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黑格尔哲学读后感12篇

最新黑格尔哲学读后感12篇。

今天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整理了“黑格尔哲学读后感”,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我们会感到愉悦。 撰写读后感可以促进我们深入品味作品的深层涵义,你寻找到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了吗?希望这些软件有助于你更轻松地完成工作!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1

“就德国而言,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对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对德国宗教的批判角度着笔,以开篇显志的议论笔法,直接指出,已对完成对宗教问题的批判的德国正面临着来自社会各个领域与方向的新的批判,德国正处于遽速变革的时期。而批评将带来学术考试和新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精神。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第二段马克思即表明了自身立场,即人与宗教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作为唯物主义的伟大先驱,马克思坚定地持反宗教的批判观点,认定是人出于自身的意愿与欲望而创造了地位凌驾于自身之上的人,而非由以神祇为核心灵魂的宗教创造了比自己更为低等的人。而关于人为何要创造宗教这一问题,马克思则指明,宗教作为信仰的皈依,是人在现实的苦难的重压下,希望求得拯救获得幸福的欲望的反映。而关于宗教,还有一种颇为有趣的比拟,是将宗教比作“精神鸦片”。

鸦片作为一种具有致幻剂作用的老牌毒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国外的美梦,而且还具有调节无聊生活、娱乐的作用。但无论怎样说,马克思都指出了,宗教是用以麻痹人类的毒药,而麻痹人类势必会导致生产力低下,社会停滞不前,因此,宗教对德国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不容小觑,而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成为了反对以宗教作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正因为如此,宗教批评才成为所有其他批评的出发点。

当宗教的虚伪被撕裂,人们想象的美丽桃花源也被撕裂。失去精神支柱的人迫切需要新的真理来支撑他们的自我价值观,使他们不会崩溃,也不会重新陷入信仰混乱的状态。于是哲学家——以马克思为首的这批人,他提出:

“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之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他开始把批判的视野从宗教本身转移到之前被宗教圣光所遮掩的其他社会领域——从对神性的批判,到对人性的批判,到对由人汇集而成的群体,即社会的批判,最后,到人所创设并最终用以治人的,政治与法的批判。

关于对德国社会其他领域的延伸批判,马克思作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所谓“德意志的自由历史”同“野猪的自由历史”作比,振聋发聩,他的这一观点,恰恰是唯物史观的一个表现,主张历史的变化发展上升性,想要寻求变革,重蹈历史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立足眼下,以炮火轰开新变革的大门!因此,对于德国制度,马克思痛呼:“这种制度本身不值得同情,它本身不值得重视,且已处于应当受到鄙视,也已受到鄙视的状态”,大力批判德国既定制度,指出德国国人在此种政治经济制度下,社会成员麻木不仁,俯首听命,在身价高而人数少的统治者手下,日益呈现出行尸走肉之态。

马克思自认这样的社会状态是耻辱的,但他同时表示,“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马克思以一种民族羞辱的姿态,企图以此唤醒国家人民的羞耻感,从而鼓动他们逃离僵化的社会制度关系,这便是一种十分大胆且付诸实际行动的批判了。

马克思认为,当批评指向哲学时,批评本身就触及了当代问题的核心。德国的法哲学和民族哲学具有先进性,德国人民需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这两种哲学。什么样的理论才能真正适用于尚未完成从旧制度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德国?

马克思的回答是,彻底的理论具有最强的说服力。正如前文所讲,德国最早完成的宗教批判是最彻底、最具有**特性的,因此,马克思点明,“德国理论的彻底性从而其实践能力的明证就是‘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于是,对宗教的批判最终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最终证明了马克思的观点:推翻既有的自私的私产制度,推翻僵化而冷漠的社会制度关系,获得真正属于人的尊严。

然而,不同德国家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马克思认为,德国很难进行彻底的革命。然而,彻底的革命是有必要的。

虽然,德国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其既得之间,优越的政治解放理论与滞后的实践之间都具有较大差距,政治解放的实践甚至无法比拟同时代其他国家,但由于德国分担了超出其本身负荷的制度的不合理方面,使其在政治建构上具有较大缺陷。所以,“只有摧毁当代政治的普遍障碍,才能摧毁德国特有的障碍”,如果不进行彻底的革命,可能无法使社会制度关系发生实质性改变。

但事实上,德国真正解放的可能性在**?马克思问。

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一个新兴的等级逐步形成,它表明一切等级的解体。因此,它不能依赖任何历史权利,它从根本上反对德国现行的制度。它是人民本身,但也不是单个的人,它代表人生而为人的普遍困境和根本诉求,因而只有解放人民全体,它才得以真正解放。

“社会解体这个结果,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

无产阶级是对当前社会领域一整套普遍存在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否定,它宣告了世界制度的解体。马克思认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换句话说,他认为只有无产阶级能领导德国,取得实际的解放,最终达到对社会各层级领域的根本批判。

“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所寄予的厚望,时至今日仍令人动容。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样的一天迟早会到来。

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闪烁的智慧,层出不穷的金句,深邃隽永的道理,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以论述宗教为切入点,指出除哲学领域之外,德国在其他领域都处于落后地位的“沉疴”,并期以无产阶级革命唤来“高卢雄鸡的高鸣”而结束全文。

开篇,马克思寥寥几段却十分精当地论述了已成历史的宗教问题:“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这实际上是之前费尔巴哈完成的对宗教的批判———一切其他批判的前提。

然而,马克思总是要更进一步的。“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他开始了自己的循循推理:

“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是人的世界,即国家和社会;这个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是颠倒的世界。”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这种“颠倒的世界意识”有存在的“市场”呢?

马克思也在自我进行着解答:“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宗教是被压迫者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如它是没有精神活力的制度精神。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

也就是说,宗教是没有获得自我或又失去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世界的一般理论,它的包罗万象的轮廓,它的通俗形式逻辑,它的唯心荣誉主义,它的狂热主义,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从而获得安慰和辩护的一般依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

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导言》指出了物质的力量以及实践的重要性,让哲学回归“尘世”,并勾勒了社会主义国家哲学之特征、实现方式及其作用与力量所在。不过,没谈及的是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东西,人民如何吸食鸦片已不是重点,但无产阶级如何拿起哲学的**,去实现“人的解放”,是不得不思虑的问题。

批判**当然不能取代**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被物质力量所摧毁;但理论一旦掌握了群众,也会成为物质力量。一个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一个理论只要深入,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马克思当我读到句话的时候,好像突然有所感悟的,之前令我一头雾水的内容似乎弄懂了一些,这使我又重拾信心继续读下去。尽管对这片文章反复读了几遍,但还是没有完全掌握马克思先生在文章中所阐述思想,我只能凭借自己的一点理解,尝试写下我读完这篇文章后的一点感想。

首先,我认为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必要了解马克思先生的思想和社会状况,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先生想表达的思想。1843年,马克思去了巴黎,当时,马克思逐渐从黑格尔转向费尔巴哈,开始吸收费尔巴哈的一些思想。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主要国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有之间的矛盾已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开始尖锐,欧洲许多国家还面临着反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

对德国现存封建制度和经济垄断的不满,对封建君主将人民视为私有财产的不满,导致马克思对德国现状的极度愤怒和不满。当时,马克思已经从一个年情的黑格尔学派转变为一个有革命理想和革命热情的新知识分子。他提倡革命,但不是盲目的暴力革命,而是哲学指导下的革命。

在文章的开头,马克思先对宗教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它一切批判的前提”“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把宗教的产生归结为现实世界的苦难,他主张“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马克思从革命的角度要求人民放弃幻想,勇敢地与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做斗争。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说明它有一个慰藉的功能,它能减轻人民精神上的痛苦。现实中的痛苦不可能完全消灭,现实中的不平等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在现实的苦难消除之前,宗教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接着,马克思就把箭头指向德国的旧制度,而对旧制度的批判首先是对德国法律体系的一个批判。因此,黑格尔法哲学这一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法哲学成为第一个受到批判的对象。历史法哲学主张法应该延续传统,,用***代替普遍适用的成文法典。

马克思对此观点发起了猛烈地批判。“有个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为今天的卑鄙行为进行辩护,把农奴反抗鞭子-只要它是陈旧的,祖传的,历史性的鞭子-把每个呼声宣布为叛乱;历史对这一学派,正像以色列上帝对他的奴仆摩西一样,只是表明了自己的过去,因此,这个法的历史学派本身如果不是德国的历史产物,那它就是杜撰了的德国的历史。”“具有条顿血统并有自由思想的那些好心的热情者,却到我们史前的条顿原始森林去找我们自由的历史。

但假如我们自由的历史只能到森林中去找,那末我们的历史和野猪的自由历史又有什么区别呢?”然后,马克思开始转向批判这种从历史经验来解决德国现代问题的历史哲学理论。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进行讽刺“我们的历史就像一个不谙操练的新兵一样,到现在为止还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补***陈旧的历史。

”马克思以独特的眼光和角度观察到德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并进行了猛烈地批判,以此来唤醒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革命之中。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革命史,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这些没有完全成功的革命,问题究竟出在了**?正如马克思所说:

不摧毁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被摧毁。而正是在这种人之不为人的社会价值体系的控制下,人丧失了自身的价值主体认同。王朝的更迭仅仅是历史的重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并不因朝代的改名换姓而被打破,革命没有上升到“人的解放”的层次,人依然不为人。

这最终注定了这些运动失败的命运。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河海大学汪宇2013研一

1. 通读,分别标注出看不懂和看懂了并且觉得很很深刻的部分。(比如说,)

2. 尝试着去寻找整体的脉络:按照“宗教批判--哲学批判--实践批判”的思路阐述

3. 具体内容:

一、对宗教的批判是对现实世界批判的胚芽

本文阐述了一系列关于宗教和宗教批评的新观点。

(1) 宗教是被压迫者的叹息,是麻醉者的鸦片

(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三)批判宗教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现实幸福

(4) 历史的任务是把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2、 对德国现实的合理批判在理论上表现为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1) 批判德国现行制度是德国人民反对德国现行制度的需要

(2) 反对德国现状的斗争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3) 我们必须把对德国现有制度的批判提升到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4) 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也将成为一种物质力量

三、“人的解放”与工人阶级的使命

(一)德国革命的前景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政治解放”

(二)“人的解放”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

(二)“人的解放”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

(四)“人的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心脏是无产阶级

4. 仔细看了一下通读的时候所看不懂的部分,发现仍然有看不明白的,就去查了一下马克思的写作背景,以及别人写的导言的导读,以及读书笔记。

.简称《导言》是马克思为未完成的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而撰写的,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进一步概括和发挥了其通过黑格尔法哲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人的解放”的社会目标,清晰地阐明了哲学和无产阶级在实现“人的解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作背景

19世纪上半叶,德国正经历着从封建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正从法国转移到德国。正是在上述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将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考察法国工人运动所获得的新观点、新见解,写成了《导言》一文,把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推进到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将青年黑格尔派憧憬的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目标提升到无产阶级的“普遍的人的解放”的目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幅宏伟的远景和蓝图。

5. 我的收获:

在导言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宗教的本质,并指出在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之后,应当集中批判德国的现存制度,就必须批判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但是批判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上,因为“批判的**不能代替**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德国的社会革命不仅需要有彻底的革命理论,而且需要有物质的基础,这个物质的基础就是无产阶级。为了把这两种批判结合起来,马克思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同样的,无产阶级要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

《导言》里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学习。读到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时,我的感受正如马克思在本文中所说的那样——被“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3

近期我所读的一本书,是一本哲学类的,名字叫做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这本书在黑格尔的作品里面,在哲学类里面,可以算是一本非常容易读的一本书了,虽然只是相对的。这本书分为绪论和主体两部分。绪论部分几乎是理论,是最容易让人打退堂鼓的部分,但就这部分而言,讲社会制度的部分却极其有趣。他说在开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各种政治与道德的限制被看做是客观安排的,就像自然世界的事物一样,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东西。举例子的话,就像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掌握世人生杀大权,虽然我们现在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但在相当漫长的一个时期内,都被世人无条件接受,且认为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相反地,在制度文明的国家,个人便会追求正当的各种法律和制度,懂得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黑格尔此书的观点多被人批评,但此点还是比较正确的。

本书的主体是分别讲述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的历史。有趣的是,作者认为,东方世界对应的是历史的幼年时期,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在东方世界中,一切的光荣都只属于一个人。希腊世界对应的是青年时代,因为这里渐有个性的形成,罗马世界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壮年时代,因为一切活动既不由君主任意,也不由自己任意,而是大家一起来实现一个普遍的目的。至于日耳曼世界,想必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对应的正是老年时代,但这种老年意味着完满的成熟和力量,是一种满的境界,而不是衰老

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中几个有意思的点。比如苦行僧的故事。印度的阶层分化非常严重,分为四个等级,而婆罗门则是处于顶层的阶级。苦行僧为了修到最高阶级,需要怎样做呢?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连续站立十二年,不坐不卧,如果你能成功坚持,好,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将双手紧握,高高举过头顶,连续十二年。如果前面两个阶段都能成功挺过,还有第三阶段,在火上炙烤三时三刻,第四阶段,埋入土中,如果能活着出来,恭喜你,闯关成功。似乎没听说有人成功过。再比如埃及的动物崇拜,讲一个罗马人杀死了一只猫而引起了叛乱,于是罗马人也被埃及人杀死了。他们是宁可饿死也不会与动物争食的,更别说杀掉动物充饥了。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绝不仅仅只有以上这些,如果大家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课后找来阅读一下。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4

从炎黄五帝到21世纪,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从未中断。在这渊源深远的历史长河中,各时代的文人骚客、帝王将相乃至贩夫走卒流传下来的只字片语或巍峨巨制,或是经历秦火的摧残而湮灭无迹,或走上世世代代人都敬仰膜拜的神坛而千古流传,或是经历时间的考验而成为后人研究不尽的经典┈┈浩瀚如海洋读之不尽,璀璨如明星掇之不完。

说到读书,想必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已经有深刻的体验。繁忙的研究生生活中,虽然课程很少,但每门课程要求我们做的课后工作都于本科生完全不同,我们再也不能背诵笔记轻松通过考试了。这时,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跟上老师的进度。

阅读,专业书籍,几乎成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常态。

近期我所读的一本书,是一本哲学类的,名字叫做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和哲学中,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一本非常容易阅读的书,尽管它只是相对的。这本书分为绪论和主体两部分。

导论部分几乎是一个理论,这是人们最容易回避的部分,但就这一部分而言,关于社会制度的部分是非常有趣的。他说,在文明程度较低的国家,各种政治和道德限制都被视为客观安排,就像自然界的事物一样,是人类必须接受的。举例子的话,就像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掌握世人生杀大权,虽然我们现在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但在相当漫长的一个时期内,都被世人无条件接受,且认为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相反地,在制度文明的国家,个人便会追求正当的各种法律和制度,懂得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

黑格尔在这本书中的观点经常受到批评,但这是完全正确的。

这本书的主体是关于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的历史。有趣的是,作者认为东方世界对应着历史的童年。为什么?因为他认为在东方世界,所有的荣耀只属于一个人。希腊世界对应的是青年时代,因为这里渐有个性的形成,罗马世界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壮年时代,因为一切活动既不由君主任意,也不由自己任意,而是大家一起来实现一个普遍的目的。

至于日耳曼世界,你已定猜到了,它是老年,但这种老年意味着完美的成熟和力量,它是一种充实的状态,而不是衰老

我还想和你分享这本书中的一些有趣的观点。比如苦行僧的故事。印度的阶层分化非常严重,分为四个等级,而婆罗门则是处于顶层的阶级。

苦行僧为了修到最高阶级,需要怎样做呢?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连续12年站立不坐不卧。如果你能成功地抓住,好吧,你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连续12年高举在头顶。

如果你能成功地度果前两个阶段,就有第三个阶段,在火上烤3小时3分钟,第四个阶段,埋在土里。如果你能活着出来,恭喜你成功。似乎没听说有人成功过。另一个例子是埃及的动物崇拜,在那里一个罗马人杀死了一只猫并引起了叛乱,所以罗马人也被埃及人杀害。

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和动物争食,更不要说为了满足饥饿而杀死动物了。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5

读传世巨著,观伟人风采

——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这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这是一部解放思想的著作,这是一个启发心灵的著作,这是一个思想高度极高的伟人,这是一个文笔极为细腻的伟人。有幸我拜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熟读几遍,并不全解其中滋味,却也使我心胸开朗许多,思想提升了一个高度,由此感慨良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一些著作,以及后来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选集分为四个部分,以不同的时间段作为运行脚本的主要思想和线索。 按照时间顺序,先后汇编了两位伟人的作品。

就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为例,本卷讲述了马克思、恩格斯1843——1859年的著作以及后来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导言和序言。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主要国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开始尖锐,欧洲许多国家还面临着反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1848——1849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动摇了旧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反对资本压迫和封建**,为争取自身的彻底解放开始积极的斗争。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活动和革命实践,也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秘密密不可分。在19世纪40年代,他们开始自觉地作为共产主义者进行活动,5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个重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便成了科学,为工人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他在经过了对黑格尔的崇拜到怀疑到批判的一个结晶,也是他从仰望巨人到超越巨人的一个里程碑。《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是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第261节到331节中关于国家的观点进行的批判。黑格尔的国家观主要有三点:

(一)“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也就是说,国家是伦理精神的体现,这抹杀了剥削阶级的国家是残酷地剥削本国人民、侵略压迫他国和其他民族的机器的大量事实;(二)“国家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东西”即国家是独立自存、永恒的、绝对合理的国家;(3) 国家是一种客观精神,个人只有成为国家的一员,才能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马克思在这篇导言里告诉我们在德国要实现真正的解放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哲学和无产阶级,“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不消灭无产阶级,哲学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

马克思并没一开始就向黑格尔法哲学**,而是一步步地向它迈进。(1)德国宗教批评为黑格尔法律哲学的批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希腊和中世纪,政治生活的因素与社会因素紧密相连。现在,政治状态已从社会生活中抽象出来。

“政治制度到现在为止一直是宗教的领域,是人民生活的宗教,是同人民生活现实性的人间存在相对立的人民生活普遍性的上天。”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因此,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这种对于宗教的批判结束之后,人们便要“伸手去摘取真实的花朵”。

于是,人们便能从虚幻的世界醒来面对现世的困境,开始关注自己的解放和现实的幸福,因此宗教的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是转而对掌握着群众的德国法哲学批判的基础。

(2) 德国制度的落后是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把对德国制度的批判“当作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主要工作是揭露”。马克思比较了德国、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差距:

“在法国和英国,问题是政治经济学或社会对财富的控制;在德国,这是国民经济或私人财产对国家的控制。因此,在法国和英国,消除垄断已发展到最大程度;在德国,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垄断。那里,正在解决问题;这里,矛盾才被提出”。

他想通过揭露德国各个社会领域间的相互倾轧,德国统治者的庸俗粗暴的统治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使他们大吃一惊,从而激起人们的勇气,实现德意志民族真正的沉醒,因为“当旧制度本身还想念而且也应当想念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

(3) 黑格尔的法哲学是一切因素的根本原因。“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继续。因此,当我们不去批判我们现实历史的oeuvres in***pletes〔未完成的著作〕,而来批判我们观念历史的遗著——哲学的时候,我们的批判恰恰接触到了本世纪所谓的that is the question!

〔问题所在!〕那些问题的中心.”“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唯一站在正统的当代现实水平上的德国历史。

因此,德国人民必须把自己这种想像的历史和自己的现在制度联系起来,不仅批判这种现存制度,而且还要批判这种制度的抽象继续。”马克思认为要德国的哲学其实也是德国现实的一部分,并且哲学是为德国的实践和现实服务的理论,理论指导着实践,因此当理论出现了问题实践必定也会出错,于是对于理论的批判是德国获得解放的基础与中心。那为什么黑格尔的法哲学呢?

因为“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对这种哲学的批判不但是对现代国家和对同它联系着的现实的批判性分析,而且也是对到目前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最彻底的否定,而这种意识的最主要、最普遍、升为科学的表现就是思辨的法哲学本身”,所以要从黑格尔的头脑开始!当我们把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中抽象出来一套真正地彻底地能表现历史也能指引未来的理论时,它便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它便能掌握群众,从而不但能把德国提高到现代各国的现有水平,而且也提高到这些国家即将达到的的人的高度的革命。

这篇文章作为导言,它相比马克思以前的所有文章有一个突出而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在之前马克思都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实际解放德国的方案,但是在这里,他完全地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分离出来,不再只是从德国的**和国家制度去剖析,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了人类解放的解决之道!

以上是我从利用原著以及网络**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关于马克思对于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我没有太多的独到的见解,那是一个思想高度极高的伟人对整个社会形式的剖析以及解救方案的探索,我无法企及,但是他的思想我们可以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除了马克思文章深邃的思想境界外,最让我震撼的是他优美的语言和文字。在阅读原著之前,我们已经向老师们了解了马克思在这方面的成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表现也比较明显,行云流水的文字,诗意的语言,巧妙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他的想法和观点。

深深被其风采所折服。

如此传世著作,如此伟人风采!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6

公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业(读书报告)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题目)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部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冯晓琴

学号:***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一、背景

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期间,马克思的法律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

新闻自由、森林盗窃法辩论、摩泽尔地区农民贫困等。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一法律概念的影响下,马克思虽然试图用自己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系列问题,但始终对答案感到不满。

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走上了他从黑格尔那里接受的与客观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国家观和法律观,看到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和法律关于社会现实的矛盾。促进马克思关注过去法律思想家所鄙视的经济问题,阐明国家、法律与市民社会的关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从内心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彻底打破黑格尔的法哲学,消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

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表。直到1927年,苏共**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原文(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名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德法年鉴》。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个理论内涵

如果想了解《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那么必须先对《黑格尔法哲学》有个了解。在《黑格尔法哲学》中,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宇宙精神的表现,是决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创造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把家庭和公民社会归因于国家的概念领域。

国家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决定性力量。家庭和民间社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它们从属于国家,它们的存在是从国家的存在转移而来的。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观点完全颠覆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观系,认为国家上层建筑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的经济关系是派生的。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律观,明确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律的结论。

马克思还指出,国家不能超越家庭和公民社会两个领域。“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构成部分,是意志所具有的现实的精神实在性,它们是国家存在的方式。

下面来看《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具体思想。

1.马克思揭示出人是人最高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人应该拥有的自由或权利,或是人应该拥有的美好事物。马克思从对宗教的批判中揭示了人的本质,正如文章开头所说:

“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外化,是人把自己的类本质、把人类的优点集合起来,使之对象化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这就是上帝;因而上帝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人因为理性的迷误,反过来把自己的本质看成是上帝的本质。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归根结底是人性对人的回归。

马克思显然继承了这一观点,他说“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影象。只去寻找非人了。”但是,马克思显然没有停留在这一观点上,他在导言里面指出了人之所以去宗教里面去寻找自己本质的原因,或者说他指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

那就是,“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宗教是被压迫者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如它是没有精神活力的制度精神。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因此,在这一部分最后,马克思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很显然,我们读者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应该怎样实现实现自己的本质呢?

人怎么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人呢?即批判现有的使人非人的制度、使人非人的法律和国家,使人成为国家和法律的主人,从而实现自己。这是马克思后来阐述的人的解放。

2。人类的解放或彻底革命需要彻底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描述了德国的现状:例如,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图画!社会无止境地继续分成各色人等,这些心胸狭窄、心地不良、粗鲁平庸之辈处于互相对立的状态,这些人正因为相互采取暧昧的猜疑的态度而被自己的统治者一律——虽然形式有所不同——视为特予恩准的存在物。

甚至他们还必须承认和首肯自己之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全是上天的恩准!另一方面,统治者本身,其价值与他们的数字成反比!描述现状后,马克思自然表露了他的肺腑之言,他说,向德国制度**!

一定要**!这一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和任何批评,但仍然是批平的对象,就像一个低于生活水平的罪犯仍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说这样的话,不是马克思思想的激情,而是马克思思想的激情!

虽然德国历史现状低于当代其他政治国家水平,但是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却异常的发达,正如文中所言,“正像古代各民族是在想象中、在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一样,我们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我们是当代哲学的同时代人,不是当代历史的同时代人。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延续。

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德国历史上唯一一部与当代形式现实保持同一水平的哲学。”

马克思接着提出,我们不仅要批判现有的制度,而且要批判制度的抽象延续。既然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与现代文明是同步的,那为什么要批判它呢?马克思接着给出了答案,因为他们的制度观念有时有他们真实的制度直接否定,而他们直接实现制度的观念,他们几乎经历了观察邻国生活的过程。

如果德国国家制度的现状表现了旧制度的完成,即表现了现代国家机体中这个肉中刺的完成,那么德国的国家学说的现状就表现了现代国家的未宗成,表现了现代国家的机体本身的缺陷。这样,我们就很明了,因为德国的这种观念上的关于国家和法的理论在其他国家已被实践证明存在缺陷,因而应受到批判,何况这种理论本身高于德国现实,不能满足德国现实的需要。

那么德国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呢?什么样的理论可以指导德国实现彻底解放,把德国提高到现代国家的正常水平?马克思也给出了答案,只要理论是彻底的,就可以说服人们,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及其实践能力证明,德国理论实践立在坚决而积极地废除宗教的基础上的。

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也就是说,德国现在需要的理论,是能够反映人的一般要求,真正从人的本质出发的理论。只有这样的理论才能指导德国的革命实践,实现德国的全面解放!这正好跟第一个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观点相衔接,相呼应。

三。德国应该进行彻底的革命,而不是纯粹的政治革命。

德国人的普遍解放所需要的理论找到了,那么是否意味着有了彻底的理论就可以了呢?马克思语气很坚决的说:可是,彻底的德国革命看来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困难。

那是什么困难呢?那就是德国不能象英国、法国那样进行纯政治的革命。文章里面对纯政治的革命的条件进行了分析。

文章指出,部分的纯政治的革命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市民社会的一部分解放自己,取得普遍统治,就是一定的阶级从自己的特殊地位出发,从事社会的普遍解放。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即整个社会都处于这个阶级的地位,也就是说,例如既有钱又有文化知识,或者可以随意获得它们,这个阶级才能解放整个社会。

接着,马克思作了具体分析,我这把纯政治革命的条件归纳为两点:第一,一定阶级和市民社会其他阶层的利益对立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因而它还能作为整个市民社会的总代表。第二,一定阶级必须是处在革命的上升期。

它必须在一瞬间激起自己和群众的热情。在这瞬间,这个阶级和整个社会亲同手足,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它被看作和被认为是社会的普遍代表。在这瞬间,这个阶级本身的要求和权利真正成了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会理性和社会的心脏。

反看德国,他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首先,革命对象即德国各邦**把现代国家的文明缺陷和旧制度的野蛮缺陷结合起来了,因而革命的水平就应该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马克思说,“德国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着现代各国的发展,而没有积极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那么从另一方面看,它分担了这一发展的痛苦,而没有分享这一发展的欢乐和局部的满足。

有朝一日,德国会在还没有处于欧洲解放的水平以前就处于欧洲瓦解的水平。第二,资产阶级已经不能领导革命。在德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它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已经发展起来了;它刚刚卷入同贵族的斗争就卷入了同无产者的斗争;资产阶级还不敢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表述解放思想,而社会情况的发展以及政治理论的进步已经说明这种观点是陈旧的了。

德国资产阶级缺乏那些彻底、勇敢、尖锐、无情,缺乏和人民心胸相同的开阔的胸怀,缺乏鼓舞物质力量实行政治暴力的感悟,缺乏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也就是说,在德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以及资产阶级具有天然的狭隘性,这使得它很难形成为一个革命的阶级。因此,德国不可能进行象英国、法国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7

黑格尔是一个保守的唯心主义者,对社会的构想基于理性和观念,主张让精神去管理存在,这无疑对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并无实质性的效果。故,在文章的开头,马克思便直白地指出宗教的本质,“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生产蒸蒸日上,轰鸣的机器昼夜不息,工人们焚膏继晷地工作着。但就算如此,工人的劳动成果越丰硕,工人自己反而越贫穷,“人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启蒙思想家们构想的人人平等的社会没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不平等,“甚至他们还必须承认和首肯自己之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全是上天的恩准!”苦难的环境下,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求助于彼岸世界,在彼岸世界中寻求幸福。而占有大量私有财产,处于社会的顶端的少部分资本家,为了削弱人民对于追求个人权利的意愿,将彼岸世界构筑的严严实实,营造出人们虚幻的幸福,“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彼岸世界亦是资产阶级的庇护所。

马克思之前的诸多哲学家,都未曾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过彻底的分析,拆不穿罩在外面的虚伪面纱,都只是诉诸于精神世界,试图在精神世界中构筑一个理想王国,而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异化的本质,他跳脱出了精神的窠臼,打破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社会和国家同一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论,怀着对此岸世界的热爱,开始了对此岸世界的唯物主义建构。“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地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任务。”

宗教世界的人的异化已经被唯物主义对宗教的批判所击碎,那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由于财产的私人占有而导致的自我异化,成了哲学家们要解决的迫切问题,黑格尔认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君主立宪制,马克思则毫不留情的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甚至对现代各国来说,这种反对德国的现状的狭隘内容的斗争,也不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德国现状是旧制度的公开的完成,而旧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隐蔽的缺陷。对当代德国政治状况作斗争就是对现代各国的过去作斗争……如果这些国家看到,在它们那里经历过自己的悲剧的旧制度,现在作为德国的幽灵在演着自己的喜剧……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必定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马克思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当时德国的旧制度的本质,批判了黑格尔的君主立宪制为掩盖当时制度的虚伪性和诡辩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体现着马克思对于彻底坚持民主制度的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不仅将社会问题的解决转移到了物质生活的角度,而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和进行社会革命所依靠的力量,以及如何调动这些力量。“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专注于自身,而会专注于课题,这种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将哲学从唯心主义拉入了唯物主义的范畴,将实践引入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领域,是哲学的一大转折。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德国思想界虽然活跃,但革命却远远迟滞与其他欧洲国家,精神领域的批判不能够代替现实的社会革命,这富有哲理的短短一行,便指出了黑格尔在面对社会实际诉诸于精神世界的无助。既然是要进行社会革命,谁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呢?在前文中,马克思已经说明,资产阶级所声称代表普遍的人的利益的虚伪性,掩盖了其不平等的实质,资产阶级肯定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而且,其所占有的大量私人财产而所造成的社会不公,是人异化的根源和要革命的对象,故,革命的生力军只可能是“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这个领域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是普遍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总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

社会解体的这个结果,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

如何团结和调动起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物质利益的诱惑只是暂时的,无法达到自觉革命的效果,如何才能让无产阶级觉醒,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呢?“应当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为了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首先要让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来源不是资本家的恩赐,而是自己应得的权利,自己的劳动成果,不应该异化为他人的所有物,再者,“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作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理论掌握群众”这一概念,一改往常人们所认为的“群众掌握理论”,揭示了在群体的环境中如何掌握群体的思想动态,为形成改造社会的力量的蹊径,也阐明了真正的理论是能够看到事物根本的理论,而非遮遮掩掩,具有虚伪性的学说,表明了无产阶级的理论是能够揭示社会运行规律的真正的、彻底的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无形批判。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近代的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科学的、解放人类的学说终于来到了中国,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中弥漫着各式各样具有欺骗意义的学说,无政府主义、复辟思潮、资本主义思想的呼声不绝于耳,但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掌握资产阶级理论的精英对工人和农民仍然采取蔑视态度,使得辛亥革命后数年,民众仍然未被唤醒,“吃人的人”、“阿Q”式的人物在中国大地上仍然麻木地存在着,人血馒头的悲哀闹剧仍然在上演。

但马克思主义中的无产阶级联盟的思想,解放人类的思想,经过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国情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工农武装联盟的学说,将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展示出理论掌握群众的巨大力量。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8

在我对哲学的理解中,哲学应该属于这样一种人——心强而狂,他们大多数都是神经质的。为什么呢,记得在哪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说出一句话后仔细一想结果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以我看来这是很可怕的,好像迷失了自己一般(庄周梦蝶,到底自己是蝴蝶,还是蝴蝶是自己?)。

哲学,还是偶尔看看消遣一下即可。好吧,下面言归正传。

阅读整篇文章,除了几段能听懂一些,其它难以听懂的,就哪些能听懂谈谈自己的想法。

人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或者说对某种东西的敬畏,缺乏这种东西的人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因素,就好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鬼才知道何时会**,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国家依然存在着宗教而不取缔它的原因吧。

无可非议,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也是其中一部分,就好像规律本身就存在,只是缺乏某个去发现它的人,也许在某个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就必然会存在一个人去发现它,一切都是必然。就像上课时候老师找人回答问题,许多没有自己想法的人都不希望老师点到自己,这时他们往往都希望某某个人起来回答问题,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空间就必然会跳出来某个必然的人(或者他或者她或者它)来回答这个问题,种种种种的环境必然会存在一个必然的事情。所以马克思的出现是必然的。也许即使没有马克思,也会有houx,niux,什么样的kex。

一个人的口舌再怎么厉害,遇上蛮不讲理的人,结果也是一拳头被撂倒,就好像美国人一样,试想一群曾被放逐的罪犯的后代会跟你讲什么道理么,有些东西是留在基因中,无形的一代传递一代,不过他们确实有自己的头脑,知道利用别人来为自己服务,知道师出有名,即使站在人们的对立面,被人抓到把柄也无话可说。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9

马克思以论述宗教为切入点,指出除哲学领域之外,德国在其他领域都处于落后地位的“沉疴”,并期以无产阶级革命唤来“高卢雄鸡的高鸣”而结束全文。

开篇,马克思寥寥几段却十分精当地论述了已成历史的宗教问题:“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这实际上是之前费尔巴哈完成的对宗教的批判———一切其他批判的前提。

然而,马克思总是要更进一步的。“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他开始了自己的循循推理:

“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是人的世界,即国家和社会;这个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是颠倒的世界。”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这种“颠倒的世界意识”有存在的“市场”呢?

马克思也在自我进行着解答:“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宗教是被压迫者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如它是没有精神活力的制度精神。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

也就是说,宗教是没有获得自我或又失去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世界的一般理论,它的包罗万象的轮廓,它的通俗形式逻辑,它的唯心荣誉主义,它的狂热主义,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从而获得安慰和辩护的一般依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

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导言》指出了物质的力量以及实践的重要性,让哲学回归“尘世”,并勾勒了社会主义国家哲学之特征、实现方式及其作用与力量所在。不过,没谈及的是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东西,人民如何吸食鸦片已不是重点,但无产阶级如何拿起哲学的**,去实现“人的解放”,是不得不思虑的问题。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10

1843年,辞去《莱茵报》主编的马克思着手写下了这篇具有转折意义的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莱茵报》担任编辑的日子里,马克思亲历了农民、工人为取得自己的合法权利而进行艰苦斗争、却丝毫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深刻体会到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披上了“代表普遍的人的权利”的外衣,现实的残酷与他曾经所信奉的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国家是理性的自由的王国”相冲突,使他深刻体会到资产阶级的自由是消极自由,资产阶级所谓的利益,只不过是把自身的特殊利益混同为社会的普遍利益,黑格尔法哲学观点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引起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的马克思的思考。既然资产阶级无法代表全人类的利益,那么谁是人的普遍利益的代表者?既然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和国家伦理的同一的理想建构与现实不符,那么什么才是社会运转的原动力?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11

哲学是追求真理的科学。如书中介绍从思考、探索、求真、实践、自省五个方面来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奈何学识疏浅,对哲学依然半知半解。从黑格尔改变哲学历史的简述来说,是对生活的体验太少,对生命感知太浅薄,对知识实践的太少。黑格尔说“太阳下面没有新事物”,无奈对事物之间的关联摸不清,看不透。

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的过程,所谓“修行”,是一方面要修,要有觉悟,有思想,能够懂得世间的法则和规律,另一方面要行,就是行动,按照悟到的规律做事。也可理解为理性的自信。如同书中所说,小的道理能说明,而真正的大道理是沉默的。

那就用书摘做所获吧。

1、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我思,故我在。思想决定人生,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最美的。思考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自己的。

2、当你对世界不再有好奇心时,不是你在变大,而是变老,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人性让世界多姿多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人生是实践的人生,理论与实践之间差了一个人性。

3、最难的思考就是认识自己,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诚实的向自己展开自己,这是人生一道优美的风景线。自省在细微之处不断积蓄着力量,让我们随着岁月的积淀而愈加成熟。

4、自信与人生的成败息息相关,理性地相信自己是最伟大的知识。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当你对自己诚实时,天下就没人能够欺骗你。

5、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实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高尚的境界,一种达观的处世姿态,是心态的一种成熟,是心智上的一种淡泊。

6、没有热情,任何事业都不会成功。需要正确的认知热情。

7、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8、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所以追求极致不见得能在精神旨趣上得到满足。

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篇12

杰33杨培元2013010227

我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指出德国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哲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革命消灭德国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宗教批判(1—7)、德国现状分析(8—21)、德国的理论(22—27)以及德国应该怎么办(28—48)。

行文思路是先以历史上对宗教的批判为引子,通过对比提出对政治和法的批判,引出全文中心。接着通过对德国现状的描述和分析证明德国制度的落后以及哲学理论水平的先进性(通过与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从而得出应该消灭旧制度并批判德国哲学来实现变革。最后,马克思对德国未来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等等。

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一法律概念的影响下,马克思虽然试图用自己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系列问题,但始终对答案感到不满。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看到黑格尔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

促进马克思关注过去法律思想家所鄙视的经济问题,阐明国家、法律与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要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必须同黑格尔法哲学彻底决裂,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

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表,直到1927年,苏共**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原文(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名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德法年鉴》。

那么,《黑格尔法哲学》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法哲学”指的是什么?根据我对该书的理解,法律哲学应该是一种民族哲学,即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一识形态。黑格尔的法哲学是普鲁士的民族哲学,是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工具,是捍为其存在合理性的工具。

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应该存在。”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黑格尔思想的对现存统治秩序的维护,因此也就顺里成章的成为普鲁士的统治思想。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用他充满激情和精辟的风格与现存的统治思想作斗争。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宇宙精神的表现,是决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创造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把家庭和公民社会归因于国家的概念领域。国家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决定力量,家庭和市民社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它们是从属于国家的,它们的存在是以国家的存在为转移的。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观点完全颠倒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把国家这种上层建筑当作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而把社会的经济关系当作派生的东西。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律观,明确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律的结论。马克思还指出,国家不能超越家庭和公民社会两个领域。

“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构成部分,是意志所具有的现实的精神实在性,它们是国家存在的方式。

我们可以总结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个理论内涵,从中可以体会到马克思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革命思想。

(1) 马克思揭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人的本质是什么?个人观点:人的本质是人应该拥有的自由或权利,或是人应该拥有的美好事物。

我的观点得到了我们小组成员的认可。我不知道这里的其他学生怎么看。马克思是从对宗教的批判出发揭示人的本质的,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外化,是人把自己的类本质、把人类的优点集合起来,使之对象化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这就是上帝;因而上帝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人因为理性的迷误,反过来把自己的本质看成是上帝的本质。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归根结底是人性对人的回归。马克思显然继承了这一观点,他说,“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影象。

只去寻找非人了。”但是,马克思显然没有停留在这一观点上,他在导言里面指出了人之所以去宗教里面去寻找自己本质的原因,或者说他指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那就是,“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

宗教是被压迫者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如它是没有精神活力的制度精神。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最后,马克思得出结论:

“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很显然,我们读者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应该怎样实现实现自己的本质呢?人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呢?

那就是要批判现存的使人不成为人的制度,批判把人不当作人的法和国家,使人成为国家和法的主人,才能实现自我。这是马克思后来阐述的人的解放。

(2) 人的解放或革命需要彻底的理论指导

在接下来的两页中,马克思描述了德国的现状:例如,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图画!社会无止境地继续分成各色人等,这些心胸狭窄、心地不良、粗鲁平庸之辈处于互相对立的状态,这些人正因为相互采取暧昧的猜疑的态度而被自己的统治者一律——虽然形式有所不同——视为特予恩准的存在物。

甚至他们还必须承认和首肯自己之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全是上天的恩准!另一方面,统治者本身,其价值与他们的数字成反比!)描述现状后,马克思自然表露了他的肺腑之言,他说,向德国制度**!

一定要**!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说这样的话,不是马克思思想的激情,而是马克思思想的激情!

虽然德国历史现状低于当代其他政治国家水平,但是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却异常的发达,正如文中所言,“正像古代各民族是在想象中、在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一样,我们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我们是当代哲学的同时代人,不是当代历史的同时代人。德国哲学是德国历史概念的延续。

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德国历史上唯一一部与当代形式现实保持同一水平的哲学。”

马克思接着提出,我们不仅要批判现有的制度,而且要批判制度的抽象延续。既然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与现代文明是同步的,那为什么要批判它呢?马克思随后给出了答案,因为他们观念上的制度就具有时他们现实的制度的直接否定,而他们观念上的制度的直接实现,他们在观察邻近各国的生活的时候几乎就经历过了。

(第7页最后一段)以及,,如果德国国家制度的现状表现了旧制度的完成,即表现了现代国家机体中这个肉中刺的完成,那么德国的国家学说的现状就表现了现代国家的未宗成,表现了现代国家的机体本身的缺陷。这样,我们就很明了,因为德国的这种观念上的关于国家和法的理论在其他国家已被实践证明存在缺陷,因而应受到批判,何况这种理论本身高于德国现实,不能满足德国现实的需要。

那么德国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呢?什么样的理论可以指导德国实现彻底解放,把德国提高到现代国家的正常水平?

马克思也给出了答案,只要理论透彻,就能说服人们。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德国理论的彻底性及其实践能力证明,德国理论实践立在坚决而积极地废除宗教的基础上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一切使人们受到侮辱,奴役,遗弃和鄙视的关系。

意思就是说,德国现在所需要的理论就是那种能够反映人的普遍要求的,真正从人的本质出发的理论,只有这样的理论才能指导德国的革命实践,才能实现德国人的普遍解放!这正好跟第一个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观点相衔接,相呼应。

(3) 德国应该进行彻底的革命,而不是纯粹的政治革命

德国人的普遍解放所需要的理论找到了,那么是否意味着有了彻底的理论就可以了呢?马克思语气很坚决的说:可是,彻底的德国革命看来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困难。

那是什么困难呢?也就是说,德国不能象英国和法国那样进行纯粹的政治革命。文章里面对纯政治的革命的条件进行了分析。

部分纯粹政治革命的基础是什么?也就是说,公民社会的一部分解放了自己,获得了普遍的统治,即某些阶级从其特殊地位出发,从事社会得普遍解放。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即整个社会都处于这个阶级的地位,也就是说,例如既有钱又有文化知识,或者可以随意获得它们,这个阶级才能解放整个社会。

接着,马克思作了具体分析,我这把纯政治革命的条件归纳为两点:第一,一定阶级和市民社会其他阶层的利益对立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因而它还能作为整个市民社会的总代表。第二,一定是在革命的兴起时期。

它必须在瞬间调动自己和群众的积极性。在这瞬间,这个阶级和整个社会亲同手足,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它被看作和被认为是社会的普遍代表。在这一时刻,阶级自身的要求和权利成为社会自身的权利和要求,是社会理性和社会的核心。

回顾德国,他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首先、革命对象即德国各邦**把现代国家的文明缺陷和旧制度的野蛮缺陷结合起来了,因而革命的水平就应该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马克思说,“德国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着现代各国的发展,而没有积极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那么从另一方面看,它分担了这一发展的痛苦,而没有分享这一发展的欢乐和局部的满足。

有朝一日,德国会在还没有处于欧洲解放的水平以前就处于欧洲瓦解的水平。(第11页第4段)第

2、 资产阶级领导不了革命。在德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它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已经发展起来了;它刚刚卷入同贵族的斗争就卷入了同无产者的斗争;资产阶级还不敢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表述解放思想,而社会情况的发展以及政治理论的进步已经说明这种观点是陈旧的了。德国资产阶级缺乏那些彻底、勇敢、尖锐、无情,缺乏和人民心胸相同的开阔的胸怀,缺乏鼓舞物质力量实行政治暴力的感悟,缺乏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第13页最后一段)也就是说,在德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以及资产阶级具有天然的狭隘性,这使得它很难形成为一个革命的阶级。因此,德国不可能象英法那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那么德国应该进行什么样的革命呢?正如文章所问,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是什么?马克思马上给出了回答,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这个领域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不是特殊的不公正,而是一般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它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而是同这种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最后,在于形成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总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

社会解体的结果是无产阶级的特殊地位。在这里,马克思终于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概念。他看到无产阶级没有地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没有其他社会阶级那样狭隘、无情、自私。

它的现实要求是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能够代表一般人的需要。因此,它是人类普遍解放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