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一课教案热门10篇

化学第一课教案热门10篇。

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参考资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资料吧?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化学第一课教案热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在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同时,体会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离平衡常数。其中电离平衡常数在最新的教学大纲中已不再要求。教材从初中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以及高一电离等知识入手,重点说明强电解质在水中全部电离,而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既有离子,又有分子。同时,教材中配合图画,进一步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转入到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讨论。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知识的核心和后面几节教学的基础,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关于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难点,教材并没有具体介绍,而是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应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分析,这样安排是因学生已具备讨论该问题的基础,而且通过讨论,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建议 关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建议以复习相关内容为主,进而说明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1.课前复习组织学生复习高一有关强、弱电解质以及化学键的知识。着重复习:(l)强、弱电解质概念,以及哪类物质是电解质,哪类物质是强电解质,哪类物质是弱电解质;(2)离子键、极性键。2.课堂教学建议采用回忆、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组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电解质的概念并结合实例依据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将其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然后再组织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各强、弱电解质中的主要化学键,从而得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学:这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建议教学中运用化学平衡知识及学习方法来学习本内容,并注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重点介绍下面问题。l.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从弱电解质溶液中既存在弱电解质分子、又存在其电离出的离子这一事实出发,对弱电解质(如醋酸)溶于水时各微粒变化情况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化学平衡建立的条件,结合课本中图3-3(可制成挂图),讨论电离平衡的建立。强调指出当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有条件的学校可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2.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重点分析醋酸的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的特征相类比,归纳出电离平衡的特征:(l)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动”。(2)在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定”。(3)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变”。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利用教材中的讨论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外界条件的变化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使学生深刻认识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并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使用范围。最后,练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重点强调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要用可逆号、多元弱酸的电离要分步写。

教学设计方案一

第一课时  电解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定义与实例。

2.电解质分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方法与实例。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电解质导电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

2.通过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在分析强弱电解质的同时,体会结构和性质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导学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插入演示实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问题讨论:

(1)是非辩论。

①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非电解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②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③单质是非电解质。

(2)哪些物质是常见电解质?它们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是不是电解质?为什么?

、氨气溶于水都能导电,是电解质吗?

氯化氢和盐酸都叫电解质吗?

(3)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单位体积中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有关,即与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非绝对数目)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

讨论:试比较0.1L 2mol/l盐酸与2L 0.1mol/l盐酸,哪一种导电能力强?

(4)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指导阅读后填表或讨论)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共

价化合物。

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

可逆过程,具有电离平衡。

电离程度

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溶液中存在的

微粒

(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盐(包括难溶盐)

强酸(  )

强碱(  )

低价金属氧化物(  )

弱酸

(  )

弱碱(  、大多数难溶碱如  )

电离方程式

  

  

  

  

  

2.重点、难点剖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是指化合物而言,但认为除电解质之外的物质均是非电解质的说法是错误的,如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3)电解质必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或受热熔化后,化合物本身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并不是溶于水能导电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如  等溶于水都能导电,但  是非电解质。它们导电的原因是: 

           

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并非  直接电离出来的。

(4)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决定的,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离子浓度大小受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浓度大小的决定。所以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3.思维发展与反馈

把0.01mol纯净的烧碱固体分别投入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明显变化的是(    )

A.0.5mol/L的硫酸          B.0.5mol/L的醋酸溶液

C.0.25mol/L的盐酸         D.0.25mol/L的硫酸铜溶液

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①能导电的是(    )

      ②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溶液 B.C.液态D.液态 

E.蔗糖溶液F.液氨G.氨水H.  溶液

I.石墨J.无水乙醇

2.把0.05mol 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是(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氨水

3.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A

B

C

D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P60一、填空题(1)

P61二、选择题1.2.

P61三、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表格填空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化合物类型与结构

   

电离过程

   

电离程度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水分子不计)

   

实例

   

电离方程式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c

⑵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三、教具

酒精灯,纸条,木块,烧杯,坩埚钳,石块

四、教学内容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装在集气瓶里的氧气并不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唯一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设计意图: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新课]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讲解]可以燃烧的物体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的首要条件。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设计意图:根据探究实验,推导出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演示]探究实验,学生观察实验

[思考与讨论]:

1、实验中坩埚钳上的纸条燃烧而坩埚钳上的石块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必须是可燃物。

2、坩埚钳上的纸条很快燃烧而坩埚钳上的木块要时间长点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3、露在空气中的蜡烛继续燃烧,盖上玻片密封的蜡烛熄灭了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学生回答: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归纳小结]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思考]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

3、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4、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设计意图:根据讨论,有学生自己得出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有成就感,进一步巩固燃烧的条件。)

[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设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

[活动与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小结]灭火的原理

1、隔绝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的是()

(A)木炭(B)铁丝(c)硫磺(D)红磷

2.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布扑盖

(B)木柴着火用水浇灭

(c)少量的汽油起火用沙子盖灭

(D)电器因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3.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必须粉碎

(B)可燃物与氧气接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

(D)可燃物必须放在有限的空间内

[布置作业]书上习题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3)

[课标要求]

1.了解电解池的构造,理解电解原理。

2.能够正确书写电解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1。电解池组成“三条件”:①外接电源;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

2.离子放电“两顺序”(惰性电极):

阳极:S2->I->Br->Cl->OH-。

阴极:Ag+>Fe3+>Cu2+>H+(酸)>Sn2+>Fe2+>Zn2+>H+(H2O)>Al3+。

3.电解池阴、阳极“四特点”:

阳极:外接直流电源正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移向。

阴极:外接直流电源负极—流入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移向。

1.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

电解装置

电解过程分析

通电前

存在微粒

Cu2+、Cl-、H+、OH-

微粒运动

自由移动

通电后

微粒运动

Cu2+、H+移向阴极

Cl-、OH-移向阳极

电极反应

阴极:Cu2++2e-===Cu

阳极:2Cl--2e-===Cl2↑

电解反应

CuCl2Cu+Cl2↑

实验现象

阴极:覆盖一层红色固体

阳极:①有气泡放出;

②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③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为蓝色

2.电解的概念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3.电解装置——电解池

(1)概念: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

①两个电极: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

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③直流电源。

④构成闭合回路。

(3)工作原理:

①电极反应类型。

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

②电子流向:电源负极→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4)

一、案例背景

钠的性质是本章资料的重点之一。经过钠的性质学习,能够加深巩固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知识,并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为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以学生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镁、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所以学好本节资料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二、情境描述

学习钠与水反应资料时,我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好奇,议论纷纷,水能够灭火,怎样能生火?然后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金属钠”。学生很想明白钠是一种什么物质,接下来我让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再经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

1.为什么钠需要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3.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拿钠?

4.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能够得出钠的哪些物理性质?

5.“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

6.如果钠燃烧起来,能否用水扑灭?

7、剩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经过思考和讨论,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终用相关习题进行巩固和拓展。

本节我采用了先引入“滴水生火”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由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本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进取性,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胆大心细,注意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以便为后面的问题打好基础。从而真正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常用理念,为下节学习镁、铝、铁的性质做好铺垫。

三、案例结果

本节课经过教师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后由学生自我完成演示实验。学生在学习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同时,认识了钠的结构特点决定钠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强的还原剂。

整节课学生也能自始至终进取地配合,踊跃回答问题,同时由于教师所提问题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使大部分同学感到有成就感;实验由几位学生来演示,不仅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并且节省了教学时间,很容易实现教学目标。

四、案例评析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既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现代教学理念,同时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落实,使学生既能够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本事。实验的安排既体现了学习是学生自我的事,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构建知识、发展本事、构成正确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新课程必须应对一个问题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科学,经过实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引起悬念,产生问题,这是一种让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兴趣的好方法,问题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交流,主动发现和概括钠的性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仅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同时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成长。

五、案例启示

《金属钠》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课堂教学以实验为抓手创立平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本事,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体现师生、生生互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经过互动充分挖掘钠与水、钠与硫酸铜盐溶液反应的内在机理,运用实验这把钥匙开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开启从原子结构来认识钠的性质的大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将来解决一些现实生活某些实际问题创造条件。

这节课教学中我力求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用建构理论构建新知,与学生共同探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框架流程。在这个教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中,学法指导很关键,引导学生用实验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经过授课过程中对一系列问题的设问,教学生掌握金属钠的性质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xx,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中,除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教师更要经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化学实验是最形象、生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之一。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5)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导入】

1.先看一段燃放烟花的视频。

2.提问:大家知道烟火的五颜六色从何而来吗?原来往烟花里加一些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学物质,可以发出不同的颜色,其实人类对金属的研究从古代开始了,东汉的马踏飞燕体现了青铜器与工艺的完美结合,再远到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近到中国刚刚发射的神九,都体现了人类对金属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今天我们就沿着前人的脚步也进行相关性质的一些研究。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归纳】

了解到了普遍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后,即,不透明 导电 传热 延展性后。我们接下来将要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探究实验3-4

1、观察钠的保存

2、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钠,观察外观。

3、用滤纸吸尽钠表面的煤油,将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将钠切开。立即观察断面的色泽。

4、继续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断面的颜色有没有变化。

物理性质

把钠从煤油中取出来的时候,是什么颜色?{比较灰白}

当我们用小刀切开的时候,来观察观察,里面的钠是什么颜色?{具有光泽。银白色} 暴漏在空气中一会又变灰暗了,总结: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剩下的钠应该返回到原来的瓶子中}由于我们钠的化学性质是比较活泼的,所以是不能随便丢仍的

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1)观察到,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者是煤油里面,同学们,想想,为什么不保存什么水里,酒精。。等,而是保存在煤油和石蜡油里面呢?{因为钠会和水酒精等会发生反应,在之后的学习当中,我们会慢慢学习到的,} 当我们把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后,钠由银白色变成了变色?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

【解释】由于钠与空气接触时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钠,颜色为白色,所以我们发现它的的颜色由银白色变成了白色。光泽度褪掉。

【板书】

Na+O2=2Na2O 【总结】可见钠比铁,铝、镁等金属活泼得多,在空气中就直接与氧气反应了,所以我们要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里面,使钠与空气隔绝。

(2)探究实验3-2 步骤、取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坩埚,观察钠受热后的现象。

现象:钠受热后先

燃烧,然后开始

黄色

,产生

黄色

火焰,坩埚中最后留下

淡黄色

色固体。结论: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更

剧烈

现象: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最后留下的固体呈淡黄色 结论:钠的熔点较低,钠与O2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不同。【板书】

Na+O2加热====Na2O2 【科学探究】 实验3-6

1、加热铝箔

现象:铝箔熔化并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原因:Al2O3的熔点(2050℃)远高于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会低落

2、先用砂纸打磨铝箔后加热 现象: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原因:铝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快又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3、用滤纸包住铝粉,引燃后放入纯氧气中。现象:铝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思考讨论】

一小块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反应?最终生成什么?2Na+O2=2Na2O Na2O+H2O=2NaOH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用途】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6)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化学必修Ⅰ《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本节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铝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通过本节以及后面章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另外,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二)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分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为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第二课时为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第三课时为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本节课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1(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3)了解活泼金属(Na、Mg、Al)与O2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属钠、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学习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了解金属及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知道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这些反应的过程是本节课堂的重点

难点: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以及金属的性质与金属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讲课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把注意力完全转移到对课堂知识 的学习上。

(二)说教法

本节教学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采用“演示实验法”。教师通过学生看到的客观事实或已学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

本节课的实验大部分是演示实验,让学生熟悉实验正确操作。我在实验前会先讲清楚实验过程,强调操作注意事项以及观察要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也会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实验现象,并让学生描述出实验现象。

通过两组实验,调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深刻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讨论、归纳与总结,认识实验的本质,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其实,书本上的思考和交流部分就是引导学生展开对金属部分的学习,但是不具体。我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去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讲述新课 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1.提出问题:真金不怕火炼是什么意思?金子在高温下不能发生反应,铁铝在常温下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点燃条件下可以和纯氧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呢?展示金属钠

2.介绍金属钠的保存,思考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用实物展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概括。分析钠的切口变暗的原因,说明Na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3.引导学生进行钠的燃烧实验及总结归纳实验现象,4.回忆Al在纯氧中的燃烧反应,对比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说明氧化铝对Al的保护作用

5.拓展延伸: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金属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遇见其他氧化性物质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与氯气,与硫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和硫化物,引导学生自己写出反应方程式。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分析Na、Al和氧气反应过程中,Na、Al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及在反应中Na和Al体现的性质,得出结论:Na、Al等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还原剂。并进一步指出:由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金属单质往往表现出还原性,能与许多氧化剂发生反应。除了与氧气反应以外,金属单质还能和Cl2、S等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列出Na与Cl2反应、Fe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布置作业: 课后相关练习及掌握本节重难点

(五)、板书设计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低 1.Na与O2的反应

-2

常温下: 4Na + O2 ==== 2Na2O(白色)

-1

加热条件下: 2Na + O2 ==== Na2O2(淡黄色)2.铝与O2的反应

4Al + 3O2 ==== 2Al2O3 3.金属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2Na + Cl2 ==== 2NaCl

Fe + S ==== FeS

(六)课后反思: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7)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金属钠和铝与非金属大反应通过金属钠和氧气的反应实验进一步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本节重点

金属钠和氧气的反应的现象及产物,铝在空气中加热实验现象解释。

三、本节难点

从两个实验归纳出金属和氧气反应的难易及原因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鸟巢

【提问】

请问图中场景是哪里?知道这座建筑的主要结构材吗?

图中为国家体育场,被称为鸟巢,这座独具匠心,气势恢宏的额建筑物面积25.83平方米,主体结构有混凝土框架和钢结构两部分构成,设计钢材用量4.25万吨大约有9000多个钢材结构单元和4000多个钢结构节点。【学生回答】钢铁 【正式切题】

除了钢铁以外,初中阶段还接触过那些金属?首先我们来了解常见的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我找一位同学回答一下你了解的金属都有哪些共有的物理性质? 【展示图片】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板书】金属的物理通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除汞外都以固体形式存在。

我们再来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以铁为例回顾金属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和氧气反应、和稀硫酸、稀盐酸置换出氢气、和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等。【课件展示方程式】

根据前面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金属在这三类反应中都体现出还原性,还原性即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那么如果以第一个反应为例我们知道除了氧原子已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外还有其他如硫、氯等非金属。

这节课我们选择两种金属来学习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板书】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一)金属钠和氧气的反应

首先我们来了解金属钠,第一次接触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展示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

思考金属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在煤油里?可以了解到金属钠的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

【板书】固体、密度大于煤油 颜色是否是我们观察到的呢?取金属钠切开观察,同时展示图片对比。补充物理性质,质地软,可以用小刀切,银白色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存在形式】

【过度】切开的金属钠银白色的光泽很快退去,颜色变暗,说明生成了其他物质,空气中含有氧化剂氧气,会和金属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板书】钠在空气中被氧化:4Na+O2=2Na2O

现象:银白色金属光泽褪去,颜色变暗,生成一层氧化膜。猜想金属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发现金属钠在空气中就能和氧气反应,如果加热会如何? 【实验】金属钠的燃烧实验。观察到现象明显产物也不同。

【板书】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现象: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物质过氧化钠。

(二)铝和氧气的反应

【回答】铝也是一种活泼金属,为什么不易生锈,二铁比铝不活泼,容易生锈。【板书】铝在空气中被氧化:4Al + 3O2 == 2Al2O3

现象: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铝箔的燃烧:4Al + 3O2 == 2Al2O3

现象:铝箔熔化而不滴落(氧化铝的熔点高)。

(三)金属钠、铝和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板书】2Na+Cl2==2NaCl

2Na+S==Na2S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以钠和铝为例学习了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开始上课时为大家展示了一张常见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图,我们再来回顾,为什么铝的含量很高但金属的使用为什么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然后才是铝呢?讲述拿破仑时期铝的珍贵之处。决定金属使用时间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推断出金属和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吗?

【板书】金属盒氧气反应的难易

【课堂习题巩固】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8)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法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紧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9)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通过“说”、“读”、“介绍”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小朋友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设计特色】

以学习汉字及训练语言文字能力为重点,将生活感受与阅读感悟融为一体。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因此本课教学,课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重组教材,运用跳跃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前准备】

1、课件,银杏头饰、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导入,学习第三段,揭题

1、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小朋友们,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这是谁呀?(生答师板书:大熊猫)

2、说话训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大熊猫呀?

3、对于大熊猫,你还了解哪些?

4、学习课文第三段(课件出示文字):老师这儿也有一段描写大熊猫的资料,赶快读读吧。

⑴学生自由读。

⑵学习生字:悉、绝、肉。

这段话中有三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齐读,将卡片贴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猜字谜:同字框,真狠心,张开大嘴吞两人。

⑶生字宝宝跳到了这段话里,你还会读吗?(指名读文)

⑷齐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⑸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5、师小结: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像大熊猫这样的古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大熊猫叫做“活化石”。(板书课题,齐读)

6、揭题:大熊猫是活化石,那么还有哪些也是活化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33课《活化石》,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翻到15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开始吧。

二、初读全文

1、自由读文。

2、课文中有许多生字宝宝,老师把生字宝宝所在的新词都找出来了,你会读吗?

认读新词:博物馆、珍贵、公孙树、熟悉、灭绝、历史、核桃、食肉动物、缺乏、稀有。(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打乱顺序还会读吗?)

3、再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一共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并动笔圈一圈。

反馈,师板书:银杏树、中华鲟。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介绍的这三种活化石吧。(图片出示这三种活化石)

5、师讲述:大熊猫,现在我们只能在动物园才能见到它。中华鲟呢?就离我们更远了,现在的江河里难觅见它的踪影。只有银杏树还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学习第二段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学习银杏树。课文的哪一段写了银杏树呢?

1、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谁先读完三遍(课件出示内容)。

2、这段话中也有两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吧。(学生字:珍、孙)

3、生字学会了,这段话你会读了吗?(检查读文:分男女读)

4、读了课文,你发现银杏树有哪些奇异的地方?(我发现银杏树──)

⑴古老、珍贵(指导读好“几亿年前”)。

⑵叶子奇特(让我们再来仔细地观察观察银杏树的叶子吧,出示银杏叶子图片:银杏树那一片片的叶子就好象一把把小扇子,长的那么与众不同,难怪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

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银杏树叶子的奇特吗?

⑶生长速度慢(体验: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那么要一直等到你(指一男生)成为──,等到你(指一女士)成为──,(多指),等大家都老了,才能吃到银杏树结的果子呢。银杏树长得真是──慢极了,怪不得他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公孙树。

5、想象说话:小朋友们,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看见自己小时候就种下的银杏树才刚刚开花结果,你会对这棵银杏树说些什么?

6、多么古老、珍贵、奇特的银杏树呀,可是还有许多人还不了解它,想不想把银杏树介绍给大家、,并让大家都来保护它呢?、自由准备,指名介绍,同桌互说

7、以第一人称介绍(戴上头饰):谁想来当银杏树,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大熊猫和银杏树这两种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

四、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通过读,自己读懂了大熊猫和银杏树,课文当中还提到了中华鲟这种活化石,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在这里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些活化石,它们是──(展示图片)生活在3.5亿年前的腔棘鱼;4.5亿年前的鹦鹉螺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娃娃鱼;桃花水母;宽咽鱼;红豆杉,已经1200岁了;稀有物种桫椤,它们都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你们想了解它们的话,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下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交流。

五、写字

又到了认真写字的时候了,今天我们要写的是“化”和“代”

1、仔细观察,都是单人旁,注意撇不能太弯,竖要直。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

【教后反思】

1、注重生活经验和课堂的语言实践,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在本课时中重点随文学习了5个生字,学得扎实。

2、图文资料的适时引入及适度拓展,为学生学习科普文章提供了内容性的支撑。

3、重点学习2、3段,抓住特征的句子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探究了语言文字,又了解了大熊猫和银杏树的特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对它们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不足之处】

1、最大的不足是语速过快,让听课老师有一种心急火燎的感觉,不适宜低段学生。

2、本节课容量大,如果将表演介绍放到第二课时去,将时间用在朗读和指导书写上,这样效果会更好。

化学第一课教案(篇10)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县教育局和教研室给了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课题,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展示):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9页至13页,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展示)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展示):

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展示):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展示):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材介绍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这三点化学性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今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做了铺垫;而且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所以,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展示)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而且在运用时需考虑一定的条件;又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特征等因素,我确定本课题的难点是(展示)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展示):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自主学习法、启发法、分析归纳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模拟将微观的过程宏观化。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具体教法设计如下(展示): A.金属与氧气反应采用回顾—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B.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 → 设计学生实验

→讨论分析 → 归纳总结

三、说学法(展示):

本课题是比较系统地认识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本节课的学法形成,对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因此在学法上,重在指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正确的思维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紧凑有效,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我特意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之后,并在教学程序的最后,通过反馈练习来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我特意以生活事例创设情景(展示),用这个生活事例导入新课,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寓示着本课题的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板书)

在教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时候,我采用的是“温故而知新”教学策略。首先我提出问题(展示),抽生回答之后,课件展示金属镁和铁燃烧的现象,学生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然后,演示实验(展示),再追问:“真金不怕火炼”为什么?最后让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展示),从而得出结论(展示)。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还可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活动探究一】金属与酸的反应(板书)

在教学金属与酸的反应时,我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探究法。学生亲自动手做 镁、锌、铁、铜与酸混合的实验,探究镁、锌、铁、铜的活泼性差异,由学生代表汇报探究结果。汇报之后,我用课件展示了四种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用动画将反应的微观过程展示出来,同时,要求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学生对反应的微观过程有了理性的认识之后,提出问题(展示)。这样教材处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学生讨论后汇报,得出结论(展示):

1、金属活动性:Mg > Zn > Fe > Cu

2、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然后我追问:大家想想,如果在实验室制取氢气,你认为选用哪种金属

最合适?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能够刺激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原有的实验室制备气体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促进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活动与探究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板书)

在教学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时,我主要采用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板书)。通过实验探究的实验(1)Al浸入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可知Al的活动性比Cu强,那么结合实验探究中的(2)Cu浸入AgNO3溶液中、(3)Cu浸入Al2(SO4)3溶液中能否比较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这样给学生一定线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分析归纳、综合总结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汇报,得出结论(展示):

1、金属活动性:Al > Cu > Ag

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

通过以上探究过程的结果,以及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的真实结论,进而给出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用途(展示)。

(4)置换反应

在进行置换反应的教学时,我请学生认真观察,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方程式,找出以上方程式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展示)(板书),再让学生说说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板书),让学生回顾学过的反应类型。这样的设计直观、生动的再现金属活动性,突出规律性,便于学生总结置换的定义和比较学过的反应类型。

(三)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我让学生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展示)?这样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通过反思,有助于师生双方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师不断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四)练习反馈

教学最后,我设计了如下三道练习题(展示)。这样的反馈练习,能够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四、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标书设计,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突出本课题的重点,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知识。

五、自我总结:

下面我想对我的教学设计作一个自我总结。在这节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能够很好地完成复习与归纳、活动与探究、体验生活与化学、知识规律与应用四大板块的教学设计,抓住了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强弱两条主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教师能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教材安排与设计的巧妙性,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和知识规律应用的发展性”为新课程中教与学带来远大的发展空间。我将不断努力,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

在得知我的说课内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后,我便开始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师用书,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掌握金属的一些性质。初中化学中介绍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主,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本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本册书是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第三章,第一章是化学的实验方法,第二章是离子反应和从微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第三章是在学生初步感受金属性质、了解必要的实验方法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再进一步的学习。本节课又是后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端。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对以后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所以这一章在化学的知识系统中具有承接旧知识系统,引导新知识系统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研究掌握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原理,会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研究我了解到,本节课学生的难点是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我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将实验放在学生眼前,带给学生真真切切的反应现象,让学生亲身观察、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我相信,这样的方式可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课前我必须将我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准备充分。

本节课一开始,我会给学生一些金属与水的图片,比如金戒指掉在了杯子里,妈妈洗碗时银镯子接触到水等等与水不反应的金属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金属与水不发生反应的生活经验,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质疑。金属与水会发生反应与实际生活经验不相符,所以学生更有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调动起来。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了解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氧化还原反应之后,所以这节课我将从这两方面导入。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引出钠与水发生反应的可能性,然后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分析总结出钠与水反应的5个现象:A、看到钠飘在水面上B、钠在水面上游动C、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D、发出了嘶嘶的声音E、溶液变为红色。从而总结出5个特性:1密度比水小;2有气体产生;3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4反应比较剧烈;5反应中有碱性物质生成。分析这五个特性的同时一定要将其逐个板书出来,板书的内容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在化学现象分析清楚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微观化学反应的研究,也就是化学方程式的分析。我以“现象中的气体是什么?”为切入口,从上一环节过渡到化学方程式的研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出钠作为还原剂,水作为氧化剂,然后放手叫学生自己尝试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我研究新课标时知道,现在的教育不在于老师教,而在于学生的学,所以这个环节我准备教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讨论研究。我负责引导得出最后的化学方程式。

在本环节的最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来让学生进行思考,目的是巩固氢气的验证方法和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更深入认识,掌握离子反方程式。第四部分设计一个钠燃烧不能用水扑灭的实际问题来总结钠的性质。通过教材研究,为了使学生有及时的巩固。我将课后练习的第1小题作为巩固练习题。这道题可以通过练习书写钠与氧气反应和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理解钠的一般性质。

GZ85.com扩展阅读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热门十三篇


为了方便您,工作总结之家编辑特地编辑了这份专业的“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将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了教案课件中。因此,请您务必认真对待教案的编写工作,因为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相信阅读完这份教案后,您一定会从中获得很多好处!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

幼儿园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适应新环境,建立合适的学前教育初期心理状态。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自主游戏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这个阶段的特定环境和条件为孩子们创造出全面的学习机会。

3. 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和集体意识,为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内容

1. 自我介绍。

2. 带领孩子们参观教室环境,引导他们逐步了解并适应新环境。

3. 让孩子们进行自主游戏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带领孩子们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集体意识。

三、教学过程

1. 自我介绍

教师首先对自己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工作经历等。然后依次让孩子们轮流介绍自己,并鼓励他们详细介绍自己的爱好、特长等,让孩子们能够在聆听他人的同时,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

2. 参观教室环境

带领孩子们参观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孩子们熟悉教室环境。

教师会指出一些特殊的地方,例如:玩具柜、图书区、音乐角、画画区等,让孩子们能够迅速地认识到各个区域的功能及其位置。

3. 自主游戏活动

让孩子们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项目,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需要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引导他们遵守游戏规则,多与他人交流,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

4. 团队合作游戏

安排一些集体游戏,例如:抓小鸡、抢沙包、传绘画等,培养孩子间的集体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增强互动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时刻留意孩子们的表现,对表现出色的孩子及时表扬,让那些表现不佳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关心。同时,老师还应该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对结果进行评价,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馈

通过本次开学第一课的教学,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发现不足之处,并积极寻找改进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孩子们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同时,教师还应该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学校中的表现,并根据需要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结合重点教育,让儿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加强对儿童的安全知识教育。

2、培养孩子应对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和初步适应能力。

活动准备:

情景绩效小明在家和各种图片在家里单独

活动过程:

1、介绍当你突然遇到某事时,该怎么办;加强儿童安全防护教育。

当你在生活中突然遇到一些事情时,你会怎么做(不要惊慌,不要害怕,尽你最大的努力解决问题)你遇到了什么,你当时是如何思考如何解决的。

让孩子们与其他孩子讨论并分享他们的经历。

2、使用情景表演指导儿童理解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1)让孩子们观看情景表演,学习如何应对“陌生人突然来到家里”。

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

当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时,如果你不认识这个人,你该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你该怎么办

老师小明和斯马特,当一个陌生人来访时,他们不会先开门,而是先问谁是来访者。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果你问得不清楚,他们很可能会让坏人利用这些漏洞。孩子们也应该小心。礼貌而热情地对待父母的客人。

3、让孩子们知道一些基本的应急措施和方法,以防发生危险。

如果发生火灾(触电、受伤、溺水等),你能做些什么来恐慌和帮助rdquo;在此过程中,引导孩子了解火警、急救、土匪警察等的电话号码

4、老师的总结。

在教育中遇到紧急情况时,那些应该保持冷静和自信的人应该用他们的大脑思考每件事,并相信他们能做好。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3)

开学的第一天,幼儿教师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帮助新入园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因为新入园幼儿会出现哭闹、紧张、恐慌、不安等不良情绪。新入园幼儿会出现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是因为与亲人分离而产生的。所以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要指责那些极度不适应、哭闹不止的孩子,要用合适的方式释放他们心中的不快,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教师要读懂幼儿发出的信息,区别对待不同个性的幼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幼儿根据个性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相关的类型:

(1)执拗倔强型

这类幼儿个性非常强,自我中心表现突出,大都在和家人告别时情绪急噪,大喊大叫,试图用夸张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教师一不留神,他们就会跑出活动去追赶家人。他们长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生气了,我要走了。”“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对于这类幼儿,教师要密切关注,防止走失,可带他们到户外活动场所游戏,转移其注意力;多与家长交流,了解其爱好;给予机会让他们在伙伴面前有所表现,使其感到被重视、被接纳、被欣赏,从而消除对教师的敌对情绪。

(2)自我安慰型

这类幼儿大多已从父母那儿了解到有关幼儿园的信息,知道上幼儿园是很开心的事,表明自己长大了,但一旦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还是免不了想家、想亲人,表现为反复唠叨,借此自我安慰:“来了吗?妈妈在路上了,来了吗?”情绪时好时差,好的时候乐于参与游戏,快乐而兴奋;差的时候闷闷不乐,常常边流泪边唠叨,不厌其烦地从教师的应答中获得安慰。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可重点介绍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用午餐、午睡、午点、游戏等较为熟悉的生活环节来帮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3)观望期待型

这类幼儿入园时情绪非常好,能有礼貌地和家人告别,游戏时表现也很积极。当教师安慰哭闹幼儿或抱其他幼儿时,他们的眼睛会一直追随着教师,并很小心地说:“老师,你先抱抱他再抱抱我好吗?”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切不可认为他们情绪好而忽视他们,须知不哭不闹的孩子同样需要关爱。教师可以在安慰哭闹孩子的同时亲亲他们的小脸蛋,摸摸他们的头,笑意会很快挂在他们的脸上,有的孩子会告诉大家:“老师亲过我啦,她喜欢我。”

(4)快乐兴奋型

这类幼儿非常能干,适应能力强,哭闹的孩子对他们没有多少影响。他们高高兴兴地来园,独自玩自己喜欢的玩具;户外活动常常不顾他人,第一个冲到滑梯上……没有入园适应烦恼的他们,精力似乎特别旺盛,经常先行一步,表现为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他人。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可以培养其当小助手,每个活动环节前分配一两个小任务,让他们协助教师开展活动。如:外出时请他们做“火车头”,吃点心时请他们帮忙分点心,等等。

(5)抑郁寡欢型

这类幼儿非常内向,当他想家和焦虑时,没有很强烈的表现,而是安安静静地边玩边噙着泪花,并不时地朝教师张望,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教师如果和他们聊一些快乐的事,一般很难得到回应。对于这类孩子,教师不妨多拥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轻声细语地与他们交流,给他们讲讲故事。不久,你会发现,当你蹲在地上和其他孩子玩耍是,从后面趴在你背上的是这类孩子;当你在整理毛巾时,从后面抱住你的也是他们——他们会用动作表达对你的喜爱。

(6)胆小依恋型

这类幼儿离开熟悉的环境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除了不停的哭泣之外,会急于寻找可以依恋的亲人替代者。除了从妈妈手中接过自己的那位教师,他们常常把对他们表示关心的其他人当作可以依赖的对象,认定其可以带自己找妈妈从而产生安全感。他们所依赖的那位教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那位教师一离开他们的视线,他们就到处询问,哭闹不止。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安慰,在与他们建立起依恋关系的基础上,让他们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然后逐渐创造一些与依恋老师分离的机会。如,教师到隔壁活动室借东西,告诉他们几分钟后回来,请他们在活动室里游戏等,帮助他们逐步体验集体生活的安全感,并从集体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亲爱儿童、满足需要”是对新入园的二至三岁幼儿的基本教养理念之一。即应“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幼儿入园适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分离焦虑”。所以一线的老师就要用心、用情、用爱去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老师们可以从“五步”入园活动,让孩子在同伴互助中消除焦虑。

第一步:“笑容”接待每一位幼儿,拉近师生距离。

入园的第一天是关键中的关键,幼儿早上入园时往往特别紧张、害怕。此时,教师亲切友好的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夸夸孩子,如,“你的声音真响亮。”“自己走进来,真棒。”让幼儿感到教师喜欢他、爱他,从而使情绪逐渐平静下来。

教师要理解幼儿对家人的依恋及对幼儿园的陌生感,适时恰当地给予积极的反应,如关注、微笑、搂抱、应答等。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教师的依赖与信任,培养他们的安全感,教师情绪状态应热情而平静,并对幼儿的情绪状态表示敏感,在关注他们生理需要的同时,更加关注反映他们心理需要的情绪反应,作出应答和处理,使他们处于较好的心理状态。

第二步:“玩具”吸引每一位幼儿,融入集体生活。

有些爱哭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往往难以安定下来,教师可把他们集中到游戏室,由教师带领他们玩各种玩具、做喜欢的游戏。待他们情绪稳定,再把他们带回班集体,和其他幼儿一起活动。这样,他们既有相对的自由,又有经常与班集体一起活动的机会,就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了。教师对孩子的哭闹行为表示同情,鼓励他们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使他们逐渐坚强起来。同时通过竞争性、开放性的游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应该坚强、勇敢,并以此为荣。孩子大多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教师可借此分散孩子注意,使他暂时停止哭闹。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恐龙,教师可找来有关恐龙的图书和模型,或讲讲有关恐龙的故事。再如某某小朋友最喜欢动画片《奥特曼》,每当他哭闹时,教师就暂时满足他看动画片的要求,同时引导他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渐渐地,使他摆脱动画片的依赖,融入了集体。

玩具是幼儿生活中的亲密伴侣。玩具以具体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幽默的造型、奇特的性能、悦耳的声音再现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典型特征。它能引起幼儿愉快的感情,给幼儿带来欢乐。教师可适时指导幼儿怎样玩,操作给幼儿看。如玩户外大型玩具,为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不至于使部分幼儿呆站或哭,我会和幼儿一起玩,如滑滑梯,可以对幼儿说:你会玩吗?幼儿为表现自己能行,定会做出反应,让我也滑一次好吗?幼儿会认为玩具是他们的,很得意。教师可夸张地边滑边说:滑滑梯真好玩,我还要玩一次,这样会把好多幼儿吸引过来。问题出现了:拥挤怎么办?及时提醒幼儿,我们都不能滑了,还是排队吧!并给幼儿做起了榜样,幼儿也跟着模仿,排起了队。幼儿表现的是自得其乐,不拘束不压抑的心情。不管是桌面玩具,还是户外大型玩具,掌握好时间,及时观察幼儿的兴趣,玩的时间太长,幼儿会不感兴趣

第三步:“游戏”关注每一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

幼儿初上幼儿园,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胆怯,对一日生活不知所措。对此,教师可采用游戏方式帮助他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同伴。如,组织“旅游团”的游戏,以导游身份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室、寝室、厨房、室外大型玩具等。还可通过“打电话”“猜猜我是谁”“找朋友”等游戏让幼儿互相熟悉,以有效减轻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缓解焦虑情绪。

托小班幼儿自己没有多少主见,以教师带领活动为主,动静结合,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若让幼儿自由活动,部分幼儿不知所措,又会哭起来。在室内放音乐,教师带幼儿做模仿操、有趣的律动,如《打气》、《打鼓》、《拉绳子》、《小动物叫》等。教师弹唱幼儿的歌曲,如《生日歌》、《新年好》、《摇啊摇》等。幼儿听着听着就有幼儿会跟唱起来,弹唱这些老歌,幼儿并不会觉得厌烦,反而觉得亲切。做家长的多数会把这些常唱的老歌教给幼儿。若弹唱幼儿不熟悉的歌曲,只会让幼儿感到陌生,因听不懂而没有兴趣,使幼儿精力分散。教师可在黑板上、纸上画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或在生活及电视中常见到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小兔等,边画边编成故事情节,幼儿会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结合托班幼儿用书上的有关故事、儿歌,如《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小鸭有礼貌》、等。虽然在讲的时候幼儿听了内容: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等话题,有部分幼儿会很敏感,哭起来,可多数幼儿会接受,他们会照儿歌、故事里说的那样去做,认为是应该这样做的。

第四步:“前辈”引领每一位幼儿,同伴互助感染。

教师选择一些既富有爱心、责任性强,又比较能干的大班孩子,带领爱哭的小班孩子一起游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很快会忘记陌生、恐惧、伤心,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我们幼儿园尝试采用“大带小”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生入园哭闹的现象很多,班上的几位老师照顾起来常常会顾此失彼,而幼儿都很喜欢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交往,我们就请大班的幼儿与托小班幼儿各分成两组,结合成一个混龄的新班级,共同开展活动,哥哥、姐姐给弟弟、妹妹讲故事、表演节目,教弟弟、妹妹怎样拼插玩具等等。

在活动中,大班的幼儿尝试帮助、照顾弟弟、妹妹,增强了爱心、责任心、自信心;托小班的幼儿与大孩子们在一起,减轻了焦虑,产生了亲切感。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交往、游戏,感受到了家庭的气息,学习了基本的习惯、要求,明显缩短了幼儿入园的焦虑期,减缓了入园初期的阵痛。

第五步:“惊喜”奖励每一位幼儿,唤起来园欲望。

开始一个星期,幼儿离园前,每人奖励一颗小红星,或教师自制的小物件,告诉幼儿: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好孩子,你什么地方进步了。家长来接时,幼儿会把自己的小奖品拿给家长看,家长定会表扬一番,于是幼儿的心情会好起来,增加幼儿第二天来园的欲望。接下来的日子,小奖品应慢慢地减少,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要高一些。否则奖品多了,幼儿就不会珍惜,再不看作是好东西了。

新入园的幼儿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心、好胜心,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捕捉孩子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奖励,加以强化,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依恋感。例如:我班有个某某小朋友,由于在家长期由奶奶一人带领,过度保护,极少与外界接触,因此特别胆小怕事。每次来园总是哭个不停。一次她在哭的时候注意到老师的书本掉在桌子下了,就边哭边把书捡起来交给老师。我们立刻抓住这一点,大大地表扬了她:“某某真能干,能帮老师做事了,老师要亲一亲她,还要奖给她一个娃娃笑脸卡。如果某某能象这个娃娃一样多笑笑,一定会让我们更开心!”老师的表扬大大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并且使她有了成就感,哭声也就大大减少。后来她就十分愿意帮助他人做一些事情,我们也变着花样表扬她。

总之,幼儿入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教师细心观察,耐心解读,付出真心,就能让孩子在老师的爱心和耐心,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中,顺利地渡过了适应期,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4)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准备: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教学重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教学难点故事表演

过程:

1、倾听录音了解故事内容幼儿第一遍倾听后,告诉同伴故事的名称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故事里都有谁?

2、学说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出示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讲述故事:

-小青蛙看见小鸭子、小乌龟是怎么说的?

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聆听:

-为什么要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3、情景表演,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大班幼儿带弟弟妹妹一起表演,进一步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4、经验迁移、表达感受:

-你会将自己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吗?幼儿表演,教师观察、鼓励幼儿。

5、小结讲述幼儿表演情况。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5)

幼儿园小班防疫开学第一课教案

随着冠状病毒的爆发,全球范围内的学校都被迫停课,而幼儿园作为教育的基础,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如今时机已经逐渐成熟,幼儿园小班即将迎来防疫开学的第一课。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具体细致地向小班幼儿传达有关防疫知识呢?下面将详细介绍一节1000字以上的幼儿园小班防疫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冠状病毒的基本知识,如传染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

2. 培养幼儿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礼仪等。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卫生环境。

4. 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

1. 了解新冠状病毒的基本知识

(1) 向幼儿简单介绍病毒的概念,并告诉他们新冠状病毒是一种传染病毒。

(2) 介绍病毒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3) 说出病毒传播的主要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

2. 学习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1) 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手部消毒的好处,并告诉幼儿要勤洗手。

(2) 通过幼儿歌曲、动画等形式,引导幼儿咳嗽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1) 授予幼儿团队卫生小队的称号,并告诉他们作为小队成员要共同努力维护卫生。

(2) 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一起清扫教室,收拾书包等,锻炼他们的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

1. 导入阶段:通过展示一张关于新冠状病毒的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简单谈一下图片内容,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或猜测。

2. 学习阶段:

(1) 给幼儿播放一个动画视频,介绍新冠状病毒的基本知识。

(2) 接着,教师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幼儿逐一介绍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可以向幼儿提问如“病毒是怎么传播的?”“得了新冠病毒会有哪些症状?”等,加深他们的理解。

3. 实践活动:

(1) 带领幼儿到洗手间,让幼儿边观察教师正确洗手的步骤,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 教师可以自编一首洗手歌曲,引导幼儿一起洗手,并鼓励他们按照正确的方法做。洗手结束后,可以给幼儿发放小奖励,积极强化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4. 团队合作活动:

(1)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一位小组长,共同完成教室的整理、清扫等任务。

(2) 教师可以设置计时,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激发幼儿们的竞争意识。

(3) 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任务执行情况,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并对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深入了解了新冠状病毒的基本知识,学会了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幼儿们不仅在轻松中学会了防疫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幼儿们在健康安全中茁壮成长。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6)

幼儿园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

主题:我的新朋友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并记住自己的新朋友的名字。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形容自己的新朋友。

3. 学生能够表达对新朋友的友好与尊重。

4. 学生能够通过与新朋友的互动,建立友谊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大型卡片或照片,上面有每个学生新朋友的名字。

2. 展示板或白板。

3. 学生的名字卡片。

4. 音乐播放器。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播放快乐的音乐,让学生自由活动,在活动中为他们打下一个好的学习基础。

2. 导入新课(10分钟)

让学生集体坐好,教师出示大型卡片或照片,上面写着学生新朋友的名字。一边展示一边说明:“今天我们要认识、记住大家的新朋友。”

3. 学生互相问候(15分钟)

让学生站起来,在班级中自由走动,用友好的口吻向每个新朋友问好,并说出他们的名字。鼓励学生互相记住对方的名字。

4. 名字游戏(15分钟)

将学生的名字卡片分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找到与自己名字相同的小伙伴并互相介绍。然后,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联系到的新朋友的名字。教师可以用展示板或白板记录学生互相联系到的新朋友。

5. 自我介绍(20分钟)

让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展示板或白板给每个学生一张个人信息卡,上面有姓名、年龄、喜欢的食物等问题。教师向学生解释如何填写这些问题,并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回答。鼓励学生主动询问其他学生,并记录下他们的回答。

6. 小结(5分钟)

教师鼓励学生回忆并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问学生:你们学会了哪些新的知识?你们有没有找到新朋友?你们对新朋友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否有任何问题需要解决?

7. 拓展活动(10分钟)

分成小组,让学生和新朋友合作完成一份小组任务,例如:用纸板和颜料一起创作一幅画,或者用积木一起建造一座城堡。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想法。

四、教学反思:

这堂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幼儿园的小班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并与新朋友建立友谊。通过互相认识与联系,学生会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亲切,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在交往中的合作和友善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关注和鼓励学生的参与,并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7)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安全不仅关系我们个人、更关系到我们身后的家庭、学校、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让快乐与幸福伴随我们的童年。今天我与大家一起交流几个方面的安全问题。

一、交通安全

1、要遵守交通法规,基本常识有:上学放学走马路两边,不横穿马路。过马路要左顾右盼看是否有车辆经过,不跳车,不扒车。

2、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十二周岁以上的学生骑自行车要达到“五有”,即“有铃”、“有刹”、“有锁”、“有支撑”、“有反光膜”。缺一都有安全隐患。

3、不乘坐黑车,因为黑车是“三无”车,有诸多不安全系数,出了安全问题,费用难以保证,更谈不上赔偿。

4、坚决不乘坐超员车辆。每年因超员超载引发的校车安全事故占80%。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证的农用运输车。

5、注意上学和放学安全,在上学和放学时要抓紧时间,不要在路上玩耍;更不要在公路上乱穿,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马路两旁人行道;过马路不得翻越栏杆和隔离墩,要走人行横道线,还要注意来往车辆;不在马路上踢球。

二、校园安全

同学要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马临小学班级管理细则》,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体而言

1、进出校门一律凭证。无证件一律不准进出。

2、禁止携带管制刀具、有伤害他人的一切工具进入校园,水果刀也不准带进校园。

3、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校园。

4、禁止玩耍有危害性的玩具进入校园,如小枪、弹弓等。

5、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能寻衅滋事,引发矛盾。

6、禁止攀爬高层和危险物。禁止在池塘边、冰面上玩耍。严禁私自下河下塘洗澡。

三、食品卫生安全

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建议大家最好都在学校食堂就餐。谨防“病从口入,毒从口入”。

1、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常洗头、常洗衣服、常剪指甲,被褥要整洁并要常晒。

2、加强体育锻炼,按时集队、跑步或做操,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3、购买袋装食品要看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地址,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零食,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过期变质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不提倡吃零食,更不要吃不卫生的食品,以防因吃不卫生的食品而引发疾病。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讲究环境卫生,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抛包装袋、废纸等杂物。

2)、要讲究环境卫生,

3)、负责的值日生每天保证室内整洁卫生,每天开门开窗,保证室内通风。

四、用电安全

1、不能接近、触摸电源和电器。

2、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3、发现绝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头、插座要及时报告,请电工检修,切勿乱动。电工对消除以上安全隐患要及时不得推脱。

4、同学们不得在配电房、变压器周围逗留,更不能攀爬变压器,不得把其他物体抛向变压器及配电房内,不得乱动电气设备。

5、万一遇有电气设施引起的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6、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先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再采取其它抢救措施。

五、课间活动安全

1、禁止在校园、楼梯上追逐、打闹、嬉戏合作危险游戏,防止拥挤踩踏。上下楼梯靠右轻走,严禁在楼道走廊里奔跑追逐、跳皮筋,严禁翻爬扶栏等。禁止到危险建筑物周围玩耍。

2、不摸、不动灭火器,不触摸开启配电箱,校内各种开关;为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除实验外,校内严禁使用明火。

3、在学校各种劳动中注意安全,如扫地,擦窗户,搬桌子等,预防意外事故。

4、做操、集会、放学学生上下楼的高发时间,做到上下楼梯靠右行,千万不可拥挤。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不要剧烈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准使用固定体育器械。

5、下午放学后,禁止在学校和路上逗留。

六、疾病安全

1、生病要及时报告老师,以便及早治疗。

2、患传染病的学生要积极配合学校、诊所隔离治疗,关心自己更要关心他人。

七、防震安全

1、发生地震时,应用较软的东西,如书包先保护自己的头部,再弓着背以最快的速度逃离教室,跑到空阔的地方,如操场。

2、来不及逃离教室的时候,应躲藏在墙角,不得靠近窗户,以防被玻璃割伤。

八、居家安全:

在家活动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父母不在的时候。

1、活动要远离建筑工地、道路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

2、不到坑、池、塘、沟、河流、水坝、施工重地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防止意外伤害。

3、不进入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禁止活动的场所。

4、出门一定要告知父母长辈知道,告诉他们你和谁在什么地方玩,要注意时间,不要很晚到家,以免父母担心。双休日,不要到学校玩耍。

5、在家不要自己随意使用一些家用电器。煤气灶、卫生浴具等要在家长指导下正确使用,不能麻痹大意。家里的电器及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要擅自去动。还要注意防盗。

6、不跟随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让陌生人随便出入家门。不随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同学们,我们只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时时注意安全,事事注意安全,记住家长电话号码和急救电话(110、120、119),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预防意外伤害。

同学们: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记着安全第一。

最后,祝各位同学在新的学期里快乐成长,学习进步!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8)

(一) 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意外事件中应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并把自己学到的安全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传员。

(二) 班会准备:

(1) 磁带歌曲《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

(2) 常见交通标志,

(3) 学生活动前搜集的有关图片资料,

(4) 节目表演。

(三) 班会过程:

(1) 队会仪式

(2) 歌曲导入,出示队会主题

(3) 讨论交流

(4) 认识交通标志

a、(学生跑上台把事先准备好的交通标识的图片贴在黑板上)一位同学扮演的小交警出场,表演交警手语,再对图片进行解说。

b、相声表演:《交通法规人人遵守》。

c、交通知识竞赛。(选出四个同学分成两组,由小交警主持)多媒体展示抢答画面,由两组队员来判断哪些行为是注意了交通安全的,而哪些行为是非常危险的'?(答对题多者为胜)

(5) 平日活动的安全

展示:多媒体漫画系列片伴随解说《自己酿成的苦果自己尝》。(把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做法以漫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a、在人多的地方或马路上踢球,

b、在楼道上追逐狂打,

c、集体上、下楼时,不讲秩序,拥挤,

d、用小石头互相投射,手持棍棒互相打逗,用铅笔刀等锐器挥动打闹,

e、没有做准备活动便下水游泳,

f、拍照时,为追求镜头的惊险奇特而登高爬壁,

g、看到路上有断了的电线,捡起就玩。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可千万不能像刚才那些同学那样糊里糊涂呀!不过,如果万一发生了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a (安全小卫士出场)安全小卫士:我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嘛?

它们有什么样的用处呢?(110、119、120、114)

b 多媒体展示这些电话号码及用处。

c 表演小品《小同学得救了》。主要内容:放学回家的路上,同学们正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地往家走,这时,一个小同学被飞跑过来的大同学撞倒在地,后脑勺磕在水泥地上,顿时血流出来,形式十分严重。周围的同学都围了过来,议论纷纷,有的说去告诉老师,有的说告诉父母,有的说送她回家,还有的说直接送医院,这时,有过路的人告诉他们应该赶快拨打120。救护车及时赶到,那位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6)学会自我保护

①主持人:我们不仅要注意交通安全,还必须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警惕。

a 游戏:翻头像。出示很多头像,让学生辨别哪些是坏人,哪些是好人。再把头像翻过来(头像背面有着这个人的真实身份),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坏人没有一定的模样,坏人可能长得很漂亮甚至很慈祥,可能是男的,也可能是女的;坏人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认识的朋友。

b 多媒体展示多种画面,学生根据画面指出画中主人公应该怎样做。

有人敲门,称其妈妈受了伤,让他来接他去医院。

外出活动时,天黑路又偏僻,小明不知道如何是好。

路遇抢劫的歹徒。

去电脑游戏厅结识新朋友,炫耀自己家的财富。

遇到雷雨天气,躲在大树下。

(7)小主持人宣读早已准备好的一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的倡议书,全班同学在倡议书上签名。

(8)辅导员讲话。

(9)呼号,退旗,活动结束。

(10)活动延伸:

a 请有关人员进行安全动员和教育。

b 组织学生上街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9)

设计意图

幼儿对手工活动很感兴趣,对粘贴、折纸、撕纸等有了初步的`接触。在手工活动中能让幼儿体验操作带来的愉悦。幼儿渴望能与家长们共同进行一些亲子活动,借这次亲子活动设计了这个美术亲子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不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更拉近幼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增加亲子之间的合作,同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

2、通过让幼儿制作装饰衣服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与家长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报纸、彩色纸、剪刀、彩笔。

2、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时装表演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衣服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些衣服漂亮吗?哪里漂亮?

2、幼儿自由讲述

二、出示图画纸

1、师:那老师这里有一件没有漂亮图案的衣服,老师请你们当设计师,把它设计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想怎么装饰衣服。

三、引导家长与幼儿一同用彩色纸来制作和装饰服装。

1、请家长裁剪,幼儿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制作,注意色彩。

3、制作完后,请家长帮助幼儿穿上自制服装进行表演。展示幼儿的作品,给她们以成功的体验。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乐意为班级做更多的事情。

2.能结合日常活动,共同商量适宜的值日生服务内容。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值日生的工作内容。

活动准备

空白值日生挂牌,纸、笔若干,小拖把,扫帚等。

活动过程

1.讨论:升入中班后,值日生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师:自从小朋友升入中班后,我们就要开始做值日生了,那你们觉得我们需要在值日的时候做哪些任务呢?

2.结合日常生活,初步确立值日生的服务内容。

教师:在入园、早操、上课、游戏、吃饭这几个阶段期间,值日生可以做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引导幼儿从晨间活动入手,梳理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情。如:晨间轻器械的摆放,挂毛巾,餐前折纸巾,饭后帮老师整理打扫餐桌等。

3.设计值日生标志。

教师:怎样才能让大家知道今天谁是值日生呢?每个值日生负责做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为每天的值日生设计标志吧!你想为负责什么工作的值日生设计标志?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图案来表现?(引导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值日生的工作)

提问:如果我们为负责挂毛巾的值日生设计标志,你想怎样设计?

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自由发挥设计值日生标志,并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4.评选值日生标志。

值日生标志设计完成后,教师将所有幼儿的设计作品展示出来,让每位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值日生标志。根据讨论、投票,师生共同选择适合的标志作为班级值日生的标志。

活动建议

1.值日生可以承担的事情主要分为两类:餐前(后)值日和日常值日。其中,餐前(后)值日是大家一起进行的,日常值日可以做的事情包括:给植物浇水、挂毛巾、整体图书、整理挂衣架等。

2.确定好值日生任务标志后,教师可以直接选用幼儿的设计或在此基础上稍加改进,封塑后作为正式的值日生任务标志。

3.教师要注意留存每一位幼儿设计的值日生任务标志,并轮流使用幼儿设计的标志,不能挫伤幼儿的积极性,要鼓励幼儿更加主动地创造和学习。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1)

“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这是我们幼儿园从领导到老师的一条信念。我们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入园的第一课就是从安全意识培养开始。

一、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是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热水、药品是孩子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孩子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孩子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

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那么就应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为孩子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孩子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形成自我的意识

幼儿园的环境应守注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的。教师应与孩子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孩子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那天,我发现孩子常常在室内乱跑,发生相撞的事情,于是与孩子进行商量,我们决定在室内布置一些安全标记,提醒孩子注意,但孩子不了解安全标记,我们就从认识安全标记入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在班内的电视机及开关上张贴了禁止触摸的标记;在窗台张贴了禁止攀爬的标记;在楼道张贴了下滑危险的标记,时刻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在活动区,我们还开设了安全角,墙上贴有安全图、110、120、119标记。玩具柜内摆有救护车、救火车、警车等,还有电话、手机模型。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通过游戏训练了孩子遇到困难如何救助的方法。

 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户外发生摔伤、磕伤或被尖锐物扎伤等情况其实多数是因为孩子不会正确进行游戏或不会使用一些工具引起的,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课程,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如观看安全教育课件、发生事故的现场图片等。

 四、利用标记、语言进行暗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的。小班刚进入幼儿园,孩子年龄小,一些常规的养成还不能形成习惯。于是,形象的标记帮助了幼儿。刚开学,幼儿入厕、喝水常常拥挤,我不断的提醒,但不见成效。偶然的一次,我想起了银行的一米线,有了一定的限制孩子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了。于是我在孩子的小便池、洗手池、贴上小脚印儿;在喝水的茶桶旁边用及时贴栏了一个正方形。孩子马上明白了,喝水的时候要在线外面排队等,轮到自己了在进入图形里面倒水喝。上厕所洗手的时候是只有踩上小脚印,才能洗手、接水,没有了小脚印儿就要在旁边等一会。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2)

幼儿园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

一、教育目标

1. 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认识班级和小伙伴们。

2. 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团队意识和主动交往能力。

3. 通过游戏、故事、诗歌、手工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小兔子过桥》

2. 自我介绍游戏

3. 安全常识讲解

4. 制作头像贴纸

三、教学过程

1. 个别或小组活动:老师导游,带幼儿参观班级、庭院、洗手间等各个角落,并让幼儿自由活动,逐渐适应这个新环境,并相互认识。随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喜欢庭院里的什么花?”、“你喜欢哪个玩具?”等等,让幼儿通过交流来互相了解。

2. 故事讲解:老师朗读《小兔子过桥》,并结合语音、面部表情、身体语言、道具、卡通图等多种手段,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听、看、参与,并对故事进行讨论,引导幼儿感受童话世界的美好。

3. 自我介绍游戏:老师带领幼儿一起玩自我介绍游戏,让幼儿自己设置角色和对话内容,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增强幼儿对班级的认同感。

4. 安全常识讲解:老师结合图表、小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讲解一些简单却重要的安全知识,比如:“不要随便把小玩具塞进口中”、“不要无端离开主人身边”、“不要随意打人或被打”等,增加幼儿的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制作头像贴纸:老师提供颜色卡纸、贴纸、眼睛、嘴巴等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择和粘贴,自己制作一个小头像贴纸,鼓励幼儿动手、动脑,不断展现自我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育方法

1. 游戏教育法:通过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幼儿参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并让幼儿从中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和知识。

2. 互动教育法: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与老师的互动,顺利过渡幼儿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差异,增强幼儿的信心和安全感。

3. 综合教育法:通过多种活动的综合运用,不断开发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五、教学评价

1. 测验法:通过幼儿的对话、诗歌朗读、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考核幼儿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观察法:老师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介绍能力、互动交往能力等进行观察,并在日后的教学中针对性地加强巩固。

六、家园联系

1. 班级QQ群:老师开设班级群,在群里发布相关的家园联系信息,增强家长对学校与教育的了解。

2. 家长会:老师可以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里的情况,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在园里适应生活。

小班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3)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活动过程:

一、班长:同学们,你们好!"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小品《踢球》

二、小品表演。

三、班长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

四、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比赛: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五、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那就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但是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请看《家庭AB剧》

六、小品表演

七、班长:看了这两个表演后,你认为哪一次的同学做得对呢?对在哪里?如果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

八、小结:独自在家时,生人敲门别理他,是熟人敲门还要问清情况,刚才剧中的小朋友就吃了这个亏。冒牌"叔叔"被抓去了,真令人高兴,这样的喜事,真该放串鞭炮,庆贺庆贺。但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

最新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热门7篇


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最新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热门7篇”,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教案名称: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巧。

教学重点:

1. 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

3. 学生能够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

1. 视频和图片资料,用于讲解校园安全事例和案例。

2. 安全教育宣传手册或海报,用于展示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

3. 运动场地或教室,用于进行安全演练和示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开学第一课,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课程,你知道是什么吗?

2. 学生回答:校园安全教育。

3.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校园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特意设置了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

4. 引入教学目标:那么,今天我们的课程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这些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还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巧。

二、讲解校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10分钟)

1.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讲解校园安全事例和案例。

2. 引导学生思考:校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

3. 学生讨论并总结:校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避免意外的发生。我们应该遵守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巧。

三、学习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15分钟)

1. 展示安全教育宣传手册或海报,向学生介绍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

2. 逐一解释每一条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强调学生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违反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

四、进行实际安全演练和示范(2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进行实际的安全演练和示范。

2. 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情境进行安全行动的示范,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和技巧。

3. 每个小组进行演练后,进行总结和反思,交流学习体会和感悟。

五、安全知识小测验(10分钟)

1. 分发安全知识小测验,让学生进行自测。

2. 收取学生的答卷,统计学生的得分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3. 引导学生总结和思考: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哪些校园安全知识和技巧?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校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和反思:你觉得今天的课程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还有什么疑惑或困惑?

教学延伸:

1.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校园安全意识,可以不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示范活动。

2. 配合校园安全周或校园安全宣传活动,学生可以制作安全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宣传校园安全知识和技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演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校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掌握了校园安全规则和行为要求,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技巧。通过小测验的方式,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校园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技巧,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爱护公物的习惯。

2、了解校园安全隐患,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假期结束了,小朋友们都长大了!老师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笑脸,真高兴啊,你们就像花儿一样,老师非常喜欢你们!在新的学期,你愿意做个人人喜欢的好学生吗?那应该怎样做呢?

根据孩子们的发言板书:

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爱惜粮食;排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注意安全

二、安全教育。

师:现在,一个学期即将开始,下面,针对目前安全方面的诸多问题,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安全注意事项,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认真领会,认真落实学校有关的安全制度,真正做到有备无患,警钟常鸣,确保自身的安全。

(一)校内安全。

1、在校内不互相追逐打闹,下课玩耍不要拥挤,要注意礼让,严禁在校园内外追逐奔跑。

2、安排好作息时间,既要学习好,又要休息好。适当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谨防意外伤害发生。

3、体育课要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拉伤身体。身体有某些方面疾病的同学一定提前报告给班主任,防止在体育课或做其他剧烈运动时发生意外。

(二)校外安全。

1、外村乘车学生要注意安全乘车,不坐三无车辆,坐车不拥挤,要秩序上车,在车上不将头、手伸到车窗外,安全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2、不带危险物品(如打火机、小刀)到校。

三、总结:

同学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钟长鸣!牢记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生活的本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教案名称: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重安全;

3. 培养学生的常识安全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

2. 学生的安全知识学习。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

2. 安全知识小抄;

3. 视频、图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讲师用音乐和笑容互动的方式迎接学生们;

2. 轻松愉快地打招呼,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

二、引入(5分钟)

1. 讲师通过播放一段生活中不安全的场景视频或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场景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三、讲解(15分钟)

1. 讲师通过PPT讲解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讨论,激发他们对安全知识的兴趣。

四、小组活动(15分钟)

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安全方面进行讨论并设计一份宣传海报,比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

2. 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图片和文字,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

1. 各组派代表展示自己设计的宣传海报并进行简短的介绍;

2. 引导学生对各组设计的海报进行点评和总结,归纳出安全知识中的重点和关键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安全知识小抄,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阅读和背诵;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遵守安全规则。

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不安全场景,让学生对安全问题产生兴趣和思考,通过PPT、小组活动和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具体了解了安全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常识安全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活动的分享和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放飞风筝要小心》:

教学目标:

1、了解放风筝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放风筝儿歌,能说出需要注意的安全规则。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风筝的安全规则。

教学重点:了解放风筝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教学难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风筝的安全规则。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的见闻

小朋友喜欢放风筝吗?知道在放风筝时要注意哪些吗?请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探究之旅

活动一:放风筝有危险

1、观察图片,和同学交流讨论下面的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这起事故?你从中吸取了哪些教训?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一一列出。

3、阅读课本上的案例,说一说事例中意外伤害时怎么造成的?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师小结:放风筝要慢慢跑,留神脚下,不能光顾着看风筝,否则容易被石头或草丛绊倒或踩到坑洼的地方扭伤脚。风筝绳很细,会割伤皮肤,要小心。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如果风筝缠绕到电线上,可能会使人触电。

活动二:选择安全的时间和地点

1、仔细看图,说一说,你在放风筝时会选择下面哪种场景?

a、炎热的夏天

b、有电线、大树等障碍物的地方

c、刮大风,大雨即将来临的时候

d、铁路沿线附近

e、建筑物密集地带

f、人少、风筝少的空旷地方

2、个人汇报,并将自己的做法说一说。

3、师小结:放风筝一定要注意安全,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比较安全,比如广场或者公园的草地。

活动三:安全放风筝的技巧

1、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选择哪种做法?请在方框内画笑脸,并说明理由。

2、小结:放风筝前,提前根据天气预报确定是否放飞风筝及适宜放哪类风筝。放风筝时,要向顺风方向跑,及时收线,降低高度,及时收线回家。

3、根据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和同学交流讨论在放风筝时,还可能遇到哪些复杂的情况?

三、我的收获

1、同学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收获。

2、学习安全歌谣。

放风筝,戴手套;看有风,再松手。

线拉好,逆风跑;安全跑,最重要。

四、拓展实践

1、危险判断

a、分组讨论交流,如果遇到下面的危险情况该怎么办?(两个风筝缠在一起;风筝挂在树上)

b、放风筝时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情况?该怎么办?请写在下面。

2、家校互动

a、应用所学知识请你给爸爸妈妈讲解放风筝的注意事项。

b、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个家庭放风筝的计划,在家长的带领下,一起体验放风筝带来的快乐。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厨房里的危险有哪些,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册、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一),提问并引出主题。

厨房在什么地方?

4、小结:厨房里有这么多东西,小孩子个子矮,应少到厨房里去玩,为什么呢?因为厨房中隐藏了很多种危险。

二、知道:第一种危险:厨房中刀具的危险。

大和小的对比。

2、提问:厨房里的刀是拿来做什么的?如果小朋友去厨房玩刀,刀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脚上,会怎样?

:一个小孩玩厨房里的刀,刀落地,差点落在幼儿脚上,真危险。

让幼儿看图和感知一下真刀,让其明白:厨房里的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脚上都会受伤,还会砸着脚趾,很危险!

三、第二种危险:厨房燃气炉的危险。

1、让个别幼儿找出燃气炉玩具,让小朋友想想厨房中燃气炉有危险吗?有哪些危险?

:一个小孩在厨房里自己去开燃气炉,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脸上。

3、师:小朋友自己不能开燃气炉,因年龄小,掌握不好开关,燃气泄漏会中毒,还会引发燃气爆炸的。

四、第三种危险:炒菜时油爆在脸上,眼睛里的危险。

,让幼儿观察后讲出:妈妈在炒菜,个子矮、年龄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锅边,油爆在脸上、眼睛里,小朋友哭了。

眼上,会烧伤、会瞎眼等。

五、第四种危险:用热水瓶自己倒水,从炉子上取放的危险。

:一小女孩手抱开水瓶自己去厨房倒炉子上的开水。

2、让小朋友说出图中的危险。

3、师:烧开的水或刚做好的饭菜温度高,不小心碰倒了会被烫伤的。

六、要避免这些危险,有什么办法?(远离厨房,不一个人在厨房里玩……)

七、看《安全伴我行》手册,让小朋友一边看一边讲出厨房中有哪些危险,并把看到的故事说给小朋友们听,幼儿一起交流。

【活动延伸】

回家到厨房里看看还会有哪些危险,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避免危险的办法。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小心接触陌生人

【活动目标】

1、能区分陌生人与熟人。

2、知道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拒绝陌生人碰触自己的身体。

3、知道跟陌生人走时,要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活动准备】

熟人、陌生人的照片各3—4张。

巧克力、玩具适量。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引导幼儿学习区分陌生人和熟人。

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分成三组,说一说每一组都有谁。

爷爷奶奶等都是家人,认识的人是熟人,不认识的人是陌生人。

二、引导幼儿讨、交流正确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1、陌生人都是坏人吗?

哪些陌生人是好人?哪些陌生人是坏人?为什么?

清洁工人能给我们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警察能保护大家的安全,所以他们是好人。但陌生人里也有一些坏人,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但是会想一些坏主意,做一些坏事,欺骗小朋友,有的还会伤害小朋友。所以遇到陌生人时,要多加小心。

三、教师和幼儿进行游戏《遇到陌生人》,引导幼儿学习与陌生人正确交往。

回答,引导全体孩子思考、讨论:你同意他的说法吗?怎样回答更好?

陌生人:“婷婷,给你一块巧克力,可好吃了!”

婷婷:“谢谢你!我不认识你,我不吃巧克力。你走吧!

陌生人摸摸瑞瑞的头和身体说:“瑞瑞,我知道你的名字,咱们做朋友吧!”

瑞瑞:“请别摸我!我不认识你,我要去找爸爸了。”

陌生人:“同同,妈妈在那边等你,让我来接你,跟我走吧!”

同同:“妈妈说好来接我的,让老师打个电话问问妈妈,妈妈同意我才能跟你走。”

陌生人:“唉!这些小孩真机灵!”

拽拉自己时,要马上避开,大声告诉他不行;陌生人要带你走时,一定要有爸爸妈妈、老师的同意才可以走,爸爸妈妈、老师不知道不能走。用这些办法可以很好地保护还好自己。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四、小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成长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五、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三年级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同时,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全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区分陌生人与熟人。

2、知道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拒绝陌生人碰触自己的身体。

3、知道跟陌生人走时,要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活动预备:

1、每个幼儿预备家人、熟人、陌生人的照片各3——4张。

2、饼干、巧克力、玩具适量。

活动过程:

1、出示照片,引导幼儿学习区分陌生人和熟人。

(1)请幼儿把照片上的人按家人、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分成三组,说一说每一组都有谁。

(2)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都是家人,认识的人是熟人,不认识的人是陌生人。

2、引导幼儿讨、沟通正确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1)陌生人都是坏人吗?

哪些陌生人是好人?哪些陌生人是坏人?为什么?

(2)小结:陌生人中有好人也有坏人。许多陌生人都是好人,医院里的医生能给病人看病、清洁工人能给我们带来洁净干净的环境,警察能爱护大家的'平安,所以他们是好人。但陌生人里也有一些坏人,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但是会想一些坏办法,做一些坏事,哄骗小伙伴,有的还会损害小伙伴。所以遇到陌生人时,要多加当心。

3、老师和幼儿进行嬉戏《遇到陌生人》,引导幼儿学习与陌生人正确交往。

(1)老师扮演陌生人,走到某个幼儿面前搭话并请他(她)回答,引导全体孩子思索、争论:你同意他的说法吗?怎样回答更好?

陌生人:“婷婷,给你一块巧克力,可好吃了!”

婷婷:“谢谢你!我不认识你,我不吃巧克力。你走吧!

陌生人摸摸瑞瑞的头和身体说:“瑞瑞,我知道你的名字,咱们做朋友吧!”

瑞瑞:“请别摸我!我不认识你,我要去找爸爸了。”

陌生人:“同同,妈妈在那边等你,让我来接你,跟我走吧!”

同同:“妈妈说好来接我的,让老师打个电话问问妈妈,妈妈同意我才能跟你走。”

陌生人:“唉!这些小孩真机智!”

(2)小结: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吃也不要;陌生人触摸、拽拉自己时,要立刻避开,大声告知他不行;陌生人要带你走时,肯定要有爸爸妈妈、老师的同意才可以走,爸爸妈妈、老师不知道不能走。用这些方法可以很好地爱护好自己。

化学教案热门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教案和课件的设计应该体现教师的思想火花和创造力,如何才算是写好一份教案课件呢?接下来是编辑准备的“化学教案”,热烈欢迎参考这些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化学教案 篇1

生活与化学教案

主题:生活中的化学实践

引言: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化学的身影。从我们吃的食物,到我们使用的日常用品,乃至于我们身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化学的知识。因此,通过生活中的化学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并能够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次授课将围绕生活中的化学实践,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丰富他们的化学知识,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食物中的化学

1. 糖的溶解实验:将糖分别放入冷水、温水和热水中观察其溶解速度。

2. 酸碱中和实验:利用红/蓝色的纸片将柠檬片的酸性和肥皂水的碱性进行鉴别。

3. 原理解析: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糖的溶解性和酸碱中和的过程,使他们认识到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并学会如何检验。

二、日常用品中的化学

1. 肥皂的制作实验:利用易获得的材料如植物油、植物碱和水制作肥皂。

2. 洗衣粉的活性实验:将洗衣粉溶解在盐水和纯净水中,观察泡沫的形成与持久性的变化。

3. 原理解析:通过以上实验,让学生了解到肥皂的制作过程和洗衣粉的活性成分对清洁效果的影响,培养他们对日常用品中化学成分的关注。

三、人体中的化学

1. 呼吸实验:观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了解呼吸过程中产生和消耗的氧气。

2. 能量消耗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活动强度下的能量消耗,了解身体能量的来源和使用。

3. 原理解析:通过以上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人体呼吸和能量消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并提高他们对身体健康和营养平衡的意识。

四、环境保护中的化学

1. 水质分析实验:利用验纸、试剂盒等工具,对不同来源的水样进行化学分析。

2. 燃烧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燃烧过程,并分析产生的气体和残余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3. 原理解析:通过以上实验,让学生理解到水质的化学成分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并引导他们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结语:

通过以上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融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希望本次的教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并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化学教案 篇2

生活与化学教案

主题: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导言:

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教案将围绕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化学与我们的食物

1. 了解化学与食品质量卫生的关系:

- 实际案例: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使用。

- 分析剖析:学习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了解食品防腐剂的原理和风险。

- 实验设计:用红蓝指示剂检测市售果汁中的酸碱性。

- 思考启示:学会正确选择食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化学与我们的衣物

1. 了解洗涤剂的原理和分类:

- 实际案例:洗涤剂在衣物清洗中的作用。

- 分析剖析:学习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作用,了解洗涤剂的种类及其原理。

- 实验设计:使用不同类型的洗涤剂处理污渍,比较清洁效果。

- 思考启示:学习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洗涤剂,养成良好的衣物清洗习惯。

三、化学与我们的环境

1. 了解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化学原因:

- 实际案例: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 分析剖析:学习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来源。

- 实验设计:利用白烟实验模拟尾气排放,观察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 思考启示:呼吁保护环境,参与环保行动,减少污染源。

四、化学与我们的健康

1. 了解药物的化学原理:

- 实际案例:普通药物的作用原理。

- 分析剖析:学习普通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 实验设计:酸碱指示剂对常见药物进行鉴别。

- 思考启示:正确使用药物,培养对药物的正确认识和使用意识。

五、化学与我们的能源

1. 了解化石燃料的化学能量转化:

- 实际案例:汽车燃料和电池储能。

- 分析剖析:学习汽车燃料的种类和化能转化原理,了解电池的类型和储能原理。

- 实验设计:通过电池驱动小灯泡实现能源转化。

- 思考启示:学习节约能源,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六、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品质

1. 了解香料、颜料和香精的化学应用:

- 实际案例:香水的制作和染发剂的使用。

- 分析剖析:学习香料、颜料和香精的种类和应用。

- 实验设计:制作自己的香水或染发剂。

- 思考启示:培养艺术和生活品质,学会正确应用香料和颜料。

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和实验,学生将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通过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化学教案 篇3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空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有甲烷、乙烯(制品)、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深入学习的欲望。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时要求,本章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主要是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少涉及到有机物类概念和它们的性质(烯烃、芳香烃、醇类、羧酸等)。为了学习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只简单介绍了烷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没有涉及烷烃的系统命名等。

教材特别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实验开始,组织教学内容,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使 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盲目扩充代表物的性质和内容,尽量不涉及类物质的性质,注意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甲烷、乙醇、乙酸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教材增加了章图、结构模型、实验实录图、实物图片等,丰富了教材内容,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本章的内容结构可以看成是基础有机化学的缩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典型物质的有关反应、结构、性质与用途等知识,教材采用了从科学探究或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结构的研究,糖和蛋白质的鉴定等,都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引入方式。同时注意动手做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不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总之要把握以下三点:

1、教材的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具体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为主。

2、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

3、尽量从实验或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或设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4、了解甲烷及其取代反应产物的主要用途。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简单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式。

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甲烷分子的结构。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中按体积计,CH4占80%~97%)。

2:化学性质:甲烷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

观察实验现象:不褪色 证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

结论: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变红。

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但把混合气体放在光亮的地方就会发生反应,黄绿色的氯气就会逐渐变淡,有水上升、有白雾、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有HCl气体生成,出油滴,证明有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生成。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CH4、CH3Cl、CH2Cl2、CHCl3、CCl4均不溶于水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或非金属活动顺序。

3、用途:

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可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D.甲烷分子中H-C—H的键角为90℃

4.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

5.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 ,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

6.甲烷的电子式为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1 g甲烷含_______个甲烷分子,4 g 甲烷与____________ g水分子数相等,与___________g一氧化碳原子数相等。

7.甲烷和氯气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中常用作溶剂的____________,可用作灭火剂的是_____________,氯仿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参照此类反应,试写出三溴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标准状况下,1.12 L某气态烃(密度为0.717g/L)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无水氯化钙,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经测定前者增重1.8 g,后者增重2.2 g,求该烃的分子式。

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分别书写甲烷、乙烷、丙烷等烷烃的结构式。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①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

②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③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nH2n+1- )

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就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两种化合物。

我们以戊烷(C5H12)为例,看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先写出最长的碳链:C-C-C-C-C 正戊烷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

然后再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5.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4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CH3︱

7.根据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判断下列命名是否有错误,若有错误请根据所要反映的化合物的结构给予重新命名。

8.室温时20 mL某气态烃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硫酸,再恢复至室温,气体体积减少了50 mL ,剩余气体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又减少了40 mL 。求气态烃的分子式

化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

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

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 磷 砷 锑 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 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 H3PO4 H3AsO4 H3SbO4 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 PH3 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

+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

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化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培养: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 、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而空气中有氧气。

请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

氧气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和动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质。

倾听

回答:人和动物呼吸,急救病人。

倾听

激发兴趣。

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

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

思考、猜想

设疑创设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的程序。

什么是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什么内容?

回答:

1 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一瓶氧气

1. 说出氧气的色态

2 .氧气有气味吗?

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4.在1升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

如果我们改变条件,氧气会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说气体时必须要注明在通常状况下。

观察、讨论,一位学生回答(别的学生补充)

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2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

3氧气比空气重

4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领悟

培养学生的面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闻气味的方法。

一、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2.比空气略重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

液态氧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__无__色_无__味的_气_体__,_不易_溶解于水,比空气_略_重__。

2.液态氧为_淡_蓝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物_理__变化。

什么是化学性质?

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看课本第14页、记录

做课堂练习

回答: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思考、猜想

加深记忆

及时反馈

复习提问,引出新知识。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 氧气与带火星的木条反应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有什么现象?

如何检验一个集气瓶中是否是氧气?

我们可以利用上述实验来检验一个集气瓶中是否是氧气

记录

观察、记录。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设疑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检验氧气的简便方法

2.氧气与硫反应

展示硫粉

1观察硫粉的色态 2 点燃硫粉后放在空气中可看到什么现象 3 把点燃的硫粉伸入纯净氧气中可看到什么现象 4 生成物有气味吗

这种气体对空气有污染吗?

这种气体叫做二氧化硫,近年业我国禁止燃放鞭炮,是因为放鞭炮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污染环境,所以我们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我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思考、猜想。

观察并记录。

硫粉是淡黄色固体,点燃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火焰为明亮的蓝紫色。生成物有刺激性气味。

讨论并回答:有

倾听

怎样写出硫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写出文字表达式、记录:

加强记忆。

3.氧气与铝箔反应

1.观察铝箔的颜色、状态

2.观察集气瓶底放的是什么?

3.将铝箔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4.观察生成物的色态。

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水或细沙

防止高温的生成物落到瓶底而炸裂集气瓶

怎样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铝 + 氧气 —— 氧化铝

倾听。

猜想。

观察、记录。

铝箔是银白色的固体,一端裹着火柴。集气瓶底部放了少量的水,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状的固体。

加强记忆。

质疑,激发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加强记忆

1.氧气能与木条、硫、铝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那么氧气是不是活泼气体?

2.物质在空气中与纯氧气中燃烧哪个剧烈?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讨论并回答:

自由回答。

回答:氧气

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化学反应

提问:什么是物理变化?

什么是化学变化?

1 什么是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变化

2什么是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区别两者:前者为过程,后者为结果。

回忆

分析、归纳并回答。

例子:天然气燃烧、铁生锈、煤燃烧等都是化学变化。

石蜡的熔化、水蒸发成水蒸气、木材变成桌子等都是物理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明确各知识点要达到的目标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在化学反应中,还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常常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课后记: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起,初中化学开始具体研究物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有何用途。而物质的性质主要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起,因此,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化学性质都包括哪些方面是要求学生熟记的。

化学教案 篇6

1、通过让学生亲自做钠及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加强对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1、通过实验巩固对钠及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初步培养其设计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试管、试管夹、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滤纸、粗玻璃管(10mm×10mm),带导管的橡皮塞、铂丝、蓝色钴玻璃、铝箔、火柴、小刀、水槽、镊子、蒸发皿、细长玻璃管、脱脂棉、气球。

钠、Na2O2、Na2CO3、NaHCO3、CuSO45H2O、KCl的固体及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

[引入]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钠及化合物性质。本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

[板书]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板书]一、钠的性质。

1、钠与水反应。

2、钠在空气中燃烧。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与水的反应。

2、Na2O2与CO2的反应。

三、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1、NaHCO3的不稳定性。

2、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

3、Na2CO3与NaHCO3的鉴别。

四、用焰色反应检验Na+、K+、Cu2+。

[提问]1、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试管中为什么不能有气体?

2、在NaHCO3加热分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烧杯,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3、做好焰色反应的关键是什么?

[注意]:

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钠。

2、实验中所取钠块不得超过黄豆粒大小。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思考]:

1、如果将钠与盐酸溶液反应,钠是置换水中的H,还是置换HCl中的H?

2、一开始我们发现Na用煤油保存,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对钠的性质的研究,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4、用盐的固体或溶液做焰色反应的实验时,何者现象更明显?

[布置作业]填写好本次的`实验报告,并能熟练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

[引入]

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

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教师引导]

+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投影]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思考]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电子式: SPACE PREFIX =O />;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

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

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

完成以上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 情况加以说明。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教师引导]

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 (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2、在汽车引擎中,N2和O2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NO(N2+O2 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4、现有M、R两种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R强的是( )。

5、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 )。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mol・L-1)( )。

(A)0.045 (B)0.036 (C)0.026 (D)0.018

7、18,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 CaO+CO2↑; CaO+3C CaC2+CO↑;CaC2+N2 CaCN2+C ; CaCN2+3H2O(g)=CaCO3+2NH3↑。

(2)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A+D E+H2O, E+O2 D,

C+D B+F, B+O2 C。

且已知其中:C为红棕色,D能使石灰水变浑浊,E常温下是固体,F是一种酸酐。

(1)写出四种气体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C+D B+F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NO、NO2、SO2。

(2)NO2+SO2=NO+SO3。

(3)SO2+Ca(OH)2=CaSO3↓+H2O。

化学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 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2、能力目标

(1)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 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 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 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多媒体教学

化学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1、地位和功能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空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有甲烷、乙烯(制品)、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深入学习的欲望。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时要求,本章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主要是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少涉及到有机物类概念和它们的性质(烯烃、芳香烃、醇类、羧酸等)。为了学习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只简单介绍了烷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没有涉及烷烃的系统命名等。

教材特别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实验开始,组织教学内容,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使 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盲目扩充代表物的性质和内容,尽量不涉及类物质的性质,注意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甲烷、乙醇、乙酸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教材增加了章图、结构模型、实验实录图、实物图片等,丰富了教材内容,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3、内容结构

本章的内容结构可以看成是基础有机化学的缩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典型物质的有关反应、结构、性质与用途等知识,教材采用了从科学探究或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结构的研究,糖和蛋白质的鉴定等,都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引入方式。同时注意动手做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不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总之要把握以下三点:

1、教材的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具体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为主。

2、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

3、尽量从实验或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或设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之中。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4、了解甲烷及其取代反应产物的主要用途。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学过程:

通过简单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式。

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甲烷分子的结构。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CH4

电子式:

结构式:

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天然气中按体积计,CH4占80%~97%)。

2:化学性质:甲烷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

(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学生实验:

①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观察实验现象:不褪色 证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

结论: 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2)取代反应

② 取代反应实验

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变红。

在室温下,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长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应。但把混合气体放在光亮的地方就会发生反应,黄绿色的氯气就会逐渐变淡,有水上升、有白雾、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有HCl气体生成,出油滴,证明有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生成。

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CH4、CH3Cl、CH2Cl2、CHCl3、CCl4均不溶于水

化学式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名称(俗名)

溶解性

常温状态

用途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比较:

取代反应

置换反应

可与化合物发生取代,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

反应物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反应能否进行受催化剂、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或非金属活动顺序。

分步取代,很多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一般单向进行

3、用途:

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可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

4.补充练习

1.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2.下列关于甲烷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烷是一种非极性分子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具有极性键

D.甲烷分子中H-C—H的键角为90℃

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氯气

B.溴水

C.氧气

D.酸性KMnO4溶液

4.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

A.CH3Cl

B.CH2Cl2

C.CCl4

D.HCl

5.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 ,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

A.H2S

B.CH4

C.H2

D.CO

6.甲烷的电子式为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1 g甲烷含_______个甲烷分子,4 g 甲烷与____________ g水分子数相等,与___________g一氧化碳原子数相等。

7.甲烷和氯气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中常用作溶剂的____________,可用作灭火剂的是_____________,氯仿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参照此类反应,试写出三溴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标准状况下,1.12 L某气态烃(密度为0.717g/L)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无水氯化钙,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经测定前者增重1.8 g,后者增重2.2 g,求该烃的分子式。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等概念

2、了解常温下常见烷烃的状态

3、通过探究了解烷烃与甲烷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烷烃:结构特点和通式:

烃的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饱和烃。由于C-C连成链状,所以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分别书写甲烷、乙烷、丙烷等烷烃的结构式。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①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

②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③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 CnH2n+1- )

二、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如正丁烷与异丁烷就是丁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两种化合物。

正丁烷 异丁烷

熔点(℃) -138.4 -159.6

沸点(℃) -0.5 -11.7

我们以戊烷(C5H12)为例,看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先写出最长的碳链:C-C-C-C-C 正戊烷 (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

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 ( )

然后再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即 )

探究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补充练习

1.下列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 )

A.CH3(CH2)2CH3

B.CH3(CH2)15CH3

C.CHCl3

D.CH3Cl

2.正己烷的碳链是 ( )

A.直线形

B.正四面体形

C.锯齿形

D.有支链的直线形

3.下列数据是有机物的式量,其中可能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 ( )

A.16、30、58、72

B.16、28、40、52

C.16、32、48、54

D.16、30、42、56

4.在同系物中所有同系物都是 ( )

A.有相同的分子量

B.有相同的通式

C.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4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其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CH4

B.C2H6

C.C3H8

D.C4H10

6.请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烷烃

C2H5

CH3

⑴ C2H5-CH-CH-(CH2)3-CH3 ⑵

CH3-CH-CH-C-H

CH3︱

C2H5︱

CH3

CH3

C2H5︱

CH2-CH2-CH3

CH2

CH3

⑶ ⑷

CH3-CH-C-CH3 CH3-C-CH2-C-CH3

7.根据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判断下列命名是否有错误,若有错误请根据所要反映的化合物的结构给予重新命名。

(1)2-乙基丙烷:

(2)2,4-二乙基戊烷

(3)3,3-二甲基-4-乙基己烷

(4)2,4-二甲基-6,8-二乙基壬烷

8.室温时20 mL某气态烃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硫酸,再恢复至室温,气体体积减少了50 mL ,剩余气体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又减少了40 mL 。求气态烃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

6.(1)4-甲基-3-乙基辛烷

(2)2,3,4-三甲基己烷

(3)3,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 2,2,4,4-四甲基己烷

7.(1)错 2-甲基丁烷

(2)错 3,5-二甲基庚烷

(3)对

(4)错 2,4,6-三甲基-6-乙基癸烷

化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掌握饮用水净化的方法

3、知道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

[教学重点]

1.饮用水的净化

2.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共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生活中的饮用水

一、生活中的饮用水

1.水的概述

[引导阅读]水的分布及水与生命的关系(P10)

[归纳小结]

根据所含盐分的差异,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水是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世界上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需要水2.5kg。水是优良的溶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送到人体的各个部分,以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人体内的一切生化过程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

[问题讨论]

地球上70%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

[例题一]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包括()

A.冰川及冰盖B.河流C.地下水D.内陆海

点击下载全部“沪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生活中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