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通用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通用。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通用,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1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没有像传统史记那样详细地描述今年的编年事,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支撑明末历史。他更大的意图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解释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重要的是,这本书为当时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叙述历时的新方式。在此之前,中国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语调,一种角度,只提供一种画面。

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把匕首,撕开了意识形态主导的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官职高、权力垄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

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法院**也逐一恢复了许多弊端的旧观念。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

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

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2

导读: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一)

对于明代,尤其是万历年间的历史来说,是极其枯燥的。主要原因是这个朝代,大部分时间处于黑暗时期,至于好皇帝,更是凤毛麟角。

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可以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但聪明的历史学家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事实上,后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今年的机会很大。

黄仁宇先生从技术的角度倡导历史观。关于这个,确实让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因为这个对我来说实在是有些深奥,令我费解。而从书中内容来看,也是比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这样的一类书,并不是说一昧地去看故事情节,这不是**,也不是故事书,而是纯粹的历史书籍,也有着教科书的意思。

既然这样,那就应以一名学***身份来挖掘它的精华,品味其意思所在。

这本书分为七章,每章介绍一个人,用每个人来反映这段历史;它是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的角度来写的。它反映了当时皇帝、第一助理、地方**、将军和哲学家的冷暖生活。

从朝廷的各路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太阳已经落山,它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

而从统治阶级,从皇帝到小**,更是政治黑暗,邪风盛行,一些忠臣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

而万历十五年,正是为这一点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愤慨之情,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一种对世界荒凉的悲叹!即使它是如此平凡,枯燥的文字,但我也忍不住,历史却使有它的魅力!对此我也嗟叹不已!

我也从中得到了启示:黄仁宇善于从小事做起,发现大问题;那么我就不应该在生活中处处注意,从小事做起,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和思考。而我自己也正是缺乏这一点啊!

《万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浅啊!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二)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没有像传统史记那样详细地描述今年的编年事,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支撑明末历史。他更大的意图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解释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由欲望驱动的,许多欲望的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源泉。人类开始在树上生活,想着更好的生活在地上,他们来到了地上。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

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 这些反对和支持冲突融合的观点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们经常挨饿。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类的需求仍然处于最低水平——生理需求。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三)

这本书集中描写了几个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大副、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戚继光将军、哲学家李贽。万历皇帝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

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因为君主的懒惰而逐渐走向衰落的深渊。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官职高、权力垄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

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法院**也逐一恢复了许多弊端的旧观念。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

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朝熹宗为了激励部下,才缅怀昔日功臣张居正,恢复了官职。

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3

时代的限制

—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本好书, 我相信读过的人以后都一定会再回来读这本书的。 这是我现在唯一完全认真读完的与法学专业相关的书籍, 在最开始的是时候其实也以为自己可能会坚持不下来中途就不想看了或者说是草草看过就结束了。但里面写的人物和事件让人捡起,不想放下。

黄仁宇前辈的写作手法和文字运用的功底着实让人佩服。 他的大历史观的写作角度, 以他独特的见解给我们展现了 16世纪中国看似平凡的 “万历十五年” , 着实写的不平凡, 让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在他的笔下看到中国古代的历史特色。

我看到万历皇帝按着封建伦理道德的要求,像祖先一样生活。 其实在万历年轻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的顺应规矩的安排和礼教的束缚,他也想向他的祖父一样带着士兵驰骋疆场, 但是文官们各种衷心耿耿的建议以及传统的规矩实在使的他不敢这么做! 他为了封自己最爱的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和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周旋十多年。

虽然他是皇帝,但他输给了封建礼教。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必须得到遵守和落实。 在他的那个时代本来以法律形式存在的王命, 按照现在的形式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比法律地位更高了, 但是在那个年代以法律形式存在的王命, 是不得不受制于封建的礼教和儒家的道德。虽然道德在封建社会中对社会的调节和社会秩序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道德取代法律、超越法律,既是万历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张居正在高中历史的时候学到他的一条鞭法就觉得他是一位有思想和魄力的人, 在这本书中也体现了他的魄力的非同一般。特别是与申时航相比,虽然申时航的中庸政策对缓解各种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个人觉得,他的做法应该更加大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根源。对于张居正的灰色收入,我认为不能过分批评,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对于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来说,与人交往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也必须学会。

海瑞, 中学时代的历史课第一次对他有所了解, 他的极端清廉和正直的形象让人映像深刻。在这本书中的几个人中,我是比较喜欢他的, 因为他虽迂腐但是正直清廉,即使自己吃不饱饭也的守着那份坚持。这种精神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更是罕见。

但从那时起,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的监管意识。他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遵守法律的精神。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他都会情不自禁地用道德的角度来破案,但这正是那个时代给他的限制。

王芝 ***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4

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史书,全书仅仅细写了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杂事,却上升到了整个中华历史的思考高度,与中华文明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读来更是令人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与教科书中只有几个四字短语就可以概括的僵硬的历史人物不同,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每一个人物。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好坏,每个人物都有血肉之躯,人性是复杂的。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万历皇帝的危险性只是由张居正的教育失败造成的。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形象变得完整。张居正的腐败只是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在整个政治体系中的是望和无奈。繁复的礼节以及所谓道德束缚的陈词滥调使他疲惫不堪,甚至让他由此陷入与整个官僚集团长期的无声对抗之中,以消极怠工、不理朝政来表示自己对这种长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

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庸皇帝,恰恰相反,他太聪明了,看不透这个社会的丑陋和悲哀。

年少时的他也曾是一个励精图治,胸怀抱负的皇帝,甘愿忍受亢长无味的礼节教条,甚至曾徒步游行,求雨祈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骨子里的叛逆精神越来越强烈,试图冲破封建主义的桎梏。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离经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实际的行动向陈旧的道德礼教发出了质疑与**,更让读书的我们领悟到仅凭道德所堆砌和约束的社会就像是无根的草,浮于表面,不堪一击——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然而,这种神奇的制度不仅存在于明代,而且还存在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张居正也试图改变这一看似固化的制度,但却根深蒂固。在官场上,每个人都自称时又道德的绅士,同时又以近乎严苛的道德约束他人。

首府张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对待下属严苛,但是自己却不知检点,奢靡至极,使得**上下怨声载道。无奈当时张居正权倾朝野,无人胆敢抵抗,可是当他一死,各种丑闻告状便纷涌而出,张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却背负了一世骂名。纵观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他们都是可敬的朝臣,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别人无法理解。

这无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从书中的人物来看,每个人都可以称为失败的封建道德社会的产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确,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制度曾经给中国带来的种种荣光,但是静下来深思,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政治的警示。

有了前车之鉴,当今社会需要法治便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当然,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不可一并丢弃,不过,人们也开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没有法律给予支撑,便像没有双脚的人一般无法立足,最终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漫漫黄沙之中。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5

申艳苹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一幅幅鲜活的面容就映照在你的脑海中:怠政而又优柔寡断的万历皇帝,淡然平和而又无能的申时行,挽狂澜澜之既倒而又稍显贪财与好色的张居正,古怪而生性耿直的模范官僚海瑞……。你还以为这是一部**吧,其实这是一部学术蓍作,是黄仁宇先生花费七年时间所写的《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采用了记传体的铺叙方式使历史研究大众化,初看似乎和《史记》等纪传体史书似曾相识,其实不然,就书中所叙而言,它是一本记录失败的书。其所叙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生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使简介中提到的人物,如太监冯豹、高拱,都没有好的效果。

它要从封建**制度的角度来寻求近代中国衰败的根由,在这一点上,和《史记》等纪传体史书是截然不同的。至于书中人物的评价,作者更多是从历史角度去观察,而不是过多的从道德角度去描述,例如海瑞,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个清正刚直**,可是当我读完他的传记之后,只觉得他的可敬与伟大,但绝不可亲、可爱,甚至有时还觉得他有些令厌恶。

有人说《万历十五年》颠覆了历史的写作方式,诚哉斯言。在黄先生的笔下,万历皇帝的处境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有权力选定的自己的皇后,他没有权力选定自己继承人,他没有权力亲自带兵出征。面对群臣,他只能听着万岁圣明的****;面对后宫三千美人,他只能选择一个十几岁的郑妃;面对未来历史学家的批评,他只能无语。

如果一个皇帝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事,那么一个思想家是否就可以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呢?李贽的个人生活经历可以解释这一切。1587年李贽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次年,他就剃发为僧以寻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时候他成了全国文人的良心,可是他临死的时候却说“罪人著书甚多,于圣教有益无损”,可见他既没有的道德的自恃,也没有伊拉斯谟的自信,这是其所处时代的悲哀。

从人的角度去复活历史,从制度的演变来观察历史,从事件的来龙去脉来展现历史,黄先生发人深醒的议论完成了一个历史学家所能做的一切。

如果,我们单纯从学者寻求学问的角度来阅读,《万历十五年》当然是一部好书,可是当我们了解黄仁宇先生身世经历后,我们还会明白这本书也蕴含着他对中国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和他的爱国激情。黄先生生于1918年,湖南长沙人,1936年年进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战爆发后,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军校参军。其后,赴美攻读历史。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对明代史进行了研究,以找出近代中国衰落的制度原因。显然,只有当我们读到这本书,我们才能意识到隐藏在那些平静话语背后的心。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读完《万历十五年》这最后一段话,心情颇有点沉重也颇觉解颐。黄先生以历史人物的生死体验解读民族衰落的悲剧,为读者提供了另一个观察历史的视角。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6

《万历十五年》虽然以此为题,但实际上万历十五年不过是个引子,黄仁宇只是借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开文章,把万历十五年作为叙述的线索和落脚点,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明王朝离开了世界的中心,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小部落的节奏,明王朝已经到了沉没的边缘,落日沉沉,败落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作者以万历皇帝的头衔开始。读完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特殊意图。万历皇帝是一个职业称呼,作者也是直抒胸臆,从种类繁杂的礼仪仪式来阐述做为一个皇帝的角色定位,并且是一个作为万历年间的皇帝的角色定位。一切是那么的繁杂,一切又是那么的循规蹈矩,读来就让我这个崇尚自由主义且特立独行的人感到窒息。

而处在集权体制里,这种看似繁杂的礼仪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当时的帝国,“以文人管理为数至千万、万万的农民,如果对全部实际问题都要在朝廷上和盘托出,拿来检讨分析,自然是办不到的。”所以,统治阶层就抓住了礼仪的特征和要点,“要求大小**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

俗语概括,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现代的中国社会也逃脱不了这个轨迹,所以此观念犹可用于当今之社会。

此外,皇帝集权象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事。任命一个重要的管理法院,即人事权,绝不允许他人投票。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这一关键权力长期由第一助理张居正掌握。

这也为其后来被清算埋下伏笔。**廷臣和地方大员的仕途既然都由人臣来决定,难免结党营私之事的出现。又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的政治版图决定了利益群体的多元化,祸国殃民的党争也就在所难免了。

廷臣的相互倾轧,怀揣美好愿望而充当枪手的地方大员相互攻讦,就想一窝窝白蚁一样,蛀食着明王朝的百年基业。

整个方式可以称为“去皮见骨”。攻击者常常从一些小事开始,诸如一句经书的解释,一种谐音的讽刺,一张不署名传单的内容,一个考题的不当等等,有时也可以在奏章上提出一个冤案,参劾一个不知名小官的家庭琐事,或者以论水利和研究马尾巴发难引出本题。利用这些小事可以促使公众注意,引起文官参加,假以时日,使小事积累而成大事,细微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而成为整个道德问题。

在程序上讲,发展中的步伐则须前后衔接,第一步没有收到效果之前绝不轻率采取第二步。而且出场交锋的人物起先总是无名小卒,直到时机成熟才有大将出马。

古今历史上,兴衰规律不变。沿着历史的轨迹,我们希望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错误。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意识到,忽视制度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或将社会发展归结于制度变迁,是有失偏颇的。制度的功能毋庸置疑,但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制度的创造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从思想到制度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或短暂的过程。

要想把制度建设牢固,而不是流沙上,一方面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必须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作为有力支撑。黄老先生认为四百多年前中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是由制度僵化引起的技术落后,我赞同这种观点,但同时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先天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我们对外部事务接纳程度降低、排斥感增强,由此构造出十分牢固的中国哲学体系,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制度自然也很稳定,以至于几百年后制度的大厦才被推倒重建。

细细数数,过去了已有四百年之久。社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此产生的社会浮躁心态也广受诟病。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落边缘。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

《万历十五年》一书所展现的大明朝就是这样一座悬于道德高空的空中楼阁,始终未能与现实接轨。不同于西方中古时代思想受制于神学,其幸运在于思想霸权并未与世俗权力统一,因此当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寻求个性解放时,能够得到王权的支持。而中国却早已将道德作为行政根本,要打破禁锢何其之难。

如果我们慷慨地承认人们的私欲,并从根本上具有权利监督和制约的意识,就不可能产生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时至今日,当这一机制仍无法有效监督权力,完全摆脱传统道德在精神上的束缚时,其后果时显而易见的。今日一味宣扬所谓“爱国主义”等口号,而非倡导个人理性思考,不啻于为民众塑造一高高在上的思想圣典,借以搪塞敷衍对个人权利的追求,亦可说与传统政治一脉相承。

我们的国家本质上仍是着眼于政治稳定——稳定固然是需要的,但是为了维稳,最好也是最糟的方法就是禁锢,这与两千五百年前的子产不毁乡校相比,岂非不进反退了?稳定的另一个进步是停滞甚至相对倒退。李贽代表的明代思想界的萧条,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并不一定陌生。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选题:道德与法制的博弈

课时班级

姓名学号

道德与法制的博弈

《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年,却在其前前后后发生了许多琐细小事,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般成为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影响历史转动的车轮。万历十五年是276年明朝历史上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节点。

纵观全书,呈现出的道德与法制的激烈碰撞,正应了黄仁宇先生于自序中所写到的“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明朝一切问题的症结”。

在封建社会,皇权是维持一个庞大帝国运转的最高权力。然而,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官僚们,却希望皇帝能以德治天下,这符合传统道德规范。于是,皇帝不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处处受制于百官受制于传统道德制度。另一方面,一个庞大帝国的运行必然需要各种制度的维护和支持,其中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规范和支序的根本保证。

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调节社会关系的统治工具。然而,法律制度除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外,与道德规范一样,深受传统民族伦理道德的影响,表现出法律制度与道德的交融与博弈。

然而明朝之于前朝所不同的在于,呈现出了以传统道德代替法制的特点,论其症结即是文官集团在该朝代拥有天下独大的绝对力量。封建社会是礼法社会和违法社会,公务员群体无疑成为这种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表面上宣扬仁义,实际上却抛弃了这种软约束,继续扩大个人欲望。

于是到后来他们便可以直书皇帝酒色财气,可以使得皇帝怠政;可以清算已故首辅,扳倒在朝首辅;可以压制清官道德提倡和武将军事改革;连思想家在这种无坚不摧的集团面前也只有最后选择自杀。不同的利益整体在传统道德的掩饰下争权夺利,导致文官集团的涣散,从而使得法制的缺失与崩溃,整个帝国制度的腐朽与衰败。

那么,明朝重德轻法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一是文官集团的选拔制度充斥着道德因子。明代,重文化轻军事的思想盛行于世界。在制度的确立和偏向上,公务员优于军人已成为一种绝对的趋势。而对于这些文官来说,他们在饱读四书五经通晓伦理道德后,通过科举制度成为**,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制度下,以祖宗留传的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

因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非常传统和僵化,带有封建的束缚。他们在处理国家事务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影响来束缚王朝和人民的。

二是“新儒学”的发展加强了道德对人的束缚。在明朝,以王阳明为代表,被称为“新儒学”的心学盛行。心里学的核心是认为普遍的道德原则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人们可以通过清除心中的物质欲望等盲点,使自己天生的良知重现。

这种思想的传播,使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道德,必须遵守道德。统治者还将这些传统儒学的道德伦理上升为天理,从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道德律。在民间与官府的大肆宣传下,这些道德律令成为了约束百姓思想和行为的良好工具,借助一定的惩罚措施,百姓在当时都成为了一个个循规蹈矩的“道德机器人”,使得道德对人的束缚更加容易。

三是政治制度的僵化和漏洞暴露无遗。明朝帝国的体制有许多漏洞。无论是建立还是是践,都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更加注重人治和非法治。这些充满漏洞的制度往往给公务员以可乘之机,权力和地位的**腐蚀了他们的大脑,使公务员的私欲不断膨胀,往往按照个人意志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充实自己的私囊,贿赂党。

此时的制度在这个朝代往往许多时候都如同虚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扭曲僵硬道德风气的盛行。在书中与欧洲各国进行的比较,反映出明朝时期“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的低能。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家中,道德成为约束人民、行使权力的理由。

**制定法律没有明确的标准。法律只是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也就是地主阶级镇压农民的工具。当这个工具严厉与否都不好使了,统治者只好搬出伦理道德约束进而控制被统治阶级。在封建社会,道德至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管理,而且可以取代行政管理。

道德因过度僵化而束缚人性,法律制度则因道德权利和自身漏洞而失去原有的效率和实用性。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道德必须依靠法律的保护,法律是道德的强制和延伸。没有强制性约束的道德外衣,必然产生权力博弈,必然导致整个国家管理的松懈。

那么,道德与法制的关系在现代制度中应该如何运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重视二者在合理范围内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由传统道德衍生出来的有教无类、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和考核机制一直流传于世。科举选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有道德的人能够进入官僚主义,倡导了现代社会仍然适用的诚信观念。

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实现法治,实现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二是应削弱其冲突和矛盾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当一方力量太大时,社会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万历十五年中的道德僵化束缚政治制度运行效率的例子,和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绑架”的行为,均是道德势力过强对于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例子。

然而,坚持没有特殊原因的行政机制,如道德义务的修改、追求制度的表面形式、采取非道德手段谋取利益等,都是制度偏执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例子。这些现象不仅会导致社会行政效率低下,而且容易让人们产生思想误区,通过集体效应而扩大其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正确的把握道德与制度的关系,在遵循正确有效的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发扬传统优秀道德的精神。

不要偏袒或削弱任何一方,用正确的价值观对待他们。

历史这面镜子往往不是一片完整的,而是由无数零星的碎片所组成。每一枚碎片,无论大小,都能反射出一片清辉;每一段时期,无论其平凡与重要,都能折射出整段历史。《万历十五年》这部历史著作正是以一枚碎片入手,一种全新的眼光去解读历史,不但给予我们一种明朝覆亡的全新解释,更赋予了我们一种大历史的研究方法,并给我们重大的历史启示:

道德不能代替法制。这警醒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确立实质法治,建立理性的法律制度和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同时不能忽略道德的重要作用,于物欲横流的世事之中保持对道德的崇高追求,真正地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法制和道德完美融合,造福于民。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8

本书中提到了历史的惯性。在我看来,它可以用来解释万历年间的各种事情。从明朝建立到万历年间,它已《四书》中的道德为最高思想,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

也就是说,是太祖确立的以道德为最高指导的思想绑架了明朝。万历年间,明王朝的发展方向是皇帝或某些**无法改变的。万历皇帝的“罢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万历皇帝因为立储问题与群臣闹矛盾,消极怠工长达三十年。而帝国统治机器依然正常运转,居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公务员群体既有制度保障,又有思想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以德取法将导致中国政治上的一系列弊端。法治,让法律与时俱进,不要让这段历史只成为遗憾。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9

法治应当成为一种公众信仰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的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万历十五年——这个“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的寻常年份,被黄仁宇先生以敏锐、独到的视角挖掘出来,抽丝剥茧,因小见大,在细枝末节中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大帝国的缩影。

《万历十五年》采用的是“聚焦”的写法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的这个寒春发生了大量,看似平凡,却为大国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全书选取了6个人,6个主要故事,犹如历史的长镜头,**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

唐宋兴盛之后,中国是如何逐渐失去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的。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力量在从中作祟?什么样的传统惯性和现代科学的缺乏,使我们的帝国失去了革命的机会。

《万历十五年》是六个社会精英人物的命运和缩影:苦闷的万历皇帝、有才的张居正、老成的申时行、古怪的海瑞、孤独的戚继光、矛盾的李贽。他们在理想与现实、道德与法律、自由与制度、公德与私欲的冲突中挣扎与逃避。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没有人能够取得成功。

万历皇帝是一个不愿被文官集团操控的帝王,皇帝象征一种制度,名义上他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代表着至高无尚的皇权,实际上处处被文官掣肘,受礼仪规矩束缚,受道德约束,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张居正是一位企图改革以求国富民强的强权主义者,他代表着新兴的以经济制度为主的技术性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他坚持推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 的边防新政和“一条鞭法”等赋役改革,试图通过改革来巩固国家的发展。

申时行是一位走中庸之路的和事老,他代表了原有的礼仪与制度的一元道德政治体制,他处处运用阴阳两种人际关系来调和冲突,构建他的“和谐社会”,富有积蓄,却不近悬崖,不树异帜。

海瑞是一个试图以个人领导社会道德重返淳朴的理想主义者,他代表了道德和法治法律的难以调和,海瑞尊重崇敬法律,并且刚正不阿的执行法律,但是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始终又放不下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

戚继光是一位才华横溢用体制实现自己抱负的一位武将,他代表了传统制度外的一种创新,作为一位锐意进取、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的创新者,他创立的新兴军事模式在原有制度下终究还只是美丽的昙花一现,最终他也逃脱不了有志难伸的坎坷命运。

李贽是一位矛盾的思想家,代表着多元思想对传统的无力冲击。他试图摒弃传统的束缚,追求思想自由,但思想自由却无法摆脱政治的束缚。

这六个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来,共同揭示了《万历十五年》的主旨: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年只是明朝成立以来矛盾冲突的爆发点,而王朝的根本矛盾早已埋藏。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因为这一症结的存在,所有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剧。

在中国社会的两千年里,道德取代了法律,以德治天下。在这种模式下,道德是消除理性的工具,理想成为一种多余。大多数民众甚至是统治者本身的个人理想、呼声、要求、意愿等主体感受不仅不能得到回应,甚至被有计划的清除。“外儒内法”是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的治国方略,然而封建社会的法治不是体现为法律条文的完善合理,而是体现为刑法的严苛残酷。

儒家思想更适合于统治阶级,“孝亲忠君”的道德规范树立了牢固的等级观念和伦理规范,它更容易使百姓安生乐业,于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就渗透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一思想与伦理道德一起构成了封建社会的精神内核,因此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受道道德的深刻影响。

我想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道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人类行为共同规范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这种规范。但是将一成不变的道德准则作为万能的手段来调控社会的一切问题,则是异想天开的。道德不同于法律。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执行的,而传统是道德的维护。

因而法律的出现,弥补了道德的缺陷,从而“使人类的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

我们应当明白,对于一个政治体系而言,政治制度化是至关重要的,是政治发展、政治稳定的必要。理性经营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社会理想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命源泉。在一个向上的社会,制度化、理性和道德都是必要的。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当今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现代化社会必须更加重视法治化的建设,正如古希腊的一句谚语所示:“要过好的生活就必须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城邦”,在这个伟大的城邦内,正义主导着人们的行为,法治成为一种公众信仰,这里所说的信仰并不是一种言词上的表白,一种决心,而必须是一种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种社会的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

我们应当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法律,建设公平、公正、平等的法治社会,辅之以德治,这才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本所在,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才是坚持华夏民族光荣与梦想的途径。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10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朱翊钧执政的前十年,内阁第一助理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的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发展,国力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然而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万历之治”,失败的原因不仅在于那时文官集团内的矛盾,而且神宗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此,本书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制度,试图从制度的角度来解释明代的衰落。这种下降不仅是悲哀的,而且是自己造成的。公元1573年,年仅9岁的朱翊钧被提拔为皇帝。从此,他开始向皇帝学习。上有太后,前有张居正,一切的国家大事都无需他自己来操心。

他所作的只有一点:好好学习,做个好皇帝。朝廷生活带来的早熟、有序的成长环境,使他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代表,没有了自己的皇帝实权。甚至后来,挑选妃嫔和建立王子都受到公务员的限制。

从他自身来说,一个王朝的衰败在于缺乏勇气的皇帝,一开始万历自己有励精图治的雄心,但他始终局限于以儒家礼教为主的法理基础,并且这种礼教法理不仅从过去流传下来,也是文官用于束缚万历皇帝的主要工具,他们只是想要一位符合他们思想准则的皇帝来代言,来作为帝国统治下的工具而已,只要他的言行不符合文官心中所望的形象,就会被奏疏所“参”,虽然以温和的口吻,但本质上是仗着祖宗之法和道德根本来胁迫他改变,否则就是愧对祖宗的基业,有损于皇帝的威信。渐渐地万历看透了这一切,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却生来却没了自由,从小活在张居正和太后的背影之下,甚至母子情义都被君臣之道限制。万历十三年,张居正死了,死后不到半年,就被判为马屁精,结伙谋取私利,意图篡位腐败。后来,张家被复制,他的亲属被流放。

暂且不论权术之争和张居正的改革作为,张居正的去世,使万历失去了重要的辅助,更糟糕的是之前与张居正对立的大臣们集体发难,要求清算张居正,万历终受不住**压力而痛苦万分地清算了自己的老师,从中他也明白了朝堂之上的阴暗。之后在立储一事上,他不仅愧对郑贵妃,也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只是文官集团控制下的一点权利,只要他的决策危及文官利益,便会被各种奏章压得喘不过气。一大堆的文官诤臣套用“四书”的一套道德标准约束万历的宏图之治,相比之下,势单力薄的万历感到无助和无奈,于是他把自己对治国的热情和愿望压住,甚至是不得已的磨灭了,以消极的方式和文官集团对抗,出现了“三十年不上朝,西苑修斋炼道,后院宦官陪乐”的故事,其中更多的是万历对于文官的恐惧使他意志消沉,无为而终。

万历十五年,看似是平淡的一年,但却是“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以德代法在明代达到了极致,这也是问题的根源。我国古代以儒家文化作为道德基础而道德作为行事准则的标尺,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成因在于过去民众认知水平低下,难以接受繁琐的法律观念,只能用从前传承下来的道德作为规则的象征,而建立在道德上的法律只是一个说明书般的补充品,大部分时候都没有公信力或者权威。在潜意识中看来,提倡道德是先进的,是一件好事,但是明代的这种提倡目的不纯粹是为了作民众的“法律”,其使帝国的司法地位低于政治,追求**的统治保持一元化,保持文官集团思想行动趋于一致,从而达到政治上的帝国稳定。

而道德上的提倡简洁俭朴,被歪曲于行政上问题的简化以适应**的低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下属的关心和支持也会因为条款和资金问题的限制而丧失。对于皇帝自己来说,所处的时代是“重文轻武”的,自己没有军事上的力量来支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没有军事上的强制制约文官的能力,更何况,作为从小就是文官培养起来的“代言人”皇帝,骨子里或许丧失了对文官、对当朝制度的反抗和改变的意识。

对于制度,或许说是礼制,这样一种从前传下来的东西,能够造就了盛世,而明代的错误在于过于将其理解为“礼”而非“制”,皇帝自身是建立在“礼”上的,他运用这样一种工具使自己取得民众的威望,提高自己的形象,而这样一种工具,却并没有为万历取得真正的威望和权利,却是被文官用来约束万历的工具,相比之下,文官集团自身却真正权力倾朝,在这样的环境下,“制”也被道德化、抽象化,没有形成成体系的法律系统来制约皇帝下属的各**和百姓。明朝的衰败,不仅仅是制度问题,还有文官集团内部的权术之争,使得国家的高层力量不能凝聚对外反而困于朝政,而皇帝自己也没有明智而具体的改革措施,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

作为一个值得分析的人物,海瑞的一生也体现了他个人思想与时代的碰撞。海瑞是明朝的清朝**,但他既受人尊敬又被人遗弃。赞扬者说他清廉正直,为百姓说话。

批评者说他古怪、冷僻而执拗。海瑞是制度下可敬而可怜的产物,他是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公众而牺牲自我,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极为微薄。他是个有道德洁癖的理想主义者,在为人处世上不知变通,以至于大部分文官都将他视为麻烦。

他真的想成为一个圣人,一个只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每个人的圣人。然而,这样一个圣人只能被崇拜,没有人能效仿他的榜样。

海瑞对离职原因的回答是:无非是同情和愤慨。他为饥寒疾苦而引起同情,也为别人的损害欺压而产生不平。

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仅仅是取得了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别无其他。相比朝上玩弄权术、勾心斗角的文官,他的确是**中的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典范。这种精神的本质和创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国思想完全一致,或许是他所在的时代太晚,也或许是治国的根本大计,是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并非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所规定的作为准则。

海瑞不懂当朝文官们微妙的行事标准,当朝所谓道德和行事原则,是分为阴阳两面的。在封建时代,剥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维持文官集团经济收入的基础,海瑞干预土地所有权,在道德和伦理上是正确的,但是只以他的个人力量,凭借他无畏的诤谏所得来的名声,而要使整个社会机器停止运转,也就难免“志大才疏”的评语了。

Gz85.coM编辑推荐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系列


我们生活的世界虽然是一样的,但是面对同一个事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将自己的想法保存并且整理进心得体会是重要的。心得体会可以很好的反应自身的各种状态。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精心整理了大量资料呈现出这篇“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1)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只能假定自然法规会要逐渐展开。下一代的人证实我们的发现,也可能检讨我们的错误,也就等于我们看到前一代的错误一样。研究历史即需要理性地批判,更需要深刻的思辨。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也当然具有偶然性。它是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但无可否认,历史的主体毕竟是人,因为人的创造性和复杂性必定导致历史具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无论如何发展终究受大环境制约。就如中国自儒家思想占主导权以来,几千年的历史都是以此为治国理政的思想。以此为例,中国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来,儒家的“仁政”让施政者淡化了法制,从而使道德成为治国安邦的教条,这当然算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弊端。另一方面,历史越久,思想根基越牢固,就越难以跳出其框架,其劣势也就愈加明显这也是历史上重大改革不能顺利进行的缘故,也就是邓小平理论提出的解放思想的成因。就如男女尊卑的思想一旦形成,沿袭千年很难破除。所以固态思想太久对“变”就会影响更加深刻。明朝已经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同时西方已有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至于明朝末年是否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感觉有待论证,因为从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虑不太会有这样的机会,其次学者们也是根据当代的文献,从只言片语或是个别篇章中推断出的。在这里想要说明,历史无法用对错评判,所以一刀切的论断有失偏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我想这些都是读史的意义所在。“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想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在于作者的大历史观思想,历史需要全方位解读,单刀直入也许会导致我们只能窥见冰山一角。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2)

读史以明智,鉴古而讽今。想想自己以前从电视剧上看到的古代政治实在太过肤浅了。

朝代的兴亡牵涉很多事物,并非少数人的贤愚得失所能概括,必有其侧面、背面即我们没有看清楚的因素。

儒家思想创立之处确实有着改革社会以及群众思潮的作用,但千百年后却变质为桎梏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见其时代性。但其仁爱本质却是不可或缺的道德责任。

道德至上的治理方式是短命的,法制应当先行。

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全面才得以公允,任何人都有阴阳两面。有清官极重名,贪者却谋利,到底追命逐利之辈,都有着人性上的弱点,而换个角度看他们对社会的贡献,都有其认可之处。一者云:私己,人性也;又者云:为私利,宁毋为官。官为何?父母官乎,如海瑞者。我们该如何看待呢,试想想,如果是正义的一方,无论手段多么卑劣也能为人们所原谅吗?

评价领导集团时,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大事迹为评判标准,而很少或者根本不知道他们在位时致力于避免了什么发生,就像我们现在和平年代,其实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防止着许多隐患,世界并不和平。

政治改革、思想启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历史着眼于注重群众活动对历史的长期贡献。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3)

说实话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起个什么样的标题,因为这本书的名字起的就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用一个皇帝的年号万历和其中的年份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书的名字,《万历十五年》。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随着读的越来越多,发现其中的内容还是相当值得玩味的,不愧是一本好书,本书是从几个人物写的,我也从几个人物来分别写写我的感受。

万历皇帝,我认为这个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从登极做上了皇帝以后就一直被管理着,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他们俩同受人“宠爱”,但又同样被关在了“笼子里”,只是大熊猫不必再学习四书五经讨他人欢心罢了,后来的万历皇帝学会了罢工,也因此成了一只真正的大熊猫了。文章中多次提到明朝是在用道德治理国家,而不是法律,这个我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我想说,一个封建社会,一个大多数的人民都没受过什么教化的国家,实行法律治国有什么用吗?也许还不如用道德的力量去约束人民呢。万历从小就一直被管教着,他不是没有逆反心理,只不过他的逆反心理不像他叔叔表现的那么强烈罢了,他叔叔是把一个皇帝的权利表现的尽至了,所以在文官集团成型以后,万历皇帝也就没有再做出出格的事情的可能了,他的逆反也只能是通过无为而表现。写到这里真的感觉很同情万历皇帝,自己的臣子无时无刻不压在自己的头上,自己无时无刻不受到大臣们的管制,他就连做一个男人都做的很是猥琐,因为他不能给他心爱的女人一个真正合适的名分,不能给他和他心爱的女人所生的孩子一个真正的地位,甚至死后都不能跟他真正爱着的人葬在一起,这着实是一个悲剧。但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万历皇帝,他确实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完全有能力重整朝纲,因为他是君王,他完全又能里重振边防,因为他是君王,他完全又能力保护她的女人,因为他是君王,但他放弃了作为皇帝所应有的权利,他选择了无为而治。作为皇帝他受万人敬仰,但是他没有把作为君王应该做的做到,而只是选择

了默默的抵抗,也许是人们对他的期望过高了,因为他是君王,所以他应该肩负起拯救历史的责任,正因为这样,他离人们想象中的皇帝差的很远,所以他才会更加的受到大臣们的管教,认为这个皇帝还不成熟,然后越加管教也就越增大了万历皇帝的逆反心理,因之反反复复,便造就了这个万历皇帝。这本书上说万历是因为过分的相信张居正,而张居正死后证明皇帝自己也被骗了,皇帝就因此更加的不信别人,所以才使他怠工的,我认为不然,我认为这个皇帝就应该是这样的,张居正只不过是一个皇帝的管家,管家死了,“熊猫”当然就可以依着自己的性子来了,他本性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是做回了自己,张居正的死只不过是历史学家为皇帝找的一个借口,或者说是皇帝为自己找的一个借口。

对于明朝的官制我不便多说,因为知道的甚少,只是这本书让我感觉好像跟现在的社会很像,有很多事儿换个人物就是现在的事儿,这个以后再说。

再说说首辅申时行,这个人让我说什么好呢,感觉他的性子里某些东西很像万历皇帝,他没有张居正的大刀阔斧,也更不会像海瑞一样纯的就像一块大石头,我认为他的行事儿风格有点像太极拳的打法,总是能以柔克刚,他总是能从清萍之末看到暴风雨的来临,能解决的事儿他总不会让他发展到无法解决的地步,发展大了的时候他也能运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着实为万历皇帝,为明王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想如果没有申时行的话也许明王朝会出更多更大的乱子,申时行才真正的实现了国家的稳定。但申时行的做法理应出现在盛世里,因为出现在了一个皇帝罢工的时期,他的作用就起的不是那么明显了,最后他还被弹劾,这个就证实了这一点。申时行这个人很难说,因为他就跟他当上首辅的过程一样,充满了偶然性。

张居正,我认为这个人应该当皇帝,他有胆识,有思想,有抱负,有眼光,如果当皇帝的话,他完全能把这个国家建设的非常好,然而他毕竟只是一个臣子,然而一个臣子这么厉害并不一定会扶持出来一个好皇帝,因为皇帝是他这样的,两只虎在一起的可能有多少呢?

他张居正是一只虎,皇帝便成不了虎,因为他总是让皇帝听他的指挥,这样自然皇帝便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我认为这个皇帝的形成有张居正很大的原因。我们不可以否认张居正的功勋,他建立的许多的制度可以证实延续了明王朝的香火,他赏识的一些人也确实有着超人的才华,他的大刀阔斧也着实让人佩服,但他的缺点言行不一也成了他的一大弊嫉,他的英名在当时也便被一些小人因此而弹劾掉了许多。

海瑞,书中用“古怪的模范官僚”做题,我觉得很是恰当,古怪是他的行事儿风格古怪,或者说他对于四书五经过分的执着了,他已经被其蒙住了眼睛,心里已经超神了,他清廉的太过清廉,正直的过分正直了,他跟其他官员格格不入,甚至跟皇帝也格格不入,他入的只有他心中的“良心”,所以他的行为很是不为其他官员理解,但是他做的又都对,没有一件是错的,因为那都是书上教授的,也因此没人敢反对他的做法,他对于其他官员甚至包括皇帝都确实是一个模范,但又不是榜样,因为他离现实太远了,他说白了可以说是一个“书呆子”,模范一次用的恰当到位。我认为海瑞的出现只是一个错误,他带给人民的也许是利益,但是他带给明王朝更多的是麻烦,他的性格,他的行事风格为朝廷惹了很多的麻烦,直到他死了之后这些担心才可以消除掉,让明王朝松了一口气,让明王朝的官员们松了一口气,甚至让皇帝也松了一口气。

戚继光,书上说他是孤独的将领,我觉得说的不恰当,应该说他是在张居正死后孤独的将领,因为在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他并不孤独,他所有的想法几乎都实现了,说他孤独只能说是他跟他所在的朝代不太适应,感到他很孤独,或者说在张居正死后他也便受到牵连而孤独。戚继光是一个很能适应环境的人,他不会过分的执着,他在大多数会变通,不会一条路走到底,会变着路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是我很欣赏的。戚继光在历史上的功勋也是相当的卓著的,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因为没读过他的传记,怕少说了哪些,心理有愧疚。

李贽这个人啊,我觉得有点心理不正常,总是爱做一些在当时是很出格的事情,在他身上结合了很多人的元素,有官僚、有文人、有僧侣、有改革派,很乱,说不清楚,也许就连他自己也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我估计,因此,书中才写他为“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要我说啊他还有点自相矛盾、自找没趣。他总是自己想是什么就是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他认为那是对的,好像有点小孩子气,感觉他自己也没有自己固定的性格,没有万历的默默抵抗,没有张居正的大刀阔斧勇往直前,没有申时行的圆滑也没有戚继光的为国奉献和变通,他有的只是任性,他的性格好像是这几个人的结合体,也许这就是他的性格吧,要是让我评价他在历史上的作用,我就用一个词来形容,小丑。

关于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面对很多事情,当我们积累了新的感想的时候,动笔写进自己的心得体会总是没错的。心得体会就是发表自己内心的意见,想法或者看法,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的好文阅读,我希望我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对您有所启示!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1】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

四百年,不短的历史时期,虽然只有世界八百年的一半在周朝。从1587年到1987年,如果以1840年为分界,它跨越了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要是把这期间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用文字记录下来,估计光造纸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积就会远远超出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造成的损失。

幸运的是,人类有遗忘的功能。许多琐碎的是情不需要记录或记忆,否则我们都应该生活在沙漠中。但同样幸运的是发生在1587年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被记录了下来,更幸运的是一位叫黄仁宇的华人把这些事件归纳分析并提出一种谓之“大历史观”的观点,而后历时7年成书《万历十五年》。

1587年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此产生的社会浮躁心态也广受诟病。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落边缘。

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使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哲学发展、体制改革的良性互动。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2】

各种法定的日常礼仪仍然照常举行,但皇帝已经不再了;当高级职位空缺时,他宁愿让他们空缺,也不愿派人填补,这样,那些公务员,除了少数,就不再有升迁的希望了。臣僚们抗议的奏章不断向他提出,他也不加答辩。他知道,只要在奏本上一加朱批,不论是激烈的驳斥还是冷静的辩说,这些朱批和原来的奏折都要送到给事中的办公室里传抄公布,这就正好中了那批抗议者的下怀,使他们达到了沽名买直的目的而暴露了自己缺乏雍容的气度。

最合适的办法就是把这些可恶的奏本留中,即扣押在宫中不加批示。

然而,皇帝的破坏并没有使政府瘫痪。公务员制度小组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自动控制程序。一旦有人想改变这种程式化的体制,叛军肯定会受到整个公务员团体的打击和排斥。

大权独揽,力推改革的张居正、抗倭有功,手握重兵的戚继光、打击豪强,干预土地所有权的海瑞、离经叛道,反对传统礼教的哲学家李贽,这些逆反者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无疑给整个文官集团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他们的言行已不符合文官集团内部的“善”的标准,因而无一人善终或得到重用。

公元1587年,张居正的继任者——内阁首辅申时行已任职四年有半,在以后的四年里,他仍需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内部的稳定与团结,调节文官集团的“阴”和“阳”,而求善始善终,不敢有任何唐突而致己祸。也是在1587年,也就是年底,海瑞去世的消息传出,这无疑让北京的朝廷松了一口气。现在,没有人要为公众心目中的英雄回忆负责。在同僚和皇帝的眼中,海瑞无聊可笑,又不合时宜。

而万历十五年底,随着戚继光的去世,我们的帝国失去了将它的军队施以最低程度的现代化以图在新时代里生存的最后一次机会。翌年,李贽剃度出家,脱离了这尘世礼教的羁绊。

以上种种,清楚地表明,大明王朝及其文官制度在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跨过了其存在和灭亡的临界点,在之前二百多年为巩固文官制度而极尽能事之后,明王朝的文官们已为自己掘好了坟墓,现在,只需一个人将他推倒。

参考文献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我的大历史观》

黄粹存,《皇帝只是个排位》

欧蒲台,《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

《神宗实录》

《明史*张居正传》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3】

张居正试图改革经济体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试图保持统治思想集团的先进性。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但都失败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体制,是一个要求单纯,固定,永不变更的体制,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制,以一个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为基础,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朝廷的稳定和王位的安全是这一制度的重点。

一切行为的最后准则是意识形态所衍生出的一整套体系,以思想行动上的一致来保证整个体制可以依靠简单的一腔热血与几点原则就可以运作,这样的体制只能要求单一化,平均化,同质化,只能有单纯的思想,而绝不能出现脱离终极意识形态,甚至怀疑这一意识形态的行为出现,这也就直接引致了李贽的悲剧。意识形态崇尚诚信、精神追求、忽视个人利益、奉献牺牲、蔑视物质利益。这样一来,**人就有必要过上简单朴素的生活。他们只能用精神力量来弥补制度的不完善。

牺牲局部保全整体稳定,牺牲公平保证效率,以计划代替现实操作,以**代替评估,如此种种。然而,意识形态要依赖人去实行,人总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总要有各种各样的缺失。但意识形态至阳至刚,浩然正气,根本不考虑这些。

以终极目标放在现实之中,只好去打折扣。因为在意识形态之中,没有“私”的存在,也没有“阴”的一面。这样又回到万历所面对的最初的问题,为了这个基于完美条件而设计的体制能够在现实层面上运作,就必须打折扣,就必须冠冕堂皇,说一套做一套,就必须虚伪到底。

所以才有戚继光给张居正送礼的景象出现。

单一的思想体系所造成的困境是不能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是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一制度下,由于终极价值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价值制度上存在诸多漏洞,整个制度实际上已沦为一种形式:

每个人都在用积己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去掩盖自己消己的一面,也就是个人利益。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

然而,构成这一制度本身的官僚阶层已经发生了变化,其行为也有失偏颇。最终的结果是制度的崩溃,这是海瑞和他申请银行的两难境地。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4】

读《万历十五年》之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可以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万历十五年——这个“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的寻常年份,被黄仁宇先生以敏锐、独到的视角挖掘出来,抽丝剥茧,因小见大,在细枝末节中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老大帝国的缩影。

书中以万历年间的一些重要任务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来深刻的剖析明朝的太平景象下隐藏着多么大的危机;封建制度在当时并没有病入膏肓,反而庞大而有序,却在本身不可遏止的慢性病里,走到了穷途末路的边缘。

在这个国家,聪明敏感的万历皇帝作为制度的必需品,他勤政治国,张居正不让他写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被“囚禁”在紫禁城里,孤独无援,在当时强大的封建道德观念束缚下,没有朱厚照任性放纵、一意孤行的勇气,只能消极怠工,苦闷至极,与廷臣进行着数十年的僵持。

在这个国家,大权独揽的张居正努力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赋税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可谓鞠躬尽瘁,却也言行不一,奢侈腐化,最终因触犯文官集团而人亡政息,死后家败名裂,境况可谓凄惨。而“温良恭俭让”的首辅申时行尽管忠于职守,调和“阴阳”,不断妥协让步,却也不得不黯然辞官回乡。

在这个国家,刚正不阿的海瑞则如巨石投进了一池死水。他能够直言抗命、守忠尽孝,像卫道士一样在奉行中庸之道的官场里卓尔不群,不断“惹是生非”,被人仰慕却无人效仿,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

再加上在贫病交迫中死去的将领戚继光,在狱中自刎的名士李贽,书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对此,黄仁宇先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在序言里写道:“这种情形,断非个人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以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其中,最为重大的一件事便是立储君时候和群臣们的对立,常洛是长子,按照惯例,是应该毫无争议的被立为太子,然而万历皇帝更想要立的却是自己喜爱的皇贵妃郑氏的儿子长洵,但是在群臣的眼中,这是以幼凌长,自然不合于伦常之情。但万历皇帝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妥协,但他不能采取强硬的立场。

因为“本朝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的臣民,而是以‘四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皇帝和臣民都知道,父亲不能宠爱儿子,哥哥有义务教育和爱护弟弟,男人不能因为溺爱女人而改变兄长的顺序。尽管书中的万历皇帝名义上是九五皇帝,但在道德和传统的约束下,他更多的时候只是权力的象征,一个身躯空虚的傀儡。

1587年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此产生的社会浮躁心态也广受诟病。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万历十五年》中表明,一层不变的体制使社会发展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惟有全方面的改革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奏响时代的新音!

联系当今社会,我们只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日新月异。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5】

**皇权的"枷锁"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近日里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作品《万历十五年》,看似只写万历皇帝在位的第十五年的事,实际上却是对整个明朝乃至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析,由点到面,使人心生敬仰。

序言里,作者说,“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明朝从开国皇帝朱洪武开始,便已经有意识的在重用文官,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万历当皇帝的时候,早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文官集团和管理体系。而首辅大臣作为他们之中拥有最高地位的代表者,必然是德高望重而且拥有着相当的政治才华和手段,以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

而由于万历即位的时候年龄尚幼,张居正身上同时还肩负了小皇帝的抚养和教育重任。于是,1572年秋天,也就是九岁的万历皇帝即位的那一年之后,“万历每天的功课有三项内容:经书,书法,历史”。

本书开始从琐事切入万历的宫廷生活和无处不在的成长环境。他终于安顿了自己的教主兼第一助理张居正,他想获得独历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没有自主权。他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意志,最终对**采取了疏远和消极的态度。结果是**失去了忠诚的意义,也采取了敷衍工作的消极态度。后来,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表明,皇帝不能凭自己的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上是由大臣们决定的。活着的皇帝和死去的祖先没有什么不同。

每次读罢,都为万历感到一种透骨的悲哀.表面上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实际上只不过是制度的执行者,制度下的一个产物,被禁锢在枷锁中而已。万历皇帝与张居正的人物关系如果深究不可谓不复杂。

情感的混合与立场的排斥,各种羁绊都难以表达。张居正是在死后的两年才遭到清算。由此可见,一个真正的权力人物在其死后,其影响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大。

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张居正政治理想的宏伟。但是他对别人的苛刻要求与对自己的奢侈铺张的鲜明对比,让他在道德层面完全地站不住脚,也为日后政敌的攻讦抓到把柄。在帝国的统治阶级中,强大的公务员制度赢得了胜利。

万历皇帝输在道德,输在传统。张居正输在**集权,输在文牍。

对于一个江河日下的王朝而言,处于其中的各种角色:皇帝、文官、武将、学者面临的大环境一样,位置不同决定了采取的措施不同,也许刨除一点私心之外心是好的,但是却只能让这个王朝缓缓衰落而不是重新崛起。缺乏有勇气有担当有魄力的领导者,如果张居正能够多活十年也许是另一番景象。

身在高位不能偏听偏信,要刚柔并济而不是看目的达不到就消极怠惰,如果万历皇帝能像朱棣迁都那样表面妥协行动不停拿出改变的行动和魄力也许也是另一番景象。因此,我认为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帝王,皇权的桎梏是可悲的,但认清自己的处境,弄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不是放弃或放弃,是非常重要的。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6】

《万历十五年》作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以别树一帜的风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叙事方式,多年来备受推崇。近日重温本书,将个人浅见略记如下。

一、本书新颖之处

在第一次阅读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与一般历史作品的明显区别。一是体例新,化整为零。抛开传统的编年体、传记体写法,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口,集中阐述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关键人物,史料佐证丰富,内容详实有趣。

二是视角新,以小见大。本书没有全面展开、泛泛而谈,而是选取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李贽几位关键历史人物,浓墨重彩加以剖析,字里行间却又蕴含了对当时明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思考。三是笔法新,叙议兼备。

该书不仅限于简单的历史叙述,还包含大量的心理刻画和背景分析,使该书更具观赏性和可读性。总的来说,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历史叙事方式,更易为普通大众理解和接受,往后的许多史学畅销书如《明朝那些事儿》等,在写作风格和手法上都深受本书影响。

二、本书局限之处

作为一名非专业读者,对本书阅读局限性的认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对历史整体性的质疑。众所周知,历史从来都是一个连贯发展的整体,截取其中某一年份作为横断面加以分析,如果没有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难以在宏观上进行统摄性把握,容易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

比如文中对明代文官体制的种种分析,如果不上溯到过往朝代统治集团和统治方式的历史演变,就难以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容易得出弊病丛生、毫无建树的主观印象,进而全盘否定,产生片面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叙述客观性的质疑。本书在叙事中穿插大量的心理旁白和描述,虽然在文字上引人入胜,但平心而论,毕竟只是作者个人的主观表达。

尽管基于史料作出,与真实人物心理也必定产生误差,加上作者为佐证观点而进行的选择性剪裁,很容易影响、或者说引导读者对某个人物、某个事件的独立判断,在立场的客观性打上问号。

三、本书启迪之处

本书观点不拘常理,颇多新颖之论,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如下:明朝统治者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理念和行动指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形成文官集团,培养统治阶层精英分子,在形式上统一的价值观约束下治国理政,并引导和强制士农工商等社会阶层贯彻服从,进而维系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日常运作。但由于缺乏健全有效的法律规则,以及精准的数目字管理方式,国家治理和社会运作完全依靠道德掌控,个人意志被全面压制,失去创新的精神和土壤,只能在惯性的历史旧轨上重复行驶,渐渐与世界先进文明拉开了距离,埋下了衰落与失败的伏笔。

这本书反映了明朝的衰落。王朝治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道德治理高度形式化。实际运作的“潜规则”与之明显相背离,简单讲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治理体制上弥漫着虚伪与**的气氛。

二是治理体制的随意性与模糊性。在选举、绩效考核、经济管理、军队建设等重要领域,责任不清、主观臆断普遍存在。三是重人文伦理、轻技术革新的整体倾向。

与高度发达的人文社会成果相比,技术进步上的革新严重滞后,且缺乏必要的生长土壤和空间,使得明朝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制度革新方面日见疲态,最终在历史兴替的浪潮中走向没落。

知古鉴今,从对道德治国高度形式化的反思,可以推导出当下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必然性;从对治理体制随意模糊的反思,不难得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从对轻技术革新之沉重代价的反思,显见当前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关键性。史镜高悬,其训朗朗,这或许就是本书最大的启迪。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7】

《万历十五年》中体现的官僚制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与通常一般的作家不同,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 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本书作者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

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 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 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

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句子或是某个例子会心一笑. 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 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 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 在这里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 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 倒像是作者杜撰的**.

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 首辅申时行因为一时的妥协放过了剿灭皇太极的机会导致后来的明朝被皇太极所灭, 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 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 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关系受到重创, 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 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 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相反, 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让我们找到史料上的出处, 这些例子的确都是有文献记载的真实史料,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不得不让我们敬佩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本书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守时;古怪的模范**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他们是是历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征。

在书中可以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虽然贵为皇帝,但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排位,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

当他独自负责法院工作时,他无法摆脱烦人的and席并改变国家的运作机制。当他意识到,事实上,他生活在他死去的祖先的范围内,他很快对自己的地位失去了兴趣。

在韦伯的理想状态中,官僚制组织的构建形成、部门分工、职位设置、成员选拔,一直到组织的运作,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是由法律制度(不光包括成文制度,也包括不成文制度)明确规定的。这些法律规则由组织成员协商,或由组织的上级提出,但经过合理的考虑和权衡,最终被成员所接受。因此,组织的所有规则都是合理的。

任何组织成员,都依据这种规则而行事,上至组织的最高领导,下到基层普通职员,无不例外。他们服从的是共同认可的规则,而不是因人而异的举措,或者是个人的偏爱喜好。就连非常具体的报酬问题,也应当以固定薪金制来体现规则的力量。

在这里,“人治”被彻底摒弃。但是,由于官僚组织只体现工具理性而排除了价值理性,所以,官僚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行政的或执行的工具,而不是政治的或情感的载体,所以,技术官僚不是法规制度的最终渊源,它必须服从于民选的政治领袖或拥有所有权的更高主人。实际上,这种官僚组织必须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前提。

正如韦伯对官僚主义的看法是规章制度,而不是个人制度,所以官僚主义是个人魅力的排他性。组织的运作不依赖于个人意志,也不受个人情感的控制。合理化的另一种表现是去人性化。

官僚制改变了传统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和个人忠诚,职业官僚接受上级的指挥和命令,是因为他们要服从法律和规则,而不是服从命令者本身的人格魅力感召,或者是服从附着在他身上的身份地位,更不是服从由传统习俗决定的社会等级。万历在非人格化的皇帝的牌位下,只能服从祖宗的限制,对祖宗所谓的法理化规则一味的遵从,背离自己的偏好甚至“万历中兴”的梦想。万历皇帝只是整个制度中的一个角色,它最受整个制度的压制和控制。

等级制度自古就存在,韦伯的官僚组织等级制度是不同的。官僚组织中的职位,按权力大小和“命令-服从”关系,形成金字塔形的等级序列。这种等级制度与以往的社会分层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过去,社会分层,如国王、贵族、自由人等,都是按人格形成的。官僚组织的等级制度是根据组织权力形成的。这种权力摆脱了个人的依附,等级制度排斥了古代和中世纪的特权。

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万历从小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

皇帝的权力已经摆脱了对他人身的束缚,因为万历作为一个“坐江山”的皇帝,他拥有不了民众对他这个领袖的拥戴。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立储之事遭文官反对,他始终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同时,正是官僚制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中森严的社会等级,为建立近代以来的人人平等的契约型社会创造了先决性的条件,这点在清朝以后的各种起义、变法中可以看出。

韦伯的官僚组织强调按专业技术分工与人的理性之间的官系。分工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斯密强调的效率提高,而且在于等级社会中个人特权的消除。在韦伯的分工体系中,人的差异只是技术能力的差异,而不是身份和社会的差异。

因此,组织成员的选拔必须采取考核的方式。专业能力替代了个人效忠,权力和责任属于职位而不属于个人,这些权力和责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在组织之中。由此形成的组织,不仅可以通过分工方式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能够形成新的以理性为准则的组织关系,改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

本书当中,即那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当朝皇帝;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有无人效仿的模范文官;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他们的专业分工很明确,但因为整个国家正逐渐被强行推入所谓的现代,用作者的话来说,犹如让一只走兽,硬生生地变作飞禽。结局是落得不会飞也不会走,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作者一语点出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这也是我们大明王朝乃至我们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因为这个症结的存在,所有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剧。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8】

如果要在18年自己看的书单里推荐三本好书,《万历十五年》肯定是其中之一。这本书,听说的很早,看的也挺早,当年看了一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是一项拖延已久的任务。

看完后,对大历史观还是没摸着门,但书中的文字还是让自己有了更深的思考,有些文字不得不让人击节叫好。

书名叫《万历十五年》,其实讲的是六个人,高高在上而不能自主的万历、乾纲独断的张居正、调和阴阳的申时行、模范而偏执的海瑞、审时度势的戚继光、儒家文化的叛离者李贽,而通过六个人,我们可以一窥中国政治制度、文官集团、文化之玄机。

万历是国家的主人,是天子,是上天的代表,代天行事,天下万物皆归天子所有,他是高高在上的。想象中,他应该是为所欲为的,但事实上他是全天下受束缚最多的人,他一切的行为都要在文官集团为他制定的礼仪之内,他是天命的象征,而不能是帝国具体事务的指导者,他富有四海却又一无所有、他权倾天下却又不能自己。公务员集团需要的是一个象征性的皇帝,但它只在公务员集团**时发挥作用。平时,最好不要扮演任何角色。

对于国家来说,皇帝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有的人都把他当作上帝。只有他知道他是一个人。他有正常人的思想,有正常人的需要,这是他得不到的。他刚登上帝位,他也有过想要奋发的念头,而且他也身体力行的去做了,后来他发现自己就像是陷在泥潭里,他不能决定任何事情,所以他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对抗整个文官集团,消积怠工是他最后的反抗,也是他唯一能做的反抗。

张居正是一个能臣,他是帝师,是大学士,他以一已之力去改变帝国的走向,他最大的遗憾是去世太早,如果他再有十年时间,帝国的车轮应该还会再向前滚动许久。张居正主政时期,皇帝还小,太后信任,他可以大刀阔斧的施行自己的改革,“考成法”“一条鞭法”的施行,帝国官场风气为之一振,国库充盈,经济好转。他在任用**时不需要诚实,而是注重政绩能力而不是道德。

他以强力压服一切反对新政的势力,他在世的时候,经济军事都能在他的强力下改善,包括皇帝,都得在他的管教下。他死后,改革戛然而止,帝国内的一切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他被清算了,清算人的到了皇帝的心,因为他也忽略了皇帝也是一个人的事实,他是一个特殊的人。

申时行试着调和阴阳,但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很虚弱。他一直想用道德来约束**,用道德来代替技术和行政上的缺陷。他明白公务员团体有两面性,但仍未能找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强调道德的力量和集体的力量。短期的阴阳调节只能治标不治本。帝国仍然一步一步地滑向深渊。

他太中庸了,中庸的像一张白纸。

海瑞是帝国官僚的榜样,但他只能是挂在墙上的榜样。他实践儒学,坚持太祖的统治。他很孤独,与整个时代格格不入。但在那个时代,人人都知道他是清官,而人人都不想成为他,他注定只能被供奉在天上不能落地。

文官集团都知道学与用是两回事,而只有他认为是一回事,别人都是用学来给做装门面而且他真的是用学来指导做,所以他是孤独的、是不容于时代的。他死了后皇帝都松了口气,他太不容于时代了,他心里懂“阴阳”,要不然他不会去职要官,但他就是不那么去做,他是帝国的异类,他只能被一脚踢到楼上,去做一个理想中的清官代表。

戚继光是一个能审时度势的将领,他对帝国的官僚集团及军事体制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没有想去从根本上改变帝**事状况。他将妥协,向官僚集团妥协,向帝国妥协。他认清了现实,从细节上加以协调,找到了张居正的坚强后盾,进行了自己的军事协调,于是皇帝的事情风起云涌,彻底解决了日本在东南的侵略。

做为将领,他无疑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在现实面前,他做到了最好。

李贽是一位文人墨客,一位矛盾的哲学家。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困惑。他明白清廉为官却不拒绝不合法收入,他认同做官本为名利所以他从不打为国为民的幌子;他明白家族对一个**的期望而拒绝这种期望;他学儒家思想却又用行动来反抗。他勘破表象,而指出了真实的东西。

所以,他的行为,他的思想不能容于整个文官集团,他的著作不能容于世间。

书读罢,感触颇多。

感触一、礼仪和人事为什么是整个朝廷千头万绪的要点?礼仪代表着对权力的崇拜和认可。有了礼仪,权力就有了肤浅的方式。而人事是权力的落实。归根结底,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掌握人事就是掌握权力。

礼仪与人事,互为依赖,缺一不可。所以帝国**要求皇帝都要遵守各种成法,贵为皇帝也不可违反,从上到下都要在礼仪的约束之中。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如何写


经过我们精心整理,推出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时间决定了每个人的想法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动笔写一篇心得体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心得体会的目的是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1)

读史以明智,鉴古而讽今。想想自己以前从电视剧上看到的古代政治实在太过肤浅了。

朝代的兴亡牵涉很多事物,并非少数人的贤愚得失所能概括,必有其侧面、背面即我们没有看清楚的因素。

儒家思想创立之处确实有着改革社会以及群众思潮的作用,但千百年后却变质为桎梏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见其时代性。但其仁爱本质却是不可或缺的道德责任。

道德至上的治理方式是短命的,法制应当先行。

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全面才得以公允,任何人都有阴阳两面。有清官极重名,贪者却谋利,到底追命逐利之辈,都有着人性上的弱点,而换个角度看他们对社会的贡献,都有其认可之处。一者云:私己,人性也;又者云:为私利,宁毋为官。官为何?父母官乎,如海瑞者。我们该如何看待呢,试想想,如果是正义的一方,无论手段多么卑劣也能为人们所原谅吗?

评价领导集团时,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大事迹为评判标准,而很少或者根本不知道他们在位时致力于避免了什么发生,就像我们现在和平年代,其实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防止着许多隐患,世界并不和平。

政治改革、思想启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历史着眼于注重群众活动对历史的长期贡献。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2)

本书介绍了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的故事,全书从道德的视角,解读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而我由于明史比较匮乏,又是一个资深伸手党——习惯了读文献时全都摆出来的论证过程,所以读这本书好像走马观花一样。作者单单从道德方面为主,以儒学、正统、传统、文官集团等的方面为辅,解构人物和大明王朝的社会。尤其最初介绍的万历皇帝,对繁琐的形式厌烦。以及最后的李贽,和王阳明、朱熹的思想直接对比。这种需要一定历史基础的论述,看得我云里雾里。

如果解构道德,尤其是封建王朝的道德,我认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该王朝是如何由来,对合法性的解释是道德的开端,例如晋代的孝而不是忠。然后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李贽的思想就受到江南商品经济的影响。再者还有社会政治生态,如同本书提及的,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性善论,分别是洛克体系和霍布斯体系的产物。还有就是我想不到的。

但是当把这些都弄明白了以后,直接讨论道德思想,应该会很有趣。很明显,作者就是在做这件事。很遗憾,我就跟不上思路了。

简单记录一下本书:

万历皇帝希望有一番作为,终于熬到张居正去世,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张居正那样同官僚集团对抗的能力。于是他选择消极应对。他讨厌的早朝等形式,看似繁琐无聊,实际上是对君主地位的形式上的尊崇。既然万历皇帝在实际的权威上受制于文官集团,那么就在形式上给足面子。

申时行接替张居正,他需要平衡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矛盾,(我猜还有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本书没提),作为一个求稳的首辅,他没有自己太明显的主张,而是在人事任命上微妙的打太极。最后的失败仿佛在说,既然矛盾无法调和,不如像张居正那样创造新的矛盾。当然,他的失意最后也很少被人提起。他写文章替自己辩解。我想,对于政治家来说,最差的结局是被人遗忘吧。

海瑞的道德观既不容于文官集团,也不容于万历皇帝。他希望执行洪武年间的制度,以一种静止的观点看社会的变化。他的司法观念,虽然现在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当时收到当时的治理成本限制,还是很先进的。至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孝”的特殊理解,也造成对妻子的伤害。

戚继光懂得官场的规则,严格训练南兵,但是懂得自己按规矩享受其职位应有的待遇——不像海瑞一样克制。同时,他知道该讨好张居正,于私,这是人之常情。于公,这个男人能让他壮大自己的军队。他的失意,是大明王朝的问题。

李贽敢于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却无法创建一个新的思想。他是一个落寞的地主阶级,生活仰仗其他地主阶级。他厌烦理学的僵化,骨子里却依然是儒家思想。这样看来,确实是一个矛盾的人。质疑旧观点,所以被官方反对。提不出新的观点,所以支持者不多。

作者希望讨论中国用道德取代法律所带来的一些列问题。总体来说,阅读体验是不过瘾——论证太少了,当然这是我的问题。也许,以后会重读这本书,应该是对明代有更深的了解的时候吧。(汤姆猫杨某)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3)

读完黄仁宇老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笔下的海瑞。海瑞是明朝一位清官,最著名的事迹便要属他向嘉靖皇帝上奏的《治安疏》,然而他却并没有像一个寻常的的清官一样受人赞扬。赞扬者说他清廉正直,为百姓说话。批评者说他古怪、冷僻而执拗。海瑞的政治生涯,终归到底是失败的,因为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不如说,他的理想本身在当时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个君子何以有志于当官?海瑞说是出于恻隐和义愤。他同情饥寒困苦的流民,也为别人被欺压而感到不平。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是为了取得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而不是借官职谋私利。如此看来,他的确是官员中的典范。

海瑞这种精神的本质也和创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国思想完全一致。然而海瑞所不知道的是,当朝文官们的行事标准就是在上层颁布一个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而海瑞却不懂这种所谓阴阳之道。他凭一己之力即想改变整个社会制度的想法,不免有些草率。

不仅如此,海瑞的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更不能代替周密的考察和详细的法律。

海瑞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也确是一个公正而廉洁的官员,他想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国家更强大,但因为对当时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加上他的操之过急,而干不成实事。他既没有对情形做过周密考察,又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仅仅有他自己奋力践行维护的伦理道德,是远远不够的。明朝是以农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缺乏有效的商业法律和货币制度,经济制度也较为僵硬。想要改变这些,明朝现有的政府机构是没有能力办到的,要在当朝力挽狂澜,就要依靠有力的技术与组织。而海瑞偏偏没有意识到这点。海瑞以为只要自己以身作则,实行新制度就能改变现状。

关于海瑞,还有一件小事:海瑞简朴的屋舍里,挂着的立轴上是“忠孝”二字。这是海瑞毕生的信仰。但只能说海瑞空有信念。海瑞的失败,在于他不能洞明世事。他一心崇尚着洪武皇帝的制度,却不知制度早已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着一切,却不知道这标准早已失效。最终,海瑞也对官场,对政治死了心,在贫寒困苦中离世了,想必他的心里,也是充满了苦涩与不甘的吧。(张正杨)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4)

在读这本《万历十五年》之前,我对黄老独到的“大历史观”也略有了解。所以,当我刚开始阅读前几章时,甚至还有些疑惑为什么黄老要采用这种类似于“纪传体”的架构,将重点放在一个个历史人物上,而不是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梳理大明王朝走向没落的前因后果。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慢慢开始领悟作者的用意,一直当我读到全书末尾,读到“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我才终于明白:在黄老的大历史观下,个人的力量是无限渺小的;而当我们带着这样的观念去看待《万历十五年》中的其人其事之时,兢兢业业、上下求索就成了激烈却无谓的抗争,耽于享乐、偏安一隅则更像是认命般的投降与妥协。最终,几乎所有人都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的悲剧结局。这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壮与消极。

读罢全书,在感叹黄老治学之严谨的同时,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萦绕在文字之中的浪漫气息,尤见于各个章节中的议论段落,给人带来了和传统的史学著作迥然不同的感受。正如有人对黄老的评价:最会写历史的作家。限于我目前的阅历和知识水平,对于书中的很多细节都只能囫囵吞枣。我想,如果十年后能重读此书,一定又会有许多不同的收获。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5)

我和很多人一样,初识万历十五年是因为人民的名义,那部被高育良反复提及的史书。第一次读史书类书籍,说实话有点乏味,后半部分几乎是听完的,有点不求甚解了。

我对明朝皇帝的印象,只觉得明朝的皇帝都挺有特色的,其中木匠朱由校是印象最深的。现在又有了一个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看书之前在综艺一本好书上看了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故事。纵使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可我却无法觉得他是一个不用功的皇帝。他十岁继位,在位了四十八年。张居正是他的老师,教导他同时也深深地约束着他。政治或者历史我不懂,单从人情,我总觉得万历的人生有些悲哀。所以,我总愿意把他的不上朝看成一种反抗。这种反抗和怨恨之意,从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的处理方式上便能看出。而张居正又很难能用忠臣和奸臣来判断他,他不是一个清官,甚至敛财无数,把控朝政。但他辅佐万历的那十年却被称为万历新政,在政治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居正身后,申时行接其位,成了历史上著名了和事佬。印象最深的便是万历十五年,明朝官员间不和,申时行发挥和事佬能力,努尔哈赤得以不被围剿。明朝的覆灭便从那时开始。黄仁宇先生说,万历十五年不只是明朝走向覆灭的一年,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开始沦为殖民地的一年。历史的失败,给中国日后的发展留下了机缘。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海瑞深知这一点,可他却无法改变什么,他将清官做到极致,得到的却是整个时代的排挤。无论是戚继光还是李贽,他们都深知那个国家的症结所在,可是他们又毫无办法。尽力寻找一个中间地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整本书,总觉得自己看到的是历史的悲剧。

这本书我还会看第二遍的,会看纸质书的,到时候一定好好理解。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6)

我以为的历史从来只有气势如虹,不想还能以如此细腻的方式诉诸笔端。

《万历十五年》置于历史上一普通年份,择代表性人物,描其心路历程,绘彼时社会情境,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深刻揭露了明朝时期国家治理的缺憾不足,全书行文流畅优美,文采卓然。

本书通过描写皇帝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官员海瑞,将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的人生,管窥一隅,展现了当时朝政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这些富于社会影响力的人物,纵然贵为天子、能臣,又或是满腔抱负之道德标杆,在历史进程中都无法实现自己施政谋事的理想,亦无法运用权力及精神力量之长,补救一朝组织、制度及技术之短。

遇到社会集体中无法调和的矛盾,他们曾尝试发掘聪明才智,寻求破解之法,然而建朝初期即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日益凸显,非凭一人之力可以力挽。

01帝王与文官政治

明朝的帝国发展至万历十五年,重文轻武的风气业已形成,文官集团势力逐渐稳固,文官派系错综复杂,“这一帝国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无改造社会的宏愿,它的宗旨只在于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维持长治久安”,本朝以抽象的道德为施政的根基,以促进文官集团上下通力合作为朝廷最大的任务。然而,皇帝与文官有意的不合作,逐渐使帝国陷于深渊。

少年登基的皇帝万历,在臣僚的教育之下长大,被迫纳入朝臣设置的规范之中,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可以说,“其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实际上所能控制的至为微薄。”即使首辅张居正被清算,大伴冯保被驱逐出京,万历皇帝所获的政府大权仍受到种种约束,文官集团的强大力量,强迫其处理政务时摒斥个人意志。在与朝臣旷日持久的博弈中,立储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看清真相的万历皇帝逐渐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最终放弃了励精图治的政治理想,采取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自此,虽有首辅申时行运用人事手腕,居中调和折衷解决问题,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却难以维系,利益冲突时常爆发。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引诱的官僚腐败,使文官们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02百姓与财经法制

显然,海瑞在官员群体中属于前者,他注重法律且执法不阿,极端廉洁诚实,然而行事却颇受争议,甚至有“志大才疏”的批评——这集中体现在他试图一一裁定解决民间高利贷诉讼一事上。海瑞出于对农民群体的同情,一心想要办好手头的高利贷诉讼案件,鞠躬尽瘁处理各种琐碎事宜,却未能窥及本朝立法的本质精神,即“法制仅为一种行政工具,而非被统治者的保障”。

本朝缺乏有效的财政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财政上实行地方自给,致使上级机关无法统一管理,总揽收支;税率长期凝固;缺乏货币调节机制。以上种种使得政府缺乏资金,农民无法从政府借贷,民间借贷自然愈演愈烈。

实则,立法出发点自“治理百姓”开始,便无暇顾及社会民事的细枝末节,失去了统一的裁度标准,此类经济案件也就只好根据社会习惯加以调停解决,百姓的得失,往往决定于审判官的一念之间。因此,海瑞的个人努力无法撼动问题的根本,达到理想中的公正,反因多方利益的弹劾被迫退休,离开他为国尽忠的岗位。

03将帅与军备力量

前面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局势,指向了本朝国家治理的特点,即是一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

武力的冲突与文人的中庸本就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特性,“帝国的文官一贯以保持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如果事情弄到动用武力的地步,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象征”。在军政方面,总督巡抚由文官担任(可指挥各级武官),军方人事的任免以及补给、交通也统统由文官主持。在此种大背景下,武备废弛,军事制度设计粗陋,军事科学发展停滞,军事人才装备配给不足,军事组织不断衰退。

直到倭寇势力大涨,统治集团穷则思变,一代将领戚继光才得以发挥其光热。戚继光组建新军,根据倭寇的进攻特点设计了团队配合的战术,树立铁一般的纪律,通过刻苦训练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加以周密部署指挥,“胜利记录无出其右”,此支新军也因其独有的色彩,被誉为“戚家军”。

戚继光与他的这支个人部队功勋卓著,在当时长期抑止的军事领域过于突出,以致在文官的心目中演变为国家的威胁。加上,戚继光的成功离不开张居正的大力支持,于是,在文官集团清算张居正的浪潮中,他被参劾斥退。

英雄末路,晚景悲凉,戚继光的一生辉煌依然。在无法改变的时局背景下,戚继光发挥人事、政治才能,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求真务实,抓好一点一滴、一招一式、一战一局,聚沙成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可惜,这种成功也仅是局部且暂时的。

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万历十五年》的种种分析显示,明朝国家治理体系自洪武皇帝创立沿用至万历十五年,未能与新的社会态势相适应,以道德为指导的施政原则,无法弥补制度和技术上的缺漏。它太过陈旧,太过简单,太过僵化,致使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趋于凝固。

自然,在停滞的惯性面前,改弦更张就变得十分困难;在庞大的社会机器面前,个人的力量亦显得十分渺小。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7)

此书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绍一个人物,以每个人物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从这些朝廷中各种人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阳早已成夕阳,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而从统治阶级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风邪气盛行,一些忠义之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而万历十五年,恰恰为此埋下了深远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