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很多资料。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内容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新课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作为第二学段中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安排了量一量、算一算和剪一剪、拼一拼两个实验操作活动,意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发现并形成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探究过程,体验“发现——验证——应用”的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渗透探究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用测量或剪拼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合理猜想,测量验证。

【教学难点】

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推理分析计算。运用推理,正确计算。

教法:质疑

【教学方法】

引导,演示讲解。

学法: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硬纸片,剪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这俩天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能够分成几类三角形?

生:三类,分别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嗯,真好,那么对边的分类呢?

生:俩类,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老师想让同学们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

生:能。

师: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学生动手操作)

师:再来一个可以吗?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俩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

生:不能画,因为当俩个角是90度的时候,俩个顶点在一条线上,不能组成封闭图形。

师:回答的真好,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三角形中的角而引起的,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呢?

生:想。

师:好,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出示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所在,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的学习这节课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昨天呢,老师让同学们一人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请同学们拿出来,看一看你们做的是什么样子的三角形。

生1:锐角三角形。

生2:直角三角形。

生3:钝角三角形。

师:嗯,我们在上个星期学习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谁能帮我告诉下同学们,角在哪里呢?

生:里面的三个角,可以用角1,角2,角3来表示。

师:嗯,这三个角我们也可以说成是三角形的内角,好了,今天我们既然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也就是求成这三个角的度数和,你们猜一猜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多少呢?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一起用一些好的办法来验证一下呢?

生1:我们可以用量角器分别量出这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再加在一起就可以求出三角形内角的和了。

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2:我们可以用剪子剪下三个角,然后把它们拼在一起,看看这三个角拼在一起之后能够呈现出什么样子的角。

生3:我可以用折的方法,把三个角的度数折在一起。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既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到底哪个方法好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我把全班分成俩个小组,一队用量的方法,一队用拼的方法,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适时引导,突出学生的学习的能力与价值。)

三.总结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做适当练习。

四.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量一量锐角三角形:75度+48度+58度=181度

直角三角形:90度+45度+45度=180度

钝角三角形:120度+38度+22度=180度

拼一拼图形呈现

折一折图形呈现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2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从心理特征来说,他们对于新鲜的知识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有关的知识,对三角形的内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的过程为本节课的难点。

新课程明确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演示,观察,猜测,操作,思考,总结等方法,把学生带进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整个学习和探索活动,体现出开放性思维和多元思维并存的思维方式,教学生初步学会自主梳理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使他们亲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会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三角形内角和情境视频:在图形的王国中,有一天,三角形家族里为“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钝角三角形说“我的钝角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内角和大”。锐角三角形也不示弱“你虽然有一个钝角,可是其它两个角都很小,而我的三个角都不是很小,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直角三角形说“别争了,我们的内角和是一样大的,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根据视频中三角形的对话,顺势引出题目——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接下里是新课探究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然后同桌互相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通过测量,学生可以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接着我会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如何进行验证你的结论呢?接下来我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予指导,讨论过后,请同学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无论学生回答的全面与否,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后做出判断,进行补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采用剪拼的方法进行验证,先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拼成一个平角。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此环节通过小组合作,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接下来进入巩固提高环节。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第二题把这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组在一起,得到的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小结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同桌之间以“你问我答”的形式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这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过程体现了哪种数学思想方法?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回顾课堂经历的基础上,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方式总结自己的收获,教师通过概括性引导提升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认识

在作业环节,我会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一下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本节课的一个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清晰的思路,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记忆新知。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这一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3、在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难点: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具:量角器、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

我们已经学过了三角形的知识,我们来复习一下,看看大屏幕,各是什么三角形?谁能说说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追问:不管是什么三角形它们都有几个角呢?这三个角都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而这三个内角的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有大有小,形状也各不相同,那么它们的内角和有没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我们来看一个小片段,仔细听它们都说了什么?

教师放课件。

课件内容说明:一个大的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大。”一个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一个小的锐角三角形很委屈的样子说“是这样吗?”

都听清它们在争论什么吗?(它们在争论谁的内角和大。)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各抒己见,是不评价)果真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

1、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特点。

(1)检查作业,并提出要求:

昨天老师让每位学生都分别剪出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量出了每个角的度数,都完成了吗?拿出来吧,一会我们要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我们来看一下表格以及要求。出示小组活动记录表。

②小组合作。

会使用表格了吗?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把结果填在小组长手中的表格内。

各组长进行汇报。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左右。

师:实际上,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就是180°,只是因为测量有误差,所以我们才得到刚才得到的数据。

2、验证推测。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办法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呢?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折拼或剪拼的方法来看一看三角形的三个角和起来是不是180°,也就是说三角形的三个角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师生先演示撕下三个角拼在一起是否是平角,同学们在下面操作进行体验,再用课件演示把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这时要注意平行折,把一个顶点放在边上)学生也动手试一试。

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师谈话:三个三角形讨论的问题现在能解决了吗?你现在想对这三个三角形说点什么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做系统的整理。)

4、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大家想一想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以干什么呢?(知道三角形中两个角,可以求出第三个角)

出示书28页,试一试第3题,并讲解。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30°,求另一个锐角。

生独立做,再订正格式、以及强调不要忘记写度。

小结: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没有我们来做练习。

1、出示书29页第一题。说明:第一幅图是锐角三角形已知一个锐角是75°,另一个锐角是28°,求第三个锐角?第二幅图是直角三角形已知一个锐角是35°,求另一个锐角?第三幅图是钝角三角形已知一个锐角是20°,另一个锐角是45°,求钝角?

完成,并填在书上。讲一讲直角三角形还有什么解法。

2、出示29页第2题。

一个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两个锐角之和正好等于90°。让学生判断。

3、画一画:

出示四边形和六边形。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计算出各自的内角和。你能推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吗?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是科学家帕斯卡12岁时发现的。我们同学还没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

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上的收获!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4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根据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生猜想动手实验,互相交流,师生合作等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比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逐渐由实验过渡到论证。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验,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一.自主预习

二.回顾课本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样知道的?

2、那么如何证明此命题是真命题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吗?你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一证明过程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3、回忆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

①画图

②分析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

③分析、探究证明方法。

4、要证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观察图形,三个角间没什么关系,能不能象前面那样,把这三个角拼在一起呢?拼成什么样的角呢?

①平角,②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

5、要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上述两种角,就要在原图形上添加一些线,这些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常画成虚线,添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如何把三个角转化为平角或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呢?

① 如图1,延长BC得到一平角BCD,然后以CA为一边,在△ABC的外部画A。

② 如图1,延长BC,过C作CE∥AB

③ 如图2,过A作DE∥AB

④ 如图3,在BC边上任取一点P,作PR∥AB,PQ∥AC。

三、巩固练习

四、学习小结:

(回顾一下这一节所学的,看看你学会了吗?)

五、达标检测:

六、布置作业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5

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以及已知两个角度数求第三个角度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大小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形若干量角器剪刀。

教材与学生

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对大小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比较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为了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安排了两个活动,通过学生测量,折叠,撕拼来找到答案。

学生在已有的会用量角器来度量一个角的度数的基础上,会首先想到这种方法。但测量的误差会导致测量不同,因此,学生会想到采取其他更好的办法,通过亲手实践,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呈现真实状态。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度数。这里有两个三角形,一个是大三角形,一个是小三角形(图略),到底哪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比较大呢?

学生各抒己见。

二、提出问题:

师;刚才我们观察三角形哪个内角和大,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猜想,可以肯定,必定有错下面我们来测量验证。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量一量,算一算图中大小两个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并做好记录,记录每个内角的度数。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由小组汇报测出结果(三角形内角和)

(4)师小结:我们通过测量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测出结果接近180。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归纳总结:

师引导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就是180呢?

(一)组内探索:

(1)以小组为单位探索更好的办法。

(2)以小组为单位边展示边汇报探索的过程与发现的结果。

(有的小组想不出来,可以安排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结果,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到良好的学习方法)

(3)把你没有想到的方法动手做一次

(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证明过程)

(4)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进行操作演示。

(二)教师演示

撕拼法1。教师取出三角形教具,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如图所示

2.师:这三个内角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

师:平角是多少度呢?说明什么?

生:180?说明三个内角和刚好等于180。

师:这种方法是不是适用各种三角形呢?

3。学生每人动手实践,看看是不是不同的三角形是否都有这个特点,也能拼出一个平角呢?

进行实验后,结果发现同样存在这一规律,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折叠法: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接近180,那是因为测量的不那么精确,所以说“接近”,又通过撕拼方法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刚好拼成一个平角,进一步说明三个内角和是180,现在再来演示另一种实验,再次证明我们的发现。

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在学生完成这一实践后肯定这一发现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去思考发言,把课堂交给学生,最后老师在演示达成共识,这样学生学到知识印象颇深,也理解最为透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巩固练习,知识升华。

1.完成课本第28页的“试一试”第三题。

2.想一想:钝角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

锐角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和能小于90吗?

3.有一个四边形,你能不用量角器而算出它的四个内角和吗?

试一试,看谁算得快。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角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下面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从结果上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内角和都是 180 度。

师:观察的真仔细!(点击课件,出示多种多样的三角形后提问)同学们,咱们都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特殊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不是这个样子的三角形,请看大屏幕,这些任意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是不是都是 180 度呢?

[回答可能有二]:

(一种全部说是:)

师:请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 ……

师:看来,大家是通过这两个三角形猜想的,是吗?想不想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生:想)好,咱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王国,一起去研究它们内角和的秘密吧!(师在课题“内角和”下面划上横线,打上问号)

(一种有一部分同学说是,有一部分同学说不是:)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 想不想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生:想)好,咱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王国,一起去研究它们内角和的秘密吧!(师在课题“内角和”下面划上横线,打上问号)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老师看你们有答案了,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奇思妙想?

生:我准备用量的方法。

师:然后呢?

生:然后把它们三个内角的度数相加起来,就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师:说的真不错,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生:我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 师鼓励: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等一会儿用你的行动来验证你的猜想吧!)

生:……

(如生一时想不到,师可引导:他是把三个内角的度数相加在一起,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进行观察,看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呢?)

师: 好啦, 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小数学家, 一定能找出更多的方法的, 请你们在研究之前,也像老师一样,在三个内角上编上序号,角一、角二、角三,现在就请同学们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进行研究,看看它们的内角和各有什么特点。咱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开始吧!(学生研究,师巡回指导)预设时间:5 分钟

师:老师看各小组已经研究好了,哪位同学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师: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研究的,最后发现了什么结果?

( 预设: 如果第一类同学说的是量的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来研究的?

生:量角器。

师: 那请你说一下你度量的结果好吗?

( 生汇报度量结果)

师: 刚才有的同学测量的结果是180 度,有的同学测量的结果是179 度,有的同学测量的结果是182 度,各不相同,但是这些结果都比较接近于多少?

生:180 度。

师:那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度呢?还有哪位同学有其它的方法进行验证吗?

生:我是先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以后粘在一起,然后在量出它们三个角组成的度数。

师:他演示的真好,你们听明白了吗? 李 老师把他的过程给大家在大屏幕上演示一下。

(师边讲解边点击 FLASH :把三角形按照三个内角撕成三块,先把角一放在右边,再把角二放在左边,最后把角三调个头,插在角一角二的中间,这样它们三个内角就形成了一个大角,角一的这条边,角二这条边看起来在一条直线上,那到底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呢,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量一下,师演示后问学生: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那这个大角是个什么角呢?通过刚才拼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师:好极了,刚才这个小组的同学用拼的方法得到XX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还用了折的方法(生介绍方法)

师: 你们听明白了吗? 李老师把他的过程给大家在大屏幕上演示一下。

(师边讲解边点击 FLASH :先找到两条边的中点,把它连起来,把角一沿着中间的这条线向对边对折,再把角二向里对折,使它的顶点与角一对齐,最后把角三也用同样的方法对折,这样它们三个内角就形成了一个大角,这个大角是个什么角呢?)

生:是个平角。180 度。

师:除了用了量、拼、折的方法来研究以外,刚才在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还发现了一个同学用了一种方法来进行研究,大家想知道吗?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我把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因为长方形里面有四个直角,所以它的内角和是360 度,那么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度。

师:刚才我们用量、拼、折、推理的方法都得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同学们,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刚才测量的不同结果是一个准确数还是一个近似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 1 :量的不准。

生 2 :有的量角器有误差。

师:对,这就是测量的误差,如果测量仪器再精密一些,我们的方法再准确一些,那么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将是 180 度。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三角形研究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了一个相同的发现,这个发现就是?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师板书)

师:把你们伟大的发现读一读吧!

(三)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师:请看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左边这个内角和是多少度?(生: 180 度)右边呢(生:也是 180 度)

师:现在老师把它们拼在一起,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

(生答后师引导归纳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形状大小无关,组成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依然是 180 度。)

师:刚才我们在讨论学习三角形知识的时候,三角形中的两个好朋友却争执了起来,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课件内容:一个大一些的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头比你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另一个稍小的锐角三角形说:“是这样吗”?)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今天我们就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为它们解决解决吧!

师:真不错,你们当了一回小法官,帮助三角形兄弟解决了问题,它俩很感谢你们,三角形王国中还有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小博士们,你们愿意解答吗?

师:好,请看大屏幕!

(出示基础练习)在一个三角形中角一是 140 度,角三是 25 度,求角二的度数。

生答后,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陈述后,师鼓励:说的真好!

出示自行车、等边三角形的路标牌、告诉顶角求底角的房顶、直角三角形的电线杆架进行练习。

(出示)小红的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 70 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师:看来啊,三角形的知识在咱们生活中还有着这么广泛的运用呢!昨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事情,小明不小心将镜框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摔破了,(课件呈现情境)他想重新买一块玻璃安上,小明非常聪明,只带了其中的一块到玻璃店去,就配到了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玻璃了。你知道他带的是哪一块吗?

(预设: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你能求出下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师:太棒了,这位同学把这个四边形分割成了二个三角形求出了它的内角和,你能像他一样棒求出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嗯,真不错, 你们知道吗?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是 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帕斯卡 在 1635 年他 12 岁时独自发现的, 今天凭着同学们的聪明智慧也研究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老师相信在你们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下,你们就是下一个“帕斯卡”!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85页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探索型的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以及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它是分成3个部分来呈现的。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第二部分是通过拼角的实验来探究并归纳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第三部分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这样编排由发现问题,到验证问题,再到运用规律,充分体现了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和强烈的数学建模思想,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

认知技能:学生动手操作,在猜想后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数学思考:在操作实验中,让学生感受图形的转化过程及数学建模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

解决问题: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各种实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成功感,并在教学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对编者意图的理解。将运用各种实验方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过程并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同时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掌握的探究规律的全过程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每个4人小组准备4个不同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纸片至少各一个,且要求大小不一)、实验报告单一份;

学生每人准备量角器、小剪刀、白纸各一张。

我要说的第二块是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我运用“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的教学法, 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 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巩固新知--全面提升”,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然,一堂课的效果如何,还要看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我的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了4个环节展开教学。

师:我们在猜三角形的时候,看到一个直角,就能断定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看到一个钝角,就能断定他一定是钝角三角形;但只看到一个锐角,就判断不出来是哪种三角形。看来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为什么画不出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呢?

三角形的这三个角究竟存在什么奥秘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创设的不是生活中的情境,而是数学化的情境。有的孩子认为一个三角形中可能会有两个钝角,还有的提出等边三角形中可能会有直角,这两个问题显现出学生在认知上的矛盾,学生用已经学的三角形的特征只能解释“不能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不能是这样”。这样引入问题恰好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疑问与猜想中寻找验证的方法。)

师:我们现在研究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它的内角。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应该包括所有的三角形?只研究黑板上这一个行不行?那就随便画,挨个研究吧。(学生反对)

请你想个办法吧!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哪几类三角形,就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这个问题,来渗透研究问题要全面,也就是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

(一)测量法:

(1)学生自然想到要量出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就能够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都接近180度。

(2)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人用量角器量出一种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计算出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实验目的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实验材料尺子剪刀量角器    锐角三角形纸片    直角三角形纸片    钝角三角形纸片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2.让学生经历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动手操作的过程。通过观察、判断、交流和推理探索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它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准备】

课件。四组教学用三角板。铅笔。大帆布兜子。固体胶。剪刀。筷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炼学习方法

1.课程开始,教师耳朵上别着一根铅笔,肩背大帆布兜子,里面装着一个量角器和几把缺了直角的三角板,手拿一张不规则的白纸,以一位老木匠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自述:“你们好,我是一个有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木匠了。我收了三个徒弟,他们已经从师学艺三年了,今天我想让他们下山挣钱,可又不放心,想出几道题考验考验他们,又不知我的题合不合适,大家想不想先当一会我的徒弟试试这几道题呢?”

2.继续以老木匠的身份说:前几天我造了一架柁,徒弟们能不能用我手中的工具验证一下横木和立柱是不是成直角的。

3.选择工具,总结方法。

让选择不同工具的同学用自己的方法验证。教师随机板书: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徒弟,那么请听好师傅的第二个问题。

4.导入新课。

图中有很多三角形,不论什么样的三角形都有三个角,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徒弟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方法或者你喜欢的方法求一求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新知

1.分组活动,探索新知

根据学生的选择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采用量一量、折一折和拼一拼的方法探索新知。

量一量组同学发给以下几种学具:

折一折组同学发给上面的三角形一组。

拼一拼组同学发给上面的三角形一组、剪刀一把还有下面这样的白纸一张。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近学生,与他们共同交流探讨,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要适当给予引导。

2.多方互动,交流新知

师:请我的大徒弟(量一量组)的同学先来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

(1)首先要求学生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2)说出你们组的探究结果怎样。(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结论,因为这是知识的形成过程。)

(3)请学生说说通过探究活动你们组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师:大徒弟就是大徒弟,汇报的真不错。二徒弟(折一折组)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引导这一组从探究的过程和结论与同学、老师交流。

师:别看小徒弟(拼一拼组)这么小,方法可能是最好的。快来把你们的方法给大家汇报汇报。

同样引导这一组从探究的过程和结论与同学、老师交流。

3.思想碰撞,夯实新知

师:三个徒弟你们能说说谁的方法最好吗?

学生都会说自己的方法最好,再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量一量的方法可能由于量的不够准确,所以结果可能比180大一些,或小一些。而其他两种方法没有改变角的大小,所以他们的是正确的。)

师:不论你量的怎样认真都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这就叫误差。而其他两组同学的方法更准确。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走进生活,提升运用能力

1.出示课前那架柁标出它的顶角是120,求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2.给你三根木条,能做出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吗?

五、总结

师:徒弟们你们经过三年的苦学,终于学有所成了。今天,能说说你们在我这里都学到了什么手艺吗?

六、拓展新知,课外延伸

师: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你们下山后还要继续探索,所以我要把我毕生都没有完成的任务交给你们去研究。

大屏幕出示:

能用你今天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探索一下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大小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形若干量角器剪刀。

教材与学生

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对大小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比较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为了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安排了两个活动,通过学生测量,折叠,撕拼来找到答案。

学生在已有的会用量角器来度量一个角的度数的基础上,会首先想到这种方法。但测量的误差会导致测量不同,因此,学生会想到采取其他更好的办法,通过亲手实践,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呈现真实状态。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度数。这里有两个三角形,一个是大三角形,一个是小三角形(图略),到底哪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比较大呢?

学生各抒己见。

二、提出问题:

师;刚才我们观察三角形哪个内角和大,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猜想,可以肯定,必定有错下面我们来测量验证。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量一量,算一算图中大小两个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并做好记录,记录每个内角的度数。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由小组汇报测出结果(三角形内角和)

(4)师小结:我们通过测量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测出结果接近180。

意图:通过这一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归纳总结:

师引导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就是180呢?

(一)组内探索:

(1)以小组为单位探索更好的办法。

(2)以小组为单位边展示边汇报探索的过程与发现的结果。

(有的小组想不出来,可以安排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结果,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到良好的学习方法)

(3)把你没有想到的方法动手做一次

(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证明过程)

(4)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进行操作演示。

(二)教师演示

撕拼法:

1、教师取出三角形教具,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

2、师:这三个内角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

师:平角是多少度呢?说明什么?

生:180?说明三个内角和刚好等于180。

师:这种方法是不是适用各种三角形呢?

3、学生每人动手实践,看看是不是不同的三角形是否都有这个特点,也能拼出一个平角呢?

进行实验后,结果发现同样存在这一规律,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折叠法: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接近180,那是因为测量的不那么精确,所以说“接近”,又通过撕拼方法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刚好拼成一个平角,进一步说明三个内角和是180,现在再来演示另一种实验,再次证明我们的发现。

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在学生完成这一实践后肯定这一发现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意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去思考发言,把课堂交给学生,最后老师在演示达成共识,这样学生学到知识印象颇深,也理解最为透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巩固练习,知识升华。

1、完成课本第28页的“试一试”第三题。

2、想一想:钝角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

锐角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和能小于90吗?

3、有一个四边形,你能不用量角器而算出它的四个内角和吗?

意图:这样分层安排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测量,发现了问题,然后运用撕拼,折叠两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很好,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用到,我们今天探究了三角形的一个秘密,其实它的秘密还很多,有兴趣的话,我们以后继续研究。课后反思:

当我设计这节课时,首先思考,学生面对这个新问题时会想到用那些方法来思考呢?很显然,学生根据三角形大的内角就大,是学生在探究时的真实想法,是一种合情推理,在探究过程中,怎样对待学生的这个错误呢?我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迫不及待的帮助,而是引导学生否定错误猜想,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启迪学生“转化”的思想求得突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验证,从中得出结论,学生完整地经历探究的整个过程,不仅获得知识,还获得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轻松愉快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3、使学生有科学实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学难点:

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课件出示三角形的争吵画面

锐角三角形:我的内角和度数最大。

直角三角形:不对,是我们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

钝角三角形:你们别吵了,还是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

师:此时,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呢?

2、引出课题。

师:看来三角形里角一定藏有一些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

(1)什么是三角形内角(课件)

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标上∠1、∠2、∠3。

(2)三角形内角和(课件)

师:内角和指的是什么?

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2、看一看,算一算。

师:算一算两个三角尺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课件)

学生计算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

(预设)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3、操作验证:小组合作。

选1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选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老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如三种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小组之间的三角形大小都不相同),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以及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能真正地试验,操作和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等方式去探究问题。)

4、学生汇报。

(1)教师:汇报的测量结果,有的是180°,有的不是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师:有没有别的方法验证。

(2)剪拼

a、学生上台演示。

B、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用他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C、展示学生作品。

D、师展示。

(3)折拼

师:有没有别的验证方法?

师:我在电脑里收索到拼和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拼,怎么折的(课件演示)。

(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途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让每个学生自己参与,而且注重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像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师:此时,你想对争论的三个三角形说些什么呢?

5、小结。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解决相关问题

1、在能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后面画“√”(课件)

2、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课件)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他的顶角是多少度?(课件)

四、练习巩固

1、看图,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课件)

2、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课件)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10

教材分析

教材的小标题为“探索与发现”,说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有关三角形内角和性质。

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探索活动。首先,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内角”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测量角的方法,此时就可以安排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可以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填写在教材提供的表中。最后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正好等于180°呢?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因此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二是把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发现也能组成一个平角。每个活动都要使学生动手试一试,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体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探索过程。

另外,教材还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是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二是直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钝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小于90°。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并且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知道了平角是180°;学生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所以在学生具备这些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性质。

要让学生明确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后,每个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度,会求出第三个角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认识三角形内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有三个角,…。)

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它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

形的内角。(这里,有必要向学生直观介绍“内角”。)

2、设疑激趣

现在有两个三角形朋友为了一件事正在争论,我们来帮帮它们。(播放课件)

同学们,请你们给评评理:是这样吗?

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都是一样的。那么到底谁说得对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拿出两个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两个三角尺,在小组内说说每一个三角尺上三个角的度数,并求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所以能够很快求得每块三角尺的3个角的和都是180°)

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2、探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可能是180°)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

(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计算吧!

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准备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种不同的三角形,并量出了每个内角的度数,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每种各选一个求出它们的内角和,把结果填在表中:

(3)小组汇报结果。

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3继续探究

(1)动手操作,验证猜测。

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能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吗?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方法)

大家的办法都很好,请你们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汇报验证方法、结果。

学生放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剪拼、撕拼、折拼)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撕拼和折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使学生证实三角形内角和确实是180°,测量计算有误差。

5、辨析概念,透彻理解。

(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学生有的答360°,有的180°.)

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有的180°。)

这两道题都有两种答案,到底哪个对?为什么?

(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

大家可以在小组内用三角尺拼一拼,也可以画一画,互相讨论。

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学生发现:三角形不论位置、大小、形状如何,它的内角和总是180°

(三)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很多方法证明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下面,我们就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课件)

1、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1)在三角形中,已知∠1=85°,∠2=65°,求∠3。

(2)在三角形中,已知∠1=98°,∠2=49°,求∠3。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90°、75°、25°。()

(2)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2)交通警示牌“让”为等边三角形,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

4、拓展练习。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课件)

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看谁能找到最佳方法。

学生汇报,在图中画上虚线,教师课件演示。

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篇11

(4)学生汇报量的方法,师请同学评价这种方法。

师小结:直接量的方法挺好,虽然测量有误差,不准,但我们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只能在180°左右,究竟是不是一定就是180度呢,谁还有别的方法?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能想到这个方法不简单,拼成的看起来像平角,到底是不是平角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教师和学生剪一剪、拼一拼)

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了一起,拼成了一个大角,角的两条边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呢?看起来挺象的,但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有时会差一点点,谁还有别的方法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我们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实际上就是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一起,像剪和折的方法,看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是不是180度,都是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解决的问题。

这三种方法都不错,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有误差,不太有说服力。想一想,你还能不能借助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想办法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师:你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我们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演示课件: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师小结:这种方法避免了在剪拼过程中由于操作出现的误差,非常准确的说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到方法,分享经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探究的过程比探究获得的结论更有价值。)

学生用的方法会非常多,但它们的思维水平是不平行的。

直接测量法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用加法求和;

拼角求和法,也就是间接剪拼和折拼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拼成一个特殊角,也就是平角来解决问题;

而演绎推理法,即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合二为一,或把长方形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三角形,这是更深层次的思考。

前两种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能使我们确定研究的范围只能是180度左右,而不可能是其他任意猜想的度数。最后一种方法具有演绎推理的色彩,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后,因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原来长方形的四个内角之和360度,所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2=180°,这种方法从科学证明的角度阐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它有严密性和精确性。

本节课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思维程度从低到高的过程,感悟数学的严谨性。让学生在经历量和拼之后,逐渐会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得到集中,集中为分的方法,最后将四边形一分为二,五边形一分为三,六边形一分为四……,又会发现一些新的规律。】

4.验证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教师出示一个小三角形,问学生内角和是多少度?再出示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问学生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把这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演示不断变化的三角形。)仔细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化?(三个角的度数都在变化,内角和却总是不变的)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如果老师把一个角一直往下拽,猜一猜会怎样?

(通过变化的三角形和三个内角的数据显示,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关系;当把三角形的一个角一直向下拽,这个角变成了一个180度的平角,另外两个角变成了0度角,虽然已经不再是三角形,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使学生感受到极限的思维方法。)

用内角和的知识解释课前的问题,为什么在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或钝角。

本节课的练习由易到难,设计成三个层次。

师:帕斯卡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们以后学习的知识中,也有很多是帕斯卡发现和验证的,他12岁就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我们同学还没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

(设计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旨在把新问题转化归结为求几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上,渗透化归的数学学习方法。)

我们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知道了六边形内角和,那么五边形、七边形……这些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你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探究问题,相信你还会有一些精彩的发现。

整个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做到“导入新课--新,引导探究--实,分层训练--活,新课总结--精”。

Gz85.com编辑推荐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汇总8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保证上好课的基础条件,每个教师都应该在教案课件设计方面不断完善提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教案课件进行实施。那么,怎样的教案课件才是优秀的呢?本文就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或许能帮助您找到所需的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篇1】

一、说教材

1、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2、教材简析

三角形在平面图形中是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并且对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抽象的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多边形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心理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实际出发,通过互动学习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此基础上,用实验的方法加以探究。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归纳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4、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是学生从直观形象到抽象掌握的过程,即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对学生发展类推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多种途径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是本节课的难点。

5、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课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纸片、量角器、剪刀、胶水。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动手观察,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采用现代化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尽量体现:

①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②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③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知识,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这样设计教学流程:

1、设疑导入。

为了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再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四年级学生心理的特点,我采取了直接设疑导入。具体步骤如下:

(1)让学生汇报三角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计算出每个三角尺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提出问题:当学生答出三角尺的内角和度数之后,我问: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学生讨论之后引出课题。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为创新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动手量、剪、拼等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这一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从而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做法是:(1)先让学生思考如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得到几种验证方法。(2)让学生利用量角器量出学具三角形纸片的各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3)让学生利用剪拼的方法感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从而得到结论。

3、巩固新知

本环节我设计了不同类型的习题。有操作题,计算题,画图题,拼角题等等。其目的是: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掌握、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并把所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实践,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和应用性。精巧的板书设计有“引”和“导”的功能,“引”是引学生之思,“导”是导学生之路。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篇2】

1、通过量、剪、拼、摆等直观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测探索总结的数学学习过程,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加学生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探索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验证。

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下面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大屏幕出示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

生:三角形。

师:三角形中都有哪些学问?

生: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具有稳定性。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又包含了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生: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最少有两个锐角。

生:三角形的内有和是180。

生:(一脸疑惑)

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有什么疑惑? 生:什么是内角?

生: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

(根据学生的问题,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面加上一个?)

1、理解内角 师:什么是内角?

生:我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就是指三角形的三个角。

师: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

2、理解内角和。

师:那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指什么?

生:我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的和。

师:为了方便,我们将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编上序号1、2、3、我们叫它1、2、3,这三个角的度数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实践验证

师: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量一量每个角的度数,然后加起来看看是不是180。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亲自量一量,算一算。(学生动手量一量)

师:谁愿意把你的劳动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量的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60、60、60,加起来一共是180。

师:这位同学量的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并且是比较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生:我量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45、45、90,加起来一共是180。

师:这是我们三角尺中的一个,也比较特殊,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生:我量的是三角尺中的另一个,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60、30、90,加起来一共是180 生:我量的是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85、60、38,加起来一共是183。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却不是180。

师:看来三角形的内角和不一定是180。

生:老师,测量会有误差,量出来的不是很精确,那么求出来的结果也不够精确。虽然不都是三个内角加起来不都是180,但都接近180。

生:都接近180就能说一定是180吗?

师: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看来这个是不能让大家信服的。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充分利用大家的学具进行验证,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富有新意,开始!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索验证。教师巡视,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中)

师: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言人,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智慧。

生:(边展示边交流)我们小组运用了折一折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向内折,三个内角就拼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180,所以我们小组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你折的只是锐角三角形,只能证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生:我们小组也有折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其它的成员展示不同的三角形)

师:看这个小组的同学想问题多全面呀,不仅想到了用什么方法,还想到了用不同的三角形进行验证,老师实在是佩服你们组的智慧,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哪个小组和他们的方法不一样?

生:我们小组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撕了下来,拼在了一起,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180。我们也实验了不同的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平角,所以我们小组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这个小组的方法简便,易操作,很好。

生:我们小组成员是这样想的,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每个直角90,那么长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每个长方形都可以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师:你们小组很聪明,从长方形的内角和联想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谢谢你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方法!

4、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用量、折、剪、拼、计算、推理等这么多巧妙的方法得出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0,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没有。

师:(去掉问号)那就让我们大声地读出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1、说一说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 180

师:(出示一个小三角形)这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师:(演示)把这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拼成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师:为什么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而合起来还是180呢?另外那180去哪儿了?

生: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两个直角不再是大三角形的内角,所以少了180

师:(演示)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2、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你能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吗?

(出)

生: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在第一个三角形中,用180-75-28,A=77

生:用180-90-35,C =55。

生:第二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是直角,也可以直接用90-35=55。

生:第三个三角形中,用180-20-45,B=115。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生: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所以用180-70-70 4、

师: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在建筑中应用的例子。

在设计这座大桥时,如果设计师将斜拉的钢索与桥柱形成的夹角设计成了56,建筑师在造桥时怎样才能确定钢索与桥柱是否形成了这个角度?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

师:量哪个角?量一量斜拉的钢索与桥柱形成的夹角吗?

生:桥面与桥柱形成一个直角,是90,斜拉的钢索与桥柱形成的夹角是56,那么用180-90-56=34,就是斜拉的钢索与桥面的夹角,所以只要让斜拉的钢索与桥面的夹角是34,那么斜拉的钢索与桥柱形成的夹角就是56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师: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你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共同分享吗?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无论是大三角形,还是小三角形,无论是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生: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生:我可以用撕、拼、折等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这个同学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方法,我们只有学会了方法,才能更好地去探究更多的知识。

师:那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一个三角形内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吗?

生:两个直角的度数之和是180,再加上一个角,三个角的度数之和超过了180,所以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

生:两个钝角的度数之和就超过了180,再加上一个角,就更大了,所以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

师:我们学习知识,必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师:三角形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学问,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去研究。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篇3】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方法与过程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

1、活动一、比一比2、活动二、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度。

3、说一说,做一做。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度。

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2、长5厘米,8厘米,()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6、交流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五、点拨升华

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拓展提高

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40°,它的一底角是多少?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结论:

教学反思: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并不是新知识。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运用过这一知识。因此,我觉得这一堂课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一结论,也不是怎样运用它去解结问题。而是让学生证明这一结论,即要让学生亲历探索过程并在探索中验证。在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撕拼、折拼等实验活动,让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怎样由已知知识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多种实验进行操作验证也让学生明白了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在教学中也还有一些不顺利的地方,比如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未能及时跟进,对于方法不对的学生未能及时指导和帮助等。但是本堂课采用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是学生喜欢的也是有成效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篇4】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85页内容。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基于对教材以上的认识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生算、拼、折、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②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②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激趣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以观察法和练习法为辅助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说学法

在学习中,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在整节课的探索活动中,我设计有独立活动、分小组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

1、谈话激趣设疑导入: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刚开始上课,我设计了两个三角形哪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用什么方法知道谁大谁小呢{设疑},这样的问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

2、验证自主探索:

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既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活动中,把放开和引导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

3、巩固内化:

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对此,我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练习题的设计有易到难,使学生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4、拓展创新: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是从简单到复杂,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本课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学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后,你知道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请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图形求内角和。这道题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就可以完成,既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篇5】

各位评委:

我说课的主题是“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猜想验证”,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一、说说我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的小标题为“探索与发现”,强调说明这一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发现有关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聊聊我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以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列几点:

1、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以及对这一规律的灵活运用。

学具准备:量角器、三角尺、剪刀和准备一个喜欢的三角形。

三、谈谈我的主要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以猜想→验证→应用→评价四个活动环节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实现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规律的数学理解。同时,每一个活动环节都让学生尝试扮演一种角色,激发他们投入课堂活动的兴趣。

1.大胆设疑,提出猜想(猜想家)

在这节课之前,有不少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第一个环节我就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大胆设疑,提出猜想,做一个猜想家。

首先,我向学生出示一个长方形,向学生讲解长方形的四个内角,引导学生将这四个内角的度数相加算出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

接着,我把长方形拆成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指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设问: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让学生说说各自的看法和理由,并引导提出“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猜想。通过这一环节,学生首先获得对“三角形内角和是什么”这一陈述性知识的数学理解。

2.科学验证,探索规律(科学家)

有了大胆的猜想,就要进行科学的验证,第二个角色就是扮演科学家,对刚才的猜想进行科学验证,自主探索。

第二个环节的活动步骤如下:

(1)提供实验活动需要操作的工具,如:量角器、三角尺、剪刀等,让学生说说:“要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怎样利用好这些工具?”

(2)明确提出操作要求:先在自己准备的三角形上作好内角的符号,选择合适的工具开展实验,遇到操作困难可以与同伴商量或请老师帮助解决。

(3)学生操作后在小组内交流,出示交流提纲:

A、通过实验操作,你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发现的?

B、你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有关吗?为什么?

(4)集体交流,小结规律:

在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的过程与成果时,我会挑选出研究不同形状或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的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并在学生提出疑问时进行合理的解释与调控,尤其是要对一些通过量一量得出180度左右的结论进行“误差解释”。最后与学生一起小结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且与它的大小、形状无关”这一数学规律,从中感悟由特殊到一般的证明方法。

3.联系生活,实践应用(实践家)

有效教学理论指出练习要考虑它的实效性。在这个环节,我设计让学生扮演实践家,通过三个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实践把探索得出的知识应用于生活问题之中。

第一,基本运用。即书本中“试一试”的第3题和“练一练”的第1、第2题。通过这个3练习让学生形成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求出未知角度数的基本技能。

第二,综合运用。即书本中“做一做”的第3题,这道题在让学生知道其中一个角等于60度的情况下,综合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和三角形分类知识来进行解决。

第三,拓展延伸。我设计了让学生求四边形和五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量、拼、分等办法尝试求多边形内角和,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4.自我反思,评价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扮演三个角色时,哪一个角色完成得最好,为什么?”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我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

量角撕拼折角拼图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等于180°。

2、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动手能力,初步感受数学研究方法。

3、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对这一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具准备:

三角形,多媒体课中。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森林王国里住着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大家族,一天平面图形的三角形家庭传出一片吵闹声,大三角形与小三角形在争论:听大三角形说:“我的内角和比你大”,小三角形不服气,可又不知如何反驳,同学们,你们知道到底谁的内角和大吗?

二、探究新知:

(一)、量一量:四人一小组,分别测量本组准备的三角形的内角,并求出和。

你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汇报,提出疑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刚好等于180°

(二)、拼一拼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撕下二个角与第三个角拼在在一起,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三)折一折

引导学生同桌互相帮助完成,发现三个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在一起是平角。

回答大小三角形的争论:大三角形与小三角形的内角形谁大?并说出理由。

三、巩固拓展

1、填一填

①直角形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是()度。

②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5°,另一个锐角是()度。

③钝角三角形的两上内角分别是20°,60°;则第三个角是()

2、火眼金晴

①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钝角和大于90°()。

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正好等于90°()。

③淘气画了一个三个角分别是50°,70°,50°的三角形()

④两个锐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⑤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3、猜一猜: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四、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这样描述: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分析教材内容,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分类及度量的知识。在本课之前,学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间的关系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积累了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探索新知。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再运用拼、折、剪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图形内角和的基础,同时为初中进一步论证做好准备。

课前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以及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1、通过量、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2、通过研究直角三角形进而研究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初步认识、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二、评价设计

针对这一目标的完成,我设计了一下评价方式:

1、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3、操作反应评价:通过学生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过程中的测量、简拼、折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题目

1、通过3个练习题(1、做一做。2、说一说3、拼一拼、想一想)

检测学习目标1的掌握情况。

2、通过小组、同桌合作、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所蕴含的学习方法,检测学习目标2的掌握情况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3个直角三角形,2个锐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一张表格

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

四、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一下四个环节完成。

1、观察猜测,引入新知;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3、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4、总结评价、延伸知识。

第一环节,观察猜测,引入新知。

由图形引入,让学生指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发现在这些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是钝角。问:想看钝角三角形72变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1)钝角变小,另外两个角怎样变?

(2)钝角变大,另外两个角怎样变?

(3)钝角变大、变大、变大再变大,还能再大吗?发现再大就成平角了。平角多少度?这时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加起来,和可能多少呢?猜测:180度。

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板书:猜测)数学是要用事实说话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这样由三种变化的三角形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一)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先让学生观察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和,发现都是180度,和猜测是一样的,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课件出示一些直角三角形,让学生用手中的工具验证你的猜测。

四人小组合作,拿出学具袋里三个红色的直角三角形和表格,用不同的方法验证猜测。学生可以“量一量”,也可以“剪一剪”,还可以“折一折”。汇报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方法,同时在课件上展示。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量、拼、推理等实践操作活动,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些过程使学生明白:探究问题有不同的方法、途径,并且方法之间可以互为验证,达到结论的统一,从而使学生明白获得探究问题的方法比获得结论更为重要。

(二)、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件出示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问: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来研究它们的内角和吗?动手试一试,可以同桌讨论。(学生操作,汇报,课件演示)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说理。由此得到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我们就可以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是三角形的一个特性。

这样引导学生通过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来推导出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使学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用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来解决一些问题

1、基本练习

通过做一做和说一说这两个练习来强化学生认知。

2、拓展练习

拼一拼、想一想

(1)两个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说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

(2)一个三角形去掉一部分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三角形的形状或大小如何改变,内角和都是180度,看来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和他的大小形状都无关。

(3)再把这个三角形剪去一部分剪成一个四边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4)如果变成五边形,你还能求出他的度数吗?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在此基础上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和“分割”思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延伸知识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升华。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测(180度)

验证:测量、撕拼、折叠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我的板书简明扼要,体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是对本节课学习方法的一个回顾。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篇8】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应聘XX数学老师的X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试讲题目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形状,那么同学们一起告诉老师我们都学了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啊?对,非常好,有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大家回答的很好,说明上节课掌握的很好,那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画个特殊点的三角形,好不好?今天我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画好了请举手哦。有没有画好呀?没有,大家看黑板上老师画的,是不是和你们画出来的一样?为什么我们没办法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呢?肯定里面有秘密,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好不好?

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和量角器吧,同学们,你们现在用量角器来测量一下每一个三角形的角的度数,待会老师会进行统计。(转身画两个三角板模型),测好了吧,下面请靠窗的同学告诉老师你的测量答案。30度60度90度,非常好,那另一个呢?45度45度和90度,非常精确,请坐,相信咱们其他同学也一定能够测量出来。那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组数据有没有什么相似点。有的同学说都有个九十度,很好,还有呢,很好!有的同学发现了,说这三个角加起来是180度,非常棒。也就是这两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可是是不是所有内角和都是180度啊,同学们,你们自己分别画一个不同的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并且测量每个内角度数,并报给老师内角和。好,请第一排的女生起来回答,你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179,180,180很好,大家知道为什么第一个不是吗?对,是因为毕竟有误差的存在,很棒。

下面大家按以前的安排分成六个组,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讨论一下,怎么来验证我们刚刚得出的这个结论呢?给大家十分钟时间来讨论。

好,讨论结束,来,哪个组派个代表来回答一下?请,哦,你说用量角器测量,恩不错,可是用量角器的话,有可能存在误差对不对?那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皱起了眉头,那老师来给大家一点小提示,我们试着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拼看。啊,很棒我看到前排的同学把三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大家知道平角多少度?180。那下面,大家可以动动手,任意再画几个三角形,用刚刚的方法看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好,大家都非常积极,通过刚刚的验证,我们可以肯定: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那接下来我们回到咱们刚开始上课的问题:为什么不能画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谁愿意给大家说说?好,你举手最快,请你来说说。嗯,很好,因为有两个九十度的角加起来就是180度了,不可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太棒了。请坐。

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两个三角形,老师给分别给大家标出了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有没有同学告诉我剩下的度数啊?赶紧开动脑筋算算看。好,算好的同学大声告诉老师,第一个是30度,很棒。第二个50度,很棒,算的非常准确,看来大家上课都非常认真。

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大家回去完成课后习题1到3。好,下课!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寻找一些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所以,关于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多边形内角和课件,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1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

众所周知,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的课堂。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达到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和意识的创新及情感的陶冶。这也是实现数学教育从文本教育回归到人本教育。为此,就《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课题,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从七个方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编排上,本节课作为第三章的第三节。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四边形的内角和至多边形的内角和,环环相扣。同时,对今后学习的镶嵌,正多边形和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的联系性比较强。因此,本节课具在承上启下的作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从本节的教学理念看,编者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入手,蕴含了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新课程标准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三角形的内角和,对内角和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强,互相评价,互相提问的积极性高。因此对于学习本节课内容的知识条件已经成熟。学生参加探索活动的热情已经具备。因此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探索活动课是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注重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探索过程。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数学思考: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互 动,能够将多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从而深刻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并会加以应用。

2、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索中学会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方法。

3、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让学生逐步从实验几何过渡到论证几何。

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使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功喜悦和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难点的确立:

既然是多边形内角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由于七年级学生初学几何,所以学生在几何的逻辑推理上感到有难度。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推导的基本思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师恰当的引导。

从算式到方程(1)

一、教材分析:

1.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方程描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2.重、难点:理解题意,寻求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二、教材处理:

1.情景创设:

问题 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湖有多远? 地名

时间

王家庄

10:00 青山

13:00 秀水

15:00

2.学生活动

思考:(1)、在上述图表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吗?

(3)、你能借助方程来解吗?

从而揭示课题──从算式到方程(板书)

引导学生列方程:

提问:设:王庄到翠湖的路程为千米,则王家庄距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从王家庄到青山行车 小时,王家庄到秀水行车 小时.王家庄到青山时的速度 ,王家庄到秀水时的速度.这里有什么等量关系 ,于是列出方程

小结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方程

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

注意:通常用x、y、z等字母来表示未知数

3.数学应用

例1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某数比它大4倍小3;

(2)某数的1/3与15的差的3倍等于2;

(3)比某数的5倍大2 的数是17;

(4)某数的3/4与它的1/2的和为5.提示:做上面的题时请注意怎样设未知数,怎样建立等量关系,特别注意关键字大、小、多、少,和、差、倍、分的含义.例2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2)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长是宽的1.5倍,长方形的长、宽各应是多少?

(3)某校女生占全校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讨论: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看怎样设未知数?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议一议 下面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1700+150x=2450 2(x+1.5x)=24 0.52x-(1-0.52)x=80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归纳 上面的分析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做一做 填下表: x的值 2 3 4 5 6 7

1700+150x

提问:当x等于多少时,1700+150x的值是2450?

方程的解:使方程中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方程的解.4.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x-1(2)x+y=1(3)m-11(4)x+3=a+b+c(5)4x-3=2(x+1)

(6)p=0(7)x2-2x-3=0.2.列式表示:

(1)比a大5的数;(2)b的三分之一;

(3)x的2倍与1的和;(4)x的三分之一减y的差;

(5)比a的3倍大5的数;(6)比b的一半小7的数.3.检验下列数哪个是方程的解:

(1)2(x-7)-19=-21(-1,6,7)

(2)x2-2x+3=0(-3,0,1,5)

4.你能根据2[x+(6-x)]=100编一道应用题吗?

5.回顾反思:(1)本课只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是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模型的重要意义,建立方程思想.为第3单元作铺垫,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2)教学时,要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2

课题

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定义、公式

2、正多边形定义

能力目标

1、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索的习惯

2、发展学生的说理能力和简单的推理意识及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用多边形美花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

学难点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简单运用

教学方法

探索、讨论、启发、讲授

教学手段

利用学生剪纸、投影仪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多媒体投影片或出示事物图:正方形石英钟、五边形(广场图)、六变形螺母、八边形。

2、给出多边形概念: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和、对角线及其有关概念。

二、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怎样得到的?那么五边形的内角和怎样求呢?要求学生剪纸或画图找出五边形可剪成多少个三角形求内角和?六边形可怎样剪成三角形?n边形呢?

2、学生讨论:在剪纸及画图活动中充分的探索、交流、体会,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发表不同见解。探索五边形内角和的不同方法:(学生可能得出如图一、图二、图三中的不同方法)

(1)量出每个内角度数然后相加为540°;

(2)从五边形的任一顶点出发,连结不相邻的两个顶点,将五边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得出五边形内角和为540°(如图一);

(3)在五边形内任取一点,连结各顶点,将五边形分割成五个三角形,得出五边形内角和为5×180°—360°=540°(如图二);

(4)从五边形任意一边上取一点,连接不相邻的顶点,将五边形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内角和为4×180°—180°=540°(如图三);

(5)六边形可怎样剪成三角形求内角和?n边形呢?

(6)总结规律:多边形内角和为(n—2)×180°(n≥3)。

3、议一议:

(1)过四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2)过五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五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

(3)过六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六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

(4)过n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 )个三角形;

三、正多边形定义:

1、出示课本第109页想一想图:(思考,图中的多边形各是几边形,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2、多边形定义: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3、填表:

正多边形的边数

3

4

5

6

8

n

正多边形的内角和

180°

360°

540°

720°

1080°

正多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

60°

90°

108°

120°

135°

四、小结:

主要表扬本节课同学们很善于思考,对所学知识应用得很好,做得好的小组及他们做得好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10、习题4、10第1、2、3题。

附:选用随堂练习:

1、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0,它是()边形?

2、过四边形一顶点的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过五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它分成()个三角形。

3、过六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它分成()个三角形,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个三角形。

4、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0°,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那么这时它的内角和增加了()度。

6、下列角能成为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A、270°B、560°C、1800°D、1900°

思考题:如图(1),求∠A+∠B+∠C+∠D+∠E+∠F等于多少度?

如图(2),求∠A+∠B+∠C+∠D+∠E+∠F+∠G等于多少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2)使学生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并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充分领会数学转化思想。

(2)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公式的猜想、归纳、推断一系列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七年级下册第7.3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一个课时。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观察、点拨、发现、猜想”等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创设问题,新课引入等教学环节中,我提出问题,质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等。启发、点拨下发现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主动探讨获得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海南省乐东县千家中学是一所少数民族的初级中学,全部都来自于贫困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风气都比较差一些。不过这个学期在新教材,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中,逐步淡化了过分训练,而是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另外在少数民族地区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大一些。他们在班里开始逐步形成了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师生互动的气氛也逐步形成。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新课。

1、以疑导入,引发求知欲。先展示六螺帽,八角石英钟、多边形水果盘等多边形实物。由此激发学生自己要设计,怎样设计的求知欲。然后提出具体问题。

引题:我们学校要准备建造一个各边长为5米,各内角都相等的十二边形花坛。问各角是多少度?

2、复习提问,知识巩固。

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⑵四边形内角和定理以及推导方法。

3、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习了求四边形内角和的方法,怎样求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研讨新知

1、以动激趣,浅探求知。

一画:画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让学生自己动手画)。

二量:量出五边形、六边形各内角,并求出其和(让学生自己求知)。

三比较:比较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别是三角形内角和的多少倍,并由此去探索他们之间的初步规律。

2、观察联想,启迪思维。

(1)观察引探:观察比较以上结论后,启发提问:“边数少的多边形可以通过量角来求和,如果边数很多那又怎么办?由上述结论可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内角和的若干倍,那么这个倍数与多边形的边数有何关系?能否找出其规律?”(让学生猜想,大胆尝试)(2)启发联想:我们已经学过求四边形内角和的推导方法,它是以三角形为基础求得的,即连结一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其和为180°×2,那么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能否依此类推呢?

3、讨论、交流、创新

探索方法(一):(1)启发连线:依照四边形求内角和的方法,从任一角的顶点作对角线,将多边形分割为若干个三角形。(先让学生想,再启发学生)(2)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去研讨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各三角形内角和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3)找规律填空:抽一名学生到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填写,其余学生各自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然后教师给出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教师再作出评价。

三角形有(?-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四角形有(?-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五角形有(?-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

n边形 有(?-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4)揭示规律(由学生汇报)a、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有何关系?(比边数少2)b、多边形的内角和与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何关系?(相等)(5)归纳结论(由学生概述)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让学生自主探索,寻找规律,发现知识] 探索方法(二):(1)变换分割: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O,顺次边各顶点。

(2)再次研讨:让学生去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之间的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1周角)(3)找规律,填空(让一名学生上黑板填写,其他学生各自完成)。

三角形有?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60°=180°×(?-2);四角形有?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60°=180°×(?-2)五角形有?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60°=180°×(?-2)……

n边形 有?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60°=180°×(?-2)(4)归纳结论(由学生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180°×(n-2)探索方法(三):(1)改变连线:以多边形任一边上的一点为起点,连结各顶点。

(2)再次研讨:让学生去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之间的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1平角)(3)找规律,填空。(抽一名学生登台填空,其他学生各自完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四角形有(?-1)个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1)-180°=180°×(?-2)五角形有(?-1)个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1)-180°=180°×(?-2)……

n边形 有?个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1)-180°=180°×(?-2)(4)揭示其特点(启发学生去发现)a、分割后三角形的个数有何变化? b、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有何不同?(探索方法1,是由多边形内角和等于各三角形内角和求得;探索方法2,是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各三角形内角和-1周角求得;探索方法3,是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各三角形内角和-1平角求得)。

(5)比较结论(由学生总结)[进一步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一题多证的能力和兴趣。](三)推导n边形外角和定理

(1)引导学生找出各内角与相邻外角的关系。(互补)(2)找出多边形外角和与内角和之间的关系: 外角和=n个平角-多边形内角和=n×180°-(n-2)×180°=360°

(3)推出结论: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由学生得出)。

(四)例题讲解

例1,(教材P88页例1)例2,已知十边形的各内角相等,求各内角、外角分别是多少度?(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求解,学生先练,然后教师讲、评)。

a、利用内角和定理求;b、利用外角和定理求。

例3,(教材P90页习题7.3第6题第(1)、(2)小题)(1)启发学生找出等量关系。

(2)学生如何根据关系,列方程,求出其解(抽一名学生登台解答)。

(3)师生共同评价。

(五)随堂练习

1、如图,直线OB⊥AB,垂足为B,直线OC⊥AC,垂足为C。

(1)∠A与∠1有什么关系?

(2)∠A与∠2有什么关系?

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3、若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内角和的三分之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六)回顾小结,验收成效

1、已知边数如何求内角和;

2、已知内角和如何求边数;

3、n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求其n边形的边数。

(七)课后作业(教材P91习题7.3第8、9题)

五、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在课堂上也积极参与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讨、勇于创新。

首先我先复习相关知识,引出新的问题,明确指出虽然采用的分割方法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未知的多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一些三角形的内角和,向学生渗透了“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此教学中,只须真正实施民主的开放式教学,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才能敞开思想,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使他们有足够的机会显示灵性,展现个性。在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在课堂活动中经历、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解决问题、尝试到一题多证的方法,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合作的价值,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案例点评

陈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内容丰富,过程非常具体,设计也较合理。整节课以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为线索,让学生经历了提问题、画图、判断、找规律、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另外,能够体现了用新教材的思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是比较好的。

但是随堂练习太少而不精,并且没有梯度,能否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另外,关于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推导不必要一一讲解,只要引导学生解决了探索方法1和探索方法2就可以了,对于探索方法3,可以让学生课后思考。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4

这三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边;(AB、BC、CA)

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顶点;(A、B、C)

相邻两条边所夹的角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又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角(∠A、∠B、∠C)

三角形的内角的邻补角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角

2.三角形的表示为△ABC

3.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高、中线、内角平分线(三条高所在的直线都交于一点,这个点叫

做三角形的垂心;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相关的结论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5.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两边之差都小于第三条边

6.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7.多边形:由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若干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叫

做多边形

这些线段叫做这个多边形的边;

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多边形的顶点;

相邻两条边所夹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又叫做这个多边形的角

多边形的内角的邻补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

8.对角线: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由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n表示边数)

条对角线(n表示边数)

9.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

(1)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n表示边数)

(2)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阶段练习】

一、回答下列各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它有哪些元素?通常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及三个角所对的边?

2.为什么屋架、桥梁及电杆的支架多采用三角形的形状?

3.如果△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12、13、14)及(10、20、30),这样的三角形能成立吗?

为什么?

4.设△ABC的边长分别为a、b、c,那么这三条边的边长须具有什么条件,才能将△ABC画

出来

5.△ABC中有几条角平分线?试画图说明

6.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三角形的高的位置是否一定在形内?为什么?

试画图说明

7.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部分,这两个部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8.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β、γ,则α+β+γ的值是多少?

9.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填空题

1.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_____________倍

2.四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____________倍

3.六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_______________倍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边形

三、解答题

已知AC、AD是五边形ABCDE的对角线,求证:AB+BC+CD+DE+EA>AC+CD+DA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5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教案

三维目标

1.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2.能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3.通过运用内角和公式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

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

教学难点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那么其他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如图1•中的这两个漂亮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想信在本节课结束时,大家都会轻而易举地作出回答.

推进新课

动手试一试,你会有收获

活动1.问题:

任意画一个四边形,量出它的4个内角,计算它们的和.再画几个四边形,•量一量、算一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能否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出这个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增强动手能力、主动思考的能力.

师生活动:生:任意一个四边形,它的四个内角和都为360°.

我们可以利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如图2,画出任意一个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都能将这个四边形分为两个三角形.这样,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即360°.

活动3.问题:

从上面的问题,你能想出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吗?观察图3,•请填空:

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条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为_____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

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条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分为_____个三角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

设计意图:

在得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求法后,再让学生思考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的求法,旨在让学生能从中找中规律,为后面求n边形的内角和打基础.

师生活动:

师: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2条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180°=540°.

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条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分成4个三角形,•因此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4×180°=720°.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可以把多边形用对角线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解,而分得的三角形的个数又与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的条数有关.

通过以上问题,你能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吗?

一般地,怎样求n边形的内角和呢?请填空: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为____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______.

生: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即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

师:利用刚才的思路,大家猜想一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以五边形为例,可以在五边形内部任找一点,如图4,•把这一点与各个顶点连接起来,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这时多了一个周角,因此,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180°-360°=540°.

师:非常了不起.

生: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如图5可以在五边形的任一条边上取一个点,•然后将这个点与各顶点连接,这时五边形被分割成四个三角形,但多了一个平角.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为180°×4-180°=540°.

生:我还有不同方法,如图6,可以在五边形的外部任取一点,•将此点与各顶点连接,这时图中共有五个三角形,原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4•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最下边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即为4×180°-180°=540°.

师:大家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很棒.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如何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呢?

生:数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转化思想,即把求多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求若干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关键是将n边形分割转化为三角形,分割的方法很好,上面给出了好多方法.因此,可以得出结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

尝试反馈 巩固练习

1.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4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有35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答案:1.九 2.十

活动3.例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利用多边形内角和解决问题.

师生活动:

师:大家思考一下,应从哪儿入手?

生:应从四边形内角和入手.因为它只有一组对角互补,要求另一组对角之间的关系,而这两组对角和恰好构成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从而可以求出另一组对角间的关系.

师:可以写出证明过程吗?

生:解:如图7,四边形ABCD中,∠A+∠C=180°.

因为∠A+∠B+∠C+∠D=(4-2)×180°=360°,所以∠B+∠D=360°-(∠A+∠C)=360°-180°=180°.

这就是说,如果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也互补.

活动4.例2:如图8,在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设计意图:利用内角和求外角和,从而得出n边形内角和.

师生活动:师:请大家先分析题意,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外角和是指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而每个顶点处的一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互为邻补角,因此外角和与内角和之和就是6个平角再减去内角和,•就是外角和.

师:请大家把过程写出来.

生:∵∠1+∠BAF=180°,∠2+∠ABC=180°;

∠3+∠BCD=180°,∠4+∠CDE=180°;

∠5+∠DEF=180°,∠6+∠EFA=180°;

∴(∠1+∠2+∠3+∠4+∠5+∠6)+(∠BAF+∠ABC+∠BCD+∠CDE+∠DEF+∠AFE)=•6×180=1080°.

∵∠BAF+∠ABC+∠BCD+∠CDE+∠DEF+∠AFE=(6-2)·180°=720°,∴∠1+∠2+∠3+∠4+∠5+∠6=1080°-720°=360°.

∴六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师:如果将六边形换为n边形(n是大于等于3的整数),结果还相同吗?

生:还相同.因为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

生:那也不一定正确,这只能作为猜想,不能作为结论,还要经过证明才行.

师:能证明出来吗?

生:可以.根据刚才的思路,n边形中,•每个顶点处的内角和外角组成一个平角,n个顶点处有n个平角,它们的和180°n即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而内角和为(n-2)·180°,所以外角和应为180°·n-(n-2)·180°=180°·n-n·180•°+360°=360°.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

生:有.

你也可以像以下这样理解为什么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如图9,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A出发,沿多边形的各边走过各顶点,再回到点A,•然后转向出发时的方向.在行程中所转的各个角的和,就是多边形的外角和.•由于走了一周,所转的各个角的和等于一个周角,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外角和为360°,下面我们做一些巩固练习.

尝试反馈 巩固练习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求它的边数.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0°,求它的边数. 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求它的边数.

答案:1.7 2.9 3.9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以下主要内容:

1.探索了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外角和公式. 2.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布置作业

习题7.3 4、5.

活动与探究

1.如图10,六边形ABCDEF的每个内角都是120°,AF=AB=2,BC=CD=3.

求DE、EF的长.

解:把边AB、CD、EF向两方延长,分别交于M、N、P.

∵六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20°,∴△MNP是等边三角形,△NAF、△MBC、•△PDE也都是等边三角形.

设EF=x,DE=y,则 x+2+y=3+3+y=2+2+3.

∴x=4,y=1.

2.在一个凸n边形中,有(n-1)个内角的和恰为8 940°,求边数n的值.

解:设此凸n边形中有一个内角为α,剩余(n-1)个内角之和恰好8940°.

∴α=(n-2)·180°-8940°.

∵0°

∴89409120n2. 180180 ∴49.67∵n-2是整数,∴n-2=50,∴n=52.∴这个凸多边形是凸52边形.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由四、五、六边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提高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难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正方形、长方形内角和为360。

提问:一般的四边形内角和是否也是360?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

引出课题《多边形的内角和》。

(二)讲解新知

自主探究:在纸上画任意四边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推导四边形的内角和。

预设学生想到只需连接一条对角线,即可将一个四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故内角和为360。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多边形外角和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2、能灵活的运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多边形的.外角定义和公式。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与前面的内角和公式综合运用能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为提供三角形的外角提供了一种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及公式的探索过程。

2、能灵活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四、教学建议

关于外角和公式关键要让学生理解它是不随多边形边数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教学中应设置由特殊到一般的题目,让学生亲身体会这个外角和是360°。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题板、画图工具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2)正八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度?

2、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投放课本51页图9—35时,并出示以下问题:

小明沿一个五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按顺时针方向跑步

(1)小明从一条街道转到下一条街道时,身体转过的角是哪个角?在图中标出它们。

(2)观察∠1、∠2、∠3、∠4、∠5的两边分别与它相邻的五边形的内角的边有何关系?

(3)问题:你能计算小明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和吗?如何计算∠1+∠2+∠3+∠4+∠5呢?

点拨:

请填写下题:

如图,oa‘∥ae,ob‘∥ab,oc‘∥bc,od‘∥cd,oe‘∥de,则∠α=,∠β=,∠γ=,∠δ=∠θ=。

因为∠α+∠β+∠γ+∠δ+∠θ=。

所以∠1+∠2+∠3+∠4+∠5=。

由此可得:五边形的外角和是360°

(4)你能借助内角和来推导五边形的外角和吗?

点拨:

因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

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5×180°

所以外角和等于5×180°—(5—2)×180°=360°

(5)你用第二种方法推导下列多边形的外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四边形的外角和五边形的外角和n边形的外角和是。

得出结论: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4、应用举例:

例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3倍,它是几边形?

点拨:

设出未知数,根据相等关系:内角和=3×外角和列出方程

5、练习:

见学案练习一和练习二

6、达标检测

见学案达标检测

7、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8、作业

学生口答,并计算出度数

学生独立观察分析思考找出特征,试概括所得结论,从而引出多边形的外角定义及外角和定义及引入新课从而板书课题。

学生质疑思考,一时找不到方法,可按点拨的引导继续思考。

生充分思考,认真分析,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学生找关系,小组积极讨论、交流,小组汇报结果。

学生独立探究,很快得出答案。

学生独立解决

让学生先总结、交流谈体会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把握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

2.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练习点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气象站的实例,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2.通过推导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对学生渗透化归思想.

3.会根据比较简单的条件画出指定的四边形.

4.讲解四边形外角概念和外角定理时,联系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对学生渗透类比思想.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熟悉到这些四边形都是常见的,研究他们都有实际应用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爱好.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数学,渗透统一美,应用美.

二、学法引导

类比、观察、引导、讲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四边形及其有关概念;熟练推导四边形外角和这一结论,并用此结论解决与四边形内外角有关计算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四边形的有关概念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

3.疑点及解决办法:四边形的定义中为什么要有“在平面内”,而三角形的定义中就没有呢?根据指定条件画四边形,关键是要分析好作图的顺序,一般先作一个角.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预备

投影仪、胶片、四边形模型、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入新课,学生观察图形,类比三角形知识导出四边形有关概念;师生共同推导四边形内角和的定理,学生巩固内角和定理和应用;共同分析探索外角和定理,学生阅读相关材料.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引入

在小学里已经对四边形、长方形、平形四边形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但还很肤浅,这一章我们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各种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有关四边形的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

引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课前画好的教材中p119的图.

师问:在上图中你能把知道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找出来吗?(启发学生找上述图形,最后教师用彩色笔勾出几个图形).

讲解新课

1.四边形的有关概念

结合图形讲解四边形,四边形的边、顶点、角,凸四边形,四边形的对角线(同时学生在书上画出上述概念),讲解这些概念时:

(1)要结合图形.

(2)要与三角形类比.

(3)讲清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如四边形定义中要说明为什么加上“同一平面内”而三角形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加“同一平面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一定在同一平面内,而四个点有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图4—2中的点.我们现在只研究平面图形,故在定义中加上“在同一平面内”的限制).

(4)强调四边形对角线的作用,作为四边形的一种常用的辅助线,通过它可以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来解(渗透化归思想),并观察图4-3用对角线分成的这些三角形与原四边形的关系.

(5)强调四边形的表示方法,一定要按顶点顺序书写四边形如图4—1.

(6)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凸四边形时,一定要按照定义的要求把每一边都延长后再下结论如图4-4,图4-5.

2.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教师问:

(1)在图4-3中对角线ac把四边形abcd分成几个三角形?

(2)在图4-6中两条对角线ac和bd把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3)若在四边形abcd如图4-7内任取一点o,从o向四个顶点作连线,把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我们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就等于:

①2×180°=360°如图4—6;

②4×180°-360°=360°如图4-7.

例1已知:如图4—8,直线于b、于c.

求证:(1) ; (2) 。

本例题是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实际上它证实了两边相互垂直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的关系,何时用相等,何时用互补,假如需要应用,作两三步推理就可以证出.

总结、扩展

1.四边形的有关概念.

2.四边形对角线的作用.

3.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28中1(1)、2、 3.

九、板书设计

四边形有关概念

四边形内角和

例1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22中1、2、3.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9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而确定,即: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有趣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一些有规律的问题有探求的欲望,有很强的表现欲,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因此,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并熟练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数学特征,获得数学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和简单推理,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有自信心,激发学生乐于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教学重、难点定位

教学重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得出和应用。

教学难点是探索和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作为第七章第三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层层递进,这样编排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联系及应用

本节课是以三角形的知识为基础,仿照三角形建立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因此

多边形的边、内角、内角和等等都可以同三角形类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体会把复杂化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从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而多边形在工程技术和实用图案等方面有许多的实际应用,下一节平面镶嵌就要用到,让学生接触一些多边形的实例,可以加深对它的概念以及性质的理解。

三、教学诊断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的知识都已经掌握。让学生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一个定值,猜想四边形的内角和也是一个定值,这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地方。由几个特殊的四边形的内角和出发,譬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可知如果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是360°。要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这个结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量角器来度量。让学生动手探索实践,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度量会有误差"。发现问题后接着引导学生联想对角线的作用,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就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让学生从特殊四边形的内角和联想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并在思想上引导,学习将新问题化归为已有结论的思想方法,这里学生都容易理解。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动手实践,设置探究活动二,为了让学生拓宽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活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稍微有些难度,但学生可根据自己本身的特点来加以补充和完善。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根据小组选择的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首先,小组内各个成员对所选择的方法要了解,能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再者,小组内各个成员需要分工协作,才能够顺利的把任务完成;最后,学生还需要把自己的思维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四、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活动的开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探究活动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探究活动一设置目的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把新知识与学过的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探究活动二设置目的让学生拓宽思路,为放开书本的束缚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情推理的意识。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懂得数学内容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特点。练习活动的设计,目的一检查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目的二凸现小组合作的特点,并促进学生情感交流。

以上是我对《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说明。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10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新课。

1、以疑导入,引发求知欲。先展示六螺帽,八角石英钟、多边形水果盘等多边形实物。由此激发学生自己要设计,怎样设计的求知欲。然后提出具体问题。

引题:我们学校要准备建造一个各边长为5米,各内角都相等的十二边形花坛。问各角是多少度?

2、复习提问,知识巩固。

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⑵四边形内角和定理以及推导方法。

3、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习了求四边形内角和的方法,怎样求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研讨新知

1、以动激趣,浅探求知。

一画:画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让学生自己动手画)。

二量:量出五边形、六边形各内角,并求出其和(让学生自己求知)。

三比较:比较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别是三角形内角和的多少倍,并由此去探索他们之间的初步规律。

2、观察联想,启迪思维。

(三)回顾小结,验收成效

1、已知边数如何求内角和;

2、已知内角和如何求边数;

3、n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求其n边形的边数。

(四)课后作业(教材P91习题7.3第8、9题)

多边形内角和课件 篇1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的内角和》。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作为第七章第三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将内角和公式应用于平面镶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样编排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体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2、数学思考:能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能力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活动的开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程序设计

1、本节教学将按以下六个流程展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尝试练习应用新知↓归纳总结形成体系↓分组竞赛升华情感

2、教学过程

互动环节互动内容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在一次数学基础知识抢答赛上,王老师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某个多边形所有的角加起来等于它的外角和,那么该多边形是几边形?小明同学仅用几秒钟就解决了问题,你能吗?

(2)(演示教具)用四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边形可拼成一块无空隙的纸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引出课题。

这样一开始就利用抢答赛问题以及教具演示实验来提问设疑,学生很容易发问: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呢?用四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边形可拼成一块无空隙的纸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呢?从而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外角和等于多少度?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2)问题: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找到几种方法?

(3)学生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

(4)学生分组选代表展示小组的探索成果,师生共同进行评判,对学生找到的不同方法要加以及时肯定。

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种方法:

①“量”—即先测量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求四个内角的和;

②“拼”—即把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周角;

③“分”—即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把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后提问:

①在“量”、“拼”、“分”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操作简单又相对准确?

②我们刚才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辅助线的作法,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先回顾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角和,促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与猜想。

从简单的四边形入手,让学生亲自操作寻求结论,易于引起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找到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多种分割形式,有利于深入领会转化的本质——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也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1)问题:用刚才类似的方法,你能算出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然后再叙述结论。

(2)问题:依此类推,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从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到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乃至n边形,通过增强图形的复杂性,让学生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再一次经历转化的过程,同时在分组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4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想一想: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教材88页例1)。

(2)算一算

①教材89页练习1、2。

②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度?

③五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以及n边形的外角和呢?

(3)读一读先让学生阅读教材89页最后两段内容,然后我再用课件展示。通过做例题和练习来巩固新知识。先求四边形的外角和,再求五边形、六边形以及n边形的外角和,我提出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归纳得出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这两段是新增加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增加对任意多边形外角和理解与认识。这样处理,注重教材阅读学习,同时用课件演示更加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5归纳总结形成体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现在你能解决数学知识抢答赛上,王老师提出的问题了吗?你知道为什么能用四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四边形拼成一块无空隙的纸板了吗?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方法?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引问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总结对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有利于培养归纳、总结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6分组竞赛升华情感

我制作了A、B、C、D四组不同的电子试卷,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合作完成,自检掌握情况。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做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协作来巩固知识和获得技能。

在每组试卷中,大部分选自教材的练习题。另外,我还另增加了1个思考题,实际上是对证明四边形内角和方法的补充,主要是通过一题多解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还可以复习旧知识,把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再次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五、评价分析

1、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通过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动手操作的表演,各种问题尝试解答等活动,使教师从学生思维活动、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序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本节课设计时,我遵循以下原则: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思想方法有机渗透。

2、关于教材处理本教案设计时,我对教材作了如下改变:

①将教材例1作为练习中的“想一想”,由学生自已尝试解答;

②将例2中的求“六边形”的外角和,改为练习中的“算一算”,先让学生求“四边形”的外角和,再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n边形的外角和”。这样处理仍然是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③作业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合作完成。这样,在情感上,本节课学生由好奇到疑惑,由解决单个问题的一点点快感,到解决整个问题串的极大兴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激情。这时,一次有效的教学竞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释放,学科个性得以张扬,教师可稍加点拨,适可而止,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说明,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收藏


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三角形内角和教案”或许能帮助您解决一些疑惑,请注意这篇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同时还要明白写好教案课件,也能让老师自己知道教学意图。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透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潜力、动手实践潜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3.使学生有科学实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学难点: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量角器。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师:老师这有3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一部分被长方形给遮住了,你明白这是什么三角形吗?

会是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3、引出课题。

师:看来三角形里角必须藏有一些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板书课题)

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标上∠1、∠2、∠3。

生: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

预设1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能够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选1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选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老师首先为学生带给充分的研究材料,如三种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小组之间的三角形大小都不相同),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以及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能真正地试验,操作和探索,透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等方式去探究问题。)

4学生汇报。

(1)教师:汇报的测量结果,有的是180°,有的不是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a、学生上台演示。

B、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用他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师:我在电脑里收索到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样折的(课件演示)。

(鼓励学生用心开动脑筋,从不同途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让每个学生自己参与,而且注重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像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潜力。)

师:除了我们这节课大家想到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到初中我们还要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一个科学家,他在12岁时就验证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课件)帕斯卡(BlaisePascal,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早在300多年前这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他当时才12岁。

5、巩固知识。

(1)师:你对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还有疑问吗?此刻我们能够肯定的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2)解决课前问题,为什么画不出1个内含2个直角的三角形?

1个三角形中有没有2个钝角?

出示2个三角形,生分别说出内角和。

师:接下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吧!

3、教师:如果一个都不明白,或只明白1个角,你能明白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吗?

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

(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4、决定。

5、求4边形、5边形内角和。

下课的时间就要到了,我们来一个挑战题。你们敢理解挑战吗?

如果要求10边形的内角和,你会求吗?你有什么发现?

(我的目的不仅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求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潜力。)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篇2

【教材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北京版)第九册数学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北京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相关知识后对三角形的进一步研究,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再运用拼、折、剪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三角形的又一特性,更加深入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

在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等知识。在本课之前,学生又掌握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作了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为本课内容的教学作了铺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

【教学目标】

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掌握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争辩、操作、推理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和先猜想后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合情的推理。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各种各样的直角三角形、长方形、剪刀、量角器、数学纸

【教学过程】

一、学具三角板,引入新课

,问:这是咱们同学非常熟悉的一种学习工具,是什么呀?(三角板)它们的外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课件:抽象出三角形)

3、认识内角

((板书:三角形内角)∠1就叫做三角形的什么?这两条边夹的角∠2呢?∠3呢?

(这个呢?(三个)

(设计意图:由学生最熟悉的三角板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ⅰ、特殊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2、观察这两个三角形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2:我还发现他们内角加起来是180度。师:他真会观察,你发现了吗?快算一算是不是他说的那样?

(课件):(

那么另一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的总度数是多少?

(生回答,师课件:(

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另一个呢?

赶快在你的数学纸上画一个平角。

(师出示一个平角)问:平角是什么样的?

7、师述:角的两边形成一条直线就是平角。也就是180度,哦,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组成这样的一个角呀。

ⅱ、一般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1、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直角三角形,快拿出来看看。

2、刚才的那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你们手中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你能充分地利用这些学具,想办法来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注意小组同学要明确分工可以一个人填表,另外的人一起动手实验看一看哪一组想出研究方法最多。

(汇报

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实物展台上演示)

三角形的种类

验证方法

验证结果

*“量一量”的方法:

板书:有一点误差的度数

*“剪一剪”的方法:

我们在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剪完之后怎样拼?拼成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平角?(提示:可以在我们画的平角上拼)(课件展示)

现在我们也用这种方法试一试,看能不能拼成平角?(小组实验)

你们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拼成的是平角吗?也就是内角和是多少度?

还有其他方法吗?

*“折一折”的方法:

预设:①生:我是折的。师:怎样折的?你能给大家演示吗?

学生演示(课件:折的过程)

②学生没有说出来,师:你们看老师还有一种方法请看:(课件:折的过程)其实折的方法和剪、撕的道理是一样的,最后都是把三个内角拼成平角。(板书:折)

*推理:

你们有用长方形来研究直角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吗?(课件:长方形)快想一想用长方形怎样去研究?(课件:长方形验证的过程)

这种方法就叫做推理,一般到中学以后我们经常会用到。(板书:推理)

3、小结

(刚才我们在测量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179度183度呢?看来只要是测量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量、拼、推理等实践操作活动,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二)、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1、请你们任意画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

3、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说理

4、由此我们得到了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我们就可以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师:这也是三角形的一个特性,现在你对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有疑问吗?如果没有的话请你用自信、肯定的语气读一读(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我们就用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来解决一些问题

1、两个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

(1)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少度?

(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时学生答案又出现了师:究竟谁对呢

2、一个三角形去掉一部分

(1)这是一个三角形,他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从中剪去一个三角形他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再剪去一个三角形呢?(课件演示)

你们看这两个三角形他们的大小、形状都怎么样?但内角和都是180度,看来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和他的大小形状都无关。

你能利用我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来研究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3)如果五边形,你还能求出他的度数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四、总结评价、延伸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研究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研究的呢?

师:先研究的是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拼等方法得到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再利用直角三角形通过推理研究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大小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对大小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比较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为了得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安排了两个活动,通过学生测量,折叠,撕拼来找到答案。

学生在已有的会用量角器来度量一个角的度数的基础上,会首先想到这种方法。但测量的误差会导致测量不同,因此,学生会想到采取其他更好的办法,通过亲手实践,得出结论。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度数。这里有两个三角形,一个是大三角形,一个是小三角形(图略),到底哪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比较大呢?

学生各抒己见。

二、提出问题:

师;刚才我们观察三角形哪个内角和大,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猜想,可以肯定,必定有错下面我们来测量验证。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量一量,算一算图中大小两个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并做好记录,记录每个内角的度数。

(2)组内交流。

(4)师小结:我们通过测量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测出结果接近180。

意图:通过这一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归纳总结:

(一)组内探索:

(1)以小组为单位探索更好的办法。

(2)以小组为单位边展示边汇报探索的过程与发现的结果。

(有的小组想不出来,可以安排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结果,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到良好的学习方法)

(4)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进行操作演示。

撕拼法:

1、教师取出三角形教具,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

3、学生每人动手实践,看看是不是不同的三角形是否都有这个特点,也能拼出一个平角呢?

进行实验后,结果发现同样存在这一规律,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

折叠法: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接近180,那是因为测量的不那么精确,所以说“接近”,又通过撕拼方法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刚好拼成一个平角,进一步说明三个内角和是180,现在再来演示另一种实验,再次证明我们的发现。

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意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去思考发言,把课堂交给学生,最后老师在演示达成共识,这样学生学到知识印象颇深,也理解最为透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巩固练习,知识升华。

1、完成课本第28页的“试一试”第三题。

锐角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和能小于90吗?

3、有一个四边形,你能不用量角器而算出它的四个内角和吗?

意图:这样分层安排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测量,发现了问题,然后运用撕拼,折叠两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很好,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用到,我们今天探究了三角形的一个秘密,其实它的秘密还很多,有兴趣的话,我们以后继续研究。课后反思:

当我设计这节课时,首先思考,学生面对这个新问题时会想到用那些方法来思考呢?很显然,学生根据三角形大的内角就大,是学生在探究时的真实想法,是一种合情推理,在探究过程中,怎样对待学生的这个错误呢?我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迫不及待的帮助,而是引导学生否定错误猜想,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启迪学生“转化”的思想求得突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验证,从中得出结论,学生完整地经历探究的整个过程,不仅获得知识,还获得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轻松愉快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篇4

(一)创设情境,悬念引入

一堂新课的引入是老师与学生交往活动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铺垫,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破除疑难心理、乏味心理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引入,是让学生感觉到他熟知的生活,可使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中来,对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接下来教学活动将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快事了。

具体做法:抛出问题:“学校后勤部折叠长梯(电脑显示图形)打开时顶端的角是多少度呢?一名学生测出了两个梯腿与地面的成角后,立即说出了答案,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待学生思考片刻后,我因势利导,指出学习了本节课你便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从而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动手实践,尝试发现: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按线剪开,然后用剪下的∠A、∠B与完整的三角形纸板中的∠C拼图,使三者顶点重合,问能发现怎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发现,三者拼成一个平角。此时让学生互相观察拼图,验证结果。从观察交流中,互学方法,达到生生互动。待交流充分,分小组张贴所拼图形,教师点评,总结分类,将所拼图形分为∠A、∠B分别在∠C同侧和两侧两种情况。对有合作精神的小组给与表扬。

(将拼图展示在黑板上)

2、尝试猜想:教师提问,从活动中你有怎样的发现?采取组内交流的方式,产生思维碰撞。此时我走到学生中去,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与适当的引导。之后由学生汇报组内的发现。即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3、证明猜想:先帮助学生回忆命题证明的基本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写出已知、求证的步骤,其他同学补充完善。下面让学生对照刚才的动手实践,分小组探求证明方法。此环节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发现、体验的时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互取所长,合作探索,找到证明的切入点,体验成功。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指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借此增进教师与学有困难学生之间的关系,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合作探究后,汇报证明方法,注意规范证明格式。此处自然的引入辅助线的概念。但要说明,添加辅助线不是盲目的,而是为了证明某一结论,需要引用某个定义、公理、定理,但原图形不具备直接使用它们的条件,这时就需要添辅助线创造条件,以达到证明的目的。

4、学以致用,反馈练习

(1)在△ABC中,已知∠A=80°,能否知∠B+∠C的度数?

解:∵∠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B+∠C=100°在△ABC中,

(2)已知:∠A=80°,∠B=52°,则∠C=?

解:∵∠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A=80°∠B=52°(已知)

∴∠C=48°

(3)在△ABC中,已知∠A=80°,∠B—∠C=40°,则∠C=?

(4)已知∠A+∠B=100°,∠C=2∠A,能否求出∠A、∠B、∠C的度数?

(5)在△ABC中,已知∠A:∠B:∠C=1:3:5,能否求出∠A、∠B、∠C的度数?

解:设∠A=x°,则∠B=3x°,∠C=5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x+3x+5x=180

解得,x=20

∴∠A=20°∠B=60°∠C=100°

(6)已知在△ABC中,∠C=∠ABC=2∠A,求(1)∠B的度数?(2)若BD是AC边上的高,∠DBC的度数?

第(6)题是书中例题的改用,此题由辅助线辅助课件打出,给学生以图形由简单到繁的直观演示。

通过这组练习渗透把图形简单化的思想,继续渗透统一思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5、巩固提高,以生为本

(1)如图:B、C、D在一条直线上,∠ACD=105°,且∠A=∠ACB,则∠B=——度。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70°,∠C=25°,则∠ADB=——度,∠ADC=——度。

本组练习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平角定义及角平分线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获得一些经验。

6、思维拓展,开放发散

如图,已知△PAD中,∠APD=120°,B、C为AD上的点,△PBC为等边三角形。试尽可能多地找出各几何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题旨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思维。

(三)归纳总结,同化顺应

1、学生谈体会

2、教师总结,出示本节知识要点

3、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与肯定,提出希望。

(四)作业

1、必做题:习题3.1第10、11、12题

2、选做题:习题3.1第13、14题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学生拼图展示已知:求证:

证明:开放题: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教学用具

每个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预习提纲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二、展示汇报交流

。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

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

出示教材85页做一做。让学生试做。

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

∠2=180°—140°—25°=15°

∠=15°

课后反思:

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并不陌生,在平时的做题中已经涉及到了。可是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去验证,所以本节课,重点让孩子们经历体验,感悟图形。从而收获了经验。特别是动手操作将三角形拼成一个直角时,有的孩子将角剪得非常小,很不好拼,在此进行了重点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