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如何写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如何写。

优秀的感言要怎么写才好呢?当我们获得各种奖项或者面临毕业的时候。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学会写感言的方法,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学会写感言的方法。编辑为您特别精选的“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一定不会让您失望,请点击查看探究更多新的知识!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1

初识《万历十五年》,是在《人民的名义》。当时看电视剧的时候,就有想法看一看,能作为一个渔家女吸引高育良出轨的“致命”一书是什么样子的。这次在书店正好遇到了它,就顺手直接带回来拜读了。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作家黄仁宇的著作之一,融会了黄仁宇先生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并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2-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在许多明史学家的眼中,明朝的衰落始于万历中后期。

所以《万历十五年》虽然看似挑选了一个无关紧要、平平淡淡的年分,但其实万历十五年,还是发生了一些表面看似末端小节的事件,对今后的明朝历史产生的巨大的波澜。

《万历十五年》共有七个章节,分别讲述了六位万历年间的代表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在明朝的文官体制下做的一系列事情。

通读之后,《万历十五年》简直可以说是一个明朝各个职业的失败典型大总结,皇帝失败—万历,首辅失败—张居正、申时行,**失败—海瑞,将军失败—戚继光,哲学家失败—李贽。这里的失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失败,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阴阳说”的失败。《万历十五年》书中在第二章申时行提及了“阴阳说”。

这里的“阴阳说”不是周易里的阴阳,而是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之为阳,而把人们不可告知的私欲称之为“阴”。怎么做到阴阳调和,这是个大学问,而书中的几个人,其实都没有很好的做到阴阳调和。

万历皇帝,从开始苦干到后来懒政,是阴阳失衡;张居正,从大权在握的改革,到最后倒台的清算大臣,是阴阳失衡;申时行,作为一个明朝首辅,却只能做一个老好人,充当皇帝和文官集团中间的润滑剂,看似中庸,其实也是阴阳失调;海瑞作为公务员群体中独立的道德楷模,无法改变明朝的现状,也就是阴阳失衡;戚继光,一代名将,终于在明朝的军事体制下安顿下来,与所有的文官集团合作,最终被阴阳失衡所消解;李贽,一方面拒绝传统,一方面又难以和心中固有的传统思想决裂,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最终也在阴阳调和中郁郁而终。

通篇读完之后,我仿佛有点理解了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要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来敲开了高育良的心了。高育良的崇高私欲和面对他的诚实理想指向高育良的内心阴阳。周梅森果然是高手,果然很精彩,果然很《万历》。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知兴衰,以铜为镜改衣,以民为镜显得失。要如何处理好《万历十五年》中的阴阳,确实是个人生大难,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思考它,也希望我能在而立之年,懂得《万历》阴阳的真谛,更好的调和平衡它,加油,共勉之。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2

***2015年12月13日

读完《万历十五年》,书中的大历史观使我对明朝历史乃至近代史的认识上升到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该书的英文本被美国若干大学采用为教科书,一个华人写中国历史的书能被美国人所接纳,应该是这本书值得一读的最有力的证明。

介绍了万历,一个不能自己决定一切的皇帝;明朝最**僚申时行;一个明代第一的政治家、一个远大理想与良知并存的救民于水火的改革家——张居正;戚继光是明代乃至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最杰出的将军之一,是一位孤独的将军;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吏——海瑞。在这里,我想描述一下看完戚继光的相关章节后的感受和体会。

戚继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位是中以歼灭为目标的军事将领。我们先看看戚继光的作战记录:

南湾之战:杀敌281人。我方伤3人。无一人阵亡。解救百姓1200余人。

花街之战:1310名敌人阵亡,3人阵亡。解救百姓5000余人。

上峰令之战:全歼倭寇千余人。我方阵亡13人。解救百姓2400余人。

牛田之战:杀敌698人,我方无一人阵亡。解救百姓1000余人。

平海卫之战:击杀我方敌人2451人,敌方16人。解救百姓3000余人。

但为什么戚继光能打这么多仗呢?我看**于两个字——务实。我所看到的一个务实的戚继光主要表现在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

在这部兵书里,建军方案(招兵办法,月饷数字,拟定分配列兵职务的原则,明确官兵的职责,设计队、哨、局的组织,统一**的规格,颁发旗帜金鼓这一类通讯器材等等)、各种作战的具体操作、部队手册、战斗纲要、编制表、后勤补给合军法条文等写得非常具体,从兵器到队形,甚至还谈到一种干粮的做法。这种严谨的态度和考虑任何细节的专业精神,使戚继光的戚家军在抗击日本海盗的斗争中迅速成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出世之才,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黄仁宇评价说,“将星西陨之际,我们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我了解戚继光的死,明朝失去了在世界上保持军事领导地位的机会。

这是很高的评价,但戚继光值得。戚死后几个月,西班牙舰队已经准备好迎接英国。军备的放松,立刻影响到一个国家全运会的兴衰!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假如戚继光多活32年,假如明朝没有被清所灭,假如万历年间中华大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中国本应该是世界第一强国。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不加推敲,有许多缺陷。

所以我说,自755年谢幕以来,1587年繁荣的中国又一次枯萎了!这一年是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3

《万历十五年》共七章其中就有专门一章描写海瑞,标题是《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这既是该章的标题,更是黄仁宇先生对海瑞的真实评价。一方面认为海瑞行为处事古怪,与时代发展不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的模范官僚。虽然海瑞从政二十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并牺牲自我的精神,并且自己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统伦理道德。

在我看来,在海瑞的身上体现出了以下的特质:

一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信仰和敬畏。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海瑞保持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极大信仰。始终用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忠孝要求自己,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也正是这种强烈地信仰,让他内心对传统伦理道德保有敬畏之心,认为传统伦理道德是神圣的,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二是言行如一,说到做到。可以说海瑞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实践者和践行者,海瑞不能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明朝官员的俸禄极低,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水准有时都难以维持,但海瑞欣然接受,

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二十两,甚至不够殓葬之资。

三是原则性极强,执行规定不打折扣,不论人情事故。回顾海瑞从政二十多年,对成文规定执行地不折不扣。任浙江淳安知县时,严格执行钦差大臣的俭朴规定,致使钦差大臣不入淳安;任南直隶巡抚时,严格执行官方限制大户过多占有土地的规定,强迫自己的救命恩人徐阶退田十几万亩。

四是精细入微的人文关怀和生活阅历。文章中提到海瑞审理一起因杀人案件。该案案情是妻子的哥哥前来索取欠款,之后与丈夫发生扭打,进而失手将丈夫推入水塘淹死。为掩盖真相,丈夫的尸体被哥哥沉入水底。恰巧案发前有一朋友极其仆从在他们家住宿,知道这件事后不敢声张。后经邻居报官,至此案发。经初审认定,此案是因奸而致谋杀。例如是死者的妻子与这位朋友必有情,不然,何以偏偏在这位客人到达的那天,丈夫突然丧命等等。后经海瑞审查后发现多处疑点,认为此说法从情理上讲不通:一则妻子与她的丈夫生有二子一女,决不会如此忍心;二则这位朋友家境一般,且早已娶妻,最多成为此人的小妾;三则若真有此事,那也应当是参与密谋的人越少越好,为何要牵扯上这位朋友的仆从。正是由于海瑞细致入微,注重情理,促使一件冤案得以昭雪,无辜的人免受凌迟之苦,也还了多人以清白,避免了司法体制蒙受冤屈。

自己从检7年,从事过公诉、监所检察业务工作,接触过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等形形色色的人,也从法学生转变为执法者。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应具有怎样的素养才是合格的检察官。至少从海瑞身上,找到了部分答案。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高度的自信。这种高度自信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可。只有对自己从事工作的高度自信,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可,才会激发我们从事工作的热情与信心。海瑞作为一个孤独的斗士,一个人在践行着那些纸面上而实际上大家都不再相信的伦理道德,试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他能坚持下去吗?或许我们的待遇比不上别人,但并不由此就否定我们工作的崇高性;或许我们日常琐碎,但并不由此就低估工作的重要性。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检察官作为法律人,作为执法者,应当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才有前途。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实体法的理解和把握,对程序法的程序自觉和程序自信。当前存在许多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法律也存在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应当有着坚定的法律信仰,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具备人性执法,以人为本的思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我们与犯罪分子不是敌我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粗暴办案,应当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用我们的真心去体会犯罪分子,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法律的温情。

一名合格的检察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能。当今时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改,作为一名执法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能,确保执法过程实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4

文化视点

制度强于个人

——兼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有感

卢勇集权下的封建公务员制度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普通人,甚至天子,都无法脱颖而出,

最终沦为制度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中叙及的人物中,最为典型的示例如首相张居正,清官海瑞,以

及名士李贽等。从明清历史的角度来看,无论如何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都必须有人或团体来承担。

或担当历史的点滴进步所相应的“惩罚”与代价,通过无数仁人志士的牺牲,以量变促进质变,不断推进

历史向前发展,最终在推翻守旧制度的废墟上,重建新的制度,竭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历史人物在封建公务员制度中的命运

旧读黄仁宇先生大作《万历十五年》,颇多感慨,“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说什么才好”,如鲠在喉,想吐为快,却吐不出来。近于旧书市场闲逛,偶见一册泛黄的《读书》杂志,信手翻翻,见一篇题为《制度变迁的尴尬》文章,作者已然不记,但文中“制度强于个人”之论,却如钟撞,萦绕脑际。再阅《万历十五年》,觉着此书中叙及的种种人物之际遇,“制度强于个人”的论语乃是最好的批注。

旧日读此书的在喉之鲠,竟然荡然不存。真是“得来却不费功夫”。

正如黄仁宇先生在该书自序中所说:“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督察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

就连简介中提到的人物,如冯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陆无聊、刘璇,都没有好的效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尽管对黄仁宇先生所言“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持保留态度”,但对其将书中叙及人物之际运与其时的制度勾连,对我对书中叙及人物之际运的思考,却良多启迪与教益。

但将各色人物的命运笼统归结为“制度”,似乎过于宏大,黄仁宇先生并未进一步根究是何种具体的“制度”,致使“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具体而言,“当日的制度”中最主要的乃是由来已久的根深蒂固的难以撼动的**集权下的封建文官制度,这一官僚体制犹如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所形容的那样,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这个巨大磁场的存在,使老百姓,甚至天子,都无法置身事外,最终成为制度的牺牲品。这其中,有位居九鼎之尊的由先期的励精图治到最终不得不以消极怠工方式与整个文官体系消极对立(也可说是无奈的屈服)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有在此体系中游刃有余但最终身败名裂的首辅张居正、申时行等。

其中之典型当推张居正,其试图对缜密庞大低效顽强的文官体制进行革新,但结果却是身故法废,十年心血付诸东流。也许在有生之年的张居正,由于熟谙这一体制其中之各种潜规则与显规则,尚能以一己之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个人面对制度时的软肋,从他死后不到两年即被抄家一事中,大略也可窥见一二。至于海瑞,特立独行的海瑞,另类的海瑞,从本质上,与张居正是一类人,他们都试图以一己之力来拯救中道衰落的明王朝,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

其中,张居正用的是权力和技术,海瑞用的是榜样和无意义。殊途同归的不仅是他们自觉与不自觉的“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而且也包括他们最终的命运。一正一反向当时整个文官体制叫板的两个典型,或许是“制度强于个人”的最佳的也是最令人嘘唏的注脚。

但在黄仁宇先生提及的种种人物中,不得不提到黄仁宇先生所说的“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这是除了张居正和海瑞之外的另一个典型例子。

应该说,以知府身份挂冠而隐的李贽,其言其行其著作,皆表明其与整个文官体制的决裂,也可看出其于张居正与海瑞之外,欲以自己的言行杀出一条血路,冲破重围。所以,李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绝仕为僧,欲在无路之野开拓出新路。应该说,李贽与海瑞一样,并不缺乏勇气,但其著作被视为“洪水猛兽”,在当时的制度下,只能是“似已跳出三界,终难离五行”。

且不说他时常接受做官的朋友的周济,就是他自己也怀疑自己用佛门的袈裟遮掩了“商贾之行之心”,“以欺世盗名”。可见决裂如李贽,亦未在身心两方面彻底地摆脱这个巨大的磁场。其自裁气绝前,曾用手指书写王维之诗句以解释他的死因:

“七十老翁何所求”。悲伤大于心的死亡。消极悲观情绪显而易见。亦表明其冲决网罗,与整个文官体制决裂的行动,以其“牺牲自我”而告失败与结束。

黄仁宇先生如此评价李贽:“在同辈的人物中,李贽虽然享有比别人更多的自由,但是他终究没有找到他最企盼的独立地位。这种困难和冲突迫使他继续写作,内容仍然不能超出这个问题的范围。

”这种境况,连同情李贽的袁中道也为之不解:既然由于对官僚政治不满而绝意仕进,那就理当息机忘世,以文墨自娱;可是,写来写去,还总是和官僚政治有关,加之名望越来越大,“祸逐名起”,这就无怪乎招致杀身之祸了。

最后,黄仁宇先生总结道:“李贽和他同时代的人物所遇到的困难,则是当时**的施政方针和个人的行动完全凭借道德的指导,而它的标准又过于僵化,过于保守,过于简单,过于肤浅,和社会的实际发展不能适应。”确实,以传统**集权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而言,维系整个文官制度整体运行的力量,正是弥漫于渗透于整个社会肌体中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伦理道德。

依靠道德控制社会是传统中国的一个突出特点。当时,明朝大力提倡道德教育的力量。在此基础上,整个公务员制度及其运行并没有削弱对个人和利益集团的控制力,而是空前加强。

当然,正因为如此,个人或群体摆脱这一巨大磁场的趋势和倾向也明显加强;正因为如此,个人或团体更难摆脱这个巨大的磁场。黄仁宇先

· 55 ·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1

生认为:“本朝开国二百年,始终以四书所确定的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裁判的根据,而没有使用立法的手段,在伦理道德和日常生活中之间建立一个‘合法’的缓冲地带,惟有这种缓冲地带,才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开放的机能,使**的整治措施得以适合时代的需要,个人独创精神也得以发挥。”不过,是否藉此“立法的手段”即可避免上述提及人物之宿命,是值得怀疑与商榷的。

回到当日之时代,回到**集权下文官体制空前强化的有明一代,若欲代以不同的组织和原则,从“人治”、“德治”走向“法制”,恐怕殊非易事。其难不下于在太平天国内施行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资政新篇》。原因很简单。一是缺乏必要的实施社会条件;二是整个文官制度及其运行的力量对来自其内外的异己,尤其是来自其内部的异己的新生力量及事物的排斥与扼杀是毫不含糊的、残酷的,也是最为致命的。

这不仅是张居正,海瑞和李贽的根源,也是林则徐和康有为的根源。欲要破除封印与魔咒,在当日之时代,似乎并无良策。

俗语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处于强化阶段的整个文官制度,不僵不死,反倒在扼杀新生事物与新生力量方面显得更加虎虎生风。也许,对于处于其中的个人或集团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既有现存的文官制度的框架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充当的历史角色,并进行恰当的定位,通过与该体制的“合作”,以一种潜在的、渐进的方式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犹如“骆驼进帐篷”,得寸进尺,最终得偿所愿。

“政治家除非代之以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原则,否则他就必须承认现存的文官制度,通过和文官合作,通过一种潜在的、同时也是缓慢的、最后也许还是不可终的形式来导向自己的政治目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和成本必然很低。从长时段的历史来看,这种无声无息的“修正”与快刀斩乱麻的“革命”相比,给历史所带来的伤害与痛楚之深重程度,很难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断论,人们就此亦很难达成一定的共识。

不过,从明清历史演绎的轨迹来看,有一点却是至为确定的,那就是无论经由何种途径来促进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总得有人或集团来承受或担当历史的点滴进步所相应的“惩罚”与代价,通过无数仁人志士及普罗大众(或谓精英与草根、或先觉醒的多数与蒙昧的多数)的牺牲,契合有利的时机,以量变促进质变,终致积重难返的整个文官制度瓦解土崩。然后,在历史的废墟上,我们应该重建新的制度,尽最大努力避免重**生具有惊人相似性的历史悲剧。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自序”里指出,“中国二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据此,是不是可以开出**症结的方子,即以法制代替道德,或者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恰当而艰难的均衡,然而,由于“制度的变迁是一个长远渐进的过程,答案也可能并不如此简单。”

行文至此,竟觉不甚沉重。遂止。

注释:①后查阅知网,作者系王华伟,该文载于《读书》,1997(3):74~76.

②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4).

③其一,万历十五年后,明之国祚仍赓续七十年之久.其二,承袭明制的清朝有历时二百六十余载.其三,若“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入关的清该是“柳暗花明”,然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

④参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189~219.

⑤参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190).

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199.

⑦参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199.

⑧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211).

⑨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211).

⑩王华伟.制度变迁的尴尬[j].《读书》1997(3):74~75.

1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4). 12王华伟.《制度变迁的尴尬》《读书》1997(3):76.

参考文献:

[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2]王华伟.制度变迁的尴尬[j].读书,1997(03).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作者简介:卢勇(1977-),男,贵州纳雍人,穿青人,同济大学法学院法理学专业博士生,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 56 ·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5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

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6

妃子之相争宠,太子之位之争,首辅的兴衰,国防的安危……无一不体现着在道德与欲望之间人性的挣扎,同时,阴阳之术的猖行,有令无数文人术士武夫英雄为之感慨无奈。黄仁宇的阴阳之论,找出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在曲折中似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却依旧似乎有言之未尽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来妥善平衡阴阳关系。

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追求阴的时候,他必须考虑到它的后果,然后享受它。那时,即使是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也没有绅士,只有阴阳共存。于是一个社会体制最应该关心的问题,就是让每个人必须先怀刑,然后再怀土。

那么,我们才能够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寻找到我们的平衡点,即能够稳步前进。

引作者的话: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7

历史的悲剧源于我们的无知和无知。从明朝到现在,很多是情都发生了变化,但很多没有。礼仪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规范,但道德不能取代法律,同时也不意味着道德可以被抛弃。只有完善法制和道德修养,中华民族才能更快更好地前进,民族的未来会走向何方,答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三】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这本书告诉人们,在封建**制度下,从皇帝到平民,任何人的生命和权力都没有保障。所以我们期望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者出现改造我们国家的根本问题---体制。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个皇帝的无奈。虽然他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但他有很多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

于是,万历皇帝走上了行政松懈的道路。他对文官集团很生气,但他应该知道,事实上,文官集团的权力是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坏皇帝往往是由于某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

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因为君主的懒惰而逐渐走向衰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

戚继光和张居正同样有效。戚继光发明的战术真是惊人,这让我知道,早在明朝,就有人发明了各种**一起作战,并使用枪支。弗兰基和将军的枪当时也有一些用途,但他们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大炮。1587年,是西欧历史上所有西班牙舰队为英国而战的一年。

黄仁宇先生认为; 国家如是等等的问题,其症结到底何在,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认真考虑的。笔者以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本书试图普及历史题材的研究,所以采用传记的方式。

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

因为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可以功德圆满。即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刘(纟廷),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四】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一部明史研究专著。该书以明朝万历十五年为主轴,运用了大历史观的视角,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多个角度,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精辟的解剖,外加之合理阐述同等时期西方社会运转姿态,揭露了中国明朝由盛变衰的过程。

读了本书后,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必须以大历史观分析中国传统社会之症结,才能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合理融合,为我所用。

万历十五年,国泰民安。然而,在黄仁宇先生的分析下,整个明朝帝国危在旦夕,各种矛盾激烈碰撞。即使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腐朽的政治制度也远远落后于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崩溃在所难免。从不理朝政的皇帝,到有心无力的首辅;从维持传统的阁僚,到受人尊敬却无人效仿的清官;从天生统帅却被打压的将领到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各类思想家。

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不再是教科书中的英雄,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物形象。在万历皇帝的眼里,也许他只是一个傀儡。即使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不能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也不能打破传统的公务员制度。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一个英明的、有改革魄力的、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对阻碍历史进程的伦理制度也毫无能力,何况本身这些制度直接受益者乃是皇帝,他又何来勇气?这也造就了作为明朝的某些皇帝,还经常以赌气的方式跟大臣玩捉迷藏,去换取所谓的自由,所谓的非紫禁城的气息。

在这种伦理制度的压迫下,反而要求人们去追寻创新,去强调发展,而创新的成果一旦触犯到该制度又将会无情被压制甚至为之牺牲,这自相矛盾的去维系旧制度的做法实在需引起人们反思。

1949年中华人民公和国成立后,反右派、人民公社、中国共产党等各种主客观做法都不符合客观,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这正确的决定迅速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依法治国也正式纳入宪法,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一个进步。但同时,国家当今依旧面临的不少问题仍需我们从这本书中去学***鉴。

面对当今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它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我们不仅要借鉴外国优秀成果,更要深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下,产生一个既不同于传统文化,又区别于西方文化,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之中,产生于对自身矛盾的不断解决之中,产生于对自我的不断完善之中。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继续发展,人民才能永远健康。

以上就是我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读后感栏目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8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万历十五年》,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明朝的那些事儿》正火的时候,那时候对明朝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店发现了这本书,并未多想,就买下了。本想着明朝276年的历史,为什么作者会仅仅挑选一个不起眼的年份写呢?后来细细读了一遍,才发现这本书的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实在是作者谦虚了,这的确是无关紧要的一年,但也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漫长的历史中,能从中获得许多教训。

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大部头的巨著,书中花了7章写了万历十五年中,或者也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几个人。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张居正和海瑞最感兴趣。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述,作为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的张居正,自然是深谋远虑、聪明绝顶,用现在的话说,是“套路”众多。但是,他在1582年逝世后被人**,神宗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他失败了。

而海瑞更是在民间鼎鼎有名,作为敢上对嘉靖帝口无遮拦、准备好自己棺材的奏疏,以清正廉明、一身正气,可以说毫无“套路”,他被作者称为“古怪的模范官僚”,但是这位模范在当时也绝对称不上成功。这两位貌似做人、行事、风格截然不同的人,却都至少在当时失败了。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我想,从万历十五年这些人的命运可以看出,明朝没有按照官方公布的规范运作。在党校上课时,杜万松老师也说过,大明律并不是公平的,它可以说是针对老百姓的一部法律,对于达官显贵则是可有可无的。可以说,张居正、海瑞们的能力是明朝顶尖的,但他们都触犯了官场上的“潜规则”,因此才被整个官场巨大的能量反噬了。

海瑞清正廉明,痛恨**腐败,这触犯了各级官吏的既得利益;而张居正则是通过自己的手段来督促**勤政,这也触犯了一些懒政**的“舒适区”。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劣根性”。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9

《万历十五年》是我寒假读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红楼梦》,我在读完《红楼梦》之后,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本书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而更多的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而读罢《万历十五年》,我又不得不为黄仁宇深刻的思考所触动,中国社会的管理过多的依赖道德而不是法制,这哪仅仅是明朝所特有的呢?殊不知,在接下来的清朝一直到如今,社会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或轻或重的管理问题。

《红楼梦》是小说,尽管有许多内容是虚构的,但是毫无疑问,小说的情节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是生活的再现与升华,所以里面大部分内容可以作为我接下来论述的凭据。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提到过:中国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这一点在《红楼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或者说《红楼梦》当中的人物关系是建立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展开的,随便举一两个例子,比如黛玉刚进贾府,一个“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方面反映了黛玉的心思缜密,深谙人情事理,但更反映了在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交流与相处存在的一种隔阂;又比如众人讨贾母的喜欢,泼辣的王熙凤、“佛爷”似的王夫人、正经而又严肃的贾政还有那宝玉这些自不用说,单说贾母给宝钗庆生辰请邢夫人、尤氏和惜春,一个“不敢不来”已经将伦理体系的大家长所具有的威慑力体现出来。

《红楼梦》里面还体现出了一种强烈而又自然的“脸面观”。在《红楼梦》当中,我们能经常听到婆子骂丫环,或是主子骂奴才,而其中经常出现的词就是“上了脸了”,毕竟在奴才或是丫环的心里,脸面与身份是对等的。“上了脸了”,其实一方面是由于身份对他人脸面价值的内心的不认可,而另一方面是对脸面的有无并且多少与地位的直接挂钩深表赞同。

以上所详述的身份、脸面都是建立在儒家道德的基础之上的,而贾府被抄家,同样也是由于道德,即在道德层面上社会的不认可。而贾家在道德上的失败,归根仍旧是道德治家的的缺陷。

由家上升到国,这种问题就更加深刻并且以新的形式地暴露在社会管理层面,这在《万历十五年》中有较为详尽的叙述。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以历史上极其普通的1587年切入,从波澜不惊的表面深入剖析了时代背后涌动的暗流,而这股暗流,即社会的发展与传统的文官制度之间的矛盾,即将浮出水面。作者在《万历十五年》中分析了这种文官制度的“顽固性”(姑且称之为顽固性)。尽管有身体力行,得到皇上支持且努力想变革,更确切地说,改善各种制度的首辅张居正,但是以一己之力对付“全天下的读书人”,结局可想而知,并且由于张居正侵害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最后死后落到身败名裂的下场;尽管有清楚地认识到文官的双重性格,并且努力地折衷调和的申时行,但是作为首辅的他,承担着文武百官的表率以及与皇帝最亲密的大臣双重身份,一旦不能够履行好其中之一尤其是前者,他将自然为统治者或大臣所不容,所以在最后他对立储的立场被公布之后,自然而然地为百官踢出。以上两位首辅一则自起炉灶,希望行政效率的提高,却适得其反,由于严厉的政策导致的高压气氛最终使文官集团破裂;二则从中调剂,恕道待人,来补救文官之间的空隙,但是单单纯粹的补救永远也挽不回这座欲塌的高楼。他们都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试图来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然而文官制度像固执的一头冲向悬崖的牛,虽然这种制度已经愈发暴露出它的弊端——财政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军备的效能极低,腐败问题严重……国家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但是只要人民能安分守己,这种得过且过的日子,文官们并不准备拒绝。

宋朝的这种文官制度的思想基础是建立在“四书”上的,而“四书”则是这一个庞大帝国的圣经。“四书”被千千万万的读书人所诵习,朝廷通过科举制度选出优秀的“‘四书’学习者”,组成文官集团,而大大小小的文官,他们所共通并且共同恪守的信条就是“四书”的训示。毫无疑问,一个人并不可能时时刻刻恪守这些信条,纵然有也不会被时代所接纳,举出海瑞的例子,海瑞在大部分的人心中是一代清官,没有错,他一生为官廉洁,死后只留下白银20两,他是令人尊敬的,但这也恰恰反映了文官集团并不是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相反的,内部才会出现像海瑞这样的道德模范。说海瑞是道德模范,是因为他也是文官制度的产物,并且拥有恪守所有道德准则的信念与勇气,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为官时并不被大家所喜欢。最初制定这一信条的统治者,希望依赖这文化的传统来维持和运转整个国家,但是这种文官制度随着时间慢慢变质,而变质的原因,便是因为人具有阴阳两个不同的方面同时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而仅仅凭借儒家一些简单、粗略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有效实行的原则来束缚人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还有一样事物能够弥补以上所有的不足,那便是法律。如果百官恪守的是法律而不是简单的信条,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但情况并不是这样,法律并没有成为国家被治理的依据,相反地,法律在这个帝国的体现简单而又粗略,一些简单的民事纠纷只是由乡间的仲裁来判定,只有刑事案件由官府审理,而官府对于这些案件都有固定的规则,如“杀人偿命”等等。而导致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整个帝国实质上是由大大小小的乡村集合起来的集合体,所以如果以法律为本,实际运行中就会遇到操作繁琐、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等问题;其二是因为现行的法律制度是为文官制度服务的,司法从属行政,那么政府的统治便可以实现一元化,归根结底,这有利于巩固文官的统治地位——这也就是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表为公仆实为主人。所以,帝国的一点烛光并不能带领这个帝国走出黑暗。

然而,并不能就这样否定文官制度存在着巨大弊端,毕竟,它曾作为治国的政策并且取得不错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么这种制度的维持,必定是再也不能为时势所容许,但是许多社会管理问题依旧会存留。

文官制度的实质即为道德治国,回归到《红楼梦》中贾府抄家事件,其中的皇上并不曾正面出现,但我们不难感受到,皇上的喜怒决定着贾府的荣衰。试想元妃省亲之时,家父是何等的荣耀,但在道义上被皇帝否决之后(这一点不难从西平王在转达的皇帝旨意:“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辜负朕恩,有忝祖德,着革去世职。”),家族很快便衰败了。岂止是贾府,社会上所有家庭都处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处境之中。这不难反映在人治社会中,财产权无法得到保护。反过来说,就是家庭需要法律与契约的保护梅因在其著作《古代法》中提到:”所有社会的进步运动,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而从不平等到平等,从等级制度到平等契约,正体现契约精神即法治精神。从《红楼梦》中体现出的“家”的困境,到《万历十五年》中体现的“国”的困境,我们不难看出道德立家与立国的弊端。由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以依靠道德为主要途径来感化他人的道路上,而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利用法律进行社会管理,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10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一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来说,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李贽等重要历十人物为代表,对这一事件进行阐述,对后世具有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意义。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在政治上,**主义的**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从明朝成祖立阁到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事机关。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

在经济方面,从张居正改革的鞭法到清朝中期的屯垦政策,农业人口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文明达到高峰。

江浙地区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和纺织业已成为解决当地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背景下,边防矛盾呈现出内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长城作为北方城镇的边防措施得到恢复,越来越多的枪支被用于军事领域。征兵制度和地方武装力量在镇压国内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文化方面,程朱的理论是高度统一的。一方面,八股制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约束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二

今天的历史书太单调,太教条,太格式化。而《万历十五年》简直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书,让学生乐于走进历史文化,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内情,去思考一些过去和未来。

明末大革命时期的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当时的一些社会越轨思想。市民文化兴起,四大名著问世。

历史的悲剧源于我们的无知和无知。从明朝到现在,很多是情都发生了变化,但很多没有。礼仪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规范,但道德不能取代法律,同时也不意味着道德可以被抛弃。只有完善法制和道德修养,中华民族才能更快更好地前进,民族未来走向何方,答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