盒油画棒,1张画有1只口袋的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糖果,初步感知圆形
提问:请小朋友说说看,你吃多什么圆糖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有红色、黄色和蓝色的糖,我们叫它小圆糖。它们都是圆形的。
二、幼儿学习画圆的技能
1.教师示范画圆的方法。
空手练习: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练习从左到右画小圆圈。
儿歌:小圆糖,圆又圆,红黄蓝,真漂亮,画袋圆糖尝一尝,放进嘴里甜又香。
2.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每个小朋友面前的纸上都画有一只口袋,但里面没有糖,要请大家添画上各种颜色的小圆糖。画的时候要注意,糖不能画得太大,不然口袋就装不下了。画完一粒,再换种颜色画一粒,要把口袋填满。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
(1)糖要画在口袋里并要画满;
(2)糖要画圆;
(3)画好一种颜色的糖,再画另一种颜色的糖,要多画几种颜色的糖。
三、教师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幼儿作品,并请幼儿挑选“我最喜欢的一袋小圆糖”。表扬将糖画在口袋中、画得圆、颜色种类多或画得满的幼儿。
爱的艺术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选用的音乐是我国作曲家冼星海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第七乐章DD《保卫黄河》。此乐曲曲风明快、豪放,音乐形象分外鲜明,如曲中的“风在吼,马在叫”,以及齐唱、轮唱的方式,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一幅行军打仗的画面跃然眼前。于是,我创设了小小兵行军渡黄河打敌人的游戏情景。整个乐曲为ABA结构,A段音乐明快有力,B段音乐紧张急促,根据音乐的明显变化,创设了操练本领DD渡黄河、爬铁丝网DD英勇战斗的故事情境。旨在经过幼儿与音乐的有效互动,真正地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尝试让幼儿初步熟悉并喜欢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感知乐曲气势宏伟、曲调有力的特点;
2、尝试按音乐的节奏创编动作,并用动作完整表现练习本领、渡过黄河、匍匐前进、英勇战斗等情节;
3、萌发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
视频片段、音乐《保卫黄河》、道具。
活动过程:
1、视频导入,了解音乐背景。
师:你们看过打仗的电影吗
今日教师也带来了一小段,你们看!
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风很大,黄河水流很急;战士们扛着武器,有的步行,有的骑着马;他们在打敌人……
小结:是啊,在很多年以前,我们家人、我们祖国遭受日本兵的侵略,千千万的中国战士包括普通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跟敌人展开了战争,最终打败了敌人,他们厉不厉害(评析:视频导人,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了黄河风高浪急,战士们扛着武器行军穿梭,不畏困难与敌人英勇战斗的场面。此处视频抹去了原声,配以此节活动选用的音乐《保卫黄河》,引导幼儿在初步了解抗日历史的同时感受音乐宏伟壮阔的特点。)
2、听赏乐曲,引导游戏。
(1)欣赏A段,操练游戏。
师:今日我们就听着好听的音乐来做小小兵,我们来玩打敌人的游戏。打敌人之前必须练好各种本领。
师:你准备练什么本领
幼:能够练打拳/打枪,练刺刀/扔手榴弹……
师:让我们跟着有力量的音乐来练,试试练本领的时候喊出口号会更神气呢。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把这些本领连起来练一练!(评析:教师提出问题,你准备练什么本领幼儿充分调动已有经验,想出各种可操练的本领,教师引导:“请这位小兵带领大家一齐练本领。”幼儿的个体经验转化为幼儿的团体经验,他们跟随音乐节奏创编出打拳、打枪、练刺刀、扔手榴弹等动作。最终将这些本领连起来整体地表现,从思维的发散到动作的整合,收放自如,同时也呈现出跟随音乐操练动作的整齐美。)
(2)欣赏B段,渡水夜袭游戏。
师:准备出发啦!我们先要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才来到敌营。
师:听!我们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危险呢(播放B段音乐)
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马叫声,风声/很危险的声音……
第一,行军渡水游戏。(音乐B前段)
①师:是呀,风在吼,马在叫。小兵会怎样样谁来试一试!
幼:小兵被风吹得后退了好几步/小兵被风吹得打转转……
马在叫,很危险,要勒住缰绳!
②师:前面就是波涛汹涌的黄河啦,你准备怎样渡黄河
幼:划船,游泳/架桥/骑马……
师:用你想到的好办法带小兵们渡河试一试!
③让我们听着音乐连起来试一试!
第二,越过封锁线。(音乐B后段)
师:最终渡过了黄河,前面就是敌营,敌人很狡猾,有探照灯、有布得很矮的铁丝网,怎样办
幼:爬过去/要趴得很矮很矮,不能碰到铁丝网……
师:请大家跟着音乐来练一练!
小结:这样匍匐前进既碰不到铁丝网,又不容易被探照灯发现。
(评析:此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在充分感受与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去理解音乐,继而用自我的动作去表现音乐,教师尽可能地“站在了孩子的背后”,给予他们思考的余地、实践的空间。当然教师始终为主导,支持幼儿的发展,引领幼儿关注需解决的问题,比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去表现音乐前半段行军渡河的场面,配以儿歌:风在吼,呼;马在叫,吁!我来划船/我来游泳……,121212!)(3)欣赏C段,战斗游戏。
师:冲进敌营我们就要干嘛啦
幼:跟敌人战斗!
师:让我们用之前练习的本领来打败敌人!注意,后面有敌人!左边!……
小结:我们的小小兵真聪明,哪个方向有敌人就往哪儿打。
(评析:如果前面是“收”,这个环节就是“放”,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用自我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战斗,有了操练游戏的基础,幼儿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边动作边变换方向。)
(4)完整听赏,连贯游戏。
①完整听音乐ABA,回顾各段情节。
师:我们连起来听一遍音乐,回忆一下刚刚我们是怎样打仗的
师:听出来音乐有几段
幼:三段。
小结:第一段是练习本领,第二段渡黄河、爬铁丝网,第三段跟敌人展开战斗。②连贯游戏一遍,表现练习本领,渡过黄河、匍匐前进和英勇战斗。
师:那里是我军阵地,前面是黄河,敌营在那边,我们操练一下!
小结:小小兵们真能干,听得懂音乐的指挥,又赶跑了敌人!
③加上前奏,完整表现。
师:这一次我们真的要去打仗啦!真的打仗要带上什么
幼:武器!
师:每个小兵选一样你最喜欢的武器。听,什么(号角)
师:战斗的号角吹响了,让我们打响胜利之战!
师:小小兵们,我们要胜利啦!快来,让我们一齐举起炸药包炸倒敌人的碉堡!看,我们的红旗在敌营上空迎风飘扬,我们胜利哕!
(评析:此环节先让幼儿整体感知音乐的ABA结构,并回忆与音乐匹配的故事情节;然后幼儿选择了自我喜欢的道具,加上战斗号角的奏响,幼儿情绪上有了愉悦、激动的体验;最终教师和幼儿一同举起炸药包炸毁敌人碉堡,同时在激昂的音乐声中配班教师举起五星红旗迎风舞动,将幼儿带进了活动的高潮。)
3、教师完整介绍音乐,引导幼儿萌发爱国情感。
师:今日我们听着这首好听的曲子玩了打敌人的游戏,这首曲子叫《保卫黄河》,是我国一位很有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过去我们的革命战士听着这首曲子在战场上打败了敌人,保卫了祖国。我们以后也要学更多的本领,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你们有信心吗好,扛起我们的武器,为今后的努力做好准备!
(评析—此环节教师向幼儿介绍了乐曲的名字DD《保卫黄河》,以及它的作者和作曲的历史背景,因为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好的音乐素材是有必要让孩子初步了解的,这也为他们今后接触更多的好的音乐作品打下基础。)
活动反思:
音乐游戏活动不仅仅给幼儿供给了充满趣味性的情节,并且给幼儿以音乐美的享受。《纲要》和《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我的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在本次活动中我力图做到为幼儿创设感兴趣的音乐情境,引导幼儿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自由、自主地进行音乐体验。
在音乐的选择上,体现民族,挖掘内涵。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国外的音乐,当我看到《保卫黄河》这么好的音乐素材时,想到恰逢今年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于是我选择了此曲作为活动的音乐,同时我在思考:这么恢弘壮观又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如何传递给孩子欣赏呢
我了解了此曲的创作背景以及细节解读后,创设了小小兵渡黄河与敌人战斗的情节,这样的故事情节与音乐很贴切。从而深入浅出地挖掘了音乐的内涵意义。
教师的引导上,供给机会,注重个体。《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本事、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无论在操练游戏还是渡水游戏环节,教师都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引导本事强的幼儿在表现创造的同时向需要模仿的幼儿供给榜样,向需要借鉴的幼儿供给思路,教师也用语言和身体动作鼓励、暗示不够大胆表现的幼儿,采用散点位的方式进行练习,充分为幼儿供给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现的机会。教师的激励起到了一成十、十成百的辐射性效果,发挥了引领幼儿、“托举”幼儿、激励幼儿发展的作用。
在情感的体验上,辅助道具,更添乐趣。音乐游戏中恰当地运用道具能够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到发展,并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大班的孩子很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异常是男孩子,在最终完整表现环节,我供给了玩具枪、玩具刀剑、手榴弹、炸药包等道具,幼儿带着自我心爱的武器上战场使他们对活动的兴趣更浓厚了。当孩子们表现与敌人英勇战斗场面时,看到几名卡通日本兵站在用纸箱垒高的敌营烽火台上,他们情绪更是高涨,用先前学的本领一举将敌人拿下,此时应着激昂的音乐我们的五星红旗在敌营上空迎风飘扬,这样令人振奋的场面直接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无论是孩子还是教师都被此时的情景深深地感染了,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心绪不能平复,令人回味。
爱的艺术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利用点连接成线,组成想象的图形,感受线条的千变万化。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3、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活动准备:每位幼儿几支粗细不同黑色水笔,四张绘画纸、线描画范例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点点星球教师:“点点星球上住着好多长得一模一样的点点们。”(教师随意在纸上点出小点)(线是由许多小点构成的,为了让幼儿理解这抽象的概念,我设计了本环节。以点点星球这一直观、易懂,而又充满神秘的物体来吸引幼儿,加深他们对点概念的理解来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二)点点找朋友教师:“点点们找朋友可有趣了,还来不及来到朋友身边就急忙将手伸出去。找到朋友的点点都高兴地手拉手(将点互相连接,交叉形成图案),变成了神奇的图,是什么呀?”(幼儿自由想象)让幼儿自由点画并连接,随意选取几幅幼儿作品由大家想象。
(两点间可以连接成无数条不同形状的线——这也是一个抽象而又深奥的数学概念。
通过这一环节,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不同造型的线,体验线条的奇妙世界。)(三)点点溜冰教师:“点点找到朋友可高兴了,就跑到了溜冰场高兴地玩起来。它们溜呀溜呀(在空白纸上随意落笔画出曲线、折线及各种图形),也变成了一幅神奇的图,是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让幼儿自由涂画,随意选取几幅幼儿作品由大家想象。
爱的艺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善于与人交往,交往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技能,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技巧。
教学重点:学会倾听、学会赞美他人。
教学难点:交往的技巧。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最近有点烦》和一封中学生来信导入新课《交往讲艺术》。
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
1.学会倾听
故事感悟
(1)故事片段1
曾经有个小国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真人般大小的金人,这下可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使者并不是真心来进贡的,他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中哪个最有价值?如果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小国就继续臣服,否则他们将不再臣服于中国。皇帝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有发现三个金人有什么不同。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复命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吧?
最后,有一位退隐的老臣说他有办法。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第一个金人的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金人的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每年都按时向中国进贡表示臣服。
出示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
(2)故事片段2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听罢,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
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出示问题:你认为认真倾听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哪些帮助?(倾听的重要性)(小组交流讨论)
(3)故事片段3
在倾听的过程中,甲听众睡着了,乙听众说:“你讲的还不如我讲的好”,丙听众左顾右盼,丁听众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不断与讲话者进行目光交流,偶尔点一下头,还不时做一些记录。
出示问题:请评析四位听众的表现。(如何倾听?)
2.学会表达
(1)看视频:《晏子使楚》出示问题:这个视频说明了什么?表达的重要性?
(2)看材料:《快乐女声—曾轶可》
出示问题:将心比心:如果你是曾轶可,会接受什么样的点评呢?为什么?(表达的技巧?)
3.学会赞美
(1)故事片段4《春天后母心》
出示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赞美的重要性?
(2)看生活体验后思考问题:赞美的技巧有哪些?
4.交往是门艺术,除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还要学会什么呢?请用具体事例说明。
三.学海拾贝: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练习】
1.下列做法中,令人欣赏的是( )
A、张浩说话语速很快,别人对他提意见,他不在乎,还声称这样才“酷”
B、开会或上课,小明总爱嘀嘀咕咕,窃窃私语
C、梅梅在课余为炫耀自己知识渊博,爱说一些令人恐怖的故事
D、当自己与别人的意见有分歧时,杰杰总是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我这样认为……”
2.今天是星期六,小明在家做作业时,电话铃响了,小明赶紧跑过去接听电话。你认为懂礼仪的小明选的言行是( )
A、烦死了!星期天也不让休息,打什么电话
B、喂!你是谁
C、您好,请问您找谁?
D、讲电话拿起来放在一边,又去做他的作业
3.在下列家庭交往的实例中,对聆听艺术运用正确的是( )
A、吃晚饭时,妈妈:“你除了吃还有什麽优点?看人家小琪,又懂事,成绩又好。”——妈妈更希望小琪做自己的孩子
B、从网吧回家,爸爸“你还回家干什么?”——爸爸不要我了
C、要帮妈妈做饭,妈妈:“好好学习去吧,这里我自己做就行了。”——妈妈喜欢我帮忙,但更看重我将来的发展
D、家长会后,爸爸:“考这点分,还有什么脸见人?!”——我不知羞耻
板书设计:
学会倾听
交往讲艺术 学会表达
学会赞美
爱的艺术教案(篇7)
目标:
1、通过线条将窗户进行分割,并尝试着色。
2、体验玩色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准备:
颜料、水粉笔、玻璃纸、窗格
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请幼儿回忆分享看到的窗外的风景。
二、大师作品欣赏
1、出示图片,幼儿谈论看到与众不同的窗户的感受。
2、教师引导分析窗户的特征:线条分割,五彩的颜色。
3、幼儿示范、尝试分割
三、创作与表现
1、幼儿作画要求:
(1)、用直线或者弯曲的线给窗户进行分割。
(2)、给玻璃涂上颜色。
(3)、一支笔用一种颜色。
2、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述
1、将幼儿作品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窗户”。
2、欣赏苏州园林的彩色窗户,体验生活的美好。
爱的艺术教案(篇8)
一、课时:
一课时
二、教具准备:
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
三、学具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涂色工具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分析,初步了解、掌握民间美、术色彩设色特点、搭配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民间美术色彩创作。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从自身做起珍视自己身边的民间美术,努力学习并传承。
五、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本课的文字部分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六、教学重点:
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七、教学难点:
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请同学们与老师一同欣赏我在各地旅游时带回的纪念品及老师自己做的一些作品,在欣赏的同时,大家与老师一同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
老师准备多种民间美术作品布置教室营造环境气氛、并用实物帮助学生再记忆:扎染、蜡染、剪纸、布玩具十二生肖、布老虎、五毒兜、镂空雕、小梅花鹿、十字绣及补绣鞋垫、小布老虎鞋、北京生肖泥塑、燕沙风筝、草扎动物、皮影、民族织锦、双鱼、少数民族的刺绣)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民间玩具(泥塑玩具、布艺玩具、麦桔玩具)刺绣(织锦)、雕刻(圆、浮、镂雕)、风筝、皮影、剪纸、糖人、面塑、布艺(服装、扎染、蜡染)、银器、年画(门神)
过渡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并了解了什么是民间美术、种类、民间美术形象的内涵几个方面的内容,如果说民间美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美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这节课就让我们研究一下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二)、设问一:当我们看到这个课题时,你针对这个课题能提出哪些问题?或者说课依据课题分析,你想在这节课了解及掌握哪些知识?
板书生提出的问题:
色彩搭配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搭配?如何给民间美术作品搭配色彩?色彩有什么象征意义?民间美术作品都用哪些颜色进行色彩搭配?
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
(三)总结民间美术的设色特点
1、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它们的色彩,谈色彩给他们带来的视觉感受。
师归纳并板书:
民间美术设色特点:重视视觉效果、设色讲究、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兼顾色彩的调和、表达出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过渡语1:民间美术中常用的颜色被称为:“五彩”即:青、赤、黄、白、黑。泛指各种颜色,五行中分别代表着金、火、木、水、土。同时也象征着东、南、西、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
过渡语2:民间美术的.设色特点也是我们在为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上色时首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一下民间的艺术家们进行色彩搭配时有什么秘笈。
(四)、出示民间艺人的设色口诀,让学生自读、找学生读、老师示范读。(读出民间的味道,易学易记易上口的语调特点、通过读让学生记忆口诀)
“红与黄,喜煞娘”,要求扬,一片黄”,“红搭绿,一块玉”,“要想俏,加点孝”,“浓艳郁,黑为贵”,“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色要少,还要巧,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黑要黑得妙”。 (五)、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
出示图片,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口诀是如何在民间美术中运用的,总结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方法)。
分别从以下方面分析:
1、各图片用了哪句口诀?
2、补色对比、明度对比、面积对比、 纯度对比、冷暖对比
(六)、知识再梳理
1、民间美术设色特点、
2、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方法)
(七)、看谁眼力好
问题作品欣赏、让学生自己总结设色时及色彩搭配时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如:缺少主色调、用色太杂
九、课堂练习、展示评价
作业:用手中的画稿,按本课学习的民间美术配色 方法填色。看谁的作品更具有民间味道?
要求、评价点: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突出民间美术作品韵味。
十、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图片
十一、课堂小结:
民间美术经常使用的色彩大体只有六种,但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灵巧的手下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而我们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光了解了许多民间美术的知识,更创造出如此出色的作品。同学们都知道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作为内初班的同学,我们更应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和掌握自己本民族的民间艺术,并将之学习与传承。
爱的艺术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在石头上装饰与绘画。
2、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和幼儿一起收集石头及石头制品;颜料、棉签、水彩笔、彩色纸、胶水、画有图案轮廓的大纸等);布置熊、松鼠、小狗、公鸡、小兔作品展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石头导入:
“小朋友这是什么?(石头)我们教室里来了几位动物艺术家,它们知道我们在收集石头,所以带来了和石头有关的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看时想一想是什么?猜猜是怎么变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师引导幼儿观察石头变成了什么,想想用了什么办法(材料)。
(三)提出创作要求:
1、大胆想象动手创造;
2、使用颜料的幼儿注意颜料不要过多;
3、尝试一种以上的方法创作;
(四)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染石子: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任意涂染石子,使其成彩色石子,并欣赏石子的美。
2. 画石子:将石子涂成白色或其他颜色后晾干,然后在石子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3. 石子组画:几块不同的石子组成一物体贴在纸上,再涂上颜色成为一幅画。例如:一小石子、一大石子上下连接粘在纸上,涂上颜色成为不倒翁娃娃。
(五)互相欣赏、分享成功的喜悦。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于展示台,请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爱的艺术教案(篇10)
活动由来
一天早晨,我班轩轩穿着一件蓝色衣服走进班级,孩子们纷纷围过来:“你衣服上的图案好像云朵!”“像蝙蝠的图案!”轩轩自豪地说:“这是我妈妈从云南买来的!”我一看,发现这是件用蓝靛染工艺制成的衣服,初上大班的孩子欣赏美的事物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面对这古老的民族艺术魅力,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帮助幼儿了解这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美,带给幼儿丰富的视觉冲击,再现失传已久的文化,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与结晶,从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提升美的经验和感受。
活动目标
1.感受蓝靛染的艺术美,了解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
2.尝试扎染的表现技法,对扎染艺术感兴趣。
3.愿意与同伴主动分享中国传统工艺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扎染定格动画、扎染工具、蓝靛染工艺制作过程课件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扎染工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蓝草变蓝布的奇妙。
引导语:小朋友,欢迎来到我们的蓝染工艺时装秀,我是蓝老板。你们有没有发现,我家的服饰跟别家的服饰有什么不一样?那你们知道这些服饰上深深浅浅的蓝色是怎么来的吗?秘密就藏在这团蓝泥里。不要小看这团蓝泥,它可是蓝草经过加工制成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故事吧。
二、视频讲解蓝靛染的由来,感受蓝靛染的艺术美。
引导语:蓝泥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故事吧。
小结:有了蓝泥制成的染料水,我们就能染制出不同蓝色的服饰了,这其实是我们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蓝靛染工艺。
三、介绍三种蓝靛染传统技法
(一)传统技法介绍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这些特别的图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是不是你们想的这样,我们去看看吧。
1.扎染
小结:刚刚视频中的扎染法,我们用到了哪些材料呢?你们都找到了吗?有了这些材料和扎法就能制作出螺旋图案、格子图案和圆圈图案。让我们再看看型糊染的方法吧。
2.型糊染
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型糊染,白白的糊染粉就能保护图案不被染色。
3.蜡染
小结:这就是蜡染,我们可以用蜡刀在布上绘制我们想要的图案再进行染色。
小结:这就是我们中国三种传统而古老的蓝靛染工艺,扎染法、型糊染法、蜡染法。通过不同的染法,就能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花纹。
四、创设抽奖情境,尝试用捆扎的方法进行初步扎染创作,感受制作扎染作品的快乐。
引导语:小朋友们,让我们随机抽取一个图案,来制作一条属于我们的扎染作品吧。
1.教师出示扎染的制作视频,展示扎染制作全过程。
卷扎法(麻花线条):棉布、皮筋、染料
2.知道颜色深浅跟染色时长和次数有关。
小结:漂亮的花纹制作好啦,深深浅浅的蓝色和我们的浸染的时间和次数有关,时间短、次数少,颜色就浅;时间长、次数多,颜色就深。
五、欣赏草木染工艺作品展,鼓励幼儿主动分享中国传统染色工艺。
1.播放作品视频。
2.教师总结。(一边放视频一边总结)
总结:其实咱们中国古老的染色工艺除了蓝靛染还有其他颜色不尽相同的植物染。现如今,植物染工艺运用在不同的服饰设计中,为朴质的造型增添了很多时尚元素。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咱们中国奇妙而有趣的蓝靛染工艺,下一期我们一起继续感受敲拓染的神奇魅力吧!让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古老技艺文明复苏、传承、延续下去。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父母和孩子共同尝试蓝染的技法,为家发黄的白衣服进行大改造。与同伴一起创造出不同花纹、造型的装饰物。
爱的艺术教案(篇11)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一、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
二、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 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5、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
三、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8、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9、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10、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四、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是一个逻辑结果严密的流程,纵然模式相似,可是这却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一次次的教学设计及不断地学习,教师们的教学经验会更加丰富,教师们需要把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以此为基础好好把握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