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15篇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15篇。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15篇。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1

最早接触太极拳是我还在上初一时,因为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在父亲的提议下,我报名参加运城陈正雷太极推广中心的暑假培训班,开始学习太极拳。

刚开始我以为太极拳是非常容易学的,因为在我的眼里太极拳动作轻缓,动作又简单,没有什么挑战性。但其实并不然,我跟随老师学习之后才发现,太极拳真的大有学问,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与"阴阳"紧密相关,所谓"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和圆方"都是太极阴阳的具体表现,比如看似简单的"太极起势"就对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动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体会。

因为自己没有一点功底,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感觉比较吃力,老师每次上课都会一个动作反复演示,细细讲解每个招式的要领,我也尽可能去模仿老师的动作,但即使这样,也经常是记得这招忘了下招,不能将动作连贯。听了老师的建议后,从网上找到相关视频,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复练习,就这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的太极拳突飞猛进,当时连父亲都没想到我会短时间内有如此快的进步。以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我觉得学习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被各种琐事困扰,心态多多少少会有些浮躁,所以我认为能否将心收拢,将思绪抛开,注意呼吸和意念才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大门槛。现代人练太极拳很大原因是为了养生,调畅身心,如果不能静心,后面的所学也是徒劳的。

在刚开始学习时主要先练形,就是紧随老师的授课进度,不论是跟着老师反复模仿也好,或是在家中看视频也罢,得先让自己的动作大体上向标准靠拢,做到学一式练一式,分步记忆,切忌心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听老师的教诲,比如某个动作需要注意什么,是虚步还是实步,是扣脚还是开脚,是一上一下还是一前一后。这些要牢记在心并且不断的练习加以巩固。老师纠正你某个动作,要先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它的'什么道理吗?都要搞明白,并且之后尽快改正,如果在初学阶段没有改正错误,日后久了成了习惯,后面就很难再改过来了。总之,初学时要学与练互相结合,才能将整个套路熟悉,打下好的基础。

练好了形,就如同楼房建好了框架,接下来就要在其中添入砖瓦,这个"砖瓦"就是学习太极拳法,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也是我现在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太极拳的本质还是一种武术,它的一招一式都是具有攻防意义的,经常说太极"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就用到了太极拳的八种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些都需要自己去领会,并和老师或者同道交流才能找到规律,使自己进一步提高。

如今我学习太极拳已近八年,从初中一直练到现在大学,始终一如既往的坚持,这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太极拳的神奇。打太极拳达到了我的初衷,就是强身健体,现在的我不像小时候那样疾病缠身,反而,尤其在打完拳后整个人都精神不少,一年当中顶多有两次感冒。除了这一方面,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更能专心致志做完手头中的事,大脑的记忆力也有所提高,遇到事情能够冷静思考,不易乱发脾气,打拳也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最让我切身感受到的是太极拳对情绪和精神方面有很大的调理作用,生活中每当感到有压力,又不能缓解释放时,打一遍太极拳,之后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态变得端正。所以太极拳对我真的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说说我对太极拳的看法:

第一,现在打拳,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打拳的过程就是自身放松的过程,它可以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使得经络舒畅,体质也由此得以增强。

第二,如果喜欢太极拳,就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因为太极拳最初就是融合了中医以及易学等思想创编出的拳法,这也使得太极成为中国古代代表性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是一门造诣很深的学问,打拳人有必要去了解它、深入它。

第三,太极拳离不开年轻人,说到太极拳,大部分人脑海里都浮现的是公园里的老人缓慢的打拳形象。而太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怎能缺少年轻人去学习和继承它?在我的大学里,有很多同学对太极还不甚了解,甚至有同学将杨氏和陈氏理解为"阳式和阴式太极拳",可见太极拳知识在年轻人之间还没有得到普及,年轻人有足够多的想法和精力去发展太极拳,如果能在年轻人之间普及,我相信太极拳会发展的更好,成为真正的全民性体育运动。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2

学习太极拳之前,就对太极拳充满了好奇,因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人在打太极拳,看到那轻柔舒畅而又强劲有力地动作,我们无不为此赞叹,而我更是充满了敬佩之情。也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晨练时打上一段太极拳。

很高兴能在大学期间能有这次学习太极拳的机会。这学期我们跟随着老师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这又增添了我对太极拳的兴趣,上网下载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视频,学习之余还会看看视频,并进一步巩固体育课上学习的动作,在寝室偶尔还会和室友“切磋;切磋”。可以说学习太极拳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同时,学习太极拳又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了解,原来太极拳已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而我们所学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主要依据杨式太极拳并结合其他太极拳提炼简化重新编创而成的。特点是柔和均匀,对基本功要求不高,动作难度小,不发力,同时也适合各年龄段练习。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文化内涵等在武术中的体现。内涵十分丰富,充满着哲理,与中国传统的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练太极拳更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特别在生理和精神效益方面,太极拳起到了良好的功效。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练习太极拳还可以消除压力,练后会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工作学习效率也自然会提高。这无疑对我们学习生活紧张、精神压力较沉重的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帮助。因此,大学期间学习太极拳是十分有必要的。

初学太极拳时,虽然动作较简单,但我们有好多都没能做到位,也有很多不够标准,比如白鹤亮翅中,左手要下压,放到体侧,右脚要弯曲,左脚脚尖点地,不知道这一个动作老师强调了多少次。通过我们的反复练习和老师的耐心指点使我们都能够基本掌握,并且轻松自然地做下来。但是到后面的动作,越发变得难起来,特别是从单鞭开始的云手,看了好多遍视频,也不知道练习了有多少遍,后来发现其实练习时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心情烦躁时,再怎么练习,也不会有进步。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应该在练习中去寻找那种感觉“心境变得平和,进而走向清净平宁,怡然自乐的理想精神状态”。

在第一阶段,我们应该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把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

第二阶段,要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

第三阶段则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像那样,在掌握了各个基本动作时,我也开始力求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做到位,做的标准,每一个该注意的细节都不能马虎。当然即便是这样,和标准的动作还相去甚远。我很清楚自己的练习还是不够,还得继续练习。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加,我也开始有了一点感觉,姿势也开始变的自然起来!也渐渐地感悟到其实每一个动作和下一个动作都是连贯的,不能断开的,就好象行云流水那样!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练好拳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更不能操之过急,俗语说,欲速则不达。当然不一定要能打出一套完美的拳法,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所学到的,所领悟到的东西,特别是在修身养性方面,它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以后的生活里仍将继续坚持练习,并把太极拳当成一种兴趣爱好。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3

这一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对太极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太极拳很好的阐释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既有老庄的逍遥无为,又有孔孟的仁义思想,还有这佛家的“禅”学思维。每一次的练习,我们都是在重新温习一份古老却又青春的文化,也是走进一个经典却又新潮的世界。在太极拳里,我们崇尚柔和,遵循平缓。我们对自然充满敬畏,对人生充满愿景。太极拳不只是一份简单的拳法,它还是一份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宝典。学习太极拳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打起太极拳都是我们重新感受那份古老的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古人们留给我们的一份难以估计的宝藏。

在学习中,我们也是在学习者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事不应该事事着急,要学会放松内心,用冷静的姿态来解决任何烦恼的问题。太极拳要求人在锻炼中“心无杂念”,就是要放松内心,不去想其他琐碎的事。

静心,以修养德性;格物,以明察万籁。

太极拳是一种优雅的运动,它讲究柔和缓慢,却又是慢而不停。讲究人体的和谐,虽因人而异,但最终是殊途同归。这就如同生活,生活也有着相应的节奏,你跟随着它的节奏,就会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而当你或快或慢的时候,你就会感觉生活在处处与你为难。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但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太极拳教会我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诚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此外,太极拳也是一种适应性很广的体育运动。从我们脱离高中的题海战术进入到大学自由的学习中来,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于“遗忘”出去锻炼身体。另外,进入大学以后,生活上都是自理的,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同学经常熬夜、抽烟、喝酒,而且我们还不经常锻炼,这就导致我们的身体素质一年比一年差。我们就需要一种占用时间少,健身效果好的,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松做到的`运动。太极拳就是这样一种运动。我们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所用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而且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打打太极拳。并通过坚持打太极拳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为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4

本学期我有幸在保健班学习了四十二式太极拳,获益匪浅。太极拳本身就是一项既能强身健体,又饱含中国传统智慧的运动。通过每周的学习,我改变了自己原先对太极拳的误解,培养了心性,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身体的各个机能。

此前,我并没有过多地接触太极拳。相反对其还存有一定的偏见误会。因为总是在公园或者广场上看见老人们打太极,我就误以为太极是一项只属于老人的运动。

可是在与太极拳接触后,我就发现太极远不如我想象的那样简单省力。太极拳要求其练习者既要撑开成圆形,又要有收敛;既要放松,又要紧张。

具体来说,任何动作都不能过于僵直,而是要一直保持圆形运动,像流水一般运转。我发现这与《道德经》中“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智慧完美呼应。做人做事也如同打太极拳一般,不可走极端,而是要如同流水一般温和婉转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趋近完美境界。

这样的要求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是有很大的难度的,短时间内并不能做到。虽然我自己无法打出太极拳的形与意,但是我发现我的太极老师的动作极为优美灵动,可谓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我为此非常的羡慕,因此向老师请教过如何能像他一样打出一套完美的太极拳,老师告诉我一定要多加练习,就我个人的情况应当首先能熟练掌握各个基本动作,然后再追求更高的层次。

在倾听老师的一番教诲后我对自己也有了一定的反思。我发觉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些浮躁,只是一味地模仿了动作,却没有抓住动作的细节。

比方说,在太极动作中,上步之前讲究要将重心向后转移。我在此之前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

然而练习太极的人们都知道这个细节可谓是太极动作的核心之一。

通过老师的教诲与自身的反思,我改变了自己学习太极的浮躁心态,开始踏踏实实地练习。现在完成了一学期的太极学习后,我的太极拳水平相比之前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我在做事方面也更加懂得了“耐心踏实”。

最后,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进行较为激烈的运动时,比如跑步,我的呼吸向来不是非常平稳。在学习了太极拳后,并正确地配合了呼气与吸气后,最近我发现自己的身体机能明显有提高。在跑步时,我已经可以保持平稳的呼吸了。所以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太极对心肺系统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也得知太极是一项对全身都有益处的运动。

虽然我的太极拳学习结束了,但我不会停止对太极拳的练习。因为它既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也是一项彰显中国智慧的运动。我已然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因此我会按照老师给予我们的尽心指导,自己认真练习,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5

太极拳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为世人所喜爱。谈起太极拳,人们总把它和“四两拨千斤”的防身技击功能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养身与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为窥传几百年的优秀拳种,其内涵博大精深,实非人们想象之简单。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养身之疗效,而且兼具防身、技击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应为练拳学的起点和归宿。

初学太极拳的时候,只是凭着对武术的爱好而执着学习,随着练习的深入,以及接触了大量的太极拳书籍以后,我逐渐发现,太极拳的拳理对个人的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太极拳修炼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自我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太极拳对修炼者的言行举止,个性发展,品质修养都有很深的影响。许多社会生活中的困惑都可以从拳术的修炼中得到释然。从而涤虑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现实生活中,疾病会时不时困扰着人们,烦恼也会经常缠身,身体上的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而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压力依靠药物却难以医治,只能靠全身去调整、化解。修炼太极拳除可以清除躯体上的某些疾病外。更重要的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调节个人的心理。使人的个性得到良性发展。一个研究生曾经对我说:“想不到太极拳这么好,我患神经衰弱多年,吃药总不见好转。可是每当我来到这个草坪,练拳以后,头脑总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心情就舒畅了很多,神经衰弱的病症就有所好转,好象换了一个人似的。”这几年来,我通过练太极拳治好了我的肠胃病、腰椎劳损、轻度的神经衰弱,使我瘦弱的体质增强了许多。但更重要的是在太极拳的熏淘下,我总算从现实社会生活的困惑中解脱出来。不再片面地看问题,做事已多考虑对别人的影响。不以一己之好恶而随意伤害别人。如今的我已能保持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心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拳著云:“不矜不张,局度雍容,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太极拳既是一种武术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人类文化培育、滋润的一朵奇葩,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社会学、兵学、佛家、道家、儒家、医家、戏剧、艺术等息息相关。在太极拳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外,练拳者必须多读书,多接触有关太极拳的书籍,以求提高拳艺。拳著云:“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太极拳综合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儒家的“中庸”思想,医家的

在练拳的过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艺术的审美观等等,必然影响着人的思想发展。拳著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又云:“身必以端正为本”等等,所有这些渗透到拳论中的思想必然会在潜形默化中淘冶练拳者的性情,促进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体与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我练拳经常是在下午放学之后,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经常会头脑发胀,精神极度疲劳,

此时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去练拳,而且一练就是一二个小时。演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钟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练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时还觉得很烦闷,浑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时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绷紧的神经也就慢慢松施下来,此时气感也逐渐增强,随着身体的运动,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温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时候,周身溶溶涩涩,头脑清灵,好似与天地溶为一体,此时没有世俗的侵扰。没有烦恼,把一切不平和不满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练拳以后,不觉疲劳。反而觉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擞地啃书本。

随着太极拳修炼的深入。练拳者的气质、思想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因为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也是文化修养、思想修养的过程。长期的修练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拳著云:“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我校武协练太极拳的会员,看起来都很秀气,但又不缺英气,他们对人都很有礼貌,很少武人的霸气与骄狂。在武协,新会员经常会向老会员请教一些问题,由于太极拳比较难学,对于某些问题,老会员总会根据自己所学不厌其烦、反复多次地耐心指导,而不会藏私或者歧视别人,每当我们来到训练场的时候都会相互问好。在武协如此,在其它场合也如此。所以,大部分的会员的人际关系都比较好,与人都能和睦相处。太极拳对人心性修养的影响,使我感触最深的是陈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先生1996年途经广州稍作逗留的时候。他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在讲学的时候,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看他那英秀的样子,很多认为他是大学的教授,而很难把他同一个武术家连在一起,只有看他表演时,才能一睹武术家的真正风采。外示安逸,内在稳固,真不愧为太极拳一代大师的风范。

太极拳对修炼者品德修养的影响是必然的。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文化盈育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已深深地渗透到太极拳理论之中。陈氏先辈门规戒律中就提到许多正直做人,谦虚待人的戒律,提出端正诚信、仁德忠勇等门规。其实,这些门规戒律都是根据太极拳的内在特点提出来的,目的是让门人更好地领悟太极拳的内蕴。

尊师重道,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练拳必先学会做人。拳著云:“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柬,何能学艺。”练太极拳如不敬重老师或对太极拳抱怀疑态度,则会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无甚可取之处,对老师的心得体会不细加琢磨,以至于对太极拳的精粹之处失之交臂。“谦受益,满招损”正直、善良、谦虚、敬业、重道应为我们练拳者时时自勉之言。悉心教授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传道授业解惑,此师之责任之所在。老师是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力。总之,作为太极拳的爱好者,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必重道而为之,才有可能把太极拳事业发扬光大。

“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我在这几年的修炼中越来越觉得拳非小道。随着练拳的深入,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一个练拳者在深研太极拳健身、技击之法的同时也应重视修身方面的作用、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拳术的修炼中得其三味,妙悟人生真谛。

学习太极拳心得体会

太极,以前一听这名字就会想到是公园里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年龄相距甚远,但是在这学期选课接触太极感觉受益匪浅。

初学时感觉太极十分注重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时,我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宁老师的教导下摸索了一些学习太极的门路。下面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地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极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次我们上课宁老师总会让我们放松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每天我们都是坐在教室,总保持着一种姿势,感觉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学习太极拳以后,睡前练一下,有利促进睡眠。 其次,感觉学习太极拳后,身体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极是百年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确的,

所以练习太极有利锻炼平衡的。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专注力,学习太极,就是动作时,无暇去想其他,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这样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了解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太极拳的。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6

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感慨于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太极拳非一朝一夕就能学成,达到“巧妙绝”的境界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精准,肢体上的和谐,还需要一种能驾驭的气魄,能兼容的气度与物我两忘的精神。

“国粹”太极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中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阴阳调和,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自然又高雅,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流传千古自是必然。

在平时的练习和上课的学习中感觉24式太极拳中左蹬脚和右蹬脚两式的难度最大,这不仅在于其衔接动作记忆困难,还在与蹬脚时的站立需要长期训练方可完成。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与不厌其烦的演示下,我基本能记住动作。在粗略的记忆后,更深入的了解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细细回想与进一步学习,观看太极拳视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提高,所以这一学期的短暂学习不仅是动作的学习,也是我们今后继续学习太极拳的奠基与指引,同是激发了我对中华武术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希望今后太极拳能真正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个动作圆柔连贯,每一式都是绵绵不断,招招式式所展现的潇洒风采令人歆羡不已,步步轮转所流露的风流姿态使人无法忘怀。太极拳能让人处于一种心无杂念的状态,远离尘嚣,拥有一种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同时太极的健身效果也不容置疑,所以学习太极拳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7

小的时候,每次清晨跟奶奶去公园散步,总是会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而且也经常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太极拳的好处。从小开始,我就很希望能学一学太极拳,但由于没有老师指导,所以一直没能学会。

来到大学,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练太极的机会。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已经连续学了三个学期的太极拳了。第一次练太极拳是在年级集体组织的晨炼那会,一个师姐教我们的。当时觉得太极拳很柔,的确很适合女生练,特别是我这种没什么力气的女生。大二上学期,我很幸运地选上了太极拳课,更细致的学习了二十四势简化太极拳。老师告诉我们,“太极拳运动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打太极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能有杂念,这样运动的效果才好。”,“太极拳很讲究重心的调整,打的时候要注意把重心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太极拳虽然慢,但要求动作要连绵不断,很讲究内在的东西。太极拳虽然很柔,看起来虽然运动量不大,但认真打完一套太极拳,还是会流很多汗的。

这学期,我跟老师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还听了老师的中医养生理论课,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理解。太极,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还是一套很好的防身之术。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个人练太极的体会,如怎样运用太极拳保护自己,制服小偷。怎样用太极来调整重心,保持身体平衡等,我觉得蛮有道理的。

我觉得太极与中医养生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只有坚持练习,才会有效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无法体会到太极的精髓的。在理论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就是双手放在丹田前面,掌心相对,感觉两手之间的气场。同学都说我的气场比她们的强。而且经过体质测试,我是属于平和质,身体状况还不错。看来,练太极还是很有效果的。

下面是我将结合个人体会以及学到的知识,分太极拳运动的精华、动作要点、功效这三个部分对太极拳运动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太极拳运动的精华

太极拳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太极拳理人体为一太极,包括阴、阳两方面,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圆方都是阴阳的具体表现,太极拳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矛盾给予统一,达到阴阳相济合一,使自身成为的太极体。而所谓的借力打力,指的就是“对方之力打来,而我只是在保持自身太极体完整的前提下迎接对方,也就是意在阻止对方改变我太极体状态或对我太极体进行的企图。”这一点在武术中有很广阔的应用。

二、太极拳的动作要点

太极拳运动的关键部位在于丹田。无论是哪一个动作,都离不开丹田的运动。只有通过丹田运动才能带动全身运动,并不断调节重心的稳定。另外,在发力的时候,如果能通过腰部运动来发力,效果会更好。

太极拳里面有很多的相对运动,如果有一只手在上,必有一只手在下,而且掌心相对,比如云手等动作。这些相对运动的动作,正好体现了太极拳阴阳结合的思想。

另外,练太极拳应该配合练习一下站桩。通过站桩锻炼,首先是可以训练心境,让心态平和,还可以提高对环境的敏感性,增强抵抗力。其次是可以增强肢体特别是下肢的力量,逐渐消除浮力,使沉力重生,周身气血顺畅,内外一体。经常站桩的人会有感觉,就是越站觉得身体越轻,身体实了,感觉轻了,这是站桩的一个特点。

总体上说,太极拳动作缓慢、走圆划弧、连绵不断、而且需要保持重心在一条直线上。而太极拳运动规律只有一个:以丹田为核心,全身关节“节节贯穿”,“一气贯通”。

三、太极拳的功效

太极拳是我国目前流传最广的健身运动,它集中了古代健身运动的精华,与中医养生紧密相连,有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补益气血的作用。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

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太极拳不仅可以用于强身健体,还能用于其他很多方面。练习太极拳可以使身体比以前更灵活。碰到什么事情,反应更加灵敏。例如学会了用丹田运动来调节自己的重心,那么就不怕因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摔倒了;学会了借力打力,就能避实击虚,得机得势,从而避免受到他人的攻击

另外,坚持练习太极还能增加人体的气场,而且对练习者的脑机能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太极拳训练,可以在意识的导引下,提高外周血液微循环与气体交换机能,保证内呼吸和物质能量代谢以及神经肌肉活动时氧和营养物质供应,提高脑组织代谢能力。在意念的作用下促进血液循环。意到气到以气推力,使中枢神经器官和身体各器官系统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并及时运走其代谢产物,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大脑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调节能力,使人体能够主动地与环境保持平衡和协调,改善大脑供血能力。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保持心静,全神关注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因为只有心静下来,才能使手脚的运动协调一致,才能体会到太极的真谛。所以,在打太极拳的时候,要把所有的心事都抛开,把精神都集中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上,尽力把每个动作做好。太极拳,不仅养身而且养心。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分支,在当今社会还是很实用的。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好运动,而且还是一套可以随时派上用场的防身之术。太极拳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瑰宝,值得我们传承下去。而我,也会坚持练习太极拳,并把学到的知识教给他人,让更多人喜欢太极拳,加入到练太极的行列中来。

对该课程的建议:

总体上看,这门课还是不错的,太极拳很值得一学。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38式太极拳的教学内容有点多,一个学期要学完课时太紧,建议下学期可考虑适当删减教学内容。

2、中医养生的课时较少,可考虑适当增加理论课的节数。

3、课外可成立一个太极拳兴趣小组,让喜欢练太极拳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练太极,并交流练太极的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提高打太极的水平。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8

说起太极拳还真的和张光萍老师有缘,我是湖北宜昌的,女儿在北京成家,所以我每年来北京一次。的一天,我在红领巾公园有幸认识了张老师,说到湖北老乡张老师非常热情友好,就这样跟随张老师学习一晃三年过去了。

今年十月下旬,我来到北京就又回到了大家庭。在参加太极之春武术团队的'晨练中,使我感觉到这个团队成员之间的那种和谐向上,热情友好,认真好学,互帮互助,好似一个大家庭的温馨气氛。虽然我每天早起迎着寒冷往返一个多小时坐车到团结湖公园场地,象做功课一样,不掉课、不掉队地参加团队晨练,但我真正学到了一些太极知识,一招一式的功防含义。张老师引导的太极之春队伍,注重的是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跟着张老师、刘队长、关副队长每天练习太极步、踢腿、压腿、做各种太极基本招式的完美训练,让我受益匪浅,也深刻体会到学拳要从基本功开始,用心去体会掌握拳术要领,对做好了基本功,学到老才不会一场空的经典得以真正体会。

今年跟张老师学习了老架一路74式,武当太乙扇,使得自己又学了不少东西,加深了门路和套路的系统学习。很快春节即将来临,我也要回老家了,真的不舍得离开这个大家庭,但只要我一到京城就又回到太极之春队伍与大家一起学习太极功!

.12.28.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9

没想到一年很快过去了,我已经加入太极之春团队已两年。跟随师父学习太极拳是以基本功为主,每天练习太极步、野马分鬃、搂膝拗步、马步缠丝等等。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动作,即锻炼了身体素质和平衡性,还磨练了我的意志与耐性。更重要的是从基本功练习中体会到整劲、外三合、身形中正等基本要领。

由于太极拳已经深深扎根于我的内心,它不仅仅是我锻炼身体的形式,而是转化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太极拳对我的影响太大了,记得我以前的性格很倔强,通过练习太极拳后我学会了包容、大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太极之春团队气氛融洽,团结友爱,温暖如家。每天早上来到公园一看到大家便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我现在已有气血通畅,手心微热之感,白天工作也是精神充沛,太极拳的健身功效非常明显。

在这一年中,在师父细心教导、师兄们多次的讲解,以及其他各位老师的认真辅导下,我的进步在一天天的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在不断体验太极,体会领悟太极,从学练太极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师父常说:习武的人要以德为先。

是太极改变了我们,是师父改变了我们,太极的路还很长,无论是何事由断不可中途放弃,心定日日坚持,用心体会。祝太极之春团队永远像家一样温暖、和谐!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10

练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例文

我对太极功操重要性之认识

光阴荏苒,眨眼之间练习太极拳已经月余了,虽然练得不算太好,但也起到了我练习太极拳之本初即强体魄健身心。说起太极拳,不得不提太极功操之重要性。有些同门竟认为功操不重要,乃至在qq群中多次提议不练或减少练习太极功操的'时间,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当然了海波师兄等助教也并没有盲目的听从大家的建议。正如海波师兄及会长红艳学姐所说功操是很重要的,台湾林添进教授也曾举例说明太极功操之重要性。

例如:开合,可舒缓胸中气闷,排解人之烦心事;正如林教授所说这样做可以降低心脏病发生之几率。现在的大学生,新时代青年大都是上网沉迷网恋、猎奇网络色情、热衷网络游戏、崇拜网上黑客,强点的又如公司白领、IT精英、程序设计师,他们无不是一天到晚基本上都在电脑前度过了,而不正确的坐姿就能造成颈椎腰椎问题。而在我练拳数日来看绕脖子、摇柱、马步转腰等是有利于我们的颈椎腰椎的。

古人云:没有五音,不能成六律;没有规矩,何以有方圆。我说:没有功操,哪来的基础;没有基础焉能成为大宗师。功操就如万层大厦之地基,若地基不牢则练什么都是白给,所以即使不练太极拳,也要练好太极功操。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11

大学的体育课的学习已经悄无声息之中接近尾声了。在张立臣老师的带领下,虽然只上了短短的几节课,但是他认真地教导,绘声绘色的肢体语言让我很好的接受了太极这门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课程。大学体育与高中时候的体育相比,显然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着眼于学习方法上,它更注重对我们体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大学体育进行的是素质教育。

上到大学,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便成了我们唯一固定的运动时间,在缺乏运动学习的生活中,体育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机会,缓解了学习以及社会活动带来的压力。大学体育课给了我们多样性的选择余地。想学足球的可以选修足球课程,想去打太极的就有太极课程。所以体育课的学习变得轻松,及提升了我们的体质,发挥了我们的兴趣特长。并且体育课的学习还占了一定的学分,让我们更加重视,几乎所有的人都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学会了很多专项体育的知识,真正懂得了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

在这一学期的太极拳学习中,我系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收获颇大,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招式时不时在我脑海浮现。在我心中,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门体育课程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教育。每一次的练习,我们都是在重新温习一份古老却又青春的文化。可能对于我们这群90后,太极拳似乎还是记忆中的“少年张三丰”。在这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我们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和研究太极拳。在太极拳的学习里,我明白了为人处事,不应该事事着急,要学会放松内心,用冷静的姿态来解决任何烦恼的问题。越是面对挫折或是麻烦,紧张和惆怅又能有什么用,这时候应该做的就是放松自我,用冷静的思考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太极拳讲究调和矛盾,这能使我们养成一种生活的态度。从这一点来说,练习太极拳,也是对于我的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很庆幸,能够选上太极拳这门课,能够有这样一份机会接触到这份宝贵的财富。或许说,在以后,每当我们的学习,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难和烦心事,我们可以在“太极拳”里思考,解决这一个个难题。学习太极拳,是一份精神的蓄养和沉积,用以净化人的心灵。

“模仿、锻炼、感悟、自成一体”是一种太极拳的学习境界。每学期仅有短短的的十来节体育课,我或许只学到了太极拳的一点皮毛,也许我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但是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至少可以让我收获一种和谐的性格,收获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12

太极,以前一听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但是,这次接触下来感觉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养生的运动。它,随动由静。因而既不求速,也不可因静而一味求慢,总要绵绵不断,往来无间,神到意到,贯穿如一,乃是太极之妙也。太极拳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科学内容:精奥细致、理论深切。

这学期我学习太极拳,从而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现代生活中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病等。这是因为太极举动作连贯、弱韧、缓和、轻灵,练拳时,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松,此时,身体感到轻松、舒畅,致使大脑得到休息

太极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我在学习的时候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唐老师一次又一次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要认真复习。终于在快学期末时交上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

每个人开始学太极拳,老师一定教诲要放松,但是因自己思维方式不同,不能很好接受,甚至怀疑太极理论的真实性,往往产生不用力、劲等怎么能把人轻松的扔出去,所以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为了好看而故意摆姿势,从练拳劲路上分析产生了断劲,和外家拳没有什么两样,与健身和技击不利。

下面来谈一下学习太极后的感受:

首先,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在学了一套太极拳后,每天晚上总会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其次,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 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形,也就是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无暇想其他的;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最后,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现在瑜珈大热,其实,瑜珈和太极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二者都是调身、调心、调意、调气相结合的。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恒心和毅力,我个人觉得学习瑜珈比学习太极还要麻烦,并且不是每个场所都适合练,这方面太极就占优势了。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可以更好的利用学习时间,不在犹豫,做事有调理,不循规蹈矩,这可能就是太极拳的内在精神,更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更加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太极的学习,不会因为课程的结束而结束学习。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13

自从随张教师修习太极拳二十四式以来,对中国武术更加热爱和渴求。希望能更多吸取其中精华,以发展自我,形成完善的人格和体格的统一,在反复的修习演炼中,我虽然接触不深,但感想还是有不少。

太极自起手式,引领之法在心平、体正、沉肩附肘,以空白心意御气息,体太婉转腾挪如混元,呈球状,手臂翻转轨迹如流水潺缓呈波状,但始终是以身带臂,以臂带手,归于以本枢而剌节末之要领,因此,体态虽动而静稳不躁,而体态静稳则归于心中平而不惊,这样心事而制体静,体静而制式稳,式稳而成中正之态,这也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内心基本体会和练拳的基本心得。

另外,我认为最难达到之境就我而言是练拳时达安舒自然,随心化形的境界。本来打拳,要扎马步,成式,而且各种套路纷繁的招亦展不易,练时又不免此牙裂嘴,痛苦难当,而要安舒自得,却是另一翻天地也实属不易,安然舒适的体会至今在我的练拳经历中还没有,但我非常感兴趣的是,如何达到这一境界我相信张老师早已残此一境,希望能场教法门以及“安舒”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关于太极拳制敌方略口,我有一二孔见其一前已之重心,制人之重心、以身为四,攻其一点,通过自身的整体重量,动量,以惯性加之于人要大大优于只用支体去搏拼,同时要看清对方的重心虚实,也就是要学会唯他人破绽,再假以重手,使能起到去敌制胜的功效,其二,要平心静气,触变不惊,对敌时,要正气浩然于胸,淳然自若,沉着机警,见招不慌,能进则发招迅捷,被动则后退灵便,全身触敌而力万钧,舍敌则柔朽如无骨力,这样才能成功。

最后,谈一我的最大体会是学秦不为逞凶,斗狠,而是为了自身的修养的提高,体质的完善,人格的升华,因此是全酸展的大好递经,练拳亦为练“全”这是您经常对我们的淳淳教导,我一次课也没缺过,站修跟您认真地练,就是因为我最凉刻地理解了您这句话的深意。希望您今后能继续费心,教导我们把武术这门国粹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去发扬光大,正己正人。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14

【内容摘要】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到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体育遗产之一。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是 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康运动。同时,从会 从我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 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关键词】 健身 养性 祛病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有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得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的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拳”,但太极拳适合宇宙本院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和“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不可能出现两个一摸一样的人。这都是由于人的身体复杂和思想之复杂。所以,每个人对太极拳的理解都不相同。这样,人们亮出来的太极拳就千差万别了。

为了更深地了解太极拳,我们就只有一遍一遍的练习,一代一代地相传。虽然太极拳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派别,但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对生命仲极奥义的追求。人们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一追求。

练习太极拳要求松。松不是软,松不是僵。松就是放松,是放得开。

首先,放松有利于强身健体。放松了,才能经穴舒畅,气脉贯通。而僵硬使经穴阻塞,气脉不通。黄帝内经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有病是因为不流通,流通了就没病。要周身放松,犹如沟渠管道,有一处阻塞,就有一处难通。

第二,放松事技击的需要。松练才能由松人柔,对抗时能柔化对方。一个人能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棍子,却难以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链子。继而由柔至刚。只有松的充分,才能紧的凶猛,对抗时才能猛击对手。一味张紧之力犹如拿手的插钉,松而后紧之力犹如纶锤击钉。何为有力,不言自明。

第三,放松能休养生息。松就是休息。老虎和狗熊打仗,中间停歇时,虎好好休息,熊却继续卖力打扫战场,结果后来虎打败了熊。世间的事情都是一理,不管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不管是练拳还是打仗,常态都是放松,应态才有紧。太极拳是讲阴阳对立统一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休息战斗,战斗休息,轮回旋转。

松要放得开,放得开才使动作协调柔顺,圆转灵活,如行云流水,似布雨播风。从放得开这个意义上说,初学者不宜强调松。

送药在有力和无力之间。松由意来统帅,做到意贯全身,松而有主和松而不懈。意也要松,不可太紧,太紧易僵。意僵则呆,其更恶于形僵。这样全身内外的放松,泛泛而去,蒸蒸而上。

关于气

气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之一。人体之气,遍布全身,中已有气色好不好之说。人体之气通过呼吸和体外之空气吐纳循环,生生不於,息息不断。

太极拳也主张练气。这个练气主要指调整呼吸。要平心静气,使呼吸更自如,更深长,更流畅。具体姿势简言之就是腹式呼吸。

关于劲

太极拳讲究劲,与人交手先接劲。劲不同于力,劲就是有意向的力。无意向的力是笨拙的力,有意向的力是聪明得力。有所谓“用意不用力”,实际上是用劲不用力。用有意向的力,不用无意向的力;用聪明得力,不用笨拙的力。

既然太极拳有这么规定,那么我们要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姿势要求。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神匀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僵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同时以腰坐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刚柔相济,外柔内刚,连贯协调,虚实分明。这才是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所在。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太极拳的套路,即一招一式。太极拳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鄂,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1. 太极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

(1) 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

男女老幼皆以,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即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

国人民的欢迎。

(2) 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

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的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

(3) 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

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

2.有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3.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

4.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5.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6.畅通经络

2. 太极拳的调心和调息功能

(1) 练习太极拳,可谈“七情”

对老年人来说,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而经常练习太极拳,淡化七情,七情为:喜,怒,思,忧,悲,恐,惊这七种感情,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许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痨,精神病,神经病等等都与这”七情”有关。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够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恼,力求忍耐,尽力快活,力持镇定。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识和思想感情 。

(2) 练习太极拳,可克服“上盛下虚”

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草黄。浇水灌肥,应从根处着手,滋肝补肾,及时养身保健和秘诀。据医学界观察分析,“上盛下虚”者为数不少,“上盛下虚”为中医术语,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的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阴疾少精,胸闷腹胀,食滞便秘等症,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肝肾阴阴耗多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注意下盘训练,因只有下部沉稳,上肢才能轻灵,这样经常不懈可克服两腿发软,行动不便,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痛,浑身乏力等“上盛下虚”的症状。

在中国功夫里,太极拳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运动,太极运用里五运六气,经络论和阴阳五行的原理,打拳时要求体现动静兼修,形体动而头脑静,动中有静,是大脑皮层得到抑制性的保护。要做到以意领气,意气相随。根据十二经奇经入脉之走向,随动作的阴阳虚实,起落翻转,左右运行,上下贯通,升降开合,阴升阳降,阴收阳发,开源疏导,以以动引气,以气推动肢体,意到而气力相随之。要求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即以气支配动作,又快而慢,深,细,匀,长,逐渐使肺活量加大,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整体防病强身之实效,扶正祛邪之目的,只要长期坚持练习一定能起到强身健脑,祛病防病,修身养心的功效。

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顺序渐进,吸起呼落,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打拳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坠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虚步,虚实分明,重心稳地,气沉丹田。打太极拳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总之太极拳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我们刚学不久,只能望其项背,只有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打拳结合起来,一面琢磨,一面学习。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遗产,我们要响应政府全面健身的号召,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太极拳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普及太极拳,弘扬武术瑰宝,强身健体,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希望跟多的朋友加入到太极拳的队伍中来。

学太极拳,要学会营造一种自我的境界。也就是练习过程中锻炼身体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也许这种方法应该能更好的运用到学习中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吧。觉得自己自从学了太极之后,心胸便逐渐开阔起来,情绪也不会那么阴晴不定了。因为完全入境的同时,就学会了如何去寻找内心的平衡点,浮躁的情绪会随之烟消云散。目前觉得自己所处的水平仍然花拳绣腿的水平,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散。痛苦是暂时的,收获是丰硕的,学习太极拳将为我的校园生活曾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学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篇15

转眼间第一学年就要过去了,我们的太极学习也接近了尾声。通过这一学年对太极的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记得老师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们,学太极“意”很重要,关键是要用意念来打太极,因为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我想这也是人家为什么称太极为智慧拳的原因吧!

还有就是每次我们上课前徐老师总会让我们自己先把上次学的太极内容回忆一遍,再把上堂课所学的太极招数自己打一遍,然后再放松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位,最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

通过这一学年的学习,我发现太极是一种技击术,它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它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老师还告诉我们要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另外太极益于身体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老师在课堂上也交给了我们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首先它能使心态平和,使你能够更加宽容;此外它还是运动量小的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心呀,肺呀等);它还能够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使筋骨更加柔韧坚硬;与此同时,它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灵活,不但如此,它还能防身呢!

它还能够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其心肌纤维增粗,心室壁增厚,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的容量即每搏输出量增加。此外,还能改善动脉壁的弹性和韧性,是冠状动脉口径变粗,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持久锻炼,内气得以流通,周身放松,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物质交换,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减少乳酸的蓄积,减轻疲劳,益于身体,对慢性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太极拳呼吸要求深长匀柔,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引加大,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对诸脏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大小便失常都会起到良好的疗效。

太极拳要求动作与呼吸自然结合,因此能发展呼吸肌增加肺活量;其运动量大而不剧烈,能促进血液循环,发展心脏肌能,使心脏跳动缓和而有力,既减少淤血现象,又能减少动脉硬化之弊;同时也促进了新陈代谢,使体内废物排除通畅,改进胃肠的蠕动,提高消化机能,既增加食欲,又能免除便秘的毛病。练习太极拳还要求“心静”,精神内敛,思想集中,这对大脑就是良好的训练;并且在动作复杂又须完整一气运动中,需要大脑等部分紧张的进行工作,这又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训练作用,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机能,自然就加强了对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调节作用,使身体对外适应性加强。对寒、暖的适应及对传染疾病的抵抗力都能相应地加强。顺便提高了健康水平,增加了抵抗力,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延年益寿呢!

还有,近年来,通过许多卫生医疗部门经过研究,也同样证明了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不但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理解了老师的悉心教导!

Gz85.coM编辑推荐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练太极拳心得体会,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 篇1

自从随张教师修习太极拳二十四式以来,对中国武术更加热爱和渴求。希望能更多吸取其中精华,以发展自我,形成完善的人格和体格的统一,在反复的修习演炼中,我虽然接触不深,但感想还是有不少。

太极自起手式,引领之法在心平、体正、沉肩附肘,以空白心意御气息,体太婉转腾挪如混元,呈球状,手臂翻转轨迹如流水潺缓呈波状,但始终是以身带臂,以臂带手,归于以本枢而剌节末之要领,因此,体态虽动而静稳不躁,而体态静稳则归于心中平而不惊,这样心事而制体静,体静而制式稳,式稳而成中正之态,这也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内心基本体会和练拳的基本心得。

另外,我认为最难达到之境就我而言是练拳时达安舒自然,随心化形的境界。本来打拳,要扎马步,成式,而且各种套路纷繁的招亦展不易,练时又不免此牙裂嘴,痛苦难当,而要安舒自得,却是另一翻天地也实属不易,安然舒适的体会至今在我的练拳经历中还没有,但我非常感兴趣的是,如何达到这一境界我相信张老师早已残此一境,希望能场教法门以及“安舒”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关于太极拳制敌方略口,我有一二孔见其一前已之重心,制人之重心、以身为四,攻其一点,通过自身的整体重量,动量,以惯性加之于人要大大优于只用支体去搏拼,同时要看清对方的重心虚实,也就是要学会唯他人破绽,再假以重手,使能起到去敌制胜的功效,其二,要平心静气,触变不惊,对敌时,要正气浩然于胸,淳然自若,沉着机警,见招不慌,能进则发招迅捷,被动则后退灵便,全身触敌而力万钧,舍敌则柔朽如无骨力,这样才能成功。

最后,谈一我的最大体会是学秦不为逞凶,斗狠,而是为了自身的修养的提高,体质的完善,人格的升华,因此是全酸展的大好递经,练拳亦为练“全”这是您经常对我们的淳淳教导,我一次课也没缺过,站修跟您认真地练,就是因为我最凉刻地理解了您这句话的深意。希望您今后能继续费心,教导我们把武术这门国粹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去发扬光大,正己正人。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 篇2

学习太极拳之前,就对太极拳充满了好奇,因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人在打太极拳,看到那轻柔舒畅而又强劲有力地动作,我们无不为此赞叹,而我更是充满了敬佩之情。也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晨练时打上一段太极拳。

很高兴能在大学期间能有这次学习太极拳的机会。这学期我们跟随着老师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这又增添了我对太极拳的兴趣,上网下载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视频,学习之余还会看看视频,并进一步巩固体育课上学习的动作,在寝室偶尔还会和室友“切磋;切磋”。可以说学习太极拳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同时,学习太极拳又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了解,原来太极拳已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而我们所学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主要依据杨式太极拳并结合其他太极拳提炼简化重新编创而成的。特点是柔和均匀,对基本功要求不高,动作难度小,不发力,同时也适合各年龄段练习。

初学太极拳时,虽然动作较简单,但我们有好多都没能做到位,也有很多不够标准,比如白鹤亮翅中,左手要下压,放到体侧,右脚要弯曲,左脚脚尖点地,不知道这一个动作老师强调了多少次。通过我们的反复练习和老师的耐心指点使我们都能够基本掌握,并且轻松自然地做下来。但是到后面的动作,越发变得难起来,特别是从单鞭开始的云手,看了好多遍视频,也不知道练习了有多少遍,后来发现其实练习时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心情烦躁时,再怎么练习,也不会有进步。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应该在练习中去寻找那种感觉“心境变得平和,进而走向清净平宁,怡然自乐的理想精神状态”。在第一阶段,我们应该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把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第二阶段,要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第三阶段则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像那样,在掌握了各个基本动作时,我也开始力求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做到位,做的标准,每一个该注意的细节都不能马虎。当然即便是这样,和标准的动作还相去甚远。我很清楚自己的练习还是不够,还得继续练习。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加,我也开始有了一点感觉,姿势也开始变的自然起来!也渐渐地感悟到其实每一个动作和下一个动作都是连贯的,不能断开的,就好象行云流水那样!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练好拳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更不能操之过急,俗语说,欲速则不达。当然不一定要能打出一套完美的拳法,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所学到的,所领悟到的东西,特别是在修身养性方面,它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以后的生活里仍将继续坚持练习,并把太极拳当成一种兴趣爱好。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 篇3

最初认识太极拳,是从小时候看过的一些武侠电视剧的角色中了解到的,譬如张卫健版《少年张三丰》里的张君宝,赵文卓版《中华大丈夫》里的荣海山,都是凭借一身精湛的太极武功名扬天下。虽然从前对太极拳只是表面上一层模糊的认识,但是从这些人物的演绎过程中,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特点已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自己切身去理解,体验太极拳却是这学期的体育课上,初学太极拳,不免会因为它缓慢的动作而觉得有些枯燥与乏味。经过一两周的模仿比划,渐渐地入门了,也初步体会到了太极拳的“神”、“意”。太极拳比较强调放松,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也要做到心无旁骛,静心用意。太极的动作都有一定的曲线,不浮不僵,身体保持自然,轻柔匀缓。全身上下作为一个整体,身体每个部分都要配合做到有弧度,衔接和顺。老师给我们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仿佛我们做每个动作时都有一个球在顺着我们的动作运行,课堂上练习的时候,我经常想象着自己两手之间,两臂之间有一个随时可调整大小的球,当我们向下落手时,感觉这个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种抵抗我们手向下的阻力;弓步分手时,仿佛两手之间有一个稍小的球随着我们的动作缓缓旋转;推掌时又感觉手掌前方有一个体型很大的球,我们要贴着这个球的外弧推出去,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加上这些想象,一方面感受到太极的连绵不绝,动作不能僵硬,行云流水般的行径,另一方面觉得也很有意思。一套24式简化太极拳学完后,虽说是太极中的凤毛麟角,但它也训练了我们精神内敛,思想集中的习惯。我想其他方面的好处也不在话下。

课下一查阅有关太极拳的信息,才发现它就像一座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小小的一角。它是中国的传统精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可以作为一门体育项目,也可以算是艺术表演,一门古典哲学秘笈,更是中医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数代的流传,太极拳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杨,孙,吴,武五大派系,誉为“五式太极拳”。每式既相互传承、又有自己的特色,可谓百花齐放。从简单的角度看太极拳,它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总而言之,每掌握一门新的知识技能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也许以后我们像这个学期系统完整的学习一套太极拳的机会不多,但至少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它一无所知,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一定会受益匪浅。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 篇4

太极,以前一听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但是,这次接触下来感觉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养生的运动。它,随动由静。因而既不求速,也不可因静而一味求慢,总要绵绵不断,往来无间,神到意到,贯穿如一,乃是太极之妙也。太极拳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科学内容:精奥细致、理论深切。

这学期我学习太极拳,从而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现代生活中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病等。这是因为太极举动作连贯、弱韧、缓和、轻灵,练拳时,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松,此时,身体感到轻松、舒畅,致使大脑得到休息

太极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我在学习的时候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唐老师一次又一次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要认真复习。终于在快学期末时交上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

每个人开始学太极拳,老师一定教诲要放松,但是因自己思维方式不同,不能很好接受,甚至怀疑太极理论的真实性,往往产生不用力、劲等怎么能把人轻松的扔出去,所以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为了好看而故意摆姿势,从练拳劲路上分析产生了断劲,和外家拳没有什么两样,与健身和技击不利。

下面来谈一下学习太极后的感受:

首先,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在学了一套太极拳后,每天晚上总会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其次,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 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形,也就是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无暇想其他的;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最后,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现在瑜珈大热,其实,瑜珈和太极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二者都是调身、调心、调意、调气相结合的。最主要的就是要有恒心和毅力,我个人觉得学习瑜珈比学习太极还要麻烦,并且不是每个场所都适合练,这方面太极就占优势了。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可以更好的利用学习时间,不在犹豫,做事有调理,不循规蹈矩,这可能就是太极拳的内在精神,更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更加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太极的学习,不会因为课程的结束而结束学习。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 篇5

【内容摘要】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到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体育遗产之一。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是 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康运动。同时,从会 从我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 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关键词】 健身 养性 祛病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有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得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的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拳”,但太极拳适合宇宙本院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和“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不可能出现两个一摸一样的人。这都是由于人的身体复杂和思想之复杂。所以,每个人对太极拳的理解都不相同。这样,人们亮出来的太极拳就千差万别了。

为了更深地了解太极拳,我们就只有一遍一遍的练习,一代一代地相传。虽然太极拳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派别,但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对生命仲极奥义的追求。人们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一追求。

练习太极拳要求松。松不是软,松不是僵。松就是放松,是放得开。

首先,放松有利于强身健体。放松了,才能经穴舒畅,气脉贯通。而僵硬使经穴阻塞,气脉不通。黄帝内经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有病是因为不流通,流通了就没病。要周身放松,犹如沟渠管道,有一处阻塞,就有一处难通。

第二,放松事技击的需要。松练才能由松人柔,对抗时能柔化对方。一个人能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棍子,却难以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链子。继而由柔至刚。只有松的充分,才能紧的凶猛,对抗时才能猛击对手。一味张紧之力犹如拿手的插钉,松而后紧之力犹如纶锤击钉。何为有力,不言自明。

第三,放松能休养生息。松就是休息。老虎和狗熊打仗,中间停歇时,虎好好休息,熊却继续卖力打扫战场,结果后来虎打败了熊。世间的事情都是一理,不管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不管是练拳还是打仗,常态都是放松,应态才有紧。太极拳是讲阴阳对立统一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休息战斗,战斗休息,轮回旋转。

松要放得开,放得开才使动作协调柔顺,圆转灵活,如行云流水,似布雨播风。从放得开这个意义上说,初学者不宜强调松。

送药在有力和无力之间。松由意来统帅,做到意贯全身,松而有主和松而不懈。意也要松,不可太紧,太紧易僵。意僵则呆,其更恶于形僵。这样全身内外的放松,泛泛而去,蒸蒸而上。

关于气

气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之一。人体之气,遍布全身,中已有气色好不好之说。人体之气通过呼吸和体外之空气吐纳循环,生生不於,息息不断。

太极拳也主张练气。这个练气主要指调整呼吸。要平心静气,使呼吸更自如,更深长,更流畅。具体姿势简言之就是腹式呼吸。

关于劲

太极拳讲究劲,与人交手先接劲。劲不同于力,劲就是有意向的力。无意向的力是笨拙的力,有意向的力是聪明得力。有所谓“用意不用力”,实际上是用劲不用力。用有意向的力,不用无意向的力;用聪明得力,不用笨拙的力。

既然太极拳有这么规定,那么我们要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姿势要求。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神匀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僵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同时以腰坐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刚柔相济,外柔内刚,连贯协调,虚实分明。这才是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所在。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太极拳的套路,即一招一式。太极拳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鄂,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1. 太极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

(1) 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

男女老幼皆以,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即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

国人民的欢迎。

(2) 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

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的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

(3) 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

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

2.有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3.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

4.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5.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6.畅通经络

2. 太极拳的调心和调息功能

(1) 练习太极拳,可谈“七情”

对老年人来说,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而经常练习太极拳,淡化七情,七情为:喜,怒,思,忧,悲,恐,惊这七种感情,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许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痨,精神病,神经病等等都与这”七情”有关。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够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恼,力求忍耐,尽力快活,力持镇定。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识和思想感情 。

(2) 练习太极拳,可克服“上盛下虚”

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草黄。浇水灌肥,应从根处着手,滋肝补肾,及时养身保健和秘诀。据医学界观察分析,“上盛下虚”者为数不少,“上盛下虚”为中医术语,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的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阴疾少精,胸闷腹胀,食滞便秘等症,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肝肾阴阴耗多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注意下盘训练,因只有下部沉稳,上肢才能轻灵,这样经常不懈可克服两腿发软,行动不便,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痛,浑身乏力等“上盛下虚”的症状。

在中国功夫里,太极拳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运动,太极运用里五运六气,经络论和阴阳五行的原理,打拳时要求体现动静兼修,形体动而头脑静,动中有静,是大脑皮层得到抑制性的保护。要做到以意领气,意气相随。根据十二经奇经入脉之走向,随动作的阴阳虚实,起落翻转,左右运行,上下贯通,升降开合,阴升阳降,阴收阳发,开源疏导,以以动引气,以气推动肢体,意到而气力相随之。要求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即以气支配动作,又快而慢,深,细,匀,长,逐渐使肺活量加大,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整体防病强身之实效,扶正祛邪之目的,只要长期坚持练习一定能起到强身健脑,祛病防病,修身养心的功效。

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顺序渐进,吸起呼落,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打拳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坠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虚步,虚实分明,重心稳地,气沉丹田。打太极拳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总之太极拳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我们刚学不久,只能望其项背,只有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打拳结合起来,一面琢磨,一面学习。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遗产,我们要响应政府全面健身的号召,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太极拳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普及太极拳,弘扬武术瑰宝,强身健体,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希望跟多的朋友加入到太极拳的队伍中来。

学太极拳,要学会营造一种自我的境界。也就是练习过程中锻炼身体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也许这种方法应该能更好的运用到学习中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吧。觉得自己自从学了太极之后,心胸便逐渐开阔起来,情绪也不会那么阴晴不定了。因为完全入境的同时,就学会了如何去寻找内心的平衡点,浮躁的情绪会随之烟消云散。目前觉得自己所处的水平仍然花拳绣腿的水平,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散。痛苦是暂时的,收获是丰硕的,学习太极拳将为我的校园生活曾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12篇


有时候,只有经历过才能有所收获。当我们经历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应该整理自己的思路,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每个人对同样的经历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为了我们所谓的心得体会。那么,如何才能写出有感染力的心得体会呢?

首先,我们需要以真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经历。无论是积极的经历还是挫折的经历,都应该真实地表达出来。如果我们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读者很难从中得到共鸣。所以,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并坦诚地写下来。

其次,我们要尽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得。有时候,过于冗长的叙述会让读者失去兴趣。而简短有力的语言则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幽默的插曲等手法,使心得体会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个人的情感和感慨,让心得体会更加饱含情感。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经历,并更容易被我们的观点所触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夸张情感或夸大事实,而是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最后,我们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流畅。好的文章不仅要有有吸引力的内容,还需要用恰当的词语和流畅的句子来表达。我们可以通过反复修改和润色来不断提高文章的质量,使之更具感染力。

总之,写心得体会需要我们真实面对自己的经历,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感受,加入个人情感和感慨,同时注重语言的精炼和流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有感染力的心得体会。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1】

经过了这学期每周五4、5两节的学习,我学习了一套五步拳和24式简式太极拳。即便是男生,当初选武术仍是心有顾忌,身怕连柔韧性什么的身体会受不了。真正上了课下来,觉得老师在武术教学上总是能够考虑到我们的身体承受能力。

在上武术课的的过程中,课堂氛围很好,稍稍热身,复习以前学过的招式,最后老师再教授一些新的内容,不管是热身中的拉韧带,还是自己练习熟练以前学过的招式,都是挑战自己的过程,这里可以没有比较、没有必争上游的压力,有的只是享受练武修身养心的快乐。一开始拉韧带后,手脚肌肉连续几天都会酸痛,但坚持了几次下来,身体反应就没有这么明显了,也算是我在练武的路上走出了一小步吧,正如我之前所说,这里可以没有比较、没有必争优秀的压力,怀着探索身体的心、怀着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减速慢慢走的心态,跟着老师比划着一招一式。

这学期武术课的重点是太极拳,在学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套拳法的名字,不过得益于这次期末作业的契机,上网查了一下太极拳的资料,没想到百度一下太极拳,搜索结果铺天盖地的24式太极拳的信息,看了一段视频,才晓得了学得这套太极拳的名字,平时学习中,什么不怎么懂习惯立刻百度一下,而学拳学了这么些日子,却没有想着问一下解决一下疑问,觉得对不起老师教了这么长时间了,不过正如前面所说的,没有比较,没有压力,喜欢,就享受这样的练武过程吧。

根据网上资料,现把24式简式太极拳招式列举如下:

24、收势。

虽然只是糊里糊涂大概能够比划了,但是现在面对以上列出的招式已经不是什么都不知的小白了,一招一式基本能在脑海里想出来。看网上的教学视频,起步落脚,推掌云手,无处不显工夫,即便这套太极拳在作为健身功用时省去了不少攻防意识,这套拳万万不是比划出了大概形状就算是入门了的,老师上课时往往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分解教授,大概因为学生太多,没有整套连贯练,即便老师连贯练了,也不能让每个人都看清练拳时间的动作要点,微蹲、转身、抬腿……看着视频中那招招舒缓得云手出腿,看似缓慢,没有一个动作没有在收住本身的力量,一种力量的积蓄与控制,抬腿动作自然流畅、脚尖着地或者脚跟着地,区分清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也能够从别人的行家比划中看出一些东西的,至少懂得欣赏了动作的美感了。

经过这学期的'学习与练习,我初步学会了五步拳和太极拳简式二十四式,对武术的兴趣更加强烈了,通过这次期末作业,发现网上关于武术的东西很多,自我发现与探究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越来越能够利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拳打卧牛之地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方寸之地有大世界,接触了武术这一领域,好像心里多了片天空一样。面对最初学习的这两套拳,在不再有武术课的时候我也会常常自己一招一式得练习,在如今的学习的节奏下,打打简单的拳法实在是莫大的休闲。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2】

学习太极拳之前,就对太极拳充满了好奇,因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人在打太极拳,看到那轻柔舒畅而又强劲有力地动作,我们无不为此赞叹,而我更是充满了敬佩之情。也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晨练时打上一段太极拳。

很高兴能在大学期间能有这次学习太极拳的机会。这学期我们跟随着老师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这又增添了我对太极拳的兴趣,上网下载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视频,学习之余还会看看视频,并进一步巩固体育课上学习的动作,在寝室偶尔还会和室友“切磋;切磋”。可以说学习太极拳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

同时,学习太极拳又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了解,原来太极拳已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而我们所学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主要依据杨式太极拳并结合其他太极拳提炼简化重新编创而成的。特点是柔和均匀,对基本功要求不高,动作难度小,不发力,同时也适合各年龄段练习。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文化内涵等在武术中的体现。内涵十分丰富,充满着哲理,与中国传统的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练太极拳更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特别在生理和精神效益方面,太极拳起到了良好的功效。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练习太极拳还可以消除压力,练后会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工作学习效率也自然会提高。这无疑对我们学习生活紧张、精神压力较沉重的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帮助。因此,大学期间学习太极拳是十分有必要的。

初学太极拳时,虽然动作较简单,但我们有好多都没能做到位,也有很多不够标准,比如白鹤亮翅中,左手要下压,放到体侧,右脚要弯曲,左脚脚尖点地,不知道这一个动作老师强调了多少次。通过我们的反复练习和老师的耐心指点使我们都能够基本掌握,并且轻松自然地做下来。但是到后面的动作,越发变得难起来,特别是从单鞭开始的云手,看了好多遍视频,也不知道练习了有多少遍,后来发现其实练习时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心情烦躁时,再怎么练习,也不会有进步。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应该在练习中去寻找那种感觉“心境变得平和,进而走向清净平宁,怡然自乐的理想精神状态”。

在第一阶段,我们应该在姿势、动作上打好基础,把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

第二阶段,要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做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

第三阶段则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做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完整统一。

像那样,在掌握了各个基本动作时,我也开始力求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做到位,做的标准,每一个该注意的细节都不能马虎。当然即便是这样,和标准的动作还相去甚远。我很清楚自己的练习还是不够,还得继续练习。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加,我也开始有了一点感觉,姿势也开始变的自然起来!也渐渐地感悟到其实每一个动作和下一个动作都是连贯的,不能断开的,就好象行云流水那样!

练习太极拳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练好拳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更不能操之过急,俗语说,欲速则不达。当然不一定要能打出一套完美的拳法,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所学到的,所领悟到的东西,特别是在修身养性方面,它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以后的生活里仍将继续坚持练习,并把太极拳当成一种兴趣爱好。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3】

一、肩臂功。

1、耸肩沉肩:

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4、掤臂挤圆:

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

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

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

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

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以上4个动作反复做。⑤立正还原。

①双脚开立,双手叉腰;②以腰为轴,从左向前向右再向后或反向环绕,即做“腰部回旋”式动作。

3、扭腰:

①双手叉腰,开步站立;②向左(右)扭腰,同时重心略向左(右)移,左(右)膝略曲,另一腿稍蹬

直;③向右(左)扭腰,同时重心移回右(左)侧,右(左)膝略屈曲坐实,另一腿稍蹬直。以上动作②③反复轮换做。④还原。

①面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并步站立;②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向前平伸,用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向上跷,双手10指交组,按在膝盖上;③上身前俯下压,然后恢复上体直立,前俯下压与直体反复运动;④还原休息。双腿轮换锻炼(图3-31)。

侧压:

①侧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丁字步站立;②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伸直,将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上跷,近肋木内侧之臂垂于裆前,外侧之臂屈肘上举,手心朝上;③上体侧屈下压,用上举之手去碰或握住被压腿的脚尖,然后还原。双腿轮换练习。

压腿的要求:①双腿挺膝伸直;②挺胸、直背、塌腰、收胯,被压腿的脚尖向上跷;③压腿的高度要逐步增高。

仆步压:

①左(或右)仆步下蹲,双手按于大腿近膝端。②重心下落,平铺腿压直,然后重心略上提,再下压;如果反复数次以后,换成另一侧的仆步,同样反复做动作②③后起立。

要求:①仆步步型要正确,上体正直;②臀部不要外翻突出,上体不要前俯;③平铺腿要伸直,脚掌缘不可外翻,下蹲腿脚跟应着地站实。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4】

本学期我有幸在保健班学习了四十二式太极拳,获益匪浅。太极拳本身就是一项既能强身健体,又饱含中国传统智慧的运动。通过每周的学习,我改变了自己原先对太极拳的误解,培养了心性,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身体的各个机能。

此前,我并没有过多地接触太极拳。相反对其还存有一定的偏见误会。因为总是在公园或者广场上看见老人们打太极,我就误以为太极是一项只属于老人的运动。

可是在与太极拳接触后,我就发现太极远不如我想象的那样简单省力。太极拳要求其练习者既要撑开成圆形,又要有收敛;既要放松,又要紧张。

具体来说,任何动作都不能过于僵直,而是要一直保持圆形运动,像流水一般运转。我发现这与《道德经》中“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智慧完美呼应。做人做事也如同打太极拳一般,不可走极端,而是要如同流水一般温和婉转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趋近完美境界。

这样的要求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是有很大的难度的,短时间内并不能做到。虽然我自己无法打出太极拳的形与意,但是我发现我的太极老师的动作极为优美灵动,可谓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我为此非常的羡慕,因此向老师请教过如何能像他一样打出一套完美的太极拳,老师告诉我一定要多加练习,就我个人的情况应当首先能熟练掌握各个基本动作,然后再追求更高的层次。

在倾听老师的一番教诲后我对自己也有了一定的反思。我发觉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些浮躁,只是一味地模仿了动作,却没有抓住动作的细节。

比方说,在太极动作中,上步之前讲究要将重心向后转移。我在此之前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

然而练习太极的人们都知道这个细节可谓是太极动作的核心之一。

通过老师的教诲与自身的反思,我改变了自己学习太极的浮躁心态,开始踏踏实实地练习。现在完成了一学期的太极学习后,我的太极拳水平相比之前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我在做事方面也更加懂得了“耐心踏实”。

最后,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进行较为激烈的运动时,比如跑步,我的呼吸向来不是非常平稳。在学习了太极拳后,并正确地配合了呼气与吸气后,最近我发现自己的身体机能明显有提高。在跑步时,我已经可以保持平稳的呼吸了。所以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太极对心肺系统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也得知太极是一项对全身都有益处的运动。

虽然我的太极拳学习结束了,但我不会停止对太极拳的练习。因为它既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也是一项彰显中国智慧的运动。我已然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因此我会按照老师给予我们的尽心指导,自己认真练习,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5】

练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例文

我对太极功操重要性之认识

光阴荏苒,眨眼之间练习太极拳已经月余了,虽然练得不算太好,但也起到了我练习太极拳之本初即强体魄健身心。说起太极拳,不得不提太极功操之重要性。有些同门竟认为功操不重要,乃至在qq群中多次提议不练或减少练习太极功操的'时间,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当然了海波师兄等助教也并没有盲目的听从大家的建议。正如海波师兄及会长红艳学姐所说功操是很重要的,台湾林添进教授也曾举例说明太极功操之重要性。

例如:开合,可舒缓胸中气闷,排解人之烦心事;正如林教授所说这样做可以降低心脏病发生之几率。现在的大学生,新时代青年大都是上网沉迷网恋、猎奇网络色情、热衷网络游戏、崇拜网上黑客,强点的又如公司白领、IT精英、程序设计师,他们无不是一天到晚基本上都在电脑前度过了,而不正确的坐姿就能造成颈椎腰椎问题。而在我练拳数日来看绕脖子、摇柱、马步转腰等是有利于我们的颈椎腰椎的。

古人云:没有五音,不能成六律;没有规矩,何以有方圆。我说:没有功操,哪来的基础;没有基础焉能成为大宗师。功操就如万层大厦之地基,若地基不牢则练什么都是白给,所以即使不练太极拳,也要练好太极功操。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6】

太极,以前一听这名字就会想到是公园里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年龄相距甚远,但是在这学期选课接触太极感觉受益匪浅。

初学时感觉太极十分注重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时,我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宁老师的教导下摸索了一些学习太极的门路。下面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地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极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每次我们上课宁老师总会让我们放松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每天我们都是坐在教室,总保持着一种姿势,感觉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学习太极拳以后,睡前练一下,有利促进睡眠。

其次,感觉学习太极拳后,身体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极是百年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确的,所以练习太极有利锻炼平衡的。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专注力,学习太极,就是动作时,无暇去想其他,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这样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了解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太极拳的。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7】

我学练太极拳十四年头有余,受益匪浅。初学二十四式入门,逐渐又学了四十二式,四十八式,陈氏五十六式,陈氏老架一路,杨氏四十式,吴氏四十五式,孙氏七十三式太极拳,同时学了三十二式剑,四十二式剑,五十六式剑,武当剑,十三剑,舒怀剑及陈氏扇,杨氏扇,功夫扇,夕阳美扇等,每天将以上所学的套路最少练上一遍,夕而久之,总觉得这些套路并不是十分适合我,也不是我所真正追求的太极。终于在02年我有幸认识了杨氏传统套路八十五式太极拳,可以说一见钟情,后又参阅了许多有关〔杨八五〕太极拳的资料,也看了许多名家表演的〔杨八五〕太极拳,最终选中了杨氏第五代传人赵幼斌先生的风格〔杨八五〕太极拳,一接触〔杨八五〕,就感觉习练〔杨八五〕太极拳很过瘾,越练越有味,赵幼斌先生行〔杨八五〕太极拳舒展大方,轻灵圆活,身段干净,拳姿潇洒……。就我而言,习练〔杨八五〕太极拳,“气”的感觉容易产生并且较强,健身效果特别好。我感觉竞赛套路只适应比赛和表演,而用于健身的效果却没有传统套路效果好,竞赛套路好比一壶水,没等水烧开就收势了,水老也烧不开,即使烧开了也只是白开水而。而传统套路则似纯正的浓茶一样,越品越有味,韵味无穷,现在我每天必到公园习练至少三至四趟〔杨八五〕太极拳,由于专练〔杨八五〕,方向明确,精力充沛集中,自我感觉拳架比以前漂亮了,还有点太极的味道,练拳也流畅自如,感觉〔杨八五〕太极拳,锻炼效果特别好。运动的方式及强度也挺适合我。

曾几何时,我是遗传性高血压病患者。没学会太极拳时,整天沉醉在麻将桌上,狠不得把麻将煎水喝,回忆哪天,由于玩麻将时间太长,血压骤起,不幸中风,幸亏麻友及时把我送往医院抡救,但还是落得手脚不听使唤,走路如同踩在弹簧上,高一脚低一脚掌握不住平衡,右手也伸不直了,头也经常发昏。由于有绪多的后遗症,当时的心情非常低落,用生不如死这句词形容当时的心境也不为过,悲观极了。

由于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劝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一位医师朋友告诉我:最有效的.措施是运动锻炼,而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打太极拳。他给我看的资料中说: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运动疗法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确认为最有效的降压措施之一。

那么,我该如何制定和落实合理的锻炼计划呢?首先,我必须了解运动疗法的一些基本概念。以运动处方形式,确定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运动强度,包括心率的快慢,运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运动频率,运动形式等等,通过学习太极拳特别是与〔杨八五〕太极拳有缘,通过长时间的持之以恒的锻炼,现在的我基本上恢复到十几年前中风的那天前的我一样,身体彻底康复,血压也正常,头也不昏了,的确是太极拳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对〔杨八五〕太极拳独有情钟,我决心这辈子就重点习练〔杨八五〕太极拳,健康,快乐的享受生活……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8】

太极拳能养生,主要是由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决定的。太极拳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

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最好不要听音乐哦。

一边听音乐一边打太极拳,能够增加动作的节奏性,增加了观赏美感。但事实上,它不仅不能增强锻炼身体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让这样的锻炼方式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仅仅是作为锻炼健身,而不是表演练习太极拳的话,不配音乐、自己一个人练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太极拳作为一项具有悠久传统的拳术,它的理念与气功有共通之处,讲究的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打拳心为主”。在练习时,应当做到意识高度集中、呼吸均匀顺畅,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到心静,如此才能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真正全身心地去打太极拳,不仅对人的身体素质大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能让人心平气和,心静如水,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好处并不亚于身体健康。如果以音乐配合来打拳,人们练习时,招式动作上会不由自主地迎合音乐的韵律,心态上也不可能做到无视一切,尤其是不能做到忽视自己需要配合的音乐。这必然会造成人的心态不能全神贯注于打拳这件事上,也违背了太极拳的“以气运身”的理念,从而影响练拳效果。

接下来,再来看看太极拳的姿势要求是怎样的吧。

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冬天练习太极拳切记以上几点要求哦。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9】

这学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因为高中学过一点太极拳所以以为有基础会很好学,但是开始学的时候发现很难做到动作标准可能是因为很久没打太极的原因了吧,也可能是现在学的和原来学的不同。但是自己仍占一定的优势。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更让我体会到太极拳的好处,后来终于找到感觉,打得有点模样了。

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的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了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剑,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各种太极拳的基本风格和技术结构大同小异,运动方法上均要求心静意专,呼吸自然,中正自然,中正安静,柔和缓慢,圆活完整,协调连贯,轻灵沉着,虚实分明。太极拳除拳之外,尚有散打形式的太极推手,以及器械练习的刀、剑、等。 上第一节课时,老师当时在我们面前虽然只是比划了几个简单的动作,但当时就感觉到,原来太极拳不只是武术或者说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种美学,一种艺术,它如此自然和舒展,非常漂亮和洒脱,接下来我们投入到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学习,从起势,左右野马分鬃,一直到单鞭云手单鞭,由易到难,可渐渐的,高探马,又蹬脚,一直到最后的收势似乎没那么困难,后面的学习越顺畅。一直到最后能自己独立的打出一整套二十四式,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我在第一天练习预备式和随息放松时,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但是按照练习要求--吸保持放松态,呼放松手臂,开始时有点顾左就顾不上右,顾呼吸就顾不了站姿……我就试着按要求站好姿式,保持正常呼吸,第一次呼气时先放松左臂,左臂放松下来,再在下一次呼气时放松右臂,因为心里总要这样想着,这样练习几天后,感觉集中思想并不是那么难了。

听了老师的话后,我才渐渐的体会出其要领,慢慢的不再是死记动作,而是思考着体会着前进。在课余时间,我也曾和舍友在楼道里打太极拳,虽然当时还没学完整套动作,自己做的也不算标准,但真的好好把动作做一遍就会有一些微妙的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练完之后手心和身上会出汗,还有就是练习时心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就好像只有自己存在一样,心里觉得很安逸,再加上阳光照在身上感觉从里到外都是温暖的,很舒服,感觉疲惫感都没有了,也不会犯困,变得很有精神,浑身轻松。

所以,我们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受益很多,一方面是身体的,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身体上,它即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一方面,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另一方面,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地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

①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

②有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③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

④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⑤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⑥畅通经络。

心理上,我开始学着坦然,淡然,从容不迫,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寻找到一种博大的生命境界!要打好太极拳就是首先要清空自己的脑子,看到自己的心。减法,总是减法。我学会了换一种思维,用减法生活。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10】

首先将双脚分开要与肩同宽,将你的双膝微微弯曲,身体的重心放在两条腿上;将双手就到胸前微微弯曲手臂,手指呈自然装展开,手指指尖相对,手掌掌心向里呈现抱球状,两眼注视双手。姿势高低可根据体质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通过练习下部力量增加稳实,周身内劲饱满,丹田之气充足。

在无极桩姿势的基础上,两手臂作稍向外棚开和稍向内收合的练习。开时为吸气(小腹鼓起);合时为呼气(小腹内收)。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当练久之后,可以加大呼吸程度,扩大充气量。如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同样,呼到极点将气全部吐出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每次可练3-5分钟,日久可渐增。

预备时,身体自然正直,两脚开立,头正悬顶,下颏微收,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这时体松心静、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动作时,两手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两肘微下垂,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眼看两手方向。

这时为吸气(小腹内收,意由丹田提气上升,贴于脊背)。用意不用力,自然稳重,此为“升”式。当两手臂升至肩高时,转为下落,两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微微下塌,舒指展掌,眼看前下方。

这时为呼气(小腹鼓起),气沉丹田,此为“降”式。这样两手臂随两腿的屈伸,做前平举和下按的反复练习即为“升降”练习。姿势的高低可根据体质情况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久练后可以逐渐加大呼吸量。如两手升至肩高,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同样两手下按,呼气到极点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初练时,可做3-5次,久练后,练习的次数可逐渐增加。

首先身体立正真好,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上,并将右腿微微弯曲,左腿向前迈出半步用脚跟点地将脚尖翘起,然后将左膝微微弯曲的同时将双手举向前放,将左手上举同鼻子高度,右手放于左边肋骨的下方,双手手指微微弯曲,自然分开,掌心斜相对,指尖均朝前上方,眼看左掌方向,如同左琵琶式。

此式要求头顶端正竖直,下颏微收,沉肩垂肘,宽胸舒背,松腰敛臀,上体正直,左掌与左脚尖、鼻尖三尖相对。上肢的肩、肘、手与下肢的胯、膝、足均一一相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精神集中,思无杂虑。用意行气,气一吸贴于脊背,一呼沉于丹田,周身务求自然,不用拙力,两腋虚空,两手臂用意内合。

练习该桩步,每次练习不论时间长短,但要持之以恒,对于人体内部,意气及周身内劲及腰腿功夫的增长,都有很大促进作用。此势包含有太极拳十三势中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以及攻守等势,所以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此势还可以左右势进行交换练习,练习时间的长短及姿势的高低,因人而异。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11】

转眼间第一学年就要过去了,我们的太极学习也接近了尾声。通过这一学年对太极的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记得老师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们,学太极“意”很重要,关键是要用意念来打太极,因为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我想这也是人家为什么称太极为智慧拳的原因吧!

还有就是每次我们上课前徐老师总会让我们自己先把上次学的太极内容回忆一遍,再把上堂课所学的太极招数自己打一遍,然后再放松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位,最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

通过这一学年的学习,我发现太极是一种技击术,它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它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老师还告诉我们要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另外太极益于身体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老师在课堂上也交给了我们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首先它能使心态平和,使你能够更加宽容;此外它还是运动量小的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心呀,肺呀等);它还能够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使筋骨更加柔韧坚硬;与此同时,它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灵活,不但如此,它还能防身呢!

它还能够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其心肌纤维增粗,心室壁增厚,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的容量即每搏输出量增加。此外,还能改善动脉壁的弹性和韧性,是冠状动脉口径变粗,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持久锻炼,内气得以流通,周身放松,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物质交换,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减少乳酸的蓄积,减轻疲劳,益于身体,对慢性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太极拳呼吸要求深长匀柔,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引加大,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对诸脏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大小便失常都会起到良好的疗效。

太极拳要求动作与呼吸自然结合,因此能发展呼吸肌增加肺活量;其运动量大而不剧烈,能促进血液循环,发展心脏肌能,使心脏跳动缓和而有力,既减少淤血现象,又能减少动脉硬化之弊;同时也促进了新陈代谢,使体内废物排除通畅,改进胃肠的蠕动,提高消化机能,既增加食欲,又能免除便秘的毛病。练习太极拳还要求“心静”,精神内敛,思想集中,这对大脑就是良好的训练;并且在动作复杂又须完整一气运动中,需要大脑等部分紧张的进行工作,这又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训练作用,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机能,自然就加强了对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调节作用,使身体对外适应性加强。对寒、暖的适应及对传染疾病的抵抗力都能相应地加强。顺便提高了健康水平,增加了抵抗力,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延年益寿呢!

还有,近年来,通过许多卫生医疗部门经过研究,也同样证明了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不但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理解了老师的悉心教导!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12】

上班时,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本钱,退休后良好的身心是生活的主题。

去年,人到达了退休的年龄。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我参加了大兴老年大学开设的太极拳学习班,经过老师的精诚教授,我已初涉吴氏三十七式太极拳,感觉收获匪浅。

一、学太极拳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在临近退休的日子里,我曾为退休后可能无所事事而感到茫然。自从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太极拳班的学习后,从心里感到心灵上得到了净化。尤其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谆谆教授,使我获得了知识,并达到了解惑的目的,使我更加热爱生活,进一步认识到运动可以健身,而且可以净化心灵。

二、练太极拳可以使生活质量升华

在没有学太极拳之前,我对自己的身体似乎失去了信念。因为以往秋冬季节,我总是畏惧严寒,手脚冰凉不说,体质也很差。严重的颈椎病使我倍受煎熬,很多个夜晚折磨得我不能享受睡眠,人也总是无精打采。当我初涉太极拳殿堂,我的面前豁然开朗了,似乎又回到了年青的时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的身体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手脚冰凉的感觉消失了,久治不愈的颈椎病也离我而去,夜间也不用再把枕头拿到一边了,因为头脑发蒙、颈部不适的感觉都没有了。

现在的我身心健康,生活充实。我从心里感谢传授太极拳给我的张全亮老师,更感谢大兴老年大学为我们开设这个专业,我会继续在老年大学学习下去。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热门7篇)


我们为您准备的“练太极拳心得体会”必定会让您感到满意。当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时,我们可以利用文字记录下内心的想法与收获。心得体会常带有个人特色,值得珍藏,记住本网页的网址对您也是非常重要的。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1)

最早接触太极拳是我还在上初一时,因为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在父亲的提议下,我报名参加运城陈正雷太极推广中心的暑假培训班,开始学习太极拳。

刚开始我以为太极拳是非常容易学的,因为在我的眼里太极拳动作轻缓,动作又简单,没有什么挑战性。但其实并不然,我跟随老师学习之后才发现,太极拳真的大有学问,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与"阴阳"紧密相关,所谓"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和圆方"都是太极阴阳的具体表现,比如看似简单的"太极起势"就对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动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体会。

因为自己没有一点功底,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感觉比较吃力,老师每次上课都会一个动作反复演示,细细讲解每个招式的要领,我也尽可能去模仿老师的动作,但即使这样,也经常是记得这招忘了下招,不能将动作连贯。听了老师的建议后,从网上找到相关视频,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复练习,就这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的太极拳突飞猛进,当时连父亲都没想到我会短时间内有如此快的进步。以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我觉得学习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被各种琐事困扰,心态多多少少会有些浮躁,所以我认为能否将心收拢,将思绪抛开,注意呼吸和意念才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大门槛。现代人练太极拳很大原因是为了养生,调畅身心,如果不能静心,后面的所学也是徒劳的。

在刚开始学习时主要先练形,就是紧随老师的授课进度,不论是跟着老师反复模仿也好,或是在家中看视频也罢,得先让自己的动作大体上向标准靠拢,做到学一式练一式,分步记忆,切忌心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听老师的教诲,比如某个动作需要注意什么,是虚步还是实步,是扣脚还是开脚,是一上一下还是一前一后。这些要牢记在心并且不断的练习加以巩固。老师纠正你某个动作,要先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它的'什么道理吗?都要搞明白,并且之后尽快改正,如果在初学阶段没有改正错误,日后久了成了习惯,后面就很难再改过来了。总之,初学时要学与练互相结合,才能将整个套路熟悉,打下好的基础。

练好了形,就如同楼房建好了框架,接下来就要在其中添入砖瓦,这个"砖瓦"就是学习太极拳法,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也是我现在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太极拳的本质还是一种武术,它的一招一式都是具有攻防意义的,经常说太极"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就用到了太极拳的八种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些都需要自己去领会,并和老师或者同道交流才能找到规律,使自己进一步提高。

如今我学习太极拳已近八年,从初中一直练到现在大学,始终一如既往的坚持,这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太极拳的神奇。打太极拳达到了我的初衷,就是强身健体,现在的我不像小时候那样疾病缠身,反而,尤其在打完拳后整个人都精神不少,一年当中顶多有两次感冒。除了这一方面,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更能专心致志做完手头中的事,大脑的记忆力也有所提高,遇到事情能够冷静思考,不易乱发脾气,打拳也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最让我切身感受到的是太极拳对情绪和精神方面有很大的调理作用,生活中每当感到有压力,又不能缓解释放时,打一遍太极拳,之后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态变得端正。所以太极拳对我真的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说说我对太极拳的看法:

第一,现在打拳,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打拳的过程就是自身放松的过程,它可以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使得经络舒畅,体质也由此得以增强。

第二,如果喜欢太极拳,就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因为太极拳最初就是融合了中医以及易学等思想创编出的拳法,这也使得太极成为中国古代代表性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是一门造诣很深的学问,打拳人有必要去了解它、深入它。

第三,太极拳离不开年轻人,说到太极拳,大部分人脑海里都浮现的是公园里的老人缓慢的打拳形象。而太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怎能缺少年轻人去学习和继承它?在我的大学里,有很多同学对太极还不甚了解,甚至有同学将杨氏和陈氏理解为"阳式和阴式太极拳",可见太极拳知识在年轻人之间还没有得到普及,年轻人有足够多的想法和精力去发展太极拳,如果能在年轻人之间普及,我相信太极拳会发展的更好,成为真正的全民性体育运动。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2)

太极拳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为世人所喜爱。谈起太极拳,人们总把它和“四两拨千斤”的防身技击功能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养身与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为窥传几百年的优秀拳种,其内涵博大精深,实非人们想象之简单。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养身之疗效,而且兼具防身、技击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应为练拳学的起点和归宿。

初学太极拳的时候,只是凭着对武术的爱好而执着学习,随着练习的深入,以及接触了大量的太极拳书籍以后,我逐渐发现,太极拳的拳理对个人的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太极拳修炼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自我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太极拳对修炼者的言行举止,个性发展,品质修养都有很深的影响。许多社会生活中的困惑都可以从拳术的修炼中得到释然。从而涤虑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现实生活中,疾病会时不时困扰着人们,烦恼也会经常缠身,身体上的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而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压力依靠药物却难以医治,只能靠全身去调整、化解。修炼太极拳除可以清除躯体上的某些疾病外。更重要的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调节个人的心理。使人的个性得到良性发展。一个研究生曾经对我说:“想不到太极拳这么好,我患神经衰弱多年,吃药总不见好转。可是每当我来到这个草坪,练拳以后,头脑总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心情就舒畅了很多,神经衰弱的病症就有所好转,好象换了一个人似的。”这几年来,我通过练太极拳治好了我的肠胃病、腰椎劳损、轻度的神经衰弱,使我瘦弱的体质增强了许多。但更重要的是在太极拳的熏淘下,我总算从现实社会生活的困惑中解脱出来。不再片面地看问题,做事已多考虑对别人的影响。不以一己之好恶而随意伤害别人。如今的我已能保持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心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拳著云:“不矜不张,局度雍容,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太极拳既是一种武术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人类文化培育、滋润的一朵奇葩,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社会学、兵学、佛家、道家、儒家、医家、戏剧、艺术等息息相关。在太极拳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外,练拳者必须多读书,多接触有关太极拳的书籍,以求提高拳艺。拳著云:“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太极拳综合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儒家的“中庸”思想,医家的

在练拳的过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艺术的审美观等等,必然影响着人的思想发展。拳著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又云:“身必以端正为本”等等,所有这些渗透到拳论中的思想必然会在潜形默化中淘冶练拳者的性情,促进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体与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我练拳经常是在下午放学之后,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经常会头脑发胀,精神极度疲劳,

此时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去练拳,而且一练就是一二个小时。演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钟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练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时还觉得很烦闷,浑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时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绷紧的神经也就慢慢松施下来,此时气感也逐渐增强,随着身体的运动,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温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时候,周身溶溶涩涩,头脑清灵,好似与天地溶为一体,此时没有世俗的侵扰。没有烦恼,把一切不平和不满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练拳以后,不觉疲劳。反而觉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擞地啃书本。

随着太极拳修炼的深入。练拳者的气质、思想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因为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也是文化修养、思想修养的过程。长期的修练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拳著云:“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我校武协练太极拳的会员,看起来都很秀气,但又不缺英气,他们对人都很有礼貌,很少武人的霸气与骄狂。在武协,新会员经常会向老会员请教一些问题,由于太极拳比较难学,对于某些问题,老会员总会根据自己所学不厌其烦、反复多次地耐心指导,而不会藏私或者歧视别人,每当我们来到训练场的时候都会相互问好。在武协如此,在其它场合也如此。所以,大部分的会员的人际关系都比较好,与人都能和睦相处。太极拳对人心性修养的影响,使我感触最深的是陈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先生1996年途经广州稍作逗留的时候。他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在讲学的时候,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看他那英秀的样子,很多认为他是大学的教授,而很难把他同一个武术家连在一起,只有看他表演时,才能一睹武术家的真正风采。外示安逸,内在稳固,真不愧为太极拳一代大师的风范。

太极拳对修炼者品德修养的影响是必然的。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文化盈育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已深深地渗透到太极拳理论之中。陈氏先辈门规戒律中就提到许多正直做人,谦虚待人的戒律,提出端正诚信、仁德忠勇等门规。其实,这些门规戒律都是根据太极拳的内在特点提出来的,目的是让门人更好地领悟太极拳的内蕴。

尊师重道,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练拳必先学会做人。拳著云:“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柬,何能学艺。”练太极拳如不敬重老师或对太极拳抱怀疑态度,则会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无甚可取之处,对老师的心得体会不细加琢磨,以至于对太极拳的精粹之处失之交臂。“谦受益,满招损”正直、善良、谦虚、敬业、重道应为我们练拳者时时自勉之言。悉心教授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传道授业解惑,此师之责任之所在。老师是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力。总之,作为太极拳的爱好者,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必重道而为之,才有可能把太极拳事业发扬光大。

“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我在这几年的修炼中越来越觉得拳非小道。随着练拳的深入,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一个练拳者在深研太极拳健身、技击之法的同时也应重视修身方面的作用、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拳术的修炼中得其三味,妙悟人生真谛。

学习太极拳心得体会

太极,以前一听这名字就会想到是公园里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年龄相距甚远,但是在这学期选课接触太极感觉受益匪浅。

初学时感觉太极十分注重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时,我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宁老师的教导下摸索了一些学习太极的门路。下面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地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极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次我们上课宁老师总会让我们放松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每天我们都是坐在教室,总保持着一种姿势,感觉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学习太极拳以后,睡前练一下,有利促进睡眠。 其次,感觉学习太极拳后,身体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极是百年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确的,

所以练习太极有利锻炼平衡的。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专注力,学习太极,就是动作时,无暇去想其他,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这样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了解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太极拳的。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3)

转眼间第一学年就要过去了,我们的太极学习也接近了尾声。通过这一学年对太极的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记得老师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们,学太极“意”很重要,关键是要用意念来打太极,因为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我想这也是人家为什么称太极为智慧拳的原因吧!

还有就是每次我们上课前徐老师总会让我们自己先把上次学的太极内容回忆一遍,再把上堂课所学的太极招数自己打一遍,然后再放松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位,最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

通过这一学年的学习,我发现太极是一种技击术,它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它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老师还告诉我们要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另外太极益于身体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老师在课堂上也交给了我们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首先它能使心态平和,使你能够更加宽容;此外它还是运动量小的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心呀,肺呀等);它还能够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使筋骨更加柔韧坚硬;与此同时,它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灵活,不但如此,它还能防身呢!

它还能够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其心肌纤维增粗,心室壁增厚,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的容量即每搏输出量增加。此外,还能改善动脉壁的弹性和韧性,是冠状动脉口径变粗,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持久锻炼,内气得以流通,周身放松,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物质交换,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减少乳酸的蓄积,减轻疲劳,益于身体,对慢性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太极拳呼吸要求深长匀柔,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引加大,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对诸脏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大小便失常都会起到良好的疗效。

太极拳要求动作与呼吸自然结合,因此能发展呼吸肌增加肺活量;其运动量大而不剧烈,能促进血液循环,发展心脏肌能,使心脏跳动缓和而有力,既减少淤血现象,又能减少动脉硬化之弊;同时也促进了新陈代谢,使体内废物排除通畅,改进胃肠的蠕动,提高消化机能,既增加食欲,又能免除便秘的毛病。练习太极拳还要求“心静”,精神内敛,思想集中,这对大脑就是良好的训练;并且在动作复杂又须完整一气运动中,需要大脑等部分紧张的进行工作,这又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训练作用,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机能,自然就加强了对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调节作用,使身体对外适应性加强。对寒、暖的适应及对传染疾病的抵抗力都能相应地加强。顺便提高了健康水平,增加了抵抗力,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延年益寿呢!

还有,近年来,通过许多卫生医疗部门经过研究,也同样证明了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不但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理解了老师的悉心教导!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4)

上班时,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本钱,退休后良好的身心是生活的主题。

去年,人到达了退休的年龄。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我参加了大兴老年大学开设的太极拳学习班,经过老师的精诚教授,我已初涉吴氏三十七式太极拳,感觉收获匪浅。

一、学太极拳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在临近退休的日子里,我曾为退休后可能无所事事而感到茫然。自从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太极拳班的学习后,从心里感到心灵上得到了净化。尤其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谆谆教授,使我获得了知识,并达到了解惑的目的,使我更加热爱生活,进一步认识到运动可以健身,而且可以净化心灵。

二、练太极拳可以使生活质量升华

在没有学太极拳之前,我对自己的身体似乎失去了信念。因为以往秋冬季节,我总是畏惧严寒,手脚冰凉不说,体质也很差。严重的颈椎病使我倍受煎熬,很多个夜晚折磨得我不能享受睡眠,人也总是无精打采。当我初涉太极拳殿堂,我的面前豁然开朗了,似乎又回到了年青的时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的身体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手脚冰凉的感觉消失了,久治不愈的颈椎病也离我而去,夜间也不用再把枕头拿到一边了,因为头脑发蒙、颈部不适的感觉都没有了。

现在的我身心健康,生活充实。我从心里感谢传授太极拳给我的张全亮老师,更感谢大兴老年大学为我们开设这个专业,我会继续在老年大学学习下去。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5)

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大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很多地方,一提起中国,很多人便首先想到中国功夫,尤其是太极拳。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武术项目,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柔连贯,每一招式都是绵绵不断,犹如太极图的拳术。

出于对太极拳的好奇,这学期的体育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习太极拳。我觉得太极拳是一种即神秘又普通的功夫。它的神秘在于不同的人去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打出来的感觉、效果也会不一样。太极拳重在形和意的结合,人们对太极拳的不同看法,以及打太极拳时的不同心境,就会使打出来的太极拳有不一样的感觉。而说它普通则是因为如果想要学每个人都能学会,虽说基本只能学个皮毛,但差不多都能打上一套拳,用来平时健身静心。而真正能够体会其中深意的,精通太极拳的人却屈指可数。

起初,看老师打完整的太极拳动作时,一招一式都是那么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打完之后整个人顿时感觉神清气爽,飘飘欲仙。那种感觉与天地同在,与万物为一的境界也只有在打太极拳是才能体会得到。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让我们打拳的时候董教授一直强调不要着急,要把每个动作做到位,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同学在打拳的时候普遍过于着急,想赶快把动作打完,而结果往往是“有其形而无其意”。而老师打拳的时候则是一步步的把动作做到位。我想这也是由于我们学生普遍焦虑浮躁,静不下心来好好做一件事,总是急于求成。学习了太极拳,能逐渐让我学会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事,而不是急于求成,事倍功半。同样,学习太极拳,只也有静下心来,慢慢地认真地去完成每个动作,才能做到打拳时“形神兼备”。

虽然只有短短一学期的时间来学习太极拳,我既没有深入地了解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也无法仔细去研究每一个招式的意图。但我至少学会了一套拳,既有益于我强身健体,也让我对太极拳以及中华武术有了更大的兴趣与热爱。

这学期的太极拳课程已经结束了,我觉得学习了一套太极拳的打法只是其次,而从中学习到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以后做事的启示才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也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更多地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太极拳每一招式的实际用途和功效,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太极拳每个招式的要领,而且能加深对其深刻内涵的理解,而不只是仅仅停留在动作模仿这一简单层面上。从而,使学生打出的太极拳形神兼备,以形达意。

最后,感谢董老师这一学期以来一丝不苟的辛勤教授。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6)

【内容摘要】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到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体育遗产之一。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是 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康运动。同时,从会 从我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 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关键词】 健身 养性 祛病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有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得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的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拳”,但太极拳适合宇宙本院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和“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不可能出现两个一摸一样的人。这都是由于人的身体复杂和思想之复杂。所以,每个人对太极拳的理解都不相同。这样,人们亮出来的太极拳就千差万别了。

为了更深地了解太极拳,我们就只有一遍一遍的练习,一代一代地相传。虽然太极拳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派别,但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对生命仲极奥义的追求。人们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一追求。

练习太极拳要求松。松不是软,松不是僵。松就是放松,是放得开。

首先,放松有利于强身健体。放松了,才能经穴舒畅,气脉贯通。而僵硬使经穴阻塞,气脉不通。黄帝内经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有病是因为不流通,流通了就没病。要周身放松,犹如沟渠管道,有一处阻塞,就有一处难通。

第二,放松事技击的需要。松练才能由松人柔,对抗时能柔化对方。一个人能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棍子,却难以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链子。继而由柔至刚。只有松的充分,才能紧的凶猛,对抗时才能猛击对手。一味张紧之力犹如拿手的插钉,松而后紧之力犹如纶锤击钉。何为有力,不言自明。

第三,放松能休养生息。松就是休息。老虎和狗熊打仗,中间停歇时,虎好好休息,熊却继续卖力打扫战场,结果后来虎打败了熊。世间的事情都是一理,不管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不管是练拳还是打仗,常态都是放松,应态才有紧。太极拳是讲阴阳对立统一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休息战斗,战斗休息,轮回旋转。

松要放得开,放得开才使动作协调柔顺,圆转灵活,如行云流水,似布雨播风。从放得开这个意义上说,初学者不宜强调松。

送药在有力和无力之间。松由意来统帅,做到意贯全身,松而有主和松而不懈。意也要松,不可太紧,太紧易僵。意僵则呆,其更恶于形僵。这样全身内外的放松,泛泛而去,蒸蒸而上。

关于气

气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之一。人体之气,遍布全身,中已有气色好不好之说。人体之气通过呼吸和体外之空气吐纳循环,生生不於,息息不断。

太极拳也主张练气。这个练气主要指调整呼吸。要平心静气,使呼吸更自如,更深长,更流畅。具体姿势简言之就是腹式呼吸。

关于劲

太极拳讲究劲,与人交手先接劲。劲不同于力,劲就是有意向的力。无意向的力是笨拙的力,有意向的力是聪明得力。有所谓“用意不用力”,实际上是用劲不用力。用有意向的力,不用无意向的力;用聪明得力,不用笨拙的力。

既然太极拳有这么规定,那么我们要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姿势要求。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神匀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僵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同时以腰坐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刚柔相济,外柔内刚,连贯协调,虚实分明。这才是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所在。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太极拳的套路,即一招一式。太极拳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鄂,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1. 太极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

(1) 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

男女老幼皆以,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即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

国人民的欢迎。

(2) 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

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的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

(3) 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

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

2.有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3.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

4.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5.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6.畅通经络

2. 太极拳的调心和调息功能

(1) 练习太极拳,可谈“七情”

对老年人来说,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而经常练习太极拳,淡化七情,七情为:喜,怒,思,忧,悲,恐,惊这七种感情,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许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痨,精神病,神经病等等都与这”七情”有关。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够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恼,力求忍耐,尽力快活,力持镇定。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识和思想感情 。

(2) 练习太极拳,可克服“上盛下虚”

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草黄。浇水灌肥,应从根处着手,滋肝补肾,及时养身保健和秘诀。据医学界观察分析,“上盛下虚”者为数不少,“上盛下虚”为中医术语,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的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阴疾少精,胸闷腹胀,食滞便秘等症,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肝肾阴阴耗多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注意下盘训练,因只有下部沉稳,上肢才能轻灵,这样经常不懈可克服两腿发软,行动不便,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痛,浑身乏力等“上盛下虚”的症状。

在中国功夫里,太极拳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运动,太极运用里五运六气,经络论和阴阳五行的原理,打拳时要求体现动静兼修,形体动而头脑静,动中有静,是大脑皮层得到抑制性的保护。要做到以意领气,意气相随。根据十二经奇经入脉之走向,随动作的阴阳虚实,起落翻转,左右运行,上下贯通,升降开合,阴升阳降,阴收阳发,开源疏导,以以动引气,以气推动肢体,意到而气力相随之。要求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即以气支配动作,又快而慢,深,细,匀,长,逐渐使肺活量加大,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整体防病强身之实效,扶正祛邪之目的,只要长期坚持练习一定能起到强身健脑,祛病防病,修身养心的功效。

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顺序渐进,吸起呼落,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打拳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坠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虚步,虚实分明,重心稳地,气沉丹田。打太极拳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总之太极拳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我们刚学不久,只能望其项背,只有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打拳结合起来,一面琢磨,一面学习。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遗产,我们要响应政府全面健身的号召,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太极拳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普及太极拳,弘扬武术瑰宝,强身健体,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希望跟多的朋友加入到太极拳的队伍中来。

学太极拳,要学会营造一种自我的境界。也就是练习过程中锻炼身体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也许这种方法应该能更好的运用到学习中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吧。觉得自己自从学了太极之后,心胸便逐渐开阔起来,情绪也不会那么阴晴不定了。因为完全入境的同时,就学会了如何去寻找内心的平衡点,浮躁的情绪会随之烟消云散。目前觉得自己所处的水平仍然花拳绣腿的水平,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散。痛苦是暂时的,收获是丰硕的,学习太极拳将为我的校园生活曾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练太极拳心得体会(篇7)

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感慨于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太极拳非一朝一夕就能学成,达到“巧妙绝”的境界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精准,肢体上的和谐,还需要一种能驾驭的气魄,能兼容的气度与物我两忘的精神。

“国粹”太极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中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阴阳调和,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自然又高雅,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流传千古自是必然。

在平时的练习和上课的学习中感觉24式太极拳中左蹬脚和右蹬脚两式的难度最大,这不仅在于其衔接动作记忆困难,还在与蹬脚时的站立需要长期训练方可完成。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与不厌其烦的演示下,我基本能记住动作。在粗略的记忆后,更深入的了解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细细回想与进一步学习,观看太极拳视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提高,所以这一学期的短暂学习不仅是动作的学习,也是我们今后继续学习太极拳的奠基与指引,同是激发了我对中华武术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希望今后太极拳能真正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个动作圆柔连贯,每一式都是绵绵不断,招招式式所展现的潇洒风采令人歆羡不已,步步轮转所流露的风流姿态使人无法忘怀。太极拳能让人处于一种心无杂念的状态,远离尘嚣,拥有一种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同时太极的健身效果也不容置疑,所以学习太极拳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太极心得体会(分享7篇)


感悟和领悟是对个人经历事件后的深思熟虑,心得体会所涵盖的要点是什么呢?这篇文章的核心主题与“太极心得体会”密切相关,请务必保存本文!

太极心得体会【篇1】

说到剑,常常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外国电影《三剑客》,虽然时过境迁,影片的故事情节记不清了,可剑客们用剑来搏杀的场景还时时浮现在脑际。京剧传统戏《霸王别姬》中,面对四面楚歌的楚霸王,霸王的妃子虞姬舞双剑来为他消愁解闷。剑,不仅仅是兵器,还可用来抒情。

我对剑产生兴趣,还是这次学习杨氏42式太极剑。长长的剑身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刻有虎头的元宝形的护手给人一种震慑力,那红红的剑穗显得红火喜庆。

42式太极剑共42个动作,22种剑法,3种腿法,3种发力动作。其特点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虚实分明,轻灵沉稳,在技击上讲究以柔克刚,以迂为直,舍己从人,后发先至。太极剑的动作很美,比如:提腿劈剑、提膝提剑的动作有一种雕塑美;弓步崩剑、弓步下刺、马步推剑的动作则显示了勇猛的气概;分脚后移剑、蹬脚架剑的动作舒展大气。如真正做到以身运剑,剑神合一,则非一日之寒。

课堂上,四十几名同学在刘常娥老师的教授下,进行演练,只见剑身舞动,剑穗飞扬,场面十分壮观。

刘老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示范,手把手的教学,并不时的给以鼓励,一声很好!不错!给予同学们鼓励和自信。在劈、点、挑、刺的动作上,让人感到了一种气势,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愈加浓厚了。不少同学学习刻苦认真,大家都休息了,还在一遍一遍的练习揣摩;还有年过古稀的大姐,不顾年迈,坚持学剑。有位大姐对我说:到这里来学剑,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太极剑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好方式。

我没学过初级剑,一学就报名学42式太极剑,难度不小,心中忐忑,跟的上吗?我握剑的方式不对,不是握上了就是握下了,老师耐心的讲解,握下了没有力量,握上了剑刃会伤到自己的手,并指出:握剑即要牢固,又要灵活。于是握着我的手教我如何握剑。按着老师的讲解,学起剑来顺手多了。为了能跟上进度,上课时我全神贯注,认真的学习;下课后,在网络上搜索到42式太极剑的视频仔细的观看、模仿。从开学到现在没拉过一堂课,那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也没能阻挡我上课学剑的脚步。

还有一节课42式太极剑就都学完了,接下来老师要从头到尾的对每个动作细抠,尽力让同学们学会并做到动作规范。感谢老师的循循善诱的教学,这学期学的很有收获,很愉快。

太极心得体会【篇2】

这学期选了沈老师的太极剑课程,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太极剑的知识,还收获了许多感想。

我认识太极剑可以追溯到小学时代,但是真正的开始拿起剑来练却是到了大学的时候了。所以我的太极剑基础不是太好,想凭这一个学期太极剑课上来个大的飞跃的话也不太可能。刚进入课程的时候,看到班里有好几个同学都很有基础,练的很好,我就有一点自卑,觉得害怕自己学不会。但是在老师耐心的讲解下,我发现太极剑和任何其它的运动一样,都有自己的基本功和技法。只要按照老师说的去练习,我就能够逐渐进步。在开始的几次我都练不好,老师告诉我不要急,只要把动作尽量做好,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打好。事实验证了他的话。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地练习。正如老师所讲,太极剑课是汗水与成就感的交融。只在上课时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还不够,还须有亲自的感受与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做模仿动作,一次又一次的细心体验,一次又一次地纠错。不停地挥剑,不停地移动步伐。可挥洒汗水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谈谈这一学期的收获。我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将太极剑的基本动作都已基本掌握。我们从握剑学起,接着学了点剑,这些基本动作对我这个太极剑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接着就学习了很多基本姿势。老师将每一步都分解成几个动作耐心讲解,让我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说来也惭愧,我现在都还没怎么过关,不过我会努力的。

真的很感谢老师的帮助,她使我更快的改正自己的错误,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让我更快的掌握了太极剑的基本知识,这对以后学习太极剑实战技术无疑有很大帮助。但是遗憾的是平时练习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学习进步自然就较慢,所以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多练习,熟悉各个动作要领,熟练掌握各技术,好好的学好太极剑。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练习,按照老师要求去做一定能够把太极剑学好!

最后感谢老师一个学期的对我们的教导,,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及耐心指导,我们也不会从中收获这么多!

太极心得体会【篇3】

这一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对太极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太极拳很好的阐释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既有老庄的逍遥无为,又有孔孟的仁义思想,还有这佛家的“禅”学思维。每一次的练习,我们都是在重新温习一份古老却又青春的文化,也是走进一个经典却又新潮的世界。在太极拳里,我们崇尚柔和,遵循平缓。我们对自然充满敬畏,对人生充满愿景。太极拳不只是一份简单的拳法,它还是一份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宝典。学习太极拳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打起太极拳都是我们重新感受那份古老的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古人们留给我们的一份难以估计的宝藏。

在学习中,我们也是在学习者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事不应该事事着急,要学会放松内心,用冷静的姿态来解决任何烦恼的问题。太极拳要求人在锻炼中“心无杂念”,就是要放松内心,不去想其他琐碎的事。

静心,以修养德性;格物,以明察万籁。

太极拳是一种优雅的运动,它讲究柔和缓慢,却又是慢而不停。讲究人体的和谐,虽因人而异,但最终是殊途同归。这就如同生活,生活也有着相应的节奏,你跟随着它的节奏,就会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而当你或快或慢的时候,你就会感觉生活在处处与你为难。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但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太极拳教会我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诚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此外,太极拳也是一种适应性很广的体育运动。从我们脱离高中的题海战术进入到大学自由的学习中来,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于“遗忘”出去锻炼身体。另外,进入大学以后,生活上都是自理的,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同学经常熬夜、抽烟、喝酒,而且我们还不经常锻炼,这就导致我们的身体素质一年比一年差。我们就需要一种占用时间少,健身效果好的,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松做到的`运动。太极拳就是这样一种运动。我们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所用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而且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打打太极拳。并通过坚持打太极拳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为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

太极心得体会【篇4】

太极拳为修气,它比印度的愈加要优胜很多,我不是偏袒中国文化,太极拳多为顺,而愈加为逆,太极拳为从,而愈加为迫,在练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发现,太极拳的肢势简单而且流畅,愈加则苦折身体,有很多动作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完成的。

我练太极拳已经三年了,每天早晨我都会锻炼1个小时,虽然很累,但是每天很快乐。

学太极拳不要苛求自己,因为太极拳不是逆拳,如果强迫自己难免会气血攻心导致副效果,更不要有显摆的心态,为什么有些人把太极拳练的有模有样却身体不得益处,原因就是他们杂念太多,多是为了显摆,太极拳游动肢势也和前人大相径庭没有什么变化,为了苛求肢势的相同多为在强迫自己修炼,那是不可取的。

怎么练太极拳,这是最重要的,我练太极拳第一步是找资料,去买一本练太极拳的书或者光盘,光盘为最好,因为视频的比较直接,容易学习,如果想省钱省力就到网上找,网上什么都有。等资料找好后,就开始学吧,不要在乎那门那派的,只要是太极拳就可以学,因为不管是那门那派都是已柔为主,多为慢功,太极就是这样,讲神不讲力。

练太极拳不要被影视里的武打动作迷惑,那不是太极拳的真谛,老祖宗在古代没那么厉害,太极拳本身就是修身养性的,不可用于武力,太极拳多为修气,在练习中把你学到的慢慢做,不要计较动作的好坏,不要计较动作的顺序,当你看完一套太极拳套路后,在清晨或者闲暇时间可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修炼,家里也可以,主要是无人打扰,这是太极拳修身的最好方式和环境。

在修炼时,不要刻意让自己模仿学到的动作和顺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走动,太极拳分八门其实无门,八门皆在心里,修炼中,身体肢势随心所动,且勿迫心而动,那样会适得其反,太极拳游动中上身有十指颤动劲脉,下身有双腿颤动劲脉,游动中,十指张合与臂膀摆动为太极拳主要修真,随着双臂的摆动,你会感觉到十指劲脉颤动,十指连心,日长后,你会发现体内器官明显舒畅,而且免疫力提升。练太极拳可以驱除杂念,其他体育运动包括愈加在内都是让人奋进,尤其是愈加,多为向自然祈祷,虽然可吸收日月精华,但心不静,愈加者说自己很心静,其实不静。太极拳就不同了,在修炼中只要不逆心而练,有杂念浮出便会被松弛的神经消退,所以太极者无心是有根据的。

练太极拳可治失眠,当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醒来又心烦,看什么都不舒服,这时候不要慌张,到一块清净的地方慢慢摆动你心中的太极,不要苛求肢势的完美,你可以随心索欲,不要强迫自己用多大的力气,你可以适可而止。其实夜晚和清晨是练太极的最佳时刻,多的我就不说了,在修炼中那种体会等你们真正练过后才会明白,太极拳早练早得益,不要说你没有时间,那是借口。

太极拳为独拳,是一种象灵芝人参一样的灵性拳,它不可物扰,不可与俗燥之气接触,凡违背者皆不得真修,这是什么意思?这些是说练太极拳最好的环境就是一个人,四周没有任何东西打扰,没有其他人,再好一些就是连声音都没有,那是修炼太极拳的最好环境,当然青山绿水除外,因为在大自然中,自然的声音是和谐的,是可以被太极吸拿的。

太极分二十劲脉,分别布置在双手和双脚上,二十劲脉在太极拳修炼中要全动,全动则可修身,但是也不要强迫自己,强迫自己是太极拳中的大忌,如果不能全动就单动,总之在修炼中自己掌握,怎么觉得舒服就怎么练。不要计较自己练的乱,太极本无极,所以也没什么路数,那些所谓的名门套路不过也是胡乱比画罢了,值得遵从的是那些人把太极拳规范流传下来。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太极拳中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坚持锻炼!只要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年轻!

太极心得体会【篇5】

还没上太极拳课之前,我对于太极拳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我只听说过太极,而一听到太极我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我觉得太极拳应该也是太极的同类,也是差不多,都是很慢的,柔柔的。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才知道,它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太极拳,它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一般都很难掌握它的力度。所以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而我,当然也是学的很起劲。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会认真地复习。希望可以学会每个动作,不负老师所望,以后可以每天耍太极拳,强身健体。

第一节课开始学习太极拳,老师首先让我们学会怎么样放松,但是由于因自己对太极拳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接受,不懂为什么老师跟师兄师姐能够看起来不用力、劲等却能把动作做得很带劲,而我却不行,怎么做都不对。所以我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看起来像故意摆姿势。

接下来,我说说自己这个学期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耍太极拳让我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不是寝室里对着电脑看书,写论文,就是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自从我开始学习太极拳之后,我隔天就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

练习太极更是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太极拳柔中带刚,借力打力,感觉既有体现武打的技击性,又体现了其本身的艺术性。老师说,对于太极拳,我们要每天练习才能够体味它的精髓的。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更加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太极的学习,更全面的了解太极拳,做到以拳强体、以拳养神。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口号从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太极心得体会【篇6】

记得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有同学问老师,太极拳是否有减肥效果,引来同学们阵阵欢笑,不过太极拳还真有此效果。想要利用太极拳减肥,每天练上五分钟的太极拳,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现身体瘦下,而且肌肉体格变的有力强壮,当然,这个里面有很多需要技巧,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达到效果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练习,而且练习的方法也必须正确。

有人说修身可以去健身房,一样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修心却不是其它的练习可以代替的了。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放松,不仅是肌肉,更重要的是心。要甘做小学生,让自己先变成一个空的容器。记得练起势之前,老师教我们要先全身松透,不仅松身,还要松心,要求我们练习深呼吸,做到深、细、匀、长,当时我对此体会不深,现在想来那个"松心"就是针对我讲的,心松身才能松。老师讲要"舍",放下外缘,练时如若无人之境,不可掺杂一丝杂念,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练习太极拳还需要注入自己的意念,让意念带领着自己的身体行动,好似一股源源不断的热流缓缓流经全身,并催动着自己的手脚跟着一起运动。意在形前,所谓“意到而形随”,否则就会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失去了太极拳本身具有的韵味,自然达不到练习的效果,也体会不到太极拳的内涵和精髓。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学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了,不过那是因为时间短,学的比较仓促,没有完全学会,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韵味,甚至不懂得在实战中如何运用那些简单而又奇妙的招式。不过现在经过更深入、更细致的学习,弥补了许多当初没有学到的东西。同学们都羡慕我学的快,容易上手,却不知我是学习第二遍了,着实有些让人汗颜。

大家都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的拳,我觉得这不是说只有天赋异秉才能学好,而是说自己一定得多琢磨,多体会,再加上老师的点播,才会有进步。

所谓“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一个暑期没有练习,现在我练起来也觉得生疏,原来学习这回事儿,还真的需要时常回顾,温故而知新。没有多的练习也谈不上什么体会琢磨了,可惜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己即使连前辈提起的"每天7分钟"都从没做到过,可见练拳不但是身体的训练,更是意志的训练。能够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意志的体现,而且再次过程中,可以磨练年轻人浮躁的脾气,时期变得温和坚韧。

我们学习太极拳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华武术里的经典,也不是因为它是我国的国粹,更不是想让我们成为一代宗师。单纯的只是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太极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还可以丰富同学们生活的乐趣。然而有许多同学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太极拳慢悠悠的,是老年人学习的东西。其实不然,太极拳是老少皆宜的。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练习太极拳,都会获得很多好处,增强体质则是其最直接、最基本的效果。

很多同学一进入大学就不同程度的变懒,我也不例外。出来平时上课,很多人都很少做锻炼,长期下去,体质和抵抗力会下降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希望大家在闲暇时间能够多多练习一下太极拳,就当是为了今后能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够更好的学习和工作而“存钱”吧。

目前对太极拳的体会仅仅如上所述,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我还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再与大家交流。

太极心得体会【篇7】

这段时间我迷上了练剑。村里自去年九月起就开始组织村民学习太极拳、太极扇,由于自己对此不太感兴趣,多次好朋友叫我一起去学习,我总是以忙为借口拒绝了。

后来当我看到人们在街头巷尾几人一组在切磋技艺练习的时候,我也很羡慕,后悔当初没有和她们一起学习。

上周一天晚上我到广场跳舞,又看到她们在练习太极剑和太极拳,我看的入了迷,问她们学了多长时间,她们说刚开始才学了七节,并且热情的给我讲怎样动作要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拉住我的手说:你练习吧,你学的快,一定会学的很好,如果你不嫌弃,前边的几节我给你学会。老人家的一席话,让我很感动。她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这么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何况我呢?

我爽快的回答:好!我开始学习。接着的时间里,每天早上,我都是六点十分准时起床,梳洗完毕,搞完卫生,六点半准时到广场和同伴们一起去练剑。七点半钟,我立即骑车回学校上课。时间抓的很紧。

每天早上她们都是先练习两边太极拳,两遍太极扇,这时我就在她们后面比比划划的模仿,有时候我感觉很好笑,人家已经转过来身了,我还在那个方向迷瞪呢!哈哈!我暗自好笑,感觉真的是一个班级的学困生了!

我虚心认真的跟着她们练习着,因为太极剑和太极拳太极扇的动作都有相似地方,只要前两种学会了,太极剑很好学的。但是由于我没学过基础太差,学起来很吃力,我想要是老师讲的时候我在场,我一定会学的很好。可是。。。。。

不想那么多了,想做成功一件事那就必须有恒心,坚持就是胜利!

我看到几位老人手里拿着翻馍劈儿在那里比比划划,(剑很贵,150元一把,有的舍不得钱买,有的是报了还没买回来。我的剑还没拿到手,我就用别人的剑萧练习)她们的精神我很感动,经过一个星期的练习,我基本上掌握了老师学过的七个剑法的技巧,下次老师来教的时候我一定亲临现场学习,一定要坚持把太极剑学好。再找时间把太极拳和太极扇都学会,我心里这样想。

我想,人为什么到老了的时候才想起锻炼身体了呢?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身体呢?一句话,还是懒!坚持就是胜利!我勉励自己!

太极心得体会(通用十四篇)


当我们对某件事有了深刻感悟的时候,不妨将内心的感悟总结成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实习或工作中经历的一种反思。一份值得一读的“太极心得体会”相关精品文章推荐给您,这份计划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太极心得体会(篇1)

小的时候,每次清晨跟奶奶去公园散步,总是会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在打太极拳。而且也经常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太极拳的好处。从小开始,我就很希望能学一学太极拳,但由于没有老师指导,所以一直没能学会。

来到大学,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练太极的机会。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已经连续学了三个学期的太极拳了。第一次练太极拳是在年级集体组织的晨炼那会,一个师姐教我们的。当时觉得太极拳很柔,的确很适合女生练,特别是我这种没什么力气的女生。大二上学期,我很幸运地选上了太极拳课,更细致的学习了二十四势简化太极拳。老师告诉我们,“太极拳运动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打太极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能有杂念,这样运动的效果才好。”,“太极拳很讲究重心的调整,打的时候要注意把重心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太极拳虽然慢,但要求动作要连绵不断,很讲究内在的东西。太极拳虽然很柔,看起来虽然运动量不大,但认真打完一套太极拳,还是会流很多汗的。

这学期,我跟老师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还听了老师的中医养生理论课,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理解。太极,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还是一套很好的防身之术。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个人练太极的体会,如怎样运用太极拳保护自己,制服小偷。怎样用太极来调整重心,保持身体平衡等,我觉得蛮有道理的。

我觉得太极与中医养生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只有坚持练习,才会有效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无法体会到太极的精髓的。在理论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就是双手放在丹田前面,掌心相对,感觉两手之间的气场。同学都说我的气场比她们的强。而且经过体质测试,我是属于平和质,身体状况还不错。看来,练太极还是很有效果的。

下面是我将结合个人体会以及学到的知识,分太极拳运动的精华、动作要点、功效这三个部分对太极拳运动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太极拳运动的精华

太极拳的精华在于借力打力。太极拳理人体为一太极,包括阴、阳两方面,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圆方都是阴阳的具体表现,太极拳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矛盾给予统一,达到阴阳相济合一,使自身成为的太极体。而所谓的借力打力,指的就是“对方之力打来,而我只是在保持自身太极体完整的前提下迎接对方,也就是意在阻止对方改变我太极体状态或对我太极体进行的企图。”这一点在武术中有很广阔的应用。

二、太极拳的动作要点

太极拳运动的关键部位在于丹田。无论是哪一个动作,都离不开丹田的运动。只有通过丹田运动才能带动全身运动,并不断调节重心的稳定。另外,在发力的时候,如果能通过腰部运动来发力,效果会更好。

太极拳里面有很多的相对运动,如果有一只手在上,必有一只手在下,而且掌心相对,比如云手等动作。这些相对运动的动作,正好体现了太极拳阴阳结合的思想。

另外,练太极拳应该配合练习一下站桩。通过站桩锻炼,首先是可以训练心境,让心态平和,还可以提高对环境的敏感性,增强抵抗力。其次是可以增强肢体特别是下肢的力量,逐渐消除浮力,使沉力重生,周身气血顺畅,内外一体。经常站桩的人会有感觉,就是越站觉得身体越轻,身体实了,感觉轻了,这是站桩的一个特点。

总体上说,太极拳动作缓慢、走圆划弧、连绵不断、而且需要保持重心在一条直线上。而太极拳运动规律只有一个:以丹田为核心,全身关节“节节贯穿”,“一气贯通”。

三、太极拳的功效

太极拳是我国目前流传最广的健身运动,它集中了古代健身运动的精华,与中医养生紧密相连,有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补益气血的作用。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

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太极拳不仅可以用于强身健体,还能用于其他很多方面。练习太极拳可以使身体比以前更灵活。碰到什么事情,反应更加灵敏。例如学会了用丹田运动来调节自己的重心,那么就不怕因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摔倒了;学会了借力打力,就能避实击虚,得机得势,从而避免受到他人的攻击

另外,坚持练习太极还能增加人体的气场,而且对练习者的脑机能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太极拳训练,可以在意识的导引下,提高外周血液微循环与气体交换机能,保证内呼吸和物质能量代谢以及神经肌肉活动时氧和营养物质供应,提高脑组织代谢能力。在意念的作用下促进血液循环。意到气到以气推力,使中枢神经器官和身体各器官系统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并及时运走其代谢产物,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大脑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调节能力,使人体能够主动地与环境保持平衡和协调,改善大脑供血能力。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保持心静,全神关注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因为只有心静下来,才能使手脚的运动协调一致,才能体会到太极的真谛。所以,在打太极拳的时候,要把所有的心事都抛开,把精神都集中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上,尽力把每个动作做好。太极拳,不仅养身而且养心。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分支,在当今社会还是很实用的。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好运动,而且还是一套可以随时派上用场的防身之术。太极拳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瑰宝,值得我们传承下去。而我,也会坚持练习太极拳,并把学到的知识教给他人,让更多人喜欢太极拳,加入到练太极的行列中来。

对该课程的建议:

总体上看,这门课还是不错的,太极拳很值得一学。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38式太极拳的教学内容有点多,一个学期要学完课时太紧,建议下学期可考虑适当删减教学内容。

2、中医养生的课时较少,可考虑适当增加理论课的节数。

3、课外可成立一个太极拳兴趣小组,让喜欢练太极拳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练太极,并交流练太极的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提高打太极的水平。

太极心得体会(篇2)

首先将双脚分开要与肩同宽,将你的双膝微微弯曲,身体的重心放在两条腿上;将双手就到胸前微微弯曲手臂,手指呈自然装展开,手指指尖相对,手掌掌心向里呈现抱球状,两眼注视双手。姿势高低可根据体质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通过练习下部力量增加稳实,周身内劲饱满,丹田之气充足。

在无极桩姿势的基础上,两手臂作稍向外棚开和稍向内收合的练习。开时为吸气(小腹鼓起);合时为呼气(小腹内收)。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当练久之后,可以加大呼吸程度,扩大充气量。如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同样,呼到极点将气全部吐出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每次可练3-5分钟,日久可渐增。

预备时,身体自然正直,两脚开立,头正悬顶,下颏微收,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这时体松心静、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动作时,两手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两肘微下垂,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眼看两手方向。

这时为吸气(小腹内收,意由丹田提气上升,贴于脊背)。用意不用力,自然稳重,此为“升”式。当两手臂升至肩高时,转为下落,两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微微下塌,舒指展掌,眼看前下方。

这时为呼气(小腹鼓起),气沉丹田,此为“降”式。这样两手臂随两腿的屈伸,做前平举和下按的反复练习即为“升降”练习。姿势的高低可根据体质情况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久练后可以逐渐加大呼吸量。如两手升至肩高,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同样两手下按,呼气到极点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初练时,可做3-5次,久练后,练习的次数可逐渐增加。

首先身体立正真好,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上,并将右腿微微弯曲,左腿向前迈出半步用脚跟点地将脚尖翘起,然后将左膝微微弯曲的同时将双手举向前放,将左手上举同鼻子高度,右手放于左边肋骨的下方,双手手指微微弯曲,自然分开,掌心斜相对,指尖均朝前上方,眼看左掌方向,如同左琵琶式。

此式要求头顶端正竖直,下颏微收,沉肩垂肘,宽胸舒背,松腰敛臀,上体正直,左掌与左脚尖、鼻尖三尖相对。上肢的肩、肘、手与下肢的胯、膝、足均一一相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精神集中,思无杂虑。用意行气,气一吸贴于脊背,一呼沉于丹田,周身务求自然,不用拙力,两腋虚空,两手臂用意内合。

练习该桩步,每次练习不论时间长短,但要持之以恒,对于人体内部,意气及周身内劲及腰腿功夫的增长,都有很大促进作用。此势包含有太极拳十三势中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以及攻守等势,所以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此势还可以左右势进行交换练习,练习时间的长短及姿势的高低,因人而异。

太极心得体会(篇3)

还没上太极拳课之前,我对于太极拳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我只听说过太极,而一听到太极我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我觉得太极拳应该也是太极的同类,也是差不多,都是很慢的,柔柔的。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才知道,它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太极拳,它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一般都很难掌握它的力度。所以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而我,当然也是学的很起劲。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会认真地复习。希望可以学会每个动作,不负老师所望,以后可以每天耍太极拳,强身健体。

第一节课开始学习太极拳,老师首先让我们学会怎么样放松,但是由于因自己对太极拳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接受,不懂为什么老师跟师兄师姐能够看起来不用力、劲等却能把动作做得很带劲,而我却不行,怎么做都不对。所以我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看起来像故意摆姿势。

接下来,我说说自己这个学期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耍太极拳让我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不是寝室里对着电脑看书,写论文,就是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自从我开始学习太极拳之后,我隔天就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

练习太极更是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太极拳柔中带刚,借力打力,感觉既有体现武打的技击性,又体现了其本身的艺术性。老师说,对于太极拳,我们要每天练习才能够体味它的精髓的。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更加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太极的学习,更全面的了解太极拳,做到以拳强体、以拳养神。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口号从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太极心得体会(篇4)

余中老师说过,凡是选太极的,都希望能够学到一点东西。短短的一个学期,根本无法深刻领会太极的奥妙,所以只能浅学罢了。之所以选这门课,是因为我的动作比较慢,协调能力不太好,我想太极会是比较适合我学习的一项体育项目。然而,当我真正接触到太极之后,我发现这并不简单。看似简单容易的动作,做起来往往力不从心。一招一式都很讲究,要打好绝非易事。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感觉每一招每一式都好像很相似,很容易混淆,这又加大了学习的难度了。很多时候,往往跟着老师做,还能做得下去,一旦没有旁人指点,就顿时茫然无措了。我想,唯有平时多留心听讲、多点思考、多用功练习,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

即使是学了整个学期,我们都只是学了太极的一些很基础的东西而已。如此历史悠久的太极文化和拳法,单靠短短的十几节课是很难掌握通透的。学了大概仅仅是有了一张纸,可是再细学时接受的东西才会有地方记。学式子容易改式子难,是说学到一定程度的式子改起来难。初学者还是改式子比学式子容易。不管对错,先接受下来,以此为基础,再仔细深入地学习改正。实际上一下子就对是不可能的,那么容易的东西学起来也就没多少意思。不过,不管对错接受下来的式子,脑子里一定不要划句号,要划上一个问号。改正到一定的程度再划句号。但这时脑子里还应该有那个问号,到了彻底吃透、融会贯通甚至有了创新了,才把这问号拉直而成了感叹号。感叹号是问号拉直的,学无止境,还得留一份虚心。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对于中华民族的国粹——太极拳,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传承它,让它永久流传。

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学到一些东西。也许现在没有明显的效用,但是以后总会有用到的时候的。虽然我们只学了太极拳的24式,但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学其他的样式就不会显得那么陌生了。

太极心得体会(篇5)

我学习太极拳已有两年了。刚开始学习太极拳,认为比较简单,不就伸伸胳膊踢踢腿,动作又轻又柔,觉得没什么难的,可是经过练习才知道不是我想的那样。

20xx年即将过去,在无数次的亲身体验以及与师父多方面的指导下,在一天天的锻炼之后,有了一点点的感悟:在练习太极拳之前,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准备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身心放松。由于一夜的睡眠使身体有些僵硬,所以这时的准备活动尤为重要。练拳时不要急于起势,站定之后引导身心逐渐入静,从头到脚依次放松,然后调匀呼吸,然后再松柔地开步起势。打拳要有意念,太极拳意气相随,动中有静,上下贯通,以动引气,以气推动肢体,意到而气力随之,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总之太极拳博大精深,学无止境。

在以后练拳中,我要着重培养自己的身体不至僵硬,即要轻灵飘逸,又要沉稳中定,招招要深度,势势要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达到养身的目的。

太极心得体会(篇6)

转眼间,选课已有半个学期,学习太极也有半个学期了。

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我知道了太极的起源,各代的太极宗师以及他们的事迹,他们的执着是我们的榜样;还知道了太极的各个流派,各个门派不同的招式,还有很多很多。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慢慢领会太极的真谛。我承认,一开始学习太极是抱着‘希望以后能防身’的目的去学习的,所以一开始有那么一点失望,觉得太极这么慢吞吞的招式似乎根本无法御敌,便感到学习太极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在老师给我们演示时,我突然发现,原来,太极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他并不是外家拳,只是用力量达到打败对方的效果;他是内家拳,凭借灵活的身姿与心中的智慧来借力打力,通过内心平静来使各种感官洞察外界事物,体会宇宙茫茫。

记得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总是为无法熟练的完成所有动作,甚至记不住各招各式而苦恼,不知如何是好。我很恍惚,也很犹豫,不知自己适不适合学习太极。我将自己的无奈对老师诉说了以后,老师告诉我这只是不熟悉的原因,而且太极有时是要靠“悟”的。于是,我尝试着再练的时候多用心,努力集中注意力,记住一招一式,同时在练习时放松心情,试图使身心皆空。

几个星期过去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曾经只能连到第三式的我一下子竟然成功连到了第八式乃至第十式。顿时,心中的喜悦喷薄而出。学习太极,我懂得了遇到瓶颈期的迷茫苦闷,与终于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度的喜悦与自豪。

在逐渐的学习中,我懂得了太极是一个伟大的存在,是我们无与伦比的财富。太极即为万物,万物即为太极。太极的传承与发扬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老师经常说:太极是文人练的武术。老师也常常感叹自己学到太极是幸运的。我想,我也是幸运的。遇见太极,学习太极,便是一生幸事。

太极心得体会(篇7)

最早接触太极拳是我还在上初一时,因为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在父亲的提议下,我报名参加运城陈正雷太极推广中心的暑假培训班,开始学习太极拳。

刚开始我以为太极拳是非常容易学的,因为在我的眼里太极拳动作轻缓,动作又简单,没有什么挑战性。但其实并不然,我跟随老师学习之后才发现,太极拳真的大有学问,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与"阴阳"紧密相关,所谓"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和圆方"都是太极阴阳的具体表现,比如看似简单的"太极起势"就对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动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体会。

因为自己没有一点功底,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感觉比较吃力,老师每次上课都会一个动作反复演示,细细讲解每个招式的要领,我也尽可能去模仿老师的动作,但即使这样,也经常是记得这招忘了下招,不能将动作连贯。听了老师的建议后,从网上找到相关视频,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复练习,就这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的太极拳突飞猛进,当时连父亲都没想到我会短时间内有如此快的进步。以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我觉得学习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被各种琐事困扰,心态多多少少会有些浮躁,所以我认为能否将心收拢,将思绪抛开,注意呼吸和意念才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大门槛。现代人练太极拳很大原因是为了养生,调畅身心,如果不能静心,后面的所学也是徒劳的。

在刚开始学习时主要先练形,就是紧随老师的授课进度,不论是跟着老师反复模仿也好,或是在家中看视频也罢,得先让自己的动作大体上向标准靠拢,做到学一式练一式,分步记忆,切忌心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听老师的教诲,比如某个动作需要注意什么,是虚步还是实步,是扣脚还是开脚,是一上一下还是一前一后。这些要牢记在心并且不断的练习加以巩固。老师纠正你某个动作,要先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它的'什么道理吗?都要搞明白,并且之后尽快改正,如果在初学阶段没有改正错误,日后久了成了习惯,后面就很难再改过来了。总之,初学时要学与练互相结合,才能将整个套路熟悉,打下好的基础。

练好了形,就如同楼房建好了框架,接下来就要在其中添入砖瓦,这个"砖瓦"就是学习太极拳法,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也是我现在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太极拳的本质还是一种武术,它的一招一式都是具有攻防意义的,经常说太极"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就用到了太极拳的八种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些都需要自己去领会,并和老师或者同道交流才能找到规律,使自己进一步提高。

如今我学习太极拳已近八年,从初中一直练到现在大学,始终一如既往的坚持,这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太极拳的神奇。打太极拳达到了我的初衷,就是强身健体,现在的我不像小时候那样疾病缠身,反而,尤其在打完拳后整个人都精神不少,一年当中顶多有两次感冒。除了这一方面,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更能专心致志做完手头中的事,大脑的记忆力也有所提高,遇到事情能够冷静思考,不易乱发脾气,打拳也增强了身体的协调。最让我切身感受到的是太极拳对情绪和精神方面有很大的调理作用,生活中每当感到有压力,又不能缓解释放时,打一遍太极拳,之后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态变得端正。所以太极拳对我真的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我说说我对太极拳的看法:

第一,现在打拳,最大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打拳的过程就是自身放松的过程,它可以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使得经络舒畅,体质也由此得以增强。

第二,如果喜欢太极拳,就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因为太极拳最初就是融合了中医以及易学等思想创编出的拳法,这也使得太极成为中国古代代表性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是一门造诣很深的学问,打拳人有必要去了解它、深入它。

第三,太极拳离不开年轻人,说到太极拳,大部分人脑海里都浮现的是公园里的老人缓慢的打拳形象。而太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怎能缺少年轻人去学习和继承它?在我的大学里,有很多同学对太极还不甚了解,甚至有同学将杨氏和陈氏理解为"阳式和阴式太极拳",可见太极拳知识在年轻人之间还没有得到普及,年轻人有足够多的想法和精力去发展太极拳,如果能在年轻人之间普及,我相信太极拳会发展的更好,成为真正的全民性体育运动。

太极心得体会(篇8)

这段时间我迷上了练剑。村里自去年九月起就开始组织村民学习太极拳、太极扇,由于自己对此不太感兴趣,多次好朋友叫我一起去学习,我总是以忙为借口拒绝了。

后来当我看到人们在街头巷尾几人一组在切磋技艺练习的时候,我也很羡慕,后悔当初没有和她们一起学习。

上周一天晚上我到广场跳舞,又看到她们在练习太极剑和太极拳,我看的入了迷,问她们学了多长时间,她们说刚开始才学了七节,并且热情的给我讲怎样动作要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拉住我的手说:你练习吧,你学的快,一定会学的很好,如果你不嫌弃,前边的几节我给你学会。老人家的一席话,让我很感动。她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这么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情,何况我呢?

我爽快的回答:好!我开始学习。接着的时间里,每天早上,我都是六点十分准时起床,梳洗完毕,搞完卫生,六点半准时到广场和同伴们一起去练剑。七点半钟,我立即骑车回学校上课。时间抓的很紧。

每天早上她们都是先练习两边太极拳,两遍太极扇,这时我就在她们后面比比划划的模仿,有时候我感觉很好笑,人家已经转过来身了,我还在那个方向迷瞪呢!哈哈!我暗自好笑,感觉真的是一个班级的学困生了!

我虚心认真的跟着她们练习着,因为太极剑和太极拳太极扇的动作都有相似地方,只要前两种学会了,太极剑很好学的。但是由于我没学过基础太差,学起来很吃力,我想要是老师讲的时候我在场,我一定会学的很好。可是。。。。。

不想那么多了,想做成功一件事那就必须有恒心,坚持就是胜利!

我看到几位老人手里拿着翻馍劈儿在那里比比划划,(剑很贵,150元一把,有的舍不得钱买,有的是报了还没买回来。我的剑还没拿到手,我就用别人的剑萧练习)她们的精神我很感动,经过一个星期的练习,我基本上掌握了老师学过的七个剑法的技巧,下次老师来教的时候我一定亲临现场学习,一定要坚持把太极剑学好。再找时间把太极拳和太极扇都学会,我心里这样想。

我想,人为什么到老了的时候才想起锻炼身体了呢?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身体呢?一句话,还是懒!坚持就是胜利!我勉励自己!

太极心得体会(篇9)

记得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有同学问老师,太极拳是否有减肥效果,引来同学们阵阵欢笑,不过太极拳还真有此效果。想要利用太极拳减肥,每天练上五分钟的太极拳,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现身体瘦下,而且肌肉体格变的有力强壮,当然,这个里面有很多需要技巧,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达到效果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练习,而且练习的方法也必须正确。

有人说修身可以去健身房,一样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修心却不是其它的练习可以代替的了。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放松,不仅是肌肉,更重要的是心。要甘做小学生,让自己先变成一个空的容器。记得练起势之前,老师教我们要先全身松透,不仅松身,还要松心,要求我们练习深呼吸,做到深、细、匀、长,当时我对此体会不深,现在想来那个"松心"就是针对我讲的,心松身才能松。老师讲要"舍",放下外缘,练时如若无人之境,不可掺杂一丝杂念,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同时,练习太极拳还需要注入自己的意念,让意念带领着自己的身体行动,好似一股源源不断的热流缓缓流经全身,并催动着自己的手脚跟着一起运动。意在形前,所谓“意到而形随”,否则就会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失去了太极拳本身具有的韵味,自然达不到练习的效果,也体会不到太极拳的内涵和精髓。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学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了,不过那是因为时间短,学的比较仓促,没有完全学会,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韵味,甚至不懂得在实战中如何运用那些简单而又奇妙的招式。不过现在经过更深入、更细致的学习,弥补了许多当初没有学到的东西。同学们都羡慕我学的快,容易上手,却不知我是学习第二遍了,着实有些让人汗颜。

大家都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的拳,我觉得这不是说只有天赋异秉才能学好,而是说自己一定得多琢磨,多体会,再加上老师的点播,才会有进步。

所谓“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一个暑期没有练习,现在我练起来也觉得生疏,原来学习这回事儿,还真的需要时常回顾,温故而知新。没有多的练习也谈不上什么体会琢磨了,可惜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己即使连前辈提起的"每天7分钟"都从没做到过,可见练拳不但是身体的训练,更是意志的训练。能够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意志的体现,而且再次过程中,可以磨练年轻人浮躁的脾气,时期变得温和坚韧。

我们学习太极拳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华武术里的经典,也不是因为它是我国的国粹,更不是想让我们成为一代宗师。单纯的只是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太极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还可以丰富同学们生活的乐趣。然而有许多同学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太极拳慢悠悠的,是老年人学习的东西。其实不然,太极拳是老少皆宜的。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练习太极拳,都会获得很多好处,增强体质则是其最直接、最基本的效果。

很多同学一进入大学就不同程度的变懒,我也不例外。出来平时上课,很多人都很少做锻炼,长期下去,体质和抵抗力会下降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希望大家在闲暇时间能够多多练习一下太极拳,就当是为了今后能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够更好的学习和工作而“存钱”吧。

目前对太极拳的体会仅仅如上所述,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我还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再与大家交流。

太极心得体会(篇10)

说起太极拳还真的和张光萍老师有缘,我是湖北宜昌的,女儿在北京成家,所以我每年来北京一次。的一天,我在红领巾公园有幸认识了张老师,说到湖北老乡张老师非常热情友好,就这样跟随张老师学习一晃三年过去了。

今年十月下旬,我来到北京就又回到了大家庭。在参加太极之春武术团队的'晨练中,使我感觉到这个团队成员之间的那种和谐向上,热情友好,认真好学,互帮互助,好似一个大家庭的温馨气氛。虽然我每天早起迎着寒冷往返一个多小时坐车到团结湖公园场地,象做功课一样,不掉课、不掉队地参加团队晨练,但我真正学到了一些太极知识,一招一式的功防含义。张老师引导的太极之春队伍,注重的是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跟着张老师、刘队长、关副队长每天练习太极步、踢腿、压腿、做各种太极基本招式的完美训练,让我受益匪浅,也深刻体会到学拳要从基本功开始,用心去体会掌握拳术要领,对做好了基本功,学到老才不会一场空的经典得以真正体会。

今年跟张老师学习了老架一路74式,武当太乙扇,使得自己又学了不少东西,加深了门路和套路的系统学习。很快春节即将来临,我也要回老家了,真的不舍得离开这个大家庭,但只要我一到京城就又回到太极之春队伍与大家一起学习太极功!

.12.28.

太极心得体会(篇11)

在上学期学习太极拳的基础上,本学期学习了太极剑,有了上学期的基础,这个学习的学习领悟更深一步,对于太极的一招一式都能较好地掌握。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拳,是以太极之理立论的一种拳术。古代方士以双鱼形太极图表示太极之理。初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即依此图解释拳理,规范拳技。

太极剑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特点,一方面它要象太极拳一样,表现出轻灵柔和,绵绵不断,重意不重力,同时还要表现出优美潇洒,剑法清楚,形神兼备的剑术演练风格。

太极剑要求剑法清楚,劲力顺达,力点准确,身剑协调,方法正确。演练太极剑时要求懂剑法、明剑理,做动作要明白剑法和剑法之间的区别。初学太极剑的人,容易混淆。此外,太极剑与一般剑不同,动作既细腻又舒展大方,既潇洒、飘逸、优美又不失沉稳,既有技击、健身的价值又有欣赏价值,谈谈我的体会,总的来说,一句话,就是在演练太极剑的过程中,要重视每个动作的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具体在演练中要分初级阶段和提高阶段。

学习太极剑一学期以来,学习到了剌剑方法(四手指握剑护手上,食指贴住剑顶,剑背贴在臂后,竖直向上,剑刃不可注入身体,不能碰到身体,应安全的背在身后)、点剑等招式。刚开始学动作有点难学,但多练习后便能熟练掌握。

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由于太极的养生健身效果、文化渊源、运动特点、武术内涵、韵律审美、交际娱乐、哲学思想等浓厚的中国因素,深受国人的喜爱。同时,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为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所尊崇。因此,依据喜爱、参与此项运动的人数和其广泛的影响力。 太极的健身作用已经被长期的大量实践所验证,也有很多体育工作者、医学家、科学家进行了原理性研究。从传统的 养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等方面都得到论证。

通过太极文化的熏修可以获得太极智慧:文字智慧太极拳经典论述、太极理论、周易、《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心经》、《坛经》等经典,都是文字智慧的体现。管理智慧太极文化的管理智慧,是身心的自主管理和团队的和谐管理。功夫智慧太极功夫是最难以描述的境界了。总而言之,获得太极智慧可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宇宙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人人、物物、事事为一太极的境界

太极心得体会(篇12)

转眼间第一学年就要过去了,我们的太极学习也接近了尾声。通过这一学年对太极的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记得老师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们,学太极“意”很重要,关键是要用意念来打太极,因为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我想这也是人家为什么称太极为智慧拳的原因吧!

还有就是每次我们上课前徐老师总会让我们自己先把上次学的太极内容回忆一遍,再把上堂课所学的太极招数自己打一遍,然后再放松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位,最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

通过这一学年的学习,我发现太极是一种技击术,它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它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老师还告诉我们要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另外太极益于身体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老师在课堂上也交给了我们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首先它能使心态平和,使你能够更加宽容;此外它还是运动量小的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心呀,肺呀等);它还能够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使筋骨更加柔韧坚硬;与此同时,它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灵活,不但如此,它还能防身呢!

它还能够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其心肌纤维增粗,心室壁增厚,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的容量即每搏输出量增加。此外,还能改善动脉壁的弹性和韧性,是冠状动脉口径变粗,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持久锻炼,内气得以流通,周身放松,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物质交换,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减少乳酸的蓄积,减轻疲劳,益于身体,对慢性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太极拳呼吸要求深长匀柔,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引加大,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对诸脏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大小便失常都会起到良好的疗效。

太极拳要求动作与呼吸自然结合,因此能发展呼吸肌增加肺活量;其运动量大而不剧烈,能促进血液循环,发展心脏肌能,使心脏跳动缓和而有力,既减少淤血现象,又能减少动脉硬化之弊;同时也促进了新陈代谢,使体内废物排除通畅,改进胃肠的蠕动,提高消化机能,既增加食欲,又能免除便秘的毛病。练习太极拳还要求“心静”,精神内敛,思想集中,这对大脑就是良好的训练;并且在动作复杂又须完整一气运动中,需要大脑等部分紧张的进行工作,这又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训练作用,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机能,自然就加强了对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调节作用,使身体对外适应性加强。对寒、暖的适应及对传染疾病的抵抗力都能相应地加强。顺便提高了健康水平,增加了抵抗力,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延年益寿呢!

还有,近年来,通过许多卫生医疗部门经过研究,也同样证明了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不但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理解了老师的悉心教导!

太极心得体会(篇13)

太极拳能养生,主要是由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决定的。太极拳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力。

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最好不要听音乐哦。

一边听音乐一边打太极拳,能够增加动作的节奏性,增加了观赏美感。但事实上,它不仅不能增强锻炼身体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让这样的锻炼方式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仅仅是作为锻炼健身,而不是表演练习太极拳的话,不配音乐、自己一个人练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太极拳作为一项具有悠久传统的拳术,它的理念与气功有共通之处,讲究的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打拳心为主”。在练习时,应当做到意识高度集中、呼吸均匀顺畅,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到心静,如此才能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真正全身心地去打太极拳,不仅对人的身体素质大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能让人心平气和,心静如水,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好处并不亚于身体健康。如果以音乐配合来打拳,人们练习时,招式动作上会不由自主地迎合音乐的韵律,心态上也不可能做到无视一切,尤其是不能做到忽视自己需要配合的音乐。这必然会造成人的心态不能全神贯注于打拳这件事上,也违背了太极拳的“以气运身”的理念,从而影响练拳效果。

接下来,再来看看太极拳的姿势要求是怎样的吧。

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冬天练习太极拳切记以上几点要求哦。

太极心得体会(篇14)

【内容摘要】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到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体育遗产之一。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是 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康运动。同时,从会 从我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 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关键词】 健身 养性 祛病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有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得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的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拳”,但太极拳适合宇宙本院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和“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不可能出现两个一摸一样的人。这都是由于人的身体复杂和思想之复杂。所以,每个人对太极拳的理解都不相同。这样,人们亮出来的太极拳就千差万别了。

为了更深地了解太极拳,我们就只有一遍一遍的练习,一代一代地相传。虽然太极拳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派别,但他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对生命仲极奥义的追求。人们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一追求。

练习太极拳要求松。松不是软,松不是僵。松就是放松,是放得开。

首先,放松有利于强身健体。放松了,才能经穴舒畅,气脉贯通。而僵硬使经穴阻塞,气脉不通。黄帝内经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有病是因为不流通,流通了就没病。要周身放松,犹如沟渠管道,有一处阻塞,就有一处难通。

第二,放松事技击的需要。松练才能由松人柔,对抗时能柔化对方。一个人能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棍子,却难以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铁链子。继而由柔至刚。只有松的充分,才能紧的凶猛,对抗时才能猛击对手。一味张紧之力犹如拿手的插钉,松而后紧之力犹如纶锤击钉。何为有力,不言自明。

第三,放松能休养生息。松就是休息。老虎和狗熊打仗,中间停歇时,虎好好休息,熊却继续卖力打扫战场,结果后来虎打败了熊。世间的事情都是一理,不管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不管是练拳还是打仗,常态都是放松,应态才有紧。太极拳是讲阴阳对立统一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休息战斗,战斗休息,轮回旋转。

松要放得开,放得开才使动作协调柔顺,圆转灵活,如行云流水,似布雨播风。从放得开这个意义上说,初学者不宜强调松。

送药在有力和无力之间。松由意来统帅,做到意贯全身,松而有主和松而不懈。意也要松,不可太紧,太紧易僵。意僵则呆,其更恶于形僵。这样全身内外的放松,泛泛而去,蒸蒸而上。

关于气

气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之一。人体之气,遍布全身,中已有气色好不好之说。人体之气通过呼吸和体外之空气吐纳循环,生生不於,息息不断。

太极拳也主张练气。这个练气主要指调整呼吸。要平心静气,使呼吸更自如,更深长,更流畅。具体姿势简言之就是腹式呼吸。

关于劲

太极拳讲究劲,与人交手先接劲。劲不同于力,劲就是有意向的力。无意向的力是笨拙的力,有意向的力是聪明得力。有所谓“用意不用力”,实际上是用劲不用力。用有意向的力,不用无意向的力;用聪明得力,不用笨拙的力。

既然太极拳有这么规定,那么我们要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姿势要求。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神匀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僵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同时以腰坐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刚柔相济,外柔内刚,连贯协调,虚实分明。这才是打好太极拳的基本所在。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太极拳的套路,即一招一式。太极拳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鄂,直背,垂肩,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1. 太极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

(1) 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

男女老幼皆以,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即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

国人民的欢迎。

(2) 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

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的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

(3) 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

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

2.有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3.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

4.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5.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6.畅通经络

2. 太极拳的调心和调息功能

(1) 练习太极拳,可谈“七情”

对老年人来说,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而经常练习太极拳,淡化七情,七情为:喜,怒,思,忧,悲,恐,惊这七种感情,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许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痨,精神病,神经病等等都与这”七情”有关。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够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恼,力求忍耐,尽力快活,力持镇定。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识和思想感情 。

(2) 练习太极拳,可克服“上盛下虚”

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草黄。浇水灌肥,应从根处着手,滋肝补肾,及时养身保健和秘诀。据医学界观察分析,“上盛下虚”者为数不少,“上盛下虚”为中医术语,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的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阴疾少精,胸闷腹胀,食滞便秘等症,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肝肾阴阴耗多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注意下盘训练,因只有下部沉稳,上肢才能轻灵,这样经常不懈可克服两腿发软,行动不便,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痛,浑身乏力等“上盛下虚”的症状。

在中国功夫里,太极拳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运动,太极运用里五运六气,经络论和阴阳五行的原理,打拳时要求体现动静兼修,形体动而头脑静,动中有静,是大脑皮层得到抑制性的保护。要做到以意领气,意气相随。根据十二经奇经入脉之走向,随动作的阴阳虚实,起落翻转,左右运行,上下贯通,升降开合,阴升阳降,阴收阳发,开源疏导,以以动引气,以气推动肢体,意到而气力相随之。要求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即以气支配动作,又快而慢,深,细,匀,长,逐渐使肺活量加大,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整体防病强身之实效,扶正祛邪之目的,只要长期坚持练习一定能起到强身健脑,祛病防病,修身养心的功效。

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顺序渐进,吸起呼落,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打拳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坠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虚步,虚实分明,重心稳地,气沉丹田。打太极拳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总之太极拳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我们刚学不久,只能望其项背,只有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打拳结合起来,一面琢磨,一面学习。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遗产,我们要响应政府全面健身的号召,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太极拳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普及太极拳,弘扬武术瑰宝,强身健体,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希望跟多的朋友加入到太极拳的队伍中来。

学太极拳,要学会营造一种自我的境界。也就是练习过程中锻炼身体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也许这种方法应该能更好的运用到学习中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吧。觉得自己自从学了太极之后,心胸便逐渐开阔起来,情绪也不会那么阴晴不定了。因为完全入境的同时,就学会了如何去寻找内心的平衡点,浮躁的情绪会随之烟消云散。目前觉得自己所处的水平仍然花拳绣腿的水平,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散。痛苦是暂时的,收获是丰硕的,学习太极拳将为我的校园生活曾添一份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